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7:11: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首先,国学教育不应该只是为学习知识而学习,还要为学生的人生和未来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为社会发展起到建设性的作用。我们不能把国学看成是一门“绝学”,把学生关在象牙塔里机械地照本宣科式地传授一些“子曰诗云”一类的国故。中国古代主流意识形态中,文教观始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文”的主要作用是化成天下,或者说,文是工具,教化天下才是学“文”的目的,只知道摇头晃脑吟诗诵文的书生一般被视为酸儒或俗儒。我们今天的国学教育要深刻地关注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认真研究国学与社会现实需要的交叉点,努力使国学教育深深植根于现实的土壤。这不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关键,也对国学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当前的国学教育明显表现出一种重技轻道的倾向,这与国学自身的内在要求是相违背的。儒家传统文化观始终是把“立德”放在首位的,“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圣人立言的目的是为传道,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观始终坚持文道一体论,在个别时期甚至出现重道轻文的倾向。重技术层面的“文”,忽视思想道德层面的“道”的轻道重文倾向在历史上始终是为正统儒家学者所痛斥的。重视知识层面的传授当然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仅仅停留这一层面而不进一步挖掘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背后的道德动力,这样的国学教育将是肤浅的,不具备可持续性。
第三,当前以课外活动为形式的国学教育多以经典阅读、学术讲座和参观了解文化遗产为主,但是教师对学生经典阅读缺乏系统地跟进指导,使得这一学习活动呈现出明显的随机性和不系统性。学术讲座和文化遗产参观等学习活动受制于外在资源的限制,无法把学习者的自身需求与学习活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习者只是被动地接受,难系统地、主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
党和政府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十七大上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社会各阶层的人文关怀。这一要求对国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探索国学教育新方法时必须以此为基点,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首先,国学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加明确地表现出一种指向人的内心的关怀。关注人的内心情感始终是我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00年前的汉乐府创作即是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为原则的,从南北朝钟嵘的“滋味说”到唐代大文豪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再到明代汤显祖的“情之所起,一往而深”的主情说,这种对内心情感重视的创作主线始终不绝如缕。我们今天应该重视国学作为情感药方作用,为机器化大生产时代给学生所带来的情感垒块找寻一条救赎之路。
其次,当“和谐社会”作为当代治国理念提出之后,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一理念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中和为美,和而不同等观念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二千多年,为学生提供和谐世界、和谐人生的教育应成为我们当前国学教育的题中之意。这种和谐思维既包括内心的情感和谐,也包括身外的生态和谐。面对复杂多边、压力重重的环境,君子求诸心,内心的安宁是化解浮躁、压抑心理的一剂灵丹妙药。这种思想从孔子、老庄到魏晋的玄学家,再到新儒学之濂、洛、关、闽诸学派,无论儒家还是道家的思想里,都能觅得到其踪迹。生态和谐的观念在传统文化里也源远流长,从上古时代的文化里,我们能看到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感;从“天人合一”的思想里我们能发现古人对和谐生存环境的孜孜追求;从山水诗派和画派的艺术作品中,我们能看出古人对优美自然风光的醉人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是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和思维模式的变化对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当代学生基本上都出生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生于一个中西方文化大交流、大碰撞的时代,其思想道德呈现出一种极为复杂的多样化态势,其思维模式表现为继承中有排斥、发展中有叛逆的矛盾现象,国学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现代文化语境在对话中交融方面,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找寻一条切实的出路。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国学教育方法上做了新的研究探索,总结出四种新的教学方法:
一是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国学教育方法。这是一种立足传统的教育方法。古人在文道关系上多持“文者,道之器也”的观点,认为文是载道的工具,只注重“文”的学习是舍本逐末。古人认为学者立身要正,读圣贤书首要的任务是要“养天地之正气”,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只是吟风弄月的文人是被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只会雕虫篆刻的人是被主流文人耻笑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说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国学教育模式是一种回归古代文化传统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法要求:技术层面上,不以死记硬背具体的知识点位目的,而是要深入挖掘文化话语潜藏的微言大义,发觉文本背后的思想意义和道德价值,并把这些思想道德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以达到提升其道德素质的目的;教学组织上,突破传统的封闭的文化课教学模式,可以把传统文化教育与主题班会、主题团课甚至学生入学教育、就业教育相结合,以达到全方位、持续性的道德教育;师资力量上,可以尝试加强以辅导员为主体的教学队伍的建设,首先从辅导员国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开始,然后由辅导员向学生辐射;业务考核上,可以把文化知识的考试与学生平时的操行考核、诚信档案建设等相结合。
二是以社会实践为本位的国学教育方法。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文化课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远离甚至是隔绝的课程,只是一些摇头晃脑的老夫子煞有介事地讲授一些与现实无关的古董文化,事实上这是很错误的认识。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旅游业蓬勃兴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特别是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振兴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这种新时期的经济脉动必将给文化的发展带来绝佳的机会。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精神好文化层面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这不但要求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也为社区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乃至区域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契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学生社会实践、学校和地方文化共建等方式把课堂教学向外延伸,构建以社会实践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要以案例教学为主,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文化需求为目标,以个案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以点带面,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组织上要以小班化、小组化乃至个人研究为主,教师由讲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活动指导者的角色,教学设计不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是以解决问题为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以致用;师资力量上,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学术素养要求较高,要配备专业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必要时可以聘请社会文化名流和学者来指导;业务考核上,以单位教学时间内指导的学生成果作为衡量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的首要标尺,辅之以教学指导成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兼顾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是以心灵关怀为本位的国学教育方法。当前的国学教育教学方法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外显的、易于量化的课业成绩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心灵发育和情感关怀方面的巨大作用。当前的学生成长经历中缺乏苦难和挫折经历,承受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明显,所以在学生涯中每每遇到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挫折,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方面都可以为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情感药方,如文学是人学,是与人的心灵相关的学科,艺术是人的情感的外显和结晶等等,要充分运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灵关怀。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以交流式和对话式为主,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理解沟通,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宜以一本教材为主,照本宣科,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内容开展教学;教学组织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需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教学,教师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兼顾心理辅导,这样的教学活动最适于在心理问题较多的专业和班级开展;师资力量上要以专业指导教师和心理辅导老师为主构成,可以单独任课,也可以相互结合上课,同时要加强对心理辅导老师的传统文化培训和装也指导老师的心理学知识培训;业务考核以目标学生群体的评价和单位教学时间内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解决率为主要考核指标。
关键词:多元视角 民间美术课程 教学设计 实践研究
《陇上民间工艺品赏析》课程是我校2008年针对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艺术课程,主要以甘肃地区民间美术为主,并结合其他地区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艺术特征,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课几年来受到学生的欢迎,并成为学校公共艺术课程中比较有特色的一门课程。回顾几年来这门课程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既有经验的积累和收获,又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
课程开设之前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一是对学生具体学习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我们对在校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随机访谈,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对民间艺术都有所了解,但仅限于知道几个不同种类。极少数学生对一些民间艺术种类有较深入的了解,主要因为参与过家乡民俗活动或者民间艺术创作,多数学生对民间艺术基本知识、艺术特征、创作特色和蕴含的文化意义都了解极少,充分显示学生对民间艺术了解甚少,知之甚少,民间艺术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对大学生来说严重缺失,充分显示了这门课开设的必要性。
二是对已经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行梳理。当前,学校已经开设了《音乐修养》、《美术欣赏》和《艺术美育》等课程,没有独立的关于民间艺术的课程,即便开设课程中有部分相关民间音乐、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的内容,但因为所占比例极少,讲授中大都是简单介绍,缺乏更深入的探讨,因此将民间艺术作为主要内容引入课堂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拓展公共艺术教育空间,为学生提供更新颖的艺术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借助民间艺术强化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和教育,特别对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更利于从这一方面接受和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其文化素养。
三是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对课程进行定位。因为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公共艺术课,必须兼顾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课程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对文化意蕴较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又要体现其普及性,即从更广面上对民间艺术相关基本问题及作品进行赏析和介绍,还要兼顾其趣味性,有一定的学术性。
学校所在地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古丝绸之路穿越全境。境内有汉、回、藏、东乡、保安、裕固等多个少数民族共同生存,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艺术,呈现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名家辈出,艺术成果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的特征。这些带有原生态味道的民间美术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传递着深厚的文化信息,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有鉴于此,我们最终确定以甘肃地区民间美术为主要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同时将其他地区的民间美术种类引入课堂,形成一个可以比较和凸显特色的大的民间美术研究背景。因为甘肃地区民间种类丰富分布很广,最后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种类如庆阳香包刺绣、陇东皮影、临夏砖雕等作为课程主要内容,又因为有些民间美术有很强的工艺性如民间泥塑、雕刻,所以征求各位专家老师的意见后将课程命名为《陇上民间工艺品赏析》。
二
在此基础上,对整个课程教学活动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设计。
首先,调整教学理念,从多元化角度对课程进行分析。通过多年艺术教育实践我们已经感觉到单一化的教育教学必须摒弃,多元化教育教学方式才是出路。多元化是基于当今多元文化共存发展并影响这个社会进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认识和感知事物的方式,要求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对不同观点,尊重多元文化价值,从多个视角和概念认识和解释世界。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强调教师既是知识的主要传导者,更要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和对话者,提倡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能力,重视整个教学的多元化设计。就本课程来讲,因为以提高审美能力,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因此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程形式等方面都要进行多角度考虑,以多元化方式进行设计,构建一个开放的、多维的、立体化的民间美术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多角度体验、感受和把握民间美术,全面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水平。
