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33: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耕文化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课本内涵;初中历史;知识基础
一、初中历史教学回归课本的必要性
历史教材是历史学和教育学专家在分析初中学生思维和认知发展特征,考查初中学生在初中阶段知识发展水平,结合国家对初中院校的发展目标提出的。因此,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设置是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是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知识,初中历史教材是教师有效进行教学的基础。具体来说,包括三点内容。
(一)初中历史教材为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广度和深度的参考
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遇到知识的背景知识应该在什么程度上给予补充,哪些知识的补充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哪些知识的补充会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这些需要通过对课本的深入分析才能够实现,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教师才能够建立新知识的结构体系,才能够明白那些知识是骨架,才能够在丰富的背景知识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促进学生对历史结构知识的理解,才能够明白那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理解的难点,那些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对课本的分析促进历史文化课堂的构建
历史知识是与一定的历史情境相联系的,每一节历史课都是一堂文化体验课,历史教学所要做的是营造与新知识文化相应的文化情境,而不是脱离情境的机械学习。例如,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是历史教师公认的枯燥课堂,分析其原因,大多数教师是以一个导游的身份在介绍农耕经济、农耕经济的手工业和商业,而不是立旨将学生带进农业文化中。但通过对历史教材的研读,可以发现无论是农耕文化还是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情境设置在原始社会农耕经济的耕作方式和耕作状态,包括如何翻地、如何立地,如何播种,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让学生体会农耕文明,体会农业文化。
(三)对课本的分析丰富历史课堂的内容
历史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丰富着教学的内容。例如,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历史教材的仔细研读发现,周公在古代不是一个特定的名字,而是对所有周姓男子的一个泛称。周朝的爵位周公即大家公认的周公,真名是姬旦,姓姬名旦。这个知识的发现对显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于教师的课外图片和相关知识的补充也更有效。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以网络课件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教师在网络能够获取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便利。但是在实践中,一些教师从缩小备课时间的角度出发,通过在网上搜集相关的课件和word文档,进行课本知识的梳理和知识结构的建构,课件往往是直接下载或将几个课件进行组合使用。教师是练习教材和学生的桥梁,学生知识的掌握,首先需要教师对课本知识的灵活把握,能够根据学生思维的发展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教师备课的简便性,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是在教学前刚打到认识的层面,并没有打到吸收和自主建构成教师的知识,因此,出现教师在讲了两个课后才真正明白课程的架构,以怎样的方式展示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才明白应该摒弃那些补充知识,对那些知识应该详细讲解。当然,这是教学的一个规律,但根本上来说是教师在课前并没有深入挖掘教材,没有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的发展情况,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选择适合不同班级的教学方法。
(二)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历史课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其实很强,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资源的认识确十分片面,教师有时候觉得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就是好多种教程、多媒体的辅助,而忽视了其他多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辅导的重要辅助教具,但是一部分历史教师却以此作为“省力”的工具,呈现一大堆相关的历史人物图像,历史时期的建筑,而关于历史教学的重点却被淹没,多媒体成了图片展示工具。在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教学工具不断出现,但不少教师并没有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辅助教具。教具演变成了教材的翻版,历史的星空是丰富的,它需要大量的挂图、文字、评论来辅助教学,但是只有合理使用这些教具或者说课程资源,才能促进历史学科的有效学习,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同时,这些资源的过渡使用也使得历史知识脱离了原有的文化情境,将原有的历史知识套在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也成为一种机械的记忆,缺乏对历史文化和历史情感的体验。
三、回归课本,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念
教学资源不仅显性地存在于网络和教学参考书中,而且隐性的存在于课本中,对课本隐性文化和知识的挖掘,是在新知识文化体系中的一种渗透,这种知识的渗透恰是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系点,这样的资源才是学生需要的、对课堂有着积极影响的,在课堂中也是很丰富的。在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对课本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继续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对学生生活的观察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这才是教学资源的整整来源。历史知识是对古代人民生活、学习、生产的一种具体描述,对课本的研读带领我们走进当时的历史情境,借助课本带出的疑问,借助课外知识进行解答和补充,充分理解这些历史知识的动态形成过程。这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离不开学生,因此教学资源的另一个来源是对学生的认识。认识不同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特点,这些都是教学资源。只有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体掌握,才能选择适合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度和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内容。
(二)挖掘课本,体现历史史实的内部逻辑
历史事件的内部发展逻辑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难点,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出现一种历史现象,教师的讲述详细具体,每一个过程都接触别人的逻辑向学生展示知识,使得学生不能够准确理解历史事件的内部发展逻辑或动态发展过程。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研读课本知识的学习氛围。教师脱离网络课件,学生脱离现成的知识体系梳理书,通过自己的分析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历史内部逻辑的理解。例如,历史教学中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的发展是与各朝代分章零散介绍的,学生对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发展的认识不系统。在巩固教学中“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封建社会”中,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本知识后,通过图表展示各个朝代的中央官制,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下设九卿;汉朝的中外朝制度,中朝为决策机构,外朝为行政机构;魏晋南北朝三省制萌芽;唐朝三省六部制,皇帝下设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下设六部;宋朝伟二府三司制,皇帝下设中书门下(行政)、三司(财政)、枢密院(军政);明朝废丞相,行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
参考文献:
[1]钱军。回归课本用好教材再塑经典文本――浅谈教材经典文本在教学中的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148-149.
