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3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存在的问题
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一方面,尽管学术界提出了一些学科研究方向方面的意见,但是在学科研究的内容、方法等方向性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从而在学科研究的主攻方向上还很模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科自身特色的形成和学科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就形势追踪形势,就热点炒作热点的表面层次上,尽管有些研究有相对明确的方向性,也有很高的立意,但是要么随意性大,凝聚力弱,方向性的周期很难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要么持续时间短,变化迅速,属于短期行为。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定位的关键性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而学科因何而存,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是学科研究方向最根本的问题。在宏观建设层面上,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变化对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世情、国情和党情,来确定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方向。在微观建设层面上,学科研究内容应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变化与发展,深入探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特色及规律;学科研究方法上应充分发挥现代化和信息化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拓展思路,发掘适应学科发展和保持学科方向的研究手段。学科基础理论是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支撑,但由于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向不明以及学科归属不清,其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一是理论成果缺乏创新,很少有人从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出发,真正把本学科作为一门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一样的学问来研究;二是存在“两大块”现象,即从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上进行研究的很少,大多数是着眼于理论研究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学科发展需要学术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有一流的学术队伍,才会有一流的学科,而在我国,就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整体情况而言,学术队伍的培养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与同类学科、学科自身性质所决定的“生命线”的战略地位相比,本学科在学术队伍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学术影响力太小。从整体情况来看,作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其影响力还很难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相提并论。
二、对策建议
第一,坚持学科发展原则———兼收并蓄与综合创新。学科建设应当集众家之所长,为我所用。从时间角度来看,要古为今用,积极汲取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以完善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空间角度来看,要洋为中用,从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汲取超空间的精华,为本学科的建设所用;从学科界限来看,要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汲取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深化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在有效汲取各方面成果的同时,要注重学科发展的综合创新,不能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而应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世情,从本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夯实学科的理论基础出发,不断拓展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加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理解和研究本学科同和思想政治理论相关学科的关系。从学科内容来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同哲学、政治学、法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的内容是密切联系的。毋庸置疑,本学科要深入研究的理论、科学原理以及现实发展。然而,从本学科的教育功能和方法来说,学科建设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外化的育人功能以及内化的育人方法这两方面的研究,即从人们思想道德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方面深化理论研究;在教育方式和方法方面,加强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理论和精神来正确武装和引导人们,同时实现育人功能和方法研究的有效结合。在本学科建设过程中还要理解和研究本学科的外延问题。事实上,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与本学科不断探索的课题、深入研究的内容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每个领域都存在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通过科学精神来武装人们以及通过科学理论来正确引导人们的问题。不同领域和群体在育人功能以及育人方法上有着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本学科不同方面和内容的研究。
第二,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实现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加强本学科基础理论建设需要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实际上,“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学科所包含的有着内在本质联系的两个方面,它是一个学科而不是两个学科;在本学科中,理论应该研究其教育的内容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以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规律;其重要结合点是带有很强政治性的“教育”,区别于一般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政治性和政治的教育性的有机统一。因此,作为政治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本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夯实学科理论基础还需要我们围绕学科研究方向,构建一个以为指导、有效凸显政治学与教育学交叉学科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不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为根本的指导思想,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意识形态性以及强烈的政治性所决定的。
第三,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应考虑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学界的地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本学科教学和研究人员的权益;二是各级主管部门制定符合实际的扶持政策,在福利待遇、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对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给予合理的倾斜;三是建立全国性的学科学会组织,为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提供课题集体攻关和学术交流、研讨的重要平台,相关部门应主动提供更多的访学、参观机会,让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能够更多地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为理论研究积累实践经验。
作者:吴炜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
【关键词】认知失调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69-02
一 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汀格在《认知失调理论》中指出:“失调理论的核心是颇为简单的。它认为:(1)在认知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着失调或‘不合适’关系;(2)失调的存在产生了减少失调和避免增加失调的压力;(3)在这些压力下,操作上表现包括行为改变,认知改变,以及慎重地接触新信息和新认知。”鉴于本文的角度是研究认知失调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下选择几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较为密切的观点加以论述。
1.“失调”的内涵及产生原因
费斯汀格认为,元素就是认知,而“失调”和“协调”这两个术语指的是存在于成对“元素”之间的关系,这些成对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无关、失调、协调。当一个认知元素对某个其他元素全然没有含义,它们之间就存在着无关的关系。当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的反面,那么,这两个元素处于失调关系中。相反,当一个元素紧跟另外一个元素的同方向,那么,这两个元素间存在着协调关系。为什么人们的认知会产生失调?费斯汀格认为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1)发生了新情况或者知道了新信息,它们同已经有的知识、观点或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至少暂时的失调;(2)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出现新的、不可预见的事情或者信息,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产生失调的现象;(3)逻辑上的不一致、文化习俗的差异等都可以产生失调现象。
2.减少失调的方法
失调的出现,产生了减少或消除失调的压力,促成了减少失调的行动,费斯汀格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减少失调:(1)改变一个行为的认知元素。如果有关环境的某些知识的一个元素同一个行为元素之间存在着失调时,通过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使它与环境元素相协调,能够消除失调。(2)改变一个环境的认知元素。通过改变与该元素相应的环境,有可能改变一个环境的认知元素。(3)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3.来自强迫服从的失调
强迫服从是指由提供奖励或由威胁性惩罚所产生的表面上的服从,但内心观点并未改变的情况。这样,一方面存在着与所涉及的观点或信念相应的认知元素,另一方面存在着与外在或陈述相应的认知元素。这两组认知元素明显地彼此失调。很显然,奖励或惩罚的程度,即提供奖励的吸引力和希望程度,或威胁性惩罚的不愉快和不希望程度,是一旦服从表现出来后产生失调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太大的奖励或惩罚只会产生很少的失调。
二 认知失调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契合”
“失调”的内涵、原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相契合。“失调”即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的反面,而造成失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生了新情况或者知道了新信息,这些信息同已有的知识、观点或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至少暂时的失调。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水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政治表现总是同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有距离,很难完全一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逐步缩小这一距离,使两者趋于协调。在某种程度上讲,“失调”的内涵、原因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它们只是在不同学科上的表述不同,却有着相同的实质。
社会支持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契合。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群体是个体认知失调的重要来源,也是消除和减少可能存在的失调的主要来源。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如此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认知失调理论中的社会支持理论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所传递的思想政治观点,正是引起人们认知失调的来源,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正是消除或者减少人们认知失调的主要来源。
减少失调的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契合。在实际应用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减少失调的方法。减少失调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行为认知元素、环境的认知元素、增加新的认知元素等。而这三种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反映思想,而当通过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在活动中改变人们的行为,从而改变人们的主观世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 认知失调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知结构的不协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认知或认知结构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的总和。认知失调将会造成特定的心理压力,并使人们产生一种求得协调的动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使教育对象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而是怕他们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因此,就造成了老师说什么,他们听什么、记什么,从来不问为什么。这种“师道尊严”,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在言语与行动上产生不协调。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使教育对象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只有这样,教育对象才能产生学习与认知的积极性。首先,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内化的能力,才能使教育对象自身的认知图式产生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其次,发挥课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量把课外活动组织成“三贴近”实际内容,来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学生只有接触、了解社会,接受丰富的信息,产生信息与信息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社会、对道德认知的不协调,激起求知的欲望,达到认知协调。
