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情景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

情景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3-08-08 17:10: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情景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情景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地理;情景教学法;应用

前言

地理这门课程不仅内容丰富且包罗万象,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地理的特点,反而是其落后的教学观念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在这种大环境趋势下,高校地理教师应逐步淘汰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寻求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所设置的特定情景为基础向学生传授相应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1]。在情景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一定要具有相当程度的真实性,因为这种真实性会使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得到增强。情景式教学法和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同,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根本目的,它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地理学习推动到一个新的阶段。情景教学法和心理学也有着不小的关系,它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地理学习效果。情景教学法在我国如今的地位完全来自于其先进的教育理念。

二.高校地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教师进行板书和口述是传统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教学效率低、教学过程乏味等特点,已不适应如今大学的地理教学。

(二)地理教材版本过于老旧。

有的高校不注重地理教材的更新换代,甚至使用几十年前的老教材。这些教材不仅内容过时,所体现的价值观也与现代社会有所不同,当今的学生很难对其提起兴趣。老教材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其所提供的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数据,对学生没有帮助不说,还需要教师自身查资料进行更新,既耽误了学生的自学又占用了教师的时间,所以说地理教材必须实时更新[2]。

(三)地理教学中实践环节的缺乏。

地理这门学科包罗万象,不是靠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就能学的好的,它极其重视实践,但现如今各高校往往都犯了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地理学习中如果只是学习理论课程,不进行实践或实践成为理论课的小点缀,学生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只有学好理论课程,又能走得出去进行野外实践,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真理[3]。

三.情景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情景教学中教师需要处于主导位置。

情景教学需要教师一手设计,教师必须处于主导位置。教师要通过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要点、课程进度等方面入手,搭建最合适的情景进行教学。不仅要生动有趣更要紧扣教材[4]。

(二)情景教学中师生间要开展互动。

教师在情景教学中不能忽视与学生间的互动,地理在讲解时往往包罗万象,这是学生在地理的学习中较为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入手,收集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情景教学,并在课上与学生互相探讨,创建和谐高效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情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入手。

兴趣是一个人愿不愿意花费时间学习一种新知识的决定性前提,情景教学虽然是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但如果教师搭建的教学情景不受学生喜欢,学生也不会积极地投入到情景教学中来。创建的情景符不符合学生的兴趣,这一点至关重要,决定着情景教学的成功与否。

四.情景教学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一)影视作品情景教学。

在诸多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世界各地的场景,将其融入到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进行学习,更能令其以一种放松的心态面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相关、有趣的各类影视资料,在课上通过投影仪进行播放,创建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将学生们所要学习的知识形象化处理,提高学生们学习地地理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地理的热情。

(二)时下热点情景教学。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推动力,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最新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最新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种谈资,教师通过时下热点情景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例如,如果昨天网络上流传有碰瓷等相关新闻,教师就可以收集碰瓷相关图片向学生们展示,并提出“根据图片中的信息确定其经纬度”等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生活情景教学。

地理这门课程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通过身边的真实场景出发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们真切感觉到“地理就在我身边”,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其领略地理所富含的魅力。例如,在讲解地理位置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探讨我国南北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鼓励学生们踊跃发言、畅所欲言,而教师在最后对学生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借此激发学生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结论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极强又包罗万象的学科,通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无法充分体现出地理所蕴含的美感,只会带给学生们枯燥无味的学习体验,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日渐兴起的情景教学法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它通过多种符合学生兴趣的情景进行教学,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解决了传统填鸭式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但我们也要清楚,情景教学法的使用必须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大学地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慧.解析高校地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6:366.

[2]姜惠玲.高校地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4:48.

[3]姚晓娟.情景教学法在高校日语二外教学中的应用———以仰恩大学英语专业二外习得的现状调查、研究为例[J].学术问题研究,2015,01:67-71.

