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32: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化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学生主体 自主课堂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24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我校于2013年研发出了“262”自主课堂模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师生接受、采纳,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成了困扰我的问题。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开始了对探究学习的领悟之路。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案例:湘教版必修Ⅱ《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中“城市化特点”部分的教学设计。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探究题: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何不同。
为了体现探究学习的方式,为了让课堂更“热闹”,我要求学生讨论、合作、探究。然而,学生的反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预想的那种生动场面根本没有出现,学生并没有探究的冲动,只是敷衍式地故作讨论状,这次探究活动便草草收场。我的第一次探究式教学设计以失败告终。
事后,带着疑惑,再次审视我的教学设计,脑海中不禁多了几个问号。
1. 学生为什么没有探究的欲望?排除其他因素,在教学设计方面,一是缺少了问题的情境,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讨论、填表,学生没有任何知识准备,也没有知识经验,讨论什么?二是没有给出探究方法,学生无从下手,如何讨论?
2.这样的问题有探究价值吗?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这一知识点,湘教版教材以阅读的形式呈现,学生通过文本阅读,稍加思索也能得出结论。这样简单的问题根本就无需合作,更没有探究的价值!
3. 这样的探究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吗?学生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直接拷贝到了大脑中,没有思维过程,这样的探究忽视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基础,机械地进行新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生吞活剥,食而不化,这样的“机械学习”必然是低效的。这样的课堂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怎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让自己的课堂不再“涛声依旧”,我开始重温课程标准,带着一种理性思维去思考、去感悟。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何践行核心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是重要途径,探究学习便是方式之一。而探究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取学习的方法更重要!基于对探究学习的进一步理解,我又一次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
案例:湘教版必修Ⅱ《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中“城市化特点”部分的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1.动手画一画。
下表为世界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1950年到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试将其转绘为折线图。
2.阅读课本内容,结合所绘图进行分析,设计表格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不同之处。
【小组合作】
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然后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探究思考】
每小组自选其中的一题进行分析,然后在全班进行成果展示:
1.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则发展迅速。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非农化率是指不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农村中一般含有少量的非农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口城市化与就业结构非农化相互关系达到比较适度和协调时,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之比值(简称NU值)大致趋近于1.20左右。读下图,思考:我国的城市发展合理吗?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上次是截然不同的。我惊喜于学生的变化:
1.学生是忙碌的。忙着绘图,忙着设计表格,忙着找不同。学生在动手绘图的过程中,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国家城市化起步、水平、速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以此作为设计表格的依据;通过设计表格并进行比较,了解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不同之处。学生在忙碌的过程中收获着。
2.学生是善思的。两道探究思考题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探究思考题1要求学生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关于逆城市化现象,学生在各种媒体上都已接触过,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通过组内的合作学习,学生能对生活中的现象从地理的视角去审视,从而顺利推断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究思考题2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虽然这个问题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也较为抽象,但是学生善于从材料找突破口,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与同伴的交流,能够分析出我国1992年以来NU值在1.20以上,说明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成长着。
一、教材内容分析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城市化的概念、主要特征和意义,二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三是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本节内容与第三节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且本节学习为第三节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高中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材料、归纳整理的能力,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利用材料绘制图表并分析相关地理要素的能力,所以本节课安排“材料分析,理解归纳”、“网页浏览,资料整理”、“绘制图像,列表比较”、“角色扮演,自由辩论”等活动,利用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和对家乡发展的关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②了解乡村---城市转型的概念和主要类型;③?理解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④?理解并掌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材料分析、理解归纳”理解并掌握城市化的概念和特征;②通过“网页浏览,资料整理”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③通过“绘制图像、列表比较”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国家城市化的异同;④通过“角色扮演,自由辩论”认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之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问题剖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四、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特征;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
五、活动设计
【材料分析、理解归纳】
活动目的:理解并掌握城市化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城市化的意义,认识乡村---城市转型的概念和主要类型,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
活动设计:多媒体播放材料(打通镇1950年与现在的占地面积变化图以及人口、产业结构、经济水平等方面变化的文字材料),小组讨论:打通镇从1950年到现在在占地面积、人口多少、产业结构、经济水平等方面有哪些变化,结合教材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①什么是城市化?②城市化的特征有哪些?③城市化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④乡村---城市转型的概念及类型?
每年高考地理的大部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均以图形和文字材料分析为切入点来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活动中城镇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的快速变化,学生是亲身经历的,这有助于学生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构建、记忆知识,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网页浏览,资料整理】
活动目的:认识城市化动力机制,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从文字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浏览教师提供的网页,从中摘录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信息材料,整理记录,然后教师请最快找到这些信息的学生读出其整理的内容,并请其他学生补充。
网络中地理信息丰富多样,教师课前先浏览大量网络资源,从中精选出与教学内容关系较大的网页,提供给学生浏览,这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绘制图像,列表比较】
活动目的: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异同,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逐步训练学生用画图、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活动设计:用多媒体投影出日本、中国、印度、墨西哥四国在1950至2000年期间每10年城市人口比重表,要求学生画出这四个国家城市化趋势坐标图,分析日本与其他三个国家城市化的异同,列表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先小组内评比,然后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同时利用教材两段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逆城市化、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的含义及成因。
读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图像、在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外,还有必要指导学生绘制一些基本的图。该活动中绘制坐标图,用折线的方式反应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异同,能更直观、形象地表达地理事物,同时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使复杂的地理问题简单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
【角色扮演,自由辩论】
活动目的:认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之路,训练学生大胆表达、交流、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活动设计:用多媒体投影出图表“我国五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结合课本阅读资料“中国的城市化”,使学生获得关于我国城市化的新知识新信息,完成课本活动一的表格,思考以下问题:①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②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否协调一致?③在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应走什么样的道路?
