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治理的必要性

社会治理的必要性

时间:2023-08-09 17:32: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治理的必要性

第1篇

关键词:《环境卫生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20-04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主干学科,也已成为环境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环境卫生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均对《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于2012年6月~2013年7月间,对潍坊医学院开设《环境卫生学》课程的预防医学专业152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

一、研究方法

选取潍坊医学院开设《环境卫生学》课程的预防医学专业2008级和2009级4个班共15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2份,回收152份,其中男生51人,女生101人;大四学生77人,大五学生75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统一发放问卷,由调查者解释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待完成问卷之后统一回收并核查。内容主要包括授课内容安排、课时安排、补充内容等。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比较。

二、调查结果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置

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第七版《环境卫生学》内容设置共有14章,考虑到男、女生对《环境卫生学》课程内容设置有不同的侧重和想法,本调查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倾向。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所有14章内容设置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在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男、女生的意见基本一致。如果按必要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的话,依次为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绪论、土壤卫生和环境污染性疾病、环境质量评价、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家化产品卫生、城乡规划卫生。

根据潍坊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环境卫生学》一般在第8学期开设,第9、10学期到医院实习和专业实习,考虑到实践教学对专业课学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大四和大五两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大四的学生在调查期间刚刚结束《环境卫生学》的理论学习,而大五的学生已经完成了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并经过实践教学阶段。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在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主要体现在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饮用水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章节的设置上,与大四的学生相比较,经过实践教学,大五的学生认为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设置必要性有所降低,而城乡规划卫生的设置必要性有所上升。另外,虽然统计学分析没有差异,但大五的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认识有所上升。

(二)课时设置

尽管男、女生在内容设置的必要性方面认识基本一致,但是在课时设置上又有部分差别,本次调查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学生对课时设置的倾向。男、女生在课时设置上主要存在差异的章节为绪论,大多数男生认为绪论用2学时即可,而大部分女生则认为绪论用1学时即可。在其他章节的课时设置上,男、女生意见基本一致,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3学时,大气卫生3学时,水体卫生3学时,饮用水卫生3学时,土壤卫生3学时,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3学时,环境污染性疾病2~3学时,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2~3学时,公共场所卫生2~3学时,城乡规划2学时,环境质量评价2~3学时,家化产品卫生2~3学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2学时。

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在课时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P

(三)补充内容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倾向各有不同。男、女生对是否补充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存在不同意见,与男生相比,女生认为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很有必要作为补充内容进行教学。在其他补充内容方面,男、女生意见一致,根据必要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灾害环境卫生、土壤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需求意见基本一致,按照必要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专题、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土壤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灾害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环境激素专题和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三、讨论

(一)调查对象对课程内容设置的态度

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环境卫生学》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总体比较满意,且与目前执行的教学大纲相一致,在各章节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男、女生的意见基本一致,根据必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绪论、土壤卫生和环境污染性疾病、环境质量评价、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家化产品卫生、城乡规划卫生,该结果与安徽医科大学的调查结果相同[1]。虽然不能认为学生对内容设置必要性的排序一定是正确的,但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兴趣所在。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对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介质比较关注,而对与自己距离较远的内容或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经常用到的内容缺乏兴趣和关注。调查也发现,经过实践教学的过程,在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主要体现在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饮用水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章节的设置上。与大四的学生相比,经过实践教学,大五的学生认为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设置必要性应有所降低,而城乡规划卫生的设置必要性应有所上升。另外,大五的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认识有所上升。由此可见,学生经过实际工作实践,对某些章节内容教学必要性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相关章节内容的重视程度,这对授课教师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二)调查对象对课时设置的态度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除了绪论部分,男、女生在课时设置上的意见基本一致,各章节学生期待的课时和教材建议的课时基本一致,可见学生对本院环境卫生学教学课时的划分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在课时设置上存在意见差异,从总的趋势看,大五的学生认为各章节学时数均应相应缩减,而饮水卫生部分的内容应该适当延长,该结果可能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饮水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有关,这种变化对授课教师来说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优化授课内容和学时[2,3]。

(三)调查对象对补充内容的需求

虽然《环境卫生学》教材每隔几年都要修订一次,每次修订都有新内容充实进来,但由于出版周期的影响,加之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造成生活环境的迅速改变,以及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使得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4],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例如日益严重的可吸入颗粒物造成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家庭装修引起室内空气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南方镉米事件等,虽然在课本上有一定的体现,但是对于学生日益增强的需求来说仍然显得不足,为此,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需求,在课堂教授的内容之外,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补充一些学生需求较高、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5,6]。在补充的内容上,一方面要考虑研究热点,另外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本次调查发现,男、女生除了在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这两项补充内容的必要性方面存在差别之外,在其他补充内容方面意见一致,均认为最有必要进行补充的前六项内容分别是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由此可见,学生更加关注的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热点问题的探究。本次调查还发现,不管是大四还是大五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需求意见达成了一致,均认为最有必要进行补充的前六位内容分别是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专题、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这说明未经历实践教学的学生对未来可能在工作中用得着的知识存在较强的需求,在知识结构当中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四、调查结果对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

本次调查结果对《环境卫生学》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有三条:第一,在《环境卫生学》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加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教学,如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及土壤卫生,同时也要根据将来学生就业后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大力加强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的教学。第二,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可以更加灵活。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适当增加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及土壤卫生、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的课时数,而对于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的课时数可以适当减少。第三,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及热点内容,如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大气污染治理方法、水污染治理方法等内容,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补充进来,一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对学生日后的考研和就业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翟金霞.《环境卫生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需求性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

[2]甄泉,赵云利,杨晶,张杰,周纯先.《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

[3]王晓黎,谭宁,秦海宏,沈志雷,李敏.《公共场所卫生》教学改革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4]闫洪涛,杨新军.环境卫生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

[5]翟敏,岳喜同,刘慧,宋烨.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6]王万银,李敏.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军队环境卫生学教学效果[J].医学教育探索,2008,(7).

