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

时间:2023-08-09 17:32: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

第1篇

一、要恰当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好动、好奇,不仅难以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而且总是爱为什么。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式。这样,教师可以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将讲故事环节引入课堂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内容都与小学生的生活有关系,而且很多课文本身就是一则故事。这些课文内容的设置是为了让小学生通过学习能明白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或者学到一些生活常识。在教授这类课文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引进来,或者教师讲给学生听,或者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将不只是一味地学习课本中的知识,而是可以自己发言或者与人交流,在无形中就会提高参与积极性,感受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第二,让小学生以作者的角度将课文的故事情节叙述出来。除了让小学生讲故事外,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课文时,还可以让小学生以作者的身份、从作者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如果学生能够将故事情节从作者的角度叙述出来的话,就不仅体现出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且也证明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积极发言和表述会体会到成就感和乐趣,这在无形中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要优化课后作业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从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教学方式多样性等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也要提升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小学语文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使得课后作业的趣味性更强,以促使学生积极认真地完成作业。小学生天动好玩,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要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将小学生的课后作业局限于抄、读、写的范围内,要设计可读、可写、可看、可玩耍的作业类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实际开展来看,趣味性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同时对学生的整体能力形成良好的培养。而这一切的实现,课后作业是重点,因此教师应通过课后作业的趣味性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为了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对课后作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明确课后作业的设置目的,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设置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并巩固课堂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趣味性,就要明确课后作业的设置目的,并对课后作业的设计方法进行优化。第二,要更加关注课后作业本身的趣味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设置课后作业时,小学语文教师应选择有趣味性的内容,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课后作业,使学生的课后作业既能够满足趣味性需要,也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要,起到提高学生成绩的作用。总而言之,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积促进作用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的趣味性,而且还要重视课后作业的趣味性设计,以便更好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多实践,并且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力求用更多更好的方式方法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

作者:郭美瑛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滨河路小学

第2篇

可见,作业是带有明确目的的,而且作业的目的是多元的,作业不仅要发挥其影响学生学业的功能,还要发挥其影响学生成长的功能。

一、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典型问题

笔者调查发现,目前高中英语作业设计主要存在因目的意识缺失导致的盲目作业和因目的狭隘而导致作业单一等问题。

(一)因目的意识缺失导致的盲目作业

有教师在完成NSEFC Book 3 Unit 2的“Come and Eat Here”阅读教学后,要求学生完成课本第11页阅读理解部分的第2~5题。其中,第4题的题目为“Divide the passage into 3 parts. Give the main idea in each part and then retell the story in your own words”。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该教师已经让学生为该课文分段并给出段落大意。因此,布置这样的作业是让学生在重复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在不假思索地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养成机械完成作业和应付的习惯,逐渐失去对作业的兴趣,做作业的积极性也会因此而削弱。

显然,该教师没有从作业的目的出发思考作业的合理性。其实,作业的目的是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作业的目的直接影响作业的选择和设计。

(二)因目的狭隘导致的作业单一

笔者对某高二英语教师布置的21天的作业做了统计和分析。该教师布置的作业全部为书面作业,且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其中有12天的作业为课堂教学的相关配套练习或作业本上的阅读理解,每天2~4篇不等。对作业中阅读理解题的大量存在,该教师的解释是“英语考试成绩和阅读理解能力正相关,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主要靠训练,有必要把阅读理解作为常规作业来要求”。而只布置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书面作业的原因是“学生对笔头作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口头作业,学生不把口头作业视为作业。另外,学生只把独立完成的作业看成是自己的作业,而把合作完成的作业看成是组长或合作小组内某(几)个英语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作业”。

可见,该教师布置的作业形式比较单一,以独立完成的书面作业为主,且形式以常见的考试题型为主。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对作业目的认识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窄化了作业的功能,把原本有着丰富功能的作业矮化成了服务于考试的教学活动。

二、高中英语作业设计对策

作为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业的设计应该和其他教学环节的设计一样,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深思熟虑的产物。教师要充分重视作业之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同时,要树立起作业设计的目的意识,并且拓宽作业设计的目的范围,使作业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长。

(一)考虑作业和教学目标及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

作业和课堂教学其他环节共同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它和课堂教学其他环节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们都服务于共同的课时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像重视课时目标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一样,重视课时目标和作业之间的关系,像重视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样,重视作业和这些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在课时目标的统领下设计教学各环节,包括作业的设计。

为了使设计的作业与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合乎逻辑,并和其他教学环节共同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应在设计作业时做到以下几点。

