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前景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前景

时间:2023-08-09 17:33: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前景

第1篇

[中图分类号] R192.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89-01

医学影像学自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以来仅100余年的历史,影像学发展却相当迅速,尤其是近30年来,CT、MR、超声、PET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其在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而医学影像学课程建设及有关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影像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单纯以影像技术为主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培养单纯以临床诊断为主的专业诊断人才。随着影像技术及现代影像设备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介入治疗的发展和普遍应用,现代医学影像学已由原来的临床辅助检查技术转变成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第三大临床治疗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教授在报告中说,21世纪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是由以大体形态学为主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基因成像过渡。因此,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要求既有影像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也要有坚实的临床理论及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发展方向的转型对影像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改变。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技术人才和单纯的诊断人才都是不能适应现代影像学发展的需求。我校根据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的趋势及目前医院对影像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及论证,在原来的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并研究制定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的培养目的是培养集影像技术与临床诊断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1 培养目标的改变 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在医学领域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新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在医学领域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因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影像科不像上级医院有专门的影像诊断专业人才和影像技术人才,在基层医院因为人员少,往往没有区分,大都需要“双肩挑”。因此没有过硬的医学影像技术和临床诊断知识是不受欢迎的。因此新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基层医疗单位对医学影像学人才的需求的。

2 课程设置的改变 在课程设置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影像专业课影像专业见习实习”的模式,采用的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专业见习实习影像专业课影像专业见习实习”的模式。学生进校后首先学习公共基础课,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然后依次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接着下附属医院见习实习临床专业,再返校学习专业课,最后下附属医院进行专业见习实习。

从课程顺序上我们不难看出,新的培养方案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增设了一阶段的临床专业见习实习。学生接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及临床思维方式的培养,再来学习专业知识,学生们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都会有惊人的转变,理论结合临床,学起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 课时设计的改变 公共基础课基本没变,学科基础课总学时增加了三百余学时,专业课总学时增加了近两百学时,其中增加的部分主要为临床专业基础课及临床专业课,影像专业课增设了一门《医学影像图像处理》。随着PACS建设的逐步普及并与HIS、RIS的整合,影像科和整个医院的工作流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ACS建成后可逐步做到无片化和无纸化,使影像学信息非常方便地在网上传输、并进行会诊和教学病例讨论,使图像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因此增加临床专业知识及影像图像知识势在必行。

4 学位授予的改变 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技术类专业,因此学位授予的是理学学士。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医学领域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医疗专业,因此学位授予的是医学学士。授予理学学士的毕业生日后只能考取技师类执照,从事技术类工作。而授予医学学士的毕业生日后可以考取医师类执照,就业范围远远大于授予理学学士的毕业生。我校在07级的学生中就逐步开始实行这种新的专业培养方案,迄今为止,无论是就业还是招生,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的前景都要优于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三维重建;医学影像;解剖学;教学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就是指用一系列二维切片图像重建三维图像模型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技术[1]。该技术可以从二维图像中获取三维结构信息,能够提供更逼真的显示手段,能够提供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医学图像,便于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观察和分析。

三维重建技术应用数字化和可视化的方法,发现生命现象的变化规律,在诊断、手术规划及模拟仿真等方面均广泛应用,并为影像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3],因此,三维重建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了和学者们的大量研究,已出现多种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由于三维重建模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且医学影像专业的解剖学与其他科目相互渗透、相互结合[4],如果人体结构的三维模型可以用到解剖学教学中,那么教师和学生们都将获益匪浅。本文将重点介绍利用三维重建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重建,并阐述其在医学影像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Intel3处理器,1G以上内存,1024*1024分辨率,WindowsXP操作系统,人体CT影像数据,扫描层厚为0.625mm。Mimics13.0软件。

1.2 三维重建方法 采用图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13.0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利用软件的阈值设定选择拟重建部分,软件中以不同颜色显示各种拟重建结构;用图像编辑功能对图像边界进行“添加”或“擦除”操作,这样可使重建图像更准确;利用区域增长功能可对选定的结构进行图像分割,再现细小结构的形态,还可利用布尔运算可对图像进行逻辑运算。最后采用软件的三维计算功能对图像进行重建,清楚地再现不同结构的三维形态结构。

1.3 教学应用 讲授我校2011级高职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解剖学理论课时,使用三维重建软件导入重建的三维模型,对照三维模型讲授各解剖结构的形态及毗邻关节。

2 结 果

将断层影像导入Mimics13.0软件后,软件可再现水平面、矢状面及冠状面的影像。通过软件中阈值设定、图像编辑、区域增长、布尔运算及三维计算等功能对CT断层数据进行图像分割、重建,既可清楚地再现整体的三维结构,也可单独显示各器官的三维形态。在我校2011级医学影像专业解剖学教学中试用,学生普遍反应三维重建模型可以清楚显示人体的空间结构和毗邻关系,增进了学生对医学影像专业的认识,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理解了空间位置关系,提高了学习兴趣。与2010级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成绩相比,2011级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见表1。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三维重建技术运用于教学的2011级学生比2010级学生及格率,平均分均有显著提高(P

3 讨 论

3.1 各种三维重建方法的比较 李鉴轶等[5]通过三维扫描仪获得骨表面点的空间信息,并通过相应的图像拼接软件快速地建立骨外形的三维模型,它只能对骨的外形进行重建。目前普通使用的三维重建方法大多是通过CT、MRI影像进行重建。本研究采用三维图像重建软件对CT或MRI数据在普通计算机上进行图像重建,不仅可开展整体器官结构的三维重建,还可显示相邻结构,将此三维图像用于解剖学教学直观、立体。

3.2 三维重建模型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安装了适当的图像软件后,重建的三维模型可以在普通的个人计算机上使用,可以大大方便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对老师而言,首先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解剖理论课的教学,各解剖结构一目了然,不用再辛苦而且枯燥地描述各解剖结构的空间位置,使枯燥难懂的断层解剖学变得形象易懂。培养了学生立体、空间的医学影像专业解剖思维,从而达到了全面、多方位理解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田捷,包尚联,周明全.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M].2003:117-158.

[2] Jin Seo Parka,Yong Wook Junga,Jun Won Lee,et a1.Genera-ting usefu1 images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from the VisibleKorean 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2008,3(92):257-266.

[3] 饶利兵,侯发忠,谢正兰,等.医学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8(2):55-57.

