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超声医学

超声医学

时间:2022-11-05 21:35: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超声医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超声医学

第1篇

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复习法

如果说既往超声诊断医师的知识是由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基础知识和超声专业知识加上其他影像手段所构成的相对单纯的平面型知识结构,那么介入性超声的进展,还要求超声医师(尤其是从事介入超声的医师)了解更加广泛、深入的相关临床专业知识,也就是要求知识的结构向更为复杂的立体交叉型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是对超声医师已有知识的优化和整合,同时是对自身知识更新能力和适应竞争能力的检验。实践已经证明,超声医师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超声医学包括介入性超声学科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实习过程中,为学生建立这样一种立体的知识体系,思维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基础学科、临床学科在每一个病例中的运用同样是教学的要点。比如恶性梗阻性黄疸这样的病例,介入超声的直接目的是在扩张的胆管内置入引流管,缓解胆管系统内压力,减轻黄疸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那么我们针对连续的4例患者的诊疗过程和术后随访结果,为学生举办了题目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超声治疗”的科室内讲课。从梗阻性黄疸的病理变化,发生因素,患者症状的科学解释几个方面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病因,不同部位梗阻之间的异同;然后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不能做外科手术,为什么要选择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在选择穿刺部位时的思路等等。讲课结束后要求学生查询相关科技文献,并说出自己的体会。从而为学生建立一个从病理、解剖、临床到介入超声原理到科研观点的立体思维框架。学生普遍表现为比传统的课堂授课要更有兴趣、更加主动去学习。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重视基础培养

严格要求细节操作尽管医学逻辑性思维很重要,但是离不开每一个基础的知识点和细节操作,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实战性人才,不是空有想法的理论家,尤其在实习阶段,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时期。无论是超声诊断还是介入性超声病例,基础方面包括:超声成像原理,伪像的鉴别,测量、取图、描述报告的具体要领和要求。细节操作方面包括:围术期适应证、禁忌证的取舍,与患者的术前谈话、签字、穿刺操作的定位、穿刺针、引流管等工具的特点、使用方式,选择不同工具的原因,术中并发症的处理及术后随访内容等等。只有重视细节,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才能够安全、有效的完成介入超声工作,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性的想法。这些工作依然在病例讨论结合理论讲授这样一种核心模式下完成。

三实习作业法-规范报告书写

超声诊断报告是超声诊断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以精准的专业术语,将正常以及异常所见如实的反映给临床。规范的超声报告是按照质量控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示范性、指导性的超声诊断报告。安排实习生每天以实习作业的形式完成一些常见疾病的超声检查报告以及介入性超声报告的书写。在书写超声诊断报告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并掌握各个系统的超声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及超声专业术语的描述。在书写过程中,带教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其中的错误以及不足,并且可以使其在书写报告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尤其是介入性超声报告,相当于临床医师一次小手术的术程记录,在书写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对于手术过程进行“复盘”,从而增强记忆,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效果远远大于单纯的理论讲解。在现代医学临床、影像技术均飞速发展的今天,介入性超声已经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不可忽视技术领域。但是在我国超声医师建设中,尤其在介入超声教学方面,从大学课堂到临床实践,力度仍远远落后于时代需求,多数数超声工作者总体素质与上述要求也相距较远。超声诊断人员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培训已成为我国超声学科建设中最紧迫和最重要的艰巨任务。超声学科应加强包括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人才的培训及梯队建设。介入超声医师应有足够的临床基础训练。例如,有的医院曾规定必须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的医师才可以从事超声科工作(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从事临床超声的医师至少应有5年的临床工作经历)。但是,目前的现状是本科教学学时距离临床实际要求十分遥远,对于疾病的认识、超声的思路培养、甚至介入超声的基本知识也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病例讨论结合理论讲授这种模式为中心,将介入超声的基本观念、技能从本科实习阶段给予培养,为超声学科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刘建周方平隋阳钱伟单位: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电诊科

第2篇

题目:立题应简明确切。通常20个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6个字为宜。应能准确的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一般论著不超过5人;综述1人''''审校不应超过2人。

摘要:250字左右''''并按结构式摘要撰写''''即:

(1)目的:本项检测或研究的出发点。(2)方法:所观察或检测的指标''''如病人及对照组的数目、性别、年龄、病种''''使用的仪器、探头频率以及采用的方法等。(3)结果:检测或实验方法得出的具体效果或指标''''对比数据''''最后结果''''以及对上述各项的附加解释。(4)结论:本项目的观察、研究或检测后的总结性的定论。

关键词:凡有摘要的论文皆应标引关键词。关键词主要自文题中选取''''不足时可自摘要或正文中选用。选自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对象和涉及的新技术等。(1)定义:可直接表达论文要点、中心内容和特征的词。(2)用途:提供检索窗口。(3)数量:3~10个''''一般3个。(4)词性: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而代词、介词、冠词、连词、情态动词等皆不能作为关键词。(5)方式:按顺序排列成关键词索引。(6)要求:用规范化检索语言''''即主题词。应查阅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dicalSubjectHeadingsAnnolatedAlphabeticList.MeSHAAL)。当所用词未查及时''''可用同义词、近意词或关联词''''并可配用有关的副主题词''''亦应查阅《MeSHAAL》副主题词字顺表〔1〕。

引言:应在250字之内。应概括简明的叙述立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与基础''''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指出本研究的目标。

材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此部分是论文的基础和关键。评价论文主要看材料和方法的可信度和确定结果的标准。应写明病人、对照组、所用仪器种类、探头频率、检测的方法、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剂量等。

结果:此段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和检测的最终目的''''即所获得的结果。此部分可分别用文字、图表表示。可强调或摘要叙述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结果应有充分的数据及对比性研究''''最后结果应是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而不是作者自行判断或推断的。例如:应用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30例分析。在此文章中''''仅有诊断多少例的所见及数据''''而无最后的分娩证实''''这样的文章则欠科学性。

讨论: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反映文章水平高低的主要部分。应重点突出自己的新发现、新概念、新学说、新规律''''及所作出的结论和观点。对研究中所发现之不足处亦应说明''''此外''''可以提出设想或建议。

在书写讨论段时''''应注意撰写技巧''''要简明扼要、语言顺畅、抓住重点、条理分明的表达出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使读者易懂''''看后有收益''''但要避免口语化。

第3篇

关键词:超声医学;教学

超声医学是现代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实时动态、易操作、无创伤、灵敏度高、无特殊禁忌症、可重复性强、费用低廉等优点,使其成为了现今临床检查和诊断各学科疾病所不可缺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随着腔内超声、血管内超声、介入性超声的兴起,更使超声医学从诊断走向了诊疗相结合的道路,其与临床工作结合更加紧密,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超声医生。

1超声医学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

超声医学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要以解剖学为基础,病理学为诊断依据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超声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名优秀的超声医生的必须首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超声医学教材特点是以局部解剖为主线,逐个介绍各系统中各个器官不同疾病的不同超声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一个疾病的超声诊断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超声医学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诊断疾病的能力。科室每个星期安排超声业务学习和基本功训练,包括每周早晨的疑难、典型病例讨论,讨论之后由主持人将典型的病例理论知识再给学生讲述一遍,加深印象。要求学生进行记录,随访,将所学习的知识以书面的形式保存,以便日后查阅。每月还有进行基础知识的小讲课,对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系统的讲授,培养学生扎实的解剖基础,进一步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表现和特点。

