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

时间:2023-08-09 17:33: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

第1篇

[论文摘要] 以欧盟为主体的欧洲经济一体化以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为世界提供一个独具特色的经济合作模式——“欧洲模式”,本文试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对这一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上成立最早、成效最卓著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5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展示了一个具有欧洲特色的经济合作模式,在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区从欧洲模式中寻找经济合作的经验和灵感,通过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来分析欧洲模式,以期对现实有所 指导 意义。

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欧洲经济一体化以“舒曼计划”为起点,启动了从煤、钢、原子能领域到共同 农业 政策领域,乃至货币联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经理了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乃至欧洲联盟的一个过程。站在 历史 的角度,这一发展进程明显的分为四个阶段。

1.共同体建立到1968年关税同盟的建成以及1969年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个阶段。1958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在意大利的罗马签订《罗马条约》,决定将他们之间的合作扩大到原子能和其他经济领域,决定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样欧洲经济一体化就由一个领域扩展到多个领域,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出现三个共同体共存的现象。特别是《罗马条约》规定了下一步一体化的新目标:建立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从而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约可依,按照条约规定的日程进行。到1968年,关税同盟提前一年半实现,共同农业政策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2.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二个阶段。进入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共同农业政策执行难以为继。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石油国石油禁运带来的能源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 资本主义 国家的经济危机使得欧共体国家纷纷采取自保的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欧洲 市场 分割严重。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国家提出的稳定货币汇率的经济货币联盟计划也最终流产。只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相对缓和时,欧共体才建立起稳定货币汇率的欧洲货币体系。

3.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发动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三个阶段。进入八十年代后,欧共体国家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 环境 ,加上世界经济区域化浪潮的推动,欧洲在次走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前列。1987年签署生效的《单一欧洲法令》规划了欧共体到1993年实现成员国之间在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为特征的欧洲统一大市场。与此同时,为统一大市场的正常运作做准备,在欧共体执行委员会主席德洛尔的主导下,开始了实现欧洲单一货币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在这个阶段欧共体变成了一个具有经济联盟性质的共同市场。

4.以90年代初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和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的启动为标志,欧洲 经济 一体化走进其发展的第四阶段。冷战的骤然结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欧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特别是剧变后的中东欧开始了一个 申请 加入欧盟的“回归欧洲”的过程和统一后德国在欧洲地位的变化。最终欧共体国家选择了更深层次的一体化。1991年12月的《马约》是一体化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它确立了欧洲一体化的三根支柱,并以第一根支柱——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其发展的重心。此后经过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2001年的《尼斯条约》和2004年的《欧盟 宪法 条约》,欧洲经济合作向一个完全经济体化的经济联盟更加接近。

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尽管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一体化或者迅速发展、或者徘徊不前、或者硕果累累、或者成就难觅,但是最终欧洲一体化还是得以顺利的进行,体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独特的进程特点。

1.一体化过程的渐进性。无论是合作的范围、领域,还是组织协调机构的建立、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一体化程度的发展本身,都体现了一个渐进性的发展历程。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6国煤钢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到现在27国开始走向经济和货币联盟,每前进一步都是欧盟成员国反复协商、谨慎考虑后的结果。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给成员国一定的准备和过渡时间。

2.一体化过程的协调性和妥协性。欧盟是各国联合起来组成一体化集团,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在一体化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甚至是激烈的争执乃至对抗,但欧盟各国最终都能认识到一体化集团是他们获得发展的最快、最好的经济组织形式。成员国为了实现共同利益通过互相协商和互相配合,通过实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原则来消除矛盾。这些原则包括: 民主 平等原则、共同受益原则、核心欧洲原则以及灵活性原则。

3.组织运作机制的超国家性和均衡性。为保证一体化顺利进行,欧盟设立了具有一定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协调机制。这些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分配上不但强调每个成员国参与,而且强调各机构在其管辖范围内超越各成员国政府的权力,以及各机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凸现出欧盟独特的组织运作机制。

4.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外部敏感性。这主要是指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受世界外部 环境 的影响。一定时期的国际形势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影响较大,欧洲经济一体化体现出明显的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依赖。如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不仅使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缓慢,也导致一体化步伐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使欧共体在20 世纪70年代就提出的在10年内分阶段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计划也因此受阻。

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这一发展模式的出现,既有二战后独特的 历史 条件——冷战的大环境,更有欧洲各国在应对来自外部环境时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第2篇

区域经济集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载体,也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实施组织,在林林种种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是“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欧洲联盟”是第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全面一体化的典型,从中可以了解在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世界区域经济集团中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了解这两个集团内产业转移的特点,可以对开展区域经济集团中的产业转移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欧盟各成员之间产业转移

欧盟自建立后,合作内容不断扩大,从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发展到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社会和政治合作不断加强,促进欧盟集团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其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化。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有助于实现集团内各国之间商品、人员、资本、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区域内各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但由于建立区域经济集团的重要原因是为了对付来自外部的竞争,使成员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而它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排他性的组织,不可避免地要对区域外其他国家采取各种严格的限制措施和歧视性贸易保护政策,表现形式就是区域内贸易占总的贸易比重不断上升,从1958年占33.87%到2004年已经达到80%的比例。

再简要地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来看,欧盟内部各成员国是欧盟国际投资重要来源和去向,欧盟内部各国间的投资占其吸收投资的一半以上。

产业转移规模逐步扩大。从集团内成员相互之间的投资规模可以看出产业转移的规模。1985至1989年,欧盟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0%,大大超出了1980至1985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上世纪90年代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放慢,1993年出现负增长,但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产业转移的规模仍在扩张,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推动了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加速发展,每年的海外投资规模仍达700多亿欧洲货币单位,1998年欧元的启用,发展更快,2003年猛增至1180亿欧元。随着欧盟东扩,欧盟必然会进一步加速产业的国家转移,其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国际产业转移已突破原来单一的直接投资和单一股权安排,逐步形成了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投资和产业转移方式并举的格局;投资呈迅速增长态势。在国际产业转移中,通过间接投资方式实现的产业转移迅速增长,并逐步接近直接投资方式;欧盟区域内的企业间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在欧盟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额中,企业的收购合并额平均占66%。值得注意的是,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成为欧盟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在欧盟的国际产业转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鼓励企业实行“战略并购”,并以企业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已成为当今欧盟推行对外经济新战略,夺取外部市场的重要手段。90年代以来,欧盟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方式是企业并购,首先从银行业开始,并迅速扩展到其他行业,并以跨国并购的形式成为90年代以来加强欧盟对外直接投资,加快产业转移的最重要的形式和手段。还有一个发展的趋势就是亚洲正成为当今欧盟企业跨国并购的重要目标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的产业转移

北美自由贸易区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运转。经过十年的运转,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国际产业转移方面表现出一些特点:

一国主导型的产业转移。北美自由贸易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特点,是由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来决定的。三国中,美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国力也最强;加拿大虽属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占了美国的80%,但是经济实力远远不如美国,其国内生产总值仅占美国的7%;墨西哥更是不能与美国相比,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只有美国的14%和5%。这种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是造成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之间,尤其是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墨西哥对美国的依赖性远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依赖性。正是这种不对称性,导致了美国在美、加、墨三国间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主导作用。

促进了产业转移的区域内部化。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墨西哥和美国将在今后10至15年内取消所有商品的全部关税和非关税,关税的下降推动了三国的贸易发展和投资的内部化:

其一,推动了贸易的发展:三国间的贸易总额迅速增加,由1992年的1700亿美元,增至2002年的6220多亿美元。其中,墨西哥1993至2002年外贸出口年平均增长20%,而1986至1993年,也就是未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前,该增长率仅为13%。

其二,推动了区域内的投资发展。协定生效后,自由贸易区内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迅速增长,并超过区域间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美国和加拿大都互为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和产业转移国。据统计,美国对外投资的1/5集中于加拿大,加拿大对外投资的1/3则集中于美国。

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国际资本流动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在机制,引进与利用外资是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因此,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各国投资者对三国,特别是对墨西哥的经济前景信心不断上升,使流入墨西哥的外资保持良好的势头,仅仅是协定生效的1994年1月1日到1995年12月,流入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就达到143.014亿美元,其中19.8%投向因协定生效而开放的采矿、银行、电话等经济部门。按经济部门分类,金融部门占最大比例,占43.3%,交通和邮电部门占40.1%,工业占12%,其余占4.6%。

为三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组建,由于产业国际转移的内部化,会导致三国的就业减少,从墨西哥来讲,作为成员国中经济力量最薄弱的一方,一体化的竞争机制,使其一部分企业倒闭,失业问题一度加重;从作为经济实力强大的美加来说,墨西哥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及廉价劳务大举进入,同样也引起部分相关产业部门企业倒闭和失业人数增加。但从另一个角度考量,北美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成员国之间贸易的扩大, 同时也带动了各处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增加。以美国的情况看,受惠于对加、墨两国的出口增长,直接增加的就业机会就达近30万个;而发达成员国资金和设备、技术的流入,为作为南方成员的墨西哥廉价劳动力的发挥开辟了广阔前景。从总体上看,自由贸易区内的产业国际转移增加了三国的就业的机会。

借鉴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组建对产业转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践可以看到,由于建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使国际产业转移日趋区域内部化,同时,从区域内外的贸易和投资来看,无论是总额还是增长速度,均有极大的提高,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内的各成员国均从中受益不浅,这种趋势仍然会持续下去。

