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

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

时间:2023-08-09 17:3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

第1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国际贸易 影响 对策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实践、风俗习惯中形成的特定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这些观念构成了人们生活、工作中的行为方式。由于中西方传统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使得中西方文化表现出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对于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经济、文化日益互为一体,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越发凸显。因此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只有了解了对方的文化,才能使国际商务活动顺利地进行。

1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以及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1 语言与文化的交流方式。日常生活中语言作为人们沟通的基本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西方人因为语言以及交流上的根本差异,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双方所要阐述的内容与方式就会截然不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人普遍认为在贸易面对面的语言交谈中直视对方是表达自己诚意的一种方式,可以在谈判中占得一些先机,能够压住谈判对手的气势。很多的礼仪教材都教导我们在与人交谈时最好是直视对方,与对方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但在西方文化中却不尽如此,外国人更多地认为在语言交流中对方过多的直接眼神交流会使他们感到不舒服,会使他们觉得局促不安。正是因为这种语言交流的文化差异,在谈判中外国人不正视对方的眼睛,中国的谈判者可能会认为谈判出现了某些问题,那么在这种文化差异下,就会导致国际谈判中容易出现误解。

1.2 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观念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衡量人们的行为以及后果的标准。这些都影响着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会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在不同的文化中,价值观念会有很大的差异。在一种文化中很恰当正确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会被看成是不道德的。比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亲友的关系,是一种群体文化,讲究合家团圆;而西方国家倡导自强自立,孩子18岁起就独立于家庭之外,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独立生活。中国人重视君臣、父子等前后辈和上下级的关系,等级森严;而在西方文化中所有人都以朋友相处,直呼其名,不计较老少界限。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代名词。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念会导致贸易谈判双方出现语言或者礼仪上的分歧。

1.3 伦理道德的差异。在中国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中国人倡导“忠”、“义”、“孝”、“忍”、“稳”等观念,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而西方国家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因此西方文化体现的是个体文化特征。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双方成了熟人或者朋友,那么关系就会变得非常亲密,信任与包容的程度也就提高了,所以很多事情就有口头约定;而西方人不太注重培养双方的感情,他们对问题的处理用的是法律手段,一般都有律师出面解决问题。所以,各国不同的道德观念对国际贸易无疑又是一个阻力。中国很多企业回避反倾销诉讼,中国制造的很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取得应有的市场份额主要是由法律原因造成的。在国际贸易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一点,相关的条款必须签署进合同,必须非常注重合同的法律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

1.4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中西方公司的企业文化差异。企业文化是国家文化的反映,影响企业的各个方面,指导着企业的日常商业交往。包括如何选拔与提升雇员、如何领导和激励下属、如何选择和制定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以及如何与其他商人谈判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企业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形成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极具人文精神,以和谐文化为主旋律的文化氛围,而西方文化那种崇尚智慧和理性,讲究科学、民主,信仰宗教,以及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因此中西方文化差异产生了不同文化氛围的企业,而中西方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主体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主要性的。

2 我国国际贸易应对中西文化差异影响的策略

跨国贸易比单一文化环境下的贸易更具有挑战性,也更为复杂,那么为了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国际贸易问题,使得国际贸易自由融洽地发展,在贸易过程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国家之间增强国际性的文化交流。加强国家间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消除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强各国之间的文化融合,比如建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组织和文化交流中心,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和交流,以消除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的贸易阻碍。只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那么在国际贸易谈判中阻力自然就会减轻很多。中国每年举办的中外文化年、国际民间艺术交流展览活动等,充分展示了中外各国的文化和艺术,不但可以增进相互的理解,也提高了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增加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喜爱,最后带动中国产品在世界贸易中销量的上升。

2.2 充分了解并利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偏好。 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要做到敏锐地观察对方的风俗习惯与偏好,在于国外商务人士交往之前,应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调查好对方的市场,以避免不知道某些特定习俗讲究而使对方不快甚至于影响到贸易的进展。比如,绝大多数美国人喜欢蓝色和杏红色的家用器具,南欧人偏爱红色容器,而荷兰人则喜欢白色等,我国的公司根据这些风俗习惯偏好,制订了满足差异化需求的目标计划,顺利提升了自身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因此,文化差异优势能从根本上影响用户的满意度及服务商与消费者之间关系,充分了解并利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偏好,双方的谈判才能顺利进行,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司之间才有可能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

2.3 根据文化差异企业要制定对应的贸易策略。 国际贸易活动本质上是各国的企业进行贸易交易,如果一国的企业有志于开拓一个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开展贸易活动时,正确的制定贸易策略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企业在制定国际贸易策略的时候,应该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并且充分地尊重当地的文化,创造为当地人接受又有吸引力的产品才能成功打开市场。包括产品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等方面,都要符合当地的文化氛围。既要创造出适合当地销售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习惯的渠道,和适应当地文化的宣传方式。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只有把他们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破除贸易壁垒的目的。

2.4 针对文化差异做好贸易的后续交流。在双方企业达成贸易意向签署合同后,针对合同后续履行的贸易后管理也必须加强重视。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中方的人情管理和西方的法律管理需要得到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对于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国家,如果合同出现争端,不应完全依赖法律机制,更多地依赖于双方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而相对于西方文化比较强调人与事情分开处理,出现问题依靠法律解决。就要求我们在前期的贸易合作交流中,要形成对该企业比较全面地认识,相关法律条款要全面合理地签订,经过日后不断地合作,努力打造企业之间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

通过以上对中西方文化的分析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任何从事跨文化活动的人员都应该注意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并且认真对待这种文化的差异。人们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克服文化障碍,知己知彼,相互尊重,入乡随俗,才能共同创造一个能适应对方的贸易环境。总之,国际贸易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在跨国贸易中,应对他国的文化差异表现出理解和尊重,要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态度。只有正确地认识并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强化自身优势,提升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推进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任净.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M].中国流通出版社,2004.

[2]刘锐.文化视野中的国际贸易[J].理论界,2005(7).

[3]冯双鹏.试论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影响力[J].理论界,2005.

第2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 文化差异性 跨文化管理

一、研究背景

所谓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也就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跨文化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其发源于美国,初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中心和民族中心论,探讨在跨文化的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

国内对于跨文化的管理研究是随着最近二十几年跨国公司作为实践跨文化主体在中国经营而引发的。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多重在分析文化差异,运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分析的五个纬度,并将中外的文化进行对比,提出对于克服文化的差异方法在于容忍差异,创造文化的协同机制,强调沟通。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性分析

1.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从来说,长达5000多年的封建专制使得中国人崇尚君权、上天、祖宗、历史和土地,讲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思想,信奉“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信条,主要价值为土地、道德和礼教。而在西方,他们更崇尚于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和对宗教的追求,神学、法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成为西方文明的四大支柱。这种文化模式给人的价值是宗教的、法律的、物质的和自然的。

从社会意识结构上来说,中国是以家庭为单位,长期的群体性文化让几乎所有中国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以血缘和业缘等特定的圈子为基础的,从而产生了中国典型的“圈文化”。西方则更多地以个体为单位,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个人的权利,个人的自由,其中一个重要的观念是一切靠个人奋斗。

2.中西方管理方法差异比较

不同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导致了中西方在现代管理方法上的差异。从经营思想上来说,中方管理人员在跨国经营中多重视短期行为,较少考虑国际合作伙伴的获利性;而西方管理人员则大多具有互惠互利、重视效率,强调售后服务及其质量,重视长期行为。

从管理风格上来说,中方人员重视组织内的层级关系,习惯于按上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指令行事;而西方人员注重将法律、契约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强调制度管理。

从决策方式上来看,中方管理人员受传统文化“求稳怕变”思想的影响,在管理决策中显得过于保守,并习惯于集体决策,这往往使得在变化迅速的国际市场中错失机会;而西方管理人员强调“自我”,注重思维清楚、直言不讳,使其管理决策主体偏重于个人。

三、跨国公司在华的跨文化管理现状

1.文化差异排斥明显

跨国公司在华拓展初期,由于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不可避免地产生跨文化冲突。跨国公司中的跨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协调组织、考核机制以及风险承担意识等方面。例如,在协调组织方面,由于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差异很大,对待事务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很难遵从于同一组织运作模式,对于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性也各有相异,由此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2.忽略跨文化激励差异

大多数跨国公司中的所有员工均采取相同的“目标管理法”,对员工进行目标管理。所采用的绩效指标一方面是以定量指标为主的经营指标,另一方面是以定性指标为主的关于工作态度、思想觉悟等方面的指标。无视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需求差异,激励效果不明显,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3.薪酬体系忽视员工需求差异

跨国公司通常会给予外派员工各种福利补偿, 其总体薪酬水平往往高于第三国员工和本地员工。这些薪酬间存在的明显差距,会造成本地员工和第三国员工巨大的不公平感,并进而造成感情挫伤,以致员工绩效降低,甚至是离职或者主动地反对这种不公平的薪酬政策。因此,给予不同来源员工不同的薪酬虽然有效地控制了人工成本,但却损害了薪酬的激励功能。

4.培训体系不健全

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但由于文化及习惯的不同,中西方员工对待培训的态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例如,中国员工在培训中习惯将自己作为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很少向老师提问或对老师的陈述提出异议。而在西方,经常采用的是学员高度参与的培训方式。因此外国员工往往不能适应中国的培训方式,进而不能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

四、跨国公司在华跨文化管理的对策

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跨国公司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相融合,克服合作进程中遇到的文化差异,实现价值观认同与工作效率的提升。解决文化冲突,有效实施跨文化管理战略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造有效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在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中,必须在原有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新的使命和任务,从而创造更新意义的企业文化,以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企业新文化的创造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氛围营造。强化国际人管理,即将所有公司成员放到国际化大环境中看待和管理,以公司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运用国际化管理理念、知识与方式培育促进成员的发展,形成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创新的精神氛围。第二,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在部门内组织和推动双向沟通的定期进行,使沟通形成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的明确性,促进公司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三,创造、培育和维持良好的外部工作关系,以公司利益为重,强化整体观念,与相关业务部门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地协调部门关系,达成工作目标。

2.建立差异化的激励机制

跨国公司中激励机制的建设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将不同的激励方法相结合并灵活运用。首先,要做到个体激励与群体激励相结合。西方成员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因而开展员工之间的个人竞争,并对个人表现进行奖励是有效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而中国员工则更看重对组织的归属感。因此在员工激励方面,可更多地采用群体激励的方法。其次,要做到制度管理与情感激励相结合。西方管理强调制度明确,较少涉及情感,因此,外籍员工的管理更偏重于“法制管理”。对外籍员工的激励可通过创造一个能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使其自我实现需要得到尽可能的满足,同时获得相应的物质报酬、赞誉与提升。对中国籍员工则可适当添加情感激励,有针对地满足员工需求,会对员工产生较大的激励。

