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二化学的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08 17:09: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二化学的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二化学的教学设计

第1篇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知识获得者和获取知识过程的参与者。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并不表示教师能脱离这一建构过程,教师应当合理构建教学情境(智力情境和非智力情境)。创设智力情境应当利用学生认知发展的同化和顺应机制激活学生思维,而非智力情境则是作用于心向情境及交往情境等。教师应当广泛收集,精心整理素材。在学科间协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建构主义来实施,

一、理化生教师协同备课

在日常的备课活动中,同一学科组备课频率较高,涉及跨学科的备课在高三复习阶段才进行。但是在高一、高二时期教材所涉及的跨学科内容就已经存在,因此,在高一和高二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对共有知识点进行综合性教学很有必要。由于各任课教师对其他科目课本编排并不熟悉、对其他科目教师上课进度不够清楚等原因致使讲解共有知识时不够协调。因此,可以以一学期作为大的时间段,开学时就组织同一班级理化生教师协同备课,找出各自科目中涉及其他科目知识的内容,然后再共同讨论如何实施涵盖各科目的课堂教学,并针对联系点和其他教师讨论讲解的深度。再将一个学期分为几个小的时间段内再次进行协同备课,主要是分析学生的现状和对综合知识点讲解进度进行细化。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在化学必修1、生物选修1、物理选修1中都有出现。当然,在备课中要突出各学科之间的协同性,而非学科间的主次分别。

二、教师课堂讲解的适度延展

针对各学科间知识的交叉部分,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都要为其他科目教师教学进行知识的铺垫或进行有意识地引导。本着联系的观点对知识进行迁移,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学生会从这个过程中发现知识之间的大统一,从而达到对现象本真的认识。但是对知识在学科间的延展应该注意尺度,特别是自身学科的观点不能强加给其他学科。在涉及一些定义和概念时,学科间的理解不尽相同,此时要引导学生理解事物的对立统一性,不能让学生因为知识在各学科间的交叉而将知识混淆,因此,适时的学科间归纳和总结非常有必要。例如,对缩聚反应的理解,高中化学选修5中对缩聚反应的教学主要以酯化反应为桥梁,而生物学中则以氨基酸缩合为蛋白质为典型。故而生物科教师在讲解氨基酸缩合为蛋白质的过程中就可以向学生提出化学中缩聚反应的定义,告知蛋白质的形成是一种典型的缩聚反应,这种反应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在有机化学中还会涉及。化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则可以以蛋白质的形成为例引出缩聚反应定义。

三、进行理化生综合性实验

我们知道物理、化学、生物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各科目的实验课内容也相互交叉,因此,可以针对交叉部分进行理化生的综合性实验。比如,高一化学必修2中涉及到对葡萄糖的性质进行的实验,生物上同样有类似的实验,因此可以进行化学和生物的综合实验。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葡萄糖性质实验的过程中可适时引入生物学中糖尿病的检验,糖代谢的过程和燃烧的共同之处和不同点。又如,高二化学选修4中涉及电解质溶液与物理必修1-1中第一章第五节《电流和电源》有关,可以开展物理和化学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从物理电学的角度通过实验理解电解质的导电性,通过电解质让学生体会电化学产物规律。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验证这些跨学科知识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引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观,进而达到对这些跨学科知识的本质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各科目教师要联合进行实验课,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辅导。

四、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练习

据建构主义理论可知,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知识的主要建构者,是知识的获得者和获取知识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当积极的引导者。在进行理化生教师协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感受到各科知识的紧密练习,更好地理解各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性。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联系物理电学内容和电化学内容的相应练习,让物理和化学的交集部分在学生的练习中进行巩固,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理解;可以针对物质的合成和物质性质内容设计练习化学和生物相关练习题,让学生感受生物和化学的相通之处等。

笔者在教研室工作的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些都为本次研究提供了条件。通过两年的时间对两个班级进行实验,A班和B班均为重点班,学生分科时整体理科成绩相近,以A班为实验班,B班为对照班。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进行了相关实验:A班入学前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成绩为86.9分、88.1分、85.4分;B班入学前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成绩为87.2分、88.4分、85.8分。一年后期末考试成绩:A班2012~2013学年期末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成绩为64.1分、70.8分、74.5分;B班2012~2013学年期末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成绩为61.3分、67.3分、70.4分。两年后期末考试成绩:A班2013~2014学年期末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综合平均成绩为60.3分、63.5分、66.6分、190.4分;B班2013~2014学年期末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综合平均成绩为56.2分、59.3分、61.5分、177分。

利用SPSS软件对A班和B班成绩进行分析,高一入学的物理、化学、生物中考成绩分析Z检验值分别为0.202、0.196、0.224,其值分别小于1.96,表明入学时物理、化学、生物成绩差异不明显;对A班和B班2012~2013学年期期末成绩进行分析Z检验值,其中物理、化学、生物Z值分别为2.432、2.821、3.424,其值均大于1.96表明经过一年的协同教学后理科成绩存在明显差异。对A班和B班2013~2014学年期期末理综成绩进行分析,理综成绩平均差距为13.4分,对其Z值进行检验,其值为5.326,5.326>1.96表明此时AB班学生的理综成绩差异明显。

协同教学在提高学生理科综合成绩上有较好的效果,在理科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研室考虑将其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克 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2]毕华林.化学新教材的开放与使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27.

[3]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2-46.

第2篇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在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盐类水解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所以这一节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在全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盐类的水解”安排在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这部分内容在课本第54页至60页,是全章内容的重点。

2.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

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确立依据:根据这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盐类水解是前面学过的许多知识的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盐溶液酸碱性分析及盐类水解的实质。

确立依据:与之前所学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有所不同,同时需考虑盐类的水解的本质,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基本掌握测量溶液pH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盐类水解实质的探究分析过程,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树立辨正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实事求是、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确立依据:基于对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制定相应的三维目标。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思维品质的锻炼,从而让学生在能力上得到发展。

三、教学方法和预期效果分析

1.教学方法

(1)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主要是启导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法、练习巩固法等。

(2)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了实验探究和理论研究两条学习主线。

教学用具的说明:计算机课件演示的目的是对学生所得的结论验证、完善,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辅助作用,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并掌握所学的知识”是我选择和使用教学用具的根据。

2.预期效果分析

(1)预期成功之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如:①引课的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的已有知识,突出本节的重点;②采用归纳法揭示几类盐水解的规律;③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法;④感性和理性两条探究主线相辅相成,使盐类水解的概念统一在化学平衡的理论体系之中。既达到理论完整,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预期困难之处:在课堂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上有一定困难。在研究性学习这个问题上,学生做全面的分析有一定困难。