第3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教学;辅助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008-02

现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固有的师资力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这就需要教辅人员积极参与到影像学的教学工作中,辅助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以推动医学影像学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到影像学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有影像专业的技术辅助人员对医学教学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导和帮助,协调教师的课时安排,整理教学档案,加强教辅人员和医学教师的相互协作,充分发挥教辅人员在教师、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从而促进医学影像学教学的顺利实施。

一、教辅人员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服务作用

对于教辅人员而言,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教学服务作用,教辅人员需要服务于影像学学科的教师和学生,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个性化服务,尤其是为影像学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辅助服务。影像学作为一种具有高端技术含量的医学学科,需要大量的先进教学仪器,这就需要教辅人员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先进知识,掌握各项医学仪器的操作方法,一方面做好日常的仪器保养与维护,另一方面辅助教师使用仪器教学。同时对于教师来说,一些课程安排、课前准备等都需要教辅人员的服务和认真安排。可见,教辅人员对于教师和学生教学有着重要的服务作用。

(二)桥梁作用

教辅人员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服务,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将校领导分配的工作进行传达和执行,也是校管理部门与教师教学顺利进行的桥梁。一方面教辅人员可以积极地传达校领导部门的各项教学任务,能够积极地参与和接触高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对于教学信息的沟通有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在服务教师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教辅人员还承担着调整课时安排、拟定教学计划等方面的工作,能够为教师教学减轻负担,可见教辅人员的桥梁作用不可忽视。

(三)协调作用

作为教辅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由于教辅人员接触的教学工作复杂、繁琐,因此,教辅人员大都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以配合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协调教师之间课时安排。当教师需要调整课程安排时,需要教辅人员及时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进行课时调整,避免课时冲突;其次,协调教学突发状况。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仪器故障问题,这时教辅人员便可以对教学仪器进行初步的检查,并通知维修人员,协助任课教师解决教学仪器故障问题,稳定课堂氛围,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可见教辅人员在医学教学中的协调作用十分重要。

二、发挥教辅人员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作用的对策

(一)加强沟通能力

1.加强与学科教师的沟通。首先,充分了解不同教师的性格,针对不同性格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沟通,促进与教师之间的语言交流与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合作关系;其次,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学科教师进行授课过程中,及时发现教师需要帮助的时间点,做好教学配合工作;再次,传达教学任务。对于学校传达的一些教学任务,及时告知相应的任课教师,并协助任课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另外,还要处理好教师的日常教学琐事,例如,课前准备、学生档案整理、课时提醒、教学设施检查等基础工作。

2.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首先,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其次,关心学生身心发展;再次,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对于学校组织的一些学生活动,积极地组织和参与,在参与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总之,只有不断加强教辅人员的沟通能力,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辅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充分发挥其良好的教学作用。

(二)重视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

1.教学任务管理。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临床教学、实习带教等,尤其是理论教学,只有加强影像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这就需要教辅人员做好日常的课堂协调工作,协调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准备、课时编排,辅助任课教师及时完成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将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整理和汇总,辅助教师完成学生的作业阅览,并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整理,辅助教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教辅人员对于上级传达的教学任务,必须准确无误地传达,避免传达错误,并将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汇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2.教学档案管理。对于影像学来说,日常教学所需的资料相对较多,不仅需要整理大量的课前纸质资料,还要整理相关影像资料,这就需要教辅人员及r地整理教学档案,避免教学资料丢失,同时将影像学中经常使用的电子文档进行集中整理,以便教师查阅和授课。具体到教辅人员的实际工作中,不仅要能够妥善管理教学档案,还要对一些重点资料进行加密保存、备份,建立学科档案;另外,对于日常教学的各类档案,进行细致的分类,避免资料混乱不易查找,将繁琐的工作细致化。

3.做好辅助教学工作。教辅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充分做好任课教师的辅助教学工作,一方面要不断地提高教辅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仪器操作技巧,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促使工作与学习协调发展,避免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影响教辅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教辅人员的临床带教工作。在现代化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中,临床带教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这就需要教辅人员积极投入到临床带教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临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理,并将教师的反馈及时传达给学生,弥补学生实践学习中的不足。同时,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各个科室之间的相互沟通,完善自身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的教辅工作中。

(三)树立创新教学理念

在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中,教辅人员已经成为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教辅人员的教学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对于教辅人员而言,需要根据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新型影像仪器的基础操作和日常维护,帮助任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堂配合,做好教师的协助工作;与此同时,转变传统盲目听从任课教师的工作模式,积极地参与到任课教师的教学互动中,通过日常对学生的了解情况,为任课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意见,避免盲目听从,重新定位教辅人员岗位职责,积极投身到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活动中,发挥重大作用。

三、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教辅人员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而且随着先进影像学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需要教辅人员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做好教师的辅助工作,帮助教师协调课时安排、准备课堂资料、整理教学档案等繁琐事项。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教辅人员的协调、桥梁、服务的作用,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教学素质,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投身到医学影像学的实践教学工作为基础,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促进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赵宇,施海彬,陈文,钟珊,邹伶俐.医学影像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前景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6).

[2]赵宇,施海彬,等.医学影像学网络学习平台的实验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7).

[3]余建明.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17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Z].2009.

[4]刘国浩,杨娜.关于促进和加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09).

[5]张椿,郑成兵,高加蓉,黄春基.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进展[J].医院管理杂志,2014,(07).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Teaching Auxiliary Staff in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ZHAO Yu,ZHU Yin-su,LI Da-peng,LIU Wei,LIU Xi-sheng,SHI Hai-bin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29,China)

第4篇

关键词 医学电子学;影像专业;课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79-02

医学电子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电子仪器和电子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医学工作者、医学生学习一些电子学的基本知识的要求日益迫切,医学电子学作为医学院校影像专业本科生选修课或必修课的需求也成为必然。

医学电子学是学习后续医学影像设备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然而,现今医学院校的学生对本课程的地位认识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加之他们数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医学电子学课程有很大的难度,呈现出学习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的特点[1]。本文针对医学电子学课程和医学院校学生的特点,对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医学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办法。

1 医学电子学的课程特点

医学电子学作为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特点,开设医学电子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并能正确使用现代医用电子仪器,同时会用电子学知识和方法思考和解决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医学电子学涵盖内容广泛,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电子学课程。另外,在较短的学时情况下,让数理基础较弱的医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摒弃以往教学内容过深过广,而学生却始终没有深入到课程当中的教学模式,结合影像专业的需要,对医学电子学的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

2 医学电子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就目前全国各医学院校来看,医学电子学大多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各方面条件配备都相当有限[2]。本来医学生的数理基础弱,他们学习这门课程就比较困难,再加上大多数学生认为选修课没有什么用,导致课堂上认真听课的学生少之又少。即使有实验条件,目前所开设的实验项目与影像专业实际需要相差较远,很难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

2)理论教学偏难。医学电子学教程内容涵盖广泛,在医学院校,教授此门课程的教师多数是物理相关专业,授课教师习惯按理工科的讲课方法,注重理论推导,但是作为医学生很难理解相关的电路理论,造成学生本来想好好学习医学电子学,却没办法听懂,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兴趣。

3)实验教学与影像专业实际需要相差较远。长期以来,医学电子学的实验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多年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与当今飞速发展的前沿科学新理论、新技术严重脱节,陈旧落后的实验教学设备,沿袭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更是远远跟不上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3]。

4)多媒体课件内容陈旧,缺乏学科针对性。幻灯片上文字材料太多,公式推导复杂繁琐,信息量过大且重点不突出,即使结合几张有限的静态图像,授课也基本上是对着电子屏幕照本宣科。并且幻灯片的内容局限于教材,关于电子技术在医学上应用的内容不多,各种单元电路在现代医疗仪器中具体应用的例子较少,新技术等前沿知识涉及的更少[4]。

3 结合学生特点提出改革措施

3.1 精选教学内容

新疆医科大学民族同学较多,他们普遍数理基础差,有些学生语言还有一定困难,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弱,由于基础跟不上,因此大多数学生对医学电子学不感兴趣。针对以上情况以及医学电子学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首先补充学生的电路基础知识,再介绍电子技术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强调各种单元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及性能指标;以分立元件电路为基础,介绍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既然学生的数理基础弱,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求复杂的数学推导,重点定性分析讲解[5]。另外,教材中包含了不少电子技术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电路,教师应该把单元电路在医疗仪器中的具体应用重点讲解。如数据转换电路,它是一种与微机直接接口的,集A/D和D/A转换、光电隔离一体的转换电路,在医学成像系统中应用广泛。