其次,精挑细选,对课程内容进行多元化设计。甘肃地区民间美术资源丰富,主要包括:陇东皮影、临夏砖雕、天水雕漆、甘谷脊兽、兰州刻葫芦、裕固族刺绣、藏族服饰、夏河拉卜楞寺唐卡 、酒泉夜光杯等,为教学资料收集和选择提供了比较便利的条件。经过反复比较斟酌,最后选择了甘肃民间刺绣、甘肃民间剪纸、甘肃民间皮影、甘肃民间雕塑等五个大类为主作为课程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庆阳香包刺绣、庆阳剪纸、环县皮影、临夏砖雕、兰州刻葫芦、傩面雕刻等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之所以选择这些内容,主要因为:一是这些民间美术品类是甘肃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有众多关于它们研究的文章和著述,基本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科学的认识和观点,为课程理论化、深入化奠定基础。二是尽管品类不同,但其包含的民间艺术创作思想、创作心理、造型手法和特色,特别是它们显现出的地域性特色和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都表现出一致性,是共通的,利于学生体验、感悟和领会传统文化的意义。三是这些民间美术品类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最接地气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较多的民间美术作品,加之多数是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品,易与学生产生亲近感。确定这些内容,主要是想借助多品类的民间美术,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充分感受蕴含其中的文化意蕴,热爱学习传统文化。
再次,以实践为主,对教学方式进行多元化设计。选择了教学内容又应该采取怎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这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怀特海曾精辟地指出:“学习过程存在一种从属的应用性活动。”①■杜威认为真正的知识和富有成效的理解是探索和行动的产物,未被应用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理论学习必须结合实践体验才可以完成知识结构建构,产生有效学习。艺术是十分感性的,在很大程度上靠学习艺术的人自己体会和感悟,这种感悟需要在具体情景中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即只有通过亲身接触才能获得更多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民间艺术的学习也一样,如果能深入其中亲自实践,获得的感受和认识就应更加丰富和全面。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将实践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并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做、画、演、观、找等方法。
所谓“做”主要指在学习中以技巧学习和创作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主要针对课程中民间剪纸、版画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画、剪、刻、印等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在创作中感受和体会心理状态变化,把握造型和用线规律和特色,通过这一系列过程逐渐领会蕴含其中的文化意义。所谓“画”主要是针对皮影造型和傩面造型赏析等内容,让学生结合皮影、傩面造型的规律和艺术特色,根据自己对人物的认识和感知进行人物形象设计,并以脸谱的形式描绘下来。“演”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到民间艺术活动中,课程中关于皮影和傩面的赏析离不开它们依托的表演,鉴于此尽量提供一定表演空间和场所让学生参与到相关表演活动中,在唱、念、演中进一步获得对皮影和傩面造型的认识和感受,充分感受到奇特的艺术魅力。“观”主要指观摩相关视频材料,因为条件所限有些民间美术作品很难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还有一些民间工艺品制作方法的介绍要借助视频材料,以便让学生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另外,以开放课堂形式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民俗馆等,以便同民间美术更近距离接触。还有“找”就是自己发现身边的民间艺术作品,一般是课前先提出要求,设定目标,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寻找身边的民间艺术家,发现民间美术作品,收集整理资料并加以总结。主要是督促学生不断发现和感受身边的民间艺术,培养一双真正发现美的眼睛。
当然整个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因时因地加以调整,以更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状况,或者以动手为主,或者观摩与动手相结合,或者表演和讨论穿插,等等,总之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宽松、更开放、更活泼,充满动感的学习环境,期望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学中不但重视教师指导、引导下的学生实践活动,同时借助理论知识的介绍铺垫和最终回顾、讨论和总结,完成整个教学工作。
最后,全面考虑,对课程形式进行多元化设计。改变目前民间美术课程只注重课前准备及课堂教学设计的状态,充分考虑课后学生的拓展学习和知识巩固。主要包括:第一,开发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借助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手段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计划地自主学习和反复学习,加之信息含量巨大,更利于学生建立符合自己学术兴趣和适应性强的知识结构。根据网络课程明显的优势,我们开发了《陇上民间工艺品赏析》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同步呈现,一方面是将课程素材、作业完成、问题讨论等通过网络呈现,使课后拓展学习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将大量甘肃地区的民间艺术资源(图片、视频)等纳入其中,对有限的课堂教学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第二,建立了学校网络艺术平台。用于教学共享的艺术教育网络平台――《馨・漫步》,为学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艺术课程学习资源,以及大量有关艺术的图片、音乐和文字等信息材料,特别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相关资料,扩大学生学习艺术的视野,拓展艺术教育渠道。第三,建立了艺术论坛群。利用群的方便、快捷等特性,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一个相互沟通艺术信息,共同交流艺术心得,展示艺术作品的良好互动平台,营造了自由、宽松、有趣的艺术交流氛围,让学生课余也能感受到艺术的存在和魅力。
三
通过近几年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将甘肃地区民间艺术的丰富资源引进学校艺术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欣赏甘肃民间艺术,了解甘肃历史文化及传承规律的环境,创设了良好的了解、体验和感悟民族文化艺术的平台。同时,为学生从这一角度体验、感受和享受艺术创设了新的空间,既有利于推进甘肃与其他地区文化艺术的交流与沟通,又为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继承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其次,将不同民间艺术以适当形式纳入学校艺术教育体系中,不断提炼和完善,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情景与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受益良多。有同学认为通过自己创作作品和比较分析,终于对哪些作品好,好在哪儿有了进一步认识;有些认为对甘肃地区特有的一些民间纹样的特征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些认为对如何欣赏这类作品有了较深的感受,有些学生要求教师再介绍一些制作方法,等等。总的看来,这门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成为学校一门较有特色的艺术课程。
第三,通过本课程建设和教学探索,促进了学校其他民间艺术课程建设和实践,我们以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开发为基础形成的各类民间艺术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运用和总结,强化了课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层次较为清晰,具有一定逻辑性的民间艺术教育课程群,充实了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多角度强化了艺术教育效果。
第四,借助网络技术开发的艺术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艺术课程学习资源,以及大量有关艺术的图片、音乐和文字等信息材料,特别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相关资料,扩大了学生学习艺术的视野,拓展了艺术教育渠道。
四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各方面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成效,因此应该不断结合这种改变加以调整。随着教学实践不断进行,一些问题逐渐显露,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首先,如何将甘肃地区民间艺术这些丰厚的资源嵌入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网络艺术、艺术美育等相关课程模块之中,有点有面地嵌入其中,让学生对甘肃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与艺术地理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因为这种了解必须建构在艺术学知识体系之中,学生才能将民间艺术中的艺术精髓内化于心,使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在新时期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成为可能。
其次,因为参与教学工作的教师没有专门从事民间美术研究的,对于民间艺术一方面研究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实际接触比较少,导致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仍存在不足,因此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更多地仍停留在对民间艺术表象的关注,缺乏对其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研究和关注,不利于引导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机会使教师深入研究民间艺术,从民间艺术中汲取更多有益的营养,丰富民间艺术理论知识,扩展自身知识储备,提高民族文化素养,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最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教学设计的结合仅限于如何将欣赏内容用媒体技术呈现出来,缺乏课后网络技术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的探索,无法展示更多优势,达到预期效果。即与艺术教育教学需要相适应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等应用整体能力不足,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和创新,对信息的合理利用不能真正达到教学要求。
注释:
①付殿英.遥远而有震撼的回音―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及其深远意义.外国教育研究,2004,12.
参考文献:
[1]毛攀云.地方高校如何讲述民间艺术――以梅山民间艺术为例.高教探索,2015,5.
[2]闫莉.高校美术课程引入本土民间美术教育改革的分析.美术教育研究,2015,2.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又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平台。创新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高校应当在课程教学层面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然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却与创新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悖离。因此,探讨创新教育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悖离与融合意义重大。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悖离与融合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悖离
创新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积极探索并推动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专业教学要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涌入国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不断发生碰撞与交流,使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的教学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困惑,中国古代文学面临着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以及大众娱乐性为导向的新媒体文化取而代之的窘境。与此同时,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还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不断被压缩、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教师队伍不断缩减、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整体教学缺乏配合和持续等诸多矛盾,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教育原则走向了悖离。1.教育观念沿袭传统的文化教育理念,与当今时代对创新教育的需求严重脱节文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和其他意识形态混沌包裹在一起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呈现方式。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往往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仅注重文学史基本常识和经典文学作品的介绍。然而,从时代呼唤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层面来讲,却是过于狭隘的认识。因此,从文化大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与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建立文史哲不分家、近现代与古代相延续的回归意识,更有利于在宏观背景下准确地人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古代文学在今天的传承意义。古代文学经典自身文体发展的局限性,及其与当下时代及话语氛围的差异,容易引起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层面的困惑和不解。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及时修正和纠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误区,从而发挥其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2.教育模式呈现知识灌输和模式化的特点,无法真正起到创新教育和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的重担。然而,在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迅速崛起下,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载体却日益受到青年学生的误解和冷落。长久下去,必然导致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沦入狭隘的恶性循环,原本活生生的文学课堂成为了僵死枯燥的文体讲授和知识传授。现有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对课程的陌生感和隔膜感日益严重,使青年学生丧失了学习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的兴趣。3.教学测评形式单一,无法真正体现创新教育的成果古代文学教学受制于传统的考评方式,在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水平的评价上往往直观、机械和单一,不仅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因此,针对当前高校古代文学的教育困境,教师要改变过去以高低分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旧观念,更多思考古代文学对于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熏陶和养成,在把握当下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向素质鉴定观念转变。