3.制定基于文化差异的薪酬策略

在与公司整体薪酬战略保持充分一致的前提下,针对外派员工、第三国员工和本地员工各自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薪酬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员工在薪酬公平性方面存在的矛盾。

(1)总部外派员工的薪酬策略。总部外派员工的薪酬可调整成平等的国际性待遇方案,包括四个要素,即基本薪资、差异性、诱因性以及援助方案。此外,公司还可以设置相关的激励性报酬。激励性薪酬制度是自助餐式的福利制度。总部列出一系列福利制度,让满足一定条件的外派员工自行选择。虽然福利制度的内容与补偿机制所包含的项目大同小异,却更能激发出外派员工的工作热忱,并减少他们由于国际任职而产生的不公平感。

(2)其他国家派来的非总部支持员工的薪酬策略。第三国人员的聘用扩大了团队的人才来源,对于这类员工,公司在薪酬调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其来源地区的薪酬水平,以及不同国家员工对薪酬标准的不同认知。如,德国员工普遍认同薪酬应与个人能力与知识挂钩,可在其薪酬结构里加入能力级别奖金和学历奖金;而台湾员工看重服务期忠诚度认可,则在其薪酬结构里增加服务期奖金。

(3)本地员工的薪酬策略。较高的薪酬水平是跨国公司能够吸引到大批本地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本地员工,除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薪酬策略外,还可为他们设计符合其需求的福利项目。如,本地员工看重住房、医疗、养老等福利,那么在这些方面改革薪酬体系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本地员工也看重良好的人才培训机制、个人发展机遇和工作氛围等待遇。公司也可以相应地增加培训预算,量身定制核心员工的培训计划,为高级员工提供高额购房补贴等。

4.有效的跨文化培训

有效的跨文化培训可提高管理人员在跨国公司中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一般来说,跨文化培训包括三个主要方面:针对总部或第三国的外派任职的培训;针对东道国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多元文化团队的组织与训练。其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具体地,培训可采用研讨会、课程、语言培训、书籍、网站、讨论和地区环境模拟演练等方式,还可以聘用文化顾问,指导员工跨越不熟悉的文化领域。通过有效的跨文化培训,可缩小跨国公司中各类员工可能遇到的文化距离,使之迅速适应环境。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应对跨文化管理的对策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如,跨文化激励中就必须以包容的企业文化作为其贯穿其中的基础,而积极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方式的建立,本身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激励的手段。所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跨国公司应当在深入分析公司跨文化管理的现状基础之上,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跨文化管理战略和措施。

参考文献

[1]苏珊C·施奈德等,跨文化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范晓屏.国际经营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方琢.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经济管理,2001,10

[4]刘杰.文化差异与管理效益.苏州大学学报,2003,1

[5]田晓明,朱珊.走向融合的中西方管理.学术研究,2005,6

[6]陈诗高.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差异分析.管理观察,2006,9

[7]左慧玲.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中外管理导报,2008,8

[8]李力,杨柳.酒店的跨文化管理——以广州海航威斯汀酒店为例.商场现代化,2011,3

第3篇

对中西方商务谈判差异的渊源的探讨将有助于谈判者更好了解自己,也能从客观的角度了解对方,从而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冲突,排除文化障碍,共同创造能适应双方经济文化的环境,促进双方贸易往来,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化 中西方文化差异 商务谈判 重要 影响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1. 对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通过社会关系相互传递从而被大家都认同的行为特征和价值观,它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等。文化的概念广而且复杂,但它实际上包括了人们生活的每一方面,涉及到人们精神上和生理上的各种需要。

2. 中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谈判人员来自的地域不同,民族、经济、政治、观念及宗教有极大的差别,而这些方面都是造成世界文化多元性的原因。

(1)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的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传统习惯等的差异,人们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

(2)民族差异

民族差异是指不同的民族群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语言、风俗、爱好和习惯。他们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和文化方面各有其特点。就拿我国的汉族和美国来说,我们汉族性格温顺,是典型的农耕民族特征。美国人的性格开朗大方,待人热情,从而导致了美国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与我国汉族都相差甚大。

(3)政治差异

政治差异是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及政治法规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统一规范的作用,从而使得各国人民在政治观念方面存在差异。拿中国古代和西方国家来说,中国古代皇帝常常使用疑诏诡使、倒言反是等权术,在监察工作上采用连坐告密、遣史巡行、牵制监督、特别侦缉、密奏传呈、检核薄册、举动案章等方式;而西方社会则是试图通过政治权利内部“分立”、“分工”来达成权力的均衡,以防止权力专制和腐败。

(4)经济差异

经济差异是由于经济因素造成的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高,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安全意识也普遍较强。而中国正处于发展中,更加注重的则是工业上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

(5)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过程,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主要流行在北欧、北美和澳洲,还流行于西欧和南美国家;中东及北非大体上属于伊斯兰教范围;亚洲很多地区的人民则信奉佛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文化倾向和戒律,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6)观念差异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标准,它包括时间观念,财富观念,对待生活的态度。对风险的态度等,同样的事物和问题,不同社会的人会得出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观念差异对人们的影响渗透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诸多差异,最终形成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差异。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不正确认识彼此的文化差别,就可能在谈判中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许多谈判成功的契机,如欲在商务谈判中不辱使命,稳操胜券,就必须了解文化对谈判方面的影响。而在礼仪上、语言与非语言上、时间观念上、谈判风格上以及沟通方式上这些方面对谈判的影响极为明显。

1. 礼仪上

礼仪是在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行、程序、方式、容貌、风度等行为规则和形式。中西方之间的礼俗各不相同。例如,在穿着方面上,我国服饰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来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颜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而西方国家如英国人,他们注重服装,穿着要因时而异,他们往往以貌取人,仪容态度优须注意,英国人讲究穿戴,只要一出门,就得衣冠楚楚。英国中、上层的人士由于过着舒适的生活,因此也养成了一种传统的“绅士”、“淑女”风度,但他们守旧,一般都热衷于墨守成规,庄重。如果不了解各方的礼仪就容易失礼于人,对谈判的结果是否成功有着直接的影响。

2. 语言和非语言上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沟通。语言是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但跨国文化交流的一个严重通病是“以己度人”,即主观地认为对方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意愿、我们的习惯去理解我们的发言,或从对方发言中我们理解的意思正是对方想表达的意思。最经典的例子就是“Yes”和“No”的使用和理解,中方说的“Yes”表示礼貌的“I hear you”的“Yes”,而不是“I agree with you”的“Yes”。实际上,“Yes”这个词的意思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以上两种以外,还有“I understand the question”的“Yes”和“I’ll consider it”的“Yes”。“No”的表达方式也很复杂。人们一般不直接说“No”,而用一些模糊的词句表示拒绝。例如:巴西人用“some what difficult”代替“impossible”,没有经验的谈判者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就会浪费时间,延缓谈判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尽量了解对方的文化,对方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无误地传递和接受信息。

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上。非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身体语言。一些身体语言在一种文化中是无伤大雅的。而在另一种文化中这个相同的身体语言可能是带有侮辱性质的。如:不要接触马来西亚人的头,因为马来西亚人认为那是灵气所在;在意大利人面前触摸一侧鼻子则意味着不信任;和法国人谈话,则需要专心直视对方等等。

3. 时间观念上

时间的意义也是因文化而异,因此它也直接地影响着中西方之间的谈判。中国人对时间的流逝并不十分敏感,人们喜欢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在商务交往中,信奉欲速则不达,防止拔苗助长、急躁妄为。如果时机不成熟,则按兵不动,也不草率行事。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深入,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正在逐渐加强,工作效率也在不断提高;西方人非常注重时间观念,他们把时间看做金钱,因此,在谈判中不喜欢拖延谈判,中断谈判,迟到早退,他们倾向于准时展开会谈,按日程安排一步步达成最终的协议。

4. 谈判风格上

文化不仅决定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从而使文化背景不同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按照中国文化特点,在谈判时,一般注重“先谈原则,后谈细节”的风格,而西方恰恰相反,他们比较注重“先谈细节,避免讨论原则”,而这种差异常常导致中西交流的困难。中国人喜欢在处理麻烦的细节问题之前先就关系双方的一般原则取得一致意见,把具体问题安排到以后的谈判中去解决。这种思维定势在多数情况下,可使我方在以后的讨价还价中,处于较为有利地位。西方人通常认为细节是问题的本质,因而他们比较愿意在细节问题上多动脑筋,而对于原则性问题的讨论则显得比较松懈。

5. 沟通方式上

中国文化追求广泛意义的和谐与平衡,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面子”观念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层次,并直接影响商务谈判。在商务谈判中,中国商人不喜欢直接、强硬的方式,对对方提出的要求常常采取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方法作答,或利用反问把重点转移;而西方,比如德国人,他们则喜欢直截了当的沟通,所以他们希望对方能直接回答的疑问。因此,在谈判前,一定要先了解对方的沟通方式,才能在谈判内中与对方顺利进行谈判。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常常没有领悟、重视或注意到文化对谈判方式的重要影响。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有些谈判者也许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的一些“不同的”、或者“费解”的谈判方式的具体表现,但却认为并不重要。有的人盲目的认为涉外谈判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事实和数据是通用的。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我们先来看个例子。

1992年,来自中国商务谈判代表和其他12名不同专业的专家组成一个代表团,去美国采购约3000万美元的化工设备和技术。美方自然想方设法令他们满意。其中一项是在第一轮谈判后送给代表团每人一个小纪念品。纪念品的包装很讲究,是一个漂亮的红色盒子,红色代表发达。可当代表团高兴地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当面打开盒子时。每个人的脸色却显得很不自然――里面是一顶高尔夫帽,但颜色却是绿色的。美国商人的原意是:签完合同后,大伙去打高尔夫。但他们哪里知道“戴绿帽子”是中国男人最大的忌讳。最终代表团没签下合同,不是因为美国人“骂”人,而是因为他们对工作太粗心,连中国男人忌讳“戴绿帽子”这点常识都搞不清。怎么能放心地把几千万美元的项目交给他们?由此可见,美国人这次谈判失败,是由于他们不了解中国文化。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在商务谈判中,如果不重视对方文化的差异性,就容易导致谈判的失败。

四、如何对待中西方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

1. 谈判中:正确处理文化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一般包含四个阶段:一是寒暄,谈一些与工作不相干的话题;二是交流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三是进行说服;四是作出让步并最终达成协议。进入正式商务谈判之前,人们一般都对商务谈判的进程有一种预期。这种预期往往影响着谈判进展的控制和谈判策略的选择。由于来自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在语言及非语言行为、价值观和思维决策方面存在差异性,使得他们所持有的预期也不尽相同,而不同的预期又会引起这些谈判者在谈判各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上的差异。

