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

时间:2023-08-08 17:11: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

第1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地理学习初中空间拓展

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和实施为学校校本课程实施多样性、地方性、特色性提供了舞台,也为学生全面发展、专长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良机,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决定为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因而着重发展学生兴趣比较浓与生活实际更接近的课程,同时逐步形成学校的特色的教育,因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开设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它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改变了教师按步就班的教书模式,激发了教师开发生活中的教材、周围环境中的教材,从而又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可结合本校的校情特点,有目的地选取本校的特色需要和学生感兴趣的地理专题知识,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之一,但并不是照搬中学地理教材上的内容,应更能体现新意,趣味性、实用性、实践性。

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拓展地理空间呢?

一、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要求合理选择地理专题内容

校本课程的特色不同,所选的内容也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因而选择地理的专题内容也会有多有少,如开发的是环境教育方面的校本课程,涉及的地理环境教育专题内容就比较多。如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地理知识相对就比较少,有的学校开发的美术校本课程;涉及的地理专题内容也就比较少;也有的学校开发的社区教育校本课程会涉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工业、农业等地理知识;有的学校开发的生态旅游校本课程,也会涉及许多地理知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名胜古迹等。由于地理知识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在校本课程教育中几乎没有不涉及到的地理知识的,就连美术、篮球等校本课程也会涉及一些地理常识。

二、 选入有趣味性的地理专题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提升学校教育的特色,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远比老师灌输,学生被动学习效果显著多了,在兴趣的驱动下,不断地推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成长,从而也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地理有趣味性的知识技能很多:有对气象、气候的认识,通过建小气象观测站进行气象观测,通过看云识天气,学会初步运用气象知识进行天气预报,这些都会引起学生学习的极大的兴趣;有绿色消费、绿色家居、绿色生活,认识消费、生活的误区,提高生活质量;有家乡资源的调查,认识家乡发展优势状况等等,所有这些都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常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三、 选取的地理专题内容要适合中学生的身心要求

地理知识丰富多彩有的比较高深,有的比较难懂,作为入选初中学生的校本课程的地理内容应该通俗易懂,浅显易懂,才能使学生愈学愈感兴趣。因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选取的地理专题内容:一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如讲气温来源不是直接吸收太阳光,应回避学生不具有的光谱知识,简单扼要的说出气温来自地面热量的传递,冬天人在外面晒太阳时是先衣服热起来,而不是空气热起来,夏天在太阳的照射下石头发烫而周围空气并没有发烫,然后空气再逐步热起来。二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形象、直观思维比较行,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地理知识时多讲学生看得见的摸得到的地理知识,并将之形象生动化。

四、 选入的地理专题内容要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解决学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及将来工作的问题而开发的课程,因而课程应紧密围绕学生的需要而开发,选择的地理专题内容也应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未来工作需要而准备的,如旅游常识、工业布局常识、各地物产、民俗民风欣赏、星空观测、看云识天气、当地资源调查、认识家乡的山山水水等等,让学生认识家乡,带着改造家乡的问题学习,带着问题进入社会进行家乡建设,这样无疑会增加学生建设家乡的本领。

五、 选入的地理专题应与本校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内容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革新,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新课改的一个焦点。由于我国校本课程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体系还不够成熟,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因此,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每一位在编教师的责任。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原则,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选择适合学生的课题进行研究。本文就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注重物理学科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喜剧演员赵本山说他的二人转都来源于生活,可见生活里到处都有学问。物理学科中有很多实验解释的都是生活现象,例如“光的色散、折射和反射”、“凸透镜成像”、“水的浮力”、“水的沸腾、升华和凝固”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由此可见,物理学科与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课本中的知识生活化,选用贴近生活的案例,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在讲授《压强和浮力》时,教师将校园内的人工湖或池塘作为教学地点,先让学生看现象,在给学生讲原理,这样讲授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同时,“物理王国”搭建非常重要,初中是学习物理的初级阶段,从生活入手,能帮助学生打好物理基础,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让他们从大自然学到更多学问。

二、注重物理学科与科技发展的联系

科技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引领潮流的时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两者相辅相成。很多的科研成果及科技产品都运用在教育当中,例如电子白板、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还有正在研究当中的“智慧教室”,科技为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在上物理课时,教师可以把科技引入课堂,例如嫦娥三号成功登月,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我国研发出的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和谐号磁悬浮铁上线,等等,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引入这些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科技类型的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科研成果。

三、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对教材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方面有待提高,很多学生没有把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意识,缺乏动手能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始终贯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思想。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这一章时,教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以后,可以开展合作学习,给每一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让每一个小组完成电路的并联合串联。在学习《摩擦力》时,可以在物理实验室让每一位学生都动手做小车运动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做实验的设计思想,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四、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目前有教育学者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出小学无分科教学。这种教学理念还没有实践到教学实际中,但不可否认,学科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联系。我国部分省市如浙江温州已使用新教材《科学》,《科学》在内地城市还没有普及,《科学》学科的内容相当于内地学校的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其实,这就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科之间有很多交叉,如物理与化学都会讲到分子,地理和生物都会讲到物种多样性,化学与生物都会讲到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教师在研究物理校本课程是可以多多建立这种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来学习知识。

五、结语

总之,校本课程新课改背景下的一个热点,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潮流。开发物理校本课程能在传统物理教学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结构,完善教学目标,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还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给广大的师生一点启发,进而更好地投身于初中物理的教学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3篇

目前在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一种怪现象:几乎所有学校都开发了校本课程,都有情境分析、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组织和实施、评价与改善等程序。还有的学校申请课题立项,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出校本课程,这个课题也就结题了,通过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评审,得了奖。但是许多学校一个星期连一节校本课都不能保证,而且没有专职教师。平时不上校本课,只有在上级教育部门来检查时才应付一下。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开而不发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

1.现行的中考没有把校本课程作为考试内容,得不到学校的真正重视

中考制度就象一根指挥棒,中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现在初中毕业生考省一级重点中学竞争十分激烈,考上重点中学则意味着考上重点大学的希望很大。在这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评价标准是把升学率作为重中之重。对于一所初级中学来说,生源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升学率高,本施教区的学生不会流失,特别是优质生源不会流失,又可吸引施教区以外的优质生源到学校就读,为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学校既有充足而优质的生源,又有富裕的办学经费,顺利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中考不考的内容,学校只能放置在一边。

2.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抵触情绪

许多学生家长认为:中考都不考校本课程,你学校要我孩子学习校本课程不是浪费时间吗?你学校只要把中考要考的内容教好了,我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就行了。面对学生家长的不合作态度和压力,学校只能全力以赴抓好应考内容的教学。

3.学生没有时间学

我对学生做过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课程内容难度大。新课程改革后,有的课程难度加深了,例如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把原来的历史、地理、政治三科合在一起,知识点分散,容量大,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材难度大,学生对教材理解上所花费时间多,再加上作业多,学生也没有时间学。

4.教师没有精力

新课改后,课程种类多,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由于对新课程不熟悉,教师备课花费的时间长。有的教师既要教国家课程,又要教地方课程。还要教校本课程,而且经常变换不同版本的教材,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评职评先、奖金的发放,都与本人的中考成绩挂钩,教国师只能集中精力抓好学生的成绩。

针对目前许多初级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开而不发”的现象,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研究解决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第一、加大中考制度改革的力度,把校本课程作为中考内容的一个部分

目前,中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困难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升学考试制度瓶颈的制约。校本课程是不同于传统国家课程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其评价、考核手段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而目前国家的升学考试制度并没有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的实施而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考试分数仍然是升高中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从而忽视其他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目前许多地区对校本课程评价只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内容,由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评价实施方案,学校具体操作。这种评价实际操作上随意性大,对校本课程开发起不到推动作用。因此,只有把校本课程作为中考的一个考试内容,各个学校才会重视起来,校本课程开发才会走上正轨。

