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3-08-08 17:11: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

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3+5”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5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输入理论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和互动化。本文主要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仓储管理实务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1 高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分析

1.1 课程定位

仓储管理实务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此课程之前已开设货物学、物流基础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基础,在此课程后开设了运输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等课程,所以该课程在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仓储作业流程、会使用各种仓储设施设备,还能懂管理知识,它对物流管理专业仓储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

1.2 学情分析

仓储管理实务授课的学生是物流管理专业大一的学生,开设时间是在大一第二个学期,共96学时。该学期的学生学习兴趣强,对新知识掌握速度快,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差,对重点、难点问题不会认真钻研,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同时,由于从高中刚进入大学,计算机操作不熟练,技能操作动手能力不强。

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该课程选用了图文并茂、资源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规划教材。为了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随需学,本课程创建了仓储管理实务微信平台,建立了仓储管理实务名师空间课堂,让学生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时时学,按需学,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突破重难点。

1.3 教学内容选取

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该课程以某一企业的实际案例项目为依托,结合W生的特点,设计了两大项目,即某一企业货物入库作业管理和某一企业货物出库作业管理。每个项目以货物的仓储作业工作流程为主线,共设计17个子项目。本文将以子项目货物入库作业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该子项目是第一个大项目中的第六个子项目,共12课时。

2 基于“3+5”模式的课程信息化教学组织设计

在全球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应试教学模式已经存在很大的弊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所学项目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货物入库作业项目信息化教学设计利用了校内实训基地资源以及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利用了世界大学城网上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采用任务引领法、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现场参观法等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采用飞信、QQ、仓储管理软件、仿真视频、微信等信息化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设计,本文提出了“3+5”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组织。

2.1 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教学过程

课前,为了让学生熟知授课内容,利用飞信、微信、QQ等信息化手段,将授课的基本内容告知学生,要求学生登陆世界大学城,进行课前预习,了解学习任务,查找资料,小组讨论。

课上,通过教学课件导出某公司的入库案例资料,明确任务,即物流中心接到的一批货物将进行入库操作,完成货物入库作业设计方案任务。

课后,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世界大学城中“课堂作业”的模块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测试,检查学习效果,深化所学知识。三阶段教学过程情况见表1。

2.2 采用“情境导入+项目分析+项目实施+考核评价+学结”的五步法设计

情境导入环节,明确任务、完成任务,即物流中心货物入库作业设计方案。此时的学生并未真正了解完成入库的作业流程,存在很多疑问。因此,利用视频播放某一企业的入库作业操作流程,通过视频的观看与讲解,让学生从感官上有所认识,为后期的讨论打基础。

项目分析环节,通过明确任务,视频初步讲解,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网上查资料,明确每位同学的岗位角色与职责任务;也可播放以前学生规范操作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获取信息,分析其作业环节,为后期的方案设计做准备。

项目实施环节,通过小组明确任务、成员分工、网上查找资料等环节,让学生开始进行方案设计。教师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教学课件对学生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知识点讲解,解除学生疑惑。同时,还可带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让企业专家给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答疑,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入库操作流程,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入库作业设计方案,以电子档形式提交,并制作PPT,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汇报,将设计结果进行展示。

考核评价环节,学生完成了入库作业设计方案,考核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本项目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模式。教师根据项目设计完成情况表,对学生入库设计进行打分,成绩占40%。学生互评成绩比例占30%。采用世界大学城的在线考试测评平成知识点考核,成绩比例占30%。

学结环节,以大学城中“课堂作业”的模块布置作业,自主完成知识检测,以世界大学城科研苑、群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五步法教学设计情况见表2所示。

3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成果

仓储管理实务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肯定。通过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突破了重难点,使物流管理专业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

主要参考文献

[1]贾志颖.基于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2]李焦明.高职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6(3).

第2篇

【关键字】 数据通信课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 考核评价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数据通信技术融合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21世纪发展最快、影响最深远的技术。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为国家培养基层技术人才,在数据通信网络领域变得更为紧迫,因而掌握数据通信的理论原理和实操技术对高职网络通信类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

由于该课程是校企合作专业承上启下的专业支撑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在确定本门课程针对的岗位群之后,根据岗位群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能力素质的需求,与企业专家共同讨论而制定的,并围绕企业实际的工作项目来设置教学内容,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无缝衔接。课程使用中兴通讯NC教育系列教材《IP网络技术》,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喜欢动手实践的特点,校企合作配备了中兴公司开发的ZXR10交换机、路由器实训设备以及Cisco仿真软件,解决了以往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仅通过知识内容讲解,学生无法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内部结构和开通交换设备的问题。根据实际工作项目的复杂程度,笔者设计出局域网搭建、网络间互连、网络扩展技术及应用、交换技术典型案例分析等典型项目,每个项目包含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小任务,配合中兴ZXR10系列交换机、路由器及Cisco仿真软件等实训设备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通过对数据通信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数据通信技术的基本构架、原理及组网方式,掌握数据配置和业务调试、设备故障排查、故障处理及设备维护的基本技能,具备IP网络分析和IP网络优化与维护的基本技能。经过2年多的项目化教学实践,不但强化了学生在团队沟通协调能力、方案设计技能,同时还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本门课程理论性强,知识点枯燥,重点难点多,笔者也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但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数据通信课程中的运用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国内多所高职院校(包括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校企合作专业都相继开展了信息化教学研究及实践,取得明显效果。为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强化教学效果,笔者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数字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信息技术将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设计,创造逼真的职场环境和氛围,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基础、层次等特征,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充分应用中兴ZXR10系列交换机、路由器实训设备,综合运用多媒体课件、个人电脑、在线视频会议系统、中兴数据通信助理工程师认证题库、Cisco仿真教学软件、“快乐Study11”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信息化资源,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大过程有序结合,营造出真实的信息化环境,搭建师生、生生高度互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突出课程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课前,笔者通过公众微信号推送电子教学任务书,提出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本节知识重难点供学生预习,激发学习兴趣。课上,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1+N、团队合作、角色扮演、竞赛角逐等教学方法(如图1),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分析理论知识,并借助中兴ZXR10系列交换机、路由器进行实操演练,Cisco仿真软件辅助练习。课堂上,笔者作为主讲教师负责课程的讲授,引导学生去思考,提出项目设计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并设计方案。学生运用网络、实操设备、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手段,根据项目要求,进行个人项目方案设计,小组项目方案设计环节,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沟通能力。助理教师则辅助学生完成项目设计方案,帮助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当同学设计完成以后,通过在线视频会议系统,将设计方案上传给企业老师,通过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进行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企业教师也给予学生更为专业的指导,形成1+N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分组实战竞赛,充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未来工作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学习效果。

课后,学生可通过公众号巩固知识点,查看课后小结,完成章节练习,了解行业资讯,反馈留言,预习新课等,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此外,学生还可免费使用Cisco仿真软件进行课后拓展提高,复习实操配置任务,巩固实操技能。在同学们课后提出疑难问题时,教师还可通过QQ群为同学解答,或通过网络在线直播平台为有定期开设在线直播课程,学生可通过直播平台实时提问,教师及时解答。

本课程的考核按实训40%,平时20%,期末笔试40%计算。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根据平时项目中的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组长重点评价,教师总结评价4种方式进行综合测评,形成的多元化教学评价,得出学生的实训考核成绩以及平时成绩。理论部分的40%则通过期末笔试来考查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还实行以证代考,学生通过中兴数据通信网络助理工程师认证考试即可获得本课程成绩。