(1)寒暄

这里的寒暄意旨为建立关系或者彼此相识而进行的与谈判“正事”无关的所有活动,目的是借此了解客户的背景和兴趣,从而为选择适当的后续沟通方式提供重要线索。就美、中文化差异而言,美国文化强调“把人和事区分开来”,感兴趣的主要为实质性问题。因此,美国商人花在与工作不相干的交谈或了解外国对手上的时间很少,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交流则来得很快。美国人在谈判桌上会讨论一些与生意无关的话题,如天气、家庭、体育、政治等,但他们这样做更多地是出于友好或礼貌而已,通常在五、六分钟以后就会进入下一阶段。相反在看重相互关系的中国文化中,却常常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费用,着力于先建立舒适的私人关系,然后再谈业务。

(2)交流工作信息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信息交流往往呈现种种不完全性特征。

一是语言差异和行为差异所引起的信息理解错误。一般人只能理解相同文化背景的讲话者讲话内容的80―90%――这一事实意味着有10―20%的信息被误解或听错了。可以想象,当一个人讲第二语言时,误解或听错的百分比将会急剧上升。而且当第二语言能力有限时,甚至整个会话可能全部被误解。行为方面的文化差异往往较为隐蔽,难以被意识到。当外国谈判者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

二是非语言交流技巧差异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有时为了从谈判对手那里搜集信息,会采用“单向型”谈判策略――让外国对手提供信息。由于不同文化间客观存在着交流技巧差异,如沉默时段、插话次数和凝视时间差异。特别是当这种差异较为明显时,信息不对称就自然产生了。比较中、法文化,不难发现,中国式的交流技巧中凝视和插话出现的频率较低,但沉默时段较长,而法国谈判者似乎不甘寂寞,往往会在对方沉默时填补这些时段。

三是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信息反馈速度及内容不对称。一方面,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时间利用方式:单一时间利用方式或多种时间利用方式。单一时间利用方式强调“专时专用”和“速度”,北美人、瑞士人、德国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具有此类特点。而多种时间利用方式强调“一时多用”,如中东和拉丁美洲文化则具有此类特点。在多种时间利用方式下,人们有宽松的时刻表,淡薄的准时和迟到概念和意料之中的信息反馈的延期。另一方面,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类型的买方和卖方关系:垂直型和水平型。垂直型买方和卖方关系注重含蓄和面子,而水平型买方和卖方关系依赖于买方的信誉,注重直率和讲心里话。

(3)说服

说服就是处理“反对意见”,去改变他人的主意。说服是谈判的要害所在。但是,人们对说服的认识、说服方式的选用往往因文化而异。在注重垂直型地位关系的文化中,人们往往趋向于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寒暄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交流上,说服阶段要“争论”的内容就很少。即便进行说服,出于保全面子的心理,往往会选择含蓄或幕后的方式,而且说服的方式和结果还与地位关系有关。如在日本文化中,因为比较放肆或强硬的谈判战略可能会导致丢面子并破坏重要的个人关系,所以较少被使用。但有时在非正式场合也会被买方使用。相反,在注重水平型地位关系的文化中,人们信奉坦率、竞争和平等价值观,认为说服是最重要的,谈判的目的就是迅速地暴露不同意见以便加以处理,例如,美国商人喜欢在谈判桌上摊牌,急于从信息交流阶段进入到说服阶段。此外,谈判时也易于改变思想,使用较其他文化相对多的威慑性说服战术,并且常常会流露出一种易激动、在其他文化看来可能是比较幼稚的情绪。

(4)让步和达成协议

基于客观存在的思维差异,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呈现出决策上的差异,形成顺序决策方法和通盘决策方法间的冲突。当面临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采用顺序决策方法的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人常常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将价格、交货、担保和服务合同等问题分次解决,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从头至尾都有让步和承诺,最后的协议就是一连串小协议的总和。然而采用通盘决策方法的东方文化则要在谈判的最后,才会在所有的问题上作出让步和承诺,达成一揽子协议。

2. 谈判后:因文化而异搞好后续交流

国际商务谈判后管理涉及到合同管理及后续交流行为。不同文化对合同的内容、合同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理解。在西方如:美国文化强调客观性,注重平等观念,因此,往往依赖界定严密的合同来保障权利和规定义务。结果,美国企业之间的合同常常长达百页以上,包含有关协议各个方面的措辞严密的条款,其目的是借此来保障公司不受各种争端和意外事故的伤害。此外,不拘礼节的美国文化一般将合同签订仪式视作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的举动,所以合同常常是通过寄发邮件来签订的。

那些注重关系的文化,其争端的解决往往不完全依赖法律体制,常常依赖双方间的关系。所以,在这些文化中,书面合同很短,主要用来描述商业伙伴各自的责任,有时甚至写得不严密,仅仅包含处理相互关系的原则的说明而已。即便是针对复杂的业务关系而制定的详细合同,其目的也与美国人所理解的并不相同。注重关系文化的管理者常常希望举行一个由各自执行总裁参加的正式签字仪式。

就后续交流而言,美国文化强调“把人和事区分开来”,感兴趣的主要为实质性问题,所以往往不太注重后续交流。但是在注重个人关系的文化中,保持与大多数外国客户的后续交流被视作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部分。

以上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角度分析了其商务谈判,从事中西方文化商务活动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人或群体的态度倾向决定着文化差异的作用,它可以夸大文化的差异,也可以将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降低到最低点。人们在进行跨文化商务谈判时,如果能克服文化障碍,知己知彼,入乡随俗,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那就能促进双方的了解,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能适应双方的经济文化环境,以便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刘莉芳.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科技情报,2006年第9期.

[2]刘白玉.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商业视角.

[3]洋洋.日礼仪―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对谈判的影响.

[4]Kitty.O.Locker.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第4篇

一、法的本位:中西方法律本位差异

正如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在于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不同,两种文化的其他不同点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发展对中西方法律本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农耕文化下的社会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制约着人类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联系密切。而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便逐渐占据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以来,古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家族,而后是国家,对于个人而言,国家、家族的利益根本上是高于自己的,个人的一切行为必须为家族、国家这些集体利益服务。在这种以集团利益为主的价值标准下,个人的的行为及权利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而这种限制却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和稳定,从而形成家族集团本位观念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传统中国法律本位在家族集团本位的影响下,忽视个人,让个人变得渺小,也使个人的生存价值只能服从于他所依附的家族国家社会中。所以在家族中,这种本位观最大的体现是“父尊子卑”、“违反父母教令”等这类等级观念。但不同于农耕文化的商业文化,西方社会却因此形成了积极开放的商品经济。在商业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带动下,西方社会从氏族到个人本位则有了巨大的发展。他们更加强调自己是法律上的自然人,有法律人格,有着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不为任何其他集体或个人所依附。个人本位法也在西方社会中被逐渐确立。

二、不同法律本位下的家庭教育差异

在世界日趋全球化的同时,各种不同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交流也日益增加,多样文化交流的同时,冲突与摩擦也日益明显。就好比中西方因为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差异,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也产生了不少摩擦。因此在以家族集体本位为观念的古代中国,“父尊子卑”“违反父母教令”的等级观念是非常普遍的。家长受到等级观念的影响,自然认为孩子是附属于自己,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会把体罚作为最有效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在中国家长心中,孩子不应该反对父母,否则认为是不孝的体现。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的中国式教育方式。比如传统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纲”“父尊子卑”,说的就是父亲的地位高于孩子,孩子要听从父亲教导。在现代社会,“鹰爸式教育”所体现的传统中国教育方式更是如此。在西方社会,孩子不是附属于父母的一件私有物,他是作为个体在法律上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人格的自然人,并享有属于自己的利益和权利。父母作为家长,当然享有监护和管教孩子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却受到法律的约束,如果父母超出法律所规定的限度,父母的监护权则会受到影响。西方父母在行使监护和教导孩子的权利时会受到社会及公权力的监督,西方孩子因此比中国孩子在个体发展上得到了更多的保护。所以在中国,家长如果没有履行好自己的监护权使孩子受到伤害,或者打骂孩子时,大部分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必定也认为这在中国家庭是极其普遍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作为家长管教自己的孩子并没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是属于他们天经地义的权利。但在西方,家长却会被,儿童福利机构也会调查此事。但对于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三、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对比的反思

随着中国进一步的现代化,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也从来没有减少过,这种期望因为“恨铁不成钢”有时便化为了不打不成材的教育方式。虽然国内也有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立法而且也在不断完善中,但就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疏于不了解许多法律内容,也会觉得打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可却不知违了法,更别说还有大多不曾受过教育也不懂法的人,他们更加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打自己的孩子也认为是属于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这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传统教育理念,改变起来想必也是困难重重的。普及法律知识必然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但更需要的是倾听、理解与支持。如何去创新发展中国的家庭教育理念,我想这也是作为一名法学生却同时受到传统教育观念下成长的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何颖 单位:湘潭大学法学院

第5篇

关键词: 中西文化 差异 翻译 翻译方法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面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而这两种语言各自归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系统。因此,译者所面对的还有两种文化,而“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1]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地域环境与历史背景的差异

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不同的地区就会有相应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又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由于我国西依高山、东临大海的地理环境,故“东风”能够使万物复苏,经常和春天相联系。英国西临大西洋,春天西风带来万物复苏。在雪莱的《西风颂》中,“西风”是“精神”的象征,是春天复苏的精神。

自古以来,中国以农业为主,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因此汉语中有很多词和牛有关,比如“牛脾气”、“孺子牛”等。英国古时主要以马为耕作工具。牛和马在两国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上很清楚地表现出来。例如汉语中说“吹牛”,翻译成英语就成了“talk horse”;汉语中的“牛饮”到了英语中就变成了“drink like a horse”。

(二)社会风俗习惯的差异

语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是语言赖以生存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对龙的态度。

龙是古代汉族人崇拜的图腾形象,象征着吉祥、尊贵、权势和奋发向上。在汉语中,有关龙的词语大都是褒义的,如“藏龙卧虎”、“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但是在英语中,dragon被看作是邪恶的象征,在现代英语中,dragon用以指“凶暴的人”或“严厉透顶的人”。例如:The woman in charge of the accounts department is an absolute dragon!(会计科那个女科长是个十足的母夜叉!)。

(三)的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和宗教文化,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形成以及语言表达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佛教文化和儒家伦理文化是汉文化的主流。而英美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文化以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比较深刻久远。如中国人说“菩萨保佑”,西方人则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中国人说“天知道”,西方人则说“God knows.(上帝才知道)”;中国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西方人则说“Man proposes,God disposes.”。在翻译这类词语时,要在了解中西宗教文化背景前提下,知道其出处,充分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再用恰当文字精确翻译出来。

二、文化差异下的翻译方法

翻译不单纯是两种语言在形式上的转换,还包含两种文化在交流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兼容。为此,我在翻译时要运用各种方法,既要复合原文的意思,又要兼顾到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准确地传递信息。

(一)直译法

“直译是指按原来的意义和结构直接把源语的词句转译成译语的词句,即如何在保持源语形式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2]它适用于一些由于使用的范围广、次数多, 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已经广泛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的词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 New-born calves make little of 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竭泽而渔”(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

直译重在忠实原文,从内容到形式追求最大限度的“信”,但决不等于提倡在翻译中搞形式至上的机械转换。直译可以保持原文形象生动的比喻、巧妙的手法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尤其适用于那些只为某民族所特有、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

(二)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 又无同义习语可以借用,加上解释性文字后又会失去习语精粹的特点,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意义即可。意译法就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重在意思的表达。

比如: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Murder will 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汉语的“糟糠之妻”译成“the wife who shared her husband’s hardships”等等,都是采用的意译手法。和直译相比 ,意译更注重意义,忽略细节,要求译文自然流畅。换而言之,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关系。

(三)直译法与意译法相结合

直译与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有时尤其是在翻译一些英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使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意译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即部分直译,部分意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3]

英语中的成语“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 the wise are not always free from 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汉语中的“班门弄斧”可以译为“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加上“the master carpenter”这部分,就能够比较清楚、准确地传递原文的意思。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承载不同的文化,这就必然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诸多相异之处。这些差异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不但要具备英汉双语的能力,而且要有丰富的双文化知识。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绝不可只单纯考虑语言及词汇的转换,还应增强文化意识,要从跨文化交际的立场出发,采用适当的翻译方式,尽力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障碍,达到准确传递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德春,姚运.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308.

