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消防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消防设计防火规范

时间:2023-08-08 17:10: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消防设计防火规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消防设计防火规范

第1篇

关键词:大空间 防火分区 防火疏散 防火规范

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小规模的体育建筑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看台,比赛场地的视觉要求,越来越多的大空间体育建筑在各地应运而生。

大、中型体育建筑由大空间的比赛场地、看台和若干附属房间组成,普遍存在空间跨度大、人员集中密集、功能复杂等特点,疏散方式趋于复杂化,体育建筑内比赛厅的大空间远远超出一般火灾极限100O的体积范围[1],在建筑防火、人员疏散、给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等方面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建筑具有使用时间间歇性特点和赛时严密的消防安全保障制度,一般情况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很小。但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次序混乱,可能会造成群死群伤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大、中型体育建筑的火灾特性,结合新的防火规范,对大、中型体育建筑的防火设计对于新的防火规范适应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建议。

一.大、中型体育建筑防火设计难点

1.大空间的比赛场地――防火分区过大

防火分区的划分使得在发生火灾时,可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利于消防扑救,防止火灾蔓延,避免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体育建筑的平面布局一般是围绕着大空间的比赛场地展开,通高的比赛厅与整齐排列的座椅,使得防火分区难以划分。无柱无墙的通视要求又导致比赛场地和看台必须处于同一防火分区内,考虑体育馆建筑功能的需要和特有的大空间性质,防火分区的面积往往超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要求,加大了防火分区划分的困难。

2.消防疏散

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 (GB 50016-2006)关于安全疏散距离和出口的规定是针对体育馆以3~4m in内人员疏散完毕的人员条件确定的,但总容纳人数不得超过20 000人。如今的体育建筑,容纳的人数,疏散的距离以及疏散的时间都因为建筑面积的加大而与规范出现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3.防排烟特殊

如今的体育建筑,总高超过24 m 的极其普遍 ,根据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属于高层建筑[3] ,然而防排烟的设计依据却又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内的中庭规定,中庭与宽敞开阔的比赛厅有本质区别 ,这样会使得防排烟设计在体育建筑的使用中出现诸多隐患。通高的比赛厅,使得火灾时烟气检测的灵敏度不高,喷出的水未到地面就被热烟气蒸发 , 防火效能难以保证 , 同时也给日后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4.大跨度屋盖结构

体育建筑代表性的大跨度屋盖结构体系日益复杂 , 随着多种结构技术的混合运用 , 加上采用不同屋面材料 , 使得屋盖系统的防火性能成为大空间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 。 由于大跨度屋盖大量应用钢结构体系或与钢有关的混合结构体系 , 火灾时结构的塌陷必将导致灾难性后果。很多情况下 , 屋盖结构需要何种防火保护具有不确定性 , 因此这就需要根据火灾分析 、 实验测试,科学得出结论 , 而不能完全遵循规范要求 。

三.相应的消防规范

体育建筑消防设计时采用的规范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以及《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2003)等。在新的防火规范之前,体育建筑的防火设计按照上述要求执行。如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将来的体育建筑在消防设计时,首先应根据建筑高度及层数来确定是高层还是多层建筑,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确定应采取何种消防灭火系统及消防用水量;其次应根据建筑规模来确定是否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消防炮灭火系统。

四.宁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对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适应性

1.总体布局――消防车道

大学生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3820平方米,最大容量为6000余人,其主要功能是能容纳约是4400座的体育比赛大厅,可满足体育比赛、健身、训练、文艺演出、展览和大型集会等要求,沿着大学生活动中心周围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供消防和人流集散,主入口向东直接与城市交通干道文萃北路相衔接,缩短了水平流线上的距离。

2.比赛厅防火分区难以划分

为了满足建筑防火规范对防火分区的要求,常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措施,但这些固定隔断容易限制比赛场地的合理利用,在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一些弊端。宁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比赛厅与观众席建筑面积比较大,单区防火面积就已远远超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的2500平方米的规定[3],虽然在四个方向分别设立了防火门,满足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但比赛厅并没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设备的落后,对于建筑的安全问题不能保障。

3.人员密集,疏散困难

宁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一个集体育比赛、健身、训练、文艺演出、展览和大型集会的综合性建筑,使用的频率较高,特别在举行大型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或报告会的时候,各年级大学生蜂拥而来,场地中和席位上人员密集,特别是席位间的间距又比较狭窄,人流疏散比较困难。宁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一层设计了13个紧急疏散出口,向室外疏散的的出口设有8个,从中心活动场地向走廊疏散的出口设有5个。设于走廊处用于向外疏散的紧急出口沿中轴线对称分布,东西两侧各设3个,南北向各设1个。紧急情况下由于人们对疏散路线、消防设备、应急措施等的不了解,疏散起来非常困难,火灾情况下防火设施的动作,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心理,极易产生拥挤。

3. 消防设施要求高

根据GB50116-98(2008年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和GB50084 -2001(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采用常见的点型感烟探测器、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最大设置高度分别为12、8m ,对于宁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采用这些普通消防设施是难以正常发挥有效作用的,通高的比赛厅没有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只是在比赛场地四周设置了消防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栓的灭火范围太小,而且需要人工灭火,不能即时有效的控制火情。

4. 烟气的危害性严重

对于大空间建筑,由于受到空气稀释、热风压效应和烟囱效应的影响,大空间烟气具有层化分布、下降速度快、烟气层温度低等特点,火灾蔓延速度加快,使得这些大空间建筑内的烟气危害性十分严重。

五.对大、中型体育建筑防火设计的合理建议

1.过大防火分区内的防火控制

在执行我国现行消防技术规范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借鉴国外同类建筑消防设计的先进做法,设立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尤其是防烟分区、排烟设施、疏散诱导系统及疏散出口、宽度的设计,从严、从优设计,以弥补面积超标造成的不足。

在宁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里,由于因观众厅及运动场地的高度超出了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保护范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出的水雾遇热流便蒸发了。然而,此空间内采用了一些可燃材料如塑料座椅。所以需设置自动消防水炮灭火系统。设计采用4台消防水炮"每台水炮喷水流量为20L/s,有效射程50m,保证保护范围内任一点有两门水炮充实水柱可以到达,对于装备有复杂电路的舞台,应设立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人工灭火器[4]。

2.人员安全疏散

大空间场所的疏散以直通室外地面为最佳方式。增加疏散出口、疏散宽度等,既满足消防安全要求,也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空间设计的自由度和实用性。

疏散指示标志的合理设置,对建筑物内人员疏散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筑物内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在浓烟弥漫的情况下,及时识别疏散位置和方向,迅速沿疏散指示标志顺利疏散,避免造成伤亡事故;也可以使消防队员、救援人员及时识别消防设备与装置,进行有效地灭火扑救。所以在观众席的走道上装照明度较强的疏散指示标志灯带能有效地缩短有效疏散时间从而达到安全逃离火灾。

3.火灾中的烟气控制

首先应考虑设置排烟窗的自然排烟,可将排烟窗的位置设在坡屋盖系统的中央顶部。如为大型钢结构网架平屋顶,可在平屋顶上均匀布置,避免烟和热空气在屋盖下某部分积聚,也可以在四周侧墙设置高侧窗,但侧墙材料应满足一、二级承重墙耐火等级的要求,即耐火极限达到不燃烧体2小时的要求,避免烟、热气流窜出时的高温引起侧墙的损坏。

对于相对低矮或没有直接与外界接触的空间的排烟设计可以采用机械排烟。在空间内顶棚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可大大减缓烟气的沉降速度,降低烟气的浓度,如果能保证机械排烟的速度,并在防火带的垂直上部设置挡烟设施并增加排烟口和加大排烟量,就能把烟气层控制在一定的高度,这样既能防止烟气在高空的水平蔓延,又能为人员的安全疏散提供更多的时间,起到划分防火分区的效果。

