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考语文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08 17:10: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考语文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考语文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高考;新课标;考试说明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1-0007-04

一、理想很丰满

高中语文教学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导下进行的教学活动。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新课标”做出如下界定:“高中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在当代中国,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的前途和命运,相对其他一些语文课程评价形式,如阶段性测试、观察活动评价、成长记录评价等,高考无疑更受学校、家庭、社会关注和重视。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语文学习、教师的语文教学,都最大程度地受到高考的影响,高考俨然成了语文教学的指挥棒。

既然高考无法回避,那么一种理想的状态便是,让高考的命题思想与“新课标”体现的语文教学目标完全合拍,让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实践在高考中彰显其价值,让高考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及探究能力,让语文素养高的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细读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部分,有这样一段表述: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2]。由此观之,高考组织者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它的指向就是考查学生必备的品质习惯、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

倘若在现实中,真正能够达到这样一种理想境界,那么高考这根语文教学的指挥棒就有百利而无一害了。然而,在实际教学和命题中,曲解、异化语文教学与高考关系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

二、现实很骨感

1.教育者的误区

在基层教师中,最典型的一种误解是,认为高考就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它与新课标、素质教育水火不容。新课标、素质教育只是时下教育界流行的时髦字眼,可装点门面,除此别无他用。只要高考存在一天,应试训练便是不二法门。教学中大可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行应试教育之实。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语文教学形式。

“题海无涯苦作舟”式。在持该论调的老师看来,既然高考拼的是分数,可以参照其他学科(例如数学、物理等)的经验,分数的取得靠的是反复做题,熟能生巧。语文当然也不例外。于是,这些老师无视语文学科自身的学习规律,提倡语文学科理科化,大搞题海战术。高一开始便让学生大做所谓模拟题,什么《世纪金榜》、《金版新学案》,什么《一课一练》、《5年高考3年模拟》,等等。哪天不让学生做题,哪天心里就觉得不踏实。至于教材中的课文,完全可以作为阅读训练文本,阅读教学就是文本阅读解题指导。到了高三,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语基、语用、古诗文、现代文,整个学年都在做各种各样的模拟题,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对着学生轮番轰炸。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荼毒戕害下,语文这样一门富有人文关怀、审美情趣的学科,在学生眼中,变得面目可憎,毫无趣味可言,成绩的提高更成一种奢谈。

“技术、方法至上”式。持这种观点的老师往往是对高考试题有一定研究并且在过去的高考中尝到些方法指导带来甜头的老师。他们错误地把语文教学基本等同于解题方法指导,把技术、方法无限放大。首先自己研究方法,例如做诗歌题围绕“选取哪些意象,采用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情感”四大方面来回答,百发百中;再如议论文写作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套路。然后在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灌输自己的方法。且不论教师自身研究出的方法对高考解题而言科学与否,单就这种以解题技术取代品读、鉴赏、感悟的教学而言,本身就与语文学习的正途背道而驰。长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本来语文功底不错的学生,其语文素养会被消磨;本来功底欠佳的学生,更是无法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正道。解题技巧在高考试题中派上用场的偶然现象,充其量也只是投机成功而已,这样的成功在越来越科学的语文高考中势必难以复制。

也有这样一些老师,他们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进行过反思,对靠大搞题海战术、纯技术方法灌输来提高高考成绩的教学形式不以为然。但从他们的教学实践来看,仍旧未能走出错误的囹圄,距离理想的教学境界依然遥远。其教学形式可总结如下:

“海阔天空”式。这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存在较大误解,以为课改就是课堂活动多,形式多。因此,他们的课堂教学手段丰富:图片、音乐、课件甚至于影片;教学形式多样:多边活动、小组讨论、拓展延伸甚至于即兴表演;教学设计“费尽心机”:音乐导入、师生朗诵、幻灯辅助、图片诠释、现实联系。然而,作为语文教学根本立足点的语言,却被有意无意地弱化。这种“不务正业”的教学形式同样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不能带来考试成绩的提高。

“蜻蜓点水”式。这些老师在教学中尤其是高一高二阶段,或多或少搞过一些新课程改革实验。他们暂时屏弃阶段性测试的影响,潜心带领学生读书、积累、鉴赏、写作。然而一来现实中应试之风盛行,他们缺乏彻底颠覆传统的勇气;二来高考关乎广大学子的命运,他们无法承受改革失败所需背负的罪责。于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教学实践或浅尝辄止,或久不见效而中途易辙,颇不情愿地走回语文教学的老路,教学实绩自然微乎其微。

还有相当多的老师,对于语文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教学与高考的关系,从未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他们的教学往往呈现出盲目无序或随波逐流的状态,学生的高考成绩当然不如人意。

2.命题者的盲区

盲区一:对中学教学及学生情况认识欠缺。

目前高考语文命题专家以大学教授为主,其优势无须赘述。但是这样一支命题队伍同样存在隐患,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命题者对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十分清晰的认识,从而给命题的科学性、高考的信度效度带来不利影响。

