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行业管理的特征

旅游行业管理的特征

时间:2023-08-09 17:32: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行业管理的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行业管理的特征

第1篇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方方方面面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旅游成为人们选择放松的一种新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旅游信息服务发展相结合,形成新型旅游方式――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概念的谈论,提升了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信息人性化服务,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稳步发展。

二、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及作用

1.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

“智慧旅游”是21世纪新兴起的旅游形式。它主要依托互联网将旅游信息服务于人们的实际旅游需求连接,通过云计算、以物联网等手段为游客提供全面,丰富的旅游知识,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智慧旅游”结合政府、企业、公众等社会各个方面,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服务,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促进旅游相关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游客与旅游信息资源平面化沟通,方便了人们的旅游出行,同时也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

2.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的作用

智慧旅游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保留了传统旅游行业发展的优势,同时结合时展的新特征,形成新型旅游信息服务,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智慧旅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智慧旅游转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智慧旅游的信息服务主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购物”三种旅游形式结合为一体,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旅游相关信息搜索,通过网络手段进行交易,促进了旅游企业经济发展与时展相融合的特点,转变了旅游企业传统的融资发展方式,促进旅游线管行业之间的经济交易更加频繁,相互联系更密切,旅游信息发展更便捷、轻松,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第二智慧旅游促使旅游信息服务发展人性化。传统的旅游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为游客“预定”了旅游出游计划,使游客处于被动的服务状态,游客往往没有自主选择权,旅游的自由受到旅游信息的“限制”,而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了多重的选择余地,游客可以依据自身兴趣爱好“量身能定”旅游路线,旅游信息更加个性化,时尚化。此外,互联网操作节省了游客选择旅游信息的时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打破了传统“旅游拥挤”旅游模式,操作平台更简洁,更方便。

三、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的内涵及特征

1.智慧旅游的基本内涵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的内涵主要体现在首先以人为本。智慧旅游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旅游信息服务中时刻体现着人性化发展,游客从旅游信息制定到旅游过程的服务中都能够体会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次创新促进行业发展。智慧旅游应用智能化的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网络资源探索,实现旅游服务产业不断地更新发展,随着网络旅游信息资源的不断扩大,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形式逐步增多,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在逐步实现旅游信息服务创新,例如:旅行社提供免费办理旅游手续,下订单获得免费抽奖抽奖活动,逐步实现旅游竞争的合理化经营发展,促进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完善;最后科学管理。智慧旅游将旅游信息资源进行空间整合,实现了旅游产业的信息资源合理分配,实现旅游服务信息资源科学管理。例如:依据游客的特点制定相关的旅游出行计划。实现旅游信息资源合理安排、合理规划。

2.智慧旅游的主要特征

(1)智慧服务

智慧旅游的主要特征首先表现为服务智慧化管理,智慧旅游实现了传统旅游信息服务向新型智慧服务为,智慧旅游将旅游景点、旅游中所需的吃住行等信息资源通过图片与文字综合应用的手法呈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够享受到全程免费的智慧服务。例如:某位游客为老年人,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获得旅游信息,通过简单的网络运行操作,制定符合自身的旅游发展攻略,旅游信息管理人员则依据游客的自身需要制定旅游行程安排,包括:预定车票,预定酒店,预定餐厅等人性化服务,实现了旅游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综合服务理念,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

(2)智慧管理

智慧旅游的特点还体现在旅游信息资源管理上,传统型旅游信息资源管理通常以人工管理为主要旅游信息资源管理,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对游客需求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将旅游、住宿、饮食、安全等行业分部分进行逐一管理,旅游行业信息资源之间沟通存在巨大的困难,严重制约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智慧旅游将旅游行业之间通过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沟通,形成旅游各个行业之间信息资源畅通,依据不同行业的客流变化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旅游行业发展的方向,节省了传统旅游信息分析的人工成本,提升了旅游行业的服务效率,更准确的把握了游客的旅游动向,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中的应用促进旅游信息管理的智能化和系统化,提升了旅游行业发展的服务效率,提升旅游企业发展的终合实力,加强旅游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3)智慧营销

智慧旅游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将游客的发展动向,信息数据变化进行智能化分析,有助于旅游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旅游产业的智慧营销。智慧旅游通过智能化的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相应的发展结论,促进旅游产业挖掘游客的旅游热点和兴趣点,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不断创新,不断更新旅游信息服务模式,形成旅游行业大众化,个性化发展的相互融合,提升了旅游产业在服务行业中的竞争实力,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

四、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的分析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的分析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旅游信息服务中应用智慧旅游体现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全面升级。智慧旅游的发展实现了旅游行业信息资源管理人性化发展,充分体现了“旅游是上帝”的旅游服务理念,如下表表明,智慧旅游的应用推进了游客对旅游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智慧旅游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旅游行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了旅游行业发展与时俱进,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实现旅游服务行业的与时俱进,打造旅游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为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保障。

智慧旅游与旅游服务评价表

五、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的评价

实现旅游信息服务智慧旅游管理模式,首先促进了旅游信息行业管理的工作效率,促使旅游行业发展能够依据游客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制定相关的旅游规划战略,以灵活的服务态度满足游客的服务需求,协助旅游行业工作人员能够合理的理解游客的旅游信息需求,及时帮助游客解决相应的旅游相关问题,提升游客对旅游信息服务的满意程度;其次智慧旅游起源于西方,这种旅游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在我国的旅游信息资源管理和实际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旅游信息服务中应用智慧旅游还应当结合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我国人口众多,旅游资源种类复杂等众多特点为依据,结合科技手段进行合理的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智慧旅游促进“中国化”旅游信息服务模式发展。

第2篇

 

旅游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是一项十分依赖信息的产业,旅游行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旅游业信息化的产物,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旅游业务运作效率,改善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力和绩效,也加剧了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意义及特征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Touris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T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对旅游信息进行采集、存贮、运输、模拟、处理、分析、应用和表达,以企业战略竞争为优势,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并能为企业进行决策、控制、运作的人机系统。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其内容基本涵盖了旅游业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它一般具有集合性、关联性、目的性、边界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一)以旅行社为例。

 

1、我国旅行社内设部门

 

2、在旅行社中的企业资源计划(ERP)

 

旅行社的ERP战略一般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旅行社的主要业务流程看作信息处理流程。

 

(2)面向市场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数字化存档;企业信息流应保持一致性和共享性。

 

(3)企业信息管理由专人负责,实行集中管理、分权使用。

 

(二)以酒店为例。

 

先进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不但可以有效地管理大量的信息,而且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完善酒店内部管理体制,提高酒店决策水平,提高酒店的管理效益及经济效益,从而提高酒店的竞争力。因此,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酒店管理的核心之一。

 

1、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基本已经使用了管理信息系统,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有许多一、二星级酒店在使用。

 

我国自主开发的酒店管理信息软件主要用户还是我国本土的酒店。目前国内主要有杭州西软、北京中软等软件厂商开发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

 

2、使用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所带来的优势

 

(1)为酒店的管理经营者提供较为详尽的营业数据作为决策依据,及时把握正确的酒店经营方向。

 

(2)可以实现对员工的有效管理。

 

(3)降低酒店的劳动成本。

 

(4)能够提高酒店个性化服务和互动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5)能够提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6)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升酒店对客服务水平。

 

三、发展和完善旅游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1、从宏观层面看:

 

(1)更新观念、转变态度。不能因为有畏难情绪而将国外先进信息化应用模式拒之门外将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

 

(2)全力推进旅游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CIS)、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等现代化信息管理设施使得旅游信息化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3)善于利用专家咨询队伍。将各行业专家等整合起来,形成旅游信息化的智力核心。

 

2、从技术角度看:

 

(1)虚拟TMIS

 

虚拟旅游,游客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足不出户游览旅游景点。通过互联网或其他载体,将旅游景观动态的多视角呈现在人们面前,使旅游爱好者身临其境,根据自身的习惯和爱好选择旅游地点、时间、方式等,达到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统一。

 

(2)智能TMIS

 

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系统是建立在知识库和推理机基础上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它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给出完整的解答,它的主要特点是智能化,通过辅助和引导来为用户服务,用户对内部复杂的推理不必了解,只要给出完整的条件.系统自动进行分析,同时一步一步的引导用户将问题深入。

 

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向管理者提供迅速、准确、可解释的信息,减少信息资源的浪费与盲目化.这对提高企业管理及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和有效性有一定帮助,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准确及时的分析竞争环境。为做出合理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时加强对营销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旅游产业 大旅游 苏州

论文摘要:现代旅游区不仅仅是给旅游者提供几个旅游景点的问题,它是一个旅游整体,旅游者在旅游地内的每一活动都在享受一种完美的旅游体验和旅游服务。苏州作为一个旅游大市也必须树立大旅游观念,实施大旅游战略。本文利用PEST方法分析了苏州发展大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苏州大旅游提出了实施对策。

现代旅游己越来越表现出其学习型特征。旅游不仅可以使旅游者有审美的体验,也有文化的沉思及投资机会的考察等。旅游者己不再局限在几个旅游景点内观光和游山玩水,而是追求对旅游地的一种全方位的整体经验—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名胜的领略,还应该有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和风情的体验。现代旅游地必须能够给旅游者这样一样感受:整个旅游地(一个城市或地区)就是一个旅游区,而不只是为旅游者简单地提供几个旅游景点,它是一个旅游整体,旅游者在旅游地内的每一活动都在享受一种完美的旅游体验和旅游服务。苏州作为一个旅游大市,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我们必须要树立一种大旅游观念.实施大旅游战略

大旅游系统

现代旅游必须建立一种大旅游意识,即将整个旅游地的每一要素都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来看待,这些要素包括旅游景点、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从业人员,还包括其他相关的企、事业部门及从业人员,甚至包括所有的旅游地居民。

在我国由于旅游业是首先是从观光旅游发展起来的。所以,人们对旅游的普遍理解存在以观光、游览来代替全部活动类型的倾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心理需求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和高级化,出游动机也不仅是中一的观光、游览、而是史加复杂化、多样化和追求个性化。国际现代旅游从广义的角度,把一切以度假、商务、康复、学习、公务、会议、探亲、访友、宗教、体育、科学考察等为目的的旅游,都定义为旅游活动。

所以,我们所说的大旅游是一个系统,直接系统(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或旅游项目、旅游媒体或服务业)、介入系统(通过直接系统介入服务如电信、保险、金融等)和支持系统(即支持系统的行业或部门如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房地产业和社会文化部门等),三个子系统组成。

1、大旅游的直接系统

旅游主体范围的扩大,在传统的观念下,旅游企业促销招徕的对象主要是潜在的观光客。而在大旅游观的指导下,可促销、招徕的对象与原来相比有了很大的拓展。同时,大旅游观十分注重旅游需求的复杂和个性化,旅游者的类型也史为复杂,对市场的分类史加细分化。

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丰富,传统的旅游观史多的是指某一具体的事物。如自然风景区、历史文化遗迹等。大旅游观则是把儿是能吸引游客前来木地进行活动的一切因素均看作是旅游资源。

旅游服务业的扩大,在大旅游观念下旅游者在旅游地涉及的吃、住、行、游、娱、购等环节都需要有关部门和行业提供服务,相互协作才能提供旅客满意的产品。大旅游的服务对象(游客)的范围、类型、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种类、数量都较为广泛和丰富。

2、大旅游的介入和支持系统大旅游

涉及的社会而史宽,社会的许多部门和行业都可参与旅游业的经营或是提供间接的支持。旅游产品的组成和类型史趋复杂。若利益分配得当,便能大大提高当地居民和企业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形成人人都来关心,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旅游的重点是为游客在目的地的活动提供全而的服务

二、发展苏州大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苏州位于长三角东南部.拥有众多旅游资源.是全国著名的占典园林旅游地。此外,交通、购物、旅业、饮食等旅游配套设施已较具规模。初步形成了适合观光、体闲度假、商务洽谈、购物以及体育、会议、政务旅游的现代化旅游格局,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苏州旅游的发展并没有形成“大旅游”的格局。

1、观念问题。旅游产业缺乏整体发展的观念,缺乏共创苏州整体旅游形象意识。苏州各级地方政府、各种类型的组织对旅游开发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旅游业的发展却是各自为政、区域内的各级旅游景区不仅没有形成联动优势,反而相互竞争激烈。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旅游开发的短期行为,对苏州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危害,破坏了苏州整体旅游形象。

2、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整合问题。苏州目前仍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度假型、商务型、文化型旅游产品正处于开发之中,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这与当前国际上单纯观光旅游的市场越来越小,度假型、文化型旅游、追求刺激的特种旅游市场,以及复合式旅游市场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不相一致。换言之,旅游产品开发还不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另外,对苏州现有的旅游资源也缺乏有机的整合,使旅游产品单一的现象史为明显。