1.紧扣教学目标 让作业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活动及其作业的依据,有着良好目标意识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了然于胸,并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有助于目标实现的作业。然而,教师常因过多关注作业形式而忽视了作业设计的目的,忽略了作业和教学目标之间的本质联系,导致作业无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某教师为NSEFC Book 2 Unit 1的“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阅读教学所设置的语言知识目标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上下文和构词法等猜测部分生词与短语(如:amaze, design, troop, artist, reception, remove, former, belong to, at war, in return等)的含义,从而使它们不影响阅读及其对文本主要内容的理解”。该课时的作业之一为“假设你是某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专员,为你所保护的文化遗产设计一份海报,主要内容为该文化遗产的基本历史、目前情况及保护措施等,以引起人们对该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的重视”。对其设计的作业,该教师解释说她的设计意图是“在了解琥珀屋的历史故事后,让学生在查阅资料和制作海报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并巩固本课所学词汇,并进一步体会文化遗产的珍贵,强化他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然而,仔细分析以上语言知识目标可知,本堂课对生词和短语的处理是为“不影响阅读及其对文本主要内容的理解”而只停留在词汇含义层面上的教学。也就是说,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只是了解生词的含义。而如果像该教师解释的那样,为某文化遗产设计海报的过程中,学生要“尝试运用并巩固本课所学词汇”。那么,该作业的要求就超出了本课语言知识目标的范围。可以预见,只了解有关生词含义的学生是无法完成运用这些生词设计海报的作业的。因此,该作业只能给学生带来困扰和焦虑,并无助于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反,能在明确目标指导下设计出有针对性作业的教师总有很强的目标意识,并能让其设计的作业源于目标,并服务于目标的实现。比如,有教师为有着同样语言知识目标的上述阅读教学课设计了一道根据所给解释填写单词或短语的练习(见图1)。其实,该作业只是根据具体学情对课本第3页练习一做了适当的增加和删减。然而,在做这项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再一次接触这些生词,强化和巩固了他们对这些生词含义的理解,事半功倍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基于教学活动 让作业成为教学活动的延伸

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作业和之前的教学环节有着内在的联系。前面的教学活动是支持学生完成作业的基础,作业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合理延伸。然而,教师常因忽视作业和其他课堂教学活动的关系,而设计出或与其他教学环节重复,或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脱离、割裂的作业。

NSEFC Book 2 Unit 1的“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阅读教学后,某教师布置学生“用图片的形式画出Frederick I, Frederick William I, Peter the Great, Catherine II, the Nazi army等与琥珀屋的关系”。而在该阅读课过程中,教师已经要求学生完成课本第2页的练习一,即把人物名字和其对琥珀屋所做的事进行匹配和连线。可见,除了以画图区别于连线的形式外,该作业和上述课堂教学活动是重复的。虽然,学生能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较好地完成该作业,但该作业会因其重复劳动而降低学生的作业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一文讲述了琥珀屋的历史,主要涉及不同人物或人群与琥珀屋之间的关系。在阅读教学课上,笔者设计了一个阅读填图活动(见图2),让学生阅读文本并找出能反映琥珀屋历史的关键词,即人物/群(who)和该人物/群对琥珀屋所做的事(what),并将它们填在图2的方框中。在这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作为对该主要教学活动的延伸,笔者让学生在课后扮演新琥珀屋的讲解员,再次利用这张图及其所填的关键词,向游客介绍琥珀屋的历史。这个作业既利用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果,又使它得以提升。因为有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铺垫,学生没有无从下手的惶恐,同时又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课堂教学活动成果,实现了从知道“谁”“对琥珀屋做了什么”到能简要讲出“谁”“对琥珀屋做了什么”的延伸和提升。

(二)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所谓教书育人,教书不仅仅是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培养技能。同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业也应该承担促进学生作为个体成长的职能。

实际上,作业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业的目的,作业目的的多样性一定得通过多样的作业形式来体现。考试并非作业的目的,至少不是作业的直接目的或最终目的。只有不囿于作业服务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狭隘意识,不囿于作业服务于考试的狭隘意识,教师才能结合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当下学生作为个体发展需要的形式多样的作业。比如,NSEFC Book 7 Unit 1中Using Language课时主要处理了语篇“A Letter to An Architect”,其主要教学目标为“通过该语篇的阅读,了解作者给出的建议,并学习提出建议的礼貌方式”。为了达成训练本节课学习的“express ideas in polite ways”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为该课时设计一个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的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目前我市各社区在残疾人通道方面的不合理设计,并用英语委婉地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该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收集并记录有关信息,然后以学生和社区负责人对话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现活动成果。

这样,既通过有关句式的运用训练巩固了该课时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通过真实的社区调查和提建议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英语语言学习的成就感,而小组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同伴间的合作互动。

总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作业设计当中,并在有关作业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出符合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作业。