2超声医学教学工作中要突出理论与超声声像图相结合

超声声像图是以解剖形态学为基础的,所以学习好解剖结构,再学习超声声像图就会容易很多。超声是利用各种组织结构间不同的声阻抗,使用不同灰度图像来反映回声的有无和强弱,从而分辨解剖结构的层次,显示脏器和病变的形态、轮廓、大小以及毗邻关系。工作中所采集的一幅声像图只是组织器官的一个断层或切面图像,改变探头位置或方向可获得任意不同的图像。而我们不能只是局限在一个切面说话,需要动态扫查,从多个切面全面扫查来评价组织器官的形态、病灶的特点。在给学生带教时候也要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尽量给学生提供较多操作的机会,慢慢熟悉超声图像与解剖结构的关系,老师在旁边指导,传授手法,很多医生的工作经验及操作手法是学生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必须在工作中反复体会和总结。例如一些脏器的解剖以及毗邻关系比较复杂,必须熟知这些解剖结构,再熟悉正常的超声图像和不同病变的超声图像,这样才能对病变部位及性质进行正确的定位和描述。现在的超声仪器的设置比较高端,对其操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时候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扫查方法,而且要随时调节仪器才能获得满意的声像。最后教师要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对于学生正确的思路要给予肯定,对于欠缺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引申,考虑不妥的部分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3超声医学教学中要注重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

由于基础理论知识繁冗复杂,知识点又很多,大多都是必须要掌握的重点难点,要是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平铺直叙地讲解,学生上课时候会觉得枯燥乏味,听完课后还会觉得一无所获。但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使用幻灯片、动态视频或者图表与文字相融合的形式,将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立体形象的展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例如在学习乳腺病变的超声诊断时,就把乳腺的解剖结构在PPT上展示,并讲超声新技术―乳腺弹性成像采用视频效果显示出来,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乳腺的解剖结构的印象,而且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更清楚、简便的了解最新、最前沿的超声诊断技术。

在教学中,我们每周都要进行病例分析,将疑难的、罕见的病例单独拿出来给学生讲解、分析和讨论。教师将某个病例的病理基础与声像图特点结合起来,举一反三,并与其他病例对比分析,鉴别诊断,这样可以使学生这个疾病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尽可能的选择有代表性、主题明确的案例,针对学生的层次,找出学习的难点、重点。生动、典型的案例能够综合反映理论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教师的指引下积极开展案例分析,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要注意的是教师设置的案例要注意控制案例的难度,过难、过易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病例分析时,注意要精心设置案例问题,教师设置案例问题是要经过细心缜密的思考的,将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设置案例问题,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掌握其相关的医学知识,扩展学生的临床思维。例如,教师在给出卵巢畸胎瘤的案例之后,可以向学生出问题:卵巢畸胎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是什么?卵巢畸胎瘤的病理分型有哪些?其临床表现有哪些?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超声检查时其特征性的超声表现是什么? 在案例分析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的开展病例讨论和分析,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主张,相互学习,从对方身上学到不同的思考方式、临床思路以及别样的分析方法。

4超声医学教学工作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4篇

关键词:床旁超声 重症医学 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28-01

床旁超声被急危重医生称为“看得见的听诊器” [1],正逐步走入重症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在急危重症诊断治疗监测检查等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2008年3月―2013年3月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126例行床旁超声应用情况及提供的信息对治疗决策的影响及临床效果,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床旁超声检查在危重症患者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6例患者均为我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住院患者。其中男79例,女47例,年龄12~85岁,平均47岁。急性心肌梗死48例,主动脉夹层7例,肺栓塞8例,心包积液12例,胸腹腔积液118例,内脏损伤61例,急性胰腺炎12例,胎儿监测3例。所选病例均由超声医学科医师行床边超声检查,并在行超声检查后24小时内86例完成了X线及CT检查,68例行穿刺治疗。

1.2仪器与方法 :应用机器为mylab70xvg彩色多普勒,由我院超声医学科医师完成,病人按检查要求采取不同。

2 结果

本组126例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115例次,占91.27%,其中纠正了13例临床经验判断错误,占10.32%,明显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漏诊误诊8例,占6.35%。本组126例,并在行超声检查24小时内86例完成了X线及CT检查,68例行穿刺治疗。漏诊2例次,原因为气胸量极少;诊断胸腹腔积液(血)118例次,漏诊3例次,均为少量血胸,误诊3例,2例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误诊为疝气。

3 讨论

急危重医师一直在寻求一种快速的、有效的床旁检查手段以及时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处理。而随着床旁超声诊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能满足全身大部分脏器评估的要求,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美国急诊医师于2011年发表专门指南,正式将急诊超声检查列为急诊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可见其重要性【2】。其临床应用价值有:1、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应用范围广,诊断符合率高,尤其在急性疾病和创伤救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组126例心血管及腹部急危重患者均及时行超声检查,超声和临床诊断符合115例,符合率91.27%。2、急诊床旁检查缩短了患者候诊时间,减少患者搬动,并可与临时检查、复苏、或其他诊疗措施同时进行,不耽误抢救过程,为危重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能及时诊断和干预对决定患者生命至关重要,本组7例主动脉夹层均以胸痛收治,急诊床旁超声检查显示增宽的主动脉腔内有撕裂内膜随心动周期而搏动,确定撕裂部位、范围、识别内膜口内有无血栓,7例均及时手术,抢救成功。3、中心静脉穿刺在超声引导下会更容易更安全。急诊床旁超声检查与常规的超声检查有很大区别,主要是针对创伤的重点检查(FAST),重点判断有无胸腹腔出血、有无心脏填塞,FAST检查至少4个切面,1、右上腹:重点是胸膜内范围、膈下间隙、肝肾隐窝以及肾脏下方。2:左上腹:即胸膜区、膈下间隙区、脾肾区以及肾脏下端区。3:肋下或剑突下,显示心包。4:持股上切面,显示膀胱后或子宫后液体【3】。尽管床旁超声检查有多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1、图像质量易受环境、仪器及患者配合干扰等因素影响。2、床旁超声检查范围广,患者病情复杂,操作者技术经验也会影响检查结果,本组误诊2例,1例将血管壁间血肿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将脓肿误诊为疝气。建议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根据需要及时完善X线及CT检查非常必要,当然超声医师应结合临床病情特点,加强责任心,多切面探查,密切结合临床,减少漏诊误诊率。

参考文献:

[1 ]张茂. 急危重医师“看得见的听诊器”――床旁超声应用进展(J).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第十二次年会.重庆:2008:6S-03.

