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核心

经济发展的核心

时间:2023-08-08 17:09: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核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的核心

第1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沈阳 县域经济 产业集群

一、核心竞争力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即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比较优势上形成竞争优势,各类要素在区域的特定空间聚集、相互作用,形成区域竞争优势,进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企业、产业和政府对要素的整合能力形成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沈阳市的区域比较优势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区域体制创新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比较优势与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沈阳经济区在被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围绕新型工业化主题,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沈阳经济区的区域产业一体化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沈阳经济区五条城际连接带开发和产业布局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市域比较优势,即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实施各市域产业差别化错位发展,区域产业一体化已经收到显著效果。中心城市沈阳调整结构的重点是:以增强沈阳辐射力和带动力,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为基本战略取向,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城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沈阳经济区现在已经实现了交通一体化,经济区实现了一小时交通圈,将来还要实现半小时经济圈。而在获批的方案中明确确定了“一座核心城市、五条城际连接带、十大产业集群”和38个新城新市镇的建设蓝图,这就使得沈阳经济区要加快在产业布局、人力资源调整和城乡统筹等众多领域的关键环节显现全国新型工业化典型的示范效应。按照此进程发展,沈阳经济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努力使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涵盖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城市。这一经济区资源丰富、城市密集、科技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备,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发展基地之一,是国家能源、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国防战略产业基地,也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和辽宁省经济核心地带。

沈阳经济区是随着近代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而渐成规模的,必然会成长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全面振兴的龙头区域和辽宁省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部分。

政策优势。在省域层面,辽宁省政府也在积极地推进城市间的协调与合作。省政府为增进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了平台,优先发展区域性的交通设施,环经济区高速公路以及城际铁路的建设,为各城市的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城市层面,八城市在注重自身功能强化与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在主动走向区域。

产业优势。沈阳经济区三大支柱产业,即装备工业、钢铁工业和石油化工重现发展生机。石油化工结构调整加速,正在改变石油化工产品单一产业链条对地区发展牵动力弱的结构缺陷,百万吨乙烯和百万吨以上的芳烃及深加工,拉长了石油化工产业链条。新兴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环保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力发展以信息、金融、物流、旅游为重点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已经作为中心城市沈阳和经济区内各市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沈阳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础初步形成。

资源和交通优势。从地质学角度看,沈阳经济区地处东北、华北地区北缘环太平洋成矿地带,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与环境。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储量巨大,这为沈阳经济区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提供了有力保证。虽然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已面临枯竭,但从现实看,部分地区仍存在可挖掘的潜力。

沈阳经济区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国家正在积极建设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两大铁路干线。它们的全线开通将进一步提升沈阳经济区的交通优势,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交通运输保障。沈阳经济区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在成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外资后,沈阳经济区应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和带动作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沈阳经济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其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

沈阳市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八方来客,推动辽宁省经济快速发展。经过努力完全有可能把沈阳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三、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在参与国际与国内竞争中所具有的能力,为提升沈阳市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地发展优势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着重抓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发展优势产业

沈阳经济区发展应积极实施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倾斜的新战略。发展优势产业是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产业支撑城市难以发展。沈阳经济区正在采取同城化、珠链式和组团式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做大区域经济规模,带动沈阳经济区加快建设,提升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而沈阳也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经济总量,增强对经济区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2、发挥优势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沈阳经济区发展应积极实施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倾斜的新战略。发展优势产业是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产业支撑城市难以发展。沈阳经济区正在采取同城化、珠链式和组团式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做大区域经济规模,带动沈阳经济区加快建设,提升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而沈阳也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经济总量,增强对经济区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沈阳经济区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在成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外资后,沈阳经济区应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和带动作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沈阳经济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其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使沈阳经济区的现代产业成为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长久生命力的国际化产业。

总之,利用地区已有的优势条件,作为增长极,引导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整个区域要素禀赋的目的。

第2篇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成都发展核心 经济差异

一、研究背景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既能推动经济的加速发展,又能增大两极分化、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都展开了对国内各级区域经济差异的各类研究。但总体而言,对西部较发达的市(区)级地域单元的研究及关注不多,且对其经济差异的定量分析和空间格局的探讨更少。

成渝经济区于2011年5月获批通过,它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被称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成都发展核心是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空间格局中的两大核心之一,它主要包括成都市的五城区和龙泉驿、青白江等14个(县级)市(区、县),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它的发展对充分发挥核心的引领作用、加强成渝经济区资源整合、优化城市功能、实现错位发展、打造带动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引擎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城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以成渝经济区框架下的成都发展核心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大意义。

二、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差异变化态势

本文以2000—2010年为研究时段,以人均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来分析成渝经济区框架下成都发展核心区域经济的变化态势。

1、标准差S

标准差是衡量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一种常用方法,公式如下:

S=(1)

式(1)中,Yi是各区域的人均GDP,Y是成都核心区人均GDP,n取值为1到19。

2、加权变异系数CV(w)

加权变异系数采用统计学中的标准差和平均值进行计算,反映的是各研究单元人均GDP值相对于平均值的整体离散状况,其值越大,说明人均GDP值的区域间差异越大。考虑到人口规模的影响,采用人口进行加权,CV(w)是衡量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常用指标。公式如下:

CVw= (2)

式(2)中,X为成都发展核心区的人均GDP,Xi为i区(县)的人均GDP,Pi为i区(县)人口,P为成都核心区全区总人口,Pi/P为人口权重。

3、基尼(Gini)系数

基尼系数是联合国推荐的一种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数值越大,表明其差距也越大,它也是常用的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判定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G(Y)=(n+1)/n-(2/n)×Uy (3)

式(3)中,Y=(Y1,Y2,…,Yn),Y1

上述3个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1。

为了更加直观地研究成都发展核心区域差异的变化过程,依据表1中的数据绘制图1和图2。

图1、2分别为2000—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人均GDP的标准差(S)和加权变异系数[CV(w)]以及基尼系数的年际动态变化。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差S和加权变异系数CV(w)的变动轨迹大体一致,总体呈上升趋势,期间2004—2007年有一定波动,而后持续上升,S由2000年的5523.8上升到2010年的24505.7,升幅度高达4.4倍,期间2006—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回落,2007年后又持续上升,且增长的速度超过2000—2006年的增长速度;CV(w)呈曲折上升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4年的平缓阶段,CV(w)值趋于稳定,2004—2007年的剧烈波动阶段,经历了2004—2006年的大幅上升阶段和2006—2007年的大幅下降阶段,分别上升和下降了37.2%和32.2%,2007—2010年的继续波动上升阶段,增幅为33.8%。同时由图2可知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与S和CV(w)基本趋于一致。可见,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虽在一定时期内有所波动,但总体均呈现扩大趋势,区域经济发展和发散现象愈加明显。

三、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1、人均GDP分析

人均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各区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人均GDP均值为44846元,超过该平均值的区县共有11个,占58%,其中锦江、青羊、金牛等主城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均在7万元以上,尤其是锦江区,超过了10万元,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青羊区,而彭州、大邑、崇州、邛崃、金堂等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均不足2万元,区域经济差异的极差为87077元。可见,成都发展核心区各区县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差距极大。

2、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成都发展核心区19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水平进行差异研究,我们筛选了14个指标来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如下:国内生产总值(X1),人均GDP(X2),地区财政收入(X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4),GDP增长速度(X5)(由于增长速度年度间波动较大,为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采用2000—20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农业总产值(X6),工业总产值(X7),第三产业产值(X8),最终消费支出(X9),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10),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1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比重(X12),大专及以上人口数(X13),地区教育经费(X14)。

首先将采集到的266个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借助SPSS软件进行处理,得到3个主成分因子及其贡献率,并写出主成分表达式如下:

F1=0.3338X1+0.0809X2+0.3304X3+0.3270X4-0.0403X5+

0.3136X6+0.3304X7+0.3338X8+0.3270X9+0.0877X10-0.1753X11

-0.0641X12+0.3034X13+0.3237X14

F2=-0.0179X1+0.4964X2-0.0419X3+0.0538X4+0.5203X5-

0.1555X6+0.0179X7-0.0718X8-0.1077X9+0.5084X10-0.3828X11

+0.1196X12+0.0359X13-0.1615X14

F3=0.0099X1+0.0891X2+0.0594X3+0.0891X4+0.0495X5-

0.099X6+0.1188X7-0.009X8+0.0693X9-0.1386X10+0.3069X11+

0.9109X12+0.0891X13+0.0198X14

接下来,根据累积贡献率归一化原则,计算出3个主因子的权重分别是0.698、0.222和0.080,构造出综合评价研究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模型F=0.698F1+0.222F2+0.080F3。将标准化后的样本值代入该函数模型,计算出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指数,并根据指数大小进行排序,排名越靠前表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为越低。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以发现,该评价结果与成都发展核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观吻合度较好,成都五大主城区均位于前列,且遥遥领先于排名靠后的地区,说明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发展差异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前面我们使用标准差、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等得到的结果是相一致的。按照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把成都发展核心区的19个地区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依次是青羊、锦江、武侯、金牛和双流;第二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依次为成华、龙泉驿、新都和温江;第三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依次为青白江、郫县、都江堰、新津和邛崃;第四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依次是彭州、金堂、崇州、大邑和蒲江。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标准差为刻画指标,描述了2000—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化,并选取2010年为时间断面,计量分析了成都发展核心区2010年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并进行了空间格局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经济总体特征上,十年间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同时区域经济整体差异在波动中逐渐扩大。第二,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现阶段成都发展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和低的地区对整个成都发展核心区的经济有较明显的滞后效应。第三,在空间格局方面,成都发展核心区辐射效应明显。成都发展核心区的发达区、较发达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市五大主城区和其周边地区,表现出以成都主城区为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现发展阶段,核心区的极化作用占主导,区域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形成中心—结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正负双重影响。在一定程度内,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增强各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但是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也可能强化各区域的地方意识,助长地方主义,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在倡导积极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成都发展核心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的两大核心之一,其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对于统筹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十分不利的,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成都发展核心的建设当中,政府应在继续发展核心区、促使其辐射作用扩大的同时,积极制定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政策,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特色农业,提升交通、通信、金融、商贸物流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同时要把成都发展核心着眼到整个成渝经济区去,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充分发挥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作用,实现错位发展,在努力发挥现有发展轴带动作用的基础上,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轴线,加快欠发达区的经济飞跃,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推动成都发展核心区和成渝经济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注: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编号11SA192。)

【参考文献】

[1] 彭宝玉、覃成林: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

[2] 仇方道、佟连军、朱传耿等: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09(1).