初中语文说课稿范文一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一、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 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二、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 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三、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xx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所谓“读”,就是多读书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学习是生命的盐。农耕时代,读几年的书,可以管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用一辈子;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读书学习,才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如今是信息时代,有人夸张地说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可见知识更新的速度。因此,人们的工作参照系数愈来愈新,人们愈来愈离不开学习。学习与工作同步;工作与学习共生――无时不学,无地不学,无人不学,是时代的特征。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酒是感性的,像诗;茶是知性的,像哲学;而书是理性的,是智慧。酒很浪漫,茶很古典,而书让你高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比学生读更多的书,才能走到他们的前头。不多读书,理论从哪里来?方法从何处找?凭什么去教学生?为灵魂的丰厚温润,读书吧!
1.主动读书。变“让我读”为“我要读”。因为读书学习是一种内需,别人强迫不得,这和吃饭一样,谁吃谁有营养,别人丝毫代替不得。
2.内容广泛。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本学科报刊,还要学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教育专家、学者撰写的理论文章。
譬如写作,可以这样说,生活积累、文化积淀是干柴,作者的情感便是火种。二者一融合就会燃烧成想象的佳作。也就是说,生活积累、文化积淀丰厚,情感也在加浓,写作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再比如想要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离不开加德纳的智能理论;想要获取知识,离不开杜威的建构主义理论;想要设计问题,离不开苏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想要考试命题,离不开布鲁姆的能力层级理论和谷生华的考试学理论。没有这样的理论素养,我们对课改的理解是肤浅的。或者说,有热情,但实践中没有理论支撑,工作也往往是盲目的。
3.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因为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专家学者之所以高瞻远瞩,是因为他们有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淀。如果没有这些理论积淀,就不能称其为专家,他们观察教学现象同样也会浮于表面,分析问题同样没有深度和广度。学高为师、学以致用,便是教育的本真。
所谓“听”, 就是勤听课
举头望专家,低头思自己。每学年每学期,都要抓住机遇,抽出时间,多听专家的课、同行的课。只有勤听课,多听课,才能广泛地吸收别人的长处,才能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教学相逼、教学相长。
所谓“思”,就是善思考
教师要善于思考,这样才能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在研究中提升教研水平。
就拿“反思”来说吧:我以为,教学态度反思是教师不断前进的动力;教学能力反思是教师强化自身素质的途径;教学行为反思是教师教学效果得以保证的条件。课前反思,主要是教学设计合理不合理;课中反思,主要是实施方案恰当不恰当;课后反思,主要是成功、失败在哪里。将怦然心动的教育教学故事整理成文字资料,有利于自己专业发展,也有利于同行间学习借鉴。
教育家叶澜曾经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连续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以为他说得太有道理了。
所谓“写”,就是常写作
关键词:学科融合;教学资源研究;;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21-02
一位真正具有历史课程意识的教师必然应该具有历史课程的资源意识,在过去传统的历史课程资源观里,我们把历史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今天,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们对历史的课程资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不但是历史资源的传授者,还是历史资源的建设者。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各个学科的知识无所不包,历史教师不仅要是历史学科的专家,还要具备广阔的知识面,使历史教学获得更加开阔的视野。拿文科中的历史、地理学科来说,历史学科主要关注的是时间,地理学科关注的是空间。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的联系自古就非常紧密。古人在研究历史时就非常重视地图的作用,"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这非常准确的指出历史教学必须加强时间与空间概念教学的必要性。史地学科融合具有先天的优势。通过这一角度的发掘,两学科教材及教学用书中中的资源将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给学生创新学习提供新的平台。
1.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发掘初中历史地理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教学资源研究对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方式的转变的意义
新课改精神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学习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很好的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动机,特别是当前的课程改革,如果不调动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题性作用就无从谈起,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许多资源和手段,然而学生和教师最熟悉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却常常被忽视。本节内容的研究就是要从教师和学生熟识的素材中进行重新整合和处理,使原本平淡无奇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比如:观察下图,根据所学的知识,这一事件应当发生在
A.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
B.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
D.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
根据题干、漫画和注释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排除A、B、C三项,确认这一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此题就是非常典型的按照某种历史特征,确认特定的历史空间。
这是一道典型的历史试题,但是考察的知识绝不仅限于历史知识而是一道利用历史资料考查空间概念的好题,也是历史地理知识融合的典型例证。这幅漫画来自教材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限于就事论事,还应该进行解读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得到深化。
2.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发掘初中历史地理教学资源研究对教学效益的影响
要提高教学效益,必须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正确的认识,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和学科能力的有效发展。要达到以上目标,就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看待学生,以学生知识背景为基础,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设置、选择教学内容。