3,管理体制的问题。旅游行业之间缺乏互动性,经营管理没有形成网络化。苏州的旅游业经营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经营状态。无论是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还是旅游实体均没有和其他行业建立联合、互动机制的意识。同时,苏州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观念落后,造成了苏州旅游业经营管理各自独立、分散、没有形成连锁化、网络化经营机制,使苏州旅游业不能形成协调的、高容量的接待能力,不能形成整体经济效益。

4、旅游的文化含量偏低。现代旅游业己经从对自然风光的开发过渡到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动力,离开了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是低层次、低品位的旅游。目前,苏州旅游的文化品位不高,让人觉得景点仅有“躯壳”而没有主题和丰富的内涵。这与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极不相称,也无法体现苏州旅游的文化特征与比较优势。

三、苏州旅游业发展问题PEST分析

1、政治原因(P):尚未形成直接有效的管理体制,行业多头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权限不明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旅游管理体制不顺,行业管理尚未纳入正轨,旅游市场难以统一规划、管理目前苏州市的旅游管理体制仍处在多头管理、部门分制、职贡不清的状态。从横向上看,旅游市场涉及到旅游、园林、文物、宗教、文化、交通等方方而而,多部门各管一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统一,在产品开发、市场管理、宣传促销等方而缺乏全局意识,给统一规划、管理带来很大难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从纵向来看,省、市旅游管理交叉重迭的矛盾比较突出,管理关系没有理顺,既没有实行属地管理,也没有明确分级管理,贡、权、利不统一,审批与管理不统一,行业管理尚未进入规范化轨道,市场呈无序状态。

2,经济原因(E):产业扶持力度不够,苏州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轻工业和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所以,重视轻工业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旅游经济则相对被忽视。虽然政府都加大了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在投资、金融、则政、税收、上地等方而给子一定的优惠政策,但与旅游业发展实际需要相比仍显不足。史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外资企业发展迅猛,使我们有意无意忽视了苏州旅游产业对苏州经济发展的作用。

此外,苏州旅游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其中,多数旅游企业的市场意识不强,经营管理落后,企业缺少活力。旅游从业人员中,精通旅游业务、懂得市场营销、熟悉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的人员不多.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

3、社会原因(S):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在苏州仍未形成共识,旅游业作为三产突出重点的地位没有落实。

苏州虽己明确旅游是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并提出发展大旅游的战略构想,但从总体上看,作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远未提高到其应有的高度,还没有在各行各业和全市人民中形成共识,因而在上地批租、银行信贷、资金投入、上交税费、产品开发政策措施、领泞管理、规划落实等方而与先进城市相比显得乏力,发展旅游经济的总体环境仍不够宽松。

4、技术原因(T):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旅游资源开发还存在着严重的随意性、盲目性,旅游规划布局不合理,景点建设各自为政等现象。旅游市场宣传促销缺乏力度,手段单调。大部分旅游企业管理以经验管理为主,以科学管理为指泞的管理模式未能得到普遍的应用。旅游业法制化的进程缓慢,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的手段。

四、发展苏州大旅游的对策研究

大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是刘传统旅游的否定.而是在传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把发展变化了的东西包含进来,进行真实记录、反映和评价,以指导加快发展旅游业这一具有现代特征的综合性产业。“大旅游”具有深厚的背景和宽泛的外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就不能遵循一些自身发展的基木条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土必须从产业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旅游业;②必须从广义旅游业的外延来统盘考虑旅游业;;必须从大区域、大市场、大功能、大覆盖而的视角来研究旅游业;必须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来发展旅游业。

1、树立“大旅游”产业的观念

为了满足发展“大旅游”的基本条件,加快苏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求树立大旅游产业观点。在旅游业中出现的大量具有相同特征的企业以一定的特殊方式联系,构成相互间的影响、依存和作用,就势必出现了新的产业——旅游产业。近10多年来,我市旅游业从小到大,出现了较快的持续发展势头。众多大大小小的企业支撑着旅游内部的游、行、食、宿、娱、购诸环节,形成了以国有、集体企业为主、三资企业为辅、个体、私营企业为重要补充的旅游企业结构,以及与第一、第二产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这表明苏州的旅游业已初具规模。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一样有一个共性,即当规模、总量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产业出现以后,其内部结构、功能都将发展根本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从产业整体发展的高度去规划、指泞全行业的发展,努力疏通各个环节的阻滞因素,否则,将会贻误发展的机会和减弱发展的动力,这一点在发展大旅游产业的指泞思想必须明确。此外我们还必须树立市场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发展旅游产业,必须树立市场观念,苏州旅游市场发展的空间潜力较大,我们应瞄准跨县、市、省份和跨国的大市场,加强与这些大市场的联系,强化对这些市场的开发。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决定了它不仅不易磨损,而日‘还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会历久弥新,史快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人为的破坏,也将使其失去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2、创造“大旅游”良好的制度环境

发展大旅游涉及社会而广,要求全社会都参与或支持,特别是与旅游业没有直接关系的部门和行业应变被动参与为主动、积极参与、支持旅游业,创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的内部环境。

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依赖是相当大的。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旅游业发展必然受到阻碍。另外,一个经济充满活力的区域,人员、物资、信息的交流十分频繁,在全国区域系统中地位较高,影响力较大,本身就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不仅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而目带来大量的客源。大旅游涉及社会而广,要动员各种社会资源来为旅游业服务,全社会都要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物、建筑、民宗、水利等部门要转变观念,计划、则政、公安、工商、交通、卫生、环保、商业、邮电、铁路等部门,要增强为发展全市旅游服务的意识,切实转变职能,积极扶植旅游产业发展。宣传、文化、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及工会、工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文明程度和旅游意识。为建设苏州大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

3,培育“大旅游”产业制度创新

苏州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是关键,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完全摆脱原有体制的束缚,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旅游市场体系。虽然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也是迫在眉睫和充满希望的事业,它对苏州实现大旅游产业是至关重要的。

(1)旅游产业管理制度创新

进行有利于发展旅游的行业管理制度改革,改变行业归口管理与地方、部门各自为阵难以祸合的状况。旅游是一种多行业、部门参与的综合性极高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发展大旅游,没有政府的主导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行为,提高现有的旅游管理部门的权威.实施统一的宏观规划和决策. 统一的管理。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改变目前存在的文物、商业、园林、交通,各县区政府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甚至相互冲突的局而。

大旅游追求的是本地区甚至跨地区(由旅游路线串起来的相关地区)整体的利益,对部门和行业的协作要求很高,这就需要有统一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协调、彻底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互相冲突,削弱的局而。对全社会的旅游发展应有统一的规划。

(2)旅游产业制度创新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与它相关行业的繁荣,而旅游业又必须在各个关联行业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依托”它只有在各基木要素协同发展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苏州大旅游体系的建立必须加强旅游业同各相关行业之间的联合、协调和开拓,本着“旅游带动一切,一切促进旅游”的原则,聚合方方而而的力量,使旅游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形成“大旅游、大产业”格局。

深化旅游行业的体制改革,通过市场实行资产重组,引入优胜劣汰机制,给子优惠的产业发展政策,提高企业自主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培育现代旅游企业集团,逐步开放旅行社市场,走集约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之路。对旅游经营机制、人才机制、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筹资融资等方面都要出台明确的政策措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兴办旅游产业。

4、提升发展苏州大旅游的管理水平

(1)建设大旅游网络

20世纪最后10年,旅游市场最突出的变化之一是产生了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一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旅游者越来越看好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从而使自己能在一次确定的旅程中获得集知识、娱乐、体验、享受于一体的多重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提出了开展旅游区域合作的要求。苏州应利用旅游资源之间的互补性及旅游地之间的通达性建立多向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大网络。

“大旅游”强调旅游业不仅是旅游部门的事,而且包括与旅游业发展有关的各种内外联系和条件。要看到旅游与经济、贸易、文化、城市建设都是互为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时甚至是起先,,作用的。对于苏州市来讲,我们设想的大旅游是以市区及近邻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网络行圈层,构筑同心圆式的大旅游网络。

(2)加强旅游业行业管理。一是市旅游局作为全市旅游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全行业的发展规划、指,,_ ,协调、服务和人才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充分发挥苏州旅游业协会的职能作用,提倡行业自律,通过制订行业内各项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标准,协调行业内各方关系。二是真正发挥旅游行业管理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和完善旅游涉外企业的审批和管理。

在经营管理上,要实现以经验管理为主向以科学管理为主的转变。这是管理上的一个革命,主要依靠经验的管理长此以往,是不能使旅游产业迅速成长、壮大的,必须尽快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无论是在“硬件”建设上,还是在软件开发上,都必须有一套正规的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中国旅而发展人趋势[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2郝索.旅游产业发展研究[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勇.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1996,(2).

4乔力.“大旅游”概念与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J]i江大学学报,2000(1).

第4篇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中国的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探索,为实现中国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实证探索

1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有许多,比如消费者的收入、旅游区的交通条件、区域旅游的宣传力度、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等,但是这些因素归结起来主要就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主要是受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的影响.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增长提供基本的基础和条件,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的经济发展可以让旅游业的相关产业及配套措施实现同步发展.同时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消费者必须在经济上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这是基本的旅游条件,而经济增长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体现.人们的旅游可支付能力是进行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为出门旅游提供了保障,进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根据权威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支付能力的高低对旅游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就是当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人均达到不同程度是,所产生的旅游程度也不一样.也就是表明经济增长的水平越高,所带来的旅游收入就会越高.同时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时间,为更多的人提供了自己的闲暇时间可以去旅游.

2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探究

2.1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的旅游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自1991年以来,一直处于安全、稳定、不断攀升的发展状态,旅游总额逐年增加,从最开始的352亿元增长到去年的3.25万亿元,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远远大于我国GDP的年增长率,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增长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正在往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发展.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自二十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几个地区越来越重视旅游行业的发展,发展速度更为迅猛,尤其是我国法定节假日的旅游,有力刺激了居民消费而拉动内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缓解了我国的就业问题,还对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了产业结构,并且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加强了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2.2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第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旅游业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两大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基本格局,呈现良好的态势,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但从中也可看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业当中的发展还处于较明显的正向滞后状态.由于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但受到各地取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加上当地的交通、区位条件的差异,导致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为了能够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发展,让各地区的旅游产业能够相互协调,共同进步,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做出了改进措施,根据各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研究,准确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为实现世界旅游组织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测:中国大陆将于2020年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必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将各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将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实力.第二,促进我国旅游经济快速的重要因素有两个,其中包括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水平和区域旅游经济非均平衡程度,这对靠大区域旅游市场和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更大的需求空间,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没有市场就没有发展中.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让更多的消费者有空闲时间追求其精神需求,让管理者认识到区域旅游的重要性,可以采取措施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采取有效措施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机会,比如改善旅游区的交通条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安全等.根据近几年我国旅游经济上升较快的城市数据表明“上升型”的区域可能是区域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实力提供了基础.第三,我国区域的规划工作开展的好.在区域旅游产业规划过程中,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有重点的进行区域旅游的规划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构建区域化治理,分类管理的全新格局.我国政府做好了全面的布局,合理安排有关区域旅游的规划设施建设工作的进展,努力调动全部力量,合理做好安排,鼓励人们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合理做好规划,明确区域旅游的规划工作中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于有些重点区域旅游的建设工作开展正确合理的措施,努力搞清楚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特点,结合我国目前拥有的最好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管理和区域旅游的规划工作的开展和运行.做好地方区域旅游的规划工作不但要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立阶段要仔细严谨,而且,在工程完成以后也要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合理的、定期的做好仔细的检查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区域旅游经济的重要作用.

3促进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面,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长也会带动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区域旅游是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随着中国区域旅游规模的不断壮大,对提高经济增长水平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我国经济增长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在大力推进区域旅游经济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提高国民经济增长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区域旅游发展的旅游规划工作,合理科学的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区域旅游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适应度.

3.1优化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结构,促进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化的发展战是对旅游业的一次创新,由于旅游业跨行业多,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以不可能会有哪个部门和企业又能力单独对旅游行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为不盲目发展旅游业,政府必须重视对区域旅游业的统一发展,可以通过设立并建立一个由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强有力的旅游行业管理机构或综合协调机构,统一的区域旅游业管理体系,为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优化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结构.在遵循区域旅游行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各区域的具体情况,促进对区域旅游资源实行一体化管理,在统一的规划指导下,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的管理与开发.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还可以降低对资源的浪费,进而提高区域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3.2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突出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近年来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它独有的发展特点,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代表性行业.由于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为能够实现对这一行业的规范化领导,政府应该根据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出明确的产业政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便利.在投资融资、税收、收费、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市场管理、人才资源等方面突出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为我国区域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3.3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旅游基础设施作为旅游业发展基本载体,对其进行完善是促进我国区域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我国的基础设施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旅游基础设施分布极不均衡,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导致旅游基础设施人均占有量严重偏低,造成我国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仍然处于世界不发达国家之列.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个网络经济越来越重要时代,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是实现旅游行业的内在发展需求.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对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完善,旅游的交通情况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质量,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为人们的安全旅游提供更保障.同时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时候,要考虑到旅游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设施,为旅游增添乐趣,在平时也要做好旅游设施的维护工作.