4. 对于普通的消防设施难以发挥作用问题

可以充分利用消防监控系统,通过烟雾报警器来尽早提示火灾的发生,工作人员便能够在火势未发展前控制。但相信在不久之后,科技不断进步,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以不必局限在天花板上。

六.结语

大空间体育建筑常常突破一般民用建筑的规范限制,建筑内人群的高度聚集又凸显出其安全疏散问题,针对防火分区扩大问题,应该从保证人员疏散、控制火灾规模和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等方面进行分析。排烟系统的设计要同时考虑通风与排烟条件,设计排烟量时要根据被保护区域内的可能火灾规模、设计烟层高度等参数来确定。设置准安全区、合理布置安全出口、增加疏散宽度、优化人员疏散流线,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结合先进的消防设备,采用适合于高大空间的先进火灾探测器。

七.参考文献

[1]黄镇梁.建筑设计的防火性能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第2篇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 性能化分析

Abstract: the building fire engineering design commonly used method undertook preliminary discuss, pointed out all sorts of method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 performance " fireproo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 words: building fire safety design; performanc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设计与建筑防火的关系

大型、重要建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中单独设立建筑防火专篇,建筑防火是建筑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的建筑防火设计能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建筑设计的强制规范。

1.1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前些年,建筑功能相对简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较少,建筑设计过程中,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计,基本能够满足消防安全要求。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批功能复杂、面积或空间较大的大型建筑、超高层建筑应孕而生。

建筑外观体量的庞大化、摩天化,显示了现代建筑的雄伟和神奇,各类功能场所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建筑群,甚至一个超大规模的建筑物,建筑高度不断增高,这些都给消防灭火的登高作业、内攻侦察、火场供水等带来了不少困难。结构外壳的轻灵化、通透化,创新了现代建筑的风格与形象;新颖的钢结构使建筑的跨度增大,荷载减少;玻璃幕墙或金属幕墙的运用使建筑外形日趋明快。但这些却都造成建筑的耐火等级的降低,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的缩短,也造成竖向防火分隔难以实施。内部环境的互融化,智能化,丰富了现代建筑的情趣和内涵,花园式室内庭院,集中控制的楼宇设施,将整个建筑融为一体,相映生辉,产生充满韵味的空间组合,给人以舒适和贯通的感觉。但是传统的建筑防火分区的措施难以落实,火灾的排烟更加困难。

1.3建筑防火的重要性

我国现行的建筑防火法规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的条文严谨细致,在耐火等级、平面布置、安全疏散、消防给水、防(排)烟和电气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兼顾防火安全性和投资合理性,建筑的防火设计有时达不到法规要求,这就留下了安全隐患。近年来,建筑火灾频发。

现代城市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对这些建筑而言,建筑内部防火分隔对充分预防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事故至关重要。

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而发生火灾的几率也随之大幅度地增加。火灾统计也表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大空间建筑也多次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例如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火灾、深圳市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清水河仓库火灾、北京市玉泉营环岛家具城火灾、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大楼火灾等。

血淋淋的事实告诫我们:每一次重大火灾,都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我们应该切实从思想上加强防火安全意识,从建筑设计做起,真正的做到:“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2.建筑防火设计的方法

2.1目前采用方法

建筑防火设计目前有两种设计思想,一种是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它基于场所类型,根据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另一种是“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它立足于危害分析及火灾假想,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安全评估,从而确定设计方案。对于部分突破现行消防技术规范的设计项目,消防主管部门组织本部门和设计部门有关建筑防火专家对疑难问题进行研讨,提出修改、弥补措施后形成会议纪要,以作为设计的依据,这种被称为“专家论证会”的方法日常工作中也经常采用。

2.2“处方式”防火设计

“处方式”设计方法是根据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进行的消防安全设计,并利用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进行审核。我国广泛采用消防技术规范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定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40余部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几乎涵盖了现有的各类行业和各种建筑。消防技术规范(标准)在对建筑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按有关防火安全的要求,对每项设计都详细规定了具体的参数和指标,例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装修材料、安全疏散、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它灭火设施的设置等。它直接给出了达到规范的安全水平,不需要使用者和查阅者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不需要复杂的分析计算,对设计和监督单位来说易于掌握,易于使用,其调整修改也较为容易。设计人员根据所设计的建筑物的形式,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从规范中直接选定与该建筑物相应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建审人员也是对照标准逐项进行审核。整个设计和审核过程类似于医生开单抓药,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处方式”设计或“规范化”设计。但是,由于每座建筑的结构、用途及内部可燃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均不一样,其居住者或使用者的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按照“处方式”设计规范统一给定的设计参数所做出的设计方案,并不一定是最科学、最合理、最有效的。同时,由于规范条文本身的复杂性和对安全经济性因素的影响考虑不够,弹性较小等原因,也逐渐显现出“处方式”设计规范的不足。“处方式”设计方法要求直接根据相应的消防规范,选定设计参数和指标,当遇到规范中没有规定的建筑物类型时,就无法选用适合的防火设计方案,而这些未被规范涵盖的建筑,往往都是形式非常特殊、功能非常特定的场所,保证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可在这种情况下,“处方式”设计方法却无能为力,就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防火安全设计方法,这就是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

考虑到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建筑防火设计、审核技术力量,以强制性防火设计规范或防火设计指南为主要依据的建筑防火技术体系——“处方式”设计,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仍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切实可行的途径。但现行技术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说明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修订完善。

2.3“性能化”防火设计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于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防火设计理念,与“处方式”设计方式不同的是,它不是根据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进行设计,而是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整个建筑防火系统所应达到的目标,在对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寻找实现建筑防火安全的最佳方案。

2.3.1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相比,“性能化”防火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1)性能化设计体现了一座建筑的独特性能或用途、某个特定风险承担者的需要。

(2)性能化设计注重安全目标的达到,而不考虑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有利于发挥防火设计人员的主观创造性。

第3篇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计;规范;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中消防车回车场地的设计

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都具体的提到了在供大型消防车进行回车时,场地的尺度不能小于18米×18米。但是这样就在设计中存在一个问题,便是在设计消防车回车场地时是按照当地实际配置的消防车进行设计,还是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大型消防车回车场地的设计。因为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不一定会使用大型消防车,虽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大型消防车回车场地的设计,但是在实际项目操作中,很少建筑能按照规范要求留出足够大的场地作为大型消防车回车的场所。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消防车回车场地设计时,是否可以根据建筑本身的规模、性质、高度等因素,来合理判断消防车的选用,结合当地消防相关尺度从而进行合理的消防回车场地设计。

工业建筑的消防设计

(一)大型仓库同一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设计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第3.8.1条中明确的规定出:在同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中,相邻的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最近的边缘水平距离不能小于5米,但是却没有明确的指出应该设置多少个安全出口。但是在具体的大型仓库建筑设计时,安全出口的设置过多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结构等专业设计,所以建议在进行建筑消防设计时,大型仓库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中的每个楼层通向疏散走道,或是室外的安全出口不能过多,最好每个防火分区两个安全出口。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符合消防设计规范中的要求,又能具体的对建筑进行结构等的设计。

(二)消防应急灯的设置

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12月22日的《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2012)——转型升级与竞争力指数》显示,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产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的企业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或是断电等情况时极其容易造成人员的恐慌,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消防设计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给出消防应急灯的设置,但是消防应急灯却在这种情况下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消防设计时,应该在劳动力密集的建筑物设置相应的消防应急灯,来快速安全的疏散人员,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设设计中普通电梯的防火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第5.3.7条中指出,公共建筑中的客货电梯应该单独设置独立的电梯间,不能直接在营业厅、过功能厅等地方直接进行设置。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建筑中大多存在大空间办公室的情况,其人员密集,而电梯却没有单独进行设置。这样就会导致电梯起火后造成大面积的火灾现象,而这一点在消防规范中却没有明确进行提出。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进行建筑电梯消防设计时,如果没有对其设置独立的电梯间,可以在通用的电梯门前增设做复合防火卷帘门,以防止火势的蔓延。

