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知识产权管理理论

知识产权管理理论

时间:2023-08-08 17:11: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知识产权管理理论

第1篇

[论文摘要)(现代知识产权信息管理》是一部具有时代感和开拓创新内容的学术论著,分析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时代背景、内涵及价值等,以并创性的研究视角有机融合了知识产权制度和政策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等学科.拓展了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和管理杆学研究的新领域。此外,还系统地构建了现代知识产权餐理的内客体系。所以说,该书不仅在理论上意味深长,而且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在信息化浪潮来势汹汹、知识经济已出露端倪的当代,信息尤其是创新性智力成果,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我国,都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他资源的比较地位则呈下降趋势。相应地,围绕着信息尤其是创新性智力成果的利益冲突就愈发激烈和复杂,以创新性智力成果为客体的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它不仅成为社会法律生活中的重点,也日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的重点和焦点。知识产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社会甚至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仅只是一种法律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经济制度、一种技术制度,还是一种管理制度。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则是知识产权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影响与推动,知识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社会信息化、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我国加人wto、国际化贸易活动等,都对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了现实的迫切需求。

知识产权从产生到消亡历经创造、管理、保护、运用、权利消失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其中知识产权管理最为重要。在整个知识产权工作中知识产权管理起着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国家、地区层面,还是企事业单位层面均是如此。只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才能得以实现。可见,知识产权管理在知识产权整个运行过程中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由马海群教授等编著的《现代知识产权管理》(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是一部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的学术专著,应时代要求而产生,内容新颖,较其他同类专著更具创新性。书中,作者在继承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系统地论述了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并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政策的需求和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以敏锐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具体论述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在读者面前呈现出知识产权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崭新的成果—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书中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和开拓性、论述的系统完整性、业务指导上的实用性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开创性的研究视角,有机融合了知识产权制度和政策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等学科

传统知识产权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法学的视角,强调制度的安全与秩序;另一个是经济学视角,强调制度的效力与效果。也有不少研究者还从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及技术发展的角度,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由于知识产权管理是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物,其业务领域也必将随着知识与技术创新的进程而不断拓展。且在知识经济时代,围绕知识与创新过程,将不同视角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研究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要求日益迫切,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之一是知识产权管理的集成性增强。马海群教授开创性地颠覆了知识产权的传统研究视角,将法学、经济学、政策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等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重新审视知识产权管理,萌发了知识产权管理新的研究领域,即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并开创性地界定了这些领域所涉及的概念,利用相关理论阐述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令人心悦诚服。

该书不仅将其他学科理论进行了有机融合,且拓宽了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的领域,马海群教授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大胆尝试具有开拓性,弥补了知识产权管理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同时,该书在研究内容方面又极富创新性,具体体现在:(1)该书新颖性地借鉴了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实践经验,用于解决我国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的问题。如在知识产权政策管理、文化管理等章节都有借鉴国外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并对改进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现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体地说,作者借鉴国外先进的商标信息管理系统,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信息管理系统等;(2)紧跟时展的步伐,积极吸纳国家政策文件的思想,使研究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如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提出的第7条措施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该书正契合国家政策的需求,在知识产权文化管理一章中专门探讨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政策与措施,这对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壮大和培养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3)突破已有研究成果和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开拓性地开展相关研究。如知识产权战略是知识产权政策的一部分,属于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中统摄性政策,很多研究者都将其纳人到知识产权政策管理领域内,而该书作者为突显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另辟蹊径地将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单独论述。又比如,在论述知识产权技术管理这一章节时,作者并没有被局限在技术措施的框架内,一味地单纯强调如何改进和加强技术措施来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相反的是,作者联系行政、法律等手段一起加强技术措施的知识产权保护,这种跨领域的研究势必会对知识产权技术管理起到更佳的效果;(4)有机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和理论。如在无缝嫁接了政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知识产权政策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功能。又比如,融合了信息管理这门学科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并不被人们所熟悉的知识产权信息这一集合概念,并对现有资料进行充分挖掘,形成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这一领域,这是该书作者的独创,作者以集成思想提出并论证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信息概念,重点研究知识产权信息特征与功能。由于知识产权信息管理这部分内容是作者最重要的创新点,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专门分析。

在书中,作者做了大量的交叉研究,其意义在于:首先,知识产权管理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用。知识产权法制管理,为知识经济所需的知识进人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知识产权法学建设也是一种补充和丰富;知识产权政策,是发挥知识产权作用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知识产权文化管理,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文化;知识产权技术保护成为法律保护、制度保护、经济驱动之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知识产权技术管理,有利于推动技术保护进人法律保护框架;作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将促进知识与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促进高新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知识产权的国际交流。其次,从分支学科建设的角度,丰富和完善了管理科学学科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结构,从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等分支研究领域角度,对管理科学研究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说,现代知识产权管理是管理科学研究分化发展的一种重要体现及新兴研究领域,这种研究及其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启发人们思考管理科学其他新的研究领域,为人们研究管理科学其他分支学科提供有益的、可资借鉴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

2开创性地提出知识产权信息理论

马海群教授将信息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了有机结合后,提出了知识产权管理信息这一创新性概念,国内尚未有其他学者提出这一概念,属于作者独创性研究成果。狭义的知识产权信息是指表征知识产权权利属性的信息,这种属性既包括知识产权权利作为整体的属性,又包括知识产权内各种具体智力成果权的属性,同时,知识产权信息又是表征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内含的信息,它包括专利信息、商标信息、版权信息、技术合同信息、涉及知识产权业务的竞争信息等等。广义的知识产权信息则是表现知识产权存在状态的信息,除表征知识产权权利属性外,一切围绕知识产权发生、发展、变化的信息,如知识产权政务活动、知识产权制度演化、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运行状态、知识产权法律活动、知识产权贸易活动、知识产权数据、知识产权声明、知识产权利益主体等,都可被看作是知识产权信息。并认为知识产权信息的本质是知识产权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的表征,知识产权信息是知识产权的重要属性之一,是显示知识产权存在的一种属性,知识产权信息又是人们认识和利用知识产权的中介。知识产权信息除具有信息的一般特征,如普遍性与寄载性等外,还具有自身独特属性:一是法律规定性,即知识产权信息是依据法律而存在的,法律规定着知识产权信息的种类、范围、数量、时效等。二是特殊时效性,即广义知识产权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内含信息具有一般信息的时效性,而知识产权权利信息却具有特殊时效性。知识产权所具有的时限性特征,决定了权利信息的这种特殊时效性,当知识产权失去法律效力后,知识产权权利信息随之消亡。

书中不仅阐述了知识产权管理信息的概念,并对知识产权信息的特征、内涵、功能进行了深人分析。知识产权信息已成为人们从事政务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法律规范及文学艺术创作等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信息,具有独特的显著特性,如①既是文献信息,又是非文献信。主要原因是知识产权信息以法律规定为载体,但又可借助文献载体之外的其他载体来表达、传播与利用,完全脱离原载体,故既是文献信息又不是文献信息。②既是静态信息,又是动态信息。知识产权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以静态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知识产权文献之中,但是在更多情况下,以动态的形式存在于知识产权相关活动之中。③多为公开化信息。智力成果公开是获得知识产权的法定条件之一,另外,国家设立知识产权的目的是促进智力成果公开,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④信息量大、内容广泛而独特。信息量大是因人类的智力成果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独特是因知识产权将受国家法律保护,未经许可而开发、采用、转让知识产权信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结构完整而又清晰、系统地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

现代知识产权管理内容体系划分的既有条理又清晰,各章节间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从研究角度看,论证充分而又精辟入微,不仅有宏观论述,如介绍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时代背景,分析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构成及价值等;又有微观分析,如不同种类知识产权的法制管理、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不同类型主体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管理和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知识产权信息分布与收集、组织与传播、检索等不同运作环节的管理等。在研究对象方面,知识产权管理主要研究的是知识产权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及协调方法。从知识产权管理的主体看,该书主要集中在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国外主要国家、我国及其企事业单位等这几种主体的知识产权管理内容的阐述和分析;从知识产权管理的客体看,该书是针对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管理这几种客体来研究各知识产权管理的分支领域的。

现代知识产权管理涉及法律、政策、文化、行政、经济、技术、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些知识涉及的学科众多,内容繁杂分散,研究内容的跨度和把握的难度都极大,为此作者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从一系列分散的、混沌的侧面出发,通过分析与论证知识产权管理学的基本定位、知识产权管理学的范围和研究对象,认为将知识产权管理定位为对知识产权各方面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更具有说明力,因为不论是国家或政府还是企业乃至全社会,都面临着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的历史课题和使命。沿着上述思路,最后系统地构建了一个相对较为完整而又清晰的现代知识产权管理理论体系,从9个方面构建并拓展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包括:知识产权法制管理、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知识产权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九大模块。并由此构建该书体系,同时也作为该书作者对知识产权管理内涵及知识产权管理学科内容体系的一种新认识。作者所构建的这一理论体系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体现出管理科学体系的分化演变,这是符合现代学科发展既综合又分化的基本方向和发展趋势的。

4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理论与实践是一对孪生姊妹,理论的价值体现在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作者的研究建立在大量实践调查基础上,比如,选取世界组织的文献和国外主要国家的知识产权网站研究国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管理现状,对国外知识产权信息网站进行调研并配以截图研究知识产权专门搜索引擎模型的技术思路,比较分析国外主要国家的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现状,用以研究改善我国知识产权政策管理措施等。作者通过对知识产权网站的实地考察与分析,来揭示现代知识产权管理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作者还结合了很多国内外的案例开展研究,不仅较具有说理性、让人容易信服,而且能够展示现实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和方案。比如,2005年我国暴发的dvd行业的退潮,unionbeheerb.v.公司等依据“337条款”起诉我国强化木地板生产和销售行业等,这就形象地展示了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启示我们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资产管理,警醒我们知识产权资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及早策划出一些预案。

第2篇

、管理理论、理论对资源、资产及资源、企业资产均有所论述但三者之间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的表明:当贯彻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时,经济理论中的资产和资源、会计理论中的企业资产、管理理论中的企业资源将取得逻辑上和形式上的统一,企业资源与企业资产在理论上是同义反复;但考虑微观基础的企业资产的外延和内涵将不同于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企业资产;本文结尾还提出了加进微观基础的企业资产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以及本文有待的地方。

关键词

个人资产禀赋;企业资产;微观基础

1.引言

在会计理论中,我们看到大量的资产尤其是企业资产概念;在经济理论尤其是经济理论中,我们也看到无数的资源、资产乃至资产市场概念;但在管理理论中,我们发现大量的企业资源概念而不是资产和企业资产概念。直觉地,我们可以立刻感到会计理论、管理理论、经济理论中对资源和资产概念的论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同时存在着某种差异。那么这种必然的联系以及这种差异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的方法直接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对一切经济活动和人类的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最终都将归结为对个人的心理、信念、态度和选择等等微观分析,并且我们的分析还直接建立在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理论尤其是契约经济学的基础之上。

我们的结论是,会计理论、管理理论对资产及企业资产的解释之所以与经济理论对资产及企业资产的解释出现不相容的地方即差异性,恰恰在于会计理论、管理理论忽视了经济理论尤其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所十分强调的微观基础或个人主义方法论,但会计理论、管理理论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有关却没有贯彻经济学的方法论。这便是三者出现分歧的根本原因。要消除这种分歧并重新将三者相统一,我们需要重新在企业资产分析中加进微观基础或个人主义方法论。

通过加进微观基础,我们得出企业资源与企业资产在理论上是统一的,是同义反复。然而这时的企业资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经不同于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企业资产。考虑微观基础的企业资产所涉及的内容将包括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非人力资产又包括实物资产和契约资产,其中契约资产又包括资产、企业文化、企业商誉等。为了论述这一观点,我们将从企业资产的微观基础即个人资产禀赋出发,结合有关管理理论、经济理论(主要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理论)对企业资产进行逻辑论述。显然,本文的论述将直接将会计理论、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相关知识相融合,这种融合将使得我们对企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2.资源、资产与资产的本质

在经济理论中,资源总是被假设为稀缺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如何有效的配置稀缺资源。然而对于什么是资源,经济学似乎并不太关注。但我们可以这么说:所有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要素均可以称为经济资源。在人的理性假设和资源相对于人类需要相对稀缺的假设条件下,根据产权理论的观点,任何经济资源都应该为经济行为者所有才能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或者说,经济行为者最终都应该对所有相应的经济资源拥有财产权利即产权。按照阿尔钦(Armen A.Alchian)的观点,这些产权可以分为私有产权、企业或公司产权、政府产权、非存在产权、共有产权。 当任何资源都对应一定的产权形式的时候,资源不再仅仅是一种经济理论中的概念,更是一种经济行为者的资产。在这个时候,经济行为者的资源实际上与其资产是同义反复,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也便成为企业资产。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的《会计》对企业资产的表述如下: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具有如下特点:1.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都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但也是企业所控制的;3.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中获得的。 这种观点实际上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定义为企业的资产,而这实际上是对我们上述观点的某种支持。

如果我们将上述资产定义中的企业主体抽象掉,我们将得到资产的本质性的东西:经济主体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给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就是资产的本质!从这一本质性规定出发,显然地,除了传统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当人力资本、社会契约能够为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并带来经济利益的时候,我们同样在理论上应该将其视为一种资产。

下面我们首先阐述个人的资产禀赋,然后阐述企业的契约性质,综合这两个方面我们将推出企业资产构成。

3.个人资产禀赋

新古典经济理论假设理性的经济行为者追求财富最大化,而在微观经济学中,经济行为者的财富则通过资产来表现。经济行为者追求财富最大化等价于追求资产或资产增值最大化。然而,经济行为者参与经济活动总是基于一定的资产禀赋,任何一项经济契约的签订也以一定的资产禀赋为前提和基础(但传统的资产概念仅仅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 我们要问的是:经济行为者的资产禀赋到底包括哪一些?