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正确实施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业转移能够取得规模扩大、结构优化等成就,实施了正确的产业政策功不可没。纵观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组建后其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它们实施的产业政策在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举欧盟实施的产业布局政策为例。欧盟第四次扩张后,成员国包含了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为加快集团内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空间分布和组合,欧盟实施了倾斜落后地区的产业布局政策。比如:欧盟把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和援助纳入其总体规划,并制定阶段性目标;每一个具体开发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都经过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两道程序,以使开发计划既符合地方实际、具有针对性,又做到点面兼顾,综合发展。同时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实行严格的监督机制。欧盟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落后地区的开发,给予欧盟财政补贴。但是这些资金并非无偿赠与,而是落实到具体项目,由项目法人承担责任和风险,中央政府和欧盟要进行调研和审批,欧盟并派专家组对项目进行独立的监督,以防资金被挪用或浪费。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停止拨款,并追究责任。此外,还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实现人口流动,对于改变落后地区面貌具有重大意义。在开发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源方面,欧盟主要是投资培训各种层次的专业人才。

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乡村旅游;发展状况;思考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91-1

“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区域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后,乡村旅游不仅可满足广大城市游客“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而且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1 遂昌县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遂昌县位于浙西南,地处钱塘江、瓯江源头,东倚武义、松阳,南邻龙泉,西接江山和福建浦城,北与衢江、龙游、婺城相连。全县总面积2539km2,总人口23.1万,辖9镇11乡,391个行政村,7个城市社区,森林覆盖率达82.3%。为此,遂昌提出了“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目前,以乡村休闲旅游为引领,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09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9.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6亿元,两项增幅连续四年位列全省26个欠发达县(市、区)前列和丽水市各县(市、区)之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 遂昌县乡村旅游休闲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遂昌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而发展速度较快,乡村旅游的发展为遂昌当地民众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利益。但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

2.1 缺乏现代旅游经营理念

在经营乡村旅游产品时,忽略菜肴的特色(农家风味),外部绿化环境和内部装修环境,服务水平、产品的文化内涵等因素,而比较看重菜品的味道和价格。乡村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而这些因素又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

2.2 缺乏特色,产品单一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产品形式单一,雷同,农家乐占据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大壁江山。由于遂昌旅游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大多为游客只提供简单的餐饮、娱乐、住宿,缺乏特色。

2.3 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

落后当地政府虽然为遂昌旅游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文化底蕴不足,宣传促销力度不大,营销方式单一,是制约遂昌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一些农家乐营者的市场促销意思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更缺少对项目的精心包装、策划与推介,市场辐射能力较弱,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限。

2.4 经营管理粗放,服务设施有待完善,质量有待提升

遂昌县乡村旅游的经营属于个体小农经营方式,处于低水平的管理状态,根本谈不上产品的包装、更新,营销、基本没有新的投入,也基本没有对经营秩序的有力管理。许多经营者对于乡村旅游这一概念没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回顾近两年来遂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历程,遂昌走旅游之路,尤其是发展乡村旅游要坚定不移。一是做优品质环境。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品质环境是基础,围绕“硬环境景观化、软环境人文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涌现了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洁净乡村的珠村畈等一批乡村旅游典型。二是加强产业培育。新农村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产业支撑,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最好的产业支撑,城乡文明互动的最好平台。三是提升品牌建设。关键在于品牌引领,以健康为主题。为此,遂昌初步从原生态环境,原生态文化,原生态农产品等方面提升遂昌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提升服务水平。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凝聚全社会力量,为旅游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为此,遂昌提出了“景区+乡镇+部门+县领导”的捆绑营销模式,按照“不让一位游客在遂昌受委屈”的理念来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遂昌旅游业发展活力迸射。

3 “长三角”城市一体化背景下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思考

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主要思路是利用农业及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乡村变成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满足现代人对休闲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我国乡村旅游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重视以下诸方面的问题。

3.1 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开发乡村旅游必须重视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有些旅游开发地区只重视硬件条件而忽视软件条件,这是一种后果严重的短视行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农业知识水平、旅游接待能力和民俗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旅游服务的质量,也进一步影响旅游开发地区的美誉度。

3.2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我们的目的是构建各成规模、各具特色、各有形象的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一批特色精品民俗村,提高重游率和到访率,使乡村旅游客源从区域性向跨区。通过产品的设计、景区的规划、整合和包装,多方位、深层次地将文化底蕴浓厚的农作方式、乡村节庆、生活习惯、趣闻传说等内涵挖掘出来,努力做到一村一格,树立品牌,乡村旅游最大的危险就是“千村一面”,所以乡村旅游发展应重视品牌效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努力使景区动静相宜、高远辅成、横侧不同、常游常新。

参考文献

第4篇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各种经济资源跨国界、跨区域的流动和配置日益增强,各国或各地区经济间相互开放和融合的程度大大加深。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加强合作,建立共同的商品贸易市场,协调制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资源整合,推动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黄绍臻博士致力于区域经济和海峡经济区发展研究,产生了一批很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新近他的新作《走向整合――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走向整合》)一书已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全书近30万字,是他继《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一书出版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该书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全方位、多视角地探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现状以及推进海峡经济区发展战略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整合,加快推进海峡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一、深刻论证研究区域经济整合的态势,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区域经济整合的理论架构。

作者从地缘政治的走向研究出发,认为随着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必将实现从地缘政治向地缘经济的趋势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将处于亚太地缘经济格局中的中心地位,台湾是中国地缘战略的制高点,并详细分析了全球区域经济整合浪潮和亚洲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域经济整合的形式、机制和发展模式等观点,并实证分析了亚洲和中国区域内部经济整合的特点与动向。这些理论内容分析透彻,内涵深刻,又前瞻性地探讨了区域经济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大大丰富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内涵。

二、全面比较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拓展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关系提供了新依据。

自2004年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来,福建充分发挥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构筑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为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海峡西岸经济区由此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又一重要的增长极。作者在书中围绕经济整合是经济区形成的标志这一基本分析前提出发,从发展战略定位、综合竞争力、产业发展、中心城市发展、创新能力等多角度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东部其他区域的竞争合作关系,并实证比较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实力,为准确理解和全面认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区域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翔实的分析依据。

当前,两岸经贸关系在两岸直接“三通”的基础上,总体上正在实现正常化与一体化发展。福建作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先行先试的重要区域,将继续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构筑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作者认真总结了福建与台湾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作为空间,并在ECFA框架下提出了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的经济整合的建设性的政策建议,这些内容翔实丰富、视野开阔、逻辑合理,符合当前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实际。

三、深入探讨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思路与方向,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考察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前景。

重视动态研究,通过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客观分析以及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关系,阐述了构建海峡经济区的重大意义和现实基础,提出了海峡经济区的基本网络构成,层层推理,逻辑严密,这是该书显著的特点和创新点。作者突破了以往只对单一区域经济发展进行静态分析的研究模式,通过沿时间维度进行跨区域追踪研究,对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意义、社会文化基础、发展模式等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分析,为深入认识和把握海峡经济区指明了方向和关键着力点。此外,该书提出的海峡经济区是一种次区域经济整合的概念,是同一下的区域经济整合,这个观点既符合海峡两岸的客观历史,又体现了理论研究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对解决现实和未来问题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纵观全书,充分体现出作者在探寻海峡经济区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勇于创新的动力和对学术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不仅在深化区域经济整合理论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加快海峡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值得理论界、政府部门、区域经济决策者及相关人员一读。

第5篇

[内容提要]京津两市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里既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交通运输发达,工业及科技实力突出,对外开放程度高,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但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全国新一轮区域合作掀起、国家编制“十一五”规划将区域规划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等宏观背景下,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融合,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将这一地区发展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地区之一,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的启示,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机遇和发展思路,提出抓住“十一五”规划发展良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以“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为区域经济融合的重要举措。

一、中国三大经济圈

(一)基本情况。

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并列为中国三大经济圈。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分别成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近年来,这三大经济圈开始了一轮全新的合纵连横,文秘站 以建立超级都市圈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九个城市组成,土地面积5.4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千万。20__年该区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9561.03亿元和773.9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9.1和9.1。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包括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即苏南地区),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即浙东地区),共计15个沿江城市。总面积为10.02万平方公里,人口7571万人。20__年长三角以仅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9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8.3的国内生产总值、16.1的地方财政收入。

京津冀经济圈(亦称“京三角”)指的是以京、津为核心,辅以周边河北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等城市。20__年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8994.96亿元和835.27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6和9.8。

(二)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崛起的启示。

启示之一:区域合作势在必行。其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使得单靠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已经很难形成综合的竞争优势。中国加入WTO后,要求区域一体化步伐紧跟全球化进程。其二,面对全球制造中心东移的大好机会,如果不注重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为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创造一个好的软环境,必将处于劣势地位。

启示之二:区域经济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腾飞主要得益于香港的辐射,香港是自由港,也是世界经济中心之一,具有相当高的开放度和自由度,港粤两地一为“前店“,一为“后厂“,功能互补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香港80以上的制造业转移到珠江三角洲,香港对珠三角的影响力无法替代。从长三角来看,随着浦东开发,上海发展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确定,瞄准四大中心,整体经济抬升,对江浙起到明显拉动作用,江浙与上海互动发展,提出主动接轨,共同打造上海,使长三角重振雄风。

启示之三:用足用好政策机遇助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珠三角在改革开放之初,抓住国家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的契机,开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之先河,实现了历史性的腾飞。20世纪90年代,国家决定对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借助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进而带动长三角重新确立龙头地位。

