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人知识管理方法

个人知识管理方法

时间:2023-08-09 17:3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人知识管理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个人知识管理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社会 管理工具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它把个人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以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系统规划和组织,有计划地建立起个人专业知识体系,从而可以持续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工作竞争力。

一、个人知识管理及其重要意义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念、方法论在个体中的应用。它需要收集、分类、存储、检索个人知识,是一种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方法。

    Dorsey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做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Frand和Hixon认为:“它是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我们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Skyixne认为: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制定一个(知识)获取战略;设定信息的优先级,确定哪些信息可以丢弃,哪些信息可以收取;确定如何和何时处理信息;为需要归档和保存的知识建立规范;创建个人的文件系统,可以兼顾(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其他知识活动;为不同用途建立信息目录(书签)和索引;经常评估/评价所存储信息和目录的价值。

    综上所述,个人知识管理是用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帮助个人有效地管理信息,是把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且将成为个人知识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框架,它那些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系统利用的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它注重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利用和评价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知识收集、整理、应用习惯

    随着所需管理知识资源内容的增多和类型的复杂,有计划地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系统地收集、加工、整理相关的专业知识资源,选取改变物质世界的知识,挖掘因做某事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技术、技巧和能力方面的知识,可以养成收集、分类、整理、加工和应用知识的良好习惯,使个人知识网络更加科学化、条理化。

    2.有利于提高个人工作绩效

    充分利用信息资料库,快速搜索专家、专业机构、服务机构和资讯网站等个人知识网络,“知道谁能做的知识”和“知道哪里有的知识”,让思维得到最大的连续性,有效地提取、组织、利用所需专业知识资源,可以提高实际工作技能,提高个人实际工作的绩效。

    3.有利于提升个人专业知识和竞争力

    通过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源,对个人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并对自己的重要知识行为、活动进行记录,有利于个人更好地认识、运用事物的规律、原理等知识,掌握“是什么的知识”和“为什么的知识”,帮助个人有效地运用个人拥有的经验知识实现可持续性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升自己个人价值和竞争力。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

    在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会涉及个人知识的获取、组织、加工、交流、评估、创新等。

    以下几种个人知识管理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习者高效率地整合自己的知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1.检索信息的方法

    检索信息时,首先要确定个人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技巧。在个人知识管理中,检索信息的技巧既包括技术要求很低的提问和倾听回答的技巧,也包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的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数据库查找信息的技巧。为充分掌握检索信息的技巧,个人有必要掌握搜索的概念、布尔逻辑等搜索的技能。

    2.评佑信息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指个人可以判断信息的质量,而且指个人必须能判断这种信息与自己遇到问题的相关程度。评估主要从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及相关支持等方面来进行。可信度一般根据作者的可信度、质量保证依据、元信息等来判定。准确度可从时间界限、综合全面性、信息面向的对象及其使用目的、合理性等方面来确定。相关支持则是指信息文本的索引目录、参考文献等。

    3.组织信息的方法

    组织信息需要过滤无用和相关度不大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存储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有效组织信息的原则是:无论环境怎样,组织起来的信息应该便于有效的利用。这种方法会牵涉使用不同的工具把各种信息组织起来。在手工操作的环境中,可用文件夹、抽屉和其他方法来组织信息。在现代高科技环境中,可用电子文档、数据库和网页,或者用专门的知识管理软件来组织信息。

    4.分析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分析信息的方法是建立和应用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信息间的关系。电子表格、统计软件、数据挖掘软件等提供了分析信息的方法,但在建立各种分析软件模型的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5.表达信息的方法

    通过表达信息,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个人知识在交流、共享中得到升华。信息的表达,无论是通过PowerPoint、网站还是通过文本,大部分工作应该围绕如何让他人理解、记忆、能与自己互动等来进行。  

6.保证信息的安全

    保证信息的安全涉及开发与应用各种保证信息的秘密、质量和安全存储的方法和技巧。常用的密码管理、备份、档案管理都是保证信息安全常用的方法。

    7.信息协同的方法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23.31

1.0概念

PKM即 “个人知识管理”,是英文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缩写。它指的是个人在日常活动中所进行的收集、分类、储存、查寻、检索和共享知识的一系列活动(Grundspenkis 2007) 以及这些活动如何帮助改进这个人的工作 (Wright 2005)。 它所反映的观念是,知识工作者越来越需要为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学习负责(Smedley 2009),它的出现是因为专业知识工作人员越来越需要为自己的发展和学习负责。相对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代表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知识管理方法(Pollard 2008)。人们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不同。国内学者孔德超(2003)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包含三层含义:其一,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其二,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吸取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思维和知识缺陷,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特色;其三,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再加上别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激发创新出新知识。 美国的密西根大学Paul A.Dorsey(2009)教授把他宽泛地定义为: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本文采用的定义为:它一般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

2.0背景

知识是指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它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它最初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应用于其他领域,个人知识管理也随之出现。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通过对个人知识的管理,人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信息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过程中内容的庞杂性可想而知。要想在学习过程中把词汇、短语、语法、基本句式、特殊句式等等各种碎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吸收纳入新的知识,以利于知识的复习、巩固、运用和提高,个人知识管理是一个简单高效的工具和优越的学习机制。

