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时间:2023-08-09 17:32: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第1篇

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心理素质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能够满足其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大脑的机能。开发人的大脑潜能,对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要素进行训练和提高,使学生了解知、情、意在人心理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学会有意识的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同时,通过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正常状态,对于大学生发展自我、开发智力、改善思维、提高创造力、适应社会有着基础作用。

2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

2.1环境变化导致心理适应不良

在校大学生们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从熟悉的家到陌生的异地,许多领域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先,在学习方面的变化导致心理适应不良。不少学生在中学成绩很好,进大学后,发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自己不能在学习上强人一等,失去了学习的优越感;加上大学的学习方法与原来中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差异,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不能正确处理学习目标与学习现实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不当、对学习缺乏信心、没有兴趣等;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录取的专业与原来的愿望不符,对现学专业不了解,造成情绪波动很大,较长时间不能调整过来。由此使他们处于心理冲突与痛苦之中,精神过度紧张,出现强迫、焦虑、郁闷、孤独、失眠等适应不良,以致影响到学习。

2.2人际关系复杂导致心理调适矛盾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一般会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情绪特点:一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具有自尊、自卑、自负等多样性的自我情感。二是冲动性,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尤其强烈、富有激情。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各种事物都有些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有些难控制;特别是在激情状态下,很容易感情用事。三是矛盾性,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真实情感;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时而情绪激动,时而消极情绪颓废。而大学生离开原来熟悉的朋友圈进入新的人际圈,远离家庭的呵护开始独自的寝室生活,这些变化都使大学生们特别是大一的新生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旦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使他们处于心理纠结之中,导致多种心理不适应接踵而来。

2.3情感挫折导致心理失落

大学生时期正值青春年少的恋爱季节,大学生活又为男女学生广泛接触提供了机会,因此大学恋爱已经成为高校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对于婚姻与恋爱缺少正确的认识,往往是盲目寻求感情寄托或认为上大学没有谈过恋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致使部分学生交友不慎而受到身心损害,或在交友失败后情绪低落而影响到学习与生活。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少,如对失恋挫折的耐受力差,因失恋而悲观、堕落等等。

2.4就业压力带来心理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增多;再加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形势低迷使就业岗位减少,使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特别是一些不公平现象,比如在就业当中托关系走后门,使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而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就业或找不到满意工作,更使得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表现出忧虑,产生沮丧情绪,许多不良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3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一个既艰苦又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具体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3.1创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如果充满高尚校风、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有着良好教学秩序、宽敞教室、卫生清洁食堂、温馨舒适宿舍等,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因此,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但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而且也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也是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可以积极运用校园内外的各种媒体如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等,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这方面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文化传播媒体,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介绍各种心理调节的方法,以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引导其主动开展自主性的心理素质教育。

3.2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完善预警机制

高校应建立和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推广专、兼职咨询员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应定期定点地给大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咨询,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备案;针对学生共同关心、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举办系列讲座,开展心理沙龙、心理卫生协会等社团活动,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和宣传阵地开展心理教育宣传等,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异常倾向,努力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能倾吐心声、发泄情绪的场所,从而有利于矫正大学生中可能有的心理问题,使其心理障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从而防患于未然。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措施基础上,高校还应建立预警干预机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建立预警体系,完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组织结构,以便采取措施,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减少危机发生的不良后果。

3.3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沟通网络

可以建立完善的校园心理素质沟通组织网络,即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指导下,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为联系纽带,建立班级心理健康联络网络,使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得以及早发现,及时有针对性解决,促进大学生学习及培养健康的身心。同时,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形成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配置。这样做既可以使学校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及时、全面地掌握,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沟通网络内对档案库的资料进行查阅而自我检查和评价。

3.4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和各学科教育的融合

首先应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去,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思想性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进行相关的教育;其次,可以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特别要注意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而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认识指导着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完善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基本的心理因素。因此,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当然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运用,也会有助于思想品德实践的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

3.5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发挥人格表率作用

第2篇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可以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3.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以专家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报告、个别谈心及团体咨询,设计专业的心理测验并建立心理档案。由于心理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权威性,这种专家系统中的活动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专家系统可以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进行监控与干预,使各个系统协调动作,积极配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4.社会与家庭系统

社会与家庭系统是以社会人士和家长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这个系统与以上三个系统不同,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作为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系统之间发挥联动作用,教育者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才能保障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学者们对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鉴众多学者的观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三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性格特征素质教育

性格特征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独立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目的。在自我认知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2)自我调控教育

自我调控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心理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情绪及情感波动较大,使他们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与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待人处事,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点,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4)心理动力素质教育