第二、争取早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

校本课程的设置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效益和人才素质的重要举措,其意义是深远而广泛的。它打破了传统的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学校办出个性特色注入了活力,拓宽了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阵地”,同时也为教师“一专多能”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高级中学的招生数量不足,只有通过统一考试选拔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只要有选拔性考试制度,学校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开发校本课程也就成为纸上谈兵。只有早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初中生免试升人高中,初级中学不存在过重升学的压力,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4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转变观念 农村初中

前不久得知,英国将在中学开设一门叫快乐的课程,内心有所触动,不由地想到当前我国各地各校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可以看到相当多的学校有了校本课程,再仔细瞧瞧,大家又会发现这里的相当多学校,都是城市的,而且是达标校,或是正在评估,准备达标的学校。观其校本,内容也可谓丰富多彩。有演讲、辩论、文学创作、二外选修、影视制作、采访主持、现代企业参观、主题旅游、到社区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等等。然而,关于农业、农村、农民,我们却难以在其中发现踪影,或者也只是浮光掠影。

有关校本课程建设一直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相对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而言,农村校搞校本课程开设条件尚不成熟。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农村中学,尤其是农村初中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许多学校不具备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农村孩子也不像城市孩子那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但是因此就认为农村学校搞校本研究条件不成熟,不做、也不愿意做,这是不客观的,也是悲观的。其根本还在于没有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意义。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系统中三类课程之一,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和个性的,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是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

其核心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所以课程改革、校本建设关键在于精神追求和观念转变,而不是物质条件。就此而言,城市学校、条件好的达标校能进行校本研究与建设,农村校、物质条件差的初级校也一样可以进行。在这里人是决定因素。人的观念的改变与否决定了农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

一、转变观念,树立自信

目前农村教育培养目标在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很多学校还是定位在升学、“跳农门”,停留在“学而优则仕”的应试进城教育上,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课程教材缺乏适应性和实用性,教材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环境的相关性差,远离学生生活,学习的知识难以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农村校应该根据农村地域特点,看到农村所拥有的自身资源优势,开设并建设符合实际,有利于发展的校本课程。笔者所在的正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但老师们并没有因为学校无先进的教学设备而放弃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由于学校地处山村,有着淳朴的民风,许多在城里早不见踪影的民俗在这里仍延续着。老师们便开设了民俗探究课,与学生在追溯民风习俗的嬗变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思考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学校还根据山村地理与经济特点,开设了水土与果树栽培课程,这些虽都只是山村教师的改革尝试,却也证明了农村初级中学一样能有校本,一样有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的自身优势。这些都是农村校本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树立其校本研究的信心,并身体力行。

二、建立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

制约农村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建设进程的因素,还在于由落后的观念导致的落后和不合理的教育评价。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但现行的评价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甚至于形成阻力。主要问题是:

1.对教师的评价

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基本上是为确定教师升迁或惩罚服务的。其基本手段的运用是“高利害”的奖惩,基本方式是考核教师任教学生的考试分数。其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评价目标片面,只重视教育的短期外部需要;(2)评价途径偏窄,只通过教育过程的终结状态去评价;(3)评价指标单一,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4)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诊断和矫正机制;(5)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参与评价的成分低。

在这样的制度下,名利的分配成为评价的直接目的,在为平衡利益服务的基调下,功利主义和局部效应的需要难免会使教师评价产生巨大的副作用,以至于影响教师群体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干扰教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阻碍教学改革的进行,阻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

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方式,过于注重量化,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评价技术落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在当前的教育和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教学围着考试转的现象,反映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上,出现了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对考试涉及的内容优先考虑,重点保证;而对考试不涉及的内容则较少关注。

具体表现为重分数,忽视学生实际能力;重态度,忽视学生情绪情感;重结果,忽视学生学习过程;重升学,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重书本,忽视社会影响力。重管理,忽视学生合法权益。

为此必须建立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以确保农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教师评价运用评价的激励、调控、导向和诊断等功能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把教师群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诊断、自我调控的内在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摆脱功利主义对人性的扭曲,要让涉及评价的全体成员真正站立在共同的价值平台上,去对所面临的教育现象进行由衷的价值判断。在这种以自由、自觉、自主为基础的评价活动中,教师的参与才是真实、真诚和彻底的,依靠教师共同完成的评价才能达成共识而且具有多赢效应。

来自于教育内部需要的,同时注重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才具有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力量,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活动,才能保证农村教师课改的积极性、持久性,才能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符合学生的长远利益。

让我们再将思考点回到本篇开头的英国将开设快乐课程这一消息上来,笔者以为,转变了观念,有了正确合理的教育评价,那么农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不仅成为可能,不仅也会如城市校、达标校那样如火如荼;并且,在开设怎样的校本课程上,无论是农村初级校,还是城市达标校都将会有更深层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

第5篇

【关键词】整合 校本 角色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本土生成,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实践性等特点。校本课程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须基于整合的理念。因此,我们把校本课程定位为“整合型校本课程”。

整合首先是一种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核心理念。同时它还有多种特质:从方法论分析,整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种策略;从结构维度考察,整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种模式;从存在状态透视,整合是开发和实施的一种教学过程。整合尤其体现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对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正确把握,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有效把控,使其具有鲜明的校本色彩。因此,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担任多样的、崭新的角色,在建设课程的同时也发展着自己。

一、借力、助力、聚力:整合资源的魔术师

魔术师在舞台上玩转各种神奇,实现种种不可思议的效果。其实,在魔术的背后,更多的是借助道具、灯光等外在设备,当然,也有魔术师自身娴熟、敏捷的身手。教师在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应该如魔术师一般,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善于运用多种技巧来整合各类资源。俗话说,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一所学校,并不缺少适用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只是缺少发现它的眼睛。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教师,必须做敏感的发现者,去捕捉蕴藏在社会、社区、校园、学科、学生、教师中的各种类别、各具特色的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去整合,像魔术师一样为学生提供课程菜单。

1.以地域之源借力课程构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所学校因其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拥有丰富而又各具特色的地域资源。历史文化、风俗传统,是学生及其父辈们浸润其中却可能从未关注的。约定俗成、家家恪守的风俗形成的起因是什么?特色小吃的历史又是如何?家乡古迹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一个个问号的背后或多或少都藏着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学生有必要了解问号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而这些无一不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去捕捉。通过整合地方特色资源,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七都小学的《小桥流水》校本课程,带着孩子们看桥、测桥、研桥、护桥,培养了孩子浓浓的爱家乡情感。盛泽实小的《丝绸文化校本课程》则引导孩子们从蚕宝宝开始研究,直至了解家乡丝绸之乡美誉的来历。铜罗中学的《酒文化系列校本课程》让孩子们领略了家乡黄酒酿造的历史和工艺,了解了家乡人的勤劳、聪慧。

2.以学校之优聚力课程特色。在一所学校或长或短的办学过程中,其办学思想、理念、特色总会在岁月中不断积淀、沉积,形成学校独有的一张名片。我区在二十多年的学校特色建设中,不少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与风格。同时,这种特色与风格也弥散于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学校独特的优质资源,聚焦特色,整合利用。同时,也要凝聚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如行政的支持、各科室的配合、各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多方协同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屯村实验小学多年来坚持以写字教育为办学特色,拥有一支学有专长的书法指导教师队伍,一批批学生也在学校六年的学习中练就了过硬的软硬笔书法技能。为了让这张名片更加闪亮,学校开发了以书法为主题的整合型校本课程,开发了以研究书法家、书法历史为主要内容的文本类校本课程,同时还研制了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练习所用的写字练习册,作为校本课程的拓展与辅助。在课程的建设中,学校组建了由书法老师、语文老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等参与的课程建设团队,整合人力,分工协作,共同做好课程的开发工作。