3.0应用

3.1 原则

简单有效原则。个人知识管理应该遵循易操作、具体、可检索、可修整的原则。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其服务于学校。如果管理本身的过程过于繁杂,占用了相当的学习时间,只能是适得其反。或者只适用于专业人士,难以掌握,那么之歌模式就难以在大范围内推广,就是失败的。因此,英语学习中的个人知识管理必须简便易于操作,具有可普及性。同时个人知识管理要具有可检索性,才能服务于学习。可修正性是说它的动态性。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个人知识管理的知识内容可进行阶段性更新。这会在下面的部分进一步阐述。

3.2 工具

Bruce Marsland曾经写了一本有关教学方法的书Lessons from Nothing,翻译成汉语为?无辅助教学?。作者在前言中明确说明这本书是为办学条件有限的发展中国家的英语教师编写的。我在这里选取工具的原因有三个:首要原因也是条件。尽管我们国家正逐步实施规范化办学,办学条件也不断改善,但各地以及各个学校的办学条件不一。即使同样的学校,同一个班的学生,家庭情况也不一样。为使得这个模式更具普及性,所选取的工具一定要简单。二是不容易分散精力,三是方便。有电脑和网络固然方便简单,但是基于现实的状况,个人知识管理首要遵循的是简单、容易操作的原则,所选取的管理工具要便宜,使所用的英语学习者都用能力拥有。图1中是笔者推荐的几种活页夹,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一件即可。此外英语学习者还要平时使用的活页纸。

图1

3.3 模式

本文中的个人知识管理 “软件” 更确切的说是一本动态的笔记本,是自己编写的动态词典、语法书、作文集锦等。从字面上看,似乎这是个庞杂的工程。其实就是个薄薄的笔记本,只不过它是动态的。所谓“动态”是说,它像你的电脑程序一样,需要你阶段性地给它升级更新,以优化你的学习进程。下面给大家具体描述它的使用方法。

首先是词汇和短语。在我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新词汇是必不可少的,如,中考词汇,高考英语词汇3,500,四级词汇,雅思词汇等等。学习者经常采用的复习的方法往往是拿过词汇来就从第一个单词开始读,或者从字母A的单词开始。其结果往往是前面的单词记得很牢固,但能记到最后的,或者能坚持到字母Z的少之又少。这个问题可以借助我们这里姑且称作的“动态词典”解决。例如,我们学习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后,大部分的单词基本都能掌握了,如果我们复习这些单词的时候,每次从头开始,平均分配时间,显然不合理。我们可以给自己做个简单的检测,无需别人听写,自己就可以完成。学习者所需掌握的词汇一般基本都成列排序。我们随便拿手头的一个本子,竖着把汉语释义遮住,只看英语单词说出汉语意思。然后以同样的方法遮住英语单词,只看汉语释义在练习纸上写出英语单词。

经过这样的检测,没有掌握的单词摘抄在你的动态词典里,形式也是一边英语单词,一边汉语释义。

这样摘录的生词只包括原来词汇中你没有掌握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运用这样的摘录方式按照上面所述的方法进行高频率复习。笔者把以上这种单词的学习方式称作语言学习中单词的“批处理”,因为这种方法适合综合考试前大量词汇的集中复习。它还类似对电脑程序的扫描,对词汇漏洞进行排查,以便及时修补。

除了准备综合考试外,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机会可以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例如,除了学习的课本外,老师授课时会补充一些词汇,学习者平时做习题的过程中会遇到陌生词汇,阅读的报刊杂志里也会出现新词汇等。对有些词汇,我们当时主动或在老师的要求下从词典上查出了意思和读音,甚至有更加详细的词组和例句。但是下次遇到时对他们还是生词,还要再查,重复了劳动。根本原因在于习题中、报刊里等的词汇不利于我们复习。如果使用以上的摘录方法,并进行阶段性的学习和处理,学习者就可以在课外积累大量词汇,极大地扩充词汇量,那么令人头痛的词汇学习就再也不成问题了。学习者在摘录阅读材料中的词汇时,最好也按字母顺序,这样有利于查阅和系统的复习。

由于这些内容是以活页形式保存的,便于阶段性更新。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短语和词组的积累和学习。

第二个方面就是语法。首先把一定量的活页纸标注不同的语法范畴。例如:冠词、代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动词和动词短语、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从句、交际用语等。学习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分类方式。学习者把平时的练习和习题中遇到的有困难的单项选择题目或涉及到语法学习的句子,分门别类摘录到不同的标注下,相关的解析可摘录到活页反面。如果不够,可增加活页。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查阅相关条目及例题,不不定期进行复习。在确信已经掌握了所有收录的内容后,学习这可以重新逐条摘录新的内容。这个更新的过程可以以学期或学年为周期。

第三个方面,作文集锦。好句子的摘录可以不同话题为范畴,如:书信、人物、环境、社会、体育等等。经常大声朗读这些内容能练就地道的英语,又使学习具有针对性,提高写作技能。

这样的管理具有阶段性,同步性和动态性,即可更新性。

4.结语

目前国内外的个人知识管理更多偏向于理论的研究层次,个人成功运用的个人知识管理促进工作和学习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更多是学者们站在理论的高度上提出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建议。这也可能是由于个人知识管理是私人的知识管理,因而没有组织知识管理那样有影响力,即使有人使用了个人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知识管理,但也没有形成学术论文得以传播。

网络和电脑中都有很好的个人知识管理程序和软件,但是如果过多使用,这本身也耗时不少。因此,如何开发简便快捷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式值得各位同仁共同探讨。而如何使这种模式处于动态状态,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学习状态,以利于我们的学习,更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话题。

References:

Wright, Kirby (2005),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upporting individual knowledge worker performance",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3 (3): 156–165, doi:10.1057/palgrave.kmrp.8500061.