防烟楼梯的消防设计

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2.1.1中规定:防烟楼梯间可用敞开式阳台或者凹廊作为前室。但是在室外楼梯做防烟楼梯的相关规定中又有楼梯周边两米的范围内不得另开其他门窗、洞口的要求,这是为了防止发生火灾时失火房间中的火舌蔓延到室外防烟楼梯的情况,这样一来就和消防规范所冲突。在实际情况中,如果当外阳台的边缘就做一个隔壁房间的洞口时,一旦隔壁房间发生火灾,并且风势较大的情况之下,火舌就很容易蔓延到外阳台,引起更大面积的火灾。在这种情况下,防烟楼梯按照消防规范所设计的敞开式阳台或者是凹廊,作为前室就并不是安全的区域,失去了设计的意义。所以在消防规范设计中,应该更加具体全面的进行规范设计,如前室周围水平两米范围内,阴角方向四米范围内,不得另开其他的门窗和洞口等相关要求,以此保证防烟楼梯的防火安全。

疏散门的开启方向设计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第7.4.12条,明确规定了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该朝着疏散方向开启的要求,这是为了避免在发生火灾进行疏散时,疏散门朝疏散相反方向开启造成人员的拥堵情况。并且其中还提出除了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六十人的房间并且每扇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三十人时,疏散门的开启方式是不加限制的。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指出的首层公共疏散门是指高层建筑的公用门厅的外门,这时便会出现问题,在从多个方向过来的人流中,以那个方向作为疏散门的开启方向,这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根据起火的地点不同,人群疏散的方向也就不同。另一个问题就是在疏散门开启方向不限的房间内,如何保证房间内的人数在规定的范围内?疏散门向外开启肯定影响疏散通道,这些问题还有待设计改进和完善。

封闭楼梯间的疏散门设计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4.2.4条中明确规定了高层厂房、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中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疏散防火门应该为乙级防火门,并且朝着疏散方向开启。而又在第7.4.2.5条中规定到其他建筑的封闭楼梯间的疏散防火门可以采用双向开启的弹簧门。这里就有个问题,所谓的其他建筑到底是指那些建筑?如果我们将其考虑为小于五层的非人员密集建筑,那么又在7.4.2.5条中说道通向居住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防火疏散门才能采用双向开启的弹簧门。同一个规范中先说只有非人员密集的建筑才能采用双向开启的弹簧门,又说只有居住建筑才能采用双向开启的弹簧门,这就让设计者在进行建筑消防设计时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进行区分。所以在这一问题上,规范中应该给出一个准确的适用范围,建筑设计者直接执行依据。

室外消火栓的设计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第8.1.2条明确规定了城市、居民区应该设置市政消火栓;民用建筑、厂房、堆场等地应该设置室外消火栓。但是其中的问题就在于城市、居民区安装的市政消火栓其实是包括在室外消火栓的范围内的,但是规范却将其进行了区分,没有对市政消火栓的设置作出明确的要求,就造成消火栓设置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实际建筑的消火栓设计时,应该根据其建筑的规格进行消火栓的设置。在城市、民用区进行市政消火栓的设置,而当民用建筑、厂房等建筑在市政消火栓不能满足其要求的情况下,再改用室外消火栓,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消火栓的设置不规范,或是浪费的现象。

门厅隔墙的防火门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第7.2.3.4条规定到: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门厅隔离墙上的门窗防火等级,应该为乙级防火窗。但是问题在于如果这栋楼的面积小于一个防火区或者是封闭楼梯可以不通过门窗就直接通向户外的情况下,那么这条规定就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了。而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又按照要求进行防火门的设计,只会增加建设成本而已。所以对这条规定存在一定的牵强性,在实际的建筑中,应该根据建筑楼栋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火门的设置才是正确的选择。

总结

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虽然给建筑在发生火灾时起到了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是在其中还是存在着许多有问题的规定。设计者在针对这些规定进行设计时,就很容易被误导或是不知所措,从而主观的进行消防设施的设置,导致火灾引起的人员伤亡事故仍然居高不下。所以为了有效控制这一问题,建筑设计、建筑使用时应该对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进行全面的完善,使其中存在问题的条例得到订正,这样才能有效的对火灾进行防治,减少人员的伤亡事故,才能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出一个和谐美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徐放蕊.论住宅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建筑节能、节地、节材措施[A].2006中国科协年会[C].2006.

[2]伍爱友,肖国清.性能化设计方法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

第4篇

1.1人员安全疏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不同建筑设计中安全疏散的出口和距离有着明确的规定。然而对于大型建设而言,其总容纳人数和规模都超过了规定的数量,需要疏散的人员数量较多,要对现行规范中的疏散时间、安全出口宽度和数量进行合理的调整。人员疏散也是建筑设计中消防性能化设计的一个难点,建筑内部出现疏散通道的汇合和分流,疏散通道线路和出口的分布比较复杂,使用的功能也比较多样化。

1.2钢屋架的结构防火

对于一些空间跨度较大的建筑来说,一般都使用钢网架结构的屋顶设计。这就要求对屋顶的钢网架结构进行一定的防火保护。也就是要求一级和二级的耐火等级的屋顶承重构件必须能够保障1.5小时和1小时的耐火时间。而对钢结构的耐火级别进行定义也会影响到建筑设计的消防性能。在空间跨度较大的建筑中,由于具有空间敞开、建筑物高大的特点,发生火灾时屋顶很少受到火灾的威胁。因此,在选择钢结构保护材料时要确定合适的保护时间。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筑的外观设计,避免传统的防火要求和防火保护措施对建筑物的整体外观造成影响,也不要出现保护不足和过度保护的现象。

1.3排烟系统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建筑物的中庭排烟量有着比较具体的计算方法设计,但是如果完全按照该方法进行计算,会出现排烟量过大的现象,不利于建筑物的施工和设计。因此建筑设计中的消防性能化设计在进行排烟系统的设计时要参照建筑设计的具体情况,对自然排烟口面积、排烟量和排烟设施的设置地点进行设计。

1.4发挥普通消防设施的作用

一些现代大型建筑的设计中由于消防监控的空间较大、顶棚的高度超过了普通探测仪器的使用高度,因此普通的消防设施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

2建筑设计中消防性能化的具体设计方法

2.1对人员安全疏散进行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要对人员安全疏散进行设计,就必须认真分析建筑物的特定功能、人员类型和人员荷载,并对火灾紧急逃生时的人员疏散情景进行模拟和设计,对建筑物的疏散宽度、疏散出口等指标进行定量考察。在设计时可以通过疏散模型,对人员进入安全区域所需要的时间进行模拟和计算。以此来判定该建筑是否适合使用该疏散设计方案,并分析模拟的结果,搞清楚人员疏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滞留点的位置,以此为依据来对人员疏散方案进行有效的调整。可以采取增加疏散宽度或疏散出口数量等方法,既可以提高建筑空间设计的实用性和自由度,也可以使消防性能化设计的需求得到满足。大型建筑物由于人员的密集程度较高,具有比较复杂的疏散线路,在设计时不仅要保障在火灾环境中具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安全疏散环境,还必须保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建筑物中的人员疏散至室外开敞环境或地面。

2.2对屋顶钢结构防火的设计

以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为依据,考察建筑物内的钢结构,考察的重点在于钢结构的性能变化,具体体现在弹性模量的变化和结构强度的变化。当火灾发生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钢结构的弹性模量和结构强度都会随之降低,改变钢结构的抗火承载能力。钢结构在高温环境下,受到的外荷载可能造成其所承受的内力大于钢结构的抗火承载力。当出现以下任意一个条件时,说明钢结构构件达到了抗火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1)钢结构的变形达到了不适于继续承载的状态;(2)钢结构丧失了整体的稳定性;(3)钢结构的受弯构件产生了足够的塑性铰,造成了结构的可变机构;(4)钢结构的轴心受力构件截面出现屈服。在建筑设计的消防性能化设计中,要进行科学的钢结构防火设计,在温度要求、时间要求和受力要求三个要求中,钢结构的防火设计必须满足其中的一个,也就是将其中的一个作为钢结构防火设计的判定标准。