二、创新教育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实现路径,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创新源自对传统文化的合理继承,并通过文化的延续得以历史演进中实现。然而,传统文化自身积极性与消极性的共生性,又决定了传统文化必须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介入与引导,才能担负起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任。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开展创新教育,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通过衡量古代文学在当今社会对于文学发展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创新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1.在教学理念上,建立文化大视野下的开放文学观,将创新教育融入文学教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要确立“文化创新”与“精神涵养”的核心教育理念,既要注重在知识传授基础上的文化传承,又要注重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实现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之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知识传授、精神陶冶和灵魂引领的和谐统一。任课教师和授课对象只有深刻领悟本门课程的内涵,正确认识古代文学课程文化传承与精神涵养的课程定位,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古代文学“无用”论,才能避免本门课程陷入枯燥和僵死的境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精神核心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相一致,具体来说,即古人面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所持有的高尚品质和优雅胸怀。这种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属于历史的产物,然而又同时具有超越历史的永恒性,是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创新的根本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该门课程的教学应当从民族文化传承和培养学生国学素养的目标出发,引导学生适应新时代环境的要求,依据当下时代精神和思想去解析古代文学现象的得失优劣,去衡量古代文学在当今条件下对于文学发展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才能使这份财富在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2.在教学设计上,采用研究型的教育模式,实施创新教学研究型教学模式起源于西方,旨在促进已经具有一定知识积累、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和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高校学生自主性、深层次学习,启发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转变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固有特色,在教师的“教与研”和学生的“学与研”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关系。古代文学课程设计只有构建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本门课程从知识传授到文化创新及精神涵养的的教学目的,起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1)高校古代文学教师配角角色的重新归位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便于知识传授,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容易抑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独特见解的创新性人才。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只有完成由教师向“学”和“学生”为中心的根本转变,才能实现高校古代文学教师配角角色的重新归位。(2)强化经典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核心地位经典作品是构成及体现古代文学史的基础构件,是动态鲜活的文学史料。但是,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却只注重史的描述阐释,在教学顺序上先把文学理论、文学发展规律等结论性的知识讲出来,再举出与其相符合的作品加以证明,即先史后诗、以诗证史。这种讲授方法便于实现知识的灌输,但却从根本上违背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正向的思维顺序,极易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结果而无暇追问其过程和原因的现状。因此,古代文学教学重心要从先史后诗、以诗证史向先诗后史、以诗导史转变,先讲读经典作品,在大量作品感受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发的推导概括出史实结论。只有这样,通过确立文学鉴赏的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核心地位,才能使学生逐渐学会感受分析作品,养成自主研习、创新性学习的习惯。。(3)通过增加课前准备环节和课后提升环节,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前准备环节和课后提升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充分利用这两个环节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创新能力的保障。这两个环节是学生作为主动选择、研究及问题解答者和教师作为学习研究活动组织引导者身份确认的必要环节,对于创新教育及文化创新有着重大意义。3.在教学策略上,注重采用还原与移植的教育新策略,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当积极寻找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的契合点,通过“还原”与“移植”的教育新策略积极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话。还原指的是在历史还原中解读经典文本。首先,还原历史背景,凭藉历史背景丰富知识结构。其次,还原创作背景。在经典作品的赏读过程中,结合作者的性格、气质、心理、教养、师承、人生经历以及创作背景等复杂的因素理解作品。再次,尊重历史人格。阅读经典作品或是评价古人时需要理解当时的道德评判标准,尊重古代文人的人格精神,真正做到“理解之同情”。最后,模拟情感体验。重构当时的具体场景,模拟人物当时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在深刻的心灵感悟与细腻的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古人的情感交流。移植是指将经典作品移植到当代文化新语境。对古代经典作品中体现出的人生感叹、生命呐喊、人文关怀等兼具历史性和共时性特点的主题进行现代化阐释;有意识地将文学形象移植到现代价值体系的标准下重新进行审读;充分发掘古典作品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及情感构建的意义,努力构建出情感共鸣的境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经典文本与现代影视改编的对比性赏读中,探析各自的优劣,自觉地回归经典,真正欣赏到经典文本的独特魅力。
[
在视觉文化语境下,高校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应由传统的“美术创作能力”扩展为“视觉表达能力”,包括:视觉感知、思维和表达能力。它既包括了原来的“美术创作”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和过程,同时又添加了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融入学生的学习和创作之中。学生的思考方式、创作方式和作品的展示方式将更加多样。在创作思路上,更加突出个性的养成和表达;在创作方法上,多元融入现代生活中的视觉元素,特别是将新媒体、新媒材等完全视觉的手段添加进入创作的过程;展示的手法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既有图文并茂的展板(文字、图片、表格、版面设计等)、又有展示所收集的实物或制作的模型(展台设计、实物布置、模型设计和制作、灯光、音乐等)、展示视频、PPT或专题网页(网页设计、图文处理等)……传达着创作灵感当中既无需翻译却又是文本话语难以表达的概念信息。视觉文化情境下的高校美术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该调整培养目标,加强外延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差异性和广泛性,在一种更加广泛的视觉文化语境中,准确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等,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二、视觉文化背景下河南独特的美术课程资源优势
河南位居中原地区,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历史之缩影,古为“豫州之域”,九州之中心,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说:“一部中原史,半部中国史。”历史的长河在河南的土地上积淀出厚重的文化资源,一条母亲河,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四座古都,文物遗迹众多,人文景观重重,灿烂辉煌的古代科技、文化、艺术瑰宝,世代相传的文化习俗,均彰显着河南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就可观的美术遗存种类来说,河南拥有传统美术中的彩陶、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墓室壁画、画像砖石、宗教造像、陵墓雕塑、寺庙宫观、楼阁殿堂、碑阙石刻等各类经典遗存;就可寻可访的民间美术资源来说,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桐柏皮影、沈丘顾家馍等无一不是我国民间美术宝库中的朵朵奇葩。因此,从上层美术形式到乡土民间美术,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河南都产生了代表时代文化最高水准的美术创造,这足以从一个侧面展示古代河南乃至中原的美术及文化历史面貌,展示了其作为当时主流的、核心的文化艺术形态对中国传统艺术乃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影响与贡献。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美术教育课程是高校美育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地利用河南地域文化资源对美术课程进行新的探索和设计是美术教育工作向视觉化转型的突破口。河南文化资源的视觉化优势对于河南高校美术课程来说具备:
(1)优越的环境资源;
(2)丰富的人力资源;
(3)琳琅的素材资源,等等。对河南的地域文化优势转化为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将使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充满创造性的思维教育优势,真正实现视觉艺术与乡土资源之间的文化关照。
三、河南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多元模式探索
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课程改革,要关注时代的特点、文化的关联、学生的兴趣,等等。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模式探索,须进行课程资源的拓展、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综合、与地方文化相联系、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于“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又必须指向“培养目标”。随着河南高校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际教学状态的深入思考与重新定位,单一的专业设置必然难以适应视觉时展的需求,尤其在具有河南地方文化优势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和理论架构等方面尚有较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1.增设具有河南视觉文化特色的课程。传统的美术教育课程以突出美育的培养特点为主,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绘画技法技能的训练,而以感知和表达训练为主的视觉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则更加注重视觉文化情境下的阅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相对于传统课程,视觉文化背景下的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建设应首先调整培养方案,在传统绘画技法训练课程之外增设具有视觉文化特色的课程。如开设电脑美术、版画、书法、民间剪纸、摄影摄像等技法课程,视觉语言分析、河南地域美术欣赏、河南古代美术遗存等理论课程,将视觉表达的应用软件(flash、3DMAX、photoshop等)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基础内容。多样化的课程面对不同的专业,开设内容应有增有减、有取有舍,这需要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合理调整课程类型,必修和选修相辅,专业和特长兼顾,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的课程搭配。
2.添加河南视觉文化元素进入传统美术教学。为了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科需要和学生兴趣需求的教学结构,在传统美术教学课程不变的情况下,内容上可以添加更多河南地域视觉文化的元素,摆脱过去封闭、狭窄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局限性,课堂教学应注重美术知识和本土文化的关联性。教师对传统美术课程的设计应具有大胆的创新意识,如在基础绘画教学部分让学生直接面对河南地方文化宝库中丰富的素材和人力资源:图片和视频展示、博物馆教学、复制品临摹或直接邀请书画界名家进入课堂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作品形式,把握作品的创作内涵;现代设计艺术不仅是点、线、面、色彩的形式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概念。因此,在设计教学中,可以将河南民间美术的文化元素引入课堂,图片示例、技法讲解或邀请民间艺人现场演示,让这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予学生文化的给养和设计的灵感。添加了河南视觉文化元素的艺术语言承载着地域文化特有的风俗习惯、情感心理、审美观念及人文思想,课程本身更容易唤起学生对乡土文化在情感上的归属感和视觉上的认同感,这也是我们探索现代视觉设计民族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3.建构视觉文化资源丰富的教学实践环节。视觉文化背景下,任何图景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观察与呈现。美术教育教学资源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突破课堂、走出校园、到社会实践中去,教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家工作室或者参观自然风景胜地,著名人文景观,等等。总之,到一切能直观感受视觉审美的地方去,使学生从身边的美术资源中获取美术概念,发展视觉艺术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河南高校美术教育还要利用地方资源,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如进行有目的的艺术采风,让学生亲历庙会现场、采访民间艺人,直接参与民间美术(如剪纸、民间玩具、刺绣等手工制作)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组织学生用调查报告、研究论文或专题网站等各种形式来参与到河南地域文化资源的建设中来。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也为视觉文化时代的阅读与创作积淀了更加广泛的素材。
【关 键 词】 尚德课堂;教育理念;教学理念;课堂范式
【作者简介】 翁永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校长,研究方向:学科课程建设与学校管理。
古人云:道昭示一切,德承载一切。大道乃无言无形,大德则厚载道行。“崇德”“尚德”是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建校初期的办学理念。至今,“尚德”二字仍刻在教学楼前的石壁上。
党的十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苏州市教育局提出“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本着深化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的理念,我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程中,从“德”本义出发,挖掘了“尚德”教育理念,建构了“尚德”文化体系,形成了“尚德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在传统文化中,生成“尚德” 的教育理念