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素养;融合

0引言

在今天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是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专业知识不足、操作技能欠缺都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快速提升,但个人职业素质修养则不可能通过集中训练而在短时间内得以明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同样也对大学生人格完善、全面和谐发展承担责任,高职院校为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尝试将职业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不失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

1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与现状

1.1职业素养的内涵

刘兰明认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1]。刘玉梅认为“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内在品质和能力[2]。”黎光明认为“职业素养主要是指从业者的精神文化潜质,是后天养成的且不同职业从业者具有的某些相同的素养要求[3]。”职业素养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内化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外化素养主要指资质、知识和技能,如计算机技能、英语技能等可以通过自学、培训获得的素养。

1.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它主要通过阐释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施加影响,使其通过外在的教育转化成内在的品质,从而去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用符合社会期望的理想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品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社会和谐发展营造更有利的环境。企业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一般以集中培训和岗前操练为主,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则实施全程覆盖式的教育,以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信念的教育和培养为核心内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更适合开设职业素养前沿培训课程、搭建职业素养教育平台、开展感悟内化活动等渗透式培训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通过开展一系列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达到内化和外化的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形式,培养和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目前二者各司其职、分别行动,没有在人才教育方面形成合力。

1.3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现状

自2006年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均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增加,此外还有数量巨大的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和积累的未就业大学生等,就业队伍庞大。这样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部分高职学生不仅不立志图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团队精神匮乏、诚信淡薄等问题。很多高职学生在就业择业时放弃专业和理想,“大城市、名公司、赚钱多”成了唯一标准,目标功利,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社会责任感。高职学生的此类表现,也从侧面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及职业素养教育针对性的缺失,二者的融合根本无从谈起。

2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鉴于当前高职教育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素养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2项重点任务,实现它们的融合势在必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契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4]。

2.1融合的可能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素养教育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内涵和特点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以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都致力于学生的成人成才。职业素养的基本支撑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二者完全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创新,实现融会贯通、互通互补,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互依存。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思想政治理论课则通过主流政治、道德、法律文化的传播,使大学生明白个人规划必须符合社会运行规律。因此,将两者资源共享,吸收彼此先进的教学经验,必将发挥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2融合的必要性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需要专业技能、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设计目标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使教育有益于社会和人民。搭建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课堂内外及学校内外教育的融合平台,也是对学校各类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发展实力。

3采用“六字”口诀,按年级分阶段开展二者的融合

以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两者的融合。学院采用“六字”口诀按年级分阶段设置培养方案,大一新生的六字诀是“唤醒-导入-内化”,大二学生的六字诀是“引导-体验-完善”,毕业生的六字诀是“技能-角色-实践”,通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体现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的交叉融合,践行“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5]。

3.1大学一年级的“唤醒-导入-内化”

刚入学的新生正在进行角色转换,不宜开展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按照学院的课程设置,大一学生全覆盖开设了融合职业素养内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础”课)。课程体系参见表1。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新闻播报等方式认识国情,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介绍行业发展趋势,结合不同专业的社会定位、就业现状和职业前景等,渗透职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职业意识教育渗透中得到职业启蒙,知识转化为能力、他律变自律,自觉行动并养成习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3.2大学二年级的“引导-体验-完善”

大学二年级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概论”课),将专业技能课和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概论”课通过组织学生模拟职场团队,引导学生完成研究性课题并汇报研究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抓住课堂内外的一切机会,体验“准职业人”的岗位感觉。结合实际对大学一年级确立的职业目标进行修正,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对职业环境和职业要素进行探索,校正和完善自我,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确立科学的职业发展方向。课程设置见表2。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常规考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培养职业好习惯助力。“概论”课的学生团队是以项目为载体、研究型学习任务为驱动,每个人承担不同的子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资源分享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升学生的沟通合作、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等职业素养。

3.3大学三年级的“技能-角色-实践”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三学生解读就业形势、政策和法规,对学生就业前的价值困惑和心理焦虑进行疏导。开展岗前教育,对学生进行择业、面试等方面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做好职业适应性准备。本阶段学生的专业课课堂学习即将结束,已进入实习就业期,所以,应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结合,重点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帮助学生实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从而为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3.4职业素养教育需要高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

很多人认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全部靠学校和老师,事实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密切关系人对其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也很大,如在专业选择、就业倾向方面,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学习态度、团队精神、职业理想等方面,同学、朋友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不能忽视学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职业素质养成的作用。家长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影响深远,他们可以直接为学生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非常现实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应该树立与学生各种社会关系分工合作的意识,学校侧重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规划等专业教育和部分通识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应以学校为主导,并整合家长、企业、校友等各种社会资源,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4结语

在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辩证关系,职业素养教育是实现学生职业规划的必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职业素养提供了教育方向。融合了职业素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科学合理性和必要性,必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主渠道、主战场、主阵地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兰明.关注职业素养教育打造安身立命之本[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42-43.

[2]刘玉梅.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3):122-123.

[3]黎光明.要重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7(8):125-127.

[4]黄一岚,黄新敏.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8-62.

第3篇

【摘 要】文章从素质教育的初衷和理念出发,结合全球变化科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得

>> 基于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课开设的必要性研究 浅谈高校开设“社会心理学”公选课的必要性 工科院校开设艺术舞蹈公选课的必要性浅析 《科技英语翻译》作为公选课开设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开设《海洋科学导论》公选课的必要性和教学初探 浅谈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新特点新变化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变化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环境变化及对策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及创新思路探析 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民族观教育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及突出问题研究 企业团建工作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的措施研究 新形势下的建筑师职业变化带来的教学思考 新形势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变化及对策 新形势下铝电公司职工的思想变化与对策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图书馆基本职能的变化 论新形势下我国外贸环境的新变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tu_biz=1.114.1.0,访问日期:2015年2月28日。

[9]董俊玲、张仁健、符淙斌:《中国地区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进展》,《中国粉体技术》2010年第16卷第1期,第1-4页。

[10]丁仲礼、段晓男、葛全胜、张志强:《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第39卷第8期,第1009-1027页。

[11]丁仲礼:《柴静专访丁仲礼:什么是公平的减排方案》,,访问日期:2015年3月2日。

[12]吕晓莉、张秀燕:《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与全球能源格局调整的互动研究》,《学习论坛》2014年第30卷第3期,第46-50页。

[13]刘俊伶、王克、邹骥:《全球贸易隐含碳变化及其影响分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5年第11卷第13期,第54-60页。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陕西西安

