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三政治教学设计

初三政治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08 17:10: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三政治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三政治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活动;学生

新课改后的初中政治课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加入了大量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非常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程特点,但活动内容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活动的有效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地完成课程任务,塑造学生的政治素养,是我们政治教师应当关注的课题。

一、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活动的特点

(一)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初三政治教材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内容,有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如第一课涉及的 “生活在地球村”;救市通过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知,认识到地球村的希望和机遇,同时又对学生提出了新的思考,“地球村还存在哪些危机和挑战呢?”学生可通过阅读,讨论,在合作中学习新的知识。有的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访问,用掌握的事实,说明理论、观点,课堂非常活跃,学生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三政治教材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的;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初三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到“低碳生活”,“钓鱼执法”,“网络求医”等社会问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也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目前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

活动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它的存在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毕竟,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或有先发育智力,后培养能力的想法。对此,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活动课的重要性。

(二)活动课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善

初中政治活动课总是先给出理论方面的阐述,然后呈现一些典型资料或事例加以论证,最后才是让学生活动,学生的活动形式也是受传统教学的约束不能展开。这种逻辑结构不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容易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材给出的理论范畴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三、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提高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一)了解、关爱学生生活,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每节课教学设计之前,都应仔细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学习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作为教学的铺垫?”为了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可以通过课间谈心、座谈会、民意调查、QQ、Email等形式,多渠道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精神需求。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愿学”。

笔者在教学《维护消费者权益》时,先在课前对学生的消费行为、权益、心理、维权作一简单的调查问卷,然后根据问卷所反映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围绕消费者享有的权利精心设计了一个知识抢答活动,抢答题目的设计确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课堂中抢答的时候出现了争先恐后的景象,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对于得分高的同学笔者给予“奖品”,但这些“奖品”都是一些假冒、劣质或者过期的产品。学生领到“奖品”后非常开心,马上就动手“探究”这些“奖品”,很快就有学生大呼“这东西质量怎么这么差!老师你被坑了,这是假冒的次品啊!”“老师这东西是过期的!”“啊?那我的什么权益被侵害了?”顺着学生的惊呼我故作惊讶状。学生回答:“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那我该怎么办呢?”学生立即讨论,在学生的议论中笔者列出三种维权的方式请学生帮助选择,学生都懂得回答应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本课教学的内容,而且也促使学生产生了想要学习、了解“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这一新知识的需求。

(二)体验、感受学生生活,调动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创造的欢乐”,而学生对政治课兴趣不高已成为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的主要障碍。因此,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深入学生生活,弄清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找到“共同语言”,让学生在教学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课堂的乐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乐学”。

(三)深入发掘社会生活,讲求学有所用。

实践性是政治课的最大特点之一,这就要求提高课程的实用价值。教师应把政治课教学放到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进行,使学生的学习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学有所用”。教室的空间是有限的,教材仅仅是一个载体,教师要用活并超越教材,尤其需要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社会生活赋予了政治课教学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使教学精彩纷呈,生机盎然;同时也是政治课教学最大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发掘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听、多看、多记,从生活中提取有效信息,捕捉丰富而新鲜的教学素材为政治课教学涂上七色彩虹。教师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才能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才能引导学生养成参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生活中觅道理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会学”。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时事教育;渗透;运用

一、思想品德课堂进行时事渗透的必要性

在思想品德课堂渗透时事教育,既是新课标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将时事政治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政治中考采用开卷的形式,它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减少了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命题往往通过把社会时事热点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且考查学生对时事热点、重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认识水平,对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重视时事政治教育的备课

备好时事政治教育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而时事政治课一般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必须在“社会生活”这本大教材中精心选择,对众多时政“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去粗取精,组织好时政教学内容。

1.确定教学内容

确定时政教学内容,必须准确反映和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对中学生具有突出鲜明的思想教育意义。必须是近期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内容。学生接触的时事基本上来自新闻、网络、报纸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如果不抓住其实时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虽然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已经注意到了材料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但落实到具体教学设计上,还必须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目的,不同年级的学生知识背景、人生经验、理解层次都有很大差异,所以进行时事渗透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时事背景事件,从而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分析,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共鸣。

3.设计教学方法

时政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也是灵活的和多样的。时政教学可以采用听广播、看电视、教师讲授、模拟新闻会、讨论课、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必须在备课中做出教法设计。

