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7:10: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年来,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公民素质教育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公民素质教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为了推动“课课有公民素质教育,人人是公民素质教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公民素质教育,拓展公民素质教育阵地、增添公民素质教育渠道、丰富公民素质教育形式、扩充公民素质教育内容。在此,本人就中职旅游、礼仪课堂如何渗透公民素质教育进行浅析。
一、中职旅游、礼仪课渗透公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旅游业的良性健康发展离不开具备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并且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感受和我国旅游业的良好形象。然而在现在的旅游队伍中,许多人职业道德差,服务意识、诚信意识不强,出现私拿回扣、索要小费、强迫游客购物甚至“宰客”等歪风邪气,严重损坏了旅游市场秩序,甚至影响国家的声誉。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工作者也是礼仪工作者。所以, 旅游、礼仪课渗透公民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中职旅游、礼仪课渗透公民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课堂教学的策略有待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能做到对学生的关注、尊重,但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自我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有自我发展的潜能,这表现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得不到体现。另外,在组织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分组活动的时间较少,大多数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没有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学会尊重别人,宽容他人,在与人交流、配合及自信等诸多方面得到锻炼,能有效渗透公民素质教育。
2.缺乏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视
在课堂中, 通常是向学生灌输很多的书本知识,学生学习到的旅游、礼仪知识很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就使得学生学习到的旅游、?Y仪知识无法和生活进行联系。众所周知,公民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靠养成而非传授。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能表现出良好的素质,举止彬彬有礼、服务热情主动、和同学亲切友好,而一旦脱离了教学环境,便把书上的理论和老师的教诲置之脑后,这样仅靠课堂上的讲授和训练,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是非常困难的。
3.挖掘专业教材中公民素质教育素材力度不够
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就必然需要教师充分并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公民素质教育因素。旅游和礼仪学科所涉及的事物从自然资源到人文资源,从我国各地民俗风情到世界各国的风土文化,从客人心理需求到人际关系交往方面,这些方面都体现了旅游和礼仪学科所蕴含的丰富公民素质教育素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侧重于专业知识讲解,忽略学科所蕴含的丰富公民素质教育素材给学生的震撼是无可企及的,没有意识到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对公民素质的品味会是影响他们一生的。
三、中职旅游、礼仪课渗透公民素质教育的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出发点。在教育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旅游、礼仪学科的知识,教他们求真、求实,更要教他们从旅游、礼仪课堂中提升自我公民素质。在学生观上,要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个性的主体,尊重他们的人格,为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空间,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师生关系上,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真诚对话,畅所欲言。更要求教师在内心把学生视为学校的主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
2.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情感,师生共同质疑、释疑、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旅游和礼仪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工作中的问题纷繁复杂,但日常中的小小事例往往能给我们很大启迪。为此,在每个专题教学中,教师尽量选择典型、真实的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和模拟,让学生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扬善抑恶。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从概括性讲授到中途讨论,最后总结发言都以学生为主。在整个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设问、指导发言和暗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来参与。以案例说法、以案例说理,让学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让他们以先进个人为榜样培养敬业、乐业的服务意识,增强导游职业责任感,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导游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在讲授时,通过前置作业让小组合作设计出逼真的场景,其中有人物、情节、矛盾冲突、疑难问题等。学生根据情节在仿真场景中充当相应角色,身临其境地操作岗位角色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确定内容和进度,给出所学内容的恰当而不过分的指导,还有就是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学生在情节模拟中,切身体会到如何正确处理带团中出现的问题,表现自己对旅游从业者该具备的公民素质的认识,使公民素质教育在专业技能学习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关于教学目的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出:“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执行新大纲,要以全民族素质教育为准则,牢牢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方向。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的教育。以这四个方面为红线,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新大纲确定的初中化学的教学目的是: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考虑升学需要,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新大纲指出:初中化学教学要“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只有搞好全体公民的素质教育,使全体公民都有知识、有文化、受过良好训练,有一定的能力和创造性,德才兼备的尖子人才的出现才有牢固的社会基础,才能大量涌现。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也需要众多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二、关于教学内容
关键词 高校学生法律素质素质教育
法律素质是我国公民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公民的法律素质,笔者认为是一国的公民,能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体系中应包含的基本要素有:法律知识、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法律价值、法律道德、法律能力。
一 当前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主要现状
(一)高校学生的法律知识还较贫乏。
在21世纪的中国,高校所面临的一个大的挑战是如何培学生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现代大学专业性比较强,除了特定的法学专业或者某些专业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法律之外,其它专业的学生很少学到法律知识,仅仅是从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这样来说多数高校学生的法律知识是较贫乏的。
(二)高校学生公德意识淡薄,缺乏法治观念。
社会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而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与要求。然而,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市场经济在充分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同时,社会主义的道德信仰也受到市场经济中物质利益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特别是当失信所带来的收益远远要大于由此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时,更促使市场主体作出逆向选择,完全背离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大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生理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社会现象缺乏正确判断,容易将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做出与法律规范相背离的行为。
(三)高校学生政治法律素质意识不强。
有良好政治法律素质的高校学生对国家和法律持有忠诚的态度,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在行使法定的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反复强调崇尚法律,服从法律对法治的作用:“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们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行法治。”然而在我国长期人治社会模式下,学生们对法治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不足,加上他们所获取的法治观念并不系统,在处理涉法问题时,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对策
(一)国家要制定良法,并公正执行。
高校学生培养法律素质的前提是要有他们为之信服的法律存在,所以国家首先要制定良法。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现在应该说国家在制定“良法”方面已迈出了一大步,但这仅是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前题。再次有了法律后要严格执行,公正司法。司法公正将法的价值转变为现实,从而使法律最终成为对法律信仰的实践基础,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司法公正对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高校学生对法律的信仰至关重要。
(二)学校要广泛传播法律知识。
1.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及选修课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修课,可以保证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使大学生受到很好的法律基本知识的教育。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包含了法律素质教育的内容。但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远非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能涵盖。将其他学科中与素质教育相交叉的内容作为完善学生素质的有益补充,不能忽视专业课程及人文素质选修课对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作用。大学的除了专业课学习法律外,还可以通过选修课程让更多的非专业人士学习我国的法律知识。
