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学科文化

地理学科文化

时间:2023-08-09 17:33: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学科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理学科文化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课堂;情景化教学

素质教育下,我国教育教学较以往取得长足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在不断上升。这一成效的取得不可忽视的就是初中教学的发展推动力,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教学发展所不能忽视的问题。在初中教学中,人们将关注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变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这一表现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更为明显,使得情景化教学在地理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当前情景化教学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阻碍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发展。笔者就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的意义以及情景化教学乐学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

1当前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情景化教学的意义探析

1.1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难点在于需要学生对该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去学习该学科。但是目前初中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的现状却与之相反,很多学生对该学科学习并没有兴趣,甚至对该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这种现状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认为自己就是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而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的出现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动力。主要表现在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原理或者是概念进行具体化演示,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再只是处于表层阶段,能够发挥其知识的实用性,也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创造性: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不良影响下,很多教师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题库训练上,而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学生长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对知识的创造性能力也不断减弱,最后使得学生学科知识创造性遭受重创,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的出现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的支持证据主要在于地理学科学习中,学科知识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而情景化教学的重点就在于以生活为教学重要知识来源,让学生学会观察,在教课的同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的学科知识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有效激发。

2促进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情景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2.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激发协议时想象力: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动力,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发展,而科学技术水平在教学中的充分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技术下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而且这一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生动的视频或者是语言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将乐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好比教师在气候一节教学活动中,可以避免传统的单一的讲解上课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制作相关的视频或者是收索相关的图片的模式,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具体化,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通过这一模式激发创造性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创造力。2.2重视课程导入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该学科知识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对该学科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但是目前很多初中学校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方面并没有过多关注,主要表现在教师课程中课程导入环节并没有得到重视,这一现状的存在想要得到改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课程导入环节,使得学生乐学课堂要求实现成为可能。例如,教师创设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可以从唱歌或者是猜谜语、寓言故事等方式引入课程,以便于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课程导入迅速集中自己的课堂注意力,也是学生积极性调动的重要保证,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课程导入的同时还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给学生一些模型,让学生根据模型猜出模型属于哪个省份,引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在班级放置中国地图的形式,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能够接触到相关知识,使得教师的课堂更加具有吸引力,课堂导入教师质量能够得到提高。

3结语

总之,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与乐学相结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程的导入环节,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初中教学全面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晓芸.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J].学园,2014,05:3.

[2]周杭艺.浅析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02.

第2篇

【论文摘要】目前国内外的地理学科发展都出现了综合化、应用化的趋势。现代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和实践能力及创业精神,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全面素质教育需要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创新教育模式、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等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来实现。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对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全面改革和整合,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知识和能力体系。

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学科交叉孕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并大大促进了科学研究重大发现和重大突破。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交叉研究已相当普遍,更进一步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是跨学科交叉研究中迈出的一大步,正在兴起[1]。

地理学是古老的学科,但已不再是夕阳学科。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地球定位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及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研究平台的建立,使之具有强大的工具性和实用性特征,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应用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

1 综合知识体系对地理教育的要求

现代科学研究的巨大挑战是科学研究问题的空前复杂化,其对象已经不是简单的孤立系统,而是涵盖更大的范围,因而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趋势。由于空间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能力对地球环境进行整体观测,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提供了对地球整体环境进行长期、立体监测的手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收集、处理、分析有关地球环境的海量信息,开展复杂的数学分析与数值模拟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关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浙江省、武汉市等一些地区已经将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等理科课程综合设置为《科学》课程,将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文科课程综合设置为《历史与社会》课程。但是,高等教育师范专业的各个学科还是独立发展,仍然缺乏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学科和专业之间知识的渗透、融合与开放。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要了解各个地理圈层间信息传递的产生机理、表达方式,圈层间信息流的形成、传递、整合、集成和存储并且利用信息流调控物质流和能量流。必须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把一个地区的人类活动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看作是一个内在联系的系统,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协调人地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研究为各种地理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原因与机制探讨、影响评价和对策提出,提供一个基本思路。通过研究、评价人地关系及其紧张程度,进而提出对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2]。地理学科研究内容不仅构成公民生活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全面素质教育还可以利用地理学科所提供的素材、工具和研究方法。

2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开放的研究优势

地理学科因其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对象要素众多、研究领域广泛和极强的综合性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学科研究优势。新地理学不仅继承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和范围原则等传统地理学的研究原则,而且广泛使用了现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虚拟数字地球系统等新兴应用技术,从而改变了地理学研究方式、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遥感方法视野广阔、信息更新速度快、精确度高,提供了广阔空间的同质资料,使定量研究有了很好的信息平台并且使地理学的预测方法成为可能。为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

目前,人类活动正以多种方式强烈地影响地表自然环境的发展和演化,人类活动诱发的变化大大超过了自然变率,其范围和影响可与许多大的自然因素和自然过程相提并论。人类活动驱动着多重相互作用,并以复杂的方式通过地球系统产生级联效应。全球变化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因果关系,人类活动的级联效应之间相互影响,而且局地和区域尺度的变化以多维方式相互作用[2]。危险而复杂的人地关系现状、演化趋势及其综合性的研究特点也要求地理学科必须构建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3 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

3.1 整合课程资源,发挥地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

环境教育课程能够在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相联系的全球持续变暖、干旱化和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使人类不得不思考生存环境的未来变化,不得不警觉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灾难,而有序人类活动可以避免环境的持续恶化,实现人地协调发展[1]。否则,可持续发展将仅停留在一个空洞的概念上,难以落实、无法操作,所以有序人类活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或措施,并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命题。通过地理学科课程的开放和多学科课程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实现师范院校各专业课程资源的整合,使学科综合研究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彰显,也使地理学科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2 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是对学生工具使用能力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人类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计算机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现代科学意识。

针对地理教育专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殊需要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加强高等数学中的线性代数和计算机数据库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具有地理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开放式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求该课程建立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推动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3.3 互联网成为地理学科开放式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

国际互联网被定义为商务、政府和个人计算机在世界范围的电子通讯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全方位的渗透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知识获取、转化、技术推广、成果交流、教学手段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面貌焕然一新。

3.3.1 互联网信息资源改变了传统学习的模式

互联网是开放性的,具有微观有序、宏观无序的特点。网络形成了庞大的多学科、多文种而又分散、无序的数字化信息。学生先要学会使用互联网信息搜索引擎工具,然后才能快速查阅和检索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转贴于

学生在互联网上不仅可以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发展,而且能够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他们利用互联网赋予的“力量”,对于他们应该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怎样尊重权威的传统智慧有了个人的认识和见解。不盲从、不迷信。他们在探究自己感兴趣问题时,遇到困惑会到互联网上去寻求答案。他们也向老师请教,但如果老师给出的答案无法令人信服,就会引经据典地指出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结论或解释,还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唤醒内心潜藏的创造激情,引燃创新的思维火花。探究性、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和不迷信权威、不盲从的开放性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能力。

3.3.2 互联网能够增进师生互动和提高

网络信息资源还具有交互性。网络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读者之间、读者和信息资源之间实现互动,使计算机网络工具成为实现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除了在课堂使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之外,课后教师使用电子邮件布置和批改作业;使用电子邮件公告阅读参考书目、课程复习思考题、学习内容要点和问题讨论提纲;使用电子邮件传送、修改毕业论文。师生之间通过在线提问、观点质疑、公布讨论结果。利用网络,学生能够多角度观察不同地理空间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差异或者同一个地理空间的要素特征、分布和演化过程。在信息化时代,地理教学和学习模式改革的大潮已经势不可挡。教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学生有条件通过各种媒体获得有关信息来检验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灌输”的结论。网络讨论突破了时空障碍,加强了师生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实现了师生在思想上互相启迪、借鉴,教学相长、互相促进,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3.3.3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但是,在网络资源利用上也是有利有弊的。例如在互联网信息材料的搜集、处理和利用上,无节制、不加甄别地使用互联网信息的倾向会使人们渐渐地放纵、懒惰和“白痴化”。因为通过Google,困难问题能够找到容易的答案,但是学生却无法分辨这些答案究竟是来自严谨治学,还是仅仅来自浅薄的观察和粗浅的概念[3]。因此,必须教会学生对互联网上“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分类和甄别,对各种各样的研究结论进行审慎的分析和缜密的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只是让我们做事情更有效率,但是决不能取代我们的思考。

3.3.4 推广网络球面坐标工具的应用

Google Earth是一种个人电脑桌面应用程序,能够以Web方式浏览虚拟数字地球系统,从而实现全球地理数据共享与三维仿真。它能够实现城市和旅游区地形和重要建筑物的三维仿真、显示三维影象地图,广泛应用于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和旅游区规划等实际工作中。2007年8月,Google Earth还增加了Switch to sky功能,提供在线浏览宇宙深空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光影图像、太阳系天体的周年运动及它们的天文数据检索功能。对中学地理教师来说,Google Earth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球面坐标搜索工具和天文观测、天体坐标定位以及天体、天体系统信息检索的工具。可是关于它的应用有很多中学地理老师还不知道。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了解它到对它产生兴趣,到熟练掌握和运用它的天球坐标功能及地图搜索功能。使用Google Earth使整个地理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3.4 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

开放式的教育需要开放的课堂,需要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使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观测、观察、操作和实验活动,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加深对地理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达到具有初步进行综合实验的能力水平。把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到实验中去,通过实验手段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深化,形成多学科融合,互相借鉴、综合发展、不断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同时,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4 结语

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借助于地理学科文理兼容的综合研究优势,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作为开放性课堂教学和研究的主题,以信息化的科研环境作为重要的研究条件,通过对多个学科和专业一些相关课程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发挥地理学科资源在整个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笃正,符淙斌等.有序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J].北京,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P453-459.

第3篇

一、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目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温室效应。首先可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 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教学视频,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还可让学生指出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展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第4篇

一、德育为先,突出德育时代特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质量大体有两项因素至关重要:一是确保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二是强调教育在促进学习者的创造力和情感发展以及帮助他们树立负责任公民应有的价值观和处事态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优质教育(学校教育或其他有组织的学习方式)应该有利于获取知识、技能和具有内在价值的处事态度,并且有助于实现重要的人类目标。但在十年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确保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上落实得要好一些,而在后一项因素上就不一定做得好了。要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就要把教育的目的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的第一、二自然段中就明确指出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即有助于提升学生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利于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这是时代的新要求,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而在“课程性质”中,除原有的“地域性”、“综合性”特征外,又单列了“思想性”特征,也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地理学科中的体现,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育内容。明确这一点,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时时关注情感态度、过程方法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提升,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笔者认为,在日常地理教学中适时进行地理科学史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寓德于教”。地理科学史寓涵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了解地理学的发展和地理学家的事迹,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例如,学习板块构造学说时,就可以介绍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灵感来自大西洋东西两岸大陆轮廓的吻合程度,而后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四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他的尸体才被发现。他已经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这样的事迹带来的启迪和感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超过了知识本身,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修订后的“课程内容”中,也增加了很多反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果、国家最新发展战略等体现时代特征的内容,如“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等。这些变化都要求地理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与时俱进。为此,我们教师平时要坚持读书读报,关心时事新闻,适时把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思想、当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现代社会所要面对和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等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关注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学习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时,就可以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在2011年9月获得成功,其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百亩试验田亩产已达到926.6公斤。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大成就,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杂交水稻不仅对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对世界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学习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能力为重,加强创新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灌输,应该要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就明确指出地理课程应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性质”中又单列出“实践性”特征,强调地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在“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部分,明确提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在“评价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对地理技能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技能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围绕学生能否利用和激活相关的认知结构,能否有效获取地理信息并得出相关结论等方面展开。

显然,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更加强化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整体上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特别是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尤为重要。地理教师要深刻理解上述变化,才能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设计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等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例如,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可以让学生用几枚硬币叠成一座硬币山,再绘出该硬币山几种不同叠法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通过动手、观察与思考,自己总结出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地理教师还要明确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一方面立足校园,利用学生已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开展绘制校园平面图,观测一天内太阳光下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等实践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适时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切实体现地理学习能力为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三、难度调控,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作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要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从五个方面调整了课程容量和难度,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一是删去了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条目,如“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及文化传统”等。二是某些条目要求较宽泛,不再单独列出,而在其他条目中予以落实,如“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就分散到具体地区中落实。三是删除了一些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而进入高中后会进一步学习的条目,如“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等。四是条目内容不变,但降低了教学要求,如关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的要求,实验稿是“说明”,修订后下调为“认识”。五是删除了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建议,如“收集聚落景观图片,辨别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以减轻学生负担。地理教师要认真研究这些调整变化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不能随意增加教学内容,更不能任意拔高教学难度。例如,学习气温的分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图比较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规律,要注意对于一些地方等温线凹凸的原因就不必去探究,以免加大教学难度。再如,每章节中基本都有的“阅读材料”,仅作为增加教材趣味性、扩展知识视野或活动引导之用,可以作为自学素材,但绝对不能作教学要求。