四、关于学法的指导

1.对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和高二学生学习表现而作出的。

(1)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

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平行班的学生,高二的学生已具备一定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现这些有利因素,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

2.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

学生自己通过预习,了解所学知识。

(2)探究合作学习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互相交流,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练习巩固法

让学生知道化学重在应用,通过应用来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制定依据:基于对学习者特征分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体会到,必须在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他们学会学习。

五、教学评价及设计理念

1.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以学生为主体,及时调节教学措施,完成教学目标。在分层练习中,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练习后对学生的思维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2.本节课贯彻了新课程的理念

第3篇

1、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从理论上武装自己,从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不流于形式。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目标,也要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 辩证地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础,同时,它又是载体,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尤其化学是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

3、三维目标必须明确具体。教学目标是对学科总体目标的诠释,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切忌泛泛而谈、好高骛远。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例如氨气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用途: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养成从材料中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及从表象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氨气用途的认识,增强自然科学素养及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生命的意识。

4、弄清楚化学学科三维目标的特点

(1)知识与技能

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连贯性。如“氧化还原反应”,初中阶段只要求“知道”程度,例如:知道C +O2 =CO2 发生氧化反应;H2 + CuO = Cu + H2O发生还原反应。高中阶段要求“理解”程度,包括根据化合价升降或电子转移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氧化性强弱比较,铜锌原电池的原理、饱和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的电解,还有根据氧化还原来配平化学方程式。高二年级拓展型课程[Ⅲ]中的相关要求则更多、更高。由此看来,同一内容随学生年龄和认知心理由低到高的关系递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到知识的连贯性。

(2)过程与方法

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性。实践性是基于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课程标准》之“课程总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要求:⑴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简单实验设计能力,对化学知识和实验设计的评价能力,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的反思能力等;⑵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掌握化学探究中常用的、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学会观察、记录化学现象以及数据处理等,了解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化工生产的方法。上述目标的达成一定是以化学实践(包括化学实验、化工生产等)为载体而实现的,教师不太可能脱离化学实践而去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例如:乙醇性质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为: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推理来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本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化学中主要涵盖:⑴树立科学的基本道德;⑵崇尚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⑶培育民族精神;⑷培养社会责任心;⑸塑造团队合作精神等。其实这些方面都是围绕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新课程理念下的。

综上所述,我们以“氨气”为例,进一步理解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其课程目标的三层次都应得到体现,即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应获得哪些知识与技能,是通过怎样的过程和方法来实现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获得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形成什么样的态度与价值观。从目标要求的维度看,我们还应明确三个目标要求所应达到的水平,即氨气的哪些性质应达到“知道”或“应用”的水平,哪些技能应达到“模仿”或“学会”的水平,哪些体验应达到“感受”或“形成”的水平,达到这些要求的标志是什么,在教学中是如何检测的。从目标性质的维度看,我们既不能把所有的目标都定位为传承性,如果这样,课堂就会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也不能把所有的目标都定位为探究性,因为,探究教学需要的时间和场所要求都比较高,且探究也需要知识基础,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接受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两者不能相互替代而应是相互补充。我们还应注意到目标的生成性,需要预留时间和空间,创设氛围,让师生在完成预设任务的过程中也能产生思维火花,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书本没有的“新”认识新体验。

课堂,是师生合作,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场所。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师生心中都要有目标,特别是教师,心中不仅要有目标,还要目标明确。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形成合力,调控教和学的行为向预设的目标努力。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讲,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结束,化学课堂中如何制定适当的三维目标,将是化学教学中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概念教学;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62-01

化学概念和原理是化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不仅是推理的依据、解题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化学概念的教学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学好这一部分知识,不仅可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还为高二学习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弱电解质电离理论和盐类的水解做好准备。笔者在多次电解质的教学实践中, 从对作业的批改和考试答题情况分析,并多次反思教学过程,发现学生普遍感觉这部分概念较难掌握,对电解质的理解不透彻,更不能做到知识的迁移和灵活应用。

一、钻研教材、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

化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法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本节课教学的核心目标除了使学生真正建构起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化学科学素养。实践证明基于经验的教学却没有基于课程标准来教学是非常可怕的盲目的教学,教师教学生涯中教学经验固然重要,但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教学,而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在原地裹足不前,五年、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那是最悲哀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二、研究学生,了解认知结构,确定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课本和本教材本章前一节已介绍了物质的分类、单质、氧化物的概念,介绍了酸碱盐的组成。归纳出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也探究了各物质之间的关系。并提到按分类依据不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而出现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字眼。学生已经知道的酸碱盐溶液中电离出离子的知识,但没有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的知识,和酸碱盐的概念。物质溶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化合物酸、碱、盐等有阴阳离子就一定能导电吗?这些对学过初中化学的学生来说,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个山区小县的第一中学,由于本县只有一所高中,高一所录取的学生基础和成绩相差很大,并且大部分农村中学的师生对只按折合分的化学科不够重视,造成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脱节,使高中化学的教学遇到较大的困难。

三、利用实验,注重概念形成过程、促进概念理解。

1、实验在电解质教学中的重要性

本节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笔者与部分同事在过去的教学中曾认为演示实验就是让学生看看现象罢了,认为做演示实验不如看看实验视频或实验动画,既节省时间又清析,关键是要求学生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然而脱离实验教学的电解质教学,后果是学生总是无法从本质上理解电解质。

2、本节课的实验教学

本节课是先通过导电性实验,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的现象,引起导电原因的思考,具体的实验操作是①NaOH 溶液 、HCl 溶液 、NaCl 溶液、KNO3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导电性实验,②NaCl晶体导电性实验。实验过程中认真细致地观察现象很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更重要,要从感性认识深入到导电原因的理性认识。学生观察到同样是NaCl,在溶液中能导电,而在固态时却不导电。教师就可以实时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大胆的质疑和假设,交流探讨,在探究体验中构建电解质的概念。

四、关注概念的本质和外延,对概念进行加工和迁移。

首先,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更是促进所学新知识的迁移应用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以致用,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内在本质和外延,利用多种方法对概念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迁移,以利于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笔者认为积极的迁移效应,是问题顺利解决的重要因素。

其次,教师在讲解说理时可将“电解质”概念剖析开来,强调电解质首先是化合物;其次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二者居一即可)有导电性;第三,必需是该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这一点课本并未以文字形式明确描述,只是隐藏在概念中。如SO3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是因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而导电,并非SO3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所以SO3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H2SO4才是电解质。

