时间:2023-08-08 17:09: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的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
实践教学的内涵决定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路径,廓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认识前提。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同于一般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是一个教学环节意义上的范畴,认为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的活动才是实践活动。很显然,这种认识在理论上外延过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束缚了实践教学的发展。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指的是一种实施教学的理念和原则,是把教学内容中内含“社会实践大课堂”的理论问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形式来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引导学生将深刻的理论思维与鲜活的感性体验相结合,将理论内容逐步转化为自己的内心需要和行为动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稳定的心理品质的一种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把握和判定是否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范畴,主要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是解析“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它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和方法,既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也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是一种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理论知识应用和优化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实践观的本质体现
实践观点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就广义的实践观来说,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实践活动。的理论来源是实践,的理论指向也是实践,其根本的价值目标就是通过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理论,其实践教学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就是在解析“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中,揭示课程体系所反映和提炼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通过实践感受和切身体验,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认识,进一步印证和理解理论,进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
2.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认识论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特殊的课程性质,它既是理论课又是思想政治课,是理论性和政治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除了要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理论的深刻性外,还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也就是要解决好大学生“理想信念”、“精神思想”的问题,实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认知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认识、深化认识的过程,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外部输入—内部生成—外部践行”一体化内涵的过程。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基础环节。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虽然是一种理论教育,但它的价值却体现为一种实践教育。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
在当今时代,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而人才素质的构成中,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最为核心的要素,高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对此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为依托,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传递给大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性的因素,更多的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和发展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利用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鉴别和创造的能力。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实践是这一教学活动的根本特性,大学生是实践的主体,社会是实践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性是实践的目的所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与把握,决定了实践内容与实践形式的选择性。思想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解析“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开展什么内容的社会实践、以什么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判断的标准就是它是否以广阔的实践生活为背景,是否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因此,一切大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教学形式都应当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去。依据实践教学开展的空间地点、采取的形式和手段等不同,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区分为“课堂实践、校内课外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三个层次。
1.课堂实践
从本质上说,课堂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适合的实践教学形式。它以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为基础,时空选择上具有灵活性;实践教学内容又能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把内含“社会实践大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大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教员又可以及时跟踪指导,引导大学生将深刻的理论思维与鲜活的感性体验相结合,实现理论内容向精神信仰与追求的转化。
2.校内课外实践
这是实践教学的第二个层次。校内课外实践应该是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联系,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开展的,否则就不能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范围。[3]它主要是借助于校园环境这一优化载体,充分利用大学生日常生活本身存在的形式,比如校园文化、组织管理、人格影响等,通过特定的人文活动的熏陶、渗透和升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作风、培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校内课外实践相对于课堂实践,它的实践范围更广一些,可选择利用的实践资源也更丰富一些,大学生实践的手段也可以有更大的选择。这也是适应社会变化、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现实要求。
3.校外社会实践
这是最基本的实践教学形式,也是最为大家所认同的实践教学形式。参加实践学习的大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直接面对社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开展各种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用以体验或感悟社会生活,印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科学性、正确性。按大学生自身的参与度,校外社会实践可以分为类似参观访问的认知感受型实践教学、协助其他部门组织的主题活动等参与体验型实践教学、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等性质的实际运用型实践教学,各类实践教学形式都无一例外地具有直接性、生动性、参与性,因而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从类型结构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堂实践、校内课外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三个各具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子系统构成。其中,课堂实践方便大学生参与,校内课外实践使大学生浸润成长,校外社会实践贴近社会生活,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系统运行的合力,共同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大系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具有明确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教学活动,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必须从多环节入手来组织和开展实践教学。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科学设置实践教学的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有着自身的教学目的和目标要求,作为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内容的科学设置是核心。实践教学内容的考虑和设计,要求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两大类:一是紧紧围绕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来确定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践环节来充分剖析理论内容、加深内容理解,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这是实践教学内容的主体。二是对课程内容加以拓展和深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是的理论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等都随之不断发展变化,实践教学就必须在保持原有的基本内容基础上,拓展新的空间,增添新的内容,用以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两类实践教学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
2.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课堂实践教学一直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忽视,原因是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提供给大学生一种直观的、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课堂理论教学之嫌。其实,根据对操作难易程度、大学生参与度大小、实效性强弱等多重因素的综合权衡,课堂实践教学形式是最为便捷和适宜的,只要我们能模拟或创造一种直观的、再现真实场景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同样能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这种课堂实践教学方法,包括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也是必须坚持完善的一些形式,也包括一些探索与创新的形式,比如问题解析式、调查研究型等教学方式。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传统和作风的综合体现,是一种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也是拓展大学生素质的实践平台。因此,我们要加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隐性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由广大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着这些精神财富的物化的文化财富。[4]我们要充分挖掘大学精神、大学的历史文化传承,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假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总是身处丰富文化内涵的氛围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二是要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社团活动等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园实践活动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使大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
4.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以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依托,才能从机制上保证实践教学的持久性和规范性。因此,各高校应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所在地大社区的作用,争取党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综合实践教学基地,遵循“慎重选择、重在建设”的原则,积极开展互利共赢的活动,从而保证基地的稳定性和实践教学的持久性。
5.合理构建实践教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就必须注意总结考核,以完善这种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评定有其特殊性,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不能用简单的数量指标予以认定,在构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时,必须注意整体性和方向性。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参加时数、出勤状况等硬性指标来量化,另一方面又要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性质,通过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观察社会的视角、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倾向等方面,进行长时间的综合考察,以鉴定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关键词:法治 理念 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思想诞生于几千年前的欧洲,发源于古希腊的深刻思辨,成长于古罗马的优秀实践,蛰伏于中世纪的神权统治,成熟于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它为西方文明的繁荣打下思想与制度的基础。但是在中国,法治到底是什么样的,包含了什么,应当居于何种地位,一直是法学和政治领域的争议热点。
一、法治的形式定义与实质定义
法治的形式定义,顾名思义,就是依法之治,rule by law,这种语境下的“法治”和“法”并不带有价值倾向,只是为了一个特定目标而实行的一种治国与社会管理方式,因此,形式定义的“法治”与“法”是手段而非目的,更绝对谈不上信仰。
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追求“公平正义”。实质的法治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不溯及既往”,更要求公权力以不妨碍私权利的合法行使为界限。可以说实质法治是以对私权利的保护为理论出发点和思想核心的,但是实质法治的实现必须以形式法治为基础和制度保证,否则制定再优秀的良法也只是一种空想。
二、法治理念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一)法治理念的含义
理念作为“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高度抽象化的概念,是某一领域的世界观。将理念引入法治思想中,产生的法治理念是对法律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宏观的、整体的理性认知、把握和建构,因此法治理念是法治思想的有序化、整体化、概念化的表现,是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石。
(二)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