4.精心设计,写好教案

教师要对时政教学的内容深入研究,精心挑选材料,并将条目式内容扩展为专题式内容,为课堂提供准确丰富的教学资料。只有将这些内容想好写好,教师上课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从而避免简单应付、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

三、巧用时事热点 ,讲究时事政治教育的方式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时代,也不能滞后于时代。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把时事问题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到时事知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1.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做新闻人,最新时事新闻

课前明确主讲人,并准备资料,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去探知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不少同学参加演讲锻炼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新闻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演讲要适时点评,不能偏离方向;二是要克服漫无目的的应付如读报纸、罗列小新闻,读读了事,不加以整理和评析。

2.加大对学生时事问题的练习力度

做练习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练习内容的质量,对学生的练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将相应的时事设计到题目当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知积来分析得出答案;或设计出问题,要求学生举出相应的时事进行佐证,使练习更具开放性、新颖性、操作性与效益性,一改练习题枯燥乏味的特点,让学生喜欢做,起到充分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作用。

3.进行时事辩论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时事为背景,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中存在争议的热点事件举行辩论会。比如,在初三教材《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涉及到“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我引入了当前备受争议的社会热点问题“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学生分为两组,各持一方观点。在辩论过程中,我联系本课知识及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的内容,对学生的想法进行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懂得,面对具体事件,如何正确、理智的面对,明确我们的责任,明确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青年一代肩负的光荣使命。

总之,时事教育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补充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事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思想政治课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在渗透时事政治教育时,我们绝不能不加选择地将各种各样的时事政治都搬进思想品德课堂,更不能喧宾夺主,在时事政治上耗时过多,而把真正的课堂教学粗略带过。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反思,把握好时事渗透的尺度。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刘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育学导论》(第二版)李剑萍.魏薇主编.人民出版社.

[3]《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维普中文期刊.

第3篇

初中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将对中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概念下的政治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可想而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地发展,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政治课程的特点出发,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要有民主、平等的氛围,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学生为了辩论比赛,要收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都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论据,还有些能很好地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真正体验到主人翁的乐趣。

二、培养独立性,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

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如:我在教学《自我负责》时,就打破常规一框题定讲的模式,按“自学-讨论、质疑-演讲”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学,提出问题,把学生提的问题收集归类;第二课时:组织学生讨论,提出疑难问题,适当地点拨归纳;第三课时:让学生以“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学生”为题撰写小论文,由学生组织演讲,教师做听众,从而实现共识、共享、共进。师生间的互动、互联、互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使学生明白我能学好。

三、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教法真正“新”起来,“活”起来。

现行初中政治教材主要包括三大块内容: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有了这些目标和内容为指导,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等情况,进行分层次、分目标的教学设计。针对目标任务确定一些知识点,让学生结合实际,收集能体现该主题下某一知识点且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材料,在课堂上讨论、辩论、合作探究,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讨论问题,做好记录,解决问题,做好总结,教师仅对整个过程作指导和宏观调控。例如,我在教学“网络交友”这一主题内容时,联系时政热点,从正确认识网络角度锁定知识点。借助以前实际操作的经验,我发现用辩论赛的方式进行整合最好,辩题设为“网络是天使还是魔鬼?”或“网络是利大还是弊大?”在辩论前,让学生为各自的观点搜集证据。辩论过程中学生联系自己上网的实际,据理力争,经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网络本身就是既有利又有弊,这就要靠老师加以引导,要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觉地体会到“网络是利大还是弊大(是魔鬼还是天使),完全取决于上网者的思想和行为”,如果上网者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制不良诱惑,学会利用网络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实现人生价值,不言而喻,网络就是利大(就是天使),反之就是弊大(就是魔鬼),这就更加说明了科学、文明上网的重要性。这种整合,不仅符合“三维目标”要求,更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接受知识并进行再创造性学习。

面对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新形式,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教师为了应付考试为学生准备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资料,这样不仅教师要耗费许多精力跳入题海,搜索资料,更是将学生带进了重重的资料包围中。政治教师虽然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但不可为资料所累,而应有效练习,遵循有效练习的原则,做到目的明确,数量适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各有所取,重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达到更好地促进学生接受知识并进行再创造性学习的目的。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其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形成书面材料。在校园内举办一系列活动,如举办时事政治竞赛、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国情国策演讲比赛、创建和谐校园手抄报比赛、政治小论文征文评选活动等,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这正是新课标的德育目标。还可以开辟政治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小法庭或到法院旁听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把政治课讲成纯政治理论,将各种知识综合起来运用。