启示之四:市场经济发展是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产业链拉动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经济圈。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仍带有较浓的行政区划经济色彩,主观想把一个区域划分成什么经济区是比较难的。当一个区域内的市场经济发育日渐充分,相互间逐渐具有了合作的内在动力。近年来,珠三角和长三角政策方面的优惠已不很明显,但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逐渐超越了政策的作用,尤其是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东经济总量仍居全国第一,其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东南亚除印尼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珠三角和长三角市场化水平在全国位居前列,形成较好产业配套。珠三角主要分布于珠江东西两岸的IT制造业和家电制造基地,形成了较好的上、中、下游产业配套链,如深圳、东莞、惠州到广州的IT制造业走廊,以及日趋成熟的产供销网络。从长三角来看,上海是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等企业控制中心所在地,而周边城市群则发展生产、制造等下游环节。

启示之五:产业结构升级是区域经济中心发挥龙头作用的关键。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曾唱主角。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率为9左右,而珠江三角洲年均增长率达到13~14,一直发挥着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FDI)投入的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产业,与以廉价劳动力为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型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扩大内需、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江三角洲型经济发展模式已表现出明显优势,中心城市向现代服务业、金融、航运和科技研发中心方向升级,腹地向生产基地方向发展,长江三角洲型经济发展模式谋求通过技术和资本集约型产业全方位地生产从消费品到高科技产品的多种产品,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簇群”现象,产业集中度高,专业化特征显著,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启示之六: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经济一体话步伐不断加快,而且全球区域经济的发展,自发的互补发展模式最终都转向制度性的整合发展。中国加入WTO,迫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速。从国内看,长江三角洲从去年以来显现出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强劲趋势,正在着手进行深层次合作。“长三角“地区初步形成了区域内进行沟通和共同发展的机制,从

交通、市场、信息、金融、人才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合作,以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国际竞争力。随着珠三角各城市的急速膨胀扩张,需要区域整合,最近粤港联席会议,推出大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提出通过10年到20年的时间,把大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世界上最繁荣和最具获利能力的中心基地之一。最近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从行政区划为界的区域竞争向以产业互动为基础的经济区域竞争转变。

二、京津冀经济合作现状

北京和天津是渤海湾区域的两大直辖市,相距137公里,呈现特有的“双子星座“态势。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主要包括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等7个城市,20世纪90年代,环京津地区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近60,是河北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区域。

1、北京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市场,天津是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

北京是一座传统的消费型城市,20__年末户籍人口1136.3万人,暂住人口将近360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64元,全年社会零售总额1744.8亿元,相当于天津的1.9倍。天津是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20__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17.72亿元,比北京多344.22亿元,在全部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天津涉及到的有35个,产业配套能力强,工业是全市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2、北京“总店”、天津“后厂”成为大企业集团的最成功的运营模式。

北京具有良好的亚太区域性商务中心职能,又是中国教育、科技最发达和人才最集中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北京设立总部和企业研发中心,将天津作为生产基地。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00多家以总公司名义在中国开办各级办事处、代表处、中国总公司,其中一半以上设在北京,摩托罗拉、三星集团等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将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北京,将其在华最大的生产基地设在天津。

3、天津港成为北京和河北货物进出的重要通道。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港口,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天津港历史上就是北京的外港和河北的重要出海口,北京出口总值的三成、河北出口总值的六成经由天津港。

4、京津教育、科技实力拥有难以比拟的优势。

环渤海地区教育资源密集,共有300多所大学,相当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总和,其中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教育中心、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科研院所360个,居全国第一,普通高等院校62所,著名高校密集,全市每年获国家奖励的成果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天津有37所大专院校,具有发展教育产业的独特优势。北京科技经费投入居全国之首,20__年北京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93.2亿元,相当于天津的6倍、河北的6.4倍,占全国科技活动经费总支出的14.7,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19.5亿元,相当于天津的7倍、河北的6.5倍,占全国的17。创业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20__年末北京拥有孵化器53家,居全国之首,20__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中一半辐射到北京之外的全国各地。

5、京津冀区域合作还没有达到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紧密程度。

京津冀合作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一些领域的合作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略显松散,还不够紧密。

一是促进流动、加强融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完全属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不同,长江三角洲15城市分属3个省市,但三地高层互访频繁,已在交通、旅游等领域展开合作,浙沪苏交通主管部门在各自的公路网规划和城际公路接口方面拿出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为最终实现省际公路接口的无缝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现代化的长三角“三小时高速网络都市圈”已雏形初现。与之相比,京津冀之间的融合还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劳动力、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还没有很好地流动起来。

二是龙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与香港和上海作为珠三角和长三角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相比,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经济圈的双核心城市,京津之间的关系摆位还比较模糊,京津对河北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不足。

三是市场化程度不高。20__年北京和天津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5和41.9,河北低于40,而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8,广东为54.3,整个珠三角非公有制经济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以中小企业为主,京津冀与全国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据有关部门对北京市400多家研发机构的调查,20__年北京市共转让出1400项研发成果,其中大部分转让到京、津、唐以外的地区,北京强大的研发成果没能近距离扩散。

珠三角产业集中度高,专业化特征显著,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京津区域内的内在产业链联系不够紧密,能够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不多,产业链配套主要是把自己本地区企业消化掉。摩托罗拉除了在京津冀为数不多的几个厂为其生产少量配件外,绝大部分零配件产品来自珠三角和长三角。

四是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从实际直接利用外资情况看,20__年长三角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35,珠三角占28,京津经济圈仅占11.5。从利用内资情况看,近年来出现了巨额资金舍近求远的投资现象,20__年上海吸收国内投资总额506.5亿元,其中设立企业注册资本额最多的是北京市,达229.9亿元,占总量的42.1。北京流向天津的资金却并不多,近几年北京与天津市、县(区)、乡(镇)的经济合作金额没有超过60亿元。

五是腹地城市群实力较弱。经过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实力相当,均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每隔几十公里,就有一个很工业化的现代城市。从珠三角来看,广州、深圳、佛山3市GDP超过1000亿元,其他城市在400~700亿元之间。从长三角来看,除湖州、舟山两市外,其他13个市的经济总量均在500亿元以上,其中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6市超过1000亿元。从京津经济圈来看,除北京、天津、唐山GDP超过1000亿元,保定800多亿元以外,其他城市多在二、三百亿元左右。京津冀地区是很典型的二元结构,城市之间经济差距很大,总量规模掩盖了总量不平衡,中小城市不发达,没有很好配套条件,核心城市的能量很难

辐射和发散出来,这是京津经济圈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很明显的一个差别。

三、京津冀合作契机与合作构想

从京津经济圈经济发展现状看,核心城市缺乏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以及河北周边各市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没能协同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京津,要抓住合作契机,选准联合的切入点,推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1、加强规划,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科学的区域规划是促进区域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同时,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区域经济崛起的启动点,这在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证明。由吴良镛教授倡导的以京津融合为主基调的“大北京“方案,从学术界和专家角度为京津冀区域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大的框架,提出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疏解大城市的功能,调整产业布局,此方案已于20__年10月12日由建设部审定,这是国内第一次大规模区域规划活动,旨在改变京津冀北地区城市发展长期缺乏协调的状况。

我市应在“大北京“方案基础上,继续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争取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争取更为有利的政策支持。

2、新一轮亚太发展,结构调整迎来契机。

京津冀面向东北亚,现阶段韩国、日本正在进行产业调整,目标主要锁定中国,主要是看重中国的大市场,看重中国制造业生产加工能力,这对隔海相望的京津经济圈是一次良机。京津既是东北亚连接中国北方的通道,又因其劳动力素质、产业配套能力、科技研发等优势成为承转辐射的节点。截止20__年,天津韩资企业和日资企业分别为1565家和1385家,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市的6.7和10.1,三星、LG、丰田、松下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相继在津投资建厂。京津冀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互补作用,两市一省之间在技术、产业上存在梯度性以及生产要素方面赋存互补性,京津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水平都高于河北,并且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三地地域相连,三地间的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结合成本低廉,要加快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京津经济圈的流动,促进这一区域接受韩日产业转移并在区域内实现梯度转移。

3、“入世”拓宽开放领域,金融业发展大有可为。

中国加入WTO,为服务业开放带来机遇,金融体制滞后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有待改变。天津是中国入世后服务业首批开放的试点城市之一,作为服务业核心产业的金融业已经成为天津重点发展的产业。

天津应谋求建立中国北方区域性的离岸金融市场。在具体操作进程上,可以先在保税区进行离岸业务试点,然后逐步扩大稳步前进,最终形成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在市场模式的选择上,可以先建立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严格分离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度规模的渗漏。通过此举,可以为京津冀大规模利用外资开辟一条简捷、低成本的新渠道,同时可以增加天津金融机构的国际业务经验,培育一批高素质专业金融人才,以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为把天津建成以离岸金融业务为特色的金融中心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给本地区带来税收、就业、房地产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天津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界的声誉和地位,从而进一步促进天津的国际交往与发展。

4、奥运经济前途广阔。

奥运契机正带动京津冀交通、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北京将在20__奥运会之前投巨资全力改善北京交通拥堵状况,目前463公里的高速公路将发展到890公里,也为天津、河北与北京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先决条件。随着20__年奥运会的临近,北京---这个中国最大的国际旅游中心,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京津冀三地要为支持奥运、服务奥运、发展奥运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在交通体系方面,借鉴京津机场整合经验,三地在港口、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交通等综合交通规划方面做好衔接,形成合理的交通布局。同时,积极推进区域运输一体化,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国际投资青睐的“三小时经济圈”。