[3] 孙姗姗、朱传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8(2).

[4] 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6).

[5] 伍世代、王强: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8(2).

[6] 马国霞、徐勇、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空间分析[J].地理研究,2007(3).

第3篇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航空;因素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航空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大。而作为现代经济一种新兴经济形态的临空经济,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它以机场为核心,特别是国际性、枢纽性大型机场,并借助其对人流、物流的集散特征,积极发展临空经济的发展,并形成强大的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带动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临空经济区是以机场为地理中心,沿交通线向外发散式扩张而形成的经济区。能够带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的机场是发展临空产业的核心,并对比邻其他经济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继而形成集聚效应和扩展效应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临空产业以运输业(客运、货运)、民航综合服务为主导,以配套服务、传统制造业、物流配送及商务餐饮等相关产业为辅。其核心要素包括机场、产业、空间三方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不断加快。历经改革开放几十年发展的中国民航业,已经成长为全球航空运输不可或缺的的力量。同时,随着航空港优势的不断扩大,国内临空经济的发展潜力也越来越受关注。抓住现阶段我国民航业发展机遇期,致力发展依托于航空的临空经济区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模式

模式是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由于区域经济构成层次、空间要素表现形式的不同导致了其发展模式等不尽相同,同时也形成了其发展模式多样性的特点。

1.依据划分视角的发展模式分类

根据划分视角的不同临空经济区具有土地发展模式、方式发展模式及资源发展模式等模式。

(1)土地发展模式

①同轴模式。该模式呈现出由内到外依次为核心区、不可建设区、带动区、控制区的同心圆布局,该状态常在机场周边地形平坦、各因素分布较为均匀的区域;②点轴模式。点轴模式通常由机场与所在城区相距较远情况下。这种情况下连接两地的交通线就犹如带动区域发展的轴,且该区将沿交通线发展,并与中间及末端节点共同构成发模式;③星状模式。机场处于孤立区域(如填海区等)且周边区域不适于发展时,将导致核心区域带动区空间布局相对独立,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星状模式。

(2)方式发展模式

①渐进式发展模式。该模式具有自发、长期及无序性特征,且其是以机场周围既有城镇为基石,从机场内部逐渐向其周围区域进行扩张辐射,经长时间的发展,进而形成综合性且具有城市规模的功能区。起初由于同机场高层次客货需求的差异使得周围的城镇发展相对较慢,同时,由于机场与周围城镇在劳动力资源、格局等存在差异,仅依靠现有增长动力无法与航空产业发展相适应,导致双方的良性互促机制难以实现;②跨越式发展模式。根据规划对机场周边区域进行划区开发,通过各区开发促进区域城市化,进而形成临空经济区。跨越式发展模式具有自觉、先导等特性,且收效期段,其也是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因此常被新建机场及新兴临空经济区采用。

(3)资源发展模式

①优势主导模式。通常依托大型国际机场时该模式较为适用。依靠机场对周围的强大辐射效果,吸引本区发展所需的资源并进行整合,进而形成高档、完善的临空经济;②要素导入模式。当机场自身优势显著,吸引自身发展所需资源能力较弱时常采用该模式。机场通过提升自身要素,满足临空经济发展条件。通过相互促进作用形成协同发展局面;③综合联动模式。在本区存在一定机场优势且拥有发展临空经济的其他优势时通常采用该模式。同时还应引进其他优势资源与本区既有基础共同发展临空济。

2.依据不同导向驱动的模式划分

临空经济发展的模式对于指导实践非常具有价值,总结国内外临空经济的发展特征,依据主导因素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模式:航空运输驱动模式、航空制造驱动模式、航空物流驱动模式、航空关联产业驱动模式。

(1)航空运输驱动模式

航空运输驱动模式指通过国际综合性航空枢纽强大的航空运输网络辐射力来驱动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基于航空运输“全球易达性”特点,临空经济具有外向型经济特征。机场能够为供应商及顾客提供便捷、快速的连接方式,进而提高效率,故,全球易达性对商业地点选择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机场周围落地是各公司的最佳抉择,这些企业往往具有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出口为核心的特征,这也使得临空经济具有外向型经济的特征。

(2)航空制造驱动模式

航空制造驱动模式指的是通过飞机的总装制造为先导,在机场周边形成以航空制造产业集群为主导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飞机制作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而作为起核心的总装制造能够吸引与其相关的企业等集聚在机场周围。

(3)航空物流驱动模式

航空物流驱动模式指通过机场航空物流驱动,在机场周边形成以航空物流、临空高科产业集群为主导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物流业对临空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临空经济区内以航空物流业为核心,结合公路、铁路、集装箱运输等运输方式,形成集运输、仓储、航空货运等现代化空港物流。目前,空港物流业在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模式就是利用机场口岸的功能和机场周边物流基地的保税功能,满足临空经济区内园区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实现港区联动推动临空经济的发展。而,当企业对运输的安全、速度等要求到达一定程度,机场周边地区将成为其选址的首选。

(4)航空关联产业驱动模式

航空关联产业驱动模式指的是利用航空关联产业的拉动,形成航空关联产业和航空核心产业联动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企业与机场“产业关联差异”的特性,临空产业形成多样性的特征。临空产业与机场资源具有关联性,但关联方式与程度的差异性使机场吸引产业呈现多样性特征。航空关联产业指对航空运输服务敏感性较高、利用航空货运快速安全和机场口岸功能的特殊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其客货运输时间及成本、对快速便捷的人流、物流具有较高需求的产业。机场通过提供良好的运输环境,加强相关人员间的交流及产品的流通,能够在一定水平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三、临空经济区发展路径

由于各地机场的资源状况和周边地区条件的不同,临空经济区应从机场的规模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各自的发展路径。

1.空间布局:“点线面”相结合

点是指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门户机场和区域性枢纽;线是指海港、铁路及高速公路等交通轴线;面是指机场群及所在区域的城市群与经济圈,点线面等空间要素对临空经济整体统筹规划及布局具有重要作用。临空经济发展在空间布局上应突出“点线面”的紧密结合,“点”是指以枢纽机场航空港为核心所形成的增长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线”是指在进出机场交通系统沿线两侧地带进行开发而形成的增长轴,除了机场道路以外还包括规划建设的轻轨、地铁等其他交通轴线。同时,还要整合地区资源,通过不断完善的“面”域,即机场群建设,实现与区域经济腹地资源、产业和信息的融合和强化。

2.产业链:“上中下”相衔接

临空经济产业类型主要有航空物流业、高科技产品制造业、和国际商务会展业等。从产业链条角度需要构建临空经济的全产业链,包括核心产业、关联产业和引致产业。因此,临空经济发展除了继续注重航空公司发展、民用机场建设、航路空域保障等民航行业内事务,还应站在产业链打造的高度合理调配和科学布局临空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形成产业链,带动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3.市场细分:“左中右”并行

R空经济发展应把握市场定位,在发展航空客货运输、通用航空与航空制造等核心市场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农、林航空等传统业务,并且服务市场应向纵深拓展,满足私人、公务飞行等新兴通用航空服务等市场需求,更要拓展至航空金融、航空旅游和航空物流等新兴市场,以满足不同客户、不同需求的发展形态。

4.规划先行:机场与腹地整体发展

首先,应根据机场的服务规模与发展定位和腹地所在区域经济的特点规划临空产业。其次,分阶段规划发展临空经济。机场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特点直接影响其产生的影响效应,这将影响临空经济区的规模及功能。最后,临空经济区的空间结构及布局应与机场及腹地主体功能分区相适应。以便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及规模效应。

四、临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1.机场自身条件

临空经济与一般经济形势的发展模式不同,其以机场为核心,并伴随着机场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因此,机场的产生与发展对临空经济的出现以及后续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临空经济的发展同机场自身定位、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机场自身设施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机场是临空经济发展的基础,机场的规模将直接影响临空经济辐射范围,机场本身的客货流量会直接影响到临空经济的发展。因此,机场是决定临空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2.交通条件

完善的交通网络能为机场人流、物流快速顺畅流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而这种能够提供顺畅环境的能力,是目前许多企业进行选址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的交通网络,一方面,包含临空经济区与外界相连的地面交通网络,它们是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地面交通网络,才能保证空港物流及人流在地面的顺畅流动;另一方面,指航空运输网络。临空经济区内能够为进驻企业提供快捷的航空运输,从而使得一些生产厂商更倾向于将企业置于机场城内。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将产品输送出去会使其更具竞争力。而临空经济区能够为其实提供这些便利条件,所以,部分企业更愿意将产业置于临空经济区内。

3.地区经济发展及政策支持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比邻区域经济的影响,外部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临空经济的优良发展。同时,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也会影响临空经济的发展进程。政府相应政策的是临空产业发展的一大助力,部分情况下政府政策对临空区的产业聚集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种新型的经济区,临空经济区在发展中会受各方主体之间利益冲突以及相关体制问题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而协调这些问题则需政府支持。如,为给予临空产业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而实施的税收、土地优惠等,而这些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是单一企业都很难解决的。故,政府政策的支持对临空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环境