先小组讨论,然后以“在我国西部地区应加快(减慢)城市化发展”为辩题进行辩论。
角色扮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创设情景,划分角色,围绕某一地理问题,由学生按角色要求进行资料分析、交流、讨论得出其扮演的角色的观点、态度,这一过程有助于训练学生大胆表达、交流、与人交往的能力。在这一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赞美,发现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中,真正体验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节教学活动的设计,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ARCS 动机模型综述
1983 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勒(J.M.Keller)整合了相关的动机研究成果,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基础,并与教学设计的宏观理论相结合提出了ARCS 动机模型。该模型将动机作为学习的核心因素,强调适当的动机是一个人能够高效率地学习或工作的前提。所谓ARCS,是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和满意(Satisfaction)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的缩写。
二、应用ARCS动机模型进行教学设计
1.丰富教学手段,引起学生注意
基于 ARCS 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来激发和维持学习的动机。为了保持学生的注意,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实验法多种教学方法并辅助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知识点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课堂充满好奇,充满期待,从而达到用引起注意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时,笔者选择了歌曲《春天的故事》和新闻视频《深圳特区30年巨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思考深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另外,笔者还提供了其他材料来充实教材内容,图表材料包括:中国地图,珠三角区域图,到1988年我国对外开放的城市和地区图,2005年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与全国主要省市比较图,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跳跃发展图,1970~1990年美国产业结构变动图,美国几个主要的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的产值变动表等。文字材料包括:中国特区发展简况介绍,珠江三角洲发展背景等。启发学生的思维,并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
2.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切身性
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但通过这一策略所激发的动机只是暂时的,如果学习者发现学习的内容与他们没什么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话,他们就会很快转移注意力,失去继续学习的动机。因此,基于 ARCS 动机模型的教学设计,在第一层面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后,还必须把学习活动与学习者的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应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功能和价值。
基于此,笔者略讲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而对于活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则重新设计,学生课前准备相关资料。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为情境,建立起学习和生活的相关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强化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
根据ARCS 动机模型,自信心是影响学习动机的第三个因素。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上,并产生了相关的切身性体验,但这并不代表学习就一定能够继续下去。我校大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学习习惯不良,学习中有不愉快的体验,导致他们存在自我认知的偏差,对学习缺少成功的期待心理,缺乏自我效能感。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启发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把期望、要求变成有形的事实,让学生在活动中内化教育要求,感受成功的喜悦,产生期望效应,建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笔者鉴于我校学生的特点及教材内容的特点,在设计“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主要发展特点”时,分散难点循序渐进,将大问题分解成无数小问题,让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在“步步为营步步高”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完成适度困难任务的同时,增强自信心。
4.适当评价,满足心理需要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地理教育者的重视。具有空间分析功能的GIS课堂教学法,是目前高中地理课堂上最有条件培育学生高水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GIS课堂教学方法 综合素养 教学有效性
2014年3月,教育部教基二〔2014〕4号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针对目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的现实紧迫环境[1],着力进行课程改革,落实到地理学科上,就是将学生的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社会发展需要和地理学科特性四者综合考虑,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在学校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育。
一、有效培养高中生综合思维的要求
地理素养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技能、思S和观念,包括地理实践力、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这四大素养,所以地理核心素养是在地理素养宽泛的基础上对地理学科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更高阶的要求。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要求能对众多地理要素进行要素综合分析,时间和空间的时空综合分析能运用综合思维发现并解决真实情境下地方性问题的能力。这是由于地理学本身具备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特征,对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出高水平的要求:基于一定的地理知识、思维和观念,高中学生需要做到根据给定的复杂地理要素,正确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从时空角度对地区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对现实中的地方问题给出合理的评价和解决方案。
二、GIS教学法的综合思维教学有效性
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特征使教师经常对区域之间或区域内的若干地理要素进行强调、对比、综合或总结分析。但是在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三板”教学方法会造成手绘地图信息量较少,只能展示少数地理要素的尴尬局面,无法对演变进行式的知识进行展示。大多数教师使用的多媒体教学(多以PPT为主)虽然可以进行多图穿插讲授,插入FLASH后也可以对演变进行式的地理知识进行演示,弥补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不足,但是学生还是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仅仅观看这一项教学活动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对地理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力,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不太高。