第4篇

关键词:环境;会计;属性;必要性;对策

1 环境会计的基本属性

环境会计按照核算主体不同,可大体分为3种,即以整个社会环境为会计核算对象的宏观环境会计,以区域环境或以生态产业链为会计核算对象的中观环境会计,以及以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团体为核算对象的微观环境会计。企业环境会计是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环境保护的成本和效果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成本与收益配比,以反映一个单位的环境负荷、环境治理和环境收益状况。它属于微观环境会计范畴,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环境学、环境统计学、人本经济学与会计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环境会计的记录可分为两部分,即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绿色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法与技术和财务会计处理的方法与技术基本相同,需要探讨的是绿色会计如何设置账户。笔者认为,在资产类账户主要设置“土地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产”、“递耗资产”、“旅游资产”、“资产折旧”或“资源摊销”、“社会环境福利工程支出”等科目。在负债类账户主要设置“应付科研经费”、“应付环保治理费”、“应付环保税”、“应付环保统筹基金”等科目。在成本费用类账户主要设置“新技术开发利用费用”、“新材料研究费用”、“新工艺试验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环境预防费用”、“环境补偿费用”、“环境发展费用”、“环境破坏成本”、“环境机会成本”等科目。在损益类账户主要设置“高技术资本”、“资源资本”、“资源资本增值”、“环境收益”、“环境利润”等科目。

2 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建立环境会计不仅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正确衡量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基础,然而,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不论从宏观的角度还是从微观的角度都没有将环境资源纳入核算体系范围内。

(1)在我国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附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我国县及县以上工业企业废水排放且就达1700亿吨,工业废气排放且达110807亿立方米,全国1998年用于污染治理的投资仅122亿元。由此可见,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有限的环保投资要求尽快建立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体系。

(2)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向投资所在国提供环境会计核算资料已在所难免。同时,由于发达国家极有可能把那些污染严重和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项目搬到发展中国家,对此进行防范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开展环境审计。

(3)企业对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连续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当这些相关信息经独立审计以后,宏观管理部门可以此作为环境管理的决策依据,从而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之上。

3 建议与对策

(1)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环境会计实务操作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环境会计理论的不成熟。必须指出,环境会计实务的推广应以理论的不断完善为前提条件。由于环境会计所依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多元化,尤其是在计量环节上没能突破,使得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为此,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借助适当的理论指导,才可望突破实务操作的障碍。在这方面政府或相关部门如果能恰当地引导会计理论界在环境会计方面做些研究,或者成立环境会计理论及应用专题课题组认真研究得出相应成果,将会提高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水平,促使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更好结合。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近年来,高职院校面临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下降的趋势,这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千方百计招来的学生,如何教育好他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思政课而言改革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近年来,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教师、学生“三维不重视”的背景下有所“弱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应有的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立德树人的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是灌输式的简单教化方式,如何突破这个传统,是个极大的挑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本位是“解释世界、改造世界”,并由此实现主体“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后实施了如1978年、2005年、2008年等改革方案,每一次方案的调整过程,都既是“强化学科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强化实践环节”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只有在“基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薄弱环节在于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的首要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然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育人”等问题。这不仅导致了许多大学生“不喜欢”该课程,而且也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精神流浪”与实践素养缺失,这与当今人才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需求产生严重的错位。西方先进的“需要教育”模式表明,教育必须基于“社会需要、实践需要、学生需要”。可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突破口就在于实践,尤其是高职院校,本身学生就厌倦学习,如果依然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无异于对牛弹琴,所以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措施

(一)统一思想、端正认识,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生源质量下降的实际,每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高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学生大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要想让学生学有所获必须从教学改革方面寻找突破口,所以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统一思想、端正认识,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

(二)课堂教学要突出实效

教学内容设置本着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尽量简化,要加强学情分析,教师通常情况下在设置每一节课教学内容时往往考虑的是我想教什么、能教什么、善于教什么,忽略了学生需要什么,缺乏对学情的分析,应针对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以训练为主,把每节课的内容设置成几个让学生去解决的问题,采取问题式教学,这样既不枯燥又便于学生参与。

采用启发诱导式、互动式、典型案例进行教学,以学生参与为主,减少教师直接讲授环节,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用感性的东西进行教学,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如,视频、图片、典型案例。

(三)实践教学要落到实处

实践育人的主要举措:

(1)制订实践育人规划。为了全面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育人活动,首先就得制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以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基本依据。方案应该覆盖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也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有环节;其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原则、实践教学课时等事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2)建立实践育人基地。依托区位优势,去挖掘具有育人价值的地方,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开展实践教学。

(3)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我们两门课《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内容,但均承担着以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如何实现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学体系向实践体系的转化、实践体系向育人体系的转化,其关键就在于从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提炼“实践点”、再从基地文化资源中提炼“教育点”,然后实现二者的有机对接。

(4)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要有完善的实践教学制度,即从实践大纲到实践方案,从实践手册到实践计划、实践课表、实践考核均有严格的实践育人规范。二是要不断调整实践育人主题,可以根据党的时化进行实时调整;三是明确实践育人过程: “寻理―说理―辩理―启发―觉悟”;四是对实践育人进行考核,考核是以学生的现场表现、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为依据,以20%分数计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中。

第6篇

关键词 信息网络 法制建设 网络社会 安全秩序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网络秩序混乱的危害主要包括网络侵权行为日益严重、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愈加猖獗和网络心理战破坏社会稳定等。维护网络社会的安全秩序需要国家和企业依法建网和依法管网,更要求人们依法用网。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信息网络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维护网络社会秩序意义,对加快我国信息网络建设的途径展开了深入研究。

1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的地域性与信息网络超时空性矛盾的逐年增加,使得网络的概念愈加模糊。基于此点,某些国家便开始组建“网军”,以网络政治化的方式“巧妙”地向世界宣布了其网络,并大肆在网上渲染“国家过时论”。对此,我国必须提高警惕,做好应对措施。依法对网络行使管辖权,并维护国内网络空间的自迫切需要保障网络社会秩序的安全与稳定。因此,依法建设信息网络并保证网络社会秩序的安全和稳定是解决网络纠纷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要求。