第3篇

关键词:PLC 项目教学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TM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237-02

传统的高职《PLC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分为“理论”与“实验”两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做”分割为独立的活动。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实验处于附属地位。开设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这就很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难以在学生中建立“工程项目开发”的整体概念。《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职院校必须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项目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各高职院校也开始纷纷尝试《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的项目式教学。笔者在总结多年PLC工程经验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以日本三菱公司FX2N系列PLC为载体,提出了能增强学生“工程意识”的项目设计方案。

1 项目教学法

德国著名教育专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提出了项目教学法理论,它把传统的课程理论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合到若干项目中,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一改过去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构建理论知识[1],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技能,较快地适应就业岗位。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将任务以项目的形式递交给学生,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制订计划,各自明确任务分工,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项目。通过项目教学,学生可充分发掘创造潜能,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的社会能力。

2 项目设计方案

毕业生岗位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熟练使用SWOPC-FXGP/WIN-C软件设计梯形图、指令表和顺序功能图[2],是电子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设备运行维护岗位的必备技能之一。PLC产品种类繁多,技术性能差异较大,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多机型的编程维护能力。高职《PLC原理及应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PLC基础知识、学会PLC基本指令的应用、PLC顺序控制设计方法和PLC工程应用。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PLC综合应用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我们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在此,确定了四个学习任务:PLC基础知识、FX2N系列PLC基本指令的应用、FX2N系列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的应用、FX2N系列PLC工程应用实例。在课程内容上,重点突出了学生PLC应用能力训练。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取。课程项目源自工程实践,经过精心选择后,转化为适合教学的学习型工作任务。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归纳总结出的《PLC原理及应用》项目教学设计方案[3]如表l所示,涉及的工作任务、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仅供读者参考。

3 实施特色

3.1 教、学、做一体化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安排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授课,项目实施过程为:实践-理论-再实践。自编教材提供的梯形图或顺序功能图在首次实践时提供给学生参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制程序,下载到PLC实验箱调试。调试成功后,学生自主分析总结,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为再实践做准备。第二次实践是前次实践内容的升华,来源于学生自主创新,在教材中没有完整的参考内容。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问题分析、设计和调试。小组碰到难题时,与教师讨论,由教师适当引导。学校提供开放式的图书资源、网络资源、实验设备场地、教师资源,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保障学生创新思维的实施条件。

3.2 教学评价

项目教学法强调项目的过程体验,对项目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估[4]。教学评价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组成。教师对项目的评价考核分成两方面:一是检查项目的执行过程。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项目参与过程,及时记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情况,合理评估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能力和完善实施能力。二是主持小组答辩。在项目完成后,由小组长和教师担任答辩评委进行小组答辩,审核项目完成情况、质量高低、团队合作和综合技能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项目学习积累经验。

3.3 师资队伍保障

项目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具备完成项目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备开发教学项目的能力。同时,要组织教师团队或专家工作室,完成个体教师难以实现的工作任务,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团队。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项目、又要备学生。在教学设计上,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由项目的设计者转变为知识、信息、建议的引导者,由引导者再转变为实施计划和评价阶段的组织者。

4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采用上述项目设计方案开展《PLC原理及应用》项目教学,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模式,合理进行教学评价,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保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PLC综合应用技能,培养他们的“工程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史宜巧.PLC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第4篇

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是实践型人才,学生将来直接面对生产与服务,这样培养的重点就应该集中在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上.高职院校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扎实地学习园林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从而具备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很快地投入到园林绿化等工程项目的实施中;另一方面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职业素质的提升,从而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为优秀的技能锦上添花.

2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课程体系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园林工程技术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植物生态学、气象学、园林建筑、园林绘画、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学、园林植物育种学等.从上述所列课程不难发现,目前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较为传统,虽然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但是从学生的培养方向以及社会的需求来看,这些课程的设置以较为基础的园林植物栽培和简单的园林设计为主,理论性特别强而且重合率较大,与岗位需求对接不是很顺畅,这样就难以满足当前的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另外,在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中专业课与文化课、实践课等都是进行分段排列的,各课程之间相互独立而且缺乏沟通,并未形成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

2.2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今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还是非常传统的,主要是灌输型的,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老师利用幻灯片的形式把知识一五一十地讲给学生,虽然这样能够将课程知识较为系统地讲授给学生,但是学生主要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而且这种枯燥的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如今的园林行业需要应用型的人才,需要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但上述这种以老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与实际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园林工艺人才.

2.3教学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实践课在当前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学校以实践条件不允许为理由,比如:因设备数量质量问题、校内外实践场所不充足等压缩实践学习时间,只注重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这说明如今学校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思想,即: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在职业发展中的能力就会有所欠缺,不能迅速适应工作.

3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方案设计

针对高职院校中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规划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际操作将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

3.1完善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完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的重点是整合课程,具体的方案设计是:第一,就课程内容的设置来说,首先对学生做一个关于所学课程内容以及课程重复度的调查;其次,将调查的重复或者类似的课程做一个书目的整理;最后,将重复或者类似的课程进行整合,整合的原则要遵循减少基础课的重复度以及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比如,将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课程进行整合,合并成植物与植物生理学,除了保留部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有用的基础知识外,不再详细地介绍植物生理方面的知识.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实践性人才而非研究性人才,没有必要深入研究植物的一些特性.第二,就课程开设的时间来说,首先,要对各个课程之间逻辑上的联系梳理清楚;其次,根据梳理的逻辑关系再结合课程的时间安排科学地确定每个学期应该学习的课程内容,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要遵循递进的原则.比如,在制定专业的设计课程中,先学习制图、再学习初步的设计,最后学习整体的园林规划,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很清楚地把握各个学科之间的逻辑思维.

3.2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如今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还延续着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未能注意到学生的综合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具体的设计方案,依次在以下2个方面进行:首先,方案设计的目标应该是将传统的老师讲述、实际案例教学、实地操作教学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能够将学生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能够使同学们通过实地操作与实际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次,方案设计的内容是:第一,在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老师创新多种课程呈现方式,比如让学生独立完成课程的讲解内容;第二,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之后,老师在课堂上加入案例分析的内容;第三,在课堂学习之余要抽出适当的时间到企业中进行实地实习.

3.3加强教学实践的设计方案

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学校的培养工作与高职院校中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相背离.这就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具体的设计方案主要是围绕将教学实践与传统的理论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一目标展开.具体的方案设计应该是:首先,需要做的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程比例以及上课的时间安排;其次,需要做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调,让学生能够找到企业去进行实地操作;最后,需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反馈与考核.以上是对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方案设计的整体框架式的理论分析,下面就对每一部分的方案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从而使得方案的设计能够得到切实的实施.

4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方案实施

4.1适应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建设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

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应按照园林工程技术的岗位核心能力需求,做到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工程、职业标准的紧密对接,突出“教学做”的一体化,编辑与本地园林行业生产相适应的系列教材,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4.1.1课程体系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分析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以此作为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的依据.突出“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的课程教学任务,重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在科学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课程结构,并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如将植物生理、土壤、肥料、气象等课程整合为“植物生长与环境”,将园林制图与园林CAD整合成“园林工程制图”等,使相关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同时开设市场营销、企业经济管理等专业拓展课程,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就业的范围.