2.通过加强教师素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不仅教好书,还要担负起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教师要确立一个正确的法制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模范的示范,才能将大学生作为有独立意识、判断、理性的主体对待。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良好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会直接作用于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及法律修养。
3.加强宣传,多做活动让大家参与进来。
法律素质的提高,不仅要学习法律知道,学习知识只是存在理论上的,要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能让自己掌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生在学校如何与法互动,这也是学校要考虑的事件。例如,建立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定期宣传,设模拟法庭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法律知识,也可以增强对法律学习的兴趣,这也是培养高校学生法律素质的有效方法。
(三)学生要自觉培养法律质素。
人的行为往往是受信念支配的,越是主体内心中深层的坚定的心理现象,对其行为的支配性就越强。所以学生要积极培养自身的法律信念。对学生法律信念的培育,除了学校可以通过外部的宣传、教育、引导、灌输来增强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外部行为内化为他们的强烈的法律信念,进而再支配其法律行为,使他们在严格的法律规则下支配自己的活动。同时,学生应理性参与有关活动。学生在学校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法律活动。总之,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活动的参与积极培养学生的法律信念,提高其法律素质。
高校学生的法律素质的培养是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及个人的努力,国家要制定良法并公正的执行,学校要从课程、老师引导、课外活动吸引等外因上来加强,个人对自身法律素质加强培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活动,深入地参予到公民素质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教育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67-69.
(湖北工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摘 要: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是加强素质教育,美国大学素质教育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将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字: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32
收稿日期:2015-03-20
我国高等教育界已明确了大学生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这些都是成才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以下将从这四个方面的培养进行比较。
1 思想道德素质
1.1 教育内容
我国的政治教育是在党和国家的权威指导下进行的,大体以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形势政策教育也是政治教育的一部分。现如今的社会主义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也是政治教育的表现。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没有党和国家的权威指导,除去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还有一个是融入美国文化的宗教教育。美国“‘公民宗教’只是一种宗教象征,是借助宗教感情表达的一种社会信仰,体现着美国人的民族精神。”中国一直是强调集体主义,美国则把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当然这也是两国历史发展和国情不同所致。
两国都强调爱国主义,通过历史事件的学习与宣扬,如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等等。美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美国制度的公民,强调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而这一块,中国的大学教育甚少提及乃至缺失的。
1.2 教育途径和方法
我国一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等,结合社会实践、学生组织得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美国高校不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通过通识课程教学渗透、服务学习、大学生社团、学生事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样化渠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
在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方面,美国学校注重通过现行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政治、法律、人权、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另外美国大学还开设公正、正义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我国的德育课程则较为单一纯粹,德育内容通常仅反映在思想品德教材当中,未能或甚少在其他课程中有所反映。
2 文化素质
2.1 教育内容
美国通识教育基本上只涉及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而我国文化素质教育在理论上不仅要求涉及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还要求涉及到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较来说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上有了拓展;事实上中国的文化素质教育更重视科学教育、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而美国大学都将人文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美国对于人文素质非常重视,根据教育部的总体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也都随之铺开。“各类型的美国高校包含了服务、博雅、公民责任、全球性、多元化、领导能力、共同体意识和参与世界等价值,要求学生具备人文素质,服务本地与全球,履行公民责任。”,旨在培养好公民。
2.2 教育途径和方法
作为文化素质中的核心人文教育,在中国常常误以政治教育代替人文教育。不管学生爱听不爱听,一味地采取灌输方式,忽视启发教学。我国人文素质培养大多停留在口头上,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国家对各高等院校并没有太大的实际约束力,基本是各自为战。
为了保障通识教育的落实,美国大学大都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或文理学院。而在中国,这种文理学院好像不太引人注意,甚少大学或学院重视文理学院,不是非常重视通识课程,一般在学校为边缘学科。以一些著名大学的文学专业为例,像北京大学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在文学专业所占比例是8%,南开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文学专业中大约占10%,而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文学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占25%和35.7%。
3 业务素质
3.1 教育内容
新世纪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最终改革方案中强调指出:“通识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获得信息、技能和技巧,还要培养学生准确把握运用信息、技能和技巧产生伦理后果的能力。”
在中国,以2012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中对外汉语专业的相关内容为例。方案中写到基本能力需要:具备从事相关职业教育的基本能力、外事活动能力、理解判断能力、就业能力、科研能力等等。以上十几种能力,将是在大学四年中希望学生可以获得的能力,如此高的定位,对大学教育各培养环节的具体指导性和操作性都不强。
(2)教育途径和方法。美国大学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重视批判性思维,强调对本国文化的认知,看重道德伦理,而在中国这些都是缺失的,大部分是重视专业知识的获取。“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如果这种专业万能的信念,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精神,甚至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误事。”
高分低能,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等都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具体表现。我国教育模式的集中表现是应试教育,缺乏实践性,重知识和技能,而不注重能力特别是心智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4 身心素质
4.1 教育内容
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大部分是运动竞技类和我国民族体育类教学内容,如球类、武术类;且健身类教学内容和来自世界其它国家的传统体育类教学内容则较少。美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中,以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为例,他们的体育课多以舞蹈类和健身类为主,并且来自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传统体育内容很多,如太极、瑜伽、街舞、交际舞等。
我国高校普遍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辅导。内容设计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咨询、预防心理疾病和治疗心理障碍,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相较于中国在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单一,美国高校心理健康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生涯辅导、磋商等。
4.2 教育途径和方法
我国高校现均建立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且一般挂靠在学工处,没有专门的机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较少,一般由辅导员兼职。大学生也自发组成大学生心理协会,但是我国大学生不善倾诉、羞于出口的性格,加之家长对于承认孩子的心理情况的难以接受,一般是不愿意将病情说出,导致延误开导和治疗。这些方面都与人文素质教育密切相关,我国基本只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情,只是从小众解决心理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在美国,大学不仅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还有许多的同辈辅导站、健康图书馆等,还有较多数的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辅导老师经过严苛培训与考试后上岗,同时要求家长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美国社会的个人主义特色,大学生以个人为主,大都能够直接的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它们的体育文化,美国有一个专门负责大学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名字叫做美国大学体育联合会,除去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他们保持健康的一个传统。而中国的大学均开设了必修体育课程,基础课与选项课结合是我国体育课程教学一般采用的方式,基本上都是运用大一、大二两年为数不多的体育课学时来运动,且对于课外体育锻炼的规定基本是没有的,学生课后的体育锻炼甚少,全靠自觉。
