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治理新变化

社会治理新变化

时间:2023-08-08 17:10: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新变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治理新变化

第1篇

__的治安形势很好,20__年至20__年群众安全感调查满意率96以上,在全省名列前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连续四年省里综合考评都是第一,去年被中央综治委、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这些成绩的取得,在座的治安巡逻队员功不可没。在今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我市刑事、治安案件大幅下降,其中,治安巡逻队作为一支专门队伍,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助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秩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管理教育使用并重,治安巡逻队实现三个变化

一是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发生可喜变化。就这次会议来说,会场秩序,精神面貌与以往会议相比就大大前进了一步,但和正规的部队相比还差的很远,要逐步改进,逐步养成。

二是在巡逻、出警、协助公安民警办案方面发生了新变化。协助、维护治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起来更可靠、更放心,越用越踏实。

三是在队伍管理上有了新变化。对市区治安巡逻队的管理更加科学,对队伍的考核、奖惩更加规范,基本达到了管好、用好队伍的目的。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各级公安机关的分管领导、各派出所和各中队对怎么用队伍、管理队伍要高度重视,在体制建设和管理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要向在管理上有经验的派出所学习,所长之间要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保证治安巡逻队伍健康发展。

(二)加大考核,奖惩分明。要建立激励机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弘扬热情为民、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踏实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创先争优、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对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消极、不负责任的队员,要提出批评,进行教育。

(三)热情关怀,精心培养。巡逻队员工作很辛苦,生活很艰苦,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管理中注入真情,当作正式民警对待,当作一支重要力量对待。

第2篇

关键词:企业;形势任务教育

一、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目的性过强,基础性教育不足

形势任务教育在企业应该是一个贯穿全年的工作,但在实践中被诠释为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传统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时间段集中在三个不同时期:年初和年终的企业改革发展任务宣传动员期:国家或企业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期:国家或企业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统一思想认识期。在这三个时期,企业宣传部门会组织宣讲团开展多场次的专题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宣传教育效果。但对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整体缺乏基础性、常规性的长远规划,组织学习少、分析形式少。相当多的企业的形势任务教育呈现出有事就搞活,无事就停的状态,把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变成了一种实用性的工具。

(二)教育内容单一,滞后于时代背景

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在企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提升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政策法规教育,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明确不同时期企业的改革发展任务,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等。当前无论是企业和社会都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单一、信息传播渠道有限、“组织”“单位”的影响力占主导地位时,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集中在以上三个方面,尚可达到统一思想认识的目的。但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极为深刻复杂的变化,职工群众思想独立性、独特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已经进人信息时代。在中国网站数量稳居世界第一的今天,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不随之丰富和扩展,显然是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教育方式单调

没有把握企业职工工作生活节奏的新变化、企业利益格局的新变化、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变化。传统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理论宣讲团、专题学习会、员工轮休培训班、传统媒体集中宣传等形式,这些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开大会多、讲大道理多,而针对不同利益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岗位、不同思想观念的员工的针对性教育少,枯燥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很多职工群众感到索然无味。

(四)在选题上不愿触及职工群众关注度高的敏感性问题

有怕讲不清、怕惹麻烦的心态。企业不同层次的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不同,但是热点、焦点问题又往往是敏感问题。是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此,不少企业的选择是,不涉及敏感问题,“讲不清的就不讲”。其实“不讲”不等于不存在,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敏感问题中往往存在职工群众的模糊认识,回避敏感问题,其实是降低了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功效。

二、如何拓展和创新企业的形势任务教育

当前企业面临着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体制机制、生产组织方式、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变化。职工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新变化。必须创新和拓展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和方式,做到四个结合:把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的、基础性的思想教育相结合:把提升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与强化职业责任感相结合;把提升职工思想理论素质与提升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相结合:把提升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实际问题相结合。使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功效不仅局限于学习会议精神。明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重大问题和事件面前思想统一认识,而是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功效:

(一)突出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功效

把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方针政策的学习与基础理论学习相结合。既有集中性的教育,又有有计划的、经常性的、不间断的学习活动,把职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上来,达到强化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二)突出思想观念与时代同步的功效

充分把握当前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要深刻认识到多元文化的渗透给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多元的选择空间,市场经济的逐利性难免会导致人们思想意识上的独立性,帮助工群众培养和树立与时代同步的思想观念,努力减少因思想观念滞后而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用先进的思想引领职工的精神世界。

(三)突出培育健康国民心态的功效

要把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国民心态作为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在以前形势任务教育中较为薄弱,但却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教育引导职工群众形成理性的认识方式、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学会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处理问题,形成自信高尚、从容淡定的国民精神。

(四)突出确保企业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功效

要把形势任务教育作为一项贯穿全年的工作,而不是一项季节性的工作,以确保企业全年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形式多样、不间断的形势任务教育。及时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企业政令;加强对企业社会舆论的引导。通过教育及时纠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思想倾向,树立企业的正风正气。

三、强化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对策

(一)着眼职工群众需求,拓展教育内容

除了坚持传统的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外,要把职工群众的需求纳人到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中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深入调研挖掘不同层面职工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所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材料,备好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尤其是要敢于涉及工资分配、就业、同工同酬、住房、教育、医疗这些敏感性问题,采取双向交流的方式。让群众把自己的思想疑惑讲出来,一次讲不清,讲两次、三次,要让“理”在思想的交锋中逐渐明朗起来。