3.4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我国旅游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市场对旅游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服务质量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旅游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旅游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跨度大,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必须是具备高素质的,技术过硬具有较高水平人员,所以专业人才最主要的要求是既懂旅游学科技术又懂其它相关学科的多元人才.为了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在平时期间就应该做好相关的工作,鼓励学校培养更多更高素质,专业水平一流的专业人员,加强对学校的监督与管理,努力促进学校实行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企业定期对从事旅游业的相关人员做好技术培训,在合适的时间、适当的阶段要做好人才的定期培训;国家要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促进人们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重要性的理解,积极鼓励多人员进行培训,派遣相关专家进行对员工进行讲座知识培训,加强相关人员对区域旅游经济的理解和重视;根据我国旅游市场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家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紧跟市场的步伐为旅游业提供政策优惠,并引导企业加大对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资金支持,招聘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参与与国际之间的联合培养计划,加强交流.

4结语

我国的旅游业正处与不断上升的发展阶段,通过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实证探究,我们可以得出要继续挖掘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潜力并转换为发展实力,必须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提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的区域旅游规划设计,按部就班,改正发展过程中的不足,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推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磊.旅游发展能否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旅游学刊,2011(12).

〔2〕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2006(03).

〔3〕薛群慧,邓永进,顾晓艳.健康旅游开发的若干思考———以浙江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1(10).

〔4〕王淑新,何元庆,王学定.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04).

〔5〕曹芳东,吴江,徐敏,姜海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根源探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03).

〔6〕化文君.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2).

〔7〕赵东喜.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分省面板数据分析[J].旅游学刊,2008(01).

第5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旅游管理;定位

1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存在的问题

1.1 定位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大多民办高校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时缺乏对专业定位问题的思考。不少院校开展旅游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生存因素,考虑发展的因素少,所在院校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是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理论研究人才,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差,“因人设课”的现象较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此外,不少民办院校出于便于管理、确保安全、缺乏资金等方面考虑,关起门来办学,与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等联系很少,使得民办旅游教育中本科教育“理论化”、专科教育“本科化”、职业教育“普教化”的状况较为突出,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现象严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1.2 定位不准,表现为高、大、同

所谓“高”,是办学目标定得偏高,比如有的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办时间不长,就把专业目标定为具有科技创新、知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谓“大”,是办学规模定得偏大,比如有的学校不考虑自己所处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和市场人才需求规模,就盲目扩大招生数量;所谓“同”,是办学定位趋同,有相当多的学校不考虑旅游专业自身办学条件、师资结构特点和水平、客观需求及潜在的可能条件,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照搬国办学校或者办得比较成功的民办高校,自觉不自觉地跟进心理造成了办学类型、办学模式甚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趋同。

2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的原则与依据

2.1 定位原则

2.1.1 导向性原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既要主动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数量、类型、质量、规格上的变化,又要遵循教育的内部规律,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规律。民办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上应对已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方向重点支持,使之在短期内有较大发展,充分发挥重点建设方向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专业特色等方面的带头、辐射作用。

2.1.2 科学性原则

要科学地分析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与差距,掌握相关学科方向的发展前景;要具有开拓的眼光,既着眼现实,又与时俱进,以特色专业方向建设营造特色专业。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宽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必然趋势。

2.1.3 灵活性原则

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根据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化、新兴业态及人才需求状况、专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以体现人才培养的超前性,注重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4 合理性原则

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迟效性要求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设应在人才预测的基础上作出招生规模及专业方向的整体规划,注意与公办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保持特色、错位竞争。同时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既要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根据本校办学的实际条件进行合理的专业调整、充实和提高。

2.1.5 特色性原则

保持专业特色是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最核心的工作,要以专业特色建设统领教学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工作,要以专业特色建设、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努力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其它建设的协调发展。

2.2 定位依据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依据如下:一是旅游行业对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弄清楚何种人才最为紧缺;二是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办学条件和主要优势,弄清能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三是敢于标新立异,努力避免趋同,以本校培养的人才填补人才市场的空缺,不与其他学校争饭吃、抢通道。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优势也可能不止是一点、两点,紧紧抓住旅游行业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和本校旅游管理专业优势(包括潜在优势)的交汇点这就是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最佳定位。只有找到既适合自己又不被别的学校所替代的定位,专业的发展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检验定位是否准确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专业能不能吸引学生,有没有充足的生源,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不能顺利就业,受社会欢迎。

3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的基本思路

3.1 办学目标上培养面向基层技术应用型人才

公办高校的投入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因而,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仪器设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公办高校的总体办学定位通常是具有科技创新、知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培养社会中、高层科研、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公办高校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有其自身特点,与其他专业相比,该专业更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当前,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眼高手低,耐不住寂寞,思想波动比较大,有拈轻怕重的现象。即使公司给的待遇不低,并且进行岗位培训,但结果离开的人还是不在少数。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不能照搬公办高校的模式特征,与公办高校办学定位趋同。而应当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实事求是,定位实际,体现特色,使学校具有长远发展的能力。从实际而言,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目在办学目标上应以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求学生既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功底,又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在就业上引导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实际,从而成为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2 办学层次上以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以“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为其培养目标,重心应着眼于理论的运用,提高学生由基础理论向应用转化的综合素质,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而不是偏重于理论的探讨和学术素养的培养形成,也不是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预备队。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传授社会直接需要的旅游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应着眼于为旅游产业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办学层次上以主要履行教学职能、以本科教育为主。在专业建设上应注意拓展专业方向,突出行业特色,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其职业适应性和专业特长。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办学层次上定位为本科教育为主,原因在于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当前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学历低下的严重隐患。从整个行业看,大专以上文凭人员较少。上海市旅委2002年对饭店、旅行社、景点景区等主要旅游部门的调查显示,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平均不足20%,目前登记在册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仅18人,占总数的0.17%;大学本科533人,占5.32%;大专1452人,占14.5%;高中(含中专)4944人,占49.4%;初中及以下共3055人,占30.2%。

3.3 人才培养类型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民办高校是市场的产儿,受市场影响巨大,它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办学方式等方面拥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决权,市场是它们的指向标。民办高校应该注重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与市场共进退。所谓结合市场,并不仅指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还要研究未来市场的需要,这就要求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特别是本地区对旅游行业提出的发展规划及建设进度,了解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趋势以及目前和未来的若干年内的人才需求,从中挖掘人才需求的信息,使专业设置与行业结构的发展速度始终保持一致。

目前旅游业对于紧缺人才的需要尤为迫切,主要集中于三类:一是旅游高端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眼光、对国际旅游市场比较敏感的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如旅游企业资产管理与运作人才、旅游项目策划规划人才、高级旅游营销人才、饭店高级职业经理人、旅行社高级人才、餐饮职业经理人等;二是一线应用技能型人才,如饭店一线服务人员、餐馆西菜/西点厨师、中菜厨师、行政总厨与厨师长、餐饮策划、小语种导游人员等;三是新兴旅游业态专业人才,如旅游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人才、大型会展活动管理服务人才、休闲度假项目策划服务人才等等。第一类人才主要由公办院校培养,对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应抓住机遇,重点培养后两类人才。

3.4 办学模式上坚持校企联合开放式办学

旅游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校企联合开放式办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企业为学校提供对学生的需求信息,使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的机会,指导学生顺利掌握操作技巧,达到教学实习目的;企业的某些高级管理人员兼任学校客座教授,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开设一系列讲座,往往他们的课很有特色,言之有物、形象生动、实用性强,可以把行业中新发展、新动态、新问题带进课程来,引进案例教学,更有效地指导学生。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能否取得可持续发展,不仅在于自己的教学实力和条件,更重要在于是否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要,校企联合是实现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校企联合开放式办学,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场所,双方互利互惠。学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科研,把企业的实际情况引入教学,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除此之外,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体现“订单式”和“模块式”的“一专多能”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一专”,就是要针对市场的需求,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对口的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模块式”培养模式是指“多能”,是指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学生在掌握一门技术的同时,要求获得若干个职业技能证书,如英语等级证、普通话证、导游证等。

3.5 办学思路上打造品牌,突出特色,营造差异化

专业特色是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是民办高校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是民办高校塑造学校形象,提高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类型的重要标志。是否具有特色是决定一个专业教育市场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作为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要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就要在同公办高校的比较中找出自身优势,在教育细分过程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搞大而全,以提高质量为首要目标,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具体而言,一是定位在“专、特、精”上,“专”就是为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技艺型专门人才(以专科层次为主),如酒店管理、餐饮烹饪等专业;“特”就是办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你无我有、你弱我强的专业,办一些新的填补性、操作性强的专业,如会展、节事策划、活动管理、韩语导游等专业;“精”就是要质量立校,创出品牌来。二是定位在“能、多、活”上,“能”就是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不追求高学历,而追求高能力和高就业率;“多”是发展以产、教结合为主的多种办学形式;“活”是办学形式要活,紧跟市场,快速发展,形成规模,多办,办好。三是定位在“高、大、高”上。“高”是硬件、软件建设高起点、高投入;“大”是办大,办强,规模要大,实力要强;“高”是师资结构高学历、高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旅游收入;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管理

[中图分类号]O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89-03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四川旅游收入多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这一经济现象引起了笔者的重视,并逐步开展了对旅游发展与GDP 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四川GDP与旅游收入10年的统计数据,就经济增长的趋势与持续发展作一实证研究,提出旅游管理政策建议,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 数据与模型介绍

1.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四川旅游政务网上近10年的年度样本数据用于实证分析。从样本数据看出,除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下,四川旅游总收入环比下降之外,10年间旅游总收入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并且一直呈上升态势(如表1所示)。

1.2 主成分指标选取与处理

我们选取2000―2009年四川GDP与旅游总收入这两个主要成分,在同一张图表中将其直方图和折线图分别作出。因为直方图、折线图是非参数统计中估计总体分布特征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

从图1、图2可以看出,2000―2009年四川旅游总收入与四川GDP的数据都随时间呈线性增长的态势,而且具有明显的线性分布特征。折线图为我们寻求分析模型提供了线性回归研究的思路。

1.3 模型设定与最小二乘估计原理简介

由于上述问题是收入随时间线性增长的分析,我们设定一个时间自变量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将其表示为:

由表8知道,四川GDP与旅游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956,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非常显著的。从数量关系上看,四川旅游经济水平随着年度变化不断提升。从动态相关性上看,四川旅游收入不仅与旅游系统业内人士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四川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态势有关,旅游业各要素之间的动态相关特征,国民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是四川旅游收入持续增加最主要的因素。旅游收入随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及自然事件的影响程度而发生变化。

2.3 回归分析结果解读

回归方程(1)表明,2000―2009年的10年间,四川经济增长保持着一个斜率为1129.597,截距为-2256426.624的上升路径,意味着四川国民收入增加额保持在大约平均1129.6亿元的一个水平上。四川旅游收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平均增幅的定量分析。因此,我们有理由认定所作实证分析的合理性。从表1的数据也能看到,四川旅游收入占GDP的份额逐步提高到10%左右,旅游业已经成为四川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尽管因2008年特大地震影响,四川旅游收入总体出现了10.3%的负增长,这一数据对于建立回归方程(2)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方差分析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2)显著有效,该模型的拟合度非常高,仍然可以接受。从表1看到,四川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从2000年的6.4%提高到了2009年的10.4%,10年间提高了4个百分点,旅游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的趋势得以延续,显示出旅游对四川经济的强劲拉动力。

从拟合优度R上看,回归方程(1)、(2)的R值都在0.96以上,拟合情况都很好,表明四川GDP和旅游收入的实际值总体对(1)、(2)这两条回归直线的偏离情况都较小。再从方程(1)、(2)的形态来看,方程(1)的形态表现得比较陡峭,方程(2)的形态则表现得较为平缓,意味着四川经济和旅游锐势发展齐头并进。

3 持续发展化管理

第一,旅游业要适时进行危机管理。从四川旅游发展10年的数据中看到,2003 年SARS危机事件对旅游的影响,使得旅游收入增速比GDP增速低1.2个百分点;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等对四川旅游业综合影响,造成旅游收入10.3%的负增长。以SARS、“5•12”汶川地震为代表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对旅游业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保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系统需要建立起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危机事件后续影响的预见机制,完善危机管理体系,适时进行旅游危机管理很有必要。

第二,旅游管理要贯彻动态相关性原则。任何系统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系统状态是时间的函数,这是由系统的动态性决定的。旅游行业的系统状态也是这样。系统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以及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都要由系统的相关性决定。旅游产业是关联度很强的产业,旅游系统动态性取决于其相关性。旅游行业管理要贯彻系统动态相关性原则,要把系统要素、系统内部和系统环境三者的关系协调好、统一好。

第三,旅游经济也要转变增长方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四川旅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经济增长的潜能将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去,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社会资源投入的多少,一旦社会资源的投入减少或者增长不能满足递增的要求,经济增长速度就不可能再维持下去。现在,旅游产业需要转型成集约型或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能表现出同样的要素投入带来经济的更快增长,或者是用较少的社会资源能达到同样的增长率水平。因此,集约型或内涵式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是现阶段的一种更有潜能并且质量更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四,旅游发展要走质量与效益并重的道路。表1反映出四川旅游收入的数量有了大发展。但四川旅游总收入常年处于全国第9位,这与四川拥有名列前茅的旅游资源并不相称。因此,旅游业需要尽快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走靠质量发展的道路。在旅游发展质量上,一要打造旅游特色产品;二要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三要加快旅游产业和文化紧密融合;四要坚持发展旅游大产业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相结合、旅游业大发展与培育旅游大市场相结合、推进旅游大众化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保护旅游大环境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志勇,黄建山.美国旅华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检验[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1).

