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32: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因此,全球要面对以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环境问题和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复杂的局面。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治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早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不过,如何有效协调各国在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系以实现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治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却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难题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分析了国际贸易机制对一国环境及全球环境的不同影响,通过对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模型分析了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存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存在的冲突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现实状况以及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的基础上,对于如何调整我国外贸政策以及相关国内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结论,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全球环境区别于一国环境的根本,全球性政府的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利己选择的结果,行业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存在领域的差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
序言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前后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富山痛病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引起社会各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环保浪潮,环境问题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为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第二代环境问题,两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使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差异。各国环境禀赋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际贸易下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一国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差异、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新公共金融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演化、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国际实践、国际贸易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差异的相互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第一章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成本等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第一节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前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剖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公共产品性质导致环境产权难以清晰界定,从而产生环境成本外部性,致使市场机制不能准确反映环境稀缺程度,环境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第二节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总体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全球公共产品性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一国国内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全球性政府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权难以有效界定和利益主体空位的情况下,各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利己行为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难以清晰界定,加大了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难度。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达成共识,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三条思路。最后,本章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思路及其国际实践进行分析。
第四章首先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下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发现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对于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国际贸易机制对他国产生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各国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以及各国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国情进行选择的结果,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各国在贸易领域产生冲突。面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冲突,对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关系、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速度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对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政策及相关国内政策调整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及环境成本内部化现状的基础上,在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应积极发展以环境标准为支撑的绿色贸易战略,并对相关国内政策进行调整,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本质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大学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大学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权力的分配、制约和利益实现的制度规定、体制安排和机制设计,集中体现大学管理的结构、运行及其规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是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促进大学科学管理的客观需要,是大学面向社会办学、提高办学水平、应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迫切需要。
现代大学是一个巨型组织,学科众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处于开放的、复杂的、多元的环境,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建设和完善既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实践推动的现实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我们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大学治理结构的变革首先要处理好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的关系。要通过治理结构的变革,形成这样一种制度安排:行政系统辅助学术系统,共同服务于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学术系统为大学发展提供动力,行政系统确保大学的良性运转。为此,我们首先从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结构性改革入手,逐步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和与之相关的制度体系。按照“学术为上、重心下移、教授治学、分权管理”的原则,构建以学科为基础、以研究功能为主导、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研究所。研究所集本科教学、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以及社会服务于一体,体现出研究型大学的特色,有利于在基层有效地消除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二元化倾向,有利于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教授治学有了必要的组织形式和体制上的保证。其次,从调整机关职能部门职责入手,变革大学行政组织。我们以加强整合、提高效能为着眼点,以事为中心、进行流程再造为具体措施,形成机关工作管理模式上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并重,运行机制上决策、执行、监督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价值取向上由职能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的局面,为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办事高效、绩效显著的管理体系和逐步实现学校内部的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第二,保障学术权力、实现教授治学是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为了探索保障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学校在不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以研究所为主体的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了学位授权学科负责人管理办法,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推荐聘任办法等学术制度,充分保证教授的学术权利和学术自由,强化教授的学术责任,激发教授的创新活力,促进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和学术创新的科学发展。
第三,建立科学的预算体制与资源配置机制是治理结构变革的重点所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资源有效配置,如何建立统筹兼顾、学术主导、资源共享、配置有效的科学的预算体制与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是大学科学发展的重点所在。我们认为,科学的预算体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从来不会自发地形成,学校各方面对预算和其他资源的渴求几乎是无止境的。为此,我们积极构建服务于学校战略目标的资源配置体系,以战略规划中的目标体系和战略重点作为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判据;改进预算体系,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对基本办学设施实行定额和调节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防止低效和无谓的浪费,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四,制定大学章程是构建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保障。大学章程作为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学校规章制度的“根本大法”,是规范学校与政府、社会及其自身内部关系的准则,也是大学治理结构的基础。章程建设既要体现和巩固治理结构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又要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以改革为章程建设提供动力与内容,以章程建设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和系统集成的载体。我们以章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落实和扩大办学自,完善校院两级党政管理架构,巩固以校院两级教代会为主渠道的民主管理系统,发挥群众团体及派的监督作用,探索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校长负责、学术委员会咨询评议、教代会民主监督的内部运行机制。通过章程的制定,界定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规范大学内部权力的运作,明确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和程序,进而为完善学校的治理结构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治理结构的变革往往不是单一的,它包含治理结构的变革、管理制度的演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包含实现了的、部分实现的和没有实现的目标,包含期待的、积极的和未曾预料的结果。因此,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变革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合理的期待。但着力推进治理结构的深度变革,积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无疑已成为促进大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刊根据作者发言稿整理)