法治理念覆盖的范围很广,但是一个成熟的理念应当具有一定的体系性,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精神内涵与核心就构成了法治理念的逻辑体系与主体架构,从而使得法治理念具有了体系性,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演进和内容自洽。
1、 公平正义理念——法治理念的最高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理念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理念之一,具有普世性。但是在法治领域里,公平正义是最高的价值追求。将公平正义理念确定为法治理念中的最高理念是因为,公平正义理念对于法治理念范围中的各种理念具有统摄性。
2、 人权保障理念——法治理念的逻辑起点
法治思想中的“平等”、“法治”、“自由”、“保护权利”等等,甚至包括公平正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无一例外都是以保护人权为逻辑出发点,因此可以说保障人权是判断法律是否良法的首要标准。
3、 法律权威理念——法治理念的核心
法律权威作为理念强调的是树立法律具有至高无上效力的思想意识,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整个法律体系为根本的最高评价依据的思想观念,形成全体公民崇尚法律、尊重法律和信仰法律的理念。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中的法律必然具有至上、至圣、至信、至贵的权威。
4、 权力制约理念——法治理念的精髓
“法治期待于公民与官员都是对法律绝对忠诚。”事实上,法治肇始于法律对国家权力的限制。权力制约理念体现在法治思想的很多方面,可以说失去了权力制约理念,人权保护理念与公平正义理念的实现都会成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的政治口号,而法治也会随之丧失其原本的精神内核甚至沦为一种工具。
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现实性与必然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是对中国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的一个初步总结,其现实性与必然性体现在:
首先,法治进程以及立法、司法活动要适应中国的现实国情,这些现实问题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就成为了“服务大局”。
其次,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家性质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就是“党的领导”和“执法为民”。
最后,“依法治国”的理念符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公平正义”也符合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有利于缓和日趋尖锐的矛盾。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缺陷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指导中国未来法治化进程的观念与思路,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首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当是当今我国官方、民众等等各方在法治问题上形成的共同信念、期盼、理解或者看法。但是概括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句话”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个概念被定型化、被僵化了。
其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核心概念仍然应该是“法治”,“社会主义”是对“法治”的一种政治定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法治理念”体现了太多的政治化色彩,这于法治理念对于法治思想的传播是有害无益的。
一、社会转型背景
1、社会转型及其内涵探讨
社会转型背景,必须首先明确“社会转型”这一术语的基本内涵。众所周知,“社会转型”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社会转型本身即是社会制度的创新,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制度变迁过程,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促使社会整体相关方面发生重要变化。从这一段关于“社会转型”及其内涵的论述之中,读者可以明确一个这样的基本事实,所谓的“社会转型”,在时间的层面上,它指向某一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社会制度发生着创新式的改变;在内容的层面上而言,社会转型是指因为某种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带动的一切相关社会因素的变化。无论是文化因素,还是政治因素,都会在这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出现与原来有所不同的发展式改革。这也就是说,在某一社会转型期内,政治、经济、文化都会表现出创新式的发展。但是,要比较转型期内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特点,则需要研究者对社会转型前与社会完成转型后的具体形态进行仔细地对比。
2、社会转型背景
所谓的社会转型背景就是因社会转型而导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面对的、复杂化的教学环境。在以社会转型为核心构成因素的教学环境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都必须以其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这个环境里,提升教学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相关问题。
二、社会转型背景的影响
社会转型给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影响是综合性的。而且这种综合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出系统性的特征。所谓的系统性特征是指社会转型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影响已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全部环节。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更不容研究者所忽视:
1、给予教学理论的影响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程与其它高校的课程有所不同。而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种不同表现在诸多的方面。对于社会转型背景而言,社会转型所涉及到诸多内容几乎都会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社会转型在政治层面上的变革,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新的对象。例如,对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而言,它就是目前这一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其次,经济变革与文化进步都会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产生影响。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问题,文化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实等,都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出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势必引起教学理论的变化。例如,探讨“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教学管理机制,探讨“以人为本”的学科教学模式,探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策略等,都势必引起传统教学理论的改革与发展。
2、给予教学策略的影响
首先,社会转型背景给予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影响还表现在它对传统教学内容的更新上。在这里,读者一定要注意这样的问题,所为的“更新”是指传统教学内容适应社会转型而进行的一种调整。而且,这种调整既不能脱离传统的教材内容,又不能脱离对社会转型的思考。例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梦”的教学。特别是在哲学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国梦”进行哲学层面的解读,更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哲学理论,更能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梦”及其内涵的掌握。再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都是如此。都是在探讨社会转型给予学科教学的具体影响。其次,社会转型背景给予教学方法的影响。例如,随着教育国际化快速地发展,国外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理论融入到了教学改革实践之中。例如,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改革实践,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微课改革,探讨翻转课程理论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注意事项等,都是社会转型背景给予教学方法的影响。再次,在传统的教学策略研究中,研究者似乎更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变换,但很少关注对教学效果的评估。然而,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研究又开始关注教学效果评估标准的更新,评估对象的审视,评估结果的反馈方式。特别是对于后者而言,教学评估的改革更应该是教学策略研究的重点。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的显现,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适应这个复杂化教学背景的表现,也是其抓住自身发展机遇,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
1、专业化的教学改革
尝试教学改革是一持续渐进的过程。无论是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是当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尝试着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然而,反思传统的教学实践,却有研究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看,理论滞后、脱离实际、内容重复、方法简单、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是制约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如何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方法很简单也很实际,那就是加强专业化的教学改革实践。在专业化的过程中,既可以使任课教师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又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更加适合于社会转型的背景,从而表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因此,这里的专业化是指在专业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借鉴化的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无论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还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继承,都使教学改革的借鉴化成为了可能。例如,对于传统的讲授法而言,虽然它会限制学生的动脑能力,但是,如果任课教师运用得当,它却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节省更多的教学时间。再如,对于案例教学法而言,虽然它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如果学生并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环境,同样也会影响具体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那就需要任课教师结合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对案例的讨论营造一个适当的教学情境。而这种教学策略的诞生就得益于对其他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经验的借鉴。
3、立体化的教学改革体系
社会转型背景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可谓是立体化的影响。因此,面对这种立体化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应该表现出立体化的特点。例如,从课程资源开发,到校本教材的编写;从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学任务情况的评估,都要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改革实践与之配套。如果说,上边论述的立体化教学改革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分析,那么从微观的层面上,从特定某一节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任课教师也要设计立体化的教学改革实践。例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习题的设计再到教学效果的评估,为了适应社会转型的教学背景,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变化。
4、实用化的教学改革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在学科建设、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设置与教材的改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等方面,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了较大进步。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待改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连接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信息桥梁。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缺乏系统性。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这四方面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其中政治教育是核心。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坚持以意识形态教育为主体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缺乏针对性。有些教师没能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没有充分研究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感到困惑的疑点问题,更没有系统地通过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结果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硬性灌输。硬性灌输的表现是教育者单向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和价值理念,忽视受教育者的理解程度和实际感受,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教育内容。二是忽视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育,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能够使学生将基本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安全和经费的考虑,一些学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与思政课的主渠道地位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大班上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制约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教师综合素质亟待提高。这里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理论修养、教学科研能力、人格魅力等方面。三是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热情。高职院校中部分老师由于教学时间较长,导致了一种教学上的疲态,同时,因科研压力较小,缺乏一定的动力,致使他们在给学生上课时没有充沛的热情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教与学的恶性循环。