2我国信息网络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法治理念落后

信息法治理念落后是我国信息网络法制建设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就现阶段而言,由于信息法治理念落后,我国并未形成适用于网络社会的新型法理法则,且信息网络的法律仍然处于沿用物理世界法理逻辑的水平上,这使得网络秩序的安全和稳定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滋生了诸多网络问题。此外,将存在国界的现实法律套用在跨国界的虚拟网络中,必然会引发国际性的网络纠纷,在不利于信息网络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安全产生了较大威胁。

(2)信息网络的立法质量较低

当前,我国信息网络的立法特点主要为应急性、尾随性和局部性,由于立法缺乏总体规划,且部门规章冗杂、法律位阶低,加之各部门间的立法缺乏关联和相互支持,使得信息网络的立法无法解决网络秩序混乱等诸多网络社会问题。此外,由于立法的整体质量欠佳、内容滞后且大部分规定过于原则化,使得信息网络立法缺乏可操作性,在增加了网络社会矛盾的同时,也为国家和人们的用网安全带来了较大安全隐患。

(3)信息网络监管存在漏洞

现阶段,我国信息网络的监管主要是以防范管制作为主要方法的。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多头管理现象严重,使得政府内部人员在行使网络职权时矛盾频发,大幅降低了信息网络的监管效率。另一方面,信息网络的监管大都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群众参与率较低,加之对网络秩序和网络案件的监管又大都以事前审批、重审轻批为主,这就导致了对相关网络案件的监管和审批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仅不利于网络社会公平的实现,而且也为部分不法分子提供了网络犯罪的可能,加大了网络安全威胁。

3加快我国信息网络建设的若干建议

(1)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法制理念的创新

首先,党和国家需要对网络社会秩序的维护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并将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的工作提升到关系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根据当前国内网络社会的现状,在结合现有网络法律的基础上,对网络法律进行重新规划,提高网络法律的精炼程度。其次,还需提高法律质量,通过分析现阶段频繁发生的信息网络问题,在对其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法律政策,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信息网络法律的可操作性并加快我国的信息网络建设。

(2)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法制体系

一是严厉打击并整治网络犯罪活动。面对信息网络犯罪分子藏匿于网络虚拟世界的实际,加大网络法律的执法力度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侦控能力,对网络犯罪分子予以最为严厉的打击。二是完善网络安全的责任制度。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对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增值服务商的网络安全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要求其对所接入网站的安全性与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通过加强网站接入的身份认证,从网络安全威胁信息的传播源头上建立起信息网络的“防火墙”。另一方面,还需明确网络运营商、广告商以及网络用户的相关责任,确保其网络的相关行为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

(3)完善网络安全法治机制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管控力度,通过对当前网络社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网络用户的心里特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网络使用个体或群体展开监督和管理。此外,政府内部各个监管部门之间还需明确其自身职责,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通过加强管理的协调性与统一性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提供必要的环境保证。

4结论

本文通过对网络社会秩序维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信息网络建设出现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法治理念创新、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法制体系以及完善网络安全法制机制等方面对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与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方法展开了深入探讨。可见,未来加强对信息网络建设方法的研究力度,对于维护网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并促进我国信息网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梦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第7篇

基于“城镇化”这一热点问题,介绍小城镇水污染治理的特点和现状,分析分散式污水处理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城镇化过程中使用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对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

城镇化;分散式污水处理

1.城镇化概述

1.1小城镇的特点中国小城镇是由农村开展经济活动时的集市发展而成,它与广大农村和农民息息相关,决定了其乡村性。然而伴随农村经济发展,小城镇正逐渐背离其乡村性特征,向着城市性特征过渡。由此得出小城镇区别于普通乡村的三个特点:(1)是某一乡、镇的经济贸易、交通中心;(2)有一定的公共基础设施,能为一定数量非镇区人口提供公共服务;(3)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使公共服务具有规模效益。

1.2城镇化的内涵协调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寻求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小城镇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命题。把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与经济、文化、制度建设并行的高度,有助于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问题,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央政策密切相关[1]。

1.3城镇化的意义城镇化建设的意义,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紧密结合的,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联系在一起的。据此可将意义归纳为以下三点:(1)是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保证社会稳定的现实出路(2)是实现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3)是快速城镇化、发展国民经济的必由之路

2.小城镇水污染治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2.1小城镇水污染治理现状尽管越来越多的决策者意识到水污染成为小城镇发展的掣肘,并开始将水污染治理纳入城镇管理工作重心,但小城镇起步晚、底子薄及社会经济结构的硬伤不可避免造成诸多问题。现将小城镇水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1)小城镇缺乏污水处理专项规划(2)小城镇缺少污水处理的资金来源(3)小城镇基建设施滞后,污水处理效率不高(4)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置问题(5)小城镇污水厂现有的处理工艺达不到新的污水处理标准

2.2小城镇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从投资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小城镇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绝大部分沿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模式和采用政府补贴为主的运行政策。这种建设模式和运行政策不可避免地造成投资来源单一化,经营管理垄断化的弊端。采用新的运作模式,例如BOT、BOOT、BOO等特许经营方式投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能够彻底解决小城镇污水处理存在的资金不足、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另一方面,从污水收集处理模式角度分析。传统的集中式污水收集处理模式仍然被大多数城镇所采用,伴随而来的则是规划滞后、投资滞后、管网配套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集中式污水收集处理模式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其与小城镇特征实情不协调造成的。为了改变集中处理模式与小城镇实情不协调的现状,依托实情适当采用建设周期短、就地处理、减少管网费用、水资源利用率高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将成为小城镇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的另一个趋势。

3.分散式污水处理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必要性

3.1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概念及特点分散式污水处理是一种新型环保的污水处理模式,它主要作用于单独的住户、组屋和独立社区,将作用对象产生的污水进行分别收集、就地处理,达标排放或回用。污水分散处理模式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不依赖复杂的基础设施,受外界影响小;系统自主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简单;污水就地处理,回用方便。将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作为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补充,建立一种处理设施布局分散、污水处理与回用相结合的处理模式,应是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方向。

3.2分散式污水处理给城镇化带来的好处事实表明布局分散的小城镇、农村及偏远山区,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和经济因素制约,不再适用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转而采用污水分散处理。下面讨论分散式污水处理能解决小城镇水污染治理过程的哪些问题,给城镇化带来什么好处。(1)维持生态平衡,减少能量消耗(2)缓解水资源危机(3)优化周边农村的水污染问题解决方案