四、评价改进,提升教学效益效率

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较修订前变化较大。首先是改变了五个“注重……”标题,明确提出了“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四个方面内容的实施建议,全面渗透“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思想。其次是通过举例的方式,详细剖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对如何评价以及评价的重点进行了具体说明,极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例如,评价“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这一标准要求的地理技能,建议教师要设计读地形图、完成读图分析类的试题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头脑中是否有相关的认知结构,并判断其是否完整和准确,还要考查学生能否有条理、有顺序、熟练地获取相关信息并得出相关结论。评价引领教学,教师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构建完整、准确的认知结构,并学会迁移运用到具体情境之中,否则就没有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评价建议”还强调,“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符合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目的”。由此联想到,在平时教学中纸笔测验试题的评价标准不应随意拔高,地理试卷中往往由于难度把握不当,出现过难的题目,打击了学生的自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如果仅仅只有这种终结性评价方式(期中、期末考),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最终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也就不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所以,除纸笔测验评价方法、观察评价方法外,日常教学中还要运用档案袋评价方法,学生可以把自己绘制的地图、制作的模型、收集的地理图片和资料、地理探究的活动过程记录、疑难问题及其解答、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结果等放进自己的档案袋,记录自己成长的轨迹,了解自己的进步,反思自己还有那些不足,这样就把学习评价渗透到地理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效益和效率。

五、以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修订后的地理课程标准进一步落实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程性质”中把“生活性”单列出来,特别强调地理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要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同时,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也反复强调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生活性”贯穿地理教学全过程,力求将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满足国家、社会对学生成长的需要统一起来。这对十年来坚持课改的一线老师来说是一种鼓舞,说明十年课改实验的方向是正确的,本次修订在原有基础上又进行了调整、补充与完善,表述得更加清晰、严谨。我们的教学再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地理知识与技能,而是应该努力建立教学内容与生活意义的联系,使地理课程与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身心特点,所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应该让符合“生活性”的教学成为地理教师的常态化教学,而不是仅仅在所谓的公开课中作为点缀。

第5篇

【关键词】地理教育创新素质

当今世界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将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的区域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综合、动态演化及多科学交叉等特点,决定了它将成为培养各类创新素质人才的良好载体之一。1992年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中指出:“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所必需”。地理教育也只有围绕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这一主导方向,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教师的参与与水平的提高是前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指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从教师的本质特点看,这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极富挑战意义、极富创新精神的职业门类。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各具个性特点,各有不同志趣的活泼青少年;教师传播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知识,又伴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发生着深刻而又丰富的变化。这些特点的本身,就要求教师成为一名富有创见、不断创新的人。同时,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火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更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1转变教育观念

多年来,“应试教育”依旧如故,“题海战术”仍然风行。时至今日,基本上没有动摇教育观念,没有改变教育思想。教学仅注重基本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基本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的培养。时代需要我们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高素质”高就高在“创造性”上,也就是创新素质上。作为一名跨世纪的地理教师,只有彻底摈弃“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由传授和记忆知识转变为学生发现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只有首先转变了教育观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才能承担起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任。

1.2改革教学方法

为“应试教育”所广泛采用的“满堂灌”、“填鸭式”、“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这些教学方法的直接恶果是训练出相当大一部分高分低能、机械照搬、唯书唯上的专门人才。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为培养目标的终身学习型、创造能力型、个性化发展型的智能人才群体。学生要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学生观和能力本位的教学观,侧重于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两大学习能力的教育。《礼记·学习》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同时还必须研究指导学法,并从“学”的角度去研究学法、创新学法,充分优化学法,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结合,形成“学之得法、导之有方、教之有效”的双边“共振效应”。以“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探索实践式”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1.3更新教师的知识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世界风云瞬息万变。一名地理教师如不能及时捕捉到最新信息,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必将为学生所唾弃,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微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都需要教师迅速掌握。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也需要教师学习、领会、实践。教师只有积极参与岗位培训、业务进修,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具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才能谈得上居高临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时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2、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地理科学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地理知识是无限的,人类有限的生命只有在掌握有限的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有所发现,推进地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学习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旨在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通过课堂、课外等不同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智能等创新素质,以达到授人以“渔”,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2.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地理教学,由于习惯于提供无可置疑、不容争议的现成结论,势必导致学习方法上的一元、封闭和聚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应高度重视学生思维中的独立自,鼓励他们自觉选择、矢志突破、发奋构建。尤其应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所必备的独特的优异品质。诸如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意识、对学术权威的独立意识,追求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思维过程的飞跃性等等。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基本思维形式。

2.1.1比较思维

比较就是比相同,较差异。“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从已知中迁移出未知的开始和基础,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之一。它是通过对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比较,或者各个地理区域的比较,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共性和个性的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可以认识地理事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过程中,首先依靠感性材料使学生形成地理观念,然后经过比较这一抽象思维过程使学生形成地理概念。比较这一思维形式,可以通过适宜各种比较类型如:类比、纵比、并列比较、凸聚比较、联系比较、综合比较等地理事象进行培养。坚持比较思维能力的训练,能促使学生从旧知识和旧经验中类推出新知识和新技能,并把新旧知识熔于一炉,铸成新的认知结构。长此以往,学生的推理能力就能得到不断的强化和逐步提高,促使其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认知结构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2.1.2发散思维

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或某一地理事象对其他地理因素产生的影响,是错综复杂、变化多样的。发散与收敛。它是双向可逆的思维方式,既可进行正向思维,也可进行逆向思维。是学生探求地理事象外部和内部及地理事象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地理理性知识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加以培养。通过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思考,寻找解决地理问题的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进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一思维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把握多种不确定因素。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和思维束缚,从而漫游在一个开放的广阔的崭新的思维天地之中。

2.1.3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包括两层含义:一指对别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有自我思维的独立性;一指对自己得出的结论,应持批判态度。“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和平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都说明了批判思维的重要。它是最基本的创新思维形式,“尽信书不如无书”,不盲从,不迷信,才能辩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认知失误和思维偏差,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迷惑性问题,使学生的错误充分“暴光”再引导学生在出错、知错、改错的过程中,明辨是非,从而走出思维误区。提高学生思维的防御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思维有形式,但无固定不变的形式。其他诸如:直觉思维、灵感思维、辨证思维、侧向思维,乃至超念思维等,都有可能点燃创新的火花。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各思维形式有机地融为立体动态思维结构,最大限度地扩展具有张力的思维空间,重视“最佳思维”设计,力争以教师的诱导性信息激活各层次学生创新思维,为其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提供一把释疑解难的精神钥匙。

2.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迸发出的火花,只有通过能力才能表现出来。地理能力是应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智能,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本领。创新能力是在激情的驱动下,调动人们贮备的知识、思维的千军万马,迸发出新颖的独特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知识、思维、能力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地理智能体系。地理技能和智能是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桥梁。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和智能。

2.2.1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地理科学实践性较强。较强的地理技能对学好地理和运用地理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主要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吸纳信息以及进行科技小实验等基本技能。

地理课堂教学及一切课内外教学活动,均表现为信息的交换。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其收集信息技能的高低。因此,地理教学中,首先必须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技能。即教会学生学会听课,学会看地图,学会看地理图表,学会基本观察和观测,学会发现各种地理表象等收集地理信息的技能。掌握收集信息的技能就能收集到尽量多的地理信息,然而这些原始的地理信息还是混沌的杂乱的,要使其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技能。即教会学生记地理笔记,将地理信息反映到地图和图表上。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形成有序而系统的地理知识。各地理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只有掌握各地理事象的内在的本质的相互联系,才能真正掌握地理知识。因此,培养学生吸纳信息的技能便成了关键。“吸纳”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更重要的在于透彻的理解。即通过分析地图,地理图表中以及地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差异,创造性地把各种地理知识组合在头脑中。对地理事象间相互联系的理解及某些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否正确,往往还需通过观察、观测及地理科技实验加以验证,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观测及科技实验技能亦不容忽视。教师可将地理知识设计成地理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观测及科技实验,重新“发现”,予以培养。

2.2.2培养学生的创新智能

地理观察力是整个智力活动的源泉—“进料站”,地理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储存库”,地理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关键—“设计室”,地理创造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主机房”。地理创新智能即为上述能力的综合。

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有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可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而精确的观察能力,尤其是分析性地理观察能力,对发展学生智能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占有尽量多的地理知识是创新的基础,而一个人的地理知识占有量,又依赖于良好的记忆能力。记忆的实质是在头脑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地理知识“菜单”和菜单间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学生记忆效率的有效途径。一切创造思维,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能使人们跳过某些思维阶段,想象出最终结果。这是其具有创新功能的缘由。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加以引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创造力是学生智能的综合体现,青少年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创造兴趣。创新智能以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思维束缚为特点,好奇心是创新智能的动力来源,是创造力的起点。其次,还应给学生留有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广泛质疑,以点燃学生创造的火种,激起智慧的火花,不断增强其创造力。

创新是人类不竭的源泉,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责无旁贷的重任,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也是无穷无尽的,还有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

3、结束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跨世纪的地理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其创新素质的同时,以饱满的热情多给学生以激励、唤醒和鼓舞,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篇

韦志榕老师在讲座中举到一个案例时说“听老师们说这个案例在高考中出现过”,当时笔者就在想课程专家与高考的命题专家并非是同一班人马,可他们选了同一个案例,这说明新的课程改革与目前的高考要求之间是有共通之处的。而这个细节也引发了笔者“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是否可以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的思考。

一、理性地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接轨的可能性

“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对高考教育评价功能的一种反应,给教育带来的是制造应试教育,阻碍素质教育。因此,许多人将高考看成是推行素质教育的“绊脚石”,认为不废除高考就难以推行素质教育。对此,笔者认为要实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接轨,首先要理性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1.应试不是素质教育的绊脚石。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永恒的竞争手段,考试本身是中性的。“应试”对于“教育”本无可厚非。教育学将狭义的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而判断受教育者是否发生了“预期的变化”以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均需借助考试才能了解。因此,考试是评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有考试即有应试,应试的作用积极与否,取决于考什么和如何考。升学是应试,就业也是应试,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充满了考试。每个人一生都在应试。作家梁晓声在《一种愿望,一种理想》一文中谈到“考试自然不是择优的唯一方式,也不是最好方式,但的确是最公平的方式。”事实上,应试教育并非中国的“特产”,也存在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教育报告1991》中,就曾把“应试教学”专门作为一个讨论与分析的项目。

在我国,素质教育难以顺利推行根源并不在高考,而是在于重视教育和学历、信奉读书至上的社会传统文化。而围绕高考所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源也不全在高考本身,甚至不在教育本身,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根源。推行素质教育的“绊脚石”,与其说是高考,毋宁说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社会矛盾。从道德素质看,不经过考试竞争而升学,极易导致弄虚作假、请托送礼等歪风盛行,学生身处其间,耳濡目染,很难想象能培养出多高的道德素质。关于高考对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刘海峰认为,高考至少可以提高考生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此外,还能在磨练意志、培养合作精神、面对失败、知恩图报等方面培养考生的品德。这不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吗?