第3篇

关键词 基础教育 美术课堂教学 发展策略

一、目前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美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目前,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课堂内的教学形式为主要的授课形式,而很少进行过课堂外授课的形式。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艺术环境的美术现象进行了解。但实际上,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很少进行室外的教学,学生一般没有课外作业,偶尔会有时,学生在课外完成作业的质量极其不好。同时,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既然在课外完成作业质量差,也就不再布置课外作业,以为其他科目让步。

(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完成作业情况

目前,许多教师认为这一学习领域的课内时间有限,学生的基础较差,所以不能进行口述和文字的学习检测。但实际上平均每学期学生只能完成一半的课堂作业。学生不能完成作业的原因有:(1)教师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不能完成随堂作业;(2)学生进行练习时遇到的困难较多,如工具准备不全、学生对课堂内容不理解等;(3)部分学生对练习不感兴趣或不重视等。

(三)美术课堂教学设备状况

目前,从美术课堂的教学使用设备看,比较好的学校一般情况的教学设施较完善。尽管如此,能够到专门的美术教室去上美术课的学校极少。有的老师认为,如果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学生不能完成像“国画”类的课程;有的教师认为,没有计算机室也就不能完成让学生在课堂上查阅电子资料的过程;还有的教师觉得,即使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教学的用处也不大,或存在操作不熟练、麻烦等原因也不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二、目前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这个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美术课堂教学小学生缺乏口述、文字表达方式和评价环节;(2)教师缺少对整体教学进度的计划安排和精心设计教学的过程;(3)学生作品中形象摹仿过于严重,缺乏创造和想象;(4)学生作品中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5)学生在设计和创作过程中缺少对美术学习的回应;(6)美术课堂教学中无法在传统遇到创新的变革中处理好教学矛盾。除此之外,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创作、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自身对美术学习的思考和感性认知的升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

(二)欣赏与评述领域学习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欣赏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没有设定欣赏课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师没有目标就不能按照欣赏课的内容、环节以及意图进行教学。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课堂教学中的无效环节过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一个角度,使学生参与时过于被动,没有讨论的核心问题,这样就更无感受。第二,在欣赏教学中,知识代替了体验。这样就缺乏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能让学生的视、知觉同时活跃起来。第三,在欣赏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缺乏质量,这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第四,在欣赏教学中与生活和时代联系较少,忽略对美术现象的欣赏。第五,缺乏学生对实物的欣赏和在一定艺术氛围中的欣赏。除此之外,教学太过模式化,没有结合新的理念和参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除此之外,在综合与探索学习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此学习领域的教学不理解甚至采取放弃的做法。

三、加快美术课堂教学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认清美术基本知识、技能与美术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美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要通过美术的基本知识来实现,离开了艺术知识也就不是美术课堂的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基本知识和技能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媒介,对美术学科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完善其人格、丰富精神生活等,所以美术知识和技能只是一种载体。艺术知识和技能与美术课堂教学的关系是: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课程中的呈现方式,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方面。

(二)重视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

大学美术教育除了注重教师基本知识结构的培育的同时,应该重视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在培养过程中,融合美术课程设计理念,并结合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进行教学,关注教学的变化,注重教学的设计等。

(三)完善美术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开发美术课程资源

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具有模式化,这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快乐的程度。因此需要加强完善美术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开发美术课程资源。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设计环节,从最基本的对教材的研究开始。其次,课程资源的开发应首先着眼于最容易利用的资源――教材;再次,从教材出发,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课堂教学设计相结合。

(四)注重学生的艺术体验

美术课堂丰富的创作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包括幸福感在内的丰富的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材质等视觉元素可以满足学生对这一体验的审美需求等。因此,在关注学生快乐的学习中就要注重学生从美术课堂教学中得到艺术的体验过程,发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得到快乐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注重完善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的讲故事导入法,鼓励学生体验多种材料、工具在创作中带来的不同感受,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视觉表达符号,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对物体形象进行变形创造等。

(五)完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增强学习信心,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认识教学效果,改进教学设计,完善教学管理。评价的类型分为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高效课堂 探讨研究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表示在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作为新课改教学背景下的讨论中心问题,构建初中高效的物料教学课堂,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比如新型的教学理念、成功的教学规律、随机的课堂教学环境及高效的教学方法等。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地引导者,必须正确地引导、激励学生高效率地接受教学内容,学会自我学习、自我进步。

1.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的随机性一直是教师苦恼的教学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构建高效率课堂,课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备课工作是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灵活教学、高效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所以要充分的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一方面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标出教学重点,找出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整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课堂提问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从课堂的教学环境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随机地提出一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有充分准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做出相应的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学设备出发,合理利用教学设备,整理好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或者教学工具等,这样才能够整体地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高效的教学方法