3.3城镇化过程中使用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必要性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追求环保的同时应该力求资源的节约与回用,分散式污水处理因其建设费用省,维护管理简单,运行稳定,就地回用等优点,在农村地区运用是完全合理可行的。因此农村污水处理要充分考虑农村经历基础、地理条件和农民管理水平的影响,适当地因地制宜地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成为小城镇的必然选择。

4.结语

分散式污水处理是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上,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相比,它又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分散式污水处理在我国的发展较慢,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使用率还非常低,亟待专业人士和有关部门加以推广普及。政府需要出台相应设计和管理规范,建立污水处理市场化的多元投资主体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并且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公众参与的积极性[2]。只有专家研究、政府支持、公众参与这三个要素齐头并进,才能让污水分散处理对小城镇水污染治理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汤铭潭,谢映霞,等.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第8篇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够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渗透着低碳生活意识,具体表现在:

一、节约意识。

1、在自制教具中,培养节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同学们利用身边的一些废物自制一些教具,使这些废物得到循环使用,极大程度地减少浪费,渗透节约意识,这不但加深了同学们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向同学们渗透了低碳理念,培养了低碳习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学习三角形知识时,可用废弃铁丝制作一个三角形用于研究三角形概念,或用硬纸板做一个三角形纸板,用于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研究平行四边形时,也可用铁丝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及对角关系,或用两根木条,把他们的中点用铁钉固定,四个端点用橡皮筋连起来,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各边长度可以变化的平行四边形模型了。研究正(长)方体及展开图时,用化妆品盒子或利用硬纸板自制正(长)方体作为教具,使同学们更深入直观地理解正(长)方体的概念、性质,更方便地探究正(长)方体的展开图;学习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时,利用酒盒等硬纸板制作圆柱和圆锥,用于研究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及其性质;研究圆周角性质时,让学生们用废弃的铁丝制作一个圆(或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圆盘),把这个圆固定在一个硬纸板上,在圆的不同位置上钉4个小铁钉,圆心也钉一个小铁钉,再用几根橡皮筋挂在铁钉处,这样就制成了圆周角演示仪,用来研究圆周角的定义及性质,加深了同学们对圆周角的理解。此外,在数学教学中,还可以要求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用废物制作更多可行有用的数学教具,为数学教学服务,长期渗透节约意识,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2、在习题反思中,渗透节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还可通过对习题的反思来让学生感受节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渗透节约意识。如在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7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据调查,我国每年消费一次性筷子约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假如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相当于1立方米,则1立方米木材能生产多少双筷子?我国每年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木材要砍伐多少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这道习题的计算并不难,通过计算后得到1立方米木材能生产27108双筷子,我国每年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木材要砍伐1660000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在分析处理完该题后,让同学们认真反思、交流,1660000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些不正确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什么样的社会危害性?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点拨,虽然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然而,在这方便、快捷的背后是大量资源的浪费与垃圾的堆积。可以说,1660000棵大树、166万平方米森林面积,因为我国一年消费掉450亿双一次性筷子而消失了。而在生产筷子的过程中,从圆木到木块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只有60%,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浪费啊。通过习题的反思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坚决不用像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用品,减少浪费,培养节约意识和良好的低碳习惯。

二、绿色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习题素材的教学与引申向学生培养绿色习惯,渗透绿色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植树种草在全球倡导的低碳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就是清除已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虽然说植树造林并不能立竿见影,瞬间就能减少二氧化碳,但在树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确能持久地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且效果显著。植树造林在制氧固碳,减缓温定效应方面确实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植树种草在固沙防塌、保护环境等方面也有着很好的效果。在遇到此类习题时,教师不要一味地只注重习题的解答思路和分析方法,也要注重该习题素材中所蕴含的绿色效应,向学生渗透绿色意识。如在沪科版八年级下册一元二次方程习题18.5第4题:某中学开展绿化校园活动,2001-2004年间共植树1999棵。已知2001年植树344棵,2002年植树500棵。如果2003年和2004念安植树棵树的增长率相同,那么该校2003年和2004年各植树多少棵?教师在分析完这道习题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植树造林知识,让学生知道植树对气候变化的一些数据,充分感受到植树造林对于温室效应的作用,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构造更加和谐的生存空间,从主观上培养个人植树的好习惯,渗透绿色意识。

三、环保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可以通过数学习题的教学来加强环保教育。教材编排了许多涉及环保知识的习题,教师由题目材料引申补充相关知识来向同学们渗透低碳思想,塑造能与社会的和谐共处的下一代接班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如在沪科版一元二次方程章的复习题中有一道习题:西部某县位于沙漠边缘地带,治理沙漠、绿化家园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到2002年底,全县沙漠的绿化率已达30%,计划每年将对m%未绿化的沙漠进行绿化,到2004年底,全县绿化面积可达43.3%.求m的值。在解答完此题后,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我国近期常出现的沙尘暴、沙漠绿化等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植树种草对于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植树种草习惯,渗透绿色意识。在数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意识。在沪科版数学教材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中有这样的一个题目:希望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深入市化工厂做调查,得知该厂年排放工业废气量为4.50×.为改善城市的大旗环境质量,该厂决定分两期治理,使废弃的年排放量减少到2.88×.预计第一期治理中每减少1.0×废弃需投入3万元,第二期治理中每减少1.0×废弃需投入4.5万元.假定该厂每期治理中废弃减少的百分率相同。请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可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的问题;让你的同伴却解决,并对他的解答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的过程中,企业排放的废气也是大气的一个重要污染源,从学生时代就渗透治理废气排放的观念,容易使自己形成时时刻刻包括今后步入社会都要关注环境污染,渗透了环保意识,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融入“低碳”理念,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积极渗透节能减排的技能和“低碳”观念,让节约、绿色、环保等概念印到学生脑海中。培养一种“低碳”的态度,进而打造绿色课堂、绿色校园、绿色社会。