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2―0065―01

体验式学习,主要是指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认识,属于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体验式学习的中心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利用实践以及反思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不仅符合初中地理学科知识的基本特点,而且也符合初中生的学习习惯,能够实现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作为一项新型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有着自己独特的课堂模式,即在强调创设教学环境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等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内容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根据笔者分析,体验式学习方法主要包括情景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以及动手操作体验法等。

1. 情景体验法作为体验式学习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之中,需要教师设计情景教学,让学生在充分参与的基础上获得个体生命的体验,让学生能够在体验的基本上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其中,情景体验法的操作方法包括:(1)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并对地理问题进行思考。一般而言,学生在学习中会在短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的角色之中,并且会产生非常深刻的体会;(2)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选择比较合适的视频、图画、动画等,让学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兴趣。

2. 社会实践体验法。所谓的社会实践体验法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累,并且能够让学生对地理现象、地理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从而提高积极性。具体的操作方法为: (1)实地考察法。让学生对某个地区的自然风光、生活方式进行观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2)社会调查法。利用社会调查访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关键,也是体验式学习的有效途径。

3. 动手操作体验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做”中学习。其中,动手操作作为体验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动手参与中,能够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多了解。

二、在地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的要点

1. 积极营造体验学习环境。在对地理的学习中,学生的兴趣决定了自我探究问题的程序,只有在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问题的欲望。一般而言,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及民主的学习气氛,是实现教育角色转变的主要条件,学生可将最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另外,还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突出,让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快乐。

2. 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在体验式学习的整个实施过程之中,教师要对学生所开展的体验性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一般而言,组织灵活的交流体验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学生体验的兴趣。在通常情况下,地理教师的指导并不是将地理结论传授给学生,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式。在初中地理体验式学习之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且要对学生研究的情况进行记载,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进行探究活动。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353—01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魔力,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兴趣是行动的不竭之源。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是关键,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产生兴趣。怎样才能做到呢?多媒体课件就是最好的道具!现在学校教室都配上了“班班通”,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教学平台。

让学生先欣赏一段香港繁荣的影视片段或景观图片,以音乐作背景。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可使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来。用这样一段影视片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巧设问题.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成功地上好一节课,必须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在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景、气氛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在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

一堂课的导言,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探究事物的冲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事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的欲望状态。总之,只有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有利于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创建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形象逼真的情景和意境,将知识动态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出现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具有容量大、速度快、生动直观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弊端。课堂容量大,反而使许多学生接受不了。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的内容毕竟很多是自己没有接触过的,许多学生需要一个思考和接纳的过程,但课件中的许多内容总是一闪而过,在学生们头脑中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速度过快,使许多善于思考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也只能是疲于奔命地去接受,而不是通过理解来记忆。即使课件具有很强的完整性,但很多图像与总结性提纲只是一闪而过,留给学生总结与整理思路的时间非常有限。生动直观固然很好,但有时候往往流于形式,一节课上完后,课堂上学生们非常有兴趣,也充满了新鲜感,一张张美丽的图片确实让许多学生大饱眼福,但是课后却什么也记不得了,把课件中老师讲解的精髓抛弃了。同时一些重难点问题需要反复练习时,因时间、方式、器材等因素限制,不能实施,缺少灵活性。所以教学往往成了有趣的教学或是精彩的教学,而不是有效的教学,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也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法,要重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在多媒体课堂,可以辅以小黑板、模型等工具,配合教学,起到加深、总结的效果和巩固教学成果的作用。.地理教师仍然要重视传统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一些需要举一反三、反复讲解和练习的内容上及情境教学的生成中,教师采用传统的画图等方法,仍然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

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技术培训、业务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对多媒体工具的掌握水平。要针对教学内容,对资料进行活化处理,按照突出性原则、重复性原则、局部放大性原则、新颖性原则等,使地理素材突出地、动态地、重复地呈现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定向感观刺激,使地理要素与空间形态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地理是一门文理兼有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广泛性、区域性、动态性和实用性。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学科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鉴于当前初中学段地理教育的现状,我们作为教育者更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改进更新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教书育人,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娟妙.教师如何做好多媒体教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

[2]朱京曦.多媒体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3]袁天才.多媒体图表教学法[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4篇

关键词: 环境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 整合策略

境教学,是指针对人与自然活动的一门教学,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认识,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高中地理教学,则是指除去环境教学之外的自然教学,其教学内容和范围相对于环境教学更加广泛。

一、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关联性

首先,环境教学属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高中地理教学不仅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和人,更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

其次,高中地理教学对于环境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环境教学所研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对人或者对自然有深刻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才能够有坚强的基石,才能够有所深入。

可以说,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看似相互独立,实际上却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的关联系决定了二者必须得到有效的整合,才能够达到各自教学的目的,才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现状