近年来,我国的财务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对财务治理的内涵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程宏伟(2002)认为,财务治理是财务治理主体对企业财力的统治和支配,即关于企业财权的安排,它决定财务运营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财务政策;杨淑娥(2002)则把财务治理理解为通过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饶晓秋(2003)提出,财务治理的实质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林钟高(2003)指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达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以上这些有关财务治理的定义,虽然都从不同角度对财务治理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要么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将“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等同,要么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混为一谈,或者只强调财权配置的重要地位而忽视其他方面,因而无法全面准确地理解财务治理的内涵。
综上所述,对于财务治理内涵的理解,笔者比较倾向于衣龙新(2005)的概括,即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的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这一概念的主要特征就是既肯定了财务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又强调了财务治理是对财权的合理配置,同时还突出了财务治理是为了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绝大多数财务管理学教材都认为,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这一概念的主要特征就是表明财务管理是一项管理活动,其直接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和企业的价值。
从以上对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概念约定可以看出,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财务治理是一种制衡机制,其目标是协调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财务管理则是一种运行机制,其目标在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财务治理规定了整个企业财务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财务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企业财务奔向目标。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共同点,那就是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具有同源性(都以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为基础);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对象具有同质性(都涉及到财权问题);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具有体系上的统一性(同属财务范畴且都是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财务治理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框架和轨道,财务治理的模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管理的模式特征。
二、财务管理学目前存在的缺憾:基于财务治理的考量
“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这一概念特征决定了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应从财务的二重性:经济属性(财务活动)与社会属性(财务关系)相结合来进行考察。但现实情况是,传统财务管理学仅从数量层面来对财务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和论述,而对财务的社会属性——财务关系的处理这一财务管理的本质问题却一带而过。而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综合管理,企业内部各种权利的制衡、责任的分担以及利益的划分,最终将以财务的形式体现。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光靠加强日常财务管理是不够的,应注重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财务权利和责任的明晰界定和有效行使,以及在公司治理中的财务行为规范等财务治理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当人们过于注重研究财务管理学的具体内容时,却忽视了一个对推进公司财务理论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把握财务管理学的特征。
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观察,笔者认为,传统财务管理学存在以下的缺憾:第一,把企业财务行为视为一种把非经济动机排除在外的纯经济行为,较少关注制度与财务文化等社会因素对财务行为和财务效率的影响,而是把影响财务行为的制度看作是一既定的前提而加以认同,致使制度无法纳入财务行为的解析框架,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也缺乏深入的分析,从而使财务管理学的构建日趋保守乃至封闭。第二,没有进行相关财务治理影响分析,因而产生对“财权配置”问题的轻视及与此相关的“内部人控制财务”,导致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监控的弱化及其财务利益的受损,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第三,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理论前提,必然形成对经济属性(财务活动)的过度关注而轻视其社会属性(财务关系),从而加剧财务冲突和财务道德的失落。
三、财务管理学再造:基于财务治理的创新
公司财务理论构建于特定的企业假设基础之上,企业的不同界定和企业特征的现实变迁都会对公司财务理论产生决定性影响。现有的公司财务理论构建于传统的企业特性之上,从总体上属于价值管理理论。诚然,企业作为系列契约的联结现象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即企业的本质特征并不在于这种联结以及实现这种联结的契约本身,而是在于形成这种联结之后的企业财务活动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财务关系。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和现代企业理论对成本、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研究,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带来的公司治理问题便成为当前公司财务理论的主要议题。现实表明,单纯从各自的学科出发独立研究财务管理或财务治理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现实经济的需要。因此,财务管理学需要拓宽研究视野和丰富理论内涵,就必须与财务治理进行交叉性融合研究。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界定与企业财权的有效配置
合理界定和选择财务目标,建立和完善财务的导向机制,是保证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高效运行并实施有效对接的前提。近年来,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经过了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发展阶段。但就我国目前的企业组织形式主流为非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弱势有效、法治建设处于起步期、商业伦理有所缺失、公司治理结构不太完善等现实背景下,新《企业财务通则》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界定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其资源供给者创造财富的受托经济责任,也是当代财务管理学教材普遍接受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理论逻辑性和实践有用性。但也应清醒地看到,这些过分强调股东或企业价值的财务管理目标,势必会将非价值性的社会责任排除在财务管理目标之外。结合我国公司法改革局限于“股东至上”的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权被弱化的现状,以及企业是在复杂的、充满竞争的关系网络中开展经营活动的现实,笔者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应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不仅有利于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而且还使企业的经济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得以有机结合,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济性目标就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由企业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总是与宏观社会的要求保持绝对的一致性。于是,国家往往利用法律手段来强制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但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许多场合无法完
全进行硬性规定。
这就需要企业的社会性目标,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的最优化,这是由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若过分强调企业的经济性目标而忽视社会性目标,将会失去社会的支持,从而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特别是随着SA8000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实施,企业重视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责任以及落实社会责任便有了最佳保证。这一坚持多边主义的理财目标,是与公司财务治理的思想和目标相适应的。按照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企业财权配置不能只考虑股东和经理层的利益,每个利益相关者在企业财权配置中都有权享有相应的财务权利,有不同的财务利益诉求。此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相机财务治理,也应在财务管理学再造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重视制度因素在财务管理学中的地位
内生于公司财务行为的制度因素可按财务活动的关系分为财务本体性制度和财务关联性制度。但目前在我国的财务管理学中,只是企业财务通则、公司法、税法等财务本体性制度散见于筹资、投资、收益分配和资产重组及清算等财务活动中,而对在性质上并不是财务性的却会对公司财务行为及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网络起约束和限制作用的财务关联性制度(如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伦理道德等)闭口不谈,这不仅背离现实而且还会把财务管理学引入歧途。财务管理学的再造,除继续重视和完善财务本体性制度对公司财务行为的规范约束,还应当重视财务关联性制度与企业财务行为之间关联性研究,这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引入财务关联性制度的研究,将有利于摆脱现有财务管理学“就财务论财务”的思维偏差,使财务管理学再造更具动态调整性和环境适应性。
(三)注重激励和监督机制构建的研究