2.利用认知失调理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一,激励原则。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处于强迫服从情境中的失调,往往是因为有奖励及惩罚措施在制约着人们,使他们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遭受惩罚而“违心”地做出外表上服从的行为,这样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这种认知失调因奖励和惩罚而产生,也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消除或减少。认知失调理论研究指出,太大的奖励或惩罚只会产生很小的失调。因此,在奖励和惩罚过重的情况下,从改变个体内心观点的角度来讲效果并不理想。与惩罚或奖励过重相比,当惩罚或奖励相对较轻时,常常更容易发生紧跟着公开服从之后的内心观点的改变。这样,如果除了公开服从之外,我们还想使教育对象的内心观点得到改变,那么,最佳的方式就是:提供的奖励或惩罚刚刚足够引发外在的服从。实施严明的奖惩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但为了收到最佳的效果,在实施奖惩时,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要把握好一个度,使人们真正在思想上有所转变,做到表里如一,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理想效果。
第二,渗透原则。根据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处于被动接触信息的情境时,人们是否避免或规避会产生或增加失调的信息材料,要取决于他们对材料的预期或对材料的早期判断。那么,如果能够创造出这样的情境,对某些信息的预期和早期的判断能减少失调,材料本身实际上是增加失调的,促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更大的失调。这样可能更容易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观点,接受新的观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者认知不协调的地方,发现其思想状况的薄弱点,找准症结,精心创设特定的教育氛围,对教育对象进行特别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
3.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
通过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行为元素所代表的行动或情感也就改变了,失调就能够消除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大量涌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劳动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如参加义务劳动、实习劳动、家务劳动等。只有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加劳动,不断总结在劳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与认知,巩固劳动锻炼所取得的成果,才能使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并在价值的实现中感受愉悦。
通过增加新的认知元素,而这些认知元素又能产生新的协调关系,就会减少失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引入新的认知元素,使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趋于和谐。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人们的认知结果不稳定,极易变化,也缺失一些必要的认知元素。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发展还不完善,对自我和外界对象的认识缺乏客观性,评价水平较低,新的认知结构正在构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其某些认知元素的缺失,及时地引入新的认知元素,增加那些能减少整个失调的新信息,从而减少失调的程度或消除失调。
参考文献
[1]〔美〕利昂・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郑全全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琳.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绥化学院学报,2010(3)
马克思个性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现实性、主体性、实践性,对于当今社会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指导,即以现实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个性理论;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宝贵资源。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马克思个性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内涵
从博士论文开始,马克思对于人的个性理论就开始了不懈地探索。之后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等这些著作展现了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成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并且指出,“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1]81但是人类却与周围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发生着联系。因此,人的个性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想象中的人的个性,而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中的每一个单独个体的个性。其次,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2]3说明人的个性在现实关系中居于主体地位,是能动的现实主体。另外,马克思在谈到人的个性时,还认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3]122也就是人的个性要想真正的得以彰显与发展,一定要参与社会交往实践,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实现。
2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基本特征
2.1现实性
马克思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些社会形态中来探讨人的个性。他认为在这些社会形态中存在着人对人的依附关系、人对物的依附关系,束缚着人的个性发展。根据这些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变化,提出人的个性应该在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中逐步摆脱各种依附关系,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哲学中人的个性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他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马克思把人的个性放置于现实中,是在现实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中以及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探讨人的个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性。人的个性是从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发展范畴之内的。另外,马克思还从人的现实劳动实践出发,认为在现实实践中人的个性逐步摆脱人对人、人对物的依赖,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质生产。
2.2主体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要在在现实实践交往中得以彰显,人是世界的主体,要树立人的个性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4]52“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4]51在这样的现实实践中,人的个性非但没有彰显,反而受到了束缚和限制。人的个性实践活动没有得到肯定和尊重,没有使个体得到发展,人的个性主体地位更无从谈起。马克思认为旧式分工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所以“要消除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旧式分工的消灭。”[5]20他认为通过消除旧式分工,在普遍交往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展现和发挥,从而确立其主体地位。
2.3实践性
马克思谈到“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3]122他认为人的个性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是在“定在”中的。并且他认为每个人的社会实践范畴就是其定在。“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3]216其他的哲学家比如伊壁鸠鲁过分强调个性,他的“定在”表现为直线,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成了抽象的个性。马克思主张“定在的自由”,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使主体超越客观世界,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因此,只有在普遍的交往过程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89也就是每个人只有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个性才能得以彰显和发展。
3马克思个性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个性理论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现实性、主体性、实践性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此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1以现实为基础
马克思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73在马克思个性理论现实性特征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现实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是现实的人,是现实世界中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的人,是处在现实复杂关系中的人。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环境。从大学生的现实环境出发,不仅是课堂环境,更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大学生的关注点、期望、要求等等,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大学生密切接触新媒体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变得更为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把握当今新媒体功能多样化、信息渗透性、技术变革快速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及时关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的活动状态、关注点、疑惑与问题等等。只有从现实出发,把握现实发展的动态,从现实环境而不是从抽象主观的角度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这样就更具有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进课堂,还要进学生生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以现实为基础,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放置于整个高校教育体系现实环境中。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教育孤立开来,应该与智、体、美整个教育体系联系起来、协同发展。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出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完全只寄托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他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关系这样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整个教育体系联系起来,比如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再是孤立的课程,从而为学生个性发展、能力提高提供帮助。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整个社会现实环境的支持,比如要建立社团、家庭、社区、政府多维度的一个社会现实环境支持系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2以大学生为主体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4]84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的个性应该具有主体性特点。因此,高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肯定大学生个性的主体地位。如果只是一味地强制性灌输,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4]91如果大学生缺乏独立的主体地位与意识,那么他们的个性是无法得到彰显与发展的,更加谈不上实践性与创新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大学生个性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比如QQ、微信、微博等,与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通过线上线下多维空间的交流,了解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及学习状况。特别是现在“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避免产生抵触心理。也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要提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每一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每一个大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规划。通过更具个性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设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从而确立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地位。
3.3以实践为导向
马克思认为:“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3]122人的个性的发展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体现。有些学生试卷考试可以得高分,但是现实实践却只能得低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实践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现实社会实践积极发展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3.3.1高校校内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校内,可以开展班级演讲比赛。对于大一新生来讲,可以以“从中学到大学,我的变化与感悟”为题,进行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的准备、讲述过程,使大学生发现中学与大学的不同之处,也可以使大学生深入思索到底怎样适应大学新生活。还可以在高校校园内进行“道德与法律”的知识竞赛。大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了解道德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容、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的起源与内涵、依法治国的意义等等。这样的效果比课堂上老师单一的讲授要好得多。对于大四的同学,可以设置模拟招聘会情境模式。让几位同学扮演招聘人员,另外几名扮演应聘人员。通过这样的的情境设置,使大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境中体会到去应聘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哪些专业素质,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也能为以后参加真正的招聘会做好充分准备。