第5篇

【关键词】超声医学;胎儿发育异常;超声诊断

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具有3%的发病率,其中还有2%的新生儿由于畸形严重而夭折。所以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是促进新生儿死亡率不断降低以及人口素质提升的关键环节[1]。在对具有明显解剖形态学改变的畸形进行诊断的时候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对于那些仅有生物径线测值改变,而没有明显生态学改变的异常发育却会非常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所以说在对胎儿发育异常进行筛查和诊断的时候,超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本文对畸形胎儿产前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超声医学在胎儿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了12周以上的住院产妇共计有6021例,年龄在19―42岁之间,孕周在13―42周之间,共计有72例在院分娩畸形胎儿,在产妇产前采取超声检查的方式针对胎儿系统进行检查,经过超声检查发现有58例胎儿畸形,在足月产或者引产之后得以证实,此外还有14例漏诊,在分娩之后才发现畸形。

1.2方法

采用彩色三维超声成像仪,采用探头的频率5―9MHz,经过阴道三维容积探头。在检查者将膀胱排空之后,取膀胱截石位,在阴道后穹窿进行探头的置放,对子宫以及双附件进行二维常规扫查,采用三维成像的方式针对可疑子宫发育异常的患者。在表面模式成像之后,检查人员进行分析和观察,采用存盘的方式对所有的三维超声数据进行处理[3]。

2 结果

分娩的72例畸形胎儿当中,有22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其中包括12例脑积水、2例无脑儿、8例脊柱裂;18例消化道畸形,其中有8例内脏外翻、2例先天巨肠结以及8例直肠闭锁;14例唇裂;2例脑积水;4例尿道下裂;10例肢体异常,2例胸前壁血管瘤和胎儿后腹膜畸胎瘤,其中还有14例畸形胎儿属于两种以上复合畸形。在经过超声检查之后,14例漏诊的包括4例唇裂、4例尿道下裂以及6例直肠闭锁,达到了83%的畸形检出率。

3 讨论

所谓的出生缺陷就是指的胎儿发育异常,其中包括功能异常以及形态结构异常,在最近几年以来,随着孕期规范的产前检查以及在临床上超声的广泛应用,能够对胎儿的发育异常实现及时的发现,从而将妊娠及时终止。超声是促进新生儿死亡率不断降低以及人口素质提升的关键环节[4]。

脊柱裂、脑膜脑膨出、脑膜膨出、脑积水以及无脑畸形,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无脑儿。在超声检查中主要表现为颅骨光环的缺少,瘤结样团块会在胎儿头颅出现,蛙眼症是其典型的表现,一般情况下,最早可以在第十二周查出来。异常增多的脑脊液积聚在颅腔内就是所谓的脑积水,最多可以达到1000毫升的贮积量,增加的脑脊液以及受压的脑实质,非常容易造成梗阻性难产在引产过程中的发生。侧脑室在临床20周前会出现暂时性的失调,所以不要轻易对脑积水下诊断结论。脑膜脑膨出以及脑膜膨出属于颅骨先天性缺损,最为常见的是枕部。脊柱裂在腰骶部出现的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先天椎管闭合不全而引起。典型的超声影像会在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有所体现,经常会共存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畸形,超声在对这种畸形进行检查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达到100%的诊断率。

消化系统畸形包括内脏外翻、内脏膨出以及消化道闭锁。最容易漏诊的就是消化道闭锁影像,常常会在喂奶呕吐或者产后无胎粪时发现。在妊娠12周之后临床上与超声影像相结合就可以较快的作出诊断。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可以在超声显像中被发现的包括肾发育不全、尿路梗阻或闭锁、肾积水、多囊肾等。一般情况下在妊娠20周之后进行诊断。

肢体异常主要包括手足畸形、断肢畸形、无肢畸形以及缺肢等。以超声像图为根据可对之进行诊断,然而却需要仔细寻找小的畸形。其中较为少见的就是胎儿肿瘤,其具有多样的发病形式,在发病的时候同时还会伴有羊水过多以及多种胎儿畸形。具有较大肿瘤时会出现分娩困难。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优生优育的问题。作为一种方便的、无创的检测手段,超声可以为临床上的治疗和诊断提供非常可靠地依据,从而成为对胎儿畸形进行筛选的临床上的非常关键的诊断方法。此外,早期发现胎儿畸形,并且给予早期治疗以及早期诊断可以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节省下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国放,闻辉,季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 19(1): 82-83.

[2] 严英榴,杨秀雄,沈理,等. 全莲花.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探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13,4(5):395.

[3] 杨太珠.胎儿骨骼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J].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志, 2010, 21(9): 528-529.

第6篇

一、超声科进修医生继续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国内及科室内的继续教育现状,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如果一直沿用以前的教学方式和途径,势必要造成进修医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内容的减少,这样不仅不利于本科室的发展,也阻碍了进修医生的能力的提高。因此,对继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超声科进修医生继续教育改革

继续教育改革主要从课程内容、授课形式、授课教师等方面进行。

1、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要考虑实用性、时效性、知识与本专业的相关性等要素,其中以内容的实用性为主要要素。授课内容要做到“四新”,即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超声是一门影像学技术,离不开图像的识别和鉴别诊断,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语言上要简练,多看图说话,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展示一幅肝脏实性占位的超声声像图,要求正确描述图像特征,并分析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及诊断依据,结合图像,教师要把近几年诊断这类疾病的超声新技术、新方法讲授给学生,开拓他们的视野,加大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这样实用性、时效性就非常高。进修人员的学习具有时间紧、要求高、目的性强、任务重等特点,所以在培训时要量体裁衣,打造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并及时听取学生的诉求,多了解他们希望学到哪方面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质量。超声科是一个要亲自动手操作的学科,临床操作技能非常关键。以往的讲课内容着重知识的讲授,往往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克服这一缺陷,就要求带教老师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一对一的讲授操作手法、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操作病人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随时解决,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因为目前超声科的工作量非常大,做到这点非常难,需要带教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2、授课形式

目前超声科授课形式主要为科室内小讲课。除了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外,可以补充2种授课方式:分组讨论学习法和网络学习法。分组讨论学习法就是将进修医生按照腹部、小器官、血管等不同检查部位进行分组,每个部位学习2个月,这2个月由专门的带教老师带领学习,从操作技能到基础专业知识,随时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这样有针对性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非常重要。网络学习法就是移动的课堂。可以实现“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4A下的课后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建立固定的邮箱和网页,教师把重要的课程内容做成PPT放到网上,学生自由时间阅读学习,有时间消化知识,疑难问题随时查阅网上其它资料辅助学习。建立微信群,带教老师把要求学生掌握的通知、知识点随时到微信群中,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师生互动平台,要充分利用此资源。

3、授课教师

目前超声科的授课教师限于本科室的主治医生以上资质的老师,应该在此基础上聘请外院专家授课,取长补短,对于教师本身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继续医学教育能改变人的行为,是提高卫生队伍素质、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要重视继续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使其更加完善。

作者:于蕾 杨力 李建国 路阳 芦宁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

第7篇

    题目:立题应简明确切。通常20个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6个字为宜。应能准确的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一般论着不超过5人;综述1人'审校不应超过2人。

    摘要:250字左右'并按结构式摘要撰写'即:

    (1)目的:本项检测或研究的出发点。(2)方法:所观察或检测的指标'如病人及对照组的数目、性别、年龄、病种'使用的仪器、探头频率以及采用的方法等。(3)结果:检测或实验方法得出的具体效果或指标'对比数据'最后结果'以及对上述各项的附加解释。(4)结论:本项目的观察、研究或检测后的总结性的定论。