1.教学教师对于二者整合的客观条件欠缺。

高中阶段,是学生的冲击阶段,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广大高中院校的首要任务是贴近高考,提高升学率,由此导致高中地理教学老师在进行环境教学与地理教学的教学过程中,简单服从学校指令,迎合高考考试需求,急切提高学生的试卷答题能力、课本背诵能力,而不能创新整合教学模式,不敢创新整合教学模式,只是简单地将二者的教学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2.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手段需要提高。

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都是必须贴近大自然的教学课程,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教学体制下,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无法真正贴近大自然体会感受,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而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多媒体的运用仍然欠缺,特别是高中阶段,一方面是学校不允许,认为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任何帮助,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升学的压力,可以说,高速信息时代中多媒体设备的欠缺,就是教学手段落后的体现,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影响到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3.在二者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

不管是独立的环境教学或者高中地理教学,还是二者的有效整合教学,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而在这两个因素当中,真正的主体则是学生,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因素而存在,对学生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的地位远远高于学生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真正的主体,对学生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或者是“灌输式教学”,就像往一个瓶子里灌水一样,不管水的质量,也不管瓶子的容纳情况,只是不停地重复灌输的动作,而学生只能接受。

三、改变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实现有效整合的措施

1.国家教育局要积极改进应试教育制度,学校要积极创新,发挥教师的创造力。

外在宏观条件的欠缺,需要国家积极支持,逐步稳定地改进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让高中的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不是依附于高考而存在,让二者的教学不再背负高考的压力,让学生在二者的整合教学过程中轻松自由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高效学习。

2.学校要积极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促使二者整合教学手段的改进。

在高速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高中的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的整合教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将其运用到二者整合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手段,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或者互联网资料搜索,丰富教学内容,模拟情景教学,也可以通过课堂的多媒体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3.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如:①邀请环保局专家作专题讲座;②以每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3·12”植树节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全校举行环境保护知识图片展览,通过校电视网络、主题班会、黑板报、环保手抄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环保宣传活动;③参与实际的环境保护活动,在全校掀起“保护环境,由我做起”的环保潮流:每个班都分别设置垃圾分类回收桶,在全校掀起节约用纸、废纸利用的热潮;④组织学生到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参观,了解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过程,增强学生对本土的环境状况的感性认识,深化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性学习。

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二者的有效整合,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地进行自我分析和改进,积极解决在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让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快速实现。

第5篇

大量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我国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能在学科教学中较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就能有效弥补心理健康教育的短缺。对于地理课堂教学来说,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补充作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较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地理教学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阵地,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可行性研究

地理是一门既属于社会科学类又属于自然科学类的综合性很强的特殊的学科,其教学内容蕴含了大量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唯物主x价值观教育 地理学科的很多知识都很好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规律,进而明确客观事物的系统性、差异性和普遍联系性。

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科中有大量的地理概念、地理数据,涉及到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变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景观的形态变化、地质演变过程等大量的跟德育相关的知识。

爱国情感的培养 在中国地理相关知识中,学生通过对祖国位置优越、海陆兼备、疆域辽阔、文化多样、人口众多等基本国情的了解,可极大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在了解到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等知识时,结合很多学生在电视媒体上曾经看到甚至亲历过的事件,让学生萌生建设祖国、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的强烈愿望。

总之,要学好地理,学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观察、记忆、想象、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社会认知、人文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习相关地理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此外,结合地理现象,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与课程渗透,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认真、细致、求真、务实等良好的性格特征。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挖掘这些宝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加以利用,就可以在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

激发地理兴趣,培养学习自信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成就感。在地理健康课堂的小组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通过展示自己获得别人的欣赏和鼓励。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产生了兴趣,还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然树立起自信心。

开展合作探究,提高参与动机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既可发展学生的智力,又为学生研究能力的训练创造条件,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机会,这正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率和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深化成功体验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各种时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开展意志教育,同时着眼于榜样的树立,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开展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敏感而脆弱,幼稚而无助,甚至情绪激动时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平衡自己的内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还要具备爱心和耐心,树立平等、民主的教学思想。结合知识的教学,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情感的满足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挖掘地理美感,开展情感教育 情感是产生内驱力的源泉,可以说,地理教材所选的每个单元内容都是深刻思想、丰富情感和崇高审美的凝聚。地理教师应把学生领进这心灵的故乡、精神的家园、美好的意境,在亲切怡然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学生听课是心旷神怡还是愁眉不展,或者说学生是处于情感积极状态还是处于情感消极状态,其听课和学习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前者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情趣,产生不断上进的有效动因,后者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情趣,产生厌学的对抗情绪。所以,教师要尽量寻觅学生的闪光点,再给予放大、肯定和鞭策,这对学生来说是无与伦比的幸福。为此,注重感情教育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让他们体验到认知的乐趣。