[2]康蓉,吴越.中国旅游消费统计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及解决对策[J].统计研究,2009(12).

[3]王起敬.旅游产业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马庆国.管理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Haiyan Song & Stephen F Witt . Forecasting international tourist flows to Macau[J]. Tourism Management,2006(2).

第7篇

 

—、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准确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必须遵循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并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即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社会性,即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规格,充分考虑单一学科的旅游人才相对过剩、复合型旅游人才却供不应求的现状,与周边其他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错位发展。

 

我们通过到周边省市的髙星级酒店、旅游部门、旅行社和政府人才交流中心开展广泛的现场调研及专家论证,掌握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从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并以此为基础对培养方案进行详细论证,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旅游管理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开放式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

 

(一)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经过广泛调研和深人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构建了“基础课程+专业模块”的金字塔型开放式课程体系。主要的课程模块包括:(1)普通教育必修模块(大学英语、髙等数学、体育、信息技术、思想政治理论课等)(2)普通教育选修模块;(3)专业基础必修模块(管理学概论、市场营销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酒店管理概论、酒店餐饮管理、烹任工艺学等)(4)专业基础选修模块(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会展服务与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等);(5)专业方向选修模块(酒店服务与管理方向、餐饮生产与管理方向);(6)实践能力培养模块(社会实践、实习见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上述课程模块的设计,既重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又力求体现酒店管理方向的专业特色,同时兼顾旅游和酒店发展的新需求和新动态(如增设了酒店集团化经营、旅游电子商务、会展服务与管理、酒店收益管理等课程)。

 

该专业主要定位于“酒店服务与管理”和“餐饮生产与管理”两个方向,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拓宽其知识面和就业面,培养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在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中设置了多个相关专业课程模块(即人才培养方向)供学生选择:(1)旅行社业务类(导游);(2)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类;(3)会展服务与管理类(新兴行业)(4)国际旅游类;(5)酒店收益管理、集团化经营管理等;(6)饮食保健类;(7)现代饭店安全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复合型

 

中国旅游业由过去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发展成为集观光、度假、商务、会展、研修、体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1酒店业同样如此,目前酒店髙端管理人才和专业经理人才非常紧缺,特别是懂经营、善创新、能引导消费潮流的经营管理型、策划型、复合型的人才。酒店管理行业经理人不仅要有较髙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更要熟悉市场动态、把握发展趋势,在确立市场定位等决策层面上具备判断力;又要精通业务,懂管理,熟悉国际酒店的操作模式。因此,复合型旅游、现代酒店经营发展强烈渴求复合型人才。

 

我国髙校旅游专业基本上是在地理、历史、经济、外语、中文、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分化、发展起来的,自1998年起,“旅游管理”专业正式成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所属的独立二级学科。[2]现行旅游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制约了旅游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适应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必须不断优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加快培养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熟悉国际旅游行规和操作模式的复合型旅游人才,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问题。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复合型知识、复合型能力,又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人才。依据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一体化对人才的要求,其复合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应注重知识、能力、思维、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复合。[3]

 

培养髙素质的旅游管理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设计要力求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三大特征: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管理46

 

类学科;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基础理论与应用技能紧密结合的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髙的综合素质。41因此,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三个方向:一是在旅游、酒店、商业等行业管理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中髙级人才;二是在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企事业从事服务和管理的中髙级人才;三是培养既懂工艺,又懂服务,更懂管理的餐饮管理中髙级人才。

 

与应用技能紧密结合是该专业的一大特征,因此要求本科生毕业时至少获得两项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使其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多项专业技能考核可供选择,包括导游资格证、领队证、酒店职业经理人资格证、烹任工艺中(髙)级工、西餐工艺岗位证书(中外合作)、公共营养师髙级工、调酒师资格证、前厅服务考核鉴定、餐饮服务考核鉴定、客房服务考核鉴定等。

 

在深刻领会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构建凸显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方案。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应用性

 

1.由行业参与制订教学计划。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贯彻适应性、整体性的质量观。在酒店提供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由髙校教授与酒店管理髙层、行业专家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分析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等的基本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由企业全程参与制订培养方案、参与执行教学计划的模式,保证培养方案与行业发展同步、与行业需求一致,凸显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点,并实现与行业共赢。

 

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基础理论与应用技能紧密结合的专业,为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实习安排到酒店进行为期一年时间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由酒店管理人员和学校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完成。坚持四年一贯的实践教学体系,除了一年的集中实践环节(毕业实习)外,专业课程安排了专业技能强化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在平时的理论课中也穿插实践学时,增加了实践课程的教学时数,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同时,为了让学生适应在岗位群内转换岗位的要求,注重增强实践技能课程的通用性,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继续学习的能力。

 

3.注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情商训练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酒店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髙尚的职业道德、主动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文化修养、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娴熟的服务技巧,最不可或缺的是较髙的思想政治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准,人际沟通能力,热情、富有亲和力的团队精神及应对挫折的能力等情商方面的素质。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加强思想道德、情商的训练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特别是针对现有的本科生去酒店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酒店又不会提供管理岗位给应届毕业生的现状,在学生四年期间,加强对学生职业岗位规划引导方面的训练,注重学生酒店管理服务理念、意识的培养,缩短学生从学校跨人社会的不适应时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适应从酒店基层做起,珍惜在酒店工作的机会,熟悉基层操作,能够很快被提升并在本行业有所成就。

 

4.加强外语和多种人文素养的培养,增强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在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下,注重学生英语会话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1具体体现在:(1)坚持思想素质教育系列课程、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列课程以及英语系列课程作为普通教育必修课程开设,以全面提髙学生的综合素质。(2)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和灵活性。设置多个专业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重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时代性,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髙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突出“政治育人”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让学生掌握足够的、较为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改变原来单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全人格,努力提髙学生的文化素质。

 

通过与多家酒店用人单位面对面的沟通,它们一致认为酒店人才的一项最基本素质就是英语听说能力。所以除了在普通教育必修课程中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外,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开设旅游酒店英语;另外,有三门专业课程(宴会设计与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现代酒店营销策略与实务)还尝试用双语教学。双语课堂上有酒店专业人员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髙酒店英语的听说能力。在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中开设日语(韩语)课程,让有兴趣的学生选修第二外语,以提髙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适应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同时,努力建设多元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系统性学习(听课、实验、练习等)、研究性学习(SIT、实践、竞赛等)、交流性学习(讨论、社团活动、沙龙等)、搜索性学习(网络、图书资料、听讲座等)、开放性学习(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自主性、前沿性、髙效性。

 

5.注重职业忠诚度培养。酒店专业人才频繁向行业外流动已成为行业的通病,它反映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本行业的职业忠诚度不髙,这与髙速发展的中国旅游业对人才的髙要求来说是极其相悖的,不利于我国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

 

“人有信则立,事有信则成”信与被信的评价标准都是忠诚,在职业忠诚越来越缺失的今天,职业忠诚的构建显得极为重要。学校作为社会人才输送的集散地,对学生不仅要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更要注重职业忠诚意识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留在旅游行业,能全身心地服务于旅游行业,做一个敬业乐业的专业人士。[6]只有向社会输送专业能力和职业忠诚兼备的人才,才能达到人才培养和社会所需的和谐统一。

 

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筹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将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缘条件下的行业需求优势、教学力量充实的师资队伍优势、教学设备先进的硬件优势和校企紧密合作的校外资源优势,全方位保障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开放式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为酒店输送髙质量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提升酒店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促进旅游和酒店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在职培养、攻读学位、外派访问学者和引进专业师资,特别是培养造就不同层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等方式,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髙师资队伍整体层次和业务水准。作为旅游人才的培养加工者,除了应该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目前活跃在旅游教育战线上的主力军是髙校的硕士、本科毕业生以及半路出家的教师,他们几乎都是一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几乎没有旅游岗位上的工作实习经历。而针对这种现状,将实施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多种“校企联姻”校企沟通方式,造就由重“管理决策实战”到重“服务技能操作实践”等不同层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71定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或参与他们的管理和决策,去有关政府机构了解方针政策及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提髙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活力、吸引力及实用性;同时,也为开设新课程提供素材。并且从长远来看,通过造就不同层次的“双师型”教师,还能破除“服务技能无科研”的传统认识,打造出擅长由“现象”升华至“理论”层面的髙素质的研究队伍体系,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研究带头人以及学术梯队,进一步为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强课程建设,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旅游管理专业必须紧跟行业需求设置课程,课程体系中增设体现旅游和酒店发展的新需求和新动态的课程,比如酒店集团化经营、旅游电子商务、会展服务与管理、酒店收益管理等,部分课程完全是新开课程,也没有现成的适用教材,基本没有资料可以借鉴,但是为了加强专业与行业的贴合与同步,很有必要不断开发新课程,并将这些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其中教材建设是新课程建设的一个关键内容。

 

在常规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需不断深人开展教学研究,运用现代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学努力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积极实施因材施教,积极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加强教学沟通,强化教学监控和管理,提髙课堂教学质量。

 

科研方面围绕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推进科研的工作思路,开展科研工作。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性教学,将科研成果带进课堂,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更好地发挥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作用。

 

(三)加强教学设施和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方位的对外交流

 

进一步充实专业图书资料,改进和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立现代化的模拟实训室,更新实训室设备,引进行业管理系统软件让学生模拟操作,提髙技术含量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加强校企合作,巩固和扩大校外实践基地,加强深度合作,为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和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8篇

(一)日本旅行社的行业组织形式

1.特殊法人:如日本贸易振兴会是根据日本政府制定的专门法律,为实现某种经济政策和某种发展目标而设立,业务上接受政府直接和间接的指导,由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经费。

2.工业会:在法律上称为社会团体法人,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同一行业的多数企业共同申请,经批准建立的行业组织。它们根据共同的利害关系,以相互发展和协调内部关系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另一类是按地区组织的,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均可参加,以发展地区经济人士的和睦协作关系,促进相互发展。

3.任意团体:组成为任意法人,多数是中小企业自发资源组织起来的,以加强软弱的中小企业的团结。

(二)日本旅行行业组织的特征

1.行业组织中,入会旅行社成员数量多,并且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日本旅行行业组织在管理上行使一部分旅行观光业的行政管理权,对旅行观光业的依法经营进行监督和指导,还设有各种业务管理机构。受政府委托,主要负责一般旅行社的日常性管理事务,协会如果违反政府的法令、政令和省令,政府均有权停止协会的工作。

2.行业协会的确立都是依据日本政府制定的专门法律,为实现某种经济政策和某种发展目标而设立。

3.协会均有明确的经费来源渠道:官方或半官方机构由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活动经费。民间的社团法人协会(国际观光协会)的日常经费主要由会员交纳的会费和存在协会的营业保证金的利息构成。

4.政府对行业协会业务管制权力的下放,协会可在异地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

5.协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明确:行业协会既非政府机构,又非营利性机构,是同行企业为发展生产、增进共同利益,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接受政府指导的民间经济联合团体。协会所拥有的行政管理职权均由法律或政府委托;协会要开展的业务也需要经政府部门审核;协会如果违反政府的法令.政令和省令,政府均有权停止协会的工作。总之,作为一个社团法人,协会实际上是政府对旅游业间接管理的一个中介组织。协会地位明确,作用空间大。