3.2 合理设置实验内容

电子技术本身是一门应用技术,医学电子学主要是将电子技术应用于医学临床诊疗,考虑到影像专业相关课程的需要,实验项目既要与医学影像相结合,又要不同于理工科的电子技术。因此,合理设置实验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重要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电子元件器的认识,万用电表、双踪示波器、信号源、频率计、毫伏表等的使用。另外选取与医学专业相结合的部分实验,像多级放大器中的直接耦合放大器,这在医学信号测量与控制中是运用最多的一种放大器[6]。通过实验,要求学生能正确操作仪表,使用仪器测量电学量,判断基本元件器的好坏。当然,随着电子及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普遍较高,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介绍电子技术在医学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和电子仪器使用技巧、用电安全及其新进展。

3.3 拓展授课教师的知识面

授课教师应广泛收集素材,注意平时积累,参考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电子学与医学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结合医学仪器介绍电子技术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处理及仪器设备中的应用,重点讲解各种单元电路在仪器中的具体应用。如生物医学信号是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微弱信号,它是由复杂的生命体发出的不稳定的自然信号,从信号本身特征、检测方式到处理技术,都不同于一般的信号。通过对生物医学信号采集系统和处理系统的介绍,使学生系统地了解采样保持电路、直流放大器和A/D与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将理论联系实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以前所学知识。将教师平时积累的信息资料,结合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编辑出一些电子学原理应用于医学和生活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医学电子学的发展趋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3.4 精心制作和设计课件

设计得是否合理是一个多媒体课件能否很好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一味地照抄、照搬教材和参考资料中的内容,一味地追求高科技的多媒体视听技术,把多媒体课件搞成大量素材展示会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7]。考虑到医学电子学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课件制作要注重整体框架结构,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切忌大量公式推导和满篇文字,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电路的组成、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最好能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在幻灯片上。要充分利用图片、电路、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资源,形象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好地诠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优化教学过程[4]。

4 结语

总之,医学电子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于教学发展的初期,课程内容结构设置比较落后,学校和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设备比较陈旧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探索教改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立平,金成,万永刚,等.医学电子学教学改革探究[J].医学信息,2010,23(9):3090-3091.

[2]朱渊,许标.医学电子学教学探讨[J].职教探索,2010(12):216-217.

[3]陈涛,王光昶,张婷,等.医学电子学基础实验教学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6):103-105.

[4]苗丽华,匡宝平.谈医学电子学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2009,11(1):70-71.

[5]李艳诚,刘俊杰,邢娟.医学电子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9):806-807.

第5篇

【摘要】从行业规模来看,国家三甲医院有1728家,二甲县级以上5000家,“十一五”规划的医疗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医院)总共是31万家。其中80%以上是个体诊所和县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在这些医疗机构拥有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中,近15%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可以预计,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将不断淘汰老旧残次医疗器械,从而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医疗机构 政策 市场分析 临床治疗

过去12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3年间增长了近12.3倍。目前,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其中2013年全年销售规模达到2120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比上一年度增长21.19%。而医药市场总规模为10372亿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占到医药总市场的20%,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可见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另外,医疗领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生产企业14928家;第二是企业规模小,2012年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总产值为1800亿元,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出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中国医械产业呈现“多、小、高、弱”的特点:第一是生产企业多,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平均每个企业产值约1200万元;第三是产品集中度高,医疗器械产品种类3500多种,平均每种产品十多个注册证。

从企业效益来看,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不管在生产还是在销售领域,集中度都比较低。2013年上半年22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收入仅为100亿元,仅占到行业总规模的5%左右。而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企业,在国内销售医疗器械的主要渠道是药店及专业的医疗器械公司。

国家的政策法规

2013年7月17日,四部委出台“医疗器械专项扶持”政策,提出医疗器械类专项是今年新实施的扶持重点,其中明确提出促进医疗器械领域新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重点支持对象包括掌握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医疗设备等。其中,2013年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发展专项将聚焦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而我公司的产品应用纤维算法模拟脑白质,其所成影像的分辨率较传统模型有显著提升,模型边缘自然完整。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2011-2015)》的总目标是,到2015年,初步建立医疗器械研发创新链,重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品质、低成本和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医疗器械产品,满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需要和临床常规诊疗需求。在产业目标上,扶持40-50家创新型高技术企业以优化产业结构,显著提升医疗器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订草案根据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高低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对高风险产品提高门槛,对低风险产品简化准入手续。”2014年3月,国家正式施行《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按该程序,对于创新型的医疗器械注册,省局20个工作日、国家局40个工作日必须作出回复,即最慢只需60个工作日即可进入最短为10个工作日的公示期。

第6篇

【关键词】 临床医学 科学技术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对各行各业所带来的改变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临床医学当中,仅仅依靠以往的图像处理技术是难以跟上时代的。[1]为此,将临床医学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多学科的交叉可以促进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并且,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就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的质量与安全,提高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学进行治疗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

一、医学图像技术研究

1.1医学图像处理技术

现代的医学图像处理技术是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当中,但是有别于以往的传统医学图像,现代的医学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确保各种病理信息的真实与客观,这是十分重要的。随着近几年在当前的医学图像处理过程中,医学的图像处理技术是需要相应的标准对图像进行分割的,在临床医学当中由于患者的病理特征不同,因此在对患者的病理部位进行图像分析的时候根据治疗的需要,是需要对图像进行分割的。根据处理对象的角度,对处理对象的整体进行分割,分割为感兴趣的区域以及其他区域,针对于某一区域的信息进行完善。因此现代的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不是简单的处理,而是可以构建起一定的神经网络和统计学模型,借助这些来实施图像的分割。

此外,随着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当中广泛使用,需要多种模式的数据加以配合,为了获得全面有效地医疗信息,在临床医学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当中图像的配准是对临床医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因为在临床医学当中对图像的处理往往是需要进入融合的阶段,而图像的配准则可以让图像的融合减少消耗的时间,可以做到准确和迅速的融合以便帮助临床医学进行判断。可以看到,图像的配准可以为图像融合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预处理技术。

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临床医学当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当中一些特殊的医学领域是需要借助计算机处理技术来进行的,通过照相机以及摄像机对图像进行拍,在现阶段的医学领域当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更加广泛地得到运用。除此之外,计算机可以为使用者带来更多的便利。计算机技术为图像拍摄提供了更为专业的镜头,这种镜头在使用过程当中可以进入人体口腔的各个部位,并且可以全角度的获取图像,因此在口腔内科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同的医学应用所需要的摄像头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临床医学当中需要专门配置一套可以插入根管内部的微型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可以在使用当中针对于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移动从而观察到患者患病部位的详细情况。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计算机技术在临床医学当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新型的技术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带来实际上的改进,但是相对而言,医疗人员的工作素质与工作能力都需要与计算机技术相匹配,也就是医疗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到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使用方法,才能够灵活使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还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处理库,这是为了让数据资料可以保留下来,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有效的方法以便于遇到相似的案例进行解决。图像软件的使用是需要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使用也需要获得患者的同意才能进行下去。[2]