第6篇

(一)能够加深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教学效率。纯文字性例如,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个地区特有的地貌或者地形等,学生看见和自己生活区域不同的地区状况时,会产生好奇感,容易集中注意力,这样就能够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内容变得富有活力,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可以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图像分析,能够增加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记忆和比较,从而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当讲述河流方面的知识时,通过看图像,学生可以明白黄河最终是流向了海洋,而对塔里木河最终是怎么样消失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两者相互对比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知识,更容易记忆。

(三)合理运用地图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科学合理地使用地图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因为教师在授课时通过地图的标示能够将各种复杂的地理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鲜明深刻的印象,再通过反复地读图、说图和绘图,让学生不断获得对地图感知的同时,有效地增强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比起让学生死记硬背,运用地图记忆更加科学。

(四)合理运用地图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使用地图可以逐渐地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各种地图形象,他们的空间感就会越来越强。这种空间感一旦建立,学生们就更加容易接受掌握新的地理知识,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想象和思维能力。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与分析可以把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联系和规律。

(五)合理运用地图教学能够发挥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渗透德育,而寓德育于地图当中是地理教学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地图上学生可以看到祖国辽阔的疆域、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资源等,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在介绍名胜古迹时播放漫画“××到此一游”等,可以号召学生爱护公物、讲文明。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图表进行教学

强化图表教学,利用图表进行地理教学,需要从很多方面下手,下面我们仅就以下三种办法来进行论述。

(一)精选图表。精心准备地图是备课的重要内容,是地理教学中运用好地图的基础。利用图表的第一步就是先要精选图表,选对图表,选合适的图表。何谓合适的图表呢?首先要具有清晰、鲜明的特点,要简化,主题突出,让学生一眼看出图表中包含的内容,一下子就能抓住图表中的地理知识。但是不可能都是简单的挂图,遇到复杂的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将其简化为几张简单的图表,再加以叠加,循序渐进,一层层揭示,效果会比直接出示复杂的图要好得多。其次,图表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多利用生活中的内容作为图表内容,因为地理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地理也是为生活而服务的,因此生活化的图表选择是十分有必要的。再次,要贴近学生的兴趣。我们的图表是给学生看的,如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图表教学的目的了。我们在选择图表时尽量选择一些新颖的、内容丰富的图表,这样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进而产生地理学习兴趣。

(二)设计开放式的读图练习。通过研究近几年我省的中考题,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题是以图表为背景的,考查了学生的读图、析图和应用能力。确实这样,读图、析图能力可以使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信息量大增。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呢?我省初中地理科目只是在初一和初二这两年进行学习,因此我们需要循序渐进,从初一到初二给学生规定不同的读图技能要求:初一掌握基本读图、填图、绘图、析图能力,初二掌握综合运用能力,等等。仅仅这样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开放式的读图练习。所谓开放式,就是没有固定答案,只要符合图表所显示的知识和内容即可。比如在讲完国家地理知识后,多拿几幅图来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谈谈图中显示的内容,谈谈图里还隐含了哪些内容,从横向、纵向等方向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加强图表在教学中的作用。

第7篇

关键词:少教多学;初中地理;分层教学;自学能力

“少教多学”教育理念旨在关注人的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学习到书本知识以外的技能,注重生存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学科,“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和“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等教育理念促使初中地理课程观发生改变,“少教多学”教育理念也逐渐得到广大初中地理教师的认可。近年来,很多教师积极将该理念融合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具体授课思路和技巧。目前研究考虑的大多是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少教多学”,深入到某个学科的研究较少,初中地理课堂如何实现“少教多学”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进一步凝练出初中地理课堂实施“少教多学”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最好的“教”就是“不教”,最重要的“学”就是“不学”,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少教多学”理念中极其重要。笔者认为, 教师应在如下方面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1.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推动认知的内在动力,只有有了这种内在推动力,学习行为才会持续下去。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学习埃及时,教师可讲一些金字塔的历史故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学习兴趣。