二 、中国旅行社行业组织现状分析

(一) 中国旅行社行业组织目前的现状

我国现有的旅行社业协会主要是1997年10月27日在大连正式成立的中国旅行社协会(CHINA ASSOCIATIONOF TRAVEL SERVICE)。本协会是由中国境内的旅行社按照自愿原则组成,并经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法人社会团体,接受国家旅游局和民政部的领导与管理。作为中国旅游行业的专业性协会,在业务上接受中国旅游协会的指导。中国旅行社协会的宗旨和任务,中国旅行社协会章程第五条规定:“本协会的宗旨,是沟通会员与政府部门间的联系,协调会员与其它方面的关系,加强会员间的联系,规范会员的行为,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会员服务”。章程第六条规定:“本协会的主要任务:一、贯彻执行国家旅游发展方针与日本旅行社业的行业组织对比分析,中国旅行社的行业组织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旅行社行业管理主体之一,要重视和健全旅行商业政策法规;二、进行旅行社调研,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三、向政府及社会相关方面反映会员的合理要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四、制定实行行规行约,实现行业自律;五、编印会刊,召开研讨会,为会员提供会员服务;六、进行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七、积极开展与海外旅行社协会及相关行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八、完成政府部门交办的事宜。从协会的章程和成立的初衷来看,发起和组织者希望其成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行社之间的桥梁纽带;成为推动行业自律的重要组织;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行社利益的代表者和保护者。(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炜为《旅行社之友》创刊致辞)

(二)面临的问题及深层次的原因

1.行业覆盖面过窄,社会合法性的不足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及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很快成为带动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产业。然而从协会自身的会员总数来看(自愿加入,不是旅行社运作的必要条件),代表旅行社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截止到2001年仅拥有会员471家。地方性的旅行社行业组织成立时间更晚且不健全,旅行社发展较快的省市于近两年才有行业组织,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很少,大多数是各地旅游协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由于行业覆盖面过窄而产生了社会合法性的不足,社会合法性不足是我国目前大多数体制内产生的官民不分的行业协会,大部分体制内产生的行业协会缺乏社会合理性,其会员企业一般不超过全行业总数的40%。覆盖面过窄,意味着协会所能掌握的企业和行业信息不充分,难以发挥综合性的协调功能,非主流会员企业缺乏动力,而国家的财政补贴又有限,很难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和开展集体性的协调活动。

2.行业协会的地位不明确,作用空间有限及有关立法的滞后

现有行业协会的主流构建模式是所谓体制内生,这种模式突出的弊病在于它不能完全代表企业的利益,没有承担起一个市场经济社会要求它们担负的使命。行业协会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理想中应是自下而上的汇集企业的意愿,根据会员的意愿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活动,以影响政策和立法过程,与社会、政府和立法机构进行沟通;根据企业的意愿,使用法律和政府给予的权利,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立法滞后指目前尚未出台有关行业协会的专门法。现有的社团管理法规把行业协会与其它社团组织混同管理,忽略了行业协会对建立新的市场秩序的独特作用,延缓了有关行业协会的专门立法过程。

3.行业协会面临的经费来源问题

行业协会是由企事业单位自愿参加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目前在我国对行业协会可以税收和鼓励其经商办实体,实际上是混淆了行业协会的非营利性质。行业协会的职能不能到位,多数职能是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由于没有充足的经费来源,使得行业协会本身的发展亦受制约。

4.协会与政府的关系不明确

由于政府转变职能,管制规制将逐渐放松,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载体来具体实施对大量分散企业的管理与调控,而体制内形成的行业协会大都延伸了部分政府的管理职能,而且协会领导又毫无例外地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政府人员兼职,但各级政府的旅行行业组织都是自上而下组成的,一些行业组织主要围绕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确定任务,政府人员兼职,政会不分,成为政府部门的一个科室。这样的行业组织对旅行社没有吸引力。政府目前依然掌握着大量控制行业发展和直接管制企业行为的政策和手段,使得企业不得不通过直接影响政府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从而,置行业协会于可有可无的境地。现有的双重管理体制,尤其是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协会行政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的限制,否定了行业协会的自制性质,使行业协会无法履行其契约原则和民主原则,难以真正成为会员企业所信赖的组织。

5.行业协会的作用空间不明确

近年来,国家对社会团体的清理整顿,各级都不轻易批准社团组织的成立,影响了旅行行业组织的发展。 1998年国家对全国社团组织清理整顿,客观上缓减了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和发展进程,直至国家旅游局于1999年底公布并开始实施全国旅游协会的改革重组方案以及2000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才使旅行社业组织开始得以发展。

6.政府对行业协会的业务管制权力没有下放,协会不可在异地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

在我国,旅行社的申办需经相应级别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缴纳应定数额质量保证金后,才可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在我国现阶段,国家对社会团体与行业协会实行统一管理,如国家规定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分支机构,约束了行业组织的发展。力图通过政府行为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加强对旅行社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旅游者合法权利的保护。但是这些规定的执行只是通过不定期的抽查和监督来实现的。

三、日本旅行行业组织对中国旅行行业组织的启示

(一)中国旅行行业组织不应简单的按旅行社所在地的地域吸收会员,主要应以服务内容

范围及旅行社的需求来组织。行业组织的设计应主要满足旅行社的市场需求,以维护和实现旅行社的共同利益,帮助旅行社获得社会化、专门化的服务、信息和帮助。随着旅行社业的发展,逐部按照旅行社业的需求组织更有特点和特殊性质的行业组织(旅游批发商组织、零售商组织、特种旅游组织等)

(二)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三者要各有其位,相辅相成

政府应帮助行业组织实现行业组织的独立地位,使其真正代表旅行行业的整体利益。如果政府对行业协会始终保持有理由限制的态度,转型期的行业协会永远无法实现其向自制性民间组织的真正转型。政府可参照旅游责任险的管理办法,作为旅行社成立的必要条件,政府可硬性规定每家旅行社至少加入一家行业组织,提高入会成员的市场覆盖率,使每一个旅行社都能在组织中活动,提高行业组织的运行效率,迅速促进行业组织的发展。

(三)形成旅行行业组织的全国网落

以中国旅行社协会为龙头,各省级旅行行业为基础,建立起行业组织网络,以大旅行协会为龙头加强与世界各地旅行社的广泛交流与联系,带动各省及行业组织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行业组织的发展。

第9篇

国外数字城市发展基本上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是城市政府与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第三阶段是城市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联网连接,第四阶段是完成数字大厦、数字社区、数字城市的建设。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前三个阶段的任务,正在开始第四阶段的建设。而中国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体系研发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

全国已有近40个城市提出建设数字城市规划。这些工程大多是在省市信息化目标框架下的3S工程。

数字城市的主要形式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城市门户网站,是政府以后台数据库为支撑,面向公众统一提供信息及服务的窗口。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在因特网上先后推出一批标以数字城市的网站,以及城市门户网站,估计超过5000个。二是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据不完全统计,80%的城市信息都与空间位置有关。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空间信息以及与空间信息相关的应用已成为联接城市信息化系统的纽带。

1 城市生活服务型

这种模式以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保障,以开发应用信息数据资源为重点,以建立良好的资源共享分发与应用机制为核心。以空间信息资源丰富、信息化水平高的美国为代表,联邦地质局(FGDC)和国际宇航局(NASA)掌握着美国及世界各国的大部分不同分辨率、不同层次的空间数据资源。几乎美国各州的主要大中城市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各自的城市门户网站,所有与本城市有关的信息,为公众提供方方面面的城市生活向导服务。

典型城市

早在1994年,上海就提出建设“信息港”。信息港的概念与信息高速公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概念相比,相对来说,其内容的综合性要强一些,能反映城市的特点。上海是个港口城市,“港”首先是开放,同时既有航线、码头、货物,也有管理,是一个集约性的综合概念,能全面反映社会信息化。所以最后把整个上海的信息化建设定为上海信息港建设。

1996年上海正式部署建设上海信息港,力求用10至15年时间基本实现城市信息化。2000年,上海又把优先发展城市信息化确立为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把城市信息化作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步骤,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带动产业全面升级的发展道路。 目前,上海已启动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建设。

“中国上海”门户网站目前已经提供了近150项可在网上办理的事务。信息公开市委重大决策和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权威信息,网上办事为市民、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办事指南、网上事务受理与办理、办事状态查询等一体化服务,便民服务提供与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和实用信息查询,互动平台通过市长信箱、民意调查、百姓评议、在线咨询与投诉提供与政府互动渠道。

上海信息港建设的顺利推进,与上海恪守四项原则息息相关。这四项原则是: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相结合,跟踪并采用世界最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确保工程达到国际一流水准;政府推进和市场导向相结合,既发挥政府的规划、指导、组织和协调职能,又导入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实行建设主体与经营主体分离,调动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参与信息港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相结合,探索建立与信息化趋势及特定要求相适应的新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开放促建设,以建设促产业,鼓励海内外投资者和科研力量参与上海信息港的建设,并力求在集成电路芯片及网络安全技术等关键领域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上海首次提出建设信息港的概念后,国内许多城市都沿用这个提法,产生了广泛影响。现在有天津信息港、无锡信息港、湖南信息港等。

2 城市规划管理型

这种模式利用城市空间信息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城市规划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降低了城市管理的成本。

数字武汉的建设由武汉市国土规划局牵头,历时5年,在全国实施“城市数字化示范项目”14个城市中率先完成。

典型城市

涵盖地籍地政、城市服务设施、自然资源等9大类数据信息的武汉“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也就是“数字武汉”,由各种比例地形图、表格、浩繁数据整合而成,包括行政区、居民地、河流、湖泊、道路、标志性建筑等,光中心城区地名数据就超过1万个,并开通了数字武汉――规划国土在线网站,在网上提供有关信息和服务。“数字武汉”实现跨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共用,为市建委和市交管局提供相关空间信息服务和为江汉区建立网格化管理,避免了重复投资。“数字武汉”已通过国家建设部专家组验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下一步将覆盖到人口、税务、房产、园林等。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市在建立“数字武汉”的前期,就提出了切实的原则:

1.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2.打好基础,重点突破,稳步推进

3.以点带面,资源共享,促进应用

4.广筹资金,加大投入,创造效益

5.立足自我,联合共建,保障先进

城市信息化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部分和侧面。其官方定义几经演变,从“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开发信息资源,应用信息技术”的要素论,到 “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数据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与公众的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应用系统和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的技术论,可谓丰富和全面。

但城市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并不如此,大多包括了每万人城域出口带宽(千比特/万人)、每千人计算机拥有量(台/千人)、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主线数(线/百户)等指标。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首先,城市信息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演进的过程,用现在的眼光去批判过去的行为是不适当的;另外,更为恰当的指标数据采集难度很大。城市信息化评估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无论谁主持去做,区别只是在于困难程度不同。

理想和现实的差异

指标引导性是决定评估指标体系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按照引导趋向的不同,指标体系可划分为引导要素发展的过程评估和引导整体绩效的结果评估。从现有的城市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来看,其评估体系的导向性主要集中在网络、资源等要素的规模扩张,而对于城市信息化整体绩效的评估内容严重缺乏。在既有指标体系中,唯一体现出绩效引导特征的指标出现在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指标体系,即“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在网上实现比例”。

“重规模,轻绩效”是以往城市信息化评估体系的弊病之一。其二则是“重局部,轻整体”。城市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指标体系共同特点是对评估对象全面性考虑不足,指标主要集中在“家庭信息化、科技教育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化”领域,而在“社会信息化、金融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则没有体现。

未来的发展方向

城市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扩展和渗透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要素的加速积累,城市信息化已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主要表现在:

信息终端多样化 移动手机(上网功能)、IPTV、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的日趋普及极大改变了信息化应用的发展格局,用户不再仅仅依靠有线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单纯依靠“有线电视用户数”、“百户拥有电视机数”等指标来评估城市信息化的接受能力已经不科学。

重点应用凸出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加快,电子社区开始起步,三大应用对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更加突出。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实现监管和服务的手段之一,在城市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和带动作用日趋重要。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为手段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于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信息产业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电子社区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城市居民信息生活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扩散加速 亚太各国的信息化正在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各方面、各层次展开和深化。城市信息化日益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新动力,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诸多难题的有效手段。城市信息化的评估,应体现出与城市发展问题的充分结合,尤其是体现出信息化对城市功能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因此,“城市管理与运行的信息化程度”、“社区服务信息化程度”等与城市功能紧密结合的指标加入到城市信息化指标体系之中是合乎时宜的。

可能的解决方案

以绩效为导向的城市信息化定义: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思路的指导下,以城市为主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企业和社区信息服务能力,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提高城市运行质量,提升人民信息生活水平。