4.2.2教材建设

根据课程改革目标,组织编写园林花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制图、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一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适应园林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要求.

4.2.3教学内容

将园林植物生产管理和种植设计与施工过程,融入行业相关标准,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与职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同职业资格培训考核内容专业相结合,同时采用操作过程考核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判定课程成绩.

4.2.4教学方法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根据工作任务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具体包括立体化教学法、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际案例教学法、现场体验式教学法、互动教学等等.采取将课内实践与课外兴趣小组相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生产实习相结合、顶岗实习与职业岗位相结合等方式,真正做到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

4.2校企深度融合,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通过校企共建、引企入校、校办企业等多种形式,深化学校与企业的融合程度,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中心,实现教学、培训、生产、技术研发、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功能,努力搭建起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教学平台.

4.2.1校企合作办学

为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以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成立由企业行业专家与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此,校企双方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教学设计、开发教材,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与承担教科研项目,同时,可以采取学校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等措施.

4.2.2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

为了锻炼学生职业综合技能、帮助其体验企业工作环境以及熟悉园林施工流程,可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根据园林工程施工的阶段性、工程项目的变动性等特点,结合企业工程施工任务,安排二三年级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不同的考核办法,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和考核.对于三年级学生,更要做好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三者的有机结合.

4.3专兼结合,建设和完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通过校企共建项目的实施,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授课水平,打造“专家级”师资队伍,树立校内专业骨干教师的行业影响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和创新创业培训,建设一支德技双馨的专业师资队伍.

4.3.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

通过赴相关高校进修、国内访问学者、与企业共同开发科研项目等途径,培养具备园林植物生产、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管理能力,熟悉园林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能够指导本专业整体建设规划的专业带头人.通过专业课程进修、赴国外进修、到企业蹲点、主持科研项目等途径,培养专业实践技能强、基础知识扎实、善于组织控制教学过程、起示范表率作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专业骨干教师.

4.3.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除了培养全职老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从园林企业或者校外实习基地聘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或者学生的第二导师,从而让他们有效地指导校内外基地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配套地建立起一套兼职教师培训、管理和考核办法.

4.3.3“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

第5篇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混合式学习;教学改革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未来五年制临床医学将成为医学本科教育的主流,到2020年全科、儿科等紧缺人才培养得到加强。作为几乎涉及所有专科的基础跨学科课程,医学遗传学的学科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实际人才需求上,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临床遗传咨询人才短缺严重,因此,增设了临床遗传专科进行规范化培训。随着近年来遗传学理论的快速更新、精准医学理念的提出,基因编辑、高通量的测序等技术日趋成熟、成本快速下降,许多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正在逐步成为现实[1]。作为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运用,无一不对医学遗传学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我国地方高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却存在与临床需求脱节的情况:在校授课教师多为基础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型人员,且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导致无法将知识点之间融会贯通,出现课程知识点堆砌导致体系散乱、单元孤立等状况。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知识点繁多、课时紧张等因素,课堂上难以开展充分的案例讨论和临床前沿的学习[2]。前期我们初步探索并建立了基于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即“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提升”的学习过程[3]。课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主要分为两块:①进行知识点分块,基于两个维度开展:一是立足学习要求分块的信息传递类和能力素养类知识;二是立足实际学情和人才培养要求的重难点分块。②明确教学方案,主要包括课前、课堂、课后的学习内容和课堂开展形式,在此基础上制作了覆盖课程所有环节的全周期智慧教学课件包。本文是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凝练课程知识点、对课堂环节进行再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的核心思路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并非简单地添加线上内容,而应在学习内容上突出课程特色,教学设计突出重点。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强调基础与临床相融合的交叉学科。为了帮助学生在看似不同的章节之间挖掘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和构建遗传学的知识体系,我们从课程改革之初便确立了核心思路:以教师成长为基石,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中心,简单知识线上学,复杂内容线下学。所谓的简单知识,指的是以记忆、理解、应用等低层次目标为学习要求的知识点;学生往往对这些知识点有所基础,或知识点本身简单易懂。而复杂内容则以分析、评价、创造等高层次目标为学习要求,需要通过充分的思考、交流、试错和修订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形成深度学习的延伸和拓。此外,由于医学自身的特点,这部分线下学习还包括医患沟通的艺术等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4]。其中,课程的建设核心是“线下”,一切线上资源的设计与整合都是为了线下服务,而线下课堂的建设集中在临床案例库的建设和教学环节的设计。

2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课程总学时为24个理论学时,课程考核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平时的课前/课上/课后的任务或小测,占比20%;二是分组学习的课堂表现,包括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占比20%;三是期末考核,占比60%。

2.1突出课程特色,构建医教协同教学模式,建立案例库

我国在遗传专科的建设方面推进缓慢,本科临床专业学生的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实验课时数少,有些医学院甚至没有安排实验课。教师的讲解常停留于教材,与临床脱节。因此,课程组于2015年起开始与本地三甲医院的临床遗传室建立起稳定的教学合作关系,每届均挑选学生在假期到遗传室开展2周的临床见习。见习学生将在课堂上与班级同学分享见习经历,从而带动全班学生加深对遗传专科相关科室的认识。5年以来,临床见习方案不断完善。考虑到临床学生早临床、早科研、早社会的培养要求,目前已形成“临床+科研”为构架的学习方案。其中,临床板块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操作、遗传咨询学习等内容;科研板块则以某种遗传方式的遗传性疾病相关研究的文献阅读和思考为主。这些来自临床一线的学习内容的设计,极大程度丰富了见习学生的眼界,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课程组与临床合作建设和完善教学案例库。案例库分为3组:①经典孟德尔遗传的典型案例;②非经典孟德尔遗传的典型案例;③子病风险估算类案例。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关系,目前已连续实践至第4年。案例教学方法促进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为医学生将来进入临床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5]。

2.2立足培养目标,重塑课程内容,设计总体学习方案

为了合理梳理线上和线下学习的知识点,主讲教师秉持以学促教的理念,连续多年参加省医学会的医学遗传学分会学术会议,接受了临床遗传咨询师的培训,明确了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和临床实际人才需求上的契合点。立足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我们进一步把课程划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的考虑是知识点是否能够通过直接输入完成学习,划分为信息传递类和能力素养类。前者包括医学遗传学相关的经典概念、特殊概念、常见疾病遗传方式、表型和机制等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后者以临床思维、科研思维以及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等为主,属于高阶性的培养目标,包括遗传性疾病案例的讨论和剖析能力、相关诊疗方案或基础研究前沿的学习能力以及在分组讨论和情景模拟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医患换位思考的能力等。另一个维度是基于临床实际进展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划分为重点、难点和重难点。重点指基于临床应用和科学前沿2个角度,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需要练习和简要讲解加以巩固。而难点则指学生较难快速理解的晦涩概念或临床复杂现象背后的机制,需要教师的讲解结合学生的充分思考和讨论才能达成学习目标。将所有知识点划分到上述两个维度后,针对信息传递类的重点知识通过“布置课前练习+课堂小测”达成低阶性的学习目标,而难点知识则增加课堂讨论以加深理解。例如人类基因、基因突变、人类染色体、染色体畸变等章节的大部分内容均属于重点知识,其中的移码突变、三核苷酸重复扩增等突变类型、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的遗传效应等则属于难点知识。针对能力素养类的重难点则主要通过充分的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达成高阶性的学习目标,例如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的分子机制、诊疗方案、预防措施等内容。