二、增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一)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比较研究,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是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世界各国高校对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不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名称,而是使用公民道德教育、生活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等说法。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公民教育、历史教育、经济交易、法制教育、宗教教育、性教育、生活教育等;而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则包含公民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此外,发达国家也很注意在各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这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功能,通过多种手段和不同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和隐蔽渗透[1]。要改变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堂讲授法外,还可以选择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所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可以超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大学生有机会体会和观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有助于他们确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力。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素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是立场坚定,综合高素质较高的教师。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升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高尚的师德有为人师范的品行和个人魅力。三是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四是将理论教育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施教学。这些要素涵盖了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努力方向和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应该是一支由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带头人、骨千教师构成的队伍,既包括广大骨干教师,也包括专业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2]。
三、结语
总之,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地位的认识,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适应时展的要求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科学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借鉴国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经验,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陈正良,金正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基于宁波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研[N].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今年3月份是第19个综治宣传月。为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全市社会政治稳定,扎实宣传《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进一步深化平安广水建设,积极争创省级优秀平安县市,市综治委决定在全市开展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广水平安发展”为主题的综治宣传月活动,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宣传内容
1、宣传上级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宣传《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和省委〔〕12号文件。
2、宣传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意义。
3、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权制、责任追究制等机制。
4、宣传各单位扎实开展“逢四说事、为民办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严打整治、平安创建、治安防控、铁路护路联防等工作。
5、宣传“五五”普法主要内容,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在校学生和有违法犯罪苗头人员的教育,宣传对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措施、预防和减少各种犯罪的工作经验。
6、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先进事迹及平安创建取得的成果。
二、时间安排
宣传月活动集中宣传时间定在(来源:文秘站)3月15日至19日,市领导将发表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创建的电视讲话,市综治委将组织部分成员单位在东大街设立咨询台,集中宣传(具体日程见时间安排表)。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成立专班。各乡镇办事处、市直各单位要按照要求,成立专班,明确专人负责,全面落实综治宣传月的各项工作。
2、形式多样,务求实效。各地各单位既要采取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又要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墙报、文艺演出、知识讲座、图片展览、演讲会、咨询台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广泛宣传综治创安工作,防止前紧后松,力求实效。
3、突出重点,科学安排。本次综治宣传月活动要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贯穿始终,各地各部门要在宣传时间、宣传内容、宣传重点上科学安排,确保宣传工作不走过场,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平安创建的参与率、知晓率。
4、建立机制,立足长效。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的综治宣传工作机制,密切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开展综治宣传工作。此次活动结束后,各单位要认真总结活动经验和做法,收集并妥善保管好有关图片资料,建立长效机制,适时开展宣传活动。
5、强化督查,措施到位。市综治委将组织专班对各地各部门宣传活动情况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将在全市通报,并将开展宣传月活动情况纳入年终检查考评。各地各部门要将开展活动的情况和效果于3月30日前报市综治办。
附:综治宣传标语口号
广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__年3月3日
广水市综治集中宣传周活动时间安排表
(20__年3月15日—3月19日)
时间
宣传活动内容
责任单位
3月15日
(星期一)
宣传主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广水平安发展。
主要内容:《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省委〔〕12号文件和本部门法律法规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内容,接待群众咨询,受理群众投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执法水平。
工商局物价局
烟草局质监局
药监局
3月16日
(星期二)
公安局司法局法院 检察院计生局劳动局文体局交警大队
3月17日
(星期三)
广电局地税局
教育局国土局
3月18日
(星期四)
财政局国税局
审计局供电公司
3月19日
(星期五)
建设局城管局
交通局卫生局
要求:
一、各参加活动单位必须做到“六个一”,即有一名班子成员带队,有一个宣传专班,有一个固定宣传咨询点,有一条宣传横幅,有一批发放宣传资料,有一套宣传音响设备或宣传展台。
二、必须确保宣传时间,上午8:30以前各单位宣传专班必须到位,市综治委将组织专班进行抽查。
三、参加活动的宣传人员必须着配发的制服参加宣传。
四、宣传周活动的地点设在应山办事处东大街,各单位设立咨询宣传点的具置自行确定。
附:综治宣传标语口号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局面。
2、社会治安人人维护,综合治理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
3、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方针,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4、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广水改革发展稳定。
5、建设和谐平安广水,共创兴市富民大业。
6、确保一方平安,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7、努力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8、治安环境是加快发展的第一环境。
9、群防群治保平安,同心同德奔小康。
10、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人民群众是维护治安的力量源泉。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43-03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重视不够,而随着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愈发突出,影响了高素质高职人才的培育。对此,教育部提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实现实践育人。这给高职院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指明了方向。
一、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实践教学常态化和系统化原则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常态化、系统化建设效果不佳,未能形成持续化常规化教学,导致课程教育预期目标难以实现。究其原因,在于高校的课程设计体系建设和教学体系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性课程由于投资大,管理难度较高,量化考核效果不明显等,一直未能列入高校教学计划管理体系之中,致使实践课程的开展难以得到保障。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和根本意义在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综合素养强的学生。因此,在课程安排设计上,应遵循教学规律,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把实践教学打造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全面纳入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从建设完备的师资队伍、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规范系统化教学评定体系等多方面着手,确保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取得卓越成效。
(二)坚持实践教学立足校内、走出校外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就是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与社会接触融合的能力,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面对社会时更加从容不迫。高职院校在学生的教学上更注重技能方面的培养,在学生校外实习中也主要是安排专业性工作,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工作技能,而对于更重要的“道”的层面却关注不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目的正是在于对学生“道”的培养,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勇气,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究其根本并不是专业知识不扎实,而是思维方式受束缚,缺乏发散思维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因此我们在针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时,要巧妙利用学生专业实习的机会,与企事业单位相互配合,在职场中合理设置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切身感受到政治实践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这样不仅能把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和有意义,也更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接受,教学效果也将更好。
(三)坚持“三贴近、一针对”原则
“三贴近、一针对”中的“一针对”就是要求学校在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活动安排中要根据课程特征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体系,切勿盲目照搬其他课程的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求实践教学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基准,坚持正确的导向性,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三贴近”就是要求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要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有序地规划课程建设。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目的是为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人才。因此,在课程设计上也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立足学生生活,面向社会需求,充分调动有效资源,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最真实的社会,在社会中体验最真实的生活,并用自身所学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内外结合,方可真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及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际上是与理论教学相对的,它是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是理论教学在课外的延伸,它通过给学生创造实际的操作环境,让学生完成教学活动,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应用和感知理论。因此,必须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其内容上呈现多层次化,保证内容的充实。同时,还要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保证这些丰富的内容能够高效地被学生所吸收。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1.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实践教学。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是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中,要将其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基层,让他们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正确地认识我们党,真正体验民情,了解当前的社会矛盾,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力,避免他们被一些极端主义思想、西方一些歪曲事实的理论所影响,让他们坚定维护我们党的政治决心,提高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我们党的高度认同感。此外,应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用的立场来看待世界,看待自身发展,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道德素质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些人才将来要走向社会各个岗位,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才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应注重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培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了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明确社会公德要领,并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树立职业道德,树立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念。同时,强化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让他们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3.心理素质实践教学。心理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是决定人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素质。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包含心理素质实践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去主动了解,并接触社会。让他们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有新的认识,对未来充满信心,对职业前景有一个综合判断,并正确地对待自身专业和职业发展的关系。在引导他们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让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并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强化自身意志,提高自身的心理协调和纾解能力,让他们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4.职业素质实践教学。高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即面临着择业,拥有职业素质使他们能够找到理想岗位的关键。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应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需要,带领学生经常参加一些与专业背景相关的实训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自身团队意识,树立集体观念,提高他们在岗位工作中的合作力、适应力。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方式