再次,举例是对概念理解和加工迁移的最好方法,如KCl晶体虽不导电,但首先它是化合物;其次KCl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K+、Cl-而导电,所以KCl是电解质。KCl溶液(混合物)和铁丝(单质)虽然能够导电,但二者均不是化合物,所以二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总之,作为《必修1》模块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电解质,其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行为、思维、情感上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分析实验的原理,理解事物的本质为基础,掌握方法,注重对知识的应用为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可明显的发现学生不再是简单认为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不能导电的物质就是非电解质。而是通过先确定该物质是否为化合物及其本身能否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最后才判断该化合物是否为电解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教学原则和方法 分析 举例

1.教学原则。

1.1 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各种教学原则内容与体系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引用的是王策三教授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

1.2 王策三教授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

①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③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统一的原则;

④系统性原则;

⑤直观性原则;

⑥巩固性原则;

⑦量力性原则;

⑧因材施教原则。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本文所引用的是具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①组织式方法(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从各个环节进行较多的组织、引导,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

②发现式方法(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的过程,允许学生失误、走弯路);

③讨论式方法(让学生围绕主题从多角度去认识、阐述观点、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④实验式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等多种。

3.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应用举例。

酸碱中和滴定(人教版高二第二册3.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掌握酸碱中和滴定所使用的仪器。

能力培养:通过酸碱中和滴定相关量关系、使用仪器和指示剂的选择、实验操作中有关问题的讨论探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科学思想: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和依靠科学的科学思想教育。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测定、记录、数据处理等实验方法,对学生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及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①(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5

3 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第6篇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之后离子方程式的引入和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课教学设计报告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化学课教学设计报告一

一、 说教材

1、 地位、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离子反应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上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上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之后离子方程式的引入和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⑵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⑶能够分辨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

⑷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⑵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⑵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及其电离

2、教学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判断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哪些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二、说教法

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 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用实验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知识的巩固、升华均用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发挥化学实验作用,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上。

2、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未知到已知、由个别到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目的。

四、说教学设计

1、课题引入:

本节课采用实验来导入新课。实验的主要内容是探究NaCl固体、纯水和NaCl溶液的导电性。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化学的神奇与奥秘,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将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在实验结束后自然而然的引入电解质这一概念。

2、新课教学:

讲授部分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的类型、电离、电离方程式、酸碱盐的定义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①详细讲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着重强调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定义中“或”和“和”的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范畴为化合物等等。避免学生进入误区。

②通过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的例题进一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例题要具有典型性其中包括能够导电的混合物如盐酸溶液、能够导电的金属单质、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并非该物质导电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不存在水溶液但是在融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钠和常见的有机非电解质如酒精和蔗糖等。先让学生自己去判断之后配合详细而透彻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独立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让学生们明白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这个概念不是一个不是即非的概念,而是首先要满足化合物这一基础。

③通过例题进一步对判断这两个概念做个系统的分条目的总结: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4、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5、酸碱盐水和部分的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

(2)、电解质的类型

通过小结的最后一点,自然而然的引入电解质的类型并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

(3)、电离

分析课前所做的实验,让同学们自主探究NaCl固体和纯水不能导电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初中所学到得知识入手,概括出物质导电的原理(1、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即金属导体导电的原理;2、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即电解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导电的原因。)从而得出NaCl固体和纯水不能导电的原因。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到NaCl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引入电离的概念,并利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微观粒子的电离过程。

(4)、电离方程式

通过NaCl固体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引出电离方程式的概念及其书写规律。

(5)、酸碱盐的定义

请同学到黑板写出HCl、 、 这三种常见的强酸的电离方程式。让学生观察三种酸电离后的共同点,利用这个共同点重新对酸下一个定义。学生独立思考用同样的方法对碱和盐重新定义。

(6)、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利用多媒体播放溶液导电性实验的短片,让同学们观察相同浓度的不同溶液的导电性差异。让学生主动探究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同时了解到有的电解质能够完全电离而有些不能。从而给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并给出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并给出一个简单的记忆方法。

五、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离子反应》这节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们回顾之前学过的溶液导电性方面的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从各种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化学课教学设计报告二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二、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2、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原理的学习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根据具体外界条件的变化,造成反应速率变化,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便成为突破难点的关键。

【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本节课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发现,探究的教学模式,其主要过程设计为:

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探索问题→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概括→实际应用→完善体系。

二、说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说服力。教学时,应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使学生认识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识记的效果。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虽然属于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但并不枯燥。在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预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再回到生产、生活,利用所学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同学们以前所学的化学反应知道,不同的反应有快慢之分,而有些反应需要加热或使用催化剂等问题进行设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密切结合学生已有的化学反应知识,从“问题”直接引入新课题,使将要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从实验探究入手创设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第一、化学反应的快慢的教学

【情景设计】让学生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或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化学反应速率有快有慢的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在物理上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么在化学上怎样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呢?运用物理知识引出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概念加强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自学】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表达式及单位。通过自学对3个要点的总结,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自学和总结的能力。

【练习】解答习题,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

【总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第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教学

可从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什么?一个实验的结果会受到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它们是如何影响的?来进行质疑。从几组实验比较得到结论:实验的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表面积等。

第三、化学平衡的教学

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是重点。教学过程中,先利用学生熟悉的“溶解一结晶”现象,复习溶解结晶平衡认识平衡的特点,从教学的模式,采用直观的图示认识平衡,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学习变得直观、易懂。通过逻辑分析、化学实验等迁移至化学。

板书设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2、表示方法:

3、表达式:v(B)=c(B)/t

4、单位:mol/(L?s)或mol/(L?min)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1〕温度的影响

〔2〕浓度的影响

〔3〕压强的影响

〔4〕催化剂的影响

〔5〕接触面积的影响

三、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的概念

2.化学平衡的特征

3.化学平衡的标志

化学课教学设计报告三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⑴把时间留给学生;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很大,学生容易产生疲倦厌学情绪,这就非常容易导致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们上完一节课以后是懂非懂,有的干脆提不起精神不知老师所云。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率,建立高效课堂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建立高效课堂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目前归纳出几点比较有效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下面就做以浅析。通常,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通常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对课堂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教学的高效,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教师导是为了学生学,学生学体现教师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1.1教师的导,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探究式提问、探究式讨论、交流、互评等手段,达到启发引导、自主探究、促进发展的目的。教师需精心创设探究环境,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在导学、导思中精于诱导、引导、指导、疏导,使学生始终保持能动、活跃的思维和积极的探究状态,启发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和思维碰撞,从而发现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当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从旁点拨,对重点、难点、关键的地方,通过点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思考、探究问题,并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循序渐进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1.2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摆正师生之间的位置,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学习,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绝不是表面上、形式上的活跃和参与。1.3从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到导与学的关系转变,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设计过程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和自我总结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夯实基础知识