3.3.2高校校外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校外,可以进行社会调查。根据大学生的关注点并且联系现实热点,展开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比如可以开展“‘美丽中国’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社会调查、“关于网络购物状况”的社会调查等等。大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置调查问卷、接触社会、接触不同的人群、总结观点、分析数据,最后结合自己观点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接收信息、展开思索、形成结论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参观考察实践教育基地。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革命根据地、科技展览馆,也可以参观企业工厂、农村基层等等。通过实地考察,使大学生对国家历史、中国革命奋斗历程、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农村的发展现状、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现状等等有感性的认识。通过高校校外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小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践行,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个性理论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价值。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指导,即以现实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关键词】目标;激励;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
一、目标激励理论主要内容
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和休斯在研究中发现,外来的刺激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目标能引导活动指向与目标有关的行为,使人们根据难度的大小来调整努力的程度,并影响行为的持久性。于是,在一系列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他于1967年最先提出“目标激励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这种使需要转化为动机,再由动机支配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目标激励。①
二、目标激励理论的应用基础和先决条件
目标的激励作用,在于对行为的激发、推动、维持和调节,那么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众说纷纭。佛洛依德时期,认为行为产生的原因来自本能;阿德勒等人认为,人对于自身的自卑有一种追求优越的情感,人的行为就是产生于此。他们的基本观点一致,都是认为行为的产生来源于人类自身的需要。后来行为主义则将需要的范围扩大到外界,认为在外界刺激下,人会产生新的需要,从而激发新的行为;人本主义则将需要上升到精神层面,认为人有自我塑造自我改良追求卓越的需求。
不管是什么理论,我们都可以从他们的言语之间找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需要。我们知道,目标和需要两者合一才能构成动机,只有目标没有需要,形成不了动机,相反只有需要没有目标,就会没有方向,也就没有动机,二者缺一不可。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人们“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②
对于目标和需要不是简单的相乘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更像是一个函数,所以不能单纯地考虑问题。是不是说满足人们需要的目标就能激发动机呢?我认为这里应该再引入一个变量,那就是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满足需求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掌握好一个度,具有挑战性且并不是无法达到。由此可见,目标不仅要满足主体的需要,还要考虑能否实现,能实现但是不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目标,能满足主体需要但是不能实现的目标,都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励作用。
以上是目标激励理论运用的基础,那么目标激励理论运用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呢?根据德鲁克(彼得-德鲁克)的研究,他认为目标激励理论在一个组织或者一个集体中的运用,主要有6个先决条件。第一,高层领导必须参与制定目标的过程,从宏观上把握目标的指向性;第二,基层工作人员必须积极参与目标的制定,在目标中加入满足广大基层人员需求的元素;第三,制定目标时,要有充分且较为精确的情报;第四,对实现目标的手段具有控制权,要借此影响管理行为并最终实现目标;第五,面对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要给予基层人员适当地鼓励;第六,对员工要有信心。
三、目标激励理论的应用原则
前面谈到设置目标要可行,合理。我认为,总体来说,设置目标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从个人成长阶段来说,要设置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其次,从个人全面发展来说,要设置单一目标和综合目标;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来说,要尽量设置既满足个人需求又满足集体需求的目标,保持个人与集体的努力在方向上的一致性。
掌握好目标设置的原则,下一步就是应用目标激励理论。在这一环节,仍然有需要注意的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提高目标的价值和实现概率。目标的激励力度=目标价值×实现概率。这里主要要说明一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个受教育者对目标价值的理解都可能是不同的,要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目标的价值,从而在价值方面产生最大的激励作用;
第二,努力使目标变成受教育者的自我要求,强化“主人翁”意识。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内在条件,人皆有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将受教育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相联系,强化“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去做”为“我要去做”,内化目标价值,激发动机,最大限度地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第三,对于相对较大耗时较长的目标,可以采用“分段走”的策略。耗时太长的目标容易消磨人的积极性,在这个时候建议采用“分段走”的策略,将目标进行阶段性设置,分段完成分段考核,这样有利于保持战斗力,满足自身成就感,使受教育者维持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目标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一)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者需要运用目标激励理论开展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工作,不断激励受教育者达成目标。
教育者在运用目标激励理论开展教育工作时,应该根据形势要求、学生当前的共同需要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心理承受能力,性格差异,爱好特长等)制定目标。主要措施有以下三点:
1、激励的本质是激发动机,而动机又是由个人的需要引起的,所以,了解和满足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是激励的起点,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础和保证。组织行为学中提到过:“人的一切行为总是由尚未满足的需要中的最强烈、最重要的需要所支配、决定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着眼于分析受教育者的需要层次,了解其尚未满足的需要,并从中找出“最强烈的需要”,即优势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动机,产生良好的积极效应。
2、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类型的目标。第一,制定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根据个体不同情况,分阶段分等级制定目标,如A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但是成绩很好,则可以根据他的情况来分析,考虑到该生心理承受能力,教育者应制定一些周期较短挑战性较小的目标,逐步促进该生成长;同时在制定个体目标的同时,应该使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的方向保持一致,群体目标是个体目标合力的表现,在学生的每个目标都是该生最终目标的积极因素,而每个学生的长期目标完成情况又是集体目标中的积极因素,使个体目标和集体目标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可以使受教育者有清晰的方向,同时也可以让集体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达到最高;第二,制定单项目标和综合目标。根据个体的优点、弱点等单方面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可以使受教育者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加以强化或者改正。综合目标是指根据社会大形势的要求,通过不断完成单项目标,强化优势,弥补劣势,最终需要达到的目标。这两个目标旨在让受教育者通过不断完成单项目标使自身形成一种优点带头,全面发展的格局;第三,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指一个时间较短的周期(如一个月,一个学期等)内的目标,让受教育者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长期目标是一个总体目标,是需要在一个时间较长的周期(如2年,大学期间等)内完成的目标,这类目标具有指向性。个体或群体目标包含了单项、综合目标和短期、长期目标,个体目标、单项目标、短期目标是群体目标、综合目标、长期目标的基础,而后三者又是前三者的出发点和归宿,各类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在运用目标激励理论的整个过程中,如果能正确把握激励的时机和分寸,能使激励效果事半功倍。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都是激励的好时机。第一,受教育者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和新的时期,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会不自觉地产生积极情绪,有了一些新的目标和理想,这个时候教育者如果能抓住时机,则能全面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情绪和动机;第二,在受教育者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希望得到理解和帮助,在这时介入进行激励,收效甚佳;第三,在某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指数与需求的满足程度成正比,此时受教育者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心情大好,教育者应该趁热打铁,会使受教育者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此外,除了要掌握好激励的时机,还要掌握好激励的“度”,不要过分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要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二)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来说,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是受教育者的导师,在教育他人的过程,绝对不能放松自我完善,要保持进取心,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而受教育者也有实现自身理想与目标的需求,要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完善。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性。树立正确的长期目标,在方向上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性,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身作则,给受教育者起到榜样作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时刻进行自我完善,实现自我的奋斗目标。
2、在长期目标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短期目标。构建和应用短期目标应该注意其可行性、合理性,将短期目标融入自身地学习中、生活中,不断修正自身的所作所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现目标,不断激励自己进行自我完善,逐步实现目标,真正实现通过达成“个性化目标”实现自我完善。
3、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将目标与自身需求紧密结合。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教育者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制定目标应该指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即人际关系和成就感的需求。充分与当下最渴望的需求结合制定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做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三)在运用目标激励理论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对的监控管理措施。
1、做好动员、指导工作。“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③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确定了目标,努力才会有方向和动力。一方面要通过动员工作,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目标的重要性,也要明白有压力才有动力的道理,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指导工作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经得起挫折和打击。制定目标要深入了解、调查,综合分析,要确保制定的目标切合实际,不偏高也不偏低。
2、加强监督和纪律约束。纪律是执行的保证,在目标制定之后,要切实加强纪律约束和监督。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可以放松对其的管理和监督,适当给予这些学生在管理上的自由度;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不断提醒和监督,加强纪律约束。
3、建立合适的奖罚机制,定期进行评比。根据外发性动机论,我们知道外界的刺激也可以引发动机,这点对上进行较强的大学生尤其适用。定期评比,有奖有罚,能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们达到既定目标。对提早完成目标的个人和群体,采取奖励,对按期完成的个人和群体,采取口头表扬,对未能按期完成的个人和群体,进行批评,同时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原因,督促他们尽快完成既定目标。
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目标激励理论的意义
(一)有助于教育者确立适当的教育目标
科学的、适当的教育目标毫无疑问是运用目标激励理论的前提,同时也是目标激励理论的归宿。我们都知道,目标激励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用是为了其目标而服务的,而如果目标设置不合理,就会失去激励人们满足需要的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办法产生动机,那么激励的效果就会消失。
(二)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难知道,人类的动力来源于两种力量:一种是外界的力量,我们姑且称之为“被动力”;另一种是自身产生的动力,我们称之为“自动力”。自动力是人们受到社会和外界的影响,将某一目标通过人的心理机制内化为意识,使人们产生对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向往,通过这种意识和向往产生出来的力量,就是自动力。自动力会通过人的内部心理机制和思维过程产生动机,使人产生很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这里可以看出,目标激励能使人产生动力,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有助于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直接的理解和交流
目标激励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一个过程,会增加彼此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加强双方的交流。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双方都有他人不曾拥有的特殊信息,只有当一个人主动合作的时候,这些信息才能显露,才能加以运用。有效的目标激励可以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一方面有助于教育者发现受教育者的“激励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双方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引起强烈的凝聚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受教育者往往会有很多思想问题的困惑,而这种困惑通常与其功利性目标相关。教育者除了正面加强教育以外,还应从侧面运用目标激励理论来加强引导,通过让受教育者的感官感受信息,分析信息,从而增强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良好的意识内化到自己的思想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环境。
注释:
①baike.省略/view/842169.htm.