1.从课堂实践入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课堂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根据地,其也能成为实践教学的大本营。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都存在不少的实施困难,而充分利用课堂进行实践教学也是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地进行实践教学。首先,采用热点讨论法。热点讨论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观点共享,不同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其难点在于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理论来进行热点问题的分析,避免学生天马行空式的空谈。将社会热点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等实际能力。其次,采用角色扮演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内容的构建要考虑到学生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该课程的实践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扮演人事主管,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考评,也可以由学生扮演心理学家,对其他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考验等。通过角色扮演,学生重视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等内容,能够让他们重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教学。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师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案例,搜集类似或相关案例,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如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局限在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必然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等隐形资源,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等的培养,让学生不断创新,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其次,多组织一些校内实践活动,包括校内辩论赛、主题讲座、先进事迹大发现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这些活动中,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入到这些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并充分利用其理论成果。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高职生成才。具体来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现象大调查活动、参观访问革命纪念馆活动,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中了解民情、体验民情,了解我们党和我国的发展史;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志愿下乡活动、周末养老院送温暖活动以及各种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各个社团进行公演活动,为社会文化建设献力。
当然,为了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实践活动的一致性,高职院校可以考虑构建“双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双基地”即构建专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为一体的实训基地,这样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专业的职业环境中,能够实现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活的无缝接轨,将这种实训活动与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既达到了专业实训目的,也达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考评机制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另一重要因素就是考评机制的建设,科学的考评机制有助于推动实践教学的落实。具体操作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应确定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分值中的比重。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落实,必须让实践教学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中占据一席之地。一般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应该包括考试成绩、平时学习表现、实践活动三大版块,为了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应该将实践教学在总分值的比重提升到40%。这样就凸显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转变对实践活动的态度,积极参与实践教学。
第二,应构建灵活的考评体系,实现考评形式的多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多是由教师一人主导考核,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应该逐步实现考评体系的多元化。首先,应增加考核主体,让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的专业实践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实践考核中。因为他们是最了解学生实践活动中表现情况的人,他们应该享有考评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以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其次,增加学生自评考评。让学生对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作出中肯评价,作为考评的一部分,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最后,增加学生对教师考评环节。通过抽样调查或者随机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对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表现作出评价,并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部分,以此来督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带队实践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思想上转变观念,遵循相关的原则,不断丰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完善实践教学方式,并逐步丰富考评体系,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科学体系,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进行品德自塑,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研究[J].职业技术,2012(3)
[2]杨秀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2010(1)
[3]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9
摘 要: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中学政治课的目标之一。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分析了培养学生政治理论创新意识的措施。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科学发展观;课堂教学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提升青少年主动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的责任感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高中阶段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学生问题意识最为淡漠。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深深感到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勇于创新,不断地学习,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使理论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随着改革开放多年,如今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用简单的、注入式的办法使学生接受和信仰已很困难,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面对这一现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应该把握最前沿的社会科学知识即科学发展观,不断地进行创新。这也正是的理论品格。
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如何进行创新呢?首先应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该只传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而是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观念创新人手,牢固树立和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来提高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课质量,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校园建设的头等大事。笔者认为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念创新
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核心。教育基本理念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育基本理念展开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教育基本理念的支配下进行的,是基本教育理念的客观化。“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生活”逐渐成为道德教育的主题,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色彩日趋浓厚。而以人为本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首先应当是使以人为本的观念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念中,以达到它的创新和发展。人们往往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教师把社会人生的真理教给学生,教师是权威,学生则是训导的对象,学生围绕教师活动。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要求。要把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合理的教育基本理念贯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树立“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中学思政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教师为本,始终依靠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二是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具体说来,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育活动应当围绕学生进行,教师当然是知识的权威,但同时必须是学生的朋友,必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就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际状况,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要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既释疑解惑,又排忧解难,从以情感人人手,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内容创新
内容的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重要方面。教育的内容必须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变化,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德育内容的空泛化、教条化,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因脱离现实而被弱化,德育内容又相对滞后,当前德育投入与收效的明显反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校德育在内容上已滞后于社会的变革。具体表现为大题大作,内容空泛,一般化号召多,笼统说教多,严重混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之间质的差别,甚至把过去的一些道德现实作为道德理想固定在学校的德育中,脱离社会实际、脱离学生实际,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是导致中学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方面必须涉及或面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环境、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以往我们所不曾遇到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道德观是不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应该是社会主义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2006年3月4日,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以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逸为耻。这一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和内容,具有其特殊性。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方面的创新,绝不能改变基本理论的教育,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运用的基本原理来研究、解释新的实际和实践,同时也用新鲜的经验和生活的实际来说明、解释、发展,从而更好地向学生展示的科学性、真理性。
三、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方法创新
方法的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实现的必要途径。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以往的那种以纯灌输式的做法,注重创新意识的培育。教师要通过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施来增加课堂信息量,要尽可能的采用启发式、讨论教育方式,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学生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富于批判性的思维。如以时事政治教育为重要内容,运用多媒体影像的优势,充分发挥时政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的创造性。其次,丰富的课外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方式,如参加社会实践,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目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创新能力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解放双手,剪去指甲,撕掉无形的手套,使大家可以执行头脑的命令,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议论自由,摆龙门阵,谈天、谈心,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把人民与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把人民与小孩从劳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问题,谈谈国事,看看书,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因此,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注重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要解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要将传统的“以课本、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关系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合作治理;三维模式;决策机制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136-02
