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加法的教学设计

加法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09 17:32: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加法的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加法的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44~45。

教材及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即0~10各数的认识及10以内数的“分”与“合”,对“合起来”的意思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将这一经验与加法模型联系起来。

 

修订后的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在主题图的旁边增加了这样一句表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进而得到“3+2=5”这样一个数学模型。很显然,新教材在有意识地渗透模型思想。接着,教材通过变换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模仿、尝试建立模型,强化、丰富对加法意义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列出加法式子,理解加法的意义,积累建模的活动经验。

2.能利用已有经验自主理解5以内加法的口算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演示,引入模型

1.看图说过程和结果

师:今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

(1)动态出示下图。

(2)在图中动态插入两位小朋友,合成下图。

师:这个动画片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图意)

2.模型表达

师:原来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5个小朋友。这句话的意思,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3+2=5(板书)这样一道式子来表示,你会读吗?(先指名读,再全班读)

 

3.了解符号的意思

师:“+”是什么符号?(板书:加号)它表示什么意思?(合起来的意思)那么,“3+2=5”是什么意思呢?

4.小结

第2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课程标准对目标的阐述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四方面目标里,每一个方面都包含过程与结果。探索知识技能要过程,掌握知识技能是结果; 建立、形成、发展数学思考要过程,能进行数学数学思考是结果。分析问题要过程,解决问题是结果;形成情感要过程,形成了情感是结果。除了以上目标,我个人还认为一个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将数学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如知识技能短期目标,数学思考、情感态度是L期目标。

(二)如何确定目标

要确定好目标,我认为要做到如下三点,谨记课标目标,内化形成教师个人行动目标。

1.谨记课标目标

要谨记课标中提出的四个方面目标,以及课堂实施中要处理好的过程及结果目标。

2.理解教参目标

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一课,教参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

①结合情境图,经历操作、画图等具体活动,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数学思考目标,过程目标,长期目标)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知识目标、结果目标、长期目标)。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知识目标、结果目标、短期目标)。

②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积累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经验。(知识目标、结果目标、长期目标)

③培养学生自习观察、认真思考、大胆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目标)

在读教参中目标时,要理解这些目标分别是什么目标。如,结合情境图,经历操作、画图等具体活动,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是数学思考目标,也是过程目标,更是教师心中的长期目标。

3.内化教参中的目标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里提出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课标又提出既要重视过程又要重视结果,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实践中,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并非易事。大念书邪恶教师每一节课要做到如下基本三点。一课一得,得到知识,一课一练,练习技能,一课一提高,提高数学思想方法。所以本节课,我的主要目标是加减法意义的理解,运用加减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明确合起来是加,去掉一部分是减。通过操作、画图的策略(几何直观)帮助学生体会、加深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二、教学的组织

教学的组织包括五个方面:学生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材料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介的选择。结合“可爱的企鹅 ”一课,我重点就教学内容分析、材料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来谈一谈我的理解。

(一)内容分析

1.新授内容分析

可爱的企鹅一课,新授有3个问题串,1个加法问题,两个减法问题。加法问题无操作,减法问题有操作。

问题串(一)对应的目标是假发意义的理解,已经解决简单的假发问题;问题串(二)对应的目标学生通过操作、画图来理解减法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

2.练习内容分析:除了第四题基本计算之外,另外4道题目只有一个加法问题。减法本节课比重较大。

(二)材料的组织

1.将静态的材料变动态的材料

将情境一、二由静态变成动态,帮助学生理解情境以及初步感知加法减法的意义。

2.适当调整情境呈现形式,帮助学生读懂题

情境三,由于是两个小情境一个算式,学生理解有困难,将一个算式调整为一个情境一个算式。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1.运用数学语言完整叙述,理解加法、减法意义。

2.摆、画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意义。运用数学语言叙述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意义。

如“可爱的企鹅”我是这样处理的:

教学情境一:

1.课件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你都看到了什么?(先来了3只企鹅,有来了5只企鹅),谁能把看到的信息完整说一遍。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那位小朋友能把刚才看到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完整说一遍。

2.列式计算;

3.反馈;

为什么列式为5+3呢? 小朋友们谁能借助你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呢?(

老师手里没有小棒,老师想画一画,可是小企鹅太难画了,怎么办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借助小棒,也可以画图帮助我们列式,什么时候用加法呢?当合起来就用加法。

教学情境二:

课件出示动态情境图:

1.读懂信息: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师出示信息及问题。

2.小朋友能不能利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然后列式呢?