    关键词:凡有摘要的论文皆应标引关键词。关键词主要自文题中选取'不足时可自摘要或正文中选用。选自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对象和涉及的新技术等。(1)定义:可直接表达论文要点、中心内容和特征的词。(2)用途:提供检索窗口。(3)数量:3~10个'一般3个。(4)词性: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而代词、介词、冠词、连词、情态动词等皆不能作为关键词。(5)方式:按顺序排列成关键词索引。(6)要求:用规范化检索语言'即主题词。应查阅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Annolated Alphabetic List.Me SHAAL)。当所用词未查及时'可用同义词、近意词或关联词'并可配用有关的副主题词'亦应查阅《Me SHAAL》副主题词字顺表〔1〕。

    引言:应在250字之内。应概括简明的叙述立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与基础'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指出本研究的目标。

    材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此部分是论文的基础和关键。评价论文主要看材料和方法的可信度和确定结果的标准。应写明病人、对照组、所用仪器种类、探头频率、检测的方法、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剂量等。

    结果:此段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和检测的最终目的'即所获得的结果。此部分可分别用文字、图表表示。可强调或摘要叙述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结果应有充分的数据及对比性研究'最后结果应是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而不是作者自行判断或推断的。例如:应用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30例分析。在此文章中'仅有诊断多少例的所见及数据'而无最后的分娩证实'这样的文章则欠科学性。

    讨论: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反映文章水平高低的主要部分。应重点突出自己的新发现、新概念、新学说、新规律'及所作出的结论和观点。对研究中所发现之不足处亦应说明'此外'可以提出设想或建议。

    在书写讨论段时'应注意撰写技巧'要简明扼要、语言顺畅、抓住重点、条理分明的表达出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使读者易懂'看后有收益'但要避免口语化。

第8篇

【关键词】超声波图像 三维成像 表面成像法 体积成像法

1 引言

超声波诊断系统具有非侵入性、能实时产生器官动态图像以及移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医疗应用,超声波成像已经成为现代医疗诊断中不可或缺的系统之一。超声波图像是一个二维的?面断层扫描图像,其成像原理如下:当采用超声波探测系统导入组织后,由于不同的组织各部分对声波的阻抗?同,会产生不同的反射波,因此形成了超声波图像。与传统X 光投射式图像?同,超声波图像中通常需要分析图像所代表的组织/器官的意义,需要有足够的人体结构解剖学方面的知识,对人体内组织与器官三维结构具有充份的了解与空间分布的概?,才能正确从中解译出超声波图像中各个组织的情况。利用超声波图像进行诊断,则需要?积足够的超声波图像解译经验,才能快速且准确地判断出图像所代表的生理现象。

超声波图像也会因设定而产生?同的结果,包括:探头频率、扫描方向、扫描深度。因此解译一张超声波图像,不只要有对图像范围内组织与器官特性的了解,还要配合仪器的操作与设定,才能顺利解译图像所代表的意义。此外,超声波图像会受到音波散射与干涉效应的影响,使得成像效果不清晰,图像边界模糊,因此更加需要具备充份的专业训练与经验,以解译超声波图像。由于超声波图像是以二维扫描切面方式呈现,因此在解译超声波图像时,需结合结构学、解剖学、生理学等专业知识,以及对人体各部位清楚的解剖及空间相关概念。在超声波成像中,三维超声波图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通过三维立体成像,能让人清楚地得知各个器官组织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以提供在医疗上的疾病判断标准,因此,三维超声波图像技术在现代医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二维超声波成像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的医学超声波三维成像技术。

2 三维超声波成像

近年来,在临床的应用上,由于三维超声波成像系统的技术大幅改善,使得许多医疗研究领域不断地被开发,因而对病人的诊断以及管理上造成很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胎儿、心脏以及妇科方面等领域最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

在三维超声波成像中,首先建立三维结构的人体组织及器官。在临床上虽然医生或专业人员对人体结构?有了充份的了解,可是人体结构复杂,对超声波切面图像所代表的意义不能完全记忆;因此在超声波设备旁,常常都会附上辅助的?面图像,对应各主要部位超声波图像所代表的组织或器官切面位置,方便医生进行对比。近年来,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断提升,现在已经能在计算机上展现出逼真的3D ?体效果与多屏幕输出功能;在计算机所呈现虚拟现实中,创造出与真实空间相类似的环境。通过对象物?引擎的开发,更以可在虚拟环境中仿真物体的真实物?特性,进而发展虚拟现实等工具与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娱乐等领域。最典型的取得三维超声波图像的方法,是通过移动探头,以线性扫描(Linear Scan)、扇形扫描(Sector Scan)或是箭形扫描(Sagittal Scan)的方式,连续取得多张二维图像后,再给予图像间应有的相对空间位置,最后利用表面成像法或是体积成像法来实现三维成像。这种情况下获得的三维超声波图像是由多张二维图像组合而成的,所以必须知道每张图像间相对的空间位置才能组合出正确的三维图像。目前得知图像彼此对应的位置与方向的方法,传统上可将探头加装上一额外的空间定位系统,当探头移动时,定位系统即可记录下探头移动的位置与方向,再对应于所取得的二维图像。

通过上述的介绍可知:在求得二维图像间彼此的相对空间位置后,即可使用表面成像法(Surface Rendering)或体积成像法(Volume Rendering)予以三维图像的重建。表面成像法简单地说是将物体的表面部份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因此在做表面成像之前,必须从每一张二维图像中圈选出感兴趣的区域(Region of Interest),以找出立体对象之表面部份,并将这些表面之曲面利用诸如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之贴图来近似。表面成像法由于只粹取出物体的表面部份,因此数据量大幅减少,节省许多做三维立体成像的运算时间,但目前最大的瓶颈在于超声波图像要准确地分割出有兴趣的部位并不容易,以致于在实际应用上可能会因物体图像的小特征和分支没办法精确的分割出来,而导致产生不正确的表面。同时由于一般在做图像分割时,只粹取出物体边缘部份,因此对于物体的内部成像或是含有多个物体同时重迭的成像均不易实现。在体积成像法,(Alan Watt.,1993)、(Richard S.Wright, Jr. Michael Sweet, 2000),其成像的主要原理为重新取样、梯度计算、求明亮度、归类以及组合成像,首先,假设以观察点为基准朝三维物体作观测,随着从观察点发射的光线前进路线,可以看到光线会通过物体,并且会在物体内部相交,由于这些相交点常常不会刚好落在三维数据的取样点上,因此必须通过邻近取样点的灰阶值以线性内插的方式来求得可能的灰度值。

3 结论

临床应用日益增加的需求使得三维超声波成像技术越来越受关注,在胎儿、心脏以及妇科方面等领域最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在分析二维超声波成像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的医学超声波三维成像技术。

参考文献

[1]Dror Aiger and Daniel Cohen-Or, "Real-Time Ultrasound Imaging Simulation", Real-Time Imaging, 1998.

[2]Alexandre Hostettler, Clément Forest, Antonello Forgione, Luc Soler and Jacques Marescaux, "Real-Time Ultrasonography Simulator Based on 3D CT-Scan Images", Medicine Meets Virtual Reality, 2005.