新古典经济理论虽然注重微观基础,但同时却又作出经济行为者同质性假设:所有的经济行为者都具有相同结构的效用函数等。这种同质性假设遭到阿罗(Arrow)的质疑和批判:自斯密(Adam Smith)开始,经济学分析的真正基础就是经济行为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而关于非同质性,我们可以追溯到卢梭(J. J.Rousseau)的思想,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论述道:“我认为在人类中有两种不平等:一种,我把它叫做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因为它是基于自然,由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另一种可以称为精神上或上的不平等,因为它是起因于一种协议(契约),由于人们的同意而设定的,或至少是它的的存在是大家所认可的。第二种不平等包括某一些人由于损害他人尔得以享受的各种特权,譬如:比别人更富贵、更光荣、更有权势,或者甚至叫别人服从他们。” 即便是马克思,还要“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 我们想强调的是,会计理论和管理理论之所以没有注重企业资产的微观基础,不仅源于没有贯彻新古典经济个人方法论,还源于沿袭了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经济行为者同质性假设。当我们将非同质性假设加入微观资产分析时,我们将得到与传统理论很不相同的资产禀赋结构。而由个人及个人资产的非同质性,我们在逻辑上可以推论企业及企业资产的非同质性,这正是现代企业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ory)所强调的。

我们将个人资产禀赋首先划分为人力资产与非人力资产, 而非人力资产又划分为实物资产与契约资产,如此层级递分,得出如下表所示的个人资产禀赋结构。

关于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现有已经多有论述,本文不再论述。但契约资产尤其是非金融契约资产则是本文提出的新概念。下文将对资产禀赋进行解释。

表-1:个人资产禀赋的构成

个人资产禀赋 人力资产 人力资本资产 脑力劳动力:技能、知识、信息、阅历

体力劳动力:强壮、健康

个人的道德、信誉、品质、性格

非人力资产 实物资产

契约资产 金融资产 货币金融资产

非货币金融资产 股票

债券

衍生金融工具

非金融契约资产 社会地位、关系网、权力、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3.1人力资产

显然地,按照本文对资产的本质性规定,人力是一种资产并且成为首要资产。现代会计理论首先提出“人力资产”、“人力成本”、“人力资产摊销”等概念,但由于缺乏经济理论的支撑,会计理论并没有比其他理论走得更远。个人人力资产包括哪些?事实上该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尚无统一的规定。我们暂时采用现有理论的观点,认为个人人力资产的一个主要构成是人力资本,包括脑力劳动力(如技能、知识、信息、阅历、能动性等)和体力劳动力(如健康、强壮等)。 不同的是,本文将道德、品质、性格等因素也视为一种不同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产:显然,良好的道德、信誉、优秀的品质、宽厚的性格等也应该属于一个人获得经济利益的资源,而鉴于我们采用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我们也将不可能不涉及个人的品质、信念、目标等。而正是道德、信誉、品质、性格等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在这里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的自然人。当我们将个人放进企业框架中论述企业的人力资产时,我们将在人力资产中加进一个很重要的构成部分:企业家才能。

新古典经济学中之所以没有人力资产,而简单地将资产划分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 一方面与新古典试图将经济学精确化的追求有关,因为加入难以定量化的人力资产,将使得经济学理论的精确表达遇到困难甚至遭受破坏,有如加入企业家因素一样。另一方面则在于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行为者的同质性假设。将非同质性假设加进企业理论分析的一个例子是张维迎在其博士论文《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中所进行的假设:在只有经营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经济中,个人存在如下三方面的差异1.经营能力(企业家能力);2.个人财富;3.风险态度。附加的假设是:对所有个人来说,每人的资产财富是共同知识,而经营能力则是私人信息。 但按照本文的逻辑,张维迎进行假设所依据的标准不过是个人资产的不同:经营能力、风险态度属于人力资产;而财富则属于实物资产或契约资产中的金融资产。

3.2契约资产

我们首先解释契约概念及社会的契约本性,然后回答为什么契约为什么成为个人的一项资产。

基于博弈概念, 我们将契约概念定义如下:契约是人们基于满足和维护某种需要,在连续的博弈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某种约定。其三个要素为:需要、博弈、约定。显然,这里的契约概念是广义的,我们可以将契约简明的定义为博弈规则,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社会期望等;另一方面,我们还可将契约定义为对社会关系的界定,而社会关系包括血缘亲族关系、朋友关系、民族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尤其是在马克思中占重要地位的、与生产力一起构成生产方式的生产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契约作为一种约定,其内容则是社会关系,或说契约是社会关系的载体。

在我们看来,整个社会的背后无非是无穷无尽交错相连的契约,而作为主体的人、组织、集体、民族乃至国家则是契约的节点。这就是社会的契约本性。

契约资产的提出乃在于人的社会本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按照我们的经济哲学,人总是生活在契约之中,人的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契约框架中进行,而马克思的社会关系事实上成为我们的契约概念的内涵。人们一方面总是受一定的契约所约束,但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加上我们的理性假设,不难得出:理性的经济行为者将会利用这种遍布极其广泛的契约(社会关系)来谋取自己的财富或效用最大化。马克思指出:“······社会联系的各种形式,对个人来说,才表现为只是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 当这种契约被当作经济行为者牟取自身财富最大化的资源时,我们说,这种契约事实上已经成为经济行为者的一种资源或资产,我们称之为契约资产。这是与我们的经验相符合的:关系(契约网络)同样可以为经济行为者带来经济利益。然而一般的经济文献却似乎忽视了这一点,但是正如下文我们在企业资产中所看到的一样,正是个人的这种非金融契约资产,在组织或企业中演变成了极其复杂而重要的企业的另一种资产或资源:企业非金融契约资产。

显然,正如金融理论所阐述的,金融资产是一种契约结构尤其是法律结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将金融资产也归入契约资产的原因,这是一般的文献所没有注意到的。 我们可以断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资产可以归入契约资产的范畴。将个人契约资产划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契约资产,一方面在于任何金融工具不过是一种契约结构尤其是法律结构,另一方面则在于诸如社会地位、权力、关系网等固然来源于社会契约,还在于我们无法将这些契约结构以一个类似于金融资产的合适的概念来表达,只好将它们全部归入非金融契约资产中。4.的契约性质

按照我们的定义,企业资源与企业资产是同义反复,然而管理中用得较多的概念则是企业资源。但出于概念上的统一,我们采用企业资产概念。并且基于我们采用的新古典学个人主义论,我们试图由个人资产禀赋的构成以及企业的契约性质引伸出企业资产的构成。但在此之前,我们得首先论述企业的契约性质。

科斯(Coase,1937)将市场和企业看作配置资源的两种相互替代的手段,二者的转换取决于交易成本; 张五常(Steven N. S. Cheung)明确指出,科斯关于“‘企业替代市场’的观点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不如说要素市场替代产品市场”,“正确的观点是一种契约代替另一种契约”;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an&Demsetz,1972)提出企业的“团队生产”观点; 詹森和麦克林(Jensen&Mecking,1976)在论述成本时同时提出“契约关系是企业的本质,不仅对雇员来说是如此,而且对供应商、顾客和信贷者等来说也是如此。” 明确将企业定义为不完全契约的是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在他们之前,经济学家们强调的是企业作为一种契约的长期性(Long-run Contracts),相对而言,市场被理解为一种短期契约(Spot Contracts)。杨小凯和黄有光(Yang ,Ng,1994)了一个关于企业的一般均衡的契约模型。事实上,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理论之所以被归入契约理论中,在于这些理论均将企业看作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企业的契约性成为契约理论的中心和发展的假设前提。作为对企业契约性质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必要再次引用前文张维迎的个人非同质性假设,见前文。由于作此非同质性假设,作为一种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通过契约建立一个企业而相互合作对经济行为者而言是有利可图的。

然而建立契约的前提是经济行为者拥有个人资产。周其仁进一步将企业的契约视为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之间的一种特别契约。 尽管周其仁使用的是人力资本概念,但按照本文的逻辑,我们可以提出相似的命题:企业是经济行为者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之间的特别契约。这样,个人为建立企业契约而按照契约规定投入的个人资产的组合便构成了企业资产,而企业资产也便相应地逻辑地以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的形式存在,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在逻辑上取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5.企业资产构成

如上文,由于企业的契约性质,与个人资产禀赋的构成相对应,我们认为企业资产也具有同样的资产结构: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非人力资产又划分为实物资产和契约资产,契约资产再划分为资产和非金融契约资产。我们首先给出企业资产的构成,然后再进行解释。

表-2:企业资产构成

企业资产 人力资产 人力资本资产 脑力劳动力:企业家才能、技能、知识、信息、阅历

体力劳动力:强壮、健康

委托人与人的道德、信誉、品质、性格

非人力资产 实物资产 原材料、机器设备、厂房、矿山

契约资产 金融资产 货币金融资产:现金、银行存款、资本金

非货币金融资产 股票

债券

衍生金融工具

非金融契约资产 基础结构资产:内部契约安排、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

组织经验

组织资本

品牌资产:商誉、企业形象

知识产权资产:企业专利、版权、商标、商业机密

外部关系资产:供应渠道、营销网络、行业关系、企业同外界力量所形成的各种协议安排和制度安排等

资料来源:自己整理

前文曾谈到理论对企业资产的定义。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按照资产流动性而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和长期资产(或非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等;长期资产又分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可以看出,除了无形资产,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的其他资产均可归入我们前文所提出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即便能够将无形资产归入我们的非金融契约资产,但人力资产(尽管会计理论首先提出“人力资产”、“人力成本”、“人力资产摊销”等概念,但这种努力仍在探索之中)和其他更为重要的非金融契约资产如何表现呢?我们的结论是,财政部会计中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反映资产的定义,以致人们一直以为资产仅仅指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等可以计量的资源,但这并不符合资产的本质规定,资产概念的外延决不应该仅仅指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尤其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忽视了作为企业的根本的、对企业其他资产起着整合作用的、至关重要的企业人力资产和非金融契约资产,其中人力资产是人力资产管理理论所强调的,而企业非金融契约资产则是组织理论、企业战略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等重点的。但要将非金融契约资产定量化,将遇到一定的难度或尚需一个统一的标准。