GIS教学法就是学生使用GIS软件将获得的地理数据进行录入和数字化处理,主动对地理环境的各要素进行空间分析,以地图、统计图表、图像、数字等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直观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将GIS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就是鼓励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利用软件主动对地理要素进行处理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综合思维得到高效发展。学生在得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基本数据并将其录入数据库时会对它们的相互关系产生直观认识,让学生了解到组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要素是多个的、复杂的。此外,学生也可以建立一个或若干个地理要素专题图层,运用空间查询功能进行查询展示,对某个地理要素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学生要进一步了解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不同时期的地理要素的变化,可以对其进行叠加分析,在叠加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理要素时空角度相互作用的变化过程和结果。学生想要判断某些地理要素的影响范围,可以进行缓冲区分析,这样可以揭示地理要素的影响范围,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在进行GIS空间分析时,学生的要素综合能力、时空综合能力和地方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利用GIS软件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学生在获得最基本的地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对地理要素处理过程中理解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形成的地理规律,对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行知识迁移,给出综合科学的解决方法,学生的综合思维得到极大的锻炼。并且在GIS教学方法中,GIS软件的使用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获得的知识更深刻。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GIS课堂教学方法无疑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综合思维。
三、运用GIS课堂教学法的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地理作为一个地区的综合,是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交通、劳动力、城市、市场、科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综合,是高中地理知识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基于GIS课堂教学法在综合素养上的教学优势,结合区域地理相关知识内容的特点,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为例》部分教学内容为例,运用GIS技术软件ARCMAP软件平台,依照“阅读课本―查找资料―自主分析―讨论结果―提出建议”的区域地理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教学案例。
案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为例》教学片断。本教学案例参照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为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为: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根据课标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搜集的数据对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了解、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城市化并总结二者关系,并且进行知识的迁移,对家乡建设与区域发展出谋划策。
1.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有关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数据并上传至学校教学网络平台。
学生预习书本知识并搜集相关知识及数据。
2.教学过程
(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
①在之前学习分析区域区位时会从自然和社会两大类区位因素着手,所以位于此地的珠三角有怎样的自然区位条件呢?首先请学生打开ARCMAP,添加中国地图,对地图属性进行空间查询功能,确定珠江三角洲所在地为我国广东省内中南部,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九个城市,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学生运用数据库里的数据对珠三角自然因素进行图层建立,通过对地形和气候图层的阅读,可以清楚地看到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三级阶梯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势平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充足(图一)。
②根据数据库对珠三角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提取相关数据,建立图层,认识到珠三角工业化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区位优势包括铁路、公路、河流密布,交通发达(图二);城市众多;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③最后W生对珠江三角洲的众多图层进行叠加,对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区域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图三),并且根据教科书为我们提供的当时珠三角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即可自主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化的优势条件。
(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
在了解珠三角工业化的区位条件的基础上,请学生建立并对比分析1994年和2010年的广东省国民生产总值及城镇和农村人口比重的图层,由此可以得出珠江三角洲工业和进城市化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3)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及其启示
从以上的操作结果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蓬勃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城市化在工业化的带动下发展迅速,反过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学生的家乡区域经济发展也带来很多启示,学生在课下的时候搜集相关数据,自主分析家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3.教学总结
本次课程运用GIS课堂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动手使用ARCGIS10.2软件提取相关的数据并分析,在珠江三角洲这一真实区域内,学生综合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和自己已有的地理知识,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区位因素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并提出发展建议。在此次课堂教学中,提取可用数据这一过程使学生明确区域内的相关地理要素,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通过运用ARCGIS10.2软件对珠三角进行分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真实地区进行分析和建议,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并且通过厘清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及对自己家乡提供建议这一系列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人地观念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对若干地理要素进行叠加分析使其理解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今天,中学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越来越高。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多样化,在更注重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今天,GIS高中课堂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供最基本的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培养实践力、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念。特别是分析区域地理要素的过程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对培育高中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极大的优势。此外,GIS教学方法这种直观表现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是一种有效体现地理学科特征的教学方法。GIS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更能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发挥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教基二[2014]4号,2014.