Grundspenkis, Janis. (2007), "Agent based approach for organization and personal knowledge modell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18 (4): 451–457, doi:10.1007/s10845-007-0052-6.

Smedley, Jo (2009), "Modelling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OR Insight 22 (4): 221–233, doi:10.1057/ori.2009.11.

第3篇

关键词:Diigo 个人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特网上的资源数量正以异常迅猛的速度逐年增长。来自《2007年度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的资料显示:2007年度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中,IP地址和域名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8%和190.4%,目前中国网页数为84.7亿个,年增长率也高达89.4%。[1]面对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如何有效地识别、获取、存储、管理这些网络信息,并使之转化成个体的隐性知识就成了一个人在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一、Diigo概述①

(一)Diigo简介

Diigo全称为“Diges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Groups and Other Stuff”,是一款能对网页信息进行注释、分类和共享的社会性软件。其最本质的创新在于使人们可以对网页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字进行高亮标识或发表评论,Diigo的这个功能使得整个网络变成一个可写、可参与、可交互的媒介。正是这一基本的特征的实现,也使得以强调交流、创造、分享为中心理念的Diigo成为人们管理网页信息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二)Diigo的主要功能

1. 强大的网页在线注释功能

Diigo最大的特色就是网页的在线注释功能。面对互联网上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用户极易迷失于大量的网络信息之中而无法记住曾经浏览过的有用资料。在查询信息的过程中所闪现的灵感和创意也难以得到及时的记录保存。针对网络用户的这些需求,通过Diigo的高亮标注功能就能得到很好的实现。虽说通过把网页添加到收藏也能起到保存信息的目的,但是利用Diigo的 Highlight and Sticky note,就可以实现在网页的任意位置高亮标注某段文字,并添加自己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或注释。通过这些简单的操作就能永久性地保存相关网页信息。在下次需要相关信息的时候,无论身处何地,只要计算机能连接因特网,你都能轻易找到曾经阅读和标注的内容。

2. 便捷的网络化书签

和其它网络书签相比,Diigo拥有更加强大的网页剪辑功能,它不但可以永久性地保存用户收集的文字、图片信息,最新的Diigo还增加了对视频和Flash的截取和收集功能。更为难得的是,你所收集、标注的信息还能通过Diigo的共享和搜索功能被其他用户所分享。

3. 独特的群组论坛

Diigo的群组论坛不但允许用户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创建讨论小组、设定组的种类和标志,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小组的讨论,用户还可以根据小组的分类或利用组搜索功能来找到感兴趣的话题,并对其进行回复。另外,Diigo还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的方式,它允许小组中的任何成员自定标志,这时群组的普通成员就和管理者一样,能高度自主地参与到论坛中,从而拥有更为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

4. 强大的查找功能

通过Diigo提供的专业化搜索工具和独特的内容搜索菜单,用户只需要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通过博客搜索、网页搜索、书签搜索、音乐搜索、新闻搜索等等12种搜索方式就可以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签信息。除全文搜索外,Diigo还为用户提供了“关键字”、“内容”搜索功能,甚至还能实现“不包含”搜索功能,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查找不包含指定关键字的文章内容。

5. 庞大的共享社区

用户之间不但可以通过Diigo的高亮和网络注释功能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还可以通过Diigo的Diigo this功能,将自己注释的网页或感兴趣的内容转变成博客的形式发表,与此同时,还可以方便地将他人的Diigo设置为网络书签从而添加到自己的博客之中。另外,2008年3月20日的最新版本Diigo3.0还为我们创建了一个经过筛选的高质量知识库,这个知识库中不仅有最近添加进来的书签,还为读者提供了符合其兴趣爱好的新闻以及个性化的资源,而且当我们在浏览一个网页时,Diigo的工具条会为我们显示该页面或网站中别人所标注过的信息,以及其它网站中的相关信息。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

从经验方面入手,Skyrme(1999)对个人知识管理的论述[2]是:“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制定一个知识获取战略;设定信息的优先级,确定哪些信息可以丢弃,哪些信息可以收取;确定如何和何时处理手上的信息;为需要归档和保存的知识建立规范;创建个人的文件系统,可以兼顾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其它知识活动;为不同用途建立信息目录书签和索引;经常评估/评价所存储信息和目录的价值。”