②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
③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的报告[R],1997-9-12.
参考文献
[1]朱岩,那广利.论目标激励理论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40-141.
[2]吴六.“目标激励法”在学生自我完善中的运用[J].教学探索,2007(9):12.
[3]林天伦.学校管理的目标激励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6):54-57.
一、对话教育理论的引入
1、概念:对话的基本解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谈话。对话教育是一种以强调教师与学生对话式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育。在对话式教育中,对话不仅仅是口头语言的交会,它有时是一个眼神、一串动作或纸条书信往来,通过言与行的交往,双方互表思想、沟通情感。对话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对话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式相互作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有着情感与思维的双重交流,并且对话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
2、本质特征:
互动·交往:在对话教育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在交往中互动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双方都必须互动,都必须有各自的思想及行动参与。在这种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促进,不管是哪一方,都可以而且应该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教育。
平等·独立:在对话教育中,首先关注的是人的发展,是学生个性的释放。对话教育就本质上来说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的立足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它是 一种平等和独立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我——你”的关系,是一种“我们”的存在,“我们”是平等的,是对权利的一种消解。这种平等是一种相互的“自我实现”,我因实现“我”而接近了你,在实现“我”的过程中,我讲出了“你”,也就是说,一个人是通过“你”而成为“我”的;这种过程中又是独立的,在对话本文由收集整理教育中,师生双方始终处于平等、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因为“在对话中人们不是探讨一个确定的问题,而意在一种有待发现的真理,参与对话的人之间没有任何对立,他们只是想搞清楚共同面对的问题”,所以在这过程中,老师能思学生所思,学生能想老师所想,双方各自向对方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和独立。
沟通·合作:在对话教育中,师生之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是一种真正的心灵对话交往,只有一方努力是不够的,一厢情愿不能达成心灵的默契。对话教育中,师生双方都身体力行,当对话双方思想与行动都很投入的时候,彼此产生共同语言,才能感受同感。
创造·提升:在对话教育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这种关系与角色定位必将促成对话双方的素养提升。此外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共同合作、彼此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体验。
二、对话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理论分析
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秉承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理论,把教育的宗旨定位在:教育要真正关照人的终极成长,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培养“完整人格”。因此,人本主义始终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内心生活” 的丰富和发展,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指出,人性的发展和先天潜能的实现是以良好的心理气氛为条件的,这种气氛的形成,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无条件地加以接受,相信学生自己有能力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和学习。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要求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观察世界,敏于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2、 交往理论
在哲学上,交往概念是指人所特有的相互往来关系的一种存在方式,即一个人在与其他人的相互联系中的一种存在方式,交往可促进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
(1)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2)交往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交往始源于物质生产活动,又不仅仅存在于物质生产活动中,它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4)人是交往的主体,交往双方都不仅要承认自己是交往的主体,同时要承认他人也是交往的主体,交往是一种以主客体关系为中介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互动的。
三、对话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分析
l、在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中,对话教育的融入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真正发展。对话的过程包含着交流、沟通、协商、表达、参与和体验,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获得更全面的真正的发展。在政治素养方面可提升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在道德素质方面可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在人格品质方面塑造可大学生的平等人格意识。
关键词: 生命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偏重于“政策宣讲”和“意识形态”的教化,其内容也以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为主;主要通过强制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影响,在教学中弱化了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弱化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生命关怀缺位的现实反思
高校实行的是专业化的教育,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课无可厚非,但是偏重于政治教化和纪律宣讲,就不符合开展素质教育的本真诉求,不符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目标,不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成为只有技能没有德性的机器。概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存在着以下偏离。
1.内容政治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围绕如何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来开展工作的。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标准主要是: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政治觉悟是否高、政治热情是否强等;而不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生是否得到全面发展为标准。事实上培养忠于党、忠于国家的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或有损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
2.模式固定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模式固定化、层次标准化”的痼疾。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是以“政治”二字为核心,从内容到形式都紧紧围绕“政治”二字,其理论内涵具有时代的合理性,但偏重于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说教,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把握。“在目标层次上受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模式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按社会的需要采取统一模式,生产‘标准件’人才,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内在需要,缺失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1]P49
3.态度权威化。受我国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施教态度上往往强调有序、服从;特别是受“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贵贱有等、长幼有序等级分明的“制度”,如国君对群臣的绝对统领,群臣对国君的无条件忠心,父亲对儿子的严厉管教,儿子对父亲的无条件孝顺,等等。这些封建专制主义残余思想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施教态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学生只能唯命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在处理问题时,教师不是个别谈心就是上大课、讲大道理,找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4.方法单一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用“一块黑板、一根教鞭、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每次授课时间长,教学内容多,尤其在教学中形成了“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令你行”的做法。思想政治工作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要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服务。简言之,在教学方法上,没能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没能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没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能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生命关怀缺位的历史溯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由教育理念模糊、教学模式单一、人才培养目标功利和课堂教学偏离个体差异性所致。
1.人本教育理念未被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中存在着片面强调政治功能的事实,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工具,而忽视了塑造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这一根本追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竞争意识、独立意识、自由观念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塑造健全的人格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2.教育方式过于强调灌输。“灌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曾在特定历史阶段起过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在教育实践中,施教者对“灌输”内涵的片面理解,过于注重单向性的“灌输”教育,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造成逆反心理。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学生对知识不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有更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因此,在现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中,只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加强人文关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提升大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素质。
3.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功利。教育目标和内容是教育本质的直接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要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优质的人才。然而,由于受西方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过于凸显人才的实用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教学置于为其他专业课服务的地位,弱化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素养的意识,弱化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不是银行家、企业家的培训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新回到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
4.课堂教学偏离个体差异性。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逐步成熟,心理发育相对滞后阶段,同时也是个性区别较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在心理上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对大学生的心理矛盾给予及时关注并加以疏导,使其心理向健康的方向转变,不仅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所在。然而,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而且往往是几个班在一起上“大”课,可以说是“整齐划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就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弱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生命关怀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展望
生命关怀与以人为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以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命关怀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要求教育者善于把握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注重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尤其要注意激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生命关怀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树立人本意识,“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承认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2]P101-102尊重学生,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存在、尊重他们的言行。教师要避免和减少在课堂上或公众场合用过激的方式批评学生;要做到尊重学生,就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协商、交流谈心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避免以教育者、领导者自居;要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凡是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都要尽量让他们了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受到尊重,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只有在师生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变得有生气、有活力、有吸引力。
2.理解学生。大学生正处在增知识、长见识的时期,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事情。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进行换位思考,不能用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另一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从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只有如此,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趋于实事求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更深、更贴切地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3.关爱学生。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心中要始终装着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不用批评指责、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然,关爱学生并不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指出错误和进行批评,而是要从学生成长的立场出发进行说理式的批评教育。在批评的时候必须把握好“度”,要分时间、地点、场合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否则,就很有可能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明白,批评学生不是目的,教育学生才是目的。特别是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引导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课堂上不只是知识的传递和灌输,也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上的任务和要求,而是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识有所增加,品德有所提高,综合素质有所提升。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懂得爱国手法、明礼诚信,团结互助;引导学生养成勇于直面艰难困苦、勇于担当责任的品质。
5.服务学生。“服务于学生就要切实关心学生的需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为学生排忧解难办实事。”[3]P79在生命关怀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必须改变以往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管理学生,处处要求学生服从的观念,树立育人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师要在言行、为人处世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样,学校的管理系统也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社会各界也要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和展示才华的舞台。
总而言之,在生命关怀价值取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活动,既要坚持教育学生、引领学生、鼓舞学生、鞭策学生,又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服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南巾帼.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J].教书育人,2006,(02).