要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首先要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科的科学理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和累积教学经验,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实践,了解应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同时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网上教学、它班听课等,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创造出适应本班学生的高效教学方法。

3.搞好师生关系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影响,也可以说课堂教学质量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有直接联系,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对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发挥促进作用。所以老师一定要注意师生关系的培养,首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给学生以尊重与关心,不断给予激励和夸奖,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给予更多的帮助,建立起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其次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老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果学生出现消极的学习态度,就要及时地与其沟通,帮其重拾学习信心。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则要给予足够的帮助,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亲切,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中积极发言,积极学习,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4.培养学生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所以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方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不仅要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步需要学生能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提问,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以良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能够使学生改变以往的等待问题、回答问题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等。

5.精心设计作业,抓好作业落实

作业的设计应该包括三个部分:预习作业、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对于预习作业,教师除了要把课堂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知识单元的常规任务外,还应该把这些知识单元设计成“台阶形式”,让预习内容有难度与梯度。与此同时应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或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预习内容,让学生带着这些思考和兴趣开展预习,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重点和难点的时间就会更加充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对于随堂作业,既可以设计成独立思考型的、小组讨论型的,又可以设计成训练和检测型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注意学法的指导。

对于课后作业,在布置训练型作业时应注意分层布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布置基础题目,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需布置拓展型作业。此外,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还要注意训练型作业和自主梳理型作业的关系。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知识梳理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不断健全,为了响应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必经之路。要想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师要认真对待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课后进行总结,累积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同时要不断学习,接受各种教学理念,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的高效性、有效性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实行已有数年,其提出的要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也已深入人心,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如何在学生短短数年的求学过程中实现 这个目标却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每一次课后反思时,想到最多的总是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 学成果,关系到新课标的目标是否能按时实现。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法如何改进,提高教学有效性才是其最终目标。那如何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 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并且根据教育学研究,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尽力去营造出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也就是说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努力创设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英语课程的每个决策环节上都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这样的话,教师的教学目标将不知不觉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其学习的自觉性、热情及效率都将得到大大的提高,最终都将体现为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还取决于课堂教育的基点。是基于教学的学习还是基于学习的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还要尊重个体差异。换而言之,要 让每一个学生达到一个应该达到的水平层次。所以,学校、教师、课程等都需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在思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要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来出 发。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理解需要来确定教什么,如何教等。否则,会导致教与学的脱节,可能教学氛围好却没有实效。

譬如,有教师在讲授有关圣经主题的内容时,课堂教学设计为故事再现:化妆、道具、背诵台词……

面对如此的英语课堂,笔者不禁怀疑,这还是英语课吗?符合学生对于英语课的期待吗?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培养他们的英语素养,实现情感目标了吗?

笔者认为真正的有效的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提高语言能力,还需要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获得教师所提供的现成的知识内容。因此,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教学积极性,而不去关注学生在教师进行知识教学时所处的学习状态是无法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 “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互相作用的过程。”

有效的英语教学课堂是互动的。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师“奉送 真理”的模式,走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在种种互动中发展学生的 思维,要让学生学会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需要针对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 灵活应对,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二、改善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但其有效性值得英语老师关注。本人认为,为了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我们的前提是让学生乐于活动,获得积极的体验;保障是科任老师的指导,让学生善于活动;落脚点是通过正确的评价与激励,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针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新课标别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的机会,来扩充学生的直接经验并提供感性认识,所以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这一变化固然是可喜的,可是如若我们仅仅将课堂活动视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形式,仅仅关注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课堂活跃度的影响,而不去关注其有效性,我们将很难达到“以活动促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就违背了现代教育关于“教育必须有效益观念”的理念,并最终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那如何确保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正如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一样“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当成为课堂活动的根本抓手。

合作探究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集体探讨,可以小组探讨;可以在师生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当然,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要探讨合理的内容,不能将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对于无意义内容的探讨之上;二、要留有充足的探讨时间供学生使用,要确保 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三、要时时扣紧探讨的目的,不能对学生的探讨过程放任不管,避免学生借探讨之名行闲聊之事;四、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帮助学生完成 任务分工,明确具体要求,避免部分学生养成等、靠的不良习惯。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讨论追求的境界,应是学生求知欲高涨,心 灵得到解放,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同学对话、师生对话中观点碰撞,对文本的理解、领悟往纵深发展。语言表达做到有序,有物,有理,有情,启发心智,令人 信服。”作为学习中心与主体的学生,他们在教师课堂教学中所习得内容的多与少才应该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重要指标。我们要将课堂活动的实际效果放在第一位而不能只是追求课堂活动所带来的表面热闹。