2.加强学法指导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总结规律,发挥教师的“导学”功能,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中地理课的学法指导,一是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二是教给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方法,如读图的方法;三是教给学生总结归纳和探究问题的方法。这里要遵循的原则包括循序渐进原则,由特殊到一般和由一般到特殊原则,遵循认知规律的原则等。

3.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有专家指出,有些地方新n改美其名曰“授之以渔”,但却没告诉学生“鱼”是什么,使课改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同样导致“渔”的结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该发挥示范作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讲解必要的知识点,疏通脉络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少教多学”才不会流于形式,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在学习亚洲与欧洲后,教师带领学生用制作图表的方式,通过对比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点、河流特点和人口特点等方面的异同来深化知识,指导学生在学习其他大洲及其他易混知识点时学会使用列表等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二、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1.教学目标生本化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学目标的制订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段特征、性别差异,根据每个个体的知识水平、自身特点及家庭因素等差异制订适合不同个体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制订并不断调整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多元化

学生体验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少教多学”中不可忽视。在现代地理课堂中,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启发性学习、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在地理课堂中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理教学模式经历了从“无模”到“有模”,而后再到教师“心中有模而表现无模”的发展过程。教学模式从无到有再到无,体现了教学模式内化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后内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妙在变化”。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点,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3.教学评价过程化

科学的地理教学评价是对地理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基本保证,教师应在日常的地理检测中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以充分发挥地理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同时教师应把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检测、评价放在地理教学评价的重要位置,以充分发挥地理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教师应运用多样、高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展开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4.教师培训常态化

教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培训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过程,而是多方参与的学习机制。教师培训应注重平台搭建和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专家和参训教师的长期联系,促成教师培训常态化。

三、对地理知识进行难易分层

要做到“少教多学”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即对于难度不同的知识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简单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学,对于难度较低的内容可采取先学后教的原则,即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再给出答案;对于难度较高的知识,可采取先教后学的方法,即教师预先教给学生知识,而后再学以致用。如在学习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时,由于其难度较大,且为避免第一印象的错误,应采取先教后学的方法;而学习农业区位时,为加深知识的记忆,应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至于一些简单内容和学生自主发挥余地较大的内容,如海洋环境保护等,可让学生自学。根据知识难易“因材施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体现了对知识学习的针对性。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如今,Google Earth和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也为地理教学的革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在新时期,教师掌握一门专业的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地理教学实际中,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实现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求教师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如在讲到地球运动时,可利用Google Earth软件进行教学,方便学生多角度观察地球运动的方向,以弥补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等问题。

总之,“少教多学”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课堂学习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分层,并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少教多学”。“少教多学”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叩开学生求知的心扉,使学生在自我求知的海洋里发展能力,在反复体验中提高素质。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师深入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把正确的学习方法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冬岩, 魏为. 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 2010(5):31-35.

[2] 马庆荣, 姚宏伟. 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理念的启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1,13(12):33-36.

[3] 林楠. 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高中地理核心内容分层教学策略[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4):24-26.

第8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教学过程 兴趣培养 思考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a)-0138-01

1 精心准备第一节课

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知之不多,针对这一学情我们一开始就要把同学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打下良好的地理基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阶段的第一节课是尤其重要的。有了这些认识后,我在上这第一节课时,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并非按部就班地讲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任务,而是通过用学生平时碰到的事例来提出种种问题、现象,请同学们思考,并指出这些问题或现象可以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得到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难道他们就不怕下雨吗”;“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在国际长跑比赛中最常见到的就是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等等,对于同学的回答,我马上表扬和鼓励他们,同时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新的知识,以扩大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惊叹世界之辽阔,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接下来利用游戏活跃气氛,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选派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与地理有关的内容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明白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体现地理的重要性,认真上好第一节课,这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束火花。

2 重视每一堂课的导入

导语,它虽不是课的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处理得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比如:“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一课中,首先播放影片某船只“帝国号”遇到暴风雨向国际救援部求救的片段,接着提出问题:救援部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一下子问题铺开了,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我们的新内容中来。又如在“影响气候的因素”这节复习课中,需要复习的内容较多,如果单靠教师口头归纳总结,很难一下子说清楚,也很枯燥,所以一开始我运用投影来展示我国气温分布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再结合问题,简洁明了,直观性强,效果更好。总之,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再加于生动地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

3 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

3.1 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内容吸引学生,可以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异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应,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地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中学地理素养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因素,尽可能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了解到地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价值,从而产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3.2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