3.如何充分发地图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决定学习的质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之所以会主动参与是因为教育环境中的吸引因素,所以教师就要创设适合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地图资源就是一种生动的、鲜活的情境素材。
但是地图如何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需要教师的点拨和解读才能充分释放,以上图为例,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厚重的黄土,使北方的黄河流域成为培育和种植粟的的主要地区。长江流域广袤而肥沃的河湖冲积平原,充沛的水资源和湿润温暖的亚热带气候,使这里成为稻子的起源地。结合上面的地图来进行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教学就会使学生对北方和南方农耕文化有更清楚的认识。这样的效果不是光靠教师的文字讲述能够达到的。
4.利用地理学科研究视角解决历史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及案例分析
历史地理的融合一般以地理现象、社会现象为背景的有关知识,渗透历史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并懂得如何运用历史知识去爱护自然、促进社会进步。同时,也可以运用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例如新航路开辟以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衰落下去、英国资本主义却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中,地理因素就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大西洋沿岸的区位优势。
总之,历史活动所处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必然而重要的影响。这是历史地理知识综合渗透对现实最有价值的内容,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交织成一张历史学习的全新的时空网,不仅大大开阔了教师教学的视野,还能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参考资料:
[1]《课程与教学概论》钟启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历史》姚锦祥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地方性智慧;现代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C4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相对于全国的情况,云南的国家现代学校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民族种类众多意味着民族文化事象数量富积,可以整理应用的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非常丰富。国家现代学校教育发展滞后,意味着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更有进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必要。但是,在一个统一的国家教育制度下,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传授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都是按国家主流文化和意识确定的,要打破教育体制主流文化大一统的格局,让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进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还需进行更多的探索,付出更大的努力。笔者在对云南的国家现代教育制度和各民族智慧成果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致力于将少数民族地方性智慧植入民族地方的现代学校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实验,希望找到使两者很好结合的途径。
二、云南各民族地方性智慧解析
云南历史上就是人类群体迁徙移动的走廊。在唐代以前,云南境内大约有16个民族的先民生息繁衍,他们就是今天的彝、白、哈尼、壮、傣、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怒、阿昌、德昂、基诺、独龙等民族。唐代以后约有9个民族先民从邻省或邻国迁入云南,他们是今天的藏、回、蒙古、普米、布依、苗、瑶、满等民族。生活于云南土地上的各民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与生存需要相适应的文化传统。这个创造过程是各民族的社会成员在对自然、社会及认识自身的基础上,通过生产、生活实践,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经过持续不断的传递和延伸获得的。从各民族文化的结构看,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的多个层面。所以,各民族文化传统中蕴涵着的基本内核就是各民族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系统,各民族高度发达的知识成果是其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
(一)生产劳动中的知识和智慧。围绕农业生产,各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劳作经验和知识。他们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了适合自己生产方式的劳动工具,如刀、斧、青铜锄、竹木锄、铁锄、犁、耙、播种工具、运输的背具、挑具、马帮、车、舟、打谷棍、连枷、掼斗打谷船等,而且还总结出了非常独特的生产技术经验。例如,壮族把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做出了几个技术环节的区分:选种、撒秧、开秧门、驱害虫和中耕、收割。每一个环节又都以民俗性的神话传说和农谚形式将它固定下来。
(二)社会生活中的知识和智慧。围绕社会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知识成果。自然历法的知识方面,彝族有十月太阳历,傈僳族、佤族有物候自然历,傣族有傣历,藏族有藏历。
此外,在生活技能方面,苗族的蜡染,白族的扎染、白族建筑和家具的木雕工艺,迪庆藏族的木器、银器工艺、土陶制品的制作等,这些制作都有十几道工序,各个工艺环节都有极高超的技巧,凝结着各民族的智慧。
在医学知识方面,民族的医疗技术分植物药疗法、动物药疗法、矿物药疗法等方法。这些医疗手段与各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有密切的联系。在云南民族医学宝库中有藏医、彝医、傣医、苗医、佤医几大医学体系。还有许多著名的医典,如彝族的《医算书》、《元阳彝医书》等,傣族著名的医经《腕纳巴微特》,藏医《月王药珍》、《医学大全》和《四部医典》,这些知识成果丰富了中华医学宝库。
(三)精神生活中的知识和智慧。围绕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创造了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了精神生活中的独特智慧。云南民族艺术种类数不胜数,主要有:歌、舞、乐器、绘画、雕刻、雕塑、服饰、刺绣、书法、戏剧、制陶、彩灯、竹草编织等。在民族村寨生活中,歌舞艺术遍布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许多民族的织布歌、纺麻歌、绣花歌都是关于穿戴制衣的歌舞;和饮食联系的有酒礼歌、醉酒歌、采茶歌。反映生产劳动的歌舞有:伐木歌、栽秧时的吹唢呐,打锣鼓;盖房时藏族有跳盖房锅桩舞;景颇族盖房时要跳祈祷舞、平地基舞。这些多是将自己劳动生产中的动作和最熟悉的动物的动作模仿再现了出来,就产生了自己的音乐和舞蹈。
以上所述内容只是非常丰富的民族知识智慧成果的一小部分,这些知识成果至今还在各民族的现实村寨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只要我们对云南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略加留意就会看到非常丰富的知识成果。
三、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的应用
整理、发掘云南各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知识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了解和认识上的需要,我们的目的是要努力让它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笔者做了深入的观察探讨,从已经获得的经验来看,如何有效利用地方性智慧主要有三条基本的实践途径:
第一,通过科技部门的加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完成弃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整理出符合科学原理、具有科学指导价值的内容,通过各民族地方村社组织中的农科员、农技员加以推广应用。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云南农科院受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的委托,于1996年由云南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站、农科院科技情报所和云南省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组成了一个课题组,进行“在云南省创办一份土著知识杂志可行性研究”项目。其宗旨为:收集、调查云南省以植物资源为主的、有利用价值的土著知识,寻求可传播的途径,保护农民的权益,最终实现农民创办自己的杂志的目标。经过两个阶段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第二,与企业实体结合,借企业中的研究开发力量,将科学工作者的工作成果在企业中进一步开发研究,实现产业化规模生产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智慧知识成果的知识产权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开发生产要让民族地方知识的原创者获益,不能是企业独占民族地方知识成果带来的利益。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已先后启动了相关的项目,直接从民族地方性知识宝库中挖掘成果投资生产。问题是这种投资和生产应该与各民族主体结合,建立让各民族人群受益的机制,保护民族地方性知识成果原创者的权益,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
第三,通过学校教育的努力,将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具体的做法是,与科技部门结合,通过发掘、整理、研究的过程,尽快编写出符合不同层次教学需要的地方性知识教材,通过教师的教学努力将民族地方性知识推广普及给下一代。这是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最有效的途径。
分析以上三条途径的可行性,笔者认为,前两条途径已经有成功的案例,最为困难的当属第三条途径。
让民族地方性知识成果进入学校教育是一种最具有深远意义的选择。通过编写出实用的教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各民族子弟,在身边冠以民族教育名称的现代学校中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现在,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已经大量地进入民族高等教育领域,民族艺术的成果、民族医药的成果、民族语言文字的成果、民族体育的成果都已直接进入大学的专业设置,进行高层次的教学。而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中作为国家的统一的教育制度,担负着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在强调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的前提下,地方性知识并不包括在此类学校的教学设计中。然而值得重视的是,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职业学校可以担起这项任务。民族职业中学的设立是中国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民族地区农业技术职业学校就有将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融入学校教育的责任。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云南石林县的彝族乡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的实验性研究。实验内容是将当地的民族地方性智慧的知识成果,植入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学生学习中,让学生学到两种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地方性知识。实验开办了彝族撒尼人的传统刺绣工艺课,专门招收了传统刺绣服装设计专业班,学生既学现代服装设计制作也学民族传统刺绣技术,学生毕业有了谋生的技能,实验取得了成功。
总结以往经验,要成功将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应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的普查工作,搞清楚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的状况。与科学技术部门合作做出相应的研究、整理、提高的工作,确定哪些知识可以进入学校;(2)选择合适的专家编写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的教材,组织专家研讨审订教材,做好学校使用的准备。规范有积极性进行教学实验的教学单位的教学行为,防止各行其是,影响这一工作的健康发展;(3)做出总体规划,编制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选择学校先做教学实验性研究。开展教师培训,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做好教育管理部门措施、政策配套的工作。
总之,我们的前提不是讨论做不做的问题,而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相信通过国际合作和国家、地区间机构的共同努力,此项探索性的努力一定会取得应有的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英]大卫・布鲁尔(著),艾彦(译).知识和社会意象[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关键词】高职院校,景观设计,教学改革
如何使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景观设计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其重要性已被认识和强调,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尚未成熟,所以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以本人所在江西渝州科技学院长期从事景观设计课题为依托,对景观设计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探索。
1、景观设计课的研究内容
景观设计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与艺术,它致力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随着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的进步,现代景观设计科的内容已经大为扩展,包括传统景观设计、城市景观绿化、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它涵盖的范围从大地景观、风景区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到公园、广场、居住区、小品设计等,是研究人居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
2、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各门课程缺乏系统,联系不够。现有教学体系下高职院校各课程学习内容与教学组织的内容分散,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每门课程只重视自我学习,轻视了各学习阶段、各课程内容与景观规划设计教学的相关性;授课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重复讲授课程内容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此外,现有教学体系下课程设置过于传统化,知识面没有及时更新,缺少对新材料和新方法的关注,无法满足实际设计的需要。作为一个应用广泛的交叉学科,景观设计的元素已扩展到传统景观设计难以想象的境地,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造园要素,而现阶段的课程设置及应用教材对新型元素的涉猎却是很有限。