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动机、荣誉感、抱负、求知欲与进取心。动机是个体始动和维持活动,并驱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表现在指向目标、满足需要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而坚定的人生动机,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的求知与进取,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祖国建设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应付挫折情境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种习惯性的适应行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

显然,只有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否则,不论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绪冲突时,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在心理学上,影响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性别等(本文主要筛选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较为频繁、很少寻求社会支持的年龄阶段,因此,正确引导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可以选择在大学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如人际关系的防治与防御教育。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交往恐惧、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良等现象,甚至会产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其心理防御能力。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新生现象”教育、学习压力防治教育、就业压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社会支持”范畴的心理教育上。

3.创新素质教育

众多学者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应用、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素质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

关于创新人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高创新力所具有的7种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状态、具有克服障碍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内在动机驱动、具有适度的冒险精神、希望得到认可、具有为获得认可而努力的愿望。但以上所列的并没有完全概括创新素质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创新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即创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动机、创新过程中的毅力和独立精神以及创新后的自信(即掌握命运的感觉)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时,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敢的进取精神是创新人格的必备因素。

根据以上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应具有以下五特征:(1)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能将此进行发散性思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敢于对权威性观点提出疑问。(2)凡事总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能耐心听取并接受别人正确的见解,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4)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5)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针对以上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正直,王滔,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王有权.对心理学中自我问题的探讨[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144.

[3]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4]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高等教育新理念[J].高教探索,2005,(1).

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 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 心理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业的艰辛和快节奏生活对每一个人,尤其对渴望获得知识和能力以获得未来发展先机的年轻大学生们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与此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扰和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突出。本文主要从与大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几个外在环境因素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家庭教育缺乏连续性。子女考上大学以后,相当部分家长将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忽视了子女的心理成长。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教育既是以往各阶段教育的延续,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家长配合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这就要求家长也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调节和保健工作。

2.缺乏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为了升学,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一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心理。可见,学校和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家庭关系不稳定。由于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家庭不和或者父母离异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些家庭矛盾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情绪,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方向。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社会环境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微观层面呈现日趋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大学生正处在中西文化交汇、多种价值观冲突的年代。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取向的选择,他们时常感到茫然和困惑。再者,社会环境的多元化淡化了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热情,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半径的生活规划。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对精神层面的淡漠、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已经使部分大学生变得狭隘而自私。

2.社会环境的竞争性。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在自谋职业和多种渠道就业的新形势下,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部分学生感到难以适应。学校的就业对策和措施不到位,再加上社会和就业市场本来就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引发出许多与就业相关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校的教学秩序以及大学生的正常学习。

3.现代科技的发展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娱乐和交往方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对求知欲极强、辨别力弱、缺乏辩证思维能力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聊天、打牌、户外运动等活动已经不多见,许多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玩罢游戏就睡觉,同学之间也很少沟通和交流。有的学生还因此荒废了学业,成为“迷途的羔羊”。

(三)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负面问题。最近几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几年。大学生的人数由十几年前的每年几十万人增长到现在的四百多万。但是,扩招也给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硬件资源,如教学大楼、实验设备、学生公寓等,只要有资金,一两年就可以建好。但软件资源,如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则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积淀。在教师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如何能到位?当学生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时,怎么能得到及时解决呢?

2.校园里的贫困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贫困和贫富差距问题已经是校园里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在一个班,有人用钱大手大脚,追求“卓越时尚”的现代贵族生活,而另一些同学却交不上学费,生活拮据,常常省吃俭用,还要四处勤工俭学。虽然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更容易忍耐,但更容易让人产生复杂的心理压力。金钱问题成为贫困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矛盾之一,毕业之后的贫困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而生活中的光明是否会降临?何时才会来?正是这些消极悲观的心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转贴于

3.学习、生活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中学进入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陌生的面孔、轻松的课程、自由的氛围都使大学生在生活、思维及行为方式上要做出调整和改变。但是,部分学生由于自身与环境变化的脱节,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矛盾和冲突,出现了 “大一现象”:①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②缺乏自我再认识的能力。③失去再次提升的动力。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不明确,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疲于应付考试,难以主动适应新环境。

此外,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学习氛围、课程设置、教师素质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4.心理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进行思想、知识、价值观交流的重要场所。然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真诚的心理沟通,学生与老师之间也缺少心灵沟通。这样的心理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当学生发生心理障碍时,不得不把矛盾、困惑、愤怒等情绪压抑在心里,一旦爆发,就会使一个人的行为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

(四)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1.积极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大一新生入学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为整个大学阶段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个体差异,在对群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基础上定期举办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讲座,充分利用校刊、墙报、广播等传播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同时,还要通过讲座、讨论等方式,提高教师、辅导员等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心理环境。