总之,有效教学作为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状况、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策略,理应受到教育的关注,理应为政治教师所重视,并落实具体措施,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要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整个生命体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

第4篇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在现阶段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各方面主要是市场的冲击,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思想政治教学难。教师一天从早忙到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学生就是不买账。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尊敬的老师,请原谅我的失言,可还是我的心里话,我们知道你爱我们爱的很深,可是我恨你们,你为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我们一点都不感激你,说这些话我也觉得不公平,但如果让我们选择,我们宁可不读。”我们老师绝大多数辛勤耕耘在讲台上,可谓“一切为了学生”。但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回报呢?追根溯源主要是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1 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体现人文情怀理念

理想的思想政治课应该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应该是尽显人文情怀的地方,应是通过对话寻求真理、分享知识、分享创造、分享成功的地方。

我们的大多数课堂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把学生当做接收知识的容器,采取注人式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进行单一的信息交流,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成了讲堂。因此,广大教师必须以人文情怀的理念引进课堂教学,那么怎样的教学是最有人文情怀的教学,我认为人文情怀教学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增强学生信心。

3)教学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教师要理解每一个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探索并用活教学方法

常言道,教有方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优劣关键是看这种方法作用是否恰当。所以政治课教师要艺术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就自己多年来的探索,在不同年级可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初一年级主要是心理品质教育课,可选择小品欣赏,表演法、榜样法等。针对初一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及其学习能力,可多选用一些形象直观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漫画教学法、故事会等。

初二年级主要是法律常识教育课,可选用案例分析法、法庭模拟法、活动教学法等。初三年级主要是国情教育课,可选用讲授法、自读法、图示法、比较法、社会调查法等,针对初三学生有升学和就业的选择,对讲授法、练习法、调查法,社会实践法等教学方法较感兴趣。当然这些方法又不是固定在某个年级使用。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尽最大的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真正抓好学习方式的转变

3.1 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在教学设计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大胆合理的想象,倡导探索精神,适时地提出一些目标比较明确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讨论、调查、查阅资料、访谈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更加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的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自己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则重在“导”字上下功夫,在连接处导,在关键处导,在疑惑处导,在求导处导。

3.2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以小组活动为主题的学习方式,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助交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教师并非袖手旁观者,教师要分配好任务,让每一位W生指导他们不仅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还要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是单一的,所完成的任务不是一千人能完成的,让学生体会到不合作就不能解决问题。例如:让小组编一个小品或短剧,小品剧中又五个人物出场。教师确定内容后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根据学生的特长去分配角色,撰写台词合作演练,然后完成任务。并非每一节课都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要以问题而定,由本节课的内容而定。一般情况下建议: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时运用,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3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增强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不等于发现学习,除发现型以外还有应用性探究、表达性探究和训练性探究。所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各种情景中发现问题,如:开设讲座、诱发探究动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研究兴趣;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4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改革评价方法

第5篇

计划,指的是一种可以使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好的工具。个人计划可以使我们在规划人生的同时可以更理性的思考自己的未来。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写一份2021年的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借鉴!

2021年的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政治教研组将根据学校的教学指导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反思课改、推进课改,落实教学常规,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研组建设,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使教师的工作有效地稳定发展,增强我组的整体的教学实力。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质。

钻研学科课程的标准,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2、开展课型研究,对政治学科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时政课如何开展教学加以研究,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加强听评课和课后反思,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提高教学效益。

4、以电子稿形式整和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等资料,实现办公信息化。

5、发挥整组力量,加强集备,做好期中和期末复习工作,备战中考。

三、工作举措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学科素养

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反思近几年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工作,推广先进的经验,改革思想政治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常规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集体备课、评课议课、质量分析等常规形式,拓展组内教师的学习渠道,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并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应用的研究,体会新课程下的新理念,新方法,探讨在政治学科教学中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备课组为单位,整和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日常教研活动中,要求本组教师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在上课、备课、听课、评课、专题教研活动、作业等方面要落实各项考核与检查,注重实效性,不流于形式以此来规范本组教师的从教行为,使组内教师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从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三)做好毕业班复习工作

老师做好初三毕业班政治学科的复习工作。首先,毕业班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不要有盲目乐观的想法。其次,毕业班教师要深钻教材,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认真督促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洞察学生在学习中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耐心细致地进行分层教学、个别辅导,争取出好成绩。