(二)提升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创新教育方式

传统的形势教育方式着眼于大而全。灵活性和互动性都不够。要在大报告、大宣讲、大活动中,增加“一人讲”为“大家讲”的模式、“灌输式”为“互动式”的模式、“指导式”为“讨论式”的模式,转变传统形势任务教育中单向的、高高在上的、指导式的教育,树立平等沟通、公开开放、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走出去”战略。更好地适应企业流动性大、工作节奏快的需要。以及职工队伍构成多元的需要,同时也使形势教育由“你打我通”的模式变为平等交流模式。显得宽松而贴近民心。容易使职工群众能听得进、坐得住。

(三)合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分众化理念

构建定位明确的教育目标。目前企业在人员构成上可分为在职群体和非在职群体,在职群体中,从用工形式上可分为全民合同制工人、劳务合同制工人、企业临时用工等十多种用工形式;非在职群体主要由离退休职工和企业职工家属组成:有些学者还认为当前社会从利益结构角度已形成了“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社会底层群体”。尤其是企业,经过这些年来的深化改革,企业的经济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职工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所以把来自传播学的分众化理念引入到企业形势任务教育中来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是根据不同群体受众的不同特点,确定形势任务教育的选题、方式以及期望达到的效果,使“所讲”与“所思”较好地结合起来。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第3篇

信息安全与国际关系

网络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社交媒体时代的政治秩序安全

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中的竞争焦点与合作支点

大数据时代国家信息安全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网络安全管控与中美网络公共外交发展

网络军备控制难以实施的客观原因分析

论英国与19世纪的世界秩序

国际体系转型、中美竞合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重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中国的崛起创造空间

全球体系力量转换的动因和东盟+6框架下中国地缘政治新战略

金融危机、新兴国家和国际经济治理

学术自觉与社会科学自主创新

天下为公的政治哲学:一种中国式的世界主义理念

建构中国的安全政治话语:文化、演变和社会实践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的探讨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与前景

日本防卫计划大纲的新变化与中日关系

从南非对外政策趋势透视中南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式话语与国际话语权——以外宣翻译中的中国特色词为例

中国外交话语社会化:基于上海外国留学生的研究

民生先导还是民主先导?——从对非援助看中国的援助外交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与中国环境外交话语

相互战略保证:一个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合作构建理论

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建设道德化国际社会的政治空间

欧盟网络安全战略的演进——欧盟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的新探索

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安全的紧迫问题与战略机遇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东盟粮食安全信息系统——日本的实践与启示

论当代中国的海洋军事观:制海权与海上反介入

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与合作机制探析——基于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进展与未来的发展

全球治理搏弈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地缘政治视域下的东非油气资源开发——兼谈中国的角色与战略定位问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中国公民安全风险调查——以刚果(金)为例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政治风险及权益保护

论“一带一路”框架下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水公共产品”的供给

“一带一路”与中国在中亚的能源合作:区域公共产品的视角

数字丝绸之路与公共产品的合作供给

美国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知与反应

日本主导下的亚洲开发银行:历史、现状与未来

“一带一路”与中欧合作:对接发展的机遇与障碍

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体系变革与安全突破——基于《孙子兵法》安全战略的分析

国际体系的均衡规范场理论——兼论新型大国关系的结构、维持与转换

国家利益冲突、多极化与联盟博弈——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逻辑

制度变迁与地理政治秩序转型——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起源

第4篇

导读:改革开放后30多年由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群体的深度分化,我国社会结构已由“总体性社会”演变成了“多元化社会”,并在阶层结构方面表现出了某种“分化”与“断裂”的特征。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再次构建起较为有效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更新管理理念、改进治理方式、拓宽公共服务领域,对我国当前及未来的社会建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并首次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为开启一个社会治理的新时代树立了风向标。

由于特殊的国情,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是“全能型国家管理”和“总体性社会治理”的重叠并行,致使社会严重依附于国家,社会治理与国家管理高度一体化和政治化。基于此而建构的“国家―单位―个人”的一元主体、单线条的社会治理格局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有效地维控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秩序和稳定局势,但也同时窒息了应有的社会活力。改革开放后30多年由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群体的深度分化,我国社会结构已由“总体性社会”演变成了“多元化社会”,并在阶层结构方面表现出了某种“分化”与“断裂”的特征。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再次构建起较为有效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更新管理理念、改进治理方式、拓宽公共服务领域,对我国当前及未来的社会建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社会管理实践向社会治理创新的转变既表明了国家治理的有效性积累,也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策略性、阶段性与能动性。通过回溯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治理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在单位制社会时期,虽然国家也非常注重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管理问题,但从总体上来看,国家并未针对社会领域的新变化而做出重大的管理布局,最终导致一直沿用旧有的思维框架来处理社会领域的新问题成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惯习”。而即使是在利益分化的单位制社会解体时期,由于诸种因素的羁绊,国家也未能建构起较为系统而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国家与社会的同构性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社会治理实际上被长期淹没在国家管理体系之中,因此对许多社会问题的治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新时期,党和政府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宗旨在于:试图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实现社会治理从“总体-支配型”的管制模式向“技术-治理型”共治模式的转变,以实现治理效能和服务效果的显著提升。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以往突出强调的“社会管理”改为了“社会治理”,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表明了党和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一种变化。“社会治理”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管理”:(1)从主体构成上来看,传统的“社会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和国家,一般带有强制性,而“社会治理”除了国家和政府之外还特别强调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体等社会力量的参与;(2)从方式上来看,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一般都以带有行政性的管制方式为主,而“社会治理”的方式除了行政方式以外还强调法律、市场、社会自助互助、思想道德建设等多种方式和手段的运用,强调各主体之间的协商合作,倡导公开、透明、法治化的管理活动;(3)从方向来看,传统的“社会管理”一般是单向式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比较多,而“社会治理”强调的是双向的多元主体间的平等互动;(4)从内容来看,“社会管理”多以行政管控的内容为主,而“社会治理”则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5)从目的来看,“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维稳”几乎成了其最终归宿和最高要求,而“社会治理”则是为了培育更大范围的公民社会和提供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渠道;(6)从权利配置来看,传统的“社会管理”多是以政府的集权式管理为主,以单纯的强制性秩序维持为核心目标,而“社会治理”则强调政府管理要多给社会放权,并为公民的增权提供机会和便利。针对社会治理的这些特征,笔者认为,其相关的策略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实现“为民服务”思维向“与民服务”理念的转变。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从自身的优势视角出发来进行思考。以基层社区为例,可尝试改变以往的“社区需求或社区缺失”为取向的“需求模式”,而替代以社区优势或社区强项为取向的“优势模式”,强调应该用一种“优势视角”或“能力镜片”去了解基层居民的实际需求。