作者简介

肖波(1971.4-),女,重庆人,泸州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电气工程硕士,讲师,从事医疗仪器、医学图像处理、DSP及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研究。

第9篇

人体一旦感染HIV并进入发病期后,因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丧失而发生机会性感染,例如细菌、病毒、真菌、病原虫等感染。而这些病原体感染后,会促使机体更易患像Ka-posi肉瘤、非何杰金淋巴瘤等肿瘤的疾病,此时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病变部位,从而为艾滋病的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数据。消化系统是艾滋病患者易病变的系统之一,仅次于呼吸系统。有资料显示HIV感染可直接感染肝脏细胞,包括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人们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可以在肝脏中检测出HIVP24核心抗原,同时HIV感染后患者对HBV和HCV的感染成为易发,故肝炎的发生成为了艾滋病患者常见的疾病。另外吸毒导致的艾滋病感染者在艾滋病患病之前肝脏部位均遭受某种程度的损伤,本身有较强的肝毒性从而造成艾滋病对肝脏的损伤增大。同时脾脏因是CD4+细胞聚集的场所,成为了HIV攻击的主要器官,并使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功能受损,感染骨髓干细胞,经过红髓的血液比例增加,使正常或异常的血细胞在脾中阻留或破坏增加,使脾瘀血肿大。胆囊、胰腺、双肾和腹腔等器官均是艾滋病患者易遭受感染或病变的部位。而影像学检查不仅能够对病变部位或脏器进行定位、了解病变部位的大小、范围、形态等物理性质、而且可提供更为直观的病灶或脏器切面结构图(甚至还有立体三维或四维图)像,同时可运用多普勒超声技术通过检测病灶或脏器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因此超声波检查对艾滋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观察可提供最有价值的依据。

2艾滋病超声检查的最新研究进展

2.1肝脏超声检查

艾滋病患者进入发病期后肝脏部位常见的疾病是肝炎、肝损害和肝肿大,肝脏部位超声检查可诊断出疾病损伤类型、以便于医生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肝脏疾病。应用超声方法可区分肝肿大和肝损伤的区别,有研究结果报道肝肿大的发生率在艾滋病患者中占35%,肝损伤的发生率为67%,可见影像学超声检查可区分出不同肝疾病类型。在区分肝疾病中,超声检查可给出肝脏大小异常和回声异常等信息,同时能够精确观察肝肿瘤、肿瘤转移情况、肝硬化、脂肪肝等,有研究报道有的患者可同时患多种肝脏疾病,在评价患者CD4+/CD8+比值和患者营养情况后可得出疾病类型与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是正相关的。

2.2胆道超声检查

胆囊炎、胆道扩张或缩小以及炎症均成为艾滋病患者胆道部位病变,超声检查可区分不同疾病类型以及细微结构病变。例如有研究者报道了艾滋病患者胆结石发病率低,而胆道和胆囊病变率较非艾滋病高,由此可看出超声检查可区分出胆结石、胆道和胆囊病变。同时有研究者用超声检查来统计胆囊病变的发生率,即胆囊增厚7.5%、胆石症有5.8%、胆汁淤积有4.3%、肝外胆管扩张有2%和肝外胆管增厚有0.3%。而同时超声可检查出胆囊增厚的原因是因水肿造成,另外有患者因患有肿瘤如非何杰淋巴瘤、Kaposi肉瘤等而挤压胆总管从而引起胆总管扩张和胆囊肿大。

2.3胰腺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在艾滋病胰腺病变的检查目前报道比较少,笔者曾多年来跟踪艾滋病患者的胰腺变化,只有11/6020例胰腺肿大;通过报道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胰腺部位病变后外观无显著差异,即超声检查难以区别。有报道称艾滋病患者胰腺损伤占艾滋病患者的10%,而10%病变均是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检查,影像学无法提供详尽的检查报告。目前认为之所以难以辨别,胰腺损伤主要与机会性感染、吸毒、酗酒、以及治疗过程中药物副作用所致。特别是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副作用,例如戊双眯等治疗卡氏肺囊虫等机会性感染可致急性胰腺炎,非何杰金淋巴瘤、Kaposi肉瘤可浸润损害胰腺,机会性感染可损害胰管和实质。

2.4脾脏超声检查

脾脏病变有均质和非均质两种,并且以肿大症状为常见,属于非特异性的。艾滋病脾脏肿大通过超声检查可检查出低回声,并且通过病灶部位的低回声可以诊断为脾肿大,并且这类脾肿大主要是因结合或鸟型分枝杆菌感染化脓造成。另外对于脾小脓肿检出率低的情况,有的研究者作了多方面调整,例如降低探头频率至3.5MHz,甚至降低至3.5MHz,检出率增加至11.0%。超声除检查病灶类型、区分特点外,还可用于研究脾脏和其他腹部病变之间的相关性,例如有实验室数据表明,超声检查出脾脏肿大与肝病、周围淋巴结病和辅T淋巴细胞数无明显相关性。临床超声检查数据表明,在病原体感染和肿瘤的非艾滋病者中脾脏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因此脾肿大的机理还有待探讨。

2.5双肾超声检查

肾脏部位病变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侵犯性病变,此类病变通过超声检查可辨别出肾肿大或缩小、肾形态异常、肾实质或肾窦回声异常、肾集合系统病变等。通过超声检查出的回声增强,可诊断出肾盂肾盏增厚[5]。同时为了证明回声增强的诊断正确率,有研究者应用超声检查得出回声强弱与肾小球病变轻重和性质无关,而回声增强与肾小管扩张和肾间质变化具有相关性。超声检查除了上述的应用外,还可应用于疾病的预后评估。例如超声检查出肾缩小、实质回声不均匀、皮髓质分辨不清、肾窦脂肪减少者出现尿毒症、蛋白尿后在10个月内死亡。肾积水的改变多是非何杰金淋巴瘤、Kaposi肉瘤压迫输尿管或真菌如念珠菌感染阻塞输尿管所致。

2.6腹腔超声检查

腹腔病变常见为腹水,一般多见于艾滋病中晚期患者。超声检查可探明腹腔积液的情况,包括积液的量多少,液体的性质以及液暗区内有无分隔或包裹形成。且在艾滋病患者中轻度腹水占22%,中度腹水占13.5%,且主要以渗出液为主。通过超声检查研究得出,产生腹水的原因是各种机会性感染如鸟型分枝杆菌感染、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肾病、肿瘤、胰腺疾病、心脏病、恶病质等。

2.7腹腔部淋巴结检查

因艾滋病毒感染机体后主要浸染CD4+细胞,因此作为CD4+细胞富集的淋巴结病变自然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常表现淋巴结增大,通过超声检查可见椭圆形或圆形病变。一系列研究总结出,临床超声检查这类病变通常在腹膜后主动脉、胰腺周围和肠系膜等处。

第10篇

[关键词] 超声医学;诊断;发育异常

[中图分类号] R7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2-0101-03

Diagnostic and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 in fetal development of abnormal

YE Haiyan1 HUANG Anqian2

1.Department of Ultrasound,Wen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Wenzhou 325000,China;2.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and Image, the No.1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 City, Hangzhou 310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und in fetal development of abnormal. Methods A total of 58 cases of fetal development of abnormal c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fetuses with abnormal was related to the age, complex deformity was the most common deformity. Conclusion Ultrasound inspection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find fetal development of abnormal,and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reducing the rate of live births of fetal development of abnormal.