2.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只要考试仍然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而存在,则无论何种教育都摆脱不了考试的“紧箍咒”。问题的关键并非“应试”本身,而在于如何正确运用考试的教育功能以及考试的内容、方法以及对考试结果的使用等。尽管当今中国确有许多学校一门心思扑在应试教育上,并由此带来很多问题,但并不能对其成绩尤其是在知识教育上的成就全盘否定。被认为学习环境宽松、素质教育成功的美国,就曾因升学考试太过容易而出现教育质量问题。据20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调查,在21~25岁具有高中学历的人当中,只有不到60%的人阅读水平达到高二程度,即使在有大学学历的人中,也仅有80%的人达到这一程度。有2/3被调查的大学教师抱怨说,他们越来越多的是为大学生补中学课程。2006年6月,美国公布的一份有关“国际数学和科学学习趋势”的教育报告指出,美国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已远远落后于东亚地区的同龄人。报告认为,东亚教育体系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在于有能够激励学生的考试。

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也明确提出:“应试教育”不是对以前和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否定“应试教育”不是要否定现行的教育。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虽然有人称“高考制度不改,所有的课改只能是让老师们戴着镣铐跳舞”,但笔者常年驻守高三,从未有这种“戴着镣铐起舞”的感觉。恰恰相反,每一届学生都让笔者感到自身的价值,尤其是看到在地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活跃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让笔者感到应试的过程也是素质提升的一个过程。借新一轮的课改,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

二、僧多粥少的现状――接轨的必要性

高考是进入高等教育的“敲门砖”,既关系到高等教育生源质量,又直接关乎考生的前途命运。因此,高考自建制伊始便一直甚为社会所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考规模的迅速增长,高考的社会影响愈来愈大。

1.僧多粥少,选拔性考试必不可少。2007年除了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报考人数呈下降趋势外,其他省区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升幅最大的是河南,2008年报名人数87.8万,与2006年对比报考人数上升9.8万,招生人数46万,而录取率仅为52.97%,比2006年下降了6%。2008年除了北京、上海、江苏报考人数呈下降趋势,江西基本持平外,其他省区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升幅最大的也是河南,考生达98.8万人,比2007年上升11.4万,而2008高考河南普招计划只有448332人,录取率只有45.38%,比2007年下降了7.59%。在高等教育机会极为有限、社会竞争压力十分强大的情况下,应试教育自然也难以抑止。正如有中学校长直言不讳地指出,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绝对不可取消的。作为中学校长,就该理直气壮抓升学率,这绝对是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不怕考试、敢于考试(因为今后到社会上需要应付的考试太多)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内容。

2.适者生存――戴着镣铐起舞。据报道,2008年高考全国平均录取率为57%。这就是说,想迈入教育部门认定的所谓正式高校的学生,只有一半多点,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将被正规高校拒之门外。

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高考是不会取消的。身处高考大省的我们,面对的情况是报考人数的逐年上升和高校的有限扩招甚至是下降;身处普通中学的我们,面对的是学生填报志愿时的满脸的无奈。应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素质的提升也是我们的必需。“鱼”和“熊掌”要兼得,就必须借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考试的接轨。

三、借课改之风,实现应试与素质教育的接轨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呢?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接轨奠定思想基础。拿到新教材、课程标准,看了课改区的课例后,笔者一个深切的感受是:面对新的课改,我们不缺乏知识和技能,缺的是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观念。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一提到“人才”,人们马上想到专家、教授、工程师、学者等。其实,“拔尖人才”是人才,合格的劳动者也是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人才,也需要社会科学人才;不仅需要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更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无数事例反复证明: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没有高学历的人只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完全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人才。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观。新课标与老的教学大纲相比,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教学目标。除了保留原有的知识、技能目标外,新增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以活动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把地理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涵盖的内容则更加广泛,包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新课标全方位的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为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领悟新课改的理念,体会地理学科的价值。高考前夕,学生与笔者聊天时问“是不是课改后可以走班上课,想上谁的课就上谁的课?”笔者说:“那可不一定,我问你们,要是高考不考地理你还会选我的课吗?”问完之后,出了一身冷汗。“想想如果不高考,自己的地理课凭什么去吸引学生呢?”忐忑不安中笔者参加了新课程培训,从中得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定会让地理课堂再现生机与活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集中体现了我国现代地理教育思想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并运用地理科学知识解读现实生活,增强地理教学的感染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要“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终身学习与发展有用”。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外延,它应该关注并能够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促进每个孩子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高中地理新课标正是以人地关系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努力使学生逐步具有地理科学观点、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逐步养成建康的情感,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

3.充分认识教材,找到接轨的切入点。笔者记得一位教师在汇报课上的口头禅总是 “书上说了……”,连学生讨论时也是“书上就是这么说的”。当时就想起一次试卷讲评课上,有一道题问的是某地旅游资源的类型,有的学生答的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的学生说应该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答“景观”的同学拿出课本说“书上说的就是景观。”于是问“到底哪一个更合理呢?”一致的结论是“旅游资源”更合理。两个事例联系在一起后得出结论:我们的课本应该叫教材,是教学的素材,而不是本本。

第7篇

作者简介:赵明海(1976―),湖北宜昌人,商丘师范学院,历史学与社会学系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世界史研究。

摘 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已成为许多高校公选课中的热门课程。目前世界遗产学在国内外都尚处于起步构建阶段,作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如何开设好,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很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公选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素质教育

一、开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特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与自然遗存,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等。它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资源景观给予的一种肯定和极高荣誉。每一项自然和文化遗产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大自然中独特而绮丽的景观,是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的优秀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见证和标志,同时也为其文化和文明的延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地理多姿多彩的遗产资源大国,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把世界遗产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加强遗产教育意义深远。

高等院校在世界遗产的人才培训、智能参与、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等方面应发挥着积极作用。把遗产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遗产教育中,让学生既拓展视野、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又认识到世界遗产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从中汲取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创造今天和未来的文化服务。尤其要把保护遗产的理由、方法告诉青少年,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加保护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世界遗产的时代传承,也为青少年打开了各民族文化的大门,吸收感受其中的文化艺术魅力。中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培养、激发青少年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①

对大学生进行世界遗产教育将能够为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包括理论研究、学术探讨、专业教育、抢救维护等方面,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增强世界遗产保护的综合性程度。世界遗产涉及多种学科,科技含量很高,没有相应的科学文化就难以保护利用好这份遗产。为唤起全人类对保护自身遗产的热情和共识,世界遗产保护的苏州会议通过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敦促各国政府积极制订行动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和指导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青少年教育,鼓励各国教育机构把世界遗产保护列入教学日程,设置专门课程以普及遗产保护的知识。保护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崇高事业,在相当程度上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提高对保护世界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保护力度,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关系到国家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②

加强遗产教育,能促进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祥和安定,可以提升民族理想,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勃兴,遗产教育能带来旅游市场的繁荣。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任重而道远。我国世界遗产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影响,正面临着破坏和毁灭的危险,世界遗产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知识和观念潜移默化到他们的专业知识中,有助于他们将来为我国的世界遗产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世界遗产保护的未来在于青少年,他们将成为未来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在当代大学生中开设此课程非常必要。

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主要内容和特点

世界遗产学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地质学、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艺术学、民俗学、语言学、美学、科技史等众多学科,其内容极为丰富,研究领域极为广阔。③世界遗产学与诸多学科又发生着相当紧密的联系,这种学科边缘性、交叉性的存在,为遗产学的学术更新,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帮助。世界遗产事务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世界遗产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世界遗产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遗产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外均未完备建立,研究内容、范围、方法等严格来讲都未确立,亟须进一步加强。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世界遗产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有关世界遗产的概念、类型、主要特征,世界遗产组织和相关文件决议、文献,世界遗产评选标准、申报及确定程序,以及候补、落选、濒危世界遗产等。世界遗产的理念和类型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充实、发展并日趋完善的动态进程。1972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明确定义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两大概念,将世界遗产划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类。1992年新增文化景观类,1997年又确定“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2004年6月在我国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对《凯恩斯决定》做了新的修订,成为世界遗产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之一。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世界遗产概况。截至2007年8月,全世界共有851项世界遗产,中国有35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4项、自然遗产6项、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1项,另外有“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成为遗产数量上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的第三大遗产国。通过重点讲述全球各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由来、种类、分布及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向学生全面展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让学生在欣赏人类伟大创造力杰作与自然界壮美景色的同时,切身感受世界遗产正在面临的各种威胁。特别是通过对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的形成、分布、价值、保护利用的原则、方法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和分析,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的责任感。

第三部分为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普遍原则、工作程序、具体方法以及法律制度,提高学生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意识。面对遗产遭受破坏性的经济开发威胁,导致遗产地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取代了精神文化和科学功能的情况,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使其世代传承,永续利用,不要再闹出“水洗三孔”一类令人瞠目的荒唐事件。我们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加大遗产保护力度,把发展经济与遗产保护开发作为统一的目标,坚持遗产教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的教学方法

开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完全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但难度也相当大,这就对开课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讲授内容新颖、连贯、有特点、有吸引力,还要求教学方法先进,要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的特点。根据课程定位,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来设计本课程的具体教学,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互动式”“交际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大学作为人类遗产的传习地,要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使遗产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形成多元化、开放化的特征。主讲教师结合资料片段和在遗产地考察的亲身经历,活用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有关人类文明进程及如何有效保护世界遗产等问题。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场地设施上要求具有多媒体设备。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厚的资源,可以使用电驴、迅雷等下载工具,广泛收集资料。笔者在开设此课程时就收集了近200G的材料,其中有央视《探索•发现》、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纪念典藏》等系列,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编辑整理,制作出内容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与日渐升温的世界遗产申报热潮不相称的是,中国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的世界遗产研究才刚刚起步,这为教材选择带来了一些困难。国内的世界遗产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翻译、介绍的层面上。交相问世的世界遗产书籍很大程度上均为一般的普及性读物,其编纂的着眼点大部分在于把世界遗产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推介。鉴于此任课教师可以选择一本编写较好的书作为蓝本,将其内容提炼,以提纲的形式打印成讲义,让学生复印,在授课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这样既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注释:

①宋才发.论保护世界遗产与培育民族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2-98.

第8篇

关键词:滨湖景观带建设;城市生态学;岛屿生物地理学;人与自然和谐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5013103

1引言

水体是城市中保持自然状态最佳的景观要素,它具有相对完善的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一样,水生生态系统是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很多鸟类依赖这一生态系统获取维持生命的食物并在此生息、繁衍;同时,水生生态系统也是水生生物与湿地生物的天堂,它不仅供给人类饮用之水,也维系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滨湖水域是重要的城市水系,一般指市区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有观赏、游览价值的带状区域。在城市中,滨湖水域内的自然因素十分密集,自然过程也最为丰富,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子系统和人工子系统交汇于此,成为一个城市风景的血脉,它不仅具备优美的景色,还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特色与风格。随环境保护工程的不断完善,城市水体成为污水运送和储存的场所将成为历史,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水体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是当景观规划设计师们值得思考的问题。2滨湖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几百年间的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滨水区的各项自然过程都曾不同程度的受到不合理开发建设的强烈干扰,各种自然形式遭到了不同程序的破坏。这种负面影响在我国表现尤为严重。

2.1经济高速发展造成城市水体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人每天制造着数量庞大的生活废弃品和生活污水,影响和威胁着湿地动植物,并使原本有限的城市湿地面积锐减。城市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大降低了湿地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使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日趋降低。河流的污染、营养物富集是湿地受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许多环湖湿地接受了来自城市污水的大量氮和磷化合物,使得湿地严重富氧化,蓝藻恶性繁殖,散发难闻的气味,水体缺氧,水生生物灭绝。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陆路交通的发展、城市消防和自来水设施的完善,让城市滨湖水系原有的功能部分消失,城市的扩展外延、路基建设,工业开发更使得许多滨湖湿地自身承载力超载而丧失其主要功能[1]。此外,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考虑到城市河流自然属性的内在要求和水滨生态系统功能结构上的特殊性,过量引入外地植物品种,影响到本地河岸带自然植被的生长。这些措施对于水滨生态系统和生物过程的连续性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给城市水体带来巨大破坏。

2.2城市滨湖建设的问题

城市水系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掀起城市水系治理和美化运动的,“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相继出台。已有不少滨湖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视觉景观效果颇为明显。但是在日复一日的使用过程中,一些已经建成或正在兴建的城市滨湖景观带存在着大量问题。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现代化都市印象、形式美,或者局限于工程上的要求,用水泥护堤、衬底,强加给城市滨湖硬质的铺装外衣,以简单化的人工绿化代替原本自然的湖岸带。过高程度的开发严重压迫水滨绿地空间,使得这些原本生机勃勃的水系一下子成了死水。

改造后的水体自净能力消失殆尽,许多生物无处安身,加剧的水污染更令水生环境的异质性荡然无存。另一方面,将城市滨湖建设成滨湖观光带已成为热点,如南京的玄武湖、莫愁湖、苏州的金鸡湖等地,杭州的西湖建设也有了这种趋势。这种“人本主义”的建设,破坏了城市滨湖景观带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曾经是鸟类翱翔、游鱼戏水、花木丛生的自然景观从此消失,光洁的水泥护岸寸草不生。对比自然状态下起伏多变的湖底延岸及丰富的基质所形成的多样生境组合,环湖观光带成为了人工造景的天下。这种改造方式,严重影响了城市滨湖景观地带在城市生态建设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3滨湖景观应具备的生态功能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对城市湿地内涵以及生态作用理论认识不清造成的。滨湖景观带的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水分充足、营养物质丰富。它一方面临近开阔的水体,为水生生物提供适宜的生态场所;另一方面具较大的大气湿度,调节着城市内小气候环境。滨湖景观带不仅可以勾勒出美丽的城市轮廓线、构成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还在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生物多样性是指湿地动物、植物、微生物繁殖、遗传和变异等,而丰富程度通常以某地区某类型的特种数量表达[2]。滨湖湿地生态环境独特,适于多种动物如鱼类、甲壳类、两栖类、爬行类,尤其是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1950~1980年代的调查表明,太湖有鱼类106种,隶属于15目24科;水生植物66种,隶属29科49属;两栖动物59属。如此丰富的水生动物作为食物来源通常会吸引许多鸟类迁徙。在鸟类的迁徙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空间觅食和休整。城市环湖湿地恰好可以充当水禽生存繁殖、越冬迁徙的“中转站”角色。杭州西湖观光水域就是冬候鸟游禽和鸥类的主要栖息点,在其他季节,以鹭科鸟类为主的鸟类又有:鸳鸯、黑颈鸊鷉、鸬鹚、普通秋沙鸭等。这些鸟类部分为当地的特色鸟种,四季中以冬季为观鸟的最佳时节,届时景观十分壮美。滨临水体的南京市政府大院的一些林地人为扰动少,也成为水禽的栖息地,保护着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提供可能的空间。