二是寻求社会治理方式的柔性化转变。社会稳定的“刚性”思维必定会导致“刚性社会管理”,这种管理的缺陷在于无法发挥社会治理主体的能动性,甚至会导致社会矛盾的积聚。而柔性社会治理则是“以人为本”的治理方式。它采用的是以理解和把握社会治理客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而施以的、非强制性的治理手段,其主题是“规律、非强制、潜在以及自觉”,即治理依据是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以及最终目标是让民众自觉行动。

三是以“协同政府论”促进社会治理体制的优化。基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运用“协同政府论”,至少可以达成四种目标:一是综合考虑消除治理体制内部的矛盾和张力,提升治理系统的整体效能;二是通过消除不同治理项目方案的重复与冲突来更科学地使用各种资源;三是在相关治理部门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加强合作和传递优秀理念,从而形成一种“协同性”或更加明智的治理方式;四是从服务民众的角度出发,提供一套更为完整或“无缝隙”的服务方式。

四是努力提高广大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投入度。相关经验研究表明:参与相关决策过程能够赋予参与者对自己的生活方向和周围环境一定程度的控制权,有助于参与者成为负责任的行动者,并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就当前我国社会建设而言,社会治理多依靠政府的宣传与推动,并通过行政手段来动员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的参与,社会参与始终处于浅层化的初级阶段。对此,必须予以改变。

五是加快建立社会治理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近些年来,国家也开始重视群众评议政府服务绩效,诸多层级的政府部门都开展过不同形式的群众评议政府服务绩效活动。这些活动实践的成效表明:要使社会治理绩效评估形成长效机制,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结构完整、功能配套、操作易行的评估体系,并体现出分部门、分项目、分层次、分地区的特点。

总之,我们应着力于促进传统的“总体-支配型”的社会管理转向“技术-治理型”的社会共治。这种社会治理模式是专门指针对社会领域出现的各式问题,既依靠“嵌入监管+行政吸纳服务”的逻辑来改变政府既有的社会治理体系结构和行为模式,也通过对基层社会自身优势的多维视角考量和切实树立以公共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来不断地改进社会治理的程序与技术,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效果,从而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善治”。

第5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107―02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新形势使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许多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青年大学生,需要引导,需要教育,需要培养,使其成为“四有新人”。只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他们的鉴别力、“免疫力”,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永葆青春。在此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效,刻不容缓。

一、新形势下学生特点新变化

1.授课对象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有效融人网络的多元文化能力较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文化极大地拓展了高校文化的发展空间,丰富了广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内容。在当代大学生以最快捷的速度和方式积累知识、交流信息、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同时,网络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日常生活、思维方式、政治观念、价值取向等。

当代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同时,他们又是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但是,思政工作者在对学生素质有整体把握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甚大,一部分怀有较高理想,立志成才;一部分低迷消沉,混日子。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就会受到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影响。尤其在当前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新的变化。

2.学生意识的抵触

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目的性比较强,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学生靠死记硬背,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理解,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并未进行系统、充分的学习,学生缺少社会阅历,有些学生在死记硬背中渐渐地对政治课产生了抵触情绪。由于思政课程成绩在学生考核考试中分量不足,一些学生形成了轻视或忽视政治课的思维惯性。这种情绪在大学课堂里进一步延续,大学思政课程对学生来说是否有成效、有收获,在一定程度上由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来决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课程本身设置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所开设的一系列课程是育人的理论化教学过程,但从实际效果看,教学内容重复较多,过于强调知识性、系统性、统一性,没能很好地把握时代脉搏,不能很好地运用理论来指导实际生活,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没有说服力,从内容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苍白而陈旧、僵化而空洞。

2.授课课堂的制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是全校对象。由于课时安排、授课场所、教师等原因,往往采取大课堂教学,上课人数几百到上千不等,课堂秩序相对难以维持。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正常吸收信息、内化有限。