管理理论中的企业资源概念似乎更接近于本文提出的企业资产概念。芮明杰的《管:现代的观点》中将企业资源归纳为:1.人力资源;2.金融资源;3.物质资源;4.信息资源;5.关系资源。 杨瑞龙认为“企业资源包括企业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的性质、信息、知识等”。 然而与会计理论一样,管理理论由于忽视了经济理论所强调的微观基础,因此也和会计理论一样不能基于微观基础对企业资源(资产)进行全面的阐述。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作为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之间的一种特别契约,其对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的组合或整合并不是线性的或机械的,正是这种非线性作用机制导致企业资产虽然基于个人资产却比个人资产更为复杂和难以理解。我们的是: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在形式上相同,那么在内容上有何区别呢?我们的回答是,关于人力资产、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二者的形式和内容并无多大差异;关键的是非金融契约资产在个人与企业之间的重大差异。在前文我们曾有所提示:由于企业契约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个人资产按照企业契约组合之后将导致非常不同的非金融契约资产。

下面我们对上表所阐述的企业资产进行解释。我们将首先并且将重点对企业非金融契约资产进行解释,然后再对企业人力资产进行一下解释。同样,我们略去对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解释。

5.1企业非金融契约资产

我们将企业非金融契约资产分为基础结构资产、组织经验、组织资本、品牌资本、知识产权资产、外部关系网络资产。其中组织经验、组织资本的思想直接来自J·弗雷德·威斯通(J.Fred Weston)等的思想。 基础结构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则直接来自安妮·布鲁金的思想。 不同的是,威斯通认为企业人力资本是组织经验和组织资本的产物, 但我们并不同意这一观点(参见下文对企业人力资产的解释);布鲁金将将无形资产划分为: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但我们认为将企业资产划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则是笼统的,并且布鲁金的划分将产生逻辑悖论。

(1)基础结构资产

企业本身是人力资产与非人力资产的特定契约,事实上企业设立过程中的设立契约(单人业主制企业无所谓设立契约,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的设立契约则首先表现为发起人契约再表现为企业章程或公司章程)首先初步奠定了企业的权力安排或组织结构。企业所有的行为都将被限制在设立契约的范围之内。这是在这个意义上,芮明杰认为企业管理活动总是在限于一定的组织框架之内,从而将管理定义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然而,本文的企业资产在内涵和外延上应该说大于芮明杰意义上的组织资源(见上文)。

企业的基础结构主要指企业的内部契约安排(包括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之所以把企业的基础结构当成企业的一种资产,是因为它是企业经营运作的一个框架,对企业的获利能力产生直接的。这种资产的创新(如制度创新)、积累和升级将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优势源泉。企业基础结构资产对于企业其他非金融契约资产如下文的组织经验、组织资本、品牌资产、外部关系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制度安排、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2)组织经验

我们将组织经验(Organization experience)定义为雇员由于参与企业契约,而在企业内部通过对经验的而获得的技巧和能力等。应该说,这是与人的经验相对而言的。罗森(1972)在解释由什么构成了“生产知识”时指出,一种情况的经验存在于经济地组织和维持复杂生产过程的企业家才能或管理能力的领域之中即管理经验。我们将组织经验划分为一般管理经验和行业专属经验。前一种形式的组织经验可以称为原始管理经验,指的是在策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一般管理职能中以及财务策划和控制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如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流程、企业内部有机的信息交流机制、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管理流程、企业的创新管理机制等。后一种形式包括行业专属管理经验,指的是与某特定行业的生产、营销特点相关的特殊管理职能能力。第三种形式的组织经验则属于非管理领域:如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通过对经验的学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提高。

这三种领域中的组织经验存量——一般管理经验、行业管理经验和非管理性质经验——本身(指单纯的管理经验)在企业理论种并不重要,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的离开企业,跳槽到另外一家企业中。然而当组织经验与企业专属信息或组织资本结合起来时,从而无法通过劳动力市场自由地转移到其他企业中时,组织经验就变得相当重要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经济行为者参与某个企业可能仅仅是获得或锻炼组织经验而不是为了物质报酬。

(3)组织资本

罗森(1972)、普雷斯科特和菲瑟尔(1980)对组织资本(Organization capital)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一种类型的组织资本是雇员(有别于人) 拥有的关于所属特定企业的私人信息,是体现在个别雇员中的企业专属信息。当雇员逐渐熟悉企业所特有的生产安排、管理和控制机制,熟悉企业内部其他雇员的技能、知识程度和工作责任时,就会获得这种信息。第二种类型的组织资本可以称为雇员最优职位安排的信息,包括关于雇员特点的信息,它使得企业可以在工人和工作间进行有效的组合,由具有特殊天赋和技巧的人来更好的完成一些工作。第三种类型的组织资本则是关于工人之间的组合信息:最优工作团队安排信息。

第二种和第三种组织资本被称为协作效应资本。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可能比工人更能了解产生协作效应的有关工人的信息,而这种信息转移到另一个企业时,可能只是一个错误的信息,并且这种转移过程会产生交易成本。

(4)品牌资产

在博弈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威胁或承诺的可信性。经济行为者可以发送或传递某种信号以表明自己的行动的可信性。但是,这种信号必须承担足够大的成本,否则其他的经济行为者也将可以轻易的选择同样的信号发送,所产生的均衡结果将是混合均衡(Pooling Equilibrium而非分离均衡(Separating equilibrium)。企业为增强自己行动的可信性而付出的成本将成为一种“沉没成本”,构成企业的品牌资产,如企业的良好声誉。

前文所阐述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所反映的商誉无形资产实质是一种品牌资产。

(5)知识产权资产

从意义上讲,知识产权是一种受到法律保护的资产。具体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专利(专利技术和专利技能)、版权、商标、商业机密以及各种设计专有权。前文阐述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所反映的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等实质上是企业的一种知识产权资产。

知识产权是保护企业资产的一种有效的法律机制。企业的各种技术可以受到一项或者多项专利的保护。由于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如企业的专利、商标等)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企业在一定的期限内对受到保护的法律对象拥有垄断权;企业凭借这种垄断权可以转化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已拥有的所有知识产权资源都转化成了现实的竞争优势源泉,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企业并不具有相关的一些技能,从而使得相应的知识资源不能商品化。

(6)外部关系网络资产

这是与企业的契约性质直接相关的,我们将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如顾客、员工、供应商、分销商、广告商、政府等市场经济主体之间所建立的关系视为一种契约,显然,这种契约关系也应该属于企业的一种资产,并且是典型的企业非金融契约资产。

科特勒(Philip Kotler)指出,关系营销的最终结果是建立起企业的最好资产,即营销网络。营销网络由公司与其所有利益相关者:顾客、员工、供应商、分销商、广告商、大学家和其他人,建立互利的业务关系。这样,竞争不是在公司之间进行,而是在整个网络之间进行,一个建立了更好的关系网络的公司将获胜。

5.2企业人力资产

前文曾指出,人力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为人力资本。马歇尔(A. Marshall)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生产的四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在马歇尔那里,企业家才能似乎是独立于资本的。然而马歇尔的资本概念属于古典的物质资本概念,从而企业家才能独立于物质资本是成立的。但在上表中,我们在企业人力资本中加进了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并不独立于人力资本,而是属于人力资本的一部分。李忠民将人力资本划分为四类:一般型、技能型、管理型、企业家型,并将企业家型人力资本定义为“人们面对不确定性市场具有决策、配置资源能力的人力资本,即在不确定性市场中,构建新生产函数的人力资本。” 然而这里的企业家的内涵事实上是颇为奈特(Knight)主义的。 而我们所采用的也正是这种观点。芮明杰将企业家才能与企业的管理资源相提并论, 应该说是一种不同于本文的观点。

舒瓦茨(odore Schultz)将人力资本划入生产函数的资本要素中,使新古典主义的资本概念既包含物质资本又包括人力资本,其中人力资本投资可以用支出、保健支出等来衡量。在贝克尔(Gary S. Becker)看来,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资本。如李忠民所指出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物资本分析范式。

按照本文的逻辑,我们将人力资产分为:1.签约前人力资产:微观主体即个人在加入企业契约前便已经具有的人力资本;2.签约后人力资产:个人在参与企业契约后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显然,后者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并受到企业非金融契约资产的影响,并且有可能来源于企业的投资。前文提到威斯通将企业人力资本视为组织经验和组织资本相结合的产物,但这显然和经验相违背:人力资本的形成并不完全由企业所决定。

会计理论已经试图将人力资本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并努力建立起人力资本会计核算体系,但会计理论的这种努力仍在探索之中并且尚未得到企业界的普遍承认和实行。而我们的分析应该支持并更加坚定了这种努力。

6.区分企业资产的意义

上文对企业资产的构成及其微观基础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所缺乏的是我们尚未对现实中的单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实际资产进行实证研究。我们的理论分析使得会计理论、管理理论、经济理论在资源、资产和企业资产概念上取得了逻辑上和形式上的统一,尽管这种分析较具争议性。下面我们补充解释区分企业资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借助于个人主义方法论,企业行为的背后将是理性微观主体的理性行动。而理性主体追求的则是财富的最大化或资产增值的最大化,这将直接导致一个传统的问题:企业行为的目标是什么?企业的性质是各个资产所有者所投入的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的特定契约,那么企业的契约安排也必须符合“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 constraint)或个人理性(追求自产增值最大化)约束(Inpidual rationality constraint)”与“激励相容约束(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或自选择(Self-selection))”, 那么企业首要的目标也应该是追求资产增值最大化, 用传统经济理论的话说就是利润最大化,这是我们从企业资产及其微观基础分析所得出的逻辑命题。认为企业应该首先承担责任的观点,我们认为是缺乏微观经济理论支撑从而也是行不通的,除非社会责任成为利润最大化行为的组成部分,如罗宾斯(Steven P.Robbins)所探讨的一样。

2.既然企业行为都围绕着企业资产增值最大化原则进行,那么有关企业的理论(无论是经济学的、管理学的乃至会计学的)都应该建立在企业资产的基础之上。人力资本会计、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企业战略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应该说均基于企业资产。事实上,组织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战略理论与企业非金融契约资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主要建立在企业非金融契约资产的基础之上。

3.企业行为如企业兼并、企业资产重组、企业股份制改造、股权控制等的背后,其实是企业资产增值最大化这只无形的手在指挥着,而一旦政府超经济力量对企业行为的介入导致企业行为原则的破坏,均衡结果将不再是满足契约约束的纳什均衡,而按照博弈论,这必将导致效率的损失。

4.有待发展的问题:(1)企业哪些资产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将涉及现代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2)企业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的相对重要性如何演变?这将涉及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的古老命题;(3)企业资产理论如何与会计理论、管理理论、经济理论进一步相结合?(4)企业的资产结构及其竞争力如何?这将涉及经济全球化及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威胁问题;等等。注释

A·A· 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载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财政部注册师委员会办公室编:《会计》,财政出版社,2000年,第12~13页。

张维迎著:《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2页。

阿罗:“经济理论与理性假说(Economic ory and the Hypothesis of Rationalily)”,载载约翰·伊特韦尔等编,陈岱孙主持翻译,《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出版社,1992年。

(法)卢梭的《论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62年,第70页。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杨瑞龙、胡琴:“资源基础及其对企业理论的拓展”,《中国经济》,2001年第1期。

明确提出“人力资本资产”概念并将资产分为人力资本资产和非人力资本资产的学者是李忠民,参见李忠民著:《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7、58页。现代会计理论明确提出“企业资产”概念,而管理理论则仍然限于人力资源概念。

在贝克尔(Gary S. Becker)看来,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资本,如支出、保健支出等,这些支出形成人力资本。另参见李建民著:《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

事实上,宏观经济学中的资产概念也偏重于资产和实物资产,多恩布什论述到:“资产可以归属于两大类别,即金融资产和有形资产。”参见多恩布什等著:《宏观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3页。

张维迎著,《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页。

我们将博弈定义为人和人之间的一种互动,类似于康芒斯(John R.Commons)制度经济学对分析单位即交易的定义: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页。

有的文章将金融资产视为一种有形资产,这显然是对金融资产的误解。金融资产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虚拟资产,这种虚拟,在我们看来,正是来源于其契约性质。

Coase,R.H.1937.The Nature of Firm.Economica,New Series.Vol 4,Issue 16.386-405.

张五常:“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载李风圣等译:《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72页。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载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Jensen , Michael and William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1976): 305-360.