杜坤 东北石油大学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很重要、很复杂的教学系统,它包括主体、客体、中介要素、教学目标及相
关的考核标准。把生态理念引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用它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多样性和
开放性。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还不够健全,在开放性和层次性两个层次上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将生态系统的观念应用到高
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教学的一大突破,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来探究提高教学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优化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现状分析
从整体上说,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还不够完
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很多时候缺乏时效性,内容不够
丰富,教师和学生难以展开有机的互动。将生态系统理论与高校
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需要一定的融合期,把生态理论的观
念应用在教育系统中,实现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环境和教
学介体的优化配置,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高校的思想政治
教育改革,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
优秀的人才。
二、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路径分析
(一)对思想政治教学主客体进行优化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主体和客体,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优化教学的主体,就是要增强思想政治教
育主体的责任感和服务能力,作为教育的主体要善于从客体的需
要出发,明确教育的目标和效果,这样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
理论积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来说,首先要引导客体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活动中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
理念,提高觉悟意识和政治素质,提高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整
个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息息相关的两
方面,要将这两个方面有机联系起来。
(二)对思想政治教学生态环体进行优化
所谓的生态环体其实就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软
环境, 这个意义是多重的, 首先对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
它应该首先适应社会和国家最新形势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来制
定适合教学发展的目标和规划。要努力地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
境,让学生去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适应性。此外,还要善
于将环境中的消极方面转化成优势,以便于为校园的建设和教育
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好的基础。生态环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软环境,只有以此作为突破口,才能够为整个教育工作提供软实
力, 无形中就能够熏陶和感染学生, 不断地实现素质教育的推进。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介体进行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生态介体其实就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教
学方式和教学渠道,如何通过有效的介体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每
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介体有很多,教学课堂是最直接
的教育生态介体,教学课堂能够传输最为广泛的知识内容,同时
也能够传达有效的思想方面的渗透;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介
体,通过恰当的文化气氛的指导和构造,实现校园的和谐发展;
另外,对于高校的发展来说,新型的传播媒介比如网络、媒体、
广播等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以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提高。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措施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学中主客体的有机互动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实现教育系统主体和客体
的有机互动,一方面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从而提
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效率,为整个教育系统提供最优秀的
教学,还要不断地增加教学人员的投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队伍,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就教学系统的客体而言,
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提升素质和能力,只有这两面展
开有机的互动才能够为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提供活力。
(二)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有序优质的教学环境
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要以和谐校园的构建为根
本,充分地优化校园环境,规范校园的规章制度,积极地引导大
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在这个
高校教学的大环境里,根据社会的形式主动优化校园环境,并结
合新时期的传媒手段,让校园与时代接轨。建立有序、优质的教
学环境,提升校园活力,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发挥学校的
优势,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坚固有力的环境支撑,只有这样
才能够进一步地稳固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为高校教育的
发展提供保证。
(三)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和内容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优化,还要在整
个的教学活动中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和内容,这是整个课堂
活动的载体。信息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专业
化,详细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够实现更多的学生对于课堂的需求。
同时更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选择性地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支
持和服务。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新时期高校教育
的根本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尊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
在规律,不断强化高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结语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是一项较为
复杂的工作,在整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有将系统的各个层
面来加以优化和整合,才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实现学
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从教学系统的主体和客体的互动性进行
优化,不断地优化教学环境和教育生态媒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明朗有序的教学环境,丰富课堂知识,不断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在这个教学生态系统里,尊重生态系统
的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典.“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教育对策——生态系
统理论视角的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5).
[2]关文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生态系统研究.西
安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1.
[3]孔姣.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闲暇教育路径研究.河
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3.
