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前提

经济发展的前提

时间:2023-08-08 17:0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前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的前提

第1篇

从目前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由于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环境工程的概念主要是有效保护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从这一角度来看,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属于相互制约的关系,二者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

1.2环境工程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环境工程的内容主要是如何保护环境,提高环境保护质量。在这一前提下,环境工程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使经济发展能够拥有较为可靠的自然环境基础,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环境工程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1.3经济发展为环境工程提供有力的发展基础

通过加强环境工程手段,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而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了,能够为环境工程提供有力的发展环境,使环境工程能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持环境工程的发展。所以,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为环境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基础。

2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考虑到环境工程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真分析环境工程产生的重要影响,提高环境工程的发展水平。目前来看,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环境工程概念的提出,以及环境工程手段的采用,使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满足了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综合质量。所以,我们要清楚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2.2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

通过运用环境工程手段,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经济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为此,对于环境工程而言,其影响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

2.3环境工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环境工程的发展是环保效果提高的过程,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满足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因此,环境工程对经济的影响在于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结论

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关系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这是继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指导意见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阶段。中原经济区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优势进一步凸显,这也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内涵阐释

(一)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内涵

科学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中心环节离不开教育和科技,没有高精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就形成一句空话。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是形成创新人才的基础和摇篮,只有不断的提高这些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才能不断的为国家输送大量的高端创新人才,从而推动科技的发展。同时,职业学院、民间办学等各种形式的办学又为国家输送各式各样的专门人才。

1. 高等教育与区域教育结构的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在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没有基础教育的健康、稳序发展,就不会有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应统筹兼顾,要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个良好的轨道上运行。

2. 高等教育结构内部之间的协调发展

要注意高等职业教育、综合研究型大学、普通本、专科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同区域之间,可能对学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人口劳动力都很丰富的河南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这是当前国家职业人才的一个缺口,各地用工荒就说明了这一点。如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应加大对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的建设,争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也应加大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力度。

(二)经济的科学发展内涵

经济的科学发展是指落后国家摆脱贫困,最终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经济问题增长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政治结构等之间的协调和优化。经济的科学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也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仅仅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的产出(Output)的增长。经济的科学发展则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经济增长的概念较狭小,偏重于数量的统计,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既包括数量又包含质量。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不等于经济发展,它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早期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混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单独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却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局。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了经济增长也不一定有经济发展。如果由于制度上的原因,产出增长的结果是两极分化,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产出有快速的增长,但产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无益于国计民生,而是国民经济的虚耗;为了片面追求快速的产出增长,不顾及广大民众的福利,不考虑付出的社会代价,就不是经济的科学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和资金作为后盾,高等教育培训人才又哺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是一对相互依存的互补关系,只有两者的同时发展才能起到一个合力,促进区域各种产业及文化的科学、合理、稳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学视角的二者关系分析

经济增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教育科学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在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上,要考虑到区域之间的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全国的经济发展,就要发展全国的高等教育,不能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仅仅几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发展好东部、沿海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应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各个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合理高速教育结构,从而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应兼顾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在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一个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投入问题。只有高校各个部门的建设、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都需要资金支持,只有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才能换来各类人才的回报社会。

(二)教育学视角的二者关系分析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教育经费和基本教(下转第282页)(上接第280页)育支出等。同时,又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人才。高等教育通过各类高校为经济发展培养大量人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稳定了经济秩序的运行;但另一方面,如果高等教育办学、学科设置等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1. 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其一,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图书购买,以及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资金基础和物质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作为前提条件,教育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其二,经济的发展程度又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规模。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对教育的投入也就越多,教育的投入首先是义务教育,其次是高等中等教育的各项其它教育。因此,在国家经济实力落后的前提下是没有精力去投入教育的,可想而知,如果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都很难稳定,那么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就无从谈起。就一所高校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很难进行学科建设,校园建设等学校发展建设,学校的规模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教育的结构和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的体系和结构就不够完善,且教育结构单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就无法形成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纵向教育系统和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之间的横向系统等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

2. 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高等教育可以转化为科学技术,并应用于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科学研究,技术更新,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等方面,高等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首先,高等教育对经济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在“产学研”一体的情况下,如何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如何使高等教育服务于生产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产学研”结合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企业生产、高新技术的研发结合起来,高等教育在新技术的研发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为企业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的区别,对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与一般工人与所差别。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在众化的程度一步步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教育投资也必然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从长远来看,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回报社会,又反过来拉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4.

[4]刘国瑞.区域的经济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基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4.