3.2净化污水

滨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科学研究证实它的净化过程是自然生态生化过程,是湿地的理化、生物作用的综合效应,作为城市之“肾”,这一净化过程包括了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硝化、反硝化、营养元素的生物转化和微生物分解过程。伴随着风浪的搅动和湖水的流动,湖水携带泥沙、藻类、有机物等与污染物相互作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大型的植物组成的湿地植被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能生产出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产品,通过收获利用,将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出湖体,又能有效的防止富营养化,为水生动物、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3.3调蓄水量、调节小气候

滨湖湿地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环境生态功能。城市的滨湖水域与一般湿地一样,含有大量持水性良好的泥炭土以及质地粘重的不透水层,使其有着巨大的蓄水能力。它能够在短时间内蓄积水分,以较长时间将水排出,湿地的内部贮藏的大量水体不仅可以对附近的河流等进行补给,其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都对气候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3]。

如何保护和恢复这种特殊的城市湿地类型,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城市环湖带的生态效应,是当前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借鉴一定的生态学理论方法。

4滨湖景观建设应借鉴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为了研究物种的分布、数量、存活和迁徙等一系列动态平衡规律,需要一个相对简单的自然环境,并且该自然环境应具有比较明确的边界,有不受人为干扰的体系,有内部相对均一的介质,而外周是差异显著的领域,这便是由MacArthur和Wilson在1967年提出的岛屿生物地理学模型,曾经得到过有关鸟类和哺乳动物数据的启发和证实,并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和自然保护工作者的关注和认同[4]。城市滨湖景观带也可以应用岛屿生物地理学模型来解释。即将城市环湖观光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岛屿”看待。如何让这个岛屿体现生物的多样性,同时让人与自然和谐地相处,这是研究的重点。借鉴和吸取某些国外的先进经验做法,把环湖湿地的开发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即对滨湖地区的一部分进行合理的开发,留下一部分自然滨水地带,为自然生物保留栖息场所。这种作法可以控制人类活动以维持其原有的生物种群、群落,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减少人为干扰对这一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滨水景观带的生态作用[5]。

5城市滨湖景观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5.1滨湖景观建设应遵循自然优先的原则

“人本”包含“humanism”的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意思,这里的“人”是相对于天、地或自然而言。城市滨湖的治理与美化的根本在于消除、截流污水,还水系以自然本色,并加强其生态功能作用。对滨湖景观带的建设不应以单一的“美化”、卫生为目的,片面的追求“以人为本、人本主义”,而将城市中最具灵气的自然景观元素糟蹋。关于人本主义与环境伦理的关系,西方的环境伦理学主张“反人类中心主义”,按照《圣经·创世记》所说,上帝创造了人与万物,而万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被人所利用或征服[6]。这里并非有鼓吹西方文化的意味,但生态的保护确实应该限制无序开发导致的资源环境浪费,减少乃至杜绝所有不可挽回的破坏行为的发生,维护区域内的生态安全,需要确保自然生态系统景观结构的有效性。在生态安全格局中,确定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是首位的,人工生态系统应该受到一定的引导和限制,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自然优先”,以生态为主线[7]。在向一些生态系统中引入外来种时的,也要以深入分析原水系的生物群落和生物种类,尽量维持原先的生物种群使得生态系统得以平衡发展,让城市滨水景观带不仅仅成为一个欣赏美妙大自然的好去处,更重要的是让它成为一个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场所。

5.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杭州西湖旁边一所医学院的一片临水林地较好的保持了它原有的自然湿地特性,故引来众多鸟类聚集于此。鸟类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周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种现象不禁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城市是人类的集居地,对人有害的动物等理应适当的加以清除,或通过其他途径将其运送至大自然环境中去。但是城市之中,这些无害于人类的飞鸟、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应当拥有属于它的生态位,人类并没有权利剥夺它们生存的空间。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保护性的进行开发,湿地开发活动应在环境承载力的允许范围之内,不使湿地生态功能降低或损害为标准,或者通过环保措施使受损伤的环境生态功能得以恢复和补偿,合理的把握湿地开发活动的规模,部分开发、部分保留,恰到好处的协调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两者间的关系。此外,城市规划师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原则时还应考虑到城市滨湖地带的生态学特性:宽而植被浓密的滨湖廊道能更好的减少来自周围景观的各种溶解物污染,保证水质,为两岸内部物种提供足够的生境和通道;不间断的湖岸植被廊道能维持含氧高的水生条件,有利于某些鱼类生存;适当规模的生态走廊,能使植物和动物在各个环湖带之间均衡分布[8]。

2013年5月绿色科技第5期6结语

20 世纪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发起了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展开了多学科广泛参与的生态系统研究,特别提出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90 年代末期,MAB 城市研究出现了一个新领域,就是将生物圈保留地(biosphere reserve)概念应用于城市开发中,将生物圈保留地与城市问题联系起来,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滨湖地区应作为城市生物圈保留地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加以考虑,立足于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潜力,形成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及社会经济功能的功能互补协调,注重市民的参与性。如:利用城市滨湖景观地带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建立鸟类生态基地,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提供空间。协调滨湖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市民的自我监督,节约国家法律监管的费用,增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主人翁观念和责任心,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最终目的[9]。

参考文献:

[1] 张路红,项远.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6):677~681.

[2]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3] 陆健建.中国湿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 徐基良,张正旺,郑光美.鸟类栖息地片段化研究的理论基础[J].生物学通报,2004,39(11):9~12.

[5] 李.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

[6] 李存山.“人本”与“民本”[J].理论参考,2006(2):20~22.

[7] 邹涛,栗德祥.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生态学方法初探[J].建筑学报,2004(3):18~21.

第9篇

[关键词]维科《新科学》文化

意大利学者扬母巴蒂斯塔・维科(1668―1774)是历史哲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新科学》是论述各民族共同本性的重要论著,即论述每一个民族在起源,发展,成熟,衰退和死亡中都要展示的一种发育学模式的论著。《新科学》涉及多个主题:历史、哲学、政治学、伦理学、诗学、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等等。而实际上它的本质是阐述了维科的文化史观,尽管“文化”一词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还没有在学术领域出现。维科认为所要研究的题材或内容从哪里起,学说或理论也应该从哪里起。因此人类学应该回溯到人类及其文化的产生之时,“在第一批人开始以人的方式来思维的时候开始,而不是在哲学家开始去反映理念时开始。”[1](p164)就是要考察各民族由非人变成人所依据的共同原则。他用部落自然法的全新体系来代替所有先前哲学家们的自然法。

一、维科的文化起源观

维科的《新科学》阐明了文化起源于“虔诚信仰”和“诗性智慧”。

所谓文化,即人的生活方式。因此文化的起源与人类或人性的起源是同一个问题。人作为大自然的一个产物不是本来就有的,是自然界发展的结果。但是人和人类文化这种不自然的现像是怎么从一个天然自然中发生的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起源观。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代表人物圣奥古斯丁说上帝存在于人类经验以前,时间之外。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认为,人类和其它一切生物都是进化过程的产物。这一唯物论的观点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时,达尔文的理论总是试图说明人和任何动物都只有量的差异而没有质的不同。人之所以为人。当然是有其不同于一般物种的特性的。这就是文化。即维科所说的“民政社会”,与“天然自然”相对的一个概念。而这一“民政社会”是怎么出现的呢?维科的伟大之处在于发现了“民政社会必定是由人创造的:所以,他的原则能够而且一定在我们人类的心灵本身的变更中找到。”维科经过寻本溯源地考察第一批人从自然界中脱颖而出从非人变成人的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文化产生于“虔诚信仰”和“诗性智慧”。

《新科学》前言部分指出,这门科学首先是关于天神意旨的一种民事方面的理性神学。在这里,天神意旨不仅可以看作是最初野蛮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无知而导致的盲目崇拜和信仰的对象,而且是人类历史从产生到发展起来所依据并遵从的自然规律。“那些粗野的野蛮人起初都凭人类感觉所能体会的去体会天神意旨,这是由于他们在自然方面得不到救济,在绝望中就祈求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拯救他们(这就是我们订出本科学的方法时所依据的第一条原则)。[1](p188)例如打雷现象。今天的人凭借科学知识知道这是大气放电现象,但是原始人类对这种他们还不知道原因的巨大感到恐惧和惊慌。由于对于打雷这种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原始人就把自己的本性强加到外部事物当中去,认为打雷是天空在生气。他们凭借想象力把天空看作是像自己一样能够生气的巨大躯体。于是原始人类用类似于“雷”这种表现性的叫喊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这种叫声是表现性的,情绪性的,音乐性的,换言之,艺术性的或者诗性的。很容易想象,在没有雷电发生的时候。当有人仍然叫喊“雷”,原始人类同样能够感受到他们真正经历雷电时的感受,于是“雷”就有了指称作用。这意味着,叫声变成了词汇。语言产生了。由此可见,语言的产生并不是由人抽象地创造的,人们并不是把打雷这种自然现象随意性地、抽象地定位为“雷”这个字眼,而是“天神意旨”这种外在的强大力量推动人类语言的出现,也就是自然对人所起的作用,这种作用一直适用于人类各民族,并且贯穿于人类历史。各个民族因为地区气候等等诸多差异而获得不同的特性,因此就有不同的语言。汉语中称“雷”,英文称“thunder”。人们一直凭借这种“诗性智慧”给异于自身的,尚无法探究其成因的自然现象以各种神灵的名称。而天神用打雷这种发怒形式究竟要向人们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指示呢?各种彗星,日食月食等自然界的离奇事物是什么意义呢?接下来原始人开始进一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占卜”形成。而最初被人公认为通晓占卜术的,也必然是地位较高的人,由他们主持牺牲等重大典礼。这便是最初的政治,即“诗性政治”产生。由此可以看到,维科的《新科学》――关于天神意旨的民事方面的理性神学,是指原始人类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下据自己的理解建立的一套逐步完善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在劳作中对自然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人们逐步能够理性的认识自然,得到相对正确的认识。至《新科学》成书的1725年,西方自然科学在数学物理学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人们已经能够理性的认识大自然。但是,原始人类受各种条件限制是不具备今天人的理性的,不具备各种抽象推理能力,他们凭感觉认识世界。我们不能像笛卡儿主义者那样本末倒置的认为人的这种理性思考能力本来就有,人的理性为大自然立法。

《新科学》第二个主要方面是部落自然法体系《新科学》第一版的标题是《关于各民族的本性的一门新科学的原则,凭这些原则见出部落自然法的另一体系的原则》。维科所说的“部落自然法”可理解为“普遍法”,它即不是处理诸民族之间的关系法,也不是处理各民族的公民或集团之间的关系法。而是在互不相识的各民族中分别创始的,各民族初期各种制度的共同性。后来这种部落自然法由于战争,信使往来,联盟和贸易才被承认是通行于全人类的。维科所说的“另一体系”指的是不同于格罗特、塞尔敦、和普芬道夫那些十七世纪的自然法理论家的一些体系。在这里,维科又一次回到了部落自然法产生的当时当地。得出了部落自然法的三大原则:(一)天神意旨,(二)婚姻以及他所带来的的节制,(三)埋葬和有关的人类灵魂不朽观念。还举以上的事例,雷电惊动了某些正在的野人,使男女双方逃到附近的岩洞里去,动物性的随意行为演变成了永久的终生的配偶关系。这就是结婚和定居生活的起源。维科认为,这种对于尚未了解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恐惧成为各部落自然法制定的基础。而这种巨大的恐惧,就是最初的虔诚。出于虔诚之心,人类创立了宗教。婚礼就是在对某个神的畏惧之下来完成的。葬礼同样也是出于这样一种对于神灵的敬畏。“从此。这类人就有了确凿可凭的父亲和确凿可凭的母亲养育出来 的确凿可凭的子女。”[1](p602)家族就出现了。随着在一个地区长期的居住和不断的繁衍生息,部落出现。一直以来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野蛮人开始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他们创造了文化,创造了人类社会。由此可见,维科认为对于未知事物的虔诚信仰是部落自然法体系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上面论述的维《新科学》的主要涉及的两个重要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点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这门科学是关于人类文化产生的科学,文化产生直接原因是人对于异于自身的强大自然界的畏惧,也就是维科所说的“虔诚信仰”。人们在虔诚信仰的支撑下想象着自然本身究竟是什么,种种迹象对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种想象是诗一般的创造,被维科称之为“诗性智慧”。