[Key words] Ultrasound in Medicine; Diagnosis; Dysplasia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手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围产儿的死亡率已经明显得到控制,并有所降低,但是婴儿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仍在于先天性畸形和发育异常,因此对胎儿的早期诊断已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全民的出生人口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超声检查已经在产科普遍得到应用,是最方便、最安全、最有效的诊断手段[1-4]。超声医学为人们对胎儿医学的认识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得产科医生还有孕妇自身对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对胎儿的器官发育情况及解剖形态进行仔细观察,为获取更加准确的胎儿信息提供保障。随着对胎儿发育异常认识的不断深化,产前超声检查可获得更多胎儿器官及发育情况的信息[5-8]。超声医学对孕妇妊娠子宫的检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结合胎儿超声检查和对母体子宫血管系统的检查、母体血清生化标记物的检查及母亲病史的采集这些项目,不仅能够评估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畸形的风险,还可对某些妊娠晚期才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对孕妇和婴儿的健康情况进行早期诊断,避免危险的发生[9]。

超声医学是目前检查和评估胎儿发育是否正常的首要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本文就超声医学在胎儿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 523例孕妇,均行产前超声检查,其中58例超声发现有胎儿发育异常。将所有孕妇按年龄段(相差5岁)分为6组,分别为≤20岁、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及>40岁。比较不同年龄段组孕妇的胎儿发育异常发生率的差异。

1.2 方法

孕妇采取仰卧位,进行多方位(纵向、横向及斜向)联合扫查,对胎儿的头部、脊柱、躯体、内脏、四肢、胎盘及羊水状况进行逐一观察,常规测量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及羊水量等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利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oluson730型超声仪的四维模式,对胎儿颜面部、四肢及胎儿发育异常部位进行实时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胎儿发育异常与年龄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孕妇在20岁以后,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大而有增高的趋势。尤其孕妇年龄>40岁时,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高达18.18%;≤20岁组与31~35岁组的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35岁组的胎儿畸形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21~25岁孕妇的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低于≤20岁组(χ2=89.36,P

表1 不同年龄段孕妇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比较

2.2 胎儿发育异常的类型及其构成比

胎儿发育异常根据类型和构成比不同,见表2。超声显示胎儿十二指肠闭锁造成的畸形均可见腹腔上部有双泡现象出现(封三图7),可能胎儿腹壁裂造成的畸形可见腹腔脏器漂浮于羊水中(封三图8),可能胎儿内异常回声团和室壁瘤造成的畸形,见封三图9。

表2 胎儿发育异常分类

3 讨论

3.1 产前超声检查的意义

目前,超声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检查及诊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超声医学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更新,为临床疾病的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10-12]。超声医学除用于单纯的疾病诊断外,逐渐转向疾病治疗的引导、监控、评价和直接治疗等方面,并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0,13,14]。孕妇健康检查最重要的一步是产前超声检查,分为三个方面,包括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和针对性超声检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针对胎儿颜面部、四肢等的检查)。其主要目的是排外大部分胎儿畸形,以减少患儿的出生率。

3.2 胎儿发育异常发生率与孕妇年龄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21~30岁年龄段孕妇的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较低,说明在21~30岁年龄段是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在≤20岁年龄组可能由于卵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而造成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较高。>35岁年龄组的孕妇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加上孕妇体质逐渐下降,致畸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且随着孕妇年龄的继续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可高达18.18%。说明孕妇年龄的增加对于优生优育是不利的,因此孕妇年龄对于优生优育不容忽视。

3.3 胎儿发育异常的类型及其构成比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类型可以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其中复合畸形最为常见(13 例) ,所占构成比高达22.41%。因而在产前超声检查时要全面、细致,发现一种畸形的同时还需要对复合畸形进行一一检查,做到不遗漏。故在孕期彩色超声产前检查中,需要对主要的胎儿畸形类型加以排查。

3.4 超声检查的应用

超声检查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①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目前通常建议在孕期进行三次产前超声检查,第一次检查为早孕期(妊娠10~14周),主要目的是测量胎儿的胎龄,也可以排外一些较大的胎儿畸形情况,主要是针对无脑儿、脊柱裂及单腔心等,以确定治疗方案。第二次检查为中孕期(妊娠20~26周),此期由于羊水最多,胎儿活动度大,胎儿的结构比较清楚,可以排除更多的畸形。主要是对胎儿各脏器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是胎儿发育异常诊断的黄金时期。第三次检查为晚孕期(妊娠32~36周),测量胎儿的各种径线,以预测胎儿的大小是否和实际的孕周相符,目的是监测胎儿在宫内发育是否正常及发育成熟的程度,也可以排外一些早期不会发现或者不明显的畸形,如多囊肾、消化道狭窄等疾病。②超声可对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胎儿在不同孕周期内的大小可通过超声进行测量,由此来确定胎儿的生长情况。在实际工作中,超声多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要明显优于单次测量结果,对于判断胎儿是否发育异常可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另外,对于孕龄的准确判定也十分重要,因为孕龄与胎儿的发育有直接关系。在孕期中,早孕的超声检查又显得更加重要,主要对妊娠囊和胚胎头臀长两个指标进行检查,其中常用且准确的是监测胚胎头臀长。③超声检测胎盘状态。胎盘检测如果出现异常,会导致产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如胎儿生长受到限制、早产及孕期出现大出血等,因此对于胎盘的超声检查必不可少也十分必要。胎盘的正常位置是附着于宫腔上部的前壁、后壁或侧壁。胎盘的厚度与妊娠期的长短有关,胎盘在妊娠早期较薄,相对面积较大,可在声像图上观察到胎盘是均匀附着于子宫壁上。胎盘厚度随着妊娠孕期的进行会逐渐加厚,且面积会相对缩小。④超声评估羊水量的变化。羊水量多少会因妊娠期不同而不同,300~2 000 mL是正常羊水量的范围,>2 000 mL属于羊水过多,

总之,超声检查在胎儿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对于胎儿发育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对于发生畸形的胎儿可作出较为明确的判断,并给予指导性意见,如可进行早引产处理,对优生优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是目前产前诊断、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向红, 王自立, 罗江平, 等. MRI与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先天性异常对照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25(5): 480-481.

[2] 张素阁, 王惠, 牟楠楠, 等.超声诊断双胎妊娠并胎儿畸形的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26(10): 1005-1006.

[3] 许玉敏. 超声影像检测胎儿外耳发育临床意义[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26(4): 371-372.

[4] 黄丽卿, 杨璞. Ⅱ级、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对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意义[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5): 791-793.

[5] 涂湘红. 胎儿单脐动脉的超声诊断及伴随胎儿畸形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1): 43-46.

[6] Chasen ST, Kalish RB. Can early ultrasound reduce the gestational age at abortion for fetal anomalies[J]. Contraception, 2013, 87(1): 63-66.