第3篇

关键词: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机制与路径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事业的发展,农业政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农村经济的短期影响显著,对于农业活动的要素投入也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其次,农业政策对提高土地使用率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及相关事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应深入分析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化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发展农业经济及事业方面,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发展因素。我们都知道,农村政策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的作用。国家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也会切实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及特性。在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的研究,也促使农业政策的产权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切实的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积极的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的相关研究,并切实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能够为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有关部门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应在鼓励、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有效的指导群众利用一切便利条件,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搭配,时刻注意各项政策发展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取消农业税对土地利用率产生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农业减税制度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农村耕种面积的增加。农民在不用负担税费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农民耕种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对于保护农村耕地资源和提高耕地使用效率,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如果国家征收的农业税费较高,农民就会采用一切可行的措施,对有效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发展下去,极易导致农民的经济负担过重,生产积极性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也是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农业税取消征收以后,财政转移会逐渐成为农民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笔资金很难保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开支,公共事业发展资金不足成为最为现实的问题。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农民在享受公共服务的环节,降低了一定的服务质量。

(三)涉农补贴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的研究工作中,涉农补贴政策对土地利用率和扩大种植面积等方面都产生的影响,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之一。涉农补贴政策的实施,促使农民可以直接享受到经济补贴,提高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其次,涉农补贴正常也使农民更加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农业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政策可以通过调节农产品的供求、调节农产品购销价格以及调节农民收入,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发展目标。我们都知道,提高农民收益,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并充分发挥农业政策的积极影响,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洪丹,朱显平.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15,37(5):96-108.

[2]段玉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D].山东农业大学,2007.

第4篇

关键词:金融体系;实体经济

世界各国金融体系各不相同,用统一的模式对其进行概括是比较困难的。发达国家金融体系最大的区别在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所起的重要作用。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金融体系代表着一个经济体之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是市场参与者、交易方式和流动工具共同组成的综合体。而实体经济则是人们在物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囊括了工业、农业、商业、文化产业、建筑业、信息行业、体育行业等各式各样的行业,实体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各自发展过程概述

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发展始终是动态协调的,实体经济发展在前,金融体系构筑和协调在后。在实体经济发展初期的交易需求使得金融体系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是作为实体经济汇兑和支付的中介而存在的,并没有其他的作用,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没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实体经济不断壮大和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开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金融体系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获得原始资本,逐步将自身发展成为可靠的信用中介,并最终起到对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原始资本的优化配置作用,这个时候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持续性的推动作用。金融体系在实体经济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变更之后获得了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也实现了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从间接联系到直接联系的转变,二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现代实体经济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科学技术方面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金融体系的功能也在日益创新和改变,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和控制的关系并日益走向独立和分离。加之实体经济在边际产出逐渐递减出现萎缩和困境的石刻,金融体系发展还要依靠信用作为支撑,二者之间分离的速度越来越快。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分离―融合―分离的全过程。

二、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作用机制

首先,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金融体系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获得物质基础和稳定收益的保障,没有实体经济作为后盾,金融体系的发展就会出现资本泛滥的情况,大量资本走向投机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将完全被抹杀,商品市场的秩序将完全被打乱,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金融体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其次,金融体系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金融体系使得实体经济发展得到了可靠、稳定的支付中介,让实体经济能够获得可靠的原始资本积累,使得实体经济得到了扩大生产的机会和保证,并让实体经济发展得到稳步增长和降低风险的可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多元的、多样的,比如说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信用体系构建、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都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协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关系的措施分析

第一,发挥实体经济的基础作用,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实体经济应该发挥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将交易需求的促进作为引导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在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将二者之间分离的问题进行彻底解决。实体经济内部诸多因素可以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比如说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话就会提升原始资本积累的速度,原始资本流入懂啊金融体系之中可以进一步促进金融体系的规模扩大;实体经济发展趋向市场化和产生金融需求的过程是金融服务和金融体系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助力。实体经济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内部改革,从而发挥其对金融体系具有促进作用的元素,实现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发展目标的融合。

第二,要推进金融体系的自由化改革。金融体系健康和自由化发展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在资金供求的角度上来讲可以让实体经济提升融资效率:首先金融体系能够扩大储蓄的规模、提升储蓄的利率;其次,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能够直接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最后可以有效避免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让资本实现优化配置。总的来说,金融体系的完善发展让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能够更上一层楼,推进金融体系自由化构建是充分发挥金融优势、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

第三,保障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改革。金融体系按照渠道划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部分,其中间接金融起到的就是金融中介的作用,直接金融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市场。间接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可以从债权债务的层面来思考,直接金融发展的好坏则直接影响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所以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在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联系作用。比如说当我们披露了实体经济业务之中的经济信息和相应的财务信息之后,实体经济发展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就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实现习题经济的规范化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也可以利用相关信息完善运行机制、及时做出反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信用体制的建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资本市场的发展能够让实体经济从多种渠道和多个层次来获得筹资,让实体经济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现代经济体系之中风险遍布、危机难测,有些事情和规律人们难以预知和了解。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只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主观经济行为的概括,但是这种概括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提升经济利益并且在资本市场中寻找恰当的投资机会的时候应该注重风险的规避和冬天的把握,将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把握得更加透彻。总而言之,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二者难以分离,只有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使得经济发展在良性的轨道上前进。

参考文献:

[1]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

第5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商业经济;创新;研讨

一、搭建循环经济下商业经济制度的意义

建立良好的生态商业环境,一方面能推促商业区内的各个生态环节彼此配合,相互之间协调,让企业之间形成持续发展动力,进而带动行业的全方位发展。另外一方面,由于绿色商业发展中,是要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看成发展的主线,因而在发展中要秉承经济和环境协调的原则,故此,循环经济开设中要融合生态学理念,这对商业经济的发展而言可谓至关重要。且商业经济生态创新机制的推行要从多方面入手,目的是让循环经济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到今天,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正确,通过总结十多年盐湖循环经济建设尤其是金属镁等一体化项目,总结出很多经验和教训,通过创新发展,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改革中要以侧结构为主要抓手,并化解规模与产能过剩的矛盾,不但能解决化工产品高进低出的问题,也能实现十三五规划中镁锂钾项目,使生态特色更好的凸显出来,继而让生态镁锂钾园成为国家柴达木混合经济试验区的升级。

二、分析循环经济下的商业制度

商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要以人们生活物资的循环为基础,为此,要想让商业经济飞速前行,就要分析影响商业经济的各个要素和细节,让商业经济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下,以期让经济能合理的进行资源整合与分配,然后将各个有效环节组合在一起,形成新型的商业经济发展规划模式,这是保障商业经济能够持续运作的必要前提,也是商业经济能获取最高利益的保证。1.构建企业消费系统构建企业消费体系是从微观层面推进商业经济制度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建立清晰明确的消费系统和消费项目,让商业经济制度更为细化,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推助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要细化企业的各项消费细节,并评估消费过程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让其形成消费系统,进而开展系统化的评估活动,以期将不同的发展机制纳入到发展范围内,让经济体制在发展中可形成新的合力,且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让企业消费系统构建的更具全面性。企业层面的清洁消费体系也需要借助于微观层面的协调发展模式,促进循环经济持续前行,让企业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考虑问题,探究问题的实质,这样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契合要点,如建立清洁型消费科技项目的进程中,应推助商业经济在发展中运用积极措施应对问题,企业为发展必然将新的科技应用在商业活动中,满足商业活动更具实效性的同时,使新科学技术方式融入到日常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然后在评价中综合各方要求,做好清洁消费的细节方面评价,事无巨细这样才能让评价更为全面和高效,进而让发展机制全部纳入到法制化轨道内,满足商业经济的长远发展。2.构建完善的生态发展体系商业经济的正常发展要以生态商业发展为前提,借助于循环经济建立与之相配合的措施,并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依据,设计、构造商业区域环境,让消费者结合自然环境,打造完整和系统化的组合模式,形成系统化运作模式。另外,应不定期的检测商业生态系统的状况,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经济运行模式处于合理的运作状况。在分析循环经济环境下商业经济的发展,能进一步发现新的循环模式,开拓新的渠道,在形成合理链条系统后,为网络系统的互利共生寻求最佳方案。目的是让资源建设和动力消耗达到最优,产生最小化的废物,消耗最小化资源,让商业经济处于循环状态,进而可形成完整的经济、社会框架体系,保障生态系统链条化,优化生态经济系统。发展中我们需熟悉的讲话精神,制定正确的战略发展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开发与利用,由于循环经济的利用是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前提,所以全国都应走此道路。青海就要先做好这件事情,发挥其示范作用。青海的资源也是全国的资源,就应有全局思想,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资源利用,受益后代。3.搭建微观商业经济循环模式微观商业模式的构建是基于商业经济创新建设的基础而来的,如德国为让经济呈现出可持续发展态势,就在经济建设的初期开展新型经济循环双元模式进行回收系统的综合利用,这在商业经济发展中将有着直观性作用。该系统对资源或者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意义重大,其涉及到的细节不仅有消费,流通还有资源的可利用等方面,通过上述几个方面整合资源,能从本质上进行商业经济的循环利用模式,这将在本质上实现经济的可循环利用,让商业经济发展更为长远和更具持续性。4.建立商业生态创新制度商业生态创新制度的建立包括:科技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这四个方面,这四项制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彼此之间既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有制约关系,通过彼此之间的配合可以让商业生态系统满足制度化建设的要求。在创新机制开设初期从观念创新角度建立生态创新机制对于商业经济的循环发展意义重大,生态商业园林的建设需要企业之间树立可持续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并要求企业在建立初期就切实考虑清楚三废的处理反思,这将让企业从根本上解决有关资源浪费的诸多问题,且对转变环境建设意义重大。

三、结束语

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需不断创新,是让商业园区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的前提,故此就应针对园区的发展情况做好针对措施,特别是真对薄弱环节要重点推行针对措施。与此同时,随时随地关注提高商业经济创新园区的各个小环节,满足商业经济区域的物质和经济双循环。实现商业经济的多层面利用,建立商业经济新模式,力争提升商业经济园区的竞争潜力。

参考文献

[1]孙玉敏.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建设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5,(8):34-37.