在旅游合作方面,可以建立“京津冀”旅游联合体,以奥运会为共同品牌,积极开展旅游合作和商务活动。充分发挥北京历史名胜旅游、天津的近现代旅游、滨海旅游、河北的秦皇岛滨海旅游和承德皇家园林旅游特色旅游优势。

5、以实施五大战略举措为载体,积极拓宽经济协作领域。

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三步走”战略,全面实施五大战略,要实现战略目标,其中一条基本途径就是扩大开放,把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引进来。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协调,激发民营企业与中小城市的经济活力,不断拓宽经济协作领域。天津正在进行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打造全新的服务型经济带,现在北京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于服务业,北京服务业如何参与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应作为京津经济合作重点推进的工作。天津要借助北京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中关村的技术优势,使天津成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构建知识型经济带,做大做强优势行业。

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是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由之路,面对诸多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大发展的契机,三地政府要齐心协力,相互依托,优势互补,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实现共赢。要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以“十一五”规划编制为契机,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构筑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总体框架。力争通过合作发展,使京津冀经济圈在未来五年实现腾飞,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的“第三引擎”。

附:环京津部分城市简要情况。

唐山: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京、津毗邻,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702.7万,20__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102.29亿元。是全国较大城市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经济开放地区。唐山资源丰富,是全国焦煤主要产区和三大铁矿区之一。唐山工业历史悠久,基本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造纸、食品10大支柱产业。

沧州:沧州东临渤海、西界保定、北靠天津、南接山东,土地面积14053平方公里,20__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531.33亿元。油气资源丰富,华北和大港的原油产量在我国各油田中分别为第六和第七位,其中在沧州境内的产量分别约为各自年产量的49和59。沧州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黄骅港将成为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

秦皇岛: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临辽宁、西近京津,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面积7812平方公里,人口270.46万人,20__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335.66亿元。工业初步建成了建材、机电、食品、化工、金属压延等支柱产业,旅游经济的支柱地位突出,是中外闻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旅游收入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秦皇岛港年货物吞吐量超亿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输出港之一。

廊坊:位于京津两大城市之间,面积6429平方公里,总人口384万人,20__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459.98亿元。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处于经济发展得当主导地位,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冶金、化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是其优势行业。

承德:北靠辽、蒙,南邻京、津,东和东南与秦皇岛、唐山接壤,西与张家口市接壤。面积39513平方公里,人口358万人,20__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00.01亿元。食品饮料、冶金矿山、机械电子、建筑材料、化工医药等五大行业已成

第6篇

关键词:中韩双边关系 贸易贡献度 贸易依存度

一、中韩贸易往来发展迅速

中韩两国的经贸发展历程时间不长,但是发展非常迅速。据我国海关统计,在1992年两国建交时,贸易额大约为50亿美元,但是发展到2005年,已经达到1119亿美元,增长了20倍。13年间,中韩双边贸易额的年均增速达到了27%。

两国正式建交的头4年,双边贸易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在1994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和新的出口退税制度,1995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出现一个增长的高峰。从1996年开始,增长速度开始出现减缓的趋势。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双边贸易总额首次出现负增长。1999年以后,随着危机影响的逐渐降低,整个亚洲市场开始出现恢复,中韩两国的双边贸易逐渐恢复以往的增长趋势,从2003年以后,双边贸易再次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则是中国的第4大贸易伙伴国。两国的贸易来往日益密切且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1992年以来,在两国的双边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逆差状态。而且,随着两国贸易往来的扩大,这种贸易不平衡的规模也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截至到2005年,贸易逆差累计已经达到1722亿美元。尤其是2003年以来,贸易逆差急剧扩大,3年的逆差额已经接近千亿美元。

二、中韩贸易贡献度

贸易贡献度,一国对另一国的贸易贡献度的含义,是指某年度两国贸易对另一国贸易增长率的拉动程度。如果把它分解为出口依存度或者进口依存度,那么该指标就可以描述为:对一国出口(进口)的增长对另一国的总出口增长率的拉动程度。其计算方法是:a国对b国的出口(进口)贡献度=(Xab/AXb)R(xb)1/100

式中,xah表示同上一年相比a国对b国的出口(进口)增量,Xb表示同上一年相比b国总出口(进口)的增量,R(XB)表示同上一年相比b国的出口(进口)增长率。Xab/AXb表示a国对b国的出口(进口)贡献率。

1997年和2001年,虽然韩国从中国的进口数额出现增长,但是这两年韩国进口总额均出现负增长,所以没有计算这两年中国对韩国的进口贡献度。1998年,中国出口总额出现增长,但是中国对韩国的出口负增长,所以实际出口贡献度为0,该年中国从韩国进口增加,但是中国进口总额出现负增长,没有计算当年韩国对中国的进口贡献度。

可以看出,韩国对中国的进口贡献度高于中国对韩国的进口贡献度,而中国对韩国的出口贡献度高与韩国对中国的出口贡献度。这说明,中韩贸易在韩国对外贸易中所具有的地位和影响力高于两国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中韩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是指贸易在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它可以粗略的说明一国对外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中韩贸易依存度是指中韩双边贸易在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可以说明中韩两国贸易在各自经济中的影响力以及两国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

由于中韩两国数据统计上的差异,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在考察中国对韩国的贸易依存度时,搜集的数据以中国统计为准。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数据则以韩国的统计为准。这里分别考察了中国对韩国的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图表)。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两国的贸易依存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两国经贸联系日益紧密。1992年中国对韩国的贸易依存度只有1.1%,2005年,两国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大关,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5%。从韩国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情况来看,1992年两屋建交时,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大约15%,到2005年高达12.6%。

如果将两国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无论是贸易依存度、进口依存度还是出口依存度,韩国的数值均高于中国的数值。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除了极少数年份以外,几乎一直保持为中国对韩国贸易依存度的两倍以上。而出口依存度的悬殊更加明显,尤其是2003年以来,韩国是中国的4倍以上。同贸易贡献度的指标一样,贸易依存度的数据实际上也表明了,如果仅从贸易的角度分析,韩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高于中国对韩国的依赖程度,或者说,中国对韩国的经济影响力高于韩国对中国的影响力。

四、结论

从上面对中韩贸易贡献度和贸易依存度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国建交以来的15年间,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双边贸易往来非常密切。但是,这种密切的贸易对两国的对外贸易来说其作用和影响力显现出一种不平衡性。

这种影响力的不平衡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韩国是一个出口导向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是拉动韩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外贸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贸易集中度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导致中国在韩国的出口市场份额相对缩小。所以韩国对中国的进口对韩国外贸的贡献度相对而言比较低。北美和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使得韩国贸易伙伴的权重发生变化:对美国和日本贸易份额相对下降,对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贸易份额相对上升。

此外,两国贸易结构的不平衡性也是导致这种不平衡依赖的重要原因。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商品以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尤其是以资本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制品、化工制品、钢材等。而中国对韩国出口商品则以附加值低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纺织品原料及其制品、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等。客观上,两国贸易品再加之链条上的“一高一低”的不对称性就为两国贸易的不平衡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发展历程 研究分析

“全球化”的观点是在1985年被人提出后,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人们纷纷讨论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各国也在研究相应的对策,使自己的国家在经济浪潮中得以发展,顺应时代的需求。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全球化一词从提出到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世界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这个词汇,研究全球化的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始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发展中的一部分,是指通过双方或是多方贸易、技术创新、资金流动、信息和文化交流,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国经济相互融合,通过这样长期的交流,使各国之间形成彼此依赖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制度的不断完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全球化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不同的时代呈现不同的态势,我们要学会看到经济全球化带来利益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贸易壁垒、关税等因素,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关联性逐渐加大,经济上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积极的进行技术、资金、商品等方面的互通交流,减少了地域之间的限制,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达成了经济上的共享。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源头

经济全球化具有历史性,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加速了历史的演变过程。它最初起源于15世纪,15世纪前的生活比较封闭,自给自足,彼此间不互相沟通交流,生产力低下,地域之间不存在经济上的依赖关系。而15世纪之后,西方技术水平得到一定的发展,加上造船业的发展,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有利条件。15世纪的欧洲已经大规模进行经济活动,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量,使其逐渐成为获取财富的主要手段,紧接着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促使他们对于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和掠夺财富的迫切要求,这也成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因素。随着新大陆的发现,麦哲伦的环球远航,开辟了一条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与此同时,全球化也拉开帷幕,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

三、殖民主义的产生使经济全球化得以蔓延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西方国家不断向外扩张。进而演变成侵略战争,殖民主义形成。在殖民主义时期,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形成了一种侵略与被侵略、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同时在殖民的过程中,也将自己国家的经济、文化带过来,与当地结合,或是进一步发展、或是直接继承,产生了大范围的影响力,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对殖民地区都有双重的影响。随着殖民主义的迅速发展,西方大国加快了殖民的步伐,开始了对不发达国家的扫荡,进行财富的掠夺和资本的积累。欧洲各国间的贸易性越来越强,形成了以商品交换为主的世界市场,加强了亚欧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对原料的需求逐年增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便成为他们经济竞争的后方阵地,同时为满足扩张需求,不断的进行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促进国家间的经济往来,世界市场形成并发展。随后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垄断产生,开始瓜分世界,世界经济体系逐步完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从而,加强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使其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经济全球化在世界各国迅速蔓延。

四、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二战结束后,人们意识到武力不能解决问题,开始召开国际会议,颁布相应的经济国际化条约,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国际经济秩序。随后,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加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间经济的改革开放,使市场经济制度得以普及,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国际政局的稳定,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激烈,加快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商品的流通,至此,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世界经济划分为欧盟、亚太、北美三大板块。

到21世纪,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密切,资金流动性大,行业垄断越来越严重,金融危机开始蔓延,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受到阻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市场经济,世界经济体系变得更加完善。自由贸易区和跨国公司的形成,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的历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曲折的、艰辛的,它承载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发展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其中伴随着垄断与竞争,合作与共享,它是一把双刃剑,为国际经济发展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使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阻碍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张燕生,毕吉耀.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J].世界经济,2003,(04).