2.2 研究性教学不够。研究性教学是指提倡“以探究为基础,而不是以传递信息为基础的学习”,使学生从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变成探索者。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方式多以单向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重视不够,不能很好的理解专业知识。为改变现状,应该着手进行风景景观的教学变革,建构景观设计专业研究性教学体系,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采用“以实际项目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强化研究性教学环境的支撑体系,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恰当的对基本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 。
2.3 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教学资源相对紧缺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的状况。首先缺乏高素质专业的任课老师,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一所大学可以没有大楼,但不可没有大师”,景观设计的许多教师都是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师范技能差,教师的工作经验缺乏。还有一些教师是从其他专业中抽调过来的,由于是非专业的任课教师,内容深不下去,效果提不上来,缺乏创 新精神,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目前国内的景观设计缺少优秀的专业教材作为引导, 定义概念模糊,学科争议多,各学校之间性质不同, 教学内容没有统一标准 ,培养的重点各不相同 。再次,多数院校硬件配套设施跟不上。在招生规模急剧膨胀的今天,高校的硬件设施显得捉襟见肘。由于硬件设施缺乏,导致部分实验性的教学无法开展进行, 从侧面也影响到教学质量。
2.4 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教学环节一般分为如下几个步骤:专业理论的讲授、抄绘、案例分析练习、设计实践。在设计实践这一环节,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假题”,与现实不能紧密结合 ,学生无法置身于设计环境中去亲自体会,直接导致设计成果只停留于方案 阶段,不再涉及细部的处理。缺乏必要的实践是影响课程深入的原因,狭窄的知识面使学生养成了纸上谈兵的习惯,课堂讲授的内容难以与具体 实践相结合。许多学生在工作后感叹知识的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校期间知识面的侧重程度以及必要的理论实践。景观教育体系并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知识的片面 ,实践能力缺乏势必造成教学内容的单一,潜在地影响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2.5学生专业认识不足,相关知识缺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自艺术高考生源,与工科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图解表达能力较强,但生态学、植物景观及测绘知识较少,在完成工科任务方面有一定的难度。景观设计课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但一直以来环艺专业的很多学生的作业都有重表现轻内容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平面构图,色彩组合,而最基本的功能和空间尺度却考虑较少,导致工程图不严谨,实用性不强,满足不了社会的实际需要。
2.6 教学方法陈旧,考核内容单一。在景观设计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考核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及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师生互动,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创作时将重心放在技法的掌握上,而忽视了作业中的创新性。教师常常以学生最终设计图或试卷质量为主要考核手段,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逻辑能力的培养上。譬如教师私底下评论学生本门课程学习的好坏也惯用哪个学生的作品中“效果图”画得好他的专业水平就高,这样很难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景观设计课程作为环艺专业的主干课程,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及人才的培养,所以景观设计课的改革势在必行。
3.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
景观设计是景观专业的核心课程,探索一条完善的适合我校景观设计的教学道路是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努力的方向。本文提出“1 点、2 主、4 面”的教学改革思路,理论教学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增强学生间的协作,实习教学面向社会,增加实习基地,增强与设计单位的合作; 考核方式多样化,重点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
3.1以社会需求为教学出发点。调整教学内容景观专业教学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能从事城市建设、各类绿地规划设计与施工、景观植物繁育、景观植物栽培与养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然而创新与实践的源泉来自社会需求,因此在本课程的改革探索中,紧抓“社会 需求”这一出发点。不论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践教学内容,都紧密与社会需求结合。
3.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增强师生协作,转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尝试: 一方面,认真准备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情况尝试提前把下次课的相关问题列给学生,让他们课余时间思考调查, 查阅资料,以便课堂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在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中完成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课堂上学生为“主角”,教师为“配角”起到启发引导作用。例如在景观设计中会涉及到“尺度”的概念,是否把握好场地的尺度决定景观设计的优劣。让同学提前对“尺度”展开思考,搜集一定量能反映不同尺度的案例图片,并加以分析,在课堂上学生首先提出他们对“尺度’的理解,再结合教师的资料与实践经验,展开讨论,最后延伸到教学的重点,收效颇佳。另一方面,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优化主导”。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去吸引学生,用自身的亲身经历去“感化”学生。平日利用业余时间多多和景观设计院、设计公司接触,把一些实际项目案例引入课堂,真正做一位“学生进入社会的引路人”。
3.3 以教学环节的实施为核心,从四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
3.3.1完善教学内容。景观专业的教学内容共分为 3 个部分: 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外出实习。在理论的教学中: 突出面向社会,提高能力的教学内容; 重视培养学生对“艺术、生态、历史、环境、建筑、旅游”等多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报告等形式,讲授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扩展学生的思维角度和知识面; 理论尽可能结合现实方案进行师生分析讨论; 景观专业相关课程较多,如设计初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工程、景观设计等,现实教学中存在各门课孤立开设问题,今后加强课程间教学内容、形式、组织上的联系,强调各课程学习内容与教学组织的相关性,有效实现课程间的衔接和过渡。实验课的教学中: 一方面加强学生间的设计方案合作,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老师参与的课题或项目,让课堂转换成生动的社会实践。外出实习的教学中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让实习不止局限在某一时间段,在平日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多多与设计公司接触。