在高考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时候先别急着疯狂地做题,因为只有当基础夯实以后,做题才会事半功倍。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考试有时考得好,有时考得不好,成绩很不稳定,这其实就是基础不扎实的缘故。因为考得好的原因可能就是你做过类似的题目,而若没做过类似的题目,则成绩就会一落千丈。但是高考不是赌博,你不能去搏高考的题目就是你所做过的题型,并且这样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因此只有夯实了基础后才能做到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那接下来我来具体说说如何去夯实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如何“花时间去学”。高二结束时已经完成了高中阶段全部化学知识的教授,夯实基础就可以从此时开始了!我们可以从两个平行的方面进行:看书与做基础题。翻出高一的化学书,仔仔细细每字每句地翻看一遍,我相信现在翻看高一的化学书时,同学们肯定会有一种初次接触这些知识时所没有的,许多高一时搞不清楚的知识点会迎刃而解,遇到遗忘的知识点,记忆会格外深刻。在边看书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做些基础的题目。比如可以翻看高一时曾经做错的试卷和辅导书题目,或者把高一时未做完的辅导书做完。同样,高一的书看完了就看高二的。这里要提醒同学们一句,千万别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夯实基础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不要觉得时间来不及,至少在寒假前,你都可以去做这项别人或许会鄙视的工作。

3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认知

认知,是以求知作为目标,以了解、理解要解决的知识为目的的求知欲望。这种认知不是指向各种奖励,而是指向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中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内驱性。比如,在原电池一节的讲述中,传统的教学是以铜锌两块金属片为电极,硫酸为介质,与灵敏电流计构成闭合回路来演示电流的产生。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实验来讲,并没有问题。作为一节新授课,又是一节理论性很强的内容来说,这“严谨”的外表使很多同学望而生畏,还没开始学,心里已经打起了退堂鼓。实际授课时,则改由音乐卡片(去掉电池)、番茄或柠檬若干(可由学生自备)铜锌金属片若干串连成闭合回路。从原料的准备到产生闪烁的灯光、悦耳的音乐,既拉近了学生与科学实验的距离,又对学生的感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以实验为平台,激发自我提高

第8篇

高一上半期,第一次带火箭班,我不敢有一丝松懈,坚持认真备课(即翻阅多本资料书和以前的教案,再重新写教案),认真上课,认真进行晚辅,每一节课都很认真,可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是最好,课堂教学实效不高,我开始苦恼。通过课下与学生交流,反思我的教学,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规定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就是去完成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就想把这些知识“灌”给学生,没有精力和时间顾及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掌握情况,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课堂实效不高。如何提高课堂实效呢?

后来我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代替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每一节课尽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提高课堂实效。具体表现: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前提

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挖掘情景中的信息,引发认知冲突,产生探究的欲望;在选择情景素材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特点,并能够与学生已有经验和认识产生联系或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才能落实主体地位,从本质上脱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探究。

案例:在讲高一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时,若按教材内容平铺直叙,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增设一个美丽神奇实验―――“滴水生烟”,马上提问:“为什么锌加单质碘,再滴加水,产生美丽的紫色蒸气?”抓住学生好奇心,引出本节内容。

二、设计导思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

设计导思问题,即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要求问题难度要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 “桃子” ,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紧扣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生长点来设计和提出问题。如果太难,不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就会无所适从,逐渐丧失探究的信心和乐趣,出现教师讲授代答,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比较大且难理解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成阶梯递进式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给学生以相关信息提示,辅助学生完成;同时导思问题要有启发性,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目的,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案例:在讲解高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运用化学理论如何解释这一结论?这是本节一个难点,如果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学生无从回答,就会出现教师讲授代替学生回答,学生被动接受。为了提高课堂实效,突破这个难点,我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并提出阶梯递进式问题:①什么是有效碰撞?②什么是活化分子?③有效碰撞的条件?④什么是活化分子百分数?⑤为什么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刚才那个问题)?通过设计阶梯递进式问题,使刚才那个问题迎刃而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三、调控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障

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评价活动,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与点拨,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新知识,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保障。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调控能力,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能顺利达成。

进行课内自主探究的活动,使活动完全按教师备课时预想的方案进行,这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因为只有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出现新的知识增长点,促进知识的自然生成,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在这里要强调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调控,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积极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为他们搭建平台。

要运用一些启发性语言,来调控课堂气氛与进度,如:“其它同学对这个问题怎么理解?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尽量避免出现教师代答或对学生的发言不予理睬。如果个别学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也不要绝对否定学生,可以考虑与学生课下交流讨论。

四、 师生反思总结――――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化学知识具有较零散的特点,通过课堂反思总结,不仅让学生回顾课堂上新学过的知识点,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还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反思的形式有多种,例如由学生谈本节在知识和方法上的收获或通过典型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与方法,培养迁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可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综合性、系统性问题。

反思总结环节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通过课下反思,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第9篇

近年来,“翻转课堂”成为我国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亮点。近日,我校举办了以“翻转课堂”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活动,来自北京、杭州、金华的三位教师以“酸式盐”为内容进行同课异构。笔者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出发,对这三堂化学课进行了观摩和分析,如教师实施翻转的方式和途径、课堂的环境等,试图找出实施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有效途径,希望对实现化学课堂的“翻转”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翻转课堂”教学形态用于高中化学的教学,之所以效果好,是因为该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改革――先进化

教学手段的先进化,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形态把预习部分转化为观看视频,这是有别于我国教学的一大特色。实验操作是高中化学非常重要的教学要素之一。学生通过网络视频观察教师实验,这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更是把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外甚至是校外教学,是课堂地点的演变。处处皆为教室,时时皆可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模式的重大变革。

(二)先学后教――提前化

通过仔细剖析该教学模式,发现该模式与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非常相似。目前,我国的高中化学课前预多数是纸质的预习学案,先进一些的如一些中学实行的校讯通,把学生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从这一点看,我国一些中学的校讯通与美国的翻转课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先预习,但是后者学生预习的材料更丰富一些,伴有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把预习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高中化学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拓展性强。该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更深一步地进行预习。

(三)学生配合――合作化

“翻转课堂”的创始人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说过,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如家庭小实验等),以及同学之间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不是视频取代教师,不是在线课程,也不是让学生无序地学习,更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孤立地学习,而是有序、有条理、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从课堂教学的流程来看,学生先学,然后课堂上师生探究,在化学教学中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化。

(四)教师角色――导师化

从化学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要布置好任务,然后让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合作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仅仅是一个导师的角色,学生才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和探索者。该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教师从课堂上解放出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让以学定教得以实现。

二、课例呈现及分析

(一)课例的教学设计呈现

课例A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学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课堂教学过程简介:

[引入]展示学生课前完成的任务,引导学生写出常见的酸式盐。

[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酸式盐是如何形成的。

[讨论]常见酸式盐和正盐的性质比较:溶解性、稳定性、酸碱性。

[总结]常见酸式盐的性质。

课例B

课前准备:学生观看教师提前制作好的教学视频,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课堂教学过程简介:

[引入]小组展示课前学习的结果。

[讨论、归纳、发现]常见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酸碱性。

[思考、扩展、提升] 完成相关练习,在练习讲解中提升方法。

课例C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布置好的“翻转”导学单。

课堂教学过程简介:

[引入]展示“一瓶化学试剂”和一张不完整的试剂标签“NaH ”。

[学生活动]讨论化学试剂可能是 ,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总结]常见酸式盐的性质。

(二)三个课例的比较与分析

1.比较“翻”的手段

传统的教学是“先教后学”,而翻转课堂则是 “先学后教”。三位教师都做到了“翻”,即都设计了课前导学,让学生先学,而教师后教,但是只有B教师制作了教学视频。B教师的教学视频内容是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1:用酚酞作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

实验2: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

实验3:向实验1滴定终点所得混合液中分别加入BaCl2和Ba(OH)2溶液。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NaHCO3的生成、NaHCO3溶液显碱性、NaHCO3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等都有了很直观的认识。

A、B、C三位教师设计的课前导学形式也有所不同。A教师是完成任务型,主要是一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比较简单。B教师是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和总结,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如:联系以上实验事实,根据实验现象总结酸式盐的化学性质,并结合酸式盐的结构作出解释。C教师侧重于对问题的总结和实验设计、探究,如:让学生总结NaHSO3、NaHSO4的化学性质;让学生推测NaHCO3、NaHSO3和NaHSO4等酸式盐新的化学性质,并说出理由,然后尝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尽管三位教师都有“翻”的设计,但笔者认为,B教师的“翻”更符合“翻转课堂”的要求。这也说明通过教学视频,能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具体、更形象的认识,从而达到“翻”的目的。

2.比较“转”的过程

“翻”对于课堂而言是形式上的变化,而“转”对于教学则是实质上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简单地灌输知识点,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探究问题、拓展思维,乃至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本次教学过程中,三位教师是如何实现的呢?笔者选了几个代表性的片段来说明各位教师的情况和特点。

教师段:展示溶洞的图片。

[学生讨论]Ca(HCO3)2的形成、Ca(HCO3)2的稳定性、Ca(HCO3)2的水溶性。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四种酸式盐的酸碱性。

[学生讨论]用Ka解释酸式盐显酸碱性的原因。

教师B片段:

[教师]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学生]书写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

通过实验验证常见酸式盐的酸碱性。

讲解如何用Ka解释溶液显酸碱性的原因。

[教师]讲解学生课前完成的习题。

教师C片段:

[教师]如果你认为试剂“NaH ”是NaHCO3,请设计实验验证。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向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与假设不符。重新假设试剂“NaH ”是NaHSO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NaHCO3、NaHSO3的酸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酸碱盐反应的实质等。

从三位教师设计的“转”的过程可知,“转”可以有多种方式。如:教师设问,学生回答;教师练习讲解;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探究实验等。A教师组织学生两次回答问题和讨论。B教师要求学生讲解练习并让学生动手实验。C教师主要采用了教师讲解和学生实验探究相结合的形式。这三位教师的“转”的过程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主。实际上,教师对“转”的设计较难跳出现有的框框,很少能设计出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转”的过程。这也是将来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仔细琢磨之处。

3.“翻”和“转”结合

“翻”与“转”结合才能使教学更有意义。“翻”是“学”的过程,是让学生多方面了解知识的过程,只“转”不“翻”是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对于“翻”而言,三位教师的授课内容差不多,都是常见酸式盐的基本性质,不同的仅仅是形式。而“转”是“教”的过程,是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过程,只“翻”不“转”则会让教学流于形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这个方面,三位教师的做法各不相同。A教师注重联系实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如:把酸式盐的稳定性与化肥联系起来;把酸式盐的溶解性与溶洞的形成联系起来;把酸式盐的酸碱性与人体血液联系起来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利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B教师注重解题技巧,在“转”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C教师将“转”的重点放在实验探究上,让学生经历“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发现问题―修正假设”的探究过程,凸显了化学学科特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综上所述,三位教师都引导学生从“翻”到“转”,用水解常数去处理酸式盐的酸碱性等实际问题,使学生从更高的层次去理解和应用知识,在“翻”和“转”的结合中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三、对化学翻转课堂的反思

(一)化学翻转课堂的程度

从上面三个同课异构的课例来看,施教的教师都是一线优秀教师,教学对象是省知名重点中学的学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代表了最优秀的群体。教学的内容是“酸式盐”,这一课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对于已学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已初步建立起化学平衡常数等知识结构体系的高二学生而言,比较适合“翻转”,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但即便如此,三个课例的“翻”仍然是有限的,仅一位教师制作了视频。三位教师在课堂上“转”的过程也只限于让学生回答或讨论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或问题,并没有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这可能与初次尝试“翻转课堂”有关,也可能与教师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磨合有关。因此,要在化学课堂上真正实现“翻转”,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

(二)化学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现行的学校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一整套服务体系支持下进行的学习,是集体学习,它必然要受到很多方面的约束和限制,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课时设置、教学材料、学校硬件、学生家庭环境等都有可能成为实施“翻转课堂”的限制条件。但化学翻转课堂这种模式还是有其优越性的,如:它让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可把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节省出来让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危险性实验、进行家庭小实验等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做到的;等等。这种教学模式是将来教育改革的趋势,对于中学化学教学而言具有可行性。

(三)化学翻转课堂的局限性

“翻转课堂”是建立在“慕课”的基础上的。“慕课”的核心是大量高质量的微视频。大量微视频的作用就是提供“分解”、“嚼烂”的知识给学生理解和吸收,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在目前大规模在线化学微视频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要进行翻转课堂的探索,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全面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还要善于接受新的事物。除此之外,“翻转课堂”还有其他一些局限性,如学生在家和在校能否自由地使用网络、化学实验视频摄制技术、教师运用电脑的水平等。再者,在“翻转课堂”的知识传授中,教师的肢体语言和人格魅力是缺失的,且新课、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定位。事实表明,上新课时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效果较好,而上复习课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好。

(四)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前景

第10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也潜伏着许多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细节. 本文通过透析课堂细节,探求有效教学,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关键词:透视;课堂细节;探寻;有效教学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新课程改革为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几年的改变,我们已欣喜地看到,过去枯燥、刻板的数学课堂变得更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满堂灌”“一言堂”正在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取代,教学设计从重视“预设”到更关注“生成”,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实践探究正在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然而,理性地、细细地品味和反思目前的一些教学现象,我们感到,空前繁荣的数学课堂教学背后,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的教学“毒瘤”正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潜伏于我们的许多教学环节细节中,影响我们的教学绩效,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因此,消除“毒瘤”,刻不容缓.