在实践中,我国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不断遭遇绩效困局。随着俞可平、张康之教授引进与宣扬治理善治理念、合作治理模式,以“公民本体”为基础的治理与合作治理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备受关注的社会治理模式。合作治理模式归根结底是人类在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维关系的组合,寻求不同以往的、更为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道路的努力。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与制度设计,必然也会有其自身的逻辑困境与实践障碍。
1 三维合作治理的理论设计
(1)以多元化组织为“治理主体”。正如罗德•罗茨在《理解治理》中所指出的,治理就是管理网络。治理理论始于认识到公共行政的主体已经超出了多层级的政府机构,而延伸至社区、志愿部门和私人部门,这些部门在公共服务及项目实施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治理视角关注的重要领域。过去,公共责任属于政府专有,而现在它为政府与其他许多非政府组织所共享“在某种意义上,‘公共行政问题’已经跳出了公共机构的边界,现在,一种宽泛的第三部门正密切地进入公共事务的执行和管理中。”第三部门“可以包括准政府机构、公共企业、社会企业、志愿性的非营利组织等”。
(2)以公共领域利益为“价值追求”。一般来说,基于价值认同的共识基础是合作得以延续的最深厚根基。公共利益至上是合作治理追求的核心价值和思想精髓。寻求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谋求公众福祉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治理之道。公共利益是包含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是合作治理的起点,也是合作治理的底线。没有公共利益,谈不上合作的可能,而人类合作的目的也是为了增进公共利益。治理理论对传统行政模式中的“价值中立”进行了批判,认为最重要的行政价值是社会公平、代表性、回应性、参与和社会责任感。
(3)以复合化手段为“技术支撑”。社会治理的手段是复合的,既有政府通过行政或者市场手段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也有市场化组织通过市场化手段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倡新治理、软治理、整合性公共治理、网络治理、多中心治理,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统治向治理的转变是当代社会治理方式的深刻变迁。而要实现治理的价值追求,需要复合化的治理手段作为技术支撑。
2 三维合作治理的危机解读
Bob Jessop将治理理论的内在困境概括为四种两难选择:一是合作与竞争的矛盾,二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三是治理性与灵活性的矛盾,四是责任与效率的矛盾。中国语境的三维合作治理不仅包含以上内容,还有独特的障碍性因素。
(1)“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维合作治理的理念保障危机。合作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政府过程中保持公共性价值取向。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延续使用阶级性的话语――“人民”。学术界提出的合作治理理念植根的是“以公民为本”或“公民本位”的社会。合作治理的第一着眼点应当是公共利益,这与我们国家传统计划体制下首要考虑的国家整体利益正好构成一对矛盾。
(2)“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维合作治理的能力缺失危机。合作治理建构了一个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三维立体架构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必须以有效的政府、发达的市场和强大的第三部门为基础,否则,合作治理只能是空中楼阁。建构有效的政府是提高合作治理能力的关键,目前获取资源的能力与行动能力不协调,获取资源的能力与行动能力之间发展不平衡,政府能力在结构与功能上均存在不足。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提高合作治理能力的基础,我们国家的市场体系构建还处于初期,存在市场主体不强、制度体系不全、运行秩序混乱的问题。第三部门是提高合作治理能力的保障,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不成熟、公民文化发展滞后、公民自组织缺乏、公民能力低下等因素,造成我国以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为基本内容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虽有西方公民治理之形式,却缺乏公民治理的内容与精神。
(3)“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维合作治理的运行秩序危机。合作治理运行是以反思的理性为基础。然而,合作治理强调了自组织的优越性,却回避了反思的理性,同样也存在的短视、不确定性、私益至上等缺陷。因为“公私关系的安排既有让私方利用国家资源牟求私利的危险,也有政府出于国家的或执政党的利益把手伸到市场经济和民间社会中的危险”。即使合作治理参与各方认识到存在相互之间的共同利益,认识到合作可能带来的好处,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合作是自发的和顺利的。
3 “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维合作治理的机制构建
(1)建立三维合作治理的决策机制。合作治理从本质上是通过政策来进行治理的,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其实合作治理模式就是政策网络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建立于非等级的协调之上的、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治理形式或者治理结构,其参与主体经过对资源的相互依赖和经常性的互动,培养出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方式。公共政策是合作决策的产物,政策过程是政治过程,合作决策也是一门政治艺术。
(2)建立三维合作治理的参与机制。要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通过扩大参与规模、疏通参与渠道、创新参与方式、增强参与效果、保障参与权利等措施不断推动政府之外的治理主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如在参与方式上,政府之外的市场、第三部门等治理主体可通过投票、、质询、参加听证会、在媒体上发表意见、提供信息和咨询建议等方式与政府部门或其他主体合作。
(3)建立三维合作治理的激励机制。要针对不同的治理主体性质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对政府而言,要推行企业家政府的激励机制,尝试把公共治理绩效与其收益挂钩,让节省的财政资金由政府自主支配并实行富有弹性的绩效工资制,对绩效良好的机构和个人进行奖励以激励其进一步节省成本、提高公共治理水平。对市场主体而言,要明晰公共治理中的私人产权,积极探索公共治理形式,走民建、民有和民享的治理之路,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治理作用,以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对参与某些具有高成本、非营利性等特点的公共事务,政府可对企业等治理主体给予补贴或税收等其他优惠政策。对第三部门,要加大舆论和媒体宣传力度,通过精神表彰以鼓励和肯定其致力于公共事务治理的努力和品质。
(4)建立三维合作治理的约束机制。政府要按照法治的要求对其他治理主体进行严格而合理的监督,保证公共治理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而私营企业、第三部门也要对政府治理的绩效进行监督,提供建议、形成压力以促进其更好地治理公共事务。只有这样,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才能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发挥出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公共治理体系,实现系统性的最优治理效果。
公共管理的职业体系是职位和岗位的结构体系。与以往的管理体系一样,职位和岗位指明了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具置,规定了公共管理的权力、职能及责任和义务。职位是就公共管理的纵向关系而言,岗位是就公共管理的横向关系而言。无论是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都是由职位和岗位构成的职业体系,直接从属于管理的原则。以往的社会治理体系在行政管理的名义下所形成的职业体系也从属于管理的原则。但是,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公共管理却发生了根本变化。它在管理的意义上告别了以往治理体系的权力定位或法律定位,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科学化、技术化原则的职业体系,而是在伦理原则的基础上科学构造职位和岗位的职业活动体系。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同样由职位、岗位构成的公共管理职业体系不同于以往的行政管理。对于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来说,“命令—服从”的行为模式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协作”的行为模式所取代。
职位和岗位都是职业体系的形式方面。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不同不仅在形式方面,而且在内容方面。对于内容来说,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关系。虽然在一般的意义上,这些职业关系可以归结为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三大类。在现实的社会治理过程中,这些关系总会以极其具体的形式存在于公共管理活动之中。公共管理的职业关系越是具体,就越是包含着道德的内容。比如,当职业关系表现为公共管理者与其职务、岗位之间的关系时,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忠于职守、忠实地履行职务以及岗位上的责任和义务;当职业关系表现为公共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时,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和睦共事、互相支持;当职业关系表现为公共管理者与其对象之间的关系时,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平等待人、公正处事、真诚服务,以求得广泛的合作……这样一来,公共管理在形式上是分工—协作的体系,在内容上则是道德行为的表现。尽管都是在管理,但传统的行政管理是失去了实质性内容的管理,而公共管理则把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拥有了伦理本质。
由于公共管理中依然存在着权力关系,所以,权力关系赖以生成的等级系列依然会存在。当然,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已经实现了对等级关系的根本性改造,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等级关系改造成以组织层级为前提的等级系列,从而使个人之间在人格、权利等实质性方面达致平等。尽管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以组织层级为前提的等级关系只是形式上的,却反映了权力关系的本性。在一切存在着权力关系的地方,都会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等级。只要公共管理还需要权力,它就不能消除这种“等级”。因此,作为个人的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这一合作体系中也会遇到处理上下级关系的问题,并且会成为他进行日常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比如,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体需要执行上级命令和维护政府利益;政府外的公共管理组织需要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服务于社会和维护社会利益。无论是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体,还是社会中的公共管理组织,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都会出现偏差,特别是如何把握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必定是一个时时都会碰到的难题。公共管理中存在着无法完全解决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尽管如此,公共管理者却不能无所作为。事实上,在公共管理的服务定位中所派生出来的一切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外化为公共管理者自主地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实际行动,进而使公共管理者不同于以往各种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治理者。做到这一点,从根本上说,就是充分发挥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意识。只要公共管理者能够对自己的职业表现出充分的自觉,按照自己对其职业特殊性的正确理解去处理上述各种矛盾和冲突,他就会无愧于公共管理这一职业,并且总会达致最佳的从业效果。
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对于官吏的要求长期存在着争论。“官本位”文化的思路在终极追求中是要无条件地“忠君事主”;“民本位”文化的思路则反复申述“民贵”“君轻”的主张。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以制度的形式消解了所谓“贵”与“轻”的争论。但这种社会治理方式往往是通过间接的、迂回的途径来认识和了解公共利益的,往往在公共利益的要求与实现之间存在着“时滞”。特别是那些已经实现了职业化的社会治理者,缺乏积极回应公共利益要求的热情,往往表现出我们称为“”的那种对于公共利益的冷漠。所以,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的过程中,在人们期求更为进步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过程中,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方式需要由更加灵活的、积极的和主动的公共管理取而代之。
对于公共管理来说,新型的社会治理体制和制度是其赖以展开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与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不同,治理者的职业并不只是简单地充作体制和制度的构成因素和实现途径,而是体制和制度的必要补充。由此看来,统治型社会治理倡导官吏忠“君”爱“民”。在君民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要么要求盲目忠君,要么要求理性地贵“民”轻“君”。这两种选择都要求官吏在“君”与“民”之间作出选择和取舍。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得以发生的历史背景中,“君”“民”的矛盾和冲突是无法调和的。所以,矛盾之中会出现上面两种对立的主张,要求官吏在两者之间择其一。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官员和公务人员以体制和制度作为行为选择的终极标准,被动地接受体制中的程序驱使,对人民、对公共利益表现出极度的冷漠。他们在公共部门中工作,与在工厂中工作一样,都具有工业社会特有的色彩,属于形式化了的职业活动。与此不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发生在合作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文化的时代。在这种条件下,社会在整体上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因为,一切矛盾和冲突主要来源于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如果通过交谈和讨论能够取得共识、消解矛盾和冲突,那么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就是运用权力促进交谈和讨论。
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角色
人的道德生活来源于人的社会角色。只有了解和确定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判定他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是道德的。比如,一个公务员做出的某件事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是不道德的,但是,一个普通公民做出同件事却不被人们认为是不道德的。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判,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我们先行对他的社会角色作出了定位。我们说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为与他的社会角色偶尔不一致,也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为与他的社会角色经常不一致。在一般情况下,偶尔不一致能够得到理解和原宥,而经常不一致则会招致他人的批评和鄙视,甚至遭到他所在群体的排斥。