3.反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 ?小棒画一画(学生板书),(师强调整体去掉一部分)老师写算式。

师小结:小朋友们,什么时候用减法呢?(整体去掉一部分)。刚才我们都用到了小棒和画一画,如果你已经会做这道题了,还用不用小棒和画图呢?(什么时候要用小棒和画一画呢?)

教学情境三:

生尝试:反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就是从9只小鸡去掉3只小鸡)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能读懂情境图告诉我们哪些已知信息,还能知道让我们求什么?不明白时,可以借助小棒、或者画画图帮助我们分析。

第3篇

本文所指的微调查,是相对于严格意义上的调查研究而言的,即针对某个微观问题,采用简易的问卷或小型的访谈等方式进行的小范围调查研究。课堂教学微调查主要针对某个教学内容在课前或课后进行,他具有即时性、灵活性,简便易操作,数据分析及时,易于即时利用等特点。通过教学微调查,可以让课堂教学实践从“经验”层面走向“实证”层面。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其做法和体会。

一、确定有针对性的调查点

之所以提出微调查,目的在于引导教师设计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调查时不求全,而强调针对性,能够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提供支持。通过实践,笔者发现,我们可以从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两个角度来确定调查点。如笔者曾在《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调查中,确定了三个调查点:一是调查学生对计算长方形面积所需条件的知道情况;二是调查学生有无计算长方形面积的经验;三是调查学生在会算的同时是否理解算理。三个调查点,均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展开,反映了学生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需要完成的三个层次。同时,第三个调查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基于以上三个调查点展开的调查,才有可能让我们切实把握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认识基础,才有利于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二、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点确定后,调查方案的设计也是实施教学微调查的重要一步,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设计,二是方法的选择。

因为是微调查,所以材料选取不宜复杂,简单易操作最佳。比如笔者在上文提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调查中,就设计了一张简单的问卷:你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吗?会的请试着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提供的长方形没有标出数据,实际长5厘米,宽4厘米),并写出计算过程。这样的调查材料虽简单,但足以帮助我们充分了解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学习基础。而且因为调查材料非常简洁,便于调查后对资料及时地做出整理与分析。

材料选定后,调查方法的确定也是教学微调查中的重要环节。哪些内容适合采用问卷调查,哪些地方需要通过访谈等等,都应该是有预先设计的。笔者曾在做一年级学生“加法”认知基础调查中,设计了以下调查过程:

首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材料是一张试题卡片,卡片上有8道简单的加法试题:其中4道“5以内”(0除外)加法试题,3道“10以内”的试题,1道只限于满十“进位”加法(3+7)。这是作为了解孩子“10以内”加法的计算基础的。这些材料请全班学生完成。接着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确定班中一个大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访谈材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果树上原来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现在果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要求学生口头列出算式。第二个问题是请学生说说4+1表示什么意思?可举例说明,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加法”运算意义的认识程度,是否建立起加法与生活情之境间的联系。通过问卷和访谈,就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不同学生对加法的原有认识水平。

三、实施相应的调查过程

教学微调查一般分为课前调查和课后调查两个部分,其目标指向于课堂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课后反思评价的客观性,突出以数据说话,强调实证。

课前调查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具有怎样的认知水平,从而为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预案提供依据。课前调查除了考虑调查内容与即将学习的知识有较强的相关性之外,调查对象的选取也需有一定的典型性,即能代表大多数学生的一般状态。样本也不宜过小,一般需要选取调查对象的30%以上,能够超过50%或做到100%,则更好。