[⇩]案例回放

1. 案例1一节高二“不等式证明”公开课的教学片段

一次高二数学公开课,某教师端着一个装有水的杯子并拿着一包盐进入教室. 学生大惑不解:哇,今天教师上化学课?

学生安静后,教师往杯中放些盐,然后让几个学生上讲台舔舔盐水,再加些盐,又让这几个学生舔舔盐水. 教师问:盐水有什么变化?全班学生齐答:盐水变咸了.

教师再问:用化学的语言说,盐水变咸了表明了盐水的什么变大了?你能用一个数学模型来表现这个生活常识吗?

学生思考、交流后,得出不等式:>(a,b,m都是正数,且a

教师:请大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证明这个不等式. ……

2. 案例2一节高一“函数应用题解法”的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函数是描述两个变量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它在生活、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今天我们就通过几个例子来学习、归纳和总结函数应用题的解法.

出示例题(多媒体展示):在经济学中,函数f(x)的边际函数Mf(x)=f(x+1)-f(x). 某公司每月最多生产100台报警系统工程装置,生产x台(x∈N*)的收入函数为R(x)=3000x-20x2(单位:元)……

然后,教师用极富抑扬顿挫的语调读题,并不时重复和解释关键“部位”. 学生似听非听,……

3. 案例3一节高三“不等式证明”复习课的例题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的多样证法来复习和总结不等式的常用证法.

例1(多媒体展示)已知p>0,q>0,p3+q3=2,求证:p+q≤2.

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各种解法“精彩纷呈”“妙解连珠”,学生则“惊心动魄”“拍案叫绝”:

证法1(均值换元法)令p=1+α,q=1+β,则p+q≤2⇔α+β≤0.

p3+q3=2⇒3(α+β)+α3+β3=-3(α2+β2)≤0⇒(α+β)(α2-αβ+β2+3)≤0,又α2-αβ+β2+3=α-

2++3>0,所以α+β≤0,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法2(反证法)设p+q>2,则p>2-q⇒p3>(2-q)3.

所以p3+q3=2⇒(2-q)3+q3

证法3(三角换元法)令p+q=t>0,则+=1. 于是可设p=tcos2θ,q=tsin2θ,代入p3+q3=2,变形后得t3==. 又1-sin22θ≥,

于是t3≤8. 又t>0,所以t≤2,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法4(判别式法)令p+q=t>0,则令q=t-p,p3+q3=2,得3tp2-3t2p+t3-2=0,因为p∈R,于是Δ=9t4-12t(t3-2)≥0,解得t3≤8,又t>0,所以t≤2,故原不等式成立.

……

4. 案例4一节高一“正弦定理”的定理引导发现过程教学片段

某校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课堂教学比赛,课题为《正弦定理》. 对正弦定理的发现,某教师有如下教学过程.

师:对斜三角形,我们已知一些关系.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角的关系为A+B+C=180°.

边的关系为a+b>c,…

师:那么边与角之间有何关系呢?你打算怎样获得?

师:(点拨)可否从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展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有何关系?

生:sinA=,sinB=.

师:这些式子从美学的角度看,不对称、不和谐. 你能将它们加工改造为一个和谐对称的等式吗?

生:(无反应,不太明白教师何意)……

师:(启发)sinC=1=.

生:(茫然)……

生:(在教师的不断启发下)==.

师:斜三角形是否有类似的结论呢?

生:(部分学生信口回答)应该有吧.

师:从美学角度看,应该有,不然便太遗憾了!我欣喜地告诉大家,你们已发现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正弦定理.

生:(众生无明显愉悦表情和成就感)哦!

[⇩]细节透视

1. 案例1虚构问题情境,教学华而不实

创设课堂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拨动学生求知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感悟“数学源于生产生活实际”,而不是为了追求课堂的虚假热闹. 案例1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小朋友都具有的生活常识,问题看似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教学过程看似生动活泼,但对高中生来说实属华而不实,其追求的是课堂热闹而非课堂实效.

事实上,就这一教学环节而言,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等式这一数学模型去描述“盐水变咸了”这一客观事实,根本无需花时间让学生去发现或体会这一常识. 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许多实验操作完全可以在心理图示中完成,虽然一定的具体实物操作有时是必要的,但必须是教学所需要的和有效的. 我们的教学不能为了所谓的“生活化”“情景化”“活动化”而故意去造作停留在思维表层的所谓问题情境.

2. 案例2教师角色越位,例题功能丧失

求解应用题,读题审题是极其关键的. 然而教师读题与学生自己读题审题的教学效果完全不同,我想这大概也是高考不允许监考教师读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解数学应用题,读题审题过程是一个对信息的提取、转换、处理、加工等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读题往往会有意识地加重在关键词上的音调,重复诵读甚至解释重要的信息,而这些恰好是学生欠缺且需要慢慢学习和感悟的. 就本例而言,学生应该没有文字和知识障碍,读题审题完全可以而且也应该由学生自己完成. 从表面上看,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发挥了其教学的主导作用,但对高中生而言,教师做的是“包办代替”“越俎代庖”,大大降低了应用题教学的训练性和实效性.

教师读题审题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将弱化学生阅读理解、信息提取与处理、数学建模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必将事倍功半、低效甚至无效.

3. 案例3片面追求多解,学生雾里看花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一题多解本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好方法、好途径,但各种解法(念头)必须在教师的适当启发下源于学生. 这种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交流,而仅出自教师的“多解”“妙解”,学生往往只能“雾里看花”,收效甚微. 这大概是一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这类题讲过,为什么还是不会做”的重要原因吧. 这样的教学与其说是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多角度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如说是教师在“兜售”自己的思维产品,卖弄自己的“聪明”“智慧”. 由于教师与学生在解法上的“多”与“妙”的反差,不少教师似乎有同感:学生一届比一届笨了,自己则“感觉”一年比一年“聪明”.

课后访谈得知,案例中的证法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想到的. 这些证法都是一些“偏法”,而非“通法”,为何不让学生先尝试通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呢?如用综合法证,同样简单明快.

因为p>0,q>0,

所以p・1・1≤,q・1・1≤,所以p+q≤=2.

从证法1、2不难看出,条件p>0,q>0似乎是多余的. 事实上,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条件再做一番探究,则将增加本例的教学实效,自然生成的教学资源将得以更合理、充分的利用.