2.3对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要进行相应的防排烟系统设计,主要的设计目的在于能够安全地疏散人员。也就是当火灾发生时,通过排烟口和通风口的设计,能够避免建筑物内的人员被火灾的烟气所阻碍。一般情况下人员可能停留的最高高度为1.8m,建筑的防排烟设计要保障烟尘高度高于1.8m,则可以有效地保障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在消防性能化设计中,对防排烟性能化的设计主要是以涉及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火灾规模为根据来对烟层高度等参数进行确定,从而确定合适的排烟口位置和必须的排烟量。

2.4设计火灾探测系统

如果在建筑设计中,常规的防火设施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具体尺寸和空间结构来设计相应的灭火系统和火灾探测系统。对于大空间场所而言,比较实用的火灾报警探测器主要有空气采样探测器、双波段火灾探测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等,可以选择的自动灭火设施主要有自动水炮系统和雨淋系统等。

3建筑防火分区中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对于建筑防火分区中的消防性能化设计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规定,低层民用建筑的地上部分如果具备了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的面积可以达到5000m2。高层建筑的地上部分如果具备了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装修材料为难燃烧材料或不燃烧材料,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可以达到4000m2,一般为展览厅或营业厅。对于人防工程,展览厅和高级装修营业厅如果具备了自动灭火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分区的最大面积可以达到2000m2。然而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一些会展仓库、仓库式超市、商场、大型展览馆的面积往往要达到上万甚至十多万m2。而且要求上下通透、物流通畅、交通便利,如果按照规定,使用防火系统将其空间进行分割,必然会影响建筑的空间艺术和功能。因此通过性能化设计,可以采取“主动、动态”的建筑防火分区办法,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火灾动力学原理来计算火灾发展和蔓延的各种因素,例如燃烧空间的状态、起火点的环境、氧气的供给、可燃物的种类和数量等,从而对防火措施的具体作用进行证明,科学地划分相应的防火分区。这样一来不仅能对火源进行控制,也能够根据建筑物的规模、性质和功能的不同,以及空间、时间、物流和人流的差异来科学地布置消防设施,更好地发挥消防措施的作用,也减少了对空间的实体分隔数量。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施工图审查建筑给排水

为了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精神,福建省建设厅发出通知,要求建筑工程、装修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经审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施工图审查的主要内容为:

一)、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是否安全可靠。

二)、是否符合消防、节能、环保、抗震、卫生、人防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

三)、施工图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深度要求。

四)、是否损害公众利益。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是摘录工程建设标准中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的,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规定,是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一个配套文件。被摘录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继续有效,两者可以对照使用。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到《强制性条文》的以消防方面为主,还有防止水质污染、人防、管道布置、卫生设备和水处理等方面。

以下对给排水施工图审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做分析。

例1,某住宅,六层框架结构,底层架空,体积约8000M3,未设消防系统。

分析:消防给水系统分为室外和室内两部分。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版)(以下简称防火规范),七层住宅(含底层)可以不设室内消防给水,但必须设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应设两个室外消火栓。该设计违反《强制性条文》第二篇第8.1.1条。

例2,某乡中小学,五层框架结构,体积约7000M3,未设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分析:粗看《防火规范》第8.4.1条(五)款,\"超过五层或体积超过10000M3的教学楼等其他民用建筑\",应设室内消防给水。该建筑可以不变。细看《防火规范》第8.4.1条(三)款

,\"体积超过5000M3的车站、码头、机场建筑物以及展览馆、商店、病房楼、门诊楼、图书馆、车库等\",应设室内消防给水。对照条文说明,\"等\"中包括教学楼,所以该建筑物

必须设室消防给水。再根据第8.5.2条,确定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5L/S。该设计违反《强制性条文》第二篇第8.4.1条(三)款。

例3,某七层综合楼,体积约21000M3,室外消防用水量采用10L/S,室外消防管道枝布置,设一个室外消火栓。

分析:该设计采用城镇、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标准确定建筑物室外消防用水量。人口≤1万,同一时间火灾次数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10L/S。错误在于未对照《防火规范》第8.2.2条(二)款,当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该建筑的室外消火栓用水不奕小于25L/S,此值大于1025L/S,应取较大值做为设计值。根据《防火规范》第8.3.1条(一)款,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1525L/S,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根据《防火规范》第8.3.2条(五)款,室外消火栓应设二个。该设计违反《强制性条文》第二篇第8.2.2条(二)款。

例4,某办公楼,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管径小于100MM。

分析:当建筑物的室内用水量较小时,容易发生此类错误。由于现在多采用生活、消防共用系统,当生活用水引入管管径经计算小于100MM管径。该设计违反《强制性条文》第二篇第8.3.1条(四)款。

例5,某多层综合楼,室内布置10概括消火栓立管,平面、立面管道连成环状,未采用阀门将管道分成若干独立段。

分析: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环状的目的在于安全性较高。当某段管道损坏时,仍能供应必要的防用水。如果不采用阀门将管道分成独立段,那么供水的安全性将会大大降低。因此在平面环上,应采用阀门将管道分成若干独立段,当某段损坏时,停止使用的消火栓在一层中不超过5个。在竖管上,阀门布置应保证一条竖管检修时,某余的竖管仍能供应消防用水量。该设计违反《强制性条文》第二篇第8.6.1条(五)款。

例6,某大学学生公寓组团,由市政管网枝状供水,消防水池容积不能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外消防用水总量要求。

分析:错误在于计算消防池容积时,扣减进水管补水量。消防水池的容积可减去火灾时间内的补充水量,但是前提应为确保连续补水。其条件为消防水池有二条补水管,且分别从室外环状管网的不同管段取水。公寓由市政枝状供水,不应扣减火灾延续时间内的补充水量。该设计违反《防火规范》第8.3.4条(一)款。

例7,某建筑,底层、二层为商业网点,三至九层为住宅,室内消火栓用水量采用5L/S。分析:此情况主要是对建筑物类别判定错误引起的。底层、二层为商业网点,三至九层为住宅,建筑物类别应为商住楼不是住宅,应套用其他建筑类,室内消火栓用水量采用15L/S。

该设计违反《防火规范》第8.5.2条。

例8,某商场,三层办公室卫生间设一个大便器,一个洗手盆,采用不能气DN100MM排水立管排放生活污水。

分析:不通气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随着排水立管的工作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立管工作高度为6M时,DN100MM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仅有1.0L/S,超过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该设计违反《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版)第3.4.14条。

例9,某中学公共卫生间,连接8个大便器的污水横支管,未设环形通器管。

分析:此现象易出现在学校、体育馆等公共卫生间。此类建筑卫生间大便器数量较多,瞬时排水量大,连接≥6个大便器污水横支管,应设置环形通气管,以平衡水管道内的压力,使排水通畅。该设计违反《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版)第3.6.3条(二)款。例10,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缺室外给排水总平面图。

第6篇

关键词:剩余电流 专用回路 应急照明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消防的含义确切地讲就是消灭和预防火灾,人们常讲防患于未然,关键是怎样防患,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预防。对于民用也好,企业也好其消防控制设计审查历来非常重要。多年来,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不断修改和完善,人们对消防设计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但仍然出现不少这样或那样的疏忽和遗漏。

