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32: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常见教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教学反思 ;重要性 ;时机 ;及时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不再是别人设计的课程或教案去完成知识传授目标的“技术员”。面对新世纪对教育的挑战,教师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者、研究者。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其素质的提高就显得至关重要,反思性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魏书生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写了近30本的100万字的日记,发表了100多篇文章,主编撰写出版了15本书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勤于反思、善于反思是分不开的。
我们身边的特级教师沈小玲老师,她有一个“绝招”,就是第一节课后都坚持写“教后记”,每天都坚持写“教育日记”,记录教育教学及工作中的点滴感情和难忘的瞬间,反思当天的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日积月累,这些工作帮助她发表了无数篇的论文和儿童读物,并出版了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悟?课堂内外》和《和谐的语文课堂》等著作,终于成为一代名师。由此可见,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名家,就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因此,实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呢?
一、认识反思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
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主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里包含着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即教师应该重视“教后反思”这一教学环节。可见教学反思对一个教师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课后反思,教师可以从课后反思中知道自己讲课的不足,以及优点,发现学生学的不好的地方,能够因材施教,使自己更加完善!在教学反思上我做的不好,我应该学习一些老教师的做法,不但要写课后反思,更应该是课前反思,让自己时时都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最终提高业务!
二、把握时机及时反思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及时地分析和审视,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教学反思按教学进程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种类型。
(一)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首先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其次做好备课的反思:备好教学设计,备好要以怎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对教材的反思,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每章、每节、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的仔细阅读并深刻理解,反复对比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神实质。最后对学生的反思:反思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思想情况。其实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二)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具有敏感性,它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迅速调控。许多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事先设计好的较理想的教学环节或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却不如设想的。或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或者由于学生的原因,或者由于教师自身的因素,或者由于课堂之外的原因,会影响你预设的教学设计,这时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就要及时的调整你的教学思路。
(三)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形式。课后教师都要反思,尽管在上课前、课堂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反思预设,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课堂毕竟是“活”的,所以课后是反思的最好时机。反思课前预设,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新课程理念在哪些地方落实了?这节课学生表现出色的在何处?我最感到得意的是什么?哪些教法对学生不适应?哪些环节处理得不够理想,为什么?如何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对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怎样培养?哪些地方没有兑现?我的教学方法合理、科学吗?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程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这也就是对教学实效性的反思。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段:
师:现在我们进入实话实说环节。老师有个问题想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在生活中,你更喜欢赞扬还是批评。
生1:我更喜欢别人的赞扬,听到赞扬我会更加有信心。
生2:我也喜欢听赞扬,批评虽然是对我好,但听起来没有赞扬那么使人舒畅。
生3:我有时喜欢赞扬,有时喜欢听比较委婉的批评……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听赞扬的评价;这不奇怪,坦诚地说:老师也很喜欢听别人的赞扬。当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赞扬、同事的肯定时,我的心情就特别好,干起事来特别有劲。爱听赞扬是多数人的共性。但人的成长过程中仅仅有一种评价行不行?读自读15-16段,去探索这个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及时引导学生阅读重点段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在交流中,逐渐认识别人的成长需要鼓励和警告这两种力量来平衡。)
总之,反思性教学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它能使教学活动更趋合理,是提高教师素质。只要有反思就应写下来,写教学反思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立竿见影。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胡岩松:《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习惯》;
[2]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材料;
[3]《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