3.以自身之长助力课程开发。教师自身的兴趣、特长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教师要适时审视自己,分析自身特长、学科专业特点等,使其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中生动的师本资源。实验初中某教师业余时间爱好集邮,多年来收藏了不少珍贵的邮品,并对邮票的历史、种类、特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充分利用自身这些优质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集邮》,受到学生的喜爱。当然,教师在审视自身兴趣特长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学科特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整合型校本课程开发的又一途径。实验小学科学教师在四年级科学课中执教关于《电》的内容后,发现学生对电的研究兴趣非常浓厚,对发电的方式、电的保存、电的输送等问题意犹未尽,他便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开发了校本课程《奇妙的电》,将学生的研究从科学课引向更为深入的校本课程。

二、设计、架构、论证:整合需求的建筑师

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重要而庞大的工程,需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目标,有规范的课程开发序列。从课程实施的纵向结构上来看,课程包含五大要素: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和其他辅助材料。整合型校本课程的目标如何定位?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教材编写的要素又该如何把握?这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课程如何有效整合国家意志、学校意志、学生意志,尤其是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做整合需求的建筑师,要精心设计、细心论证并最终架构校本课程。

1.以学生需要设计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有力体现,其目的在于弥补国家课程个性不足的缺陷,给予学校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和自主开发权。因此,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应该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其次是学校意志的体现,是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的体现。当然,校本课程更应该是学生意志的体现,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兴趣,使其思维模式得到改变,视野得到开阔,并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我们提出“着眼于学生”,就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为资源开发的轴心,更着眼于学生的基础、立足于学生的兴趣,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使校本课程成为一门生动的生本课程,构建一种和谐的课程价值文化。盛泽实验小学基于三、四年级学生喜欢参加轮滑活动这一兴趣爱好,开发了《轮滑》校本课程,利用体育课和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课程实施,在满足学生爱好和需要的同时,使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得到提高。

2.以系统思维架构课程。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尊重学生意愿和兴趣的基础上,需要以系统思维来建构课程。教师在课程架构中需要不断地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目标等进行反思与分析,根据课程实施的阶段情况提出明确而细化的改进要求,使课程逐步完善,并向系列化、系统化发展。我区庙港实验小学开发的整合地方特色资源的校本课程《太湖文化》,根据三至六年级不同年段的学生分别确定基于太湖文化的课程目标,在内容上进行分层、分布,在资源上进行分类、筛选,在方法上进行调整,形成了适合四个不同年级段学生需求的太湖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当然,系统思维还体现在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即校本教材的编写,教师指导用书的编写,学生相关配套材料的准备以及课程评价的设计等,综合考虑课程的各个要素。

3.以多元评价论证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教师从“教授者”变为“研究者”,从“点菜者”变为“菜单提供者”。如何使教师提供的这份“菜单”满足学生的需求,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这需要在实践中以多元的评价来对其进行反复论证。首先要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学生在参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其积极性是否得到有效激发,参与热情是否得到提升,能力能否得到发展;其次要获取教师的指导反馈信息:教师自身在指导课程过程中做好积极的自我反思,在课程内容的建构、实施方法的使用等方面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再次,还要及时了解家长对课程实施的有关反响信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家长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的反馈。莘塔小学在《耕乐》校本课程实施中,家长在参与中提出让孩子了解农具的发展历史,虽然有的农具已经不再使用,但是孩子们在研究中能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因此,教师要积极聆听多方面的声音,整合多方面的评价来论证和评估并完善课程。

三、支持、助推、合作:整合助学的隐形师

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凸显了学生特长,体现了教师能力。教师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参与者,在课程实施中,是学生的指导者,提供必要的支持,也是积极的合作者、联系人,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成为助推学生学习的隐形师。

1.提供支持。校本课程内容综合性强,且跨学科、跨领域,因此,需要教师给予不同层面的参与指导,提供多学科、全方位的指导。盛泽小学《玩转数学》校本课程,是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性拓展课程,其中很多的数学概念、规律需要数学老师的有效指导。尤其是外出活动时,还需要教师做好相关的联络、安排,如车辆、活动时间、校外辅导员安排等。震泽实小为推进《蚕丝被》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建立了校外课程实施基地——蚕丝被厂,带领学生定期外出参观,接受校外辅导员指导,学生也参与动手实践,效果非常好。再如庙港实验小学在实施校本课程《丝韵》时,学生亲自参与动手养蚕活动。然而,对养蚕知识的缺乏成为校内教师指导时最大的障碍,学校借助校外社区力量,将社区农科站的技术人员请进学校,通过做讲座、解疑问等方式指导学生的养蚕活动。

2.助推成长。校本课程的实施给了学生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的表现舞台,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与特点,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表现,去发挥。开发区实验初中的校本课程《百工》,整合了劳技、美术、物理等课程,提供给学生二十多种可以选择的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爱好,自主选择、灵活参与,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提供成长的平台。在这里,学生找到了课堂以外、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机会,其欣喜是不言而喻的。为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每年还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并举行校内拍卖活动,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

3.联系合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它的持续发展,需要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等成员的共同参与,是一个合作、探究、反思的过程。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通过与社区人员的合作、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与校级行政领导的沟通等方式去解决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一个个问题。教师还是学生活动的合作者,在课程实施中与学生是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不仅给予学生活动上以帮助,还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团结共进。因此,教师就是实现多方联系的拉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有效实施凝聚着多方力量。

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建设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责任与使命,教师不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管理者、指导者。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着自己,使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规划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得到全方位地提升。从“埋头拉车”到“仰望星空”,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老师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研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2(5).

[2]乔治·A·比彻姆.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张文军.从控制的课程文化转向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5(6).

[4]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6]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7]钟勇为,郝德永.课程意识:蕴涵与路径[J].当代教育,2005(8).

[8]朱超华.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6).

第6篇

一、基于学生需求研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强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为此,我们立足学校实际,整合和规划校内外教育资源,以学校文化为主线,构建学校校本课程体系。

在校本课程研发之初,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开设课程,让学生进行自由选课,导致许多课程虽然教师充满热情,但在学生那里却受到冷遇,甚至没人申报。这让我们认识到,如果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差异,校本课程就会成为教师本位课程。因此,要做好校本课程,就必须从了解学生的需求开始。

我们通过问卷、座谈、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并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分析。这让我们发现,学生的需求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一致性主要集中在学习习惯养成、经典阅读、书法指导、心理素质、基本生活技能等方面。差异性则五花八门,如小语种、社交礼仪、盆景艺术、艺术审美、科技制作、球类运动等。针对学生相对集中的需求,学校统一开设校本必修课程。对于差异较大、种类较多的个性化需求,我们用校内选修和校外自修来补充。

之后,教师开始进行课程研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初步形成了教师研发校本课程的可操作性流程:申报课程――制定课程纲要――设计课程研发方案――实施课程――反思与改进课程。为提高课程研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校本课程研发过程中,我们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及时了解各方需求,不断加以改进。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研发了校内必修、校内选修和校外自修三类校本课程,共计110多门。

1. 校内必修课程定位基础素质

我们将校内必修课程排进课表,要求全体学生必修。学校主要开设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我上学了》、《铅笔字书写》、《钢笔字书写》、《学法指导》等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英语口语启蒙》,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探究》,旨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热爱家乡情感的《乡土地理》,以及凸显学校特色的《游泳》等课程。

2. 校内选修课程定位兴趣特长

校内选修课程分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审美、学科拓展、身心健康、生活技能六大类。学校制订《校本课程指南》,包括六大类校本课程的简介、选课的方法、选课的基本要求及相关规定和评价制度等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学生范围、人数和地点等信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课程简介、方法和要求等,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地选课,合理安排时间。