第6篇

关键词:探究式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思考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让学生通过模拟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在课堂中大胆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并让学生积极参与是一种有效方式。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丰富和训练学生的思维。下面是本人以鲁科版《物理(选修)》第6章第一节“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第一课时“科学探究――安培力”的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营造平等、宽容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

【新课引入】

演示实验:(1)演示奥斯特实验。(2)演示实验――会动的灯丝。(想想其中的道理)

分组实验:铝箔“天桥”实验。(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

教学过程是师生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通过这些小实验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主动去探究相应的物理规律,营造一个平等、宽容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探究安培力的热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将分享各自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各自的感受和体验。

二、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提出猜想】

(1)提出问题:我们在刚才实验中都看到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这个安培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大家一起来讨论并猜想。

(2)学生猜想讨论。教师应指导学生的猜想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对一些经验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出猜想。

(3)对学生猜想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类。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是探究的起点。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为合理猜想提供一个平台,激发学生大胆猜想的热情。当师生沉浸在许多问题的氛围中时,教师应综合筛选归纳,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将会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三、注重结论的产生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验证猜想】

过程:把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告知每组学生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定性了解安培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明确任务:请各小组设计合理的方案定性验证自己的猜想,明确实验原理,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如何在实验中利用器材,要用什么科学方法来验证每一类猜想?(引导学生充分应用学过的力学、电磁学知识,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创造性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设计后,教师按组讲解并确定每一类设计方案。

为了探究活动顺利进行,这环节是最重要的。在这一环节中不仅要体现科学家的研究思想和方法,而且要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并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点拨,最后讨论出的几个方案由学生讨论,指出优劣,共同改进。这样一旦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得到认可将会增强他们探究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必定对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科学的品质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注重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促进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合作交流】

探究实验结束后,请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讲述本组的实验方法、实验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展示实验并投影记录数据,最后总结结论。其他学生要仔细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学习经验并评价这些方法。教师应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并要求全体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讨论交流。

探究式教学注重交流与合作。合作交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两方面的互动。让学生把他们在探究中的体会以及得到的结论进行相互交流、讨论。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让全体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苦与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必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探究兴趣和自觉性。在合作交流中要求学生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只要在学生总结上规范其文字的表述,培养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为此,教师要在合作交流中利用各种机会巩固学生对物理方法的认知,让学生领会到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的思维方法,继而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课堂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刻板的模式。教师应深入领会探究教学实质的基础上设计合理可行的探究式教学方案,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其实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就是学会学习、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我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将探究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松.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学杰.高中新课程问题探究教学应用策略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1(3).

第7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科学探究;控制变量;钠燃烧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5)2C0036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微课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学习微课并完成进阶练习或相关任务,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教学组织形式从“课堂授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转变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协作探究”。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翻转课堂是一种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设计[1,2]。我们认为,作为理科课程的翻转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微课学习知识点,课堂上巩固强化知识),更要关注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如果都是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那科学探究就会被淡化。而化学学科有很多知识是通过探究获得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也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在翻转课堂课题研究中,我们探索了知识传授型、科学探究型和习题训练型三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结论与解释等要素构成,而表达与交流、反思与评价则渗透在上述各要素的发生过程中。传统课堂上,面对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要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完成探究的全过程,通常很难实现。即使是勉强完成,也可能是点到为止,学生很难发生高品质的思维活动和高质量的交往与互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前围绕微课提出的问题完成部分探究过程(如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等),课堂上则能围绕核心问题在互动基础上进行余下的探究活动。本文拟以“探究钠燃烧实验中黑色产物的成因”为例,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基本模式。

1 微课的设计及教学基本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已学过钠的相关知识的高二学生,学生在学习《化学1》时都知道钠燃烧时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的事实,但实际上钠燃烧时还有大量的黑色物质出现(详见人教版教科书插图)。本课题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这一认知冲突。

1.1 课前――观看微课、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见表1),观察到钠燃烧后产物中有较多的黑色物质。为探究黑色物质是什么,学生根据教师在微课中提出的4个假设,自主地上网查询相关信息,设计实验方案。

1.2 课堂――完成科学探究

1.2.1 交流、研讨、完善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讨各自设计的实验方案,然后各组在班级交流。全班同学针对4个假设逐一讨论相关的方案,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共识。

1.2.2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结论与解释

学生分组各完成一个假设的验证实验。各小组在班级汇报交流各自的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

本节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各要素及其行为主体结构如下:

2 翻转课堂主要教学过程

2.1 课前观看微课,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课前在翻转课堂平台上自主观看微课,在网上获取金属钠和石棉网的成分,针对教师提出的4种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2.2 课堂完成探究,得出结论

2.2.1 展示和研讨,形成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讨各自设计的实验方案,然后各组在班级交流本组讨论后确定的实验方案。全班同学针对4个假设逐一讨论相关的方案,最后优选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如表2所示。

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相关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如针对假设3,学生共提出三种方案:

方案1:将除去表层的钠置于玻璃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点燃金属钠,观察产物颜色。

方案2:将除去表层的钠分别置于玻璃管中,将空气和纯氧分别通入试管中,点燃金属钠,比较燃烧后产物颜色。

方案3:将除去表层的钠分别置于玻璃管中,将空气和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将空气通入碱石灰)分别通入试管中,点燃金属钠,比较燃烧后产物颜色。

教师根据上述方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反思和评价:

验证假设3的三个方案中,哪些方案不合理?哪个方案最优?说明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后,对这三个方案进行了如下评价:

方案1只能证明Na能在纯的CO2中燃烧,但并不能表明Na能和浓度约为0.03%的空气中的CO2反应。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好实验的变量,方案中出现了气体成分和浓度都不同的两个变量。

方案2也没有控制好实验的变量。纯氧和空气比较,除了不含二氧化碳外,其氧气的浓度也不同,出现了气体成分和浓度都不同的两个变量。

方案3较好地控制了实验的变量――两种气体中唯一不同的是二氧化碳含量。如果黑色产物明显减少,则表明黑色产物与CO2有关。

再如有同学针对假设1~4提出了一个总的验证方案:将除去表层的钠在通有氧气的玻璃管中加热,如果没有黑色物质出现,表明假设4不成立,假设1、2、3中可能有一种或多种假设成立;如果产物中有黑色物质出现,表明假设4成立,假设1~3不成立。

此时,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进行思考:针对黑色产物,教师只提出了其中的四种假设,可能还有更多的假设,如物质聚焦状态、高温下颜色的改变等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认识到在假设未穷尽的情况下,用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设计方案可能会出现错误,从而引导学生辩证地对该方案进行了如下的评价:

(1)该方案中,如果无黑色产物出现,不能证明假设4成立,也不能证明假设1、2、3中可能会有一种或多种假设成立,因为假设没有穷尽,黑色物质还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2)该方案中,如果有黑色产物生成,不能证明假设4成立,理由同上;也不能排除假设1、2或3,因为产生黑色物质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

2.2.2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分4个组分别完成验证假设1~4的相关实验,然后分享各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验证假设1:

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得出探究结论后强调:通过上述探究,我们验证了假设1~4,表明黑色物质的成因较复杂,与石棉网、钠表面的煤油、空气中二氧化碳和钠中含有铁元素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高温下过氧化钠的颜色、物质的聚焦状态等等。