财务管理学如果只关注具体的资金运动而忽视在这一过程中的激励与监督问题,势必会导致资本运营的效率低下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损。因此,财务管理学再造就必须注重激励和监督机制构建的研究。目前的财务管理学中在阐述企业财务活动时,本能地运用了诸如企业财务通则、公司法、会计法等财务本体性制度来约束与制衡管理者,而对于内部控制这一影响企业命运的制度安排却没有片言只语,这与企业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本质要求极不相称。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融入财务管理学再造提供了绝好的契机。公司的成本问题,仅仅靠制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恰当的激励机制能够通过委托人设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促使人采取适当的行为,最大限度增加委托人的效用。近年来,以财务治理的观点考察薪酬对公司财务业绩的敏感性渐成潮流。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应采用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但股票期权的应用是有条件的,需要有比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健全的资本市场和透明度高的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的法律框架等,而这些条件我国目前并不完全具备。我们在财务管理学的再造中,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关注中国特殊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不能掉进“国际大厨房陷阱”而食洋不化。
(四)关注财务文化对解决财务冲突和财务败德行为的作用
目前的财务管理学较为强调和崇尚“工具理性”,致使社会责任和道德品质等人类的一些基本价值在现代企业理财中倍受蹂躏而变得支离破碎,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也日趋恶化,使企业无法实现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学关注资本、成本、利润等本是应有之义,但影响和决定这些物化因素的人及其行为也不应该忽视,因为这有利于解决财务冲突和财务败德行为。企业财务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是企业为了实现财务目标而一贯倡导、逐步形成、不断充实并为全体成员所自觉遵循的理财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以及由这些因素融会、凝聚而形成的整体财务管理精神风貌。财务准则有形而财务文化无形,但财务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却无处不在。鉴于财务文化对企业竞争力所具有的原生性决定作用以及它所蕴涵的更为深刻的企业本质特征,要求人们在财务管理学再造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财务管理学再造关于企业财务文化研究,其最终成果是要拿出具有中国企业特色、与中国企业协调发展的财务文化发展战略模式,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1]申书海,李连清.试论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对接.会计研究,2006,(10).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平衡;生态发展
目前,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脚步,既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手段,也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进入崭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全面了解“现代林业”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新结构,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开放、绿色的新思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现代特色林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提升现代林业管理与治理能力也有积极帮助。
1“现代林业”的内涵
现代林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投入到农林生产与运营当中,旨在实现林业产业的最大化效益,以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和谐发展成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主旋律,当生态关系与社会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时,现代林业就真正走向了文明时代,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林业的内涵: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森林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要搞好林业经济,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林业从业者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森林质量,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契机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现代林业是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系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林业生产来说,主要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林农在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出现一些功力化的负面问题;人林和谐,这也是现代林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尊重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平衡,通过打造现代生态林业,以确保子孙能共享现代林业盛果,这成为加速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毕经之路
2“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
2.1现代林业的生态特征
林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建设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主动力,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并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营现代林业经济的根本原则,这需要根据各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林业生产规模与种类,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节奏。
2.2现代林业的经济特征
经济是林业生产的功能3大功能之一,现代林业应为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林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所决定的,只有林农能获取丰富的经济收益,才能更好的推动林业向更强更大目标前进,这也是现代林业最为显著的特点。
2.3现代林业的文化特征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的突出表现,也是构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特征是现代林业的显著标志。因此,客观认识林业发展规律,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体现,以森林文化为出发点,减少各种冲突的发生,有助于人类走向更为和谐、健康的未来。
3加速“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更好的迎接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改变我国各个林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就需要从林业发展全局谋划入手,坚持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相结合,开拓一条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高层次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体系提供有力工具,推进我国林业生产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准,需要做好林业资源与产品的科技研发,让更多的林业科技发挥其自身强大作用,为现代林业管理与生产体系的树立更为广阔的科技远景,从而能够真正满足科技兴林的需求;促进现代林业的社会化发展进程。通过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的进程,鼓励更多的社会群体与个人参与到我国林业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当中,对林业发展有更为清晰的定位,从而可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这是做好现代林业的重要一步;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发展。林业经济要实现绿色增长,就要兼顾林业经济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才是现代林业的真正内涵意义,这就需要加快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以区域为中心着重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立林,真正发挥出生态林业的示范作用。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林业生产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走一条特色化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生产在规模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只要能够坚定不移的推动林业产业化与生态化进程,赋予林业生产更多的科技感,就能够全面实现现代林业发展目标。
作者:徐杨 郝伟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国有土门林场
[关键词]治理;善治;公共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20-01
一、治理的内容
管理是指政治统治者的地位保护盒阶级压迫功能逐渐淡化,代之以将行政权力主要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利等方面的政治意志执行过程。政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管理则是这一意志的执行。对于什么是治理,许多机构和学者都作出了自己的界定。比较典型的是全球治理协会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全球治理协会的定义是:治理是个人与机构、官方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物的总和,多种多样互相冲突的利益集团可以借此走到一起,找到合法的办法。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是对立的或各异的利益彼此时应,也可以是人们同意或接受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安排。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治理是运用政治权威管理和控制国家资源,以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治理是有许多不具备明确的等级关系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合作以解决冲突的工作方式,它灵活的反映着多样活的规章制度甚至个人态度,以上定义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我调节的协作方式。即国家、组织、个人之间通过谈判实现自动协调目的的方式。
2 多样化的行动者。国家责任范围逐渐缩小而公民享受更多的责任,包括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以及广大公众都可以参与治理。
3 互动过程。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依靠互相依赖的权利和资源关系实现互相促进和支持,形成协作性的合伙伙伴关系。
4 国家的主导角色。国家在制度设计和战略制定方面具有根本性作用,这是其他机构不能代替的,国家的作用充分体现在其宏观调控和组织协作上。
二、善治的内容
善治是指一种良好的治理。这是治理理念和相关机制建立并运用到实践中所导致的良好的绩效。它应该是社会治理发展的目标。善治只要是指治理能够收获到良好的技校,这种绩效表现在治理的政治效果、管理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方面。整治效果主要是通过治理达到了公民与公共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公民的责任精神得到提升,公民对公共事务有着广泛的参与,社区团结性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管理效果是通过多元角度的参与和互动,社区和组织的治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形成了共同治理的机制,提供了最大效率的公共服务。经济效果主要是指通过治理直线了社区和组织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并确定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好地福利。而社会效果则包括文化观念、环境保护、社区安全、邻里照顾等方面都产生良好的小郭,社区成为安全、幸福和文明的居住地。就一个国家而言,职责意味着国家实现有效的制度构建、公民创造力得到激活、政治文明程度高,意味着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去的稳定而快捷的增长,而且在综合效益上公民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社会和自然都实现了和谐共进的目标。