三、临床医学当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在现代临床医学当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不是十分罕见的案例,目前出现了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指的是,通过现代的数字影像技术对计算机进行处理与分析,在临床诊断当中需要通过图像技术对一些原始的数据进行恢复。医生在给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通过计算机图像技术加以辅助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成功的准确率。让医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患者的病情以及病变的位置。为此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手术是可以让计算机图像技术对空间进行延伸,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实施手术的准确度以及精准度。临床医学当中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是势在必行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供更精准的图像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可以看到,临床医学当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结语:文章对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进行分析,对日后的临床医学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因此可以看到,计算机图像技术在临床医学当中的应用是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的,并对日后的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参 考 文 献

第7篇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介入超声学;微创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生物学、自然科学与工程学、医学等多专业结合的典型的交叉性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研究组织器官病变机理,并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对疾病提供诊断、治疗、预防的有效方法。不久的将来,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现有技术的不断演变、改进,新技术的发明、医疗整合及精准医疗的出现会更好的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未来医学对于操作的微创性、精准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越来越精,生物医学的发展无疑会对医学的发展展现其巨大的创造力和推动力。

1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发展

1.1微创技术

“微创技术”始终贯穿于整个医学发展,是医学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1985年由英国Payne和Wickham等最早提出了“微创操作”的概念[1]。而“微创外科”的概念是在微创概念的基础上出现的,其本质是腔镜技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实则就是对患者采用最小创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方法都归“微创技术”,如介入超声、介入放射、内镜、腔镜及微创化手术等。而这些微创技术创造、发明,都是在生物学、工程学及医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下完成的。

1.2内镜技术

我国内镜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是纤维内镜。伴随科学技术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和腔镜技术都不同程度的得到进一步发展及完善,诊疗过程也越来简便、微创化,是微创技术发展中最为全面和成熟的,如目前有更轻便的胶囊内镜等,无处不体现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

1.3腔镜技术

腔镜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自1992年我国荀祖武首次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之后,腔镜技术在国内发展迅猛,直到今天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外科领域[2],目前国际及国内更流行的有3D腹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2生物医学工程在影像及介入医学的应用

2.1影像介入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影像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透视引导下的微创技术更是发展迅猛。根据透视设备的不同,透视微创技术主要包括在X光/CT引导、超声引导和MRI引导下开展的透视微创治疗技术。而介入超声因其设备轻便、操作简便、无辐射等优点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青睐。

2.2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技术是在1895年由Haschek和Lindenthal两位教授在行血管造影后首次提出并应用的,此技术出现后就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此,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和应用的热潮。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介入放射学因其创伤小、效果好等特点,世界范围内绝大部分医疗机构都成立有不同规模的、单独的介入科,介入治疗在国内外已成为部分疾病的常规诊治措施,甚至取代了外科手术。

2.3CT引导下的微创-数字技术与医学的融合

生物医学不仅在诊疗设备、三围图像重建及数字医学等方面取得跨越式的进步,而且在诊疗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成果的取得恰恰是在计算机辅助下完成的[3]。主要体现为CT辅助的立体定位技术,例如CT定位引导下组织穿刺活检、脑血肿清除及腰间盘突出的定位。

2.4超声引导微创技术

我国在半个多世纪前超声学已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相对于其他医学影像学,超声有其诸多优势(如无放射性、无创伤、费用低廉、设备简单、报告迅速、便于多次随访等),而且还可以动态观察机体或脏器情况,对体内病理改变比较直观,故在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乳腺、肝脏及肾脏等疾病进行微创治疗也得到良好效果。目前介入超声治疗在临床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尤其在小肿瘤的治疗优势更明显,其不仅代表了21世纪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而且还展现了其定位精准、疗效显著、微创安全的医学发展模式。介入超声学在临床的应用使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学术活力的医学科学体系。近10余年,由超声科、医学工程学科专家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这门新型学科技术,正在被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及骨科等更多的临床医师所应用,这不仅使得介入超声学得到更迅速的传播和承认、在肿瘤及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也体现了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中的重要地位。超声引导下肿瘤的射频消融术对探针的要求比较高,而目前对金纳米材料的研究成了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金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热学、化学等性质,在疾病的诊断、食品检测、肿瘤的显像与放射治疗、靶向载药、药物控释、以及对有机物的选择性催化反应等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4~7]。面对学科发展之迅速。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发展新技术、开展新业务,同时也要求我们技术操作更科学、合理、规范、个体化[8],而这些恰恰需要有生物医学工程的参与,才能创造出更多、更精、更无创的医疗设备。

3生物医学工程展望

3.1生物医学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多学科合作

微创技术需要永无止境的追求。个人觉得相比于“能治病”,“会治病”更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要要培养一种临床思维模式,这正如我们需要通过“微创”在客观上建立另一种临床思维模式,即微创技术的创新-微创医学的长远发展[9];在微观上,借国家医改大好政策,展望未来5~10年微创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及普及,如现有各种微创技术的全面、系统提升,以及不同技术间的融合及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但是,微创医学发展到今天仍挑战巨大,特别是学科之间竞争激烈,这些可以在医疗资源及专业主导地位的分配反映出来,故使我们不仅要更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而且要促使基础、临床及预防医学和其他多个学科之间的合作,更进一步加快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中创造新方法、制造新设备的步伐,最终使各个学科受益,各个患者、医生受益。

3.2医疗整合

近些年临床各亚专科、亚专业的进一步细化,国内医学的发展模式也是以“能分则分、能细则细”为主,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疗水平,同时伴随的是医学知识及诊疗实践出现碎片化、机械化的问题。那么如何可以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以及未来医学到底该如何发展?樊代明、郎景和等多名院士及著名医学专家在2016年中国整合医学大会的发言称: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不仅要进行医学整合,而且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更需要我们为保障人类健康而具备新的临床思维模式和新的医学观念,而不是像目前仅具备的单纯“能看病”。所谓整合医学,前提必须是以人的整体为基础,根据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现实将各医学专业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知识和各专科最有效的治疗加以有机整合,使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更符合、更适合的新的医学体系,医疗服务不仅使得心身并举、防治结合,而且要达到医养共进、人病同治的目的。国民全面健康,医学发展必须要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及预防医学等多学科整合,医学又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所以凡是涉及和人或人类健康有关的学科或科学都应该用来更好的为医学服务,为人类健康服务。而生物医学工程正是这样一门学科。同时把各种先进知识、有效实践经验进行合理、不同程度的整合,使其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形成生命医学高度融合的乘法效应。

3.3精准医疗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5年1月30日在国情咨文演讲,宣布美国正式启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10]。早在2011年,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国立卫生研究院及美国科学委员会就共同发出了“精准医学”的倡议[11~13]。其最高规模4大研究机构的联手倡议,为未来的医学指明方向,代表精准医学就是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医学发展史上发展的3个里程碑分别是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和循证医学。而过去的研究模式以试验为主导的[14,15],这不仅和临床距离大,而且根本无法达到临床需求。而以临床为主导的新研究模式恰恰是目前所提出的精准医学,精准医疗的发展必然要应用更精准的医疗仪器及设备,而精准设备及仪器的研发恰恰需要生物医学工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16]。展望未来,所有疾病的治疗最终都将走向精准医学,医学的发展一定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同呼吸、共命运”。

参考文献:

[3]罗长坤.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特征及其对科技创新方式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4,35(1A):1-4.