人文素养类,包括诗词鉴赏、名著欣赏、时政分析、人文资源考察等内容,主要有《古诗文诵读》、《浪漫俄罗斯》等课程。科学素养类,包括自然资源考察、环境保护、应用物理实验、网页制作、电脑机器人等方面,具体有《科技小制作》、《电脑机器人》、《黄河口湿地鸟类》等课程。身心健康类,包括安全教育、心理辅导、体育类等内容,主要有《应急演练》、《自我保护》、《常见传染病预防》、《心理成长》、《足球》、《太极拳》、《舞蹈》、《轮滑》等课程。生活技能类,主要包括家政礼仪、社交礼仪、烹饪、刺绣、园艺、消费理财等方面,开设的课程有《剪纸》、《缝纫》、《十字绣》、《小小美食家》等。艺术审美类,包括音乐、美术、文学创作等方面,具体有《摄影》、《二胡》、《电子琴》、《拉丁舞》、《古筝》、《儿童画》、《集邮》、《陶艺》等课程。学科拓展类,包括交际英语、数学思维训练、语文写作、化学实验等,主要课程有《聪明故事屋》、《生活数学》、《英文欣赏》、《趣味地理》、《生活物理》、《交际英语》、《俄语》、《法语》、《日语》等。为了营造浓厚的外语学习环境,我们为每个小语种教室做了有该国文化特色的装饰,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基本用语和常用对话,了解外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

3.校外自修课程定位扩大知识面、增强生活技能

校外自修课程包括经典阅读和生活技能两大类,以校内指导与校外自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虽然学校不统一组织教学,但需要经过考查。

经典阅读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能力,同时起到发展学生智力、陶治情操的目的。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读一定数量的经典名著,由学校考核学生自读情况,每个年级的教师为学生提供选择的书单。

另外,针对当前绝大多数学生属于独生子女,洗衣做饭、收拾房间、整理东西等生活技能较差以及不会与人相处等实际情况,我们利用家庭中蕴含的丰富的育人资源,开设了生活技能校本课程。该课程以生活教育为主线,以家居生活、家务劳动、家庭美食、家庭美化为内容,建立生活技能教育实践体系。通过家庭基本道德准则、礼仪规范、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具体家庭事务的学习、实践,以及对家庭事务的处理和管理,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日常生活和家庭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树立美好生活的志趣与理想。

二、以健全机制保障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1.制订《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学校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和指导,学校制订《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办法》,规定每个学生每学年学习不少于两门校本课程,其中必修、选修至少一门,学生填报选课单,每人可填两个志愿。每门课程选课人数原则上控制在20-40人,超出班级规模的课程,在充分尊重学生志愿的前提下,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学生的第二志愿进行调剂。

一般来说,教师开设的校本课程应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更改,而且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学生确定所选课程后,在选修的限定时间内一般不得随意调换。若确需调换的,须写出书面申请,学校本着尊重学生学习需求的原则,经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后,统一进行调换。

每学期末,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实施的问卷调研,对学生认为兴趣不浓、收获不大、价值不高的课程,直接从下学期选课目录中删除。

2.自主选课

为了便于学生选择,学校将《校本课程指南》印发给每个学生,便于学生了解选课目录和每门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并结合家长的意见,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或需要的校本课程。

学生选课方式分纸质选课和网上选课两种,这样有利于满足不同家庭学生的选课需要。班主任对班级选课情况进行汇总,填写班级选课汇总表上交年级部;年级部将选课情况上交课程部,课程部把全校学生填报志愿反馈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经过申报情况初步确定人数和名单后上报学校课程部,由课程教学部进行公示。

3.走班上课

确定选修的课程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走班上课。为顺利实施走班上课,学校每周二、四下午各安排最后一节为校本选修课程时间。在统一时间的前提下,学校充分利用普通教室和舞蹈房、计算机教室、游泳馆、篮球馆、乒乓球馆、图书馆、科学探究室等50多处场所。每个教室都是“一个教室,两套牌子”,既是班级教室、功能教室,同时又是校本课程教室,为走班选课提供充分的空间和地点保证。

将选课的时间、空间障碍打通以后,学生不仅可以在年级内部选课,也可以跨年级自由选课。这种独具创意的“课程超市”,改变了以往“柜台式”的单一选择模式,在让学生拥有更多学习自、选择权的同时,个性差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发展。

4.日常管理

为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对日常管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任课教师负责日常校本课程点名考勤、维持秩序、所需物品、期中和期末考查等,课程教学部负责对校本课程进行巡查和督导。由于特殊原因缺课的学生集中进行补课,对无故迟到或旷课的,除补课外,扣除相应学分并进行教育。

课程教学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并就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每月召开座谈会、反馈会,请家长和学生参加,对出现的问题、落实情况进行反馈并提出下一步改进办法。

三、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评价方式

评价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走向。经过多年实践,我们逐渐摸索出了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突出个性评价等校本课程评价策略。同时,将校本课程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如科学素养类课程分别列入小学的科技之星和智慧之星评价,在初中分别列入学习能力或者公民素养评价等,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1. 等级制与学分制相结合

我们采用等级制来评价学生的校内必修课程,校内选修和校外自修课程则采用学分制。每名学生9年所修课程的最低总学分为100分,其中校内选修课程为32学分,校外自修课程为68学分。校本课程未达到规定分数者,必须补修,否则,不予毕业。具体规定如下:校内选修课程,每门满分为3分,由学时学分、课业学分和成绩学分各1分组成。

对校外自修课程,学生自修后经学校考查,成绩优秀得3学分,合格得2学分。校本课程学分根据学生出勤率、学习过程和考查成绩进行评价,每学期末由课程教学部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评价结果与评优挂钩,学分高者评优时优先考虑,学期学分不满2分者,不具备评优资格。

2.多元主体评价

经典阅读和生活技能校本课程考核由家校合作完成,经典阅读校本课程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阅读方面的目标,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制订评价方案,使学生的阅读、背诵量达到课程要求。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书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

学习过程在家长监督下进行,学校统一对诵读内容进行测试,优秀得3学分,合格得2学分。生活技能类校本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家长做出日常评价,学校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家政比赛、作品展示等活动,在比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得3学分,合格者得2学分。

3.成长记录袋评价

成长记录袋是过程性评价和动态评价的最好载体。在课程实施之初,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定记录袋的内容,可以是活动照片、获奖证书、学生作品,也可以是学习过程的体会与反思。比如,打开《法语》校本课程学生的档案袋,会发现从最基本的字母到简单的会话、直到舞台汇报演出等,学生的学习过程历历在目。

成长记录袋充分展示了学生校本课程的学习成果,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不仅能为学生下次选课提供参考,而且能帮助教师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校本课程评价升华成为一种生产力。

4.学分奖励制度

为了培养和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学校规定,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通过特长考级或取得其他突出成绩的学生,可申请自修同类校本课程,申请自修的学生可直接参加结业考查,成绩优秀者得3学分,合格者得2学分,以此作为多元评价的有益补充。

第7篇

一、课程内容:课程建设与文化发展同向

学校制订了《航华二中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和《航华二中探究型课程方案》,结合校情、教情、学情开展科目设计,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在科目设计时,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开发学生潜能。近几年,学校先后开设了30多门校本课程,其中一些课程已经有了与之匹配的校本教材。

在对校本课程进行探索的几年里,一方面,学校要整合已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选择和开设要与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创建保持一致,与学校的文化发展相契合。学校于2012年提出“打造海洋科普教育平台,创建海洋文化教育特色”,并以“海纳百川,自我超越”为办学思想,以“包容自信、乐观向上”为学生的品格导向,追求“博纳、超越”的学校精神和“包容开放、自信挑战”的学校文化。

除此之外,基于初中学校的性质和特点,课程设计还应与基础课程和学校活动全面融合,让更多学生和教师参与并受益。因此,学校把目光从基础型课程的知识视野延伸出去,拓展、探究海洋特色校本课程,内容涉及了海洋政治、海洋地理、海洋与物理化学、海洋与艺术、海上运动以及航海等方面。

