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生物技术专业

医学生物技术专业

时间:2023-08-09 17:32: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生物技术专业

第1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 生物技术 实验室建设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将生命科学与医学有机融合是生命科学当前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是医学院校为适应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及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要求而设立的新兴专业[1]。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生物技术中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领域[2]。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建设具有良好实验环境的实验室成为教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许多高校就如何加强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索,陶士强[3]等通过优化生物技术实验室开放运行模式,在开放实验室建设中就如何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喻林华[4]、黄志君[5]、曲戎梅[6]分别从实验室规范化管理、高效化管理、开放式管理对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从近年来我校对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实践出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现将具体做法、经验及取得的成效简介如下:

1 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场所。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具有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生物技术人才,因此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学习对培养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的生物实验教学起步较晚,以致重知识、轻实验, 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高分低能”现象至今仍相当普遍[7]。生物技术专业仅有十年左右的历史,属于一个全新的专业,而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更是缺乏相关经验,如果完全照搬综合性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体系,既不能满足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不能体现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特色。因此,探索一种能体现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模式,对提高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水平,加强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无疑将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加强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2.1 严格执行人才引进制度,争取引进最适合实验室工作的人才

医学生物技术实验课具有医学和生物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实践性很强,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水平。我们在实验室人才引进过程中严格把关,重点引进具有生物技术相关学科背景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优先录用具有医学和生物技术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和科研骨干教师为组员,整个引进过程在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中进行。

2.2 改革实验室人员工作方式和方法,尽量做到事半功倍

2.2.1 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活动

长期以来,实验室工作人员只负责实验课的准备工作,不参与实验带教;而课程授课教师只负责实验课带教工作,不参与实验课的准备,这种方式无疑加大了带教教师和实验室人员之间相互沟通的难度,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即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通过这种形式的集体学习和交流,增强了实验人员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使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更好地衔接。

2.2.2 带教教师参与实验室准备工作

针对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以实验技术和实际操作为基本专业技能的特点,我们规定专业教师轮流到实验室工作,时间由半年到一年不等。专业教师要参加实验室的常规工作,包括各课程的实验预示、实验准备、实验课带教、开放实验室项目的确立、综合性实验方案的拟订等。通过参加实验室的工作,各位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实验过程,对实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也能从中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2.2.3 建立实验教学队伍考核机制

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学院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是生物技术实验室承担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均须参加考核。考核以闭卷考试及现场操作的形式进行,各位教师积极准备,认真对待,把此次考核作为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考核成绩将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3 大力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我校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1月,是一个承担生物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综合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已经基本具备了较好的场地条件和实验仪器。但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现有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从2010年开始,实验室积极向学校争取实验场所,新增加了1个发酵室、1个细胞培养室、1个微生物培养室和1个实验准备室,现有实验面积近1 500平方米;2011年,实验室在原有超速冷冻离心机、全自动机械搅拌玻璃发酵罐、生物发酵与提取系统、高速逆流色谱等高档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与山东省财政厅共同投资近300万元购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一大批大型实验仪器,教学和科研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4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做好制度的落实工作

4.1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尽量做到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

自2006年实验室组建开始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全面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内容包括实验室人员日常管理规定、实验物品管理规定、实验仪器使用管理规定等。另外,根据日常工作需要,我们又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分册,比如实验室涉及有毒微生物的保存、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水、电、气等危险因素的应急预案;对于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物品管理,包括平时实验药品的损耗情况、大型实验仪器的使用情况,我们引入了相关软件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管理。

4.2 做好实验室规章制度的更新和完善工作,更要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

4.2.1 对实验室各项制度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

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实验室各项工作也将日新月异。由于实验室的特殊性,如果疏于管理极易出现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等重大安全事故,为了科学、有效地服务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验室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增补、修订和完善,如重新修订《危险化学品及有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和《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新增《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等多项内容。这些制度为顺利完成实验、实践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提供了保障。

4.2.2 千方百计做好实验室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

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由实验室主任监督其全面落实情况,对于出现的违章情况报生物科学学院办公室处理;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另外,对于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重要规定,应张贴在实验室明显易见的地方,严格执行,相互监督,不得违章。

5 成效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生物技术实验室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明确了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还完善了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实验室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新.关于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思考[J].医学教育,2005(2):21-26.

[2] 向仁德.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概况[J].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3(2):1-5.

[3] 陶士强,闻燕,江明珠.生物技术实验室开放运行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13(1):127-128.

[4] 喻林华,项文化,王义强,韩文军,邢伟一,孙吉康,李爱英.生物技术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浅谈[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140-143.

[5] 黄志君,杨婉莹,叶可可.生物技术实验室高效管理的探讨[J].广东蚕业,2010,44(3):18-20.

第2篇

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更深刻,更能使固有的理论得以灵活运用,真正的从深层次来理解和认识理论基础知识。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生物技术实践教学主要由以下环节组成。实践教学环节传统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往往实验课机械式的根据教学大纲进行设定,忽略了各实验项目间的连贯性及有机结合,使得各实验项目间缺乏内在应有的联系,再加上学生几乎没有选择实验材料与参与实验设计的权利,使得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设计性实验的开放,则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让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对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和实验技能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4]。所以我们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我思考能力,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在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比例,同时努力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综合系统的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观察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能力。企业见习、实习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实习作为实践教学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学校多方式、多渠道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的为学生建立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有效的利用企业的产品、经营方式、设备技术以及管理手段等综合资源,来为学生实践学习及就业提供便捷的条件[5]。

总的来说这是为了让大学生可以直接到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生产、经营以及管理工作,同时有效的将自己所学知识技能与工作的实际进行融合,培养大学生在工作实际中的知识运用能力。除此之外,笔者所在学校还创建了“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可以使部分优秀的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开展科研工作,锻炼自身科研素质。这样也能够为本科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一次亲身了解,体会创新,原创工作的机会,一次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与此同时还在部分高年级中实行科研导师制,方便学生可以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参与到自己教师承担的省市级或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中,通过切身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自身科学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生物技术专业,在实际的教学技术当中,以实践教学环节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积极努力的在各方面完善实践各项教学条件。当然,实际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实验经费,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开放式实验等,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必将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由于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在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正式开设,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所以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更应该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是实现和提高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质量的前提基础,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理论及实践教学水平,以此来确保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6-7]。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师除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外,还必须自身实践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生物技术专业教师应及时跟踪和了解生物技术在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等领域的最新应用,将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企事业单位以及医疗机构的实际能够真正的结合在一起,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应用实践能力。笔者所在学校还加强了与社会实践单位的交流,发挥了“请进来”的优势,适当聘请了具有较高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医学生物技术科技人员作为实践教学的兼职指导教师。院校还鼓励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加大对科研事业的重视程度,因为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8]。总之,笔者所在学校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者:姜勇 王会岩 张磊 刘磊 郝峰 张丽 李艳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检验学院

第3篇

生物安全特指防止由生物技术和生物危险因子及相关操 作活动引发的生物危害。这种危害既包括对环境与人类,同 时也包括对其他生物的危害M。生物安全防护特指在实验 室环境里进行处理、保存感染性物质的操作过程中采取的一 系列防护措施3。前些年SARS实验室感染引发的生物安全 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给医学院校生物安 全防护及其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H。医学护理专业学生毕 业后将到各级医院的临床科室、准备室与实验室工作,她们将 直接接触患者及其体液、排泄物等标本,所以护理工作具有一 定的生物安全隐患M。本文拟对护理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 防护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她们对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初 步探讨对医学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生物安全教育教学改革的可 行性。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医学院校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一 年级(第二学期末)学生80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岁。

2.调查方法:设计并印发统一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 问卷。通过不记名答卷的形式当场填涂并回收问卷,回收80 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答卷77份,取消3份填涂不 合格问卷。

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学生仅对六步洗手法、医院感染 概念较为清楚,认知率分别为92. 2%、1% ;而对标准预防的 概念、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生物安 全防护概念等认知率较低,结果见表1。

讨论医疗工作中的主要生物安全危害因子是病原性微 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这些病原微生物 是造成医务工作者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护士在临床护理工 作中频繁接触到患者体液与排泄物中各种危险生物因子,所 以必须强化她们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与操作,以防止生物安 全事故发生。医学院校作为培养临床、护理、检验等专业医疗 工作者的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医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与技 能的教育,强化学生生物安全意识,以使医学生能更好的应对 医疗工作中生物安全问题。