[4]张磊,刘晓燕,沈晶晶,等.纳米颗粒在抗癌药物可控靶向释放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3,25:1375-1382.

[5]曹丰晶,胡玉才,王卓,等.金纳米颗粒在疾病诊断和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2,31:31-35.

[6]凌萍,张旭光,涂或.纳米金在肿瘤显像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1,35:59-62.

[7]王亮,孟祥举,肖丰收.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0,39:827-833.

[8]马和平.微创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实践与展望[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6):489-491.

[9]王永光.微创、微创外科与微创医学[J].中国医刊,2004,39(1):57-59.

第8篇

1.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山东济南 250102;2.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康复医学技术是医疗技术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门类,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改善和提高人体各种功能为目标的医学学科。由于康复医学技术专业的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患者相处,造成医疗差错、形成医疗纠纷的机会相对较对,所以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卫生法律意识的康复医学技术人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关键词 ] 康复医学;卫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b)-0054-02

康复医学是关于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学科,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第三医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已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体。康复医疗技术是运用物理疗法、言语疗法、针灸、推拿等进行康复治疗,实现人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随着人们对康复医学及技术的认识不断增强,对整个人康复意识的不断提高,康复医学及技术必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康复医学学科及其实习学生的卫生法律知识现状

临床实习是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连接点,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工作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一个阶段中,学生要将自己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真实的医疗环境中去,在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特别是康复医学科这种与患者接触机会和时间较多的科室。由于医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开设的卫生法律及相关课程较少,不能很好地进行医患沟通和处理医患矛盾,导致实习过程中出现医疗纠纷,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临床实习,也可能给医院造成一定的医疗隐患。

通过近几年对康复医学技术专业实习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学校在康复医学技术专业中不开设卫生法律课程或开设学时较少,学生掌握的卫生法律知识较少。

在传统意义上,我们大都认为涉及手术较多的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等科室及与患者和家属接触时间较多的儿科、内科等科室容易出现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因此,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中开设卫生法律课程并且学时较多。但对于康复医学技术等专业,因对其工作的范围及特殊性了解不多,不开设卫生法律课程或开始学时数较少,学生没有掌握应有的卫生法律知识,导致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产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增大。

②康复医学技术专业的实习生比较注重自己康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培养,认为在康复医疗工作中专业知识优于一切,忽视卫生法律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的确,在康复医疗中,很多患者的病情都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多方面的医护知识,比如,一个心脑康复的病人可能同事具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疾病,对于康复技术人员来讲,既要有过硬的心脑疾病方面知识,也要懂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急救措施。

但是,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遇有紧急情况时,作为康复治疗技术人员,是否应该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实施哪些紧急救治措施,实施的紧急救治措施是否适当,能否引起医患纠纷,产生的医疗纠纷如何处理等等,实习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认识,遇到问题不知怎么办。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学习和掌握卫生法律知识对康复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讲更显得至关重要。

③值得我们为之振奋的是,超过90%的实习生表示,愿意在实习过程中接受更多的卫生法律知识。

有一部分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看见过或者经历了医疗纠纷,面对这样的经历,更多的医学生意识到,提高自身的卫生法律意识非常必要,并且也是迫在眉睫的。

2 康复医学学科及其实习学生卫生法律知识现状的原因分析

2.1 医学的学科建设上,对于医生的卫生法律意识培养观念淡薄

医学作为传统学科,培养目标是向医疗机构输送高素质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由于医生需有非常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人们对于医学传统的认识认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大于一切,其次才是对医学生的医德、卫生法律知识等教育与培养。因而,在医学教育方面,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于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相应比较缺失。

我国关于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面对方方面面的医患行为,都有了处理纠纷的应急办法。法律制度在完善,传统医学教育尚且没有完善教育机制,是造成目前医护人员卫生法律意识淡薄的一个原因。

2.2 医疗体系的完善,对于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行业要求

在社会高速发展、法制不断完善、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新的医疗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的职责已经从简单的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发展成为具有社会公益代表性、衡量城市基础服务建设的重要标志。维权意识的增强和法律意识的觉醒,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在血多方面都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的实施,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方败诉也屡见不鲜。不断攀升的医疗纠纷,使得医院对于康复医疗的医护人员的要求就从掌握康复专业知识,转变为既掌握康复专业知识又懂卫生法律知识的全面人才,加强康复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卫生法律意识也变得十分重要。

3 改进建议

3.1 加强医学类院校学生卫生法律知识的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大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医学类院校应该抓住改革的机遇,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兼俱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在前期医学知识的教学中,开设卫生法律课程,保证学生对于医疗卫生法律的知识性需求的满足。在临床实习之前,就有了相关的知识,在相关知识的引领下了解相关法规,按照法律的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有效地从根源上提高法律意识,更好地规范自己,处理医患关系,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

其次,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各种实践操作,包含但不仅限于医疗器械的操作、病例的建立、患者的接触和观摩治疗等,要注意避免一些错误行为带来的医患纠纷,在正确的执行法律规定时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从而达到实习过程中临床医疗专业知识和医护人员自身法律意识的双重提高。

3.2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实质性提高实习生的法律意识

医疗是一种有别于其他社会工作的一项以人为本的服务工作,既有专业知识运用强的技术类工作特征,又有要以病人为服务主体,以病人康复为目的的服务性行业的特征。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能够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的隐私和人身合法权益,保护病人的根本利益,以合适的、能够接受的语言解释医疗行为,劝说患者进行相关的医疗救治,并且解释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客观的说明医疗行为的益处、目的以及可能带来的损害,最大程度地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在临床实习上,很多学生重视临床病例、相关病症的表现、引发原因等,但是对于文字记录的书写并不重视,认为只是一种机械的程序,其实并不尽然,原始病例资料的填写与现场实物的保存确认是认定医疗过失的重要依据。在双方各执一词的医疗纠纷中,文字资料就成为了最重要的认定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存病历资料。第九条: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验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因此,要教育实习学生,在临床上,医疗病历是医疗行为的唯一载体,在司法审判中是证明医疗行为正确与否的主要依据,要培养学生依法行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严格书写病历,病历的基本项目填写要准确完整,纪录的内容要真实全面,前后一致等。定期检查考核病历书写,将医学法律知识贯穿于实习过程中,增强实习生的法律意识,从根本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是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临床医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培养他们在诊疗过程中依法诊疗和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法律运用能力。

4 结语

当人们不只记得自己专业知识的获得,还能在其他行为上留下学校的痕迹时,那就是教育,也是人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康复医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更多的专业医护知识,也需要每一位康复医学技术人员,把卫生法律相关知识当做自己的一种常识,一种行为习惯,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这种常识和行为习惯的得来,也需要一代一代医学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地完善自身,完善临床医学教学,从而全面均衡地推进康复医疗技术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康复医学技术专业人材。

[

参考文献]

[1]郝赤子,陈翔,卢君艳.多种教学方法改革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中的应用体会[A].第四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一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

[2]张鹏.论加强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2(5):874-875.

[3]卓大宏.中国当代康复医学发展的大趋势[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1):1-3.

[4]李建军.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1-4.