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已逐渐成为企业选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仅机场周边的便捷交通网络能够吸引时间高敏性产品处理及分销设施,而且随着世界服务经济对高效要求认识的加强,机场对相关产业的吸引力毋庸置疑。这些企业职员一般都要求经常进行长途性质的出差的特点。而这些人员通常对工作及居住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和谐的环境也将是机场吸引企业落户的因素之一。同时,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为技术型产业提供优良的高端人才,为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这些都是现代企业身份注重的因素。

五、结语

作为新兴经济模式的临空经济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是,正因为是新的领域,诸多方面构建还不尽成熟,因此,需要协调各种因素做出完善的规划,综合考虑资源特点、比邻机场流量及相应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并进行相应的合理性、可行性论证,从而保证临空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在以机场为核心,带动整个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机场核心区和不可建设区的准确界定及严格保护,杜绝经济成分的无序发展。合理配置空间布局,有选择的集聚相关产业,积极发展无污染、高档次、世界级的空港产业,并由近及远,带动全区迅速发展。对于不同地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应合理考虑该区资源配置、辐射范围内的交通、环境状况以及相应出台政策的影响,采用合理的临空经济区模式及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鹿卫鹏. 北京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效应实证研究[D]: 辽宁大学, 2016.

[2] 葛春景, 郝珍珍. 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 2013(10): 59-61.

[3] 玄欣田. 郑州航空港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策略研究[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5): 19-22.

[4] 白杨敏, 曹允春, 王婷婷. 我国临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研究[J]. 学术交流, 2013(11): 93-96.

[5] 袁. 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策略及对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启示[J]. 理论月刊, 2010(04): 78-80.

[6] EL HOSSEINY Omar, Challenges facing the Interrelation of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Airports and Urban Dynamics in Metropolitan Agglomerations. Case Study: CAIRO INTERNATIONAL AIRPORT”, Airports and Urban Dynamics[M], 2003.

[7] Kasarda John D. Airport cities: The evolution[J]. Airport World, 2013, 18.

[8] Kassarad J. D. Aerotropolis: Landing in the heart of 21st century urban planning[J]. Business Facilities, 2012: 54-64.

[9] T淑霞, 逯宇铎, 雒园园. 国内外临空经济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 32(8): 218-222.

[10] 刘鸣秋. 济南机场临空经济发展研究[D]: 山东大学, 2015.

[11] 李晓江. 航空港地区经济发展特征[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S1): 213-216.

[12] 李晓江, 王缉宪. 航空港地区经济发展特征[J]. 国外城市规划, 2001(02): 35-37.

[13] 麻子建. 郑州航空港区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第4篇

关键词 新时期 企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价值思考

一、新时期背景下企业发展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性分析

在十七大报告中,我国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为重视经济发展的现实质量,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为重要方式,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驱动力。相对传统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规避仅仅以数量衡量经济质量的问题,将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数量相统一,更为重视经济的协调性与发展性。企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更需要结合时代特征与现实诉求,推动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坚持自主创新,不断践行节能减排,以实现企业长效发展。

二、新时期背景下企业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思考

(一)以优化业务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企业产业结构为重要策略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依据产业链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关注消费结构升级与工业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切实推动企业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国众多企业多不具备核心技术,大量出口为贴牌,在市场竞争中,仅仅处于产业链低端,以低廉劳动力所能够获取的利润十分有限。为确保企业长期保持发展活力,需要综合分析产业发展的现实规律,及时进行企业结构优化与调整,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优化业务结构与产品结构,是企业优化产业结构的重中之重。考虑市场消费结构变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满足社会需求并提高企业效益。切实以新材料、新技术为依托,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产业调整的重要方式,重点开发具备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积极拓展消费市场。

此外,企业还应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对于企业集团而言,应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积极拓展集团在区域范围内的影响力,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合理进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确保企业发展与区域资源、能源协调。

(二)以自主创新为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企业发展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充分关注自主创新,将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企业应切实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将技术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培养品牌影响力,并采取多种措施集聚创新要素,为自主创新目标实现奠定基础。为此,企业应关注以下问题:第一,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自主创新,将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可在发展进程中,针对技术、工艺与产品等进行创新,同时还可对企业战略、文化、制度、管理与运营模式进行创新。大型企业需要充分重视科技发展趋势,在基础性技术研究的同时,还应重点研究核心技术与前沿技术,争取科技制高点。中小企业应选择差异化创新方式,切实提高创新效率与创新质量。第二,以国外先进技术为依托,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掌握自主核心技术。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应充分关注国内外技术发展的方向,为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做技术准备。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应重点消化与吸收其先进技术,争取实现技术再创新,最终形成企业自主核心技术。第三,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对企业技术改造给予较多的政策扶持,企业应抓住政策机遇,以工艺水平、产品质量、节能降耗、产品结构、装备智能化等为技术改造重点,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装备,逐渐淘汰老旧设备、落后工艺。第四,加强研究合作,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研究合作,通过与大学、研究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打造核心自主创新竞争力提供支持。

(三)推动节能减排,秉承低碳与绿色发展理念

企业属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同时也是消耗社会能源能耗的主体。在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应秉承低碳经济理念,尤其是在企业核心业务层面,应切实实施低碳改造,推动节能减排,不断节约企业生产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赢得一定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应不断淘汰高污染与高耗能业务,引入节能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实际利用率,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明确清洁生产指标,切实推动企业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企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应积极打造绿色产品,走绿色发展之路。

(四)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企业发展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应关注社会责任建设。企业在发展中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转变经济活动方式与行为,切实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为此,企业应重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转变单纯依靠劳动力因素降低生产成本的管理模式,关注员工自我发展与员工内在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缓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企业在发展中还应降低资源消耗,以提升资源利用质量为主,更多关注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尊重生态与自然效益。

三、新时期企业发展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价值思考

从企业发展所依赖的社会与市场大环境上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转型与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市场发展的现实选择,在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大意义。

从企业发展的视角来分析,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切实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驱动力,同时,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面对市场竞争时更具备主动性,企业所能够获取的经济效益获得提升,且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会对企业现有资源配置状况进一步优化,实现资源有效整合,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从现实价值上分析,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企业实现长效发展、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简而言之,企业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优化资源配置,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方可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其预期的市场效益。

四、结语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与能源问题,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考验。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优化业务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企业产业结构为重要策略,以自主创新为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推动节能减排,秉承低碳与绿色发展理念,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等。从价值思考上来看,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能够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作者单位为江西煤业集团萍乡电力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王敏,李洪斌,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方向与新动力[J].经济纵横,2013(2):1-8.

[2] 李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优化企业成本管理的途径探究[J].时代金融(下旬),2013(1):61-62.

[3] 徐永德.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因素和路径研究[J].探索,2014 (5):108-113.

[4] 许鹏宇.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下旬),2012 (12): 211.

第5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006-02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长期以来,中国依靠资源优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经济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但是,目前决定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外条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例如原有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和“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资源和环境越来越难以支撑高污染高消耗的工业化进程等。并且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产品链条短、经济效益差、结构性矛盾突出,难以适应市场的长期发展需求。因此,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积极应对新时期和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成本问题、结构矛盾、科技体系的不健全等,都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对未来经济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所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应对国内外诸多挑战和风险的重要方面。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企业层面:产品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主要以原材料和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导。大部分企业由于技术水平较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对外依存度较高。在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方面,中国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企业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低劳动力成本的生产方式,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核心竞争力存在巨大差距。这不仅是制约中国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同时也是严重影响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产业层面:结构不尽合理,链条不够完善

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第二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升级缓慢、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且结构不尽合理,并且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是由大量输出原料型产品拉动的,高精深加工产品输出比较少,技术结构水平较低、新兴工业发展缓慢。同时,传统的经济发展不注重资源关联产业的构建,产业链条短,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规模经济效益差,专业化协作程度低,盲目追求自成体系,严重影响了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另外,从国际分工看,由于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方面高度依赖国外市场,因而在产品品质、创新等差异化竞争中完全无法取得优势,始终处于世界产业链条的低端。

(三)资源和环境层面:资源濒临枯竭,环境遭受破坏

资源濒临枯竭是中国传统型经济发展面临的直接问题,也是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直接原因。中国传统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粗放式开采加速了资本枯竭的进程,造成资源严重消耗和浪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约束矛盾将会越发突出。从环境方面看,生产快速扩张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排放等,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可持续发展面临现实威胁,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制

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是实现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支撑。历史和现实都强有力的证明,技术创新将形成一个国家和地区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率和集约度,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现有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企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推动产业结构内外的变革、优化和升级,形成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从而使一个国家和地区略去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某些中间环节,带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领战略制高点、主动权。

技术创新对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产品技术层次、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首先,技术创新相当于新的生产函数的导人,其重要表现就是在原有生产要素的数量状态下,通过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使有效资本和有效劳动增加;其次,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存在空间极化和区域差异,率先实行科技创新和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和区域将会获得更丰厚的超额利润,乃至成为世界财富迅速聚集的中心;再次,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强经济结构自身的稳定性;最后,技术创新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矛盾问题的最便捷、最经济,也是最可行的途径。

三、以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市场需求、要素供给、市场机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力以及政府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扩展生产可能性空间、提高产品层次、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最终形成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创新组织方式

1.组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主要以购买技术和吸收FDI为载体来吸收外部科技资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最近几年出现了许多组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新形式。例如,组合全球要素在中国创业、通过对外投资获得核心技术等。

2.推动更加广泛的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的全面融合,可以为企业降低研发投入成本,同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强力支撑,促进支柱产业拥有自己的核心关键技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同时,通过产学研联盟可以将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避免科技成果的闲置和浪费,使科技力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起到真正的作用。

3.建立高效的公共创新服务组织。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政府通过适时的职能转变,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政策、制度和法律环境。其次,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科技咨询、资金支持、创新成果交易、转移和扩散等方面的作用,借助各种有力因素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中国企业必须瞄准国际先进企业,通过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明确赶超的目标和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规划,坚持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促进、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相关联、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并重的原则,加快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力度,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并促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链,着力提升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

(三)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结构

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发展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很多国家都把争夺经济技术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技术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技术及新兴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中国必须准确把握世界高技术及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一批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高技术先导产业群和新兴产业基地。另外,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实现自身的快速扩张,还必须通过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达到三次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目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着力构建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格局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长期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问题,要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找到契合点,着力发展低碳经济、节约利用资源、开发运用新能源,将技术创新纳入到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去探讨,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以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跨越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构建一个满足现代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卢福财.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赵凌云.中国发展过大关――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与路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3]韩瑞国,和炳全.自主创新视角下的云南资源型经济转型战略探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111-113.