中国大学教育与美国大学教育存在差异,中国的大学教育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国外的教育方式一味的生搬硬套绝无效果,必须走自己特色的教育道路,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张家勇,朱玉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教育文化论坛,2010(3)
3 薛涌. 北大批判[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4 Morphew, Christopher& Matthew, Hartley. Mission Statements: A Thematic Analysis of Rhetoric Across Institutional Type[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6(3)
5 隋晓航.美国大学体育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D].武汉体育大学,2007
6 王欣.中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在“教学目的和要求”部分提出了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结构。在“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又对上述目标结构中的各子项分年级、分单元提出了层次分明、具体的要求,形成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三级目标体系。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会议代表认为这是一个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教育的系统结构。
智力素质是指感知、思维、概括、识记等方面,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它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其智力素质主要包括:
(1)知识素质。我国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公民,对于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如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以及一些计量、统计知识、几何形体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要经常用的知识,必须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积极动手、动脑思维,形成一个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质。
(2)技能素质。为了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无论对个人的生活还是对国家的贡献,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技能素质。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技能(包括口算、笔算、运用工具计算等),学生通过学习解决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技巧,这样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自身的技能素质。
(3)能力素质。数学能力是智力素质的核心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是由运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数学思考方法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成的,能力的核心是思维,人的素质水平的高低,除与知识水平相关外,还与它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思维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非智力素质是指兴趣、情感、意志等,属于人的意向活动范畴,非智力素质主要包括:
(1)情感素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师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数学情感素质。数学的情感素质包括学习数学的态度、兴趣、不怕困难攻克数学疑难问题的顽强学习意志,勇于进娶敢于竞争的学习精神。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在此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大有作为。
(2)思想素质。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教育因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注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实践第一、对立统一、运动发展等观点,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述内容都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关 键 词】 公民教育;新课标;教师要求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什么是高质量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教育。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科。新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材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以适合学生发展为旨归,以新课程标准为出发点,深刻把握其实质和内涵,将公民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生活教育理念渗透其中,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全面提升的长远目标。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新理念
2011年,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强化“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与时俱进地吸纳了现实问题创新课程内容,新教材的编写也以此为基点,融入四大理念回归教育本质。
1. 公民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标“德育为先”的要求。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党的十特别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什么是合格公民?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合格的公民。新课程标准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并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这些变化都将公民教育理念贯穿其中,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指向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关注知识的获得、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情感的陶冶,德育以为行、能力为重,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2. 素质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标“能力培养”的要求。新的质量观包括了如何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新的质量观的核心标准和要素。新课标教材使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创新兴趣、注重实践能力等素质教育的理念得到落实和展现;新课标教材更注重学生参与理解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注重了学生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背景的挖掘,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具体问题的解决。
3. 创新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标“创新精神”的要求。新课标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新教材的编写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和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
4. 生活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标“现实题材”的要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编写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提供的素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师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知识,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材实施对教师的新要求
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有效使用教材,让教材实施真正体现四大理念,成为适合学生发展与成才的重要资源,教师和学生作为教材应用与实施的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使教材发挥出更生动灵活的作用。
1. 教师是教材的实施者,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而且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激励者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更是学生整个人生的引路人。新课程理念回归教育的本质,倡导公民教育,做到教育“立人”。因此,教师的角色不局限于课堂上,而是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新教材的实施,需要教师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要整体把握教材。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教师要与新课程相适应,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关注专业发展与终身成长。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新课标教材,引导学生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只有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并将新课标贯穿于实际教学之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向教材,用好教材,掌握好课程标准加强的内容和新增内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3. 教师是课堂的创造者,要善于创新使用教材。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推崇创新、打破常规,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善于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创设“创新的自由氛围”,达到创造性使用教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自由自在畅想的思维者和学习者。
4. 教师是学习的带头人,要构建教材使用共同体。教师不仅要面对学生,也要面对教师,师生合作与师师合作同样重要。在新课程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促进学生探索求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同时,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一个人不能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共同关注教材的使用情况,共同研讨教材使用策略。以教材为资源,把教材中仅提供的素材丰富扩大,细心揣摩发现与教学背景相关的素材,挖掘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日渐完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新课标教材在编写上都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留有足够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渗透先进的数学思想和人文关怀等。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实施是公民教育、素质教育、生活教育与创新教育理念的深度体现,也是教育本质和宗旨的重新回归。
【参考文献】
[1] 徐克飞. 法国中学的公民教育[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2).