3.教师队伍建设的两难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般由资深专职教师担任。但实际上,如果由于教师的缺乏,也有安排部分课程由辅导员担任。从理论上分析,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第一位人生导师,担任此类课程,更容易与学生沟通,授课更有的放矢,效果应该显而易见。但是,实际教育工作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这其中有外部原因,也有辅导员自身因素,如年龄偏年轻化、社会阅历偏浅等,且由于工作量大,常常由于日常性事务缠身,缺乏调研条件,更不用说探索分析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各有不同,各高校政策不一,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异。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质量也没有特殊要求及考核体系。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许多教师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和压力。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成效的设想和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作为接受能力最强的大学新生代,他们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和主体性明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意到当代大学生上述思想观念的变化,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兴趣爱好,合理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1.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教学理念的更新

首先,关注社会中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程,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如对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现象、问题,要进行深刻思辨,引导学生用原理中的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要用大量理论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分析现状、认清事实。其次,使学生认识到某些社会现象就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固有的现实问题,需要不断分析、思索,有待于通过数代人的持续努力予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有共同思索和讨论的经历,就更容易引导学生辨明是非,明确自身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指导其行动力。最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滞后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要有应变能力,不断对学生输送正能量。

2.课堂教学方法多元化

根据课程特点,不断总结和更新教学经验,对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加以创新性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本质上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而教学实践是提高课程实效性的关键一环。高校思政课就是通过先进思想与理论的领悟、创新,理解历史和现实,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共同的价值信念,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遵守道德法纪的自觉性,消除落后思想的侵蚀及消极现象的影响,其核心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质量观、组织学生自主活动为本的教学观。因此,让课堂由单一讲授变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理应成为课程发展趋势。课程多样化,有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互动网站有效利用、课外实践性教学等方式。

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多元主体;社会协同治理

一、“互联网+”战略下社会的新变化

产业模式不断创新升级:“互联网+”战略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了新的发展生态。目前,“互联网+”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极大改变了一些行业的运行和发展模式,许多企业在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后发挥出了以往不具备的功能,从而使企业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成功转型,脱颖而出。首先,“互联网+”能够直接创造出新兴产业,促进了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其次,“互联网+”带动了传统产业变革。无论是工业制造还是农业生产,只要传统产业创新运用互联网技术,都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总之,“互联网+”促进了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等的融合创新,打造出了一些新的产业增长点。

二、“互联网+”战略下实现社会协同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实现社会协同治理因此成为必然要求。同时,互联网本身具有的诸多特征也为多元主体协同社会治理创造了条件。

一方面,从当前中国网民的社会阶层结构来看,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43.8%的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可见,网络空间已成为中国网民平等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2]网络平台的平等性使来自社会底层草根群体的声音,能够突破传统媒体时代的限制因素,更直接、更显著地被社会倾听并引发关注。这种来自网络的声音也正是普通民众要求参与社会治理的表现。而网络的发展显然给予了他们满足参与社会治理需求的平台。

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共享性意味着任何人都能自由、自主地从网上获取、分享信息,发表意见,进行个性化选择。这内在地推动了社会治理开放性的发展趋势。社会治理的开放性,使更大数量、更广范围、更多类型的社会个体有了加强联系和互动的可能,大大促进了社会治理的协同。马克・格兰诺维特曾说:“互联网使我们对世界的情况了解更多,我们有了更多的弱连接,我们意识到了更多的新信息和新观点。动员大众参加政治或其他活动更加容易。”如果将社会看作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那么形成多元主体整合性的社会协同治理,在互联网时代将成为可能。

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运用信息化工具,建立“全面覆盖、联通共享、动态跟踪”的社会协同治理信息系统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还为社会治理协同机制的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各个社会治理协同主体之间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整合及利用。实现了治理信息的有效整合及全面覆盖。互联网搭建的信息协同技术平台就是要建立社会治理大信息系统,这一系统在硬件上要依托现有的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及相关通信企业,构筑信息协同大平台。同时,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所具备的数据收集、分类筛选、计算和存储等功能,实现了对社会治理信息的锁定、跟踪、分析、整合、存储,大大提高了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利用网络监督完善社会协同治理的监督机制

互联网平台在信息公开、信息透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衡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权”与“利”,扩大公共监督,保障治理的公平与公正。当前,我国的社会治理过程中,除了存在主体单一、效率低下的问题外,还存在治理主体、治理结果不公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社会治理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首先,政府作为最重要的治理主体,常常对于社会问题反应迟缓、该管的事情不管,不该管的事情却大加干预。其次,其他治理主体,诸如企业、公民、社团组织等,又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性的参与社会治理,在参与治理过程中也不免存在各种非理性的行为。因此,如何有效监督各治理主体及其治理行为成为了发挥社会协同治理功能的一大难题。然而,今天越来越频繁的网络曝光,似乎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不可否认,网络监督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高效、应用广泛的监督手段。尽管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但互联网时代,各治理主体通过网络形成的虚拟连接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决定其治理态度与治理行为。因此,网络平台既是合作协商平台,也是相互监督的平台。利用网络监督,有利于完善社会协同治理的监督机制。

四、实现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协同治理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2015年,“互联网+”无疑是最热的词汇,互联网技术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已然成为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在社会治理领域,实现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协同治理的结合,将进一步提高社会协同治理的效率、创新社会协同治理的手段、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另外,当今世界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中国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必然要坚持创新驱动。而这里的“创新”显然也包括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制度、模式和手段的创新。因此,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社会协同治理的过程中,有利于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意识,也有利于推动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革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推行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的社会协同治理,既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延伸,也是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需要。当然,从实践的角度看,对“互联网+”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推进过程应保持应有的理性。毕竟当前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期,而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如何使“互联网+”社会协同治理发挥正效应,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总之,“互联网+”战略下,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还需要结合互联网时代我国社会的特征和现实情况,进一步的细化和具体化。

参考文献:

[1]骆毅,王国华.利用“互联网+”实现协同治理机制创新的关键举措研究――以美国“公众专利评审”项目分析为例[J].情报杂志,2015,34(10).