[4]常倩倩.浅析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9,(1):15-16.

第6篇

(一)城市群建设有助于提升区域竞争优势

所谓城市群,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分布一定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的城市,它们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信息网络,建立起内在的有机联系,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共同构成一个经济、社会、生态等密切联系且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一旦形成城市群,就会使整个区域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城市群建设的实质,是建设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组织模式、经济分工的协作体系,实现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化为特征的高级演进形态,通过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城市之间相互联系和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的城市之间相互补充,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城市群建设强调产业联系,注重关联性,因此。群内的经济增长容易形成扩散效应,这对于提升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二)城市群建设的重点在于核心城市的发展

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应具备以下功能:

1 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够集聚产业。一般来讲,城市的规模越大,工业基础就越健全,这样,无论所建企业在原料供给上有什么新要求,在生产工艺上有什么新标准,都可以在城市空间范围内得到满足。伴随着企业的扩张和城市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会越来越高,收益也随之提高,实现“报酬递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将趋向于空间集聚。产业集聚有利于减少生产及交易成本,提升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 具有本地根植性,通过开放提升自身的区位吸引力。在资源不可流动的前提下,本地根植性是在城市群市场形成过程中,为本地企业提供中间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形成的。当形成的产业产生聚集效应后,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垄断竞争优势。优势一旦形成,在开放性的作用下,便会对其他地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技术与人才,提供特定要素、中间产品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于是,产生技术“外溢”效应并获得正的外部性经济,进而导致核心城市与其他地区生产区位的改变。

3 重要的交通枢纽,影响经济活动主体(企业)的区位选择。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交通体系完善发达,特别是港口规模巨大,设备优良。不仅可为当地企业的中间产品和服务提供低廉的运输成本,还可以提供由于开放性而带来的发展机会,

4 服务功能完善,能够提供专业化服务。一般来讲,核心城市的形态演化是成熟的,甚至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是城市群智力、技术、文化、金融与工商业的中心。核心城市所提供的服务既包括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维修、人力资源、营销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又包括基础设施、金融、法律和信息服务,并通过专业化服务强化核心城市对区域的影响。

5 生产方式具有柔性和多样性,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柔性和多样性的生产系统可以灵活地适应市场并满足市场需要,使生产组织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促进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6 处于文化制高点,有独特结合力。文化处于制高点,意味着有更多的话语权,即能够控制区域发展方向。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城市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然而,通过核心城市的制高点文化,就可以控制这种作用力并使各个城市规则地聚集在一起形成空间点阵,增强区域的竞争优势。

(三)城市群建设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竞争的着力点

波士华城市群以纽约、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为带动,GDP约占美国GDP总量的24%。它属于典型的核心城市带动型城市群。在我国东部沿海有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个经济区,支撑三个经济区的分别有三个城市群。2007年,三大城市群实现全国GDP的46.5%。其中,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城市的珠三角城市群,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0%,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城市的环渤海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1.3%。与波士华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相比较,天津与广州的经济规模依然相对偏小,核心城市的功能不强,再加上区域内城市分工格局不完善,交通体系不健全,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不突出,整合作用不明显。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我国区域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必须把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加快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强化市场机制配制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产业链条,通过分工协作构成城市群产业错位发展,更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升产业等级,使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高级化和国际化,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竞争优势。

二、作为核心城市。津穗的发展彰显旺盛的生命力

(一)不断进取,富有朝气的发展气势

1985年,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了首个百亿元台阶,达到124.36亿元。1995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了首个千亿元台阶,达到1252.71亿元,从百亿元到千亿元仅用了10年时间。1999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又突破了2000亿元,2002年突破3000亿元,随后以每年跨越千亿元台阶的速度高歌猛进,2008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达到8215.82亿元。

作为中国北方沿海最大城市的天津,197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01亿元,逼近百亿元大关。1996年,天津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迈上了千亿元台阶,2002年突破2000亿元,2004年突破3000亿元。之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从3000亿元到4000亿元仅用了2年,从4000亿元到5000亿元用了1年。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达到6354.38亿元,且当年经济增量首次超过1000亿元。天津与广州的经济发展无不彰显蓬勃的生命力,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好,富有朝气。

(二)抢抓机遇,厚积薄发的发展后劲

改革开放之初,广州的经济总量明显低于天津。1978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为43.09亿元,天津为82.65亿元,两者相差近一倍。以后,广州紧紧抓住中国第一轮改革开放的先机,充分利用经济特区的政策辐射效应,实现了跨越发展。1989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4亿元,超过天津(283亿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的经济增速始终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进入新世纪,其经济增长继续加快。与此同时,天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奋力拼搏,锐意进取。从1994年至今,经济增速连续1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自2006年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其核心带动作用愈益凸显,经济自主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明显增强。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津穗两市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在全国GDP增长7.1%的情况下,广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17.27亿元,同比增长8.5%:天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154.85亿元,同比增长16.2%。

三、津穗作为核心城市最重要的职责是加快所在区域的城市群建设

目前,广州作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核心城市,着力增强资源配置功能和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辐射功能,增创高端发展、综合服务、体制机制新优势,并着力塑造城市先进文化品格以不断提高辐射和渗透功能。广州有责任也有义务在珠三角,特别是泛珠三角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并与港澳携手,共同打造我国南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2006年7月27日,国务院明确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天津不仅要承担区域金融、贸易以及生产等多种功能,产生强大吸引、辐射和综合服务能力,而且要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天津的经济发展与跨越,不只是提升天津的竞争力,而是要带动环渤海及整个北方经济的振兴,特别是通过与北京合理界定功能定位,实现产业错位发展,共同构筑中国北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四、新形势下支撑天津发挥核心城市作用的能量

(一)天津发挥核心城市作用所积蓄的能量

1 从政策层面看,2005年10月,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为标志,中央政府赋予天津城市全新定位: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国务院关于确立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定,无疑在政策上给予天津实现经济赶超以巨大能量。天津可在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区域内,以新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发试验者的身份,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先试,这种政策“试错权”的巨大能量,必定为天津的快速崛起提供极大支撑。

2 从要素层面看,天津所具有的基础要素禀赋和正在成长的高级要素为天津实现经济跨越提供了巨大的能量支撑,特别是土地要素为天津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天津滨海新区尚有1214平方公里的盐碱地荒地,不适宜耕种可作生态和建设用地,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在目前国内外大中城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是不多见的,必然为天津产业扩张与升级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 从规划设计层面看,天津改革开放晚于广州,这是不利的一面,但辩证地看,天津可从先行者的发展教训中获得经验,特别是从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设计未来的发展,在更高的起点上为实现科学发展夯实基础,提供能量。目前天津市在新修编的《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以深化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为目标,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用区域和国际视野,着眼天津未来长远发展,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提出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

(二)天津实现崛起的精神支撑

1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天津市要在思想上更加解放,在行动上更加开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下,不断地进行先行先试的科学创新。优势来源于创新,有优势才能起到核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

2 对经济发展要素必须注重所用。要素禀赋对于竞争优势固然重要,但不能只强调所有,不强调所用:所有不是优势,所用才是优势。要素只为天津经济发展提供可能性,只有把这种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才能真正形成天津的现实优势。

第7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资源配置:广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10-0052-05 收稿日期:2009-04-21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区域空间的差异的形成与资源的配置和产业的空间转移密切相关。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期(1978-2015年)(樊安群,2005)以来,这一问题更加凸显。许多学者对之进行了研究。其中,实证研究部分更多在宏观层面上探讨(覃成林,1997;杨开忠,1994;吴殿廷,2001:周玉翠等,2002);目前我国对微观地域的空间经济演化比较缺乏探讨。李小建、樊新生(2006)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分析了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过程。鉴于从县(市)域角度和范围对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研究较少的情况,并且考虑到县级单元是我国具有行政、管理、经济职能的最基本的地理微观区域,对县域分析更能反映发展差异问题,因此在对广东省发展差异的因子分析的样本选取中,突出县域的特点,把全省的县级县、市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本文将以县(县级市)域为主要(包括部分市)研究单元分析广东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以实证地区间非均衡空间集聚发展模式。