2.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心理咨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学生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卓有成效。但心理咨询工作往往有些滞后,学生出现了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之后才来着手解决处理。鉴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及规律,高校心理咨询应把工作重心往前移,以预防为主,同时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解决学生在各个成长阶段所产生的冲突,促使其心理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内在潜能获得有效发挥,个性品质实现和谐发展。随着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的迅速发展,心理咨询、网络咨询、心理讲座、职业生涯辅导等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网络覆盖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同推进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发展。

3.心理素质教育对象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为目标的心理素质教育立足于大学生的健全发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所有大学生的认知、个性的发展。随着大学的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推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必将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心理辅导和帮助,实现整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一起共同努力,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改善大学生的生存环境,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和预防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素质,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才能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成长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艾君.大学健康教育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N].新京报,2004-9-23(10).

[2]腰秀平,张大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走向[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5):9-11.

第4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 大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50-01

毋庸置疑,实施教改工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教育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各级学校的共同努力。然而,大学正处品德培养,知识学习,身心成长,为步入社会做准备的重要阶段,如何能在教育管理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教师自身形象的表率作用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化的承接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著名教育家启功先生指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一言一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做人的理念无形中传给学生。一两句替学生着想的话,一些未雨绸缪的忠告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而渊博的才学和独到的见解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一位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情趣高雅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无言持久的影响,有时甚至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发展。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做好。不敢想象,一个随便迟到,任意缺课,对教学敷衍了事的教师,怎样去告诉自己的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养成守时敬业的良好习惯。学生们往往是“度德而师之”,因而教师就必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样的语言,由不同的教师讲出来,效果可大不一样。教师的言谈举止中体现出来的审美情趣,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社会文化价值观等,构建成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参照。

2 历练精湛的教学技能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课程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教学程序。学生在认知方法上的飞跃取决于教师对讲授的内容深刻领会和细致把握。课堂讲述不是照本宣科式的平铺直抒,而是融入教师个人精辟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示范,开启兴趣和思维的钥匙。英国教育家威廉亚斯说过:平庸的教师讲述,较好的教师讲解,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有人说,教师堂前备课是在书写自己走过的别致幽途,堂中讲授则是在浓缩再现“八千里路云和月”。短短几十分钟的交谈,可能激起学生浓烈的探索兴趣和思考,使他们感悟知识的博大,逻辑的严谨,领略探索和发现的乐趣。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引导他们“知其所以然”。在授其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讲授知识的发现过程。不限于“授鱼”,更重于“授渔”,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分析,学会获取信息,归纳推理,提出问题,懂得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去创新,去取得更大的发展。在课程学习中要给学生留有自由。心境上的自由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由,学生就没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教师需要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学习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技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的。

3 博专兼备的知识结构

在知识不断更新,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的今天,高校教师在立足本学科前沿,了解本专业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常识性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横向学习,提高自己跨学科知识的融汇能力。教师博专兼备的知识结构对学生了解学科与社会人类发展的联系不可或缺。学科的产生、发展都是人们在了解世界,认识自然,求知探索的产物。知识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中介和纽带。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过:“智慧胜于知识。”一位有真知灼见的教师能够让课堂充满智慧,把智慧上升到哲学。他能够高层次、宽口径、比较系统地介绍某一学科的形成、发展及前沿交叉状况,必将赋予教师一种综合的影响魅力,带给学生一种登高眺远、豁然开朗的愉快心境。结合学科知识讲授,让学生感受人类认识是怎样从观察矛盾,提出问题,尝试解决,终究获得局部或全部的结论;是怎样从困惑、研究、彷徨、探索,逐渐走上成功的循环曲折之路,使他们在学习专业中,不仅掌握某些与自身专业有关的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的规律性知识,而且得以感触人文历史方面的启迪,心灵美的享受,发明创造的艰难与喜悦。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学科与人类发展史关系的理解,潜移默化地走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殿堂,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角度认识世界,掌握科学。

总之,基础训练和经典学习是大学生基本综合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对个体智力、个性和行为的综合陶冶。高等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主要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这里除去课程体系中要有所体现外,教学实施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授课是知识学习在校园中的主要实施方式和手段,因而也是素质教育的主导方面。适应素质教育的授课以个人素质的发展与完善为目标,既强调对知识与能力的超越,又不脱离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努力改变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线的教学套路,建设以学生主动参与,共同探索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来。审时度势地变封闭为开放,有意给学生多留些尚未解决的思维空间,时时点燃起学生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的火焰。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13-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逐步转变,倡导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新思路,素质教育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指导性思想。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于2013年3月首次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上作为教育计划提出,此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十”将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位在“立德树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如何使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得以提升,如何使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局势以及网络媒体等新事物广泛应用带来的各种冲击,成为教育管理者的新挑战。