关键词:科学合理 教学设计 个性化
1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课程的特点,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个性化的课程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的确定细化。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细化的过程,应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理论教学和授课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其专业后续课程的要求来进行。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门课程为例,同样的有关水污染工艺的讲解时,建筑学的学生只做一般性了解,而对于市政工程的学生则要进行进一步的解析和案例分析。类似的目标细化处理应该做到因人不同,因材施教。这当中有效地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背景和日后的专业应用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1.2 理论体系的结构重组与教学素材的处理。
1.3 理论体系的结构重组是指在教学目标的确定细化后,根据教学学时、授课学生的不同和课程教学设计的特色,对相应的部分进行结构上的分析和重新组合。在理论体系重组的过程中,强调构建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设计相关的课程理论体系。
2 在网络教学系统的课程理论体系设计上着重于以下几方面
2.1 加大非环境学科与环境科学交叉点的介绍比重,突出课程的普及性与专业性结合。各个知识点的处理上,注意渗透与学生专业背景相一致的有关专业知识。这样做,不仅能够适应可持续能力教育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使学习者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相关的环境科学体系,更好地掌握人口-资源-发展的关系。例如“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章的教学,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突出课程的实践性,根据建筑类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共性,增加了有关“环境与建筑业”、“绿色建筑”等实用性内容,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提高了概论课程的实用性。通过对知识结构进行类似的重组,做到了内容的增加,而教学时数不变。
2.2 在教学素材的处理上,通过增加不同的工程实例分析,将专业和环保的结合点进行分析和讲授,强调课程教学目标的通用性、专业性和典型性相结合。例如加入大量工程、管理等实际案例分析(例如生态工程、ISO14000体系、绿色技术、清洁工艺等),对理论进行形象的分析和讲解,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就可以在面向不同的授课对象发挥极好的作用。
2.3 内容和素材的处理收集,还应注重课程与地方特色的衔接。结合本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现状,通过地方实例的讲解与分析,让人们着眼于身边的“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助于环境行为的养成。
2.4 借鉴网络平台的优势,通过适时的知识更新、观念更新,突出课程体系的时效性,使得公共环境教育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
2.5 交互式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2.6 与建构主义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和建构目的”。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确保进行课堂交互的关键。
3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设计上,强调以下处理原则
3.1 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协作性。在设计上,将传统的知识讲授与提问、讨论、总结的方式相结合,并预留足够的空间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例如在“专题:环境与环境问题”教学流程中,采用了“抛锚式教学法”设计。
3.2 采用多媒体手段来解决课程信息量大、学时少的矛盾。在知识点的处理上按照内容的特性,采用文字、录音解说、图片、表格、视频文件等方式来进行讲解。文字形式用于体现知识点的主干(或要点)。录音解说、图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则对相关的细节和知识点进行介绍。
3.3 注意案例选择上的典型性和地方特色。例如在“专题: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本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
3.4 习题(课程训练)的配套设计。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课堂教学中,除了侧重于通过丰富多彩的媒体演示和案例分析外,还强调引入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的同时,配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由于教师在交互教学中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是教学的主导,同时也是教学辅导,且角色是动态互换,因此在配套习题(课程训练)的设计上,除了反映教学目标要求外,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还充分利用课外实践的环节,设计一系列供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专题。而这些专题的设计或选择,强调从参加学生的专业出发,选择一些目前社会普遍关注,并且能与学生的专业有交叉的热点问题来开展调查研究性学习。其结果,不仅能强化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的深度,同时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身专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作用,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目标的实施程度。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检验证明,上述的“全过程”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深受学生欢迎。在极大程度上,这种教学设计的思路对其他类型课程教学也有极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工科数学,1996(02).
关键词: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 探究式
“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本次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构建探究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既是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也是实现三维课标的最佳途径。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可以发展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和回答地理问题的地理技能、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思想。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可概括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推理――验证假设――归纳概括――总结反思,进一步提高。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要体现双主体性
在过去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多以自我为中心,过多地关注于自己的教和给,忽视了学生的学和得,往往教师讲得又多又辛苦,收效却甚低,可谓是“广种薄收”。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双主体性上达成了共识。
1.教师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组织、引导的主体
我们既要意识到“教师永远不能代替学生学”、“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学”,避免搞“一言堂”、唱“独角戏”,又不能矫枉过正,做甩手掌柜、“满山放羊”,使课堂教学偏离课程目标。教师应该把握教学的方向,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编剧”和“导演”,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课程标准虽然给出了内容和活动建议,但是过于精炼,需要进行解读和案例佐证。教材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对课标的解读,但由于学生学情的差异性,教材的针对性有时被大大削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课标,分析教材,并在结合学生实情的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必要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增删。同时,要精心设计和调控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程序,以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和知识的生成。
就探究式地理课堂教学而言,可侧重于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运用引导――发现――探索――归纳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个体发展情况,把教学内容进行拆分、细化,并以多样化的载体形式(资料、视频、图片、实物等)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内容问题化。以提出问题开始,解答问题结束,中间是生生探究、师生探究的过程。在课型组织方式上,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发展状况和课程目标等因素,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型,如:合作探究式、自主探究式、辩论式、访谈式……等等。在地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开拓能力和批判精神。
2.学生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学习、探究的主体