一、广东省县、市级区域空间资源配置的动态过程

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分析,过去常用人均GDP等单项指标,采用指标绝对量之差、增长率等定量分析方法。由于单项指标分析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时难以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本文采用综合指标法,以较为全面反映空间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指标的选取力求能较为全面反映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据此,我们选取了反映经济总量水平的最具代表性的10项指标,其中,经济水平指标包括人均GDP(1)、人均工农业产值(2)、人均储蓄额(7)、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8)、人均财政收入(9)、职工平均工资(6);工业结构水平指标用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3)和非农业人口比重(5)表示:城市化水平指标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4)和非农业人口比重(5)表示;经济效益指标用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10)来代表。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广东省1990年73个县(市)(包含6个地级以上市)和2005年广东省69个县(市)区域样本进行公共因子的提取,然后利用所提取的公共因子及其得分,计算综合评价值。

(一)广东省县(市)域因子分析过程解释

利用1990年和2005年统计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均得到4个公共因子,运算过程表明,观测变量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1990年、2005年数据进行Bartlett检验的F值均等于0.000,表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1990年的KMO取值为0.871,2005年的KMO取值为0.823,说明进行因子分析很好。

采取主成分法来提取公共因子,根据其旋转后的因子提取结果,提取的4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1990年的达到98.07%,2005年的达到93.21%,根据其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4个公共因子分别可反映经济水平、工业结构水平、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效益等信息。并进一步计算各公共因子得分,然后将公共因子得分加权求和;计算综合评价值:Q1=∑W*kyk;式中k=1,2,…,p,p为公共因子的个数,wk为第k个公共因子的权重,yik为第i个样本的第k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值。

(二)广东省域综合指数分析

1 1990年广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呈显著的核心一型空间极化状态。根据1990年的综合评判指标分类结果(表1),1990年,第一类是深圳市,得分最高,是广东省的空间中心。第二类的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四个市得分次之。前两类是广东省的经济发达地区,构成广东区域的核心区。第三类的县、市属于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地区。也均分布在珠江三角洲,构成核心区与区之间的边缘区(过渡区)。第四类的县、市属于广东省的欠发达地区。这些县、市基本分布在广东的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除高要和博罗外,这两县属珠三角地区),构成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区域范围。

从以上数据可以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使经济转型期进入一个相对持续的阶段,广东地区的经济空间结构形成明显的核心一型格局。从发展水平看,并没有形成以广州、深圳两地为中心的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

2 2005年广东省域的核心一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根据2005年的综合评判指标分类结果(表2),2005年,第一类仍然是深圳市,得分最高(高出排位第二的东莞市2.43分)。第二类中,与1990年比,增加广州市,并且排位上东莞由第四上升到第二位,广州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第三类中,与1990年比,除广州上升外,减少(下降)6个县市,保留4个县市。并且增城和从化的排位上升明显,增城上升7位(顺排第七),从化上升8位(顺排第九)。第四类中,除增加6个县市外,其余的县市归类与1990年一样没有变化,但排位有的县市变化很大。

从表2中可以看出,15年后,由第一、二、三类县市构成广东省域的单核型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但边缘区的范围明显缩小;第四类县市构成广东省域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但空间的范围明显扩大。广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正处于上升时期,从总量和实力上构筑真正意义上的深圳、广州双核型区域经济结构的趋势正在逐步形成。

二、广东省空间极化与空间扩散分析及结论

(一)区域空间极化作用持续,回波效应明显。区域差异不断扩大

广东的核心区极化作用强,极化速度快,表现在核心区与区的极差值过大。因为核心区愈来愈集中在六大地级以上市的城市区位上(从以上分析的边缘区的县市缩小可知),由于城市中心的集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加强,促使区域空间极化作用持续不断,回波效应明显,使核心区与区之间的边缘(过渡)地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从表1、表2可以看出,由于受极化作用的影响,一些县市的经济实力与核心区所在城市的差距拉大,因子分

析的综合指标排位不断后移,后移最多的遂溪县前后相差55个位次。

(二)核心区的集聚力远大于区的集聚力

一方面,从第一、二类的核心区所在区位可以分析:核心区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促使其集聚能力强。2005年,珠三角土地面积41698KM2,仅占全省的23.2%,但集聚的人口数(年末户籍)达2498.88万人,占全省的31.6%(若加上外来流动人口,则比例数还要高许多)。其中,核心区中的六大城市(深圳、东莞、广州、珠海、佛山和中山)的土地面积为19188KM2,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7%,但六市的人口密度达到1979.3/KM2,高出全省平均值的2.9倍。地区生产总值18059.38亿元,占全省的9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11.47亿元,占全省的67.0%。数据显示:珠三角土地面积小,人口数量多且密度大,创造的产值和收入高,充分表明珠江三角洲人物财的集聚程度大,集聚力度强。另一方面,第四类主要以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为主的区,2005年,土地面积共有161842KM2,人口数(年末户籍)共达6487.1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共达5490.52亿元,占全省的2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共计188.48亿元,仅占全省的10.4%。数据显示: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土地面积大,人口密度相对小,创造的产值和收入较低,说明人物财的集聚程度小,集聚力度弱。

(三)核心区同时产生扩散作用,区出现一定程度的涓滴效应

从表1和表2可以分析,广东区域经济空间持续产生极化作用的同时,扩散作用也开始出现。受扩散作用的影响,空间的部分县市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实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综合指标的排位前移,前移的县市主要有分布在山区和沿海两地的10个县。这种由核心区向区扩散的反极化运动,产生涓滴效应。但是,与区域空间极化的集聚力和回波效应相比,广东的区域空间的反极化的扩散力和涓滴效应较弱,从表中显示出区中即使排位上升较快、靠前的一些县(如海丰县),经济实力仍然不强。因此,这种扩散难以动摇广东的中心一型空间极化状态的基本格局。

(四)金字塔型县(市)域经济差异模式持续强化

从表l和表2分析,划分为第一类的深圳综合指标与第四类的县市的最大差值,1990年是4.2,2005年是4,35;1990年,综合指标中第一、二、三和四类县市分别为1、4、11和57个;2005年,综合指标中第一、二、三和四类县市分别为1、5、4和59个县(市)域经济差异呈典型的金字塔模式(如图1)。因此,广东的核心区的经济辐射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小,扩散力不强;特别是金字塔型中属于十分关键的中层部分县市数量明显不足(如第三类的县市数量减少),使金字塔型的县(市)域经济差异模式更加凸显。

(五)结论

广东各县(市)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转型期的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1990-2005年)中,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均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15年中在不断提高:1990年各县市人均GDP的平均值为1690元,其中人均GDP最小值为610元,到2005年,各县市人均GDP的平均值为17421元,其中人均GDP最小值为3012元,15年中分别增长了9.31倍和3.94倍。但是,各县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增大,极化作用增强。因此,从以上因子分析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基本的结论: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着不合理性和低效率,从而导致在经济转型期出现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失衡。

三、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资源有效配置运行机制

(一)提升核心-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等级形式

双核型结构可认为是点轴式空间结构的雏型。核心区中的核点(增长极)增多,核心区由核点通过轴线向扩散的能力就会更强,有利于地域空间资源沿点轴进行有效配置,减少点轴区域间的发展差异性,因此属于较高级的空间结构等级形式。由点轴到网络空间结构是更高级的等级,因为网络的形成进一步强化了位于网络上的点对周围地区的扩散和辐射作用,这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较为均衡的态势(李娟,2002)。

1 选择点一轴渐进式空间开发模式。广东的区域经济空间发展轴线已经成型,可以在此基础上采取点轴开发模式。具体来说,(1)确定主发展轴线。广东的主发展轴线实际上已经十分明确和完善,主要是深圳一广州一珠海,两端分别接受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辐射,沿珠江口呈V型分布,在轴线上的城市还有东莞、佛山、中山,共五个城市构成主轴线上的五个点。(2)在主轴线上采取葡萄串式的布点开发,以达到“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布局目的。这里的布点主要是在主轴线上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因为主轴线是珠江三角洲作为核心区内的最重要的经济集聚和经济扩散与辐射的通道。布点条件已经成熟;通过布点增强产业集聚,加强城市群的点的作用,使核心区的发展极功能尽快得到完善和加强,促进经济辐射能力的生成。(3)加强广州作为准核点的功能开发。广州为省会大城市,在省域空间结构中作为主要的中心地与深圳遥相呼应,并构成双核型结构十分重要。因为双核结构揭示了区域中两个不同功能的城市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这种空间组合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陆大道等,2003)。为此,广州可在汽车产业等重工业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围绕新白云机场的临空经济产业区的建设上下功夫,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形成广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力。

2 加强网络开发,向网络型空间结构转化。当点一轴开发到一定程度后,区域经济空间的重点开发要转移到次一级的发展轴线、点和面上,由此形成网络空间结构,使整个区域空间开发进入一个高级阶段。(1)开发次级发展轴线。共有四条次级轴线:东轴线:广州一汕头方向;西轴线:广州一湛江方向;北轴线:广州一韶关方向;沿海轴线:汕头一深圳,珠海一阳江一雷州半岛。在这四条次级轴线上,关键要利用核心:区的经济扩散和辐射效应做好产业空间布局,促进点一轴一面在地域上的融合。特别是沿海轴线,要充分利用海洋一港口一腹地之间的联系和区位优势,做好海洋型生产力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2)加强网络建设。除了交通、信息的网络建设之外,其一,要特别重视区域间和区域内的企业网络空间结构的完善与优化,这是构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重要微观基础,尤其要加强边缘区、区中的企业网络的形成与扩展,建立与核心区经济的网络联系。其二,重视广州新白云机场的临空经济网络建设。大型机场是发展临空经济网络的前提,广州新自云机场是国内三大枢纽机场之一。以机场为核心向临空辐射,呈现出立体化、多层次、辐射状的特点。国外数据表明,临空经济的涵盖网络范围在1500KM2到5000KM2之间(彭澎,2006)。因此临空经济网络建设对广东区域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