3 反思

3.1 翻转课堂让科学探究更精彩

因为有了翻转课堂的课前微课学习,使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和设计实验等过程前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前实施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设计实验。该环节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与思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要求较高。从教学过程可以看出,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围绕相关假设,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出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案。这种基于个体知识和经验的方案经过小组的分享与讨论,有的被否决,有的被修改。各小组的方案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后臻于完善。在全班讨论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方案的优劣,筛选出可行的实验方案。接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并进行解释。

在本节课的科学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论证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及解释等主要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提升了思维的品质,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应该说是一节基于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典型案例,对化学教学中高效实施科学探究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3.2 翻转后的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

因为学生已经在课前设计了实验方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方案,这个过程是以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的方式进行的,课堂上充满了鲜活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场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如在讨论假设3的三个实验方案时,教师以画龙点睛式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让学生运用控制变量和设计对比实验的思想,通过积极的互动,分析方案1和方案2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完善的实验方案,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高效的互动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了学习参与度,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合作与交流素养。

3.3 翻转后的课堂拓展了教学的开放性

翻转后的课堂,不仅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前和课后,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教学的开放性,给教师教学也带来了挑战。因为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前获取信息、设计实验方案,课堂上会呈现出形形的实验方案,学生评价方案时也会展露出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这既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又要求教师课前要充分做好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样才能应对各种不同的教学生成。如学生针对四种假设提出了用一个实验验证四个假设的方案时,因为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受限,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黑色产物只可能是四种假设中的一种,其实这种黑色物质不仅可能是四种假设中的多种,还可能是其他因素产生的。这种情况下,教师适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要素,设计出开放的、深层次的问题启迪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把探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提出并验证其他假设)。正是这些高质量的开放性教学情景,让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科学探究邂逅了无法预约的美丽生成,构成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物联网;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工程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12-0081-03

0 引 言

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使高职学生成为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必须在高等职业院校切实进行教学改革,使高职与普通高校区别开来。为配合高职院校国家骨干专业建设工作,我们按照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设方案,建设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课程,使其达到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水平。

1 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课程建设的思路

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锻炼职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根据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情况贯彻模拟物联网工程项目(校内实训室)或承担真实的物联网工程(工程现场)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工程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2 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2.1 课程的功能与定位

职业教育课程应当突出能力目标,本课程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核心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物联网工程建设等相关岗位所需的物联网工程基本概念和工程管理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物联网设备的选型,能够编写物联网项目系统方案,能够完成物联网工程施工,能够完成对物联网项目的系统功能测试,为将来从事物联网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课程的能力目标

本课程的核心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相关职业能力,使学生达到国家相关职业标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该具备以下知识、技能与素质:

(1)能够进行物联网项目的需求分析;

(2)能够撰写物联网项目的设计说明书;

(3)能设计中小型物联网工程系统方案;

(4)能够进行传感设备、RFID设备、网络设备的选型;

(5)能熟练操作物联网工程常用器材和工具;

(6)能完成物联网工程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能熟练、规范地完成施工操作;

(7)能根据设计方案和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测试和验收;

(8)能完成对物联网工程基础性管理工作。

2.3 课程教学总体设计

根据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专业技能目标框架,获得本课程的核心能力目标,找到教学设计途径。依据职业岗位要求,与校企联盟共同制定职业标准;按照职业标准,将岗位能力分解为若干个能力模块,结合任务和能力训练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模块考核标准、考核方法;编写适合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教学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以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课程为例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2.4 教学内容的确定

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从高职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出发,通过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岗位工作分析表了解到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岗位群。然后,教师选择出与本课程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是物联网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维护。教师对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进行教学论证加工,进一步进行核心能力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在此基础上确定有任务陈述的课程教学内容。由此归纳整合与本课程相关的能力单元与学时分配如表1所列。

2.5 教学模式设计

组织课程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的水平,使学生能够胜任,从而建立自信心。

在此方面,首先可以实施案例教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在课程设计上,以来自行业的一组工业案例为载体,以教学工厂型实训基地为平台,使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在案例教学中,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按照案例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其次是实施项目教学,保证学期项目正常运行。第一学段重在构思与设计,通过收集资料、头脑风暴、整理方案、小组讨论,制定实施计划,进行小组分工,开始进行方案设计。在第一个学段项目中,学生整理项目方案书,由指导教师进行中期检查,对项目设计的规范和要求提出指导意见,但并不对项目的可行性给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个学段,项目小组必须细化方案,形成完整书面文本,进行项目汇报、答辩与成果展示,并进行成绩评定。其他学期项目照此流程执行,通过反复的训练,培养学生主动完成任务的能力。其中,只有评价可行的项目才能进入方案实施阶段,项目团队通过分工合作,制定计划,并进入学院实训基地进行加工与制作,使方案得以实现。

在项目教学期间,各项目小组根据项目方案进行汇报,由3名教师(校企双方组成)团队负责评价,根据学生在项目方案中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予以打分。从实践情况看,此阶段,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敢于构思和设计。

2.6 实训室建设

根据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现有物联网相关实验室建设情况和学校教学目的出发,正在建设物联网展示实训中心、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训室,将紧跟重庆物联网企业需求,校企共同确定实验基地建设方案。对重庆地区的物联网企业的用人岗位进行深入调研,对物联网就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分析各岗位的需求量及对应的技术特点和设备要求及环境要求,以此为根据确定实验基地建设方案。实训室建设的定位如下:

(1)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专业与专业群校内外实训基地;

(2)西部地区物联网企业技术培训及技术服务平台;

(3)西部地区高职、中职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专业师资培训基地;

(4)面向社会的物联网技术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

(5)学生创业教育平台。

实训室配置物联网工程实验室的相关设备,培养学生物联网整体规划与设计能力、识别物联网工程相关设备的能力、工程布线能力、设备安装调试维护能力、设备及网络性能测试能力、物联网应用平台管理能力等。实训室的建设需紧密结合物联网技术,能够体现物联网的三层结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从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物联网的实际应用。

这些实训设备可以满足日常的实训教学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课程设计和竞赛提供了保障。该实训室将全体向学生开放,从发发挥了实训室为全院学生服务的作用。

2.7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是,不仅有终结评价和教师评价,而且有过程评价和学生的自评。实训部分占总成绩的50%,以物联网工程实训过程为考核的主体,贯穿整个学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出勤、课堂提问、平时测验、技能训练过程、工作质量及期末考核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3 结 语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建设。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课程建设致力于突出能力目标,选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为保证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具体实施的实际效果,需要继续不断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突出工程特色。

参 考 文 献

[1] 柯强.物联网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物联网技术,2012.,2(1):80-81,85.

[2] 夏晶.高职物联网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5):73,75.

[3] 李桂梅.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方案研究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52-253.