三、增强课堂作业的有效性

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作用是要真实,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以外,还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授课效果结合在一起,对课堂作业进行精心的综合设计:

3.1作业的难度与梯度需要是否切合学生实际

课堂作业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堂教学现实把握好作业的不同难度并设置好作业的梯度。作业难度如果过低,将会失去其实际意义;反之,难度过高的作业又会超出学生认知的 “最近发展区”,会使得学生们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发展的机会。此外,如果作业的设置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而缺乏梯度,则会极大的降低作业的有效性。

3.2作业内容是否立足于教材

在作业设置的过程中,我们要以立足教材为前提,参照学生与教师的实际条件。这样可以在各种教材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教材为立足点,可以保证学生能练习到自己应该练习的内容,确保课堂作业的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进一步确保课堂作业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并不取决于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方法是否高超,而是取决于学生习得了什么。围绕着这个目标,我们若想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得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精心优化设计自己的英语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有效的作业练习,巩固课堂教学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扩展知识面、开拓创造性思维、培养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余晴.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J]. 学生双语报·教师版, 2007(29).

[2] 丁忠如. 效果是检验教学的唯一标准[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8(4).

第6篇

关键词:优化;主动性;强化;巩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193-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若只停留在关注传授知识的效果上,显然是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理解课堂教学效率,必然涉及两个因素:一是课堂教学效果,二是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时间成反比,与课堂教学效果成正比。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几点建议。

一、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

课堂教学目标要科学合理。它既要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又要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要建立在由英语学习态度、语言知识和智能三方面组成的目标体系上,使每一堂课都有培养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要求。同时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所教班级学生的接受程度,将传授语言知识以及训练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目标具体化,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也要建立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将教材内容实行科学的组合,并按一定的程序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意义,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教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加强知识间的相互有机的联系,重视语言知识的系统化、技能训练的程序化,并且科学地安排教学顺序和层次,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使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要优化教学情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热情高涨的英语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积极投入学习过程,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为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饱满的热情执教,激励学生积极学习;以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语言学习的情境、扩大语言的输入量;以清晰、准确到位的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模仿、操练和活用语言;以教学活动的变化为依据,变换自身的角色;以紧凑合理、过渡自然的教学环节以及科学有序的训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语言实践中扎实地掌握知识,形成技巧,发展能力,尝试成功,乐学会学,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四、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学英语的认识规律和一般教学原则;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创造各种语言情景,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参与英语学习的实践活动,加速语言材料的吸收和运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恰当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积极地学习与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游戏活动中喜学爱学。

五、优化学法指导

优化学法指导要从研究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方法、习惯等方面着手,把学法研究与教法研究结合起来并将学法指导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为了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传授知识、指导学法和学生接受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学法的过程,就要保证课堂结构的整体性、科学性、有序性。即从教学内容整体、课堂教学结构整体出发,设计一个科学有序的学法结构,在各个环节上设计学法“点”,并把学法“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环环相联,以利于学生循序领悟,掌握学法,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自主地学习。

六、加强矫正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英语的学科教学离不来矫正,可矫正的方法不当会出现屡错屡不改的情况。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讲在面上,改在表上。创新教育注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就要转变观念。而每一个教师担心的就是学生学不会、学不深,解决这个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要充分备课,精心编制“自学指导材料”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途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七、优化课堂教学的评估与反馈

课堂教学中的评估应根据教学目标,对语言知识以及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达成度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时既要评估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情况,也要注重对教学方法、过程和效果的评估,评估时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评估的指标要明确具体,语句表达力求精练、准确,既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又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八、优化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要体现巩固性、实践性和趣味性,要反映英语学科的特点,因此英语作业应包括书面、口头和听力三部分。作业内容要紧扣所学的语言知识,作业的形式要精心设计,作业的要求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总量要控制;作业时间要合理(一般不超过30分钟。其中听力约5分钟,口头作业约10分钟,书面作业约15分钟),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作业的过程成为自我提高的过程。

通过八年来由点到面的研究与实践,我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意识大大增强,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大岗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

第7篇

一、备课

首先,要保证课前备课有效。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关键,只有把课备好、备细、备全面,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小学英语教材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单元“主题”性强,每个单元既是一个话题,又是一个连续的生活片段。中小学英语教材的知识结构严谨、图文并茂,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领会课标精神,认真钻研教材,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结构、思想情感等因素作为备课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其次,备课要做到单元整体备课与课时备课有机结合。既要兼顾整个单元重点,又要考虑课时重点,即把整个单元的中心知识结构落实到每一课的课时备课之中,围绕单元话题设计整体教学活动。认真梳理、整合单元的重点知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把整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分散到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之中去。也就是说,备课要使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分解,这样才会为教师顺利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做好铺垫。同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依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增删教学内容。