3 智能交通导航型

这种模式充分利用GPS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GIS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建立城市的智能交通导航系统,通过对城市交通行为的个体引导,辅助城市的交通管理。德国和日本在这方面比较成熟。

典型城市

北京市自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交通综合治理以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出行难和乘车难的问题,而进入90年代以后,行车难的问题又再次尖锐化,解决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已迫在眉睫。同时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对北京市交通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奥运的顺利召开,急需提高北京市交通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

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缓解北京市道路交通紧张状况,并为奥运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保证。提高北京市交通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北京市“科技奥运”示范工程包括奥运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北京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示范工程、北京市停车诱导系统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北京市先进公交系统示范工程等五个分课题。

进入4月份,作为科技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一卡通的开售成为北京市民热议的焦点。北京市的“交通一卡通工程”,将整合后台全市各类交通运输企业的付费方式;将通过“北京市全球卫星定位综合应用服务系统”建设智能化的交通数字地图,开展车辆导航服务。北京市空间信息工程以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为基础,对广泛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组织和有效管理,通过数字北京位置服务网站()实现面向社会的基于位置的政务信息服务。北京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已完成总体设计,正在积极推进建设。

4 虚拟城市导游型

一些注重发展旅游业的地区或城市重视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因特网上建立城市的虚拟旅游系统,远程再现城市风光、模拟旅游者在城市的生活以及旅游者之间场景式的虚拟社会交往等,吸引旅游者。澳大利亚在这方面很有代表性。

典型城市

中国的大连市也建立了主题鲜明的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宣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魅力。即便是从未到过大连市的人,也会立刻感悟这座城市的魅力:海蓝色的底色,中央是大连人民广场的画面,广场中央有高耸的足球模型,还有海鸟从广场上掠过。为方便国外浏览者,网站有韩文、日文和英语版本。

时间回到6年前。当时,风景如画的大连旅游部门还仅限于开出“大篷车”到各地宣传大连美景,效果虽好但毕竟有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何搭乘现代网络信息快车,将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推向世界旅游市场的更大空间,进而提升大连知名度,带动大连经济发展,是大连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大连旅游信息化建设从2000年开始。2001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推出“金旅工程”,给大连树立了明确的加快大连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此后,大连积极地开始了与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的密切合作。特别是在2002年底,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推出“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设项目之后,大连人认为这一系统特别适合大连旅游的基本要求。

2003年初,国家旅游局指定大连为“中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试点城市,大连旅游局与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开始了全方位的合作,大连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如期完成。这套网络营销系统不是一个普通的网站,而是一个具有复合功能的旅游信息化处理平台。通过这个系统,不仅可以完整地展示大连城市的美丽形象,更可开发出更广阔的、具有附加价值的旅游市场,实现旅游企业与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市场之间、旅行者与旅游企业之间、公共信息与企业产品之间、旅游行业与媒体之间等多重市场与行政关系的有效互动。

2003年系统建成时,整套系统含子项目123个,包括宽带、窄带、简体、繁体、英文、日文、韩文等多个系统版本和媒体用户、企业用户、商务预订用户、本地游客、外地游客等多个应用版本,系统程序700兆,图片8800余张,多媒体动画片继18个,累计90分钟。

第10篇

2014年,重庆市涪陵区委、涪陵区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旨在推动涪陵旅游业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审视涪陵区的产业结构,旅游业是“短板”。与其丰厚独特的旅游资源相比,旅游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业,不断提升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成为涪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树立“大旅游”观念,增强旅游业发展合力

旅游业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其发展的实践表明,无论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还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以及旅游管理者的管理活动,都具有综合性。理论界也公认,现代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涉及29个经济部门,直接或间接关联110多个行业。进入21世纪,我国的旅游管理模式已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门管理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业管理的转型,即从直接管企业到宏观管行业的转型,目前正在从以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等核心旅游要素为主的旅游行业管理,经由更加综合的旅游产业管理,向全面的旅游经济社会管理转换。传统对于旅游产业属性的认识已不适应新的旅游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摆脱“小旅游”的思维、“小旅游”的方式,树立“大旅游”的观念,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旅游发展机制。

1.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现有行政资源,对旅游产业实行全面的、复合的公共管理。一是成立全区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定期召开旅游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区旅游发展,研究解决旅游产业发展重大问题。二是区级各职能部门要依照《旅游法》和相关法规规定共同做好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服务。三是每年定期召开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四是区政府对区级相关部门、各旅游区管委会、重点乡镇和企业实行旅游工作专项考核。

2.加强旅游要素保障。一是注重规划引领。把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旅游产业布局和重点旅游项目需要。规划和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先保障旅游产业发展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需要。二是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鼓励旅游资源较为富集的乡镇街道优先发展旅游产业。编制乡镇街道旅游发展规划要符合全区旅游总体规划和总体布局,由规划资质单位编制、经旅游专家组评审后报区旅游局审批。实施乡镇街道旅游发展规划应经区政府批准。鼓励拥有旅游资源的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按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原则,优先支持发展旅游产业。三是保障旅游用地需求。用地指标向重点旅游项目倾斜,对列入市级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用地优先予以保障。四是拓宽旅游融资渠道。探索“区级财政贴息、政府政策优惠、担保公司担保、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业主开发”的“五位一体”投融资建设模式。五是加大重大旅游项目招商力度,力争每年引进1家以上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落户涪陵投资旅游项目。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有关规定,完善扩大旅游消费政策。在2014年全区旅游发展资金1 000万元的基础上,逐年增加投入,努力实现全区旅游发展资金的投入增长与全区工业投入增长、全区经济增长同步。制定实施《涪陵区旅游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业主申报、行业主管、政府审批”程序,规范旅游发展资金管理使用。整合区级三峡后续工作、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交通建设、扶贫开发等专项资金资源,向重点旅游项目倾斜。

4.建立旅游发展激励机制。对当年新评定为国家4A级、5A级的旅游景区,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当年新创建为市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旅游景区,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当年新荣获其他国家级旅游称号的单位,一次性奖励5万元。同时,鼓励旅行社做大业务,对全年接待区外游客来涪旅游的总量达2 000~3 000人,每一人次奖励1元;总量达3 000~5 000人,每一人次奖励2元;总量达5 000~10 000人,每一人次奖励3元;总量达10 000人以上,每一人次奖励5元。

二、深度开发产品,增强旅游业发展竞争力

旅游产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产品的竞争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形式也在不断的增减改变。针对市场的变化,要求旅游业开发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旅游产品,就是多功能的复合型现代旅游产品,也就是以观光旅游产品为基础,充分体现综合需求功能,能较长时期的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要按照“文化做强、差异做特、品牌做优”三大原则,实施旅游产品打造与旅游市场营销“两轮驱动、两轮互动”的发展战略,全力塑造“两江福地?神奇涪陵”城市形象,把涪陵建设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巴国故都游览胜地和长江上游重要旅游集散区。

1.倾力打造核心景区。紧紧依托涪陵独家拥有、堪称世界之最的三大特色旅游资源――涪陵榨菜、白鹤梁题刻、816核军工洞体,紧紧依托两个堪称国内罕见的稀缺旅游资源――点易园和武陵山,实施五大核心景区项目建设。到2016年末,建成涪陵榨菜文化旅游基地、白鹤梁旅游区(含两江游)、江北旅游区(含涪州古城)和武陵山旅游区,完善816核军工洞体旅游区。同步启动涪陵榨菜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加快白鹤梁题刻申遗进程,816核军工洞体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武陵山旅游区成功创建市级旅游度假区并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把五大核心景区建成国际国内知名旅游区,打造涪陵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涪陵旅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奠定坚实基础。

2.丰富完善旅游产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融合性好、带动力强的功能特征,推动旅游产业与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和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五个方面的旅游知名品牌产品。(1)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充分利用涪陵“两江交汇”、“两江四岸”和大山大水大城浑然一体的特色景观,开辟城市观光旅游线路;充分挖掘和再现涪陵历史文化遗存,在城区通江廊道建设、人行步道改造中注入文化、旅游元素,建设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形成兼具观光与休闲功能的涪陵城市历史文化展示区。(2)大力发展品牌工业旅游。充分利用涪陵榨菜产业、医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等已形成的产品美誉优势、先进设备优势和先进工艺优势,开辟工业旅游线路,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形成兼具参观与销售功能的涪陵名特优品牌工业产品展示区。(3)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加强对坪上特色文化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农耕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适时打造推出旅游新产品。重点以涪陵特色效益农林资源(涪陵榨菜、特色林果、特色花卉等)为依托,沿“东南西北”环形布局,按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标准培育一批在重庆主城及周边有影响力的旅游特色村镇,形成“东赏龙眼、南观花卉、西看梨花、北望榨菜”和“春采鲜橘、夏摘杨梅、秋收猕猴桃、冬砍青菜头”的大型花瓣状特色乡村旅游区。(4)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以滨江商业街区、金科世界走廊、泽胜中央广场为中点,在江南主城百亿商圈建设兼具展示涪陵商业时尚与活力、满足游客购物需求的特色旅游商品购物街区。(5)大力发展文体旅游。以游船、锦绣广场和涪陵大剧院为平台,挖掘、创作、推出再现涪陵历史文化精华、讴歌“古老的希望城――涪陵”的大型文艺表演活动,创作涪陵地方文化特色影视作品和舞台剧目;以武陵山旅游区和长江、乌江自然地貌为平台,积极申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建设全国青少年户外活动热赛基地,形成集竞赛、运动、游览、养生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区。

3.精心设计精品线路。依托涪陵五大核心景区和周边区县旅游景区,向区外推介、营销、炒热五条旅游线路,即:大仙女山景区旅游环线(涪陵―武隆―丰都),涪州长江精品景区旅游环线(蔺市古镇―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两江四岸游―丰都鬼城),武陵山旅游区环线(乌江画廊―816核军工洞体―大木花谷―武陵山森林公园―武陵山大裂谷),白鹤梁旅游区环线(江南主城商圈―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两江游―涪州古城―北山新城),涪陵榨菜文化旅游基地环线(沿江万亩榨菜种植观赏区―沿江万米风脱水榨菜长廊―榨菜DIY体验区―榨菜现代化加工园区―榨菜博物馆街区―榨菜现货交易一条街―榨菜美食街区)。

三、完善基础配套,挖掘旅游业发展潜力

旅游业要发展,其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基础配套设施的充分供给。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经济产业与基础设施能力是同步增长的,一般来说,当基础设施存量增长1%时,就会带动GDP也增长1%。因此,涪陵要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进一步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千方百计改善旅游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普通公众对旅游的需求。

1.在道路建设方面,加快武陵山旅游区环线公路和进出通道改造工程建设,实现半小时通达;加快大仙女山景区旅游环线公路涪陵段改造工程建设,实现1小时通达;优先改造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村、旅游乡镇)连接公路,实现1小时通达。

2.在码头建设方面,尽快完善涪陵港相关设施,争取将涪陵建设成为重庆市季节性游轮母港,实现游轮停靠。

3.在旅游标识标牌方面,年内启动涪陵城区滨江路、兴华中路、太极大道旅游标识标牌,更新改造涪陵城区至武陵山旅游区沿线公路标识标牌,规划启动通往旅游村镇沿线公路的旅游标识标牌工程,争取在渝涪、沿江、涪丰石、南涪、渝湘等高速公路上标注涪陵核心景区,力争年内建成为改善旅游便民服务设施,完成区内主要干道和重点景区标识标牌建设。

4.在智慧旅游方面,启动全区“智慧旅游”规划,完成五大核心景区“智慧景区”建设,实现网上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实现信息化、动态化、全覆盖,建立涪陵旅游信息和咨询服务平台――涪陵旅游营销中心,加强与市旅游信息中心合作,实施智慧旅游项目,通过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宣传涪陵。

5.在住宿设施方面,要新建一批高品质旅游度假酒店、经济型酒店和其他住宿设施为补充的旅游住宿设施。

6.在特色餐饮方面,推出一批涪陵地方特色菜肴,建立涪陵地方菜实名目录,培育一批定点特色餐饮企业和街区。

7.在特色商品方面,挖掘和开发一批涪陵地方特色商品,建立特色商品目录,对旅游商品进行文化包装,在武陵山旅游区和白鹤梁旅游区开设成规模的旅游特色商品街区。

8.加快配套完善重点旅游景区、重点旅游乡镇的水电气、金融、网络、通信和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交通、公安、商贸、通讯、工商等涉旅数据信息共享。

四、强化营销推介,增强旅游业发展吸引力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酒香最怕巷子深”。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令人向往的现代服务业,由“啃老族”依靠老天爷赐予的自然资源、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发展成为现代化、时尚化、需求多样化的新兴产业,现代营销推介必不可少。