二、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符合学生认知发展

在“为学生的成人、求知和创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打造海洋科普教育平台,创建海洋文化特色”的发展战略,必然要求学校整体思考课程建设,构建系统的特色校本课程。基于对特色课程构建与学生不同年龄段学习特点的考量,学校尝试分年级设计海洋特色课程的基本目标。在通适性课程上,以探究课整班授课方式,做了如下设计:海洋由水构成,低年级段首先认识海水;其次认识海洋生物,并对海洋资源进行认识;在了解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后,要知晓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随着学生对海洋认识的加深,高年级要上升到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和海洋精神的教育。课程依据梯度设计为“海水特征我探究”“海洋生物我探究”“海洋资源我利用”“海洋环境我保护”“海洋文化我弘扬”“海洋生命我尊重”等。

学校还设计了与海洋教育相关的科普活动和分年级段的德育系列活动。科普活动,设计了以“走向深蓝”为主题的科技节或科技周;德育系列活动有六年级的“浪花一朵朵”,七年级的“海燕振翅飞”,八年级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九年级的“扬起远航的风帆”。

三、课程实施:课程与课型有机结合

根据基础型课程要全面、拓展型课程要针对性强、探究型课程要系统性强的原则,学校结合海洋文化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诉求,寻找最佳的实施途径,使课程与课型有机结合。

1.基础型课程渗透海洋文化精神。基础型课程主要以呼应海洋文化教育特色为主。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海洋精神、品质等方面的价值培养,提升学生海洋文化的知识素养及基础能力。例如,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基础性学科中,在三维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上,凸显海洋文化教育特色,挖掘基础课程中有关海洋文化教育特色的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识别能力、交互能力等。通过专题形式,提炼、渗透、融合各科知识,逐渐形成单元专题。教师的基础型课程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以海洋文化相关文本进行特色教学,后来开始提炼海洋文化教育教学案例,发展到现阶段则以“人人课堂”构建教学要求,落实学校“包容、自信、乐观、向上”的培养目标。

2.拓展型课程拓宽海洋文化知识。学校围绕“海洋科普教育平台构建”,共开设了6门拓展型课程,并配备了6名教师承担课程实施工作。拓展型课程采用走班制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由教导处统一管理,主要在六七年级中开设。上课时间固定在周一下午的自主拓展活动课,每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在30左右。目前,教师可以在课程中使用《神奇的海水》《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海洋探宝》《海洋权益纵横》《让海洋述说历史》《海洋动物探秘》《蓝色桅影》7本编印成册的校本教材。

3.探究型课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探究型课程是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具体实施可以采用主题探究活动、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方式。探究型课程主要在六至八年级中开设,定位于单元教学,即以学校自编的分年级单元教材进行教学活动,课程安排在学校正常课表中。单元主题依次为“海水特征我探究”“海洋生物我探究”“海洋资源我利用”“海洋环境我保护”“海洋文化我弘扬”“海洋生命我尊重”。

四、n程评价:课程实施与育人目标一致

学校从课程的计划准备和实施效果两方面入手,根据教师实际教学情况,通过《航华二中拓展型课程评价表》,侧重于对任课教师在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和教学实效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案(或校本教材)、教学计划、课程开设效果、课堂管理等。评价方法主要有:听课、学生座谈、问卷调查、检查教学设计等。

第8篇

关键词:曲剧 校本课程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 文化传承 本土文化 

一、河南省曲剧简介、成长和传承特征 

笔者生长在河南,对河南有很深厚的情感,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一个农业、军事重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河南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各种文化艺术财富。随着时代的变迁,各个区域也逐渐形成了有本土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而曲剧早在2006年就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南民间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一朵奇葩。 

(一)曲剧简介 

曲剧是主要流传于河南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有“高台曲”或“曲子戏”之称。是在本地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演出的基础上成长而成的, 

(二)曲剧的发展 

曲剧艺术最先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1926年经过临汝县农民自发组织的同乐社在登封县首次搬上戏剧舞台,从而正式发展为戏曲剧种。民国时期,曲剧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已经初步具有了舞台剧的特点,增加了道具、伴奏等等。此时的曲剧著名选段也逐渐增多,角色更加丰富。最为珍贵的是,此时的曲剧伴奏融合吸收了京剧、豫剧的伴唱元素,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戏,此时曲剧的传播主要靠各大戏班的巡回演出,使得曲剧广为人知。 

到了抗战时期,由于受战争影响,一些著名的曲剧戏班向河南省周边省区迁移,在无形中推动了曲剧的文化迁移扩散。由于政治及战争的原因,一些戏班遭到迫害或者解散,这对于曲剧剧艺艺术来讲,是巨大的损失。 

以来,曲剧得到了恢复发展,此时已经有了比较专业的曲剧剧团,不仅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娱乐,也使曲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传播。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的曲剧专业剧团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不完全统计达有三十个之多,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曲剧表演艺术家如:张新芳、胡希华等,也出现了许多曲剧名段如《陈三两》、《屠夫状元》、《李豁子离婚》等。 

(三)曲剧的传承特征及近况 

曲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历经了从传统娱乐形式到自有的风格派别的生长历程。同各大戏曲一样,曲剧最早的传承是衣钵相传的继承式教学,即由师傅教授徒弟学习,在各地巡回的表演中获得舞台经验。这也逐渐形成了同一曲剧下,不同的流派,比如上文提及的以嗓音浑厚、高亢、粗犷见长的以张新芳先生为代表的“张派”,以著名的旦角表演艺术家王秀玲老师为代表的“王派”。 

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各派的领军人物决定了派系发展的风格及特色,在这种传承过程中曲剧艺术家们根据自身对曲剧艺术的理解,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融合走南闯北对各种戏曲表演艺术的理解,使得曲剧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特点,也使曲剧有了更为深厚的内涵,比如有“曲剧皇后”之称的张新芳先生,她就根据前辈们的经验,引入了二胡、古筝等伴奏乐器,使得曲剧更加有了强大的舞台感染力,在她的代表作《陈三两》中,把小曲牌改为了大曲牌,使得《陈三两》这一曲剧曲目成为了经久不衰的代表作。 

改革开放后,多种音乐文化对本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人们对曲剧的熟知程度远远低于改革开放之前,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曲剧的喜爱程度,远远低于老年人,这也造成了曲剧传播的群众基础的下降,而大多数的曲剧传承仍然以口传心受为主,即老师现场教唱,学生现场跟着老师的示范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也逐渐重视了地方戏曲文化的重要性,在河南本土支持创办了多所艺术学校如河南省艺术学校、商丘文化艺术学校、南阳文化艺术学校等等,这些学校的创办,极大地推动了曲剧艺术的发展传承。另外,河南电视台也推出了一档以戏曲类节目打擂为主题的节目《梨园春》,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广泛的收视群体,参与其中的选手不仅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最小的戏曲爱好者只有不到三岁,极大的推动了本土文化的传播,并使得曲剧文化走向了全国,使河南曲剧广为人知。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受众的支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为曲剧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使曲剧艺术开枝散叶,结出累累硕果。那么,传承的责任就落到了新一代人的肩膀上。而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渠道, 

二、中学音乐课堂现状及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 

(一)中学音乐课堂现状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较为原始和有内涵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人类精神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学生正趋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同时可以拓展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同年提出了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推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分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这是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迈出了改革性的一步。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人们对素质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转变了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观。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倡导学生动手参与到课堂中去,感受知识养成主动学习的乐趣。这为中学音乐教学的变革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也使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书要与育人同步进行。中学音乐课程也由起初的作业检查、期末考试、课堂考试的形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音乐课堂体验融入到了生活当中,逐步体验到了音乐带给自身的体验,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了自身的音乐审美情操,形成了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也对情感体验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对中学生审美情操的积极影响,也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当依据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加强具有本土艺术特色的课堂教学,重要体现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另外要使课堂增强探索教学的部分。 