第8篇

关键词:动力分析;布局演化;山东半岛

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而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我们把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众多领域,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产业是一定技术水平下特定资源的空间集合,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因此,产业布局从实质上讲为一定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及资源的空间配置。海洋产业是依托海洋资源和空间开发进行的各类经济活动的集合,是陆地产业向海洋的延伸。海洋产业布局从本质上讲和产业布局并无较大差异,只是将空间位置限定于近海、近岸、海岸带等海陆交接地带。因此,研究海洋产业的布局既要遵循陆地产业布局的规律,又要考虑海洋产业自身的特性。

一、海洋产业布局演进的动力因素分析

海洋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其布局的演进即海洋系统从无序形态到有序形态的过程,是海洋产业的空间结构从初级的不完善发展到一种完善的、系统的空间结构的过程。影响海洋产业布局升级的动力因素可以分为传统的陆地产业布局演进因素和具有海洋性的布局演进因素。传统的动力因素简而言之是指海洋产业作为经济产业而兼具的动力因素,是一种基于大多数产业演进研究的共性分析;海洋性的动力因素主要是指区别于其他传统产业的驱动海洋产业布局演进的因素,是形成海洋产业布局特殊性的关键因素。

(一)影响海洋产业布局演进的传统因素

一般而言,产业布局总是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中,表现为地域空间上的不断变化和不断优化。海洋产业可以看做陆地产业向海洋的延伸,因此海洋产业在布局上和传统产业布局存在一些共性,主要表现在都遵循产业集聚规律并且都存在产业地域分工现象。产业地域分工是指在某地区按某一优势生产部门实行专业化生产,地域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生专业化的经济区。关于产业布局演进的动力因素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综合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把影响产业布局演进的传统因素分为以下两种。

1.内部经济效应

产业集聚可引起专业分工程度高的产业集中在特定地区,节约组织管理成本。高度的产业集中形成具有很强活力的产业结构模式,产生群体效应。此外,产业集聚还具有明显的外部规模经济,产业集聚区内可以进行集体采购,大量的购销能够取得经营成本优势。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相关基础设施和专业性配套设施的完善不仅会吸引专业性人才的加入和外部资金的投资,而且可以实现各企业之间相互联系、优势互补、共享信息和管理经验等,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2.外部经济效应

简单地讲,外部经济就是一种协同效应,即构成系统的整体效应大于部分效应之和。外部经济效应不仅表现在同一产业链内的各企业之间形成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经济体,而且体现在形成集聚经济区的不同产业链之间。例如,政府政策、财政支持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区域性公共资源的取得需要高昂的成本,但不同产业链之间的集聚则能克服单一产业链在公共资源使用上的不经济现象,取得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

外部经济效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知识溢出效应和人才聚集效应 。在产业集聚区内,大量的专业信息在相邻企业间交流,降低信息交易成本,加速了行业整体的技术创新,促进行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另外众多的产业集聚产生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熟练工人,形成人才优势,提高企业效率,促进新技术知识的利用率和更新速度的提高。

(二)影响海洋产业布局的特殊性因素

一般在产业形成初期,丰富的自然资源或廉价的劳动力是吸引企业在该地区集聚的主要原因。这种靠近生产要素的布局往往远离市场,必然增大企业的运输成本,降低商品的成本优势。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企业开始更多地靠近市场布局,以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而海洋产业作为陆地产业在海洋上的延伸,具有自身特有特点。对于海洋产业,海洋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始终是影响产业布局的关键因素。

此外,海洋产业布局演进过程中的集聚和扩散机制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不同海洋产业间的关联性较弱,无法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这一特点决定了海洋产业只有与陆地产业相联才能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系统,因此其布局演进中的集聚和扩散只能在与陆地产业的相互作用中完成。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链条的一体化使海洋产业的发展对其所依托的陆地区域的产业发展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

二、海洋产业布局演进的一般过程

海洋产业布局的研究一直是海洋经济学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分析海洋产业布局演进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海洋产业布局的几个阶段。

(一)均匀的点状分布阶段

该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海洋产业靠近资源要素的布局,海洋产业的规模较小,呈现出沿海洋线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且产业间的相互联系较少,并未显现出明显的产业聚集趋势。这一阶段多为海洋产业诞生的初期,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海洋产业的发展布局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制约,多以生产要素为产业布局的导向。同时,这一阶段的海洋产业根据沿海各区域的不同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发展适宜的产业,均匀分布,自由发展,特色鲜明。

(二)专业化的带状分布阶段

随着既有海洋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地区的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优势日趋明显,大量的同类企业为取得相应的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集聚带来的好处,相继在该地区发展落成,呈现专业化的同类产业集聚。该阶段海洋产业主要表现为海洋产业规模扩大,相应劳动力和生产技术等资源相对集中,同类企业大量聚集形成空间带状分布,这是海洋产业集聚的初步显现。该集聚主要围绕特定生产要素形成,如海洋船舶业主要向港口和科技发达的地区集中,逐渐形成海洋产业布局中的带状。

(三)层次化的链式分布阶段

该阶段是对同类产业集聚阶段的发展,适用于新兴海洋产业出现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此阶段海洋产业布局主要表现为既有海洋产业集聚带之间的联系加强,产业链条延伸,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逐渐作用;新兴海洋产业已初具规模;海洋城市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在这些地区,海洋产业多以城市为依托,发展一些产业链长、规模效益明显的重点海洋产业项目。区域的海洋经济中心和新的增长极逐渐变为新兴海洋产业和海洋服务业,新兴海洋产业和传统海洋产业之间联系加强,配套的海洋相关产业也取得相应的发展。

(四)一体化的“点-轴”分布阶段

随着海洋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不同产业区间劳动力、资金、信息和产品的流动日益频繁,道路交通和联通设施日益完善。这一阶段的海洋产业布局呈现出集聚和扩散同时存在的状态。一方面,由于土地、原材料、能源的有限性,当海洋产业在沿海地区集聚时,可能产生出行交通不便、住房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集聚不经济现象,从而促使一些产业开始由集中走向扩散。另一方面,不同产业区之间联系加强,新的交通路线的形成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新型的经济区域成为承接海洋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逐渐形成“点―轴”的布局形态。

三、案例分析――山东半岛地区海洋产业布局演进

山东半岛地区海洋经济主要是以海洋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产业为主体,形成了临海型经济发达地带,促进了区域经济向滨海地区扩展的布局,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本文在研究山东半岛海洋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产业集聚与扩散的视角出发,将山东半岛地区的海洋产业布局演化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海洋产业点状聚集阶段

山东半岛地区海洋产业发展初期的基本特征是以海洋产业为主的小城镇的形成。沿海小城镇的产生是海洋生产要素和产业高度集聚形成的空间实体,是海洋产业布局中的“点”。这一阶段,海洋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种类较多,主要以海洋渔业、海洋矿业和海洋油气业等资源导向性产业为主导,从而形成了一批海洋产业特色鲜明的沿海小城镇。例如,威海和烟台两市依靠海水养殖业,通过建立海水鱼渔场,发展附加值高的养殖品种,人工养殖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发展成沿海城镇。

(二)海洋产业链状聚集阶段

随着海洋产业之间的联系加强,海洋产业链逐渐延伸。沿海小城镇不仅数量增多,同时规模不断扩张,形式、功能不断多样化,而且沿海城镇体系逐渐形成,城镇之间出现竞争,海陆产业开始融合。

随着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的交互作用,产业联系不断增强,分工逐渐明确,最终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例如,围绕着港口的建设,青岛市率先发展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油气储运加工等临港企业;日照重点发展钢铁精品基地建设,积极进行日照报税物流中心建设,建设集疏运输体系,密切港口与腹地之间的联系。

(三)建设海洋产业集聚区阶段

在这一阶段,山东半岛地区的海洋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海洋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转为产业区位的选择、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在城镇发展上,山东半岛沿海城镇体系升级为经济中心城市体系,在区域城市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经济中心城市不仅是海陆产业相互作用的节点,通常也是陆地区域经济中心。例如,青岛市不仅是陆域经济中心,更是海洋产业的增长极。近年来青岛重点展开海岸整治、湿地修复,发展海洋旅游业,不仅促进了游艇产业、海洋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房地产业等陆域经济的发展。

当海洋经济增长极的地位确定之后,渐渐演变为海洋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不断吸引着相邻地区的资源集中,形成一定规模的海洋经济区。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九大海洋产业集聚区:以海洋化工业、临港制造业为重点的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和海州湾重化工集聚区;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和能源产业为发展重点的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和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以海岸整治、湿地修复、绿色能源和房地产业为发展重点的丁字湾海上新城和潍坊海上新城;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海洋精密仪器制造为发展中心的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以海上风能产业、盐化工业和海洋石油产业为主的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

四、海洋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海洋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1.海洋资源利用冲突和资源配置不平衡