第6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 国际贸易 文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 G1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中西文化特点及其差异。文化大师G・霍夫斯坦特曾这样描述“文化”:所谓“文化”,是指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而不同群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教育方式等的差异,导致了“共同心理习惯”的不同,从而就产生了文化差异①。

第一,西方文化特点。西方哲学认为,理性是人的最高本质,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因此西方人崇尚理性主义。在西方,西方人有很强的个人主义精神。在西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人们生活的目标、人们行为的准则,都是从宗教神的诫命或启示而来的。西方人重视法律,契约文化对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中国文化特点。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庸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并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的思想意识中。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人更倾向于集体主义,认为群体是社会的单元,是判断价值标准的出发点。在国际贸易中很容易体现这一特点:西方人在谈判、交易时,总是可以自己拿主意,而中方代表则是不停的讨论,甚至打电话回总部报备。

中西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如果要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须要承认东西方文化差异,理解文化差异、重视文化差异。以可口可乐为例,可口可乐在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也因为文化差异导致销量不佳。可口可乐早期在中国的译名是“蝌蝌啃蜡”,古怪的名字使它销路不畅,后来该公司充分研究中国文化,将其改为“可口可乐”,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也比英文更有寓意,也更利于传诵,为“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②。

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的表现。第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观不同,人们的消费倾向也有明显差异。在西方国家,许多人追求个人生活的最大自由,习惯于超前消费,享受人生。而在中国,人们秉承勤俭持家的态度,量入为出,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储蓄率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第二,语言文字的差异。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各国语言相互碰撞,相互转化,成为达成交易的必经途径。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西方的文化内涵,语言精髓,有可能阻碍国际贸易活动。比如:“Dry good”美式英语译为“纺织品”,英式英语译为“谷物”。很多人忽略了此类差异,造成了尴尬的处境。

第三,风俗习惯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到国际贸易活动中。比如:中国人在接待外商方面热情好客,独特的“酒”文化更是世界闻名,一些合作事宜喜欢在酒桌上初步敲定,但是这往往会引起西方人员的不满,西方国家公私分明,做事严谨认真,认为工作和生活不应该混为一谈。

第四,的差异。宗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非常大,的破坏有时候还会导致民族冲突。从国际投资者来看,越能尊重东道国的和风俗习惯并适度的加以利用,则越能在该国开展投资活动中获得成功。

第五,审美观念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审美标准、审美意识、审美方法和审美习惯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了解、理解了不同国家的审美观念,出口商品的设计、包装等才能适应东道国的文化要求。

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第一,弘扬中国文化,增加贸易顺差。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频繁,文化的传播也越来越迅速,西方人在不同渠道中不断地理解中国文化,并对中国文化产生钦佩和向往之情,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如旗袍、剪纸、刺绣、脸谱等在西方国家的销路很好。中西方虽有文化差异,但是在贸易融合环境良好的今天,也为国际贸易的出口产生巨大的积极推动力。

第二,体现中国文化,避免贸易摩擦。中国文化讲究“合”,主张“以和为贵”,中国追求的是“友谊第一”的长期贸易合作关系,因此,在贸易中谦虚有礼,不喜欢争强好胜,崇尚集体主义,别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中方往往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很少直接予以拒绝,而是迂回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谈判活动与交往往往相当愉快。

第三,理解双重文化,全面分析问题。在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时,运用中西方思维方式进行分析理解,能更好的促进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在某些问题上,更容易产生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同时,将中西方文化汇总,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利于企业自身的提高和发展。西方人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强调“一时多用”,有详细的计划,中国人应向西方人学习这一方面,强化时间观念,提高自身办事效率。

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第一,不同的消费习惯影响货物销售滞畅程度。因为各国的教育背景、风俗习惯的不同,消费习惯也有着千差万别。如果不给予重视,投其所好,可能会引起产品的滞销。如:西班牙人喜欢东方特色的瓷器,尤其是东方的亭台楼阁和龙凤的图案;在加拿大,人们更偏好带有淡雅色泽的瓷器,以纯朴的底色配以鲜艳的翠绿、金色、玫瑰红、孔雀蓝等图案更好。

第二,不同影响产品和服务需求程度。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有很多的贸易因为没有认识到而导致贸易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贸易产品的选择上、在交往谈判中的举止行为等等可能因不了解宗教习惯导致贸易前功尽弃。如伊斯兰教不单禁止穆斯林饮酒,而且还严厉谴责与酒有关的酿酒者、卖酒者等十种人。

第三,不同的市场差异认识影响贸易机会选择。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鞋商到一个非洲小岛上考察鞋子的市场,他看到岛上的居民没有一个穿着鞋子,在得知其祖祖辈辈都有赤脚的习俗时,失望的离开了。不久,又有一个鞋商到了岛上,当他得知岛上居民没有穿鞋子的习惯后喜出望外,认为市场前景广阔,如果岛上的居民每人都买一双鞋的话,盈利也相当可观。果然,他经过努力,大获成功,赚了很多钱。同样,中国“国酒”茅台集团利用展会、广告、文化交流等手段,让外国人逐渐了解白酒、喜爱白酒,逐步占有国外市场。目前在境外有57家商,营销网络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南部非洲及中国重要口岸的免税市场。

利用文化差异扩大国际贸易的对策

互相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都因其外部条件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但文化本身并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我们可以因为自己的文化而骄傲,却不能轻视他国文化,相互尊重是建立国际贸易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允许不同”,秉持“”的文化交流原则,坚持“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观点,求大同存小异,在无关紧要问题上的妥协让步能更好的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

加强培训,做好准备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化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贸易者拥有较高的跨文化意识。因此,贸易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培养具有文化融合意识和知识的管理人才,对国际贸易的运作非常关键。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消费习惯和特色资源等开展文化意识的培训;邀请不同文化背景的贸易管理者与被培训人员进行适时的交流,通过开展文化交流讲座的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积极交流,注重文化融合。在国际贸易中,应注意文化环境不同产生的创新因素,在自己产品的基础上附加他国文化,促进产品销售③。例如肯德基中国区在其原有的食品套餐中加入了油条、豆浆、粥品等,都是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做了调整,深受消费者喜爱,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利用差异,扬长避短。在国际贸易中,我们应推广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接受它。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在西方越来越流行,现在不止中国人在过这个节日,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春节”。各国的华人街在此时张灯结彩,繁华异常,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的民俗表演,把握了这些优势,不仅仅传播了中国文化,也可以利用文化差异进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面对复杂而多变的国际环境,国际贸易活动需要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行为习惯的贸易商进行贸易往来,所以研究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了解文化差异性,更要善于利用这些差异,运用相关对策,在跨国贸易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权。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注释】

①陈磊蕾:“中国企业涉外经营中的文化差异问题研究”,《中国市场》,2001年第27期,第44~47页。

②李凌:“浅析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期,第183~184页。

第7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文化成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015-03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加强本国的“软实力”,通过实施各种文化对外传播战略,增加文化产品出口,推动本国文化“走出去”,以提升本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2012年,我国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实施对外文化合作及援助,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进一步扶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大力加强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致力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然而,文化产品有别于一般的贸易商品,文化产品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代表着本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文化产品的贸易和传播过程以及消费与解读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分析研究文化本身这一要素,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当前,中国文化产品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市场推广较难、市场受众群小、产品不适销对路等具体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这两个客观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这一主观的文化因素。

一、文化差异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凝结与积累。一般来说,文化分为精神层面的文化和物质层面的文化。在一种文化中,精神层面的文化相对比较稳定,而处于最外层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则是文化体系中最不稳定的部分。精神文化是人与自我意识关系发展的产物,是在实践和意识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进化的,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它是文化的核心部分[1]。妥善地处理好文化差异就能增进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能很好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将会带来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交流的障碍,严重的甚至引发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认真研究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探寻缩小文化鸿沟、增进文化交流的方法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而言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以及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又称宇宙观。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与西方国家的世界观完全不同。中国人的世界观是一种“天人和谐”的思想,讲究“天人合一”,提倡体验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然而,西方国家的世界观认为“天人对立”, 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人在自然界中是主体,占有主导地位,强调人要对自然界进行认识、征服并加以改造。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处于同一文化的社会成员在不知不觉中习惯并共享同一种价值观念。从价值取向来说,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忽略个人利益,提倡谦逊,做事情避免张扬。然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崇尚个人奋斗,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做事情讲究表现自己。受到“天人合一”思想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中国人注重整体的思维方式,注重感性认识,做事情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喜欢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然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性的,注重理性的分析,做事情注重个体性,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局部到整体。此外,中西方在伦理道德观念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人注重“仁、义、礼、智、信”,注重自身的内省和提升,与他人交往讲求谦逊善良,注重与他人的人际交往。然而,西方人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讲求个人的自由与利益。在方面,中西方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华民族是个具有多种的民族,大部分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为佛教和道教,佛教和道教主张人们要积德行善、强调因果报应,人们向神和佛祈祷,可以得到幸福与平安。而西方国家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上帝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上帝创造了人类,信奉上帝的人才会得到上帝的拯救,人生而有罪,需要用一生去忏悔、赎罪,死后方可进入天堂。西方宗教的原罪说使西方社会非常重视秩序和制度的建立和遵守。可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产品的翻译和消费过程属于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当跨文化交际者对对象国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伦理道德观念和都十分了解和接受时,这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就会进行的相对顺利;相反,当跨文化交际者对对象国的世界观等都不了解甚至并不接受认同时,这时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就很困难并很有可能失败。对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折扣”和“文化接近”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可以很好的解释中国的文化产品到西方国家时为何频频遇到障碍。相对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文化产品而言,西方国家的受众更加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背景的文化产品进行消费。这样,“文化折扣”小和“文化接近性”大的文化产品更容易在相应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流通。然而,中国同西方国家在文化上差异较大,除了一小部分热爱中国文化的小众人群和海外华侨之外,国外的受众很难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因而也就很难选择中国的文化产品。