传统文化中的“德”内涵相当丰富。在创办古代优秀教育传统与现代教育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校园中,我校“尚德”的教育理念,其内涵是怎样生成的呢?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程中,我校提出了“尚德”的教育理念。“尚德”之“德”,其内涵之一是遵循本心,顺乎自然。从字形看,德,从“彳”( chì),“”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意为“心、行之所值”。从字源看,甲骨文中,“德”字写为“―”字,左边是“彳”形符号,表示道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即―,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德”字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遵循本性。而金文中,“德”写为“―”字,“目”下面又加了“心”字。“德”字的第一层意思就表示遵循本心,顺乎自然。
“德”的这一层义项表明,我校的教育行为崇尚的是 “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理念。这种理念追求,意味着学校办学哲学思想,应该遵循师生发展的本心,顺乎师生发展上的自然意愿;这种理念追求,也意味着教师应该遵循本心追求教学,开展顺乎自然的教育规律教学;这种理念追求,还意味着学生遵循本心的开展学习,顺乎自然的在学校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可以说,“尚德”的理念,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而“尚德课堂”则是将学校、师生的梦想追求凝聚到一起了。
我校“尚德”理念中的“德”,其内涵之二是学生的“道德”或“品行”,指向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易 ・ 乾卦》强调“君子进德修业”。唐代孔颖达认为“德,谓德行;业,谓功业”。所以,“尚德”的第二层意思是“守道德”或“厚品行”即“厚德载物,养性励行”。
儒家认为,“德”指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结合现代教育文明,在我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德”的这一层义项还指恪守道德规范上的“操守”“品行”。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培育恪守道德规范者,使之有“操守”,厚“品行”,做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文明人。结合“德”的第一层义项看,“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取向强调,教育要不违背师生个性,不违背学生发展与教育发展规律,在培育个性,涵养品性,自觉行动上有所作为。
而在“尚德”理念中,“尚”则指向努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努力用好学校资源,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让学生的智慧在学校得到最大化发展,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更高水平的提升。我们从这个办学理念出发,结合传统“德”文化的丰富内涵,设计、打造了苏州“尚德课堂”教育环境。
二、在现代校园中,注入“尚德” 的文化环境
“德”的本义即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厚德载物,养性励行。“尚德”是传统的、传承的理念,也是与时俱进,富有前瞻性的提法。“尚德课堂”教学更看重“尚德”环境氛围的营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尚德”样式。只有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环境才是“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最好教育环境。
“尚德课堂”的育人环境是传统的、开放的。我们认识到,要打造“尚德”的课堂氛围,就要建设“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育人大环境,这样才能以开放的姿态,“顺乎自然”的接纳和利用来自于校园、家庭、社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信息,从而有效地优化信息,并使信息固化为学生自身“尚德”的主动追求,最终实现“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效果。所以,“尚德”是我们设计、建构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我校占地180多亩,围绕“尚德”内涵,我们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德”文化――
刻“德”于石,扬君子之德;铭“礼”于道,润君子之风;秉承先秦礼乐文化,尚德池塘,绿树环抱;吸纳当下仪礼追求,碧草如茵,人文环抱。亭台楼阁,古风犹在;尚德大道,催人奋进。四书五经开启国学之大门,陶冶情操;见贤思齐引发师生之沉思,含义隽永。亮丽深厚的名人名言“长”在巨石、墙壁上,古朴典雅的礼乐长廊“建”在课堂、楼阁间。课堂教学,彰显“尚德”上进之生机;课程文化,弘扬“尚德”朴素平和之气息;节日文化,涵养着“尚德”的个性;传统道德,汇聚着“尚德”的智慧。数字化地理教室,演绎着现代教学的精妙;苏式金砖书法馆,滋润着与时俱进的文化“尚德”。
“尚德”,这是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基于此,我们围绕“尚德”的办学宗旨建构校园“德”环境,树立了“培养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学校育人目标和“德智双全、文理皆通、学创俱能”的学生发展目标;制定了“德馨业精、榜样示范”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尚德”成了“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风和“求真务实、尽职尽责、自律垂范、开拓创新”的师长作风的智慧源泉。
“遵循本心,顺乎自然”是“德”的第一重要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在建构整个育人环境时,要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尊重它们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这样,“君子进德修业”才会像花草树木那样,成为最本真的生活样式。有了这样“尚德”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便从课程的角度研究“尚德”课程设计,特别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尚德课堂”的建构。
清代洪颐煊在《读书丛录》中认为,“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个部件组成。“心”表示与情态、心境有关;“彳”表示与行走、行为有关;“直”,“值”之本字,有相遇相当之义。也就是说,“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基于此,要打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尚德课堂”,就要将育人环境视为发展学生生命自觉、生命自新的一种本真状态。这样,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尚德课堂”教与学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规律以及学科的自身特点建构,“尚德课堂”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地探求、生动活泼地发展,并促使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
因此,“尚德人”是在校园“尚德”环境氛围中和谐生长的。而“尚德课堂”建设,其实是学校深化内部综合性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也是培育“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尚德人”的需要。
三、在立德树人时,融入“尚德”的教学理念
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我校从“德”的两个重要内涵即 “遵循本心,顺乎自然”, “厚德载物,养性励行”。 因此,“尚德教育”体系中本心、自然(规律)、厚德、个性是理解“尚德”理念的四个关键词。
现代课堂教学的要义是促进学生内心情感或者信念的自然生长。而要实现这个“自然生长”目标,就要求教师“遵循本心,顺乎自然”,从而实现 “厚德载物,养性励行”。
也就是说,“德”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论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课堂学习追求的终点。
由此出发,建构“德”视野下的“尚德课堂”, 最显著的特征要指向学生学习追求上的高度自觉和学习过程上的快速高效。其基本特征应是顺应个性、顺应规律的课堂;“尚德课堂”应该是发展学生,发展教师的课堂;“尚德课堂”也是丰富学校内涵和提升学校品质的课堂。因此,“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力,是“尚德课堂” 的核心理念。
在现代课堂格局中,师生只有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客观需要去做事,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要。从“德”的第一层义项看,“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才叫有“德”。因而,“尚德课堂”强化的是用顺应天性和尊重教育规律去建构课堂教学理念、建构课堂学习理念,从而实现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的自然生长。从学习力提升层面看,我们建构“尚德课堂”教学理念时,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尚德课堂”旨在提升学习的浓厚兴趣。如果课堂生活中有了浓厚兴趣,学生就能阳光乐观,踏实坚定;就能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尚德课堂”应该是意味深长、意趣盎然的课堂。课堂上,每个个体都应该得到有滋味的发展,每个个体都能得到有意思的发展。这样,“尚德课堂”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素质。
2. “尚德课堂”旨在提升深度学习力。“尚德课堂”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强调终身学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21世纪教育规划和人才培养的一个全球性发展的战略目标。但“尚德课堂”更强调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深度表达能力、深度求新求异能力、深度交际能力、深度动手能力等等。因此,我们围绕“深度”提升学习力的课堂建设,我们每年都开展基于提升学习能力的“尚德”最强大脑评比。
3. “尚德课堂”崇尚学生之间的深度学习交流。学习交流是学习经验分享的重要方式。但深度交流,才能成为“尚德课堂”的知学形式。“尚德课堂”的根本目的就是指向教育质量的提升,“尚德课堂”不回避对学习成绩的评价。伴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会出现个别学生学习困难或者学习障碍。所以“尚德课堂”更强调师生、生生间的学习交流。通过学生间的学习交流,解决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因此,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学习交流”课,或者交流一周学习安排,或者交流一周学习困惑,或者交流学习新收获。我们的学习交流,不仅在学校内开展,也和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多所学校定期开展。实践表明,“尚德课堂”的深度学习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快速成长。
4.“尚德课堂”旨在形成学习与生活的完美习惯。好习惯是重要的,但刻画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完美习惯,才是受用终身的。“尚德课堂”的“德”就是完美习惯,它是教师的完美习惯,也是学生的完美习惯。对教师来说,其内涵是教师的行动要符合“顺应天性”“遵循成长规律”;对学生来说,其内涵是学生行为符合“顺应学习的情境”“遵循学习的规律”。所以,“尚德课堂”致力于优化完美习惯,促进完美习惯的良好提升。从课程层面看,上课、作业、休息、锻炼的完美习惯是“尚德课堂”重要追求。
四、面向学习力提升,完善“尚德”课堂范式
“尚德课堂”教学范式是基于学生自然发展、教学追求自觉发展而提出的,“尚德课堂”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
“尚德课堂”起于教师设计教学的“德”梦想,成于促进学生发展后的“德”境界。而“尚德课堂”范式,也存在于课堂的每一次智慧生成、学习力提升中,存在于教学活动的每一次期待中。
“尚德课堂”的内涵具有二重性。从教学视野看,“尚德课堂”之“德”指教师的确定、顺应、促进学生发展的技巧、水平和素养,也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的适应、融合、汲取和发展。当“德”被理解为“遵循本心,顺乎自然”时,“尚德课堂”崇尚以教师的“德”性顺利促进学生的“德”成,从而提升课堂学习力。当“德”被理解为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的自然生长时,“尚德课堂”崇尚以教师的“美德”自然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尚德课堂”的设计针对双主体。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学生首先是教育生态的主体,处于教育生态的重要位置。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只有放在满足生态主体的心理需求上来选择与设计,“尚德课堂”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生态的维护与完善。从人本发展的角度来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学生为本。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时,学生就是学校发展的中心,学生就是教学发展的中心,学生就是自我学习力发展的中心。因此“尚德课堂”还要针对学生发展这一主体来设计。
在“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探索中,我们提出开展“尚德课堂”要遵守的“六德取向”,即德本性、德成性、德活性、德趣性、德丰性和德恒性。所谓“德本性”,强调“尚德课堂”设计的出发点是“德”,设计的本义是促进学生生命自然、生命自觉。所谓“德成性”,强调教学过程的价值取向是追求教师的“德”顺应了学生的个性需要。所谓“德活性”,即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之道,让学生在活泼、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达到课堂追求。所谓的“德趣性”,就是让课堂变得有趣味、有兴趣、有乐趣,让学生乐学、想学、爱学。所谓“德丰性”和“德恒性”,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其智慧与情感得到了丰富与积累,并在内心保持长久的驻留。
“尚德课堂”的“六德取向”,决定了建构、设计“尚德课堂”时要思考 “关系”,①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研课、备课与上课的关系。备课前要组内研课――研课程目标、教材设计、校本设计传统,达成集体共识后再根据“六德取向”处理教材、切近学生心理,以做到“遵循本心,顺乎自然”。这样,备课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②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学”与“习”的关系。传统课堂,“学”与“习”不分,“尚德课堂”主张在学生借助微课等方式“学”的基础上,建构基于新型的“学”与“习”模式,实现 “学”与“习”的有效衔接,以“遵循本心,顺乎自然”。③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尚德课堂”的“学”与“习”范式中,只有建构新的预设理念,才能通过课堂尽情的生成,使课堂“遵循本心,顺乎自然”。④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不同,个体发展不同,“尚德课堂”要实现“有差别”的教学,以尊重个体学生,又发展、提升集体水平。⑤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师与生的关系。“尚德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生生也是平等的,“尚德课堂”要实现师生“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共同“顺乎”,共同提升。⑥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做文与做人的关系。“尚德课堂”要实现文德与人德相通,文德与人德融合,文德与人德共收获。⑦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师生素养的认定与评价关系。“尚德课堂”是师生素养共同提升的新型教学追求。评价师生的课堂素养要着眼于“顺应发展”这个关键词,着重考核教师育人之“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之“德”。⑧基于“尚德课堂”的超前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尚德课堂”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提出的,推进“尚德课堂”建设时,应注意汲取前瞻性教育教学理念,汲取科学智慧,汲取微课理念,但立足于“超前”的课堂教学实验,应不脱离苏州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实际状况。因此,“尚德课堂”是扎根吴文化大地上的现代课堂探索。它具有很强的实验性、适应性,是教育实践的起点;也具有超前的理想探索性、开创性,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在以上“关系”中,最重要的学习力提升元素是“教师”, 最重要的学习力发展元素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力价值元素是“顺乎”。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本着“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尚德课堂”追求,努力践行“尚德课堂”的“五德五顺”――