三、公共治理的内容
信息化大体上分成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为信息化1.0阶段,这个阶段最显着的特征是以单机应用为特征的数字化阶段。此后一直到现在为信息化2.0阶段,它的主要特征是以联网应用为特征的一个网络阶段。而信息化3.0阶段开始于我们这个时代,它的特征是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特征的一个智慧化阶段。未来还有没有新的阶段?我认为,信息化3.0这个阶段持续20年也是有可能的。
定义大数据
大数据是什么?大数据本身的产生是互联网及其延伸所导致的一个自然现象。一是广泛应用,二是成本急剧下降。体现在几个方面:摩尔定律驱动的指数增长模式、技术低成本化的万物数字化、宽带移动泛在互联驱动的人机物广泛连接、云计算模式驱动的数据大规模汇聚。这就是我们讲的摩尔定律指数增长。按照IDC的统计,2003年、2009年到2012年,大数据从5百万TB到8亿TB到27亿TB,增长速度非常之快。这是大数据的几个主要特征。大数据不仅是量大,重要的是多元。另外它和过去的信息化是不一样的,大数据的很多东西不是靠过去那种主动采集产生的,而是有目标的按照结构化的方式采集的,很多是信息系统通过各种各样的交互自然产生的。
大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第一,它提供了我们人类认识一个复杂系统的新思维、新手段。实际上如果说我们做到一个无尽大或者不断逼近现实世界里的一个数字化的话,实际上我们用大数据构建了一个数据空间,现实世界的数据空间,也就是这个数据在逼近我们的现实世界,这就可以按照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基于大数据触摸、理解或者逼近复杂系统。随着问题空间的数字化,能不能得到一个数据空间,这个空间里就有很多规律可循,可以挖掘。所以从传统思维到今天的大数据思维,这也是大家经常谈到的几个很重要的变化,从样本到全体、从精确到近似、从因果到关联度,这是一系列的变化。
第二,大数据也会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一种新的引擎。大数据这个产业本身一方面促进产业升级,激发商业模式创新、促生新业态,不断改善民生服务。大数据时代有一句话,信息技术的定位。信息技术不仅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行业,同时也广泛渗透到别的行业,成为该行业的倍增器或者催化剂,而现在这个时代,倍增和催化大概已经不够了,它甚至会成为一个行业的颠覆者。第三,大数据成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第四,大数据成为提升国家综合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新利器。
大数据应用尚处于发展初期
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方面是基础设施,各个计算设备、软硬件、数据处理的不同方法以及各个领域的特定大数据应用形成了大数据产业生态链。那么技术平台是什么?技术平台就是云计算。云计算为数据存储、融合和分析提供了高伸缩性的平台。这个平台向上是支撑各种应用(以服务化的方式),向下管理各类资源。而这个平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全面走向“软件定义”。就是硬件资源虚拟化、管理功能可编程,对网络化、规模化的各种资源进行灵活高效的调用。
从应用来讲,大数据的应用还处于发展初期,全世界都是如此。中国的大数据应用也才刚刚起步。目前,互联网行业是大数据应用的领跑者,同时也在向别的行业大量拓展。现在 “大数据”这个词用得过热。很多应用也就是过去数据量的增加,有的应用甚至是换了一个“大数据”的马甲而已。从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角度来看,实际上多元数据的融合才是大数据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虽然大数据应用呈现发展初级阶段特征,还处于“盲人摸象”的尝试阶段,但其巨大潜力已被广泛认知,同时引发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热潮,这将成为信息化3.0阶段的重要建设内容。
新时代下的计算和网络能力足够强,设备和技术的成本迅速降低,云计算公用事业化,万物互联达到人机物融合,渗透率跨过了临界值,大数据分析挖掘手段以及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影响了我们的方方面面。国家也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的发展。
我理解的“互联网+”首先是加法,其次为升级、延伸。这个“+”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除了成为行业的倍增器也会成为行业的颠覆者。所有的行业都离不开它,离不开三个关键词:跨界、融合、创新。
“互联网+”
是信息化3.0的指南
“互联网+”本质上是传统行业/产业信息化的深化和泛在化,同时它也是孕育新兴形态的一个平台,是互联网技术、模式、思想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它需要我们促进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数据资源的积累、新型业态的诞生和成长。“互联网+”,毫无疑问,就是现在信息化3.0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思维模式和实施指南。也就是说,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会成为新一代信息化应用的主要特征。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从这些方面都体现了我们在信息化3.0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延伸和扩展,网络强国战略恰逢其时。信息化3.0时代在应用上有很多创新,能不能在基础设施、技术上自主可控甚至引领,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事情。
互联网催生了一个创新的时代。过去有那么多新的概念层出不穷,这是IT业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2000年以后,从计算机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概念创新的时代。而且以前这个行业的术语几乎是技术导向,而后来全是应用导向。怎么让用户听的明白,不再考虑技术本身的定义和含义是什么。但是在这里面有中国元素吗?或者说有中国概念吗?实际上是一个很严重的缺失。长期的跟随者思维形成了定势,真正实现创新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应用创新。但在一定程度上,思想和概念的引领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组织结构;治理
一、引言
互联网经济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以企业电子信息化及网络化为核心,以网络交易为主要手段而从事商业活动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它通过网络技术,快速地实施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规划、材料采购、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活动,同时高效地实现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活动,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经营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获利水平。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内部各个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形式,以求有效、合理地把组织成员组织起来,为实现共同目标和履行、承担社会责任而协同努力。面对互联网经济企业快速高效的特点,企业组织结构与治理方式的转变成为传统企业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 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特征
(一)中小股东易于参与公司治理,公司管理成本降低
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克服了传统上时间、地点、信息、渠道的交流瓶颈,使得原来因为各种限制对公司治理缺乏积极性的中小股东可以通过社群表达个人观点,以网络投票、手机选举等方式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企业治理的重大决策中。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更加精准,具有共同利益诉求的中小股东更加易于相互沟通交流,通过一些专门的社交网络群体传递相关信息,从而成为企业外部治理中重要的群体。
(二)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更加精准化
随着中小股东通过微信、博客、微博、日志等网络社交群体表达个人观点,传播企业信息形成的大数据使得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些大量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效益,而这些在以往的企业治理中处于被动或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可能成为最后左右公司决策的重要一环。一些顾客的投诉意见与投资者的意见成为互联网经济时代改善企业治理参考的重要“大数据”,分析这些数据,便于管理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决策,进而对症下药,使得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更加精准化。
(三)信息共享减少了企业治理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的披露与共享渠道具有多元化、互动性的特征,同时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这些都成为企业信息公开中重要的补充内容。这一方面有利于市场中的投资者更加快捷精准地获得有利的投资信息,从而实现资本的合理投资;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通过移动互联网能够更加广泛地了解和共享公司信息,从而避免信息的层层传递,从而降低成本。从而弱化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
(四)扁平化的企业组织结构成为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模式改革的方向
互联网经济的显著特征是技术革新快,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不利于团队的写作,对于技术导向的企业不能发挥其主动的创造性,同时忽视员工之间非正式的信息交流,不利于技术的自由流动。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用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治理的需要,因此,企业治理必将构建以技术为核心的更加灵活的“扁平化”治理模式。
三、 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构建
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不同的是,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没有特别明晰的边界,生产经营弹性化,因此,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节奏、竞争环境及市场实际情况,这使得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改变传统的等级组织,转向扁平的组织结构,实现多向互动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流通多元化
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各主体之间借助移动互联网能够更加快捷、高效地沟通。管理人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更加普遍,克服了信息之间多纵向交流的弊病。扁平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减少企业管理层的数量,通过高效率的运营水平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从而提升企业效益。
(二)决策过程大众化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利益相关各方的主体都能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组织决策高度集中而无法克服的造成的沟通壁垒。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决策将由各个部门,不同利益主体参与其中,增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因此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及决策水平。
(三)组织运营虚拟化
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的运营打破了传统企业组织运营中时间、空间的限制,借助移动互联网集合现有各种资源构建一种虚拟的经营综合体。虚拟的组织形式可以是统一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要素组合,也可以是利益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同担,利益共享。
四、总结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因此企业面对市场状况的变化,必须要迅速地做出合理决策,这就要求企业组织结构运营更加灵活、高效。企业只有高效率地适应市场变化,高质量地满足客户需求,企业才能在激烈地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程刚,陈传明.基于企业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变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02).