课后调查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后即时进行,以教学效果为焦点,他同样采用以事实为依据的分析评估方式,突出“实证”性。课后调查一般仍然以课前调查的对象为对象,这样有利于作前后测的比较分析。

四、深度分析调查数据

(一)课前调查的数据分析

如笔者在“分数乘分数”一课教学前设计的微调查。

问卷材料:

计算(1)■×■ (2)■×■ (3)■×■

全班学生参与调查。完成后,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全体被测学生的数据统计结果为:

两个班分别有50%和53.8%的学生计算结果正确,表明达到半数以上的学生“会”计算“分数乘分数”式题。对此的进一步分析如下(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能够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来计算的人数占结果正确人数的63.5%,还有13.5%的学生计算结果虽然正确,但计算方法却是错误的。最后又通过对两个班中能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方法计算的所有学生进行访谈,学生告知是父母所教或者奥数班上老师所教,了解到没有一位学生能够清楚地解释算理。

有了课前调查作依据,我们于是作出了这样的判断:关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一半学生虽会算,但也只停留于“形式模仿”阶段,对其意义的理解几乎是空白,学生从“形式模仿”到“意义理解”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一定的引导。于是,我们在本节课的预案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针对性教学环节:一是利用对具体情境中分数意义的解读,唤起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知经验;二是引导学生探究算式的意义,沟通“运算意义”与“运算程序”之间的联系;三是组织学生进行算法梳理,探究算法的本义,凸显算法探究与算理理解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的设计,经实践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后测,班中97.7%的学生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会计算“分数乘分数”的试题。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后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知识的学习中表现出了清晰的解题思路。

(二)课后调查的数据分析

如《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教学后,我们对全班44名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课后调查。结果如下:在计算长方形面积前,44名学生全部度量了长和宽的长度;会用“长×宽”的方法计算的学生有40人,其中35人能正确写上面积单位,达到了79.5%,较之前测只有9人正确计算并写上面积单位的人数相比,增加了26人,提高了59.1个百分点。另外对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占全班人数的68.2%),有29人能够说清“量出长可以知道沿长边一行摆7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量出宽可以摆这样的几行”,“长7×宽5就是算出了这个长方形里可以放35个面积单位”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本质内涵,占了被测学生数的96.7%。有了这样的调查,让我们更加认可了课前对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三个层次的定位,得出了有效教学长方形面积的策略性结论:回归面积意义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策略。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设计 有效性

教学设计,是将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传播学、教学媒体等相关理论相结合,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设计活动。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这一活动需要融入教师很多的个人经验、文学素养,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学艺术。那么,怎样有效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的要求,还包括小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我听过普通教师的课,也听过特级教师的课,深切地感受到,课程标准、学生水平和教材三者关系的协调才是确定恰当数学教学目标的关键,同时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动作与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可小视。

如,同样是讲“确定位置”一课,现拿两位老师的例子做一下比较。有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设置情境,以教室为背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关系,让其自主学习探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另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则“言简意赅”――让学生掌握用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置。两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一比较便知,第一种设计让学生在玩中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二种学生只是被动地在教师的指挥下填填方格,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二、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组织教学要素

如果教师想对教学设计进行有效设置,一定要分析各类要素,首先是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是依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师特长三方面来设计的,它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出“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教师首先要明确该教学内容在小学整个教学体的作用,然后分出重难点的上限和下限,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都学有所获,还要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另外,教师还要备学生,着重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起始能力如何,其基础怎样,他们达到什么程度就算是达到了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确定教学内容首先要分析教材编写的特点,把握本节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再确定其重难点。我曾经组织了一次“比一比──求和”的教学。