周其仁:“市场中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1996年第6期。

芮明杰主编:《管: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22页。

杨瑞龙、胡琴:“资源基础分析方法及其对现代企业理论的拓展”,《中国经济问题》,2001年第1期。

J·弗雷德·威斯通等著,唐旭等译:《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80~83页。

安妮·布鲁金著:《第三资源:智力资本及其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同上,第82页。原文如下:“企业可以获得的作为生产投入要素的最后一项的人力资本资源是由组织检验和组织资本的结合所带来的产物。”

按照布鲁金的划分,金融资产应该属于有形资产,但金融资产显然是一种虚拟资产,这是一种逻辑悖论。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同样将金融资产视为无形资产。这就是我们对布鲁金的划分进行修正的原因。

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页。

雇员概念有别于人概念,雇员与雇主(所有者)相对,而人则与委托人相对。委托关系未必是一种雇佣关系,因此这里不采用人概念。

(美)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何等译:《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第九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李忠民著:《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5~36页。

马克·卡森(Mark Casson):“企业家(Entrepreneur)”,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另参见张维迎著:《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35页。

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03页。

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03~408页。

马迎贤:“资源优势理论与完全竞争理论的比较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1997年第10期。原文写道:“资源优势理论提出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优异的财务绩效”,“财务绩效用利润、每股收益、投资报酬和资本增值等指标来表示。”

第3篇

问题的提出

知识产权文化这一概念是2003年5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经修订的2004-2005年计划和预算草案》中首次提出的,并明确指出创建和发展知识产权文化将是WIPO的战略目标之一。同时,WIPO在该计划期中安排了3192.0万瑞士法郎(占总预算草案经费的6.28%)供发展知识产权文化之用。在紧接着的《WIPO经修订的2006-2007的计划和预算草案》中,WIPO又将推进知识产权文化作为本计划期的首要战略目标,并安排经费3950.6万瑞士法郎(占总预算草案经费的7.44%)用于该计划。而在旨在将WIPO的愿景变为现实的WIPO2006-2009年的中期计划战略目标中,推进知识产权文化依旧被当作首要目标。由此可见WIPO对知识产权文化重视之程度。

或许是因为文化研究本身的复杂性,抑或是因为世界各国研究传统及对文化本身理解上的差异,目前,包括WIPO在内的国际相关组织和各国理论界对知识产权文化有关理论问题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理论上的混乱和滞后将严重影响世界各国知识产权文化的建立和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进一步研究知识产权文化理论问题,对世界知识产权事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我国于2008年6月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今年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开局之年。“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五大重点之一。文化既是保证战略实施的手段,又是战略实施的目的。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的明达的知识产权文化,实现知识产权文化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自觉,既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保证,又是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目标。因此,从纵横两个维度进一步研究知识产权文化理论问题,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对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尽快建立起创新型国家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2004年起,伴随着WIPO知识产权文化概念的提出和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的推进,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开始对知识产权文化的研究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较为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有关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WIPO(2003)虽未给出具体定义,但认为,知识产权文化包括各有侧重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最适宜的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并在该国全国范围内提高对知识产权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强有力手段的认识。国内有代表性的观点比如:马维野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精神现象的总和,主要是指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和信念;郭民生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经过人们继承、丰富和发展而来的,在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潮流中逐步形成的新型的文化形态:刘华,周洪涛则将知识产权文化界定为,关于知识产权法律的传统或习惯性思想和行为,是共同制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并且决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地位的价值观念,它是集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心理结构、行为模式、学术思想等要素的有机整体;康建辉,王渊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指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形成的,与知识产权紧密联系,体现创新精神的理念、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的理性文化形态,其实质是现代人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有关知识产权文化的重要性,John Alan Leman通过对知识产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证研究,得出在制定知识产权政策和引入西方知识产权法律概念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传统文化因素的结论,何华则认为,30年来,我国虽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但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却仍然不尽如人意。为改变知识产权领域“有法可依”却“有法不依”的尴尬局面,必须在全社会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同时,林炳辉、胡权林、熊志勇、周晓军、韩秀成等人也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和建设研究方面,马维野主张从创新文化,竞争文化,诚信文化、法治文化、和谐文化和管理文化等六个方面来进行:刘华、周萤二人针对我国国情,认为应该从改善文化属性和完善制度环境两个途径来进行;而余明九、梁子卿等认为,应通过知识产权文化政策环境的构建、相关行业环境的培育,意识环境的营造和人才环境的塑造等几个方面来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康建辉、王渊二人认为,应采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等三个方面来培育知识产权文化;A|eksei Kelli&Heiki Pisuke、孟奇勋、黎运智则主张应通过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教育等手段来培育知识产权文化。

另外,刘华、周萤,唐恒、张宜斌等分别研究了公众知识产权认知问题,提出了包括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知识经济的创新氛围和建立和谐高效的运行机制等几方面的对策建议;另外,Elena Gilardoni初步研究了知识产权文化对专利战略的意义;邓慧研究了知识产权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王海波则着重从微观层面研究了知识产权文化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关系。

由上述对知识产权文化研究的简单综述可以看出,在我国知识产权文化的研究领域,因一大批来自学界,政府机构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理论开拓者们卓有成效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同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知识产权事业对知识产权文化理论的需求相比,尚存在着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宏观(社会)微观(组织,本文主要是指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层面的结合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纵深研究的必要。尤其在研究视角方面,应根据当代知识产权的广阔外延和交叉学科特征,对知识产权文化进行来自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的综合研究。

交叉学科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文化

有关知识产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知识产权学科的归属等基本理论

问题,是世界知识产权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焦点。粟源主要从哲学、经济学和法学三个维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知识产权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对知识产权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突破。作为较之知识产权更为年轻和综合的知识产权文化,若仅仅只从某一{或少数)学科的视角入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既不符合当代学科一方面高度分化,另一方面高度综合,从而产生大量交叉学科的学科发展的规律,也在实践上无法很好地实现知识产权文化理论的“落地”(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知识产权文化研究应在正视该领域交叉学科特征,采用多学科视野的同时,紧紧围绕我国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过程中的有关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管理”几个方面工作的实际需求为中心来进行。

通常,要研究一个概念,首先应该界定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鉴于与知识产权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和“知识产权”这两个概念本身就具有广阔的内涵和外延,且至今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尚未达成统一,因此,我们不企求在此给“知识产权文化”以明确的,让人信服的界定。参照WIPO、《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上述国内外研究综述中各方人士对知识产权文化的描述,结合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过程中有关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工作对知识产权文化的实际需求:也是为了知识产权文化研究有效性的需要,避免将与知识产权文化关系不怎么紧密的其他社会文化要素过多地纳入到知识产权文化的外延之中,从而使知识产权文化研究陷于广义文化研究的艰难境地,同时,为了更多地从文化作为战略的手段意义上考虑,我们认为,在知识产权创造领域,更多的需求是创新文化,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领域,更多的需求是法治文化,而在知识产权管理领域,更多的需求则是管理文化。当然,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是为了研究问题的需要而人为的区分,实际工作中它们往往又交织在一起,共同起作用。并且,知识产权文化并不是上述几种文化简单的“拿来”组合,而是有机的整合。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形象地将这种整合理解为 知识产权文化是创新文化,法治文化和管理文化的交集。如下图。上述观点的理由是:①现代知识产权的创造过程是集智力劳动和资本的风险投入等环节融为一体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不仅是成功和收益,而且通常情况下,更多的则是失败和亏损。因此,为鼓励知识产权的创造,除了刚性的制度安排以外,必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这里的软环境是指以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文化。②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一方面少不了制度的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法律的态度和对知识产权法律的尊崇程度,即与知识产权法治文化水平的高低相关。可能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部分学者才给出我们在制定知识产权政策和引入西方知识产权法律概念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传统文化因素的建议。③知识产权的管理与其他任何领域的管理一样,都遵循着相同发展路径。人类的管理理论经历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历程,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才逐渐开始攀登文化管理的阶梯。文化管理以人为中心,着力培养共同价值观,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向观念层,实行“育才型”领导,旨在构建学习型组织,即将软管理和硬管理巧妙结合起来。知识产权管理若能注入文化管理的理念,则必将实现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自觉,从而使知识产权管理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第4篇

文章论述了知识经济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要从管理目标、融资内容、资本结构、风险管理方法、财务分析以及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知识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必须转变理财观念,提高财务人员创新能力,并借鉴国际经验以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管理创新理财观念

社会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引起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建立在传统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一系列创新要求。因此,探讨知识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成功理财的必然选择。

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1原有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而我们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事实上,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现代企业已不再仅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现代企业实际上是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合作。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会加剧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应该以谁的

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理财目标。

1.2风险理财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会面临更多的风险:(1)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倘若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当局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2)由于知识积累和革新的速度加快,倘若企业及其员工不能及时作出反应那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3)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不仅加大了存贷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风险;(4)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以及"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运用,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由此使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5)在追求高收益驱动下,企业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形资产上,使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是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3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但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资决策的需要。

1.4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人员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管理人员少,并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我国现有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数是金字塔型,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切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去甚远,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2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2.1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先后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超利润目标管理”的转换。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的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最短时间内最佳组合运营的结果。

2.2融资管理的创新

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筹措各种形式的金融资本。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推进融资管理创新,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这是由以下趋势决定的:知识资本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西方股份选择权制度的出现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企业产权已成为现实,深圳华为公司在人力资本产权量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金融信息高速公路和金融工程的运用,加快了知识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为企业融通知识资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工具;企业边界的扩大,拓宽了融通知识资本的空间。

2.3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

资本结构是不同资本形式、不同资本主体、不同时间长度及不同层次的各种资本成份构成的动态组合,是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上升,使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本结构:一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二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比例关系、形式、层次;三是确立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和期限结构,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和债务形式以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优化创新资本结构的原则是通过融资和投资管理,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知识占有和使用量最大化。

2.险管理方法的创新

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和风险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征:一是知识产品价格中物质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小,而研究开发的固定成本急剧上升,使经营风险多倍扩大;二是因金融市场和内部财务结构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如技术债务资本的流失、泄密、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会增加现有资本结构的不稳定性;三是开发知识资产的不确定性水平提高,扩大了投资风险。四是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为此应以现代手段创新风险管理方法,一方面要对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有效识别,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另一方面要建立风险的计量、报告和控制系统,以便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

2.5财务分析内容的创新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现在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于知识资本的作用,对知识资本的分析也因此构成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评估知识资本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顾客忠诚等方面的变化和投资收益,使信息需要者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情况。设立知识资本考核指标,一是创新指标,如知识资本创新力;二是效率指标,如知识资本利用率、知识资本利润率;三是市价指标,如每股知识资本帐面价值、知识资本与每股盈余比率;四是稳定指标,如知识资本增长率,知识资本损耗率等。设立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匹配指标和综合指标。

2.6财务成果分配方式的创新

财富分配是由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大小决定的。地租是农业经济中主要的分配形式,而工业经济中有形资本的多少决定财富分配额的多少。随着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知识资产逐渐转变为财富分配的轴心,财务分配方式的创新需要:确立知识资本在企业财务成果分配中的地位,使知识职员及利用知识的能力在总体上分享更多的企业财富;改革以工作量为基础的业绩评估系统,如利用"经济价值树"技术来界定职工、小组所创造的价值;建立因人付薪、以个人所创造价值的合理比例为基础的分配机制,如股票期权、知识付酬、职工持股、职业投资信托等。

3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是新形势下企业理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在此提几点想法。

3.1转变企业理财观念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主要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企业理财就不能只盯住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必须转变观念。一是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二是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认可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三是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以发展知识资本,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利润增长。

3.2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对包括知识资本在内的企业总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和超前性,用管理有形资产的传统手段是难以适应的,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是财务人员要有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网络技术基础,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的广阔、灵活和多变,能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其次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第三要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国际金融的创新趋势和资本的形态特点,运用金融工程开发融资工具和管理投融资风险等。

3.3积极开展对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企业产品结构看,尽管短期内不会有大量企业直接成为知识型企业,但企业知识资本所占比重的上升将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如何成功地对知识资本进行运作是现代企业理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国际上没有成熟的理论,对我国的企业更是一种全新的东西,因此企业必须开展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一是要研究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和市场化形式,寻求知识资本的有效运作管理方法;二是要研究知识资本的计量方法,确定知识资本价值,研究知识资本的证券化形式和估价方法;三是要对知识资本运作的个案进行分析,总结企业知识资本运作的具体操作方案。