4. 案例4层层设置圈套,“主导”变为“主宰”

案例4中“观察特例――引导探究――提出猜想”,其教学设计与我们的新课改理念非常“形似”,但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若不是教师的步步精心设计,学生能真的猜想出正弦定理吗?从表面上看,学生思维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步步深入,师生之间多向互动,但实际上学生是在亦步亦趋地进入教师设计的思维圈套,教师的“主导”演变成了学生的“主宰”. 学生虽然“探求”到了正弦定理,但其思维仍保留在低层次上,难以感知和体验定理的真正发现过程.

[⇩]反思感悟

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即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或者说效益如何,我们不能只看课堂的外在表象,而应看课堂每一个环节或细节的教学对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产生的真实效果. 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评判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是“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上有无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构建有效教学,提高教学实效,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把课堂营造为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实践探究的“活动场”“学习场”“展示场”,而不是教师的表演舞台.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反思性教学;概念;元素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4-006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深刻体会到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对于反思性教学这一概念的理解,熊川武教授认为:教学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河北省实施新课程三年以来,高中化学教师普遍具有了教学反思的能力,不论是对教学理念的反思,还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甚至到课后回顾反思,都做得比较充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如何将反思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思维能力,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反思不仅仅是对化学学习一般性的回顾、重复,而且也是对化学中所涉及的知识、思路、策略等的深究,这对训练学生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极为有效。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的教学过程中,本人试图从概念教学和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尝试寻求突破,培养学生运用反思提升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一、反思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概念是人类对自然界中众多化学事物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入分析、抽象、概括的结果,有高度的概括性,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建立有助于人类对化学事实、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化学概念的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并运用化学基本概念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之所以然,提高思维能力。

在高一化学的概念教学中,学生已有的概念对新概念的深化发展主要是顺应过程,要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学生主动建构而将新的更科学的概念纳入到已有的认知图式中。而学生已有的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概念对新的科学概念的习得一般起到前摄抑制的消极作用,不容易发展成科学的概念。如离子反应的教学,在高二测试时,还有学生局限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要消除这种不良影响,需要通过获得新的直观事实或经验来消除旧概念的消极影响,我们设计图1所示的简单流程来实现。

离子反应(复分解型)条件的教学是对初中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深化,同时也是化学反应原理中盐类水解的基础,特别是要将学生已有的复分解条件“生成水”转变成“生成弱电解质”。

“离子反应条件”教学片段设计如下:讲授过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后,学生练习、体验、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同时为后续离子反应条件和离子方程式意义的教学提供化学反应基础。学生一定会认为H+和CH3COO-不能反应。此时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设计实验:在2支试管中分别取稀盐酸(0.01mol/L)样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再分别加入CH3COONH4固体和氯化铵固体,振荡后再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分析并得出CH3COO-和H+发生了反应的事实。通过实验引发认知冲突,从宏观角度认识已有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概念不能解释新的实验事实,激发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同时也是概念深化发展的实验事实基础。通过学生的思考理解,把握共同特征,修正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生成。

二、反思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化学概念、理论的载体,还承载着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教育功能。面对教材内容体系变化大、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面广、知识点分散、易学难记、课时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如何领悟理解课程内容、课标要求的变化,优化教学设计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这就要求广大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不仅要对我们采取了哪些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教学行为潜在的教育观念进行重新认识;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新课改的要求、是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充分利用了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是否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只有这样,反思才能促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与发展。

我在教学高一化学“二氧化硫性质”时第一次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1.用多媒体播放“酸雨”污染的录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展示一瓶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学生观察并探究、分析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3.演示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实验。学生讨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二氧化硫具有哪些化学性质?4.根据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小组讨论二氧化硫还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教师介绍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5.演示二氧化硫的漂白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小组讨论二氧化硫与氯气漂白性原理。6.小结后反馈练习。

反思1.开始的录像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吗?学生会不会认为“这样一种污染物,学了有什么用?”学生看了录像很可能会对二氧化硫的学习产生抵制的心理,能否用其他方式引课,让学生对二氧化硫产生好感?

反思2.能否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实验?怎样改进?

反思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能否采用探究方式,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

设计改进后的教学: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二氧化硫的有关资料,了解二氧化硫有哪些用途?(巨鹿县是河北省金银花之乡、枸杞之乡。学生叙述二氧化硫可熏金银花、枸杞。这样引入使学生在情感上容易接受二氧化硫,从而有兴趣学氧化硫。)

2.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探究采用趣味实验设疑:将盛有某无色溶液(过量二氧化硫通入品红试液后的溶液)且管口系有气囊的试管加热,气囊膨胀,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将试管浸入冷水中,气囊变瘪,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验证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和漂白性,教学互动氛围良好,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

3.当学生思维的空间已打开,此时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能使品红试液褪色的物质有哪些?其原理分别是怎样的?通过互动和发散思维,达到前后知识系统化的目的。

4.根据二氧化硫的化合价,启发学生回答二氧化硫还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

结合实验桌上的化学仪器、pH试纸、试剂瓶中的试剂(氢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新制氯水、新制的氯化铁溶液、氯化钡溶液)等,教师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汇报,教师点评,设计合理实验,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写出化学方程式。

5.提出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用多媒体播放“酸雨”污染的录像,介绍大气污染及防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知道了学氧化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介绍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有学生提出“将鲜花放进盛有二氧化硫的锥形瓶中,观察颜色”的实验方案,这是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也是反思的又一次提升。

教学反思,融会贯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己有;教学反思,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反思中,学生不断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并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反思中,老师走近学生,让学生智慧的火花碰撞,形成融洽、共同提高的师生关系。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抓好反思教学,不失为一种打造优质课堂、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赵玉峰,张建莉.高一化学新课教学中概念深化发展的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24.

[2]张昌恒,陶恒兵.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的经营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35.

