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33: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管理行业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金融机构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坚持金融管理的科学发展,全面促进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避免金融危机,促进金融机构科学、规范、依法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解决困扰金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与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必须在金融管理中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严格的金融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金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从金融管理的无序、盲目扩张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对金融管理实现事前的预防、事中的管理、事后的完善,实现金融管理的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流程明确、分工合理、职责分明、运行高效、科学规范,以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满足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成为金融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否有利于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否有利于不断提高金融管理的水平是衡量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金融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金融行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行业的逐利性决定了金融行业发展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金融危机成为金融管理的头号死敌,而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扩展到全球经济发展领域,美国次贷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等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全球金融界对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人是越来越深刻,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对金融行业的客观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各个层面上都离不开金融行业的资金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金融管理必须针对金融行业的具体条件,打破传统的金融管理思维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对待金融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从不同层面多视角、多角度地剖析困扰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找出金融管理中困扰金融行业资金良性循环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创新金融管理思路,在认真探寻金融管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全面促进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谋求整个金融行业利润的最大化。要善于抓住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努力开创金融管理的新局面。竭尽全力掌握经济运行过程中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金融管理实践中按照金融行业发展规律全面改进金融管理措施,善于总结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总结和吸收世界金融管理发展成熟的、经过金融危机考验的管理方式,不断更新金融管理理念,以世界金融发展中总结提升出的先进理论指导金融管理的实践,在金融行业内部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针对金融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利于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保障金融管理的经济成果和社会效果。实现金融与社会、金融与经济、金融与环境保护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运转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全面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运转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全面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金融管理机构保障方面必须采取的措施。对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金融行业的法人治理机构,法人治理机构是金融管理的大脑和神经中枢,金融行业是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法人治理机构是否运转协调,能否适应金融行业发展的内部管理需求和外部发展环境的有效协调,直接决定着金融行业的有序扩张和健康发展。运转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有利于金融管理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有利于给金融机构带来巨额的利润,实现金融机构资金的良性循环、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现阶段,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又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抵御市场风险和金融危机的能力相对较弱,资金市场的运行尚不规范,民间高息借贷、食利者阶层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金融管理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金融行业更应该排除干扰,认真进行法人治理机构的健全和完善,规范市场运作和金融管理行为,不断提高金融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和金融管理的水平,促进金融管理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不断优化金融管理内外部环境,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不断优化金融管理内外部环境,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是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环境保障方面必须采取的措施。首先,要实现金融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管理行业规范和管理流程,并监督金融机构严格按照金融管理行业规范和管理流程开展各种金融管理活动,并尝试大力发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多种类型的金融主体,丰富金融机构的构成,逐步开放金融市场,降低金融行业的门槛,规范金融市场行为,使大量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的资金拥有者拥有从事金融行业的机会,从而为金融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大量的资金,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建立健全规范的金融管理体系,建设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各大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商业银行为补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小型金融性公司、中小银行为链条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各类金融性机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大力发展在农村基层和偏远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的建设,全面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深度和厚度,做好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的储备,确保我国金融管理的良性、健康、科学发展。第三,建立健全金融管理规章制度,并能够严格按照金融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各种金融活动,建章立制工作是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重要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相对灵活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既要从硬件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又要在软件上注入大量的精力,有效建立金融管理信息自动化控制平台,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在具体的金融管理实践活动中,严格按照金融管理规章制度办事,将金融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金融机构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和重要节点,实现有章可依的良好局面。第四,加强对金融管理的监督管理,虽然我国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着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但是,由于力量薄弱,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标准、风险控制措施过于程序化,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手段,致使一些金融机构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行为,给金融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制约着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运行。因此,必须参照和学习国际金融管理成功的监管经验和监管标准,结合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标准和相应的措施,加强对金融管理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三)加强精通金融业管理业务、了解经济发展知识的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选用和培训,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加强精通金融业管理业务、了解经济发展知识的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选用和培训,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金融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金融管理人才的竞争,我国金融管理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一项历史遗留问题,要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精通金融业管理业务、了解经济发展知识的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选用和培训,大量培训复合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充实到金融管理人才队伍中去,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刘冰,周晓冬.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17).
[2]郑良芳.“十二五”规划,金融业肩负着历史发展的重任[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01).