[4]杨立志.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体系
摘要:协同论是研究不同学科中存在共同本质特征为目的的学科,它广泛的应用在经济、管理等学科。为推动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创新,本文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从系统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协同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导言
1.协同理论的含义
协同理论是在上世纪70年代在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是系统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理论。其创立者是联邦德国斯加图加特大学教授H. Hake。哈肯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由结构或者部分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包含众多子系统的复杂系统。协同理论则主要研究这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的内部协同作用,自发的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
2.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
⑴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指的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大于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之和的效应。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既单独运动又相互协作运动,当各子系统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或者物质聚集达到某种临界值时,相互之间的协作就占主导地位,各个子系统就服从整体,产生协同效应,形成大于部分简单相加之和的整体功能,用公式表示为“1+1>2”。协同效应说明了系统内部的相互协同可以产生某种新的结构,以促进系统在混沌不断向平衡状态的发展。
⑵伺服原理。用一句话概括,即快变量服从慢变量,序参量支配系统行为。在系统演化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参量叫慢变量,对系统演化不起明显作用的叫快变量。在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时,快变量犹如昙花一现的事物,不会左右系统演化的进程,慢变量则主宰者系统演化的进程,支配着快变量,最终将出现通过少数变量把握演化过程进程这一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不用关注所有的因素,只要抓住那些起支配作用的变量,就可以一步一步的接近序参量,把握系统发展的方向。
⑶自组织原理。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是指一个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内部个系统依据一定的规律自发的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自组织原理解释了系统在一定物质、信息和能量流入的条件下,在没有外部指令的环境下,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自发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形成有序的局面。自组织的实现要求系统首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然后内部子系统之间可以相互作用。
二、协同理论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1.协同理论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协同理论研究的是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及其协同机制的新兴学科,它不仅研究自然界中的一般规律,而且还把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应用到社会科学中,为我们探索世界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从实践看,协同学已广泛的应用到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并为其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引入协同理论,不仅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
协同理论的基础是系统理论,这个系统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下面又包括许多小子系统,它们既相互独立而存在,又相互协调而发展,因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协同理论中自组织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如果缺乏与外界进行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交换,其本身就会处于一种孤立或封闭的状态,这种封闭的状态会导致系统的死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关注国家政策方面的信息,而且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
三、协同理论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协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协同理论表明,系统是否发挥协同效应取决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如果各个子系统能协同合作,相互配合,围绕共同的目标齐心协作,那么就能产生1+1>2的效果;如果各个子系统相互不联系,发生摩擦、冲突,就会使系统内耗增加,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内部的受教育者、教育形式、环境等各个子系统能够相互协同与合作,就能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协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加强合作;二是要协同外部的力量以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要加强教育主体、组织形式、教育者等因素的协同与合作,而且要加强同政府、高校、企业、社会之间的合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序参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进的先决因素
序参量指的是系统在从无到有演化过程中起决定因素的几个集体的变量。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影响的因素很多,但只要能区分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关键因素与次要因素,找出起决定作用的序参量,就能把握系统发展的方向。序参量这一概念的出现,它要求我们在实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把握发展的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强化凸显我们所期望的序参量,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目的。
3.自组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的基本途径
协同理论指出,协同是自组织实现有序发展的手段。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自组织过程,就必须具备自组织实现的条件:首先,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得考虑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如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涌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众多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在多样的价值取向中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吸收好的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其次,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也要协调合作。为了使系统的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系统内部的子系统需要协调合作,互相配合。同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组织之间的联系,以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协同理论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合作
⑴教育目标的协同。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方向。围绕新的时代主题,面对国家发展的新的形势与政策,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上,国家的教育目标、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个人的成长目标之间应该保持协调一致性。国家层面的目标应为学校和个人目标提供方向上的指导;学校层面的目标应为国家和个人目标提供中介的作用;个人层面的目标应是国家和学校目标实现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国家目标,学校和个人目标会失去方向,处于一片混乱中;没有个人目标,国家和学校目标则失去土壤,处于空谈的局面。教育目标的协同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既要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又要符合受教育者思想心理发展的实际状况。
⑵教育内容的协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协同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成长教育等有机结合,把国家、社会、个人这三个层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在政治教育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思想政教育相融合;在道德教育中,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在成长教育中,把公民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改变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单一的现状,给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时展增添新的活力。
⑶教育途径的协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多种途径相互协作的结果。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育途径或者进行教育途径之间的协同合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在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取长补短,以结合的方式把三者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以实现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⑷教育载体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协同主要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相结合,目标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家长的行为习惯和家庭生存环境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在学生时代主要的生活场所,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到知识,而且还要学会怎样做人做事,为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社会是一个真正的大舞台,离不开人们积极地参与,学生离开学校步入社会,锻炼自己成长的意志。网络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数字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更多的是从网络上获取自己所要寻找的信息,在网络上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必经之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这四大教育载体之间应相互了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形成教育链,循环往复,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协同合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⑸教育主体的协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即党政工团、领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之间应加强交流,沟通协商,有效的配合,形成教育工作队伍的合力,实现单个教育主体无法达到的教育整体效果。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和其他专业的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不仅要教授他们知识,还要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做人基本的风貌。领导、党政工团的管理部门,处理规范日常的管理之外,还可以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反馈机制等),通过严格的机制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辅导员和班主任通过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不仅给学生起到遵纪守岗的带头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还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应加强交流,不要各自为政,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合作
⑴加强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独立存在,只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的联系,互通有无,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有:学生处、团委、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各个部门拥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并且各有所长,可以通过加强联系,相互渗透,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⑵加强同政府、企业之间的联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同外部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同政府、企业之间开展合作,是时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要求,这样不仅推动高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又有利于培养社会发展的实用人才。一方面,学校可以依据自己办学条件和优势,与政府机构进行合作,培养适合当地企业发展要求的大学生。另一方面,政府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人才需求报告,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信息保障。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借鉴企业的运营管理方式应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引进竞争的机制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优胜劣汰。
参考文献
[1][2]H.哈肯. 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1.
[3]白列胡.协同论与管理理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7(5):228.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个新的交叉学科正在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他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其精神分析理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他提出了人的精神活动主要包含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即“二部人格结构”,他是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所构成。潜意识是弗洛伊德早期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他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本能和出生后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欲望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它们并没有被消灭,而是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着,正是这种潜意识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它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影响着人的言行。前意识则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是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的作用是审查无意识,控制潜意识的冲动和欲望进入意识领域。意识指的就是个体能清醒知觉的主观经验,是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并在这个过程中压抑性本能。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它处于心理的深层。
弗洛伊德在他晚期的著作《自我与伊底》中,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人原始的和与生俱来的,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本我的过程是无意识的,不顾伦理道德和外部环境的冲突与危机,只是逃避痛苦,追求本能的满足。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监督和压抑着本我,把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既对本我的非理望进行压抑和控制,又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而超我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和在道德教化与控制下形成的道德良知,主要的功能就是按照至善原则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妥协,只有它们处于动态的平衡中,才能够保证人格和道德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潜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弗洛伊德的意识和潜意识理论揭示了在人的内心和行为机制中,除了意识的巨大作用外,潜意识也有巨大的力量。对于潜意识理论的分析和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陈秉公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包含着“三体一要素”的综合结构。“三体”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一要素”就是教育媒介,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在这个综合结构中,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忽视潜意识作用的发挥。
就“三体”中的教育者来说,教育者的讲课方式、言行举止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内容的效果有重大影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注重理论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灌输,这些内容对教育对象来说可能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教育者在“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巧妙的语言和相关知识,将教育内容丰富成有条理的知识体系创造出一种学术且和谐的氛围,在讲授内容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思想注意力倾向于教育者,潜移默化中已接受了教育内容。
说到受教育者,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到受教育者在性格、心理上的差异,以及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对潜意识的不适当的压抑,或是在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及受过的影响对现今的意识、潜意识和人格塑造的影响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值得考虑的问题。自我意识是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需要在教育过程中给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调动其潜意识的积极性。
对于教育环境这个“体”,应该认识到任何一种环境都是有教育作用的教育性环境,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的熏陶能够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更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为“要素”的教育媒介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潜意识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一味的压制潜意识和本我,而对潜意识里本能的欲望和冲动应该加以疏导和转化,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和外化;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的设计上要尽可能丰富、全面,应该包含能够提高受教育者人格素质,并为实践服务的精神财富;教育手段更要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都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效结合。
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提到“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部分和动作。”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实现的教育过程,是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的综合教育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想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教育内容传达给受教育者,仅仅是课堂上教师的一味灌输式教学和照本宣科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只有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在人们的教育和生活中,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接受了这些教育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人格结构的和谐统一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中存在三个“我”,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可知,本我受到个体的原始本能和冲动的影响,强烈地追求个体本性的快乐,它会最大限度地追求快乐、减少痛苦。对于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本我的冲动也是时时存在的,而且本我在个体的身上并不总是单独表现出来的,它还会受到自我的影响。自我遵循现实的原则,按照理智行事,理智会使人有意识地压抑住冲动。超我则会使个体按照社会的文化教育、宗教道德标准采取行动,它是个体行为中比较高尚的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内化教育内容,疏导人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它的教育对象是人,因此必须把个体的人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也会无形中强化个体超我的力量,容易打破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使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丰富起来,使受教育者个体逐步形成稳定而健康的超我和人格,这是教育者帮助学生保持人格结构平衡协调的一个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主体自我教育。就是说,在传授思想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受教育者意识到如何正确实现本我的生物性需求,并且深刻认识到本我的这种行为,引导他们认识到如何使本我的需要得到合理的满足,同时使学生获得满足需要的各种能力,为自我的实现奠定基础,从自我和超我上建立必要的机制来帮助“本我”,这种自我力量的增强则离不开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育者的引导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不同受教育者和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对人的思想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者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区分接受教育的不同对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心理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针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来开展工作,对不同对象提出切合其实际水平的道德要求,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共性教育,同时也要及时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特点,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
除此之外,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还提出了人的心理发展阶段说,认为人所有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能量,他把这种性本能的力量叫力比多,他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这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心理发展阶段说,揭示了不同年龄段人群发展的不同心理特征,也能够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那么,人在青少年时期会有这样的心理发展阶段,在成年后必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人格结构和特征,会有不同的本我和潜意识的欲望,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群体,面对社会的不断变化和人生的不断转折,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或困惑,这也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不同受教育者和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教育效果,培养全面发展和有健全人格的新世纪的人才。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和人格结构状况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至关重要,充分了解受教育者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那么,进一步研究和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对于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1988:136.