摘 要:数学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基础学科教育,应当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突出的作用,使学生的数学素质乃至整个公民的综合素质得到应有的提高。为此,本文就数学素质、数学素质教育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等几个方面作些阐述。
关键词:数学素质 素质教育 实施
一、数学素质的涵义与特征
素质是指人的自身所存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其结构,是决定其主体活动功能、状况及质量的基本因素。数学作为一种客观抽象出来的自然科学,属于社会素质的范畴。人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按照当前数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公论,数学素质大致涵义有以下四个表现特征。
1、数学意识。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进而达到用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科学地看待世界,人的数学意识的高低强弱无时无刻不反映出来。
2、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数学的载体,具有通用、简捷、准确的数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
3、数学技能。数学的作图、心算、口算、笔算、器算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现实的生产、生活、流通宜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这是数学的创造,在数学技能解释、判断自然或社会现象及预测未来的同时也发展与创造数学本身。
4、数学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维以及直觉、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维,都是数学思维方法、方式与策略的重要体现,数学直觉思维、数学逻辑思维、数学辩证思维都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
综上所述,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基本表象,数学技能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存在于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之中。数学素质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常常是潜在的,而不是急功尽利的,数学素质具有社会性、独特性和发展性。
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在确定数学素质教育内容时,要从整体教育观上,挖掘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实际操作意义。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显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2、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要把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构成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本质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
(1)要改革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去的应试教育导致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机械识记,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素质教育应加强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教学,注重概念形成过程和定理、公式的推理过程,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力求讲精、讲透、讲话,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2)培养数学能力。现在公认的数学能。力主要是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数学学习与再创造能力等四种能力,根据现代科学需要,各阶段学生都要有学习使用和应用计算机等信息科学的技能。
3、生理心理素质教育,人的心理素质是由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它包括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与生理发展相适应。
(1)智力素质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体,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着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与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2)非智力素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数学家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实践证明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差异,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建立情感、增强意志等四个方面进行非智力素质培养。
三、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原则
数学素质教育要成为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即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公民身心发展的教育及挖掘个人潜能的教育,就要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法有大的更新。
1、认识数学素质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受教育音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结构以及所形成的数学认知结构相吻合。在教学内容方面,一是传统的经典数学知识(算数、几何)要进行必要的学习;二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普及与提高的现代数学也要逐步引入,如矢量代数、统计初步、离散数学等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所需渗入到中学的内容。同时,对所有内容增减不能违背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要抓住思维发展的最佳期进行素质教育,借鉴国外数学教育发展中几起几落的教训,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数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2、明确数学素质教育的指向性。过去几十年单一的教育模式,一度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局面,培养不出社会需求的各类各层次人才。
要根据社会需求的一般劳动者、科技工作者、数学工作者对数学的不同取向,实行数学教育的不同的素质要求与标准,具体他说,在普通教育阶段要按照学生的分流制定多种教学大纲组织分类分层的数学教学体系。
关键词:外国中小学;美国大学;人文艺术素质教育
人文艺术素质是指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是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和心理品质,除了要具有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外,还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养成审美的人文艺术精神。
1 国外中小学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开展情况
我国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与国外已经有近一个世纪发展历史的通识教育相似。通识教育的构建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大学博雅教育和自由教育的理想,其目的不在于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具体职业做准备,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通识教育的提出与实践提要改变自19世纪以来教育只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忽视人的全面教育,尤其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倾向。由于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的历史比较长,研究充分,在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下面我们对各国开展的人文艺术素质做一些探讨。
首先,在一些欧美教育发达国家,小孩从小学阶段就会接受启发式的人文艺术教育,并且国家从立法制度课程设置上加强对小孩的人文艺术教育。如美国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还通过了教育法令把艺术课程列为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使艺术课程获得了与数学、自然等其他核心学科的同等地位。法国通过了《艺术教育法》沏实加强艺术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新西兰明确强调中小学艺术是一门核心课程。日本和澳大利亚规定艺术课程是必修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下面以美术课程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脉络。
日本、美国和西欧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普通中学美术课的设置,把美术教育贯穿在青少年教育的全过程中。日本,中学学制为6年。从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都把美术作必修课。美国,中学学制也是6年。初中三年均开设美术课。高中设有美术中学进行专业美术教育。德国,中学学制是6-9年。初中六年均开设了绘画必修课,高中立有专业性的艺术中学,学习音乐、美术专业。罗马尼亚,中学学制是8年。初中四年至高中前两年把美术作必修课,高中后两年分专业学习,设有艺术专业。英国,普通中学类型很多,各类中学均开设了美术课。如文法中学学习年限为5-7年,招收智力较高的学生,主要为大学培养合格的新生,前5年为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是必修课技术中学学习6~7年,前3年开设美术后4年根据专业需要开设课目现代中学学习5年,以完成义务教育为目的。给学生走向生活做准备,5年都开设工艺美术还有公学学习年限为5年,是贵族学校,培养统治者,绝大部分升入大学深造,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一半学生是公学毕业生,此种中学十分重视包括美术在内的人文学科。法国,中学学制为7年。初中四年都开设了艺术教育美术、音乐课,高中三年均开设有制图、艺术教育和工艺学等课程。