(四)积极参与校、区、市教科研活动

在平时注重规范教学,发挥互帮互助实效性,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论文研讨、课题研究等形式鼓励组内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多思多写多投稿,围绕课题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和写作,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争取在教育教学中再创新高。

(五)认真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围绕着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做好公民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争取教有所获。

各年级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主题教育的内容,如七年级“诚信做人”八年级“尊纪守法”九年级“理想教育”等等。

2021年的工作计划2一、以“趣味英语”导入,上好第一节课。

多年学生,让我深刻体会到再有趣的课程,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照本宣科,再大的积极性都会被打击,逐渐提不起上课的精神。特别是职校学生,本身基础薄弱,会选择读职校,多数是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因此,上好第一课很重要。英语并不全枯燥乏味,需要死记硬背,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平淡的单词句子可以趣味化,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以趣味英语单词、趣味英语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吸收消化知识点。

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教材组织课堂教学。

根据中职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增删教授知识。这一学期的教材内容主要包含八个方面:学校生活、

梦想、爱好、友谊、运动、幸福、爱以及教育,教学开展将紧扣这八个方面,同时突出“幼教”专业特色,重点培养并巩固学生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幼师英语打好基础。

三、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针对中职学生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创设符合他们心理认知水平的模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改变死板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以指导为主,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肯定。

不管是爱读书,还是不爱读书的学生,他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会努力去发现学生的长处,及时表扬鼓励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不一味解答学生的疑问,多指引他们方向,让他们自己去找出答案,更深刻地掌握知识。

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我将积极拓展自己与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2021年的工作计划3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8)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8)注重互联网的应用,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两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2课时的讲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14)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了。

2021年的工作计划4一、教学目的任务:

本册英语中,我们继续学习介绍朋友们,学习如何表述正在进行的动作,如何表达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与他人进行讨论。

1、能听读辨认语音,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的词汇,句型,掌握语言材料。

3、能按要求会读,会说,听懂,会写日常交际用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4、能进一步感知理解语法,掌握初步的语法知识。

二、教材分析:

新学期一开始,我对外延社修订版大纲和英语教材进行了比较系统地学习与分析,深入领会了新教材的修订意图,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发现:本册英语中,我们继续学习数字的表达,自己喜欢的食品,学习如何问路,学习一些美国的节日,继续学习如何描述人、物品、动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比较这些特征等。我们还将学习如何表达能力、如何请求获得允许,以及如何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本册教材有这样几个特点:

1、注重了学生运用能力培养;

2、尊重学生的差异,并让其充分发表出来;

3、在承认学生之间差异的同时提供了互动互学的条件;

4、设置了发展学生特长的选做题。

体现了新大纲的各项要求,明确英语教学方向。

三、班级情况分析:

1、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级共有学生36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4人,学生对英语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运用英语进行初步的交际。本班学生大多基础知识掌握良好,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学风较正。但有少数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基础不扎实,能力也较差,学习比较困难。

2、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大多数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但也有些学生已失去了刚开始的兴趣,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四、教学突破点和创新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含了一些新的语言现象,如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比较两个事物等。关于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和状态,要分阶段反复进行,要坚持大容量,长时间的输入。本学期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形成必需的应用语言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1、按照《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两级总体课程目标和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结合《新标准英语》教学内容及教师用书中所提供的教学建议,三年级起点第三册第一模块至第十模块的教学任务。

2、对于三年级起点第三册模块的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教学重点。

对学生已学过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发展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通过设计一些任务型活动如:调查、小组活动、情景描述、说明等,对所学内容进行扩展性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同时,教师应在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英语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读和写的能力。

2021年的工作计划5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使本学期的各方面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本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思想政治方面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学习体会,提高自己的思

想政治觉悟。热爱自己的事业,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把学校看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把老师看成妈妈一样。对学生一视同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2、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师德修养

本学期,我将通过网络、刊物等渠道,搜集名师的事迹材料,认真学习体会他人优秀的教育经验,在名师的引领下,进一步用爱心、耐心去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在班级工作中如有不懂的地方,及时虚心的向周围的老师请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二、教育教学方面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知识不断更新,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学习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重要工作,更需要不断学习。在工作中,我会继续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法和教法,研究教材重点与难点,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充实理论,把一些好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要提高学习成绩,学困生是关键,我准备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3、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努力缩短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实后盾。建立“家校联系册”,使家、校双方随时了解孩子的表现,以利于对学生进行及时教育。