1.强化涪陵形象推广,借助“品牌涪陵”整体形象宣传,按照“政府造势、企业跟进”的思路,大手笔持续宣传和营销涪陵旅游新形象。推行“5+1”宣传营销模式,即:共同叫响一句口号――“常来涪陵幸福来临”,共同塑造一个形象――“两江福地?神奇涪陵”,共同搭建一个平台――涪陵旅游营销中心,共同培育――支队伍―涪陵旅游营销体系,共同打造一个节会品牌―中国榨菜文化(旅游)节,实现2020年接待游客2 000万人次目标。

2.组建涪陵区旅游营销中心,借助区内大型知名企业的产品外销渠道探索搭建涪陵旅游营销网络,支持区旅游局根据业务需要实行服务外包。制定《涪陵区组团来涪旅游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并适时执行兑现。创新思路,增添措施,持续改进和办好中国榨菜文化(旅游)节。

3.依托涪陵区旅游协会组织文化名人编写涪陵导游词,组织“名嘴”宣传涪陵导游词。重视利用涪陵名人、名事、名品进行旅游宣传和营销。组织全区旅游企业抱团营销涪陵旅游产品。在城区繁华地段设置旅游宣传阵地3个,涪陵地方报纸、电视、电台和网络要免费定期宣传和推介涪陵旅游新形象和旅游产品,大力宣传“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

4.依托互联网技术,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旅游电子商务网络、旅游电子政务网络、各类旅游服务网站以及酒店管理系统、景区管理系统。广泛开展旅游信息、信息查询、在线预订、在线支付和特色服务等,方便游客出行。加快数字旅游建设,为游客提供在涪陵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实用信息导航功能。以手机终端为依托,通过短信等方式,向全国手机用户展示涪陵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旅游信息。

五、规范市场秩序,增强旅游业发展持续力

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是实现游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但从目前情况看,旅游市场秩序失范、服务质量不高仍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实现旅游市场的规划有序,将广大游客更加满意的价值追求落实到旅游发展之中,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融入到每个旅游要素之中,涪陵的旅游业才能实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1.大力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建立旅游企业和旅游窗口从业人员诚信等级评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完善旅行社信誉等级评估制度,开展诚信服务窗口、诚信标兵、诚信企业评选活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大力推行旅游标准化建设。引导从事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经营的企业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每年创建一批市级旅游服务标准化单位。

第11篇

[关键词] 经济型酒店徐州SWOT战略

经济型酒店(Economy Hotel)是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种新兴酒店业态,其突出特点是价格经济实惠(Economical),提供有限服务(Limited-service),目标顾客群定位在普通消费大众上。因而在酒店硬件设施上省去了豪华的大堂和宴会娱乐等辅助设施,不追求高档次、大而全,而把服务功能集中在住宿上,精心打造旅居客停的休息空间,大大节约了成本投入,从而可以把经济实惠的房价让渡给顾客。

经济型酒店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50年代末的美国,随后从美国发展到欧洲、日本等国家,成为世界酒店业发展的新亮点。20世纪末,我国的经济型酒店也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起步,而后迅速向国内其他地区发展。

一、徐州简介

徐州是江苏省辖市,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历史上徐州一直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英雄才俊辈出,人文积淀深厚。如今,徐州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第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作为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徐州曾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二、徐州经济型酒店发展的SWOT分析

SWOT是英文(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ies,Threats)第一个字母的缩写,S和W是指内部优势和劣势,O和T是指外部机会和威胁。

1.优势

(1)低廉的成本投入。徐州地处苏北,与苏南以及一些大城市相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价、房价、建材价格和物业成本都较低,如2005年南京的地价是1920.1元/平方米,徐州的地价899.2元/平方米,还不到南京的一半。另外,从员工工资薪金支出看,在苏南的一些城市,酒店普通服务员的月工资在700元~800元,而徐州酒店普通服务员的月工资在500元~600元。可见在徐州投资开设经济型酒店的经营管理成本较低。

(2)诱人的客房价位。目前,苏南一些城市经济型酒店的平均房价在150元左右。苏北地区消费水平偏低,从运作成本来看,南京的地价近乎徐州的2倍,假如在利润一定的条件下,徐州经济型酒店客房的出租价格在150元的基础上明显具有下调的空间,更能迎合一般公务、商务旅行者和普通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3)充足的客源保证。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的中心,经济地位在苏北地区举足轻重,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徐州已成为苏北地区重要的商务目的地,其中不乏一般商务人士和中小企业主,这类商务客人成为经济型酒店的稳定客源之一。

徐州旅游资源丰富,以“汉代三绝”(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的两汉文化遗存驰名海内外,云龙山水、黄河风光带迤逦迷人,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来徐旅游的国内游客中,15~24岁的占12.69%,24岁~44岁的占65.67%,这些年龄层次的人喜欢独行或与家人亲朋一起出游,但经济负担较重,对价格较为敏感,同时又对住宿质量要求较高,因此价格实惠、住宿舒适的经济型酒店就成为首选之处。

2.劣势

(1)专业管理技术不高。徐州目前所谓的经济型酒店大多是当初为满足部门利益而建立的馆舍或招待所,产权关系不清,企业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欠规范,管理思想落后,迷信经验管理,忽视制度建设,习惯通过领导者的能力和情绪控制酒店经营状况的走向。

(2)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目前,徐州开设旅游专业的各院校中,共有中专生735人,大专生611人,本科生429人,这些学生所学习的酒店管理知识均是与高星级酒店相关的,学生实践也主要在国内外大中城市的四五星级酒店进行,可见未来的酒店管理者都是为高星级酒店“量身定做”的,经济型酒店的专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3)酒店市场不规范。这种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各种酒店间的削价竞争,如2004年徐州星级酒店的客房平均出租率为62.42%,2005年为105.95%,上升了43.53%,而平均房价则由2004年的193.55元/天间,下降到2005年的123.89 元/天间,下降了69.66元。这种入住率大幅提高的现象是酒店压低房价造成的,在收益方面并没有改善。另外有些酒店和招待所因隶属于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成为组织接待相关人员的机构,多数情况下面对的都是内部市场,一旦面对公众市场时,惯用的法宝就是不考虑成本,实行恶性价格竞争抢夺客源。其结果必然削弱经济型酒店的性价比优势,客源遭到不公正剥夺,整个行业的有序分布规律也遭到破坏。

3.机会

(1)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推行,旅游活动成为我国公民休闲活动的热点,中等消费的工薪阶层成为国内旅游的主力军。徐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加上市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徐州城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周边地区来徐旅游的游客将逐年增加。

(2)徐州区域中心的地位日渐明显。据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2003年度的研究报告,包括港澳在内的200个城市中,徐州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四十一位,列全国地级市第十六位,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中,徐州市经济总量排名第一。2004年、2005年,徐州连续两年被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评为大陆“极力推荐投资城市”,连续两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徐州至北京、上海的时间均缩短为2.5小时,并使其进入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小时经济圈”,届时将进一步夯实淮海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3)徐州酒店供给结构的断层。目前徐州共有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18家,二星级22家,社会旅馆的数量达到了一千多家,而质量与价格均适中的经济型酒店数量则明显不足,酒店业供给结构存在很大的断层,与目前市场的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另从“十一五”发展规划来看,到2010年全市将拥有各类星级饭店8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家,四星级饭店12家。未来供给断层扩大的趋势更为明显,这将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机遇。

(4)国内外经济型酒店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国际知名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如速8 (Super8)、天天客栈(Days Inn)、宜必思(Ibis)等纷纷在中国开设经济型酒店。中国发展自主经济型酒店的佼佼者如北京的如家快捷、上海的锦江之星等,除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大城市开设多个连锁店外,还在江苏省内的苏州、常州、南京、扬州等地开设了一大批经济型酒店。根据国外经验,经济型酒店的客房出租率达到50%就能保本,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则普遍稳定在70%左右。它们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可以成为徐州经济型酒店学习和取经的样板。

4.威胁

(1)行业管理的缺位。旅游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是中国饭店宏观行业管理的基础性手段,它对星级饭店业的规范经营和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都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由于缺少差异化的规定,发展中的“经济型酒店”在这套星级标准中找不到应有的位置:经济型酒店虽然投资额有限,但在必备项目和基本服务上,也应有相应的规范。

(2)对经济型酒店缺乏足够的认识。从目前徐州市旅游局的统计资料看,纳入住宿统计范围的只有两类饭店,一是星级饭店,二是社会旅馆,经济型酒店业并不属于统计中的任何一类,可见管理部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社会上一些服务质量不稳定、卫生条件差、管理不规范的社会旅馆,为了牟取经济利益,纷纷打出“经济型酒店”的旗号,使得人们一提到经济型酒店,就联想到脏、乱、差,而对真正的经济型酒店则缺少正确的认识。

(3)大量新进入者和替代者挤压市场空间。经济型酒店是世界酒店业发展的新机会,相对国内其他大中城市,徐州巨大的发展空间虽然还未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但国内外资本的进入是迟早的事,未来的竞争强度仍会加大。另外,从徐州本地的市场发展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有一部分客源流向高星级饭店,考虑到价格竞争策略的影响,未来经济型酒店的市场空间可能会受到影响。

三、徐州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战略选择

经过上述分析,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运用专家咨询法(特尔斐法)对上述因素进行加权计算,将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系统研究,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

我们假定徐州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中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之和都为1,权重值越高,说明其在整体中的价值相对越高。

各内外部因素定量加权的计算公式为:总分= Σ(重要性得分×权重)/Σ权重

徐州经济型酒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可以采用内部评价矩阵,如表1所示。

表1徐州经济型酒店的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徐州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机会与威胁分析可以采用外部评价矩阵,如表2所示:

表2徐州经济型酒店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根据计算结果和SWOT 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确定徐州经济型酒店所处的象限,就可确定其应采取的发展战略。如图1 所示:

由图1 可以看出, 在当前的环境下, 徐州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挑战同在,但二者相较,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挑战,应采取增长型战略。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应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利用成本、价格优势和客源供给充足的优势,深化认识,确立经济型酒店应有的行业地位;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细分市场,找准市场定位,利用自身现有的资源,对经济效益差、地理位置好、符合经济型酒店改造标准的酒店进行积极改造;统一品牌形象,找准市场定位,连锁经营,规范服务,强化市场推广,发挥出经济型酒店的活力,为徐州市酒店行业的发展增加动力。同时努力向国内外同行学习借鉴成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结合实际,走集团化的连锁经营模式,创造出更具徐州城市特征的经济型酒店,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自己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争取在经济型酒店发展方面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路子。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005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Z].2005

[2]江苏省旅游局.2004年江苏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Z].2005

[3]徐州市旅游局.徐州市旅游行业人力资源调查表[Z].2005,12

第12篇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各种关系显得更复杂和多样,在雇佣关系上很多的企业与员工之间不再是传统的纸质契约,人力资源管理也开始新的研究和探讨,心理契约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组织的控制作用也越来越大。很多的企业和组织已经在用心理契约的管理模式运营企业管理员工,旅游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也开始用这样的管理理论,只是运用的不多,但是对导游人员的运用确实早已存在,只是相关学者研究的不多,本文就是基于心理契约提出对导游人员管理中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被更多的业内人士认可和借鉴。

一、心理契约的理论追溯

(一)心理契约的涵义

研究心理契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梅奥(Mayo)在霍桑试验中对泰勒的传统管理理念提出挑战,逐步创立新的人际关系管理理论,认为不能只凭经济追求最大的效益,应该关注认,不仅仅是物质的更多还是心理的需求。

1960年英国心理学家阿奇利斯(Argyris)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最早提出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用来描述工厂工头和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

1962年心理学家李维逊(Levinson)等人肯定了Argyris的观点,并在一个干事业单位的个案研究中使用了“心理的工作契约”来描述雇主与雇员的关系,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不见的,但是又确实存在。

1973年科特(Kotter)指出心理契约是存在于个人和组织之间的一份内隐协议,协议将双方的期望和回报写在里面。上面就是研究学者心理契约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这些观点都侧重描述雇主和员工之间双方期望和回报的感知,学术界把他们称为“古典学派”。

20世纪80年代末,心理学出现了“Rousseau学派”。主要是以卢梭(Denise M1Rousseau)、罗宾斯(Robision)等人引入的心理契约概念最为突出,他们认为心理契约是主体、客体及第三方之间进行相互交换,紧密联系的主管信念,这一信念是以双方或者三方在沟通中做出的明示或暗示的承诺为蓝本,这样的观点可以称之为“雇员单方感知”。

对于心理契约研究比较多的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in),他在1965、1978和1980年先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普遍被人们认可,并正式提出心理契约,认为 “在组织中,每个员工与不同的管理者或者其他人组织相关的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没有明文规定的一些期望”。