[2]李树,蒲勇健.知识经济与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J].经济师,2001(02).
[3]曹虹剑.网络经济时代模块化组织运行于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低电压;诊断;治理
中图分类号: U224.3+1 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用电负荷出现了快速增长,随之农村配电网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开始显现,尤其是农电低电压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客户的正常用电。在此背景下,国家从2010年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农网升级改造工作,加大了对农村配电网的建设投资。然而,一些地区电网改造中,对 “低电压”问题认识不到位,措施针对性不强,导致改造工作事倍功半。以下从低电压的危害、分类、成因与治理措施等方面入手,对农村低电压问题进行论述。
1 低电压的危害
电压质量不仅仅是电力企业衡量电网安全运行的一项技术指标,也是反映电力企业优质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服务指标。电压低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损失,主要有以下危害:
(1)造成灯光暗,空调无法启动,影响居民生活。电压降低5%,普通电灯的照度下降18%;电压降低10%,照度下降35%;电压降低20%,则日光灯不能启动,各种照明设备发光率下降。同时,电压低会造成空调无法启动。
(2)增加线路和设备损耗。在输送一定电力时,电压降低,电流相应增大,引起线损增大。
(3)影响正常工农业生产。低电压严重时可引起相关保护设备的低电压保护动作,可能造成电动机无法启动,影响工厂和农业生产。
(4)损坏电动机和变压器等设备。电压过低超过10%,将使电动机电流增大,线圈温度升重时甚至烧损电动机;部分低电压是由于变压器、线路等过载卡脖子引起,严重时会同时造成设备烧毁。
(5)降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电压降低,相应降低线路输送容量,因而降低了稳定性,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6)影响广播、电视、通讯等效果。
2 低电压的分类
低电压从持续时间上来看,一般可分为短时性低电压和持续性低电压。
短时性低电压一般是由于电网在运行中发生断线、短路等突然异常或故障扰动等情况引起,往往可在故障排除后消除,持续时间较短。此类低电压在电网动态情况下出现,又称为动态低电压。
持续性低电压一般是由于电网本身存在的供电半径大、截面细、容量小等结构性问题引起,在结构性问题得到治理前一直存在。此类低电压为电网静态条件下发生,又称为静态低电压。
3 低电压的成因与特征
农网低电压问题的形成,有的是上级中压电网的问题,也有的是低压配电台区的问题,或可能是客户内部原因引起,但更多情况下是多方面原因共同存在,导致客户末端电压低。以下对短时性和持续性两类低电压的技术性成因与特征进行分析:
3.1短时性低电压
(1) 中压线路单相断线或三相配电变压器单相熔丝熔断。此情况下,对于Dyn接线方式的配电变压器,其高压侧一相失电,将造成其低压有两相电压降低一半,进而发生低电压问题。
(2) 配电变压器接地装置引下线断线。此时由于变压器三相负载的不平衡,变压器中性点发生偏移,接地点电位不为零,使得有的相电压升高,有的相电压降低,进而发生低电压问题。
(3) 低压线路、接户线或进户线等接头老化烧坏或接触不良。某相导线接头处局部接触电阻过大,导致电压降增大,进而发生电压低问题。
总结以上三个方面原因导致的低电压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短时性低电压的成因与主要特征
4 其他 —— ——
3.2持续性低电压
(1) 供电半径大。中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线路压降增大,中压线路的末端电压偏低,进而造成配变的出口电压低。另外,低压配电台区供电半径大,低压线路压降增大,导致低压线路的末端电压低。
(2) 导线截面细。中压线路由于选型标准较低,导线较细,线路压降大,引起线路的末端电压偏低,进而造成配变的出口电压低。另外,由于低压线路、接户线和进户线的选型标准较低,其导线截面相对较小,线路电压损耗较大,线路末端电压低。此外,部分客户内部线路导线截面细,内部压降大,也会出现电压低现象。
(3)设备老化。部分10kV线路、低压线路、接户线、进户线或客户内部线路由于运行年限较长,老化现象严重,导线断股或接头较多,造成电压损耗大,进而也会产生低电压问题。
(4)线路设备重载过载。中压线路重载过载,也会造成线路压降增大,导致线路末端电压低,进而引起低压电网电压低问题;此外,配电变压器重载过载,变压器内部电压降增大,出口电压偏低,同时造成线路末端电压低问题。
(5)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不合理。部分配电变压器由于运行管理原因,其分接开关的摆放位置不合理,如档位过低,导致变压器的出口电压偏低,进而出现线路末端电压低问题。
(6)低压三相负荷不平衡。三相负荷的不平衡会在中性线中产生较大的零线电流,进而引起中性点电压偏移,三相电压出现不对称,有的相电压高,有的相电压低,导致低电压问题的出现。
(7)无功补偿容量配置不足。当前,农网普遍存在配电变压器无功就地补偿容量配置不足的问题,甚至未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对于无功功率需量较大的农村综合变台区,无功功率将造成中低压线路较大的电压降,进而中低压线路均会存在末端电压低问题。
(8)客户超容用电。部分客户超过合同约定容量用电,超过线路、接户线或进户线的限制电流,导线发热,电压降增大,也会出现电压低问题。
总结以上八个方面原因导致的低电压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持续性低电压的成因与主要特征
4 低电压的治理措施
低电压治理工作应在科学诊断分析的基础上,找准具体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方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上述成因,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4.1 规划设计方面
在规划工作中,优化增加变电站和配变电源布点,对农村地区负荷发展应有充分、合理、超前的预测,科学规划变电站的选点和线路路径,缩短中压线路供电半径,农村地区配变选址应遵循“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选择在负荷中心布点,尽量缩短低压台区供电半径。在设计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技术导则,选配导线截面,尽可能保留一定裕度,考虑集中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素,必要时及时校核电压质量。
4.2 电网建设方面
大力开展农网工程建设与改造工作,尽快解决农网现存的长距离、重过载、卡脖子和设备老化等问题,提高农网装备水平。提高工程项目立项的科学性,保证中低压改造的同步实施,强化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施工工艺标准;积极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配电自动化建设,推广应用集中式三相分补无功补偿装置,推进电压监测点的建设,利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
4.3 运行管理方面
认真做好设备状态监测工作,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时掌握配变及其低压台区的运行信息;做好设备可开放容量管理,及时对配变档位和负荷不平衡问题等进行调整,优化设备运行方式;定期开展红外测温工作,及时消除接头发热缺陷。
4.4 应急抢修方面
建立健全电网应急抢修体系,强化抢修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快速准确判断低电压问题成因,采取合理措施,及时解决短时性低电压问题。加强95598客户报修数据分析工作,建立“低电压”客户档案,健全闭环管理流程,及时跟踪处理情况,确保整改到位。
4.5 客户管理方面
加强客户的用电监管,严格治理超容用电问题,加强检查频率和处罚力度;对于负荷高峰期间出现低电压的综合变台区,对其小动力用户采取有序用电措施,优先保障居民和农业生产用电,缓解用电紧张局面,确保电压稳定;同时,应督促客户按规定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
5 结束语
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存在面广、危害性大,但随着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作的推进,农网地区电网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低电压问题必将得到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永军,谷文军.贡德忠.“低电压”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措施[J].农村电气化,2012,增刊(113).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覆盖城乡、比较完整的、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贯彻落实这一基本要求,对于徐州拥有六成以上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市”来讲,就是要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根本任务是富民兴镇,直接责任在镇政府,主要途径是扩权强镇。近几年来,徐州各级党委、政府牢固确立“镇域强则县域强、县域强则全市强”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推进中心镇创建达标活动,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市涌现出一批“富可敌县”的经济发达镇和特色产业镇。2009年有24个镇财政收入超亿元,占全市的1/5以上,其中超5亿的有3个镇,铜山镇高达19.4亿元,位居苏北第一。但同时,面广量大的薄弱镇和一般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收入不足,导致政府职能弱化,镇域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成为社会矛盾多发区域。事实表明,镇强,农村公共服务才能强;镇弱,则农村公共服务难到位。面对薄弱镇“镇级体制、县级工作量、市级要求”的现实状况,面对“看得见、管不着”的体制窘境,通过扩权改革激发镇域经济社会活力,通过建设强镇落实服务型政府职能,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作出的重大抉择。
当前,农村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镇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一道绕不过的坎。镇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主体责任,切实负起制定服务规划,提供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最基本公共服务的根本职责,就必须拥有相应的人权、财权、事权,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因此,很有必要在经济发达镇实施扩权强镇试点,推动以“普惠式放权”为主要特征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要积极调整管理体制,推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经济发达城镇要树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按照强化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规范乡镇政府建设发展职能、授权乡镇政府行政执法职能的思路,加快地方政府的治理转型和职能转变,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二要明确城镇化目标导向,推进服务重点由“乡村职能”向“市政功能”转变。经济发达镇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实施总体发展战略以及涉及人口、社会保障、治安及社区管理等制度,逐步承担起本地的规划建设职能,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突发性事件防御体系,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三要坚持分类指导,推进镇域发展布局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根据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工业基础较为厚实的以整合、打造优势区域产业集群和生态化改造为主;具备较好区位条件的以建设商品流通集散中心为主;不具备明显交通、人力与资源优势的以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为主。力争经过3~5年努力,形成一批规划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发展的小城市。四要健全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推进考核重点由“单一重视经济发展”向“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并重”转变。改变单纯以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为重点的政绩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发展的考核体系,对镇领导的政绩考核应更多地关注农民增收、生态治理、教育文化、社会治安、乡风文明、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指标,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史地(地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在宇宙中