三、Diigo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不难看出,个体对知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实际上涉及信息的获取、评估、组织、分析、展示、共享和信息安全等七方面内容。虽说这七个方面对知识构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对个体而言,进行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个人内隐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显性化,使之成为能被广泛分享的群体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然后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加工和整理,吸收并使之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增值和个人能力的升华。(详见下图)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简单有效”原则和“经济实用”原则[4],Diigo管理互联网资源时所用到的主要功能正好可以加速“知识螺旋”中知识由隐性(显性)到显性(隐性)的相互转化,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实现个人内隐知识的显性化

知识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是指容易表达的、有物质载体的、可确知的知识,它可以通过人与人间之间正常的语言进行传播;而隐性知识是指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它存在于个人的头脑或组织的结构文化中,很难用语言进行准确描述,因此也难以实现大范围的传播。Diigo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因为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我们可以随时把有用的信息保存下来,还可以把浏览网页时闪现的灵感、创意和想法等隐性知识添加到标签库中,这使得Diigo社区中的其他成员能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从而提高知识形式转化的效率。

2. 便于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Arthur Andersen 公司将知识管理表达成[5]:KM=(P+K)S,其中,K是指组织中的知识,P是组织的成员,“+”是指技术,而S是共享。这个公式所要表达的是:“知识管理只有通过技术将人与知识结合在一起,且在共享的组织文化下才能达到乘数的效果,才能使知识创造更大的价值。”由此可见共享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共享作为Diigo的主要功能之一,它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查找功能,还可以通过“send”功能把有用的信息推荐给好友或以博客的形式进行发表;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针对感兴趣的话题创设群组论坛,以便于和其他浏览者进行交流。所以对于个人来说,只要积极参与进去,就能够在Diigo中轻而易举地接触到头脑风暴和发散思维,就可以在不断的分享和交流中创造新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在共享过程中的“螺旋式上升”。

3. 能有效建立个人在线知识库

建立个人知识库不可能也没必要像企业的知识库那样复杂。在构建的过程中,借助Diigo不但可以快速保存有用的网络资源,还能对这些收集到的资料以分门别类的形式进行存档。另外,和传统的网络资源管理方法相比,用Diigo记录的信息不但可以轻松实现社区成员间的实时在线交流,还可以在回顾和反思的时候快速检索相关的内容。总之,运用Diigo建立的个人在线知识库有助于网络资源的系统存储,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快速的检索,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4. 有利于个体进行知识管理评价

通过Diigo所标记的有用信息本身就是对学习结果的一个阶段展示。Diigo的记录功能不但清楚地记录了个人整理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历程,也可以明确地反映出个人的进步情况,这都有利于对自己的发展作出正确的认识。与此同时,通过 Diigo记录的学习体会、感想以及他人的评价信息都有益于对自己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

四、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更多体现为知识资源的竞争,作为一款全新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Diigo所体现出来的个性、高效特点都为个人信息素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注释:

① Diigo功能介绍相关的资料来自其官方网站省略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DB/OL].省略nic.省略.2008-2-12.

第4篇

【关键词】双主体学习论;远程教育;知识管理;学习力

在新的时期,远程教育的定位已不限于学历补偿教育、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还包括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最终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在这一转型与变革的过程中,远程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更新与模式转型,更体现了远程教育当下的新的历史使命:满足学习的多样化、不断延续的专业更新、技能提升等学习需求,并通过“学分积累”的“立交桥”建构更加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通过共建共享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完善共建机制。在新的知识经济背景下,远程学习者(学员)无论何时何地都面临一个不断学习的问题,都有不断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即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个体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其竞争力,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分互换”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丰富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在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比“学习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其竞争力”这一问题更紧迫、更深刻的问题是,学习者更需要在其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其学习力。这种学习力,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也可以说是信息时代有效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说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能力。二是远程教育的教学、学习、管理的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参与其中的教师、学员都需要进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获取、储存、交流、分享、运用、创新等教或学的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管理的行为。三是远程教育在建设其资源库的同时,要参与社会(公共)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活动。这种共建共享活动可以看作是远程教育要进行社会的(教育教学类)知识管理库的建设。从这一意义来说,新时期的远程教育、开放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个体与远程教育机构共同进行的知识管理活动。因此,开展远程教育,需要有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理论来指导,这是时代赋予远程教育的使命。