人在社会生活中可能会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有些角色是与生俱来的,如血亲关系中的角色;有些角色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如做学生等;而更多的角色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职业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社会角色形式,正是人的选择的结果。就是说,普通的社会角色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自然生成的。一个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能够理所当然地形成应有的角色意识,并且准确地扮演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则不同。它需要人们通过自觉的选择和主动的学习,才能够获得准确的定位。
人们选择职业有着复杂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人们选择某一职业,可能因为生活的需要,可能来自生存的压力,可能出于兴趣爱好,也可能属于理想追求……当人们定位职业角色时,会在职业导师的引领下进入职业角色,也可能会在职业活动的实践中逐渐找到职业感觉。但是,所有从事职业活动的人,都需要借助于自觉的职业选择和积极的职业学习,才能够使自己融合到职业中去,成为真正的职业活动者。这个过程,就是从业者在职业序列中准确地找到他所从事的职业位置的过程。职业活动的舞台是职位和岗位。职位、岗位是人的社会角色的明确化、具体化和固定化,是职业化了的社会角色。同时,明确化、具体化和固定化的社会角色,在每一职位和岗位上都会有着明确的责任和义务。人类社会活动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更多地表现在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地规定职业活动中职位、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即通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活动程序等等方式,为每一职位和岗位确立起明确的、具体的责任和义务。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无论是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只要是职业活动和组织行为,都会通过职位和岗位来明确界定人的责任和义务,有效地配置权力。这也是近代社会“理主义”组织行为模式中最为典型的形式,但该行为模式没有注意到人的职位和岗位直接地构成人的多元社会角色中的一种。就是说,任何一种职业,任何一类专业化社会活动,任何一个组织行为体系,都不仅以整体的形式构造组织化的人的社会角色中的一部分,而且在组织成员个体那里担负着社会角色,甚至首先在个体那里成为社会角色中的一种。对于人来说,每一个职位、岗位都不仅是特定的组织行为体系中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直接地根源于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职位和岗位具有二重性,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有同样的二重性。一方面,责任和义务属于特定的职业和组织行为体系;另一方面,责任和义务又属于整个社会。对于每一职位和岗位上的从业者来说,他的职位、岗位及其责任和义务,在职业活动和组织行为体系内会以职务的形式出现,在面向其直接归属的行为体系之外时,则以职业的形式出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职务与职业在从业者这里只是社会角色的二重归属。在从业者与他人的联系中,职务与职业都是直接的。因此,当管理主义组织行为模式成为职务—职业—社会之间的单线联系模式的时候,责任和义务便被片面化、形式化和缺乏道德的内容。我们在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中,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社会治理者只对社会治理体系负责而不对社会治理活动的对象及后果负责的情况。比如,就政府而言,下级官员只对上级官员负责,政府所有的官员都只对政府负责。只有政府才对社会负责,政府官员丧失了直接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和义务的向度。政府对社会负责,却很少对它的官员负责。因为,政府的官员仅仅是政府的“雇员”,以至于政府的官员在政府中也时常会感到“不平”。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把单线的责任、义务模式改造成双线的甚至多线的责任、义务模式。还以政府为例,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要求政府官员一方面对政府负责,另一方面直接对社会负责;同样,政府既对社会负责,也对其官员负责。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官员不仅仅是雇员。他们在直接对社会负责的过程中获得了在政府体系中享有自主性的资格。如果说,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政府视其官员为雇员的结果就是使他们成为政府行政执行的工具,那么,公共管理条件下的政府则使政府官员成为拥有自主意识的人。这就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若把这种区别变成革新现实社会治理模式的动力,不容置疑的起点则是在理论上把握职位、岗位及其责任和义务的双重直接关系。
三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行为
职业活动规定着人的行为。一个人从事的职业和开展的职业活动,决定了他会有某种定型化的、重复的和连续的行为。他的行为总和构成了他的职业活动的基本内容,进而证明着他的职业角色。从表面上看,人的行为与职业的关系是被决定或被规定的关系,即职业决定和规定着人的行为。但是,这种决定与被决定、规定与被规定的关系,仅仅具有行为形式方面的特征。从实质上看,它是反向决定和反向规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决定职业。特别是在充分自由地选择职业的情况下,人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就是人的行为选择的结果。考察人的职业角色可以发现,有的人选择了某一职业后能够迅速地进入角色,而有的人虽然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相当长时间,却始终游离于这个职业角色之外,并不是合格的从业者。这种与职业角色的“和合”与否体现在人的行为中。所以,正是人的行为决定了他是否是合格的从业者。对此,笔者认为是“行为决定职业”。
在职业活动中,人的行为形式可以同一,但人的行为实质却会各异。对于那些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无法量化的职业活动来说,在同样的职业行为之间会存在着天壤之别。这种情况在社会治理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得尤为典型。因此,当人们选择了社会治理这种职业的时候,还只是获得了形式上的职业规定,实质上的职业规定则涵育于他在社会治理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就是说,社会治理者的职业角色主要由他自己的职业行为所决定。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正是通过人自己的行为选择了自己的存在形式和存在内容。人愿意做什么样的人,不只是由自己的愿望决定。只有当自己的愿望转化为行为,他才能成为自己愿望中的人。相对于做人来说,既然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选择做什么样的人,那么人就更能够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自己能否成为某个职业的合格从业者。
自从有了职业活动,人的职业角色就开始由人的职业行为来决定。然而,在近代以来的整个工业社会中,职业活动的形式方面总是受到制度性的强化,使人的行为更多地表现出被决定的特征。同样,在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社会治理职业活动由于治理者自主性的丧失,也使治理者的行为主要显示出受决定的一面。这种现象并不能否证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存在、人的社会角色和人的职业角色的决定意义。相反,它证明了人的行为的受动性、被决定性和被规定性是由于历史造成的,是工业社会的历史条件限制了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存在、人的社会角色和人的职业角色的决定性作用。随着工业社会的结束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的职业活动在形式方面的规定开始弱化,在实质方面的规定受到强化。人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选择日益显示出决定性的作用。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公共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突出地反映社会治理职业活动的主体—公共管理者的行为选择的意义。
公共管理职业的一切实质性的内容,都是由公共管理者的行为直接决定的。如果说选择公共管理职业的行为决定了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形式的话,那么当一个人成为公共管理者的时候,怎样扮演自己的职业角色,怎样证明自己是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则取决于他的职业行为。公共管理者在职业活动中的某一行为或许多行为,都不能决定其职业角色。决定其职业角色的,只能是贯穿着服务精神和体现着服务原则的、稳定和持续的公共管理职业行为。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行为是公共管理的服务本质得以实现的途径。公共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制度安排无论怎样贯穿着服务精神和体现着服务原则,都不是服务的现实。只有通过公共管理者的具体行为,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才能够转化为现实。对于公共管理者来说,他的职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律的规范,他的岗位服务和任职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由权力结构决定。当然,一些特殊岗位和特定职务也会由法律作出规定,但对于公共管理体系而言,却不是基本现象。职业和岗位、职务方面的法律规定与权力规定,在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中将以综合统一的形式出现。这一点也是公共管理行为区别于以往社会治理行为的基本特征。
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社会治理行为主要体现着权力意志;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理想的社会治理行为应当主要反映出法律精神。公共管理行为既不是权力意志的作用,也不是法律精神的显现。公共管理者把他在职业和岗位、职务上的权力规定和法律规定统一起来,作为公共管理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的支持力量灌注到自己的行为中去。所以,在公共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权力和法律都是公共管理行为的前提和依据。权力和法律所支持的和试图达到的是实现服务的精神和服务的原则。这样一来,我们在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中所看到的,就是以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为旨归的、权力和法律的综合统一。它在根本上结束了“权力归结为法律”或“法律受权力统驭”的争论。
尽管公共管理者在其职业行为中用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统一了权力和法律,但权力和法律在他的职业行为中毕竟是一种客观力量。无论行使权力和执行法律或受权力支配和法律制约,这种客观力量都会对他构成压力,使他的行为选择受到约束。公共管理者怎样才能超越这种被动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状况呢?应当说,在一切存在着权力和法律的地方,社会治理者都会遇到这种被动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状况。对此,以往的社会治理者往往不得不加以接受。公共管理者采取的则是积极应对的态度。他们把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所拥有的、作为制度力量和体系力量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力量。这样一来,公共管理行为便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行为,而是发生在公共管理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就是说,当公共管理体系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仅属于制度和体系的时候,还只是相对于公共管理者的“客观精神”,公共管理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秉承和尊奉。一旦这种服务精神转化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标准,公共管理者也就获得了自由和自主。这时,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不再是受着某种外部力量驱使的行为,而是由他自己的意愿主使的行为。在人的一切行为中,只有道德行为是最自由、最自主的行为,职业行为亦然。
在人类发展史上,并不是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出现自由自主的行为,职业行为尤其如此。在以往世代的职业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自由自主的行为。在社会生活领域,虽然人们有着强烈的追求自由自主行为的愿望和热情,能够真正实现的并不多见。所以,“圣人”才会受到神化,“驭风而行”的自由境界才会那样令人神往。总的说来,人类社会的进步更多地表现在人的自由自主的行为上面。在社会生活领域,宗教活动和审美追求,有时甚至能够使自由自主的行为变成现实。在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时代,在私人领域甚至管理活动中,都有对自由自主行为的追求。到了工业社会的后期阶段,这种追求已经形成了文化氛围,但还不是公共领域特别是社会治理活动可以追求的目标。所以,管理型社会治理者的行为完全是权力和法律驱使下的行为,既不自由,也不自主。然而,公共管理改变了这种状况。由于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能够转化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标准,因而公共管理活动能够超越权力和法律,公共管理者能够获得自由和自主。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活动是行政管理职业化的延续,并且是建立在伦理关系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活动。它既不同于农业社会那种完全依赖于权力作用的社会治理,也不同于近代社会那种权力与法律共同作用下的社会治理,而是用道德来统摄权力和法律、再运用权力和法律来实现它的伦理本质的社会治理。对于公共管理这种职业活动,我们需要从伦理的角度深刻认识和自觉建构。正如启蒙思想家对“法的精神”的呼唤为整个近代社会提供了制度设计的基石,我们对“伦理精神”的思考将发现通向未来社会的阳光大道。
一、制订分层次、可操作的政府治理目标
目标是一个组织或个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它具有导向、激励、凝聚和考评等作用。治理目标的准确定位影响着治理内容的确定、治理行动主体的角色与职责、治理工具的选择与运用。同时,政府治理目标也是判断和衡量治理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为有效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应建构具有层次性与操作性的政府治理目标。
(一)政府治理目标应具有层次性
首先,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所有民办幼儿园达到最低教育质量标准。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设定的幼儿教育机构最低质量标准存在差异。但是,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最低质量标准都旨在满足所有幼儿共同的、基本的需求,如幼儿身心的健康、安全以及幼儿通过保教活动认识环境等需求。因此,政府治理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基本目标应聚焦于师幼比和班级规模、生均室内外活动空间、教师资质和专业培训、教师福利待遇与工作条件、家长参与情况等方面。
其次,政府治理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不应停留于实现最基本的教育质量。国际社会的研究表明,幼儿教育能够给个体、家庭和社会带来广泛的益处,如能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和促进教育公平,增进代际沟通,培育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但是,上述所有的益处都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之上。因此,幼儿园教育不仅要满足幼儿健康与安全的需要,还应关注幼儿学习环境、学习经验和学会机会的质量,满足幼儿在认知与语言、情绪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让幼儿感到快乐、安全和温暖,建立对教师和同伴的友谊和信任感,体验到成功和找到自信。
在我国,城乡与区域间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差异极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保障民办幼儿园具备基本教育质量仍是我国政府治理的首要目标。但“质量”是一个动态性、发展性的概念。因此,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政府治理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目标需在确保基本质量的基础上,朝“高质量”目标不断迈进。
(二)政府治理目标应具备操作性
“操作性”是指目标应具体、可观察、可测量,并且要有能标示合格的最低标准,要用明确、具体和简洁的语言表述。OECD各成员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制定清晰的政府治理目标能够为政府部门、幼教机构、保教人员和家长提供明确指导,能促进社会各方力量的协调一致。因此,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目标应具备清晰、可观察和可衡量等特征。
首先,在制定政府治理目标时应尽可能做到量化,对不便于量化的,应提出明确的标准、时限、进度、质量等要求。同时,应设置具体评价的要点,以便于考核和问责。当前,地方政府制订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中,基本都包括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幼儿园普惠率等具体、可考核的指标。同时,各级政府在财政性经费投入、教师待遇保障、保教质量监督等目标上也应避免模糊、笼统的表述。