一上课,我先把学生进行分组。男女生各三组,然后拿出准备好的玻璃球和杯子,让他们进行夹玻璃球比赛。安排好记录员记录比赛成绩。学生们经过激烈的比赛,把每组的玻璃球相加得出每一组的冠军,然后男生组和男生组相加,女生组和女生组相加,得出最后的冠军。当我把这些成绩公布出来时,加法求和的方法已不言自明。然后我又出了几道类似的求和习题,让他们加以练习,学生都兴致高涨,很快掌握了加法求和这一知识点。

有这样的效果,是我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结果。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知晓和的运用价值,并能运用以前所学迅速求和。在本节课中,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本课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所创新。因为我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教师个人特点等方面的因素,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新理念。通过丰富的情境让学生了解了求和的重要意义,掌握了加法的规律。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灵活合理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一堂非常成功的小学数学课。

三、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教学效果作出正确评价

由于学生的背景不同,因此每一节课产生的教学效果肯定也不一样,因此教师不能用一刀切的评价来扼杀学生的求知欲。这个评价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书面的,所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可以在课后用与学生进行访谈、分析作业等方式加以评价。教师要力求通过比较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教师的评价多以鼓励为主,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一方面,但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的互助合作,谦让宽容也要考虑进来。

第5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教具:

多媒体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入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你希望哪种方式的旅行?

2、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非常喜爱旅行的李叔叔,李叔叔在旅行的过程中还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数学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他的挑战吗?

3、出示课件

4、指名读题

5、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3)解决问题。

师: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一)教学例1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2)教学加法交换律

a、观察发现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0+5656+40(两个相同加数位置发生了变化,和不变)

也就是:40+56=56+40

b、举例验证

师:这两个算式中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没有变。是不是任意的两个数相加,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谁能举个例子?(一学生举例子,其他学生验证是否正确)

师:这两个数相加符合这个规律,其余的数是不是也有这个规律,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练习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小组交流,汇报。师板书。

c、揭示定律

师: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发现了不管这两个加数是什么,只要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

d、学习用喜欢的方法表示。

师:刚才是同学们自己发现了加法的这个重要的规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或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生汇报,师板书。

甲+乙=乙+甲

+

=

+

a+b=b+a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的办法,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字母表示。这两个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两个数。

(二)

教学例2

师:同学们很棒,顺利的解决了李叔叔提出的第一个问题,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李叔叔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1)

课件出示例题,解决问题。

师:明确题意,列式计算

生:

88+104+96=288(千米)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先算出第一天、第二天的路程和,再加上第三天的路程。

师:还有不同算法吗?

生:可以先算出第二天、第三天的路程和,再加上第一天的路程。

板书:88+(104+96)=288(千米)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计算结果相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师: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

生:(88+104)+96=88+(104+96)

(2)

归纳总结

课件出示:三个数相加,先把(

)相加,再同(

)相加,或者先把(

)相加,再同(

)相加,它们的(

)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指名回答。

(3)

抽象概括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指名回答。

板书:(a+b)+c=a+(b+c)

三、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四、小结

第6篇

近日,笔者参加了绍兴市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比武,其中有一项是教学设计,内容是设计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试卷提供如下教材:

熟悉低年级教材的老师都知道,这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在拿到教材后,我凭着自己的经验,知道这是加减法的四种形式(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其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难点,学生错误最多,笔算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

再粗粗一看教材,93页课本上一个小男孩说出笔算的方法引起了我的关注。于是,几乎是不加思索的,把知识目标定为“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选择最优化的方法,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之后可以说是奋笔疾书,把教学重难点、设计意图、教学流程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完成了,把重点放在了优化出笔算的方法来。回到学校后,翻开数学书,急急地看了后面的几个课时,糟了!教学目标定错了,重点偏离了,追悔莫及。

二、追根溯源

晚上静下心来,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终是“把握教材不准”惹的祸。

1.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过分自信导致“把握教材不准”