由于目前山东半岛地区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主要集中于近岸海域,同时不同海洋产业在用海类型上具有排他性,因此各个海洋产业在分配使用海岸线、滩涂和浅海方面的矛盾开始出现并日益加剧。例如,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农垦在滩涂和浅海地区的空间竞争一直存在,石油开发、海洋航运和海港建设中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问题。

山东半岛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海洋资源配置区域差异明显,部分地区海洋产业过分集中,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而部分地区海洋资源却处于闲置状态。例如,青岛市、烟台市港口吞吐量、接待海外游客数量均占到山东省的 70%以上,而日照港海外游客、集装箱吞吐量只占青岛、烟台港的1/3。

2.空间布局协调度较低,产业链条较短

目前,山东半岛地区在海洋开发中不同产业区之间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区域分工体系,未能通过协调配合实现产业的新陈代谢,内部无序和内耗都很严重,对外界刺激反应不灵敏,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病态反应。例如,青岛、烟台、日照等城市制订的海洋产业规划雷同,在港口建设和旅游资源上同类竞争加剧,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海洋产业发展的非理性竞争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区整体竞争力。从单一产业的角度分析,单个海洋产业链条均比较短。由于技术装备业的落后,上游产业发展所需配套产品长期依赖进口或从其他地区采购;同时,下游产业深加工能力较弱,不能在价值增值环节延伸产业链。

(二)政策建议

1.促进海陆共同发展,合理划分经济区域

本文认为,海洋开发应在建立海陆共同组成的经济区域体系基础上,合理划分海洋功能区,统筹海域和陆域经济系统。首先,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陆域为后盾,实施海陆协调发展。由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在时间上比较滞后,陆域经济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已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而海洋经济的发展程度则比较落后,因此海洋经济发展需要与陆地经济相协调。其次,海洋经济区具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支撑条件,决定了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某些类似性特征,如海域的社会经济条件,海洋经济发展程度与水平,海洋产业政策的区域化及发展方向等的类似性。因此,进行合理的经济区域划分不仅有利于海洋产业发展,而且可以优化海洋产业布局。

2.加快区间交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加快区间多种交通方式建设可以加快山东半岛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不同经济区之间出现恶性竞争、肥水不外流的现象;有利于海洋链条延伸,提升地区海洋产业整体素质,最终通过产业间的波及效应和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山东半岛地区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协调机制,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加快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互补互利,共同发展。另外,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协调各区域之间的招商引资、外贸出口、人才流动和技术开发,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涛.我国海洋产业布局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都晓岩,韩立民.论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因子与演化规律[J].太平洋学报,2007(07).

[3]朱英明.产业集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韩立民,都晓岩.海洋产业布局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03).

[5]徐敬俊.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

[6]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于永海.区域海洋产业合理布局的问题及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01).

[8]刘明.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

[9]于永海,苗丰民.区域海洋产业合理布局的问题及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01).

第9篇

关键词:博洛尼亚进程;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启示

一、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2008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改革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将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0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长江三角洲区域区域规划》,明确了将长三角区域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区域建设目标与发展定位,对承担高级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使命的高等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近年来,国务院出台了多个指导性文件,要求长三角区域率先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对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联动改革与协调发展提出了要求。长三角各高校之间也只有通过深度的、制度化的交流合作,协同改革试验,才能从整体上推进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现状

随着国家对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的日益重视,以及长三角区域政府和高等教育实践者们合作意识的加强,两省一市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开始启动。自2003年《江浙沪三省市教育合作协议》签订以来,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走上了积极推进的良性发展之路,初步建立了教育会商机制,形成了教育合作的初步框架协议。然而,在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相比其他领域的合作,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明显滞后,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很多合作协议和共识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落实。第二,两省一市存在地方利益诉求,各省市的保护性地方法规、行政区划壁垒、政府部门的职能界限、教育管理及评价体系的不同特点等因素,对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实质性推进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第三,目前在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中,两省一市政府已达成了共识,但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在基层、学校、学科专业、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层面的合作需求以及实际参与方面的积极性尚未完全调动起来。第四,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联动机制。在国外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成功案例中,当属欧洲高等教育合作涵盖的区域最广,影响最大,且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它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对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三、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内容及实施情况

早在1988年,欧洲各国便意识到教育合作的重要性,各大学校长和负责人齐聚一堂,签署了著名的《大学》,为未来跨国界的知识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欧盟签定了《马斯特里赫特欧盟条约》,将欧洲各国的教育合作推向一体化,在尊重各国文化教育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统一规划和协调各国的高等教育体制、管理结构和课程设置,努力扩大其兼容性和认可性,实现学生和教师的自由流动。1999年,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正式提出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宣布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并发表了著名的《博洛尼亚宣言》,拉开了博洛尼亚进程的序幕。该进程的总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等教育资源,建立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体系。到2010年,签约国中的任意一所大学的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和在校成绩都能获得其他签约国的认可,毕业生可以畅通无阻地在其他签约国家申请更高阶段课程的学习或者寻找就业机会。

《博洛尼亚宣言》提出了六项行动策略。第一,建立一种更容易识别和比较的学位体系,并通过这种学位体系提高欧洲公民的就业率和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建立一种主要基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层面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三,建立欧洲学分转换体系,以促进学生在欧洲各国的流动;第四,提高师生和学术人员的流动性;第五,促进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合作,建立可比较的标准和方法;第六,促进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合作,特别是课程、学习、培训和研究项目的合作。[1]

经过10多年的改革,博洛尼亚进程取得了很多方面的进展。首先,欧洲区域各国间实现了学历学位互认,建立了完善的学分转换系统,促进了区域师生和学术人员的流动。其次,促进了欧洲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增强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再次,提高了欧洲大学的办学自,增强了各大学的话语权,调动了高校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积极性。最后,博洛尼亚进程注重多元参与,广泛吸纳了欧盟以外的国家的参与,充分调动了政府、高校、师生、雇主等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欧洲价值观的基础上共同合作。

但是,博洛尼亚进程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众多,每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不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首先要满足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维护本国的利益,这就对博洛尼亚进程的协调机制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欧盟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没有得到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意见表达的权利,不利于推动各成员国的高等教育发展。

四、启示

通过对博洛尼亚进程实施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博洛尼亚进程取得如此大的进展,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高校、师生、雇主等利益相关者的通力合作。基于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博洛尼亚进程以认可合作伙伴关系为原则、确定平等互利为出发点,成功地动员了不同机构的广泛参与[2]。此外,在改革的过程中,欧洲各国意识到改革的关键还在于高校,只有给予高校充分的自和话语权,高校之间才能自发地进行合作。因此,博洛尼亚进程支持高校获得更大程度上的自,促使他们更加具有责任感和义务感。健全的机制也是博洛尼亚进程取得成功的主要推动力。博洛尼亚进程的工作机制遵循政府间主义模式,每两年召开一次签约国教育部长峰会,以宣言或公报的形式来督促政策的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博洛尼亚进程的顺利进行。[3]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虽然博洛尼亚进程致力于解决体制多样性带来的障碍,但欧洲各区域仍然存在“内化倾向”的问题,各国都以自身的需求为动力,欧盟委员会地位的不稳固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给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造成了障碍。

我们要借鉴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吸取教训,形成符合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特色的行动路线。

(一)调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积极性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教育合作的共识不断加强,两省一市政府间多次召开各种会议,签署了若干教育联动发展的合作协议,不同部门与社会机构也积极参与搭建平台,校与校之间也积极开展合作。2005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6所高校实施了“长三角高等教育合作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实行了交换生计划,为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联动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然而,相比于其他领域的合作,高等教育合作明显滞后,因此有必要调动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在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方面的积极性,只有利益相关者们都积极合作,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在调动利益相关者们的合作积极性方面,可以借鉴博洛尼亚进程的成功经验,以认可合作伙伴关系为原则。此外,还要增强学校的办学自,鼓励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

(二)形成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在博洛尼亚进程中,针对“欧洲高等教育缺乏竞争力”这一问题,2001年召开的布拉格会议提出,要加强欧洲各国学校之间的合作,鼓励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增强对欧洲学生及欧洲以外学生的吸引力[4]。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区域内的优质资源,让各高校的优质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要将长三角区域内的各高校联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让区域内的学生可以享受到最好的资源,如图书馆资源、课程资源等,从而提高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及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针对欧洲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问题,2003年的《柏林公告》提出,高等教育质量是未来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核心问题,必须在两年内建立起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005年的《卑尔根公报》确定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标准和方针,包括欧洲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标准和方针、欧洲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标准以及欧洲高校外部质量保障机构本身评估的标准[5]。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为欧洲区域各高校间的学位互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仅可以使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保障,而且可以使其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实现学位国际互认,提升长三角区域高校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

建立长三角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以效仿德国的成功经验。德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专业认证和教学评估两部分组成。在专业认证方面,德国所有学士、硕士学位专业的教学、专业组织以及学位授予机构必须定期接受专业认证机构的资格认证。德国设立了专业认证委员会,负责并监督专业认证机构的认证工作。教学评估分为5个阶段,院系自评、评估组进校评估、评估组提交结论报告、院系就报告开展讨论并提出书面意见、评估机构提交最终评估报告[6]。德国的教学评估是德国各个州教育法明文规定的,长三角区域也应将教学评估列入法律保障体系。

(四)成立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委员会,赋予其明确的法律地位

江浙沪两省一市势必首先要立足于自身发展,这对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的一体化进程是相当不利的。因此,需要成立长三角高等教育委员会,但必须吸取博洛尼亚进程中并未赋予欧盟委员会法律地位的教训,赋予长三角高等教育委员会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权威,在委员会的指导下对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规划,实施各项政策。此外,可效仿博洛尼亚进程中两年一次的部长会议制,就两省一市高教一体化议题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并制定下一步的方针政策。