[5]杨朝辉.加强医学生康复医学观念的几个问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8):796-797.

[6]任成旭.陕西省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2):62-64.

[7]葛媛媛.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调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0):141-142.

第9篇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 专业人才; 分析; 预测;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省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十二五”时期更将就业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对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可为政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有效帮助浙江省就业工作的开展。

一、浙江省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现状

浙江省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的人口大省,据相关部门统计浙江省适龄劳动人口在2011年大约有3300万左右,将近占到了总人口的一半。浙江省是高等教育的发达地区,每年专科本科类院校的毕业生能达到三十万左右,而且,我省也是外来劳动力流动大省,每年的外来劳动力流动量能达到600万之多,这在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以及经济增长拉动就业人数增长的弹性系数逐渐降低的大前提下更加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重性。但是,另一方面,目前就业结构性的矛盾又是相当突出。一些需要技术含量和熟练的工种在企业方面招不到合格的工作者,而一些非熟练工没有技术含量失业现象又比较严重,而且不容易再就业,目前浙江省的城镇就业人员教育程度较低,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力再就业的机会,目前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企业在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等方面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文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浙江省“十二五”期间将会出现普通劳动力过剩,而具有高新技术的工作人员短缺并存的局面。

随着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浙江省城市化的步伐也遥遥领先全国大部分地区,但是大量的农田村用宅基地被占用,使得农村劳动人口过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无疑为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加了一份负担, 而另一方面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市场设施落后,同时资金的投入也比较缺乏,就业信息网络不健全,虽然现在各种技能培训学校风起云涌,但是大多是着重于技能较低、较浅的培训,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社会对高新技术的要求。

二、浙江省“十二五”期间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具体分析与预测

2009年浙江省在十一五规划的大前提下,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了65万,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达到了22.5万。虽然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当前浙江省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仍有一定的问题,在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本文对浙江省在“十二五”时期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如下。

1.高科技产业人才需求的潜力巨大

随着浙江省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科技产业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在“十二五”时期将成为重点需求对象,信息产业方面、通信行业的高度发展;数字化家电的全面推广,数字时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领域;软件行业在当今社会人才需求加剧;电子商务在社会商务办公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种种高科技行业的发展,无疑加大了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尽管现如今设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院校繁多,导致近一段时间内计算机相关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所下降,但是拥有过硬专业素质的人才,依然会在未来成为众多企业追捧的翘楚。预计到2015年高新技术行业在浙江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25.3万人,其中网络工程方面7.2万人左右,软件工程相关专业13.3万人,电子行业3.6万人,还有其他信息管理人员等。“十二五”时期对高科技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将高出平均增长率5.42%。

2.医药与现代生物产业方面相关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随着浙江省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物质方面的保证,同时随着浙江省全民医疗保障的推广,医药方面的专业人才在浙江省“十二五”时期必将成为社会需求的焦点。生物制药、化工制药等医药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8.3万人左右。随着生物工程领域在近几年科研突破较多,为人们身体健康寿命等方面的提高有了更多的保障,生物工程相关专业在近几年也受到很多高校学生的追捧,但是由于生物工程领域相对目前来说还是很前沿的高科技领域,尤其细胞分子学术性较强的专业在“十二五”时期需求量还是相对较少的,这一类专业本科以下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一般就业率较低,硕士以上学位的相关专业人才相对好就业一些,主要方向为研究院,研究所一类学术性领域。临床医学专业方面由于现在学医受到追捧,但由于时间长,专业实践方面要求较高,且医生从事职业工龄一般相对其他领域要高出很多,所以临床医学专业方面的学生在大城市就业一般比较困难,但是随着我国目前医疗合作社等医改政策的推广,临床医学专业方面的人才在乡镇农村中就业的几率将大大提高,预计“十二五”期间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中医专业等医学类专业将增加到2万人左右,增长率将达到7%~8%高于以前的平均水平。

3.制造业相关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汽车相关产业、船舶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重工业制造业对机械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器类专业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依然延续这几年就业较好的势头。不过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的工业类型开始向集约型的经济模式发展,更加注重设备器械的自主知识产权,这对相关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就会提高一个档次,设备维修、维护等一系列的衍生行业,也会大大拉动相关专业人才就业率的增长,预计浙江省“十二五”期间机械类专业、自动化、电器类专业将达到10万到15万不等的人才需求量。轻工业一直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温州、义乌等市早已成为闻名国内外的皮革,服装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也将对轻工业等相关产业重点扶持,化纤开发,化纤聚合工艺技术,真丝产品设计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将会成为“十二五”时期轻工业市场人才需求的重点领域。预计到2015年轻工业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8万人左右。

4.现代服务行业领域相关专业人才预测与分析

浙江省的天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服务行业领域在我国也位于前列。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大,对浙江省有着不小的冲击,再加上我国房地产行业过热,楼市泡沫严重,金融保险业、房地产服务行业的增长率将有大幅度的下降,这也将直接影响金融保险、房产营销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但是随着全国惠农政策的加大,保险行业在农村等乡镇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传媒等文化产业在浙江省走俏。预计到2015年间旅游、传媒等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幅将超过9%~11%。

对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做好浙江省市场人才需求的的预测与分析,对政府可以积极的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高校毕业生未来职业规划,人生发展前景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希望本文对浙江省“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更好完成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建华,姚引妹,何樟勇.等“十一五”浙江就业需求及对策研究[J]

[2]沙虎居.浙江的就业趋势及对策研究[J]

[3]杨卫疆,周桂荣,王雪萍.我国人才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J]

[4]将瑜,周志英.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金融业人才需求预测[J]

第10篇

访谈及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专业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研法,两年间,我们对30余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这些企业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有5家以上属外省医疗器械企业驻广州分公司或办事处.在所有被调查企业中,医疗器械贸易公司共15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共12家、医疗器械连锁企业共3家;在第65届、6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我们分别抽样发放了调查问卷90份,84份。以2012年4月第6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问卷为基础,本次问卷收回有效卷62份,共涉及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圳百康立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倍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圳希马特识别系统有限公司、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大连欧姆龙有限公司、广州纽康医疗用品公司等62家医疗器械行业企业,涵盖医疗器械生产商、商、连锁终端等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在企业类型中,占据主要份额的是民营企业,占87.10%,国营企业占8.06%,外资企业占4.84%。

企业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情况

调查中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企业对于高职层次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所适合的岗位的偏好情况;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企业认为合适的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偏好;学生学习中需要了解的主要医疗器械产品类型;职业技能证书及职业资格偏好;企业目前对医疗器械营销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情况等。调查数据显示:将近28%的用人单位认为医疗器械市场营销高职毕业生主要用于产品销售工作,而两类销售工作中,又以医院销售为主,这与当前医疗器械产品分销渠道现状相符合,即目前医疗器械销售对象还是以医院直销为主,渠道分销、药店、医疗器械直营店、网络销售为辅。结合多家企业访谈数据,在具体岗位需求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排在第一的是医疗器械销售岗位,其后依次为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医疗器械市场策划、医疗器械产品培训、医疗器械客服及售后服务、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医疗器械门店销售及管理等岗位。