例如,2009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上善若水》第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据说这道6分的题目,它的全省平均分是0.27分,可谓创下历史新低。究其原因,应该是命题者主观地认为高中生和大学中文系学生一样,能够站在文章学的高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结果正是对教情、学情把握不到位,使这道题目在当年的高考中无异于一道废题。

再如2010年江苏卷论述类文本《谈静》,此文与2008年湖南卷重复(虽有删改,但近一半文字相同),更有甚者,三道主观题有两道的问答方式与湖南卷相似。试想,在应试成风的高三课堂,势必有学生训练过湖南卷的《谈静》,他们的老师早已详尽分析过此文的思想内容、思路结构、艺术特色,也呈现过试题的答案。那么,请问自身语文素养尚可却从未读过、做过《谈静》的考生能考过语文素养欠缺但被“精读”过、训练过此文的学生吗?在这样的高考指挥棒指挥下,一线教师还会安心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吗?

盲区二:对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理解不透。

应该承认,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基本体现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理念和要求,即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然而,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例如,近几年的文学类文本题,像《一幅烟雨牛鹭图》(2006年)、《麦天》(2007年)、《溜索》(2010年)、《这是你的战争》(2011年),每个文本四道主观题,无一题涉及理解重要词句含义,严重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文学性明显大于语文性。事实上,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语),是作者情意的载体,是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的抓手。文学类文本这一高考语文试卷的重头戏,怎能忽视对学生语言品味鉴赏能力的考查呢?与江苏卷相反的是,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每年文学类阅读都会设置一道语句考查题,这不得不引起江苏卷的反思。

再如,如今备受青睐的探究题,也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从2008年《侯银匠》开始,江苏卷出现了“探究题”。高考命题与课程标准保持同步,自然是好事。然而,绝大多数的“探究题”,本身没有多大探究的价值,或者探究之说名不副实。2010年《溜索》的探究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与“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概括文章的多重主旨和作者的复杂情感”这样的问法有何异?倒是2008年《侯银匠》最后一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堪称探究题中的上品。该题探究空间广阔,答案指向多样,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及语文能力。然而这样的好题毕竟太少。

三、从批判走向建设

1.打造科学高考试卷,让评价引领课堂

科学的高考试卷是有利于检测学生语文素养的试卷,科学的高考试卷是有利于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试卷,科学的高考试卷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试卷。

打造更加科学的高考试卷,需要高考命题专家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的研究。在吃透课标及考纲精神的前提下,通过认真命制、分辨、筛选,实现高考试题最优化,从而以科学的高考试卷引领语文课堂走向规范纯正。

打造更加科学的高考试卷,需要进一步优化命题专家队伍,吸收一批具有相当理论高度、丰富教学经验并对高考有深入研究的一线教师进入命题团队,以此弥补大学教授对中学教学及学生情况认识欠缺的不足,使高考试卷更加贴近课程、教材和学生,更加符合中学教学实际,从而以可信的高考试卷引领语文课堂走向低耗高效。

2.建设理想语文课堂,用教学赢得高考

理想的语文课堂当然不是高举素质教育大旗,行应试教育之实的课堂;理想的语文课堂也不是打着“学科渗透”、“合作学习”的幌子,让各种非语文活动占据的伪语文课堂。理想的语文课堂是扎实推进言语实践的课堂,是切实开展听、说、读、写活动的课堂,是语文味十足的课堂。只有长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才能稳步提高。

建设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树立一种意识,坚定一个信念。教师要树立不断加强对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研究的意识,坚持用课程标准及考纲来指导和检测自己的教学。教师要坚定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实践必然能使自己的学生赢得高考的信念,潜心开展“语文”活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建设理想的语文课堂,必须以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为前提。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3]。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语文教师独特的语言感染力、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等,当然最主要的是努力挖掘知识本身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对语文的热爱。

建设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建设在教师精心的预设引导下,学生积极开展听说读写活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同样不排斥教师的方法指导。当然这里所说的方法,绝对不是僵化的答题技巧,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例如,阅读的一般方法,像整体把握、联想想象、对比鉴赏等等,学生一旦掌握这些方法,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必将提升。

建设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尽量避免教师“呈现―灌输”的教学形式,提倡学生“质疑―实践―发现”的学习方式。例如上文提及的阅读鉴赏中“比较”技法的习得,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其重要性,对学生掌握这一技法势必产生不了多大益处。然而,如果我们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现场,引导学生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与“春风又到江南岸”之间咀嚼品味,在“潮平两岸阔”与“潮平两岸失”之间揣摩感悟,那么学生在品评诗句、感受语言魅力的实践活动中,就会发现这种鉴赏技法的妙处,掌握这种技法的操作方法,自觉运用到其他语言鉴赏活动中,从而提升自己阅读鉴赏的能力。