3.3.2改善教学条件。景观专业教学条件与起步时期相比有很大改进,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学生实验教室不足,部分实验设施不能达到实验要求,部分学生实验课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尝试从 3个方面改进: 加强实验室管理,争取扩大实验室面积; 适时更新教材,适应社会变化; 力争开发高水平、内容齐全的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平台。
3.3.3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承,忽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教学的目标并不是单方面的向学生传达信息,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特有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尝试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模式转变,即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灵活地、积极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以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能高效地、正常有序的进行。
3.3.4突出考核重点。景观专业主干课程的考核,如景观设计A,景观设计B,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工程等,通常采用平日表现和设计作业结合的方式评定成绩,设计作业占较大比重,这也体现了考核要突出重点、主要考查学生设计技能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尝试增加快图设计的考核方式,锻炼本专业学生短时间表达设计理念的能力,为今后考研或走向工作单位做好铺垫。
4.结语。景观设计对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与人类环境之间的矛盾起着特殊的作用,其前景十分广阔。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深化景观设计的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符合时代潮流发展,为市场经济培养出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域文化;育人价值;恩施州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由于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形成了差异化的地域文化。[1]《地理教育国际》鼓励学生“了解和尊重所有民族,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各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意指我们的地理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熟悉各大洲的山川、地貌,还要了解各国的文化和各国的人。要培养学生了解和尊重异国的文化,首先要了解和尊重本民族文化。本文仅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从地域文化育人价值的剖析来探讨地域文化与中学地理课堂的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一、恩施州地域文化的特点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居住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390多万各族人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而形成、融合、演变出了集汉文化、土家文化、苗族文化等于一体的地域文化。[2]其内容丰富多样,受不同类型文化的影响,呈现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文化多样性特点。然而,随着相对封闭及互相隔绝的自然条件的改善,恩施州地域文化受着外来文化与居于恩施州主体地位的土家文化的影响,文化特点渐趋一致,文化特色又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是,受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恩施州地域文化仍然具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
1.山地性
地域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恩施州地域文化主要依托武陵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山地文化的主要特征。从聚落文化看,聚落分布的规律与规模都呈现出山地的垂直差异:随海拔高度的升高,人口和聚落的数量越来越少,聚落的规模也越来越小[3];同样,聚落民居也受山地地形自然条件、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等地域性条件的限制,出现了“与山地高低的完美结合”以及“就地取材的环境适应”的建筑形式——“吊脚楼”,充分体现了民族建筑的山地性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景观[4]。在农耕文化方面,尽管山地对农业耕作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山区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又对山地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生活民俗与生产民俗上。“靠山吃山”的生活传统造就了恩施州人民以“大米、薯类辅以山珍”的饮食类别的选择,以及受山地气候影响而形成的“酸辣”“咸腊”的饮食口味。不仅如此,特殊的山地地理环境使恩施州人民为了克服崎岖山路的耕作与运输障碍,创造了适应山地环境的生产工具——背篓,不仅能够节省体力,还极大地提高了山地农作物的运输效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背篓文化”。
2.多民族背景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中华文化是由诸多民族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集合体[5]。换一个语境,恩施州地域文化也是由多个民族文化因素构成的一个文化集合体。可以说,恩施州地域文化相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即本文所界定的多民族背景。之所以说恩施州地域文化具有多民族背景特征,是恩施州的人口分布与社会结构造成的。恩施州境内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约29个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且各少数民族在恩施境内的交叉分布使恩施州地域文化整体上极具少数民族特色。山地条件的限制以及当地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相对集中,使恩施州境内形成了诸多以少数民族风情园或者少数民族村寨为代表的各具民族特色的聚落环境,呈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来凤县百福司镇东南的舍米湖土家族村落,该村较好地保留了以“摆手舞”为特色的土家文化,村寨风情以土家族民族文化为特色[6];恩施市芭蕉枫香坡侗族风情寨,该村落主要以侗族人口为主,侗族文化得以完善保存与发展,现已成为当地一处极具代表性的侗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旅游目的地[7];宣恩县高罗集镇小茅坡营村则是湖北省唯一保留完整的苗语地区,至今仍然保留苗族的风俗习惯,特色鲜明的苗族文化在此地仍得以较完好的体现。另外,境内还有其他民族村落在不同地域分散分布,使恩施州地域文化整体上呈现出多民族背景的特点。
二、恩施州地域文化的育人价值
日本学者市川博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认为地域文化有三种教育价值:一是丰富人的体验;二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三是促进人性的形成。我国学者也从教育机构、课程、教师和民族认同等不同角度,阐释了地域文化对教育机构的区域特色的形成、对课程的人文资源的开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文化性格的形成以及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所具有的重大价值[8]。本文主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对地域文化育人价值进行剖析。
1.多元文化的认知