知识就像一棵树,是有内在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科书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其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如同数学中的点、线、面、体一样,知识的掌握也可分为四个层次。有的人只能掌握一个个的知识点,但不能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连不起来,这是掌握知识的第一个层次;有的人能够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但不能把不同类型的各条线的知识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这是第二个层次;有的人能够把同一年级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但不能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立方体,这是第三个层次;只有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知识立方体,这是第四个层次。一个教师如果达到了第四个层次,就会成为一个教学专家,在教学中不管从哪个知识点切入,都能把各种知识连接起来。一些特级教师之所以能随心所欲地驾驭教材,就在于他们达到了第四个层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应该是属于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我的主观臆断,知识体系的前后倒置导致在设计时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

2.对学生情况的经验主义估计导致“目标定位不准”

最近教三年级上册的《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学生掌握良好,把笔算加法的算理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课堂上我几乎不用总结算法。我想,学生对于连续进位几乎一看就会,大概是二年级时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功效,于是猜想此课一定是《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教学内容,同样是第一课时,根本没有想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实在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已经学过了,本节课不过是100以内口算的继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萎、抽象,以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活力生机。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确定如下。

(1)让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2)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

而我,居然把笔算当成了教学目标。这样的定位,难怪教研员要说“一直教低段,就连目标都把握不准!”

三、有效对策

1.以把握教材为目的,吃透课标精神

课标可以说是我们进行教学工作的指南针。怎么才算吃透课标?我认为,知道甚至会背都不够,必须把课标从遥不可及的神坛上请下来,做到心中时时有课标,把课标与教材、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不自觉地就融入了课标理念,才会习惯于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而对于把握教材的重要性,我想可以借“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故事来解释。即我们要想成功上好一节课,心中必须有教材,即对教材的编排、例题的教学目的和对应习题的处理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要有一个准确全面的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灵活驾驭教材,活用教材,让教材充分为教学服务,发挥它的工具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明白,教材的本质就是一个工具,一个载体,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教材范围内,更不能迷信于参考书的权威性而困住自己改革的脚步。

2.画知识树为突破口,整理知识结构

为了使教师能够熟练把握教材体系,有效地引领学生学习,可以画知识树为途径,进行课标解读的一系列活动。

开学初拿到课本,很多老师都急于备出下学期两周的新课。现在看来,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实际上一个真正有经验的教师首先要通读整册课本,对照课标,了解编者的意图和知识的前后联系,画出整册书的知识结构图,写出教材分析。包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本的编写意图和逻辑线索,本学段知识的内在关系,自己如何整合和处理课本等。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人人讲,每个人把自己画的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投到银幕上(或画到黑板上),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可以借鉴一年级数学上册解读课标知识树)和处理设想。通过研讨,相互都有启发和收益。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教研组共同设计出本学段本学科的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张贴于每位老师的备课笔记上。

在新学期的开始不要急于讲第一课,而是给学生讲整册课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计划。

3.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重点和难点

第7篇

[摘 要]数学教材只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一个素材、一个思路。在数学教育中,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学生生活实际等来选择有效教学策略,捕捉课堂生成的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让数学课堂不断地演绎出精彩。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课堂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教学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诸多因素。“如果孩子没有愿望的话,我们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由此可见,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那么,在教学设计时,我们根据什么来预设课堂,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呢?

一、根据课堂实际选择教学策略

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成功的关键。教学的开放性与学生的差异性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变化发展有时和某种教学预设相吻合,但更多的时候两者会产生差异,甚至会截然不同。当教学不能按照教师的预设展开时,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以2009年我在黑龙江参加全国数学优质课比赛时执教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在由加法算式刚刚引出乘法算式时,一个学生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乘法不能用减法来表示呢?”这的确是我事先没有预设到的,况且还在课始。乘法的意义学生并未理解,所以不好直接向学生解惑。情急之中,我就这样接过了孩子的话题:“希望你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我们的课堂,慢慢地去体会,相信待会你就会明白。”其实这时课堂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很可惜我没有充分地利用好。正如课后,中央教科所纪晓村老师对我说:“课始,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的确不好正面解答,但是如果你能在整个新授环节结束后,再回过头来问问这个孩子‘现在这个问题你明白了吗’,让孩子自己去解答。老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小结:原来乘法表示的是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实际上它是一种特殊的加法,所以当然不能用减法来表示。这样处理不仅解了孩子的惑,而且突显了本节课的重点,更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可谓是一箭三雕,这不达到了本节课的最高境界吗?”所以,我的体会是,课堂上一旦出现“不速之问”,千万不要慌张,更不能一味拘泥于教学预设,静下心来,灵活应对,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来“生成”,也许它会成为课堂中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精彩。