总之,尽管现实中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二者的一致性关系也尚未完全确立。但是,只要我们正视现实存在的问题并一一着手解决,相信同是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必将越走越近,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将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1年江苏省高考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刘国正.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Analysis and Strateg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Teaching an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ZHANG Zhong-yu

(Jiyang Senior High School, Zhangjiagang 215600, China)

第2篇

感谢各位同事支持我、帮助我,各级领导扶助我、指导我,让我继续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摸爬滚打,给了我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庆幸我自己有着教书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续读书学习的不竭的动力。

本人奉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在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以思想者姿态施教”的工作准则,在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在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在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的个性化处理,总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立足“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创造性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团结并指导本校5位青年语文骨干教师,主编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语文校本课程《悦读怡情拓智(第二册)》。该书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感特质和文化底蕴,精心选文,由我确定全书的编排体例、章节设置、篇目选定,五位老师分别承担某些章节的导读设计和具体篇目的赏读分析,历经一年半的反复删改、修订,终于在2010年底完成了这本涵盖了十个专题章节、选文超过150篇、内容总计28万余字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写。该书在青年同学中大受欢迎,并得到县、市语文届知名同行、特级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1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

11月,被推选赴清华大学参加“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首期培训,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业证书。12月,“市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清华班”的优秀代表,被推举在“昆明市—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上,在雅礼中学主会场多功能厅,面向两市教育届领导、专家及骨干教师,上展示课《汪曾祺小说〈侯银匠〉文本细读》,教改理念鲜明,个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评。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开始了教学的整合反思,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锤炼、课堂局部精彩向整体厚重提升几大方面寻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市教育学院评为“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

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在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到“分”,由“管”到“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你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课题研究方面,本人现担任《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研究》、《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良好气质修养研究》三项“十一?五”省级课题的课题组长。各课题有序开展,进行了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提交。本人所撰课题中期报告《〈中学卫星远程教育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获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课题组论文评优一等奖。

第3篇

【关键词】课堂沉默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50-02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应该注重“教什么”,还是应该注重“怎么教”?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但不管是注重“教什么”,还是注重“怎么教”,最终的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任何的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根本目标,脱离了这个目标的课堂必定是空洞无效的课堂。所以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语文能力得到训练的课堂,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的课堂。但一直以来存在着一种客观的课堂现实,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无所感,学无所思,学无所得。有时老师一厢情愿地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但是学生却不愿接受这种主体的地位,而是情愿或不情愿地充当语文课堂的“看客”,不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参与同学间的讨论,更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造成了一种语文课的“课堂沉默”现象。

二、课堂沉默的原因

现象的背后往往有着多重的原因。有人认为当前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默现象主要是由当前僵化的高考制度,以及打着素质教育的口号,却践行着“分数至上”的教育怪象造成的,但也有人认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谦虚和好面子等思想有关。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想还是应该从与语文课堂本身直接相关的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思考一下“沉默”背后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从而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造成语文课堂沉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学生没机会说;学生不知道怎么说;学生不愿说;学生不敢说。

(1)学生没机会说。学生之所以没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因为教师讲的太多。这就会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而不愿独立思考,不愿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导致课堂沉默。语文课堂最终成为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学生从课堂里学到的只是死板的“知识“,但独立思考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2)学生不知道怎么说。这主要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关。对于语文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如果教师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学生就会无从回答教师的问题,而造成课堂沉默。但对于语文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太过于浅显,无法激起学生的回答欲望,就会导致学生不愿回答。

(3)学生不愿说。这还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错误观念有关。语文课作为一门母语课,经常被视为一门鸡肋课。有些学生主观上轻视语文课,认为语文课上与不上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这种错误观念造成的结果,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消极回避,不愿思考,更不愿回答。这也与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有关。现实的高考压力,使得学生一切向“分数”看。过分的看重分数,使得学生忽略了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这种学习动机上的偏误,反过来必然导致重分数,轻思考,轻表达,课堂不愿思考,不愿发言。除以上两点以外,其实课堂沉默与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有关系。有些学生理性思维强,但缺乏感性思维,天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这就更谈不上要求他在语文课堂主动发言了。

(4)学生不敢说。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主观因素上的原因。有些学生是因为性格内向;有些学生是因为自信心不足;有些同学因为面子问题,害怕自己回答错误,被同学或老师嘲笑,等等。

三、课堂沉默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思考的是如何让不会发言的同学能够发言,让不敢发言的同学勇于发言,让不愿发言的同学主动发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生机盎然,充满智慧火花的高效语文课堂,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打破语文课堂的沉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成就一位优秀的教师,但落后的教学理念会败坏一群学生。

教师在教学的理念上,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要做的是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不断提高,而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一切。比如说,诗歌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难点。由于学生缺少一定的文学文化理论知识,不了解一定的时代背景,没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有时候很难理解一首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或道理。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命体验,从诗歌当中体会诗人营造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抒感,感悟诗歌中蕴含的道理。而不是以权威自居,以“授”为主,“一言堂”、“满堂灌”,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只注重“讲了什么”,却忽略了学生“学到了什么”。这种脱离学生的课堂必然导致学生的消极应对,不愿思考,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导致课堂沉默。所以,语文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所为,有所不为”。“为”的是组织、引导、促进;“不为”的是包办、灌输、强加。