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人文景观与思维方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这种差异性与多元性是整个世界的共性,要使世界在这种多元差异的现状下和谐发展,需要人们去认同与欣赏各种差异。要认同世界文化的差异性,首先需要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差异性,最终通过认识自己的不同而更好地包容与接纳更多的不同,形成多元文化认同。恩施州众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现状为学生多元文化的认知提供了样本载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现象在恩施州当地表现得较为明显,因不同地域范围内民族分布不同,民族风情在同一区域与不同区域内都存在着差异。以恩施州分布较多的三个民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例: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清江以南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和利川五县市,苗族主要分布在利川、来凤、宣恩、咸丰几个地区,侗族主要分布在宣恩、恩施、咸丰等县市交界的山区。可以看出,在利川、来凤、鹤峰、咸丰与宣恩五区域内都交叉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同一地区不同民族的存在或相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分布现状,使文化特色表现出地域间的民族差异性。这种差异随着恩施州各县市相对隔绝而存在,但又会因为区域间绝对的交流而被认知,文化碰撞也因此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中,在长期的感官与相互交流中逐渐意识到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多元,并在长期的交流中理解这些多元与差异,最终接纳多元文化。通过在生活中不断感受并认识到恩施州小范围内的这种地域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知他们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的、更多的多元文化。
2.思维方式的养成
地域文化是由特定地域范围内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的,地域环境是塑造本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因素之一。我们否定环境决定论的论调,但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不可否认环境对于人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的作用。作为依附于恩施州地域环境而存在的地域文化,亦是如此,它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以恩施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文化“吊脚楼”为例,它代表了恩施人民的智慧,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它,对学生思维的养成有极大意义。居住在吊脚楼上的学生与其他地区的学生对吊脚楼的认识与了解有着差异。外地学生主要是从课本知识获得对吊脚楼的认识,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更多地从科学角度去认识吊脚楼,用科学方法去研究与分析吊脚楼的成因与发展。而本地学生更多的是“身在楼中不知楼”,他们知道每一次在吊脚楼上奋力的一蹦能引起喂养在吊脚楼下的各种家禽家畜欢快的叫声回应,这是一个娱乐场所;他们知道在使用柴火做饭的当地,如果没有吊脚楼这个储藏干柴的地下室,要在雨天成功烧燃灶火将会很困难。他们更多的是从体验的角度去认识吊脚楼的实用价值,对于吊脚楼的科学价值认识还不全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示例学生从不同视角去认识他们还没有完全认识的吊脚楼,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有极大意义。如,联系当地地质地貌与气候特点,理解吊脚楼建筑布局与风格的成因;从吊脚楼建筑材料的使用与选择,去学习与真切感受祖辈们就地取材与因地制宜的发展观;从审美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发现吊脚楼的美、赏析吊脚楼的美;从发展的角度,讨论正在消逝的恩施吊脚楼的保护与开发等。这不仅使学生对认识祖辈们创造的智慧有更深切的体验与感悟,还能启示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达到思维方式的养成。
3.责任意识的陶冶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一定意义上塑造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地域文化代表着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范围内人们的社会行为与意识,是人们形成自我认识与明确我在社会中的定位的条件。恩施农户家家户户供奉“土地神”这一民风,代表了当地人们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一种敬畏与爱护,对长期耳濡目染的恩施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向影响。恩施农民对于土地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山窝窝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维持他们生活的可用资源。自然条件的先天劣势与土地资源的匮乏,导致当地人民粮食不足以自给,小农生产模式以及落后的经济条件,使人们不得不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一个个山窝窝中。他们认为土地是有灵性的,每家都有一个土地神,所以各自在自家土地的陇坎上设置一个土地庙(用石板砌成的小方框),这是为了在劳作时刻都不能忘记对大自然的尊敬与感恩。这种意识也体现在当地人们的行为中,人们认为每一片土地的存在与其存在状态都有其自身原因,不能随意动土(滥挖乱挪),若有某户人家因发展需要进行动土行为,必须经过事先的土地祭拜与风水认定,从不无节制的滥挖乱动。这种话语与行为会在无意识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这种影响下学会保护与珍惜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养成环境责任意识。如此长期耳濡目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有助于学生形成珍惜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意识。
三、恩施州地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地域文化内容在地理教学中的实现路径可以体现在正式与非正式的地理课程中,非正式的地理课程主要是指地理校本课程或者乡土课程。恩施州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发展较缓慢,开设学校较少,有一部分教师以“课”为单位进行尝试,虽然缺乏经验指导,学科特色还不够突出,但是对于恩施州的教育现状来说,踏出第一步已经很难得。不管是正式的地理课程还是非正式的地理课程,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学。在教学活动中,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地域文化与地理课堂的整合。
1.加强生活化教学
我国初高中的地理课程标准分别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强调课程选择与生活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两个学段的地理课程标准的研读,可以发现地理课程不单只是为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要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养成生存能力与价值观念。要践行这一理念,不仅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上的课改的推进,还需要一线教师的观念更新与实践探索。在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就是其途径之一。将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穿插到地理课堂,不仅避免了枯燥的知识传授与教材讲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的关注与思考。在与几位恩施高中地理教师交流时,作为新引进的外地教师,他们一致向我抱怨过当地学校食堂的菜谱问题,主要有二:一是恩施州各学校食堂三餐离不开土豆,土豆片、土豆丝、土豆块、土豆泥、炸土豆……甚至主食还能做成土豆饭,总之没有不做土豆的学校餐厅;二是当地食堂的口味太怪,餐桌离不开当地传统的酸菜,且口味偏辣。这几位老师同时问过我“为什么?”,当时我用简单的一句“我们喜欢,所以入乡随俗”来回答他们。后来想想,也许是因为我是本地人的缘故,习惯性地不去质疑与反问这些生活习惯背后的原因。但实际上,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对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进行分析,只是,置身其中的学生与教师都没有去思考这些“理所当然”背后的学科知识。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不妨设计“土豆如何成为恩施的主食”或者“舌尖上的学校食堂”等教学活动,在“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等章节进行探讨。将日常生活中未被学生察觉的这些生活常态穿课堂,当学习回归到生活时将别有一番景象。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加强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同时,恩施州存在比较普遍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懒于思考与发现生活中的学科知识。加强生活化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思考与加强亲身体验,有利于思维方法的形成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2.强化方法的习得