第6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定制的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到,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便给国民经济的发展拟定了路线。马克思也认为,把握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随着快速发展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总量发展到了世界第一,但是人均生产水平不足世界的四分之一,可见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直接证明了科技创新对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有促进作用。浅谈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希望能够给广大读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具有实效性的帮助。

一、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一)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

科技创新指的是运用创新方式创造新的知识、技术,改革新的生产方式,创造新产品。当前人们所接受的科技创新指的是熊彼特的科技创新理论,包括:使用新产品或者新的产品特性,推动科技创新;运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还有推动新的经济发展市场的开发,引导新的原材料来源和新的材料供应方式等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的是国家为解决社会矛盾而进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可以是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也可以是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在“以人为本”基本理念之上,坚持以民优先的民主发展方式。同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与我国当前的政治、文化、生态等相结合。

(二)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

1、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而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建设理念。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人口基数大,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导致出现了先进行经济建设而后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重视经济建设而忽略环境建设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是不可逆的。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引领科学发展道路,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2、落实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支撑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经济发展问题,逐渐解决我国基本社会矛盾。但是经济建设出现了自然资源和资本建设过于急躁的现象,而科技创新便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支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转变为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低开发、再利用以及再循环。

3、落实科技创新是经济建设的动力

在我国当前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键工作,当前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特别是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后,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可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重大。

二、落实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

(一)重视技术进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科技进步作为国家战略来实现的。这要求把国家战略目标保持在科学技术进步上,提出科学促进经济发展观,高效落实国家战略。与此同时,牢牢把握住科学技术的投入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保持科研经费在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二以上。提高国家的自主科研能力,提出二次创新模式,即以自主科研能力为主要的创新模式,又要发展政产学研究的多元模式。加大政府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科学技术的经费的使用效率。

(二)落实素质教育,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战略是落实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只有普及了素质教育,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来说,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把握好了人才竞争,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大浪中稳步前行。人口素质建设是人才竞争的核心,人口素质建设包括体力、智力、文化以及科学、政治素质教育。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发现,加大素质教育投入能够直接提升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发展的效益远远大于增加劳动力数量带来的效益。可见,要落实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落实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前提。

(三)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人口结构

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必须实现农业生产率的高效转变。统筹城乡发展,可以加快我国农村发展,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优化城乡人口结构是走新型城市化到道路,创建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这要求我们完善城市新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就业几率,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实现城市的结构优化。

(四)创新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把握住人民生活就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能够反馈于人民生活。可见两者相互协调,引导创新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重大。它是我国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作。这要求我们明确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理念,把握两者的重要关系,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国人的基本素质;实现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中国经济增长的优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模式县域地区应用

为了快速推进我国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需要从循环经济的基本特点入手,了解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状态,并从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全方位加以考虑和设计,正视当前的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现象和问题,探讨县域地区的循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县域地区的经济增长。

一、循环经济概念综述

循环经济也可以理解为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它必须要依循基本的生态发展规律,建构一个和谐、协调、一体化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之中涵括人、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要素,要在资源投入并扩大再生产、产品出产、消费并废弃的全过程,实现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要使这个反馈式的流程达到减少生产尾料、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的目的。要使大系统之中的反馈式流程将资源消耗型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生态再生型的循环经济。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理念和宗旨,实现物质的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持续化发展。循环经济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其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以大系统的闭环、协调为前提和基础。在循环经济这个大系统之内,要在闭环式的协调运作前提下,才能进行经济实践的应用,它是相对于资源消耗型的线性增长经济而言的,在线性增长经济体系之中,不仅要以消耗有限的资源为前提,而且各个投入、生产、消费、科技等过程都呈现出断裂式的、独立的状态,彼此之间没有关联性,是一种无序化、不协调的状态。而在大系统的闭环、协调的合作生产前提下,可以在资源整合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彼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这种协调与合作的状态下,可以最大化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同时由于相互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再利用,可以最大化的减少自然环境中的废弃物,极大的缓解环境中的废弃物治理的负担,有效地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为生产有用的资源。

2.是一种功能型的经济范畴。循环经济是一种功能型、非物质化的经济,也即归属于功能型经济范畴。在这个概念定位的界定前提下,我们看到,它可以最为有效地减少对物质的损耗,而且提供关于功能性方面的相关服务,用最少的资源,满足人们最大化的物质使用需求。3.是“两低一高”型的经济。所谓“两低一高”也即是指: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在循环经济中,要实现低开采,以减少对资源的损耗,还要以循环为基础,实现低排放,将资源废料利用到最大的程度。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途径之下,物质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换,使整个大系统内的物质流高于大系统之外的物质流,实现物质的高效利用。

二、循环经济模式在县域地区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1.资源节约理念下的循环工业发展模式。在资源节约的理念之下,县域地区的循环工业发展模式要以县域地区的既有资源为基础和前提,充分利用其优势,成为县域地区的循环工业发展的依托和支撑。在资源循环型工业经济发展的模式下,要对工业系统进行整体的、合理的规划,在这个工业系统领域之内,要涉及相关的能量、物质以及信息,这些要素都会在工业生产系统之内,进行相互的沟通和关联,从而在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相互整合的条件下,更好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效应。同时,在这个工业系统的产业链条之中,还要对其进行适宜的补充,也即工业生产废料的循环再利用,在工业产业链中的前一阶段的废弃物,可以利用到下一个环节之中,成为另一阶段的原料,加以利用。这样,就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对资源的损耗,并且能够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状态。在资源节约理念下的循环工业发展模式,要注意以下事项内容:(1)推行工业生产中的清洁生产体系,实现工业系统内的新技术应用、新工艺应用、新设备的应用,在不断改进和循环利用的前提下,从生产源头入手,稳步地提升工业能源的利用效能,在充分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前提下,做到零排放。(2)要在企业的生态工业链之间,打造完备的生态系统。工业企业要利用产业链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依循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模式,使上游和下游的生产链相互联结,最终达到污染的零排放。