此外,在双方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就会有不同的假设,因而对同一文化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读。例如,法国剧作家贝克特(Beckett)的名作《等待戈多》有一个英译本和一个中译本,英译本倾向于阐释它反映了基督教思想,而中译本则倾向于反映佛教思想。原因在于:英译本译者自身深受西方传统教义———基督教的影响,“上帝”在其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于是把剧中描写的诸如“拯救灵魂的某种力量”、“白胡子牧羊人”、“小牧童”等意象自然而然地与“上帝”及基督教教义联系起来,将其视为一出宗教剧;而中译本译者受中国最广泛的传统宗教——佛教的影响,潜意识地把这些意象与“菩提树”、“佛祖”及佛教教义联系起来[2]。不同国家的译者对同一作品的内涵做出不同意义上的解读,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对个人交际行为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说明了译者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国家受众群体的文化特点进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文化的巨大差异不仅会影响受众对文化产品的选择与购买行为,同时还会使不同的译者、编者和消费者对同一文化产品产生不同的解读。可见,文化差异在文化对外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面临的一个客观的文化原因。

二、语言障碍

目前,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产业中影响较小的一个客观原因就是语言障碍。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世界上有十多个国家将英语作为母语,七十多个国家给予英语以官方地位,并且中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一百多个国家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进行教学。国际互联网大约90%的内容使用的均为英语。普遍的官方地位、学习和使用人口的众多以及分布的广泛,已经使英语当之无愧地成为一门全球通用语[3]。因而,英语类的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先天的优势。虽然世界上不同国家学习中文的人数逐年增加,更多的人愿意主动了解中国文化,然而中文在世界上被使用的范围还并不广泛,能够读懂并精通中文的海外人士少之又少。中国文化产品的海外受众群还相对较小,海外市场空间非常有限,中国的文化产品还远远没有进入海外主流的文化市场。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出口他国时本身存在着语言这一客观的障碍。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语言也是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外很多学者都就语言与行为认知,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语言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自在物。具有相同语言的人们更容易进行交流,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更为一致,对本语言文化产品的理解也较为容易,对同一文化产品的解读较为一致。相反,不同语言的人们交流更为困难,对他国语言的理解总是停留在某个层面,很难深入地把握文化产品的真正内涵。英语是世界上被广为使用的语言,因而英语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受众较多,能够看懂和理解英语的受众群较大,因而美国和英国等英语国家在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和对外传播方面优势明显。相反,中国的文化产品由于中文使用范围的客观限制,目前在出口市场及对外传播方面很难与英文产品相抗衡,西方国家的人们更愿意选择自己读得懂的语言种类的文化产品。虽然,不同语言的文化产品可以被翻译成其他语言,但翻译效果和翻译成本还是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产品走向海外。

三、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

如果说中西方在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方面的因素是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所面临诸问题的客观文化原因,那么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方面的因素则是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所面临问题的主观文化原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代繁衍生息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人们总是用本民族的宗教、语言、历史、习俗来界定自己,文化赋予了每个人确定的特殊的文化身份[4]。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也可理解为“一种借助内聚力来维护本体身份的连续过程”[5]。世界文化应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各种文化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世界文化是世界上各民族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各国都应该对他国文化予以尊重和理解。当今世界,伴随着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也加快了脚步。然而,文化全球化并不是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现象,文化全球化中充斥着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彼此之间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充斥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文化霸权等行为。

1990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在这本书中,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的观点。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广泛重视,并引导了西方国家国际战略的调整。“软实力”是指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国民凝聚力等。“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诉求,它是一种通过吸引力、感召力和同化力而不是强力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6,7]。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大众传媒的各种工具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输出。西方国家充分认识到“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以文化为外部包装,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为核心内容,借助本国强势文化的力量,充分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侵略,以达到本国的政治经济目的。

同时,出于本国文化安全的考虑,西方国家实施各种相应的显性或隐性文化管制以限制他国文化产品的进入。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国家文化、民族凝聚力、社会繁荣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问题,西方国家对此问题非常重视。法国在国际贸易中著名的“文化例外”原则就是出于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考虑。此外,以英国为例,出版社在登记注册方面表面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只需按照要求具有一定的资金,先到政府有关部门登记,然后领取出版社的营业执照就可以。但实质上,英国政府对出版业的法律限制是极为严格的。英国直接和间接管理出版的法律除了《大》、《权利请求法案》、《权利法案》等性文件外,还有《版权法》、《出版物法》、《青少年有害出版物法》、《官方机密法》、《诽谤法》、《消费者保护法》、《图书贸易法》、《星期日贸易法》、《图书贸易限制法》等相当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出版业的各个环节都置于政府与法律的控制之下[8]。英国对于本国的出版社都会有如此严格的法律监管,可以想象,如果一家中国的出版机构想在英国进行出版活动将会面临多少困难和监管。总之,西方国家在文化输出和维护本国文化安全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这种宏观的大形势,也使得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传播到一些国家时遇到了很多问题。

中国在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过程之中,针对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分析受众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具体原因,但同时还需务实地分析文化本身这一要素。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具体问题在现象上貌似为政治或经济原因,但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反而是“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这两个客观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这一主观的文化因素。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应该认真地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深刻研究思考文化本身这一要素,制定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措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武晟.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9(7).

[2] 程宇敏.意识形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8).

[3] 雷江梅,吴波.文化全球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选择[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4).

[4] 袁其波.全球化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5]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6] 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

第8篇

【关键词】外贸谈判;文化差异;影响;对策

一、外贸谈判中遇到的文化差异问题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基础与根源,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模式。外贸谈判的开始、过程以及结果都会受到这种文化差异的影响。

1.沟通方式的差异

(1)语言沟通方式差异

语言是体现文化构成最直接的因素,也是导致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在外贸谈判不同国家语言沟通方式有明显的差别。东方国家人属于语义高关联度文化模式背景的人,说话通常采用间接或复杂的方式,显现出比较内敛;西方国家人属于语义低关联度文化模式背景的人,多采用直接或简单的沟通方式,比较直接。

(2)身体语言沟通差异

身体语言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表现,通过结合语言表述,将意图及态度更好的传达出来。在不同文化中,身体语言所表示的含义往往截然不同。例如:“点头”中国人是表示同意,希腊人是不同意,“摇头”则相反。这差别有可能给人带来错误的判断。

2. 价值观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价值的取向也有很大差别。在一些文化中被视若珍宝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的人可能对此嗤之以鼻。

3. 时间观的差异

不同文化具有不同时间观念。单一时间利用方式强调专时专用和速度,北美人、瑞士人、德国人具有此类特点。这造就了美国商人具有雷厉风行的谈判风格,紧凑高效,直接进入主题,决策迅速。多轴时间的利用方式强调“一时多用”,中东和拉丁美洲文化则具有此特点。南美商人不讲究准时参加谈判和宴会;巴西商人希望谈判时间相对长一些,初次报盘往往与实际价格差很远;日本人谈判的耐心是举世闻名的。

4. 人际关系差异

在某些国家特别是环太平洋国家,重视人际关系,人们的观念是在任何交易发生之前,应该先与自己的合作伙伴建立个人关系。在东方文化中,人际关系还包括复杂的社会联系和相互交往。

5. 风俗习惯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例如在美国,男子间见面是握手,如果关系很熟,妇女间、男女间都可亲吻面颊。日本人的问候方式一般是鞠躬,而不是握手,重视交换名片。

6. 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东方文化下的思维具有典型的整体式、螺旋式,倾向感性的特点。习惯于先从事情的大方面出发,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描述事物时一般不会开门见山,一般从自己的经验结合直觉先对事物进行判断。西方文化下的思维则具有典型的分析式、直线式,倾向理性的特点。重视事物的客观性,习惯于把整个事情分成几部分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整合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凡事讲究科学证据,喜欢明确表达出来。

7. 宗教差异

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数和佛教。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宗教在一些国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外贸谈判中,宗教的影响非常大,它是文化差异中最为敏感的因素。

二、文化差异对外贸谈判的影响

1. 文化差异对谈判风格的影响

不同国家人在其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谈判风格。

美国人谈判意向和目标十分的明确,习惯于迅速把谈判引向实质性的阶段,十分守时,办事效率高,法律观念极强,十分注重合同的签订。

加拿大人属比较保守型,反对夸大或贬低产品的宣传,英裔的商人相对来说更为严谨。

英国人受等级制度影响,谈判时注重对方身份、经历以及业绩,注重礼仪,谈吐文明、举止高雅,对合同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会做详细的商讨。

德国人严谨、沉稳和勤劳,非常的讲究效率,也非常守时,做事有板有眼,在谈判前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做出周密计划,按部就班照计划进行,缺乏灵活性和妥协性。

法国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意识,习惯上用法语,重视人际关系的交往,在尚未熟知对方之前,不会轻易与人做大宗生意,时间观念不强。

意大利人表现出独立并以自我为中心。谈判人员有很大决定权,喜欢讨价还价,习惯于身体的接触,时间观念不强。

俄罗斯人习惯于按章办事,缺乏灵活性,时间观念也不强。会制定详细计划,难作出让步,擅长讨价还价,对技术细节十分感兴趣。

日本人等级观念深,不愿和年轻谈判对手谈判,十分注重礼仪,彬彬有礼,团队精神是世界闻名的。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商人观念传统、思想保守,十分看重人际关系,每一项项目的达成都要进行几次访问,通过层层管理部门审核。

2. 文化差异对谈判中沟通方式的影响

具有语义高关联度文化背景的人,表达通常比较含蓄,谈判中通常用微笑、点头来表示和谐的愿望,需要通过推敲说话者的前言后语及表情来理解其含义、判断其意思。具有语义低关联度文化背景的人,喜欢将谈判中谈到的每一项条款都明确地写入合同,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强化。

3. 文化差异对谈判人员的影响

受文化因素不同的影响,谈判人员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谈判中东方人强调一切从大局出发,合作性强,西方人强调个人行为意图和思想,合作性不强。

4.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

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谈判时,持什么样的谈判立场和策略不同,如:着手谈判的方式、直接对峙还是间接对峙等。谈判者的不同策略会导致不同的互动模式。