二、维科的文化发展观

维科所阐述的“人类理想的永恒的历史”包括三个时代:神的、英雄的、人的时代。这三个时代是由低级到高级线性发展螺旋上升的历史,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是政治经济的产物,并和政治经济相适应。

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圣奥古斯丁认为是上帝的推动作用。达尔文不承认人与其它动物有本质不同。因而他的学说中不存在文化发展的观念。笛卡尔理性主义认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人的理性是一切认知的基础。因而也是一切学科发展的基础,但他拒不承认历史文化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价值。维科由文化起源于“诗性智慧”这一论点。进一步说明了人的理性是逐步形成并发展的。而人类文化也是在人的感性和理性的认知推动下分阶段有步骤地向前发展的。尽管各种文化变化多端纷纭万象,它们也经常出现一致性的地方。

维科关于“人类理想的永恒的历史”分为先后衔接的三个时代:神的、英雄的和人的时代。这三个诸民族所要经历的历史过程也可以看作是文化发展的历程。即人对神顶礼膜拜的时代,也就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产生的时代:人的英雄崇拜的时代,即《荷马史诗》产生的时代:人的理性逐步发展完善的时代,即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开始趋于理性的时代。“我们将看到诸民族都是按照这三个时代的划分向前发展,根据每个民族所特有的因与果之间经常的不间断的次第前进。这三个时代有三种不同的自然本性,从这三种本性就产生出三种习俗:由于这三种习俗,他们就遵守三种部落自然法,作为这三种法的后果就创建出三种民事政权或政体。为着便于已进入人类社会的人们一方面互相交流上述三种主要制度,就形成了三种语言和三种字母:另一方面为着便于辩护,就产生了三种法律,左以三种权威(或所有制),三种理性和三种裁判。”[1](p489)

首先,神的时代(即人对神顶礼膜拜的时代,维科称为“神”的时代)人们在想象力方面最强而在推力方面最弱。是诗性的,因而也是“神”性的时代。人们按照每种事物的观念分配一些神给它们。因此这种时代的习俗都带有宗教虔诚色彩。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是由天神发号施令的,这是神谕或占卜的时代,神谕就是他们的典章制度。人们敬重神谕比进行推理要重要。最初的各民族历史上都存在象形文字,这种想象,胜的。描绘性的文字用于求神问卜。这时最高的智慧是关于神的智慧,对于占卜的知识。最为权威的也是神的安排。不需要辩护理由。我们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可以看到这种神的体系。但维科所论证的并不是神话中的社会,而是由神话所反映的人类的社会,神话产生的时代。是生产力水平极端地下的时代人们的心头所想和所创造的文化。

接着,发展到英雄的时代。也就是《荷马史诗》的创作并盛行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英雄们相信自己来源于天神,是高贵的。这个时代的习俗是暴躁的。拘泥细节的,例如传说中的阿喀琉斯。这个时代的法是英雄的,强力的,这个时代有贵族政府,统治阶级占有一切民政权利。这个时代的文字凭着想象的文字进行归结,土俗字母出现。这个时代的法学也是英雄的,用某些妥帖的文字要预先费心斟酌。开始出现了在虔诚信仰下的推理。《荷马史诗》盛行的年代就是英雄的时代,维科用一卷书写“发现真正的荷马”,它不仅是在探究真正的荷马到底是谁居住何方,更重要的是阐述英雄时代的文化特征。

最后,历史发展到了“人”的时代,即人能够理性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习俗是有责任感的,并且有人道的政府,由人的理智来下各种判决。字母的运用完全代替象形文字(中国和西徐亚除外)。人的理性充分发展,因而各种自然学科发展起来。

通过对这三个时代特征的分析,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尽管维科的划分可能存有歧义,但我们仍然可以判断,维科关于文化发展的观点思路是清晰的,社会文化是朝着进步的方向一步一步向上发展。这种线性发展螺旋上升的文化历史观也为马克思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思路。

三、维科文化观对于笛卡尔理性主义的批判

如我们前文所说,维科的《新科学》是历史哲学的奠基,旨在反对笛卡尔的,反对笛卡尔主义者们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机械地搬入人类历史研究当中。维科的《新科学》主要批判了笛卡尔主义三个方面的哲学思想。一、理性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二、上帝存在于人类经验以前。三、物理和数学方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一直是西方启蒙时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主要思潮。到1720年,批判笛卡尔主义机械做法的思想家已经出现。洛克曾在1690年公开发表文章批判笛卡尔主义。甚至法国有钦佩笛卡尔的思想家也在对其机械做法表示批判。但维科《新科学》不同于一般的批判做法在于,他用科学的,理性的研究方法来证明人类历史产生于无理性,即“错误”、“诗性智慧”。对于自然的错误认识导致的丰富想象。人们在“诗性智慧”基础上建立了玄学、逻辑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地理学。这些分门别类的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高度系统化理论化,但寻根究底并不是像笛卡尔所认为的一开始就如此。

笛卡尔理性主义根本忽视历史的存在,认为比起物理数学这些自然学科,历史不值得研究。而维科却认为历史是比任何自然学科都深刻的科学。自然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存在,不是由人所创造。而历史却是人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人的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人类的活动的背后,肯定有历史的规律性。

四、维科文化观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历史意义

然而正像维科所论证的那样,人类的思想文化总是受所处时代制约的,维科对于各民族起源发展的历史的考察,也受十八世纪生产力水平制约。以今天的眼光考察他的很多做法是不成熟的。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在十八世纪人类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交通往来有限的情况下,去探讨各个民族起源的共同本性难免以偏概全。例如,维科书中几次提到的有关中国的文字,语言,哲学,绘画。维科认为象形文字属原始人类的文字,是一种诗 性的秘密的文字,适合宗教用途。不是现代语言。“不知经过多少年,他们都没有和其它民族来往通商,正如一个人关在一件小黑屋里睡觉,在对黑暗的恐惧当中觉醒过来,才知道这间小屋必受所能摸到的地方要大得多。”[1](p54)“印刷在中国的运用不过比欧洲早二百年,孔子的昌盛也不过比基督早五百年。至于孔子的哲学,像埃及人的司祭书一样,在少数涉及物理自然时都很疏漏,几乎全是凡俗伦理,即由法律规定的人民应遵行的伦理。”[1](p54)维科在嘲讽中国文字、哲学的同时表现出了对这种古老文化的不甚了解。同时,我们也无法否认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弱势方面。维科惊讶于中国人的缺乏交通,也正反讽了他自己受各种条件限制缺少对中国的了解。由此,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各民族只有在相互交流中才能达到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其次,十八世纪的欧洲仍然是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维科对于人类起源直接诉诸上帝造人说。动辄就拿“天神意旨”解释。其实仔细分析就会知道他所谓的上帝与奥古斯丁的神学观念有根本性不同。奥古斯丁解答一切历史问题的论据。不是来自人类经验的研究,而是来自天启。维科试图探索的却是在神的意志之外的人类活动的规律性。但他仍摆脱不了基督教神学统治的社会大环境,在前有伽利略受教会迫害的事实面前,维科也很难彻底放弃有神论。

再次,维科试图建立的“理想的永恒的历史”。因而要考察世界各民族历史的共同性。然而由于地域气候环境等等因素,世界各个民族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伊塞亚・伯林说:“对一个维科的追随者来说,启蒙运动的一些思想家的那种抽象的完美社会的理念,不过是企图把一些本来属于不同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与其不可分离又不能随意缝合在一起的不相容的品质、特点、理想、天赋、才能和价值硬给焊接在一起的结果:这种理念必然是绝对荒谬的。其荒谬性在于,比如说,使阿基米德成为杰出人物的东西,与使苏格拉底或米开朗基罗或斯宾诺莎或莫扎特或释迦牟尼成为值得赞赏的人物的东西,其间是有巨大的冲突的,因为这些东西只适用于各自的文化,也只有在这种文化中一定人物的成就才能得到理解和评价。”[4]他在寻找共同性的同时忽视了各个民族自己的特色,有时甚至削足适履。他以西方为中心来展望这个世界。以希伯来人的价值观念来衡量各个民族,这种文化观也必然会引起各民族的不平等,引起“文化沙文主义”、“西方文化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

然而维科的伟大却是超越时代的。马克思发现了维科与他的思想的共同之处。“这两位伟大的思想者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释了人类历史。马克思发现了维科的人类世界,并给我们指出了怎样才能探究其中的合理性。”[3]他们二者的学说中有很多一脉相承的地方。马克思很自然的把维科看作是他的先导之一。

第10篇

选报一所大学是许多家长及考生的共同愿望,这无可厚非。高校不仅能让人接受到良好教育,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人文环境也能润物细无声地帮助考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受益终身。

但是,考生选报志愿时,专业选择也很重要。因为专业很多时候就是未来的行业,决定着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专业选择是职业定位及人生发展的第一步,它不仅关系到在大学学什么,更关系到今后干什么。选报志愿时如果仅仅关注院校,忽视专业,轻者入学后后悔不已,想方设法转专业;重者厌倦或放弃大学生活,重返高考考场;更严重者会影响一生的发展与幸福。所以我们认为:志愿选报时专业选择与院校同等重要。

专业选报分三大类

专业选择分艺术、文史、理工三大类,每一类包含的院校、专业、计划数是不同的。艺术类基本上面向文史、理工类考生兼招。文史类专业数量、计划数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而且绝大部分专业文理兼招。理工类专业数量、计划较多,只有个别专业招收文科生,理、工、农、医这四大门基本上都是理科生的天下。在教育部颁布的2013年《新版专业目录》中约有500个专业,其中理、工、农、医四大门类就有270多个专业,占总专业数的一半儿以上,可见理科生专业选择空间大,范围广。

考生和家长在志愿选报时要以今年北京市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根据考生类别选择相应专业目录。文理兼收专业,在《招生专业目录》艺术、文史、理工各类别里都有所显示。

专业选择抓准内涵

面对诸多院校琳琅满目的专业名称,一些考生及家长“一头雾水”,感觉像“雾里看花”一样。

有的家长和考生会望文生义,从专业名称上妄加评定专业内涵。如看到“航空”、“航天”字眼,就认为都是研究制造飞机的专业,殊不知二者差别很大。“航空”研究的是地球大气层内的飞行器,如飞机、热气球、飞艇等;“航天”研究的是大气层外的飞行器,如运载火箭、载人飞船、各种卫星等。可见,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家长和考生如何“拨开云雾”,清晰明了地识别专业的真实面目呢?我们认为,家长只有提前做好功课,从类似《高考专业介绍与选择指导》的书中、从招生通讯《招生专业目录》中、从《院校招生章程》中、从各院校网站上,通过不同渠道了解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修业年限、毕业后授予的学位及就业具体流向等事宜,才能“慧眼识真金”,迅速地揭开专业面纱,将专业内涵了解透彻,有的放矢地选择专业。

同一专业不同院校差异大

通过对2011年811所在京招生院校的不完全统计分析得知:有300所院校招收计算机类专业,280所招收英语专业,240所招收法学专业……这说明不同院校会开设相同专业,但考生及家长要注意,相同专业在不同院校差异很大。

随着高校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很多院校陆续开设“计算机专业”,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但彼此间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学水平却差别较大。相比而言:历史悠久、师资雄厚的综合性理工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更突出一些,文科类院校要弱一点。

“法学”专业普遍开设,但每所院校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各不相同。有的即使在同一院校,培养方向也会有所差别。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培养的是既能从事立法工作,又能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是特色”,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四大 法学院,课程设置通识课、主要专业课等课程统一,占专业的90%以上学分,其余10%为自选,毕业生从事公检法系统或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较多;大连海事大学也是法学专业名校,但培养方向更趋于院校特色,有两个法学专业,一个学海商法,另一个向国际经济法方向发展。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可根据高考成绩优先选择专业的院校。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院校,如土建类老八校是清华、同济、东南、天津、西安建筑科技、重大、华南理工、哈工大等,经济学类实力派院校是人大、北大、南开、复旦、清华、对外经贸、中央财经、上海财经、厦大等。然而,并非所有专业的院校都是重点院校,一些普通院校中的重点专业在全国也处于地位,如北京印刷学院的印刷学专业、北京建筑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大连外国语学院的日语专业等都是资格老、教学水平比较高的专业。所以,在分数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考生根据专业发展及培养方向不同,报考一些普通院校的重点专业也是明智的选择。