[7] Guindi WE, Michel D, Gabriel C, et al. 3D ultrasound and Doppler angiography for evaluation of fetal cardiovascular anomalies[J]. Inter J Gynecol Obstetrics, 2013, 120(2): 173-177.

[8] Kouam N, Domoua AMN, Niki Z, et al. Polyhydramnios: A warning sign in the 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foetal malformation[J].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Imaging , 2013, 94(4): 433-437.

[9] 周朝辉, 付倩, 罗国阳, 等. 早孕期超声筛查新进展[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2013, 10(1): 8-18.

[10] Benute RG, Nomura MY, Adolfo WL, et al. Feelings of women regarding end-of-life decision making after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alethal fetal malformation [J]. Midwifery, 2012, 28(4): 472-475.

[11] Lee IW, Chang CH, Cheng YC, et al. A review of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applications in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J]. J Med Ultrasound, 2012, 20(3): 142-149.

[12] Liao SL, Tsai PY, Cheng YC, et al. Prenatal diagnosis of fetal encephalocele using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J]. J Med Ultrasound, 2012, 20(3): 150-154.

[13] Tsaia HF, Cheng YC, Ko HC, et al. Prenatal diagnosis of fetal 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of the lung using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ies[J]. Taiwanese J Obstetrics Gynecol, 2013, 52(1): 90-96.

第11篇

输卵管妊娠是一种可危及患者生命的妇科急腹症,临床能否及时诊断和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和预后[1]。超声是临床诊断输卵管妊娠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2-3]。现将输卵管妊娠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综述如下。

1 输卵管妊娠的超声图像表现

输卵管妊娠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4-5],一般可见一下几种类型[6-10]。(1)胎囊型:多见于输卵管妊娠尚未破裂时。超声检查可在附件区见一强回声环围绕着无回声的圆形或椭圆形胎囊样结构,有时可在无回声区内见胎芽及胎心搏动。CDFI表现为在胎囊的周边可探及较丰富的半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表现为高速低阻型滋养层周围血流。由于胎囊尚未破裂,一般在盆腔未见液性暗区。(2)包块型: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流破裂后,胎囊和血液流出,超声检查时除了在盆腔或腹腔见液性暗区外,在子宫旁、附件区还可发现包块。包块的声像图表现按超声检查时妊娠处于各个不同的阶段而异。流产型及破裂型宫外孕,附件区可探及大小及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混合性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见中等强度回声区或低回声区,有时可见变形的孕囊,其壁较厚,回声稍强,囊内多数无胚胎及心管搏动。CDFI显示包块中或边缘显示条状、棒状或簇状局灶性较丰富的连续性低阻血流信号。陈旧性宫外孕,因出血时间较长,血肿机化,液体吸收,血肿外形成一结缔组织的假包膜,此时包块常表现为实质性强回声。(3)盆腔积液型:多见于输卵管妊娠破裂大量出血,主要声像表现为腹盆腔大量积液,积液中可见絮状的弱光点回声。子宫及肠管漂浮于积液中,盆腔可见混合性包块或无包块。

输卵管妊娠时,子宫受内分泌的影响常轻度增大,内膜增厚,部分患者在宫腔内因积血或积液等原因还可见液性暗区似“孕囊”,称“假孕囊”[11]。

2 输卵管妊娠的超声诊断

胎囊样结构是输卵管妊娠典型的超声图像表现,如能在胎囊内见胎芽、胎心,即可确诊输卵管妊娠。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依据盆腔混合性包块、积液等超声图像表现,再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如突发的下腹疼痛、停经史、阴道不规则流血、血或尿hCG阳性等,绝大多数也都能作出准确诊断[12],文献报道输卵管妊娠超声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13-14]。

3 鉴别诊断

由于输卵管妊娠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其超声图像表现不但复杂多样,而且有些声像表现与其它疾病互有交叉重叠,误诊时有发生[3,13]。因此,鉴别诊断非常重要。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3.1 胎囊型输卵管妊娠与卵巢内小囊泡的鉴别 卵巢内的小囊泡如卵泡、黄体,其声像图表现为小圆形的液性暗区,有时与胎囊型的输卵管妊娠极为相似。两者的主要鉴别点在于,前者的无回声区囊壁纤细,周边可见卵巢组织回声,囊肿周边少见半环状血流,血流频谱为低速高阻;而后者无回声区囊壁较粗、较厚,回声较强,周边无卵巢组织的回声,胎囊周边多见半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显示,血流频谱为高速低阻型滋养层周围血流频谱[2,12,15]。

3.2 包块型的输卵管妊娠与其它疾病所致的盆腔包块鉴别 盆腔炎、卵巢肿瘤等也可见盆腔包块,其声像图表现有时与包块型的输卵管妊娠十分相似。其主要鉴别点为:输卵管妊娠包块以边界不清、不规则、无包膜、无占位效应,内以囊实杂乱回声为主要特征,包块的一侧常能看到较完整的卵巢结构回声,在包块的部位可见较丰富的环状彩色血流信号及高速低阻滋养层周围血流频谱;盆腔炎性包块以边界相对较清,以混合性回声为主,液性部分透声差,内见程度不一的光点回声;卵巢肿瘤一般边界较清,以实质性回声为主,有明显的占位效应[16]。

3.3 盆腔积液的鉴别 盆腔积液在妇科疾病中极为普遍,除了输卵管妊娠外,还有炎症、结核、肿瘤、生理性积液等等。区别在于,肿瘤性积液多较干净,积液中基本看不到光点回声;炎症性积液不十分干净,常可见程度不等的光点、光带、光团回声;输卵管妊娠破裂所致的积液是血性积液,积液中更不干净,常可见较多的不规则混合性团块及密集的低回声光点回声,当冲击积液区时可见光点呈“云雾状漂浮”,当停止冲击时光点又恢复静止状态,这些密集的光点是由红细胞的背向散射信号所产生的,这种红细胞的背向散射信号对盆腔积血的诊断极具特异性[17],据此可与炎症、结核、肿瘤、生理性积液等进行鉴别。

4 宫内真假孕囊的鉴别

“假孕囊”是由于输卵管妊娠时子宫蜕膜反应伴少量出血或宫腔内出血积存所致,有时易被误诊为真孕囊。两者的区别在于:“假孕囊”位于宫腔正中,两侧对称,周围是子宫内膜,形态可沿宫腔形态呈 “单环状”,张力差,且不会随妊娠时间增加而增大。CDFI检查在“假孕囊”的周边见高阻力血流信号;真孕囊位于一侧内膜下,呈不对称非正圆形,张力大,囊壁较粗、较厚,回声较强,呈“双环征”,且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大,囊内可出现卵黄囊、胎芽及胎心搏动。CDFI检查在真孕囊的周边见低阻力的滋养层周围血流信号显示[8,18]。

综上所述,输卵管妊娠的超声图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有些图像缺乏特异性,因此,在检查的过程中,切忌单凭声像图作出诊断,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其它检查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必要时动态观察,这样才能避免漏误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19-20]。

参考文献

[1] 刘荷一,刘明瑜,刘姝燕.输卵管妊娠声像图与异位部位相关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5):390-391.

[2] 马黛群,叶敏.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11):785-786.

[3] 张劲元,严君,何琼.输卵管妊娠的超声分析[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12):845-847

[4]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97.