1、住宅防火剩余电流动作的装置

在住宅建筑规范中提到,住宅供配电应采取措施防止因接地故障等引起的火灾,这里谈的防止就是对建筑物内火灾进行早期预防和报警。因此在设计中不应仅是在照明干线设置防火剩余电流动作装置,住宅其它干线也应设置;为了确保消防电源的连续供电,住宅中其它带有消防电气设备的干线不应设置带有防火剩余电流动作装置,住宅其它干线也应设置,为了确保消防电源的连续供电,住宅其它带有消防电气设备的干线不应设置带有防火剩余电流动作的断路器,而应考虑设置防火剩余电流动作装置,只传出剩余电流信号而不自动切断电源。另外在消防用电设计中还经常碰到消防用电设备过负荷问题,这就要看断电与不断电哪个损失大。所以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第7.6.4条中就明确规定配电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在过负荷电流引起的导体温升对导体的绝缘、接头、端子或导体周围的物质造成损害前切断负载电流。对于突然断电比过负载造成的损失更大的线路,该线路的过载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不应切断电路,这就是说配电线路在短时间的过负载并不立即引起火灾。导体这时过热,影响到电缆、导线,甚至开关使用寿命,但为了消防泵、消防电梯等不中断供电,这时的保护也只是作用于故障信号而不应切断电源。

2、消防用电设备必须采用专用回路供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11.1.4条指出:“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生产生活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这里的专用供电回路是指建筑物的电源进线处第一级配电装置输送到消防设备室(如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等)。如果建筑物有变电所时,则电源直接取自变配电所的低压配电屏内,当切断(停电)一般电源时,消防电源不受影响,保证扑救人员的正常进行。另外要严禁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道穿过,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线路敷设要采用防火保护措施,如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比如导线、电缆等为阻燃型,金属线槽等涂防火涂料。

3、消防应急照明电源问题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指出“建筑发生火灾后,可能会造成电气线路短路和其它设备事故,电气线路可能使火灾蔓延扩大,还可能在救援中因触及带电设备或线路等漏电,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发生火灾后,消防人员必须先切断工作电源,然后救火,以策补救中的安全。而消防用电设备,必须有电(不能停电)。”根据我国现行做法允许使用城市电网供电,有条件的也可以使用蓄电池组作为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电源。消防应急照明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即在火灾事故情况下,所有消防标志灯、沿疏散区域途径的消防照明灯,在消防中心控制下,在关断正常照明后应立即启动,并不受附近开关的控制,保持直接点亮状态,以利于人员疏散。

应急照明应使用独立区域使用的区域集中应急电源或自带电源型应急灯,这些电源及灯具在火灾事故中不受其火灾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关断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以及其它电源后,而消防应急照明立刻投入使用。消防应急照明的各级转换时间应小于5秒。消防工作的场所,应考虑可能长达几小时乃至几十小时持续工作的可能性,这是根据国内外火灾现场燃烧扑救时间而确定的。这就要求消防应急电源直接在最末一级互投配电箱接出,消防应急灯带有蓄电池电源,其工作时间大于2小时,这样能最大限度保证在火灾事故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顺利扑救。

4、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置功能问题

在火灾情况下,产生漏电电流是不可避免的。怎样处理这种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中规定。对于探测到漏电电流、过电流等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号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2个月。切断漏电线路上的电源,并显示其状态,还应显示系统电源状态,但这里关键是不切断电源,只是显示故障的情况和记录故障参数。

5、可燃气体场所应设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5-2006第11.4.2条中指出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这也是防止火灾、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重要举措。因为可燃气体泄漏达到一定浓度,再加上明火(如电开关打火、线路短路打火)都可能造成火灾事故,这种事例在全国屡见不鲜。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对于锅炉房、直燃机房、调压间、计量间、采用燃气的厨房操作间等场所中可能散发和泄漏可燃气体,并存在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与部位,要设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5%时,应连锁启动事故排风机,并关闭燃气总阀门;还应注意在这种存有火灾爆炸环境的场所根据环境特殊情况和有关规范要求选择好相关电气产品,如是否用密闭式或防爆式等电气产品。

总之,随着现代化、电气化和生活工作环境舒适化的不断发展,其现代化设施也逐步更新,因此,对电气安全使用设计也越来越规范和严格,对于工程设计人员来讲,则应该适应时展和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安全防范为主的电气设计。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5-2006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第7篇

1. 消防水箱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所有的火灾都有一个初期火灾的过程,火场实践证明,扑灭初期火灾,对于避免更大的火灾是至关重要的,消防水箱用于贮存扑灭初期火灾用水。消防水箱贮水,一方面,使消防给水管道充满水,节省消防水泵开启后充满管道的时间,为扑灭火灾赢得了时间。另一个方面,屋顶设置的增压、稳压系统和水箱能保证消防水枪的充实水柱,对于扑灭初期火灾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

2. 消防水箱的设置条件

消防水箱应在什么情况下设置,消防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如下:

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6.3条规定:设置常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如能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等的水量和水压时可不设消防水箱。

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消防水箱或气压罐、水塔。

2.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4.7条规定:采用高压给水系统时,可不设高位消防水箱,当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高位消防水箱。

另外,区域集中的常压给水系统,如能保证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和自动喷水设备的水量和水压时,可不设消防水箱。但采用区域集中的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屋顶仍应设置供应扑灭初期火灾用水的消防用水箱。

3. 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及高度

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及高度,消防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如下:

3.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6.3条规定:应在建筑的最高部位设置重力自流的消防水箱。

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4.7.2条规定: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当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07MPa,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上述静压要求时,应设增压设施。

4 消防水箱的容积计算

第8篇

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和消防设备配电。本文从建筑电气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出发,依据建筑电气消防设计的相关规范,对设计时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

建筑 电气 消防设计 问题

前言

消防对于现代建筑是非常重要的,而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则是建筑防火十分重要的一环。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消防设计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才可避免出现差错,造成严重的火灾后果。

一、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设计的探讨

1、灾应急广播和火灾报警装置是否必须同时设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五章第四条第一款对于火灾应急广播的设置规定“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第五章第五条第一款对于火灾报警装置的设置规定“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根据这两条规定,可以理解为火灾应急广播和火灾报警装置一般不需要同时设置,设置其中一项即可。比如区域火灾报警系统,仅设置火灾报警装置。而像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和集中报警系统,仅设置火灾应急广播,因为火灾时可用火灾应急广播发送火灾报警信号。在实际设计中,应该首先选择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如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还是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再根据规范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报警系统设计。当然,如果两者同时设置会更好地确保火灾时能及时发出警报,但这样的话不单单是增加了造价,而且还需要控制好火灾报警装置和火灾应急广播工作的时间间隔,以免造成火灾报警装置一直发出报警声影响火灾应急广播的收听。

2、防火中应注意的问题

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中,开启雨淋报警阀有两种控制方式:

1.由灭火系统保护区内就近的感烟、感温探测器组成与门,当二者均动作后,通控制电路开启雨淋报警阀,并返回动作信号。

2.由喷水火火系统保护的防火分区内任意火灾探测器报警,确认火灾后,由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至输入输出模块,开启雨淋报警阀,并返回动作信号,从报警可能性考虑宜采用第二种控制方式。

3.防烟和排烟系统中,在电动防火阀处设控制模块。经火灾报警后开启相应防火分区内的加压送风口或排烟口的电动防火阀,关闭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系统,并返回动作信号。联动控制台与消防烟和排烟风机控制箱之问应设多线制联动控制线,以便在联动控制台能自动和手动控制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显示风机状态信号和消防供电电源的工作状态。空调送风系统亦如此,在火灾报警后,用控制模块分别关闭相应部位送风管道上的电动防火阀,并关闭空调送风机。

4、确认火灾后,联动控制台控制消防电梯和客梯停于首层,应并切断客梯电源。在首层设有消防电梯的紧急迫降按钮,消防电梯的联动线,可并联接在消防电梯紧急迫降按钮的迫降控制返回号接点上,通过该接点信号控制消防电梯停于首层。