本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学生仅对六步洗手法、医院感 染概念有较好的认知(92. 2%、81% ),但对其他生物安全知 识认知情况较差,如:(1)有33. 8%的同学认为没有接受过专 业的生物安全知识教育。这说明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生物安全 教育程度不够,这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与技能的 重视程度,从而降低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处理生物安全事故的 能力。(2)学生对标准预防概念、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及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的认知仅有1.3% ,31.2% ,3.9%。这 说明较多同学不知道何种患者标本具有传染性、何种患者标 本应隔离处置、而一旦职业暴露后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处置。 上述这些问题将会加大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生生物安全事故 的机率。

本次调查分析显示,在校护理专业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 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这将导致她们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发 生生物安全事故的机率大大提高。所以医学院校教师有必要 更新教学观念、提高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生物安全知识教 育,将生物安全及其防护知识作为护理等各专业医学生的基 本理论与技能进行培养,以使他们能从容应对将来医疗工作 中各种生物安全问题。当然,如何有效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是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第4篇

摘要:介绍本校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和专业结构调整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专业结构;市场需求;对策

安康卫生学校位于经济、文化欠发达的陕西南部,经过4O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专业结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3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这3个因素中,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专业结构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鉴于对专业结构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1专业设置与学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从建校初期到1984年,学校主要开办医士和护士2个长线专业,间断开办过中医、放射、药剂、妇幼等专业,每年的招生专业数一般为3个左右,招生规模维持在600人以内。从1985年起,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学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了专业调整和创办新专业的力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两部一院(大专部、中专部和附属医院)的基本办学格局,学校大专部设有临床医学、社区定向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8个专业;中专部设有护理、助产、卫生保健、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计划生育技术、眼视光技术、IZ:l腔工艺技术、康复技术、医学生物技术、中医康复保健、药剂、中药制药、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卫生信息管理15个专业。专业结构的拓展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学校2006年与1984年同期规模相比,在校学生由600余人发展到2600余人,增加了3.3倍;校舍建筑面积由3000m扩大到58246m,固定资产由138万元增加到6000余万元,实验室资产由40余万元增长到近1600万元。1993年我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调整专业设置的基本做法

2.1保持优势专业,创建自身品牌

对于就业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自身优势明显的长线专业,如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在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良好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树立了自身形象。

2.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新专业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对医学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我们在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开办新专业。如针对本地区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方面人才缺乏的情况,及时开办了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等专业;针对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专业;根据一些制药企业、医疗单位和药品市场的需要,开办了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中药制药等专业,并从师资、设备、管理等诸方面予以倾斜,以促使其健康发展。

2.3增强趋前意识,避免盲目开馥

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性,卫生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不同的领域也有其周期性变化,因此开办新专业不能盲目追求“热门”,要注意其专业特点与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的衔接,尽可能缩短培养周期,快出人才,争取“短平快”效应。我校挑选部分医学相关学科开设了高中起点的两年制高中专(包括医学文秘、卫生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有一定市场需求的短线专业,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专业则采取隔年招生和轮流开办的方式,对一些已不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渐趋疲软的专业,则逐步压缩招生规模,适时淘汰或停招,这样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没有造成培养过剩,避免了资源浪费。

3加强协作.纵向联合.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

目前,中等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已趋于完善,要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还应在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上下工夫。我校从1986年开始,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延安大学联合开办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由原来单一的临床医学发展到现在的社区定向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药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9个专业,并开办了初中起点五年制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目前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已占在校生总数的75%以上。这种依托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全方位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与上述学校以及省内外其他高等院校协作,开展了专升本的成人教育、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与相关行业和部门联合开展了所需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拓宽了办学渠道。扩大了学校的生存空间。

4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4.1开办新专业.6论证与决策问题

新专业的开办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在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决策,不失时机,抢抓机遇。

4.2锞程馥置与散学计划制订

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搞好课程的优化组合,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开办新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质量。对于国家尚无指导性计划的专业,先组织人力进行专题调研,及时制订出能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4.3妥善解决师费问题

随着新专业的开办和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师资问题。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从事第二专业的教学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学习,提高学历,拓宽知识面,加强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培养;积极引进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充分发挥当地其他大中专学校、科研、医疗单位和工厂的优势,实行校院联合、校企联合,进行联合办学,聘请兼职教师,满足教学需要。

4.4实验、实习问题

随着新专业开办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出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实验、实习问题。这既有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不足的问题,也有带教师资匮乏的问题。除学校自身应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以满足教学需要外,还应走校院联合、校企联合的协作办学道路,实行联合办学,挖掘教育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效益分享的办学模式,扩充和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如我校开办的部分短线专业(包括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专业),除学校先期进行基础投资外,都是采取走出校门、寻求协作单位联合办学的方式。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教育资源,又避免了学校大量财力的重复投入。

第5篇

生物技术制药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制备和开发药物的学科,其获得的成品可用来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发生。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等学科融合促进的产物,获得了很多万众瞩目的重要成就,如干细胞工程、转基因技术、分子诊断及基因治疗技术,这些都在影响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并大大促进了医学的进步。而随着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崛起,更为临床医药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目前很多医药产品,都来自于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化生产,继1982年基因工程重组人胰岛素上市以来,生物类药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乙肝疫苗及各种抗肿瘤药物等。其研究范围也覆盖了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例如,某公司已成功培育出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奶牛,且有研究者通过转基因成功获得了可抗乙肝的西红柿等。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制药技术已全面发展为产业化并已进入投资收获期,生物制药已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和日化产品等多个领域,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已成为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朝阳产业之一。基于国内外生物制药的发展前景,培养高素质的生物医药人才 就成为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的重中之重。我们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传统生物技术制药课程进行了改革,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对象

以我院2012级生物技术本科的60名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0名学生为对照组,其余30名分为3组,每组10人。对照组采取一般教学法,进行教改组在一般教学法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教学,实施教学前,向学生介绍多元教学法的含义和具体过程。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般教学法

对照组30名学生采取一般教学法,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以板书授课为主,辅以挂图和教具,选取授课内容为课程第一章:基因工程制药。学习结束后闭卷考试,主要内容涉及各章节基础知识。

多元教学法

即对试验组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法、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并采取与一般教学法相同的方式进行考核。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的特点,通过预先的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并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例如,投影系统、计算机、PPT课件、CAI课件等,并与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完成教学的全过程的新型教学方法。其可以将多种媒体信息展示给学生,如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形象化,进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在生物技术制药的多媒体授课中,我们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划授课内容和授课进度,PPT课件的制作要求简洁明了,课件上不能出现大篇幅的文字,对于图片、声音、动画的选取和利用要根据授课内容谨慎选择,达到既能形象说明授课内容又不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目的。

PBL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强调授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的作用是:①协助确定问题,此问题是学生进行讨论学习的基础②提供学习资源,例如:网络精品课程;③参与学习中的讨论和总结。

在本次的基因工程制药的授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的讨论学习,其具体过程为:①教师协助学生提出一些列的问题:基因工程药物的种类、什么是植物基因工程制药、什么是动物基因工程制药。每组学生随机分配一个问题②教师辅导学生查找资料,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图书馆、网络课程及网络文献。同时学生可以找具有相关科研方向的教师进行请教;③以问题为基础,学生找授课教师进行讨论,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④学生做PPT进行总结汇报,教师总结概括重点。

案例教学法。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典型的案例。例如,如何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并获得人源胰岛素蛋白,请学生列出具体的步骤。这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基因工程制药过程的模拟,学生要想解决它,首先必须熟悉接下来所学的章节内容,且这个问题还涉及到发酵工程、生物制品学、蛋白质工程等诸多学科,学生可以对这些相关内容一并复习巩固。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把相关的知识要点融会贯通,掌握了整个基因工程制药的精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基于学生的知识阅历,他们的解决方法会存在若干弊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予以总结辅导。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X2卡方检验,P

结果

在本次的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中,我们将多媒体教学、PBL教学和案例教学有机结合构成了多元化教学法,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6%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法由于一般教学法,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生学习自主性。而试卷考核成绩表明,参与多元教学法的学生平均成绩(79.34)明显高于应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成绩(71.69),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生物技术制药的多元化教学法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可以联系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第6篇