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的选报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传统专业。近几年,新兴专业也时有产生,有的是两个专业交叉形成的,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地理学加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科学;有的是从大专业中分离出来的专业,如给水排水专业是从土木工程专业中独立出来的一个专业,是负责房屋上下水工程、城市地下水管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工程的学科;还有的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专业,如会展专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是一个新兴服务行业,是我国今后十年发展潜力的十大行业之一。

对于院校的传统、特色、主打专业,只要成绩允许,家长和考生可以放心大胆选报。一般来说,传统专业在院校录取分数中相对偏高一些。而对于新兴专业,一方面要看到新兴专业培养的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急需行业的专门人才,有利于今后就业,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兴专业可能在教学上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资源、设备、师资上还有所欠缺,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前行的,还需要时间的沉淀与检验。所以,考生和家长在选报时还需冷静分析、斟酌利弊、慎重取舍。

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的选报

“冷、热门”专业是人们在填报志愿时根据现实的就业难易、就业收入和工作环境等情况而衍生出来的。其实“冷”与“热”是相对于某一时期的社会热点、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而言的。

在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报考时所谓的“热门”专业,如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如今在就业上遭遇了寒流,已连续3届(2007年-2009年)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报考时的“冷门”,90%的调剂专业,如地质、船舶与海洋、石油、采矿、油气储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如今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成了就业“香饽饽”。所以,家长和考生在志愿选报时不要过分追求当时之“热”,冷落一时之“冷”,要遵循“热”极必反,“冷”极必“热”的规律,结合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设立长远目标,合理选择专业。

实事求是选报适合自己的专业

第11篇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园林景观;城市规划

城市是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园林景观和休憩活动场所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园林景区建设,加速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现象。20世纪 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实施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越来越被重视。

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涵义与意义

景观生态规划是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和土地规划与设计、自然保护、资源环境管理及旅游发展等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意义: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景观生态规划在区域范围内合理安排资源的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和粗放利用,可以保证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地利用,保护自然景观和传统景观免遭破坏;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景观生态规划不仅能保护自然环境,同时考虑景观的视觉美学效果。使人们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获得了精神需求的满足,改善人居环境成为景观生态规划追求的境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成为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有利于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规划以自然景观的保护、自然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人与自然作用和谐为主,以人为本,注重景观的丰富度,以规划对象景观化为手段,谋求人居环境的改善,最终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生态型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基本特点

①宽厚的绿化网络

街道绿化带是城市园林的骨架,其宽度要占街道总宽度的32%以上,并与临街单位的庭院绿化相结合,形成宽厚的绿化网络。这一网络向郊外延伸,与防护林体系相互连通,促进市区与郊外气流的交换,以利于消除城市的 “热岛效应” 和稀释扩散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提高道路绿化带的生态效应。

②丰富的园林景观

植物造景是现代园林景观的主要成分,利用植物的色调对比与层次排列,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及季相变化,创造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立体空间艺术。利用文学、 绘画的艺术规律,通过植物种植设计,把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并上升为诗情画意,创造主题,创造意境,创造融合自然美、建筑美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形成特色各异的园林景观。创造园林景观,不要抄袭传统园林以建筑为主的套路,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绿化中只能作配角。要因地制宜,因形随势,要保护利用古老树木和自然景观,以适应生活情趣的多样化。

③良好的生态园林环境

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现实经济价值,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靠建设园林城市来实现的。园林城市有一个庞大的植物群落,具有吞噬 CO2、分泌杀菌素、吸附飘尘、减弱噪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及改善小气候的巨大能力,使城市形成无污染、无飘尘、无噪声、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园林生态环境。园林生态环境的形成,是园林城市最重要的标志。

④有特色的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决定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形成的风土人情。在建设园林式城市过程中,以城市的历史为红线,用园林艺术手法表现它的地理特征、传统特点以及现代风采,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城市风貌。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依山之城和滨海之城,文明古城和新型城市,其园林风貌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三、建设生态园林型城市具体措施与思考

1、建设生态园林型城市具体措施

①强调园林景观的生态规划

风景旅游区以自然山水景观为载体,但自然山水是有缺陷的,只有经过人工改造,才能达到趋于完美的境界。而其中的园林景观恰好是按照人的意志创造的, 是在深刻领悟自然山水景观的基础上典型化的人造自然景观。但是,这种创造要求不违背自然的本性,而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

尊重生态过程进行景观规划是生态规划的核心。在开发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园林景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生态规划特别注意到传统景观规划设计的不足,提出土地利用应体现土地本身的内在价值。景观生态学为景观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模式――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关系到景观安全格局实现。景观安全格局理论与方法为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以最经济和高效的景观格局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问题。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在恢复和重建园林景区的景观生态系统,有效阻止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强调生态安全是景区的基础,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②加强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草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审美偏见,导致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功能不强。近年来物种人侵所导致的区域生境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告诫人们, 盲目而非科学地引种可能在若干年后会给本地生物多样化带来致命打击, 导致大量本地物种消失,直接影响到本地生态的安全。生物的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本身的需要,其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园林景区要有生命力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

城市园林景区的开发一方面要保护自然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对在开发过程中破坏了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和恢复,建立类似于自然生境的人工生态系统,并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补偿和恢复过程中,应强调本地物种的合理选择应用, 以建立多样性的乡土生境系统。这就需要保护自然地形及其植被,形成适应多种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气候。自然地形大多是自然起伏,曲折回环,或脊或谷,虚实相生,有利于受损生境的补偿和恢复。而人工地形设计有时也是弥补受损生态环境有效措施之一,同时它也是创造差异性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手段。

③重视城市园林系统总体规划中园林水系规划

城市园林绿化和景观作为城市中惟一具有自净能力的系统,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已为人们所认同。但随着城市园林景观的迅速发展, 景观和绿地面积日益增加,园林景观用水量逐年提高。目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多以自来水为水源,且利用率很低,这使城市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缺, 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园林景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总体规划阶段,就应合理布局城市园林景观和各类绿地,充分利用天然的河流,湖泊水系, 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水景系统,尽量减少以洁净水源维持的各类人工水景。同时, 尽可能将各类人工水景与城市天然水系、绿地灌溉系统相连,使水资源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

④结合人文精神,创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

现代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统园林艺术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就是强调体验本区域之宜(包括宜和不宜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并保护和发展山水格局和特色。园林景观作为艺术而言必须创造特色。而景观创造是客观的,取决于在客观上是否能与观景者在心灵上是否产生共鸣。作为园林景观,既受到区域环境与历史文化的制约,又因这种制约而形成了独特的区域特色。一方地域必有一方特征,包括山水格局,植物群落与人文历史等。人们所要做的就是赋予景观以文化内涵,从而烘托景观意境,把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融合,使景观因文化而更加意境深远,使文化因景观而更能具象传承。

2、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的具体思考

良好的规划有赖于好的执行与实施,笔者认为,建设生态型的城市园林景观应立足城市实际,因地制宜,注重地域文化与特色的挖掘,具体思考如下:

①加强城市公园规划与建设

生态保护首先是整治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应加强绿地建设,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蒸腾等生理、生化过程改善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增加空气湿度,制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防御风沙,减低噪声,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从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城市公园是绿地建设最多、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加强都市公园规划与建设,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主要措施。

②控制用地性质,增加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发展提出总体目标和要求,并对城市的各类绿地进行规划布局,从而控制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发展。坚持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是加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

③合理进行植物配置,提高绿地中的绿量

在城市不同性质的用地中进行植物配置,应根据用地性质、建筑物的功能和营造景观的要求以及各地的气候变化特点,合理选择绿地的整体设计风格及树种,力求做到适地适树,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使丰富的植物群落组成多样的园林空间和园林景观,达到既绿化美化又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

④园林绿化应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

目前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位地区经济开发上,大规模的推土、 移山造地,将原来的风水林毁坏,搞住宅、厂房,或大广场、大草坪等。从生态观点看这是不可取的。在城市或城郊,能保持一些本乡的疏林植被是很必要的,它们是当地物种的代表,对研究当地生态环境及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⑤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避免陷入几个误区

如何正确认识园林景观的真正意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科学价值,实现在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和健康发展,克服和排除当前在园林景观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类严重的破坏性开发与经营行为, 尤其必要。

误区之一:园林景观资源等同于特种市场商品;

误区之二:园林景观等同于旅游区;

误区之三:园林景观等同于宗教地;

误区之四:园林景观等同于娱乐场;

误区之五:园林景观等同于另类城市建设用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交通繁忙和环境污染,使城市生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为使破坏了的城市生态平衡得到恢复和健全,以建立宁静、 舒适优美的环境,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好办法是用生态学的观点和途径进行园林规划和建设,从城市环境质量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以实现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祭祀圈;中国乡村研究;理论范式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3)04-0003-08

收稿日期:2013-09-22

作者简介:周大鸣(1958-),男,湖南湘潭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中山大学中国族群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类学研究。

Theory and Thinking about Sacrificing Circle

ZHOU Da-ming

Abstract: Sacrificing Circle Theory is the important pattern from that scholars in Taiwan study the rural society,and the presenting of it is a main correction for“market system”from Shi Jianya and“clan researching form”of Friedman.The paper combed theories of sacrificing circle and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current situation,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t. Meanwhile,the author looked back upon supplements made by scholars of the mainland on the base of field practice,and emphasized that the theory should focus on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e theory should be complemented by concepts such as“belief circle”. Besides,the author gave an individual case of Fenghuang village,Chaozhou,described ritual range of local amusing Manitou and sacrificing,society organization,discus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of sacrificing theory in eastern part of Guangdong. The author wants to talk with theories of Shi Jianya and Friedman via individual case to look for explanation ways that can make proper supplements for the two sides so as to integrate studying methods and discover explanation ways for Chinese rural society researching.

Key words: Sacrificing Cirle;Chinese Rural Areas Study;Theory Pattern

在人类学视野中,乡村研究一直是热点。在乡村研究中提出了许多研究的“范式”,如施坚雅的“市场体系”[1],弗里德曼的“宗族研究范式”[2]等等。在台湾人类学家实践中,发现前两种研究范式不足以解释台湾汉人社会,因而提出“祭祀圈”的研究范式。本文将讨论祭祀圈理论的来龙去脉,并列举潮州凤凰村的个案,来讨论这一范式在乡村应用的问题。

一、祭祀圈理论回顾

(一)祭祀圈概念的提出

祭祀圈的概念来源于台湾的田野实践。冈田谦是最早提出“祭祀圈”概念的学者,通过对台湾士林街的调查,冈田谦发现,当地汉人社会的祭祀圈与通婚圈有重合的现象。他认为,要了解台湾的村落社会要以祭祀圈的切入点,并将祭祀圈界定为“共同奉祀一个主神的民众所居住之地域。”①

继冈田谦的研究,台湾学者刘枝万,王世庆,许嘉明也涉足“祭祀圈”的研究。刘枝万是台湾学界里较早提出祭祀圈概念的学者,刘枝万早年关注于民间信仰与祭祀组织、祭祀仪式的记录与收集,将民间信仰作为一个独立实体进行研究。刘枝万晚年的研究,则将台湾的寺庙进行阶段性的归纳,分别是无庙-草寮-小祠(村落的雏形期)-公厝(村落奠定期)-小庙(村落形成期)-中庙(村落发展期)-大庙(街市成立期)。②刘枝万的阶段性分类仅存在于理想的状态,与台湾社会与村落发展的实际并不符合,但他提供了一种以发展眼光看待村庙与村落社会的思考模式。王世庆则从历史的纵向入手,探讨乡村现代化与民间信仰发展演变的关系,分析民间信仰的裂变与融合。不过王世庆并没有旗帜鲜明的提出祭祀圈一词,而是用信仰圈、信仰社区、信仰中心等词汇来阐述其思路。

台湾学界1972~1976年的“浊水大溪”计划(浊大计划)成为祭祀圈理论发展的沃土,其中,施振民、许嘉明成为其中的代表人物。在《浊大流域人地研究计划》里,许嘉明以祭祀圈的概念来研究彰化平原福佬客地组织的形成和范畴。他指出,地域组织的基石有三:移民历史,共同居住的地域范围,共同的祖籍与方言。[3]此时的学者对祭祀圈的认知仍较为模糊,许嘉明讨论的重心是地域组织而非祭祀圈,只不过他所研究的地域组织与祭祀活动有紧密关系。

在浊大研究中,施振民提出“祭祀圈是以主神为经而以宗教活动为纬建立在地域组织上的模式”,这是一个民间信仰与村落发展关系的解释模式。相比冈田谦的定义,施振民突破了祭祀圈仅是共同信仰的地域范围的指代,为祭祀圈带来更丰富的内涵,如引入宗族组织。施振民将祭祀圈的研究模式立体化,③希望从村庙的地位来探讨村庄的变迁与村落的社会结构。这样一来,祭祀圈不仅仅作为一种信仰的表象存在,而是可以成为一种研究社会的工具[4]。