3.4重视知识产权法在企业理财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中,有形资产的运作较少涉及知识产权法问题,随着知识资本逐渐成为企业资本形态的主要形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知识资本保值增值的基本前提。因此,实施知识资本及其与有形资本组合的运营管理,必须结合知识产权法进行操作,以保证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侯海平.新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财务与会计,2002,(3)

2李相国、卢春泉.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新思考.中青年会计名人名作全书.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第5篇

[论文摘要]基于知识产权逐步取代实物成为当今企业最重要资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所在的现状,借助于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及前人对知识价值链的相关研究,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质是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管理这样一种认识,并构建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模型;通过分析知识产权资产产生与流动的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的构成及其之间相互关系,形成知识产权资产价值运动的范式与规律,指导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践活动。

在市场经济中,知识产权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显得日益重要,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要素。企业资产的构成比例将发生变化,企业的关键资产将不再是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而是知识产权资产。当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知识产权管理逐渐取代知识管理成为学者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宏观上集中于战略思考,微观上分散于体系建设、制度完善、手段丰富以及具体权利管理等方面,而对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资产自身的形成过程缺乏一种系统的流程式思考,基于此,借助价值链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模型,借助该模型对知识产权流动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寻求更加有效率的企业知识产权运行机制,不断创造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

1 文献回顾

价值链概念是1985年由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夏忠华译,1988年)中首次提出的。波特认为,企业就是一个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种种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分离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来表示。

波特的价值链通常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起初主要是为了分析企业自身的各种价值活动提出的,使用范围也主要局限于企业内部实物价值的转换。随着社会的发展,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新的价值链观点把价值链看成是一些群体共同工作的一系列工艺过程,以某一方式不断地创新,为顾客创造价值。它认为企业的发展不只是增加价值,而是要重新创造价值。在新价值链系统中,不同的经济活动参与者(供应商、企业合作者和顾客)通过协作共同创造价值;而且,价值已不再受限于产品本身的物质转换。

在传统的价值链中,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主要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其他相对于实体产品比较虚化的且无法加入到生产经营环节的要素,被波特统称为辅的增值活动。在价值链的分析过程中,基本增值活动往往都是关注重点。当信息技术的发展展示了获得竞争优势的新领域,价值链被看成包括信息的创造和利用。在波特的价值链中信息只是被看作是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中的支持元素,信息技术只是产生的辅助因素,而其本身不是价值的来源,然而在新的企业价值链中,价值链环节的划分摆脱了实体的价值,转向信息、知识的价值,研发设计和配送等以知识、信息、速度等为衡量标准的环节也进入了企业的核心价值环节,甚至专门有学者提出了“知识价值链”的概念。

知识链的观点最早出现在企业资源计划实施中,其目的是试图通过对企业知识流的有效管理来促进资金流和物流的顺畅流通,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知识链概念为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指名了方向、具化了内容。国内外关于知识链的主要研究如下: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仿照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在2001年提出c·w·Holsap,pie知识链模型;Ching Chyi Lee等也模仿波特的价值链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价值链模型;陈永龙构建的知识链整合模型由知识投入、知识活动和产出价值三部分构成,该模型表明了知识的增值过程。Daniela Carlucci等运用知识过程论和知识资产地图来描述知识管理。国内的清华大学刘翼生教授在c·w·Holsapple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知识链模型;徐建锁、王正欧针对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前人的知识链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还有何柳、聂规划将知识链与企业日常业务流程相结合起来,并根据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管理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知识链模型。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不难发现,知识链模型的研究起点均源于C·w·Holsapple知识链模型。而国内知识链的研究思想几乎都没有脱离其知识链的基本思想,只是从过程特性、流动特性、价值特性、网络特性、动态性等视角加以改进。

2 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模型

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全球化的浪潮,传统价值链方法局限于企业内部的实体分析,已经无法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价值链理论重心开始不断转移,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等趋势使价值链的分析重心呈现出从有形到无形,从内部到外部,从微观到宏观等诸多变化。

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不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概念,它基于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要素这样一种认识,关注企业知识产权生长环境,引用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思想,对企业知识产权生产环境、关键环节、影响因素以及生产流程等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其成长规律,指导企业知识产权生产。

从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的生产与流动也存在一条价值链。企业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分为:技术设想一检验论证一风险投资一产权保护一商业化开发。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它的生产、使用和流动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实质就是对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进行管理,降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创造更多企业价值。成功的知识产权管理不仅在于对资产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而且在于认清各环节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厘清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不断优化环节之间的联系,加快知识产权的生产与流动,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与动力。根据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建立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模型,如图2所示:

3 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分析

3.1 基本活动

基本活动分析包括各阶段的参与者、主要活动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等。

3.1.1 技术设想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是从技术设想开始。在此阶段,各种可能的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内部的研发实验室、投资者、管理者以及企业外部的某些教学或研究机构受各种创新因素的驱使,对有关科学前景、生产方法、技术方案、商业方法等进行的一种初步的新设想与新构思。这种创新的火花可能来自研发人员大量反复试验,投资者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也可能来自管理者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以及大学或研究机构大量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与提炼。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构思、新发明可能还很粗糙,需要进一步检验论证、丰富完善,但却是弥足珍贵的,它是知识产权产生的源泉。

3.1.2 检验论证 对于第一阶段产生的种种创新思想火花,是否具有科学和市场价值,有无进一步研究开发的必要,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检验、论证,主要包括技术实现的可能性、产权获得的可能性、技术商业化前景等,具体工作涵盖技术产品化试验、相关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比对以及相关产品市场调研与预测,排除那些没落技术、公知技术以及不可能实现的技术。这一阶段主要参与人员多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和战略顾问。经过系列检验论证后,可能会形成各种技术秘密、商业秘密或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文献等。技术设想和检验论证是知识产权产生的前提与基础。

3.1.3 风险投资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所有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而知识产权的风险显著高于物质资产。一项新技术或新工艺等在获得知识产权及实现商品化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试验,试验成功之后进行大规模的正式生产之前一般还要进行试产,这是由于技术的成熟过程和生产实现的客观过程所决定的,而这一切都有待于大笔资金投入来得以实现,并且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充满变数,因此,技术的价值评估与风险资金的筹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其中价值评估是风险资金筹措的前提。这个阶段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风险资本家、战略合作伙伴、无形资产评估公司等。风险投资是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得以实现的重要物质保证。

3.1.4 产权保护经过技术设想、检验论证、投资试制之后,产品方案、技术方案、商业方法等已经比较成熟和稳定,应当积极申请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获得专利权、版权、商标等授权或登记,(不包括商业秘密,因为其不必经过该程序)。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保证技术创新成果权利化、资本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基本前提之一。技术创新成果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反过来又大大激励和推动了技术创新。在产权保护阶段,主要的参与者包括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企业外部的专利机构、专利律师等。产权授权与登记是大多数知识产权正式形成的标志(商业秘密等除外),但不是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的终点。

3.1.5 商业化开发保护知识产权不仅在于鼓励发明创造、技术创新,更在于推动发明创造的运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智力成果一旦获得授权,就应在企业总体战略的统领下,在有效时间内充分和有策略地利用,努力将各种知识产权资产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资产的延伸、融资和扩张等功能,在自身使用生产知识产权商品的同时,还可以考虑许可、投资、合资、参股、控股、兼并以及战略联盟甚至于转让等多种形式来为企业谋求竞争优势和更多利益。但由于竞争性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缺失,严重影响知识产权资产的市场流动,因此还应当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规避知识产权资产的经营风险。此阶段的参与者包括企业高层决策者、知识产权管理者、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机构等。根据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模型,一条价值链始于技术设想,终于商业化开发,但这仅仅只是一个阶段性循环的结束,竞争的压力,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产权商业化带来的巨额利润都会促使企业进行新一轮的知识产权生产,于是,新的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又将展开,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3.2 辅助活动

辅助活动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文化、信息技术以及组织构架等。

3.2.1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各类人才的参与和贡献,这其中除了技术研发人员以外,还包括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及知识产权事务性人才。他们不仅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为知识产权的产生、管理、保护和运用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聪明才干,而且更多的时候,需要他们组合成工作团队,从战略、技术、市场、法律、财务等综合视角来做出行动判断。因此,各种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激励对知识产权价值链的生产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就是对各种知识产权人才的管理。

3.2.2 知识产权文化 企业知识产权文化,是企业及其成员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形成、积累和提炼而成的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现象的一种态度、价值、信念和制度等,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文化缺失,导致“有制造无创造、有知识无产权、有产权无保护,有保护无利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官司不断,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的生成与运转,因此,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健全和规范各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这种“软”力量的作用,形成一种尊重知识、重视学习、鼓励创造、积极维权的良好环境,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3.2.3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存储、传递及信息载体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数据的处理与传输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分类、信息指引、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咨询、信息传播、信息开发利用等环节。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知识产权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的业务手段。企业通过网站建设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还有各种专利统计和分析软件等手段或工具,为研究开发人员、管理者以及全体员工收集、整理、加工、处理、分析、共享、利用各种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便捷,提高了效率。

3.2.4 组织构架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这种组织构架,过分拘泥于部门利益,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不利于横向沟通与合作,不利于知识与信息的传递与共享。与此同时,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既没有知识产权管理这样的部门设置,又没有相关的人员配备,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常常处于无人管,无部门管的状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传统的组织结构正逐步发生改变,部分企业开始设置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配备一定的人员,但这种部门在组织构架中的地位仍然很低,从业人员也多由技术人员兼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钳制了企业知识产权的建设,知识产权价值链的有效流转。

在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主要的辅助活动中,人才是根本,组织是保证,技术是手段,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4 结语

第6篇

【关键词】智力资本 无形资产

随着以知识带动的无形经济的出现,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显得越来越重要。价值创造的过程已经由传统的依靠物质资产向依靠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转变。就连以资金为基础的制造业都在向依靠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转化。

之前的研究主要在定义和测量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这些理论使我们意识到企业资产结构基础在发生改变,无形资产作用日益重要。然而,现在的理论很少涉及支持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的驱动力,包括那些驱动力的动态因素。这也是现在的关于无形资产促进价值创新的科研成果不能为实践所用的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术研究没有尝试用新的方法去研究企业资产基础,本文我们将用分类法的思想来分析无形资产。

依靠两个标准解构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即它们是嵌入“单个实体”中还是“系统和结构”中;它们是在“非市场关联”中还是“市场关联”。

智力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分类是将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使我们对现代企业资本基础和它的价值和运行有个更好的理解,这种理解对于我们设计管理和政策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人力资本

在人力资本理论中,资本嵌入在每个个体中,我们暂时不考虑嵌入在团队,社会关系和组织管理中的人力资本。新古典理论强调:学历和职业资格是人力资本中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可以看做“知识产权”,它不能进行交易,可以看做企业的一项资产,隐性知识是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进行分享和学习的。主流新古典主义学院孤立地看待知识资源,然而其他分支强调可以产出,应用和使用的重要性,这些不同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主流新古典主义主要关注显性知识。然而,制度经济学家,进化经济学家和组织理论家强调隐性知识是最重要的资产。

Schumpeter 创立了经济发展和通过技术改革和创新进行新的价值创新的理论。他关注企业家个人对创新的贡献,这种创新是对资源的新的配置。这种创新精神要应用于实践中“建立新的实践”才能产生优势。传统的熊彼得观点认为企业家精神不能只是理解成根本性的发明和创新活动。重点是企业中每个单个个体能想出好主意来帮助企业改善某些方面,这些主意一定要给企业带来价值创新。因此,灵活的组织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企业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资产定义为那些能使组织发挥作用的技术,网络,方法和过程。它嵌入在人们系统或组织的关系和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

主流组织理论强调管理和组织的结构对价值创新的重要性。Nelson and Sampat 认为我们需要把“机构”理解为组织实体,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延伸了管理理论,制造企业流程应如何适当的进行。组织因素作为资产的特殊性,不确定性,复杂性,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易环境都对传统成本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创造了一个新“社会技术”,技术帮助我们建立和管理的内部和外部的网络和系统的方式是一种资产,但如果我们不懂得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价值创造服务它将没有任何意义。