第12篇

在青年教师创造性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高二化学《硝酸》的教学,以它教学方法的探究性,创新研究的开放性,师生交流的互动性等特点,荣获教学竞赛一等奖,该教案被评为优质课教案。

教学需要在改进中优化,教师也需要在反思中提高。针对这节优质课的教学,我从教学结构、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师生互动等方面认真地进行了教学反思。

教学实录:

[教师活动]

引言:三大强酸中的盐酸、硫酸,我们已经学过,现在来学习硝酸。

硝酸除了具有酸性以外,还有些我们所不了解的性质,这些性质就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板书:第三节 硝酸

设计实验、引发问题:实验桌上放一瓶发烟硝酸,让学生打开瓶塞,观察可能发生的现象,要求学生认识“发烟”硝酸及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并比较三大强酸的物理特性。

[学生活动]

一位学生走上讲台,通过实验(打开瓶盖观雾、闻气味)总结、归纳、填写:

[教师活动]

讲述:硝酸是强酸,在水中完全电 离出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板书: 硝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具有酸的通性,是强酸

[学生活动]书写:

①HNO3H++NO

②与碱性氧化物、碱、盐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教学反思一]:

观察是最直接的认识方法,也是化学学科中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如何设计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归纳,自觉地发现、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喜爱之情,这才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同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比较硝酸、硫酸、盐酸主要物理性质的异同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块;通过练习,熟练使用化学用语,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教师活动]

2、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问题切入:

根据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硝酸还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回答:

在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呈现其最高价+5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硝酸应有氧化性。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实验来说明硝酸的强氧化性。提供的实验用品有: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稀硝酸、蒸馏水、蓝色石蕊试纸、铜片、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铁架台、烧杯、橡皮塞、导管、针筒、胶头滴管等。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解释。

[学生分组实验1]:将浓盐酸、浓硝酸分别滴在同一张蓝色石蕊试纸上。

学生认真实验、细心观察、对比分析并回答:浓盐酸使石蕊试液只变红不褪色,说明浓盐酸只显酸性,没有氧化性;浓硝酸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浓硝酸既有酸性,又有氧化性。

[教师提问]: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它与浓硫酸相比,哪一个氧化性更强?

[学生分组实验2]浓硫酸和浓硝酸分别与铜片反应。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反应条件。依据现象和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教师总结]:浓硝酸和浓硫酸都有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铜片在常温下没有明显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迅速反应;而浓硝酸与铜片在常温下就能迅速反应。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硫酸。

3、稀硝酸的强氧化性

[学生分组实验3]: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片的反应(密封在20ml针筒里反应)

[学生活动]实验、记录、对比。

[教师提问]:①为什么浓硝酸与铜片反应后溶液呈绿色,而稀硝酸与铜片反应后溶液呈蓝色?

②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③稀硝酸与铜片反应后生成的无色气体吸入空气后变红棕色,充分振荡又变无色。为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略)

[教师指出]:①因浓硝酸浓度大,氧化性强,反应快,生成的气体部分溶解在溶液中,与生成的铜离子形成绿色溶液。

②稀硝酸与铜丝反应较慢,说明稀硝酸浓度较小,氧化性比浓硝酸要弱。

③稀硝酸与铜反应放出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又生成一氧化氮。

投影:铜与浓硝酸反应,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

[学生活动]:观看,领悟,并由学生上讲台书写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教学反思二]: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地完成实验,兴趣高涨,观察认真、仔细,对实验现象一一作了记录,有的学生沉浸在发现、研究、成功的喜悦中,有的学生为某些化学现象拍案叫绝。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实验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实验过程中,在学生茫然之时,教师适时引导,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基本的实验操作,也能主动自觉地解决一些基本问题,能回答教师的一些简单和熟悉的问题,在整个实验活动中,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在师生对话与交流过程中,教师也得到了来自学生中的错误信息,但教师没有因学生的错误而否定学生的想法和做法,而是在鼓励的同时,寻找不足,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但在师生交流和学生实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教学设计上的不足,一是没有充分估计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的质疑和一些问题信息,教师应该把学生的提问收集起来,让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去分析、讨论。二是教师的提问要抓住知识、方法间的“渗透”与“迁移”,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立体型思维、注意挖掘科学问题中的隐蔽条件,排除多种因素干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推理的严密性,帮助学生了解事物正确的动态图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辩证法。三是提问的难度要得当,对于像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生成物的颜色,为什么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物呈绿色,与稀硝酸反应产物显蓝色?这个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作出正确的解释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不要求在课堂上解决,教师可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去解决,这样不但可以化解问题的难度,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独立思索的优良品质。

[教师活动]

讲解:⑴大多数金属(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都可以被硝酸氧化,由于硝酸浓度不同其还原产物也不同。一般浓硝酸被还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被还原成一氧化氮。

⑵有些金属如铝、铁等在冷的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指导学生阅读]

⑶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的混合物叫“王水”,氧化能力极强,可溶解金和铂。[阅读教材](玻尔的诺贝尔金质奖章)

[学生活动]阅读,领悟

[教师活动]

硝酸不但可以把金属氧化,还可以在加热条件下把一些非金属单质氧化。

4、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

浓硫酸能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那浓硝酸也能在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反应。

[板书]C+4HNO3(浓)CO2+4NO2+2H2O

[设计意图]是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分析,给学生指出思考问题的路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学习新知识,探究新问题的科学方法。

5、硝酸的不稳定性

[教师活动]在讲桌上展示一瓶久置的浓硝酸(黄色)。

[提问]①久置的浓硝酸为什么显黄色?

[学生回答]:因为浓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溶解在浓硝酸中,而使硝酸显黄色。

[教师]:你能写出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吗?

一学生上讲台书写:4HNO3(浓)4NO2+O2+2H2O

[提问]②实验室浓硝酸应如何保存?

[学生回答]:应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冷处。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硝酸的性质:易挥发性、酸性、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教学反思三]: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并不是对学科教材知识的简单传输和复制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的活动过程,是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创新活动过程。在硝酸一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按课本的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结合课本的内容寻找知识的生长点,把重要的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将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有序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思考。

但在讲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时,教师的提问不是很有力度,设计问题缺乏新颖性和启发性。例如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师:浓硝酸的氧化性很强,是否能氧化所有的金属呢?

学生会回答,铂、金不行。

师:那我们能找到一种更强的氧化剂去氧化它们呢?

生:可以,用浓硝酸与浓盐酸的体积比1∶3的王水。

此问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学生只要具备简单的推理就可以推出,浓硝酸不能氧化铂、金,浓盐酸更不能氧化铂、金,但混合后可以氧化,肯定两者之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更强的氧化剂,那么这种氧化剂是什么呢?教师可给出相关信息让学生判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讲到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三者关系时,教师还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师:如果把任意两种酸相混,你将会联想到什么问题?

(启发学生可从两者的相互反应、产生的现象、混合物的用途等方面考虑)

生:⑴浓硝酸与浓盐酸混合可得到一种比浓硝酸氧化性更强的氧化剂-王水。

⑵浓硫酸与浓盐酸混合,可观察到有白雾产生,是制取氯化氢气体的一种方法。

⑶浓硫酸与浓硝酸相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制取炸药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不要把教材内容作简单、有序的展示,而要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来重新组织,站在“改组”和“重建”的高度来审视教材,把教材内容作为了解学科科学的生长点,不能让课本的结论成为活动的终点,而是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