一、心理健康素质的含义及结构

1、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界定

心理健康素质是基于对传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个本土化的概念,从内涵上遵从“素质-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的逻辑顺序。

人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从逻辑上看,心理健康素质这一概念首先具备素质概念的特征,同时心理健康素质是与人的心理健康相关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就个体而言存在两种情况,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消极、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有效的保证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同时是人们保持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基础。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的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素质是对应身体健康素质提出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的状态表现,而且有其内在的稳定品质。简言之,心理健康是人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人们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反应了其心理健康素质水平高低的差异。

结合对素质、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三个概念的理解,对心理健康素质提出以下定义:心理健康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模型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一文中(沈德立,2004),就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拟定了一个基本结构模型,主要从7个方面概括了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自我素质,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认知风格、归隐风格,应对风格,动力系统。

本文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为研究基础,根据我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特点,提出下面的结构图,并以此结构图为依托,从教学管理角度谈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二、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等教育由只重视专业素质的人才培养,在新形势下将加强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才培养提到重要地位,当前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老师高期望的特殊群体,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目前国内各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大,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抗挫折能力差,大学环境与梦想上存在一定的落差,宿舍同学生活上存在差异,在人际交往方面常表现出冷漠孤僻、缺乏热情、不能与老师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有的学生不参加或者很少参加社团活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等等。长期处于被排斥、冷落的境地,缺少朋友,长此以往性格过于内向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甚至形成人格障碍。

2、情感困惑。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学生已步入成年期,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能回避的。现代大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开放,大学生的情感丰富强烈,处于动荡和复杂时期,很多大学生由于对性发展缺乏认识,对异性的神秘感等,导致他们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各种恋爱问题的困扰,如单相思、失恋等。

3、学习缺乏动力。由中学到大学,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难度与中学相比性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容易产生焦虑感。自制力差的学生迷恋于网络虚拟世界,自我封闭,逐渐导致厌学影响自我认知、心理情感的定位。

4、自我认知能力偏差。大学生处于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为激烈的青年期,于其他群体相比,他们心理上的脆弱性更明显。很多大学生好高务远,给自己确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一旦不能实现即陷入困境,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思维具有片面性、缺乏深刻性,无法良好的自我认同,心理素质不完备、成熟度低。还有诸多现象如脏衣服打包回家让妈妈洗、稍遇挫折就寻死觅活等等,反映出现在的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膨胀阶段,他们过多注重于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可能形成严重的认知能力偏见。

5、就业心理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市场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就业心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思想上产生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焦虑感、自卑感等心理问题随之而生。

三、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针对新时期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作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状态,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要知道学生积极适应,主动发展,培养勇于创造的精神,要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同时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注意稳定性与内在性的渐进统一,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展开,而不只是针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新时期大学生素质健康教育,结合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开展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作出以下几点思考。

1、创设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绿色校园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是指以人、德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树立良好的校风优化学生的心理。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从根本上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作为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基础,突出道德、责任、人格的完美统一,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拔尖人才,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要有始有终,高校教师以科学的世界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教育引导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学生,因此确保高素质的具有心理学素养的教师从事这项工作,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奠定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健康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多样性知识的指导。高校不仅可以利用开设必修课、选修课等方式,让学生系统的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只是,同时可利用网络技术另辟教育途径,利用网络开展心理指导,还可以根据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举办专题讲座,如大学生就业指导、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等,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中,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4、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教育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个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畅通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渠道,创建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教育基地,人的言行与心理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任何一个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偏颇、特立独行都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着种种联系。所以学生家长本身应有意识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应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为教育的重点,作为一名高校教学管理者,今后的工作应继续从发展角度对待和处理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杜秀枝.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述评.西昌学院学报,2012(1):135-136.

第6篇

在历史的进程中,高校一直承担着培养社会人才的重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广大教育者为之奋斗的方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校并非一片净土,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个体和家庭的命运,更关系到社会和民族的未来,因而,备受关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全面推进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1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面临的社会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复杂化“,过时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等各种思想渗透,使不少大学生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脆弱等诸多问题。高校,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生存与发展中不得不降低门槛广泛扩招,一批批“速食半成品”不断的涌向市场,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全民参与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

2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2.1环境适应能力差

这主要体现在新生入学时期以及毕业生初入社会。一直以来,应试教育使不少青年学生高分低能,在上大学之前几乎受着家长、学校的全程庇护,一旦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便无所适从,缺乏自理能力,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有不少学生因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不得不中途退学。