第9篇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

1区域概况

按水土保持区划分为白龙江石山森林区和岭南高山深谷小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丰迭乡的水泉村属阴山沟流域,地处省道212线旁边,交通发达,但由于群众毁林开荒,铲草皮,过度放牧等生产生活所需,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经济发展滞后。江盘乡的河南村属青石湾流域,地处舟曲县城东南1km处的白龙江南部,区域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公路及城市建设等因素,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预防、治理、开发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止体系,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3大效益的协调统一。它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要达到此目标,就必须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只有按照水土保持规划原则,控制水土流失面积的逐年增加,防止人为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搞好生态环境建设,进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道路等,才能使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逐步优美。生活环境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乡风自然会文明,农民就会倍加爱护自己的家乡,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科学、文明、法制的生活观念,进而达到管理民主。

3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的确定,为水土保持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赋予了小流域治理更加丰富的内涵,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且改善了生活条件,从而使农村环境得到整治,有力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水土保持可以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实现农民生活富裕。(2)水土保持可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从而改善人居环境。(3)水土保持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举措。(4)新农村建设为小流域治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机遇。

4具体途径分析

针对舟曲县试点的两个村不同的地理条件、经济现状、环境现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我们采取了“发展经济型”和“改善环境型”两种不同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模式[1].4.1发展经济型青石湾小流域总面积9.6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8.09km2。该流域的治理工作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防治,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下,防治工作力求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在工程质量上坚持“两高一优”,精心组织,严格实施。5年时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4km2,治理程度达到73%,其中兴修基本农田3615亩,栽植各类经济林果1100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200亩,种植优质牧草678亩,新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谷坊29座,蓄水池13个,水渠3.6km,配套田间道路1.0km。该流域内的河南村人口多(354户,1745人),耕地面积少(总耕地面积1260亩,人均0.72亩,其中基本农田410亩,人均0.23亩),人均纯收入2241元。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我们在青石湾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有针对性的采取了尖格涝和白草楞干示范园区工程。经统计:尖格涝综合治理点完成高标准、高质量坡改梯田83亩,经济果木林38.1亩,田间道路1.04km,蓄水池3个,雨水集流工程2处,二级电提灌1座,水渠0.8km,田间道路1.04km,防洪堤0.112km,谷坊2座,拦沙坝1座。引进名优特经果林品种23个,其中桃8个,杏5个,李2个,葡萄3个,枣3个;生态林品种3个(新疆天演速生杨、欧美杂交107杨、金丝柳)。白草棱杆综合治理点完成高标准、高质量坡改梯田132.2亩,配套蓄水池3个,水渠0.4km,修通了从尖格涝示范园区通往白草楞杆坡治理区的长近1km的农用车道路,随后在全部新修的梯田内栽植了杏树及桃树,发展成经济林果园。4.2改善环境型阴山沟小流域流域总面积10.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8.57km2。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我们严格按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基础,以满足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前提和着力点,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处为目的,以“分类防治,突出重点;强化治水,系统推进;加强生物防护,促进和谐治理;严格封禁保护,加强生态辅助;注重示范引导,开展效益监测”为原则,按照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向,划分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以生产用地的治理为重点,3年时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6km2,其中:修建坡改梯11.2hm2,营造水保林26.2hm2,经果林40.1hm2,植物护埂7.84hm2,封禁治理644hm2,保土耕作61.83hm2,作业便道1.5km,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中:溪沟整治0.55km,谷坊28座,蓄水池14口,沉沙池14口,引排水渠2.45km。流域内的丰迭乡水泉村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极差,仅泥石流沟(支沟)就有7条,水土流失以面蚀和沟道侵蚀为主。为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度,拦蓄坡面径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在阴山沟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有重点的采取了多方位、多功能、多目标、多效益的水泉新村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共栽植水保林460亩,造林区配套蓄水池14口,修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谷坊9座,沟头防护2处,泥石流排导堤110m。

5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成效

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舟曲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和新农村建设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调查后推算,水泉村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3.06km2,植被覆盖度达到31.7%。各类水土保持工程年拦蓄地表径流47.7万m3,年拦泥(沙)1.05万t。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有力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对土地的破坏,减轻减缓了泥石流灾害对村庄的威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支撑和保障。村里人均稳产高产基本农田达到0.35亩,人均纯收入达到3249.5元。示范园区工程建设最大限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区域内群众经济林果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从而有力的促进了“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舟曲县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改善了区域内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经济收入,有力地推动了舟曲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铁.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两个可持续努力推进“十一五”时期“长治”工程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2003(3):4~6.

[2]鄂竟平.扎实做好“十一五”水土保持工作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中国水土保持,2006(6):1~4.

[3]刘震.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水利,2005(12):17~20.

[4]刘正斌.水土保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佳载体[J].中国水土保持,2007(1):19~21.

[5]欧阳梦群.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刍议[J].中国水土保持,2003(3):33~34.

[6]谢海燕,赵健.水土保持强力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人民长江,2008,39(5):99~100.

第10篇

关键词 环境检测 环境治理 促进性

一、前言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业能源消耗大大增加,工业废渣、废水、废气排放量随之变大,导致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环境长期遭到严重破坏,不仅会带来诸多问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后人的生存堪忧。在我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背景之下,通过环境检测实施环境治理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二、环境治理中环境检测的必要性

温室效应、酸雨、土地荒漠化、水域富营养化、泥石流等现象都是由环境污染所导致的,而环境污染则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环境检测,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生物学科、环境学科、地质学科、化学学科等多种学科知识与常识,对环境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的一个过程。[1]检测的对象包括水质、土质、气体、声音等各种介质,通过取样、实验、计算得出被检测对象污染物的组成成分及各种污染物质的比例。根据检测结果所得数据资料科学性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实现对环境当前破坏程度的准确评估,并为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撑。实际上,在环境治理中,很多地方都需要依靠环境检测,也必须进行环境检测。因为只有通过环境检测才能了解污染物的成分及比例,进而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才能保证环境治理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最终实现环境保护目的。因而,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的促进性作用