[5] 李凤华.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6):369-370.

[6] 何迪辉,龚文贵,金文静,等.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11):699-700.

[7] 应涛.经阴道超声检查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4):236-237.

[8] 申启玲,邓波,李卉群,等.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6):365-366.

[9] 侯新燕,矫健,刘元周,等.彩超半环状血流信号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10):780-782.

[10] 韩向丽.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临床意义的探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10):623-624.

[11] 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22.

[12] 冉素真.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比较[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12):811-812.

[13] 卓娅,王小云,鲁静,等.妇科急腹症的超声鉴别诊断与分析[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10):707-708.

[14] 高丽萍.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4):242-243.

[15] 黄世梅,胡争青,肖帆,等.经阴道超声对胎囊型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的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11):774-775.

[16] 冯蕾,张晶,蒋雪,等.不典型异位妊娠的声像图分析[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5):291-294.

[17] 王志耘,何秀波.盆腔积血超声影像特点在诊断异位妊娠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4):255-256.

[18] 胡于凤,唐新良.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未破裂型宫外孕的诊断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2):97-99.

[19] 叶瑜,黄珩.41例异位妊娠声像图分析及超声诊断价值探讨[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9(7):163-165.

第12篇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a)-0135-0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1-2]。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检查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其可通过病变硬度信息的提取,对病变组织进行判断,已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影像学检查方法[3-4]。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0~50岁,平均(40.25±3.26)岁;肿块直径为(240.43±3.33) mm。入选标准:常规CT检查示乳块肿胀,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患者取仰卧位,将两臂自然外展,充分暴露双侧,首先行常规检查,以为中心,对双侧进行扫查,观察肿块及周围组织情况。随后启动超声弹性成像程序,采用美国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LA523探头,频率为4~9 MHz。采用实时双幅模式显示灰阶图及弹性图,对病变区域进行处理,以肿块的面积为基准,弹性图像取样框为肿块面积的2倍,探头的方向与皮肤垂直,进行持续扫描5 s,待获得稳定的图像后,对病灶的超声弹性图像进行评分。

1.3 观察指标

采用5分法对病灶部位的弹性进行评分,整个病灶呈现蓝色,设为1分;病灶的大部分区域呈现蓝色,少数部分呈现红色,设为2分;病灶的边缘呈现蓝色,中央区域呈现红色,设为3分;病灶的整个区域呈现红色,设为4分;病灶的全部及其周围区域呈现红色,设为5分。1~3分表示乳腺病变均为良性,4~5分表示乳腺病变为恶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情况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灵敏度为95.38%,特异度为88.57%,准确率为93.00%。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乳腺良恶性病变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的比较

乳腺良性病变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2.01±0.25)分,显著低于恶性病变的(3.75±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乳腺肿瘤是女性常见疾病,起病时不易被发现,病理较复杂,恶性发展的速度较快,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5-6]。近年来,随着乳腺普查的增多,乳腺肿瘤的诊断呈现明显增高趋势。良恶性诊断是临床治疗方式选择的关键[7-8]。超声及钼靶X线是早期发现乳腺肿块的主要诊断方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具有显著作用[9-10]。

超声检查在乳腺检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常规超声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中,但是在某些病理状态下,临床触诊能够显示的病变组织,常规超声诊断却不能将病变完全显示出来[11-12]。

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型诊断技术,在甲状腺、前列腺及乳腺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13-14]。组织间的弹性主要依赖于分子及微观结构,临床医生可通过触诊定性评价诊断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乳腺组织提供了组织硬度的图像,可根据组织间弹性系数的不同及受到外力压迫后组织发生变形的程度不同,将乳腺病变情况表现出来[15-16]。乳腺病变部位的深浅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的最佳目标,已成为临床诊断乳腺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8]。通过对乳腺疾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17-18]。在超声弹性成像中,乳腺良性肿瘤的硬度小于恶性肿瘤,这主要与不同乳腺结节组织形成的差异有关[19-20]。经过临床研究证实,导管癌之间的间质反应能够有效促进肌纤维细胞向肿瘤边缘靠拢。超声弹性成像表明,肿瘤的硬度明显增大,且高于正常乳腺组织,这可以说明乳腺病变组织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中评分较高的原因[21-22]。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无创、方便、不受空间限制等特点,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正确、有效的信息,进而判定乳腺良恶性病变,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误诊的发生率[23-24]。传统超声诊断检查可以观察到病变内部的血流情况,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在传统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观察到病变的硬度,能够间接反应乳腺病变的性质,进一步拓宽超声诊断的领域,从而为乳腺疾病的检查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25]。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的灵敏度为95.38%,特异度为88.57%,准确率为93.00%,且乳腺良性病变超声弹性成像的评分显著低于恶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康冰飞,刘卫勇,隋秀芳,等.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对乳腺病灶中微钙灶检出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7):598-600.

[2] 梁霞,吴泽惠,杨通明,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单发实性小肿块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4):229-231.

[3] 欧冰,罗葆明,杨海云,等.超声弹性成像图的面积比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 29(2):120-122.

[4] 郭国强,李泉水,罗长锐,等.BI-RADS超声与钼靶分级以及两者联合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9):790-794.

[5] 郝少云,赵新保,欧冰,等.肿物深度对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的影响[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2):104-106.

[6] 张雪兰,杨洁,周玉珊.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6):507-509.

[7] 包凌云,朱罗茜,孔凡雷,等.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和常规超声对乳腺微钙化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3):220-223.

[8] 陈林,陈悦,庞芸,等.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在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 27(7):1378-1382.

[9] 奚群,侯新燕,牛海燕,等.乳腺超声分型的组织结构特征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10):904-907.

[10] 屈建锋,刘芬儒,涂睿,等.静态压缩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实际价值初探[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27(5):410-412.

[11] 王菊,刘佩芳,李军楠,等.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对T1及Tis期乳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15, 95(1):34-36.

[12] 王怡,陈曼,詹维伟,等.乳腺状病变超声BI-RADS诊断价值的初步评估[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27(1):23-26.

[13] 陶玲玲,唐蕾,王怡,等.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12):1072-1075.

[14] 任红,于学林,崔进国,等.超声与X线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6):899-901,909.

[15] 李晓,程流泉,刘梅,等.MRI、钼靶和超声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5):336-340.

[16] 张伟,朱亚,吴海燕,等.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6):392-394.

[17] 李伟伟,陈牧云,陶玲玲,等.乳腺导管内癌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1):45-48.

[18] 贺红艳,张大伟,韦德湛,等.钼靶、超声检出微钙化灶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678-3681.

[19] 李明慧,柳莉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J].肿瘤,2011,31(5):453-456.

[20] 赵立新,洪常华,孙德国,等.X线钼靶与定量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在乳腺小结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94-4895.

[21] 陈彩,杨柳,贾永恒,等.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增生性结节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6):647-648.

[22] 彭梅,詹韵韵,姜凡,等.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3~5级评分标准的初探[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 30(3):202-206.

[23] 邹雪鸣,孙芳芳,徐立江,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 10(26):108-110,113.

[24] 王蕾,韦康来,李智贤,等.T1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硬度与胶原纤维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9):78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