2.2厌学情绪高涨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许多大学生在踏入高校之后感觉非常的失望。因为不再有高考的压力,因而也不再有拼搏与奋进的动力。不少学生在虚拟世界里打发时间,缺乏积极性也主动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考试焦虑等诸多学习问题使当代大学生厌学情绪高涨。

2.3人际交往障碍

高考指挥棒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极端缺乏,社交礼仪的基本态度和技能严重不足,即使是同寝室同学也不能很好处理关系。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谊显示自己的力量,这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传统的性观念使当代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对性发育成熟缺乏心理准备,虽然渴望异性的青睐,但不懂得如何沟通如何相处如何保护自己,对异性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导致了心理障碍,近几年来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逐渐上升,90%原因在于谈恋爱所致。

2.5性格与情绪缺陷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自小便养成了“唯我独尊”的自私与霸道,这加重了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困难而陷入孤立境地,思想更加偏激,不少大学生找不到自我实现的途径便产生自卑、怯懦、依赖、猜忌、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在生活中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及周围环境,影响了正确的“自我认识”。

3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呈多样化趋势。但经归纳梳理,不外乎生理、心理、环境等几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1社会环境影响导致自我认知失衡

大学生出现道德滑坡与当前社会中腐败、市俗、堕落、急功近利等各种负面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不少大学生曾在中学是众人眼中的佼佼者,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但到了高手如林的大学,便失去了原来的学习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一蹶不振。

3.2超负荷压力

当代大学生一方面承载着父辈的希望,另一方面,对高校学习生活不适应,无形中给自己增添压力,随着经济的影响,就业形势更不乐观“,毕业等于失业”成为一种现状,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双向选择”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面对即将踏入的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少大学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

3.3家庭环境造成畸形人格

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不少家长“恨铁不成钢”,在教育方式上要么简单粗暴要么近乎苛刻。不少家长并不注意个人行为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大部分存在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的愤懑与仇视,造成人格的扭曲。

3.4自我完善程度不够

大学是人生重要转折点。不少青年学生在大学阶段不能做到严格自律,沉迷网络,法制观念淡漠,也有的学生因为谈恋爱与同学关系疏远,与朋友少交往而孤立,不仅成绩下滑,一旦感情亮起红灯便无力自拨,甚至产生自杀或仇杀等心理危机。这不能不引起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重视。

4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现高校德育教育新目标

大学生心理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德育教育首要任务。

4.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问题并不等于精神问题。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高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不少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存在误区,要么轻描淡写要么混淆视听,不敢也不愿接受心理咨询,以致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因此,高校应充分应用各种媒体,如学报、校刊、广播、网站等等传媒,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建立专业化的高素质心理咨询教师队伍,把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使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p#分页标题#e#

4.2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成功进行角色转换,顺利度过心理失衡期。积极向上、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人文环境,使大学生产生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与人格的升华,心理上有一种归属感,从而促进优良的心理品德和思想品德的养成。

4.3重视健全人格的养成,开展积极的危机干预

心理素质教育基本要求是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并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韧不拔的心理品格。为达到此目的,高校应建立完备的心理档案,把握学生整体心理状况,对有心里障碍的学生实现跟踪、控制,并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积极迎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

4.4充分发挥德育教师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个体差异较大,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千差万别,面对大学生日益普遍化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应重视德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因为,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掌握育“人”育“心”的主动权,使心理素质教育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

4.5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德育目标实现的必然过程。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产生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成就感,有助于走上社会后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高校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学会生存,了解别人,融洽人际关系,强化心理受挫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各种挑战。

第7篇

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呢?这就必须依靠教育。教育通过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才素质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育发展的程度。面对新形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所以,大学生素质教育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问题上担负着越来越重大的责任。

从时展的趋势来看,从应试教育模式的困境中摆脱出来,构建全新的素质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发展的必然取向,这在当前教育界也已达成共识。但是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以解决就业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过重的功利性阻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大学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分离,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三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够,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必须与社会客观现实相符合,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只有牢牢把握时代的特点,并将其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之中,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大学生均衡发展的教育原则。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把大学生素质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学分制和教育制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握教育的大方向。在大学生教育活动中,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和实践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促使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克服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和实践教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综合素质为一体的教育观念,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均衡发展。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学不应该将专业划分得过于细致,应该使专业的涵盖面广一些,专业的外延大一些,相关专业之间应当实现必要的交流与融通。借鉴国外的经验,可以按照四级课程体系来设置大学的课程,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跨学科课,同时要合理安排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适当扩大基础课的比例。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个重大的科技创新甚至能带动整个世界的迅猛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以模仿、操练和背诵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与学习模式。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创造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力求反映当代各学科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理论成果,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学习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记忆”知识的过程,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获取结果。大学应该大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快速的节奏和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迎接挑战。因此,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有意识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锻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开朗乐观的心态,是时代刻不容缓的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中心,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防治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发展为目标。首先,通过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举办心理学知识讲座等方式,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学知识。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要有正确的自我完善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品质,开朗的心境,乐观的人生态度,恰当的心理反应。其次,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状态进行科学的测评,能够发现和鉴别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校进行心理教育奠定基础。第三,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建立心理咨询档案,通过各种方式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第四,要加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因为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道德风貌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大学生还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磨练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在感到心理冲突和困惑时,要学会通过倾诉渡过难关,通过与师长、同学、亲友的交流去分享快乐,分担痛苦。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