[3]李富有,窦育民.中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4]贾小雷,刘媛.国外金融产品监管的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1(54).
[5] 吴剑.电子银行发展问题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1).
我国金融管理由于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管理体制无法建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才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管理体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金融管理体制才逐步走向成熟,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我国金融管理的模式逐步明确。
我国金融管理的初期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主要负责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的主体,而各级的政府部门担任金融管理的部分职责。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因此,为了转变金融管理的模式,应该将管理的模式明确,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有关财政工作的新模式。
2.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经历了重要的变革时期。
旧的金融管理体制由于在管理主体上划分不明,使得我国金融管理改革的重点落在了明确管理主体的职责和权限。目前我国金融管理的主体有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个部分。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主体,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负责我国的货币金融流通,货币政策以及监管其他的商业银行,被称为“银行中的银行”。证监会负责监督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保监会负责保险行业的发展。这样就使得我国金融管理的各个行业和各个环节都有了明确的管理主体,有了明晰的职权划分,这样才有利于我国经济市场健康的运行。
3.金融管理的过程中具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管理行业的法律数量也在不断的递增,比较具有代表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监督管理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金融行业的管理奠定了法制基础。现阶段我国金融管理体系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金融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动态的工程,很多情况都是不可预测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金融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二、目前我国金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金融管理体制中的各种问题暴露无遗,最为严重的是没有灵活的预警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金融管理体制对防风险的意识不足。
金融风险主要涉及到了资金运转的风险、理财的风险和监管的风险,而具备风险意识是现代金融管理的重要管理理念,我国金融管理机构虽然还重视设置行业准入制度,但是对行业所属单位的风险监管力度不够。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对新加入银行个体进行资格的审批,主要考虑商业银行的盈利性,而对商业银行控风险能力和运行机制缺乏考核。由于我国金融管理风险意识不足,导致金融危机初期银行没有做好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测,最终让我国消费指数持续上升,导致通货膨胀。
2.我国现有的金融管理机制反映不够灵活,能力有限。
在金融管理部门对重要的规章制度修改的时候,必须要按照一套完整的程序进行。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银监会作为我国金融管理的主要主体,在制定或者修改某些政策时必须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批,有些重要的事项甚至要通过国务院的研究。再加上我国地方金融管理机构业缺乏与上级地区金融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金融管理机制的信息反映不及时,不够健全。在遇到突发性的金融危机的时候,迟迟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这样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在世界经济千变万化的大潮下,灵活有效的金融管理体制会为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提供有力的保障。
3.我国金融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管理机构,它主要负责对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进行管理和监督,但是,由于职能有限,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往往是联合了银监会等其他的部门进行监督。而且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部门设置过多,导致很多交叉性的权利长期存在,这给我国金融管理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我国金融机构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是金融管理体系中的主要问题,金融行业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金融监管的不完善会让金融机构的管理失去约束性,从而从制度化走形自由发展的方向。完善有效的金融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要提高我国监管部门的工作水平外,还要明确划分监管部门的职权,以及强有力的技术作为保障。计算机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我国金融管理的技术保障。
三、运用计算机防范和减少金融危机
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主要标志,也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它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我国金融管理中利用计算力防控金融风险,无疑是未来金融管理在信息时代的最佳选择,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利用计算机建立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
1.运用计算机可以及时地了解世界经济环境。
利用计算机可以建立起经济发展的动态数据库,对定期范围内的国内外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这样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态势,对可能存在金融风险也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当前普遍使用的计算机系统是webservice技术,它可以完成对经济环境的监测。