第9篇

一、对有效教学实践的发展轨迹的思考 

沿着有效教学实践的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扩充“教学规模”、建构“教学模式”和走向“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实践可以追溯到班级授课制的兴起。班级授课制即课堂教学,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极大冲击了古代的个别教学。由夸美纽斯引领,经过赫尔巴特的充分发挥,加上凯洛夫的加工改造,以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为标志,追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基本成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而一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质疑,特别是遭到了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质疑,开始转向建构多元的教学模式。苏联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教学”和德国根舍因等人的“范例教学”,都是当年特别有影响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的增强,人们发现没有一种“普遍”的教学模式适用于所有的课堂和所有的学生,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适应条件和局限性。人们意识到教学系统各要素所构成的整体功能的有效实现才是有效教学的实质,于是有效教学实践开始转向“教学设计”。 

20世纪60年代末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根本目的是在系统观点指导下,对教与学问题进行分析:为什么教与学、教与学什么、怎样教与学及教与学得怎样,从而提供解决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试行、评价、再做出修改,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显然,教学设计的目标是追求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实践的发展轨迹,已经证明了不分情况仅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不是有效教学。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学校还将所有的主科、所有的内容都规定只用一种教学模式教学,这种背离有效教学实质的行为竟然被当成高效经验来学习和模仿,着实令人痛心。 

二、对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路径的思考 

纵览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路径,从研究的内容看,大体经历了由对教师品质、特征、行为的研究,转变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再到教与学全方位的研究。 

对教师的研究,首先是对教师的品质或特征的考量。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性生理和心理方面,如亲切、机智、幽默、热情等;另一类与教育教学相关,如学科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宽容体谅学生、对学生有较高期望、教学的适应性强等。其后,以教师课堂教学有效行为的研究为主。 

20世纪80年代至今,有效教学的研究触角有了很大的拓展延伸,比如,有效教学策略、艺术、模式和标准等,还深入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上师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生生与师生的互动都成为关注的焦点。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经合组织(OECD)联合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进行跨国探究有效教学。研究表明至少需要从五大方面考察教师的有效教学:掌握的实际课程领域的知识和教学内容的知识;教学法的技能,包括使用有效教学策略的意识与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与自我批评能力以及专业化的品质;移情能力与尊重他人的品德;教学管理的能力。 

可以发现OECD的此项大规模研究,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置于有效教學考察的首位,这也是有效教学研究领域的第一次触及。不少学者认为,通过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检视而研究有效教学是一种趋势,其发展方向就是专家教学(Expert Teaching),这是建立在扎实的本体性知识和深厚的条件性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教学。正所谓只有具有良好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教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与未来的发展。 

其实,上述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阶段暗合教师有效教学的成长之路。即具有有效教学潜质的教师,先能上完整的课,然后有余力关注更多的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学习与更新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使有效教学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的内容视角的梳理,给我们的启示是追求有效教学,要关注条件性知识——怎样教和学才能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关注本体性知识——教和学什么才能充分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同时既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要重视教师自己的成长。 

三、对有效教学研究成果的思考 

有效教学研究成果有两个关键词:变化、众多。 

随着时代的前进,有效教学概念及研究的视角也在变化着。比如,从聚焦教师的品质、特征,到强调教师的教学行为,到注重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再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今,关注教师的学科素养又是一个热点。面对众说纷纭、与时俱进的“有效教学”,该如何把握呢? 

在“中国知网”以“有效教学”为关键词搜索,截至2016年年底,共找到12 691条已入数据库论文的记录,按年份分类,结果见表1。 

可以发现,16年来国内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的成果数量基本呈上升状态,2010年开始收集的成果都高达4位数水平。除此以外,国内发表的专著有陈厚德的《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张庆林的《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高慎英、刘良华的《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魏清的《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姚利民的《有效教学论:理论与决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孙亚玲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崔允漷的《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余文森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等。

       通览国内外文献资料,到目前为止,关于有效教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效教学的策略、标准等也有异议。分歧一般是由研究者的哲学基础和学科背景,以及研究的对象、角度、手段和环境不同而引起的。那么,面对国内外有效教学丰盛的成果,该选择什么理论或策略指导课堂实践呢?怎样判断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行为是否有效呢?如何将一节非有效教学活动改造为有效教学活动呢?针对这些困惑,笔者建议如下。 

首先,众多理论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探讨教学现象的视野。不同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透彻地了解有效教学的性质、过程、条件,以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从而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科学的基础。对有效教学理论的一个比较合理的期望,是把它们当作处理自己面临的各种现象的一种工作模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其次,动态发展是有效教学的特色,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抱着打开眼界,拓宽视野的心态,通过对有效教学的深入学习、研究与实践,提升自己教育的高度。特别是在我国核心素养大力提倡的今天,积极地将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到教學中,既是时展的需求,也是有效教学的当代要义。 

最后,面对厚重的有效教学成果,《中庸》里的名言是最好的答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广泛地学习、深入地追问、谨慎地思考、明晰地分辨、明确地判别,然后身体力行。 

四、对有效教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国外有效教学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评估、课堂观察等收集统计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近些年国外研究者又多倾向于运用大规模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获取数据,探讨有效教学的相关问题。通过问卷、评估、观察等手段收集的数据,具有潜在的失真风险,而统计结果的分析也掺杂着研究者的心理预期。这种科学取向却带有主观痕迹的研究,值得采用吗?有时间做实证研究吗? 

实证研究并不神秘。事实上我们也经常做实证研究,只是不自知而已。比如,一次单元测试,其过程就是典型的实证研究过程,见表2。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 信息技术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31-01

教育部2000“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提倡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的普遍应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 内容 的呈现方式、学生的 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 发展 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近几年,我国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加快,为了确保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推进,小学教师应通过专业引领下的校本教研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落实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科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实效性。

一、小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

校本层面的信息技术整合推进模式。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素养”是学校层面落实“整合”实效性的能力保障,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和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校本层面推进“整合”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1)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素养的静态结构分析。小学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整合时,是以其教育基本理论修养、教学理念和教师角色的改进等其它一般性能力和素养为基础的,但除此之外,“整合”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系统的要求。信息技术整合素养主要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教学评价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辩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

(2)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理论建构和实践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其自我职业发展的研究普遍发现, 影响 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职前教育;教师的校本实践;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总结 ;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的同行交流、合作;专业引领。除了职前教育外,其余因素均属于教师培训和自我职业发展的范畴。“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该模式可以概括为下述前后相继的行为链:“教师在专业引领下进行系统教学设计――在系统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校本实践――在校本实践过程中开展教学反思并与同行进行交流研讨――新一轮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校本实践”。

(3)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实施流程:①专家报告,专家――教师研讨。②以教师为主体,合作教学设计。③展示、交流、评价教学设计方案。

二、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学科教学或者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原来可能比较狭隘,过多的使用讲授式,今后我们在一定的情况下使用讲授式,因为讲授式不可能完成新的课堂所赋予的任务,提倡要增加探究、体验、实践、包括一定的研究学习,最终形成小学课堂教学的多样的这样一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共同探讨。

(1)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解先从对整合的理解和推进整合的意义、目标谈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性质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落脚点是学科教育改革,实现什么目标呢,在各科教学中,有效的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是一个核心的内容,通过这种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同时还要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解决问题的工具。除了这个以外,培养学生的兴趣素养。

(2)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但是不是说用了信息技术,学生学习方式就一定能拓展,关键是用的是不是 科学 恰当,用的好可能能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用的不好可能还促进不了。用的好的话,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学生的自主探究,分层教学、个别化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样的思路来设计的话,它比没有信息技术变革还快的多。

(3)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如果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就必然引起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如果分层教学,个别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教师的身份必然会从一个简单的讲解者要转向教学过程中设计者,转向教学过程实施中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在活动中提出疑问的解答者。