3 改变县(市)域经济发展差异模式。适度的差异性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的魅力所在,但差异性越来越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改变。广东要改变县(市)域经济发展差异模式,由金字塔型县(市)经济发展差异模式转化成纺锤型县(市)经济发展差异模式。要使大部分的经济欠发达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上升到中游,地区发展差异缩小。

(二)打造新型大珠三角经济圈。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经济转型期的新时期,广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以往的地缘优势逐渐减弱,政策优势逐步消失,产业升级的压力加大,许多不可持续的因子增多,决定了新时期广东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必须优化调整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由此,要达到这个目标,笔者提出打造新型的大珠三角经济圈,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思路。

1 建设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空间格局。如,可利用CEPA政策效应,更多地吸收香港的经济辐射效用,特别要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产业方面接受香港的辐射;还要在交通网线上构造珠三角城市圈快捷通道。

2 确立香港在大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的战略地位,与深圳、广州形成一极双核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带动广东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8篇

低碳经济的宗旨是推动经济行业行为能够更合理、更迅速的前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完成地区社会、经济、生态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前进。低碳经济并非只是转变了排放程度,而是对其前进形式的本质改变,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改革、经济前进形式的转变。低碳措施改革是地区低碳经济前进的重点,其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区低碳减少排放直接与新资源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排放等低碳措施相结合,进而能够控制地区碳排出量;

(2)产业措施的改革,发展中区域尤其是迅速前进的区域关键的是其产业经济转变,减少碳排放,推动三次产业的前进,提升三次产业能源使用状况,提升商品经济利润,提高经济生长的品质以及速度,改变撑持经济前进的重要支柱;

(3)低碳措施的升级,会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创新,进而转变人类现在社会经济前进的资源根本。在低碳经济环境中,地区前进主要是以经济前进为根本,朝着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发展的可持续方向转变,地区经济前进是从以往的能源、资源等元素中开展创新改革、机制改革、整治形式改革等改革支配前进形式改变,区域间的连接从之前的在产业链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划分合作转变为改革协作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地区前进形式改革是低碳经济前进的根本,经过地区学习、地区改革、地区合作制度,变成以地区改革制度为重点的新形式。低碳目的以及改革目的同时当做权衡地区新式前进样式的重点审核标准,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体现。

2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

2.1重新构建区域发展支撑要素

传统的商品、服务和生产环节的资源、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影响下降,而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技术创新等要素的作用上升。

2.2重新确立区域关系

低碳经济条件下,影响区际关系的要素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经济要素向民生、民权要素转变。对区域内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传统发展之路必将走到尽头,人们将逐步认可合理的区际生态补偿。

2.3形成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

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很多,牵扯到机制、措施、文化等部分。关键在产业、施工、交通、资源、整治等低碳需求部分开展体系改革。对此要引起多方面的关注。

3区域差异和低碳发展模式的差异

3.1欠发达地区基于区域学习的低碳经济发展

(1)区域内核心企业间的交流式学习过程。区域核心企业间在空间上、产业的关联、社会文化等因素作用下,核心企业通过交互式学习实现低碳知识的共享和再创造。

(2)区域低碳知识在系统内的交互式学习过程。以区域内科研院所等组成的低碳知识创新中心、中介、信息中心、风险投资等服务机构构建的专业服务通道,实现创新性的低碳知识持续地向以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生产体系流动,促进区域向着以创新主导的低碳化模式转变。

(3)区域的网络向核心网络的低碳知识流动,跨区域的交互式学习与创新过程。前面两个层次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最终需要建立在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势发挥的基础上。区域外部低碳知识的融入,以及内部相应低碳知识的调整与重组,构成了区域低碳知识的再生产,产生新的低碳知识进入区域内外的流通。由此,促进区域低碳发展,实现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的跨越。

3.2发达地区基于区域创新的低碳经济发展

由于发达地区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济、技术、制度等基础。其区域发展核心是区域低碳创新体系的构建,包括创新知识,创新制度与文化,低碳创新系统等。

4区域低碳经济发展主要路径

4.1区域治理模式的创新

区域治理模式创新突出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量化指标、市场配置机制及公共产品与完善的服务。以此为据,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引领区域低碳建设方向,规范区域低碳建设行为,调控区域低碳建设进程;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类商品和服务市场体系,突出生态环境类商品和服务的经济属性及其市场体系的建设;构建区域低碳发展公共服务机制,不但完善基础设施等物质性产品,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体系的建立;建成区域低碳发展的经济利益协调体制,充分发挥居民参与区域低碳的积极性。

4.2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转变

地区低碳经济前进的基本道路是经济前进形式的改变,要调节地区产业前进形式,调节需要调配构造、产业构造改善、进出口构造调节、资源构造。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主动培养地区改革系统。地区生态条件、本区域民众生存、地区经济对策等衔接式制造程序,慢慢成为关键的要素。在地区分工合作系统中,促进区域联系由以往的产业结构朝着改革协作的关系改变,同时调节以往能源新条件下低碳市场价值的研发,改变以往的制造形式。

4.3优化地域系统

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德尔菲法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一词是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提出的。此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当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鉴于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内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低碳产品的开发、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研究、碳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而对于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此做些探讨。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关于低碳经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旨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以防止各国及其国民受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并最终保障可持续的全球人居环境。”国内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认为,提高低碳效率和清洁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实质,能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其核心,应把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庄贵阳)。国家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为基础,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的进步。发展低碳经济,是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目的是为了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是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和能源结构的清洁化等。低碳经济和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低碳技术和消费模式。

低碳经济转型的起点和背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核心要素分析时,应将其放在首位。资源禀赋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资源禀赋不仅包含能源资源,还包括矿产资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其反映了其发展低碳经济的先决条件和潜力。技术因素也是低碳经济的发展的又一重大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技术因素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一个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也有可能采取后发优势,通过吸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教训,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从而在低碳技术上获得较高的起点。目前的低碳技术主要涉及传统能源的清洁与高效利用、节能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的减排新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低碳经济,也应将消费列入低碳研究的核心要素。因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为现在或未来的消费活动为最终目的所有碳排放都与人们最终消费活动息息相关。研究表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其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差异很大。很多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能力高于发展中国家。

二、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对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综合性评价,应建立一套系统要素进行量化标准。既能体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优化发展,又能反映城市低碳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因此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与可比性原则。指标的设计要严格符合低碳经济的含义,根据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设置。各指标要概念准确,清晰明了,描述全面,从而有利于针对研究对象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研究,并具有推广和应用型。

(2)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本文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即为评价研究对象的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状况。因此,指标体系的设置要注重把一系列低碳经济指标有机联合起来。而且在设置过程中,也要坚持各指标层次性原则和同级指标互斥性原则,以期对各总体性指标进行细化,从而使指标体系在使用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设定应该在可操作性方面较强,指标相关数据要具有较强的可获得性,尽大程度达到评价体系具有实际意义。

(4)导向性原则。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设置,既要体现前瞻性的思想又要,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使其对未来指标有先导作用。

(5)发展性原则。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各指标的设置也应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要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实践进行动态修正,这也体现了哲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的方法论原则。

三、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本文综合评价体系中指标的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对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分析,对诸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依据层次性原则,将整个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即为对研究对象的低碳经济发展整体状况进行评价,准则层则是依据低碳经济的四个核心要素从而对目标层进行细分,而指标层则是对准则层各二级指标进行具有实际操做性的指标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经济发展 人均GDP、GDP增长率、环保产业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GDP比重、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资源循环利用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资源禀赋 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人均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空气环境质量

技术发展 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废弃物利用率、、低碳农药化肥使用率、传统产业低碳改造率、低碳R&D经费占GDP比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比重、清洁煤高效利用率、智能节能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

社会发展 万人拥有公交车数、城市化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公交系统便捷程度、环保教育普及程度、新能源汽车比重、私家车年行程千米数、低碳意识认同度、节能建筑比例、社会保障覆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完成指标体系设置以后,就要对研究对象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通过数据收集,将研究指标的数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求出相对比率。对于各指标的权重赋值,应采用类似于指标选取的德尔菲法。评价表格的格式如下(见表2)。

其中,对于负向指标正向化问题,通常采用取其倒数的方法计算指标层指数,最终得出研究对象的综合评价分数。

运用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运用德尔菲法时,在专家的选择上,也要根据评价对象,决定是选择一定区域内的专家还是全国范围内的专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专家。

(2)准则层指标的设计中,低碳经济的四个核心要素是其涉及的基础,其中,用经济发展来代替发展阶段要素,因为经济水平最能体现经济发展阶段;关于消费模式,用社会发展的诸项指标来替代消费模式要素,因为消费模式与社会发展状况指标密切联系。

(3)对于指标层的诸项指标,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运用权变的原则,依据评价的区域范围以及评价的具体用途不同,应进行各指标细化归类和增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4)对于标准值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可采用不同标准,例如同类研究对象的标杆值、国家标准、平均水平等。

(5)对结果进行最终评价时,不仅要看到最终目标层的结果,还要看到影响目标层结果各准则层的评价结果,以期更深入的分析。

目前,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亟待突破的问题。在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资源节约形、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发展由粗犷型向节约型转变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研究就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胡大立,丁帅.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1).

[3]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33).