5. 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

文化差异会对谈判的结果产生影响,尽管这种结果可能不是直接的,但是它渗透到了谈判的整个过程,导致不同谈判结果。比如,不充分了解风俗习惯,一个微小的动作就可造成误解,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三、外贸谈判中应对文化差异的对策

1. 进行外贸谈判前的对策

(1)尊重文化差异

必须树立正确的跨文化谈判意识,宽容地对待文化差异,尊重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使自己适应不同的谈判风格。

(2)做好谈判前充足的准备

充足的准备是谈判成功的关键因素,对谈判国的法律法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谈判的禁忌等进行详细的斟酌研究,在谈判过程中从容面对各种问题。

(3)精心设计谈判团队

必须细心选择谈判团队,考虑到团队间分工合作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善于分析、有果断决策能力的负责人;能精确传达信息的翻译;熟悉国际贸易惯例,有丰富的国内外营销谈判经验并对国内外市场行情了解的商务人员,还需要有专业技术、财务、法律人员等。

2. 外贸谈判过程中的对策

(1)寒暄对策

根据客户文化背景,进行谈判“正事”前适的寒暄,熟练掌握寒暄技巧,拉近彼此的距离,借此了解客户背景和兴趣,从而为选择适当的后续沟通方式提供重要线索。

(2)信息交流沟通对策

翻译人员应力争准确地翻译出双方的表达词语,正确理解谈判对手的非语言信号,充分了解对方价值取向和习俗等,避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信息理解错误障碍,从而避免可能造成的误会影响沟通效果。

(3)说服对策

针对文化差异不同,选择不同的说服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于人们特别重视人际间的交往与关系的谈判对手,应该与他们成为朋友而不只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

(4)让步和达成协议对策

面对谈判缺乏灵活性,作出让步十分困难的文化背景的商人,要清楚自己底线在哪儿,报价要稍高,在陷入僵局时可主动提出折中方法。对谈判灵活性大的文化背景的商人,一般要选择保持冷静,并时刻注意观察对方的动作及表情作出判断。

参考文献:

[1]郭建梅,徐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影响探析[J].中国商贸, 2010 (4).

[2]刘锦.浅析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时代经贸,2010(32).

第9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影响;对策

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想要熟练的运用语言,就需要了解其所对应的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贸易双方国家所形成的民族传统、生活习惯、思想行为等很多方面都有差异。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因此,了解西方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并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度,已成为当今一项重大问题。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

1.文化差异的体现

(1)文化的定义。文化是关于一个国家的特殊概念和价值观的系统,也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由于各自独特的地理和历史因素,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风格。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商业贸易中的不同表现正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思维方式。

(2)不同的文化形象和联系含义。单词的联系含义在不同的语言中都不相同。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同一物体有不同的理解和物理反应。这些都是联系含义和文化形象的代沟造成的。实际上,联系含义的不同和文化形象代沟应该属于文化信息代沟的范畴。

2.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

国家的文化背景不是单一因素所影响的,简单来讲,以下几个因素最为重要。

(1)地理因素。在不同地区生活的人们通常会说不同的语言,沿袭不同的传统,信仰不同的宗教。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自然环境会影响到其发展的产业结构,因此就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生活习惯,也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受内陆环境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中国人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但空间概念很差。内敛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中国人热爱和平的性格特征,却也使他们缺少冒险精神。相比之下,美国人富于冒险和扩张的精神。地理因素的不同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人通常语言谦逊有礼,美国人则通常直截了当。

(2)民族因素。民族因素的含义就是,不同的民族会在建立和发展的进程中形成自己的语言、风俗和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在饮食、着装、节日、礼仪和很多其他方面都有不同之处。人类从出生下来就要活在社会和自然的规则下,自然而然,不同民族之间的习俗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因此,中英的习俗差异覆盖了人们的社会活动到日常生活。下面以食物为例,中国菜以其味道鲜美和种类多样而闻名全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面条和粉条是不同的食物。面条是由面粉做成,而粉条是甜土豆或大豆做成。然后,面条和粉条在翻译成英语时都是“noodles”,在英国人看来,它们虽然由不同的食材做成,却是同一种东西,都是细长条状,放至滚热的汤水中煮。

(3)经济因素。举例来说,美国的经济发展的很快,美国人民的生活就更富裕。大多数美国公民都有足够的资金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之后,就更注重生活质量。每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都很强。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人们更关注食品和衣物的问题。从这点来看,经济差异也是文化差异的一种反映。

(4)宗教因素。宗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为了理解英语文化和避免误译,我们首先要知道西方的。很多英语谚语都和宗教有关,大多来自于圣经。对于大多数不熟悉基督教的中国人来说,理解这些谚语表达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5)价值观因素。价值观是有关人们对于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的概念,它包括了时间观、财富观以及对生命和冒险的态度。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观点,原因就是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中。比如,西方国家的父母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他们鼓励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然而在东方国家,父母通常会把孩子宠坏。他们总是帮助孩子们做一些本来他们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所以,随着孩子们长大成人,他们越来越依赖父母。这就很好的说明了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价值观。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业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国际商务贸易的交流中。商务英语要求语言准确,用词精炼,用语礼貌,不仅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有专业的商务知识,也要具有很高的语言文化素养。

1.商务英语的特点

(1)商务英语体现丰富的文化底蕴。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分支,作为一种语言,它一定是依托文化又反映文化。商务英语中也有很多词汇与西方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要了解有关的西方文化,尊重不同文化,力求对商务英语的熟练运用。

(2)商务英语要求直接实用。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财富,因此,商务活动中运用的语言必须简练、直接,不讲废话,不多铺垫,只有最直接最实用的翻译才能更加有效地反映贸易双方的诉求,保障各自的权益。同时,商务英语应该注意礼貌,只有礼貌地进行交流,才能促进双方的沟通与合作。

(3)商务英语要求专业准确。商务英语中大多数词汇都是专业词汇,要求用词准确、没有任何歧义,无论用什么语言,在什么文化背景下,人们都能够理解,不以人的意志情感为转移。在国际商业活动中,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不同,对同一个名词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商务英语词汇专业性强,不允许存在歧义。同时,为了简洁方便,商务英语中打两次回都使用缩略形式,包括首字母缩略词、拼缀词等,这样才能写出简洁而又符合标准的商务文书。

在国际贸易中,我们会经常用到专业术语以及一些生僻的用语,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翻译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很高,对商务活动中的相关术语都有所了解。另外,商务英语要求语言的严谨性,词汇、句式等都要十分严谨准确,简明易懂,这也就要求翻译者的语言组织能力要达到较高水平。

2.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1)句式结构复杂。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中,为了表达客观准确,经常使用长句和复杂的句子结构,特别是合同及相关法律文件。商务英语表达中,为了逻辑严密准确,主题突出,人们经常使用长句、从句和被动语态。而为了避免长句“头重脚轻”,商务文书中也频繁出现倒装句式。为了解释的权利和责任明确,避免逻辑漏洞,并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严谨的逻辑英国业务的需要,这也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修辞手法。在商业广告和商标中,商家通常运用简单而温馨的语言。很多修辞手法比如类比、拟人、双关、押韵、反讽、同音异义等,都是极其常见的,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增添了语言的美感和韵律,更是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三、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本文主要就商务英语中广告和商标的翻译进行研究讨论。

1.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广告是对现实风格最明显的反映,其格式和内容均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广告的设计者面对的受众是拥有相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人群,而广告的翻译者则面对拥有完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人群。

广告翻译是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同时也是最令人享受令人惊喜的一部分。成长环境不同,从而导致的文化、态度和思想不同,对一些词汇的理解也就自然不同。

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十分强调集体主义,互助精神和团队合作,一些广告语就展示了这一点,如“中国造”(海尔电器广告),“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联通公司广告)。中国广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产品的专业资质和受过的荣誉会被一再提起,因为中国人潜意识中追求名利,崇拜成就。因此,诸如“中国驰名商标”“质量信得过产品”等语句在中国的广告中频繁出现。

在西方国家,人们的价值观与中国人不同,他们强调并鼓励创造性思维和个人主义。因此,在英语广告中,频繁出现的是有趣的独特的词语,比如“Just do it.”(耐克广告),“Impossible made possible.”(佳能打印机广告)等等。又如另一则广告“Father of All Sales――15%to 50% off”,而很多英语学习这并不了解,“father”这个词在英语中不只有“父亲”的意思,也可以代指伟大的人或者事物,比如在美国密西西比河被称为“Father of the waters”,然而,在中文中,“父亲”一词并没有这一文化含义。英语的广告正是运用了这一独特的文化含义来表达,翻译者不能把它按字面意思来翻译成“全场八五折到五折的爸爸”,而是应该在充分考虑目的语文化的基础上,它的中文译文可以是为“清仓甩货,全场八五折到五折”。

思维模式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指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曲折的,而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笔直的。换句话说,中国人喜欢用不明了的语言来暗示真正的意思,而美国人说话简单直率。举个例子来说,“The Taste is Great.”(雀巢咖啡广告),“Enjoy coca-cola.”(可口可乐广告),这些广告都是用简明的语言、直接的方式传达了商品的核心信息,从而缩短了消费者与商品的距离。

2.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商品的商标也拥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要将其翻译出原本的意义,需要以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好的商标既要概括出商品的特点,又要易于人们识记,这样消费者才愿意关注并购买这件商品。成功的案例有很多,比如“可口可乐”,人们一看到这个商标就会联想到这个饮料很好喝;德国著名汽车品牌“奔驰”,既能体现出车的华贵,又暗示了车速飞快,赢得了中国市场。个人认为保洁公司的一些商品名称翻译得极好。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认真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化, 从而迅速打开了市场。他们将公司名称 P&G(Protector and gamble) 翻译为“宝洁”。“宝”比喻产品质量优秀,“洁”则说明该公司主要经营日用洗护用品。宝洁公司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十多年,其产品一直畅销不衰,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的汉语名字都是经过广泛调研的结果,如意译的Rejoice(飘柔)、音译意译皆有的Safeguard(舒肤佳)、Head and Shoulders(海飞丝),还有Pantene(潘婷)、Olay(玉兰油),Colgrate(高露洁)、Tide(汰渍)等,无不在中国享有盛誉。

四、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1.理解商务词汇的文化内涵

商务英语翻译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文化的碰撞,若想要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译者必须充分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一些文化意象,并在目标与文化中找到一种最贴近的对应的文化词语。理想的状态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有一个交融点是最好的,但如果两种文化之间关于某个词汇没有共同意象的话,译者就应当借助语境推测法来对其文化涵义进行判定,运用自己对两种文化的了解,译者便可以通过一定的转化和创新来进行翻译。

2.掌握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

(1)套句翻译。商务文件中一些常用的句式都有固定的翻译方法,如:

We are in receipt of your letter.(我们已收到来函。)

We have acknowledged your letter.(来函已获悉。)

(2)增减词量翻译技巧。根据语境和语的表达习惯之间的逻辑关系,译者可以在数量上增加或减少词而不导致原义的变化,如:

All cash bonus shall be subject to income tax.