第11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设计能力;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53-02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类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够很好地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对于更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广泛普及我国高等教育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近年来,国际高教界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内高校也开始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当前,大学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是以教学能力发展为主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成功的教学往往来源于良好的教学环节设计。能够对大学生的学习水平起到提高作用的关键性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所以教师对学生如何学,学什么都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然而,怎样才能设计出对学生行之有效的大学教学,是当前广大大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实际的大学教学过程中去摸索,而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做好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就是将所要教授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确立、客观分析将要遇到的教学问题,并适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将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通过预定的教学环节呈现出来,对于不足之处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以期将教学内容顺利地让学生学会,教师教好。教学最直接的呈现方式就是课堂,它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学习的第一环境。同时,师生间互动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成败。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而进行系统分析教学问题的策略和过程。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明确教学目标和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使师生在互动中实现有效教学。

二、教学设计的类型

现如今,繁多的教学设计模式在众多的学科理论指导下呈现出来,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智慧技能的教学设计。智慧技能是以思维分析问题并得以解决为主的技能,同时它也能够对学习者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具体设计思想如下:首先,创设情境,学习者可以通过运用前边所学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如果在此学习中碰到了新的问题,并且这个新问题学生们解决不了,那它就成了本堂课的主要问题。其次,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来帮助学生学习。最后,对于出现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探究、解决。在此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做为“旁观者+点拨者”适时引导学生运用智慧技能解决遇到的问题。

2.心智运动技能的教学设计。心智运动技能的教学是一个有着众多理论观点和研究视角的领域。心智运动技能目标可以分为感知、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根据心智运动技能的特点,此类教学应该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

3.情感态度技能的教学设计。对于每一个事实、事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根据上述特点,做为教师,我们要根据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当中去。情感态度技能的教学目标突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要将做人、学习、健康的情感态度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外,掌握一定的学习、生活技能,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课程不是负担而正好是我们的人生所需要的。

三、教学设计的方法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设计、和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是我们常见的三种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得用情境、会话、协同合作等学习要素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创性和主动性,以此来达到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以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主导,彰显出严密、规律、系统的方法来对教学进行设计。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则是吸取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两种教学设计的长处,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教学设计的步骤

欲提高校教师教学设计能力,首先要明确教学设计的类型和方法,然后根据教学设计的类型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具体来说,教学设计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学资源的分析。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托,结合系统论的方法和观点,对教学中的需求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找到最佳解决方法并对其进行修正、评价和试行的一种方法和理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更加重视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因此,教学课堂设计首先要求教师要将所讲授的教材内容吃透,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能力和知识层次认真分析,仔细领会课程的标准要求。

2.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是教师凭借着实施和组织教学活动为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方法、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提高的主要方式。教学内容是以各类背景素材、实验过程、文本资料、师生活动、史实等为根本,分为科学方法、基础技能、基础知识和科学态度四个方面。我们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教材为依据展开教学,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科特征,结合教学目标,挑选出具有德育、情感、美育、认知、社会和实践等方面意义的内容。对于所选择出的教学内容要以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和知识层次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凭借,在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将其引导到新的学习情景中去,并能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3.对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内容能够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中存在、应用和运动,这种环境背景就是“教学情景”。它对教学过程有着控制、导引、定向和调节的作用。课堂教学情景设计就是教师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感氛围或认知情景,以此来将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学习动力激活出来、将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起来、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使学生将日常生活经验与新旧知识之间自主关联起来。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的获取、加深、巩固中,感受满足、愉快、充实的情感体验过程。实验情景、问题情景、事实情景、经验情景是常见的四种教学情景。教师在情景创设时,要对课程目标进行明确,并将学生所具备的经验、知识相联系,新授的知识内容适合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培养等。

4.对活动设计进行探究。教学活动是教学系统运行过程的总称,是进行教学的途径。课程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活动是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八个要素的一步或几步组成。一般在内容上包括:①事实性知识探究;②理论性知识探究;③策略性知识探究;④STS型知识探究。即从学生所熟悉的、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出发,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认识教学内容在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5.对教学评价进行设计。以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做为课程评价的中心,将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做为课程评价标准,强调对每个学生进行真实地、综合地、积极地评价。在评价中,要将结果与过程结合起来,将评价的发展、诊断和激励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评价的形式也要多元化,以此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同时教师也能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体现评价途径的多样化,既要评价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情况,也要重视评价学生在探究能力、科学情感、科学态度与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在教学评价设计时,要制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标准,也要制定评价创新能力、实验技能、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发展的标准,将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也让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总之,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优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它更适用于当下的教育形势,更符合广大师生的教与学的需求。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将学生做为教学主体、教师做为主导者理念贯穿始终,将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有效地连接起来,实现了教学艺术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同时它也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有效组织、实施课程教学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荣礼.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高效课堂的打造[J].教育教学论坛,2015,6(23):154-155.

[2]李芒,孙立会.论大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力[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1).

[3]韩雪松,牟永贵.大学互动教学设计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4).

[4]解继丽,苗京丽,李志平.基于建构主义的四种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设计[J].昆明学院学报,2012,(02).

[5]李蓉晖,张玉凤.大学生创新指导课在应用型高校中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 跨界 一体化教学设计 国际物流

[作者简介]陈彩凤(1973- ),女,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物流、高职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2009年度科研项目“武鸣县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11MS31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47-02

在高职人才培养进程中,课程始终处在最核心的地位,做好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跨界是一种思维理念,一体化设计是一种组织方式。本文立足于跨界理念,研究具有能力隐性和思维抽象性等典型特征的国际物流类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跨界”理念

教学设计的跨界理念源于职业教育的跨界性质。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跨界”的教育。企业培训定界于企业,以企业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具有职业性,是功利的,必须遵从职业发展和职业成长的规律;传统学校教育定界于学校,以人的全能发展为目标,具有教育性,是理论的,必须遵从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职业教育则介于职场和教育场之间,是一种跨界文化,是从定界的思考升华到跨界的思考,需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知识看知识”,也要“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培训看培训,跳出技能看技能”。“跨界”的教育必须有跨界的思考,“跨界”理念对高职的课程教学设计提出如下要求:

1.能力本位观。知识是对过去经验的归纳、总结,可以积累,但知识绝不等同于能力。知识是外来的,能力是内在的,当情势发生变化或者职业发生变更时,能力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获得新知识或新技能,而知识不能。基于跨界理念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应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的生存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行动来应用知识,从而将知识内化成为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

2.生命发展观。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关注人的一生发展,除了为社会需求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外,更要为了满足个体的发展塑造合格的社会人。基于生命发展观的教学设计,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关注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升,更关注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思维能力的拓展,为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夯实基础。

3.多元智能观。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基于跨界理念的高职教学设计应尊重高职学生的智能类型。首先,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价值。职业院校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虽然相对排斥陈述性的理念知识,但能较快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其次,基于个体的智能组合不同,发掘不同特长学生的潜能,在学习中发展他们的个性。在如今职场分工精细化的趋势下,企业的工作任务往往被分解成多个有机关联的串联或并联环节,通过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相对独立又有机关联地各司其职而得以完成。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对应其岗位的独特技能,具有共性的职业素养。基于跨界理念的高职教学设计应与职场相对应,按照职业岗位的分工,对应不同工作任务设置众多学习任务;对应不同工作过程设置众多学习情境,以满足不同智能类型学生的需求。