(2)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遵循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强调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所以打破课堂沉默,语文教师教学设计的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学习阶段,合理设计。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梯度性。设计的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就会造成学生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形成课堂沉默。如学习《香菱学诗》过程中,教师会自然拓展一些关于《红楼梦》的知识,但如果教师设计问题时,问到“《红楼梦》表达了怎样的深刻主题?”这样的问题显然难度太大了。这个问题对于成人来说都是个难题,又怎么要求刚入高一的学生能够回答呢?相反,设计的问题太简单,就无法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造成课堂的“冷场”。所以问题设置要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难易适中,循序渐进。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可以避免“标准答案”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可以从自身的知识水平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不用太过于顾虑对错的问题。如小说《项链》的结尾,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续写方法;对《老王》里杨绛的“愧怍”,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应该根据文本,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回答,从而有所思,有所答。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探究性。兴趣是学习最后的动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创新的精神。有了学生对文本的质疑,对老师的质疑,对权威说法的质疑,也就有了充满思想火花的课堂,这种课堂是不会沉默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会通过分析“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概括蔺相如大智大勇,忠君爱国,“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光辉形象。但有时不妨反弹琵琶,让学生试着探究一下三个故事背后,蔺相如的举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哪些。这种设计不是让学生否定蔺相如的光辉形象,而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培养辩证思维。从而理解有瑕疵的蔺相如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正的蔺相如。这可能会比单纯地唱赞歌,更能对学生具有启发性。

所以,具有梯度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知道怎么说,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探究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兴趣地说。有了学生参与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有了学生思考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所以教师合理的教学设计有助提高课堂效果,打破课堂沉默。

(3)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无定法,打破课堂沉默,实现高效课堂,需要语文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组织课堂演讲。我经常鼓励学生要“大声大胆大方”地回答问题,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但光有这种心理暗示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从而养成主动思考,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我认为课堂演讲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的5-10分钟,或每周抽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主题演讲。主题不限,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这不仅给了学生充分的选题自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给了学生训练口语表达的机会。特级教师曹永军在课堂演讲方面做出了全新的探索。曹老师在高三理科班利用每节课课前8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时事演讲”,结果创造了高考语文均分比江苏省高考语文均分高出20分的记录,让人叹为观止。他在《高三(10)班在六楼》一书中讲到:“时事演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能不是培养演讲家(当然能培养出演讲家更好),而是在提高他们思考分析能力的同时,适当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进行阅读交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适当的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著作或文字,然后进行班级的阅读交流。有了一定的阅读体会,我想学生是愿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比如在上《合欢树》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秋天的怀念》、《病隙碎笔》等文章,然后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能让课堂灵动起来。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英国数学家、教育理论家怀海特说过:“就教育而言,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有深度地思考,以避免让我们的学生的思想变得呆滞。有了质疑,才会有思想的交锋,有了思想交锋的课堂肯定不会是沉默的。同时教师要敢于接受学生的质疑。不要因为学生的想法偏颇而打断学生的发言,也不要因为学生质疑自己的说法另眼相待。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引导。学生的质疑精神值得表扬,但教师要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如上《群英会蒋干中计》时,我们通常认为周瑜的形象是一个足智多谋,潇洒倜傥的。但有些同学学完文章后,提出质疑,认为周瑜太过于奸诈,不但欺骗自己的同学,还利用自己的同学,实际上是一个伪君子。面对这样的质疑,教师怎么应对呢?我想一方面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理解目的和手段之间复杂关系,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我觉得语文教师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多阅读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掌握一些心理沟通的技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对那些不敢在语文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同学给予充分的关注,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同时,语文教师还要给自己不断充电,用渊博的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用这种魅力去感染哪些对语文缺乏兴趣的同学,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四、结语

怀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道“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自我发展”不应该只是知识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自身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知识、技能、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雷实《谈谈“语文素养”》课程・教材・教法。2004.12)所以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帮助学生“自我发展”的课堂,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语文能力的课堂。要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首先要改变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什么时候学生敢于“大胆大声大方”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质疑教师的说法,据理力争,侃侃而谈,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已经成功多半了。

参考文献:

[1]曹永军《高三(10)班在六楼》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第4篇

【关键词】高三语文;整合式复习;文言文与传统经典

当前高三语文复习模式一般为三轮: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查漏补缺。在第一轮时以专题形式展开复习,进行系统化,精细化教学。进入高三第二学期后,语文教学一般进入了二轮复习即提升能力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定位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此时的高三学生经过较长时间专题复习和题海训练之后,各考点的细实落实基本完成,学习相对枯燥,效率低下。在笔者看来,此时的复了各考点本身的纵向继续落实之外,更应该注重点面结合,即以考试说明为基础,以考纲要求的语文学习能力层级为核心,抽取各专题之间的规律性东西进行整合,借此优化学生解题思维,进而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从这一角度,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有了以下一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环节展示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选自《孟子・粱惠王下》)

[注]①运:转

1.请学生读该文段并断句(限6处)。

2.说明断句的依据,并翻译断句处文言文。

3.在上述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请概括?