社会资本常常嵌入在“网络”和“社会共同体”中,网络可以看做一个正常的或者结构性的关系。一个社会共同体是规范、价值观和共同的理解关系的反映,经济中的行为是嵌入在网络和共同体中的。这项资产关系到人们如何互相交流和彼此帮助,有助于提高企业战略网内企业间关系的稳定性,战略网络能够使用和控制信息、市场和技术。

三、市场结构资产

市场结构资产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组织所拥有的潜能,这种潜能归于与市场结构相关的形资产。广泛的战略管理和制度升级方法已经集中在各种各样的市场结构资产上,市场结构资产被认为是公司获得和维持市场份额的途径的重要因素。

在波特的“五力模型”市场竞争力分析方法中,如果公司从事战略投资,并在他们的产业结构中找到一个战略地位, 在要素市场或产品市场是某种能够抑制竞争力量,推动经济回归到零,那么这样的公司将会是优胜者。因此,关键就是阻止新进入者并且将价格提高到高于长期成本。根本上,产业结构中的市场定位是关键的资产。

四、品牌

品牌可以被看做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它们不属于任何结构和系统性的市场关系,它们只是资产本身。品牌表示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权和身份。商品品牌用来区分产品。服务品牌向我们描述服务,着重表现它的质量,可靠性等而不是该服务如何实行的。公司品牌(或标识)是那些公司名称已经存在,有意义并且因此在市场中存在价值的东西。市场营销研究关注于品牌对于顾客忠诚度的产,品牌可能是最明显的市场资产。企业收益的增加可以适当的从品牌的额外价值中获得,不论品牌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帮助企业获得市场份额还是通过在广告方面的巨大耗资来获得,品牌对企业在产生顾客忠诚度方面来说是巨大的资产。

五、专利和版权

在大多数成熟经济体制下,体现在产品和工艺的创新中的知识的开发,新理念,或与之相关的无形资产和象征性的材料,都是通过知识产权的使用来保护的。知识产权是从财产权、资本、劳动力自然演化而来,它们提供法律机制来保护许多公司资产。自1890年代以来,专利权在所有技术领域已经稳步增加,包括化学、电子学、机械、运输和非工业的,唯一的例外是某一时代的背景而且仅仅是二战之后。这刺激企业、个体和公众把知识财产归于私有,尽管我们当然需要认识到影响的知识产权制度对许多公司和行业,社会和经济来说是好坏参半的。

第7篇

一、我国战略成本管理实施存在的困境

(一)中外理论研究与应用比较 主要表现在:(1)理论研究方面。目前我国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基本处于从西方引进和吸收阶段,还没有形成本土化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而且,我国管理会计理论落后于实践,表面上理论研究现象难以掩饰 “繁荣中的窘困”。邯钢模式等也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西方研究者在理论方面有较成熟的三个流派,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战略与成本管理的关联,理论体系比较成熟。(2)实际应用方面。我国多数企业实行的是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规定的传统制造成本法,以品种法、分步法等为主要的核算方法。随着敏捷制造和供应链竞争,R&D支出及营销成本等间接费用重要性日益上升,直接人工费用及存货成本等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下降,运用内部的“车间成本”数据和信息很难实施企业的战略管理。冯巧根(2002)对200家国内企业问卷调查发现,标准成本法的普及没有达到50%,新兴管理会计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和质量成本法等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并不广泛。与发达国家相比,如美国的作业成本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运用价值链管理,消除不增值作业,实现低成本,达到利润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日本则发明了成本企画这一重要的成本管理方法,重点在前馈成本的控制。

(二)战略成本管理中的核心竞争力、价值和以人为本的责任未上升至战略高度 主要表现在:(1)核心竞争力方面。我国中小企业主要以低端制造为主、为国外贴牌为主的生产模式,缺乏核心竞争力。国有大中型企业片面地追求规模,处于国内垄断的地位,战略成本管理的地位处于初级阶段,做大而没有做强,缺乏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则掌握了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主导者,掌控着产品的战略成本和价格。(2)价值观和以人为本观方面。我国企业管理目标单一,牺牲了大量的资源和能耗,追逐短期利益最大化。我国实行的低劳动力成本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造成制造工人收入不高和消费力不足,进而影响了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缺乏长远的战略和规划,产品质量低,在产品竞争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没有能力进行产品升级和实行差异化战略。同时缺乏社会责任,有些企业产品假冒伪劣,甚至侵犯国内外的知识产权,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些都导致了社会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的损失,战略上看长期成本必然上升,最终损害的是企业的长期利益。发达国家已经将环境保护、信用和安全等责任已经上升到立法的程度,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和价值管理等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广泛运用。

(三)管理层对战略成本管理重视不够 我国的公司治理还存在的一定的缺陷,有些公司根本没有战略管理委员会,即使成立了也是形同虚设。由于复合型的高端人才较少,研究报告的水平不高,很难应用在战略成本管理上,对董事会和管理层决策的影响较小或根本达不到战略管理的高度。同时高管人员注重传统的成本管理,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知识储备和决策执行能力不足,造成战略成本管理的环境发育不良和文化底蕴不足。发达国家的战略管理委员汇集各方面的高级专家和管理人集思广益,研究报告水平深度高且实用性强,对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指导,对管理层的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战略成本管理应用信息化程度不深 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化程度较高,ERP等广泛的应用在大中型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中,CIO、CFO和CEO等能够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模型分析经济环境的实时变化,掌控企业的资源分配动因和产品运行过程中的增值和不增值作业,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融于信息化管理过程之中,能够做到实时的预算与预警、实时的成本核算与监控以及实时的成本评价,同时能够实时的响应环境。我国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还是分系统的管理信息技术。ERP等应用程度不高,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落后组织流程不适应ERP等先进理念,而成为核算和分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工具,很难做到实时化、集成化、一体化的复杂成本等信息管理。

二、我国企业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将会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成本管理理论,为改革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提供有益的启示。90年代的武汉钢铁公司的“实际成本核算,目标成本控制、责任成本管理”、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和邯郸钢铁公司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等,都是成本管理在企业中应用的比较典型案例。而邯钢等企业的成功实践为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空间,预示着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邯钢经验本质是美国泰罗制的标准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主要应用在企业基层,还未涉及到企业组织结构、流程再造以及公司治理等战略层面。因此,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为我国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要全面推进战略成本管理,建议企业要进一步改进内外部环境,通过汲取国外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技术,将国外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与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企业自身利益的、管理科学化的、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道路。

(二)树立竞争、价值和责任的战略观念 主要包括:(1)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基本法则,是战略成本管理特点之一,而我国目前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作为微观组织必须遵循竞争的基本法则。战略成本管理关注的是不损害企业竞争地位前提下的成本降低途径,通过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严格的成本管理是竞争中的生存之术,强烈的战略成本意识是在竞争中的生存之道,是其生存的比较竞争优势。(2)价值与责任观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长期观念,是考虑顾客、供应商、员工、社会等的利益,需摈弃短期利益的利润最大化。企业应树立价值和责任观念,将“生产导向观”转变为“市场和顾客导向观”,将“利润观”转变为“价值责任观”,将“物本管理”转为“人本管理”,在寻求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和成本最小配比的平衡。

(三)提高全员管理的成本意识和素质 高管人才、CEO、CFO、CIO及战略管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学会运用价值工程进行R&D,运用ERP等信息技术进行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由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成本内涵拓展到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不仅包括产品策划、开发、设计、制造、营销与物流等过程中的成本,以及消费者购入产品后发生的使用成本、废弃处置成本,还包括资本成本、工程成本、作业成本、时间成本、质量成本等。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要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成本管理。

(四)加强成本信息系统建设,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 由于战略成本管理涉及面广、所需信息量大,且须随时进行分析和处理,而传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难以对企业开展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信息保障。因此,企业应加强成本信息系统建设,对传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按成本项目和成本要素提供的现行的成本要求进行重新整理,以便与企业各项价值活动相匹配,同时拓展信息来源渠道,提供战略成本管理所需的上、下游渠道与企业及外部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建立一个网络化交互式、超企业边界的成本信息系统,这是成功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保证。

三、结论

首先,我国还没有形成系统本土化的中国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和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理论与实践。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精髓在于关注保持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在国外先进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我国企业应保持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和管理特色,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其次,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施上没有适合我国企业的统一模式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的应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及全球信息化,我国企业在新兴战略管理方法的应用上有不同程度的创新。现阶段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划仍是我国企业战略成本应用模式的主要参考,对两种主流模式加以吸收、改进及整合,可以提出一种将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相结合的新型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以发挥成本企划的事前成本控制优势和作业成本法的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优势,满足战略成本管理的需求。最后,要求我国企业在战略成本管理实施中,必须注意将战略成本管理与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价值观为导向,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相关利益者最大化和成本最小的匹配,从而取得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的比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第8篇

内容摘要:全球创新网络中企业开放程度提高,将导致知识产权管理更加复杂。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创新网络中知识产权的特性,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因素,结合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管理实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全球创新网络 知识产权战略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创新对于企业至关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瞬息万变,信息和知识得到空前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全球创新网络作为一种开放式创新,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搜索可利用的知识资源、关注资源使用权并且具备高度开放性的创新战略,有助于企业快速而低成本地完成复杂创新,实现战略意图。全球创新网络战略具有的开放性属性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创新能力,但与此同时,也造成知识产权管理的新问题。如何进行全球创新网络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全球创新网络中知识产权的特性

在20世纪,企业主要采用封闭式创新模式,在企业内部进行研发,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完全由自己掌握领先技术,借助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来获得更高利润。这种战略思维确实使众多大型企业获益。然而进入21世纪,技术更加复杂,市场变化迅速,知识广泛分布以及风险投资的大量涌现,企业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进行内部研发的优势逐渐减弱,开始关注与外界进行合作,例如寻找合作伙伴、建立联盟等,从而降低研发风险。合作创新使企业研发开始从内部向外部扩展,但对于合作伙伴之外的企业依然处于封闭创新状态。随后,企业进一步开放,进行开放式创新,在重视内部研发的同时,也积极利用外部资源,模糊企业边界,与外界进行动态合作,提高企业创新效率。而全球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创新资源,开放程度更高,受到技术、人才、资源的限制更少。

从封闭式创新到全球创新网络,企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对外界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创新效率更高,但同时,对创新成果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弱。创新成果中知识产权是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作为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独特竞争优势,是促使企业进一步进行创新的源动力。但全球创新网络从全球范围寻找有用技术,有合作研发、购买、交叉许可、技术标准联盟、免费开放平台等主要形式,通常无法独自拥有知识产权,并且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使得知识产权管理更加复杂。若知识产权管理不力,增加了企业搜寻和利用外部知识资源的交易成本,将极大影响企业建立全球创新网络的积极性。因而,全球创新网络中知识产权战略是全球创新网络能否顺利建立并运行的关键。

全球创新网络中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因素

全球创新网络中企业的开放性与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导致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降低创新外部性的负效应。全球创新网络中知识产权管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全球创新环境。企业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可以最大程度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但同时也增加了侵犯知识产权的风险。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成熟、完备,企业采用各项措施防范知识产权侵犯的发生,例如建立专利联盟、跨国公司在全球申请专利等。我国企业常常由于在国外侵犯别家企业的知识产权而受到处罚。这种几乎处处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圈比国内更严密。

知识转移或共享的动机。在全球范围内选取有用的知识资源与合作伙伴时,更应关注对方的动机。有些企业掩盖自己的技术缺陷,利用资源共享或转移的机会搭便车或窃取技术秘密。若无法识别这些不良动机,可能造成创新成果的巨大损失。

知识产权的外溢。在使用知识资源时,必然存在知识外溢的情况,因而,在签署知识产权使用协议时,就须明确若出现不可避免的相关技术时如何处理,若产生新知识产权如何进行收益分配等。

案例研究

博奥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奥生物”)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9月,以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致力于为集成医疗领域开发和提供创新性产品和服务,研制开发生物芯片及相关仪器设备、试剂耗材、软件数据库等四个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博奥生物先后多项产品被认定为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创新产品,产品出口北美、欧洲、亚洲、中东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全资拥有境外独立法人企业2家,通过专利技术和现金出资在国内外参控股公司2家(博奥生物公司网站,省略)。

2006年,博奥生物被德勤评为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第一名,其在中国生物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可见一斑。短短几年间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与其坚持利用全球知识资源提高自身技术实力密不可分。