教师先研究课程目标、学情基础,后开展“德性”备课,确保顺乎课堂;学生先明学习追求、学习方法,后展开“德性”预习,确保顺乎教学;课堂上,教师先建构“德性”问题情境,后明确学习重心、重点和难点,确保顺乎学生;学生先开展“德性”文本研讨,后开展问题交流与探究,确保顺乎学习过程规律;课堂学习先生成“德性”体验,后走向理性的经验感悟与升华,确保顺乎知识生成规律。
当现代课堂教学被理解为可进行方案设计优化时,在“五德五顺”中,我们又针对教师课前“顺乎课堂”的准备工作,提出了“深度研课”的“四要”――
研究课程与教材,要知课程目标追求与教材编写意图,确保“尚德课堂”教学思维自然流畅;设计教学方案,要知学生学情起点与课堂教学追求,确保“尚德课堂”教学上“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流程畅通;预设课堂训练,要尊重学生课前“学”的程度与当堂“习”的需要,积累“尚德课堂”解决问题的经验;预估教学期望,要围绕“尚德课堂”的品质追求,建构新型“学”与“习”范式,努力丰富“尚德课堂”的价值取向。
【关 键 词】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单性教育;民族民间文化;“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4-0038-04
贵州畲族是全省17个世居民族之一,原称东家人,自称为“嘎孟”,1996年认定为畲族,主要居住在黔东南的麻江、凯里和黔南的福泉、都匀等县市,大约5万人口,其中麻江大约有3.5万人口。位于麻江县杏山镇的六堡村最具特色,至今还保持独特的民族习俗、语言和服饰。1989年政府在六堡村创建了全省唯一的一所少数民族女子学校――六堡畲族女子小学,成为全国仅有的两所女子小学之一。学校除了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把畲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开设粑槽舞、畲家歌、刺绣和畲族“双语言”教学,被省民委、省教育厅列为全省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每年均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学生到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累计近100人次。六堡女校的办学事迹,也获得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关注。但至2012年3月,女校因生源不足和寄宿制办学的推行,撤并到男女混合学习的畲族隆昌中心小学。这种性别单向教育和撤并措施,是否符合科学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女子单性教育的尝试
麻江县畲族六堡女子小学之所以闻名,其特色在于清一色的女孩子入学教育。她的教育源起,在全国的唯一性和单向性是较为特殊的,其相关教育理念很值得深入挖掘。这个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女子小学,她的成立有着艰难的历史,其偶然性的机遇和必然性的需求召示着女子单性教育的深层思考。
六堡村是麻江县畲族聚居主要村寨之一,畲族人口达99%。由于交通不便,土地贫脊,经济十分落后,县有民谣曰:“偿班六堡路不通,回家喊作‘蒙几蒙’”,但也正是因为其封闭性,当地居民仍然是以畲语为交流的主要语言,服饰、古歌、舞蹈、刺绣等民族文化遗产保存完好,其中畲族粑槽舞和凤凰装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存的完好与文化教育的落后,形成六堡地区的文化生态矛盾,而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只有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才能体现出它的顽强生命力。
畲族女子教育就是在文化交流大潮中,伴随着农村扫肓工作的推行而受到重视的。1988年六堡畲族大部分成人从来没有受过文化教育,许多适龄女童无法入学,有的女孩子已到十七八岁仍没有机会入学。据1988年资料统计,全村89名适龄女童中,有70人没有入学,少部分带弟弟陪读到一二年便回家务农。这种落后的教育现状与当地畲族村民的封建思想有关,因“女子是泼出去的水”等封建说教及陈腐偏见,村民们不愿将女孩送往学校读书。针对这样的教育现状,县委在各方支持下,决定用村委会破旧的办公用房改为教室,于1989年正式开始招收女童入学,并免收杂费。入学学生只要愿意来读书,不管年龄大小学校都可以接收。部分顽固的家长,经校长和老师们的多次劝解,才送女儿来读书。随着办学的扩大和学校设施的困难,经省教委、民委、红十字会、香港慈善基金会等拨款支持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办学,才渐办成了贵州省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女子小学。
其实在全国乃至世界,专门以招收女子为教育对象的学校已有不少,近代以来,基督教会在世界各地开办的女子学校,也是许多地方借鉴的对象,他们对女子单性教育的探索作出了不少贡献。据统计,目前我国女子大学约有15所,女子中学约20所,而女子小学则更为罕见。民国时期的许多女子小学维持最长十几年就遭遇撤销的命运。比较典型的是1909年的长春县立女子小学,招收学生多达为331人,教员1l人,且师生均为女性。但后来因为政府教育理念、学校自身发展条件等因素,与六堡女校一样受到了撤并。
从规模上看,六堡畲族女校是一个村级小学,但设置完备,年级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入学女学生最多时达到175名,教师增加到9人。建校22年以来,先后为畲族村寨培养了许多优秀女大学生,改变了六堡畲族村寨没有女大学生的面貌,也转变了畲族人“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
在艰苦的办学环境中,六堡女校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外,在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上作了积极的尝试,以民族文化教育为特色,把适合女性身心发展的少数民族歌舞、刺绣等引入课堂。尝试这种女子单性教育,究竟对女性的发展利弊如何,与教育理念的定位、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等有直接关系。最早的如1902年上海的务本女塾,以培养学生成为贤母良妻为宗旨,注重家政,认为女子为国民之母,欲陶冶健全国民,根本须提倡女教,所以该校取名“务本”。虽然这种教育理念与现代女性不愿局限于家务的平等观念有冲突之处,但相夫教子,培养女性气质与性情,处理家政等,并没有过时。比较激进的如1920年的青海贵德县立女子小学,解除了该地区封建社会对妇女的禁锢,为广大妇女争取自己的解放和自由开了先风。但中华传统几千年的教育思想并不因“五四”而丢失,他们仍然以“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为教育宗旨,每周除了授国语、算术,还授常识、美术、缝纫、中国命运等各科,教学方法为低年级采用注入式,中年级用启发式,高年级用自学辅导式,可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教育成就。
六堡女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编织、刺绣、缝纫和医疗卫生、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课程,也许是民国女子单性教育的再现和创新,为了让教育的覆盖面更广,每周五下午都开设有内容丰富的适用技术课程。近年村民不断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与老人增多,女校的孩子们一方面担负起繁重的家务,一方面扮演着哺育弟妹的母亲角色。如果女校能在普通的小学课程之外,开设一些特色课,如家政、常识、礼仪、思维训练等,让她们学会一些生活小窍门、家庭医药护理等知识,借鉴国外一些教会女子学校的课程试验,比如家庭女儿课、家庭母亲课、保健课、急救课、故事讲述、儿童喂养及护理、儿童教育、乐器及唱歌等。从课程看,涉及的领域广泛并且实用。
既然是办成女子学校,就应坚守自己特色,把握差异性、针对性教育理念,根据女性的固有特点,实施女性教育和特色教育。六堡女校为了适应女孩子身心的发展,每年都在校外聘请一名女子辅导员,针对高年级女生处于发育期现状,讲解生理卫生知识。这与一些高等女校实行的“导师制”有相似之处,每位老师指导3~6名学生,导师一对一地辅导学生,做到思想、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这些关注女学生身心健康的细节教育,目前在全国各中小学仍然是个缺陷。
在教师培训上,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女子学校教师进行世界和我国女子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培训,进行女性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认知思维规律与特点的相关培训,对女子学校办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各方面的培训,争取培养出具有独立、知性、文艺优秀的现代女子人才。
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一般以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为主。这种传承方式往往导致人亡艺绝的严重问题,造成了许多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甚至处于濒危状态,显然传统的民间文艺传承教育方式已不符合实际,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日显紧迫。学校以集中教育为优势,应加大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进入制度化、组织化发展轨道。早在1937年的阿拉善女子小学,就设有国语(《四书》、《三字经》、《百家姓》,练毛笔字)、算术、音乐、图画、卫生、公民、劳作、英语等十二门课程。其中的公民课主要是学一些如何做人的道理,劳作课相当于现在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内容。学生学习刺绣、剪纸、编织技巧等,但不久就因历史政治问题而停办。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贵州省丰富的民族文化及面临失传现状,贵州省率先尝试推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并逐步走上制度化。2002年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宗委出台《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以来,到2005年达到了500所左右,2007年增加到1500所左右,并随年不断增加。
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属于较早一批实验学校,他们利用音乐、体育课,增设了传统的民族舞蹈如《畲家歌》、《粑槽舞》和《芦笙舞》等,并开设了刺绣、蜡染、编织等工艺课。每周利用星期五下午开课,聘请当地5位民间艺人到校担任民族民间文化辅导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2004年学校以有限资金添置畲族芦笙以及畲族舞蹈用的粑槽、牛皮鼓等,创建了畲族音乐特色班。赵华甫校长还自己编写了约6万字的《贵州畲族文化教材》,此外还在学校后面的荒山上开出2亩地作为教学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教学,使得该校毕业的女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文化,能歌善舞,还做得一手漂亮的针线活,懂得农作物科学种植,成为家中的生产能手。通过学校师生的努力开发和挖掘,畲族传统粑槽舞荣获黔东南州第十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一等奖。粑槽舞和凤凰装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学校也被列为全州51所“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之一。
六堡畲族女子小学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得到了学生积极参与、家长支持、社会认可,形成了规范化的良好态势,不仅让在校的畲族女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自觉地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但为这一成果欣喜的同时,我们进一步追问:学校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后期效果如何?为此,我提出两点矛盾,以供思考。
(一)女子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矛盾
在广大农村和城镇,民间文艺的开展少不了妇女的功劳,随处可以看到她们在民族歌舞、演奏、刺绣等场合中的精彩表演,六堡女校能够从女性的细腻、灵巧、艺术感悟力强方面加强民族民间文艺的培养,对畲族文化的发展作出可喜的成绩。这些女孩子毕业后,有的继续读书考上大学,有的中学毕业打工或出嫁,但无论走向如何,她们注定走出六堡这个浓厚的畲族文化环境,所到之处,势单力薄,如果其中一个艺术感召力强,往往会带动本村本镇的文艺发展,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并吸收那里的一些文艺优点,进行创新,加强其艺术生命力。比如畲族的酒歌之所以在畲族各地得到广泛流传,便是当地风俗和妇女们的自觉和积极开展的结果。
但大多数难以把这种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由于以前交通与信息的落后,近亲及族内通婚普遍,畲族民间文化的变异和流失情况不大,嫁到附近周围村寨的女子,往往对本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起到巩固和发展作用。但现在六堡女子小学的“姐妹们”,分散过大,仅有个别回到家乡,大部分到外省求学、打工,嫁到外地,生活在其它民族的大环境中,其文化环境和民族自豪感发生巨大改变。加上社会对民间文艺的提倡和开展也日渐式微,新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也影响了整个文化环境。所以,女子学校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在这一层面上成为一种文化流失,但离开了女性的参与,民族民间文艺便失去了实施对象,毕竟一些歌舞和工艺学习是男性后天难以培养的。所以畲族女校的女子教育呈现出培养与输出,坚守与出走的矛盾。
(二)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展应注意对象性
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对学生进行《畲家歌》、《粑槽舞》、《芦笙舞》等歌舞教育,开设了刺绣、蜡染、编织等工艺课,对学生的课程丰富性和实际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少女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感觉敏捷,模仿能力强,是接受民族文化的最佳时期,师生们不仅传授、学习民族文化,而且还能担负收集、整理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从认知到创新,逐渐产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学校培养的民族歌舞艺术表演人才,在各种旅游推介活动和旅游村寨的文艺表演中崭露头角,使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和技艺再现舞台,提高了旅游吸引力,也使民族文艺的发展得到扩大。
但一些歌舞与工艺并不很适合女性,比如畲族粑槽舞,其击拍古朴,舞姿粗犷,需要跳舞者剧烈运动与协调,持续时间长,消耗体力大,非青壮男子表演方能表现出其原始韵味。跳舞者必须在木鼓的指挥下进行,用木棍用力冲击粑槽底部,发出巨大的响声,击鼓身时,跳舞者用木棍击打自己左或右跳舞者的木棍,配合不协调者会伤及舞伴,重者受伤。整个舞蹈共12小节,大约需一个半小时。粑槽舞之所之不适合女性,一方面是以上运动消耗大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粑槽舞本来是畲族的祭祀舞,严肃庄重,古时妇女不参与这类祭祀。后来,粑槽舞逐渐被用到某些节日庆典和迎宾表演上,身着盛装的妇女围到舞场的四周跳舞,但主要角色仍然是男性,否则粑槽舞的原貌和精神意义都不再存在。
类似比如畲族的“七姑娘”表演是女性才能演,男性则只能演“牛打架”。这些民间文化也濒临失传。还有畲族古歌也只能由中老年男性传唱,而某些酒歌需要男女配合。所以,我认为畲族女子学校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应扩大到男女共读的畲族中小学校中,光是畲族女子学校力量太微小。一是地域狭小,民族文化教育范围受限,二是对象单一,不能完全体现畲族民族丰富的民间文化。六堡畲族女子学校的撤并,从大处来说是损失和遗憾,但其尝试和探索,希望能在隆昌片区畲族学校铺展开来,形成良好的教育资源和长效机制。
三、“双语教学”的两难
在畲族聚居区,由于地域的封闭性,日常生活中以畲语为主要交际工具,一些老人说汉话不流畅,学生进入学校后,听不懂普通话,学起来也十分吃力。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在低年级一般都采用“双语教学”辅助,才能使教学正常开展,帮助畲族儿童克服语言困难。具体做法是用汉语普通话授课的同时以畲族语言辅助,教师要说一遍普通话,一遍本地汉语,一遍本民族语言的解释,充当“翻译官”和话语意义阐释者,让学生弄懂课文内容。除此之外学校还加强普通话教学,每周星期三专门请县城的普通话教师对全校师生进行普通话培训。
由于畲族女孩语言学习环境单一,多数学生考上高一级学校后学习相当吃力,造成自卑心理,对学习没有自信心。六堡畲族女子小学便率先在全县农村小学开设了英语课,为学生打好基础。
在开展“双语教学”中也存在许多困难,家长认为搞“双语教学”辅助影响学生成绩,教师也认为没有任何收益,仅靠一所学校力量薄弱,加上经费紧缺,教研交流活动难以开展。
随着畲族地区对外的频繁交流,畲语的交际功能不断受限,年轻一代在外求学和外省打工,不仅不会说本民族语语,甚至感到自己说畲语是朋友中的异类而感到羞愧。在农村,族内通婚减少,各民族自由婚嫁,一些母亲不会说畲语,孩子在家庭中也无法得到一个畲语环境,从小说汉话,本民族语言在父辈已失去自信心,这种无奈感是整个畲族社会自身面对外部文化冲击的检验。
但我认为在六堡畲族女子小学乃至整个畲族地区,“双语教学”不应仅仅是课堂的辅助方式,更应成为一种重新学习方式,培养一些语言学专业方面的教师,配合国家民族语言工作者,完成畲语的音标记录和相应教学设计,让母语能够在下一代得到传承。
畲族虽然有语言无文字,但母语的言说能唤醒人们最亲切的情感,在母语的言说与思考过程中,人的整个心灵都充溢着活生生的意象,并构成亲切的母语写作情境。语言教学不光重视浅显的语言教学翻译,还要加强学生想象写作的训练,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用他们各自独特民族感情,写出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尽管使用汉语写作,但语言的选择、修饰与叙述方式,仍渗透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因素,其在整体上仍然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