明确:本语段是齐宣王和孟子之间关于战争的对话。在对话中,齐宣王和孟子两人在伐燕胜利后的态度截然不同,孟子认为应该以燕民的意志为转移也即:民悦则取,民不悦则勿取。同时在这里孟子也提出讨伐的对象必须是政治腐败,暴虐无道者(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章句下》)。孟子的战争观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4.联系我们学习过的《先秦诸子选读》中关于孟子思想的内容,说说选段的思想和孟子的哪个思想是一致的。

明确:孟子的战争观是其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思想的体现。

5.在我们学过的《先秦诸子选读》中,与选段内容相关联的还有哪些思想?

明确:主要是孔子的“仁政”思想: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还有墨子的“非攻”思想: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墨子.非攻上》

6.在此基础上,请按照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的要求给这个文言语段拟题目,并配有相对应的答案和拟写的评分标准?

二、课后教学反思

在高三第一次市统考之后,笔者统计学生得分情况时意外发现学生的文言文得分和传统文化经典的得分较低。其中文言实词、翻译和传统文化经典第二题失分非常严重。通过实际观察,较多学生对文言文兴趣不大,特别是在进行文言文中部分字词细致讲解的时候,课堂十分沉闷,效率不高。这就要求立即调整教学策略,吸引学生对该类题目的注意力,以此实现在细微处得到更多的高考分数。

笔者所选的《孟子・粱惠王下》篇幅短小,既是文言文,同时也承载着经典的文化思想。篇幅小,学生的畏难意识就不强烈,内涵丰厚,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为此笔者主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整合:

1.以问题式教学为主线。本次微课主要以六个问题贯穿,按照思维规律层进。先是感受与鉴赏古文,在阅读作品,品味语言中,感受其思想,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微课中的第一题和第二题涉及到了《考试说明》中的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层级为C。再是思考与领悟,通过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对材料进行鉴别、赏析和评说,第三题涉及的能力层级是D。

2.综合运用了研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显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听课效率最差,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剩5%,其次是阅读10%,声音/图片20%,示范/演示30%,实际演练/做中学可以高达75%。而实践证明以拟题代替做题这种反弹琵琶式的复习模式在高三二轮复习中有非常好的效果。第五题和第六题就是在这种理念下诞生,涉及的能力层级是F。

从最后学生呈现的课堂展示来看,这次课的应该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按照2016年《浙江考试》中的语文参考试卷,第23题、24题是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学生在拟写题目是最终也是按照两题问答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展示中,角度非常多样化,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可以说他们经过了比较细致全面的思考,对自己的相关知识结构做一个很好的整合。如有学生的问题是《孟子》是“四书”之一,请写出“四书”的其他三部。同时两个问题基本能呈现阶梯式上升难度。如有学生的两个问题分别为:这段文字体现的孟子的战争观是什么?结合《论语.颜渊》中子贡问政的片段,说说孔子与孟子的战争观的异同。在拟写答案和评分标准部分有同学拟了:“请评析孟子的战争观与墨子的战争观的异同”一题,他给了详细的评分标准(相同点1分:二者都反对战争,认为战争不合于“义”。不同点2分:孟子和墨子代表的阶层不一样,孟子反战思想的核心是“仁政”,而墨子反正思想的核心是“兼爱”。)这样的展示充分显示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答题思路,为教师有的放矢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以上这堂课就是文言文与文化经典的整合,在笔者看来在高考复习中,分专题精细化的教学自有其明显优点,整合教学则在二轮复习中能很好的提升学生语文能力。高三二轮复习中可以整合的专题涉及方方面面,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陈赛茅.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11(2):32-36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探究式学习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等人提出的。其观点认为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学生是在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是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探究意识,把探究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教学任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具体来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是探究的对象和中心。课堂上老师连珠炮式地发问,将过去的满堂灌改成满堂问,这不是探究性学习。探究式的问题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具备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等特征。高中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语文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阅读鉴赏常常流于对文本内容的粗略感知和理解,对于文本中重要语句所蕴含的意义不愿做更为深入的揣摩,对作品深层的意蕴也不愿多做进一步的发掘,至于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只等着老师来说了。而这一些恰恰是有效地进行阅读鉴赏的关键,又是高考语文探究能力考查的主要内容,因而必然是探究的主要内容。