5、疏散通道或防火分隔的电动防火卷帘两侧,宜设置专用的感烟及感温探测器组、警报装置及手动控制按钮,并应有防误操作措施;疏散通道的电动防火卷帘应采取两次控制下落方式,第一次应由感烟探测器控制下落距地1.8m处停止,第二次应由感温探测器控制下落到底,并应分别将报警及动作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作为防火分区分隔的防火卷帘,当任一侧防火分区内火灾探测器动作后.防火卷帘应一次下降到底。防火卷帘两侧都应设置手动控制按钮,在探测器误动作后,能强制开启防火卷帘,当电动防火卷帘采用水幕保护时,宜用定温探测器与防火卷帘到底信号开启水幕电磁阀,再用水幕电磁阀开启信号启动水幕泵。

二、线路的敷设问题

许多电气设计消防线路采用穿塑料管(PVC)保护,并从吊顶内走线。而“民规”第24.8.5条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信、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等线路,应穿金属管保护,并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0mm。当必需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措施。在布线上要求与“民规”、“报警规范”基本一致,只是根据“报警规范”线路在暗敷时可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的硬质塑料管保护。从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很多设计人员对这一条有所疏忽。

之所以没有包括火灾探测器线路,是因为探测器线路只是在火灾初燃生烟发热阶段起作用,而条文中规定的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信、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线路,在火灾发生后一段时间内还需起作用,在这段时间内,这些线路应保证安全使用。

敷设在吊顶内的线路,在发生火灾时并不安全,而且吊顶内下是火灾多发地段。设计人员应对规范条文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一律穿金属管,消防线路应对保护钢管或金属线槽采取防火措施,如刷防火涂料等。

三、电源末端切换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都要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与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执行好此条规范主要是理解好下面两点:第一,需要弄清楚在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的设备有哪些。第二,最末一级配电箱应

安装在什么部位。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3.9.9 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及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外,各防火分区的消防用电设备,应由消防电源中的双电源或双回线路电源供电,并应满足下列要求:末端配电箱应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该箱应安装于所在防火分区内;就是说火灾应急照明箱应按防火分区设置在该防火分区内。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及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应在各自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切换。

结束语

建筑消防设计中往往会在这几个环节中出现问题,所以我们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设计,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从而保证电气设计的合理、安全。

参考文献

[1]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

[2]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S].

第9篇

关键词: 大型航站楼;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消防安全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机场作为航空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体系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其余省会和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众多干、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为保证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完善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强国防建设、增进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文明也发挥了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为我国民航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正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不断迈进。

航站楼是民用机场中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现代化的大型航站楼通常具有超大面积、超大体量、超大空间等特点。枢纽化是大型航站楼的发展趋势,大型航站楼作为旅客使用不同交通工具转换的节点,其转换的理念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枢纽中心也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机场的定位和设计中。对于交通枢纽来讲,应该以机场作为一个节点,连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实现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便捷互换。这样,机场作为交通枢纽,其航站区的规模与航站楼陆侧交通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便带来了建筑设计的复杂化、多元化和综合化。这给大型航站楼的消防设计进一步带来了难度和挑战。

通常情况下,航站楼具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较高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很少发生火灾事故,然而,航站楼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也可能造成机场商业运营中断,而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做好航站楼的消防工作,切实保证航站楼的消防安全。做好航站楼的消防工作,首先应保证航站楼的消防设计能够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1 大型航站楼的消防设计难点

大型航站楼由于其功能和运营特点有别于一般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一是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人流密集的场所,对于公共安全的要求尤其突出;二是对于连续运营的要求高;三是为保证旅客人流顺畅,办票、候机等区域往往设计成高大的无分隔空间。

航站楼建筑需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消防设计。然而,由于功能要求和实际使用需要,大型航站楼的防火分区面积、疏散距离、大跨度钢架结构等方面难以满足国家现行防火规范的要求[1]:

(1)值机大厅、安检区、候机大厅、行李提取大厅等区域,若采用传统的防火分隔方法,将会阻碍旅客自由流动或影响行李处理操作,而且在上述区域使用传统的防火分隔措施存在困难,且可靠性也难以保证。

(2)航站楼内常存在较多的贯穿多层的共享空间,采用防火卷帘进行分隔存在困难。

(3)大空间区域如按照现行规范进行排烟设计,排烟量将十分巨大,且规范对采用自然排烟的空间有高度限制。

(4)由于功能布局的需要,航站楼内局部区域疏散距离超过国家防火规范要求。

(5)许多航站楼采用了高大的钢结构屋盖设计,未避免造成投资浪费和对建筑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可根据建筑的设计情况和各区域的火灾危险性,计算设计火灾场景下的结构温升,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需要防火保护的方法和程度。

(6)大空间区域难以采用传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需结合建筑特点在定性或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

目前,在大型航站楼的消防设计过程中,我国多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与评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难题。

2 消防性能化设计与评估

消防性能化设计是指“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出满足既定消防安全目标的设计方案的一种防火设计方法”[2],其具有目标更明确、方法更灵活、设计更合理等特点。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便开展了消防性能化的相关专题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比较实用化的成果。我国有关消防性能化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我国已有部分大型商业建筑、体育馆、机场航站楼等工程采用这一方法进行了消防设计与评估,如北京奥运工程、首都机场T3航站楼、深圳机场T3航站楼、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南宁机场新航站楼等。

航站楼的消防性能化设计与评估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火灾蔓延分析及控制、火灾烟气流动分析及控制、人员安全疏散计算分析、钢结构防火保护分析等。通过消防性能化设计的方法来实现以下消防安全目标[3]:(1)火灾条件下,保证航站楼内人员的生命安全;(2)航站楼的结构不会因火灾作用而受到严重破坏或发生垮塌;(3)尽量降低火灾对机场运营造成的影响;(4)保证航站楼内财产的安全;(5)航站楼发生火灾后,不会引燃其相邻建筑物;(6)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7)尽可能减少火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 大型航站楼的消防性能化设计与评估

航站楼的消防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根据民用运输机场的类别和航站楼的实际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大型航站楼的消防设计是非常复杂的,应根据其建筑内部功能及建筑空间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对于能够满足国家现行防火规范的,应严格按消防规范设计;而对于旅客使用的大空间等部分,确实由于功能、形态等方面的需要而无法按照现行防火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的,可采用性能化分析的方法进行消防设计,以达到整个工程的消防安全[4]。

消防性能化设计对于解决大型航站楼的消防设计难点、处理规范与航站楼实际功能需要之间的矛盾、保证航站楼的消防安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大量新建、改扩建的机场航站楼建筑由于难以满足国家现行防火规范的要求而采用了消防性能化设计与评估的方法。目前我国专业的消防性能化设计与评估机构、公司相对较少,也缺少专门的消防性能化设计与评估规范,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提高相关咨询评估公司的业务水平,尽快完善关于消防性能化设计与评估的技术指南和规范,切实做好大型航站楼的消防性能化设计与评估工作,使大型航站楼的消防设计能够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切实保证旅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前期就邀请消防性能化设计公司开始参与航站楼的设计工作,对航站楼的消防设计进行指导,在项目前期就对航站楼的消防设计难点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其功能需要,并尽量做到节约投资。在航站楼初步设计阶段,就应组织专家对航站楼的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当航站楼的规模超大、消防设计难点较多时,还应委托第三方的消防性能化评估公司对航站楼的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案进行复评,以便对航站楼的消防设计方案进行完善和优化,切实提高航站楼的消防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隽. 性能化消防设计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工程上的应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11):53-58.

[2] 北京奥运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与消防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张鸿鹤,孙宝盛. 机场航站楼工程消防性能化设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2):143-145.