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非预期性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这样的课堂才能构成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获得预料不到的效果,才能真正形成焕发生命灵性和魅力的创造过程。

二、贴近生活实际选择教学策略

在省优质课比赛时,我执教的“可能性”一课获一等奖。在课后反思时我体会到,这堂课的成功之处,是最后一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在完成这堂课的新授任务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里的事吗?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我长大后可能成为一个钢琴家。”“今天老师可能会表扬我。”等等。当有一个学生说“公鸡不可能会下蛋”时,马上就有一个学生联想到“男人不可能生小孩”,这个人人皆知的生活事例,立即引来全班学生包括全场听课老师的开怀大笑,大家都自觉地为他的绝妙发言鼓掌叫好,把整堂课推向一个。

应该说,正是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才勾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孩子们已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绚丽而又丰富多彩。

总之,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对教学预设及教学策略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且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预设才能富有成效。同时,也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才是一门名副其实的艺术,这样的课堂才会生成不曾预料的精彩。

第8篇

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竹板滩小学校

刘斌

科目:数学

课题名称: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新授)

年级:四年级

时间:2014年5月

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加减简便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扩展到解决其他简单问题。

2、形成解决小数加减简便运算的一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白整数的运算定律也可以推广到小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

难点: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计算方法的准确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135+49+65

43+34+66

156-57-43

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汇报: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减法的性质

用字母表示就是

a+b=b+a

(a+b)+c=a+(b+c)

a-b-c=a-(b+c)

那大家知道为什么整数的加减法要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整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小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吗?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二)自主探究,探索新知:

1、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0.3+0.70.7+0.3

(5.6+4.3)+1.75.6+(4.3+1.7)

14.6-5.7-4.314.6-(5.7+4.3)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学生把规律读一遍。

应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三)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

(1)例4:我买西瓜种子用去5.5元,高粱种子用去2.76元,玉米种子用去14.5元。一共要多少钱呢?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你更喜欢那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2)出示数字:9.582、3.6、1.75、6.4、0.43、0.25、2.57、0.418

那么,现在我们来玩凑整的游戏吧。

请你来帮他们凑整,你最先看到哪一对?

(四)当堂测试: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6.7+4.95+3.3=6.7++4.95

(1.38+1.75)+0.25=+(+)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就简便计算:

5.6+2.7+4.4

9.14-1.43-4.57

9.5+4.85-6.13

77-2.7+2.3

3.提高练习,发散思维: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这道题可以进行简便运算。

8.68

+4.3

+(

(五)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135+49+65

加法交换律

a+b=b+a

43+34+66

加法结合律

(a+b)+c=a+(b+c)

156-57-43

第9篇

一、 知识完成情况:

2.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真做数学练习和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主要成绩:

我担任小学语文一年级的语文和思品教学工作,同时担任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工作充实而不乏挑战。教学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注重技巧的工作,于是我常常想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不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预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即使反思并调整教学设计,尽量让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并学有所获。我还积极参与区市级教研活动,吸取前辈的教训和专家的指导,总结出自己的想法。新教师考核中,我所执教的《要下雨了》一课,受到了区进修学校老师的赞许。

三、不足方面:

a) 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计算及应用题的出错率高。

b) 动手操作能力欠缺,不善于合作和思考。

c) 知识的融会贯通及运用不是很灵活。

四、今后的主要措施:

a)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善于合作,善于探索,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

b) 做好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练习,加大检查力度及改错意识。

第10篇

1.信息堆积的不良影响

教学信息堆积即为无结构式课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中,教师面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处理通常会历经两个主要教学阶段,第一个教学阶段就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具体整合与确认,而后才是深度知识处理与知识优化.第二个主要课堂教学阶段则为课堂教学设计核心和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在此阶段,无序化教学状况和无结构教学状况时有发生.信息堆积手段较为常用,但却毫无实际利用价值可言.