“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把课堂还给学生”是课改专家和一线教师都认可的一个观点,因此,我们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到关注学生的学和得上。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围绕着学生的学和得来设计、组织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对此,我们的做法是:
其一,指导学生制定地理学习计划,加强学法指导;
其二,为课堂教学设计“学案”,提供学习程序;
其三,优化设问,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由渐入深、由近及远、层层推进,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使用学案。
学案(或“导学案”)是立足于学生主体式学习的一种“支架式”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把知识准备、问题探究、重难点内容、拓展延伸等教学设计通过学案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生成。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使用学案有以下优势:
可以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有利于教师把时间投入到问题探究环节,优化教学结构;
利于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强,易于实施等等。
二、探究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体现基础性
鉴于不同地区学校硬件、教师水平和学生基础的差异,教师在构建探究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其基础性,不能为了盲目追求能力提升而使用难度较大的探究问题。我们经常发现有教师把别人的优秀教学设计中的问题照搬下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时却发生了“冷场”,经过反思才发现是问题不适合学生,所以探究问题的设计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一般情况应该遵循宜小不宜大、宜细不宜粗、宜近不宜远、宜新不宜老的设计原则。
三、探究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体现实用性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是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使地理知识与身边的问题结合起来,通过探究赋予地理知识生命力。为此,我们专门收集、组合了相关的问题,并形成主题资源形式,利于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调用。如:邮票中的地理问题、诗歌中的地理问题、其他学科中的地理问题、新闻时事中的地理问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照片中的地理问题等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通过邮票探究地域文化,通过诗歌、古文探究锋面天气,通过新闻探究全球变化、产业调整,通过旅游照片探究地质构造,通过旧城改造时学校旁的工业用地变为居住用地探究地租理论……等等,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课堂气氛活跃,探究积极。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中各专题课时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内容分析
二轮复习在高三复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可以帮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提高运用能力,有效提升高考成绩。下面,我们总结和分析一下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各专题。
1.《地球运动》专题知识是学生较难掌握的部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依旧整体比较薄弱,主要是对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原理、规律掌握不透彻。因此,二轮复习中注重基础知识,大胆取舍逻辑思维强的知识点。
2.《水体运动》专题中主要是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的要素学生很容易混淆、流域开发治理的自然背景不能依据材料或图表进行有效复习,河流各种问题的原因、危害、措施分析不到位、不具体、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会分析流域有利和不利因素、洋流成因规律等知识挖掘不够透彻,因此,二轮专题复习应该加强原理应用和知识迁移。
3.《农业》专题,学生虽然对区位的影响因素及区位条件的变化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运用案例分析农业区位类型的条件、特点、问题、措施的知识点不完善,尤其是应用知识迁移解决实际生活、生产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在复习时要注重获取图表信息培养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应用相关知识解释、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4.《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专题采用案例呈现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河流的综合治理、区域能源的开发、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专题复习的核心是精选的案例能够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最终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5.《人口及城市》专题中人口增长的模式图判读和城市化进程及特征的判断常出现错误,特别是各种变式图判读,由于学生读图能力欠佳,不能依据图表信息作答高考试题,特别是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人口问题、世界人口迁移、民工潮等知识点学生掌握的不理想,缺乏阐述地理事物问题的能力和论证能力。
6.《工业》专题中学生能够依据影响区位因素的基本知识作答影响工业的因素及工业区位的变化,很容易忽略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区位因素,学生往往抛开材料或图表信息机械照搬,漏分析环境因素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因此,《工业》专题复习中突破区位因素中的环境,夯实产业转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总之,专题设计学情分析以“学生高考为核心,提高高考成绩”为出发点,强调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学生服务,教学设计必须把学习和学生作为焦点,以帮助每个学生有效地学习为目的。
(作者单位 青海省大通一中)
公共选修课 城市生态学 教学方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各类农业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城市生态学》专业课,但是关于把《城市生态学》作为公共选修课在高校普及的探讨还是非常少的。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公共选修课《城市生态学》的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城市生态学》作为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研究。
一、课程定位
《城市生态学》在平顶山学院公共选修课中是第一次开设,该课程的主要开设对象包括文科类、理工类、艺术类等高校本科生。学院开设《城市生态学》公共选修课的目的是:扩展学生综合知识面,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科学素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之更加合理,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爱好,满足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知识需求,完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开设公共选修课总体原则是开课内容不宜过于专业,须以课程中知识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全面扩展学生素质,以便能够完成学校设置的教学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设计
作为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教学对象的专业背景包括文科、理科和艺术类等专业,专业方向涉及多,学生专业背景差异大,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层次也是不一样的,加之学生选修该课程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对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该课程设计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学习知识。
依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选课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贴近生活,淡化专业性,增加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文化性。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若知识讲解专业性太强或理论性太强,都会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难度,无法调动学生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降低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为了更好的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课程保持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引入本学科方向的热点研究内容、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特别是在生活实例讲解时,一定要从系统观点出发,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介绍实例对象,从而取得课堂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授课过程中以学生学习和兴趣为中心开展愉快性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并且利用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以丰富多样的多媒体素材的方式展示课堂案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具体、系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特点及良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且以发展前景良好的城市景观生态为案例补充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科研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会利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质量分析