宇宙中基本的天体:恒星、星云。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太阳系及其成员。太阳概况。太阳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的星球。
(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和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经纬网。南、北半球及高、中、低纬的划分。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昼夜更替和时差。时区的划分、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周期。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及其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
(三)地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的三种形式。地图上的方向。图例。注记。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四)地壳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陆地地形的种类: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海底地形的种类: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洋盆、海沟、海岭)。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褶皱。断层。
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六大板块及其运动。
火山。地震。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倪作用、托运作用、沉积作用。地表形态在内外力作用下的变化。(五)地球上的大气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主要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和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的水平颁和垂直变化。
降水的形成。降水的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世界降水的分布。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季风环流。形成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海陆分布、洋流、地形)。运用气温、降水的图表资料,归纳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六)地球上的水自然界的水循环。
海水的盐度。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海洋表面温度的分布。风海流。寒流、暖流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陆地水的分类: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水的补给: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河流径流的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地下水。含水层和隔水层。
(七)陆地上的自然带
陆地_上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及其比例,全球陆地分布的特点。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和界线。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二)亚洲
亚洲的位罟和范围。亚洲的分区。东部的岛弧。南部的三大半岛。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形。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的名称和分布。主要的河流、湖泊。复杂多样的候,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亚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日本:领土组成。经济特点。工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国家联盟。
印度:人口。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农作物。新兴产业的发展。中亚的位置,干旱的气候,灌溉农业和畜牧业。石油资源。
西亚的位置。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干热的自然环境,水资源缺乏。(三)非洲
非洲的位置和范围。海岸平直。几内亚湾和马达加斯加岛。高原大陆,主要的高原、山脉。刚果盆地。非洲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撒哈拉沙漠和东非裂谷带的分布。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丰富的矿产、水能和生物资源。居民(黑人、阿拉伯人、欧洲人后裔)的分布。非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埃及:位置。世界长绒棉的重要产区。旅游业。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四)欧洲
欧洲大陆的轮廓特点,主要半岛、岛屿、海峡的分布。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冰川地形广布;阿尔卑山脉。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河网稠密,水量丰富;主要河流的分布。欧洲的旅游业。欧洲主要国家和首都。欧洲联盟。
发达的工业国:英国、法国、德国,各国的经济特点和主要的工业区。
俄罗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地形的东西差异。伏尔加河、贝加尔湖。煤、铁、石油和森林资源。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五)北美洲
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东西排列的三类地形 。密西西比河, 五大湖。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人口和民族。巴拿马运河。北美洲主要国家和首都。*贸易区。
美国: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及主要农作物。高度发达的经济。主要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六)南美洲
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山脉、平原和高原的分布。暖湿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世界的热带雨林区。亚马孙河。矿产资源的分布。水能资源。热带经济作物。居民。南美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巴西:南美洲面积、人口最多的国家。亚巴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特点。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七)大洋洲
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
澳大利亚:位置。地广人稀。气候、植被带呈半环状分布。居民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出口农矿产品。发达的工矿业。养羊业和耕作业。首都 堪培拉。悉尼。
(八)南极洲
南极洲的位置特点。冰原大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意义。长城站、中山站。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
(九)世界的交通
世界主要航海线和重要港口。重要的海峡和运河。亚欧大陆桥。(十)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领土面积。疆域的四至点。陆疆和陆上邻国。大陆海岸线。隔海相望的国家。领海和内海。主要岛屿和半岛。
三级行政区的划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省府)及位置。(二)人口和民族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华侨和侨乡。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和分布。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地形
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主要山脉及其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的特点及分布。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气候
我国的温度带。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干湿地区。
我国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祥,季风气候星著)及其原因。
(五)河流和湖泊
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主要外流河。主要内流河。主要淡水湖。主要咸水湖。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長江的发源地、干流长度、干流流经的省級行政区,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刻分。主要支流。三峡水利工程。上、中、下游各段主要特征。灌漑之利。 “黄金水道”。巨大的水能蘊藏。
黄河的发源地、干流长度、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洋。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上、中、下游各段主要特征、黄河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六)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