第10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理论基础 价值

1、低碳经济及其相关理论学科对比研究

生态经济、绿色、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相关学科,其中生态经济主体探究生态与经济体系的复合结构、具体功能以及规律特征。循环经济则基于生态自然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变换规律构建经济系统,令其引入至自然生态体系物质循环中,构建了新一类经济形态。其本质层面体现为一类生态经济,需要利用生态学规律引导人类社会各项经济活动。英国经济学家提出了绿色经济理念,基于对人们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有限资源的合理维护以及能源规划,创建体现健康意识、平衡属性的特色化经济模式。由本质层面来讲,循环经济、生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均为三高一低逐步向三低一高发展转变的形式。也就是高水平资源投入、大排放、高能耗、效率低,逐步发展为降低投入资源、控制消耗与排放量,提升生产服务效率的优质模式。上述四类经济类型均为新型发展构建经济思想。其中,生态经济主体传递理念为,经济活动应符合生态规律,其构建体系则应符合生态系统特征。循环经济主体由循环视角构建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活动。绿色经济为排除自然资源的消耗价值以及形成环境污染造成的价值损失之后创设的生产总值,其主体侧重对资源利用的有效节约,追求最终实现绿色的GDP价值。发展低碳经济主体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提升对人类生活形成的显著影响威胁,其关注经济发展不应以加大二氧化碳总体排放量作为付出的代价,总体追求经济发展应脱离于碳排放。由本质层面来讲,低碳经济可归于生态经济理论范畴。其提法相比于他类经济形势,则更加凸显了当前经济建设发展阶段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发展追求目标由高碳向低碳模式过度。由哲学辩证视角来看,低碳经济可由明确主要矛盾出发进而应对发展经济阶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该经济思想是社会大众面临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恶化污染、生态系统受到不良破坏等问题,进行自我反省与优化更新的实践结果,是对自然与人们实践活动关系的新一轮审视与科学总结。

2、低碳经济理论基础研究

近年来,持续恶化的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建设发展均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其作用程度并不次于世界大战以及全球经济危机。为此我们应主体针对碳排放量持续提升造成的温室效应产生的显著经济影响,探索新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深化理论基础,拓展研究领域,方能促进低碳经济的良好、优质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学理论的分支之一,主体基于经济学相关原理及规律,探究发展经济同二氧化碳排放间的矛盾问题,促进经济建设及环境发展的良好协调性。低碳经济同环境气候的变化涵盖较多学科理论内容,因此对其要想进行整体的研究把握,需要我们树立综合视野,深入至多学科领域。可采用继承传统方式,开展边际研究、弹性分析、结构衡量、总量研究、均衡分析等实证研究,同时还应对各地域碳排放标准规范进行深入分析。再者我们可借鉴他类学科研究分析方式,例如环境经济领域学科之中的波及性研究、成本有效性以及成本效益研究等。还可进行碳足迹、金融、碳权以及碳循环的综合研究分析。

3、低碳经济核心经济学价值

3、1解决国际经济发展合作困境问题,优化整体经济体系

经济发展阶段中,提升整体竞争力,仅利用贸易手段远远不够。倘若由经济效益视角来讲,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可令合作成员国形成良好的合作剩余,对各自发展极为有利。而由生态效益层面来讲,国际经济发展合作则会形成更多负效应影响,引发环境问题。基于国际经济合作中将制造环节逐步向欠发达国家实现转移,其技术水平较低,且能源结构不佳状况,会在制造生产阶段中形成显著环境问题。例如过度开发资源、提升碳排放总量等。而基于碳流动属性,则会对国际领域各国均形成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应科学树立低碳经济合作发展思路,通过开展碳贸易与交易,科学解决潜在不良问题,化解国际经济发展合作困境。再者,低碳经济基于国际经济全面收益视角进行发展,因此其理论应上升到国际经济发展范畴领域,令其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应利用低碳经济做好国际经济学的有效补充,优化整体经济体系,进而真正促进国际经济的全面发展。

3、2创建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引导更新消费方式

传统经济学发展理论其研究主体目标为提升财富,尤其将物质财富作为核心任务,形成了显著的温室效应问题。基于现代经济学主体任务为提升国家GDP,倘若仍旧应用传统理论作为行动指引,则会无法符合经济全面发展的核心需求。为此,我们应基于低碳经济学相关理论,创建完善研究体系、夯实理论基石,做好生态经济、绿色与循环经济的有效补充,促进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良好转变。物质消费的扩充可拉动经济增长,并促进经济循环。基于现行能源体系结构,提升物质消费势必令碳排放总量显著增加,而降低碳排放则会对物质消费形成相应抑制,体现了两环节的矛盾问题,即目标冲突。为此我们可利用低碳经济理论做好矛盾冲突的良好化解。摒弃物质消费是发展经济根本动力的理念,令低碳经济促进生产发展方式的优化更新,并进一步转变人民的生活与消费形式,进而将低碳经济促进物质的过度消费良好转变为精神消费,令人们全面关注智力投资,进而为经济发展建设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3进一步丰富低碳经济主体研究内容

低碳经济研究发展阶段中,形成了一定工具。例如碳交易、货币、经营贸易、碳期货以及关税与期权等。该类理论概念仍旧包含一些不完善的问题,同时为金融领域、贸易学科与虚拟经济创设了新型研究内容。为此,我们应进一步探究低碳经济发展风险因素以及其中包含的不确定性问题,丰富主体研究内容,做好经济学原理概念的新一轮审视、更新传统观念,方能提升研究水平,真正促进低碳经济的持续、优质、健康发展。

4、结语

总之,针对低碳经济内涵与相关理论学科分析,我们应做好实践探究设想,明晰低碳经济发展核心经济学价值,才能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丰富低碳经济内容,实现经济建设全面升华。

[参考文献]

第11篇

在对广东核心-边缘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继续关注此种背景下的广东边缘地区城市的发展问题,对其边缘化的机理、特征进行研究。

【关键词】广东省、核心-边缘结构、边缘地区城市、发展、全球化

【Abstract】

the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with the character of globalization and has much correlation with the transfer of industry in the world. The form of the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a progress step by step. It develops from its initial stage in which the centralization is the motif and now the diffusion is changing to be motif in the structure. But different industry in the structure shows difference view. it shows the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going to its integrity.

After that, this paper will going on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in the periphery-area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ause, the character and the developing path of the cities in the periphery-areas.

【Key words】Guangdongprovince、Core-Periphery structure、cities in peripheral regions、Development、Glob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不均衡发展及以其为理论架构起来的核心-边缘理论是是目前学界盛行的一种对区域发展的空间解释模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不均衡发展又是在全球产业转移的基础上进行的,两者紧密结合着。广东的发展集中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及时代特色的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问题。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核心-边缘理论和全球产业转移相关理论,意图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探究这种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的核心-边缘结构的发展历程,关注边缘城市的发展问题。

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边缘地区城市的研究比较少,近年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主要从都市圈角度和全球化角度对边缘地区城市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一些研究者基于边缘城市与都市圈的关系,从边缘城市融入都市圈的角度来研究边缘城市的发展问题。张仁桥(2003)在硕士论文中探讨了处于南京都市圈的镇江市的发展问题。王玉(2006)在其硕士论文中探讨了城市群边缘区城市的发展问题。翁桂芝(2008)在硕士论文中研究了处于城市群边缘区的商丘市的发展问题。仇海囡(2009)在硕士论文中探讨了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区边缘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徐智(2008)年基于近代以来芜湖与长三角城市关系的考察,提出了芜湖市融入长三角的路径选择建议。

另外一些学者则将边缘城市的发展问题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修春亮、李红等(2003)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边缘化问题。李红(2004)在其硕士论文中研究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边缘化现象及其机理。但这些研究没有将全球化结合到具体地区的核心-边缘结构来进行研究。

本文试图将边缘地区城市置于都市圈的核心-边缘结构视角与全球化视角下,考察边缘地区城市的发展问题。

广东省的核心-边缘结构现状、演变历程及其特征

3.1广东省核心边缘结构介绍

图3-1 2013年广东省山区县人均GDP分布图(含肇庆市)

从县级市的尺度上面,可以发现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更细的内部结构,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各山区县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

在理论上,核心-边缘结构会有集聚和扩散两个阶段,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对广东的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在此为了论述的方便,将广东省的核心-边缘结构视为处于一个集聚的阶段。从图3-1中可以看出,2013年广东各县级单位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在接近珠三角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呈现出从珠三角向外层层递减的分布模式。而在与珠三角有一定距离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再聚集。出现了比珠三角低一等级的经济集聚中心。

3.2广东省核心边缘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两个特征

3.2.1产业转移引导下的广东省核心-边缘结构

广东省核心-边缘结构的形成过程是伴随着产业转移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同时,处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广东的发展过程也具有明显的特征,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由于一开始中国缺乏资本与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资源作为原始资本,通过接纳全球产业的转移来获得发展的资本与技术。这个阶段以制造业的增长与扩张作为基本特征。制造业产业带的迅速在珠三角地区扩展开来,形成了一种纯工业意义上的核心。不过,在更宏观的视角里面,这个核心正是全球体系里面的边缘地区,贡献着廉价的资源,获取低等的利润。在空间上,外来的产业带与广东原有的核心-边缘结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核心-边缘结构。在这个阶段,第三产业深受第二产业的影响,其发展态势跟随第二产业的发展态势。

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一定时期后,中国在积累了足够的资本与技术后,开始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这个时期以生产的多元化与技术进步、产业转移升级作为特征。表现在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上面,第二产业开始向外转移扩散,第三产业则出现向中心集中的态势。而原有的核心地区则开始摆脱单纯的产业核心角色,开始形成独立的生产控制与服务系统,成为国家、区域本土的真正意义的核心。此时,本土新生的具有完整意义的核心-边缘结构开始形成。

3.2.2行政体制的影响

中国的行政体制有着其特殊性。中国的地方政府控制着地方经济发展等各项事务,政府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

中国行政体制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层级性,中国政府的管理是一种层级管理的系统。下级政府是在上级政府的管理下工作的。高一级的政府能够拥有更多的政治与经济资源来发展经济。