二、启发求异思维,善于用开放式问题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

启发求异思维,就是要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尝试一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纳特说:“问题最好能引起几种回答。”问题既要有对阅读材料基本内容的解释性问题,也要有对阅读材料深层次理解的评价性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既要有根基,又要有所超越,进而起到激发探究兴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譬如在教学《项链》时,我抓住文中唯一议论之处“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以此为突破口,牵一句而动全文,提出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件什么样的“小事”?真的是小事吗?怎么理解“小事”可以“成全”或“败坏”你的一生?当师生探讨到这一“小事”造成的是不是悲剧时,学生反应强烈!有的说:“因为女主人公马蒂尔德有着根深蒂固的虚荣心,就注定了是一场悲剧,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劝诫!”有的说:“虚荣心也不一定就是坏事,相反,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激励一个人上进,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本以为学生能如此探讨作品主题就不错了!没曾想有位学生却发出这样疑问:“老师,难道这篇小说仅是一个有关虚荣心话题的讨论吗?”于是,我便让学生以书面形式继续小说主题的探讨。结果不少学生说到:“从《项链》中除了读到虚荣心以外,我还读到了玛蒂尔德的诚实守信,读到了她挑战厄运的勇气;读到了路瓦栽先生珍爱妻子的宽容大度;读到了佛来思节夫人的真诚善良……”由此可见,思维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启发也不同,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也得到培养。当然,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学生往往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表现,给教师带来惊喜。但有时会出现脱离文本或钻牛角尖等的乱问乱答现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既要鼓励学生发表对文本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又要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

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开放性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是探究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语文教师在利用课堂教学形式,教好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让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相结合,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学生可以到社会中去搜集民间故事,可以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研究自己喜欢探讨的问题。可以到网络上读书,找自己需要的资料。老师可指导他们写读书笔记。可组织开展读书活动。阅读内容可由学生自己选择,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或散文,也可由教师指定,读后展开讨论,报告阅读的心得体会;可指导他们办墙报、板报、手抄报等,以各种形式宣传展示学生课外读书的成果。教师在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

由传统的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的教学向开放的教学转变,不但是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更是当今时展的需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开拓语文教学的新途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只有实施开放性的有效教学,才能培养出开放性社会所需的开拓创新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学科德育 文道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19

Abstract Chinese teaching due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Chinese subject and the demand of the students' growth makes the unity is the necessity of the education. Bu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teacher's "moral neglect" and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the 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These problems lie in between education and Chinese, only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teacher'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abil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subject posi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o gu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design of science and human culture, Chinese language subject moral education to out of the predicament.

Key words Chinese education; subject morality; unity of Chinese and morality

在当今工具理性盛行、普遍追求高效益的时代,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更多的是成为了残酷的战场。“高效率、大容量、长时间”是课堂教学的金科玉律。在这种背景下,语文课堂变成了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所。鲜活的文学被人为地分割成冷冰冰的句法、结构层次等知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德育性被抹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教育生态下究竟会培养出怎样的人才,我们不得而知。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渠道,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传授知识和德育的双重任务,尤其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为明显。本文作者将着眼于语文学科德育问题,探讨当前语文课堂中育人和育文的关系。

1 文道统一的必要性――“回归教学本原”①

1.1 教育的本然

教书育人原本就是教学的根本使命,只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渐渐迷失了方向,忽视了对人内心的培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健全的生态人。所谓“生态人”,即是具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拥有“喜怒哀乐”的正常人。知识教育是培养生态人的基本条件,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授知识。健全的人还要注重品德的培养、人格的健全。只有育人和育文良好地统一,才是真正的教育。文道统一的认知在全世界的教育界都被奉为真理性的存在。赫尔巴特曾这样论述:“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也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单纯强调知识功能的教育必定是不完整的。

1.2 学科的要求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包含着育人育德的资源,学科知识的背后的德育资源就像藏在窗户纸后的宝藏,要想得到很容易,关键要看教师是否有“捅破”窗户纸的意识,发掘出知识背后的宝藏。

语文这一学科很特别,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有些人认为国文这一科并没有什么内容,只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而已。但是有些人却以为国文科简直无所不包,大至养成民族精神,小至写一个借东西的便条,都得由国文科负责。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种种的看法,各不相同的认识。”②可见语文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对其认知的多样性。实现语文教学任务是通过呈现以文章为主体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这些文质兼美、题材多样的精品文章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这些文章一般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课文中包含着大量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学生在学习言语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这些形象的熏陶感染。语文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必须将教文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文与道的统一。

1.3 学生成长的需要

语文教学需要文道统一,更多的是来自学生发展的主体需求。首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智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建立。其次,学生渴求正确的、强有力的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后发展中的学生人格以及品德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学生成长的特点表明了教师进行德育、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性。

2 文道统一的困境

2.1 教师的“德育忽视”③

课改后,我国提出培养“健全人”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学科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兼顾德育。传统的学科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使得在真正的课堂实践中,形成文道分离、知识主导的局面。教师的德育忽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知识本位观,长期的重知识、轻德育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忽略了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存在。学科教师在观念中形成了一种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重视知识的学习无可厚非,只是应当把握合适的尺度。其次“专门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学科教师一般认为进行德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专属工作,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传授语文学科的知识,这样的思想会阻碍学科德育的进行,造成在语文课上的德育忽视。我们应该清楚德育并不是一两门专门的课程就能够完成的,日常教学的潜移默化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再次,学科教师弱化自身的“道德引导者”身份,在日常教学中不太重视自身的言行,常常忽视自己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和作用。