2.实现有效且正规的文本理解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进行具体课堂设计之前要读懂教材,明确教材中所承载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意图,在此基础上再对教学文本进行理解.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更应注重学生主体性回归.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教材表层概念和表层信息,以真实问题为课堂教学设计背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直观感受能力,以此为前提进行深度转化思想教学,逐步推出后续公式,最后再逐一讲解转化思想的多方用法.综上所述,此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可以归纳为:直观感受理性探究归纳概括发散思考.

二、有效摒弃静态数学知识梳理,使得数学动态思维模式贯穿整个课堂设计过程

1.静态知识梳理的不足及缺点

教材知识为静态,部分数学教师以此为教学基础,在进行基础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只是简单进行知识梳理,自认为捋清知识主线就算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数学教学思维的养成至关重要,如若以此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智力和学生思维均不会得到全面提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例如,在“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直接给出法则,用较多的时间(30分钟以上)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地掌握法则.这种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法则的应用,此种教法近期效果较好.但是削弱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的一次机会.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应单纯注重静态数学知识梳理,还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思维发展.

2.使得数学动态思维模式贯穿整个课堂设计过程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应针对某一课时进行数学问题情境具体设置,逐步引导学生.要想使学生获得良好课堂收益,学习思维发展和学习思维养成尤为重要,学生思维发展会被分隔成几个阶段,但若不经过辅助学习思维引导和培训,其并不会得到顺利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学生自身思维习惯培养和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等,时刻关注动态活动发展状况和历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且能及时和教师、学生沟通,并予以解决.

三、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视学生为教学主体

1.将学生作为教学工具的主要缺点

教学中学生被工具化现象较为严重.在教师眼里,学生只是他们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工具.部分教师自认为,课堂教学只要讲解的通顺、具有逻辑性即可,学生和教材都在可控范围内.上述教学设计观点有悖常理,视学生为教学工具学生主体性位置被忽略,更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恢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当前新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更应注重学生课堂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换个角度而言,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等均应在课堂上表现出来以至完成预期课堂学习的学生主体体验性.这种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个过程,体验的原有本质要求要留给学生充足空间和时间,体验的亲历性要求所设计的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体验的验证性要求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认知冲突,引发思维共鸣,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在课堂中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回归.

第11篇

数字电路教学设计项目教学学习兴趣现代化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数字电路更是以系统集成化、设计自动化、用户专业化和测试、智能化的趋势出现。数字电路教学中如何能应对电子技术的发展,同时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为本、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圆满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用项目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关于项目教学法

1.项目教学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围绕一个实践项目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合适的项目教学方案。这样,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3.项目教学法的优点

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实施一个具体的项目,学生学习的目的很明确,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项目教学法大多要分小组完成,通过小组内及小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恰恰是当前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基本素质。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学科知识,能促进课程间的整合。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数字电路课程是高职电气专业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应用性和工程实践性。内容包括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基础、组合逻辑集成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基础、时序逻辑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和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共8章节。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教学设计要求,本门课程以培养灵活应用常用数字集成电路来实现逻辑功能的能力为基本目标,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课程可以分成6个项目完成,分别是:全加器电路设计、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同步计数器电路设计、数字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数字钟电路和A/D 和D/A 转换功能仿真。第1到3章划为第一个项目,内容是:全加器电路设计。以下就以第一个项目为例完成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包含3个章节: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基础、组合逻辑集成电路。每章节后面都有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技能要求和实训内容以及书最后的实验内容部分。很显然,编者也在强调技能和实训的重要性,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很好地体现实践能力为主。