4、常规业务方面

力争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坚持出满勤。认真备课,为40分钟的课堂教学做充分准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及时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

5、自主学习,开阔视野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课余时间多阅读些教育教学刊物,摘录些对自身工作、学习等有益处的篇章段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研活动。平时多读书,多看报,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利用网络媒体、报刊杂志、业务专著等,加强学习、研究,及时掌握所教学科教学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6、专业发展,提高自我

练习“三笔一话”基本功,学习驾驭课程标准和教材,进一步提高掌握、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坚持每天写教师工作日记,及时的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点滴收获与想法,借以促进提高。

三、班级管理方面

班集体是学校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要加强班集体建设,因此一定要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1、养成教育

要求并引导学生时刻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容为行动准则,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提醒学生不要在教室里、走廊内大声喧哗、跑跳、打闹;自制力较强的同学负责监管、带动;规范学生的书写、作业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思想教育

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和活动,坚持和学生一起参加大课间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升旗、重大节日、班队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感恩等多方面思想教育。

3、安全教育

警钟长鸣,安全第一。每周至少对学生进行一次交通、游戏、劳动、饮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4、卫生教育

值日认真彻底,不留死角。本学期,我依然帮、带、指导学生打扫卫生,使他们掌握劳动的技能与方法,还教室一片洁净,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作为一名经验尚浅的老师,我在教育经验,组织管理等各方面,还有太多的欠缺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自己,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到集体当中。

第6篇

关键词:多元目标;实现;途径

一、关于“多元目标”的定位

省级重点课改课题“思想政治课程多元目标及其实现”中的“多元目标”实际上是指思想政治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实现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体现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尽管以前的大纲中也强调知识、技能、情感三个目标,但我们今天提出的多元目标(下称“三维目标”)的内涵比原先更丰富,除了知识、技能,还有过程与方法,笼统的情感目标也细化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是三块,不是三项并列目标,而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在研究层面,我们可以把它拆开,但是在教学时绝对不能分成三块来教,不是一节课分成三大环节,分别完成三个目标,而必须是三位一体。因为实践层面是面对完整的人的,绝对不能把它人为地分开。它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是完全可以做到水融的。

比如,“帮助残疾人”,不是靠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为什么要帮助残疾人,如何帮助,而是让学生坐在轮椅上,或者把眼睛蒙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残疾人的种种感受,自然就会在情感上、价值观上发生变化,不再会嘲笑残疾人,而是从内心里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愿望。

“三维目标”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每一个教学内容或教案都有它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而且是具体的“三维目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教材中各课的“三维目标”准确定位好,正确解读课程标准。我们在听课时常常看到有些老师上课时把课堂搞得很热闹,但如果细加分析,三个目标都没有达到。备课时要整体考虑,但上课时应有所侧重,有些课可能知识技能的成份多一点,有些课比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如果把握得不好,就不利于落实“三维目标”。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加以实现。但在实践操作层面,由于对课程标准中一些理念的曲解而出现的误区恐怕让制定标准的专家们始料不及,处于尴尬的境地。

二、实现“多元”(“三维”)目标存在的误区

误区之一:有些老师忽视了知识技能目标的教学,而只热衷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教学,出现啼笑皆非的实例比比皆是。

误区之二:认为新课标既然倡导培养目标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完整体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既重视传授知识,又训练学生能力,还要讲授方法和过程,还要形成某种态度和价值观,三者缺一不可。具体反映在制定目标时用课标目标套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看似写得面面俱到,上课滴水不漏,实则是把其内在的统一性机械外化为并驾齐驱、平均使力,就陷入了“教条”的泥潭,常常会顾此失彼一概不顾,难以落实。