这就要求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不只能停留在让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层面上,还需要提高创造力。而音乐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教科书所规定的曲目的学习,更要担负起对本民族本区域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的责任。 

因此许多学校增设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也促进了本土文化的传播,使中学生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特色。 

三、校本课程引入曲剧元素的可行性调查 

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前提下,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2011年出版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能够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曲剧是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校本课程教学引入曲剧,是对本土文化传承的积极响应。 

笔者在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进行实践研究期间,曾经担任初中、高中班级的音乐课教师。为了深入研究曲剧引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笔者做了一套调查问卷,这套问卷得到了第二实验中学音乐高一、初一年级及本校音乐教师的大力支持。共计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其中高中126份,初中120份。主要涉及内容包括:学生对曲剧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待校本课程引入曲剧的态度,教师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所在学校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对于曲剧传承的观点认可度以及如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曲剧教学,通过统计,笔者以下表列出初步的一些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曲剧是河南省的本土艺术形式之一,但在中小学中的认知程度还需提高,中学音乐教学长期以教材为主,忽视了乡土特色的音乐文化的传承,曲剧作为河南省首批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对本土文化传承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当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四、曲剧作为校本课程引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 

首先,新课程标准的发行,指出了地方和学校应当结合地域特点,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这就有了政策支持,显示出了校本课程存在的必要性。为了响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河南省对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编纂也预留了一些空间,要求加入地方本土音乐的教学章节,这同时也为地方校本课程的推行,提供了支持。 

其次,河南省有许多的曲剧艺术家,他们对于曲剧艺术的传播有着极大的热情,学校可以聘请这些艺术家们为中学生教授一些专业的曲剧艺术知识,同时也在另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曲剧的支持,在社会上也可以形成曲剧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再次,河南省地方政府对本土艺术文化的传承也有很强的支持,政府逐渐认识到本土艺术能够帮助地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无形的推动作用。河南省电视台推出的《梨园春》节目就证实了这一点。借助《梨园春》平台,不仅让河南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更加丰富,更推动了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喜爱甚至学习模仿,也带动了河南省经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五、结语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河南人,笔者深刻的认识到了曲剧的魅力。在历史的车轮行进中,本土文化深深

(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对中学生审美情操的积极影响,也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当依据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加强具有本土艺术特色的课堂教学,重要体现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另外要使课堂增强探索教学的部分。 

这就要求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不只能停留在让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层面上,还需要提高创造力。而音乐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教科书所规定的曲目的学习,更要担负起对本民族本区域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的责任。 

因此许多学校增设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也促进了本土文化的传播,使中学生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特色。 

三、校本课程引入曲剧元素的可行性调查 

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前提下,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2011年出版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能够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曲剧是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校本课程教学引入曲剧,是对本土文化传承的积极响应。 

笔者在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进行实践研究期间,曾经担任初中、高中班级的音乐课教师。为了深入研究曲剧引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笔者做了一套调查问卷,这套问卷得到了第二实验中学音乐高一、初一年级及本校音乐教师的大力支持。共计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其中高中126份,初中120份。主要涉及内容包括:学生对曲剧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待校本课程引入曲剧的态度,教师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所在学校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对于曲剧传承的观点认可度以及如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曲剧教学,通过统计,笔者以下表列出初步的一些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曲剧是河南省的本土艺术形式之一,但在中小学中的认知程度还需提高,中学音乐教学长期以教材为主,忽视了乡土特色的音乐文化的传承,曲剧作为河南省首批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对本土文化传承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当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四、曲剧作为校本课程引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 

首先,新课程标准的发行,指出了地方和学校应当结合地域特点,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这就有了政策支持,显示出了校本课程存在的必要性。为了响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河南省对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编纂也预留了一些空间,要求加入地方本土音乐的教学章节,这同时也为地方校本课程的推行,提供了支持。 

其次,河南省有许多的曲剧艺术家,他们对于曲剧艺术的传播有着极大的热情,学校可以聘请这些艺术家们为中学生教授一些专业的曲剧艺术知识,同时也在另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曲剧的支持,在社会上也可以形成曲剧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再次,河南省地方政府对本土艺术文化的传承也有很强的支持,政府逐渐认识到本土艺术能够帮助地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无形的推动作用。河南省电视台推出的《梨园春》节目就证实了这一点。借助《梨园春》平台,不仅让河南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更加丰富,更推动了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喜爱甚至学习模仿,也带动了河南省经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第9篇

一、平安先行,致力于多元素质养成的课间操文化建设

学校制定了《南平剑津中学课间操文化建设实施方案》,2016年9月,学校开始将紧急疏散演练融入课间操集队环节,设置了6分钟常规紧急(疏散)集队及4分钟紧急(疏散)集两种完全由音乐指挥的集结模式,只要紧急疏散的音乐响起,整个教学楼2000多名学生就会以班级为单位,有序、快速地下楼。此外,学校还建立了班级学生自主课间操管理申报机制,提出“我的锻炼、我做主”。多元化、整体性的课间操文化建设,涵盖了“珍爱生命”“紧急疏散常识、意识、能力训练”“班级、年段团队精神”“学生自主管理”“学生才艺展示”“健康锻炼”等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立足闽北,致力于乡土特色和科技创新的校本课程文化建设

学校开发了涵盖初中阶段全部14门学科的30余门校本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具体如下:

1.立足闽北特色的校本课程文化

我校开设了闽北茶文化研究、寻访历史古迹、中国剪纸、诗词楹联写作等特色课程。参与寻访历史古迹课程的同学做出了“弘扬成功精神,促进闽台文化交流”的课题报告,并尝试设计了“郑成功旅游系列产品”。得到了延平区旅游局等部门的肯定。参加地理组校本课程的同学,针对高植被覆盖率的延平区为何地质灾害严重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撰写的研究报告荣获了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有科技创新特色的校本课程文化

既包括生活中的物理、化学与生活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目,也有科技发明与制作、电脑机器人等极富挑战性的科目。通过动手、动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经典诵读,致力于人文素养的早读课文化建设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一天的校园生活应当从朗朗的读书声中开始。学校对早读课进行了改革,提出了“让早读课回归本色,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的建设目标。制定了《早读课课程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早读习惯。每周四的“子午书简”,不仅学生爱听,老师们也爱听。课程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2009年10月,作为学校典型案例入选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材料,南平电视台专程采访并作了专题报道。

四、专业发展,致力于高效和谐的课堂文化建设

1.构建高效课堂

学校制定了《剑津中学有效教学评估标准》,围绕学生学习心境是否愉悦、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发展、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认知水平是否得到了提升等问题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估。

2.成立学科教学教研指导小组,发挥引领作用

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研室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学校聘任校内外省市学科带头人和部分学科教研组长组成名师团队,培训内容有:解读《新课程标准》,系统研究分析教材等,发挥名师示范效应,促进教学经验交流。我校还制定了《剑津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奖励方案》,拨出专项资金,每学期对专业发展较快的教师进行奖励。

3.推进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学校统一制订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标准表、课堂学习小组评价标准、教师及班主任评价小组建设流程、南平剑津中学高效课堂、学生学习小组评价统计表。

五、活动载体,致力于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

学校每年都要组织科技体育文化艺术节,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平台。

科技体育文化艺术节的项目十分丰富。包括“诗词楹联大擂台”、现场作画、七巧板、生物拼图、剪纸、灯谜、不倒翁大比拼、电子闯关等项目。

在文艺汇演中,有甜美的歌声;还有动感十足的现代舞;有风趣诙谐的相声。教师歌曲联唱、教师时装秀表演更是把文艺汇演活动推向了。

第10篇

[关键词]城郊学校 办学特色 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发展的理念愈来愈被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尤其是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获得全面发展的倡导越来越被重视。但在这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作为城郊小学又该如何发展定位,一直困扰着好多城郊小学校长。