人类疾病的三级预防概念已提出多年,但目前仍有一些人认为临床医学优于预防医学,不论是在卫生工作实践或是在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预防医学教学安排的学时少,而内容多,涉及面广,难于突出重点,因而使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目的不够明确,预防观点淡漠,觉得与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关系不大,没有多大用途,因而不重视,不感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来听课,考试则应付及格。一些临床专业学生并不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存在“重治轻防”的思想,只注重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的学习,对预防医学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预防工作就应该由预防专业的人去做,临床医生专业学好临床知识,为患者解决病痛才是根本。结果,某些学生到毕业时仍不知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不具备家庭、社区卫生保健等基本的服务意识。

2教学队伍的教学思维转变不足

预防医学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的科学,但目前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侧重以个体和疾病为中心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预防医学教育的意义得不到充分体现。多数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中,对预防医学教育的目标没有详细或明确地阐述,对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没有明确要求,内涵模糊,缺乏特色。教学过程中,预防医学课程所占比例偏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课程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不利于培养临床医学生以医院为中心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同时,教师队伍构成单一,对医学全科知识掌握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也偏离临床及实际应用,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果差,无法在思想上强化“大卫生观”。

3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转变有偏差

虽然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但这种转变在医学教学实践中的进展缓慢,相对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在学校本身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预防医学教学投入明显不足。重临床,轻预防,重专业技能培养,轻预防医学实践的思想仍是预防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阻碍,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管理层、教师层,预防战略意识仍然比较薄弱,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不够,改革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展缓慢,尤其是预防医学实践与教学环节受到影响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局限于生物医学范畴,忽视了社会、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忽视了人群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等知识和能力的培养[2]。

4预防医学教学对策

4.1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的重视

如何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的重视程度,是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关键。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增加,传染病的危害仍然存在,这些疾病单靠临床医学很难达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临床医学生看清形势,在学好基础、临床的同时,重视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念,学会在开展一级预防的基础上加强二、三级预防,对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进行评价和控制,对人群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提供健康素质服务。另外,国家在努力推广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今后,很多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会成为一名全科医生,而全科医生必须是防治合一的。作为未来卫生队伍的中坚力量,“三级预防”观念的强弱以及预防技能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医生,对所接触的人群进行预防医学知识教育,其结果都会事半功倍,在某些方面会比预防专业人员的影响更加深远。所以,必须引导他们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培养他们在未来社区医疗中,能从预防观点、群体观点出发,加强健康教育能力、调查能力、分析和处理卫生问题的能力,以提高他们自身实力,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健康。通过在课堂上逐步地、不断地向临床专业学生传输以上信息,把学习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临床医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未来角度、从自身角度、从实用角度高度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

4.2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我国政府对预防医学事业高度重视,中央财政对预防医学专项投资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已将公共卫生列入建设公正社会的重要议程。为此必须转变观念,特别是管理层、决策层的观念转变是关键。近年来,我国预防医学教育在培养理念、模式、方法手段上都进行了改革,在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拓宽学生专业知识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但因受到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观念、内容、手段、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等方面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标准、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目前,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教学队伍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学生毕业为主要目的,对目前快速发展的生物医学知识掌握不足,同时,对相应的社会学科知识了解也较少,提高一线预防医学教学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当务之急。

4.3加强基础、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联系,转变教学模式

第7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创新能力;科研素质;医学生

国务院于2015年6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强调这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在一定领域具有专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力量之一。科研活动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等科研素质又是科研活动的必要前提。对于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将决定我国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能力水平。所以,如何在新时期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是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日本在生命科学领域成果丰富、成绩斐然。这与日本科技界求真务实、认真严谨的作风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先进教育理念与有效措施的落实,使得日本科技领域有较高质量的后继者作为支撑。本文将浅谈日本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医药卫生实践中的重要性

医药卫生领域的实践需要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医疗行业,医生的诊疗过程需要一定科研素质,应结合实践,跟踪前沿,这是对我国未来医疗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临床实践中,实验室诊断工作者更需要掌握检测指标的产生和意义及对动态发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药物研发领域,更需要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如目前人源化抗体等药物绝大多数都为国外专利,我国需要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药品的研发。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由于相当比例研究生要求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科研素质也一定程度决定了其对研究目的和内容的把握及研究成果的质量。这就给医学相关专业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本科阶段有针对性地提高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但目前,我国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学校甚至缺失。一方面,教师忙于科研工作,缺乏对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另一方面,某些提前接触科研等活动流于形式,出现短时间内“跟风”,效果有限。本科学生依然摆脱不了“上课划书,课后背书”的学习模式,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缺乏对“什么是科研”的基本认识。

2我国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多所高校已经开展了针对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教改及创新大赛等活动,也取得了巨大成功[1,2]。在本科生科研实践环境上,学生以导师制进入教学实验中心进行科研活动的较多;从参与人数上,多以通过选拔,进行科研实践活动[3,4]。即便如此,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背景下及面临大众创新能力普遍亟待提高的形势,仍显得杯水车薪。我们需要提升医学领域人才的整体科研能力,这样对更高级人才将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国家提倡创新的大环境下,医学高等学校应该全面跟进,开展本科学生及长学制本科阶段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以我校为例,药学专业有为期半年左右的实习学习,参与科室部分实验工作,完成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但由于实习设置在毕业前的半年,由于考研和就业压力,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临床七年制在进入临床学习前有2-3个月的全时科研训练活动,以综述形式进行考核。笔者通常为其讲解科研活动的一般流程,并鼓励其将综述文章进行投稿。但由于时间短,较难完成完整的工作。临床医学等专业本科生虽开设生物技术、机能、形态等实验系列课程[5],但部分课程限于几种实验原理和操作的学习,并不系统;绝大多数学生不进具体教研室或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故对实验室工作和科研活动的认知几乎为零。为了增强以本科生为主的医学生的科研、人文素养,我校于2012-2014年进行了课余时间选修课的尝试。但从选课情况来看,同学们更关注就业、考研、人际关系、情感等较为实际的课程,而科研相关讲座少有问津,听者寥寥。此外,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学术会议和讲座。本科学生难以听懂校内讲座,这与教学中科研素质培养的缺位有关。而专业的学术会议更是本科生难以企及的。

3日本大学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初探

我们以日本熊本大学为例,介绍日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这方面的培养模式情况。熊本大学于1949年5月由熊本地区的熊本医学校(其前身为1756年建立的“再春馆”)、熊本师范学校、熊本药学院、第五高等中学及第五高等学校工学部合并后建立,1955年设立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2004年更名为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熊本大学获批2013年日本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RU-22),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全球大学创建支援项目(批准37所)及地区(知识)据点整备项目(CenterofCommunity)。以获得科研经费排序,2014至2016年连续三年,熊本大学进入日本大学前20位(研究经费17.44亿日元)。目前拥有7个院系,8个研究生院和20个研究中心以及研究院;8100名本科生和2000名研究生,其中包括来自47个国家的470名外国留学生(2015年5月统计数字)。我们以该校药学(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模式为例进行介绍。熊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近年每年招收40人,学制4年;临床医学专业招收60人,学制6年。二者理论教学均采用大班授课模式。都会在第3-4学期开展早期接触科研的活动。如:由上届学生进行实验技术讲座及实验室介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础科室轮转(可能相当于我国的实验教学,只是地点为各个实验室,而非实验教学中心),并完成百页的实习报告。在5-8学期将进入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教研室及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熊本大学的科研素质培养模式包括:①医学相关本科教学活动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期,学生都会进入各科室进行实验活动,由教师或博士生等进行指导,感受科研工作,熟悉科研环境与基本流程。这里的实验室并非实验教学中心,而是各个专业的实验室。②药学等专业中,已经进入实验室三年级学生会为二年级学生进行实验室介绍及基本技术的专题讲座。从学生角度传授经验,对上届学生是督促,更是荣誉,使下届学生更感兴趣。③在科室的实习活动中,即使是本科学生仍然有机会参加日本国内学术会议,且本科生及高中生以下参会免会务费;甚至参加国外的专业性学术会议。平均本科生每年度1次,硕士生可达3-5次(熊本大学生命资源与研究援助中心(CARD)为例)。此外,在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PBL等形式的教学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考试分为期中与期末考试,题型同样包括选择、判断及问答等。不及格率一般在10%-20%,每年度有一门补考不及格将做留级处理。同学们也更关心分数,除此之外较为关注课程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情况。同学大都从上届学生及教师授课过程中了解各个实验室和科室的情况,以选择进入的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学生白天依旧会进行理论课的学习。以在CARD实习的学生为例:早9点至下午4点左右进行理论课学习,晚上及没有课的时间会在实验室做实验或自习,并定期安排实验进展汇报。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自律性,实验工作也比较敬业。通过在实验室的学习,可以培养对该专业方向的兴趣,也能够在考研时多一个选择方向。教学内容方面,以医学生物化学为例,所讲的内容与国内差别不大: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及其相互联系等,但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实验课。这可能与较早进入科室有关。可以看出,该熊本大学对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的培养具有“早”和“真”的特点,即:早期进入科室进行科研活动和“真刀真枪”进行科研活动。绝不仅仅是兴趣小组的游戏,而是真正承担科研工作的一部分。