二、上课

上课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对备课是否有效的检验。上课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语言的魅力。上课不是教师对课本知识和备课内容的机械复述,而是在学生学情、教学内容、合理拓展教材的基础上开展的师生双边活动。

拓展教材是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拓展的语言素材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活动之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需教师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教学基本功和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 把握目标,突出重点。为了使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利用小黑板、纸条或教学课件等,把重点句型、对话等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对重点知识的反复训练,逐渐实现从知识的识记到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目标。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凭一两次的语言知识介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不可能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教师要想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程度,必须提高知识的复现率。一般情况下,只有当某个知识点复现5次以上的时候,学生才有可能掌握并学会运用。

2. 集中归纳,分解难点。教师在了解了单元总体目标后,把整个单元的重点内容进行精心归纳、总结。并分解到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之中去,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如,可以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概括成精短的对话、小短文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从每单元的第一节课开始操练,节节落实,逐步提高。这样,到一个单元结束时,整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内容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

3. 合理分组,模拟情境。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小组的成员组成要做到优、中、差结合。充分利用优生的引领、帮带作用,让他们去帮助中、差生解决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全面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语言情境,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模拟的语言情境之中,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享受语言交际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与协调合作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让学生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尽而达到“我会学”。

三、课后作业设计

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分层次、精心设计。作业不只是对词句、语法的简单重复,而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通过作业熟练掌握课堂学习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提高的过程。

作业的布置要在巩固知识为主的基础上设计出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绘画、涂色、填图、编演、动手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业。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不仅改变了以往作业机械重复的现象,而且使学生乐于参与。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保持。同时,课后作业的设计还要兼顾学生的学年段、年龄特征,体现人性化、个性化、趣味化、生活化,通过学生作业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检测

检测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包括当堂检测和单元检测等形式。检测是为了准确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检测使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分类指导。哪些学生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哪些学生需要转化辅导,哪些知识需要再次进行巩固。教师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反思后,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教师在检测时不要随便拿来一套资料就对学生进行测试,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目标选择检测内容。检测内容要体现出层次性,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具体做法是:教师可自备几份资料,选取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试题,删除不符合教材、学情、多次重复做过的题,确保试题质量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趣味性。

五、指导学生课外学习

学生的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中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学生通过课外学习,可以把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拓展、创新,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课外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预习,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开展课外小组活动,进行自编表演、自编对话、绘画、根据话题编故事等形式,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内化,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2)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3)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抓好的几个问题:

(1)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2)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3)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4)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5)把握好课堂的节奏。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6)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7)推行作业分层布置。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

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文全.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

第9篇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从客观上要求老师优化课堂教学,树立教学的有效性理念。基础教育的改革必须做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模式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方式转变。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

学习语文,不仅仅要求教学生学会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更重要的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给予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所以课堂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采取多种形式教学手段,力争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例如:二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这课时,设定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空”。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萨沙的心理变化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弄懂每个人都要做到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不甘于弱小的人。本课人文思想教育以“爱心”为核心,培养学生丰富而生动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世间伟大的母爱,对弱小者的同情与怜爱。对世界充满爱心。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具备语文的特点,人文性能力的培养能促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崇高,人格变得健全。

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用“学生成绩=兴趣+能力”来说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没有兴趣,就谈不上自主学习,更说不上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了。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1.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下功夫,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引趣的方式很多,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如:设疑,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谜语引趣等,还可以根据本地区风俗联系生活实际激趣引入。《难忘的泼水节》这课的开端引趣是这样的:先从本地区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苗族姊妹节入手,让学生自由说说姊妹节的特色及热闹景象,慢慢引入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上课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课堂中质疑问难,积极参与到小组中讨论研究。

2.新课标提出的自主探究并不是说上课时几个人在一起说说就完了,而是看老师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及怎样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以及同学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如,《画家与牧童》的课堂教学设计,根据以下三点来体现教学有效性:

(1)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首先写课题“画家”二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并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课文的欲望。通过“你指我认,当小老师领读”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朗读环节我充分引导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入情入境的读文,来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2)引导学生创造意识。不仅为戴嵩向牧童请教的虚心而感动,更为牧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敢所震撼。结合插图让学生大胆想象人们的纷纷称赞和“呆住了”的场景,最后教师问:牧童的话对吗?这样,在常规与求异思维的对比中,进一步提升了文本的社会价值,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3)写、说、看结合。写字上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体会,掌握字的构字规律和间架结构,教师相机指导,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和展示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写话训练,我主要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然后结合自己的感受看画说话。逐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