第7篇

一、财务资源配置环境的新变化

财务资源配置是企业基本的财务活动,企业财务是在财务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财务资源配置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企业面临的财务资源约束条件不断发生变化,要求企业财务活动进行适时调整。财务资源约束条件的变化是探讨虚拟企业财务的基本前提。

1.财务资源配置平台发生变化

基于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社会资源配置的新平台正在形成,资源配置费用与收益的对比决定了网络已成为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基本平台。网络使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空间被有效放大,利用无限量的外部市场资源来增强自身的功能、扩大资源能力,使得虚拟企业在运行时不受自身实际功能及资源的限制,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和外部资源,高效地完成任务。

2.财务资源配置机制发生变化

网络平台使交易费用降低,市场与企业的边界趋于模糊,在财务资源配置过程中,价格机制与行政机制相互融合,“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互作用进行“连续地握手”,企业在资产与技术互补的基础上,借助非正式的协议或合约,使原本隶属于不同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得以越过市场价格机制,直接穿过不同企业的边界满足对方的需要。

3.财务资源配置风险加大

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对于资本规模、开发周期、市场机会的需求,使虚拟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资源配置风险。以金融工具创新为特征的虚拟经济加快了资源全球配置的速度,企业财务环境动态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加剧了财务资源配置风险的扩散。

4.财务资源配置规则的改变

传统的财务资源配置规则已无法保证企业获得目标利润,顾客需求的趋同以及迅速的技术扩散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竞争的规则,垄断技术、设置壁垒、封锁市场份额等用以打败竞争对手的传统策略已基本不再适用。单个公司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已难以满足顾客以价值为基础的需要。企业凭借自身的核心能力定位于价值链的专业化分工,通过互补资源与技术实现对资源的整合,以合作取得竞争优势。

二、虚拟企业财务状况的基本特征

财务状况是财务资源配置的结果,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特征。现通过对戴尔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予以说明。在资产结构方面,戴尔公司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2001年为71.14%,2002年为58.2%;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2001年为7.28%,2002年为6.1%。在资本结构方面,戴尔公司资产负债率2001年为58.9%,2002年为65.3%;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2001年为84.2%,2002年为85%。戴尔公司近年来的财务指标反映了虚拟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

从财务角度来看,虚拟企业的“虚”字在资产结构中得到充分体现:实体资产比重下降,无形资产比重上升;流动资产比重高,固定资产比重低,资产的周转速度更快;为满足网络虚拟结算的需要,营运资金扮演重要角色;资金使用效率高,资金占用成本低。财务状况反映了戴尔公司的经营特色,将财务资源配置于专长领域,快速应对市场,根据客户的需求,迅速整合全球优势资源,以最好的产品、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服务赢得市场。这种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以网络为平台,以企业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全面协调运转为基础,以企业的管理能力为轴心,缔造了成功的戴尔模式。戴尔亚太公司总裁阿米罗认为:“戴尔现在的库存只有4天,现金周转时间37天,现金流量有8.69亿美元,这是直销的胜利。很简单,评价直销模式的标准有三点,即资金流动、盈利性和企业的发展。”

三、虚拟企业融资问题

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取决于企业整合市场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的能力。传统企业融资政策的制定对企业内外资源的界限区分得非常清楚,这是由传统企业所面临的资源约束条件决定的,相对而言,虚拟企业以网络为整合资源的基本平台,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发生了变化,使企业通过市场与企业内部整合资源的界限开始模糊,由此引起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的变化。

从戴尔公司的融资结构来看,负债比率高,而债务资金中流动负债的比重高,长期负债的比重低。这种资本结构表明,传统企业利用长期融资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正在转变,虚拟企业可以借助于网络整合全球优势资源,虚拟制造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而减少了对长期债务资金的需求。虚拟结算使企业流动负债比重上升,往来款项与短期借贷资金流量增加。无形资产整合资源的能力在网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股权融资的比重相对下降。虚拟企业融资结构的新变化需要重新审视传统企业融资理论。

四、虚拟企业财务治理问题

虚拟企业对传统企业财务治理提出了变革的要求。传统企业财务治理以企业内部财务资源配置为基础,在平衡内部财务资源利益主体的基础上实现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网络化拓展了虚拟企业的资源配置空间,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财务资源成为企业财务活动的基础,财务治理必须在平衡内部与外部利益主体的基础上进行财务治理结构的调整。

虚拟企业是基于特定的市场机会而形成的战略动态联盟,联盟的合作性质决定了参与的各方共同分享财权的内在要求,成员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与核心能力的独特性决定了参与的各方具有高度的利益相关性和较强的谈判能力,对财务契约的签订与履行具有重要影响,这些特征决定了虚拟企业财务治理主要采用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模式。创新所导致的企业外部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概念,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的不断融合,使外部资源的所有者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企业的控制与决策,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完全是内部资源所有者单独享有,而是出现了内部资源所有者与外部资源所有者共同参与企业治理的趋势。