在一些新兴国家的教育改革中也把人文艺术教育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如墨西哥的教育改革。
20世纪90年代后墨西哥开始了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其中也把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到墨西哥教育改革中,不仅把人文艺术素质课程作为小学的核心课程还把它贯穿了整个小学时期。
可见在一些欧美教育发达国家,小孩从小就会启发式的人文艺术教育,加上国民整体的艺术传统和对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当他们进入大学的时候已经具备相应的人文艺术素质。即使如此,在教育发达国家中在高等教育阶段仍在继续强调人文艺术教育。
2 国外高等教育阶段中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
我们所讲的“通识教育”(也称“通才教育”)一词是在20世纪40年代从英文GeneralEdu.cation(直译为“普通教育”)翻译过来的。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inaFreeSociety),即有名的“红书”(TheRedbook),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它的理念是广义的,它的载体(主要是课程)是狭义的,它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人格的公民,其实质是“全面发展的人”或“全人”的培养。
由于美国的大学以通识教育为原则,所以大学本科教育的且的是训练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或者说大学本科主要是给学生基础性知识,为他们成为专门人才莫定基础。专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特别是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在本科教育阶段强调全面发展,其中人文艺术素质就是主要的加强方面之一。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规定学生要从文学与艺术,历史、社会和哲学分析,科学和数学,外国文化等领域中的每一领域选一至二门课,共八门课程作为共同基础课。这些课程共占学生应学习课程总数的1,4。俄亥俄州立大学规定学生必须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朴学3大领域选修若干学分有的教授介绍说学生至少要选15个学分作为基础教育课。耶鲁等大学一、二年级并不分科,学生到三年级以后再选定自己的专业,确定主攻的学科。
2007年7月1日。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历史学家福斯特(DrewGilpinFaust)教授上任,作为哈佛大学371年来第一位女校长,她在艺术教育改革方面取得新的成就,哈佛大学在经过3年冗长的讨论基础上对现行的核心课程,即1970年代形成,已经有长达30年的时间,没有做过大幅度修改核心课程作了大规模修改,通过了的通识课程改革案。哈佛大学临时校长德里克·博克说,此次精心设计的本科普通教育课程改革将进一步加强西方教育根深蒂固的传统的博雅教育(又译“自由教育”)。新课程中将包括“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道德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质世界科学”、“世界各社会”、“美国和世界”8大方面的课程与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现有的“核心”课程相比,这些新课程将给学生们提供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并协助他们把目光放得更广更远,而不是只集中在各自所主修的专业与学科上。
具体而言:“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批评的能力,即美学兴趣和解释的能力;“文化与信仰”旨在形成对人类社会传统文化和信仰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经验与数学推理”旨在教学生使用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概念与理论工具,比如统计学、概率论、数学、逻辑学以及决策理论;“道德推理”旨在教学生如何对道德与政治信仰的实践做出推理,以及如何思考和评价有关伦理问题的主张;“生命系统科学”旨在介绍与生命系统有关的概念、事实以及理论。物质世界科学“旨在介绍有关物质世界的关键概念、事实以及理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和宇宙;“世界各社会”旨在考察一个或多个美国以外的社会;“美国和世界”旨在从当代、历史与分析的角度考察美国社会、政治、法律、文化以及经济的制度、实践与行为。在这8大课程中“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文化与信仰”、“道德推理”、“世界各社会”都属于人文课程其中“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文化与信仰”两门课程更是包含了大量的艺术教育子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文学艺术教育的内容明显增加,占全部课程的1/4。
3 国外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明确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要求,重新设计艺术教育评估标准和内容。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开展首先从国家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明确指导,英美法德等国都有关于加强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立法,这方面给我们以下启示:
(1)教育主管部门应突出加强对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政策引导和指导,将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政策指导范畴,从立法上要求,从体系上构建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一般性标准,并将其作为评估和考核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以促进、提升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2)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从整体上突出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功能。
每年从哈佛等理工类名校走出的一流人才可以说不计其数,这与他们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也应当意识到作为一名现代工程师,应该能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承担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任务。他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品德3个方面。知识方面,应掌握必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方面,应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协同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尤其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品德方面,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还要具有一些特殊的职业道德,如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进取的毅力、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等。这就要求我们革新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完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方法,探索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实现形式。
虽然国外大学人文艺术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相对完善的人文艺术课程设置,和科学教学目标,并且给予了高度重视。如哈佛大学要求学生修的人文素质核心课程占到了学生总学分的25%,其课程涵盖了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并且规定人文艺术课程只能小班授课每班人数原则不超过25人,同时课程设置随着时展不断革新。因此在我国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当探索建立完善的人文艺术课程体系。
关键词:公民教育 主体地位 创新能力
一、加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新课标对我们的必然要求
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主要特点是:“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当今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以提高创新素质为目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实施重点。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也是如今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的创造力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那些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正在成为推动现代社会生产、科技和文化艺术等进步的生力军。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基地,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入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思维等心理品质,而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涵盖了思想品德新课标的所有特点,也是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