一、“双主体学习论”概念及其对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阐释

知识管理理论是一种关于学习知识的方法论。它既可以指导企业、组织的知识管理,也可以指导个体的知识管理。正是这一方法论,人们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关系的认识才得以更加真切,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活动中。长期以来,远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更多的被定位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推送功能,这就弱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知识管理),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也长期桎梏于传统教育的樊篱。在远程教育中,为什么要进行教学交互,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交互,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建设课程资源,如何保证、评价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人们由于缺乏对知识管理这一方法论的认识,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也使远程教育疲于“技术更新”,把远程教育的发展变革重点集中在教学资源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与多媒体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同时,远程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教育投入导致基层教学支持的弱化,理念的不足与支持的不到位等使得远程教育中的自主学习效果欠佳,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也存在着重学历轻“学习力”的应试现象,等等。正是源于对远程教育发展危机的深刻认识,笔者才有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的“双主体学习论”思考和诉求。“双主体学习论”是笔者在借鉴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远程教育的实践与反思,在《远程教育的新视角:双主体学习论》(2012)一文中提出来的:“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学生都是学习者(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先学’与‘后学’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学习目标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习力的过程。”对此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习力,是“双主体学习论”的核心概念,也是“双主体学习论”对师生的共同要求: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并完成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学生的学,是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并完成学习的任务,实现顺利完成学业的目标。第二,与传统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不同的是,“双主体学习论”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管理活动的主体,而不是教的主导与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活动有一个教与学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而“双主体学习论”则把教学活动构建为知识的获取、传播、共享、创新与应用的交互的知识管理过程,师生是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的主体;传统教学活动强调“教”的权威、知识的权威,“双主体学习论”强调的是平等交互(共享、传播)下的创新与应用,尊重知识的权威,更看重基于知识与信息交互的知识管理与创新。第三,“双主体学习论”把教学活动阐释为师生共同进行的知识管理活动,而不是简单的个人知识管理活动,因此,它的基点是师生这个教学组织系统的知识管理活动。“双主体学习论”的提出,首先解决了人们对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认识与定位问题,即教师、学生都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来进行学习和知识管理的,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其知识管理的能力,即学习力。它认为远程教育不是简单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资源推送与学习支持(交互);它强调教师与学生要培养一种具有“知识管理”方法论意义的学习力,达到具有教学相长意义的互生共进效果,实现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学习行为的培养,同时也完成其各自的学习任务。其次,它对教师在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新的角色定位———学习者(先行的),这就为教师的工作提出了知识管理的要求。即教师在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既需要专业知识的深化学习与巩固,科研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还需要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方法论的认识深化。再次,“双主体学习论”既是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审视,包括教学认识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创新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的一种尝试。交互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习支持服务,然而对交互本身的认识还局限于传统教学过程的有限认识,如知识答疑、资源与方法支持、情感支持等。因此,在“双主体学习论”的视域下,远程教学的交互包括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内容与信息渠道的交互,以主体为中心的背景信息与学习的策略、方法的交互,以远程教学平台为中心的资源数据的存储与分析的交互,并共同构成师生知识管理活动的生态圈。最后,它把教师的教学行为,看作是一种先行的知识管理行为,虽然其理论、知识是显性的,但具体到教师个体,因其知识内化与外显的方式不一样而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特色),但通过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分解,就在内容与方法上都易于让学生理解、接受,这种突出知识内化过程的教学方法也是“可汗学院”课程(微课)的成功之处。当下许多大学的网上课程,不过是把教授上课的过程摄制下来,强调“教”的引导,而可汗的教学视频,则突出知识的转换与管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学习先行者的“分享模式”比传统的主客体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学习后行者)学习活动的内化理解。如果说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那么大学、继续教育阶段的远程教育,其重点则是培养师生掌握、管理、创新与应用知识的知识管理意识与方法。

二、远程教育中的知识管理活动分析

“双主体学习论”是基于人们应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的一种继续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用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力”。如何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来分析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管理呢?笔者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探讨:一是教师层面,即学习先行者的学习;二是师生交互的层面,即对知识的“分享模式”;三是学生层面,即学习后行者的学习。1远程教育中教师的知识管理远程教育的教师同样面临教师专业化建设、学科建设的问题。不同的是,远程教育的教师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由教育技术支撑的特殊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能力就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此种能力的认识只限于其工具性层面,还没有达到方法论的层面,没有把这种利用工具的能力作为其学习工作的能力进行认真对待。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本质上也是知识分子,那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关键的生存能力的就是知识管理的学习力,即“双主体学习论”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首先是学习者,继而才是分享者。而教师这种学习力的培养,则涉及到其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和教学工作的管理过程,见表1。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师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需要掌握的有新的知识点(包括在层次与范围上的突破),新个案的实践方式,或者是新的知识组合方式,新的信息技术,新的知识渠道,等等。不可否认,长期的教学实践会不断夯实其专业知识的基础,但要有一个质的提升往往需要一个新认识、新方法、新结构等的突破,而新时期知识的不断推陈出新,也是其学习的压力所在。教师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需求等方面的内容。如教学内容的新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大纲的新要求、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情况反馈出来的新的教学需求等。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科研过程是一个合作活动,而了解合作者的研究背景信息则是开展项目研究合作的重要前提;科研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前提就是要把握问题研究的现状与不足,通过理论借鉴、新方法实验寻求新的突破口。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过程:教师分为专业教师和管理岗位的兼职教师,因此其管理活动包括一般的课程教学管理和管理岗位的管理职责。管理效率的高低在于其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是否适合其管理任务,提高管理效率就主要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以上对教师四个活动类别知识管理内容主要分析的是显性知识的学习,而其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中的隐性知识,则需要通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合作交流、研究讨论等社会化活动进行强化。2远程教育中师生交互的“分享模式”知识管理并非单纯的关于知识学习的方法论,而是包括学习中的获取、储存、分享、交流、运用、创新的方法论,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方法论。通常我们认为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交互,就是教学活动中的答疑互动、讨论互动、研究互动、信息互动等显互。而“双主体学习论”把师生放在学习的同一起点,通过对知识点的分享、讨论、创新来进行理解、掌握与发展应用知识。在这个分享的交互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双方的知识背景、理解角度和把握程度会有一个更深的理解,这个理解基础就是双方共识所在,只要双方共同达到了这一平衡点,关于知识的师生对话就更具建构性、创新性和持续性。在远程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分享、交互除了专业课程的内容,还需要有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就涉及到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信息的认识与把握方法,知识管理的原理与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电脑、互联网、手机移动网络不断普及,使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有相当的信息技术能力,但这些能力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的整合与指导下,才能转化、培养成进行知识管理的学习力。具体来说,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师生交互的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分享交流、基于专业课程的个人知识管理方法的分享交流,与学习相关的重要信息及信息渠道的分享和学员的反馈(学习需求、学习效果、有效教学模式的建构),甚至还包括师生共同开展课程教学资源的交互式建构。3远程教育中学生的知识管理在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管理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动分享及其引导下进行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是远程教育的第一目标。因此学生知识管理的内容,首先就是学习关于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模式。知识管理的知识,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首要部分,因此它既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知识、信息的学以致用,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也是远程学习的工具性知识。而当下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甚至没有专门的关于指导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课程,或者只有一般的针对远程学习平台的应用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主学习所能获得的远程教学支持弱化了很多。再次,专业课程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不是所有的专业知识都需要进行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学生主要向学习的“先行者”学习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效果检验与选择,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法,形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力。远程教育中的学生,主要通过向教师的学习模式进行模仿借鉴、讨论交流,与同学的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等交互活动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其学习力的培养。