一、城郊小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城郊学校是指地处城镇与农村结合部的学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受城乡差异的影响,学校的发展和提升比城区其它学校有更多的制约与艰难。

1.学校办学条件有欠缺。学校规模相对较小,办学设施永远也及不了周边城区学校。在现在的教育形势下,老百姓评判小学好不好的标准中办学条件肯定是个大因素。

2.地理位置不理想。学校处于城镇和农村的结合部,是待开发的地方,因此眼前是不会进行较好建设,包括道路、环境等。

3.办学经费不够用。办学经费更是城郊农村学校的难题,因为班额规模小,公用经费少,对于实施新课程的设施添置,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公经费的开支已经捉襟见拙,教师进修培训等的费用更是难以支付。

4.生源质量差,家长配合少。城郊学校与农村学校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学生更容易更方便赶到城区,以致留下的少量本地学生是两所甚至几所学校筛选下来的,其他则是为数不少的外来民工子女。与之相连的是家长素质,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根本就是不闻不问,而且还有许多留守儿童。

5.师资队伍亟需加强。在城郊学校不但优秀教师几乎不可能调来,而且自己培养的优秀骨干走失严重。由于经费、课务、时间等因素,许多教师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进行业务上的进修和提高,因此教师整体素质相对低。

二、城郊小学发展的主要策略

1.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引领教师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更好更专业地发展是学校建设永恒的课题。学校立足校本培训,做好“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培训文章,即着力培养几个年轻骨干教师与普遍培训相结合,学科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师普遍提高相结合。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实践、勤反思的培训形式引领每个教师在学科知识和教学上更加专业化。

2.建设学校办学特色

⑴抓准学校办学特色。城郊农村中的学校,它的发展定位不能简单地模仿城区学校,因为城郊小学无法与城区小学竞争主要学科的质量,也无法从初中的反馈中求得好评,更不用说城区学校的那些规模大,生源好,师资强等优势了。因为城郊小学有很多的先天不足,所以只能立足自己的实际,利用自己的优势,找准和做好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才是更好的出路。

作为城郊小学就可在“农”字上找特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的地域优势和人力资源,像余姚市双河小学,学校附近有不少的花木栽培基地,杨梅基地,许多学生家里有苗木基地或杨梅山,许多家长就是从事这行业的。所以就利用了这一点优势,确定以“亲近绿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具体又分为绿色环保、苗木栽培、园林绿化和盆景制作四个版块,以此来促进学校的发展。

当然,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是学校特色最本质的内涵,它不仅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为当地的建设培养实用人才,还可以加强互相帮助的教育,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教育,也可以使学校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

⑵抓好学校办学特色。确定了办学特色项目,创建的过程也必须注重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要立足自身的资源,做好内涵发展文章,还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周边的资源,抓好各种资源的整合,促进学校特色项目的有效开展。如余姚市双河小学在“亲近绿色”办学特色的建设中就通过了多种有效的载体和渠道来进行创建,收到了良好效果。

①课题引领。学校走特色项目课题化的策略,先申请了《国际生命树,绿色的呼唤》活动项目,开展了“以教育为目的,实践为手段,社会为纽带”的生命树系列活动。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发展研究》,并承担了其中的一个子课题《农村小学生命树活动建设的实践研究》。

②开辟劳动基地。除了充分利用校园内的绿化园地外,还在学校旁边开辟了一块学农基地,另外还与有关家长联系,把他们的苗木栽培基地、杨梅基地作为我们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

③尝试平均每周一节的综合实践课。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利用自编的校本教材,以“亲近绿色”为主题,平均每周安排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④各种学科的合理渗透。校本课题的实施,光靠每周一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校本课程以“爱绿护绿、保护环境”为主题,这些资源在小学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常识等学科教材中就丰富的蕴含着,可以说小学的每一门学科都是校本课程渗透和实施的绝佳载体。

⑤班队活动的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双河小学“亲近绿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就源自少先队“国际生命树”活动。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少先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

⑥兴趣小组的拓展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小组都组建了各自相应的兴趣小组,带领兴趣小组的成员积极开展活动。

⑦社区实践的渠道拓宽。学校特色教育不仅着眼于校内,还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⑶特色教育实施成果。通过一系列的创建,不仅学生学生的爱绿护绿、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劳动技能得以提高、劳动习惯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乐发展。而且还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肯定,效果延伸到了社会和家庭。

由于学校在切实抓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认真做好“亲近绿色”这学校特色,不仅生源增多了,教学质量提高了,社会群众评价好了,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先后获得各级多项荣誉。

第11篇

[关键词]国际理解;国际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校本课程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文化,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初期,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人类不同的群体之间的交流严重缺乏,一些在特定的区域内相对强大的群体,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甚至肆意地践踏其他文化。即使是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之间的误解、矛盾和纠纷依然存在,而且层出不穷。增强国际间的交流、理解与合作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其目的是“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所以,在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既是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强烈需求,也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

1.国际理解指的是人类跨越国界、种族和文化的理解。其目的是促进合作和维护和平,其原则是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群体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2.国际理解教育是指基于上述目的与原则的教育,即以实现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以及相互合作的教育;是通过对不同民族、国家和文化等差异的理解教育,消除隔阂,促进合作,最终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了解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内容应涵盖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及传承教育;二是全球化的胸怀与视野教育;三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教育;四是对和平、人权、公正、开发、环境等重大国际问题的正确世界观教育;五是国际沟通与交往的实践能力教育。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途径及措施

1.构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机制。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学科渗透。中小学各学科中都有着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要充分挖掘、科学整合国家课程中能够作为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内容,注重不同学科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渗透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成立研究及实施学科渗透的学校机构,开发和实施学科渗透校本课程,形成国际理解教育的学科教学渗透机制。要立足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有机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提升学生国际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认同的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如在人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可把本国的学科发展与世界文明的发展有机结合,从整个世界或地球的角度关注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理性分析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多关注那些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为人类构筑福祉的国际机构的发展,多关注那些为人类的自由、公正、人权以及为捍卫神圣的科学而进行的抗争或斗争等。

2.研发并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保障之一。从学校文化的层面上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从课程文化的角度上看,校本课程的研发可以缩短“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之间的距离,使课程向综合性、多样性方向发展,让教育充满时代气息;从学生发展的视角上看,校本课程的研发有利于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养成。

在小学阶段,可以开发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重大节日、国际礼仪、生态环境等方面相关联的校本课程;在初中阶段,可以开发与国情了解、国际人权、多元文化、信息交流等方面相关联的校本课程;在高中阶段,可以开发与和平、人权、发展、环境、人口、贫困以及文化多元和社会公正等方面相关联的校本课程等。

3.开展师生直接参与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让师生直接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一是开展与外语教育课程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比如西方经典名著选读、英美文化研讨活动、东西方文化比较活动等。二是可以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以及研究性学习计划,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活动。三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社团活动。如“模拟联合国”“西方文化研究”“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外国文学巨匠研究”等团体和研究小组。四是举办国际文化节。充分利用外教资源,通过介绍国际文化、英语演讲、校友介绍国外学习经历、国际风土人情等活动,增强国际理解教育。五是与境外学校建立姊妹学校伙伴关系,积极推进友好互访,加强课程合作,拓展学生海外研修或游学活动。积极开展AFS、YFU等学生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拓宽孔子课堂等文化交流互动渠道,让更多学生获得海外学习、生活的经历。