在全省尺度来看,处于核心-边缘核心的广州、深圳、珠海的行政等级是最高的。而从县级市的尺度来看,在地级市内部,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地方往往是地级市政府所在的县区。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的核心-边缘模式是一种理性的按照经济学思维所抽象出来的一种均匀分布模式。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核心-边缘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行政体制的影响来实现的。

广东省边缘地区城市的发展特征

4.1广东边缘城市边缘化机理

4.1.1省内不均衡发展的历史路径依赖

在省内各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区位、资源、政策倾斜等的不同,在早期的发展中,就已经形成了不均衡发展的态势。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就已经具有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状况。这是广东早期的核心-边缘结构。

4.1.2全球化下的生产与贸易、直接投资的转移倾向

在全球化背景下,生产与贸易的全球性转变与国外投资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这些产业与投资投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时候,倾向于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生产、服务进入有区位优势、便捷交通和对外联系的城市。并且在进入后,一般形成一定范围的产业与服务核心,而大部分的没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城市,就走上了被边缘化的道路。外来投资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倾向。并且外来投资的分布与经济发展情况具有很强烈的相关性,体现了广东核心-边缘结构受外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影响很大。

4.1.3全球化下的生产组织过程-全球城市体系

在全球化产业转移与重新布局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垂直分工体系。这个体系囊括生产的各个阶段与过程,具体包括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研发机构、加工基地等不同等级的生产程序在不同层次城市的空间分布。弗兰克(1967)引入了大都市-卫星城市的结构来解释这种现象。在这个结构将跨国资本和城市发展联系起来,整个世界连成一体,在这个系统的结构中,低一级的城市依附于高一级的城市,形成不同层级的核心-边缘结构,中心城市通过这个结构吸取利润及剩余。

在这个结构中,第三世界的产业生产带处于最低等级,出于交通与成本等的考虑,这些产业带一般是所在国家的核心发展地带,而其他的边缘区域城市,基本很少直接参与到这个分工之中,它们一般只是作为产业核心的边缘区,为之输送劳动力及各种生产要素。这种过程又对这些城市原有的生产体系造成破坏,原有的生产体系在全球化过程中被排除在这个垂直分工体系之中,并在竞争中节节败退。

4.2广东边缘城市边缘化特征

4.2.1劳动力资源与生产要素的输出

在广东核心-边缘结构发展的前期,产业转移的范围只局限在珠三角内部,而其他地方则作为这种产业带的劳动力以及生产要素的提供地。

在改革开放到现在,珠三角吸引了全国的劳动力与生产要素资源,同时广东省的边缘城市也为珠三角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与生产要素。

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多地少,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加上务农收入相对较低,而出外务工则有更具吸引力的收入,拥有更具吸引力的生活方式与发展前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迁移,发展到后来农民甚至丢弃土地而去珠三角谋生。

另一方面,边缘地区由于缺少良好的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前景,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吸引不了外来的人才,也留不住内部的人才。大量人才流向珠三角地区。

4.2.2工业萎缩,退化为地区服务中心

由于与珠三角地区的工业生产相比,边缘地区工业缺乏竞争力,在竞争中节节败退。边缘地区大部分地方工业萎缩。

另一方面,立足本地市场以生活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边缘城市更多地退化为服务本地生活需求的生活服务中心。

4.2.3外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依赖

边缘地区缺乏自身发展的资源与动力,在区域竞争中处于落后位置。目前,广东边缘地区发展缺乏源动性,更多地依赖外来的投资以及产业转移。在这种过程中各地重复建设,并且与珠三角地区出现雷同的发展路径。

4.2.4大型交通设施的依赖

一方面,由于广东处于中国的南部,作为中国与世界交汇的一个前沿阵地,广东肩负着联系内外的责任。珠三角核心的扩散方向指向内地,并在具体的轴线上面主要通过交通线进行联系与扩散。而另一方面,边缘地区城市的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也很大,这些基础设施大部分是基础交通设施。这两层关系,使得边缘区的发展受到大型交通设施的很大影响。这个可以从上面县级尺度的边缘区结构中看出,在京广线、京九线以及京珠高速沿线出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5.结语

广东省核心-边缘结构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其形成过程与产业转移过程具有相关性。本文除了在基本范畴上面探讨了广东的核心-边缘结构,还着重在全球化的视角下介绍了广东核心-边缘结构的产业转移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东边缘地区城市的边缘化特征。

参考文献:

图书类

[1] 闫小培等. 地理·区域·城市—永无止境的探索[M]. 1994年12月第1版.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李小建等. 经济地理学[M]. 2006年10月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许学强等. 城市地理学[M]. 1997年7月第1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 彼得·迪肯. 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M]. 2007年第1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期刊类

[1] 王小玉. “核心-边缘”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述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10月,第4卷(第十期):41-42.

[2] 包卿、陈雄. “核心-边缘”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新范式[J]. 经济论坛, 2006年8月,2006年第8期:8-9.

[3] 修春亮等. 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边缘化问题[J].规划研究, 2003年,2003年第27卷 第9期:22-26

[4] 郭楚冰. 广东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变动规律及趋势研究[J]. SOUTH CHINA REVIEW, 2008年,2008年二月三月刊:49-59

[5] 李永洁等. 广东省城镇空间结构研究[J]. 规划师, 2002年,2002年第10期第18卷:76-80

[6] 赵莹雪. 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 2003年7月,2003年第4期第23卷:467-471

[7]Friedman JR.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Cambridge:MIT Press.1966.

[8]Grant and Nijman.Globalization and the Corporate Geography of Cities in the less-Developed World.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92(2),2002,

学位论文类

[1] 王玉. 城市群边缘区城市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仇海囡. 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区边缘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翁桂芝. 城市群边缘区视角下的商丘发展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8年

[4] 张仁桥. 都市圈城市发展研究—以镇江市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晓娟. 上海的边缘城市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第12篇

“无线电是信息化无处不在的唯一载体”,不仅如此,随着无线电技术的飞速发展,该唯一性不断凸显,正在向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扩展。而在区域无线电管理工作过程中,要管好资源、用好频率,确保发挥并进一步挖掘无线电频谱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就必须拥有与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无线电监测手段。

值得强调的是,无线电技术设施建设周期较长,所以无线电监测网络的规划应适度超前于当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对当前无线电管理部门管理资源普遍不足的现状,科学、合理、全面地分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仅有助于管理目标分级,摸清不同区域无线电管理需求的轻重缓急,实现资源分配因地制宜,而且可以为监测网络布局提供宏观依据,实现管理核心区无线电监测的率先覆盖。

基于以上考量,宁波无线电管理机构围绕海洋经济发展,建立了全市无线电监测网络宏观布局。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宁波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两翼中的南翼,与上海跨杭州湾相望,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海洋产业经济发达。从2003年到2008年,海洋产业总产值由1040.3亿元增长到2309.15亿元,年均增长17.35%,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50.1%上升到58.3%,海洋经济已成为宁波经济的支柱。

预测数据显示:到2015年,宁波海洋经济领域的三产比例为3.02:71.20:25.78。第一产业主要是海洋渔业,宁波辖区目前共有水上(渔业)船舶电台约12870台;第二产业以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等临港工业为主,其中仅海洋油气业占海洋经济比例就高达36.05%,其台站频域密度非常高,龙头企业镇海炼化的台站频域密度更是高达38.9台/MHz,为宁波所有无线电用户之最;第三产业主要以海洋交通运输业为主,宁波海洋交通运输业占比为7.65%,是海洋经济无线电用户最多的产业,宁波港集团的台站频域密度为22.5台/MHz,2011年其专网设备每周利用总时间达到了262080小时,平均每台设备每天要使用19.2小时。

时至今日,宁波的海洋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先后提出了实施海洋经济开发和发展海洋产业的重大战略;2010年5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2011年7月7日,国函〔2011〕77号文件批复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一系列发展规划为宁波海洋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可靠的条件。

经济高地,就是信息高地。无线电技术应用的密集区正是经济发展的活跃区。通过进一步分析宁波地区已登记无线电台站的空间分布情况,宁波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发现:首先,无线电台站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和海洋经济产业带上,这些区域的无线电台站数量占到全市总数量的80%。

其次是“一核两带”区域――未来宁波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恰好囊括了所有的无线电台站分布密集区。因此,宁波的无线电监测网络应顺应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趋势,优先实现这些区域的无缝覆盖。

宁波地区无线电固定台站分布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布局

无线电监测网络布局

从“十五”计划至今,宁波地区已经建设完成“十站两车一搬移”的无线电监测网络。这样的监测网络规模在浙江省内名列前茅,但仍然无法满足海洋经济发展对无线电监测覆盖的要求。分析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其中期监测网络覆盖的目标应是实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一核两带”地区的无缝覆盖。

核心区、北部产业带和南部产业带无线电监测网络布局

宁波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布局总体可概括为“一核两带”,即核心区、北部产业带、南部产业带。

核心区包括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鄞州区部分地区。其中海曙区是所有县市区台站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为28.3台/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台站分布密度的9倍多;除鄞州外,其它区的台站分布密度也都显著高于全市平均数。目前该地区已建设完成4座A级固定监测站,基本实现了区域内20MHz~3000MHz的无缝覆盖。

实现北部产业带的无缝覆盖是宁波地区监测网络宏观布局的近期目标。北部产业带南起北仑港区,经过镇海石油化工区,北至慈溪杭州湾开发区,带内海洋经济产业布局已趋于成熟,带内的北仑区、镇海区、慈溪市、余姚市,其台站分布密度均高于或持平于全市平均数。

目前,北部产业带已建设完成1座A级高山站(具备9kHz~8000MHz监测能力,20MHz~8000MHz测向能力),2座A级固定监测站,3座C级小型监测站。计划近期再建设1座A级固定监测站,2座C级小型监测站,即可实现北部产业带的无缝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