(一)构建全球创新网络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博奥生物自建立之初就与国外多家公司建立正式的技术合作或销售合作,2005年与美国昂飞(Affymetrix)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生物芯片个人扫描仪、专利共享和合作销售,涉及技术、市场等多个领域,也是博奥生物发展的关键一步(见表1)。

加强自主研发能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迄今为止,博奥生物已申请专利128项,其中,中国授权专利81项,美国、日本、欧洲、澳大利亚、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授权专利38项,同时还有10项软件著作权进行了登记(2010年9月3日公司网站记录),并且在已申请的专利中半数以上已实现了商业化。

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创立初期,博奥生物以技术入股方式在美国设立生物科技公司―美国腾隆生物科技公司。

(二)知识产权管理战略

制定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国外生物制药行业长期的专利申请,已为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筑起一道“专利墙”,博奥生物与外界合作时非常注重遵循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从未遇到专利纠纷。并且,积极申请自有专利才有资本与对方进行交叉许可,进入共享平台。所以,公司制定了规范的专利工作流程,覆盖研发项目管理、成果评价与奖励、产业化与技术合作、科技资料管理等各方面(科技潮,2006)。

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博奥生物不但积极申请专利,同时也积极推动和参与我国生物芯片技术的标准化工作。2009年12月30日,由博奥生物作为主要起草人所起草的四个行业标准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定通过,并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包括YY/T1151-2009《体外诊断用蛋白质微阵列芯片》、YY/T1152-2009《生物芯片用醛基基片》、YY/T1153-2009《体外诊断用DNA微阵列芯片》、YY/T1154-2009《激光共聚焦扫描仪》等技术标准。

“公司+中心”的运营模式。博奥生物作为我国第一家按照企业化运营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采用的是“公司+中心”的运营模式,将企业实体与研发实体融合,始终保持密切的校企合作。公司采用研究中心的运作方式,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培养人才;日常运营也遵循企业的运作模式,进行资本运营、市场推广等(刘冬梅、蒋朝晖,2004)。

策略建议

在全球创新网络中,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重点关注知识产权的收益、利用和增值,而非知识产权的控制。针对全球创新网络中知识产权管理的特殊性,对企业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一)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全球创新网络主要是在全球范围内搜索资源,技术情况较国内更加复杂,合作方的选取对于创新网络的建立至关重要,必须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从大量的可用技术中选取最适宜的技术。同时,企业也必须明确自有知识产权的范围,在与外界合作时知道哪些技术是自己已经拥有的、哪些技术是亟需的、哪些技术是不必要的。并且,全球创新网络中除了使用或收购外部技术,更多的还是交叉许可或建立技术共享平台,这都需要企业明确自己的核心技术。因而,企业需要建立知识产权评估体系,不仅评估可用的外部资源,同时也对自有资源进行评估。

(二)积极与国外企业建立合作研发机构

全球创新网络中一种重要知识产权获得方式就是合作研发,这也是多数企业最常用方式。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组建合资企业时,应重点考虑建立合作研发机构,并且在建立初期就明确研发成果的共同使用权。

(三)将获得知识产权作为海外并购的重点

获得全球资源的一种途径就是购买技术或收购企业,近年来我国企业也频繁进行海外并购,但并购中关于知识产权的获益并不明显。国外企业的品牌价值、营销渠道、生产基地固然重要,但这些都是基于原有的高端技术,即技术研发机构及成果。因而海外并购必须将能否获得知识产权作为重点,否则可能陷入舍本逐末的困局。

(四)充分利用已有技术研发平台

开放式的技术研发平台中多个企业共享技术资源,共同进行研发。现在全球多个行业中都有由技术领先企业牵头建立的开放技术平台,我国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共享其中的开放技术。甚至有些技术领先企业,还可以利用自己的高新技术参与制定国际技术标准。

(五)充分利用国外中介服务机构

全球创新网络的技术状况复杂,完全依靠企业自身去辨识何种技术适宜、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往往力不从心,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更是如此。而国外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掌握大量企业技术信息,也有与该国企业技术合作的经验,熟知当地法规,是建立全球创新网络初期的有力帮手。

以上建议主要是从企业战略角度考虑,政府也应为企业建立全球创新网络提供有力条件,例如构建国家技术平台、发展国内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产学研合作等。

结论

综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知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和流动,全球创新网络帮助企业利用全球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向全球产业链的高价值端推进。本文仅考虑领先企业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如何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尚未研究针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武.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

2.唐方成,仝允桓.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中国软科学,2007(6)

3.胡承浩,金明浩.论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J].科技与法律,2008(2)

4.博奥生物公司网站,省略

5.博奥生物:在生物芯片领域持续创新[J].科技潮,2006(11)

6.刘冬梅,蒋朝晖.打造中国生物产业航母―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创业纪实[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4(4)

7.陈钰芬,陈劲.开放式创新:机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2008

第9篇

(一)管理体制问题。

在现行的高校管理机构中,档案管理部门一般处于附属或从属地位,有的隶属于学校办公室,有的隶属于图书馆;少数独立建制的也属于弱势部门。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档案管理部门行政地位低,话语权不大,难以有效组织协调各部门参与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协同管理。而且,各职能部门或学院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即使学校统一使用校园OA系统办公,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仍然相对独立,各自封闭,不能实现一体化,给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化、集成化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障碍。

(二)队伍结构问题。

相对而言,高校档案工作者年龄普遍偏大,成分复杂,且以女性占绝大多数。她们实际档案管理经验较为丰富,但专业研究能力不强,对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比较陌生,更缺乏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囿于传统的档案管理认知与偏见,高学历、有活力且对数字化、信息化娴熟的年轻人一般不愿意到档案管理部门工作。因此,当前高校档案工作队伍在年龄、性别、学历、知识背景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三)信息标准化问题。

近年来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规模急剧增加,且来源于校内各职能部门不同的业务管理系统软件,运行环境复杂多样,形式不一,从而导致生成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格式纷繁多样,不利于档案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和迁移,也不利于后期的数据资源开发和利用。所以,当下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的非标准化问题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点、难点之一。

(四)信息安全与凭证问题。

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信息给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与便捷,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在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随时可能被恶意破坏、篡改,且不容易留下痕迹。另一方面,在异构系统环境下,各部门形成的不同门类、不同格式的电子档案在移交过程中难以保持其原始文件的结构信息及内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升级、转换和迁移等操作过程中,电子档案的凭证作用难以确保其有效性。

(五)信息公开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蕴含着科技发明、文化创新、艺术创意等方面的大量优质信息资源,潜藏着无形的开发和利用价值。这些信息资源的公开利用,将对社会产生巨大、有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这些科研成果是高校教师辛勤与智慧的结晶,其产权与著作权是教师们的个人权利,应该依法得到保护。如何处理好数字化档案信息公开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摆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面前的现实问题。

二、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困境的突破策略

(一)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意识宣传。

在数字化时代,档案信息资源是重要的资源。高等院校是知识和人才聚集的高地,其形成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更是重要而宝贵的资源。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及工作者不仅要宣传档案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新兴资源的意识,以改变师生们传统的档案认知,使其重视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及其管理工作,为档案管理部门收集、管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转变管理理念与制定管理政策。

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档案管理已不是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和经验管理,而是现代化信息管理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管理。高校档案工作者应该主动转变思维,更新观念,用现代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理念取代传统的管理思维。同时,应该强化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服务意识,并制定档案管理政策保护个人信息及知识产权。在档案管理政策允许的框架下,应该无限度地开放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便利,为社会创造效益。

(三)引进和培养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

档案信息化人才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档案信息化人员是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推动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为此,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坚持“双管齐下”,一方面重视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发掘和引进,完善工作队伍的知识背景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在职档案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应对档案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挑战的能力。

(四)推动档案信息标准化及其管理集成化。

合乎规范、统一标准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及其技术是档案信息集成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协同各归档部门统一规划和布置,对档案信息数据及其运行环境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其中应包括:压缩格式的规范化、数据交换的规范化、数据加密方式的标准化、水印技术的标准化、档案管理软件的统一化。同时,打破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藩篱”,将学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业务管理系统有效对接,使档案数据资源由分散管理转为集中管理,从而实现全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集成化。

(五)运用计算机网络与现代化信息技术保障安全。

网络环境与信息系统漏洞是数字化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最突出的安全隐患,是无法回避的威胁和挑战。关于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联合学校有关部门(如学校办公室、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档案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网络信息共享系统存在的漏洞进行评估、修复,完善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网络体系。同时,定期排查、更新和升级相关管理软件,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三、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专科学校 图书馆 现代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2-0035-02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昔日的中等专业学校达到条件的已纷纷升格为专科学校,专科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空前发展。图书管理在大部分专科学校中尚处于薄弱环节。笔者就几年现代图书馆管理理论在中专升格为专科学校后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做一些浅显的分析和总结。

一 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就是所谓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根本”,其核心思想是尊重人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并创造出最佳的工作绩效。专科学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以读者为中心

图书馆唯一的职能是为读者服务,读者是上帝,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把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以图书馆员工为根本

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本管理就是要充分尊重员工的劳动,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既枯燥无味,又要求细致入微,平凡而重复的劳动多,普遍存在待遇低、激励不足的问题。因此,要尊重馆员、关心馆员、理解馆员、激励馆员,充分调动和发挥馆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其具体措施是:想方设法地提高他们的待遇,努力改善其工作条件,以便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不仅要以读者为本,也要以馆员为本。

二 强调知识管理的关键性

中专学校图书馆强调的是知识的普及性和实用性,没有知识管理的理念,而升格后的专科学校图书馆在原有基础上更应强调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利用既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又是图书情报工作的基本任务;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工作的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知识管理理论体现在图书情报管理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在管理理念上

以所开办专业知识为中心的知识管理系统,已成专科学校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对象;部门人员的聘用要以本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的原则。

2.体现在管理内容上

专科学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将更加突出所开专业知识的创新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传播管理、知识服务管理、人力资本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

3.体现在管理职能上

专科学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体现在立足专业、服务专业。

4.体现在管理原则上

专科学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将突破图书馆传统管理的一些条条框框,以开放性原则、共享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协作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服务读者、服务教学、服务科研。因此,要把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实践,促进图书馆管理走向更深层次的应用领域和促进图书情报服务读者、服务教学、服务科研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 目标性管理的必要性

中专学校图书馆目标管理理念淡薄,往往处于“见子打子”的状态,管理目标是管理好藏书、服务好读者。专科学校图书馆不仅要服务好读者还要为教学、科研服务,专科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已上升到学校信息中心的层面,而目标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可持续发展目标

专科学校图书馆的发展要在原有基础(中专层次)上,以高校图书馆管理规程为蓝本,同时也要重视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向高校图书馆标准靠拢。

2.资源建设目标

第一,在书、影像制品的采购上要突出专业,现代电子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建设上要具有广泛的扩展空间和升级潜力。

第二,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大系统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和互补。高校图书馆之间也要实行资源整合和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第三,充分利用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密切服务教学和科研。

3.馆员人才目标

馆员人才目标的建设要突出重点学科和专业,建立切实可行的学习培训制度,如:进修制度、专业讲座制度、高校图书管理课题研究制度等。逐步建设文献检索教研室,承担起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教研工作。

4.服务目标

服务目标不再是以往的服务读者、服务教学,服务科研已成为服务核心之一,而服务育人也显得尤为重要。

四 柔性化管理的可行性

中专学校图书馆管理较为“刚性”,上下班时间统一,工作任务和服务对象单一,升格为专科学校后图书馆管理部门增多,服务内容细化,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时间较为频繁,服务对象从单一到多层次,工作内容增加,所以柔性化管理刻不容缓。“柔性化”管理同人本管理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柔性化”管理是相对于高度集权的强制性管理即“刚性”管理而言的,“刚性”管理是指组织内部等级森严,层次分明、缺乏沟通的管理理念,它不适应于环境多变,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理念应采用柔性化管理,所谓柔性化管理就是把组织结构看成是柔性的、有适应性、有学习能力的有机体。