第8篇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个民族的崛起需要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此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需要努力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還要有过硬的文化素质与全的心智。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成长的特点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会受到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达到一个规范统一的要求,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

1.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扭曲现象

自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以来,大学生就有了人们难以想象的犯罪症状,而且这个比率不断增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高校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针对已经存在的事实,必定会有一些原因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出现扭曲,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1.1享乐被摆在了人生中的主要位置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走上犯罪道路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把享乐摆在了人生中的重要位置。在一些调查中显示,大学生盗窃犯罪几乎占了犯罪总数的50%,是大学生犯罪的最主要手段。这类犯罪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追求享乐的心理。虽然他们的家庭条件不比周围其他同学差,但他们往往寻求新刺激,追求享乐,为了长期保持这种虚荣的优势,通常会出现经济拮据的状况,这时他们可能会产生盗窃动机。

1.2扭曲的心理往往以报复的手段表现

打架斗殴、故意伤害、等罪名位于大学生犯罪类型的第二位,他们的危害程度很大,甚至高于大学生犯罪中的任何一种,在社会中引起了最为强烈的反响。但是这类案件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存在报复心理。像是有的大学生没有谈成恋爱,就因爱而生恨,想找机会进行报复;或是有的大学生为了一句玩笑话或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动干戈,更为严重的是伤害他人的生命,这些都是典型的报复心理。

1.3寻求刺激以满足畸变的心理需要

在当今的社会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大学生還是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的心态是积极向上的,但如果这种求知欲被一些低级的情绪所控制,他们就会寻求新的刺激来满足心理的需求。他们或许会选择一些较劣质的思想来满足自我畸变的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类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却不能站在对方或是社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自我中心认知观就阻碍了自己与社会规范的洽接点,导致大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1.4自我意识混乱

所谓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身的认知程度,主要分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大学生的状态位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在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变化,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也会迅速发展,他们会明确认识自己和理解自己的方法。这一时期会影响到大学生能否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如果没有处理得当,就会引起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青年期会使大学生的自我矛盾加剧,并且对自己充满否定,这种斗争的结果就是激化问题,让大学生无法确立自身形象和自我概念,会导致情感出现波动,最终导致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2.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自觉性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要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做出贡献,所以要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人才素质主要包含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中的基础就是心理素质,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办法完成学业,在未来更没有办法承担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说心理素质关系着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关系着高校能否完成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我们应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作是新形势下工作重心,不断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2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面对新的形势,高校的德育工作有新的范围,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纪律、法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重中之重,面对全新的形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变革,社会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使高校面临着很大的任务和工作量。但高校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全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2.3综合考虑大学生全面成长的需求

由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让大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健全他们的心理素质。当前大学生面对着不同的社会、家庭和成长环境,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会导致学生出现很大的压力和误区。近年来,大学生由于一些心理问题而出现休学或是退学的状况,导致突发事件和恶性事件不断突显。一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上升的趋势,这就会促进大学生的发展,而这种工作使亟待解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要求。

2.4开展业余活动,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广泛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出现的心理问题及障碍,充分发挥学校的心理咨询作用。作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咨询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大学生减轻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解决心中的难题,還能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自己,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最近几年,心理咨询的机构不断完善,增添了许多新形式的服务,已经成为调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

2.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与良好的校园文化息息相关。校风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像是团结友爱、群体凝聚力以及荣誉感等等,良好的校风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让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这样的一个健康向上的、宽松的环境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了解,充分发展个性,改变自己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希望工作”,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只有通过多方的齐心协力,坚持不懈才能造就大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有效地预防大学生出现犯罪或是自残行为,为他们走进21世纪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途径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1心理素质的含义、特征

1.1关于心理素质,学者们有着不同的意见

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邢根溪认为,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刘岸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它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品质和能力等心理因素的总和。