误区之三: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完全可以通过讲授来实现的。

三、“多元”(“三维”)目标的实现方法初探

思想政治课程如何实现“三维目标”?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看法。

1.理解内涵,理清关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的价值取向,我们不能只把它看成一种教学评价要求。例如,在高一的一节“市场交易的原则”的教学中,教师讲解小商贩们如何谋取不法之利,这一教学情景是很好的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机会,但教师却没能把握,只讲了原则,未能升华。如果教师能借此给学生以诚信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将会水到渠成。在教学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2.加强目标意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标凸现的三维课程目标。如何实现这三维课程目标由泛化的价值取向到成为教学实践中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我想,这应该是指导教学实践的核心问题。具体在一堂课中,只有强化目标意识,只有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堂扩展,始终注重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整合,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与整合,所有的课程都对此作了积极的尝试,但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在课堂上我们该怎样恰当地把握目标?我们在追求目标多元的同时如何落实好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在积极倡导让学生经历过程、感悟体验的同时,如何恰当地研究、把握好体验、感悟的程度与要求?在某些课中,执教者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把握上的主观愿望与学生所能达到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差距,即教师在这些目标上定位偏高,教师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于学生的发现而不肯轻易地做理论化的归纳提炼,反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同时,有的课在目标把握上布点过多,试图将整个政治课程追求的目标全部体现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致使某些目标的清晰度和深度有失,特别是在知识技能的目标上过于淡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出现断痕。这些现象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恰当地把握目标依然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点。

(2)目标的达成意识

教学的高质量从哪里来的?就是从一堂课一堂课的目标都达成中汇聚起来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强化目标达成意识,把目标达成与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3)目标的反思意识

要引导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可以说不会反思的教师是一位永远也不会进步的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目标没有达成,该查漏补缺的教师要进行再补救,亡羊补牢,绝不能放任自流以致积重难返。

3.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是落实三维目标的关键

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忽视了课堂,我们的课改就是避重就轻,哗众取宠。

(1)创造和谐欢愉宽松的教学情境

教师应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的环境,要把教学过程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与完善的过程。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知道课堂就是让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如果课堂上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的言行与自己的要求不相符就生气,发脾气,甚至惩罚学生,学生走上社会只会犯更大的错误。要营造这样的教学情境,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二要积极创设环境。现代教学模式论认为:“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也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在这一情境中,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喜悦。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课堂上要有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要多采用讨论、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式,能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的健康养成,价值观的提升,人格的升华。因此,这是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3)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验学习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他强调,教一个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结果记录下来,而是要使他参与把知识建构起来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学生某一个知识方面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活化这些知识的掌握等。要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类比,质疑――总的说来,是要找到并唤醒学生知识体系的能够通过其逻辑防线,情感防线和伦理防线的“最近发展区”。即这些知识不仅是可以接受,而且是学生认识中前沿性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才会出现“内心的敞亮”,“茅塞顿开”,“豁然开明”,学生才会享受到求知的愉悦。另外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让学生去体验获得知识情感经验的过程,在体验过程中,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从而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学会了。”只有学生经历过程,体验过程,实践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是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要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就要加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例如,在初三“可持续发展的选择”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资料,从而由学生自主地概括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学生在探究“我国目前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收集信息的方法,同时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习政治课的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如果没有过程的体验,知识与能力将停留于记忆性层面,学生很难有对方法的感知,更难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悟,这样的结果则是教育的失败。体验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介质,要强化体验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尊重学生对问题的独特阐释和创新理解,相信学生的自我经验,肯定学生的自求自得。

(4)联系生活,让学科生活化

新的课程观认为,学科知识应注意联系实际生活,要做到学科生活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尽可能地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每个学习内容的学习,都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事就是将文本处理,延伸,沟通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去,拉进知识与生活的距离。

4.改变评价标准

课程改了,评价依旧,考试指挥棒在作怪,导致了课程改革落实工作举步维艰,考试成为阻碍课程改革的樊篱。因此,考试必须进行改革。新课程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教学评价必然多元化,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的端正。要构建有学科特色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采取隐性评价与显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档案袋评定”,“成长记录评定”,并增加道德综合评定等多方面内容,教师点评、学生的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这样的评价体系是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的,有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具体来说,我们在做如下的尝试:打破“一锤定音”采取多次考核或者给一次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多次重考权;打破“单一试卷”而兼顾考查综合素质,例如,除笔试外,将试题安排在竞赛、游戏、制作、合作探究、创造发明、交际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进行;注重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试卷,供不同考生选择;打破“一人一卷”,出合作性考题,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共同完成考试,等等。当然,这些做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思想政治课程多元目标的实现途径是丰富多彩的,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课题研究目标,“稻花香里说丰年”!

【参考文献】

[1]《政治课教学》,《“过程与方法”管见》.2004第8期.

[2]《人民教育》,《多元目标的诞生――关于备课的一段对话》.2004,(13):14.

[3]《人民教育》,《追求三维目标的成功融合》.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