[2]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7.
[3] 张良,唐志红.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3.
[4] 赵红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道德视角[J].理论月刊,2004:3.
[5]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8.
(一)误区
1.教育者未能针对学生实际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学生的教育为主,只有以学生为核心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当今时代的学生存在着众多的其他方面的需求,如社交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甚至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等。纵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针对性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影响到了学生个体需求的满足,需要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没有充分落到实处,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教育者自身素质与时展存在一定差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的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群体受教育的实际效果。随着现代学生群体多方面需求的产生与发展,要求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也能够与时俱进以适应时展对教育者的要求。[2]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素质有待提升,教育理念还比较陈旧等一系列问题,不能够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育者的本身综合水平的需求,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自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在各大高校中也不断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知识文化学习能力,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3]
(二)原因
1.教育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要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将大学生视为有个人发展诉求的主体,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旧存在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把学生看成完全被动接受的客体,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的力度有待加强:若过忽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学生在个性发展方面的作用,这会无法激发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若只重视学生个人需要,而忽略社会需要,那也不符合社会正确的发展方向。
2.教育者忽视了需要的动力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需要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过程当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没有充分实现其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与学生的切身需要紧密相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及时调整、完善自身的知识及其技能结构以满足时展对教育者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实现更好的服务于受教育者的目的,削弱了需要在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过程当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对需要动力作用的忽视,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影响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需要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启发
(一)教育者要关注学生最基本的物质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是人第一需要及物质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为人们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在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观察人的思想变化的根源,才能把握人的思想变化的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才有针对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关注学生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虽然不能直接满足学生基本的物质需求,但可以借助一定的形式为学生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创造条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后顾之忧。学生只有在生活有所保障的前提下,才可以专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才能顺利开展。
(二)教育者要注重学生需要的差异性
需要理论将人的需要划为内容不同的三个层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内容不同的五个层次,不同人同一时期会出现同一种需要,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也会出现不同需要,需要的差异性使学生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深入了解学生共同需要的同时,还要区分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最大程度的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需要,努力做到同?W生的需要统一起来,使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从根本上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强劲生命力以及活力。
(三)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的低层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发展
相对较易得到满足的是层次较低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不容易得到满足。[5]低层次的需要偏重于人在物质方面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偏重于人在精神方面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高层次的需要是人们积极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能激发人们无限的潜能,能让人们最大限度的保持着积极行为的正确方向以及持久性。因此,通过教育过程的展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满足学生基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要为学生高层次需求的产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的发展。
(四)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需要具有驱动性,学生的内在需要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在动机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接受活动产生的内在的强大的决定力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激发学生正确的需要与动机,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克服“重物质需要、轻精神需要”的倾向,正确组合自己的需要层次和顺序,坚决抛弃那些自私的、低级庸俗的等不正确的需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项重要任务,就是改变、巩固和加强大学生对某种事物、观念及行为的态度。态度属于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待特定对象的认知、评价、判断以及行为的准备状态与心理倾向。人的态度具有社会性、针对性、稳定性、阶段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借鉴态度改变理论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态度改变研究的主要理论
在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中,影响和应用较为深刻、广泛的是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和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传播学家霍夫兰德把说服看作信息传播交流的过程,提出了说服模型。说服过程,即通过给予一定诉求,引导说服对象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于说服者预定方向的活动。在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中,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相关联的四个基本要素。
根据说服模型,在态度改变的作用机制中,说服对象首先要学习信息的内容,在学习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把对一个事物的情感转移到与该事物有关的其他事物之上。当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一致性机制便开始起作用。但说服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信息引发的反驳数量和性质,如果反驳过程受到干扰,则产生说明作用,要么改变态度,要么对抗说明包括贬低信息来源、故意扭曲说服信息和对信息加以拒绝掩盖。
认知失调理论最早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是当代西方主要的态度改变理论之一。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认知上所感到的行为。该理论提出,有相互联系关系的认知因素可能会呈现出两种状况:一是二者处于协调状态,一是呈现出不协调状态,即失调。认知的失调有程度上的大小之分,这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失调的认知数量与协调的认知数量的相对比例;二是每一种认知对个体具有的重要性。这两个条件与认知失调程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如果认知因素之间出现失调,就会使心理上发生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感觉。它会迫使人们想方设法去减轻或解除不协调状况,使认知结构平衡协调。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以下三种:一是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二是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三是增加新的认知,改变失调的状况,使原有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地解决。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强调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调节,个^态度发生改变,实现认知平衡。
二、影响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要素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说服模型和认知失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情境构成影响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三个基本要素。
1、思想政治教育者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最主要的信息源。研究表明,人们越是积极地评价信息源,便越可能改变自己的态度。教育者的权威性与专业性、公正性与可信性、人格魅力等因素都会影响态度改变的效果。
2、教育信息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内容和被说服者原有态度的差距、信息内容的重复性和新颖性、信息内容的情绪特征(恐惧的唤醒)、信息的单方面呈现或双方面呈现是影响态度改变效果的重要因素。适宜性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3、教育情境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进行的说服过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和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这些背景或情境因素构成了教育情境。教育情境对教育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态度改变理论提出了两种可能会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预警和分心。
三、态度改变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和教育情境三个角度的九个方面分析和研究态度改变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目标。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人们容易信服专业领域的权威,其宣讲的内容和观点也较一般人更有说服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文化修养,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备自身的知识体系,努力成为专业领域的权威。