4我国医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启示

4.1学校和教研室/实验室适当提供平台医学相关专业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本科阶段开始进行。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本科生数量较多。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近年保持在400余人,全部本科专业学生800-1000人。而各基础科室空间有限,盲目实施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太现实。以“根据兴趣,自愿参加”为基础,适当结合“择优选拔”可能会是比较好的形式。此外,科室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科研工作。目前,盲目追求SCI文章使得高校科研活动越来越“高大上”,很多实验对于本科生来说,短时间难以掌握,面对出现的问题更是无从分析。如何设置本科生能够完成的“小”课题也是科室相关教师需思考与创新的。4.2实际参与科研活动对本科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真实的科研活动为基础。形式上应与研究生一致,在课题深度难度上可适当降低。不宜采取“兴趣小组”等模拟活动形式。让本科生真正参与科室的科研活动中,感受实验的失败和收获的惊喜,作为实验室的一员,又有利于其建立主人翁意识,并有助于培养其科研精神。考查可以是毕业论文等形式。4.3丰富认知科室的信息渠道一方面,授课教师应注重授课内容与科室科研工作的结合,有意识地提高同学对科室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网站信息,甚至微信等新兴工具在科室介绍中的普及。如能建立本科进入科室参加实验工作1-2轮,再通过高低年级之间的交流将有助于形成科室信息传播的良性循环。4.4提供更多学术讲座与会议的机会最后,基础教育中应注重对科研素养的培养与引导。在让学生参加讲座前,增加适当的介绍工作或许有助于同学理解讲座内容。并适当为有科研兴趣、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与资金支持。经济水平及人口基数等因素在高等教育等领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在坚定不移地推动高教领域的创新实践,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改革探索。通过不断借鉴与探索,相信我们会在医学基础医学教育工作中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李冬民,吕社民,孟列素,等.深化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08,10(4):454-456.

[2]孙利军.现代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7,15(6):88-90.

[3]陶怀,陈夏.以“助研计划”为契机,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8):680-682.

[4]孙静,李良.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指导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160-162.

第8篇

关键词:人格品质;教育;医学人才;着力点

1.人格品质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1.1人格品质的内涵

杨叔子说,人的思想素质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是“人格”,上一层是“法纪观念”,最顶层的是“政治思想”或“政治方向”。所谓人格,是人所特有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性的统一体。人的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1]人格品质是人的体格和精神上的特性、能力、经验、气质、意志等特质构成的有机整体以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健康、完整的人格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品质是道德品质的基础,是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高素质人才必须是人格品质高度发展完善的人,具有现念和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并能把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服务于社会。适应时展,高校素质教育应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人格品质方面做文章。

1.2人格品质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院校人格品质培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2.1促进医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医学生不仅要求有合格的文化知识和医学专业技能,更要求有合格的道德素质、精神风貌。道德不合格、精神面貌不健康的人,其知识与其对社会的贡献是成反比的。而道德品质高尚、积极乐观的人即使知识上暂时有许多不足,其精神风貌也促使他认真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发达”。

1.2.2培养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良好的人格品质能增进思维开拓、求异与创新、推动想象与联想、触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不仅有利于医学生对医学专业课程的理解,而且对医学生的心智训练更有相得益彰的功效。

1.2.3促进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形成

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个体实现和自身价值有益于社会的重要条件。对于医学生来讲,他们从事的是人类生命的科学事业,他们的人格品质状况,直接关系着人类心身健康的保障程度。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于基本的人格品质。一个人格品质低下的医务工作者,很难设想能够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也无从讲他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因此,医学生人格品质培养工作,是医学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

2.医学生人格品质现状和现代医学对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

2.1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品质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被打破,新的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和完善,社会道德某些领域尤其是医疗行业出现的一些混乱与无序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医学生道德观和道德行为方式的形成,使部分医学生的道德行为处于“亚失范”或“失范”状态。从而也反映出医学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即忽视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忽视对人的灵魂与美德的关注与教育。[2]医学生虽已进入成人行列,且拥有相当的学识,但个性发展并不健全,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部分医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较差,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一方面,对道德价值标准认知模糊,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等基本问题认识不清;另一方面,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自我人格分离,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却不会或不愿那样做,行为失范。[3]在对医学生人格品质状况的审视中不难发现,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忽视学生人格品质教育。这一点从医学院校的德育地位、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方式和德育实施途径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体现。[4]这种状况与现代医疗卫生发展态势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2.2现代医疗卫生发展态势和对医学人才的总体要求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医学将更为迅速地发展并出现如下趋势:分子生物学将成为医学的一个带头学科,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成为医学的主导技术,从而带动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加速预防、诊断、治疗等技术更新,整个医学面貌发生根本改观。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将全面主导卫生实践,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模式随之发生一系列转变,即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从以单个患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主导;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各种群体以至全体人群为中心;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社区为基础;从以诊断治疗为重点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重点;从主要依靠医学科技和医疗卫生部门自身转变为领先众多科学和全社会的参与;从以疾病防治与身心健康为目标转变为以身心健全及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5]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文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医学将会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使医学不断社会化。这种趋势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现代科学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6]

医学生未来服务的对象是人,需要具有很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不仅能深刻地理解人,而且要热情地关心人,能真正地理解人的思想和感情,善于掌握人的变化规律,了解人体疾病特别是心理疾病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防病治病和服务。世界卫生组织对21世纪医生的要求是“交流的专家,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专家,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和初级保健的提供者。”为实现该目标,我们只有不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3.医学院校应把人格品质作为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3.1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推进全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以德治国”的本质就是“以德育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而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医学院校既是社会选择、传递和保存医学知识、文化的中心,也是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的中心。高校在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文道德氛围。这种独特的人文道德氛围以高校师生的人格品质为主导,既对本校的各项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借助师生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大学生的社会流动,向整个社会辐射,从而对社会道德风尚尤其是医德医风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7]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医学生对社会特别是医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长远的和具有建设性的。相反,人格颓废、品质低劣的医学生步入医疗行业所带来的影响也一定是消极和破坏性的。因此,在医学院校实施人格品质教育,培养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既是医学院校德育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

3.2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教育的功能是“育人”,即要“明明德”,要“成人”,要“新民”,要“至善”,开拓人的主动思维能力,升华人之所以为人的神圣精神境界,素质教育之所以重要也在于此。[8]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医学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艰巨。医学生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促进医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互联网等的普及更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缺乏感情上深层次的联系,个体日益成为社会和各种集体之间自由移动的独立分子,孤单、寂寞感增强,这就要求医学人才必须更为坚强,更具有独立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医学教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社会迫切呼唤一种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良好品质与健全人格的教育。

3.3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医学生道德培养工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从人格结构来看,道德品质是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传统的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式偏重于政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没有把道德品质当作学生的内在人格培养,医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道德体验与道德评价难以做到和谐统一。要克服这种现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对医学院校德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把人格教育贯穿到医学院校德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去。[9]在德育工作中,人格品质教育处于基础的地位,没有这个基础作为支撑,社会道德、法律品质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都将成为空中楼阁。由此可见,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实现医学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基础。

3.4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医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人格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自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适当的人格教育可以促进良好的人格品质的形成;不适当的环境影响与教育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乃至变态人格的形成。人格教育不仅有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使人的求知欲得到最好的发挥,发展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由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划一化和对人格教育的忽视,当代医学生在儿童和少年时期没有接受科学、系统的人格教育,一些不良的心理倾向如自卑、多疑、意志力差、依赖性强、情绪波动大等普遍存在。因此,高校德育重视大学生人格品质教育,既是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当代医学生儿童少年时期人格品质教育的一次“补课”。[10]