(一)详细介绍《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城市生态学的思想自城市问题一出现就有了,在20世纪前的城市改建中就无处不洋溢着城市生态学思想,这一发展时期称为萌芽阶段。公元前360年后,商鞅第一个提出了具有城市生态思想的认识。随后荀子(公元前238年)则提出减少工商业人口,国家才能强盛的主张。公元170年,崔姓学者第一个提出人口的合理布局思想,到1885年包世臣提出了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比例关系应为5:1,限制非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思想反映在人口、人和土地与人和食物的关系上。世界上早期城市生态学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巴黎的改建和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上。20世纪以来,现代城市生态学产生并发展起来,芝加哥学派与芝加哥城的出现是其典型代表,该理论学派将生物群落学的原理和观点用于研究城市社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奠定了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到了20世纪的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开始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并出版了《城市生态学》杂志,与城市生态研究紧密关联的学术会议、论文的频繁召开和陆续发表,标志着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发展阶段。中国 的城市生态学起步较晚,1984年12月中国生态学会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究会”,会上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城市生态研究工作的开始。
(二)扩展课程教授内容,强调城市生态学的文化地位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要有自己学科的文化,英国学者斯诺把学科文化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在教学中,利用学科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关联,并以相互引导、相互促进方式进行授课。
在讲课之前,利用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引入课题,这样能让学生耳目一新,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中来。比如,引用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欧洲的城市化发展等作案例进行讲解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课方式带给同学们饶有趣味的理论知识,同时沿着历史的发展轨迹逐步深入阐述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历程里来,从而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这样以学生感兴趣的自身聚居地入手,很容易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在进行城市生态学课程讲解时,还要引入自然生态文化。比如,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从来就是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相伴相辅的,城市生态学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总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一致的。从而引入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城市生态学的理论成果是怎么样深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起到美化、保护和改善的良好作用。通过著名学者R.Mckenzie(麦肯齐)对城市生态学定义、研究内容及其应用等方面的阐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上去理解城市生态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比如在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方面,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在改善城市系统关系方面,在增加城市活力方面等。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内容,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为什么要和谐发展,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具有用辩证的观点去处理事情的能力,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并为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
《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实践性较强。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教授对象是各类专业的本科学生,涵盖了文科类、理工类、师范类、艺术类等各个专业的学生,学生知识结构复杂,接受能力差别大。这就要求讲课时要紧密联系实际,讲授内容要通俗易懂。具体做法如下:(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以板书方式教学,针对学校校园规划和城市规划进行取景拍照,以及查阅其他较为典型的城市生态规划等,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课件的直观性、生动性和真实感。(2)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涉及到已讲课程相关的内容时,教师针对知识点结合应用需求提出问题,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与回答。可适当安排部分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们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进行研讨,最终教师结合学生的结论和课程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点评。如讲到城市环境一章时,安排一些关于城市人工环境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的问题;讲到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一章时,提前安排学生去网上查资料,让学生课堂上阐述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如何实现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呼应了研究城市生态学的意义一章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城市生态学课程的理解。(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以学校和城市典型的草坪绿化场地为学生学习第二课堂,讲述合理的城市人工环境改造在改善城市气候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程考核方式
《城市生态学》的课程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城市生态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及其意义,学会利用生态学来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期末进行课程考核时,以课程论文的方式提交考核内容,力求考核内容切入点灵活多样,能够覆盖的知识面广泛,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课程综合成绩构成计算方法为学生平时考勤占总成绩比值为20%,学生课堂表现及研讨情况占20%,最终提交的课程论文占60%。在成绩计算过程中,使用了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态度(Attitude)和个性(Personality)四个方面。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指标的作用下产生本课程的学习效果(Performance),而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指标又是个性这个深层次指标的外在体现。使用这种考核计算办法,真正做到了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城市生态学》作为一门公修课程走进全国高等院校的本科生课堂,相应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需要结合授课对象和各高校的实际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小波.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徐学华等.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2).
[3]胡宗达,杨远祥,朱雪梅.高校生态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3).
[4]耿红.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小学数学教材“城市化”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必需品,也是教学依据的蓝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材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效果。近几年来,我们小学数学教材先后使用过人教版和西师版。
现在所使用的是西师版教材,内容比较适用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很多学习素材脱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游泳池及博物馆中的一些情景。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难度很大。农村学生从小都生活在乡下,新版教材中提到的一些新型的物品等,很多学生几乎没有看见过,更不易理解。另外,与新版教材配套的教参资料及资源很少。