译文:所有现金红利,均须缴纳所得税。(根据汉语行文习惯,增加动词)

(3)运用四字结构。在汉语中,最简洁凝练的莫过于四字成语,译者同样可以将其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中去,例如:

Work on small profit margins, cannot grant open-account facilities.

译文:薄利经营,无法赊帐

五、结语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更是两种文化的传递。翻译需要克服在创造广告或是商标时显示的最核心的文化冲突,了解受众的心理以决定是否要回避这些问题,并充分掌握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商务英语是为商业活动,所以译者必须了解文化差异与翻译原则。同时,随着商品市场的准确定位,译者应该忠实地反映商品信息和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达到避免创作中的文化冲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特点等方面的探讨,为商务英语翻译从业者提供了一些建议,并希望中西方商务贸易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Eugene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1.

[2]Mu Yan.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English Brand Name Translation[D].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

[3]陈柳悦.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怀柔学院院报.2009(11):1671-9743.

[4]来东慧.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01):1009-1750.

第10篇

关键词:中西政法文化;法治

一、从“法”看中西法律观念

法,在中西文化传统中,都具有社会规约、政治效用的内涵,但在具体语境中又拥有不同的文化解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法”等于“刑”,也有规范、方法之义;在古代政治中,执政者用“刑”来铲除恶行来维护法,进而达到“天下之平”的社会理想。法,在汉字中原为“”。

许慎解“”:“刑?者、Pf也。易曰。利用?人。以正法也。引伸凡模之”。《尔雅・释估》:“律,法也”[2]。

从西周的《吕刑》到《大清律例》等,尽管法的名称有变,但所有语境中,“法”仍是指以刑法为手段,维护政治安定之用的工具,等同“刑”,所以我们有“律学”而无“法学”。[1][P254]

在西方政法传统语境中,“法”不仅容纳了“刑”的制度内涵,还具有更丰富的形式,及超验文化的寄托。

西方在希腊罗马时期就具有了多元的法律:氏族法与城邦法,公法与私法,自然法、万民法与市民法等等――从类别上已经超出了刑法。此外,西方古代学者对于“法”的思考不止于实践形式,还探索法律的本质,并以此论证实在法或制定法[2][P42]。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我们需要的是解释法律的本质,而这个本质需要从人的本性中去寻找。”[2][P41]许多西方学者都对其本质进行思考,由此孕育了法学。

从中西方各自的语境中看“法”的内涵,中西的“法”是不能完全对应的。中国的“法”没有超越实用功利,而西方的“法”具有了政治的超越性追求。

二、从“正义”看中西政治理想

正义是西方政法文化的核心词语。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正义”被定义为“乃是使每个人取得他的权利的一个固定而永恒的力量”[3]。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正义是一种辨别善恶的德行,也体现一种完成正确行为的品;而法律应是正义的体现[4][P231]。

在西方语境中,“正义”(justice)一词常与“法”、“权利”有关。Justice有许多同根词[5]:在西方,罗马神话中“正义女神”(Justitia)是公正的象征,也是近现代法律的象征;德语有justiz(司法)、justiz(司法部)等词,英语也有juridic(司法、司法的)、juristal(法理学的)等词。此外,英语中right(权利)的同根词righteous、rightfulness、righteousness表达了公正、正义之义;在德语中,recht(right)具有正当权利之义,相关同根词有: rechtsanwalt (律师)、rechtssystem(法制)等[5]。“正义”、“法”、“权利”已经形成了一种内在不可分割的关系。

正义并非天然与“法”和“权利”相连。在古希腊人那里,正义还只是一种永恒宇宙秩序,尚未达到以上理想秩序的规约[6]。

正义的“权利”之意在伊壁鸠鲁那里得以点亮,他认为“正义乃是引导人们避免彼此伤害和受害的互利的约定” [6]。西塞罗进一步肯定了正义权利的永恒价值:“根据自然法,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我们都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4][P233]。可见,在西方政法传统中,政治权力应来自于“法”,而“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核心价值“正义”,也维护先验的自由权利。自由权利是正义所体现的精神诉求,也是西方政治理想的追求。

“正义”在中国传统中并没有意义完全能够对应的词语。除了解释古典经传的“正义”之义,“正”“义”很少联系使用;当“正义”作为复合词出现时,则是动宾结构,“正”是使行为和事物符合秩序或规范,而“义”,亦“仪”:义,不仅是“羞恶之心”和宜于他人的行为,在儒学中它还是一种被列入“五常”价值典范,常与“仁”并列,是对个人品格的道德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 ,“利”是一种与“义”相对的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7.

[2]严存生.探索法的人性基础――西方自然法学的真谛[J].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2007.

[3]黄克剑.正、义与-正义――中西人文价值趣求之一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礼治与法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第11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走出去”;发达国家海外投资;公司治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211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大,各级政府也对“走出去”的项目提供大力的支持,让企业在投资并购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政府资源,鼓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加快走出去的节奏。将“走出去”按投资目的地进行细分,国有企业在亚非拉等欠发达国家的进军步伐显然要轻盈得多。一方面,发达国家对于当地劳工保护和其他强制性标准,将国内引以为傲的廉价经济劳动力和原材料挡在其国门之外;另一方面,不熟悉的投资环境和严格规范的法律环境又对国有企业“走进去”形成了另一堵高墙。可见,国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人才、文化、公司治理等问题上,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1主要问题

11人才问题

近些年,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越来越多地在跨境并购中扮演起主要角色,其中涉及商业、技术、当地法律法规、商标注册、税务筹划等利益性问题都需要优秀的人才团队,使得“走出去”成为一场人才的大会战。世界著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史宾沙管理顾问公司通过他们对中国企业长期的观察、咨询和服务提出,人才的挑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的挑战。人才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11人才水平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肩负了很多的社会责任,在薪酬方面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在自主性和灵活性上具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对人才吸引力不足。而人才恰恰是影响了一个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虽然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已广为传诵,但是确实由于各种原因,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在海外投资方面,具有相关的技术或管理能力又在语言方面沟通力强的人才更是欠缺。

112人才培养方式问题

相对于直接从外部聘用有相关经验的人才,国有企业在内部管理中更倾向于通过知识和经验的内部传承以及个人在工作中缓慢摸索学习的方式培养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思路在国内管理运营中具有一定优势。一方面国内人工成本相对于国外低廉;另一方面是企业对国内的规则制度熟悉程度很高,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但是在海外投资中,如果采用同样的方式,员工的培养成本将大幅度增加,因为海外项目风险高,特别是法律、税务等方面的风险,在发展过程中运用不熟悉游戏规则的新人,一旦犯错,对企业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

12文化问题

德勤在其出版的《中国企业并购后文化整合调查报告》中指出60%的企业并购并没有实现其期望的商业价值,其中2/3的失败源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文化问题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尤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是一个必须处理好的问题。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去”因为文化冲突而失败,包括TCL并购法国汤姆逊、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等都是由于两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不同的文化差异,导致的结果。

从思维上来说,西方人喜欢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中国人更习惯使用较为隐晦的表达方式,以避免尴尬。但这种表述方式让西方人无法理解,更糟糕的是,西方人因为无法理解可能会按照他们希望的方式对内容进行解析。因此与西方人交流中,直截了当地表达才不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从工作方式来说,西方人喜欢在大的框架前提下进行更多自主性的工作。例如,他们更喜欢在董事会审批完的预算框架下完成规定的任务,不希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人指手画脚,也就是说只要前期给出了预算,在后期执行过程中,领导不应该再进行干预,除非该部分工作超出了预算。相反,国有企业在国内的工作方式却不一样,领导的管理可能会触及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内部环节,形成对公司各部门的微控制。在这样的文化差异下,西方人往往不适应中国式的管理方式,他们不会意识到中国领导都是这样的工作方式,而容易误会为领导是出于对自己工作不信任的行为,同时,中国领导会误解为当地下属不注意沟通或故意隐瞒工作,长此以往,双方信任感急剧下降,最后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

另一个中西文化差异的例子是日常工作的沟通方式。在国有企业内部沟通中,员工更喜欢采用面对面或电话沟通的方式,邮件沟通被视为极其低效的方式。但是在管理海外项目中,邮件沟通非常重要。邮件的作用不单单是清晰地记录沟通的经过避免误解,而且对于划分责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两种沟通方式差异的原因其实是中西方社会基础不同。西方国家是法治较为健全的社会,讲究契约精神,国民的法治意识较强,通过法律对自己的权利进行维护的现象十分常见。因此,西方人认为纸面记载的内容是可以追溯的证据。例如针对一个突发事件,下属通过邮件向上级进行汇报,需要上级及时做出反应,如果上级没有快速反应导致公司损失,邮件便是让下属免责的证据。而中国社会更多体现为人情社会,人与人的沟通、关系、和谐更为重要,中国人认为就算出现上述情况,也没有必要升级到法律层面,应该协商解决,符合中国文化中的“和气生财”思想。这也导致了中西方员工在沟通中的矛盾。

13公司治理问题

公司治理的差异其实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由于前述的契约精神,在公司治理方面也体现了这种精神。公司根据公司章程要求,依靠管理团队对公司的日常业务进行管理,董事会只对章程中规定的需要其决策的事项进行决策,不插手公司的日常经营工作,只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反观国内的国有企业,由于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很多经营层面的项目都需要上报上级主管机关,获得批准后才能执行。

同时,按照西方人的经营理念,股东只管根据章程约定按时缴纳股本到期分红,管理团队根据委托关系,在公司各种制度的约束下对公司进行经营,为股东创造财富,股东可以通过董事会对经营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查。按照国内的惯例,以董事长为代表的董事会可以对公司日常业务进行管理,董事长可以越过管理层直接管理各个职能部门。这种做法在国企中很普遍,但是到了西方是行不通的。因为根据公司章程,任何部门都没有向董事长汇报的权利,只有管理层的汇报路线才会是董事会和董事长,董事会的所有信息都是来自于管理层。很多国企海外并购后,由于不熟悉当地市场,都会依靠当地的管理团队,而股东则通过控制董事会来控制公司。如果公司制度不能很好地约束管理层团队或者董事会成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管理层团队就可能对向董事会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绑架整个董事会。

2解决方法

21人才问题

在收购谈判阶段,尽职调查主要围绕项目的可行性、风险和合同条款等方面展开,企业一方面可以聘请专业的机构对各方面的风险进行调查,给出意见,另一方面也应该聘请专业的培训机构对企业内部人员这些方面的能力进行培训,培养出企业自己的内部专业团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和今后其他海外并购项目储备人才。