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研究认为,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人某一方面的特质主要形成于某一阶段。青年期是人格品质形成或“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了积极品质,就会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否则就会出现心理危机,人格分裂,生活缺乏目标。人格品质一旦形成,不会轻易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因此,充分发挥教育帮助人们形成积极人格品质的作用,通过积极有效的德育实践,帮助医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健全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是医学院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文明以止 化成天下,高等教育研究[J].2005,(9):1-6

[2]达建:深化医学课程改革全面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医学与哲学》,1999,(4):41~42

[3][4]聂素滨等:发达国家医学人文科学探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4):18 ~19

[5]刘献君:实践研究 相互推进,高等教育研究[J],2005,(3):1-6

[6]张国芳等:22所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1~3

[7]沈汝发:苦恼与迷茫,当代青年研究,2002,2

[8] 胡艳蓓:论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道德人格培养,青少年导刊,2002,1

[9] 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高等教育研究,2002,3

第9篇

关键词:台湾地区 基因组医学 科技计划

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草图完成。次年2月,工作草图的具体序列信息、测序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序列的分析结果公布。当时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意识到一个全新的科技世纪已经开启,同时也认识到致力于基因组功能的研究已经是大势所趋。许多研究显示,人类的一般疾病与遗传疾病和基因变异有相当的关联。研究基因序列,使人类有机会对生命个体有更深的了解,除了可以搜寻疾病基因,进行研究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之外,同时也可以经由物种间的基因相互交叉比对,进一步了解环境与进化的关系。

随着对基因学研究的进展,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医学研究的新概念――基因组医学。它是以人类基因组为基础,将生命科学与临床医学整合在一起,使基因组的研究成果迅速高效地转化并应用于临床医学实践,是后基因组时代最重要的研究方向。因为基因组研究不仅提供科学家们窥探自然,以及了解生命基础奥秘的方法,同时所衍生的知识,包括使用的技术(如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技术等)与所开发的产品(如疫苗、诊断药剂和治疗医药等)都可以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并有可能为生物技术产业拓展新领域带来曙光,世界各国无不视此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在当局的推动下,我国台湾地区也将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列为了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的重点领域。台湾“国科会”最先设立的6个“国家型”科技计划,即:“防灾”、“农业生物技术”、“电信”、“制药与生物技术”、“基因组医学”和“数字典藏”科技计划,其中三个计划项目都涉及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目的是通过加大对包括基因技术在内的生物技术发展的投入,从而在台湾创造出新的产业或者推动现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一、台湾推动基因组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的背景

台湾“行政院”于1995年通过了《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确定有关医、农等生物技术产业为政府全力推展的重点,并由“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协同各部会进行横向整合组成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1996年举行的全台第五次科技会议将医学方面的生物科技推动列为主要议题,同时通过决议将基因医药相关的研究整合成跨部会的大型合作计划。为此,台湾“国科会”和“卫生署”于1998年起开始推动“基因医药卫生科技尖端研究计划”,整合台湾医学中心与研究单位的近百位科学家、医师投入“基因医学”研究行列,针对基因组基础研究、基因治疗、基因药物开发、遗传疾病、实验动物供应、环境毒理遗传基因与科技对伦理、法律、社会影响等进行研究。

台湾“国科会”于2002年设立基因组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台湾称为“基因体医学”),2003年开始执行。该计划整合跨部会资源,由“国科会”、“经济部”和“卫生署”共同参与执行。计划的目标以基因组研究为基础,运用人类基因组序列中所隐含的知识,发展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技术,同时结合基础研究、动物模型测试、临床试验等技术,完成台湾基因组医学科技的开发,进而通过技术转移、业界发展等力量,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科技产业。计划的第一期为时三年(2003―2005年),主要目标是构建完善的基因组研究基础设施;计划第二期(2006―2010年)的目标是“集中资源,以特定疾病研究为导向,加速成果导入医学生物技术产业”。基因组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于2010年正式结束。

二、基因组医学科技计划概况

1.一期计划的总体情况

基因组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规划有短、中、长期阶段性目标。第一期计划执行期为三年,由“国科会”推动实施。计划第一期的目标着重于基因组研究的基础建设及自由探索基因组相关研究。规划范围则是包含:基因组医学、蛋白组学与结构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伦理、法律、社会的影响(ELSI)四个领域。包括:探讨基因多形性与常见重要疾病感受性的相关性,鉴定及分析与台湾人体常见重要疾病相关的新基因,应用基因技术预防或治疗台湾人体常见重要疾病,开发新的基因科技进行基因组的分析与测序,开发新而灵敏的基因诊断试剂与治疗模式,评估基因科技对伦理、法律与社会的冲击影响,以及建立核心设施与研究团队等。目标推动如下:

(1)基因组医学:寻找三种疾病的10个分子目标;对无机砷的人类易感基因更进一层的了解;台湾人体特殊病毒的宿主易感/抵抗基因的鉴定;建立台湾地区特殊族群基因库及相关性状数据库;建立台湾人体疾病诊断用的遗传体数据库;建立特殊疾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蛋白质图谱等可作为未来临床诊断与个性化疾病诊断的参考;建立台湾人体疾病的相关基因及危险因子;建立台湾人体疾病的辅疗法;建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使用的GMP/GLP设施;建立台湾人体疾病的动物模型3~5个;在ENU突变小鼠中发现3~5个疾病基因及其机转与导向化合物(Lead compounds)的筛选;及利用移植人类癌细胞和免疫细胞的NOD/SCID作人类治疗基因的功能鉴定。

(2)生物信息:结合基因组研究加速其进展,促进医学科技产业的发展;建立台湾人体重要疾病的基因医药数据库;建立人类遗传疾病并维护加值数据库;建立基因组知识经济基础;培养高质量的生物信息研发人才。

(3)蛋白组与结构功能:完成3个细胞膜蛋白的结构,有助于新药的开发;设立低浓度转录因子蛋白组的研究程序,作为医疗途径;建立3个逆境蛋白质,以及嗜热蛋白质的功能图;了解传染病有关的蛋白质;以台湾有关的细菌或病毒的蛋白组,发现新的蛋白质折迭模式。

(4)伦理、法律、社会影响:建立相关学术研究所需的基础架构,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社群的互动网络;建立基因组医学科技的议题发展追踪与信息交换;建立基因组医学科技的意向调查与分析;建立基因组医学科技的学术论坛与社会教育;对基因科技发展及其在伦理、法律和社会方面所造成的冲击背景信息与讨论议题通俗化。

(5)核心设施:建立全台基因组医学高速核心设施及高科技研究团队,服务基因组研究计划;加速台湾研究计划执行效率。

(6)产学合作:开拓创新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协助申请与维护专利权益;建立产学合作及GLP/GMP规格设施;加速进行癌基因/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推动岛内基因与蛋白诊断产品的商业化发展;培育研发人才,促进产业活力。

2.二期计划的总体情况

为了聚焦并吸引产业界的投入,计划第二期设定的目标是:“集中资源,以特定疾病研究为导向,加速成果导入医学生物技术产业”;以台湾本地重要的四大疾病(肝癌、肺癌、高遗传性疾病与传染病)为聚焦主题,持续加强创新研发与基因组医学对伦理、法律与社会的影响,同时建设核心设施以支持基因组研究,提供基因组研究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与技术,进一步加强与产业界和各国间的合作与交流,将本计划的研究成果迅速导入生物技术医疗产业,提升国际能见度。

计划第二期较第一期更具有整合性,加强了各行政主管部会的直接参与。“国科会”补助上游的基础研究计划,建设营运核心设施,提供必需的基础建设与技术支持;依据研究领域及导向,计划实施分为肝癌组、肺癌组、传染病组、高遗传性疾病组、创新研发组、伦理法律社会影响组(ELSI)、产学合作组及国际合作组。“卫生署”的重点在法规、遗传咨询、与国民健康相关的癌症、传染病以及中医药基因组相关研究,推动“肺癌基因组研究及临床应用”、“基因组医学的健康服务应用”、“建立台湾病原体基因数据库”、“中医药基因组相关整合性研究”及“建立严谨的基因组医学临床试验与相关产品的评估与审核机制”等五大研究项目,希望从法规及公共卫生层面,重要的卫生医药问题。“经济部”则从较具产业发展潜力的基因药物技术等方面进行规划,建立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环境,并同时以业界科专机制补助生物技术医药业者投入基因组相关研发与应用,以研发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创造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效益。