2.教师对新版教材的认识不够
教师对新版教材的教育本质、课程的理念、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与形式、课堂教学的需要等存在认识上及操作上的模糊,往往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存在考虑不够全面,甚至盲目地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表现在对新版教材的要求理解不到位,目标不清,缺少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教学情境设计简单或缺少,教学活动缺乏弹性安排,教学评价没有起到发挥的作用。
3.学生的学习态度被动
随着高山移民及进城务工等实际情况,很多学生去了外地读书,农村学校学生日益减少,留下的学生大部分成为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及亲戚照看。学生严重缺少家庭教育,性格孤僻,行为习惯差,上放学不守时。在学习上,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不按时完成,上课不用心,学习目标不明确。每天老师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用课余时间督促,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强迫学生学习一点知识。
在数学课堂上,有时涉及的实践探究活动内容,因学生胆小、知识面窄、不爱思考、不愿动手等原因,数学实践探究活动课无法正常进行,教学内容就没有落到实处。
4.家长观念造成教育妨碍
打工热潮的兴起,很多人对读书的观念淡薄,导致部分学生家长对孩子读书不重视,抱着让学生在学校混着长大,从不与学生的老师沟通,家长有时有事来学校找学生,连自己的孩子读几年级及学名都不知道,把对学生的教育看作只是老师的事。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学生教育无法跟上当前大好的教育形势。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对策
1.多种方法研究教材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当前教材“城市化”,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农村的课堂教学是围绕教材而开展的,依据教材进行教学。因此,采用多种渠道进行教材研究,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挖掘教材深层次的知识是很重要的。
学校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设备,与新版小学数学教材相关的教具、教学光盘、音像材料、挂图等资料,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平台。
2.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教师培训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循序渐进的工作。提高农村新课改实施的水平,应关注农村教师培训的盲区,尤其是对中老一批教师的培训,他们渴望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手段,希望对新版教材的教学提供帮助。
新版教材已经全面推进,在培训方式上要多一些时效性强的现场观摩课,少一些走形式的培训。这样的培训内容要传授给广大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机构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管理,提高培训的质量,对于农村教师关注的问题要更多的帮助。
3.耐心地教育学生
面对农村学校学生――留守儿童缺少母爱的对象,我们教师要多从关心的角度去帮助他们、亲近他们,弥补他们缺少的爱,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成长。在学习上多给予辅导,帮助他们找到目标,多用鼓励的手段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小学数学实践探究活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活动中要多给予学生引导,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和发现,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敢于发问、敢于探究、敢于创新,真正从活动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4.家校协助,共同教育
孩子的教育活动始终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双边教育活动,是缺一不可的。我们农村教师当前面临的教学问题,应该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让学生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学校的日常工作,更多关注学校的相关政策,多方面认识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学习更好的教育方法,从而让农村教育教学更好地跟上当前的教育大形势。
总之,要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我们老师要结合农村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采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在活动中探究数学知识,敢于创新,全面发展。
浅谈茂名垦区橡胶树高产高效栽培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项目组分层管理模型的探讨
优化高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策略研究
从调整资助方式探索资源效能的最大化
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逻辑定位与思路创新
PROTUES仿真软件在项目导向教学中的应用
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专业教学人才培养
基于专业建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农村人口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企业家极限问题溯源及其思考
公司社会责任的缺失与承担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府主导抉择
广东中职学生金钱观的问卷调查分析
基于信息化的发电企业监督检查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蛙跳训练对足球射门速度的影响
情绪放松训练对大一新生考试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罗素真理符合论与亚里士多德真理符合论的差异
商务系
培育女子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研究与探索——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房地产策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杰出教师成长的特点探析——以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为例
规模的适度增长与质量的全面提升——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之我见
涉外导游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规律研究
珠三角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教学设计——浅议《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的“网上开店”实践教学
内容教学法与工学结合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融合新探
关于组建校内理财实训中心的构想
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增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以广州为例
合作原则角度下广告英语模糊词汇的语用功能分析
山西煤炭国有化:政策依据、基本内容与保障措施研究
中国银行业营销模式发展回顾与展望
我国外贸企业防范国际结算风险的应对措施
面向旅游景区协同化管理的地理数据共享方法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能力——基于三聚氰胺事件的案例分析
解读《侵权责任法》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人格尊严权司法保护制度探析
基于C++Builder的数据库技术
广东华侨农场安居工程的特点及启示
湛江实现到2020年农民收入翻番问题分析
影响广垦物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从美国社区学院窥其职业教育一斑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性和内涵研究——基于三种教学论的比较
高校办公室秘书专业素质研究
高校社团与合作精神研究
浅谈心理因素对足球比赛的影响
成人教育办学实践研究——以惠州学院为例
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基于“05方案”教学改革的探索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由“非市场经济”引发的WTO附加义务
负感旅游资源主导下的旅游开发战略研究——以旅顺旅游开发为例
高校外国专家跨文化管理探析
房地产估价的实物期权方法研究
岳飞之死与南宋治国方略的回归
妇女解放探讨
论约翰·但恩爱情诗的宗教本源
一、园林景观设计和教学课程的现状
城市发展中,园林景观设计成为城市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生物科技手段中的引种驯化、杂交栽培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艺术创作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以及地方文化底蕴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但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景观设计的地域性问题,使得不同的地域风格,拥有同样的园林景观设计,使园林景观设计与当地的建设格格不入,降低园林景观设计的美感度。
二、环境艺术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众多高校中都开设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其中农林院校占有大多数,专业中主要偏重学生对植物的认知与栽培知识,建筑学院开设景观设计的课程,艺术类的院校开设美学与艺术创造方向的学科,所以,从专业的综合度来看,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还是比较齐全,但是,从每个学生的自身学习知识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学校设置的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专业设置的比较混乱。
1、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设置混乱