可以看出在目前的学术界中,对心理契约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笔者认为心理契约是在组织和个人之间付出与回报最初的期望感知基础上彼此的一种约定,也可以理解为是组织针对个人期望而自愿提供的一种配合,这样的契约具有主观性受外界因素影响大的一种双方默契认可的一种协议。

(二)心理契约的类型

现代研究学者李原、郭德俊(2002)认为心理契约包括的具体内容很多,就心理契约的维度很多研究者都进行了分析,他俩主要根据绩效要求和时间结构两个维度出发来分析心理契约的类型。绩效要求维度指的是对雇佣条件的绩效描述的清楚程度;时间结构维度指的是双方雇佣关系的持性程度。 通过分析两个维度将心理契约划分为下面四种类型。

从列出的表格中可以看出:雇佣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心理契约。雇佣时间的长短和雇主(组织或企业)对雇员(员工或关系人)的承诺与工作的稳定型有着联系密切,雇佣的时间的逐渐增长,雇员对雇主的承诺就随之提高,同时雇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不断的加深,是的彼此的工作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这样在对对绩效要求明确程度分析时,心理契约则可以分为平衡性和关系型两种心理契约,反过来分析,由于接触时间的短暂性,雇员不可能很快融入组织固有环境中,雇主和雇员之间需要磨合期,雇员对组织的关系,就只是停留在雇员工对雇主的物质要求上,通过物质的实现来理解企业,当雇员发现组织或雇主和原先的想象和期望偏差,心理契约就开始产生裂痕,当这种裂痕随着彼此的交往加深到一定程度时,心理契约就有可能破裂,如果组织还不采取有效的策略应对会造成雇员离职或关系破裂,这时的心理契约就可以分为交易型和变动性的心理契约。

如果将雇员的要求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将雇主支付的酬金看成短期和长期,我们还可以发现这四种类型心理契约的微妙变化:交易型,任务详细,雇主提供短期酬金;过渡型,任务不详细,雇主提供短期酬金;平衡型,任务详细明确,雇主提供长期酬金;关系型,任务不明确,但雇主也会提供长期酬金。

二、心理契约的引入对导游人员管理的意义

(一)心理契约的特点

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流动性,心理契约与期望之间存在差异,心理契约与组织承诺之间同样存在差异,可以说“心理契约”是存在于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无形契约,核心是雇员对雇主的满意度高低。

(二)导游人员管理现状

导游服务是旅游接待中多种服务的重要一环,然而又是诸多旅游接待服务中居于核心位置、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服务。导游服务在旅行社、游客和各旅游接待单位之间起着连接和纽带的作用,导游服务的质量高低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接待服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着重要的的标志性作用。可以说导游人员是旅行社赖以生存何发展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旅行社业务的顺利开展直接关系人就是导游,事实上旅游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游客,他们的满意程度就取决于导游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虽然,导游人员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管理混乱,服务质量难以保障。以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行管处统计数据来看,云南省目前共有初级导游人员24199人,占总数的98.14%;中级导游人员411人,占总数的1.67%;高级导游导游47人,占总数的0.19%。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导游人员的级别低,不愿意提升自己,当然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科学合理的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导游人员分属不同的机构和部门管理,云南省大导游人员管理主要集中在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和和自我管理三种。旅行社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更多的实在带团期间的管理,日常管理不多,也由于体制的问题很多旅行社并没有资金的专职导游即使有也是很少的部分,需要导游的时候就临时聘用,这样的管理势必造成导游人员的流动和风险大,作为导游自身是没有任何保障的更不用说长远的发展规划,所以旅行社必须采取人性化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导游服务公司的管理更多是宏观,针对年审或者换证工作还多一些,在日程管理几乎没有他们做的只是衔接旅行社和导游之间的关系或者为双方“牵线搭桥”,从旅游行业及导游的发展看继续合理科学的换了形式来规范导游人员的管理;自我管理的这些导游更是不着边际,他们游离与各旅行社之间,只要哪家需要或者给的报酬多就随时决定自己的行动,这期间发生问题旅行社和导游之间彼此都没有约束和牵制,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由于导游的自由管理没有相应的部门管理,对导游和旅游业都是不理利的,导游人员的寻求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十分紧迫。

(三)通过心理契约理论来分析导游人员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导游人员对旅行社的忠诚度

心理契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通过研究企业员工心理变化和言行举止,依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和企业文化员工的行动转变为自发行为,自愿为企业付出,使员工处在企业文化、道德行为和规范准则的无形约束之中,从而产生自我调控和的意识,驱动内心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目的。

旅行社在导游管理上采用的是心理契约管理,可以从情感角度对导游进行管理,削弱物质的管理。实际上很多的导游人员不仅只是追求物质报酬,更有很多社会认可和心理满足等方面的需求,可以说也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情义、社会的认同感、职业的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的权利等。

导游服务工作具有流动性,这就决定了导游不可能只在一家旅行社的某一旅行社部门工作。心理契约可以增强导游旅行社的忠诚度,这样就可以减少导游的流动性,保证旅行社旺季、淡季导游数量的稳定,有利于旅行社和旅游企业的发展;作为旅行社事实上也需要一批相对稳定的导游队伍才能提高旅行社的声誉,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导游人员的心理契约,可以使得导游对某一旅行社的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有利于导游在带团过程遇到突发事情在处理事,能多从旅行社的声誉、利益考虑,顾全大局,合理妥收的处理各种突发事情。导游人员忠诚于旅行社就不至于为了自己额外的收入,恶劣强迫游客消费,可以保证游客满意,旅行社才有生意,顺理成章导游自己与旅行社的关系也会更加牢固。

2、有利于增强导游人员与旅行社之间的信任感

诚信可以说导游人员和旅行社之间最想得到但是又很难达成共识的矛盾。当下,旅行社与导游人员之间存在很多的问冲突,最主要的是二者的利益分配问题很难达成共识。旅行社认为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已经通过游客获得一些报酬,为获得更多的利益导游人员不惜损坏旅行社的形象,或者工作中的不负责任造成旅行社经济的损失;而导游人员则认为旅行社现有的管理机制不合理,最集中的还是不公平的薪酬制度,导游人员都认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所以,旅行社与导游人员之间彼此的不信任,使得旅游服务质量下降,破坏真个旅游业形象。

心理契约强调的是个人与组织之间隐性双方权利和责任的一种约束,主张的是雇佣双方彼此信任,通过信任建立两者之间的牢固关系,心理契约还要求员工工作中成绩好、表现优秀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当工作顺利的时候则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积累经验。正是有心理契约这样的形式,旅行社就可以通过彼此之间建立的信任,多为对方着想,改善现状,合理处理利益分配问题,加强彼此之间沟通,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长此以往彼此的信任感就不断的在增强。

3、有利于导游人员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

通过我们对心理契约类型的分析,结合导游人员职业生涯,可归纳出导游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心理契约和心理需求。 众所周知导游人员现状不容乐观,高流动性,低身份感,导入心理契约的类型特征可以看出导游人员的职业现状还出于探索和商榷阶段,心理契约有利于认清导游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变化和行动特征,有利于旅行社在对于导游素质培养上结合不同特征对症下药,帮助导游人员更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

4、有利于导游人员自我激励、自主创新工作。

心理契约的基础是彼此信任,是组织与员工之间付出和得到的一种主观约定,主要约定的是双方隐含的非正式彼此之间的承诺和责任。导游服务工作中导游通过自己的完成具有挑战性工作,在工作中还能创新的时候,得到了旅行社承诺的回报和肯定、可以直接激励导游内心的自我实现感,对自己的职业也会更用心的去做好,对旅行社绝对是有很好的作用的。以导游人员的讲解来说吧,现在的大部分导游都是“杂家”,对很多的知识只了解“表皮”,如果遇到专业的旅游团队就哑口无言,只能表现出“杂”的风格,不能呈现出“专”的功夫。如果旅行社给导游人员一些人性化的关怀、合理的报酬、具体的发展目标等,还可以根据游客的意见反映给一定的额外奖励,就会不断的激励导游自己学习,在讲解上创新、突破,游客享受高质量的讲解服务就是对旅行社工作的认可,旅行社就可以获得利益。

三、基于心理契约导游管理的策略

(一)招聘

心理契约强调在招聘过程中主要的是双方感知和约定的认可,就是说在招聘过程其实是双方都以对彼此多方面的期望达成共识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任何的变动都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心理契约,导致不一样的结果。旅行社在招聘的时候须正确向导游人员描述招聘岗位具体的工作属性和该岗位必须具备的相应能力和要求以及能够支付的报酬等方面的岗位说明。作为应聘者也肯定会充分了解旅行社以及相应岗位的说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胜任能力向旅行社提出自己的相应要求旅行社和导游人员之间在彼此的责任、权利和感知等方面达到共识,建立彼此的信任,心理契约在此也就初步形成,是今后和谐工作的良好开始,所以旅行社在招聘的时候要考虑彼此的心理变化,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心理活动支配实际行动,尽量甄选彼此有心理契约一致的导游人员。

(二)培训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认为组织与员工都需要经常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开发中有关心理契约的形成机制指出,组织和员工在招聘过程中的心理契约一旦形成,双方开始磨合,当双方的共同期望逐渐得到满足与实现时,双方的心理契约就算达成一致。组织会提供很多的培训学习机会给员工,以此提高员工的能力更好的为组织服务,员工当然也会尽力的提高自己帮助组织发展。旅行社确认自己招聘的导游人员后,为了确保该员工忠诚于自己的旅行社,一方面,必须提供导游学习和培训的时间,由于现在的旅游业发展旅行社需要的导游人员比较多、安排的工作也比较满,从长远来看不管工作任务有多重旅行社都应当给导游人员足够的时间学习;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导游职业中,初级导游几乎占据整个导游市场,所有导游素质急待提高,旅行社可以定期给导游人员开展培训,还可以邀请高级别或者经验丰富的导游给予专题知识讲座或实战案例分析等,也可以送有潜力的导游出去深造等;最后是加强旅行社与导游人员之间的心理沟通学习,旅行社应当及时了解和掌握导游人员的心理变化,依次长期维持绿色化导游人员之间的心理契约平衡关系,有利于更好的管理。

(三)角色互换

心理契约要求组织与员工之间为了找到彼此的信任和平衡可以换位思考或者角色互换。旅行社有很多分工,在不同的时候由于受到市场的影响岗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旅行社就可以与员工建立的彼此信任关系,转变导游的角色,比如在旅游淡季的时候可以让导游人员从事旅行社的计调或外联工作,这样可以保障导游的工作,既丰富了导游人员的职业生涯又可以缓解长时间从事在某一岗位所带来的职业疲劳感和怠倦感,有利于加强员工的忠诚度,减缓导游的流动和离职率,进一步保持和稳定旅行社和导游人员之间的心理契约。

(四)薪酬制度

交易型心理契约运用在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的薪酬制度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薪酬沟通和薪酬结构,次要为薪酬激励和薪酬水平,从目前的到市场来看导游人员薪酬主要以游客的回扣为主,单一的薪酬制度促使导游在工作中表现明显就是鼓动、诱导游客去购物,一定程度上造成旅游市场的不规定。作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完善导游的薪酬制度,充分考虑导游工作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双重任务,还应该加入绩效津贴管理,争取有多样的薪酬制度,底薪、出团补贴、绩效津贴和商品促销的提成,底薪应该和导游级别、工作年限、文化水平、等联系;出团补贴应该考虑出团时间、出团地点、接待对象等;绩效津贴与奖励、处罚相结合;旅游商品促销提成和团队特征、购买水平等挂钩。结合以上的制度尽量使得导游的薪酬制度实现公开化、透明化,这样既可以通过薪酬认可导游的工作,也是旅行社或者旅游企业业绩能力的直接体现。

(五)职业规划

通过文章的分析得出,导游人员对自己现状的职业规划处于就业、探索阶段。从心理契约类型看属于交易型心理契约。交易型心理契约的特点主要表现是:低工作模糊性、高流动性、低员工承诺和低身份感,使得导游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现状都很迷茫。作为旅行社应该多为导游人员规划自己的职业,一方面给导游人员职业的希望,没有一种职业都有发展的路径,旅行社应该指明导游的发展道路,从初级导游到高级别导游发展,从导游人员到初级管理或中级管理的进步,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加入一些股份等;另一方面帮导游规划,旅行社不能只是使用导游还应当为他们负责,给出职业发展的规划,包括职业认可的规划、职业前景的规划、职业提升或者是转行等,只有合理的规划才能增加导游人员的归属感不在停留在交易型心理契约层面,争取成为平衡型心理契约或者关系型心理契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