2.生态理念下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理念下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要依照物质循环、物种共生的能量递进利用的生态原理,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建构优质高效绿色的农业生产体系。要全方位地建构农产品的结构模式,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提升其附加值,更好地实现农业系统的循环。一是农业清洁生产模式。要全面推行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产品的生产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良种的覆盖率,降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引领农业生产环境向产业化、标准化、绿色化的方向迈进。二是循环型种植业。充分利用县域经济的农业资源,与县域地区的水土环境和气候环境相结合,引入生态技术和高新产业技术,推行农业作业的良种选育、套种、间种和轮种的生产作业方式,有效地避免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实现防病、养地和多收的农业生产目标。三是循环型畜牧业。县域地区要建立优质的畜牧产品基地,转变农户型、小型的畜牧业养殖方式,使畜牧业养殖的规模化,这样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使废弃物能够被农田充分。另外,还可以利用县域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和培育优良品种,实现产业链的深加工,实现农业资源利用的循环、良性的发展。

3.休闲生态理念下的旅游经济循环模式。在县域地区的旅游经济循环发展模式下,要以县域地区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地理环境资源为依托,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互动发展的循环模式,以生态休闲理念为引领,全方位地发展县域地区的旅游产业,开发人与自然互融的生态环境,更好地实现县域经济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4.安全通畅的物流循环经济模式。要打造安全通畅的县域地区的物流循环经济,以资源可再次回收利用的逆向物流为重点,对于不合格的物品实施退货或返修;对于废弃物品,则根据其情况进行具体对待,并实施专门配送处理。在这种有效的、循环回收的系统之下,生成了物流循环经济模式下的闭合回路,成为社会资源的重要回收领域。三、结语综上所述,在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要依循节约、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建构不同体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方位地对县域地区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旅游业、物流产业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生态化的规划和设计,充分整合和利用县域地区的资源优势,在协调、整合、共生的前提下,实现不同体系下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更好地推动县域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乐,武春友.区域循环经济概念及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11(04).

[2]严澍.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四川地震灾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1(01).

[3]谷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D].辽宁大学2012.

[4]陈建青.支持循环经济的制度设计与对策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

第8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幸福指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009-02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首要任务。只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需求,中国经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转折时期,也就是必须推动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一、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根本前提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人民幸福与否,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才有根本前提。虽然物质富裕不一定幸福,但贫困肯定幸福指数不高。历史事实证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物质资料的缺乏,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人们为了维持基本生存条件,就会相互争夺生活必需品,社会就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就会产生社会动荡,引起社会的不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拥有物质财富的程度,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必须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然,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福祉。经济增长用GDP来衡量,而GDP仅是一个流量指标,并不反映一个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福祉的提高。社会福祉则是一个存量指标,意味着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形的和无形的财富的持续积累。它包括居民所能够使用的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甚至可以包括人的幸福感、满足度。

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幸福指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社会财富稳步增加,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没有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发展,就不会有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满足度的增强,可见,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幸福指数至关重要。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福祉转化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的民众从经济发展中所得到的福祉相比中国要高。由于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社会福祉转化度一直很低,如果经济低增长,社会福祉就更低。因此,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热衷于追求GDP,而轻视或忽视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致使中国获取等量的GDP却需要耗费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能源,经济发展已出现资源能耗“瓶颈”制约,可持续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必须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经济结构。只有结构优化才能实现良性发展,而调结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等。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有序推进三次产业的演进升级;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调整方面,应把有效扩大内需作为第一拉动力,使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并使内需、投资和出口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协同带动作用。

2.统筹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注重社会公平,共享发展成果。在“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实施几十年后的今天,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扩大国内需求、释放发展潜力、保持发展连续性的必然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首先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其思想基础的核心要义是:人类是自然界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具体的发展形态,作为自然界这一无限发展的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的世界是一个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有限发展系统。人类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人类由此来获得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坏这些基本条件。只有在有限的发展条件下,人类运用科学的技术与手段去开发自然、保护自然,并通过竞争和协调机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共存,从而谋求自身的持续发展。

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同时,人的发展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可持续发展理论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统一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归结于人的全面发展,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和发挥好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作用,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全部工作的优先位置,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政治民主不断进步,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逐步提高。

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企业;企业转型

低碳经济主要是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指导,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来减少高能耗企业的碳排放量,在保障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前提下再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它是为了改善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而应运而生的。我国是一个对煤炭资源有较强依赖的大国,煤炭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煤炭资源无论是在开采及加工使用的整个过程均会有或多或少的碳排放出来,会给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威胁,因而,必须在煤炭企业中贯彻节能减排的概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