综合以上几种观点,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1.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的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2)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感情、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3)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入心理素质之列。(4)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2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上文化层次较高、思维最为活跃、最具有朝气的群体之一。但是由于受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影响,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集中在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焦虑、强迫、精神症状等方面。许多新生存在适应不良等问题,毕业生在庞大的就业、爱情去留等压力下,也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症状;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生由于经济和精神压力而出现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障碍等。诸多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之一。

3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3.1采用渗透的方法

高校应当把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使其能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挖掘人格中的要素,结合教学环节进行心理教育。只有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开展,取得有效的成绩。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3.2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并由专门的心理老师为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得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摆脱心理压力和障碍,改变认知行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热线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

3.3要认清自我,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

所谓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其主要表现在评价别人与自我评价的能力、独立性与自制力等方面。自我意识是心理素质整合水平的评价指标。了解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才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3.4在实践中强化心理训练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生存环境是影响和制约人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应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并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生活中,增强社会经验,提高自我的能力;多了解社会生活的艰难和辛苦,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生活的承受能力。同时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际观打下基础。

总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化的过程,必须树立教育管理的新思路,逐步探索,祝福完善。

参考文献

[1] 郭晓飞.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绍兴文理学院报,1998.12.

[2] 李有华.搞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12.

第10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23-02

一、引言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基础上,经由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的综合。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进,为了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众多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类课程的开设、心理讲座、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在其中,相对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课程教学有着受众面广、效率高等优势,已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主阵地。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在减少心理疾患发生、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如理念错位、价值取向偏差和实施滞后等很多问题。有研究发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同时最令大学生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这一调查结果非常值得深思,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基本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存在教育目标偏离、教育内容贫乏、教育形式单调等问题,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或问题,忽略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于上世纪末兴起于美国,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之一。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仅对损失、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而是应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进行研究。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对社会的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教育领域中,众多学者也开展了众多讨论,其中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最为突出[2]。所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针对偏重于面向少数问题学生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华的基础上,将研究和教育重心确立为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方面,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重点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3]。简言之,就是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积极的内容和途径、积极的过程和反馈塑造积极的人格,为和谐社会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

三、积极心理理念的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分析

为达到提高课程效率的目的,应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设计。笔者以积极心理理念为指导,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以及教学实践,进行以下探讨。

1.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目标。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两个相互衔接的基本目标:一是促进学生积极适应,维护心理健康;二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素质教育认为应该着重培养人内在的、积极的心理机能和人格塑造。相对于关注问题的传统模式,积极心理理念的心理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和挖掘潜能。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格不仅可以消除消极人格的不良影响,还能够促进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身心健康。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课的培养目标应回归到本原,教师应围绕着学生积极品质的建构,不断寻找和创设增强学生积极行为的课堂环境,关注个体内在体验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自我的积极面,关注当前幸福感和对未来的乐观与希望,关注个体积极独特的个性,并且促使个体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4]。

2.选择满足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塑造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单指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独立自主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好的社会功能等。具体来说,包括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自我认知和管理的能力、自信心、自制力、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真诚、正直、仗义、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需要针对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来进行。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类的课程,但其教学内容因学校不同而存在差异,有学者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生最需要讲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职业生涯规划、人格心理、生命教育、学习心理、性心理、身体健康、与社会需要相关的知识、与个人需要相关的知识。另外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需要“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的知识最为强烈,其次为“学习方面”和“自我意识方面”。可见,学生最为需要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人际关系、情绪调节和自我等方面,因此,这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更加有效、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应列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5]。

3.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情景体验、活动参与是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之一,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发展的积极主动性,以达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传统说教的弊端的目的。实践证明,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组织和方法上的最佳选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案例式体验教学、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都是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通过这些具体形式,学生可以开展互动、自我探讨和尝试改变,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情绪体验和认知理解,主动获得开放的、情感的幸福体验,维护心理健康。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还经常采用榜样示范式法、调查访谈法、心理测验法、辩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4.重视教学效果的反思总结,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其成效主要体现为通过发展化解问题,如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心理免疫力的提高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差异,其教学效果的评估也应有所不同。然而,传统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往往采用诸如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学生参加了多少活动或考试得了多少分数等流于表面的方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发展性、形成性评价,因此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总结与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积极取向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应关注的是讲授的内容是否能为学生所掌握并对他们有所帮助,学生所学的东西是否能有效内化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其自我成长能力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教学中的关键。活动结束后,还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和经验分享,促使学生整合自我和他人体验,从而提升认识的高度。此外,适当的心理作业和行为实践可达到对课程教学成果的巩固与拓展。

参考文献:

[1]柳友荣,吴桂翎.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2):83-85.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6.

[3]李萌,张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8,(7):93-96.

[4]孟万金,王新波,张冲.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J].中国特殊教育,2011:(8).

[5]薛香,俞暄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1,(27):129-131.