三、远程教育知识管理模型的建构与思考

1建构

“双主体学习论”为我们明晰了远程教育活动的性质———知识管理,主体———教师与学生。即这两类学习主体之间存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三个层面的知识管理活动。通过对远程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三个方面的知识管理论述,以知识管理理论为方法论基础,以“双主体学习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远程教育的认识论基础,笔者提出了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的模型,见图1。在这一模型中,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交互、传播、共享、创新与应用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的知识与信息的分享交互活动中:A.教师知识管理平台、B.教学交互平台、C.学生交互平台(学生知识管理的实践平台)。这三个层面,两个学习群体(教师与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并以其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学习任务与研究活动为实践载体来开展的。通过这一模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活动本质,及其内在的方法策略。在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双主体学习论”中知识与方法的同一性关系:在学习知识中掌握知识管理的方法,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培养其学习力,以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开放教育的真正本质:远程教育的目的超越了继续教育的阶段性目标。而这种超越就彰显在学习力的培养上,彰显在学习者的培养上,彰显在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学习者”所做出的贡献上。

2思考

在远程教育的知识管理模型框架下,我们对开展远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建设教学管理平台和教学资源等提出以下四点思考:(1)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促进远程教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也是其发展的优势,因为相对传统教育的教师,远程教育的教师更具有知识管理的技术环境、工作环境。因此,无论是时展的需要,还是职业发展的需要,远程教育的教师首先就需要普及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强化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及其学习能力。(2)强化远程教育中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教学。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管理理论一般有知识管理基础、个人知识管理,同时,对知识管理工具的运用也要进行重点指导,如知识管理的MindManager、PKM2.0,知识获取的百度文库、百科、新浪共享,知识保存的Evernote、麦库、有道笔记本,知识分享的Blog、Twitter、微博、豆瓣、wiki,文件检索整理的Everything、Totalcommander。通过对知识管理的理论学习、方法指导与实践练习,在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同时,利用这些理念、方法,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引导,形成专业课程教学的由信息渠道、知识库、分享交流渠道等构成的知识管理分享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以知识管理的方法论为基础,以知识管理的工具为技术支撑,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最终达到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培养、提升其学习力,真正实现继续教育的目的。(3)对传统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平台进行系统的结构性调整。结构性调整的内容包括教师知识管理平台、教学交互平台,这两个平台以下面两个信息库为基础:教师信息库(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学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继续学习等信息)、学生信息库(包括学历背景、就业背景、专业课程背景、学习条件、学习时间等信息)。教师知识管理平台除了一般意义的知识管理,因为其涉及到教师最新的基本信息、学习信息、研究信息等,也可以增加人事管理、科研管理的功能;教学交互平台也可以增加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的功能。当前,教学交互平台资源的丰富性(内容建设)已经不是什么瓶颈问题,关键在于平台功能拓展、交互延伸与数据的储存分析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因此,这两个平台最重要的还应有一个知识库建设和分享交流的功能:教师知识管理平台的知识库包括专业理论前沿与热点、教学课件、教学模式与经验、典型或优秀案例分享,科研论文、科研模式与经验、典型或优秀案例分享,管理模式与经验、教学管理的程序性知识,以及教学管理的政策性文件分享等;教学交互平台的知识库包括知识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分享,教师的重难点解析与学生的疑难点解答、课程案例分享,还有代表性的教学指导日志等。其中,平台应具有开放性、建构,可以根据实践需要进行再建构。(4)利用知识管理理论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双主体学习论”强调在分享知识中交互、创新,我们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就需要有分享的主题、解构的方法、创新的方向等。“双主体学习论”强调知识与方法的统一,这就为我们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保证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独立性,即保持专业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不能因为分享交互而杂乱无章、毫无体系;二是以重难点知识的分享交互为载体,在分享、传播、创新的过程中融合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三是把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统一为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过程,只有融合了师生“分享认识”的教学资源(知识素材)才更具有储存分享传播的价值,才更具有创新的潜质。