其次,政府治理的总目标应包括民办幼儿园基本教育质量的均衡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就保障基本教育质量这一目标而言,它的操作性应体现为清晰、具体的国家最低教育质量标准。就促进教育质量提升这一治理目标而言,它的操作性应体现为明确的、制度化的激励与扶持措施。就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的具体目标而言,它的操作性体现为政府治理目标应涵盖每一个具体的质量要素,以实现对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政府监管与扶持的全覆盖。
二、明确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内容
治理内容是指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治理行动中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的科学研究与政策实践主要从条件性、过程性和发展结果三个维度来分析教育质量。因此,为实现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目标,各治理行动主体应明确具体的治理内容。
(一)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条件质量的治理内容
条件质量是指保教活动中人与物等资源的质量。具体包括:物质环境质量,即幼儿园建筑、生活设施、室内外活动面积、玩教具等;师幼比和班级规模;教职工的资质条件及其培训情况。条件质量通常与各国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最低质量标准密切相关。
首先,应将尚未达到准入标准的民办幼儿园作为重点治理对象。对“未达标”幼儿园的治理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这些幼儿园的教育条件质量现状如何,它与准入标准的差距在哪些方面;二是对未“达标”的民办幼儿园如何处理;三是现行的民办幼儿园准入标准与准入程序是否合理。围绕上述三个问题,政府治理内容需涵盖对未“达标”民办幼儿园条件质量现状的监测、科学合理准入标准的制定、政府部门的严格执法以及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等。
其次,民k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地位及其待遇必须成为政府治理的重点内容。由于民办幼儿园按照“民办非企业”进行登记注册,导致民办幼儿园教师被排除在事业单位编
制之外,其身份相当于企业职工。而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待遇仅相当于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及其稳定性。
最后,对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扶持应是政府治理内容的要点。多数民办幼儿园属于私人投资举办,受资本规模的限制,往往通过“低价低质”的形式向市场提供保教服务。在基本解决“入园难”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公共财政干预的方式解决“入园贵”和“低质量”等问题应成为政府治理的重点内容。
(二)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的治理内容
过程质量指的是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是如何进行的,为幼儿提供了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是怎么提供的。它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教师对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等。
首先,为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需将以下两方面内容纳入治理行动中。一是研究解决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地位问题,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权益,二是研究解决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经费保障问题,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政策的落实。
其次,家长参与对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问题同样需要政府治理。政府治理的内容领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如何激发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二是如何让家长参与成为一项权利或义务。这往往需要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法案和课程标准来实现。三是怎样为家长参与提供公共财政资源和学习材料资源。
(三)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结果质量的治理内容
结果质量指向幼儿的发展。条件质量和过程质量共同决定着结果质量。事实上,幼儿健康的发展(结果质量)是条件质量和过程质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为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结果质量,多数国家选择对幼儿入学准备情况进行监测。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入学准备情况与他们在学校的正规学习、完成学业情况和后期的学业成就等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幼儿入学准备情况,尤其是就读于民办幼儿园的处境不利幼儿的入学准备应成为政府治理的重点内容。
其次,对幼儿发展数据进行监测与研究应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OECD各国经验表明,对幼儿教育发展数据的收集、监测和研究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重要的政策杠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监测可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幼儿教育服务信息,并有助于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监控、问责和幼儿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应研究监测的指标、确定监测的主体、明确获悉幼儿发展数据的权限等。
三、厘清政府治理主体的角色与职责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保障需要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必须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及权责。在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问题的政府治理过程中,合理的治理结构应呈现政府主导、市场调控、社会参与监督以及民办幼儿园的自我评估。
(一)政府应扮演主导和关键角色
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府应扮演幼儿教育服务的安排者角色,统筹决定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应为什么群体提供、谁来负责具体生产服务、提供多少以及成本如何分担等。政府担负划分不同层级政府在提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中的职能权限,着重做好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基层三级政府的任务分工。二是政府应扮演民办幼儿教育服务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市场主体的培育者。由于民办幼儿教育市场存在失灵风险,政府应负责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并监督与维护市场的运行秩序。同时,政府应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市场素养,以促使家长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民办幼儿教育质量问题的治理应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市场的优势体现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并能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以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为例,质量评估标准由省级政府的教育部门负责设计,并组织专家对参与的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实施评估。评估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家长可通过多种途径获悉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结果。家长依据质量评估结果为子女选择适宜的民办幼儿园。政府则可根据评估结果为民办幼儿园提供专业支持和分层的财政补贴,以帮助民办幼儿园提升保教质量。
(三)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供给和质量调节作用
一方面,在幼儿教育服务供给的组织体系中,社区可以是重要的服务供给者。除政府建立的幼教机构和营利性幼教机构外,社区所建立的非营利性幼教机构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社会中介组织在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与促进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管评分离”是我国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所追求的治理目标。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和专业组织实施质量评估,并通过专业协会或组织为幼教机构提供业务咨询和师资培训等支持。
四、建构适切、丰富的政府治理工具箱
在治理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问题的过程中,治理目标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如何设计、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治理工具,改变治理对象的行为,从而最终实现政府治理目标,则更为重要。政府仅依靠传统的治理手段,无法有效解决复杂的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问题,应通过引入新的治理工具和改变原有治理工具的运作来实现治理工具的创新。
(一)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条件质量的政府治理工具
在民办幼儿园准入环节中采用具有强制性的权威工具进行规制,严格执行准入标准规定的教师资质、师幼比和班级规模,坚决取缔具有安全隐患的民办园。同时,应选择激励工具,通过财政补贴和奖励的方式鼓励与诱导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质量。
从具体治理工具的选择来看,应建立民办幼儿园分类、分层准入制度和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改善奖励制度。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不能简单采用“一刀切”的准入标准。应将民办幼儿园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家庭式和机构式,分别制定相应的准入标准,进行分类管理。但仅通过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无法有效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需制定民办幼儿园条件质量改善的财政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激励工具的诱导作用。与此同时,应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培训制度,并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明确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地位。对现有未达标的民办幼儿园教师,通过在职学习与培训等能力建设工具使其逐渐达到相应资质标准。
(二)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的政府治理工具
在民办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的质量行动中,为监管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保障家长参与权利,应选择权威性治理工具;为鼓励民办幼儿园持续改善保教服务质量和为家长参与提供资源支持,需要使用激励性治理工具;为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升家长参与的能力,应运用能力建设工具。从具体治理工具的选择来看,为保障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质量,需建立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与促进系统、建立民办幼儿园财政经费奖励制度、建立健全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与基层教研制度、建立教育质量信息系统等。为保障家长参与民办幼儿园教育,应通过幼儿教育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家长参与的权利及义务、依托已颁布的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教育理念的宣传、建立家长参与的支持制度、建立学前儿童亲职教育制度等。
(三)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结果质量的政府治理工具
为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结果质量,综合选择权威工具、能力建设工具以及象征与规劝工具。权威工具旨在将幼儿发展数据的监测制度化,并建立全国幼儿发展的数据库。能力建设工具旨在通过教师培训和教师教研提升教师对幼儿发展数据的观察、收集与分析的能力。象征与规劝工具旨在向教师、家长和公众宣传科学的教育观与育儿观。就具体的政府治理工具而言,为保障幼儿发展数据的有效监测和幼儿的入学准备,应建立幼儿发展数据监测体系、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与基层教研制度以及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多形式、广渠道的宣传。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职业素质 培养 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40-02
所谓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它主要包括能力素质、人格素质、理念素质、健康素质等方面。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也包括对学生创新意识、求知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正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职业素质需要靠后天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够获得。职业素质决定着一个人在职场上的成败得失,是一个人能否在个人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当前部分高职学生虽然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过设想,但是这种规划也仅仅局限于所学专业内容,并没有真正为自己树立一个职业素质的目标,更不用说为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而做好规划和打算。有调查表明,很多高职学生对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只是一知半解,不积极了解就业信息,很多学生仅限于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讲有关内容,不积极主动了解用人单位的选材标准,甚至听从一些人对未来专业职业的误导,从而导致错失在学校中培养自已职业素质的大好机会。
就业能力也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获得工作的能力较差、保持工作的能力不足。由于职业意识淡薄,高职学生在学校没有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没有正确分析自己在职业素质中所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导致不能合理地将自己与适合的单位和岗位定位联系,找工作不断受挫。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社会走向职场之后,不能很好地适应职场环境,缺乏职业道德修养,缺乏人际沟通能力,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导致跳槽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也使得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上来看,它与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有着统一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有三门课程,一门是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一门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还有一门形势与政策课。“基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中包括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这些内容都与职业素质息息相关。“概论课”则为学生系统介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为大学生,要学会把握时展的方向,要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人物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爱岗敬业、勇往直前的高尚品格,这恰恰也都是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则更是紧跟着时展的步伐,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了关心国家大事的平台,职业素质的培养内容也离不开紧跟国家政治和经济形势的脚步。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可以不断激励学生向着最好的自己发展,鞭策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职业人。这也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方面的一个优势。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一致。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三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从总体上看,与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有很多内容,包括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社会交往与适应素质,等等。显然,这些培养目标都是包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当中的。职业素质教育是培育英才的必由之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进行的德育行进在这条必由之路的最前方。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对策