(1)交通运输业
主要南北铁路干线。主要东西铁路干线。主要铁路枢纽。重要公路干线,高速公路。
内河航送及主要航道:長江航道、珠江航道、京杭送河航道、松花江航道。
主要海港:大達、秦皇島、天津、青島、達云港、上海、宇波、厦冂、广州、湛江、高雄、香港。
(2)旅游並
旅游业的发展。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七)地域差昇和地理分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划分。
(八)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水土人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环境保护。
西部开发的意义、优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措施。
(九)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居民。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交通中心。旅游业。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立置和范围。居民。经济。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台湾岛、澎湖列岛和*。东部山区、西部平原。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工业发展的特点。旅游业。主要城市。
第四部分 人文地理
(一)自然资源及其保护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及其组成。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森林与环境。世界的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三大林区。我国主要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
矿产资源。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二)能源和能源的利用
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煤作为能源的特点。煤的分布。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石油资源的分布。水能的特点、分布。核能及其特点。
能源的消费构成。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地区上的不平衡。
(三)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农业生产的特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
世界粮食生产和分布。世界粮食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我国的农业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生产,产业化经营。
(四)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工业的概念和分类。工业生产的发展。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社会协作条件;劳力和技术因素;环境因素
工业布局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区位因素。
我国的主要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沪宁杭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沿海工业地带;长江沿岸I业地带;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带。
(五)人口和城市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问题。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三大宗教的分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化进程有其产生的问题。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我国城市的发展。
(六)人类和环境
摘要:当代人类的各种活动,无不受到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和制约,目前我国生态恶化严重,本文从如何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以及对生态环境改善的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防止生态恶化。
关键词:生态环境 水土资源
土资源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有位伟人曾告诫说:人类对大自然索取得越多,大自然就报复得越大。常熟农业环境污染以水污染为主,而水污染又以有机污染为主。所以,我们在开发土资源、水资源时,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和建设,才能作到资源的永续利用。
一、水土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任何学科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水土保持学科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半个多世纪以来,水土保持从单项措施到小流域综合治理,从单一治理到防治并重,从讲求生态效益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兼顾,从涉农水保到开发建设领域的水保、城市水保,从人工治理到发挥大自然的力量进行自我修复,从单条小流域治理到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水土保持始终在不断地拓展和延伸。在这期间,每一次拓展和延伸,都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所促进。可以说,水保学科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是与水保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水保工作的与时俱进催开了水保学科的繁荣之花。
水土保持的特点之一是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广大劳动人民和水保工作者从实践中探索、总结得到的。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符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符合山丘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小流域是雨水汇集、产生径流的基本单元,是土壤侵蚀发生的源地。实践证明,只要从上到下、从坡到田、从山到沟,因害设防、层层拦截,是会达到缓洪减流、增加雨水入渗、使泥沙不出沟目的的[2]。大流域由众多的小流域组成,只要众多的小流域治理好了,大流域的水保工作自然就能做好。因此说,要搞好水土保持,当今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使水保由“一保”变“二保”,小流域治理的优势是否还能有效地发挥呢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应该看到,水土资源的保护与水土资源的保持,虽然治理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一个共有的特征。
二、积极保护水土资源
1.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头号环境问题,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贫困的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争取继续生存、继续发展的权利,必须调整好人类、环境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调整好经济发展的模式。保持水土,根除灾害,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应该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
2.生态系统与水土资源
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平衡,而绝不可轻易地去破坏它。水和土地都是不可替代的珍贵的地质资源。水土流失对水土资源的破坏,使生物生存的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水土流失威胁城镇,破坏交通,危及工矿设施和下游地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暴发特大洪水灾害,使1.8亿人受灾,因水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0.9亿元;近年来北方地区连续遭受沙尘暴袭击以及发生在首都北京(2004年7月10日)和济南等地区的城市积水,追根溯源,都与水土流失相关,都是水土流失的恶果。水土保持既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处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界中的水土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对水土资源的利用。正基于此,水土流失才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水土保持才被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与措施
水土保持与水土利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为国民经济服务。保护为了利用,利用必须保护,两者相辅相成,总体效益更为完善,是科学发展观,人地合一保证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水土保持的内容与要求已为大家所熟知。中小型的水土利用复杂多样:一是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业生产;二是植树种草培育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三是营造水窖、坑圹、涝地,就地调蓄雨水,提高当地抗旱防旱能力;四是引洪漫地,放淤改土,引水垦荒既增加耕地数量,也提高土壤质量;五是开发小型水电,直接缓解能源匮乏,间接维护林木发展;六是大中型灌区的浑水灌溉、中小水库的吸泥排沙,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增肥保墒。所有这些既是群众利益所关,也受群众大力支持,从而增加水土保持的动力与能量。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三、结束语
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人口、资源、环境三个要素相互制约,资源是基础,而水土资源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和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持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既要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也要积极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资源,保护经济和生态良性循环能动地使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时空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梦熊.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与防止生态环境恶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7,3:18-20.
[2]沈坩卿.论生态经济型环境水利模式—走绿色水利道路[J].水科学进展,1999,10(3):260-264.