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畲族的神话、传说、民歌、民间故事引进课堂,只有这样,畲族口头的活性形态文化才能代代相传。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时忽略了民族语言思维因素,“双语教学”成为虚弱的辅助工具,在畲族语法中,有的词前面加修饰字,起某种修辞作用,有的宾语在动词前面,能愿动词在主动词后面(如“能说”说成“说能”),修饰语在中心语的后面(如“黄牛”为“牛黄”),这些结构特点扩大到语言造句中,就会有:“饭吃了没有”、“我心里不来”(我想不起了)等造句方式。
像六堡畲族女子小学这种单性学校是一种差异选择的培养方式。因性施教,根据女性固有特点实施女性教育,应开设理科思维训练课,同时针对女生擅长形象思维的特长开设文学艺术赏析、第二外语等。因此,“双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几种语言的表面学习,还需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不断努力。
四、结语
畲族女子小学遭到撤并的理由是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学生数近年不断减少。为了增加学生数,有效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决定从2009年起,招收本地距校较近的男童学生,打破了清一色的办学特色,到2011年,女生总数仅为56人。加上办学经费紧缺,教师难留、排课紧张等原因,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运转举步维艰。还有当地政府对女子学校的认识不够,缺乏长远眼光,减弱了对这个全省唯一一所女子学校的扶持力度。一个品牌打响很难,但消失却十分容易。兴起于1932年的敦煌女子小学,当时也受到社会与家长的不理解,学校和政府出动,挨家挨户叫家长,强迫其送女孩子上学,把女校原来的男学生转到东街小学,体现出政府的强有力扶持。
在发达国家女校教育比较受重视,从早年的教会学校到现在女子大学,培养了不少女性精英。近年中国各地也办起了各种女子院校。女校以符合女性特点设置有特色的课程,弥补传统学校的不足,有利于发挥女性固有特长,发挥女生最大潜能,培养杰出女性,实施女校封闭式管理有利于矫正女孩过早社会化等弊病。当然,强化了性别差异,对女性的成长是否有悖人性关怀,造成不利的后果,比如影响其心理的成长,与异性隔离不利于她们走完与男生接触的心路历程等等,都需要不断的摸索。但针对女子学校单一性教育并不应该简单地过早否定,她至少打破了现在同一化的男女同校模式,也与社会多元化发展理念相适应。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需女性完成。
尽管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在办学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但其对民族地区及女性单向教育模式的探索作出了勇敢的尝试。我们应该在相似少数民族地区,把这种教育理念与教学资源发扬光大,为民族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光磊.清华学子情系畲族女子小学[N].黔东南日报,2007-8-6.
[2]吴本恒、赵惠.贵州唯一一所女子小学最后的畲族女校撤并[N].贵州都市报,2012-3-6.
[3]许环环.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7(5).
[4]赵玉成.女学乃教育之基本也――开创中国女学的务本女塾时代[J].上海教育,2012(1).
[5]李士发.解放前的贵德县女子小学[M].青海史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针对大学生英语表达地方文化的“失能”现状,提出了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讨了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实施方案、自主学习的着力点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以期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导入研究与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
0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10)强调英语教学应注重学习者综合文化素养的培育,这“不仅表现在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上,而且表现在培养其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上”[1]。然而,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过分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学习者中国文化输出的“缺失”现象非常严重,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很弱,尤其不能用英语流利表达那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且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大学生英语表达地方特色文化的失能,不利于国际交流中文化自信心的树立,不利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不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研究形成了以下观点: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育贯穿到各层次英语教学之中,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配置[2];明确教学大纲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相关细则,实施教学、评估一体化[3];增开中国文化英语选修课,完善中国文化英语教材建设[4,5];将中国文化内容纳入考试体系[6]等。国外没有对中国文化英语教学进行研究的文献,但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专家学者针对外语学习者中的文化边缘化现象(marginalization)提出外语教学中应适时、适当、适度地导入本国文化[7],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间的对比分析[8]等策略,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对地方文化融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成功案例总结较少,对大学生英语表达地方文化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本文尝试将地方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旨在通过口语教学、文化体验、自主练习等多种形式,完善大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英语认知建构,增强大学生用英语弘扬中国文明与地方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中国优秀地方文化的对外传播。
1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课堂的原则
将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亲历、感受和实践地方文化的情境中,实现“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和“本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此,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1教学实施的综合性原则
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类课程,内容涉及文学、美术、音乐、建筑、戏剧等多个领域。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应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语言学、翻译学、社会文化学等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但同时教学实施中又不能脱离“口语”这个主线,不能把课程上成文化课、翻译课,或者说是其他的课程,而把口语能力提高置之于不顾,或者是仅有形式仅有热闹,而达不到口语教学目标。
1.2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原则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是指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要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观念,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形成与习惯养成;注重开展以体验、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口语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对地方文化进行开放式英语表达,引导学生主动发起文化交流的话题,并积极参与话题讨论;着重培养学生在围绕地方文化的练、说、唱、演、录、玩等多模态开放式的小组活动中,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在友好平等的氛围下提高地方文化的英语口头表达水平。
1.3教学活动的学生主体性原则
围绕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应当以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与文化素养的形成为旨归,学生的发展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因此,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知识发展及学习活动本身的基本规律组织教学,应始终强调学生是言语实践与文化体验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2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2.1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教学资源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完善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及合理应用,将极大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9]。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资源的建设,首先要多渠道网罗收集地方文化的英语资料,这些渠道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外事办、旅游局、文化馆等部门的门户网站,以及国内外专注于中国地方文化介绍与宣传的权威网站、报刊、书籍与杂志等;然后根据英语口语的教学规律及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上述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有效的归类。以独立的文化专题为主要内容,将其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句法操练、回答问题、朗读、口头翻译、角色扮演、游戏、采访、讨论、文化体验等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文化音视频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需要口语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才能完成。如,待口语教师视听并确定好音视频资料的有效性及难易度后,然后由技术人员按照需求裁减成时间长度不等的若干片段,利用编辑和转化工具将其转化为“.flv”格式的教学用音视频。
2.2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
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以专题活动的形式进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口语练习和文化体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地方文化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力求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对地方文化的独特判断,提高审美能力。
1)口语技能训练。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中,可通过下列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培养语感:播放地方文化的英语音视频材料供学生欣赏,并要求仿读、背诵,使其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针对材料中的常用表达方式进行诵读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声并茂的材料输入,熟记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句型;当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句式以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活用所学句型进行地方文化的英语复述,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予点评和指导,并记录成绩。
2)专题讨论。提高地方文化英语口头表达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地方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通过专题讨论,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地方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的了解,有助于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正确得体的英语口头交际。比如,进行“南通历史(TalkingabouttheHistoryofNantong)”专题教学时,在学生学习完相关视听材料后,可安排“我眼中的南通”、“南通与‘中国近代第一城’”等讨论话题,鼓励学生用英语发言,并做好记录。
3)文化体验。地方文化是某一地区所特有的文化,其内容、典故和风格意境与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显著相关。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准确得体地用英语将本地文化介绍给他人,亲历亲为的文化体验或考察活动便成为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比如,在进行“南通工艺(TalkingabouttheCraftsofNantong)”这一专题教学时,可安排学生参观南通风筝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南通沈绣博物馆,或开展学做风筝或者是染蓝印花布活动。唯有亲自参与,才能将地方文化讲好、讲活、讲深。
3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自主学习
学生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的自主学习,需要找准着力点、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并进行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与文化素养。
3.1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语音语调练习
基于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学习,最终目的是对外交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介出去,倘若发音错误或不够标准,则很可能会引发交流的不畅,从而影响到推介效果。因此,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第一个着力点应放在语音学习和语调完善上,力求将体现地方文化内涵的每一个英语单词都能熟练而准确地读出来,并要细心观察和认真模仿英语本族语者的纯正发音。
3.2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词汇量积累
词汇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所说,“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第二个着力点应放在地方文化英语名称、概念、术语等专有词汇的积累上。地方文化的英语介绍中,专属于某一文化项目的特色词汇不在少数,对于那些已被中外读者广为接受的词汇,如“蓝印花布”(bluecalico)、“盆景”(bonsai)等,应通过学习与体验将其作为积极词汇纳入到心理词库中去。对于那些由于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而产生多个英语名称的文化项目,如“城隍庙”的英语表达就有“CityTemple”、“ChenghuangTemple”、“TownGod’sTemple”三个不同版本,学习者应多方查证,找到最权威、最恰当和最为英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法。
3.3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句型句式操练
强化句型句式操练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有助于提高语速,而且有助于增强口头表达的流利性与准确性。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第三个着力点应放在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句型句式的记忆和操练上。这样,对于那些英语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大学生而言,在用英语表达地方文化时更加胸有成竹,心理压力小,一串串贴切、简单而实用的蕴涵地方文化信息的英语精句便可自然而然、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有利于树立对外交流中的文化自信。