各专业组的研究范围包括:

(1)肝癌组:寻找肝癌致病基因,研究开发检验试剂及检测设备,致力于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成效,整合并建设台湾肝癌资料库技术平台,并延伸到乙型、丙型肝炎,以期成为未来亚洲最大的肝癌资料库。

(2)肺癌组:利用基因组学或分析流行病学等相关技术,进行肺癌遗传流行病学、药物基因组学等研究,探讨致病因子与肺癌转移机制,涉及个性化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并利用已建立的肺癌临床研究网络提供防治肺癌的有效工具。

(3)传染病组:探讨肝炎病毒、登革热病毒、肠病毒、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及肺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基因及致病机制,研究新颖的抗病毒策略,并结合“卫生署”行政单位,使研究成果落实到公共卫生领域以开展疾病防治。

(4)高遗传性疾病组:研究多种高遗传性疾病的致病基因(如精神性疾病、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自闭症及代谢症候群等),建立公共卫生研究及公共卫生应用的互动管道,发展相关筛验工具及预防性医疗,增进民众健康。

(5)创新研发组:结合“基因组医学”、“蛋白组与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并鼓励其他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如系统生物学、肝细胞及中医药相关的基因组研究。

(6)伦理社会法律影响组:推动台湾有关人类基因资料库ELSI议题的研究,与欧美、亚洲地区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基因组医学研究及其产业化所需的ELSI环境。协同行政机构建立台湾基因或遗传咨询机制及相关法规的订立与改革。

(7)国际合作组:鼓励岛内学者与其它国家研究学者在与基因组医学相关课题上开展研究合作,提升台湾基因医药领域的研究品质及国际能见度;通过科技交流,间接促进与国际制药或生物科技公司的实质性合作。

为提升生物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商品化,基因组医学计划鼓励学界与业界的互动与合作,使业界即时掌握基因组医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为积极促进产学双方合作,与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合作进行“桥接计划”,整理并挑选具有产业发展前景的成果,进行专利及市场分析,进一步协助计划主持人研拟商业模式规划及取得知识产权保护。同时,由医药品查验中心针对研发所需的医药法规提供咨询,以解决商品化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推动产业化的进程。

3.计划各阶段的执行结果

基因组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在致病基因的发现步骤、功能及致病机转的研究、开发疾病的动物模型、基因芯片技术、基因细胞治疗方法、疾病预防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第一期计划的重要成果如下:

(1)砷与移行细胞癌的毒理基因组研究:证据显示二甲基砷酸盐(DMA)可能为膀胱癌的致癌砷种类,且细胞还原能力降低可能和致癌有关;建立体外培养及裸鼠膀胱癌形成模型,发现第九号染色体缺失及第四号染色体增幅现象;和砷代谢有关的砷输送蛋白基因OATP-2、MRP1及MRP2,呈现显著单一碱基多型性区域和膀胱癌相关基因,包括雄激素接受体及血红素氧化酵素-1,显示遗传多形性区域。

(2)肠病毒整合性计划:完成建构第一阶段肠病毒数据库,包含4,000多种从GenBank所收集的肠病毒序列及解析,并建立鉴定肠病毒71型的特异序列比对区域图谱;找出157种寄主易感基因,包括趋化激素接受体、细胞凋亡、干扰素及补体相关途径的基因;于细胞培养中显示可利用RNAi抑制病毒复制;TNF-α启动子的遗传多型性和肠病毒71型的易感有关。

(3)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完成3个幽门螺旋杆菌蛋白质构造研究;建立高效能蛋白质表现系统;建立X光高分子结晶技术;以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表现具活性的幽门螺旋杆菌蛋白质;鉴定出一种幽门螺旋杆菌的酸诱导蛋白质,可促进其生长及活动。

(4)中医药基因组相关研究计划:进行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医寒热体质类型与基因及蛋白质表现、中医寒与热性体质实用药对细胞基因表现;收集完成病人相关数据、各种辩证指标记录的统计资料分析,并建立起基因的多样性分析模式。

(5)发现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过度表现与台湾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有关,且与许多抑癌基因5'CpG island过度甲基化、cytosine突变亦有关。

(6)完成正常人类肝蛋白组图谱的建立,及人类/小鼠胚胎干细胞蛋白组图谱的建立。

(7)基因药物开发完成多项活体外分析系统的建立,包括:重组腺病毒rAd/AGL载体病毒颗粒感染GSDIII病人初级培养细胞的方法、蛋白质转染系统、重组蛋白质AGL在细胞内的功能分析;完成腺病毒活体递送方法的建立与活体内分析系统,确认基因递送方法与递送载体在动物体内组织分布的相关性;并建立了活体内基因转录分析与蛋白质功能分析法,提供基因载体活体递送系统的基盘分析技术。

第二期计划的执行情况

基因组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第二期的规划延续了第一期的成果,第二期计划的重要成果如下:

(1)重要致病基因、蛋白质的发现

a.药物不良严重反应的基因:包括最常引起台湾人体发生致命药物过敏(史蒂文生琼森症候群)的抗颠痫用药(Carbamazepine)的危险基因,降尿酸药(Allopurinol)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基因等。

b. 家族性肝癌的基因:乙型肝炎导致家族性肝癌的连锁相关分析,证实在第4对染色体长臂(4q)上,有1个基因座的LOD score在3.5。

c. 肺炎杆菌的致病基因:发现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它是造成院内泌尿道感染、肺炎感染以及免疫机能不全病患肺炎、败血性休克的常见致病菌,还会造成菌血症,化脓性肝脓疡及脑膜炎等。

(2)关键动物模型的建立:先后建立了肝癌的动物模型、糖尿病致病动物模型、代谢疾病的动物模型、乙型肝炎的土拨鼠及基因转殖鼠模型等。

(3)肝癌、肺癌、高遗传、创新研发、ELSI五组研究成果

a.乙型肝炎病毒的HBx基因参与活化:男性荷尔蒙信息传递路径,经由活化基因的表现,可能增加肝细胞的癌化能力。未来将有可能就此信息传递路径,发现肝癌的重要标靶分子,而应用于临床预防或治疗上。

b.完成台湾肝癌病患(约800例)临床数据及组织样本的合成网创设,提供肝癌研究的共同资源库。

c.完成台湾人体肺癌病患临床数据库、组织、血液检体的收集,提供肺癌相关研究学者的研究共同资源。此外,发现的致病或转移因子,可应用于肺癌诊断、治疗、或预后评估等。

d.抑癌基因HLJ1的发现:抑癌基因(HLJ1)可预测肺癌病人存活及复发,本研究发现可应用于临床检验试剂、药物开发与生物技术服务相关产业。

三、核心研究设施的建设及相关产学合作计划

基因组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在管理过程中还增加考虑了相关核心设施的统一建设管理,以及促进产学合作。

本计划开始后就规划了相关核心研究设施的建设问题,对研究项目所需购置的高速、贵重仪器进行“整合资源”和“统一管理”,解决了重复购置、人员与管理等问题。为基因组研究所需的核心设施涵盖的领域包括了以下五项:动物疾病模型、表现型鉴定及造影核心设施,临床样品研究与组织库,基础基因组研究设施,蛋白组血与结构基因组研究设施,生物信息核心设施。

在本计划执行过程中,还在产学合作方面特别加以推动。如:符合台湾生物技术产业所需并且具有商品化潜力的技术和产品,包括药品、疫苗、检验试剂、生物医药技术、基因治疗方法、保健食品开发及基因咨询服务等;促进台湾生物技术信息发展的产业;办理产学合作计划的审查及后续项目追踪管理和考核;促进参与产学合作厂商对相关法规与知识产权的了解,利用产学说明会开展产学合作辅导;协助导入核心研究设施至产业界,提高业界的生物技术研发水平;协助推广本计划产生的优秀研究成果,营造学术界与产业界对话机会,扶助研究计划主持人所属机构申请与获得专利,协调与产业界完成技术转让事宜并建立与相关部会的良好合作与互动。

参考文献

[1] 罗勇.台湾科技计划的管理及其特点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3(22): 38-42

[2] 基因组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EB],http://nrpgm.sinica.edu.tw/content.php?cat=agtc,(2013.1.10)