2、维护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公正性和可信性
教育者的公正性和可信性与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无关却直接影响被说服者信服程度。教育者是否公正、是否言行一致,说服动机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对其的信赖程度。即便是公认的专家和权威,如果缺乏公正、说服动机不正确,其权威性的作用也就很有限了。
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
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不仅是指教育者的外在相貌、风度和气质等,还包括内在修养和品格。教育者整洁大方的外表、端正得体的举止、积极健康的情感、高尚的人格会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力,引起受教育者心理上的心悦诚服和行为上的效仿。
4、选择适度压力的教育信息
在说服过程中说服者提供的信息内容与说服对象原有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根据期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当说服者在沟通说服中提供的信息和说服对象原有的态度存在差异时,造成被说服者的认知失调,形成心理紧张,产生改变态度的主动性,重新建立新的认知协调系统。根据态度改变理论,差距和态度改变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当信息内容和说服对象原有态度的差距不大时,说服对象产生的认知失调压力不足以产生转变态度的动力;当两者的差距过大、超出说服对象的认知承受范围时,说服对象就会倾向于拒绝改变,怀疑和贬低信息源,维持其原有认知的协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了解教育对象原有的态度及其与教育信息的差距,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选择适宜的信息,实现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比外,信息内容和被说服者原有态度的差距也与信息源的可信性有关,一般来说,说服者的可信性越大,越可能以大的差距使说服对象发生态度改变。
5、把握教育信息内容的重复性和新颖性
一个人很难在初次接触某种观点时就被说服,适当重复信 息内容以增加生动有助于提高说服对象对其的接受程度。根据态度改变理论,在沟通说服中反复呈现观点,不论呈现的观点是说服对象希望听到的,还是不希望听到的,其效果也都呈倒“U”型曲线。信息的重复呈现超过限度,会使说服对象产生逆压乏情绪,引起防御性的反抗,从而降低说服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增加教育信息内容的新颖性是提高沟通说服效果的―个有效策略,因为对许多学生来说,“新颖”包含有“更好”、“更有趣”等含义的理暗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要与时俱进,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避免思想僵化,实现重复性与新颖性相统一。
6、教育信息内容适度的情绪特征(恐惧的唤醒)
根据态度改变理论,增加恐惧感将有助于增加说服力,提供消除恐惧方法的信息将引起说服对象更多的重视。有研究表明,说服者唤醒说服对象的恐惧感并提出预防办法容易引起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在教育信息的情绪特征把握上也应遵循适宜的原则。在形式政策、职业规划、安全等教育中,适当的引起教育对象的恐惧感,并提供消除恐惧方法的信息,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如果引起的恐惧感过大目无消除恐惧方法的信息提供,则容易使说服对象惊吓得不能采取有效行动克服恐惧,消极绝望,甚至否认危险。
7、根据教育对象选择教育信息的单方面呈现和双方面呈现
根据态度改变理论,决定教育者对教育信息采用单方面呈现或双方面呈现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育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对于教育水平较高的对象,同时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然后通过辩驳,接受者自己做出结论,可以更好地引发个体态度改变,说服效果较好。由命令式的给定结论的方式,容易引起说服对象防御性的反抗,使态度改变出现困难。二是教育信息与教育对象原有态度的方向是否―致。二者―致时,单方面信息传递更有效,可以支持和巩固其原有态度。但单方面信息传递的不足在于容易给说服对象以主观、不公正的印象,容易使说服对象怀疑说服动机,产生抵触情绪。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说服目的灵活运用单面论述和双面论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因此在沟通说服过程中教育者呈现正、反两方面的信息,采用双面论述方式对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比较好的效果。根据态度改变研究中的预防接种理论,让教育对象接触用适量、轻度的反面论述信息,再帮助、引导教育对象对反面信息进行分析、批判,使说服对象对于类似反面信息产生免疫,如同医学中的“接种疫苗”。该方法对于提高说服对象辨别是非和抵御不良观念影响的能力有良好的效果。
8、教育者的预警
预警是指说服对象在遭受某一与之相反的观点说服前,预先知道将会发生的情况。预警会促使被说服对象产生防御心理,降低说服效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预警可以认为是教育者在进行教育前对教育对象透露相关的教育信息。如果教育对象原有态度较稳固,教育对象与信息关联性强,即教育对象对教育信息内容处于高卷入状态时,预警会使教育对象产生防御心理,有准备地做出抵触。如果教育对象原有意见不稳固,教育对象与信息关联性不强,即教育对象对教育信息内容处于低卷入状态时,预警可产生相反的效果,促进其态度改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否做出预警,教育者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教育目的来确定。
9、教育对象的分心
分心是指在说服过程中,情景中的某些刺激因素使说服对象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接受的信息上。分心的作用主要是干扰目标对象对信息传递的注意程度,从而削弱他对说服的防御和抵制,提高说服效果。
1.交往的本质。对交往本质的理解必须结合人的本质进行分析,否则只能停留于对人的交往的事实的现象描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交往就是人的一种本质属性,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人交往故人存在。
2.交往的类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把人的交往类型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种类型。物质交往指在社会物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物质、能量上的交换,这种交换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指人以交换和传播精神产品为目的而进行的思想、文化、情感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由此可见,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
3.交往的发展形式。马克思把不同时期的交往从历史形态角度划分为三种交往发展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此时的交往具有自然性、原始性、依附性的特点。第二个阶段是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克服了个人与社会间的矛盾,实现了对社会关系的自由驾驭,成为真正的交往主体,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性缺憾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交往出现了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和精神交往三方面的缺失,表现为交往形式、交往内容、交往理念三种缺憾。
(一)交往形式被动与单向。人是双重关系的存在物,从这一视阈审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则出现了主体间性弱化的瓶颈。
1.教学被动。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平等的主体间地位的交往异化为不平等的主客体地位的交往,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常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变成教育者垄断的交往;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常成为被动接受教育者教育的物化对象,丧失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无法完成自我建构。
2.交往单向。一方面,教育者受传统“主体一客体”教学模式影响,通过制度化的权威将思想与规范单向灌输给受教育者,异化了教学交往。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无条件地接受、服从,无视自身的能动性与话语权,不会对教育者提出质疑,很难实现对意义世界的觉解与对思想境界的提升。
(二)交往内容抽象与疏离。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指向的是现实生活的交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却模糊了这一立足点,总着眼于抽象疏离的理论,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
首先,交往内容抽象。本应体现现实生活的教育交往内容却被过度意识形态化,脱离受教者的生活世界,丧失其应有的真实性与可信性、现实性与实践性,成为空洞说教。其次,交往方式疏离。师生平等的生活化交往方式被异化为单调的“程式化”交往、“课堂式”交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渐渐异化为“填鸭型”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交往理念重理轻情。交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重要,在于既延展到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领域,又根源于受教育者的深层心理。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中,对于精神交往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尤其是情感和心理。
1.情感交流缺失。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中往往缺少这一媒介,也就是说,虽然受教育者对情感交流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情感交流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未达到客观要求。
2.心理沟通不畅。心理是大脑的机能,而思想是心理的产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将心理咨询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但其实践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一方面,心理沟通以门诊式咨询为主要方式,违背了“交心”的疏导原则,另一方面交往内容未建立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之上,对其学习、生活等解疑答惑的心理沟通更是无从谈起。
三、提升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而提高实效性意味着这一教育目的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针对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提升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路:
(一)实施理念:互相理解。理解是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是“单向度”的“理解”,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主体之间的理解为核心,注重双方的平等参与,实现主体之间的精神沟通,寻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视界交叉点和融合点。
教育者应敞开心扉,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使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和表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形成“双向互动”,最终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注意言语表达,以理解为目的进行的沟通交流,往往注重发挥语言的媒介作用,而且言语必须具备“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2]。只有这样主体才会寻求改变自我、接纳对方,达成真正的理解。
(二)内容选择:回归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世界指的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关的一切社会生活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现实生活视阈下关注受教育者的存在状态与发展程度,就不能游离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之外。一方面,尊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内容要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做到人性化与知识化兼顾、生活化与政治化统一。另一方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与多样性。既要包括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内容,也要包括人格塑造、社会交往能力等普世内容。丰富的教育内容,可避免单一枯燥的理论内容所引发的厌恶和逆反,满足受教育者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拓宽两者的对话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