3.4地方文化内涵的准确把握
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最终目的是将文化项目的浓郁地方特色及深厚的内涵积淀用英语忠实地推介给读者或听众,因此,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除尽可能多地掌握语言知识、补充大量的专业词汇和句型句式外,还应将着力点放在加强文化和审美方面的修养上,努力提高对地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与理解深度,这样才能通过准确的英文将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及独特魅力表现出来,才不会使受众接受错误的信息,误解中国优秀的地方文化。
4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评价
4.1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的评价原则
地方文化与英语口语教学的融合需要地方政府的外事、文化及教育部门等多个主体的参与,因此教学效果的评价需要上述各方积极参与进来,评价的维度应该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全面地认识了家乡、深入地了解了家乡,是否养成了热爱家乡、推介家乡的思想感情,关注学生在家乡文化的对外交流中是否更加自信、是否能够积极作为,还要看教学实施产生了多大的社会效益,教学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是否对改善地方文化的外宣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4.2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的评价方法
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教学专题、不同的活动方式应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举例而言,地方文化的英语视听活动可以采用选编、朗读、背诵、复述等形式考核学生的鉴赏与领悟能力;地方文化的体验与考察活动可以采用汇报、表演等形式考核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学生英语表达地方文化的综合能力可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从词汇、句法及文化意象的传递等方面进行评价。词汇和句法能力的测量运用Wolfe-Quintero等人提出的三个参数,即流利性(指和本族语者说话一样快)、复杂性(指能够运用多种且难度指数高的结构或词汇)和准确性(指所用语言中无错误)。文化意象传递能力的测量通过观察学习者对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策略的选择以及解析听众的理解和反应两个方面进行。
5结束语
本文对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自主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但尚不完美,还仅仅停留在理论说教层面。地方文化与英语口语教学的成功融合及其最大效益的产生还有待于更多的专家学者在今后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深入研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实际落实好这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用准确而流利的英语弘扬中国优秀地方文化的人才。
作者:张成国 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31.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肖龙福,肖笛,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6.
[4]杜凤秋,李静.论英语专业地方文化教材的编写原则[J].学术论坛,2011,(8):202-205.
[5]张艳玲.跨文化语境下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许昌学院学报,2012,(1):149-152.
[6]曾洪伟.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05-107.
[7]KramschC.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75-80.
现有教职员工47名,专任教师45名,其中女教师14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0名,占专任教师66.8%;本科学历5名,占教师数11%,6人正在进修大专或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名,占42%,小学一级教师24名,占53%,学历达标100%,适龄教师均取得教师基本功合格证明和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下面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作汇报,如有不当请指正.
一,加大投入,积极完善学校办学条件
开发区中心小学择址兴建于上世纪90年代,但由于种种原因,基本设施并不是一次到位,近几年来,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开发区教办的多方努力下,我们先后投入资金近上百万元,用于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添置了近百台电脑,建起了两个网络教室和一批电化教学设备,通过后勤社会化兴建了一幢330m2的多功能教室,此外借助“六有”工程新砌了较宽敞的水冲式厕所,浇筑了校外红领巾一条路,方便了师生上下班,并浇筑混凝土操场1300m2,新砌了东面围墙,为常规管理创造了条件.
在校园布置方面,我们将环境布置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利用楼梯,走廊墙壁,布置“知识墙”,展示师生的书画作品.目前学校图书2万多册,生均22册,增添了学校的文化气氛.学校非常重视加强校园绿化的补充与管理工作,每学期期初和期末,邀请校外绿化专业人士来校管理,指导,安排相关人员对绿化地带专业管理,使整个校园优雅美观,努力为孩子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二,群策群力,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
1,依法治校,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切实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职员工民主管理学校的职能,实行教务会制度,讨论并审议学校的各项工作.几年来,学校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师,学生,卫生,安全,后勤,收费等多个方面,力求使各项制度成为一个系统,一个序列,较好的规范了教师的言行,使良好的教风得以不断彰显.近几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了全员聘用合同制,使教师有了紧迫感,时代感,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陆续出台并完善了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制度中体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卑不尊的公平原则,体现了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制度使学校各项的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工作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少先队工作,综合实践课教育,美术课教育等方面形成明显的教学特色.
2,培训教师,促进整体实力提升
构建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学校配备了一个年富力强,搭配合理,敬业爱岗的领导班子.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领导班子成员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领头羊作用.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成了固定的周一下午教师政治学习制度,广大教职工能时刻注重《衡水经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让我们共同走进新课程》等深化理论学习,以“敬业,爱岗,奉献”的精神开展各项工作,铸就了“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师魂.谭乃高,雍海水,周丽,赵忠,赵凤勤等同志先后分别被省,市,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辅导员.
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加强学习,不断“充电”.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社会自考及本科学历考试,努力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二是走出去开眼界,请进来抓提高.学校想方设法为教师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每学期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听讲座,听课活动.学校还先后邀请文游台小学优秀教师上课,请市,区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校听课,评课,实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三是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开学初制定计划,每人一节,定期活动.内容有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观看教学录象,教师基本功竞赛等,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获取理论知识,钻研教学业务,相互交流,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几年来,通过努力,学校已拥有一支自己的骨干教师队伍,其中有区,市级骨干教师2人,教坛新秀3名,镇乡级学科带头人8名,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市先进班主任各多人.青年教师在市,区组织的各项比赛中获奖近20多人次.
三,德育为首,积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德育机构健全,有分工德育工作的校长,主任,大队辅导员;学校对班主任工作有明确的职责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素质,工作得力.学校对德育工作的相关人员有定期的培训,完善的考核方案和健全的德育工作常规制度;每学年,学期均制定出比较具体的可操作的,突出实效的德育工作计划,做到了学期有分析研究.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学校重点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和阵地建设,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德育管理机制,精心配备班主任,优化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学校建立“东小之声”广播台,由少先队员自征,自设,自编节目,反映身边本新人新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几年来,先后开展“保护母亲河”,“洪水无情人有情”,“情系西部大开发”,“抗击非典,众志成城”等多个主题队会,确立了敬老院等多个少先队活动基地.加强各项常规评比制度,坚持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有计划,有内容,形成序列,利用橱窗,板报,定期展出国情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节庆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利用各种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纪念日,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
学校德育工作坚持面向社会,建立了多个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每学期正常开展家长学校工作,通过定期上门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好地形成合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几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师生违法犯罪事件.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省红旗大队”光荣称号,两次被评为“扬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多次被市少工委评为“先进集体”,是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格学校,市合格家长学校,扬州市优秀家长学校.
四,严格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素质教育,规范教育行为
学校严格执行《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籍管理规定》,按规定办理入学,转学等手续,学校按课程计划开齐上足课时,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回家作业符合规定时间,节假日不补课,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考试.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全面推行素质发展报告书,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等级制.
2,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2002年秋季,随着市全面实施新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开始使用,引发了教学领域一场深刻的变化.为了切实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领导工作,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有校长亲自挂帅,印发数学,语文等学科的课程标准材料,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组织各种培训,知识竞赛.中心小学成立了课改沙龙,在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及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对全区进行了现场教学观摩,逐步使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去.
3,做好六认真”,提高课堂质量
学校制订并不断完善“‘六认真’工作要求”.在实施“六认真工作要求”中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上课”上,课堂教学是“六认真”工作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为此,我们通过平时的骨干教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评优课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研讨指导工作,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打造宽松情景式的,自主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督促教师提高四十分钟的效率.
每学期,我们都要在期中,期末组织两次“六认真”工作检查,学校行政人员通过听课,查备课,作业,测试,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并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青年教师大都能自制简单课件,借鉴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发展了师生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开展科研,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1.有较为健全的学科教研组织,根据本地教育现情,建立了乡,片,校三级教研组,有年度,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和总结,坚持每周活动一次,有校领导深入活动,有明确的中心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围绕教学理论,内容,方法进行课程改革,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加强和完善六年级集体备课制,组织二语,二数,四语,四数,三语,六语,六数等学科的同课异教,效果良好.
2.积极开展课题立项研究工作,目前已被省市教育学会立项课题达4个,其中“小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的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初步成果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小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的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初步研究成果获省一等奖.
3.有教科研小组,个人教科研计划和课题,在全区开展了研究,狠抓写字教学,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安排了全区低中年级教师进行写字,数学自学教学同课异教研究.