五、虚拟企业财务风险问题

财务资源配置环境的网络化导致了虚拟企业财务风险生成因素呈现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复杂市场环境的多变性所产生的市场风险,技术进步与产品更新加快产生的技术风险,研发与销售所需巨额投资产生的固定成本风险,维护品牌价值产生的无形资产投资风险。单个企业无法承受巨大的财务风险,在面临市场机遇的时候也可能退出。企业必须考虑不确定因素与巨额投资引发的财务风险分散问题。

财务环境的改变使财务风险分散的渠道也发生了变化。传统企业主要利用资本市场分散财务风险,而虚拟企业则可以同时利用资本市场和网络分散财务风险。虚拟企业借助网络充分利用相关企业的资源,将待开发的项目模块分别由不同的企业来完成,在分散风险的同时降低了成本。问题的关键是合作伙伴的选择。根据企业的战略定位与资源优势,考察市场中潜在的合作者的资源特征、信用等因素,确定利益共同体的组成是分散风险与分享收益的基础。

六、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

第8篇

关键词:高校 政治理论课 教学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探索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应着重在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改进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两大不足。一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其中“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二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并创新教学方法。 可概括为20个字:晓之以理,辅之以形,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授之以渔。“晓之以理”,就是要把道理讲透彻,做到概念明确,层次分明,逻辑连贯,重点突出;“辅之以形”,就是要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把无形的、虚的东西和有形的、实的东西结合起来;“动之以情”,就是要调动师生双方的感情,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导之以行”,就是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授之以渔”,就是不仅应该有助于学生较好地接受和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应用的方法,即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只要教学中情理相融、方法得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能够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二、“三贴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坚持“三贴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三贴近”,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应以一种与学生平等的身份进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交流、共同探讨的状态,从而最终主动地接受正确的政治观念、思想理论和道德观念。

坚持“三贴近”,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实践表明,大学生的许多思想问题与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用正确的思想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体,整个教育是要靠教师去实施的。如果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师,自身的素质不能胜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那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也就会落空。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来看,教师的素质提高至少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必须注重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尤其在当今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学生。

第二,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功的基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理论上要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把自己的课教好教活,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第三,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外,还必须要有比较合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这是因为教师懂得了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自觉地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形成、身心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增强教学针对性和教学魅力。

第四,以创新的精神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面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和我国社会变革的新形势,面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更新观念,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四、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克服过去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充分发挥认识和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其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五、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做辅助

第9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农业经济的产业化、标准化、可持续发展,这些均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据调查,目前农民的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因此,必须重新认识新农村建设对金融需求的新变化,加大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是农村金融需求趋向多元化。二是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三是农户的信贷需求将呈大额化趋势。四是商业性、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将明显增加。五是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对金融的需求增加。

针对新农村建设对金融需求的变化,必须采取多种应对措施:

一是健全、完善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新农村建设中,要改变农村金融机构单一化的格局,增强农村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满足农村企业和养殖户们多样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必须针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所存在的缺陷,结合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特点及要求,健全并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二是加大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力度 要促进政策性银行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农发行开展好农业综合开发业务的同时,要积极开拓领域、创新品种,争取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新的资金来源。同时,国家开发银行也是政策性银行之一,它的机构网点很少,且以大项目借贷为主,应增加其网点分布,重点用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资源开发,缓解农村大额资金需求。

三是健全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 改变农业银行信贷服务过多偏离“三农”的现状,调整信贷结构和投资方向,实行商业化经营的同时重点满足农业产业化、农村龙头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项目的资金需求。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增资扩股,吸引外资股份,扩充其资金来源,减轻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包袱,从而增强其支农实力。

四是鼓励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合法成长,增加新型金融主体 应适度开放市场,允许新的符合条件的、产权明晰的金融组织加入农村金融机构,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适度竞争。

五是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经营的农村保险体系。我国农业保险总的经营原则是“政府扶持政策,公司商业运作”。应允许在经营农业保险制度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建立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有些财政实力比较雄厚的地区,则可由政府兜底,或者同一些商业保险公司签订协议,设置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互助保险公司等。

第10篇

一、网络参政的负面效应分析

由于网络参政环境、手段、载体的新变化,表现出有别于传统政治参与方式的新特点。具体表现为主体地位平等化、参与动因复杂化、参与控制困难化、参与方式“在线化”、参与效能高效化、参与途径多样化、参与表达“数字化”。正因为如此,网络参政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

(一)网络参政可能误导“价值判断”

互联网上汇集着海量的信息,并使之在瞬间生存、光速传播、实时互动和实现共享。在提供一些真实、有效信息的同时,网上还掺杂有许多无效、虚假甚至恶意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误导公众,使公众的政治判断和评价发生偏差,极大地影响社会公平和公正以及行政决策的效率。海量的信息再加上真假难辨,就会使公众参政的理性大打折扣,这样,网络参政不但不能推进民主社会的进程,反而会破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网络参政可能导致“参与爆炸”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网络参政实质是一种“信息参政”。网络本身无中心、无边界的结构,使得网民可以充分享受信息、信息获取、信息交流的自。在网络信息行为规范尚不够健全的背景下,如果任由这种自随心所欲地发展,就极有可能导致无序的政治参与,或者说是“参与爆炸”,其后果十分令人担忧。“参与爆炸”一方面可能导致社会陷入无政府主义的泥潭,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稳定;另一方面也将导致网络参政的控制与调适愈加困难,造成政治系统主流价值体系紊乱。