第10篇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形态学实验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一、形态学实验室现状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实施计划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高等院校实验室体制改革等文件精神,我校实验室合并工作于1998年完成,至今已有12个年头。当时合并的学科有医学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病理学。2009年学校决定成立生物技术系并单独招生,医学生物学科脱离形态学实验室;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和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合并为病原学教研室,实验科目也相应合并,所以目前形态学实验室承担《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和《病原学》3门学科的实验课程。隶属于基础医学院,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形态学实验室现有教学人员34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0人;实验专职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编写实验教材4部。共有18个显微镜实验室,08年又斥巨资建立了12个数字显微互动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内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从形态学实验室成立至2009年末,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实验课跟随各学科的理论课分开运行,由各教研室制定教学进度,实验人员按进度各自准备实验器材和切片,配合教研室进行教学,没有独立设课。现在病原学教研室成立,原来的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基本合并。根据学校要求,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模式,顺应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决定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实验作部分调整,以达到两门形态学科的融合,以便学生在学完人体正常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病变后组织结构发生的改变,进而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人体各种组织结构从正常到异常的过渡,为今后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变打下基础。

二、形态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2009年下半年,学校决定自2009年级开始,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精神卫生、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适当调整,减少《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总学时,原则上是减少理论课学时,加强实验教学。为此我们作了如下调整,《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由原来的80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32学时)调整为76学时,减少了4学时,主要减少了理论课,由48学时调整为44学时,实验课学时未变,仍然为32学时,在第一学年的第2学期开课。病理学的总学时为92,其中理论课学时56,实验课学时36,在第三学年的第5学期开课。自2009~2010学年第2学期开始,针对2009年级各专业本科的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和《病理学》实验课合并为形态学实验,组织学实验课在2009~2010学年第2学期只完成28学时,另外4学时安排在第5学期病理学开课时,加入到病理学的实验课中。计划在病理学讲解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时,在实验课中分别加入组织学的内容,这四个实验内容每次给组织学安排一学时的时间,由组胚教研室的老师给学生讲解该系统主要器官的正常组织结构,再由病理教研室的老师讲解该系统器官的各种病理变化,比如在病理学上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时,先由组胚教研室的老师讲解肺的正常组织结构,使学生能够复习和回顾这些器官的正常结构,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病变后组织器官发生的各种改变。

三、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组织学和病理学在授课内容上部分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要熟悉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和相关的临床知识,讲解时要重点突出,注重逻辑,让学生理清思路,按照正常向病变的过渡、病变带来相关功能的改变、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这一主线。注重每一个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各种病理变化,注重每种疾病的动态演变过程,加强各种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的训练。病理学和组织学的教师要互相随堂听课,然后进入实验室进行辅导、答疑。这样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理解正常组织结构向病变组织的过渡和转变,克服了学生学习组织学时对基础学科不重视的的错误观念;克服了学习病理学时遗忘了器官组织正常结构的弊端。上实验课时,在每个实验台上摆放实验课所学器官的大体标本和正常、异常切片标本,便于随时观察、学习、提问、教师答疑。要求学生掌握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基本理论,提前预习。先看正常的形态结构,再看其病变后的大体和病理切片,了解其病理变化并联系病变后其机能的改变,联系临床症状、体征。克服机械记忆、片面理解、缺乏联贯的学习模式。在学习中,正常与病变、系统与系统、前面与后面的知识等能够有机的联系,拓宽思路,培养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一实验组的同学可围绕一种疾病展开讨论,将竞争的学习机制引入实验课。克服各自学习时不思考、不发言、不认真,以及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做到人人进取,开拓思维,增加理解和记忆。

四、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能的科学,这门学科是随着显微镜的出现、在解剖学的基础上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形成的,研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其结构,进而了解其功能。学习和掌握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微细结构,是为以后学习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以及临床各课打基础的,尤其是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在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病理学除了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外,也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以及形态改变与功能变化及临床表现的关系。因此,病理学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等均有密切的联系,也是学习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可以看出组织学和病理学虽然同属基础医学、形态学科,但是组织学和胚胎学更是病理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器官的发生,才可以理解病变后组织器官发生的变化,进而理解由于病变而造成的功能改变,具体的体现就是病人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这也就和临床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基础经桥梁过渡到临床,实现对医学生培养的连贯性和综合性。为此我们计划组织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和病理学教研室合作,编写《形态学综合实验组织学和病理学分册》一书。编写时注重融器官组织的解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于一体,介绍器官组织正常结构与病变的动态演变,加上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图谱,做到图文并茂,便于对照,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综合应用。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体现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是影响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更加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制定每周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制度,完善新进教师导师制培养和系统听课制度。注重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做到以老带新、多学科听课,不定期的举办技术比武等。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必然带来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保证综合实验的教学质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学生顺利实现基础向临床的过渡、将来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我们计划逐步将形态学列为独立的一门学科,独立授课、独立考试。尽量做到少一些单一性实验,多一些综合性实验;少一些验证性实验,多一些设计性实验;少一些演示性实验,多一些操作性实验;少一些传统性实验,多一些创新性实验。我们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我们的互动实验室,力争做到对各系统器官组织的正常结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的整体展现。运用动态的学习方法,围绕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转变教育观念,从传授理论到加强创新能力的训练,从传授技能到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共性教育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认识到由正常组织发展到病理改变的一系列动态演变过程,使形态学实验成为连接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临床之间的纽带,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训练学生由基础走向临床的基本技能,达到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双丰收,培养出具有时代特征、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具备高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医学人才。

五、预期的效果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信息的日益增加,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大大地推动了医学教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必须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他们的综合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医德医风。我们将形态学实验教学独立设课,将组织学与病理学的实验合并,构建新型的形态学实验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我们医学院校从基础学科开始,注重相关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造就具有高素质的医学精英,培养复合型人才。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训练学生善于分析、观察、综合、判断问题的动态思维方法,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顺利从基础知识向临床技能过渡,从学校顺利走向社会,为国家培养有过硬技术和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邹仲之.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第11篇

关键词:生物制药;专业群;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化学工业与生物产业、医药产业、食品产业结合,衍生了生物制药、医药化工、食品化工等细分产业。2019年,国家启动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对新时期职业院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表现在,更加关注专业群之间的协同发展,更加强调内涵建设,更加注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2019年5月,为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促进学院整体发展,学院立足生物化工,医药化工,食品化工等技术领域,组建了由食品生物技术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医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5个专业组成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职双创教育全面铺开。开展专业群专创融合教学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高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16年9月,武汉职业技术生物工程学院开始将双创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开设了《创新思维》[1]《创业基础》[2]等双创通识课程。随后,各专业逐步完善了双创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了双创课程体系、搭建了双创实训平台、开发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专创融合课程。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为例,分析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平台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明确课程开发的目标,构建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及内容体系,为高职专业群平台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1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双创教育起步较晚,2015年后高职才全面启动双创教育,经过5a发展,虽然在对双创教育的认识、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平台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双创教育仍存在一定问题。在双高背景下,基于专业群建设的双创教育问题成为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新问题,尤其是专业群专创融合课程如何开设,暂无可借鉴的案例,需要面向区域布局,基于生物化工、医药化工和食品化工等领域的产业发展,根据双高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基本情况,科学、系统设计,有效解决瓶颈与难题。

1.1双创教育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

大多数高校对双创教育的认识依然滞后,简单地将双创教育视为提高就业率的手段,没有将双创教育摆放在战略高度去思考,应将双创教育改革视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激发教师干事创业动力,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对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强化。在双高背景下,专业群跨专业的专创融合教育更是专业群“三教”改革和“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

1.2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难度大

专业群基于化工技术和生物技术,涉及5个专业,涵盖食品、医学、生物、药品、医疗器械等生物健康行业,产业跨度大,细分领域多,产业特点差异大。目前暂无相关专创融合平台课程的报道,开发专业群内共建共享的专创融合平台课程难度较大。平台课程的开发需要依据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目标,依托专业群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

1.3师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专业群视域下,学分银行制度将进一步落实,必然要求建立大量的课程库,根据学生意愿,自由选择,更加注重个性化、差异化培养。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专创融合平台课程的建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是由单个老师跨专业教学,还是由各专业老师分工协作教学,老师都应具备本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创业经历和管理经验,具有双创热情,同时要对生物健康产业相关领域非常了解,这种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双师”型老师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双创课程还是由辅导员承担,专业教师参与较少,因此专业群专创融融合课程的实施需要在量和质两个角度去提升。