(一)促进治理设备科学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个时生了实质性的变革,将传统以人工为主的生产运作模式转变为以科技、先进设备运作为主的生产模式,将21世纪发展成为科技时代,高新技术时代。在这一时代中,环境检测设备作为高新技术产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断向着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不断促进环境治理设备趋于科学化,大大提高了环境治理工作的科学化与高效化。[2]环境检测依托于各种检测技术与相关实验器材,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行为规范性,提高检测数据精度,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不断对环境检测与治理设备进行改良创新,在继承传统设备优势基础上积极研发新的功能,克服传统设备局限。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悉心钻研,环境检测与环境治理设备的科学化水平取得了实质性提高,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促进检测系统智能化

环境检测系统是环境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是所有环境治理设备正常稳定工作的保障,环境检测系统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近几年,我国在环境检测方面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一套标准规范的环境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环境治理设备的实时监控与实时检测,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化操作与控制,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3]而环境检测系统的形成与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和环境治理工作效率的提高,都得益于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三)为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与治理方案的制定,需要有真实、可靠、有效的数据做支撑和引导。这样才能避免治理工作开展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切实提高环境治理工作效率与治理决策的科学性。而环境检测通过对环境中各种对象污染物的检测,可以为环境治理方案制定与治理计划提供决策依据,提供所需数据支持。[4]环境检测与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当前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历史检测数据和治理方法、治理成果为基础,通过分析、对比历史数据与新生数据,了解环境污染变化趋势、污染物及其比例变化情况与污染程度,从而依据这一变化情况对环境污染进行预测评估,制定长期有效的环境治理对策,为环境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四)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治理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投入与使用,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环境治理工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才有可能实现环境保护。而以开展技术性检测为核心的环境检测,无疑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如监测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5]这些技术在环境治理中,在为环境治理决策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环境治理决策有效性、实用性的提高和检测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所起到了巨大的促进性作用。

四、结语

当前,环境的严峻形势与继续恶化趋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质量的提升,使得环境治理工作日益紧迫,治理任务日益繁重。为降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做好环境检测工作,推动环境检测促进性作用全面发挥,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为上海申丰地质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徐海妹.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4):177.

[2] 程仁福,刘光辉.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144-145.

[3] 庄小青.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4(11):5-6.

第11篇

关键词:绿色投资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一、企业绿色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绿色投资的效益大小,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大小上,很可能更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小上。例如,生态、环保、文化、教育等投资,可产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是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而极少关注投资的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田江海,2010)。

绿色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使绿色投资效益公开、公正。人们不但了解到什么是绿色投资、为什么增加绿色投资、绿色投资对社会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导公正公众怎样进行绿色投资。总体来说,有利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地区综合发展水平;有利于对企业和地方经济活动进行合理引导;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绿色投资;有利于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企业绿色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传统管理会计中企业项目投资的评价指标,基于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笔者此处构建了包含三个维度的企业项目绿色化投资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具体来说,企业三重效益表现如下:经济效益:以企业的盈利目标为核心,如何降低劳动消耗,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一个企业要寻求发展,追求的核心目标就是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等。因此,企业要盈利就要提到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综合指标。环境效应: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的环境后果的衡量,核心是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效益有正效益和负效益之分,如果企业表现为正效益,说明企业在改善环境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生态破坏等方面做出了有效的努力。社会效益:指产品和服务对社会所产生的好的后果和影响,主要是以人为本。社会化大分工作为现代经济市场的基本要求,企业也应同社会的其他组织一起承担起社会责任。所以,在共同治理的前提下建立评价体系,来满足全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等多方面需要,提高人们生存与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按照评价主体利益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可大致划分为: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了股东、债权人和商业伙伴的利益;环境效益主要体现了生态、自然环境的利益;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了员工以及后代人类、非人类物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三、企业绿色投资评价指标的确定

(一)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1、财务效益: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2、资产运营:总资产周转率(总资本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3、发展能力: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本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度主营业 务总额×100%)。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是企业投资效率体系现行适用的评价体系,故本文不在深入探讨。

(二)环境效益评价指标

1、能源原料方面:单位营业利润资源消耗率(资源消耗量/营业利润×100%)、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主要材料消耗量/主营业务收入×100%)、能源投入产出率(有效增加值/能源使用总量×100%)。

2、排放物方面:废弃物处理率(废弃物处理数量/废弃物总量×100%)、污染治理投资率(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营业收入×100%)。

3、生态环境方面:环保投资率(环保设备净值/固定资产净值×100%)、环保经费增长率(环保经费增长额/上年度环保经费总额)。

(三)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1、顾客层面:顾客保持率(顾客保持率=期初客户或业务量/期末客户或业务量×100% ),顾客获得率(顾客获得率=本期新增顾客的销售量/上期顾客的销售量×100% )。

2、社会形象层面:社会捐赠率(社会捐赠率=社会捐赠/平均资产总额),缴税比率(缴税比率=缴税税额/当地税收总额)。

3、安全层面:千人意外事故率(意外事故率=意外事故人数/员工总人数)。

综上所述,本文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分别归纳分析了相应的企业绿色投资效率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各项指标在评价企业绿色投资中的权数;然后根据各项指标得分与相应的权数计算出企业绿色投资综合评价分,以达到综合评价企业绿色投资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江海.绿色经济与绿色投资[J].中国投资,2010,(2)

第12篇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 传统管理与现代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概念性差别,一般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的高校垂直监管,高校治理比较关注和其制度运行存在利益关联的群体利益诉求,在多元利益群体参与中,平衡高校管理价值,提升其管理效率。高校实行多元化参与治理模式,对高校群体利益冲突、决策信息不对称以及学术原则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极为有利。现代大学制度下我国高校从“管理”到“治理”的改革,一方面需要改变其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还需要管理体制的支持与变革。

[

关键词] 大学制度;高校改革;高校治理;管理理念;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4?0028?02

[收稿日期] 2014-06-16;[修回日期] 2014-06-26

[作者简介] 林闻凯(1979-),男,广东揭阳人,华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校管理与研究.