在投资运营阶段,除了在国内进行岗位的专业培训之外,将员工派遣到当地公司进行短期有针对性的培训不失为明智之举。这个学习的过程,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增加了员工的专业知识,同时员工也可以深入了解到企业在当地的日常运作状态、各个部门的运作机制及当地人的工作方式,带着新的理念与国内的管理团队进行沟通可提高沟通和决策的效率。

22文化问题

文化问题的解决非一朝一夕,在投资初期可以通过建立一套健全的、双方(中西方)都认同的公司管理制度来进行。在制度建立之后,企业应严格按照达成一致的管理制度对当地管理者进行监督和考核,检查公司的管理制度是否被管理层所认真遵循。在执行初期可能存在抵触情绪和沟通不畅的问题,但通过长期的合作,双方会慢慢建立信任,股东方可逐步放权。

这套公司管理制度需要很好地将当地的法律法规惯例与国内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完美地融合起来。因此,需要在此方面有较多经验的国际大型专业机构来完成,同时还要海外当地的分支公司和国内的分支公司给予配合。因为文化差异问题,如果单纯寻找海外当地的分支咨询公司来制作,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如果该公司有国内的分支公司能提供协助,那么无论是沟通和理解都会更有优势。

23公司治理问题

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掌握公司的控制权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董事会管理整个管理层。该方式要求董事会成员充分具备当地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并且他们的知识能力可以全部覆盖人事、风险、财务、经营等整个公司运作各个方面。另一种方式就是直接让股东方可以信赖的、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人进入管理层,从而控制企业的经营。

但现实中,无论是董事会成员还是管理层的人员,在投资初期,符合要求的都是凤毛麟角。因为该类人员需要符合两个要求,第一是满足信任和认可度要求,国有企业通常会信任内部培养的员工,对于外聘的员工由于了解时间不长信任感和认可度都较低。第二是能力要求,从具备对国外企业经营的能力角度而言,对于长期在国内国有企业工作的员工,要求他们熟悉国外的法律法规惯例,充分具有国外工作经验,这个要求本身就是荒谬的。因此对于没有海外分支机构或者海外投资经验较少的企业,无论是从董事会层面进行控制,还是从管理层上进行控制,都是很难做到的,而我们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面临这样的难题,即具备相关能力的员工得不到股东的信任,被股东信任的员工不具备相关能力。

面对国有企业内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帮助股东经营企业的问题,只能通过在海外进行物色,挑选出具有相关能力并且能够服从国有企业控制的人选来担当这些职位。这一过程较为困难,在对海外市场不熟悉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当地猎头公司进行物色。因此,在简历筛选阶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选定了合适的管理人员之后,要进行充分授权,给予足够的信任,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3结论

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问题。由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间不长,很多企业正在经历摸索中不断交学费、不断地成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地培养自身人才,不断地建立和完善适合双方文化和习惯的监督管理体制,不断地充实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知识结构,不断地采用完善自身能力结合向有经验的企业学习的办法,才会让国有企业“走出去,走进去”的步伐迈得更加轻盈,真正发挥海外投资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英语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双向浸润

一、中西方文化双向浸润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所处的重要地位。美国语言学家ClaireKramsch说过:“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密不可分。”胡文仲教授提出,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同时发展两种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和社会能力(socialcompetence),即文化能力(cross-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可见,语言学习必须包含文化的学习。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忽视文化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重语言能力、轻文化意识不少教师受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的影响,过分注重语言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具体表现在:备课时只着眼于教材中的字、词、句、篇,教学时只满足于知识点的巩固与记忆,不重视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渗透。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际时自然而然地以各自母语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指导自己的言语交际行为,结果缺乏目的语文化浸润的语言学习者虽能说出语法正确的话语,却常常表达不得体,令人费解、尴尬,或是闹出笑话,导致交际障碍和交际失误,达不到顺利交际的目的。2.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还有人片面地认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就是指英语文化。为了避免母语文化的干扰,有些教师刻意回避汉语文化,甚至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轻视中华传统文化,以至于学生在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仍无法正确、流利地用英语介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比如,很多学生都熟知各种西餐的英文单词,却不知道日常中餐的英文表达法。这类现象中的“重症”被学者们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症”。3.重讲解输入、轻浸润体验文化教学的途径很多,讲授法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课堂上遇到某种文化现象时,教师一般是口头讲解,或在PPT中以Tips的形式呈现。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文化体验,课堂上一带而过的语言讲解很难在小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更不要说今后在跨文化交际中得体运用了。以上这些当前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值得大家正视和思考。经过多年文化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准确把握文化内涵,设计好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双向浸润,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西方文化双向浸润的主要内容

文化,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关于文化的界说,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勃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统计了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164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其中,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首次把文化作为中心概念提出,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将其系统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则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这与200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表述是基本一致的。准确把握外语教学中文化的内涵,是英语教师实施文化教学的基础。然而在“文化意识”的二级目标描述方面,新课标却有所修订。让我们对比一下其中的微妙变化:“文化意识”分级目标对比一览表从上表不难发现,2001年版课标中“文化意识”7条二级目标几乎全部着眼于“英语国家文化”,而新课标新增的“了解一些日常交际中的中外文化差异”,则打破了这一局限,提醒广大英语教师英语教学不能仅关注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还应关注中外文化差异。英语课堂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但也不能“全盘西化”,应将中外两种文化进行适当的关联和对比,以增加跨文化的敏感性,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在各科课堂上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凭老师的自觉行为,随意性较大,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做到“三结合一归纳”,即结合新课标的文化意识二级目标,结合课内外英语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归纳出至少以下五大类的中西方文化因素,以多种途径实施双向文化浸润:1.日常交际(称谓语、问候语、赞扬语、请求语、道歉语等);2.饮食文化(食品饮料、用餐礼仪等);3.文体活动(休闲娱乐、体育赛事等);4.节日文化(中西方传统节日、国际性节日、校园文化节等);5.国家文化(首都、国旗、标志物等)。文化教学的内容分配上,低中年级一般以“日常交际”和“饮食文化”为主,高年级则侧重于“文化活动”、“节日文化”和“国家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早,基础好,兴趣浓,能力强,也可参考新课标文化意识五级目标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增删取舍,进一步拓展中西方文化浸润的范围,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三、中西方文化双向浸润的基本策略

所谓“文化浸润”,指的就是英语学科中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浸入法,即“于无声处”教文化。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文化气息自然弥散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程内外、课堂内外的各种渠道多维立体地浸润多元文化,让学生置身于文化体验之中,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同时,尝试用英语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加强培训研修,提升教师跨文化素养英语教师不但承担着语言教学的任务,还是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自身跨文化交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化教学的成效。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浸润中西方多元文化,教师不但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以英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的精髓,并具备用英语准确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并服务于语言运用。英语教师可多阅读一些介绍中外文化的书籍,观看CCTV-9电视节目或中西方文化专题片,积极参加文化社团以及对外交流活动,亲身体验多元文化的熏陶与冲击,不断厚底蕴,强师能,提升教师核心素养。2.关注文化因素,拟定课堂教学多维目标课堂是实施文化浸润的主阵地。备课时,除了遵循新课程理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设计三维目标之外,还应结合英语的课程性质和学科特点,将与所学材料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文化教学目标,关注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关联与差异,凸显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频共振的现代教育理念。例如教学numbers时,可将文化目标拟订为“了解和比较中西方幸运数字和不吉利数字”;教学colors时,则可让学生“了解各种色彩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含义”;教学family时,可“了解中西方家庭成员的称谓语”等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长文化知识,开阔文化视野,感受中外文化的丰富多样。3.通过对比融合,发挥母语文化迁移作用“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不是零起步,而是以母语为起点的。”德国的英语教学法教授Butzkamm也有一个极好的形容:“母语不是一件外衣,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室之前可以将其脱下,弃之。”恰恰相反,它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都会随着学习者登堂入室,在不同的阶段以它自己的方式发挥作用,与其强行将母语置于英语课堂之外,还不如保留而合理利用。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事实证明,母语表达能力出众、逻辑思维能力强、语言反应敏捷的学习者往往也拥有更好的外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努力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来促进英语学习。比如语音迁移(PhoneticalTransfer)。汉语拼音与为英语单词注音的国际音标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英语音标的辅音/p/、/b/、/t/、/d/、/k/、/g/、/f/、/h/、/n/、/l/、/s/、/z/等和汉语拼音的声母p、b、t、d、k、g、f、h、n、l、s、z等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几乎完全相同;英语元音也与汉语拼音的韵母有着相似之处,都是构成音节的“主心骨”,发音都比较响亮,所以在语音教学时,可借助汉语拼音的正迁移,引导学生边听边看口型边体会两种语言的发音特点,帮助学生突破语音难关,享受自然拼读的乐趣。此外,词汇迁移(LexicalTransfer)、句法迁移(SyntacticalTransfer)、修辞迁移(RhetoricalTransfer)等,也都有利于学生在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和融合中,减少对目的语的陌生感和畏难情绪,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4.强调理解运用,改进评价的方式与内容中西方文化浸润的效果需要通过评价手段进行检验和评估。尽管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运用与交际,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但也不能无视考试,毕竟这也是一种量化测评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进行考查评估,会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小学英语试题中应增加情境对话的分量,让学生通过理解整个场景和上下文,选择符合文化习惯的恰当表达,尽量减少脱离语境、机械无趣的语法题。该题的三个选项中,A和B两个选项都很具“中国特色”,句法上都没有问题,但却都不符合西方礼仪和英语表达习惯;最得体的应答应为C选项。阅读理解题更便于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对比。例如学完六上Unit1Theking’snewclothes这篇童话以后,可在随堂测试中呈现《伊索寓言》中的FarmerGreedyandHisGoose,要求学生写出汉语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学生读懂全文后很快能找到答案——“杀鸡取卵”,两则寓言惊人的相似令学生感到惊喜。除书面考试以外,还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评价手段,如双语阅读积点卡、中西方文化知识竞赛、问卷调查、文化小达人评选等等,都有利于激励学生更多关注中西方文化。5.围绕中西文化,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地获取中西方文化信息。双语绘本阅读、中西文化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文化之窗小报展、中西美食汇、读者剧场等等,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学生积极参与,浸润于浓郁的文化氛围,乐在其中。例如,高年级英语综合实践活动AbiteofTaizhou(“舌尖上的泰州”),让学生分组实地寻找并拍摄本地特色美食,上网查询或请教英语老师,了解它们的英文名称,制作成PPT,尝试用英语推介泰州具有传统特色的美食文化,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再有,可以在中年级举行英汉金句书法比赛,学生在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双语格言和谚语,分别用中英文书法作品进行展示,不仅规范了书写,强化了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更浸润了文化,陶冶了情操。“外语学习者首先须树立起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承认各民族文化皆具合理性。”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双向浸润,正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积极、开放、合理的文化意识的需要。为此,教师应正视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缺失的现象,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真正担负起在英语教学中浸润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文化守望者。

【参考文献】

[1]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59-64.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