一、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限制因素

1.没有树立低碳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物质资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能源消耗量也越来越大,社会能源消耗构成中的一个很庞大的部分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人们并没有改善的意识,在心中并没有树立低碳的理念。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煤炭企业,企业上层管理人员并没有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意识,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致使碳排放量过大,从而对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煤炭能源的主导地位

煤炭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电力、钢铁、化工、水泥等大型的工业行业都主要依赖于煤炭资源,煤炭能源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致使了它的能源消耗量非常大,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通常来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3.煤炭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面对进一步严峻化的环境形势,一些煤炭企业虽然也采取了一定的缓解措施,但收效并不明显,推行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于创新与发展,而创新的基础便是建立在拥有良好的技术支持上,但我国许多煤炭企业机械设备落后,从而造成了能源消耗量高,但实际利用率比较低的局面,使资源的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而为了保障经济效益,便会加大煤炭资源的投入,进而产生更高的能源消耗。

二、为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贯彻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

1.宣传低碳经济理念,引导人们树立低碳生活的意识

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量也是全社会能耗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为了让每个人参与到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来,必须对低碳生活理念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低碳生活对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在心中树立正确的低碳生活观念,减少生活中的能源消耗,从对一些高能耗产品的依赖转移到对低碳产品的需求上,企业在明确人们的需求后,便会更加积极着手开展产业经济模式转型的工作,开发出更多低碳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2.贯彻节能减排理念,优化企业能源配置

纵观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结构,其中煤炭消耗所占的比例是巨大的。从我国煤炭的储存量便可以看出煤炭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从煤炭资源本身入手,保障其使用的清洁性,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污染比较少的资源类型。当前,我国已经在此方面展开了一定的研究,推出了煤清洁的技术,即利用一定的科技手段,将能耗比较大的煤炭固体资源提炼为比较清洁的气态或液态的资源形式。目前我国已经有应用到此项技术,诸如将工业手段应用于煤炭清洁,进而制作出的煤制天然气及油等应用。其主要原理是将煤炭资源中比较丰厚的二氧化碳提炼出来,进而使之转变为较为清洁的能源,再将其投入使用。经过清洁的煤炭资源处理,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优化了能源结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且这项技术实施过程成本消耗较低,不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是推行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同时,除了煤炭清洁技术外,为了进一步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企业还需要不断开发、研究出新的技术手段,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来为煤炭资源的低碳利用创造良好的技术支持,发展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3.完善国家的政策支持体系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制定了节能减排以及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但真正处于建设中的低碳产业依然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要促使煤炭企业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一方面,国家除了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外,还需要给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另一方面,针对许多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过量而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对该行为实施严格的控制,保障煤炭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使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模式转型发展。

三、结束语

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下,煤炭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贯彻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的相关技术,提炼出更多的清洁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企业的经济。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 经济发展 关系 新要求 作用

一、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是孕育工商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工商管理机构作为企业重要的监督管理部门,其不仅能够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监督,而且还能够在进行市场交易时,规范、约束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从而发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监督商品市场公平交易的作用。综合看来,在商品经济的运作和发展过程中,由商品交换、商品生产所形成的商品经济为工商管理的孕育和应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经济发展是孕育工商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二)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之间协同促进、互为支撑

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阶段性产物,其一方面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调节功能,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市场主体的地位、提高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扩大了市场交易范围和种类、完善了市场交易法规等。市场经济这一系列合理性的发展,为工商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宏观保障,而工商管理的应用和推广又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建设,因此,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之间是协同促进、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经济发展是完善、推动工商管理的必要条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势必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因此,在生产关系优化过渡阶段,企业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必然会不断升级,且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对经济发展进行统筹性调节,根本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市场健康发展的要求,加之市场机制自身仍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因此,必须依托工商管理的辅助和支撑,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机制既要稳步向前发展,又要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二、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一)工商管理能够提高经济发展格局的稳定性

首先,工商管理强化了企业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合作,在双向改变各自工作方式的基础上,提高了经济发展格局的稳定性;其次,工商管理机构要在明确管理职责和管理范围,妥善使用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履行行政职能,并加强对市场运作秩序的监管,力求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以推动经济持续性发展;最后,经济发展作为体现国家实力的重要命脉,一切工商管理活动的实施都要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从而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二)工商管理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发挥主体地位

很多企业在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由于利益导向不明确,遇到了发展瓶颈,以致于企业间的自主交流产生障碍。在工商管理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商业经营模式,联合运用政企分开政策来实现多种形式下企业经济联系的自主化建设。其中,工商管理机构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辅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维护企业的主体地位。

(三)工商管理能够维护、保障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工商管理使消费者清晰的认识到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进而督促企业不断规范自身的经济行为。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工商管理机构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公益法律进社区活动,以加强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引导消费者通过合法途径捍卫自身权利,积极发挥群众监督功能,从而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四)工商管理是保障经济法规有效贯彻和践行工具