一、高校从管理到治理转型的必要性

(一)高校实行多元参与治理模式,有助于高校社会功能的更好实现

高校组织实现有效治理的基础是能够充分认识高校组织自身的特性。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组织特性进行了解释,其中著名社会学家伯顿就从社会学视角对高校组织特性进行了诠释,即:教育系统中的高校体制,其实也可称维系与支持,对创造正规组织有很大帮助。而在正规的高校组织中,本身所含的高深知识操作属于一种特有的活动内容,与其它社会组织有一定区别,而高校组织中的独特技术则是教学与研究,属于高深知识的具体操作活动,具体是由高校专业教师依照转移知识而进行传播与研究的教学规则[1]。虽然现阶段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高校科层制行政层级也逐渐增多,然而,因为很多科研与教学专业活动基本上都是在科研基层研发出来,为尊重高校学术活动规律,基层就逐渐成为高校组织的重心,而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高校学术权力,也逐渐演变成高校组织管理的核心力量。就本质而言,充分认识研究与教育活动本身,以及不同的知识群体,对把握办学活动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性和了解高校办学环境条件变化是十分必要的,各社会群体在各个历史时期对教育的需求同样有所变化。因此,高校需要形成一种忠诚于学术与专业的坚实力量,以实现高校不断追求知识与真理的理想,对教学服务社会与教育运用知识的组织功能进行有效维护。

(二)高校实行多元参与治理模式,有助于高校对环境与自身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相比于科层管理依赖高层决策,高校多元参与治理模式更适合高校组织治理决策的实现。在现代化公共管理决策中,突出横向博弈治理模式,关注活动利益相关者和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利益诉求问题。由于这些诉求可以同时将利益群体客观环境反映出来,为了将诉求直接、及时地反映在决策中,高校治理结构必须将利益群体不同的权力囊括在内。在高校传统管理模式中,操作层面和决策层面相分离,通常会无限放大决策中所存在的单一利益驱动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在现实中,很多大学的办学活动又属于一种系统活动,涉及到政治与经济体制、社会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人口结构等各个领域,同时涵盖各层次教育管理者、用人单位、学生、教师以及不同参与群体等,其中系统驱动力与系统性特征就在这些参与者特定利益诉求中包含着。如果高校行政权力过大,很可能会导致一些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变化无法在决策中及时反映出来[2]。而现代化高校多元参与治理体制,能够尽可能减少或者消除由于某单一权力擅自裁量而导致的诸多负面影响,这就能够保证高校管理决策对复杂环境与自身变化及时、客观作出反应,同时提出具有很强适应性的行动措施与行动计划,使高校管理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高校实行多元参与治理模式,对平衡服务对象多变的教育需求极为有利

现代化市场经济环境中,各个社会群体利益者从不同角度利用并参与教育的现象逐渐增多。一些教育投资者想要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索取更多经济利润,高校学生也希望能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收获具有高含金量的学历文凭,高校教师希望自己能够有高收入以及更好的专业发展机会,而高校自身则希望能够获得更多政府资助、更优质的发展环境及社会形象等;作为为高校提供各种社会资源的政府,则希望高校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若没有合理、稳定、有序的体制规则来有效规范高校办学过程,任何一个群体在获取控制高校的权力时,均有将其利益置于其它利益诉求之上的可能性。

二、高校多元参与治理模式的体制建构

在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从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的改革,其本身就是创新与改革高校组织体制的过程,将高等教育体制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充分体现出来,由此就涉及到教育组织控制手段与内外关系结构问题。高校学术权威制度、法人制度以及问责制度,是高校多元参与治理模式的制度性安排[3]。之所以这些制度安排是多元参与治理的制度规则,其主要因素是高校对内外环境变化的理解,以及对高校自身特征、传统办学理念的反思。

(一)建立高校法人制度,确保高校办学自主权建设高校治理结构的基础与前提条件是组织

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唯有在高校办学自主权实际运行与真实存在的前提下,我国高校才能依照外在影响与自身规律,对学校长远发展与学校日常工作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合理安排。我国在1999 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所谓大学,就是面向社会群体自主办学的受到法律保护的法人实体。”然而,高校法人具体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学校法人的约束条件与主要权利有哪些关键性问题却未在文件中作明确规定,这就导致高校法人体制仅仅停留在空洞的宪法文件中[4]。《高等教育法》实施若干年后的现在,除了高校对他人权益造成侵害时,必须以法人身份承担相应责任外,在高校对外关系与日常运行上,特别是与政府关系中,并未充分实施或体现高校法人的独立性。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提高高校法人自我完善与自我组织的能力,是应对高校复杂组织管理的最好对策。此外,法人囊括在内的个人自主权力并非内在于个体,个人属于一种社会属性,即行动者是否能动与自主,是一种社会规则问题,也就是体制安排问题。因此,不断对《高等教育法》中的高校法人制度予以落实,根据国情对高校法人体制的主要制度规则、基本宗旨、实施机制与原则等进行设计,是为高校现代化治理模式的建立提供有效体制保障的必要举措。我国《行政许可法》在2004 年生效,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府的权力,而这一社会结构关系的改变,不仅从某方面证明了大学自治组织能力和权力的重要性,而且还证明了社会上存在适当大学法人制度的必要性,重新规范与界定了社会、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建立制度安排,确保高校治理中学术权威的作用

在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中,若要实现从纵向行政命令转化为现代化横向高校多元参与治理模式,必须对高校管理决策参与人员及人员权限进行体制规范。高校组织性质、其中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程度,都是对高校治理结构设计造成影响与制约的关键性因素。高校属于一种学术组织,高校专业教师被称为不可缺少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是最能够影响高校组织运行效果的一种社会群体。因此,在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组织始终坚持相关体制安排与教授治学教育理念,像教员大会、教授会以及教员参议会等体制形式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由于分科研究与教学的大学高深知识操作模式,使得很多大学组织结构逐渐显现出松散、扁平的结构特征,使高校管理更复杂,而且这些复杂的结构并不是靠科层制权威就可以解决的,高校管理必须学术与行政双重运作。因此,大学与学院中很多决策并非由学校管理者制定的,而是教授等高校工作人员共同协商制定出来的。作为学术型组织,高校的专业权力逐渐成为权威治理的合法性存在,这一模式既是传统使然,同时也是高校工作性质使然。

参考文献:

[1] 张佳春,李寿喜,陈月圆.国外高校治理结构变革及其启示——以2006 年《牛津大学治理(白皮书)》为案例[J].财会通讯,2010(3):120-121.

[2] 许青云.论我国大学内部治理关系及治理模式思考[J].消费导刊,2009(6):147-148.

[3] 陈通,任明,宫立新.法国大学治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