三、合理、精致的作业设计贯穿课堂教学中

课堂作业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语文作业是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载体。所以,精心设计好课堂作业,能巩固新学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设计语文作业。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上可以把作业设计为知识巩固性作业、自主性作业、讨论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平常的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所以,教学评价不等同于考试、测验。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特别慎重,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应该考虑到语文人文性特点。一句赞美的话语比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严厉地批评和责备更有力量。课堂是孩子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2.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作好自我评价。

第10篇

关键词:作业;四个环节;分类;减负;提升能力;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04-01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全部价值都维系于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上,广大教师为了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大搞题海战术,名目繁多的复习资料,机械枯燥的练习作业无形中成了教师和学生的精神负担。教师为批阅作业疲于奔命,生命窒息;学生为完成作业苦不堪言,心中充斥着倦怠、委屈和牢骚,致使师生关系紧张,学校教育危机四伏。

学生作业是学生巩固新知,消化吸收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合理控制作业量,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

我校是一所新成立的寄宿制初级中学,生源来自沿山六个乡镇,学生基础较差,管理难度大。如何改变传统低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建校之初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为迅速改变教育困境,2009年以来,我校广泛借鉴“洋思经验”和“杜郎口模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并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提出了以“亲情化、严格化、个性化”为核心,以“自学、互学、讲学”为基本特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新模式出台后,我们首先从解放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入手,努力探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措施,以优化作业设计为突破口,通过多层次、多元化作业设计与监控,创建了良好的学校教育氛围,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实行“零作业”制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零作业”即取消学生课外作业,保证所有训练任务在课内完成,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零作业”不是没有作业,而是把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把训练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备环节,通过问题化课堂设计,使所有训练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保证作业在课内完成。一是以导学案为载体,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将作业分层设计在导学案中,使作业目标化,通过个人自学、小组互学、全班讲学、测评反馈四个环节逐步加以落实;二是以班班通为载体,将大量训练内容通过班班通展示出来,增加练习量,使课堂发挥最大训练优势。

二、把好四个环节,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在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以学案为依托,通过引导自学、交流展示、检测反馈、总结提升四个环节,使课堂教学内容多次出现,反复训练,从而使重点、难点得以强化,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引导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并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不脱离目标,不走弯路。展示交流是课堂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集中解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讲解、补充、评价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后续扫除障碍。检测反馈是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教师围绕三维目标,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测试题,对学生的自学效果做全面检测,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为知识的拓展确定目标。总结提升是课堂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是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收获喜悦,感受快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总结学习得失,进一步明确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分层设计作业,提升作业质量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将新课程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层次化、程序化,使教学目标同时体现学生学习的步骤与方法,并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使各层次目标得到落实。

预习型作业。即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突出学生课前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初读教材的基础上自学完成,为新课的学习扫除障碍,夯实基础。

探究型作业。即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探究,重在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在自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内相互交流,兵教兵的方式进行探究,形成答案或生成具体问题,然后通过小组之间交流、展示、教师精讲点拨最终达成目标。

拓展型作业。即对教学重点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重在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课堂走向课外,从知识走向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完成理论与实践的链接,做到学以致用。

巩固型作业。即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检测和强化训练,通过典型例题设计,强化记忆。

第11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教师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后作业负担,实现课堂教学的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语文课堂效率在学生语文学习实践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认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注重学情研究,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

课堂教学绝不应该成为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情,掌握班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态,遵循教学规律和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初中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在课堂教学时不宜一刀切,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与氛围,鼓励初中生自由探索、勇于创新、自主学习,通过研究学情,激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教案和课件重点要突出,流程要清晰。教案和课件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和探究,要考虑到学生的现状和发展的潜力,对于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大纲》规定的重点内容要反复强调和练习,同时课件的制作不宜花哨,要实在,要紧扣文本和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师在设计教案和课件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经过充分的考虑,切忌随意性。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提问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教师要深入研究文本,高屋建瓴地把握文本的内涵和主旨,通过课堂提问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拓展延伸。问题的设计要充分兼顾到初中生知识现状和智力水平,问题过于困难和容易都是不恰当的,整堂课的一系列问题要有一定的关联和梯度,要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要紧扣教学重难点,要有助于理解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脉络。问题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时代的发展,和当地实际紧密结合的提问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问题的设计要富有启发性、新颖性,有时不妨换一种问法,帮助学生从其他角度解答,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问题的抛出和点拨要抓住时机,在理解课文关键之处,在学生困惑之时,在貌似无疑实则蕴疑之处,教师要以问题为抓手,适时抛出,适当点拨,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