第11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舞蹈实践;心理素质;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45-121世纪的中国教育需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首先要明确的是,全面素质包含个体生理心理的先天特征,以及后天培养、训练所得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素质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然而,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紧张,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在当前充满竞争和变化的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 大学生心理素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学时期,大学生开始真正的脱离父母和家庭,开始独立的思考、生活、处理各种父母代办的问题。因此,在面临人际交往,性与恋爱,自我心理及心理压力时,都可能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

(一) 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直接或间接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是通过正常的交往形成的所有心理关系的总称。对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衡量大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而且也是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必备的能力之一。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交往更加复杂广泛。他们开始独立的人际交往,逐渐发展交往能力。

(二) 学习、学业问题

不少学生在中学一直是尖子生,总会得到同学、老师的赞扬与羡慕,普遍会产生较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中,以往的优越已不复存在,而新的学习、生活方式的出现难免使部分大学生遇到一些挫折和困惑。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因不能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成绩落后从而产生自信心下降、考试恐惧症等一些问题。如果不能调整心态,勇于面对挫折与失败就会产生压抑、郁闷、焦虑、厌世等心理问题。

二、 舞蹈实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一) 舞蹈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前面提及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受父母的溺爱,造成大多数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个性,普遍缺乏团体合作的精神,不愿与人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极差。而舞蹈训练以相互协作、整体和谐的集体舞居多,在排练时要注意队形是否整齐,动作是否一致,团队协作精神非常重要,平时训练和有计划的演出,将增进学生与人交往、团队协作的精神,提高其相互沟通、相互协助、相互包容、配合有序的能力,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从而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在不断的舞蹈训练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高。

(二) 舞蹈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前面提及大学生由于对新的学习环境适应能力较差,使其自信心下降,受挫感陡然增强。心理学和人才学研究表明,充满自信心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是成功的重要心理动力。因此,大学时期个体自信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学习的好坏,而且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发展。

(三) 舞蹈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力

我国舞蹈家吴晓邦曾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因此舞蹈在培养大学生优秀品质,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力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进行舞蹈训练时,肢体各方面如力量、耐力、速度、稳定性、控制力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一个从小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的学生来说,在练习舞蹈时要忍受身体上的疼痛,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的。由于坚持不下来,中途放弃学习的人不乏其人。因此学舞蹈的人,首先必需具备不怕吃苦的良好品质与持久的耐力,要在舞蹈的反复训练中不断培养其坚韧的意志。而当今大学生缺乏的正是对挫败的承受能力与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四) 舞蹈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活动,发现新的矛盾事实,研究出了新的有价值的事物,产生了新的鲜为人知的观念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对一所大学来说创新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舞蹈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其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发展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全面的知识技能、健美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舞蹈世界里,大学生能体会到人体艺术的美妙,内心的体验上升为人体的自然流露,健康的体态美与内心充实的情感世界都在舞蹈中得到充分体验,产生愉悦的美感与心理的满足,从而陶冶情操和净化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贾建文.舞蹈人才的培养[J].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15).

[2]刘以林,张文珍,冯克诚.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与调控[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

[3]金宏章,张颈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程玮.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吴淑荣.高等学院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

第12篇

主题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其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我们在寻求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时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工作一直在抓,上级也在三令五申地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对来讲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抓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偏重于智育或考试,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未能全面地给予关注和重视;有的学校在抓大学生综合素质时,不善于合理地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优势,未能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文体活动。依据高校的现状,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形势的需要和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行为规范、健康体质等等。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行为美德、政策形势的灌输与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体育等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活动。

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学生不但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心胸宽广,思路敏捷,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高等学校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中,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去组织去作主,以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提高。另一方面,校、系和班级在配备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定期轮换,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生各个层次的干部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对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或胆量不大的学生必须要推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学习提高得以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的普及主要是使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要决,这些要决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要自立自强。大学生们凡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困难和完成任务的习惯。否则,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宽厚善友。大学生们要宽厚待人广交益友,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要放宽责备的心态,遇到对方有过失时,应尽量避免发怒,善于与新老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增进团结与友谊,在经常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同时,也会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要知足常乐。一方面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要去发牢骚和斤斤计较,要善于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好样子,干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在同学之间不要去比生活条件,要比学习进步,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立足把小事和身边的事情做好,经常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心态。四是要培养兴趣。大学生们在学校的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要善于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要及时动手去做,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增强生活情趣,从而满足不断追求的快乐感。五是要量力而行。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制订出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按计划去做,这既可以减少忙乱感和压力感等心理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身心适应能力。再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订计划不要太紧,要适度,对人对事不能苛刻、绝对,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这样就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健康心态。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