随后,许嘉明指出村庙是地方群体的象征,故将村庙作为研究的重心。他以祭祀圈成员与主神的四种权利义务关系来厘清祭祀圈的定义,四个指标分别是:一是头家炉主的资格:祭祀圈内的居民才由资格当头家炉主;二是在婚丧节庆,祭祀圈内的居民有优先请神并免费请得的权利;三是主神有以为应祭祀圈内的成员要求巡境,维护圈内成员的生活安宁;四是祭祀圈内的居民有共同祭祀地方主神的义务,以及分摊祭祀费用,承担庙宇维修的责任。在这四个指标的基础上,许嘉明为祭祀圈作出定义:“是一个主祭神为重心,信徒共同举行祭祀所属的地域单位。其成员则以主祭神名下之财产所述的地域范围内之住民为限。”[5]

温振华也为祭祀圈下了定义:“祭祀圈是对一神明有义务性共同参与祭祀的居民之地域范围。”他认为,祭祀圈的大小因发展背景以及参与人数的多寡,可分为部落性、村落性、超村落性以及大区域的祭祀圈。温振华进而指出,祭祀圈除了有宗教功能外,实际上也有自治的社会功能,是民间安身立命的自主性组织。温振华的研究虽以祭祀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但他试图对乡村宗教组织的演变及意义作出解释,可作为祭祀圈模型内涵的深化[6]。

将祭祀圈理论重新推向的是林美容,20世纪80年代,林美容在沿袭许嘉明的观点,融汇施振民超村落祭祀圈模型的基础上,扩充了祭祀圈的理论,让祭祀圈理论趋近完备。在林美容看来,研究祭祀圈的出发点不是研究宗教现象,而是将其当作社会组织来看待。在对草屯镇的研究基础上,林美容(1987年)为祭祀圈重新作出定义:“祭祀圈是指一个以主祭神为中心,共同举行祭祀的居民所属的地域单位”,并分“共神信仰、地域单位、共同祭祀活动、共同祭祀组织、共同祭祀经费”来说明祭祀圈的内涵。在林美容的研究中,共神信仰指的是“汉人共同拜祭天地鬼神的文化传统”。共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神诞以及民俗节庆的“拜拜”。在一年中较大的庆典中,通常伴随着神明的绕境巡行。而祭祀组织则以“头家炉主”的形式为多,即于每年固定时间在神明前“掷杯”决定负责祭祀的居民人选。共同祭祀的居民通常有义务承担祭祀费用,庙产名义上为神明所有但实际上则为居民共有,基于此,林美容提出了祭祀圈的判定标准:一是建庙或修庙由居民共同出资;二是收丁钱或募捐;三是有头家炉主;四是演公戏;五是巡境;六是其他的共同祭祀活动。林美容认为,判定一个地域组织是否为祭祀圈不需具备以上所有标准,而是只要符合一项指标以上即可认定。[7]

在此后的研究中,林美容提出“信仰圈”作为祭祀圈概念的补充。她认为,所谓信仰圈,是以某一神明或(和)其分身为信仰中心,信徒所形成的志愿性宗教组织,信徒的分布有一定的范围,通常必须超越地方社区的范围,才由信仰圈可言。祭祀活动中表现出的义务性与志愿性是林美容划分信仰圈与祭祀圈的重要考察依据。林美容对信仰圈与祭祀圈进行了区分:一是信仰圈为一神信仰,祭祀圈为多神拜祭;二是信仰圈成员资格为志愿取得,祭祀圈的成员带有义务性质;三是信仰圈是区域性而祭祀圈是地方性,要大于乡镇的范围才有信仰圈可言;四是信仰圈活动没有节日性,祭祀圈活动有节日性。对此,学界也作出了回应。黄应贵认为,“用信仰圈代替祭祀圈,忽略了祭祀圈要处理的是社会结构而不是或组织。”[8]虽然林美容将信仰圈视为与祭祀圈互补的概念,但信仰圈理论并未如其所愿为学界所传播,而作者在后续研究中也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以致其后来的一连串著作偏向民俗方面的研究。

(二)祭祀圈理论的反思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传统的祭祀圈概念提出极具批判性的讨论。张珣(2002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张珣更以林美容对祭祀圈的研究为研究对象,认为林美容延续了社会人类学对民间信仰的研究旨趣,但因此也忽略了宗教性地方组织与地源性宗教组织的区别。张珣认为,缺乏历史长期层面的考察,也未注意市场或宗祠的组织,使得林美容在祭祀圈与信仰圈的研究上有所困境。不过,在笔者看来,林美容的文章并非完全如张珣所批评的缺乏历史层面的考察。林美容试图通过从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居民何以形成一个祭祀圈,这一地域范围内的人群有何共同特质得以让他们形成祭祀圈的问题意识,来检视地方组织到底有哪些运作原则。而林美容所提出的“同姓结合”与“水利结合”原则也并非没有从历史纵深层面来探寻祭祀范围的形成原因。林美容没有如张珣所说的再往历史纵深层面深入,应是作者旨在明确祭祀圈的内涵和本质,而祭祀圈中的族群成因,族际互动并非文章主旨的缘故。

不过,张珣的论点足以让研究者们自省。张珣认为,在表象上,人群依靠着而呈现出一个空间范围,研究者可以透过这一空间范围找出背后的原因。这一个原因可能是族群因素、市场因素、宗教因素或者地方行政因素,这些因素使得这一群人需要用来团结并聚居。宗教应该是结果,而非导因。她指出,台湾学界的祭祀圈研究一直以来只有描述其宗教组织,而未结合祭祀圈范围造成之因素,即祭祀圈没有“祭祀”只有“圈”。换言之,祭祀圈研究不应该只是祭祀范围的厘定,更重要的是能否从祭祀圈的表象中找出底层蕴含的意义。

张珣认为,社区宗教未来研究应该是以祭祀为主轴,结合亲属、政治、经济等层面之材料的后祭祀圈研究。针对学界对祭祀圈理论的批判,林美容也做出了回应。她认为,“并不赞同祭祀圈重划范围轻内涵的论点,也表示无法接受台湾祭祀圈已经瓦解,以及祭祀圈是静态研究的论点。”林美容进而指出,“祭祀圈是活的,它会变小变大,会随着各种时空条件与人群的变化,而在具体的祭祀组织与活动上分生出许多变化,这是不可不察的。”[9]

可以看出,祭祀圈理论的批判者与回应者都向后续的研究者传递一个信息:透过祭祀圈看民间信仰与地方的关系,不仅仅是找出祭祀圈的范围,更要看到祭祀圈内的族群组织与族群互动,由此真实的理解民间信仰如何深入地方社会,如何成为凝聚地方社会的一股力量。

(三)大陆学者与祭祀圈理论的对话

虽然旨在汉人社会的建构问题的祭祀圈理论在台湾学界没有获得更深的发展,但祭祀圈理论仍然成为分析台湾民间信仰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而后又跨过海峡,影响了大陆的学者。从华南学派的郑振满与陈春声等人的研究都可看到祭祀圈理论在大陆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轨迹。厦门大学历史系的郑振满通过其在莆田江口平原的研究经验来说明大陆地区也普遍存在这种类祭祀圈的地域组织,这种地域组织并非完全是民间的自发。他指出“以祭祀圈为标识的地域组织并不是台湾移民社会的特殊历史产物,而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普遍现象”,[10]以此作为对林美容认为祭祀圈与行政官僚体制无关的论断之回应。在研究中,郑振满并没有刻意援引祭祀圈的概念来阐述大陆汉人地区的神庙系统和祭奠组织,而用宗教组织和社区组织进行描述,试图拓展祭祀圈的内涵。对此笔者深受启发,过分追求祭祀圈概念的精细化和标准化有可能造成削足适履,忽略社区的整体面相,只见祭祀而不见族群。

陈春声没有直接采用祭祀圈的概念,而是对祭祀圈的理论提出一定的质疑。他认为在常见的分析框架之下,无论是“祭祀圈”还是“信仰圈”,往往都被理解为一种比较确定的,可满足共识性研究需要的人群地域范围。而民间信仰的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在对樟林古庙的分析中,陈春声用“信仰空间”来代替“祭祀圈”以及“信仰圈”,试图去描述一个“相互重叠的”,“动态的”的信仰空间的演变过程[11]。

张珣将大陆学者与台湾祭祀圈研究之间的对话点总结有三:一是市场、村庙、宗族三个模式分开抑或并用考察;二是祭祀圈是民间的志愿组织抑或历史上曾受官方行政制度影响;三是祭祀圈形成于移民社会抑或是传统中国都有的现象。[12]郑振满根据福建莆田江口平原的田野资料,认为祭祀圈的形成由明代里甲制度演变而来,受到官方意识形态与政治体制的制约,具有基层政权的某些职能。郑振满宣称:“只有把祭祀圈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才有可能阐明其社会性质与历史成因。”另有刘永华以福建龙岩的孟兰节为研究对象,证明了地域祭祀组织、团甲制度、宗族组织之间的关系[13]。王铭铭也认为,福建闽台地区的地域崇拜范围,经常是与明清以来政府在当地实行的里甲制度有关[14]。钱杭以温州平阳县的大夫殿祭祀为例,认为祭祀圈这种祭祀组织能否转变为社区组织,仍需谨慎看待[15]。总的来说,自七十年代提出至今,祭祀圈理论出现了划分标准的细化、应用地域范围扩大的发展趋势[16]。今天,学界内普遍认为,祭祀圈理论的适用性仍然有待更多的实证研究。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也有了此种比较的意义。

二、一个案的分析

本节从民间信仰的视角来看潮州凤凰村及与周边村落关系,显示出祭祀圈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局限性。④

(一)潮州凤凰村

凤凰村方圆1.7平方公里。以山地为主,有山地779亩,其中有林面积700亩;水果389亩;耕地317亩,其中水田200亩,旱地117亩。辖4个自然村(溪口、墩脚、岭边、菜园尾),7个村民小组,297户,1132人(1996年统计)。以戴、林、陈、黄4姓为主。福灵古庙是全村人(包括四个自然村)、龙溪陈姓和葫芦墟的老居民都来祭拜的地方,因此相关的仪式活动规模就大得多。

福灵古庙每逢初一、十五点灯(即进香),平时村民们有红、白喜事和求子、求财、求福等均来此进香。进香时献祭品,一般是“五牲”,即猪、鸡、鸭、鹅、鱼。另据具体情况供奉高级香烟、饼干、名酒、纸钱等。除每月初一、十五定期点灯,福灵古庙每年有四个固定庙日:除夕和正月初一、正月十二、三月二十九、十二月二十四。除夕和正月初一,村民们在除旧迎新之际,纷纷来到福灵古庙进香;正月十二是福灵古庙的老爷(感天大帝)出巡日,是日村民们抬着神龛(置放感天大帝神像)在村中巡游,巡游时必伴有潮州大锣鼓(见游神部分),景象颇为壮观。农历三月二十九是老爷诞生日,是日村中家家吃面条,以示祝愿长寿之意。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灶神日,即小年,村民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福灵古庙中并没有灶君神像,看来村民们凡是拜神都会来福灵古庙的。

福灵古庙由溪口管理区的戴、陈、林、黄四个家族共同拥有,也是归湖镇影响较大的庙宇。每逢庙日,除溪口的村民外,邻近龙溪的陈姓⑤,以及葫芦墟的居民们也来此进香。古庙的日常事务由一个六十多岁的单身汉专职负责,他是溪口黄姓人,由村民们选出。溪口每户每月供给守庙人2斤大米。香客的香油钱足够维持福灵古庙的日常开支。

按照祭祀圈理论福灵古庙所辐射的几个自然村落和龙溪的陈姓构成一个祭祀圈,这种祭祀圈可称之为村落性的祭祀圈,即包含了两个以上的自然村落,并且属于同一管理区范围。龙溪陈姓是从凤凰村分出来的,所以还可视为一个行政村落。这个祭祀圈的主神就是感天大帝,其它的神有土地爷、观音、花公花婆等。但这一祭祀圈正在朝超村落祭祀圈发展,戴姓一部分人迁到潭头村,在潭头建立起感天大帝庙,龙溪的陈姓也分香建立起以感天大帝为主神的庙,葫芦墟的一部分人也开始祭拜福灵古庙。