[4] 朱蕾. 大型航站楼的消防设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11):807-809

第10篇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消防电梯;高位消防水箱;末端试水装置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高层民用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城市之中。这象征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但同时高层民用建筑火灾蔓延快、人员疏散难、扑救难度大,给消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于立足于自救的高层民用建筑来说,直接用于灭火的消防给水设施尤为重要。现就工作实践中碰到的情况结合现行防火规范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施的设置做几点探讨。

1.室外消火栓与水泵接合器的设置

室外消火栓是消防用水的取水口,而水泵接合器的主要用途是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通过其将水送入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供灭火用。在高层民用建筑设有消防水池的情况下,这是对消防用水的一种补充,使得系统更为可靠。《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3.6条规定,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为10~15L/s;7.4.5.1条又规定了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按10~15L/s计算且距室外消火栓的距离宜为15~40m[1]。也就是说,一组水泵接合器对应于一个室外消火栓的供水,因此室外消火栓与水泵接合器的设置应结合起来考虑。实际工程中,由于喷淋系统湿式报警阀的止回作用,喷淋系统水泵接合器需于报警阀前环网接出室外,经常是两组或三组甚至更多水泵接合器布置于一处,或者将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水泵结合器也布置在一起,而周边规范规定距离内只设置有一个室外消火栓。这样的情况下除一组水泵接合器外,其余需通过消防水带从更远处的室外消火栓处吸水,不利于水泵接合器的使用以及消防灭火工作的进行。笔者以为室内各水消防灭火系统的水泵接合器宜分散布置,以利于室外消火栓数量的对应,同时遇两组或两组以上水泵接合器布置于一处时,可在规范规定距离内适当增设室外消火栓。

2.消防电梯前室的消火栓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防电梯间前室应设消火栓”[1],那么设于前室的消火栓可否保护相邻部位呢?对于这个问题争议很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此并没有具体说明,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的条文说明中指出:消防电梯前室内消火栓是为方便消防人员向火场发起进攻或开辟通路才设置的,不计入消火栓总数内[2]。有地方设计院或消防部门认为依据此将其视为消防电梯间前室专用,而不保护其余部位,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有待商榷。

消防电梯是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供消防队员进行灭火与救援使用的电梯,其往往是消防队员首先到达火灾现场的地方。以消防队员的习惯而言,不可能利用前室消火栓开道后,放开手中水枪再来寻找附近其他的消火栓来救火,这不合常理。尤其对于单元式或塔式住宅的特例,建筑核心筒内除消防前室外已无墙面设置消火栓,也就只能利用前室消火栓灭火。另外对于部分可能进入前室的烟气,可通过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正压加以保护。综上所述,在特殊情况下,消防电梯前室内消火栓除用于消防队员开道外,应该也可用于保护其充实水柱能到达的其余着火部位。

3.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和容积的确定

当高层民用建筑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高位消防水箱,设于高层民用建筑屋面,其作用是利用位差提供系统启动初期的用水量和水压。对于消防水箱的容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7.1条作出规定“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3;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3;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m3。”[1]。而实际工程中,有设计人员援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4.4条“消防水箱应储存10min 的消防用水量。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25L/s,经计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储水量大于12m3 时,仍可采用12m3;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经计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储水量大于18m3 时,仍可采用18m3”[2],认为高层民用建筑消火栓系统及喷淋系统设计流量总和大于25L/s,经计算10min消防用水量大于18m3 ,所以不分建筑类别均设计了18m3的消防水箱。

笔者以为将喷淋及消火栓系统设计流量简单相加的理解是有误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流量是按作用面积内喷头同时打开且喷水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由此计算而来,但是火灾初期即喷淋泵启动前作用面积内喷头不可能全数动作。《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对喷淋系统高位消防水箱容积的确定没有作具体的叙述,只是提到其储水量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但是参考10.3.2条:“不设高位消防水箱的建筑,系统应设气压供水设备。气压供水设备的有效水容积,应按系统最不利处4只喷头在最低工作压力下的10min用水量确定” [3]。可以理解为同样需保证喷淋泵启动前喷淋用水量的情况下,高位水箱内喷淋系统消防储水量可按系统最不利处4只喷头在最低工作压力下的10min用水量确定(因通常情况下火灾初期影响面积不大,喷头开启不多,按4只喷头开启作用计)。以中危险II级,最低工作压力0.1Mpa为例,最不利处喷头流量为1.33L/s,可计算得高位水箱内喷淋系统消防储水量为3.2m3,与按喷淋系统设计流量计算出的结果相差甚大。

因此,正确理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4.4条,不能将该条文套用到高层民用建筑上计算高位消防水箱容量。

4.自喷配水管入口的减压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8.0.5条规定:“管道直径应经水力计算确定。配水管道的布置,应使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衡。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中各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不宜大0.4MPa.”[3]。此条规定了轻、中危险计场所自喷配水管入口的最大压力,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危险等级一般为中危险级,自喷水泵是根据最高层最不利喷头工作压力经过计算而选择。由于自喷水泵的扬程还需考虑建筑高度、水力损失等因素,故必使高层民用建筑的每个喷淋分区的底部几层配水管入口处压力大于0.4Mpa。工程实践当中有看到设计及施工单位对此不予重视,往往对超压部分的配水管道没有采取减压措施,这样超压部分的作用面积内喷头喷水强度会远超规范规定。结果是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喷淋系统用水量大于按规范基本设计参数设计出的喷淋消防水池容量。因此合理运用安装减压孔板等手段,对自喷配水管入口应按要求进行减压,是保证消防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容忽视。

5.自喷末端试水装置的设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置末端试水装置,……末端试水装置的出水,应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3]末端试水装置由试水阀、压力表以及试水接头组成,对于消防验收和日常检查,是很重要的一个设施,用来判断喷淋系统工作压力能否满足规范要求。而工程实践当中,我们通常看到末端试水装置的设置被忽视,或设置位置不在最不利点,或试水接头设置不规范,最为常见的是施工单位为图方便,将末端试水装置与排水管道直接相连接。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最不利点喷头后接试水阀(平时常闭,试验时打开),之后接压力表,之后再接流量系数等同于防火分区内的最小流量系数喷头的试水接头。此外,试水接头不能与管道或软管直接连接,应以孔口出流的形式排入排水漏斗。这样末端试水装置才能准确的模拟出最不利点喷头的实际喷水情况,测出其实际工作压力,以达到消防验收或检查的目的。

高层民用建筑结构复杂,火灾载荷大,发生火灾时扑救难度高,造成损失大。因此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根据技术的可靠性,实际的可操作性,经济的合理性综合考虑,只有技术可靠、实际操作方便,才能确保安全。以上是笔者在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提出来和同行们交流,共同探讨,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科]

【参考文献】

[1]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快速发展的现代的经济社会,建筑设计工作中的一件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建筑防火的设计。而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而综合性的学科,随着社会高层的建筑、超高层的建筑以及功能复杂、各类新型场所纷纷涌现出来,然而想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要改进已有的防火设计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更有力的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所以,建筑的防火问题得不到解决,会一直危害着广大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这将是建筑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之所在。所有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都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1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我国“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我们人所共知:财产权比不上人的生命权,而将人权与无权相比是不合适的,我们无论在何时都要将公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在消防队员在救火的时侯,我们应该是先救人然后在进行灭火。所以,在进行设计防范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安全疏散和保护,然后我们再考虑消防设施的有效设计。

2 有效的设计的方法

2.1 防火设计的方式

目前来看普遍使用的一种防火方法是按照指定的条例去做。而建筑设计者唯一能根据所要设计的建筑的现有状况,从规范中确定设计的指标就如同医生“照方抓药”一般。

2.2 防火设计的性能化

防火设计的性能化是新型的防火设计思路,它往往是建立在比较理性上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据消防安全的原理和方法达到的性能的目标,而且针对各类建筑物的实际的状况,根据预测的结果进行的全方位的评估与预算,期待着找到最好的防火的方法和和最好的防火保护。这种设计方法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制约和法制法规的约束,在使用上受到严格的控制。