(五)建立学分转换体系

《博洛尼亚宣言》提出的行动策略中明确表示,要建立欧洲学分转换体系(ECTS),以促进学生在欧洲范围内的流动。在流动学习期间,学生将获得经欧洲学分转换体系认证的学分和等级,这些学分和等级可以使学生在流动期间就读学校的成绩获得母校的认可[7]。目前,欧洲学分互认体系已被广泛接受。欧洲地区国家众多,而长三角区域仅有两省一市,因此建立学分转换体系相对比较容易,可以效仿欧洲学分转换体系,将学分与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果挂钩,提高学分转换体系信息的透明度,以提高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灵活性、流动性。

(六)实行文凭补充说明

2003年,《柏林公告》提出了“文凭补充说明”,旨在为欧洲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文凭的性质、层次、背景信息、持有者的地位等情况作出翔实的描述,为文凭的跨国承认和人员的国际流动创造便利[8]。“文凭补充说明”的实行使得学生、高等教育机构和雇主都从中受益。长三角区域在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借鉴“文凭补充说明”,这样不仅可以使长三角区域的高校之间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为文凭的相互认可提供一个便捷的方法,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各高校间流动、继续深造,还可以与国际接轨,为学生在其他国家的学习和就业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尹毓婷.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博洛尼亚进程浅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67-72.

[2]郭强.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高等教育发展脉络[J].理工高教研究,2009 (3):102-107.

[3]王新凤.2010年:博洛尼亚进程的终结还是开始?——对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反思[J].高等探索,2010(3):92-96.

[4]雷炜,方永平,胡维华.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7(6):61-62.

[5]王新凤.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及其启示[J].北京教育,2007(6):62-64.

[6]陈猛.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实施困境[J].文教资料,2011(8)121-122.

第10篇

[关键词]港口经济;港城发展;战略研究;日照市

[中图分类号]F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7)02-0060-03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跨国流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港口作为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对港城与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国际经济地理的影响更加突出。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之一的日照市,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的深水大港,规划吞吐能力5.8亿吨以上。“九五”时期特别是进人新世纪以来,港口经济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着日照城市的振兴,也必将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鲁南城市带乃至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现代港口经济及日照港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港口经济是指以港口为中心,以港口城市和海陆腹地为依托,以海陆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将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有机结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临港工业与港口物流、商贸、旅游及其衍生的金融、保险、信息通讯等相关产业相辅相成的开放型经济。它具有运输成本低、产业领域宽、发展潜力大、开放型与外向性明显、劳动生产率高、产品竞争力强等特点。如果把以运输、商贸为主的港口经济称为传统港口经济,那么,就可以把以现代临港工业为主要标志,集港口物流、商贸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港口经济称为现代港口经济。综观世界现代港口经济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一是成长期(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初)。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海运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利用廉价的海运和海外资源,纷纷大规模地建设港口,发展钢铁、炼油、化工等重化工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原材料、加工、运输较完备的临海工业体系,港口地带很快成了重化工业基地。二是挫折期(20世纪60至70年代)。传统重化工业的高污染、高消耗和无节制的发展,给港城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此间一些震惊世界的公害性事件陆续发生,威胁人的生命,酿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曾经盛极一时的某些重化工业被迫迁出港区,有些重化工业计划也被迫搁置,使传统重化工业为主的港口经济遭受严重挫折。三是转型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面对人类现代环境意识的觉醒和众多社会公害问题,有关国家、地区和企业开始重视环境问题,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四是可持续发展期(20世纪90年后期至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国际贸易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激增;船舶大型化、港口深水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强了港口经济的竞争力;高新技术和环保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重化工业的污染大大降低,一批新兴临港产业迅速崛起,临港工业迅速向技术密集、高科技、多元化、生态型发展.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加入WTO后,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日照市具有发展港口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由日照港和岚山港组成的日照港群湾阔水深,不冻不淤,航道直短,陆域开阔平缓,无台风直接登陆,建设维护运营成本低,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深水大港良址,为港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托。

首先,港口、港路建设为港口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1986年日照港一期工程两个10万吨级煤炭泊位和兖石铁路正式投产运营,随后日照港被国家确定为主枢纽港,辟为一级对外开放口岸。1994年,侯月线全线贯通,一条东起日照,西至古城西安的铁路大动脉正式形成,新亚欧大陆桥东部呈现“Y”字型的双通道、双桥头堡的格局。日照市先后确立了“以港兴市”和“港口立市”战略,举全市之力加快港口开发建设。2003―2005年,港口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过70亿元,是“九五”期间的9.7倍,已投产运营的生产泊位38个,年吞吐能力7508万吨。远景规划泊位将达到200余个,吞吐能力达到5.8亿吨。日照港群正向着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国际性的沿海主枢纽港迈进。其次,临港工业快速发展。日照市依托大港口、大腹地,坚持逆向开发战略与顺向开发战略相结合,大力开发港口工业功能,初步形成了冶金、建材、浆纸、粮油食品、机械制造、液体化工、木制品加工等七大临港工业,搭起了大型临港工业框架。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52%以上,全市9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8个是临港工业。临港工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再次,港口物流业迅速发育。围绕做好港口大宗货物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现代服务业,日照市规划建设了日照港焦炭物流园区等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培育发展了昱桥装卸、海明储运、华丰仓储等一批专业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物流中心为集散点的综合流通网络,使深购远销的中转贸易得到快速发展,日照口岸已实现了由单一的煤炭运输向矿石、集装箱、粮油、石油液化品、木材、建材、钢材等综合货种运输的转移。2005年,日照港口集团货物吞吐量达到8421万吨,跻入沿海十大港口行列,已成为中西部沿桥地带和黄淮地区的便捷出海口。

二、日照港口经济效应评估

(一)有力地促进了“以港兴市”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城市工业化进程

“城以港兴,港为城用”。港口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日照的经济结构,增强了其经济实力。据日照港口集团研究资料,日照港每吞吐1吨货,就可直接给港口带来15元的收入,增加0.56元的税收和100元的社会效益。日照港群和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全市GDP1990年为32.46亿元,2005年达到426亿元,增长12倍多,其中“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2%,比“九五”期间提高2.9个百分点;三产业构成1990年为53.6:22.9:23.5,2005年转变为16.0:47.9:36.1。同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2%,比“九五”末提高6.6个百分点,在中国社科院2005年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跻身于70位。

(二)优化了日照与腹地的发展区位,增强了区域竞争力

日照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照至西安铁路通道和高速公路的贯通,从根本上改变了沿线交通滞后的封闭局面,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轴线,鲁南城市带及铁路沿线城市的区位条件日趋优化,在全省、全国生产力布局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不断上

升,正在成为区际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能源流较高效益区,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多年来,日照港口85%以上的货物来自市外腹地,成为鲁南城市带乃至大陆桥经济带走向世界的便捷通道。从区域农业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吸引国内外投资以及国际旅游等多方面有力地推动了鲁南城市带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区域竞争力迅速上升。

(三)扩大了对外开放,促进了日照与腹地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并逐步升级

港口作为连接国内与国际各要素资源市场的枢纽,挥着国际转口贸易的功能,是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最佳结合点。由此兴起的港口经济则往往直接带动腹地区域参与全球国际分工。日照现代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港口的开放功能与资源配置功能显现出来,对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为港城日照与腹地更多的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条件。一方面,促进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按照国际贸易规则,积极组织进口了国内急需的铁矿石、油料、木材、石油等短缺资源,优化了自然资源配置,发展了出口与进口替代型经济,支持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仅日照市进出口总额达25.5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5%,经济外向度达到48.9%,就业岗位大量增加,由过去的劳动力输出为主转变为输入为主。产业链不断向内地延伸,有力的牵动着腹地参与国际分工,使其比较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制造业的结构层次和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日照港口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及保障措施

第11篇

[关键词]

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2-0043-02

作者简介:刘莉(1986-),女,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学院2010级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商品流通与创新。

基金项目:2011年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YJSCX2011-191HSD)。

一、引言

随着全球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以及世界各国服务业开放水平的提高,服务业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而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也已成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服务外包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其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对于区域经济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底,哈尔滨市共有88户企业登录商务部软件服务外包统计系统,上报接包合同额累计为3.79亿美元,同比增长421.6%;合同执行额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07%。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74亿美元,同比增长370.5%。大庆市作为黑龙江省第二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截至2010年1月,其服务外包企业已达223家,其中经认定软件企业48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7家。2011年的前11个月,大庆市服务外包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3亿元,企业总数达到了427家,从业人员超过了23700人。

二、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基础条件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是在顺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根据自身区位、环境、资源、政策等基础条件,才能遴选出适合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要素和制约因素,以促进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资源竞争力状况

资源竞争力是产业发展的必备基础,其对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支撑力量不言而喻。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于资源基础条件,同时又要受其约束。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产业的发展还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种既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又能在直接投资过程中对区域技术领域产生技术外溢效应的投资方式,应该在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另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是从根本上提升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品的技术含量,发挥服务外包产业知识密集型产品优势的重要举措。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所有技术也必须通过人的载体作用才能真正应用于生产过程,所以,人力资源是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所在。

1.人力资源状况

人力资源基础、人才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培训体系的响应程度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2009年末黑龙江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5所,招生1.8万人,在读研究生5.2万人,毕业生1.5万人。拥有包括国际知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在内的高校78所,在校生70.9万人,毕业生17.4万人。黑龙江省人力资源总量在全国各省份中并不占绝对的优势。