2.2 社会风气的影响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从学校管理者到任课教师再到学生,每一个人都身处社会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不只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都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应试教育下,教师不得不在一节课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技能,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势必会造成课堂教学德育的缺失。这其实也是许多学科教师面临的困境,不是教师不想进行德育,而是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让教师实施德育。这就造成了语文课堂尤其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师都会以语文知识与技能传授为主,即使是涉及人文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大都以要求学生记忆的方式出现,这样的课堂谈何文道统一?其次,整个社会盲目追求速度、人心浮躁。市场经济和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思维。人们已经习惯追求“快”,已经忘记该如何“慢”。这种思维映射在语文课堂中,便有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品读诗词文章,更多的是希望教师直接将文章划分重点、理清层次、直取文章要义。“囫囵吞枣”式的学习和“快餐式”的阅读从来都不是学习的捷径,反而将语文学习陷入了文道分离的困境。

3 文道统一的实施方法

3.1 提高语文教师的德育自觉性和“德能”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基础学科更是如此。不同的教师在教授同样的内容时,德育效果不尽相同。原因就在于教师的德育敏感度、学科内容育人价值的把握以及实践教学的智慧不同。要想提高语文学科德育水平,最紧要的是提高语文教师的德育自觉性。语文教师应当意识到语文知识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以及生活理念的形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学习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只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语文教师切不可将语文课变为语文知识训练课。

其次,语文教师的“德能”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德能”包括两种基本的能力:其一是道德能力,是指个体选择道德价值、实践道德价值的能力。其二是道德教育实践能力,是指应对道德伦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敏感觉知道德问题的能力、善于道德推理与引领的能力以及对不同道德观点宽容与信任的基本能力。④语文教师只有自身能够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拥有高尚的道德,才具有指导学生发展的基本资格。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思维方式和道德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只有对不同的道德观点兼容并包,才能和学生平等交流。只有保持德育的敏感度,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德育的引领者,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操。

3.2 重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实施引导式德育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直以来是课堂教学遵循的原则。主体指的是学生是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同样在学科德育过程中,学生也是德育的主体。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没来得及思考诗词的思想内涵、文章的情感价值等,老师便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尤其是在高考语文作文中,考生的思维方向高度一致。这种情况不是语文教育的成就,恰恰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我们可以反问几个问题:这样的语文教育价值到底有多少?德育效果如何?是否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忽视学生德育主体地位的语文教育,只是外在的强加灌输,要么抹杀学生的自主性与思想性,要么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抗。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引导式、启发式的教育,每一位学生内心都有向善的种子,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这颗种子阳光雨水,引导其自主健康地成长,强行灌输只会适得其反。

3.3 教学设计的科学化、人文化

好的学科德育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有精心的准备。首先在教学目标上,把握好“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精准理解三维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当准确理解课本知识,注重知识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不必刻意追求德智统一,教师只需要将语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而然会受到熏陶感染。这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当有生活教学的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注释

① 于漪.心存敬畏 回归教学本原[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

② 王晓霞,王显槐.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J].江西教育科研,2004(6).

第7篇

所谓“三级教研”,就是在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的统一组织下开展的县、乡(镇)、校三级教研活动。下面具体介绍语文组是怎样开展“三级教研”活动的。

一、打造一支过硬的教研团队

1.精选的教研队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泠元认为:“教研组是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阵地,教研组长是基层的精英。学校课程改革是否成功,教育质量是否能提高,往往与教研组长开展工作的水平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开展“三级教研”活动伊始,就非常注重选拔县兼职教研员和学校教研组长。2009年元月,县教体局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三级教研”活动,明确了“三级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目的、组建办法、主要职责、工作措施、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和管理与考核等,特别强调了县兼职教研员的选拔条件。县兼职教研员既是县教研员的“影子”,也是乡(镇)教研活动的“牌子”,对每乡(镇)选拔一个县兼职教研员尤为重要。于是,依据县文件精神,采取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和县教研室组织考核的程序,把那些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善于学习,理念先进,有自我发展愿望,有较强的教研能力,在本乡(镇)有较高威信和一定影响力的教师聘任为县语文“兼职教研员”。学校也据此选拔出语文教研组长。