工商管理C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工作方法,从而为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市场经济运转过程中,虽然有一系列内在规律的制约,但是仍然需要工商管理在宏观层面给予制度规范,对于违反市场竞争法则的主体予以严厉打击,从而维护经济法规的权威性和社会性。

三、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变化

(一)经济发展使工商管理的内涵得到了提升

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不仅需要相应的市场经济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予以保障,更需要工商管理职能的协助和优化,如净化市场风气、营造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提高市场运作的现代化管理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工商管理的内涵势必会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延伸。

(二)经济发展使工商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和体制化

工商管理体制的健全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工商管理机制会面临着新的变革,原有的工商管理机制必然会引进全新的制度管理理念、模式和形式,从而使工商管理体制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需要。

(三)经济发展加速了工商管理新格局的形成

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因此,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必然会引起新的工商管理格局的形成,如果二者在格局构建上难以准确契合,一方面会削弱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正向互助力,另一方面会大大降低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褚麟.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 ,(1).

[2]祝仰山 探讨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4).

第11篇

关键词:政绩考核标准;完善,发展方式转变

一、制度不完善约束了发展方式转变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提出多年,但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而且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愈演愈烈,并引发一些深层次矛盾的老问题。当前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是老问题的延续,之所以难以解决,根本原因是涉及到一系列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具体地说,即缺乏引导行为主体实现这种转变的合适制度安排。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行为主体(各级政府、企业、个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我国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GDP政绩考核标准制度,其本意是想利益机制去激发地方政府抓经济的积极性。这导致了地方政府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和攀比GDP总量的竞争,与中央相比,由于地方政府信息优势而引起的交易费用相对较低,因而更有效率。客观上加速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然而,由于这个制度安排本身的不完善,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一些地方运用政府的动员能力,不惜以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和扭曲性政策实现GDP的高增长,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短期GDP增长的倾向。由此也带来少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GDP政绩考核不利于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因为自主创新是一项艰苦耗时的工作,短期内很难见成效。因此中央以自主创新引领未来发展的方针始终只停留在地方政府的口头上,而很难落实在行动中。GDP政绩竞争各地政府更注重于业绩显著可见的短平快大项目,基础设施、重化工制造业,因为更容易快速取得突出的政绩而得到上级政府的赏识。例如,当前房地产泡沫和许多产业的严重产能过剩就与地方政府发展思路密切相关,因为推高地价和房价及大规模投资是增加本地GDP的最便捷途径。然而这种经济发展的短期行为使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产业高速畸形发展,而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短腿,既影响经济发展总体效益,又造成经济结构失调,还将给我国经济未来发展带来重大隐患。

第二,GDP政绩的竞争也导致外贸出口和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例如,为了扩大本地出口量,各地不惜相互压价,使出口产业效益每况愈下;而为了加速本地招商引资速度,各地又竭尽全力比拼优惠政策。为外资企业提供超国民待遇,人为地恶化了国内企业的生存环境。造成经济发展主要利益外流,很多情况下甚至得不偿失。

第三,从发达国家就业结构来看。就业容量最大且最有发展前景的是中小民营企业和以它们为主体的服务业。而GDP政绩竞争使政府过于注重国企和重化制造业。在投资、信贷、资源配置及政策支持方面,过于向此类企业倾斜,造成事实上的“国进民退”,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佳。因而也构成对解决就业问题的制度性约束。

第四,政府主导型经济对政府官员的经济决策水平要求很高,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知识不对称的制约,政府决策失误很高,投资效率远不及企业甚至带来重大损失。但因政府不必为投资损失负责,故造成损失的大手笔政绩投资屡禁不止。增加GDP的冲动又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主义,产能过剩越演越烈。应当指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主导型经济运行机制和GDP政绩考核标准制度安排曾经对加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起过很大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根本转变和国际竞争特点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变化,它已经不合时宜甚至成为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桎梏,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适时调整和完善。

二、完善政绩考核制度促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涉及宏观到微观领域的方方面面,但关键是形成和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和环境。

2009年12月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目标是要将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和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内需驱动的方向上来。为实现这种转变需要涉及的改革,绝非只与经济领域相关,也与社会领域和行政管理体制密切相关。换句话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质上要求相关的经济体制转型、社会体制转型和行政体制转型。而相应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和制度创新,是能否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所在。

经济体制转型的核心问题无疑在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需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资源要素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产权边界清晰的微观主体。这是提高市场活力、促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条件。然而,要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必须以政府自身的改革及职能及角色转换为前提条件,并以打破行政垄断为突破口。这已经为我国经济改革的历史实践所证明。

社会体制转型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居民收水平并从根本上创造消费内需的动力。这需要推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使“后危机时代”的改革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支持。

显然,所有这些转型的实现最终集中到了政府转型这个关键点上。简言之,转型的钥匙掌握在政府手中。发展方式转型归根结底当从政府官员的改革取向开始。由于政绩标准对政府官员的政策选择和行为规范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完善作为调节政府官员利益导向的政绩考核标准,应当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GDP政绩考核标准的缺陷在数量指标本身不科学,不仅数量难以反映增长效果,而且数量本身也难以真实(可造假)。另外还在于它只有对正面行为的激励而缺少对不良行为的相应地制裁及责任追究。此制度能够产生良好实效的前提是,政府官员都是大公无私,能够做出科学决策的精英。然而,政府官员毕竟是人而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们同样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这就是其很难防止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自身地区局部短期利益而不顾甚至损害全国长远利益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