对于高职层次的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调查结果从高到底依次为:沟通谈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仪表及商务礼仪、团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拓展能力、专业知识结构、市场拓展能力、执行能力、情绪调节及控制能力、个人诚信等。可见,在专业知识基础之上,企业更加关注于毕业生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仪表及商务礼仪、团队合作、人际关系开发等能力,这些良好的职业素质必须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过程中加以重点培养与灌输。

企业认为合适的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偏好问题上,排在前八位的依次是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产品购销存知识、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知识、企业管理知识、产品知识、质量管理知识、客户管理知识产品维护与保养知识。

在调查企业对毕业生需要了解的主要医疗器械产品类型这一问题上,调查结果排序为:医用电子仪器、放射影像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医用检验分析仪器、器械耗材类产品、手术室设备、医用光学仪器设备、医学影像及传输设备、洗胃机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等、物理治疗设备、齿科设备、体外诊断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有问卷补充说明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营销知识就行,而对具体产品的掌握重要性程度不高,因为企业会对学生入职时进行专门的培训。

在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必须获取的对口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类型上,对于医疗器械营销专业毕业生而言,大部分企业(74%)要求学生具备医疗器械购销员技能证书,另外,可以考虑在营销专业学生中开设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员资格证(经营管理方向)。

在企业对毕业生学历需求上,目前企业需求最大的是大专(高职)层次,占53.85%;其次为本科层次,占41.54%,中专及高中学历人员逐渐减少。

在企业目前对医疗器械营销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情况调查中,得出的统计信息为在62家企业中,目前有明确需求的为22家,占总数的35.48%,其中,有迫切需求的为9家,占14.52%;有潜在需求的17家,占总数的27.42%。企业目前或将来有需求的共占总抽样数的62.9%,说明随着行业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医疗器械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加。

市场调研数据对高职医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帮助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迅速发展,快速增长的产业环境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有关医疗器械行业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指出,医疗器械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行业供给能力逐年提高,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类型转变以及社会人群结构等因素方面分析,市场医疗企业行业环境改善,行业产值迅速增长,现阶段,特别是中小型、高科技型民营医疗器械企业的增长,使市场对医疗器械营销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

调研表明,目前行业企业对医疗器械市场销售岗位工作需要最大,其中又以医院销售为主,这与当前医疗器械产品分销渠道现状相符合,即目前医疗器械销售对象还是以医院直销为主,渠道分销、药店、医疗器械直营店、网络销售为辅。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在这两个工作岗位上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特别是随着我国医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等因素,医疗器械销售渠道、连锁终端获得了迅速发展,这将大大促进医疗器械销售岗位人员的需求量。其它如医疗器械市场调查、市场开发、售后服务、客户培训、客户开拓比例相当,而团队管理、产品宣讲的比例较低。在课程设置体系中,我们必须将以上这些岗位作为专业培养岗位目标,进一步分析各岗位诉求,开设相应的课程。

市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加强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在课程设置中,加强如沟通谈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仪表及商务礼仪、团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拓展能力、专业知识结构、市场拓展能力、执行能力、情绪调节及控制能力等,通过这些素质培养,切实提高学生各种职业素养与能力。

开设相应医疗器械专业基础课以及医疗器械产品品类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对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医用电子仪器、放射影像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医用检验分析仪器、器械耗材等知识。

加强与行业企业横向合作办学,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邀请专家进校为本专业学生授课,广泛开展本专业工学结合,开发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订单班培养模式等,提高学生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最后,我们结合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及企业走访了解了各岗位(群)的主要工作职责、具体工作任务、专项工作能力、所需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相应特征与相关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医械营销相关岗位来说,其承担的主要工作职责存在明显差别,其完成与承担的职业功能也明显不同,具体工作任务、专项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所需知识也有所侧重,但作为医疗器械营销、销售岗位群来说,所需的知识、技能结构能结合成统一岗位群结构。在访谈中,几乎所有企业高层、专家都强调职业素养对一个优秀员工的重要性,因此,在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培养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必须加强对医疗器械专业理论课程以及营销专业课程的学习,还必须切实加强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李叶红(1974一),男,汉族,湖南武冈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讲师、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李毅彩(1978-),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师,讲师。

[1]谢尧生.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凋查报告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2]黄龙妍,陆 芳.市场营销专业社会需求与分析调研报告高等职业教育2011.02

第11篇

〔关键词〕医患关系;伤医事件;医学生;职业态度

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是职业态度成形的重要时期,但频发的伤医事件对其影响深远,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埋下隐患。为此,本课题组选取了温州医科大学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医学生职业态度及伤医事件对其的影响,并对解决此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加以阐述。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温州医科大学目前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开设了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检验医学、眼视光医学等多个医学专业,专业分布较为合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从中抽取温州医科大学全日制在校医学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1.2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抽样调查,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所有调查均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进行。

1.3样本量

根据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以及多次讨论,课题组将样本量定为250人。

1.4问卷设计

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课题小组反复讨论和预调查等步骤完成调查表设计。问卷内容包括:①填空题: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②选择题:医学生对当前职业环境认知情况以及未来职业信心与预期,医学生职业认同感与使命感,伤医事件在内的各种因素对职业态度的影响程度,伤医事件对职业外部支持的影响,伤医事件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行为的影响。

1.5分析方法

对于客观题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所有数据均由双人录入,由第三人核对检验,录入完成后,随机抽取25份数据进行核对验证,所有数据均通过MicrosoftExcel2013录入电脑,用SPSS20.0进行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为了掌握当前医学生职业态度情况,课题组于2014年9月通过网络问卷和实体问卷两种方式实际共计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3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2%。调查对象男生52.7%,女生47.2%;临床医学专业188人(79.32%),非临床医学专业49人(20.67%);大一学生5人(2.11%),大二学生92人(38.82%),大三学生102人(43.04%),大四、大五(见习实习的年级)学生38人(16.03%);党员(含预备党员)占12.66%;曾任学生干部的占53.59%;曾获奖学金者占39.42%;涉及11个医学专业,样本分布合理。

2.2医学生对伤医事件的总体认知

根据调查发现,调查的医学生认为伤医事件对医学生职业态度无多大影响的占9.7%,认为有一定影响的占41.35%,表示影响极大地占48.1%,持不关注的态度的仅为0.84%。临床医学专业与非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认知存在差异(χ2=8.623,P=0.035<0.05)。

2.3伤医事件对医学生职业认同度的影响

在此次调查中,虽然超过90%的调查对象对医生的职能仍然表现出基本认同,但也有22.79%的被调查者在从事医疗行业前缺乏对职业的自豪感,对医生职业的社会地位产生了怀疑;29.96%的被调查者并不把医生职业作为自己的人生梦想,缺乏对职业的内在向往与热情。医学生对医学事业的认同与热情是推动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在动力,当前的职业认同状况应当引起重视。

2.4伤医事件对医学生执业环境认知的影响

调查显示,伤医频发的环境下,医学生执业环境认知恶劣。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伤医事件频发,未来就业环境不安全”已成为继“学习时间过长,职业发展前景不佳,付出投入不成比例”和“未来工作繁忙,压力太大”之后的第三大制约医学生成为医疗工作者的要素。多数人对于伤医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持肯定态度。仅有11.3%的被调查者认为医生的工作压力适中,70.46%的被调查者则认为医生工作压力大,身心处于紧张状态;47.98%的被调查者对医患之间的信任缺乏信心,医患关系严重受损;仅有27%的被调查者对伤医事件必然发生表示反对,而对此表示同意的却高达35.42%;超过75.27%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伤医事件关注和了解,影响范围大。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当前医患关系非常紧张的有15.5%,紧张的有39.9%,一般的有38.6%,和谐的有4.8%,非常和谐的有1.7%,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医学生的执业环境认知恶劣与当前医患关系恶劣有必然联系[1]。这与本次调查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2.5伤医事件对医学生未来职业信心以及外界支持的影响