四、结束语

教与学的最高境界都是乐在其中。在“双主体学习论”视域下的远程教学,由于知识管理理念与方法的介入,就会出现:当教师发现自己的学习理念、方法与学习模式可以供学生分享,平常的工作日志、经验总结、研究论文可被同事借鉴分享引用,或者从其他同事那共享来的日志、经验等也非常受用时,当学生发现自己有了学习方法的认识和学习目的,与老师同学间的交流、分享如此受益,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设了不小的知识库,还有不断建设积累下去的欲望时,基于对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认识与应用,师生就会把学习与交互的每一个环节转换成了对于知识的理解转换、存储编码、显性化分享和创新应用等可视化、可操作、充满惊奇与快乐的旅程,并乐此不疲。

作者:李兵 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兵.远程教育的新视角:双主体学习论[J].继续教育,2012,(8).

[2]田志刚.你的知识需要管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易凌峰,朱景琪.知识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第5篇

柯平教授认为,知识管理学是关于知识管理理论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其主要内容有[9]:①理论知识管理学(包括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发展研究和知识管理学科体系);②应用知识管理学(包括知识管理方法论、技术和系统研究);③专门知识管理学(包括企业、政府和公共知识管理学等)。人类迈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化加速发展,图书情报学终于从以文献、信息为中心走向以知识为中心,呈现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势。知识管理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它需要凭借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实现其功能,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工具。[10]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大规模的知识存储、快速的知识传输成为可能。[11]图书馆正是在技术取得突破进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支撑知识管理的技术设施,才使文献信息知识资源的建设过程与知识生产、传播、扩散、应用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水平,也为图书馆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保证。

2知识管理学科来源研究

2.1哲学上关于知识的认知在西方哲学中,对知识的追求充满了怀疑主义,这使得很多哲学家寻求有助于他们建立不容怀疑知识的终极真理方法。柏拉图把知识定义为经过实证的正确的知识。从德国的康德和黑格尔开始,认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包括主观感受和理性推导两个方面,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和适应的过程。[13]哲学认为,知识的本质在于它从社会实践中来,正确可靠的知识能科学地反映客观事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2.2经济学关于知识和知识管理的讨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每个经济主体都拥有独特的知识并强调组合显性知识的重要性,比如新出现的产品、生产方法、材料、市场和组织等都是源于知识新的“组合”,他关注的是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变化过程。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退到第二位,信息作为经济资源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信息就是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发现,世界经济的竞争、经济全球化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理念重放光芒;在后工业社会,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直接放到生产体系中考虑”。[15]1995年,美国许多企业的无形资产比例已经高达50%~60%,体现于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中的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已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力量”,知识积累导致技术变革,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动力。[11]20世纪90年代,现代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将知识视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知识管理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2.3经济管理学的知识解释管理是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活动,自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20世纪20~60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40~80年代的“管理丛林”,到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阶段,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管理革命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力量,这凝结了无数管理实践者与理论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恩格斯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是由生产决定的”,社会需求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学大师PeterF.Drucker首次提出知识管理这一重大概念,80年代以后陆续发表大量相关论文,对知识管理做出了开拓性工作。1988年,他发表《新型组织的出现》,认为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17]1999年,波士顿大学信息管理学家T.H.Davenport出版《营运知识》,标志着知识管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末,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知识经济理论日益成熟,并渗透到企业管理中,使企业管理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出现了第五代管理思想,即知识管理。因此,知识管理是时代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5]从思想角度看,当代知识管理有许多渊源,比如抽象性的哲学思考,以及特定工作场所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所引发的某些具体思考。总之,人们在试图揭示社会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20世纪管理界种种提高效率的努力,都构成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渊源。

3知识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3.1学科定位笔者通过万方数据库,以“知识管理学”为题名,“概念”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987~2011年学术论文140篇,外文文献48篇;通过EBSCO数据库,以“knowledgemanagementscience”为题名,“concept”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987~2011年国外研究文献39篇。这些论文涉及图书情报、管理、制造业、工程、医学、数学、计算机等众多领域。可见,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调查发现,大量的知识管理教育研究项目首先源于图书情报学或信息管理,其次是计算机或工程,商业和管理。集合的课程、宽泛的知识管理技巧和资产清楚地表明了知识管理教育的多学科性。[18]这也与邱均平教授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即知识管理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对信息管理及其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今后一段时期,信息与知识管理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续以图书馆和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3.2研究对象从一门独立学科的视角来看待知识管理,整合各个学科优秀学者各有特色的理论和技术,柯平教授提出知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个人和社会的知识过程的学科,在此,知识过程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知识的产生、组织、传播、共享、创新以及知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知识管理绩效评估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文化、制度等手段同样重要;同时他还提出了由知识治理、战略知识管理和一般知识管理组成的三层次知识管理学学科体系框架。5案例分析众多企业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如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等,它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知识管理项目必须取得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甚至由他们直接主持推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较为成功地实施了知识管理,其主要措施如下。(1)选拔人员。中国海油以年轻化、知识化为宗旨规范干部选拔标准,1999年以来,共提拔近100名较年轻、本科以上学历干部,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干部交流,每年选拔5~10名中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外攻读MBA。(2)学习型文化。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形成了学习型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使其敢于承担风险又善于驾驭风险,始终保持创新的热情,勇于超越现状。(3)科学管理。在管理上,制度成为企业运行的根本法则,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制度、科学严格的决策制度、经济有效的用工制度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点。2001年,在财政部对中直系统资产总额超百亿的62家企业的绩效评价中,中国海油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均为第一,被亚洲权威金融及投资管理杂志Asiamoney评为“2001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公司”。