4.创新或完善国际理解教育的设施环境。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物质环境的创设也非常重要。要开发与国际理解教育相配套的实验仪器、演示设备、活动设施以及其他物质载体,特别要重视信息技术的研发,运用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开发高效、便捷、互动的国际理解教育教学辅助设施设备及教学空间。比如,学校可视条件创建西方文学馆,或是在学校图书馆专门设立西方文学阅览区;设立与声、光、电相结合的外语电子阅览室;可与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合作,建立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基地;利用外教资源,开辟Coffee House,以利于外教与学生面对面轻松交流;利用学校网站,创建外语教学网络学习互动平台等。

5.创办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国际课程班。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特别是高中学校都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成立了国际课程班,可以此为基地,研究国外教学课程的特点,寻找国内外课程资源的结合点,由点带面,逐步探索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新途径。比如,江苏的一些高中与澳大利亚南澳洲高考局合作成立国际SAM课程班,与美国大学理事会合作成立国际AP课程班,与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合作成立国际SAT课程班,与日语专修学院合作成立国际日语课程班等。

6.创建国际理解教育的国际文化环境氛围。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思想对话和文化理解。学校可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校报、宣传栏、展板等各种形式,多渠道宣传、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基本内容,在全体师生中营造浓厚的国际理解教育氛围;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积极思考,增长见识;开设虚拟课堂,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交流;加大聘用外籍教师力度,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贯彻和实施等。

三、国际理解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

在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与国际接轨已经逐渐成为了基础教育的一种潮流或趋势。建立国际学校、引进国外课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对外的人员交流和活动、强化外语教学、参与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等都可以被看做为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之一。但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同时也是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12篇

一、主题教育型

(一)主要特征

主题教育型课程具有如下一些特征:主题切口小,针对性强;教育时间相对集中,时间安排相对灵活;教育主题与各年段生命教育的内容相匹配;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注重体验,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合作性。

(二)课程目标

主题教育型课程旨在:整体规划,形成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题内容序列;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实施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序列;学生能初步掌握必要的知识与生存技能,能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随年龄的增长逐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课程内容

主题教育型课程划分为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三大主题模块,课程内容涵盖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内容。

(四)课程实施

主题教育型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和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实施生命教育尤其指主题目标和内容鲜明的生命教育课。主题活动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传统的节日、纪念日活动,以及仪式教育和学生社团活动。

〖案例〗上海市花园学校以生命教育为主线,统整和丰富了已有的主题序列,呈现出这样几个亮点:一是师生共同参与开发校本课程。学校从尊重和信任学生的角度出发,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编写教材,使学生既成为教材的学习者,又成为了教材的创造者。二是将主人公“园园”贯穿校本课程。“园园”是花园学生的形象代表,她活泼、可爱,身上有优点也有不足,她的成长过程代表了花园学生的成长过程。三是形成了前后连贯的、更为科学的主题序列。他们整合了学校原有的德育教育主题,从生命教育的视角进行挖掘、梳理与提升,形成了五个年级的20个主题。如一年级的“真高兴,我是小学生啦”,五年级的“我自信,我是花园毕业生”等。在此基础上,他们初步形成了富有个性的花园学校主题教育型校本教材:《我在花园中成长》。

二、综合探究型

(一)主要特征

综合探究型课程的特点在于:课程形态以直接经验为主,无论是学科课程已经涵盖的生命教育领域,还是未曾涉及的范畴,综合探究类课程都可以介入;课程内容设计以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为基础,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实施方式灵活、多样,评价方式自主、多元。

(二)课程目标

综合探究型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通过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生命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技能与认知等得到综合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和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帮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掌握生存技能,感悟生命价值,树立积极的生命观。

(三)课程内容

综合探究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生活适应方面:培养生活习惯,学会与人相处,调适生活态度,调节自我情绪等;伦理道德方面:培养道德思考能力,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促进道德实践;生理健康方面:认识人体结构,认识营养健康,倡导健身运动,学会预防疾病;生涯发展方面:了解个人特质,开发自我潜能,培养学习态度,规划个人生涯。

(四)课程实施

综合探究型课程的实施主要以课题研究和探究活动两种途径进行。课题研究主要是师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活动则通过设计适合学生自身生活经验且具有社会时代特点的活动内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课例〗闵行区浦江三小顾华平老师――“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活动

本课的教育线索在于,让学生了解果蔬名称及其生长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热爱生命的意识。

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先让学生直观感受那些品种繁多、形态各异的瓜果蔬菜,引发其对农业的浓厚兴趣;然后在基地工作人员的介绍和指导下,学生们亲手种植果蔬苗;制订计划,定期观察果蔬苗的生长情况,写下观察日记。这样,在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与生命有关的知识,认识生命的意义,从而懂得尊重并珍惜生命。

三、学科融合型

(一)主要特征

学科融合型课程的主要特点:该课程类型需要在各学科已有资源中进行挖掘和组织;课程组织形式随学科不同有所区别,其组织形式是随着学科的变化而变化的;可在不同学科中展开,任何一门学科中都可以发掘出生命教育的资源,所以生命教育可以在不同学科中同时展开。

(二)课程目标

学科融合型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使不同学科都成为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平台,提升生命教育的实效性;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熏陶下,从各个角度理解生命教育,提升对生命的认识;挖掘各学科生命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合到整个生命教育的系统中。

(三)课程内容

学科融合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显性课程中关于生理、健康和安全、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知识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隐性课程中关于生命教育的作品、题目、人物和故事。

(四)实施途径

学科融合型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有:挖掘既有各学科课程(主要为文科课程)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合到生命教育内容框架中;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不影响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前提下实施生命教育;采用讨论、探究等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案例〗北桥中学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提出了不同学科贯彻生命教育的原则与要求。教师们通过反复的摸索与反思,探寻学科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资源。语文教师依据学科独有的人文特点,对教材的解读视角和鉴赏策略进行转换并灵活运用;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林则徐《》到现代学校生活中的禁毒教育,讲述历史的兴亡、更替、发展、进化,以古鉴今,聚焦现实;地理教师更强调人文内涵,在内化生命资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健康的环境意识、人口意识、能源意识、节约意识;在数学学科,他们给应用题“安”上一双生命的眼睛,“以精心设计数学应用题内容为支点,渗透学生常见常用的生命知识,以期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社校互动型

(一)主要特征

社校互动型课程的主要特征:可利用的生命教育的资源比较丰富;注重营造和谐、愉悦的社区教育生态环境;学校、家庭、社区间的合作能使生命教育的开展形成合力。

(二)课程目标

社校互动型课程的目标包括:营造和谐、愉悦的社区教育生态环境;整合社区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学校、家庭、社区合作运行机制;形成家庭、社区、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

(三)方法与途径

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和社区的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在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绿地和农村劳动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人的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具体措施:充分开发与整合社区课程资源;成立由学校、家庭、社区代表组成的生命教育议事会,统筹学校生命教育工作;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志愿者队伍,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人力资源。

〖案例〗江川路小学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制订了社校合作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使学校、家庭、社区在实施生命教育中形成了合力。一是分类整理,最大程度上挖掘社区资源。江川路小学根据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和学校实际,对江川街道所属的各里委、企事业单位和家庭做了详细调查,将社区生命教育的有效资源进行了分类整理。以生命教育为主线,将资源划分为医疗、科技、环境、法制、消防等若干类,并和相关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形成了有效互动、资源共享的教育大环境。二是内外兼修,建立新型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学校打破了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方式,积极邀请社区相关单位参与,建立了“三方”联动会议制度,定期开展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研讨会。与此同时,学校内部建立了年级组生命教育课程分项目运行制度,建立了课程研究和实施的扁平化管理网络。三是拓宽途径,创新课程实施方法。学校积极创设网络平台,开展了“项目研究网上行活动”,使生命教育课程通过校园网与社区、家长进行充分互动;通过网络构建分项目融合互动的团队合作模式,由年级组直接与家长、社区商讨、决策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还积极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参与《居家安全》教育系列影像教材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