伤医事件的频发医学生未来的职业信心影响不容忽视,医学生未来职业信心低落,家人支持情况尚乐观。超过45.57%的被调查者表示未来职业信心受到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能够明确表示完全不受影响的仅4.64%;仅47.26%的被调查者对恶性伤医未来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未来伤医事件发展的趋势也将成为医学生是否选择从医和从医态度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20.26%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将反对自己身边的朋友选择学医,另有29.96%表示说不清;相对医学生自己的消极态度,仅7.17%的被调查者表示选择从医遭到家人的反对。

2.6伤医事件对医学生职业使命感的影响

仅64.14%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会选择从事医疗行业直至退休,47.26%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再选一次,仍然会选择学医,40.92%的被调查者在同等薪资条件下会优先考虑成为医生。相当一部分的医学生并没有从事医疗行业的意愿,职业使命感欠佳,对医疗行业的未来发展,医患关系的改善十分不利。

2.7伤医事件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行为的影响

面对调查“我以后从事医疗行业,对待可能引发纠纷的患者的态度(多选)”,“以保护自己避免纠纷的前提下进行医疗行为和沟通”以67.51%占据第一位,还有12.24%选择“推说自己能力不够,避而远之”。

3讨论与建议

3.1伤医事件对医学生职业态度的影响分析

3.1.1恶性伤医事件损伤职业荣誉感。

医学生在校学习及实习的过程中,始终接受的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教育,医生不仅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是被患者信任和认可的行为,很多医学生自豪感和优越感较强。但是,当暴力伤医事件发生且不因医疗事故发生时,会极大冲击医学生对于本职业的心理定位,严重打击了医学生的自信心[2]。伤医事件的频发使医学生对医生的社会地位产生质疑,对医患关系失去信心,对临床工作产生畏惧。

3.1.2人身安全难以保障。

近10年恶性伤医事件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2013年的医患冲突事件报道次数分别为26次、28次,中国医院协会2013年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报告指出,2012年,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损伤事件的医院比例为63.7%[3]。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成为一个高危职业,极大挫伤医务人员的从业积极性。

3.1.3外界负面舆论对医学生带来消极影响。

部分媒体记者缺乏医学知识,加上对于患者的情感偏向以及炒作的需要,出现了为吸引眼球而报道不实事件甚至捏造事实的现象,对医疗行业造成负面影响,极大损害了医务人员以及医学生的情感。不良舆情对于医学生的学习热情、专业喜爱度和择业观都将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对其将来是否选择从事医疗行业产生影响[1]。

3.1.4新型社交平台加快情绪蔓延。

当前微博、朋友圈等网络新型社交平台的普及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和扩散,一改传统媒体信息闭塞的弊端,令医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到恶性伤医事件的发生并进行交流。当伤医事件发生时,医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愤怒、消极负面的,而消息在社交平台中带有情绪性评论的传播更易引起情绪的升级,导致群体情绪的蔓延[4]。

3.2对策探讨

3.2.1治理恶性伤医事件,改善医疗职业环境。

面对恶性伤医事件,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伤害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往恶性伤医事件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社会群体和媒体一般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认为其情有可原,不应重罚,公安部门往往也在客观上对此采取纵容的态度。但是在这种忍让下,伤医事件不但没有消弭,而且愈演愈烈。相比复杂的正当途径,暴力伤医似乎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捷径,低成本高回报。对此,公安部门应当第一时间对扰乱医院秩序的行为进行打击,形成“只有进入司法途径”才能解决纠纷的习惯和理念[5]。另一方面,也应当建立起有效的医疗纠纷鉴定和调解机制,引导医疗纠纷通过正当途径解决,舒缓医患矛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3.2.2加强媒体自律性,减少片面导向性报道。

无论是对于医学生还是社会大众来说,媒体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接受信息的渠道。媒体要加强对良性事件报道,弘扬社会正能量,改善医生职业形象,增强医学生职业成就感与荣誉感。面对恶性事件,媒体也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报道,不以恶意揣度中伤医务人员博取眼球。对于暴力伤医肇事者的处置结果,媒体也要及时跟进报道,宣传法制意识,肩负起倡导社会良好风气的责任[6]。

3.2.3积极引导医学生正确认知执业环境,增加职业信心。

目前医疗职业压力大,要求高,回报低,往往令面临就业的医学生顾虑重重,望而却步。医学生对于信息的接收往往比较片面,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对医疗环境产生消极的认知。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虽然可能深受伤医事件之苦,但是不应向医学生过多的带去带有个人情绪的消极影响,而应该理性的分析事件,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外部环境,勇敢面对不良现象,肩负社会责任。带教医生对医学生的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临床医学知识的传授上,更多地体现在其自身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工作中的言行和态度[7]。

3.2.4学校重视医学生思想疏导和心理辅导。

医学生正处于职业态度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当恶性伤医事件发生时,学校和医院应该及时注意医学生群体中蔓延的情绪,做好事件的澄清和分析工作,帮助医学生正确认识伤医事件,以免医学生出现过激言论和行为,激化矛盾。与奋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相比,医学生的内心同样也收到了巨大的冲击。不及时处理留下的心理阴影将直接影响医学生的职业态度,不利于未来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3.2.5重视医学生职业素质与人文修养,提升安全意识。

面对恶劣的医疗环境,医生首先也要提升自己的技能,提高医疗诊断能力,避免误诊漏诊,尽力抢救生命。因此,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刻苦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技能。同时也要加强对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完善规章制度培训,提升服务理念,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患沟通技巧[8]。在学习的同时,学校和医院也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服务意识,强化人文课程建设,改善枯燥的理论教育,将人文教育与临床实际案例相结合,同时完善人文素质评价体系[9]。由于医疗技术与患者的期望之间存在的现实差距,高年资带教医生要在医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身安全意识的灌输,教导医学生如何在临床过程中避免危险,保护自己[10]。

〔参考文献〕

[1]赵华翔,梁蓓蕾,范娅琦,等.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影响的量化分析与质性研究———以西安市医学院校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5):570-573.

[2]叶正平.不良医疗环境对在校医学生职业认同感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51-52.

[3]卢义杰,张宇.医患血案背后的制度困局[N].中国青年报,2014-2-26(07).

[4]杨春燕,李志超,刘伟莎.当前医患矛盾对医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2):6349-6351,6335.

[5]刘永达,袁坚,曾国华,等.正确引导医学生认识当前中国的医患关系[J].当代医学,2012,18(22):161-163.

[6]谷书华.暴力伤医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浅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z2):351.

[7]张峰,陆妍.临床带教医生人格力量在实习生医德养成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3):74-75.

[8]胡征,张爱军,胡哲清.规范医疗行为培养实习医学生的医疗安全意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67-68,71.

[9]龙启成,朱立光,王前强.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及其培养[J].医学与哲学,2012,33(9A):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