在近几年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有效地实施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我市甚至是全国许多地方的中考中都以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压轴题、拉分题,谁不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谁就会在中考成绩上有差距。因此,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有效地应对中考,我们必须在思想品德课中重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人格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播,而忽视能力的培养,重教法而轻学法,重智力因素而轻非智力因素。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搞“一言堂”现象,没有师生互动,缺乏课堂讨论,学生成了只会机械记忆教师传授知识的机器。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主体地位被长期压抑甚至窒息,主体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样的课堂教学,没有一点生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这一现状,促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教与学的关系。我认为作为思想品德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呼唤学生的公民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在教与学的双边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从课堂教学效益入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参与性,要求学生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变传统教学中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不管学生在哪方面取得的“成功”,一定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并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这样,就能真正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教师还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成为组织课堂教学工作的导航员。
三、探究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依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结合社会实际,研究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观摩、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某市2007年中考考查了麦收季节农民焚烧秸秆与2008年中考的城市居民小区的环境问题为切入口,使学生明确中考题目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带领学生研究考查的内容和方式,探寻容易失分的地方,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激起学生参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欲望。
再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结合教材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针对商品服务市场上商品广告使用谐音字、错别字等现象,许多单位文件和通知上经常出现错别字、简繁体字夹杂使用的现象,老师和学生经常书写错别字等,开展“关于规范使用汉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针对小广告满天飞,小区、电线杆、公共场所等污染环境问题,开展“根治城市‘牛皮癣’,创建文明城市”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动手动脑的能力,了解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步骤,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感悟劳动的艰辛,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等等。
关键词:素质教育 师德建设 困境 突破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职前职后一体化、开放性和综合化的教师教育体制正在逐步推行,相应的我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师德建设作为教师专业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素质教育实施背景下,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重视。
一、当前我国师德建设的现实障碍
(一)师德建设囊括的宽度过宽
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是专指教师这个社会角色应该具备的道德规范。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教师的道德标准被提高。教师具备教育工作者、社会常人双重身份。师德是针对教师身份而言的,相对于社会常人即公民这个身份,对之束缚的应该公民道德和法律规范。当前,教师不论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还是社会生活中,身份被一重化,师德是评价教师这个社会人的唯一标准规范。
(二)师德建设要求的高度过高
我国支持“教师是道德家”的人认为,教师必须是高尚道德和完美道德的化身,是“人之至者”,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1]。与美国“教育职业道德规范”中所列条目都以最低要求不同,我国师德要求大多以高标准来要求教师。由于这些规范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将教师圣神化,操作性不大,只能作为鼓励性口号,对教师群体不容易真正发挥其道德约束作用。
(三)师德的社会评价标准欠合理化
为使每个学生健康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改革为师德建设提供了一个大背景,其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自然成为师德评价的主要标准。然而,在我国教育氛围下,师德规范内容的各方面与素质教育密切联系,如果教师违背素质教育理念,那么他的师德水平很难被社会认可。
二、师德建设存在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管理体制、评价制度不健全
当前,在强调量化指标的教师管理体制、师德评价制度中,教师是否潜心育人工作、实施素质教育是很难考评因而往往被虚化的指标。大多学校推行绩效工资改革之后,将教师待遇与班级分数、科研成果紧密结合,这使教师将精力投入到论文写作、公开课评比之中,而相对忽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教师不仅没有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而且自身角色也没有把握好。
(二)社会伦理道德转型的束缚
师德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社会传统伦理道德有密切关系。当前,社会正处于伦理道德体系的转型期,强调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肯定民众对于正当权益、物质利益的追求的合理性。教师身处伦理道德体系转型的进程之中,待遇正在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很多教师正在告别一贫如洗的生活,更多地感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幸福[2]。然而,就全社会而言,从圣人道德向常人道德的转型[3],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例如,当前评选各级师德标兵时,仍然重点考查教师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情况。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前,素质教育虽然赢得了话语上的优势,但应试教育的压力仍然很大。“口口声声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是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中学)的实际情况。取得出色的高考、中考成绩的学校即使管理严苛、气氛压抑、遭到学者批评仍然招生火爆,被社会和家长高度赞赏,并且顺利挂上“素质教育改革先进校”的招牌。推行应试教育,取得的教育成果被冠上素质教育的美名,在这种情形中,师德建设就缺乏健康的环境。
三、师德建设障碍的突破思路
师德建设中存在的对教师角色认识不清楚、要求过高,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我们都可以从素质教育改革、社会伦理道德转型、教师管理评价体制等方面究其原因。针对以上原因分析,本文试着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建议。
(一)创新教师管理与评价机制,坚持“无为而治”的核心理念
“无为而治”是我国教师管理和评价急需重视的经典智慧。自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4]。康德认为:“自由是道德法则存在的理由。”[5]针对我国当前教师缺乏自由空间的现状,需遵循“无为而治”的理念。一方面,我们需倡导取消学生成绩与教师绩效挂钩的做法。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随堂听课等方式,督促教师潜心教学。另一方面,需要削弱科研成果在教师量化评比中的分量,以鼓励教师写随笔、展示学习笔记等方式来引导教师的在职研修。
(二)关照教师幸福感的提升,稳步提高教师工作待遇
尽管保障和改善教师待遇的政策不断出台,但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师待遇存在很大差距。在倡导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时代,政府和社会应该稳步提高教师待遇,逐步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不能一味地用无私奉献的口号向教师提出“圣人”般的要求。而且,政府和媒体应该调整道德转型背景下师德标兵的评选标准,适当关照那些扎实教书育人、积极探索创新、享受教育幸福的优秀教师身上,使师德标兵更加普通化、实际化。
(三)正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重塑教师的职业尊严
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应该尽力尽责总结经验教训》的反思性文章中,王策三先生语重心长地提醒各界“正视应试教育在现阶段现实存在的基本国情,给教师适宜的舆论空间”[6]。可见,我们需要基于我国的国情正确看待素质教育改革。现阶段,应试教育是客观存在的。学校应在给教师一定自主放松空间的基础上,开展遵循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此外,学校需要严格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上限,打击教师片面追求高分数的行为,以确立教师工作和教育的底线,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
参考文献:
[1]甘剑梅.教师应该是道德家吗? ――关于教师道德的哲学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25-30.