(一)在教学内容上,对教材章节进行整合,重点强化突出与职业素质培养相关的部分。根据高职院校培养职业素质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各教学团队,应当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延伸,将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和目标更加明确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板块当中。以“基础课”为例,可以将课程设计为五大模块:“适应高职生活模块”“理想与价值模块”“爱国主义精神模块”“道德模块”“法律模块”。在理想与价值模块中,着重与学生共同讨论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模块中,将学生如何从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爱国主义作为重要探讨和学习的内容;道德模块中,有关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是本模块的重心;在法律模块中,重点突出有关劳动法以及各种职业法律法规的内容。而“概论课”,亦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将教学内容根据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进行整合。这样一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会以服务学生规划未来职业生涯为主线,把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充满兴趣的职业素质培养内容,从而使得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显著的职业特色。
(二)教学方法上,进一步加强主体性实践教学,在主体性实践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培养。在主w性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能够建设自我的鲜明个性,能够积极寻求把握人生方向的方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性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密切联系在一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质培养相融合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各个主体性实践教学环节。比如,收集最新的职业素质培养相关案例,交与学生讨论;要求学生每天关注时事热点,尤其是带有职业性质的时事热点;创设职场模拟情境,让学生充当场景主角,真切感受职业人将面对的问题,审视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职业专题演讲、组织剧场表演或是朗诵、辩论比赛等各种实践活动。这些围绕职业素质培养的主体性实践教学方案,必然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同时也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考核方法上,构建体现职业素质培养多元性、全程式的考核模式。要将职业素质培养真正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离不开考核方式的大胆改革和创新。课程考核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的状况,进一步改变原来考核模式,使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素质,达到知行合一。首先,将考核内容进一步细化,不再由原来简单的卷面成绩加平时作业与出勤率作为考核标准,而是将学生在各个模块的主体性实践活动中的素质表现作为考核的首要依据,每个模块设定一个标准分数,作为学生期末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基础课”的五个模块,每个模块的主体性实践教学环节设定15分,如果学生五个模块可以拿到满分,那么期末总成绩就已经占75分,这也意味着他的职业素质成绩已经达到良好级别。除此之外,学生的出勤率、守法性、纪律性等都纳入考核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设定为25分。两大考核内容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考核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取消纸面考试终将是大势所趋。其次,将考核方式多样化,不再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人考核,将考核的权利赋予学生个人、小组成员以及班团干部。可以采取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在每个模块的教学过程当中,将这些考核成绩逐一记录,最终汇总,使学生感受到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在思想政治理课的全程渗透了职业素质培养与考核的内容。
总之,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继续探寻更多更好的方式,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最佳契合点。
【参考文献】
[1]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
[2]黎家华.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成功(教育版),2011(5)
[3]田春艳.谈高职思政课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5)
[4]邓兆娟.高职思政课教学如何实现与职业素质培养相融合[J].广西教育,2012(9)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2012MSZ022)
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具体表现为:1.与中学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复。经过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理概论》与中学政治课程的比对可以发现,大学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观点,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都与中学政治教学内容中的理论重复,的哲学原理内容更是大面积雷同。教学内容的重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枯燥无味且早已熟知的理论观点,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2.公共学科间的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如民主政治问题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容,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有过详细论述,但是在《基本原理概论》中也有类似的原理性内容。虽然这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但是完全没有必要重复教学。(二)大学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学科建设还不够完善,这集中表现在:1.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和大学生对我国新课程的设置内涵和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课改的要求和作用并不完全理解,他们只是在任务性地完成教学和学习。教师主导课程,一味灌输理论知识;学生盲目学习,习惯性被动,师生交流和日常联系不足,学生实践性学习少,没有自主体验等。这些都严重削弱了课改的贯彻力度和执行强度,脱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缺少一级学科地位,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加强与改进,更加不利于学科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三)教学内容与专业教育失去链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学生就一直在接受思想政治的专业教育。进入大学后,学生的思想政治思维已经基本定型,很难再接受新的思想,这导致他们更加容易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新时期,高校的招生政策改革和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让很多学生选择放弃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使得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专业教育失去了链接。(四)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目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方法依然比较单一,其具体表现为:1.重理论,轻实际。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正确地运用到社会中、生活中,正确地认识与分析社会热点和社会疑难点。而现实中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理解与分析,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来自思想政治理论。这种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和实证说服力的薄弱,势必将学生误导,导致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重视。2.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目前,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依然盛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不明确。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与创新性探索。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强制性的教学与学习、没有引导与启发,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下,怎么能够独立思考与求索?(五)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缺乏实践性目前,在课改氛围下,尽管许多高校已经在逐步改善自身的教学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仍严重不足。当代的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激情、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明确、参与性强的一代,面对社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如果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持,他们很容易出现理解片面和过激的行为。社会本身就比较复杂,大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不同阶层,他们对社会经济文化的认识本来就不同。因此,要完全强化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需要不断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性,在思想与行动上统一他们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社会。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一)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与教学内容设计在进行大学思想政治学科建设时,要充分贯彻课改方针,加大课改的实行力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课改意识,严格监督教师教学情况,加大师生交流。此外,要针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特点和原则,确定重点学科地位,摒弃统一式教学,对一笔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性学习。对于教学内容重复问题,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可以将重复内容进行提问式教学讲解,还可以随机进行重复理论知识的抽取式学习,进行跳跃式讲解等,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起步上让学生摆脱厌烦心理,不重复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方法的设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比较多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灵活运用。1.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以学生提问,教师答疑为主,同时将教师的谆谆诱导穿插其中。在这里,教师就是学生的朋友,跟学生是平等的,教师的平易近人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完成教学内容与学习,会得到更多的感受与收获。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活跃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是最完美的教学,也是教师应该积极追求的教学模式。2.演讲式教学演讲式教学也是学生参与课堂,师生互动的一种表现。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社会热点等,凝练一个或两个题目,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教学。此法有两种含义,一是由学生自愿报名进行演讲,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二是由教师进行演讲式教学,通过演讲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3.辩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它完全摆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在此,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社会实践进展,选择若干有争议的观点,在教师和学生的综合选择后定下一个可辩论的题目,将学生分为正方、反方和旁观者点评三方。在正反两方辩论后,先由学生旁观者点评,最后由教师评讲。通过辩论,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矫正。4.案例式教学该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案例,课堂上让学生思考案例、讨论案例,由教师分析案例、解剖案例,最后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5.角色互换式教学在角色互换时,教师可以选取课程中的几个教学内容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制备教案,自己登台讲授,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并在学生教学基础上组织学生对该内容的教学进行研讨,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当然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很好,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其自信心,更能引起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爱好与重视。(三)教学手段的设计1.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在多媒体教学普及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比较丰富,教学信息量巨大,教学直观性强,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板书教学,不同的课堂感受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环境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创作一个思想政治学习的平台,建立较完善的网络课件。如在自己的校园网站上传相关的理论课程课件和课题,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自主答题与测评,这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利用网络资源来弥足自身学习中的不足。
作者:牛娴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