(三)网络参政可能致使“利益失衡”

网络参政主体地位的平等化,一方面打破了信息垄断,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参政机会、参政地位和参政权力的平等性;另一方面又可能衍生新的不平等。表现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公众的受教育水平、信息网络普及程度等尚存在一定差距,数字鸿沟的存在在所难免,从而导致信息享有和参政机会的不平等。而网络参政是各种利益博弈和诉求的表达,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占有的差异性,可能导致网络政治主体在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中的差异性。拥有优势网络信息资源的网络共同体和网民,可以利用网络参政充分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而缺乏网络信息资源的网络政治主体则难以实现有效的网络参政。因此,可能导致数字鸿沟差距的不断拉大,进而导致利益表达失衡。

(四)网络参政可导致“非法参与”

由于网络参政立法的滞后性,以及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隐蔽性,使得网民在网络中的参政行为减少了现实社会中政治参与的诸多顾忌,或在网络中任意“涂鸦”,在网络中凭空捏造、主观杜撰的政治信息,或将网络作为宣传自我、吸引公众眼球甚至是宣泄私愤的场所,特别是一些对现实不满或别有用心的个人、恐怖组织、极端宗教组织,利用互联网散布政治谣言,制造混乱,攻击党和政府,可能导致“政治流言”蔓延,一方面直接影响着网络参政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助推了“非法参与”。

二、消除网络参政负效应的应对策略

针对网络参政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理性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致力于兴利除弊,充分发挥好网络参政的积极作用,引导网络参政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服务,为政治文明建设服务。

(一)构建健康网络政治参与文化,提高网民政治社会化水平

任何政治体系及其政治活动均处于一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之中,必然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制约着社会成员的行为,规定着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观念。只有当社会主流政治文化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观时,才能产生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和支持,才能构建健康的政治参与氛围。有鉴于网络参政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是创设网络参政环境的必然要求。加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创建符合网络时代特点,支撑政治参与现代化的参与型政治文化,摒弃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悖于政治参与现代化的成分,使网络参政主体树立现代公民观念、国家观念、法制观念、民主观念。因此,要不断强化公民的信息素质教育,倡导和营造一种参与型政治文化氛围,鼓励和引导通过网络参政实践,习得网络参政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政治社会化水平,以优良的网络参政素质,应对网络参政带来的新变化,从根本上维护网络参政的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

(二)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电子治理能力

从网络参政的客体看,网络参政的目标主要指向政府关于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政策的制定及其执行过程。政府不但要实现对现实社会的有效治理,还必须对网络空间的参政行为实施有效的治理与调适,政府对网络空间的治理能力已经成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表征。在网络时代,政府只有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与公众之间形成良性的沟通和互动,才能更加充分地实现其职能。无疑,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构建适应网络参政发展特点的电子政府,建设系统化的电子政务平台,不断提高政府的电子治理能力,成为推动网络参政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要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改善网络参政的信息环境,利用完善安全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化。要通过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创建“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网络平台,架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桥梁”,扩大网络参政的途径,形成良性的多元互动机制。

(三)健全网络法律体系,规范网络参政秩序

依法治网是实现网络参政有效治理与调适的必然选择。要改变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状态,减少非规范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完善网络法律是当务之急。健全网络法律体系建设,必须坚持遵循宪法、发展网络民主、尊重网络发展规律、明确政府权限范围、权利义务对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是构建一整套既具有广泛约束力,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符合网络空间特点的《网络法》及其配套法律体系。既要建立综合性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信息安全、信息网络保密、数字签名与认证、网络参政权利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又要建立健全涵盖信息采集与处理、虚假政治信息鉴别与惩治、网络参政身份认证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在宪法的框架内,从法律上明确网络政治主体的性质、参与途径与方式、参与权利与义务,以规范公民的网络参政行为,使网络参政在法制的框架内得以健康发展。同时要建立网络监督机构和网络裁判法庭,依法打击网络犯罪,规范网络政治参与。

(四)加强网络技术创新,有效调控网络参政行为

应当看到,网络参政中出现的诸多不利因素,往往是与网络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相伴而生的。换言之,对于一定的社会体系而言,科技本身所产生的影响是利弊兼具的,先进科技带来的问题最终还需要通过科技本身的发展得到解决,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加强网络技术创新,不但能够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而且可以对网络参政行为实施有效的调控。具体来说,一是创新网络安全技术,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参政健康发展。二是创新信息过滤、甄别、追究技术,实现网络信息内容甄别和内容管制科学化。三是创新防火墙和过滤软件等技术手段,有效拦截境外及非法组织ISP、ICP内容的流入,强化网络服务商管理。四是创设先进的电子政务平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武装电子政务系统,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强化网络伦理自律

当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等“他律”措施失灵或不能满足需要时,必须采取“自律”的方式予以弥补。网络道德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价值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构建符合网络参政目标的新的道德体系,对于维系网络参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应大力提倡“慎独”的准则和规范,倡导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够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要矫正网络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合理的“网络社会”网络行为规范,主要包括诚实可靠,避免伤害他人,尊重他人隐私,尊重知识产权,等等。要加强立体化网络德育教育,重点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网络礼仪和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大力开展网络文明创建活动,构建网络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11篇

摘要:进入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尤为突出,网络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主战场,网络渗透成为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新隐患,

>> 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当代西方政党意识形态新变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与回应 信息网络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应对西方“网络自由”必须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新媒体在创新方面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与对策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六大挑战 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军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 网络环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危机及其治理之道 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综述 我国应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 新媒体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策略研究 论新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试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阶级理论视野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试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认同问题 浅析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状况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现状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检索日期:2015-6-1.