(二)凤凰村与周边村落

经过调查发现凤凰村一带(归湖地区)的信仰神明数量多而复杂,除了以感天大帝为主神外,还信奉许多其它的神明,当然这些神往往有不同的分工和功能。这些人格化的众神往往与人一样,有其诞生日,这些诞生日往往成为祭拜的特别日子,并举行特别的仪式。同时,归湖各村都有自己的村庙,庙的建立与姓氏有一定的关系。见表2-1。

从上表看归湖的庙宇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很少信奉单一的神明,而是多种神明聚于一堂,反映村落社区祭拜神的目的是保境平安,以为神越多功能越多,村落也就越平安;二是不分佛教、道教或其它教,统统拿来用之,说明村民讲求实用,并不探求神的出身;三是把神明一般都赋予了地方的意义,成为地方化的神明。四是以伯爷宫最为普遍,虽然归湖人认为伯爷不是土地爷,但从庙的规模和功能看与土地爷相似。五是庙的朝向以坐北朝南为多。

从信仰的主神看存在着两个系统,即信仰三山国王的村落和姓氏,信仰感天上帝或玄天上帝的村落和姓氏,还有两种系统的混合形式。这种信仰体系的不同是否与移民来源不同,或姓氏不同相联系,暂且不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宗族的形成、村的创立比村庙建立的时间要早。因此庙宇是依附于姓氏和宗族,这样形成了小的姓氏依附于大姓。不同的大姓分为两个信仰系统。王姓为三山国王,戴姓和李姓是感天上帝,其他的为混合体系。虽然归湖表面上看,尚未形成一个整合的信仰圈,但从下述的游神赛会看,存在着内在的整合机制。

(三)游神赛会与社区中村落之关系

游神赛会是广东、福建沿海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习俗。在广东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潮汕地区。据学者的研究,最晚在明代中期,潮州地方已有游神赛会的记载。《万历东里志》记载:“十五上元节,俗称元宵。自十三至十六日,各村扮队张灯、结鳌山、放火炮、烧烟火、罗酒相聚为乐。或作诗迷,矣观灯者射焉。”《光绪饶平县志》卷二十五,也有类似的记载,只是游神的时间改为十一至十八日。[17]1994年10月,笔者初到凤凰村访问,当问及潮州地区有名的习俗游神赛会时,报道人说出了凤凰村及周围村落游神的轮流时间表,当即引起我对这一现象的兴趣。据后来调查归湖地区23个村(还有邻镇的村)的游神赛会,从正月初一到十八形成了一定的次序。表2-2是实地调查后的顺序∶

对于这一次序,一般的村民都知道。当问及他们时,除了个别较远的村(韩江对面的三个管理区)和小姓记不清楚外,其他大都清楚。可是对于这种次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怎样形成的?笔者访问了不同村的许多老人都无法回答,只是说“很早就是这样的了”。就笔者看来,这反映了归湖不同的信仰、宗族和村落在大的社区中的协调和整合。这种游神赛会在南方乡村社会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只不过各地游神的形式、规模和时间不同而已。潮汕地区则以游神赛会的形式最为普遍,如潮州城内的游神。这些形形的游神活动是村落间交往和联系的需要而产生的。

三、问题与讨论

如何来探讨上述这些现象,如何来探讨村际关系,村与更大的地域范围是怎样连系的?等等。在以往社会人类学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中,已有许多可借鉴的理论和经验,并形成了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一些范式。

通过小的社区研究来透视中国社会,是中国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林耀华、李景汉等老一辈人类学家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榜样[18]。由于人类学的研究集中在对单个的村落社区上,因此人们比较多的探讨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如宗族与村落,婚姻与村落等。但有些学者认为,一个小的社区不足以反映中国这么大、历史这么长的复杂社会,因此需要从更宽广的角度来探索[19]。庄英章先生从人类学对台湾区域发展史研究分析了方法论上的几种取向∶一是人类学与史学的合流,这是因为中国的历史特别长,仅依靠田野调查资料不够,需要借助史学的方法,因为现在所看到的各种现象往往是过去一连串事件所导致的;二是理论范式的建构,这包括施坚雅的市场体系范式,冈田谦的祭祀圈范式和林美容的信仰圈范式;三是科技整合的方法,将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考古学、地理学、建筑学等学科进行整合研究[20]。

弗里德曼曾综合村落社区的田野资料与族谱等文献资料,对华南的宗族制度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华南是中国的边疆地区,中央政府的力量在当地的影响较为有限,所以人们必需依靠自己,加上华南地区种植水稻,需要集中的劳动力兴修水利设施等,使得人们必需相互合作,因而宗族制度特别兴盛[21]。尽管后来的学者对弗里德曼的理论提出了不少的批评和修正,但是他为人类学对田野调查的分析提供了一个范式。尤其是田野资料与史料的互补,使得从小社区透视中国社会成为可能。如王铭铭对福建溪村的研究,可以视为将村落社区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资料互补研究的一个范例[22]。

施坚雅把历史文献与地理学相结合来探讨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提出了市场体系的理论。施坚雅认为,以往对中国社会的研究,历史学家研究都市里的士绅阶级,人类学研究乡村里的农民,两者连接不起来。而比村落更大规模的集市都市的商人和乡村的农民都在那儿会面,因而集市是研究中国社会最适宜的场所。于是他借用地理学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建立起集市体系范式。施坚雅把聚落划分为几个层次∶一是小村,拥有单一的土地庙;二是核心聚落;三是小集市(蔬菜鲜果交易市场);四是标准集市,农民产品、手工艺品的销售和买都市来的自身不能生产的物品的地点;五是中介市场;六是中心市场,座落在交通枢纽点,是一个较大区域产品三集散地。施坚雅特别注重标准集市,认为标准集市是最基本的集市,通常是地方组织和各类组织的最基层,交易圈与通婚圈和人际网络圈相重合。他在文章中建立起聚落发展的模式,并利用广东省的材料,认为中国的市场的结构呈正六角形,并将广东分成八个区,分析1890年各县的人口密度和村落与集镇的比例,以证实他的理论[23]。后来施坚雅又发表多篇文章(1980、1985),试图用区域系统研究分析中国的历史,以及集市体系和区域经济的关系。

一般认为施坚雅的研究相当能说明中国社会结构与地方的组织,但他的学生Lowrance Crissman 把这一理论带到台湾彰化平原进行验证时,结果发现施坚雅的集市体系并不能解释台湾的聚落分布与发展[24]。由此台湾一些学者提出用日本人冈田谦“祭祀圈”的概念来替之,将信仰与村落社区及更大区域范围结合起来研究。

杜赞奇先生在研究华北农村社会结构时,综合施坚雅的市场体系理论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的范式。他指出∶“文化网络由乡村社会中多种组织体系以及塑造权力运作的各种规范构成,它包括宗族、市场等方面形成的等级组织或巢状组织类型。这些组织既包括以地域为基础的有强制义务的团体(如某些庙会),又有自愿组成的联合体(如水会和商会)。文化网络还包括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如血缘关系、庇护人与被庇护人、传教者与信徒等关系”[25]。他进一步指出,文化网络是权威存在和施展的基础。任何追求公共目标的个人和集团都必须在这一网络中活动,正是文化网络,而不是地理区域或其他特别的等级组织构成了乡村社会及其政治的参照坐标和活动范围。

所有这些尝试无疑是研究方法论上的完善。归湖这一区域提供了一个信仰、宗族和村落互动的个案。归湖各村的姓氏与信仰的关系是如何相处的呢?虽然归湖各大姓氏,以及大姓与小姓之间存在着矛盾,但从游神次序的形成看村落之间是整合得很好的。

综合上述的分析发现这一区域游神次序的形成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各村都有自己的神庙,庙里除主神外还有其他次要的神,在归湖并无统一的神明,因此无论是祭祀圈理论还是信仰圈理论都不足以解释这一现象。二是庙与一定的姓氏和村落相关,庙虽然是村庙,但并不是所有村民都可以参与祭拜;也不限于本村范围内的村民祭拜。三是游神赛会是以姓氏为单位来排序的,小姓(人口少)不能单独占一天,而只能依附大姓。四是轮流表中的村并不全属现在的归湖镇,说明不是行政的因素,而是地理空间分布的原因。

游神赛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是显示各村各大姓的实力,通过游神的规模、奢侈的程度和观看人数的多少来比较;二是村落之间互动的需要,一到游神时,不同村的亲戚朋友相互串门、宴请,未婚的青年男女也有了交往的机会;三是经济的功能,游神时往往与集市、借贷、赌博等相连在一起;四是村民内部团结的需要,游神时节外面做工的人一般都回来;五是乡村的一种娱乐形式,游神伴有潮州锣鼓、音乐、化装游行、和戏剧表演。如果从整个社区的角度看,游神具有整合村落社区和更大社区的文化的功能。

由上述可见,归湖的神明信仰难以用“信仰圈”的范式来解释,因为在归湖之内并无统一的神明信仰圈。如果从祭祀圈概念来看,每个神有其自身的祭祀圈,并无某一祭祀圈与归湖相重叠。而施坚雅的理论对此有相当的解释力。

我们假定归湖的葫芦墟是一个标准集镇,游神次序圈表明信仰、人际网络和姓氏的活动是以葫芦墟为中心的。同时,归湖的葫芦墟作为行政的中心,除了沿袭历史传统外,更为强化了经济的功能。镇所在地建立起金融和税收的机构,建立起农贸市场,这样自然成为资金流通和农产品的集散地。

总之,乡村社会的村落社区并非孤立和自给自足的,在一定区域内的村落之间的互动是多方面的,整合的力量是多元的,这包括政治的、信仰的、经济的和其他的因素,同时还受到一定的地理条件的限制。正是这种复杂性,使得任何一种单一的研究范式都难以解释乡村社会。笔者以为祭祀圈理论提供了将信仰与区域结合的研究范式,突破了宗族范式的局限性;而市场理论则有利于解释村落之间互动,以及村落与更大区域间的联系;而文化网络则使我们看到乡村社会各类组织的互动以及国家与地方权力的互动。最后,如何将这些研究范式整合起来探讨中国乡村社会,是笔者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注释:

①冈田谦日文原文为《台湾北部村落に於ける祭祀圈》,刊于《日本社会学年报》第五卷。转引于林美容.由祭祀圈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62,54页

②此为刘枝万在南港中研院民族学所《南投县寺庙与祭祀圈之研究》演讲稿,未刊行。转引自林美容《乡土史与村庄史——人类学者看地方》,台北:台原出版社,2000,111页。

③施振民将祭祀圈也称为religious sphere,sphere不仅指一个领域,也有球的意思,反映了一种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本文采用施振民对祭祀圈的英文称呼。

④本节主要参考拙作《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第9章和第12章,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

⑤据凤凰村村民讲,龙溪的陈姓原住在凤凰村的菜园尾,福灵古庙的创建有陈氏宗族。后因戴氏宗族的兴起,“抢了陈姓的风水”,所以搬到龙溪;在龙溪创建的庙是从福灵古庙分香的,所以陈姓至今还参加凤凰村的游神活动,也来福灵古庙祭拜。

参考文献:

[1]William Skinner,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3~43.195~228.363~399.1964~1965.

[2]Maurice Freedma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 China,London: Athlone Press,1958;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 Athlone Press,1966

[3]许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组织[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3,(36).

[4]施振民.祭祀圈与社会组织——彰化平原聚落发展模式的探讨[J].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1973,(36).

[5]许嘉明.祭祀圈之于居台汉人社会的独特性[J].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1,(6).

[6]温振华.清代一个台湾乡村宗教组织的演变[J].史联杂志,1980,(91~107).

[7]林美容.由祭祀圈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62:53~114.

[8]黄应贵.近六年来台湾地区出版人类学论著选介[J]..汉学研究通讯,1984,(4):232.

[9]林美容.祭祀圈与地方社会,导言[M].台北:博物文化事业出版社,2008.

[10]郑振满.神庙祭典与社区发展模式[J].史林,1995,(1);神庙祭典与社区空间秩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证[A]//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11]陈春声.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潮州民间神信仰的象征与历史意义[J].史学月刊,2001,(1);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J].清史研究,1999,(2).

[12]张珣,江灿腾.当代台湾宗教研究导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495.

[13]刘永华.文化传统的创造与社区的变迁——关于龙岩适中兰盆胜会的考察[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3).

[14][22]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5]钱杭.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6]聂家昕.山神崇拜与村落社会认同[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7]蔡志祥.传统的延续与改变——潮州澄海县隆都前美乡的游神[A]//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天恩出版社,1995.

[18]王铭铭.“小社区、大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7,(1).

[19]陈其南.清代台湾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1980,(49).

[20]庄英章.人类学与台湾区域发展史研究[C].台湾史迹源流研究会,1992.

[21]M.Freaman: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ntheastern China,The Athlone Press,London,1958;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New York:Humanities Press,1966.

[23]G.William Skinner,1964-1965,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3~34.195~228.36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