[3]李文萍,刘兴年,曹叔尤.浅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灾害及其防治[J].四川水利,2003,4:37-39.
一、知识型企业的基本特征
(一)高新技术是知识型企业的物质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离不开知识存量的积累,且以人的知识创新能力即人的脑力劳动为基础,因而,在知识型企业里,人力资产尤其是高素质人才资源就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技术基础,缺乏人力资源优势依托的企业将会举步维艰。
(二)劳动雇佣资本是知识型企业的治理结构。在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企业里存在着资本雇佣劳动的委托权安排体制,在社会知识存量不变的假定下,拥有资本的生产资料提供者,享有最终的剩余索取权而成为企业的委托者,劳动只不过是完成价值增值的一个手段;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企业里,社会知识存量的急剧变动使得知识和知识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通过知识创新创造的财富超过拥有物质资本获得的财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明显,因而拥有知识比拥有资本更易获得成功,有了技术,便有了企业,拥有知识及知识创新能力的社会群体将成为社会主流,资本所有者则退居其次。现代金融市场高度发达,扩张资本并不成为企业设立的难题,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雇佣资本便成为知识型企业的典型特征。在劳动雇佣资本的体制下,知识创新者成为企业委托人,是企业增量知识的创造者并决定生产对象;经营者管理工人并组织生产;生产者负责生产,获取固定的工资报酬;资本拥有者成为债权人,获取固定的利息收益;创新者和经营者则共同分享企业剩余。
(三)知识导向是知识型企业的管理模式。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生产经营,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将是知识创新,如研究与开发、职工培训等。由于知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企业获利的主要源泉,企业有没有知识创新能力便成为判断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尺度,因而以知识为导向将是知识型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国外经济学家在研究企业兼并的条件时,首先谈到的便是被兼并企业有没有知识创新能力,有没有专利技术,他们认为,即使企业暂时负债累累,但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值得收购;反之,企业虽暂时红火,市场占有率较高,若没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应认真考虑值不值得兼并。知识(技术)创新成为知识型企业管理的重点和导向是知识型经济发展的逻辑选择结果,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挑战,其本身也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
(四)网络协作是知识型企业的生产方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是网络化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络的触角伸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网络信息成为知识型企业互为依托、互相合作,同时也是企业互相竞争的主要依据。高度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为网络公司的诞生提供了技术基础,国外已出现网络公司(又称虚拟公司,Virtual Corporation)、网络银行、网络书店、网络医院等。网络企业临时结盟,分组迅速,机制灵活,将是知识型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网络公司的最大特点是根据网络信息提供的瞬间即逝的市场机会组成临时性的结盟,进行网络协作式的生产,即分散化生产。网络协作式的分散化生产将成为知识型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流水线式的集中化生产方式已大不相同。
二、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和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企业首要的生产要素,提供知识和拥有知识创新能力者成为知识型企业的主体,知识型企业的管理将以知识为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包括人力资源投入管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和人力资源战略储备管理等。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以人才储备管理为前提。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作为知识和知识创新载体的人,其素质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寡往往决定企业的成功与否。一个知识型企业只有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储备高科技人才,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人才的储备也就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储备,也是抢占高新技术领域前沿阵地的重要手段,北大方正的知识创新就具有典型意义,为了保持在汉字激光照排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往往向世界一流大学网络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开发超越日本、欧美二代甚至三代的同类技术。
以知识创新管理为核心。知识创新是知识型企业的灵魂,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理当以对知识创新人才的管理为核心。要使现有科技人才发挥其最大的知识创新能力,必须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最重要的一点是能者优酬优位,庸者劣酬劣位,人力资源管理要制定与此相适应的制度。
以继续教育管理为基础。知识经济时代也是知识爆炸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陈旧的周期越来越短,学历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毕业后不几年便可能过时,因而要想获得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技能必须崇尚终身教育。知识型企业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的聚合体,更要重视现有科技人员的技能与知识水平的保持,继续职业教育已成为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三、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
知识经济社会是以人才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社会,具有超常性、独立性、开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人的智慧和创新将成为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第一生产要素,会计所需要提供的信息将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比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将发生以下几方面的重心转移,即:资产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移;投资方案效益的评价将从财务效益向全方位效益转变;对人力资源经济价值计量重点也将从投入价值计量法转向产出价值计量法;在利益分配上也将由现在的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改为按贡献和创造价值的大小分配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人力资源会计必须紧紧围绕着知识、智力的价值这个中心,反映和描绘知识型企业的生产关系和全貌,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除此以外,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界定人力资源的产权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前提。人力资源会计是以一个经济组织所拥有、控制的人力资源为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个会计分支。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一个经济组织的人力资源所进行的知识创新及其实施往往可由单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合作所完成,知识创新的团队性及综合性不能体现出来;作为知识及知识创新载体的人力资源在进入某一组织以前,其知识的拥有及知识创新能力的积累和提高与该经济组织并无多大关系,这就使其项知识创新及其无形资产的形成与其主创人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而该主创人取得创新成果又离不开所在单位的支持和条件给予,因而该知识产权并不清晰(究竟是属主创人的还是所在机构的?),这就使以其为核算对象的传统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人力资源信息相关度并不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最大特点就是团队性与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知识产权应该属于该创新集体,但人力资源产权从本质上看仍然属于个人,因为内含于人这个活载体的知识潜力是具有“人身依附”特点的,脱离“人”这个活载体,人力资源将毫无经济价值可言。因而知识产权与人力资源产权有时是同一的,有时又有区别,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必须首先界定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
(二)反映和核算人力资源权益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中心。“传统人力资源会计以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为核算中心,并不能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劳动雇佣资本的知识型企业的特征,也并没有将人力资源作为可以再生性的经济资源对待,而是将其等同于一般性的经济资源。为克服这一缺陷,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应该以反映和报告人力资源权益为其核心。人力资源权益之”权“是指人力资源之产权,而人力资源权益之”益“是指人力资源之所得报酬,结合起来就是人力资源之产权所有者可因其知识创新产权而获益,这就触及到了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实质,也反映了知识型企业的重要特征-劳动雇佣资本的企业治理结构,因而将人力资源权益而不是其投入成本和产出价值作为知识型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以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知识型企业的典型特征。
(三)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恒等式。为适应知识型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权益作为其核算中心的要求,应将传统人力资源会计的会计恒等式作一适当的修正,即将原有的会计恒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