3 有效便捷的建筑设计

3.1 有效的疏散通道

为减少和杜绝火灾伤亡,烟熏中毒和房屋倒塌而遭到的严重的伤害,必须尽快撤离;所以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安全的疏散。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一般不得少于两个,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安放更多的出口。而楼梯是楼层的安全出口,在遇到火灾时切记不要开敞的楼梯间容易导致火的蔓延,以至于妨碍人员的疏散,人所共知的:封闭的楼梯间能阻挡烟气,这样有利于人员的疏散。对于高层在设计中有暂时的避难所,必要时可以设屋顶直升飞机,从空中进行人员的疏散,另外,疏散通道上要设紧急照明灯、疏散的方向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为此我们要求建筑物应有完善的安全疏散设施,为了安全疏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2 设置有效地消防通道

要结合道路的设计在建筑物四周合理有效的设置消防通道,以保障发生火灾的时候消防车畅通无阻,迅速准确的到达火在现场,及时实施扑火救援的工作,同时也为消防扑救的工作创造了先决的条件。所以要求室内在装修时所使用的材料尽量做到不燃或难燃化,尽量杜绝火灾的发生和降低蔓延速度。

3.3 合理有效的楼梯间

在进行建筑的楼梯间设计时不要太夸张,而且楼梯的踏步和门之间距离不要很近。因为火灾来临时,这是人流最集中的地方和场所,将十分的危急。我们要设有能挡住烟气进入的楼梯间,要求不要过高,一般就行,而低层和多层的建筑可以我们可以采用双向弹簧门的形式。在医院等公共场所的防火门应该朝着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以后应该能从任何一侧手动都能够开启。

3.4 设置有效的排烟设施

首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针对公共场中的娱乐厅和游戏场所进行了布置走道的两侧. 要满足最远房间的疏散门并按要求进行设计安全出口的距离;其次,应按照要求设置排烟设施,不论是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多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都要设有排烟设施。最后,多层的民用建筑要在一、二、三层设置排烟设施,可将它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地方或令选地方,不管房间面积的大还是小,都需要设置有效地排烟设施。因为建筑物火灾时会产生大量浓烟,不仅妨碍疏散还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因此,高层、地下建筑的走道、楼梯间及消防电梯,都应该按照情况安排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有利设施。

3.5 有效的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

一般建筑起火约在10~15分钟开始不断的蔓延,在场人员可通过电话进行报警或者使用消火栓进行灭火。所以在大型的公共场所、高层的建筑以及容易引起火灾的厂房、仓库中应设自动报警器和自动灭火的工具。

4 防火规范记心中

显而易见,建筑的防火设计是一项涉及范围广、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所以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较全面的建筑的知识,还要进行艰苦的努力,即使,规范和条纹较多,并且条纹比较散,那些大量的数据特别难背,但我们也要克服困难,这样看来,建筑设计防火的重要形式无人不晓得,它将会以其高度的重视。

4.1 多看

4.2 多记

4.3 多积累

4.4 多学习

4.5 多请教

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真正确的领悟规范的精神实质,才能够灵活的运用到工作中,以保证自己设及建筑对用户负责。

5 防火设计的总平面

在进行总面积的设计要根据本身以及就近的建筑的火灾危险等级、建筑物的性能、作用来一起考虑辐射热作用,在扑火和救火的过程中要按照要求,尽量减少用地。每个建筑物之间要满足规范规定的防火之间的距离。这样会有效地防止火灾发生,以免火势在建筑物之间蔓延,我们将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也为救火创造了先决的条件,并且也为消防灭火和紧急疏散工作提供了充裕的有力的场地。

6 高效的建筑设计

对于建筑的设备以及消防的设计就要全靠专业人员来完成,作为建筑的专业人员不许了解有关的建筑常识及相关的知识体系,与相关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一起来完成设计。在进行设计时要经过周密的计算和确定,并且在平面图上要标明规格、数量及位置,让人一目了然。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的防火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建筑的防火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涉及了建筑设计的所有的过程,还涉及了各个行业。这对专业的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人员必须从方案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对建筑防火设计做出全面、周密的考虑和决策的同时,还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法规,采取防火措施,杜绝和减少火灾危害性,从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损失。这是我们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这也是建筑设计人员的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朱建峰,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给水的几个问题探讨[J].给水排水,1999,25(12):54-56.

第12篇

消防设备供电与控制的设计中,主要设计到以下的几个常用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消防设备供电与控制流程上的合理性是保证消防设备在发生火灾时,其功能的正常发挥的重要保证;是将火灾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比较有效的方法。因此,对消防设备的供电和工艺控制流程进行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2.消防设备的供电

2.1.消防设备的供电负荷等级: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的规定,消防用电的负荷等级与建筑物中供电负荷的最高等级相同。

一类建筑的消防用电按一级负荷供电,二类建筑的消防用电按二级负荷供电,除此而外的建筑采用三级负荷供电。

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照明指示标志在外部电源不能保证时,可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但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主电源应采用消防电源,备用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系统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在设CTR显示器、通信设备等时,宜由UPS装置供电。

2.2.消防电气的供电线路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单独的回路供电,并当发生火灾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的标志。建筑物内不设配电柜室,消防电源应单独接引,单独配线穿管;室内设配电柜室,消防电源可从配电柜单独专线配出。

一、二级负荷供电的消防电源线路,应采用双源双回路供电,并在线路末端设置双电源自切自投装置,两个供电线路不能穿同一钢管、线槽、电缆桥架。

消防电源线路若采用普通电线电缆时,必须穿穿管暗敷设在非燃烧结构体内,明敷设时,必须穿金属管并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在电缆沟、电缆桥架内敷设时,应采用阻燃型电线电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电线电缆绝缘层着火发出的要害气体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因此,电线电缆的低烟无卤要求逐渐提上日程,对于地铁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场合,电线电缆必须要求低烟无卤,对于地上建筑至少应保证低卤低烟。

3.常见的消防电气设施

在民用建筑中,常见消防电气设施主要有以下集中:

3.1.消火栓及其消防泵

这是最常规的消防电气设施,设置于大多数可以使用水消防的场合,主要用于火灾时灭火。该系统一般采用手动触发。

3.2.自喷消防泵

设置于可以使用水消防且面积较大、人流较密的场合,如高层、大型商场等,主要用于火灾时大面积的灭火。该系统一般采用压力开关进行触发。

3.3.防火卷帘门及电动防火门

主要设置于高层建筑、空间面积比较大的商场等,主要用图是放火、防烟,缩小火灾事故范围,防止火灾的蔓延。该系统一般采用安装于卷帘两侧的探测器触发。

3.4.正压送风机

发生火灾时,向火灾层输送正压新鲜空气,一方面为火灾层的人员提供足够逃生的氧气,以免因空气中氧气缺少而窒息,另一方面阻止因烟囱效应使火灾向上层蔓延。该系统一般由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触发。

3.5.排烟风机

火灾扑灭后,排出火灾层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保持火灾救护人员能够呼吸到足够的新鲜空气。该系统一般由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触发。

3.6.消防电梯

火灾发生时,帮助人们从火灾发生层快速逃生至底层,离开发生火灾的建筑物。

3.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利用火灾早期的一些现象,如各种烟雾、火光等信息,及时反映火灾信息,做到先期预防,讲火灾发生的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损失。该系统一般由探测器、控制器、消防设备执行机构和相关的控制线路组成。

3.8.气体消防系统

该系统集火灾探测、气体灭火为一体,主要适用于一些不便用水消防的含有贵重设备的场合。该系统一般自成体系,它包含必要的火灾探测和相应的执行机构,在保护区域发生火灾时,自动释放灭火气体。该系统由保护区域内配套的火灾探测器进行触发。

3.9.消防广播和声光报警器

该系统主要用于发生火灾时,组织和疏导人员疏散和快速撤离,该系统触发由消防控制中心(消防值班室)完成。

3.10火灾应急照明

该系统用于发生停电事故时(包括火灾事故),帮助人员逃生与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