4.积极开展“新课标下”的新课程教学研究,如综合实践课的研究,孙玉富老师“无公害蔬菜”教学案例获首届扬州市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几年的努力编辑了全区综合实践课优秀教案集2本,实现了资源共享.:
六,其他方面
几年来,由于狠抓校园常规管理工作,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强化思想教育,强化纪律教育,强化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养成.近年来,六年级会考语,数总均分呈上升趋向.2001年赵榕同学获扬州市“三好小学生”称号,几年来,郭雯等4人获市“十佳少先队员”以及“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在“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以及市“六?一”等书画现场比赛中有近50人获奖.
2001年周静同学在扬州市青少年奥林匹克应用素质竞赛中获壹等奖,实现我区在市以上数学竞赛中获壹等奖的“零”的突破.陶莎,凌丽等3位同学在市“中保杯”读书征文活动中分获二,三等奖,数十名学生在第十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奖.王咏等近25多名学生在市公民道德教育征文中获一,二,三等奖,3年来赵榕,郭雯等8名同学获市集邮征文一,二,三等奖,魏巍获演讲一等奖,2003年赵榕同学还获全市计生征文一等奖,2004年王瑾同学获全市小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一等奖,全区6名学生参加区法律知识竞赛获二等奖.连续3年举办了“我是校园小歌手”卡拉OK比赛和“诗歌朗诵比赛”.
几年来,吕华明,秦玉萍,丁文年,凌翠兰等有近20名教师参加市,临城区青年教师“新课标”的赛课,分获一,二,三等奖.
赵从明,周丽老师在市青年教师才艺展示中获二,三等奖,赵群等2位老师获市辅导员基本功大赛优秀奖,孙玉富,吕华明,周丽,凌翠兰等8名教师的教学案例获省,扬州市,市一,二,三等奖.
【关键词】书院;通识教育;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14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文学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204;本文系湖北大学2014年教研项目“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文学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27。
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集人才培养和学术研讨、传播为一体的教育组织机构。虽然书院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借鉴古代书院教育的某些理念与做法,对推进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促进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仍是大有裨益的。一般认为,书院初步成型于唐代,成熟鼎盛于宋元,普及壮大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具有一定的民间色彩,不同于完全以应试为目的的一般官办学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传统。古代书院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教育机制,在择生、教学、文化出版及学术争鸣等多方面均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书院式教学颇具现代通识教育的色彩。本文简要谈三个问题,并求教于方家。
一、古代书院弟子的慕名求学与当下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形象塑造
书院的发展历时千年,品流亦很复杂。尽管历史上有不少书院具有一定的官方背景,历代统治者也有不少属意将书院纳入官办教育体系,但总体来说,书院属于私学,其创办和运作多源于民间力量。书院在学生招收上没有一般官学的诸多严格限制,可以“自主招生”,显得自由灵活。不过这种灵活自由也可能导致生源的不足,为了确保书院不会因生源不足而陷于关门大吉的窘境,由当时德才兼备的名师授课,乃是书院作为私立教育机构保证生源的不二法门。青年学子慕大师之名虔诚求学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其实,中国古代的私学得以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学子慕大师之名虔诚求学。《后汉书》记载,东汉名士马融、檀敷、姜肱等人,因德行高超学问博洽,各地学子求教于门下者成百上千。清代湖南人罗典担任岳麓书院山长27年,四方从游之士纷至沓来,声名隆盛。当时岳麓书院每届招收生童的定额是60名,在罗典掌教期间,每届都是超额招生。
上述例子均说明教师的个人魅力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更要注意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目前各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全校性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基本上都会有学生网上选课的环节。根据笔者调查,虽然有些学生是为了修满学分随机任选课程,但更多的学生还是会关注任课教师的情况,有些学生甚至会在网上搜索关于授课教师的相关介绍资料。通识选修课程,并非学生必选,因而开课教师往往面临学生们更为挑剔的目光。加强教师德行修养,从而塑造出教师个人的软实力,目的并非只是吸引学生选择自己的课程。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完成知识传授的关键环节。《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有云:“疾学在于尊师。”要想很快学到知识,尊重老师是开头的一步。脍炙人口的“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解。只有尊重老师,才能更好得到知识。而作为教师来讲,要学生喜爱一门课程,真正抱着收获知识的目的去学习通识教育课程,也要加强自己各个方面的修养,让学生真正从心底里尊敬自己。所以说,打造教师形象是做好课程教学的第一步,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二、古代书院的大师讲学与当下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内容编排
通识教育课程往往不是学生的专业必修内容,学时安排往往少于必修课。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给本专业学生授课时循着教材一章一章地讲下去,不会有多大问题。但是这样的常规做法却不适用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尤其是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也就是俗称的“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课时一般少于专业课程,授课内容自然也不能c专业课程等量齐观,照本宣科地一章一章宣讲,对非专业的学生而言,往往存在吸引力不足或者是不易理解等方面的问题,容易使学生游离于课程教学内容之外,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上课讲小话、玩手机、做其他课程的作业甚至中途开溜及干脆缺席等情况也随之增多。面对如此学情,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被动局面,需要积极想办法找对策。古代书院经常采用的大师讲学式的教学方式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古代书院的教学是以大师讲学为辅而学生自行研读为主,而大师的讲学也不会将教材从头至尾完整讲解,而是就某些关键性的论点、论题、章句等进行阐释生发,其余内容则由学生自学。例如,淳熙七年(1180),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曾围绕《中庸》首章宣讲儒家心性修养之学,重点阐发“性”“道”“教”“理”四个方面的内容。次年,陆九渊应朱熹之邀在白鹿洞书院讲说《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书院此类讲会,其实接近现在的讲座。这种“讲座”式教学正是书院教学有别于一般以应付科举考试为目的官办学校的特色所在。老师并不照本宣科逐个解说,往往是阐明经典别有会心,学生也往往如沐春风有所启迪。
受此启发,无论有无专门编写的教材,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都可以按讲座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加以编排。将授课内容按学时排列为若干讲座,每一次授课便是一次讲座。每一讲则围绕一两个具体问题,按引导、阐发、总结的授课思路组织材料,力求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而一学期的所有讲座合起来则能由浅入深循循善诱首尾呼应。如此这般既能引人入胜,将该门课程最精华最重要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消极懈怠或对教学内容的艰深繁难之感。而且,如此讲座式的安排,还能便于不同的教师合力承担一门课程,或者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名师为学生做专场讲座,灵活机动,形式多元,更是与古代书院的大师讲学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讲座式授课实际上就是一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既能以问题导引学生进入教学内容而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又能以紧凑的编排,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锁定在课堂之上,重难点突出避免了泛泛而谈,通俗易懂又避免了曲高和寡。当然,讲座式的教学内容编排的确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也比较考验教师在语言表达、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功力和水平。所以说,上好通识教育课程是不容易的,不能简单地把这类课程看成专业课程的普及版,而应将其视为专科课程的升级版和加强版。
三、古代书院的质疑答惑与当下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组织
古代书院不仅重视大师讲学,也更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老师对弟子的答疑解惑。重视学生的问和先生的答,本就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及其弟子就很注意学习中的“问”,《论语》中关于“问”的讨论比比皆是。唐代的韩愈则把“解惑”作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之一,其《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书院教学中,引导学生发问质疑并认真给予解答更被大力提倡。宋代的陈埴曾求学于叶适、朱熹,后于明道书院讲学。在陈埴看来“善问者如攻坚木,善待问者如撞钟。朋友讲习,不可以无问也,问则不可以无复”(《宋元学案・木钟学案》)。重视师生问答切磋的陈埴还把回答弟子之问的话语编入自己的文集,并将集子命名为《木钟集》。明代汤来贺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亦云:“学海无涯,不集众思,无以广益也。故非惟师长可问,行辈亦可问也。非惟行辈可问,即年少于我者亦可问也。”这就不仅仅强调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教学相长,也提倡了学生之间的互相诘难切磋。这样的学风传统,是中国书院教育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著名的“天泉证道”便是经典例子。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门下弟子甚多,而绍兴阳明书院则是其讲学的大本营。嘉靖六年(1527),朝廷重召王守仁为官。在王守仁离开阳明书院的前一晚,弟子王畿和钱德洪对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理解上产生了分歧争论。王畿从本体论的角度执着于“无善无恶心之体”,而钱德洪则从道德修养的角度强调“为善去恶是格物”。两个弟子连夜请王守仁评判高下。王守仁对弟子夤夜求学十分高兴,和他们漫步天泉桥上,云:“正要二君有此一问……二君之见正好相取,不可相病。汝中(王畿)须用德洪功夫,德洪须透汝中本体。”老师善于启发,学生自觉求索,互相砥砺,兼收并蓄。俗话说,理不辩不明,但在等级严密的封建社会中,却不一定在任何学堂都能看到这样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古代书院以其开放自由的学风形成了学术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不仅为中国教育史、学术史贡献了一段段佳话,更为我们今天的通识教育提供了借鉴。
通识教育课程授课形式可以设计成讲座式,但是,讲座式绝不能搞成教师的“满堂灌”。不要认为非本专业的学生必然基础薄弱、言无可采,而要充分认识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留出足够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发问,要预设足够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学生之间产生热烈的论辩争鸣。因此,在课堂教学组织上,通识教育课程应多安排教学讨论,给学生提供自我发表的契机。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讨论中进来,教学讨论的主题内容和组织形式就需要精心设计、灵活安排。在内容上,可以围绕某一个问题开展学习体会之类的发言,也可以让学生就一个问题的正反两个角度进行辩论,也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完成一个项目,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而其他同学则对此进行评价或问难。就讨论形式而言,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见解当然是最有效的讨论方式,也是最能激励学生⒂敫泻捅硐钟的一种讨论方式。但是目前不少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多为大班授课,人数动辄逾百,倘使经常让全班学生一个不落地轮流发言,无疑耗时过长,影响教学进度。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一方面要控制班级规模,同时也可以多采用分组讨论、团队合作、集体答辩、书面发言等形式,保证学生的参与率。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课堂讨论延伸到课下,在课后也需要尽量和学生保持顺畅的联系和交流,尽管这种跨专业的交流相比教师与本专业学生的课后交流来说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论如何,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思想为本。为此目的,在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中大力推广并细致进行讨论式教学是完全有必要的。
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书院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那些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对于推进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仍然颇有裨益。本文仅就此做了一些浮泛的讨论。应该说,书院的教育理念、教学管理和教学特色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整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的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2.
[2][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M].陈金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 1986.
[3]杨布生,彭定国.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丁钢.书院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