艺术类环境艺术专业中园林景观设计只开设有建筑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两门课程,这样的话,学生对那些植物学、生态学里面的知识不了解,因为他们拥有的知识有限,让学生在学习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产生很大的障碍,不能很好的开阔学生的智力。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安排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的学生的长远发展,增加园林设计的基础课程,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
2、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师资建设不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审美眼光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的也是不断的发展,这样就需要老师的不断学习,只有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头脑,才会教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
3、学生实践缺乏、教学方法陈旧
在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学生的实践时间很少,园林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动手能力的课程,但是,我们的学生只是在教室里学习知识,很少出去观察园林实景,很多学生对于一些植物的种类分不清楚。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课程中,教学方法上还是比较的传统,仍然是以教师单个人作为教学的主导,老师向学生灌输着理论知识,师生互动极少,这样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很难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就不会达到老师所期待的的教学质量。
三、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措施
1、健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针对我们课程设置的不足点,我们在开设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时候,增添相关的配套课程。例如:生态学的引入,将生态学的一些知识引用到园林景观设计的课程之中,园林本身就是为城市的景观服务,学生只有掌握了生态学的相关知识,才能根据符合环境的园林景观。同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要多接触西方的设计观念,使中西方结合,设计出利于保护环境的园林景观。
2、加强师资建设
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以及他们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鼓励老师到外校进修,让老师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学术活动,了解最新领域的发展动态,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学校也是可以引进高学历人才,包括一些外教,外教可以将他们国家的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理念带到我国,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中西结合,学习到更多知识,有利于他们在未来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产生新的想法。
3、丰富学生实践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本身就是从环境之中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的一门课程。学校在开设这门课程的时候,要更多的加入实践的课程,让学生不仅仅学习到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结合实际,更加的了解社会,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教学策略 高一地理 学习信心
高一处于初高中的衔接期,而这阶段的地理学习却又是整个高中期间地理课程中最难的部分:自然地理要求思维严密,人文地理要求思维全面,这对刚上高中的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很多高一的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头痛,从而地理测试成绩低下,丧失了学习地理的信心。
针对现状,我们如何在高一阶段迅速提振学生学习信心呢?本人就以平时教学中的几点心得和大家一起切磋:
一、地理基本概念的讲述浅显化
因为地理考试没有名词解释这类题型,而且对于不熟悉地理专业术语的高一学生来说这些概念太过抽象,不易理解,所以我在介绍相关概念时不照本宣读,总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诠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譬如讲解“聚落”这一概念,我的介绍就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场所,主要分二类:农村和城市。相对于书本上“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的总称,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主要分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长篇累牍的文字,我的说法简单而且少了一个乡村的名词,因为在后面介绍“城市化”概念时,我就直接介绍为: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的过程。那么城市人口怎么会增多呢?先复习聚落概念,聚落有二类,一是农村,二是城市,讲到这里学生自己就会得出结论了:城市人口的增多一来自于农村人口大量迁入,这和前面讲的我国现阶段的人口迁移方向相吻合,二来自于城市规模在扩大,把城市周边的农村也发展为城市,使本来这些地区的的农村人口也变成城市人口。这样通俗化的概念介绍,即使是学习能力较弱知识面较狭窄的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记住,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会感到实而不繁,听课轻松。教学效果比较显著,特别是以前答非所问的现象大为改善。
二、地理具体理论阐述的实例化
学生对于未知的抽象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比较慢,对于生活中一些熟悉的现象的解释就容易记住,所以来源于学生周围的生活情境就成为导入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恰当选择。譬如用水壶烧开水这一生活常识来介绍“热力环流”、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抽水马桶中的水如何流淌来介绍“地转偏向力”、用国际时事发生地的时间来介绍“地方时和区时”、用我们所在地的梅雨天气来介绍“锋面天气”、用“诸葛亮借东风”的小说情节来分析东亚季风气候……
行为心理学认为:如果外界输入的信息和自己有较高相关性,就会引起感知者的注意。n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选择的材料内容和学生相关度较高,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本中有许多案例,有的案例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距离,我们就可以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替换。譬如在讲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时可用“无锡(或者学生所在地)聚落形态的变化”替代“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这个案例。
教师平时要多积累资料,及时收集各类数据,授课时信手拈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知识,能很好地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悉,这无疑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三、上课提问的分层化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在课堂上我们就要善于捕捉激励学生的每个机会,引发学生争取自我实现的学习行为。因为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都不尽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难度等级的教学提问,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机会。譬如在相关地图解读时,简单的图表我一般叫女生回答,男生归纳;复杂的地图就先让男生分析,几个男生分析的差不多了,再让女生总结,其实就是复述,这样就让空间思维能力相差很大的男女生在地图的阅读能力上都得到提高。同时,我们在设置问题时,可层层分解,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譬如,“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必修1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通过层层设问,层层推进,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①根据热力环流,全球大气形成怎样的环流模式?②由于地球自转,地面大气受三个力作用,高空大气受二个力作用,全球大气又会形成怎样的分布状况?③考虑到太阳直射点不会一直在赤道,那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又作如何移动?④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是地面,而这个地面是指地球表面,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大气受热状况肯定不同,那么气压低和风带的分布要受影响吗?南北半球的分布又有何不同?这样边画图边设问,层层推进。
四、课后练习精简化
课后练习是对课上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及时反馈。现在我们每本书基本都配备一本配套练习册,配套练习册上的题目偏多,而且综合性要求偏高。高一主要应该打好基础,综合性练习可以放到学测复习阶段去做,所以我一般只布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基础性的、典型性的选择和判断题,学生不用花费很多精力,同时正确率又高,提振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自信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只要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感兴趣,对教师能带大家学好地理充满信心,对自己学好地理感到不成问题,那么还有什么能阻挡学生迈向成功的步伐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