三、注重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

课堂作业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手段。一堂好课离不开精心设计的课堂作业。课堂作业要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紧扣《课程标准》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课堂作业形式的新颖和完成方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课堂作业要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留下空间,在学生现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现语文学习的自我提升。作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不出偏题怪题,要关注现实热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作业的完成不宜一刀切,要多关注“学困生”的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实践。课堂作业要结合当地的人文实际和风土人情,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情境,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初中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学科,而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语文实践的主阵地,自主学习探究的平台,教师要精讲、少讲,学生要多讲、多练。通过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第12篇

关键词: 课堂延伸 作业设计 作业类型 批语赏识

随着新课程实施和多媒体课堂的出现,英语教学不再是读读背背的单调形式,课件丰富多彩,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但学习成绩并非成正比,学习英语仅靠高效课堂是不够的,学生的课外学习重要性日益凸显,英语课后作业就成了这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课后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是进一步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最后一个步骤,有了它,一节课才能画上完整的句号。在英语教学中科学适当地布置作业,是学生课后延伸学习的导航仪,更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如何使英语课后作业真正发挥其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英语作业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一节课后,无论课堂多少高效,如果没有布置适当的口、笔头作业及时复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将很快遗忘,知识体系将无法建构,课堂教学效率将大打折扣。所以课堂学习结束后及时做作业,趁热打铁尤为重要。而恰当相配的作业练习,则是帮助学生温故知识、拓展提升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运用能力,教师都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信息得到及时地反馈。教师对作业进行认真地批改、分析、总结,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知识建构、运用能力的弱点进行反思,并及时调节教学,强化教与学的效果。

二、英语作业设计的原则及依据

1.一定要体现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

教师对作业内容安排处理,体现出对教材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教师应针对教学目的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之处,强化训练巩固知识。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及时复习,能更好更牢固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

2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包括作业布置中,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课型课时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作业内容,进行不同的任务分配,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即“跳得高,摸得着”。

3.作业形式应该多样化、趣味性、生活化

传统的抄抄背背单词课文这类作业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多样化、趣味性。如学习“there be”句型时,建议学生用刚学的英语词汇布置自己的房间,把房里能见到的“床”(bed)、“椅子”(chair)、“台灯”(table lamp)、“抽屉”(drawer)等物品都贴上英文的标签。然后画图用there be操练表述。到了一些西方节日时,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万圣节(Halloween)、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圣诞节(Christmas)等节日的传说和知识,然后在课堂上介绍交流,让他们更好地体会欧美文化,感受异域风情。这种生活化的作业,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大知识面。

三、英语作业设计的类型

1.预习先学型

如布置学生先背单词,会读课本对话,查找词典,理解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完成课本练习或练习册习题等。更可先让学生上网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再加工整理,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表达,这样既为新课学习扫清障碍,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又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大大强化。

2.创新发展型

好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有效学习的动机和成功体验,这个过程会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情感经历。如为鼓励学生提升语音,洋腔十足,可以让学生自选《新概念英语》中的文章,让他们充分模仿,然后将他们自读的小短文录制成磁带,在全班前播放,让大家选出“最佳语音奖”“地道英伦音奖”。这样学生的表现欲被充分鼓动起来,能积极有意识地模仿语音语调,有的同学更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情感来。再如可以续写课文,或将短文改成对话等。如教到现在进行时态时,就让学生找到哥伦布影片的I am flying这首英语歌曲,在上课时播放学唱,那节课将空前高效。总之,教师通过有创意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发展学习能力。

3.合作互动型

读英语离不开记背,需要时间和毅力坚持。教师要充分体谅学生学习的辛苦,尽量为他们创设条件,同桌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如对话抽查作业不妨两人捆绑。一个充当A,另一个为B,当一个卡住时,另一个可以顶上去切换背诵,只要能完整背下来,哪怕其中一个较差也算他们通过。

布置课本剧表演时,以小组内活动形式开展,学生在合作中互相显露能力才华,展示个人的风格和精神风貌;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合作双方受益。分配作业任务时安排好小组成员搭配,注意优差搭配,外向型与内向型搭配,使学生之间得到互补,充分发挥优生对组内成员的带动作用,使大家都乐于参加课本剧表演。

4.分层阶梯型

“十指伸出有长短”,统一做相同的作业,在实际中会出现优生无法“吃饱”,学困生又无法“消化”的现象。因此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必须区分对待,有“弹性”。不妨分为必做和附加作业两种类型,区分星级,如1―2星为必做题,3―4星为选做题,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如只让他们完成基础知识的练习,使这些后进生易做、乐做,但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将要求拔高。

四、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以赏识激励为主

批阅作业可谓是与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交流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赏识。因此,批语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可和否定,更体现了对学生作业的情感关注。批改作业时,应摒弃刻板的模式。避免简单的勾叉,而是多用批语既指出不足,又勉励赏识。既是对知识的点拨,又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