专科学校图书馆管理采取刚性管理理念,难以克服图书馆低效率的问题,即实际产生的服务和工作效率小于理论上所希望达到的效率。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馆员工作绩效难以观察和准确评价,馆员努力程度、懒惰、馆员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容易导致低效率。解决低效率的方法在于图书馆内部的文化建设、提高馆员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提高馆员的道德修养,加强敬业精神的教育,处理好馆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团结进取、奋发向上、自我奉献的团队精神,从而增强馆员对图书馆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显然,柔性化管理强化部门间、人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适应性,这种管理同倡导人本管理是一致的。柔性化管理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

五 “虚拟化”管理的现实性

中专学校图书馆工作较为封闭,信息资源采集单一,以图书和音像制品为主,升格为专科学校后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决定了图书馆工作的开放性和信息资源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专科学校图书馆“虚拟化”管理的现实意义。“虚拟化”是通过借用外部共同的信息网络及通道,提高信息数据库存储的一种方法。虚拟化管理是“没有管理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并非管理者不管,而是被管理者按照管理者制定的目标和规定的任务,在执行任务和实行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纠正自己的行为,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将上级监督和指挥降低到最低程度。这种管理模式同人本管理和柔性化管理相一致。在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信息化时代,管理依托人对人的直接指挥和监督将愈来愈少,而是依靠规则和程序,利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在管理中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组织、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其管理的特性,所运用的管理手段,如数据库、文献信息及网络等最适合采用“柔性化管理”,因此,虚拟化管理模式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已成为专科学校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管理模式和方法。

六 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必然性

专科学校建设数字图书馆是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有力要素,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成为高校图书馆管理手段之一已成为必然。集成管理理论应用于图书馆,就是要求将图书馆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进行整合与集成,以实现图书馆各要素的连锁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推进和图书馆整体功能的优化与放大以及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集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什么样的资源组合和技术系统才能使服务最优;(2)什么样的机构设置才能保证服务的最有效。而数字图书馆的集成管理,实质上就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数字图书馆管理实践的过程中,其核心就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指导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规范、人力资源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促进各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与匹配,从而最终促进整个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体对信息资源集成管理这问题而言,它可以分成资源集成、技术集成、信息处理过程集成、信息与用户集成四个层次,而这四个层次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都包含着共同集成管理理论。总之,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思想及其管理模式已成为当代图书馆管理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赵茹林.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牛根义.现代管理理论与图书馆管理[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

第11篇

[关键词] 知识管理知识开发

一、前言

知识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正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是工业时代的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管理的出现恰好是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提供必须的管理基础。20世纪以来,出现了多种具有不同程度影响的管理技术,诸如全面质量管理、企业流程再造、目标管理、X、Y、Z管理、团队管理等,都为知识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知识管理成为现代知识经济下最具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许多国际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例如,包括微软、IBM、英特尔、美国航天局、摩托罗拉、施乐和福特公司等,为保证企业稳定发展,都将知识管理理念、方法引入自己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管理战略,并设立知识主管(Chief Knowledge Officer, CKO)。世界500强大企业中已经有一半以上建立了知识管理体系,推行知识管理。

近几年来知识管理在我国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国内大部分专家都把知识管理界定为知识经济环境中知识型企业的管理模式,这就淡化了知识管理对传统企业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很不利于管理方法的提高。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成果,希望可以为我国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开发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开发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知识管理的界定与模式

知识管理是指一种组织行为:即组织为了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对各种相关的知识资源进行开发、传递和利用的过程。笼统而言,企业知识管理有一下几类模式:

1.知识运营

知识运营就是利用知识资产创造价值,包括利用知识产权创造价值、塑造和经营品牌,利用商标、技术许可证和经销网络实现商业扩展。目前,国际上有眼光的企业管理层已经将竞争的重心从增加销售量、建立先进的生产线、寻求兼并和收购转向运营知识产权。在运营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是专利,有效地利用和运营专利,可以建立在知识产权市场的优势、保护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积极参与甚至引导市场和技术的转变。

2.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但创新环境的形成与企业的管理体制、政策导向、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密切相关,要求企业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对创新者的贡献有相当的认同。

3.知识资源管理

知识管理是以知识共享和创新为主要目的,重点解决信息超载而知识匮乏的问题,重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交互作用,注重的是对人和人产生知识过程的管理。

4.知识共享机制

建立知识共享机制是企业知识管理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主要是是指逐渐搭建以网络为平台的工作环境,在网上实现工作流程和工作档案的记录与存档,增加工作流程的透明度;在企业局域网上最大限度地提供公共信息资源,如企业人员指南、知识地图、已完成项目数据库、项目小组协作状况、研究项目报告、市场分析、人员技能评估等;在研发梯队和销售梯队中形成团队工作机制,让更多的人员参与和共享研发与销售活动中的隐性知识,以此降低人员流失所造成的隐性知识流失。

三、知识开发

知识管理是一种动态性很强的管理过程,随着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对一个组织来说,加强知识管理的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向先进组织学习,即要求组织有对知识开发的能力,开发的目的就是知识的交流和融会贯通,全面形成组织的整体知识能力。

1.建立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组织文化

知识管理的基础是建立有着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组织文化,它必须具备三大支柱,即: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细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及深入人心的员工黏合机制。这三类机制的任务是使员工得到公平的对待和全面的尊重、关心,将员工之间产生矛盾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点,充分保护和激励员工参与管理和进行创新的积极性,最终在组织内形成崇尚创新、学习先进、敬业助人的文化氛围。

2.建立和强化员工间的知识交流制度

“传帮带”是知识传播的传统方式,但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它的有效性丝毫没有降低。新员工通过老员工的传帮带,可以直接获得与业务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缩短适应期,较快地进入角色;成长中的员工通过先进员工的传帮带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外,员工之间进行知识交流的其它常见方式还有头脑风暴会,定期的见闻、体会交流会等。

3.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培训可分为偶发型培训、计划型培训和定期培训。定期培训是最完善的培训制度,可以使员工及时获得本行业的最新信息和技术。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收集外部信息是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

4.适当进行岗位轮换

岗位轮换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管理人员之间的岗位轮换;第二类是普通员工之间的岗位轮换;第三类是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岗位轮换。岗位轮换既能增进不同岗位间的理解,又能促进岗位的知识资源的共享,同时能锻炼员工的替补能力,且有利于岗位创新。

5.实行开放式的文档资料管理

文档资料包括本单位的业务直接相关的文档资料;包括上级文件、内部规章、财务档案、人事档案、研究报告、行动计划、工作进展记录及沟通宣传记录等。另外也包括外购资料,包括书刊音像、网络信息等。针对前者,开放式管理的重点是规范化与透明化。而后者,开放式管理的重点是共建共享。

6.发行和编制内部的报纸和网络刊物

内部报纸和内部网络刊物是组织内沟通的先进手段,对知识的传播和企业文化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份很好的内部报纸和内部网络刊物,不仅能提高知识交流的速度和效果,还能够增强员工的上进心和凝聚力。

四、知识管理及知识开发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知识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无形”特性,“无形资产”成为企业愈来愈大的资产。由于知识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的作用日趋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依赖知识。这类知识企业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文化传播、出版、新闻、广播电视、咨询服务、金融保险、大学和研究机构、服务型企业等。这些企业具有无形资产远大于有形资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服务、核心人才等特点。能否有效地测量、管理和利用企业巨大的无形财富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成为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为此,各企业应该做到:

1.转变思维方式,将全球知识为我所用

思维方式的落后及视野的局限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运输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及普及,使得全球之间的沟通非常容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也都具备“走出国门看世界”的能力。只有转变思维方式,拓宽视野,真正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对待企业的知识和经营,就可以将全球知识转变成企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将全球知识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

我国企业应将全球知识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思考,的确,能拥有全球知识管理能力的企业要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但已经有一些我国企业成为全球知识管理的先行者,如,海尔集团在美国和欧洲的子公司已经部分的实行了当地研发、当地生产、当地销售。

3.实现日常管理工作中知识管理,即科学管理和管理规范化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开发利用蕴涵在企业员工中的巨大知识潜能;科学的组织机构设置,可以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科学的战略规划可以让企业有目的的进行全球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4.整合及开发自身拥有的全球知识资源

清楚了解自身的知识资源,明白企业自身知识资源优势和劣势,从而能明确的整合和开发企业的知识资源。

在全球化竞争浪潮中,我国企业应当仔细研究当前西方企业知识管理,重视潜藏在本公司的知识资源和可以利用的外部知识资源,整合开发这些资源,积极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束语

第12篇

关键词:激励机制;企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强调了人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需要,针对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需要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的一项研究表明,员工在受到充分激励时,可发挥其能力的80%-90%,而在保住饭碗不被开除的低水平激励状态,员工仅发挥其能力的20%-30%。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和难以监督性,因此,组织除了寻找激励之道外,别无良策让员工尽心尽力。

一、激励的内涵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在组织管理理论中,激励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合理地引入激励理论,用激发和鼓励的手段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企业整体服务水平。

二、创新型企业的激励机制建设研究

创新型企业的激励机制建设,可以通过产权激励机制、市场激励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进行构建。

1.产权激励机制

从产权的定义中不难理解,现代经济中的产权的重要内涵是产权所有人对财产的具体权责利关系。因此,在产权激励机制中不但要明确产权的所有者,更要明确产权所有人对战略创新成果的预期收入的支配情况。创新性企业的激励机制中产权激励机制的内容包括战略创新的知识产权和战略创意收益的分配权[1]。

(1)战略创新的知识产权。产权可以分为有形资产产权和无形资产产权,对企业而言,拥有对一项知识的所有权可以增强其竞争力,有利于市场竞争,这将促进企业鼓励和支持战略创新的产生,包括对外来创新思想的积极引进;对提出创意的战略创新主体而言,拥有战略创意的产权是个人荣誉更是财富,既充分展示了自身能力,又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可以满足其对成就感的需要。

(2)战略创意收益的分配权。战略创意的所有者并不绝对拥有对企业收益的分配权,所以需要对战略创意收益的分配制度加以规范。可以赋予战略创意提出者一定比例的战略创意收益享有权,而对于其他战略创新方案执行者也需分配一定比例的战略创意收益享有权。

2.市场激励机制

(1)外部市场激励机制。外部市场对创新性企业的激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复杂的外部市场虽然变化多端,但潜藏风险的同时也蕴含着机会,能给企业带来战略创新机会。另一方面,复杂的外部市场竞争激烈,将鞭策企业更为关注自身核心战略,加快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因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将促进企业不断地进行战略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2)内部市场激励机制。企业内部市场和一般意义下的外部市场对创新性企业具有同样的激励作用。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创新性企业激励机制的内部市场激励机制就是建立一个交易战略创意的市场机制,其内容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内部市场激励机制建立在产权激励机制之上,只有明确了战略创意的提出者拥有对自己战略创意的产权,并且该产权能得到保障,内部交易才能进行。另外,为了保护企业商业机密,所有参与交易的工作人员应签订保密协议。

3.创新性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

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是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提出创新性企业的激励机制。重点是从企业政策角度对创新性企业主体提出激励措施。

(1)目标激励。目标激励是指以创新性企业目标为基准,将战略创新目标逐步分解,直到员工个人,以此目标来激励员工不断提出创意。

(2)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通过承诺给予企业创新主体一定比例的公司股权而激励企业员工不断进行战略创新的激励措施[2]。通过员工持股,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促使其在各自岗位上为企业创新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家持股制和内企业家持股制的补充,可以有效协调企业所有者、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关系,为战略创新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使普通员工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增强员工的企业责任感。

(3)组织结构变革。组织结构变革大概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要设计有助于员工交流和部门团结协作的组织结构,通过交流合作,员工可以接触不同知识结构和知识领域,有助于获得创新灵感;二是要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柔性可以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速度,及时识别市场机会和危险,对企业战略做出调整。

(4)薪酬制度。设计创新性企业激励机制的薪酬体系要充分考虑战略创新主体的激励因素。将员工奖金与员工提出并可实施的战略创意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对提出有效可实施战略创意的员工,及时给予精神奖励,并在贡献比较大时考虑其职位的晋升。

此外,还有绩效考评制度以及知识管理制度等等。

三、结语

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是人本管理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企业每一位员工的情况都不相同,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和工作状态,同样的一项激励措施未必能产生相同的激励效果。企业领导应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从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出发,采取灵活具体的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图1)。

参考文献:

[1]曾宪泽.企业激励制度演进探析[J].开放导报,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