1.4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完善

目前,双创教育受制于人力物力投入,受制于时间空间限制,课程过于依赖理论讲授,实践内容较少,缺乏更有效的培训教学手段与工具。专创融合课程实施,更加受限于法律法规、工作场景,体验感较低。学生和学院人数较多,喜欢从事的产业领域和岗位性质差异较大,开展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因此,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模式无法真正的改革,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各类教学平台,开展自学、讲授和体验式学习,突破各种条件的制约。

2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的目标

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主要从学生、教师、课程及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2.1学生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产业发展的理解和专业自信,对生物化工、医药化工、食品化工等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技术发展方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全面的调研和梳理。2)加强学生对典型企业了解,对各专业典型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挖掘行业特色,创始人创业历程,行业及企业文化;提炼典型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帮助同学们加强职业认知和自我定位。3)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专创融合的理解。4)加强团队合作与分工,提升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跨专业的迁移能力,拓宽学生就业和创业领域。2.2教师发展目标通过各专业老师、双创老师、企业大师共同参与,实现课程和资源的共建共享。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扩展教师的知识领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信息化运用能力,将教师培养为“双师、双创、多能”型人才。

2.3课程及资源建设目标

建立涵盖生物化工产业链的平台课程及资源,不断丰富法律法规库、案例库、项目库和教学资源,初步设计信息化教学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情景,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和学生协作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3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内容

平台课程内容基于生物化工产业背景,主要包括双创知识、产业知识、法规知识、公司运营知识等四方面。

3.1双创知识

双创知识包括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两部分,创新思维是创业实践的基础,创业实践是创新思维的运用。创新思维部分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技法等方面。创业实践部分应包括创业认知、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商机识别、商业模式设计、创业资源管理、融资方式、创业计划拟定、企业开办流程及初创企业管理。

3.2产业知识

生物制药技术产业是将现代化工技术和生物技术应用于大健康领域,涵盖生物化工、医药化工和食品化工等领域,是生物产业与大健康产业交叉领域,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福祉。从产品注册角度看,主要是“四品一械”领域。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概况、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产业投资、产业关联、主要产品、市场分析、研发动向等。通过产业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扩宽学生创业就业领域。

3.3法律法规知识

生物制药技术相关产业法律法规,包括通用的商法、公司法、税法等公司通用法律法规,也包括产业特定的政策法规。生物制药技术产业每种产品具有不同的法律法规要求,如医药生产企业法律法规重在GMP,医药销售企业重在GSP,食品和药品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需要CMA和CNAS相关知识等。除了政策法规,还应包括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学习。通过政策法规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的产业知识、产品知识的理解,培养同学们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4公司运营知识

通过体验式学习,掌握公司战略制定,了解公司的基本组织架构,熟悉公司运用过程中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风险管理等。学习团队合作与分工,提升沟通能力、执行能力。通过企业创业管理综合训练,模拟经营一家生物健康企业,围绕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市场、销售、客户服务等关键步骤进行企业全流程的体验,全方位训练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与时俱进

一、课程设置与时俱进的必要性、迫切性

21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新纪元。纯生物医学模式被生物一一心理一一社会医学模式所代替;基础医学开始更好地从微观水平到宏观水平来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机制;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将加速预防、诊断、治疗等技术的更新;社会的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向医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全民健康教育,矫治不良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等种种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医学工作者身上,这些都要求未来的医学人才应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素质。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病人需要的临床医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生,更应当是一个专心的倾听者、细心的观察者、耐心的交谈者和有效的治疗者;不仅仅单纯满足于治病、防病,还需要充分提供身心保健、人文关怀等全方位的优质医疗服务。有调查资料表明当前患者对医院的不满意度中人文关怀占到26.8%,仅次于医疗技术。[1]可见,如果不改革或突破几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就不能真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且,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已逐步市场化。医疗单位提供医疗服务,作为客户的病人需要得到最优质的服务。否则,客户就会去选择服务质量更好的医务人员或医疗单位,医疗单位会因失去客户而面临生存危机。能力决定前途,素质决定命运,社会需要医学院校培养的临床医师,除了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病人至上”的服务意识,以及娴熟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有资料报道,大部分医患纠纷不是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方面的问题,而是医患沟通不够、不到位引起的。[2]但现在成教临床 “专升本”课程设置中缺少必要的人文课程,医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

二、课程设置与时俱进的建议

1.坚持“两个本位”统领“三大模块”

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模式基本是“知识本位”模式,该课程模式以传授职业知识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从教育内部向职业世界辐射,强调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注重传授给学生以系统的理论知识。这种模式导致理论的传授过多过深,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形成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医学是对动手能力、对实践性要求极强的学科,所以“知识本位”的课程模式不适宜医学教育,尤其不适宜已具备一定基础理论知识的医学成人“专升本”教育。针对学员大部分具备三年医学专科学习经历及几年的临床实践工作的特点,采用“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比较合适。此模式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把职业岗位要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按照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结构及形成特点来设计课程、编写教学模块,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比较适合医学成人“专升本”教育。

当然,单一的能力本位模式也适应不了未来社会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教育应该顺应当今课程模式综合化潮流,吸收多种模式的优势,构建多元化的学科模式。

这种多元化的学科模式实际是把“知识本位”模式和“能力本位”模式加以融合,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优势,为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的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课程。其具体可以表述为: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模块,如公共基础课模块可采用“知识本位”模式;对于专业基础理论,也以“知识本位”模式为宜,但要对课程加以改造。在这一点上,有学者提出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以“必需、够用”为度。对于“必需、够用”的衡量应该以满足当前职业岗位的现实需要,同时还要满足未来技术进步和职业变更的需要为标准。对于应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方向课和实践科目,则提倡从能力培养出发组织课程内容。

具体到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教育的三大课程模块:公共课程坚持“一个贯穿”,即社会素质教育贯穿于两年的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课程做到“两个加强”,即加强基础与临床间的桥梁课程,加强实验课程比例;专业课程做到“三个突出”,突出临床知识的扩展,突出临床技能的培养,突出学位考试课程[3]

2.增加人文课程彰显人文教育

如果说普通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智”,那么,成人教育则应针对其教育对象社会性强的特殊性,除了补“智”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社会素质的培养。正如社会学家诺笃乐普所说:“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为他生活于人群之中,并且参加社会生活。”可见社会素质对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性,而医学的社会性特点更彰显了医学生培养社会素质的重要性。对临床医学成人教育而言,社会素质可具体化为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的医疗态度、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等临床综合素质。

据调查,20世纪50 - 90年代,在市级以上医院工作的临床医师,其误诊率一直高居不下(占 30%左右)这说明临床医生综合能力的欠缺。这种欠缺与整个医学教学领域里,基本没有“方法论”和思维方法、逻辑等人文课程内容是不无关系的。[4]2002年7月1日齐鲁晚报济南讯(记者 王东)山东省卫生厅就今年山东省卫生系统行风情况进行通报,在全省卫生系统收到的1200余起举报中,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成为群众反映问题最多的方面。

人文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会思想、有灵魂、辨真伪、能创新,从而启发思想、提高修养,孕育情感,净化心灵。对医务人员来讲,就是通过人文教育从根本上熔铸成一种人文关怀,养成一种服务意识。而人文社会科学内容正是人类社会不断获得精神需求、涵养人文情怀的丰富源泉。而且,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敬业精神、高效的工作效率、完整的知识结构都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因此,开设真正意义上的人文课程意义重大。

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响亮地提出,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绝不是该组织的人突发奇想,而是根据对世界上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而提出的。该组织认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校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因为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脱离时代要求,而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单薄,综合素质较弱。在医学成人“专升本”教育中,多年没有大变化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说“发育不良’或“先天不足”,这离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要求相差甚远。

80年代,文凭似乎成了就业的万能钥匙,但现在,文凭只代表了相当程度的教育而已。能否适应岗位的需要,全凭本领,即毕业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可否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高等医学教育需要走向市场,谋求适当的经济效益。然而成人高教毕竟是一项以育人为本的社会公益事业,如果忽视质量的提高,在一个日益注重“学力”甚于“学历”的现代社会,面临的必将是生源的日益萎缩,效益的渐趋低下。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社科部

参考文献:

[1]朱锦宇.应注重培养实习生的医患沟通能力[J].医学与社会,2003,1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