可见,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决定因素在于:以知识为核心,以人为本;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知识管理具体解决方案;与特定业务流程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处于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的过渡阶段,实际案例不多。

4知识管理学的研究趋势和现实覆盖力

第6篇

竞争战略与企业抉择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收获以下几方面:

一、明白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应全面的了解国家经济形势政策,在此大环境下,再去经营、去发展,才能让企业前途有所保障;

二、明确企业战略就是企业大的发展方向,是企业的宪法,企业怎样发展战略说了算,战略一经确定,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战术,但不能偏离战略方向,任何总经理职位的更换,都必须遵守企业原定的战略目标,而不能因人员更换去改变;

三、明确企业战略制定的思路及方法:自己的企业现处于什么状态,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目标是怎样的及如何去实现企业的目标,让自己今后的工作在战略方向制定上,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及方向;

四、根据企业战略选择的方法,结合自己所在公司的情况,能清晰公司业务竞争战略应选择的方向,具备为公司提供初步业务竞争战略方案的能力;

五、通过"现代企业管理"的学习,更加清晰明确管理的含义及责任,管理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明确什么是"硬管理"、"软管理"及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到何种阶段,应怎样去抓好软硬管理;

六、清晰企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各阶段应采取的管理办法,结合自己所在公司,能够找到更准确的管理方法,对今后的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方向;

七、明白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怎样处理与上级、同级、下级的管理关系及对团队带领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怎样做一个教练式的管理者,让下属在成长的同时又收获快乐,从而拥有更高的工作热情。

管理心理学与商业模式创新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收获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性格的学习,清楚各种颜色的性格特征,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根据各种颜色的性格特征,更加合理的安排工作及能更好的沟通合作,发挥性格在工作中的优势。

二、通过"管理技能提升与情压管理"学习,更好的掌握了沟通的技巧,明白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懂得怎样去有效授权及各种授权的沟通方法;明白个人情绪压力管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遇到问题时,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思维方式去面对问题,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三、"心力资本"的学习,给了自己一次心灵排毒,让自己学会感恩,拥有更平和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市场营销管理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收获如下:

"恋爱式服务课程"的学习,更加明白服务的深层含义,结合自身所处的服务行业,让自己对优质客户服务理解更上一个台阶,那就是优质的客户服务并不是你为客户解决了问题,而是你为客户提供了多少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供你的客户选择;其次,通过揭开客户需求表层的"面纱"理论的理解,能明白客户背后真正的需求,从而在工作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生产运作与供应链管理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收获如下:

一、通过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明白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最大区别就是优秀的人不犯重复性错误,对自己的行为都会定期反省,此理念自己受益匪浅,由此也养成了定期写反省录的习惯,对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性起到了很好的控制,同时此习惯也会一直坚持;

二、"专业采购谈判策略与技巧"的学习,结合自身的工作,可谓受益匪浅,之前对谈判的理解就是自己提出某一方面的条件,对方如有困难不能执行,就会想办法去说服自己顺应对方,对谈判的思路、技巧几乎没有概念,此专题的学习,不仅让自己明白谈判应具备的个人素质、心理素质及谈判的几大策略、谈判前后的准备工作等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此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对今后的谈判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让自己对谈判的理解及谈判能力更上一个台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收获如下:

一、了解各种笔迹所代表的含义及通过笔迹怎样去选人、用人,为以后的招聘工作对人的分析判断多了一个了解途径;

二、通过"企业人事体系构建"的学习,余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自己对人事体系构建的理解更加清晰,如他所言"有什么事,设什么岗,设什么岗,上什么人,上什么岗,干什么活,干什么活,给什么钱",这就是人事,简单明了,让自己今后在人事体系构建工作上方向更加明确,对今后的人事工作安排也更清晰;同时也更加明白薪酬体系的构建以及更正确的对宽度薪酬的理解和在今后工作中该怎样去运用。

国学与管理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收获如下:

一、通过国学与管理专题的学习,可以说是革新自我的很多理念及阔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对中国传统 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风水、办公选址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明白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可寻,以及这些对企业的影响。

二、通过养生专题的学习,可以说让自己受益终生,对养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回顾总结,其实养生就是做人,做企业也是做人,养生需要付出、需要坚持、需要毅力…….做企业也正如此,通过对许多养生习惯的坚持,会让自己拥有更平和、更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从而让自己工作的更快乐,生活的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