[3]方以启.关于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6.

[4]雷跃捷,辛欣.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48.

[5]卡普费雷.谣言[M].郑若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牛晋芳,孔德宏.必须重视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J].理论探索,2013(1):57.

[7][美]马尔库赛.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116.

[8][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01).

第12篇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出路

十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入新常态。在的积极引用和诠释下,“新常态”一词迅速传遍于中国的报刊媒体及互联网,成为大街小巷、妇孺皆知的时代热词之一。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在系统论述新常态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新常态下公共管理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理论角度探寻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冲破困境“藩篱”后的途径和出路。

一、中国语境下正确认识的新常态的丰富内涵

(一)经济发展中的新常态。与其他领域相比,中央对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解读和界定是最为清晰的,中央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从九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趋势性变化,并提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落实机制。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的趋势特征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理念和发展机制是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是要实现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因此,保持经济发展稳定、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注重经济政策效益、追求经济增长质量、突出创新型战略驱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基本和核心内涵。

(二)政治改革中的新常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总目标,那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依法治国总目标。因此,在新常态下,我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在积极推进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政治新常态的衡量标准为:一是公共权力的运行和行使越来越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制度安排更加体现民主性,三是治理过程的更加法制化,四是政府等公共管理组织履职服务的高效化,五是国家治理系统和制度安排的协调性。

(三)社会治理中的新常态。在建设法治国家的政治新常态下,要求具有法治化的社会新常态。法治化的社会,要积极营造全面懂法、信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环境,凝聚起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法治社会新常态包含以下内涵:一是积极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积极培育社会居民的法治意识;二是要在法治框架内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方法,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治理体系;三是让法律赋予社会治理主体行使社会管理职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并对社会管理权力进行依法监督。

(四)环境保护中的新常态。一方面,由于过去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使得当前的白色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有的甚至达到和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值,在降低民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同时,使得公共部门进行环境治理的经济和政治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和期望不断增加,使得政府进行环境治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如果环境治理成效不明显,很容易消弭群众对公共部门的认同度、支持度和信任度,消耗公共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五)文化建设中的新常态。在全面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越来越大,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价值混乱、价值堕距、价值真空等险象丛生,使得文化综合体系难以有效建立,主流价值观混乱且缺乏全面有效的信仰驱动。当前,一方面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等现代文化传播渠道,为人们便捷地享受文化权利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还不能够真正完全、高效地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现代治理水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总目标就是要实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公共治理现代化,就是要不断实现社会管理和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制度化、透明化、协同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总体上不断提升。但也还存在法治化、民主化程度不高,治理结构不合理,制度运行灵活性较差等问题,还亟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技术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技革命浪潮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实现现代管理和良好治理提供了更好的现代技术和手段。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协同办公平台等建设。但是,与社会发展步伐和公众期待相比,公共部门现在的管理技术手段还显得比较单一和落后,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三)公共管理组织目标与个体自觉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当前,中央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查处了曝光了大量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党政干部。作为公共组织中的个体,深处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体系这个“大染缸”中,势必会发生“染缸效应”。健康的组织文化体系会使公共管理者个体发生积极反应,主动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约束。相反,发育不良的组织文化和价值体系,容易使得公共管理者个体陷入道德困境,不顾法律政纪和道德意识的约束,产生权力寻租和行为。

三、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发展的出路探析

(一)努力提升公共管理组织的综合治理能力。作为公共管理部门,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转变角色定位,不断完善职能职责,通过加强管理管理能力学习和职业伦理培训、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落实绩效治理机制等方式,提高公共部门人员的综合治理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服务意识、回应能力、效能观念和法治意识,切实提高公共管理人员解决各种公共问题的综合性能力。

(二)不断加强对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和手段创新。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下的新技术要求,组建优秀的公共管理技术团队,充分把把GIS技术、数字治理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物联网技术、智慧政务技术、绩效治理技术、风险评估技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及预警技术等充分运用于现代公共治理实践过程中,为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和效率提供必要的现代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全体公共管理者的现代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公共管理队伍的现代技术综合应用水平,确保现代技术切实用好、用活、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积极塑造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体系。应在改善公共管理者待遇、完善公共管理者违法违规惩戒体系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对公共管理者进行职业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公共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管理观和发展观,将权力关进制度和道德的“笼子”里,使得公共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能够同时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与监督,实现社会公共价值与自我人生价值的积极结合和有机统一。

结束语

当前,“新常态”一词已成为官方话语体系中描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的非常重要的综合性词汇,并焕发出新的丰富内涵与历史穿透力,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在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着新的变化、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破解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是一个长期的时代课题,需要公共管理部门和管理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找寻新的方式和出路。(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再生,白彬.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5,03:38-42.

[2] 王资博.“新常态”研究述要[J].重庆社会科学,2015,04: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