我国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三维目标之一,新课程目标下的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对恩施州当地几位高中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对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够重视,教师主要以课本知识的讲解为教学重点,学生的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学习方法的导向意识。地理学习,尤其是区域地理的学习,更多的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认识区域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获得区域学习的方法导向。以中图版七年级下册“比较区域差异”这一章节为例,书本呈现大量的图表,通过图表的对比分析,归纳影响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重点在于学生“对比法”“归纳演绎法”等地理学习方法的运用。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作为目标之一。在进行“舌尖上的学校食堂”的教学设计中,恩施州本地各学校食堂菜谱基本一致,学生对于已经习惯的饮食常态不会产生质疑,需要教师搭建平台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如提供与恩施州区域差异较明显的其他地区的学校食谱,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去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可将本校某一时间段的学校菜谱与上海某一学校同一时间段的菜谱资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菜谱的对比分析,找到两地菜谱的异同,并从中分析两地饮食风格的差异。最后,通过资料搜集与知识迁移,从气候、自然环境与经济条件等方面,引导学生讨论形成两地饮食差异的原因。[9]通过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鲜活的案例学习中渗入方法学习,有助于学生方法的习得与地理思维的养成。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方法的获得,在方法的习得过程中达到知识的获得与迁移。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的习得是新课程环境下逐渐被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恩施州作为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要想立即改变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现状较为困难,但是教师可以在自身与现实条件允许之内作相关的尝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3.强调学生的参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恩施州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较少,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讲述与学生记忆为主。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需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不再是教师预设环境下的被动接收者,他们是居于课堂主体地位的学习者与思考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许多学校主要通过隐性课的创设来改变这一现状,即学校在校园环境(主要指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中注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见的有主题板报、宣传画、文化长廊的建设、文化节的举办以及地理园的建设等[10]。当地主要通过复制具有某一民族建筑特征的学校建筑、建设文化长廊、举办文化节等隐性课程的创设进行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与地域文化思想的陶冶。这在一定意义上规避了课时与教师精力不足的问题,有效地利用了学校空间去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但是,在隐性课程的构建中,不能仅以教师的构想为主体,应该强调学生的参与。例如,在文化长廊的建设中,学校常常是将文化长廊所要呈现的内容进行完整创设而后满屏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仅是作为一个参观者进行观赏,若将文化长廊的空间予以一部分留白,引导学生将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体现民族特色的内容通过涂鸦、雕刻、绘画等方式填补在文化长廊的空白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创设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还有助于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地域文化,感受身边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当远离自己生长的土地,远走他乡与异国,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时,青年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土地知之甚少,对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对厮守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的精神危机,更会导致人自身的存在危机。[11]对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认识的不足导致我们忽略了这一重大教育课题,要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我想应该从认识脚底下这块土地出发!
作者:冉 蓉 陈昌文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04):63-66,50,127.
[2]李超.溯源与前瞻:恩施文化浅析[J].中国民族,2009(01):59-60.
[3]王孟洲,许然.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概念与理论评析——兼论伏牛山文化圈及其特点[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02):83-87.
[4]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8(02):92-95.
[5]何圣伦.多民族背景下中国审美文化的民族性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1(02):258-259.
[6]李勋灿.电视媒体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风俗习惯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
[7]向丽.对民族村寨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反思——基于湖北省恩施市枫香坡侗寨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61-65.
[8]陈婷.论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