2.精准的角色定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是“三级教研”活动的核心之能,县级引领做示范、乡级支撑建机制、校级活动搭舞台相结合的“三级教研”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县教研员规划指导、县兼职教研员督促检查、学校教研组长创新落实是各级教研主体应尽之责,唤醒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内心的成长渴望是“三级教研”活动的当务之急。因此各级开展的教研活都要通过鲜活的主题设置和合理的环节设计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愿望和积极性,让教师真正感受到通过参加教研活动唤醒了他们的成长意识,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发展,让教师真正感悟到各级教研组织是在助他们成长,催他们成熟,“逼”他们成功。县教研员和兼职教研员要成为“变压器”、“中转站”,把书本上的教育教学理论“减压”,变为可操作、可实践的课堂教学行为,广泛传播到教师中去;把本地成功的教改经验“升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用于教学改革实验中,并进行推广运用。

3.精致的过程管理。管理出效益,细节定成败。对“三级教研”活动的设计和县兼职教研员的管理要达到精致化的程度。每学期开学,县教研室下发本学期三次县级教研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主题,并列举出县兼职教研员需要讨论的问题。每次活动结束都要写出活动简报,把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进行整理发在《襄城教育信息》上,特别是主讲人的专题讲座及部分兼职教研员的发言材料一并刊发。以此壮大“三级教研”团队,扩大“三级教研”活动的影响力,放大“三级教研”活动的效益性,做大“三级教研”这一语文教研品牌,进一步强化“三级教研”活动过程的有效性,辐射力。以县教研室的名义召开县兼职教研员和学校教研组长会议,为县兼职教研员颁发聘书,这既是责任也是荣誉,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地位。每学期视导,把“三级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增加权重,引起学校重视。每学年结束,对县兼职教研员进行考核。根据他们的表现,评选出县“三级教研先进个人”,颁发证书。对他们在“三级教研”活动中的优异表现进行表彰和激励。县兼职教研员任职期限为两年,届满重新聘任。

二、开展一些扎实的教研活动

我们的“三级教研”活动,是“接地气”的,是扎实有效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或疑惑,改变教学现状,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不是为教研而教研,不是距离鲜活的教育生命、真实的教学生活越来越远。

1.举行“同课异构”赛课活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三年来,每年进行一次“同课异构”赛课活动,活动分校级、乡(镇)级和县级。3―6月是校级赛课活动时间,注重过程,全员参与,推选出乡(镇)级赛课选手。9―11月进行乡(镇)赛课活动,推出县级选手,12月举行县级赛课观摩活动。届时通过抽签把县赛课选手分为三组,三天赛完。为公平公正进行,评委当时打分,当天公布成绩。赛课结束,评委进行交流,由县教研员或兼职教研员进行评课。赛课结束后,加权平均,排出名次,分出一、二等奖,进行表彰奖励。每学校每天参加听课观摩的教师不少于4人,全体教师三天可以轮流一遍。通过赛课活动,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教师;通过评课活动,县兼职教研员提高了评课水平;通过观摩活动,广大教师提高了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2.进行专题研修活动。专题研修活动是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充分切磋,达成共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以利于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性。专题研修既可以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进行探讨,也可以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研究,还可以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交流。如根据不同文体教学设计的小说教什么、怎么教专题,散文教什么、怎么教专题,诗歌教什么、怎么教专题,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专题等。

3.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网络教研是新的教育环境下催生的教研活动新模式。它给我们提供了交流学习,互动开放的广阔空间,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聆听教育专家的指导,和同行们进行了交流切磋,以便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于是,“三级教研”语文组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QQ群、微信等网络平台,为教师教学和教研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交流的机会,也有效地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

三、收获一批丰硕的教研成果

五年来,由于“三级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有声有色,又由于三级“教研员”这样的“专家”引领,再加上同伴互助,教师个人反思,使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教学成绩大面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提高。

1.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随着“三级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而迅速提高,教学观念得以更新,教学过程得以优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一大批教师在省、市、县优质课比赛和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在省级语文优质课大赛中,襄城高中的王自成老师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代表河南省参加中南六省的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孙永奇、崔曼丽、李艳苛等老师在省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库亚鸽、孙秋备老师在省语文研讨会上所做的示范课受到好评。李冰华,胡艳卫老师在省级教学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高、初中组一等奖,张彩娜等四名教师获得二等奖。在许昌市三届“赛课”活动中,晁锦涛、孙永奇、高亚飞老师获得特等奖,聂晓素、孙松艳、崔伟芳老师获得二等奖。

2.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三级教研”组提出“校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口号,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有八十多项课题研究通过省、市、县结项,有一些课题研究很有价值,获得省市级奖项,具有推广价值。其中教研员常福胜主持的《中学语文探究性阅读研究》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分别获得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学语文评价艺术研究》获得省教研成果二等奖。斌英中学聂晓素等老师参与的《“读、议、展、评、练、思”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顺利通过省级结项并在全县推广。教师积极撰写教研论文,把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把对新的教学理念的认识,把自己教学中的得失,进行梳理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亮出自己的“绝招”,写出自己的水平,以便交流提高。省、市教研室每年组织的教研论文评比中,我县有50多人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在教学刊物上发表文章上百篇,其中常福胜的《学生文本解读低效原因及有效措施》和冀东鹏的《朗朗书声最动听》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初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