2.外部资金供给状况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利用外资情况来分析外部资金的供给状况,由图1可知,2007—2010年黑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额呈缓慢上升态势,实际利用外资额基本保持平稳、略有上升,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额于2008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并于2009年达到谷底,但之后有缓慢上升趋势。

3.技术存量供给状况

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服务外包产业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必然需要创新技术的支持。2010年黑龙江省共有R&D(科技与研发)单位343个,比2005年增加了25个,增幅为7.9%。

(二)环境竞争力状况

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需要健康的软环境和健全的硬环境。其中软环境主要针对政府的政策支持,如知识产权的保护、资金支持等,硬环境主要是指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服务外包园区建设等。

1.运营成本状况

黑龙江省产业运营综合成本在全国相对较低。运营成本的低廉,使得黑龙江省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并且为本地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进而为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政府政策支持状况

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黑龙江省政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于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服务外包产业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例如,为了迅速提高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2010年黑龙江省R&D财政支出为32.6亿元,相对于2005年的12.5亿元增长了160%。

3.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黑龙江省依托哈尔滨和大庆两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带动作用,根据本省支柱产业的基础条件,建立起了能够产生强大集聚作用的服务外包园区。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黑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哈理工科技园等园区的成功建立,为黑龙江省服务园区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即政府投入和民办官助相结合的模式。联通哈尔滨呼叫中心产业园、哈工大科技园、哈工程科技园、黑大软件园、大庆软件园等园区也都在建设和发展中。

(三)市场竞争力状况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体现在能否能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树立品牌并发挥竞争优势。服务外包接包量与高技术产品出口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同时,高技术产品生产企业能够直接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010年黑龙江省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为3.7亿美元,相比2009年的2.4亿增长了54.2%,表明黑龙江省高技术领域发展速度较快,同时也说明黑龙江省的高端产品服务外包的市场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通过与全国其他省市横向比较,黑龙江省高技术产品在全国17个拥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省市中并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

三、结论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泛到精的发展历程,发展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应该认识到,目前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水平还较低,资源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Grossman.Outsourcing in a Global Economy[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4(5):37-46.

第12篇

关键词:TPP;中国影响;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7日

一、TPP概述

(一)TPP的产生及发展。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简称TPP),最早是由APEC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文莱四国发起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美国加入并主导。截至2014年,参加TPP发起国谈判的已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墨西哥、秘鲁、智利、新加坡、文莱、越南、马来西亚、日本等12个国家。TPP的最终目标是要建成亚太地区市场准入水平更高、竞争政策范围更广、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大、劳工和环境标准更严、争端解决约束力更强的高标准自由区。该协议覆盖了原产地原则、贸易救济、动植物检疫、技术贸易壁垒、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竞争政策等广泛议题并包括了劳工标准问题与环境问题,是高规格的自由贸易协定。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TPP正在从一个APEC框架内的小型多边贸易协定转型为覆盖面更广的、更有约束力的自由贸易协定。

(二)美国主导并加快TPP的战略意图

1、扩大海外市场,摆脱经济危机“阴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经济总体上处在低速增长状态。为支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复苏,奥巴马政府亟须扩张美国出口市场。而亚太地区人口数占全球40%,全球贸易总额占45%,据高盛研究预测数据,2014~2016年亚洲经济增速预计将保持7.3%,这意味着亚太地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奥巴马政府将第二届任内的最重要经济目标确定为结束TPP谈判,进一步打开亚太市场。

2、重建全球经济贸易秩序。随着“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美国通过WTO推行其全球贸易战略的阻力越来越大。美国欲通过TPP这一突破口,再建一个与WTO并行且有更高标准、更深入的多边自贸协定,为美国商品进一步打开市场创造条件。并且通过TPP,重新进入其曾被排除在外的经济区。如果TPP的扩展是成功的和持续的,美国也将成为未来亚太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加强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3、打破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结构,遏制新兴市场国家发展。目前,亚洲环太平洋地区仍然是国际经济的主要拉动力,分别占据全球GDP总量的60%和国际贸易的50%。同时,亚洲新兴经济体对欧美经济依赖度下降,对内市场需求依存度上升,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亚洲新兴经济体扮演着向全球输出总需求的重要角色。中国在亚洲地位的崛起,制衡了美国重返亚太的主导性,因此美国加快推进TPP建设以避免美国在东亚经济快速发展中的经济损失,同时弱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亚太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二、TPP“去中国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一)边缘化风险。我国TPP研究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赵晋平等人指出:“从目前趋势来看,TPP作为APEC区域内唯一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的超大型贸易集团,将可能成为亚太区域贸易自由化的主渠道,在区域合作规则制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随着其成员国进一步增加,TPP甚至可能演变成为主导APEC机制的利益集团,我国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中国是一个高贸易依存度的外向型经济体,长期以来,对外贸易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日美两国就日本加入TPP谈判的预备磋商达成协议以及韩日TPP预备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以“10+X”为主体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可能因此而陷入停滞。中国有可能面临在亚太经济版图中被孤立的局面。同时,TPP战略的实施也削弱了中国对东亚区域的战略影响力。TPP协议一旦建成,美国将把跨太平洋经济体整合成一个单一的21世纪贸易共同体,客观上美国实现了重塑亚洲战略,不仅扩大了美国经济利益,而且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目标。

(二)TPP给中国出口产业带来威胁

1、TPP各成员国产业本身的内部互补性及贸易转移效应。TPP是南-北合作型的区域贸易组织,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出口产品各不相同。要素禀赋的巨大差异给TPP内部投资及贸易转移效应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TPP在2015年前取消所有关税,而美国目前仍为东亚的主要出口对象,中国在对美国出口上和东盟及日本存在直接竞争,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产品将因TPP国家之间的关税免除而变相的增加成本。更为重要的是,TPP中的新兴经济体同我国的产业结构及要素分配趋同,在产品出口的市场和结构上存在强烈同构性竞争,这对我国某些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产生较大冲击。随着近年来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我国人力成本已不再具有明显优势,而TPP内一些新兴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且投资环境不断改善,这将使我国部分传统出口优势产业逐步失去竞争力,进而使TPP内部贸易转移效应更加明显。

2、TPP高标准壁垒将使中国向TPP国家的出口遭受损失。首先,由于TPP是高规格的自由贸易谈判,在其自身的高标准下资本流动更加自由,技术标准更加严格。加之劳工与环保标准、原产地规则标准等旨在保护TPP内部市场的技术性壁垒使得成员国贸易结构及流向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中国产品出口TPP成员国造成威胁;其次,TPP更加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将阻碍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向其成员国出口。安全、健康和环保方面的技术限制会使中国工业产业处于被动状态。“原产地规则”限制成员国使用来源于非TPP成员国的原材料以及中间产品,而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产品为中间品贸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这种出口模式,降低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间接限制中国对TPP出口。

三、面对TPP中国的对策

(一)积极关注TPP谈判进程,适当参与谈判。就目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看,如果中国选择忽视TPP的存在,在未来有可能被孤立于亚太经济的核心之外。鉴于中国已经参与的国际协定和拥有的国际地位,中国可以在适当时机与TPP进行协商和谈判,但是在谈判过程中要以双赢为出发点,同时考虑TPP谈判的障碍与中国的国情,在权衡自身利益之后,做出慎重选择。同时,中国可以选择与重要的TPP成员方举行双边贸易协商,以稀释TPP规则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制定应对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贸易壁垒预案。发展绿色农业及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以促进技术的创新。降低对农副产品、加工食品、电子产品及其他制成品的负面影响,提升这些产品的竞争优势;其次,面对TPP挑战,我国需要对现有出口体系结构、产品标准、产业结构做出全面调整和升级,直接面对北美和东亚市场,以一种“倒逼机制”将中国的出口贸易向高端化推进;最后,我国应尽快转换为内需主导的经济模式,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充分利用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巨大的国内市场、丰富劳动力资源及某些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扭转目前过分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

(三)探索上海自贸区对TPP规则的融合。中国建立上海自贸区的主要目的是制度创新,而不是政策优惠。自贸区将选择金融、航运、商贸、文化和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这与TPP协议谈判对服务业开放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一致的。就金融业开放而言,方案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自贸区内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目前,国内金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上海自贸区应该在关键领域实行体制机制创新,在市场开放上实现突破负面清单管理就是一项制度创新。在上海自贸区实施一些与TPP规则一致的改革,实现与TPP规则的融合,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形成全国可推广复制的经验,这将增强中国应对TPP规则的内生能力。

(四)积极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对TPP而言,中国、日本、韩国现在正在进行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抗。中国和韩国已经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韩国与日本也进行了此方面接触。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一旦形成,预计北美自由贸易区会占据全球总量的25.8%、欧盟占据25.2%,中日韩贸易区占据20.5%,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TPP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韩国在中国对外战TPP冲击下亚太新秩序整合的中国对策略中占有重要一席。

(五)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推动作用。2014年10月24日,由中国提倡并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正式成立,这将补充当前亚洲开发银行在亚太地区的投融资与国际援助职能,弥补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存在的巨大缺口,减少亚洲区内资金外流,促进亚洲的“活力与增长”。中国应充分发挥亚投行的推动作用,积极在外交战略中发挥资本在国际金融中的力量,不断减少甚至消除TPP带来的去中国化影响,扩大中国的贸易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吕有志,张伟鹏.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发展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

[2]乔其明,窦尔翔,李东阳.TPP谈判及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