2.教学设计

此部分内容重点是掌握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会进行逻辑函数的变换和化简;能正确理解基本门电路逻辑功能;会用基本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组合逻辑电路。如何把内容连贯,用某个项目来体现,我们可以结合实验内容以及常见的电路来解决。那么,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以相关专业的典型产品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项目的难度要适中,要适合学情,让学生都能动手参与,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习更有目的性,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本项目内容是全加器的电路设计。采用全加器的设计这样的项目内容,那么,组合逻辑集成电路,此部分章节中的编码器、译码器与数码显示器等内容暂时就使用不到,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划分到下一个项目中去,而只是涉及到它的前面一部分内容二进制加法器。这样,不会显得项目量过大,知识太拥挤,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

3.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具体是以下六个步骤:情景设置,操作示范,独立探索,明确项目,协作学习,学习评价。本项目可以包含这几个模块:(1)完成基本门电路的测试;(2)用74LS00实现多种逻辑功能;(3)用基本门电路设计全加器电路。每个模块参考学时都可以是4学时,它们的学习目标不相同,由浅入难,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增加实践经验。每个模块除了列出的工作任务以外,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还可添加相应的拓展知识。模块一逻辑门电路测试工作任务包含测试TTL门电路74LS00、74LS04、74LS20、74LS32、74LS86逻辑功能并记录测试数据和整理归纳总结,列出74LS00、74LS04、74LS32、74LS86 逻辑表达式,状态真值表。它相关的理论知识: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基本门电路逻辑功能,逻辑函数的基本表达式。模块二用与非门电路实现多种逻辑功能工作任务有用74LS00实现下列逻辑功能:或非F=A+B、与或F=AB+CD、4输入与F=ABCD、异或和同或。相关理论知识: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规则,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逻辑函数表达式。模块三全加器的设计与制作工作任务:用基本门电路设计判奇电路,用基本门电路设计半加器电路,用基本门电路设计全加器电路。相关理论知识: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用基本门电路实现组合逻辑功能。全加器是能够计算低位进位的二进制加法电路,全加器的逻辑图如图所示。

第12篇

师:(出示课件,如图)要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可以怎么列式?

生1:28+17=45。

师:还可以怎么列式?

生2:17+28=45。

师:既然它们都等于45,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个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生:等号。(师板书:17+28=28+17)

师:仔细观察这个等式,等号两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两个加数相同,但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师: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

生:能!

师:你认为这样的例子多不多?

生:很多,都举不完。

师:那么,你认为怎样举例最好?

生3:我觉得应该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

师:不错的建议。那什么样的例子才有代表性呢?

生3:一位数举一个,两位数举一个……

生4:还要考虑0的情况。

生5:不仅举整数的例子,还要举小数、分数的例子。

师:你们真会思考!那就赶快举例验证一下。

学生举各种有代表性的例子验证,发现规律正确。

师:这么多例子都得出这个规律是正确的,那我们能不能说这个规律一定成立呢?

生6:不行!如果能找到一个反例,就说明它不成立。

师:你考虑得真全面!那有没有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相等的例子?大家找找看。

当学生验证出这是一条普遍存在的规律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图形、字母等简洁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步骤研究加法交换律的?

师生共同总结出学习过程:仔细观察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师:加法交换律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其实它是我们的老朋友。回忆一下,我们在哪里接触过加法交换律吗?(课件出示:1.一年级分与合;2.二年级学习加法验算时,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师:看来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思考:“加法交换律”这一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由于学生从一年级就学习加法,已经有了丰富的知识积累,如果只是为了概括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教学未免过于简单了。如何利用这一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受益呢?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举例验证、质疑等学习过程,教给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于加法交换律的探索,小学生一般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研究,但即使是不完全归纳法,也要尽可能地扩大其范围。于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想到了要找有代表性的例子,要举反例,从而使研究的方法更加合理,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