[2]杜时忠.教师道德越高越好吗[J].中国德育,2010(2):74.
[3]余展洪.从“圣人道德”转向“常人道德”――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规范的哲学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5):10-14.
[4]卢先明.略论公民道德的层次性[J].道德与文明,2005(4):47-49.
[5]康德.关文运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3.
素质教育 现状分析 解决方法
提高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应该既拥有高学历的科研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又拥有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这就是说社会的和谐和素质教育是分不开的。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素质教育。“教书育人”教育首先是教会学生做人,其次是教会学生学习,从古时“苦心砺志、关心社会”的教育理念到当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无不说明这一点。
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最佳平台是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因为,读中职的学生文化基础、自信心和自律能力普遍较差。目前社会上打架、偷盗等犯罪人群中绝大部分是初中甚至是初中未能毕业的14~19岁青少年,中职学校的教育对象主要就是这类人群。因此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安宁和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仅对中职学校对中职生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作些初探。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
1.家庭经济困难无能力支持者
受我国“学而优择仕”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部份人希望自己的子女上高中升大学,然后光耀门庭。因此,凡有钱家庭子女即便门门功课不及格也要花大把大把的钱“买高中”。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即使文化成绩实际比“高中”生要好得多,但他们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无奈的情况下才选择上中职。
2.学习困难落榜或淘汰者
众所周知,现在就读中职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在中考中的“落榜者”,他们因文化基础不好、怕考试、厌学、习惯懒散、不自信,在激烈的“应试教育”中被淘汰,而年龄不大,不得已才选择上中职。
3.父母外出务工少教无管者
父母外出务工,将子女的教育和管理责任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或亲朋托管,然而,爷爷、奶奶对孙子辈却是溺爱有余而管理不足和教育乏力,亲朋对托管对象也只能是管吃、管住。因此这些家庭的孩子实际上处于一种少教无管的状态。厌学、早恋、偷盗、离家出走、昼夜上网、群殴等事件在他们身上频频发生,父母为求心安,无可奈何才将子女送进中职学校再“托管”两年。
4.单亲家庭子女爱不完整者
因父母离异或一方去世造成的单亲家庭,其孩子要么是因为家庭经济不能支持,要么是家庭的爱不完整,使孩子的自信、自尊不能得到足够的支持而造成习惯不良,要么是不爱学习,家长在无奈或求得心理安慰的情形下才送孩子上中职。
中职学校要管理好、教育好目前状况的中职学生,首先,要接纳他们――接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在接纳的基础上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其次,要制定科学、严谨、易行的校纪校规,并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制度、执行好校纪校规;最后,要培养一支优良的教职员工队伍,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技能,树立自信。
二、具体解决方法
学校应以“德为魂、能为本”为教育理念,以学生的“成人、立业、乐群”为教育目的,要求全体老师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博大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学校应要求全体老师和管理人员用耐心去接纳、理解、尊重这些学生,用爱心去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用严格而又人性化的制度去塑造这些孩子的健全的人格和习性。在实践中可采用四种管理方法,即:文化管理法、活动管理法、爱心关注法和制度管理法。
1.文化熏陶法
将道德学(孔子、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公民道德纲要等知识),心理学,法律,社交礼仪学,公共关系学等五种知识整合在一起开设“成功行为学”课程,用文化和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
2.活动体现法
所谓活动管理法就是用活动的形式把情趣相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在老师的视野里进行有组织的活动。对中职生而言,语、数、外是他们的弱项,如果以文化成绩论英雄、无疑会挫败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学校和老师关心的是学习成绩好、分数高的学生,这对大量的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文化成绩不好、家里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学校应投入资金购置教学设施设备和学生学习、娱乐用具,开设趣味活动小组,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书法、演讲、英语、计算机硬件、围棋、象棋、绘画、写作、音乐、舞蹈、时装、制图、手工工艺等兴趣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有相关特长的老师具体负责,学生会的学生和相关人员协调配合开展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表现自我”、“让人了解”的平台和窗口;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证明自我”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胆识,提升学生的自信。
3.制度约束法
“今天的坏习惯会成为明天的负担。”严格、科学的制度管理,不仅是学生成人的有力保证,也是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和企业后受人欢迎、被人重用的有力保证。因此,学校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制定了科学、具体、量化的规章制度;如:班级量化管理、学生日常礼仪行为规范、假期联系制、寝室文明规范、公益制度等,并采用“法制专题讲座”、“规章制度抢答”等活动形式以减少学生的“心理阻抗”,使各种规章制度深入人心、深得人心并落到了实处,也使学生从不守纪律到能遵守纪律、从自觉遵守纪律到形成良好习惯。
4.爱心感动法
一、知识产权素质教育是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
教育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约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知识产权战略地位的凸显,彰显着知识产权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加强知识产权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造、使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实施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
(一)知识产权素质已是知识经济时代公民的基本素质。这是由知识产权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决定的。知识产权的客体涵盖科技、文学、艺术、信息等各个领域;知识产权活动涉及知识产品的创造、使用、管理和保护等各个环节,渗透到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知识产权的利益群体包括广泛的创作群体、应用群体和消费群体,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知识产权学科是法律、管理、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等众多学科复合交叉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因此,具备一定的知识产权素质,积极主动地参与创新、合法有效地应用创新成果、维护自己的权益、尊重他人的劳动,已是这个时代每一个公民无法回避的基本生活方式。