4.行动导向观。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却不行,戴耐德的混元教学模式证明:更多的练习机会能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更符合技能习得的规律。行动导向能够让学生学会工作的方式、方法,尤其是不可言传的职业领域的默会知识。因此,跨界理念下的高职教学设计应首先在行动体系指导下,以大量实践训练项目为主要内容;其次以学生的行动改变和职业能力获得为目标,让学生在完整的行动过程中思考、学习;再则以实践工作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独立完成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计划等行动中,掌握职业技能,并不断重构新的知识体系;最后以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结果,而不是教师的教授。

二、跨界理念下的一体化设计

1.一体化设计的思路。职场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可以将职场中的岗位、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目标、职业素质等要素迁移到学习中来。教学设计中的一体化是指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时间、地点、内容、教师一体化,知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是指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职场中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行业企业的行事规则、工作标准和道德标准,模拟构建一个学习场,让学生在仿真的氛围下,全角度地体验职场情境,从而完成构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体系的过程。要求首先确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核心能力和职业标准,重组学习内容并确定学习线索,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实训为手段,培养职业素质,提高职业能力。课程学习集中地表现为学习流程化、课堂企业化、内容实践化和实训仿真化。

2.一体化教学的显著特征。一是仿真的职场氛围。学习场模拟职场的关键要素,是一个仿真的职场。为训练提高职业能力,学习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学习系统。由于学员的多元特长,形成了一个立体多元、有机互补的学习系统。在浓厚的职场氛围环境下,学生按照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道德标准行事,在完成学习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思维方式,渐渐向职业人转变。二是老师“导”,学生“做”。首先,课堂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做业务”。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活学活用”,将知识内化,形成岗位能力,并在发现和体验的过程中,融合新旧知识,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由于掌握了学习主动权,不同智能上各有所长的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通过发挥所长,获得自我肯定和他人的认同,并进一步反哺个人专业技能的深化。同时,由于激发了学生内发性的学习动力,学习质量大大提高,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渐渐接受行业企业的思维方式、行事规则和职业道德标准。其次,老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裁判员与协调人,负责鼓励并监督学生主动思维、互相交流,组织好练习的内容和方式,掌握好练习的频率和节奏,并排难解疑。

三、国际物流类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以“国际货运”为例

1.“国际货运”课程分析。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的关键环节。作为国际性业务,面临着业务关系主体众多、环节众多、单据复杂、涉及多国外贸政策等困难,使得“国际货物运输”课程具有理论抽象性和能力隐性特征:一是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和学习目标。根据高职教育的重构与解构理论,分析国际货运的职业核心能力,重构培养职业能力的学习目标。首先是国际货运业务开发能力,指能够寻找、开发、维护低成本的供应商资源;其次是国际货运业务操作能力,指能够寻找、开发客户,成功揽货;再则是国际货运单证的能力,指能够制作和组织全套单据,安排货物出运或者接收货物;最后是风险防控能力,指能够合理预测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二是重组学习内容,设置全套学习项目(任务)。为了实现课程学习的技能、知识、素质目标,一般都要求课程的学习任务(工作线索)与工作任务紧密关联,甚至直接对应。重构“国际货运”课程学习的内容见下图。

根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学习项目(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首先,从认知规律可知,课程中的学习项目需以“多重循环”的方式展开,应当在重要的学习项目(任务)中,设计多种情境和足够多的项目任务,以分类覆盖不同的运输方式、不同的贸易术语、不同结算方式和不同类型商品的国际货运业务内容。其次,可以设计多个具有递进关系的“逐步成长”的项目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逐步展开。这些项目任务包括针对单项技能的,也包括针对综合技能的。无论从时间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单项项目(任务)都是“国际货运”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2.“国际货运”课程的一体化设计。整体设计思路是分组模拟成立分属于各个不同国家的国际货运公司,分设市场部、业务部和操作部三个部门岗位;在学习班中营造国际货运业务的职场环境,对接国际货运市场要素创设“学习场”;以优胜劣汰的相互对抗方式开展课程学习;以几十个国际货运真实业务为学习任务,以模拟揽货竞标和操作货物出运或收运的项目来驱动课程学习;以完成货运业务的效果来考核课程学习的质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构建学习场的关键。一是用以训练的工作任务要来自行业企业,是企业曾经承担过的真实的国际货运任务,且数量足够多,这是营造仿真的情境,支持学生“做国际货运”模拟业务的需要;二是借助发达的计算机网络资讯(或教学软件),帮助学生了解做国际货运的资讯来源,掌握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和渠道,帮助他们“做货运业务”。第二,学习主线。学习的主线有人事招聘和业务推进两条,即招聘各岗位人员组建公司,以及各学员分工履行岗位职责推进业务进程。各公司不是先完成招聘然后才开始做业务,而是两条主线同时交错进行,呈双螺旋式推进。第三,综合项目。综合项目(任务)设计是两条主线双螺旋推进的过程。一是成立模拟国际货运公司,竞聘产生各公司总经理,拟定公司章程、制作公司名片、公司形象宣传板报等;二是在熟知国际货运市场的基础上,各公司开发并展示核心业务,竞聘产生公司市场部员工;三是针对给出的国际货运托单的情境,组织对抗性揽货竞标,成功招聘各公司业务部员工;四是以模拟公司为小组,完成对应托单情境下的国际货运业务综合设计方案;五是组织业务竞赛,针对企业中扩大业务规模进行创收的特点,老师给出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货物种类、不同结算方式、不同贸易术语下的众多国际货运托单,学员以公司为单位承接业务、组织国际货运、完成各类单据。

3.“国际货运”课程的实施。第一,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有四个:一是在国际货运业务中作为陪练,充当与各货代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收货人、发货人、海关、检验检疫局、银行、车队、堆场、控箱公司等相关单位;二是在对抗性训练和集中考核验收过程中作为裁判,裁定结果,当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时,充当独立第三者引导学员参评;三是在揽货竞标环节充当收发货人,发出国际货运托单,提供国际货运的情景资料,供各公司竞标;四是充当导师,布置任务,指点方法和思路,起启发、点拨、引导、总结的作用。第二,质量把控。为使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始终保持兴趣,首先引入“对抗性职业竞赛+竞技游戏”的方式组织课程学习,让荣誉、胜利的喜悦和成就感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其次引入公司员工动态聘用制度,创设人才流动机制,形成压力和动力,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在国际货运业务推进过程中,老师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严格把关,耐心指引,热心帮助,将学生参与讨论、主动思考、创新思维等列入学习考核的重点,鼓励交流式学习,切实掌握业务方法和技巧,提高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第三,学习考核。跨界设计要求必须引入行业企业的思维方式、工作标准和业绩标准,以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学习评价。首先,在推进业务进度的学习线索中,以成功揽货的数量、承担货运业务的创收和单据流程的完成质量等来考核课程学习的效果;其次,在招聘组建公司的学习线索中,用企业面试员工的方式和标准来确定是否受聘,对是否成功受聘、所聘职位的级别和动态考核的结果进行评价。课程结束时,仍未受聘的学员,或受聘后因业绩不好被公司解聘后无法再行上岗者,皆被判定为课程考核不合格。

实践证明,跨界理念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劲头被极大激发,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主动挑战老师提出的专业难题,主动报名参加竞标和竞赛。在一次次的参与学习项目挑战和竞赛中,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充实和提高,有效地完成了职业能力的重建和塑造。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2]陈彩凤.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11).

[3]周艺红.戴耐德混元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