完善政绩考核制度的思路是:制度是由人来制定也由人来实施的,而人的行为是受利益影响的。因此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应当从其调节的利益关系入手。即除了考核指标本身要科学化设计外,最关键的是要让相关利益主体参与考核以互相监督和制约。通过多方利益协调机制引导政府官员在满足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这既可确保其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提高整体发展效益。

具体地说,就是要将考核数量指标改为更科学的质量效益发展指标,同时建立上级考核和民意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并且在考核方式、考核程序和考核透明度方面充分保证其科学民主性。

这样就可以从制度上确保既能有效激励按科学发展观谋发展的正确行为,又能防范或制止那些借发展之名,谋求局部私利的不良行为。一方面,上级考核可以制约那些只追求自身短期局部利益而影响长远全局利益的行为,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科学规划的实施及宏观调控;另一方面,民意考核是实施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它可以制约那些只重GDP数字的表面功夫,而忽视改善民生实际内容的行为,确保“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落到实处;而考核方式、考核程序和考核透明度的科学化可以防范暗箱操作,保证公平公正。这样就可有效保证地方政府官员在兼顾个人利益,地方局部利益与中央全局利益及民众利益前提下谋发展的积极性。同时解决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最大限度地协调并实现“和谐发展”。

其实,完善政绩考核制度的关键是让民众作为考核的主体,或者至少民意考核具有足够的份量,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当前政绩考核制度的弊端。只有让民众拥有了考核的发言权,任何损害其根本利益的行为都将在人民大众的批评声中得以迅速纠正。而这恰好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根本利益、将政绩考核统一到“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实际体现。

第1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

绿色壁垒已成为新时期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如何冲破绿色壁垒、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已成为急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一、现阶段实现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加速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建立在现代农业资源、生产、贸易、环境和人类消费需求变化以及上述各方面间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现代农业生产贸易方式,是现代农业可持续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过程的总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农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是农业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农村区域特色经济的必然要求。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地域间不均衡性和产品与服务不完全流动性决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时候都具有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集中和发展规模经济,减少产品与服务的转移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产品国际间贸易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优化,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初期不具备推动所有农业产业和所有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资本、技术和其他资源,政府对农业各地区、各部门或各产业进行广泛的、大规模投资是不现实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做到地区均衡发展,因此,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也就成为客观现实。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加速发展地区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和贸易。

农产品绿色贸易不仅是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当今,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战略制定来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二、农产品绿色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一) 实施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农业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农产品贸易战略变化的历史。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阶段看,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依附阶段、自主阶段和战略阶段等三个不同的贸易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小,农业问题已不再是农业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把农产品贸易发展看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从社会经贸发展史看,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是现代社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协议谈判看,国际贸易协议谈判中,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焦点问题;从当今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看,近年来由于国际农产品绿色贸易的兴起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抬头,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受到严重挫折。以福建农产品贸易为例,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001 年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下滑到156376 万美元,比2000 年的170041 万美元下降了8 个百分点。因此,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战略问题。

(二) 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国内农产品自身品质、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是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农产品产前、产中的安全卫生与过量用药的污染问题。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等严重影响茶叶、蔬菜、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第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问题。一是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少。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造成产品污染严重的常规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市场份额占到95 %以上,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资料不足5 % 。二是缺乏相对完整、配套、可操作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体系、标准和具体措施。一些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由于缺少无公害型的农用生产资料作为技术保障支撑,产品质量名不符实。三是产品检测技术与手段落后。农产品质量控制手段相对薄弱,已有的检测技术和各种设备重点是针对产后商品的安全性检测,普遍忽视了产前、产中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检测。第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问题。我国现行制定的有关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等项目少,标准也相对低,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现有国家标准中,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为43 %) ,技术标准更新慢(现有国家标准中有一半应废止和急需修改) ,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第四,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保鲜技术落后,产品流通、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较单一,成熟期过分集中。初级产品直接上市多,产品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形式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营销方式落后,如,大多数果农还停留在果熟才找出路的无序竞争阶段;储藏、冷冻、保鲜技术不过关,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保鲜剂应用影响品质;流通运输条件差,产品长途运输影响质量,产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建设落后;农产品地区市场结构雷同、产品缺乏特色;农产品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等。

(三) 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 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绿色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危险性的重要途径。传统以粮食为主的自给农业,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并以资源消耗的增加为农业增长的基础。随着土地及其它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不断增加,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不断降低,使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最终难以为继。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发达国家依靠技术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标准,限制国外农产品流进本国,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绿色生产,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才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效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第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必要途径。受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规律的影响,随着发达地区某一阶段农业外向型绿色经济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和不发达地区农业边际投资回报率的递增,发达地区农业投资增加最终会过渡或转移到不发达地区,实现农业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