(二)知识产权素质更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这是由创新人才的创新品质决定的。创新人才是具备一定的创造新知识成果能力的人才,其核心素质应该是创新意识与创新技能。在知识信息产权化的社会中,二者均与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素质息息相关。一方面,知识产权是创新的产物,但创新的产物并不自然等于知识产权,只有创新主体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才能将创新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素质还具有促进创新的功能,因为鼓励和促进创新是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宗旨,只有创新主体充分了解知识产权制度,才能形成创新动力,才能避免重复研究与开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此外,创新主体良好的知识产权素质,有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良好创新环境,保证创新成本的回收和合理回报的获得。这是创新活动良性循环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公民的素质教育,还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产权素质教育都应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高校知识产权素质教育的地位
(一)高校应是知识产权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知识产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有学者建议构建由小学知识产权启蒙教育、中学知识产权基础教育、大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在职人员知识产权培训等五部分组成的中国知识产权教育体系[1]。在小学、中学、大学知识产权素质教育的三个层次中,高校应是知识产权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这是因为:首先,知识产权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专业性决定了受教育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其次,知识产权的工具性决定了知识产权素质教育不仅是意识或观念教育,而且还包括一定的运用技能的培养,这是中小学教育所不能达到的。再次,高校本身就是创新的基地,创新主体也大都源自高校。最后,中国中小学教育一时还难以摆脱“应试”的特点,哪怕是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素质教育也难有保障。总之,知识产权素质教育是应该从娃娃抓起,但高校的知识产权素质教育更为重要。
(二)知识产权素质教育应是高校创新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教育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层次,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如果说“高校应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素质教育的侧重点”[2]已是社会共识的话,那么现阶段知识产权素质教育就应是创新素质教育这个侧重点的侧重点。这是由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素质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薄弱性和艰巨性的时代特点决定的。关于重要性和薄弱性已有论及,也易于理解,故不赘述。至于艰巨性,主要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产权文化的冲突所带来的文化认同上的困难。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知识产权学说、意识、习惯等;二是制度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规范、管理制度及组织机构、设施等方面[3]。从观念形态上看,西方知识产权法是建立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义务本位、专制主义、人伦理性格格不入;从制度形态上看,近代中国引入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被迫性移植”,缺乏社会认同的文化基础[4]。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缺乏知识产权伦理意识,而且其“重义轻利”的财产观、“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学术观,与现代知识产权尊重权利、激励创新的价值观、伦理观相对立[5]。因此,强化知识产权观念教育,培养知识产权文化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但观念的教化与文化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西方知识产权制度历经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罗马法复兴“三R”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几百年的文化准备,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TRIPS协议“最低保护原则”的制约下,已经没有了这种自由、渐进式发展的机会,中国在知识产权法律建设方面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追上了西方社会至少一百年的步伐,但人们观念的转变却要慢得多。国际化制度与本土化观念的强大落差,不仅影响了制度的贯彻执行,也加剧了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的难度。可见,高校的知识产权素质教育不仅是创新教育的需要,还是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需要。
三、高校知识产权素质教育的性质与功能
高校知识产权素质教育是相对于知识产权专业教育而言,其教育对象为法学等专业之外的学生,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创造、利用、管理和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由于人们对创新存在一定的误解,往往把创新等同于科技创新、把创新人才等同于科技创新人才、把知识产权创造等同于专利创造,进而认为知识产权与科技人员的关系最为密切,理工科学生最需要知识产权素质教育,而其他文科专业学生似乎无关紧要,至少不那么迫切。实践中,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倾向于把理工科院校指定为知识产权教育与人才培养基地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误解。观念引领行动。上述误解已经对高校知识产权素质教育的定性与定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综观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素质教育的现状,理工科院校的呼声、关注度和开课率都明显高于其他院校。强化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素质教育是必须的,但不能同时弱化甚至淹没其他学科学生的同样需要。实际上,“知识产权与几乎所有专业都密切相关”(黄瑞耀等,2005),任何人都可能是知识产品的创造者和知识产权的拥有者,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教育。因此,从知识产权素质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上看,高校的知识产权素质教育首先应是通识教育。
此外,知识产权素质教育还具有专业技能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创新意识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创新能力,但难以满足创新人才对知识产权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况且不同专业领域的创新人才所需要的知识产权知识和技能也有所不同。比如,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源泉,需要掌握更多的专利、技术秘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历史、中文、新闻、艺术、广告、音乐、外语、建筑等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文化创新,需要掌握更多的版权知识和技能;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则应当具有较强的商业标志保护与管理意识和能力,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管理知识和技能。这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素质是通识教育所无法满足的,只能通过知识产权专业素质教育才能获得。可见,高校知识产权素质教育具有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双重属性,兼具创新意识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双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