2.利用计算机可以防范金融风险并且有效地防范金融机构运行过程中的风险。
我国的金融机构在运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运行的风险,其中主要存在于银行业。我国的银行全部由银联作为机构的枢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覆盖较广的网络体系,在银行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客户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查询、转账汇款以及支付等一系列活动。但是,银行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很有可能由于外部或者系统内部的网络问题而导致银行网络系统的瘫痪,从而影响银行的正常运转。但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比如,国外的很多银行尝试运用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技术来维护银行网络的正常运作。
3.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金融管理信息沟通和快速处理金融管理问题的机制。
【关键词】财富管理 商业银行 发展模式 盈利模式
一、财富管理概述
(一)财富管理的概念
财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是指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分析客户财务状况发掘其财富管理需求,为其定制财富管理计划目标,提供有关现金、信用、保险、投资组合等相关管理及系列金融服务的综合过程。
财富管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理财。后者偏向于简单产品销售行为,前者则需要更多的理财知识技能进行售前、售中、售后等一系列的理财增值服务。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也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私人银行是财富管理的更高阶段,门槛更高,享受的服务更多、更优。
本文中研究的财富管理,是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理财而言的,实际上涵盖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两个层面。
(二)财富管理的特点
从客户的角度分析,财富管理具有安全性、增值性、差异性等特点。安全性是财富管理的一项基本需求,增值性是资金逐利的本性,这些都是财富管理的核心。另外还有差异性,客户的需求是多元化的。
从财富管理机构的角度分析,财富管理具有客户群体的广泛化和多层化、服务的专业化、产品的多样化等特点。
财富管理业务的最显著特点在于需要多部门协同,因为其服务对象具有高度的差异性,本身又涵盖业务咨询、方案设计等活动,需要来自不同部门和不同专业的团队协同配合。
二、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简介
在全球财富市场中,中国财富市场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首先,居民财富迅猛增长,构成了对财富管理的巨大需求。其次,理财观念加速转变,为财富管理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第三,混业经营趋势正在显现,为商业银行研发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富裕阶层理财需求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3月6日,证监会表示,正在研究银行在风险隔离的基础上申请(证券)牌照的情况。第四,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也意味着人们为未来生活提供保险、积累财富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
所以,自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以来,我国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近年来,业务规模迅猛增长,产品种类日趋丰富,组织架构日益健全,人才队伍也在加速成长。
虽然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从外部环境制约的角度来看,国内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分业经营导致理财业务产品只能局限于一个市场而缺乏综合性,这严重制约了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当前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从国内商业银行内部的角度来看,总分制的组织体系难以适应财富管理综合性强的要求;另外,既全面掌握银行、资本市场业务知识,同时又通晓客户心理懂得营销技巧的高素质、复合型理财人员严重不足。
三、外国财富管理机构的运行模式
下面简单介绍几家欧美的成熟财富管理机构的运作经验。对其财富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作模式、盈利方式等方面上。
1997年,瑞士联合银行(UBS)与瑞士银行公司(SBC)合并形成瑞银集团(UBS AG)。瑞银集团的核心业务就是财富管理,也因财富管理而闻名。由于其他业务均围绕财富管理展开,相应地,瑞银的财富管理采用典型的整合业务模式。
首先,统一的品牌。1998年,瑞银集团放弃SBC品牌,统一使用UBS 品牌。1999 年由于收购又形成了多品牌并存的局面。2005年6月,瑞银集团正式宣布,所有业务采用统一的UBS品牌。
其次,整合的业务模式。各业务单元围绕客户紧密协作、有机联动。公司架构上,集团通过投资产品及服务部,聚合服务不同地区客户的四家子公司的专家,并协调子公司之间的客户介绍、产品交换等服务。运营保障上,由总公司或不同的子公司分别提供IT 系统、风险管理、产品、咨询、证券类服务等支持,最后由财富管理部门的客户经理直接面对客户。这种业务模式的优势是,从客户的角度来说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有效促进了内部资源整合。
与瑞银集团不同,摩根大通是在同一的集团控股公司下,设立多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共同提供财富管理服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各法人实体可以根据所面对的细分客户,进行独立的产品设计,提供差异化服务;绩效考核也相对独立,有利于团队激励。其缺点是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相对较弱。摩根大通的盈利模式是根据交易获取手续费收入。
花旗的模式与摩根大通类似。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花旗提出了包含向服务收费模式转型、整合投资平台、发挥各部门的协同能力等内容的计划。
四、金融危机后财富管理行业的新动向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财富管理市场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这些新趋向、新形势可能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的发展形成挑战和压力。
首先,新兴市场受到国外成熟的财富管理机构的重视。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陷入困境而新兴市场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全球财富市场的格局也随之演变。
其次,财富管理的盈利模式正逐渐转变。传统的佣金制收费方式存在一个显见的缺点,即财富管理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如果按客户的资产和享受的服务来收费,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缺点。目前,相当部分的机构开始引入收费制,虽然收费的数额还不大,但在盈利中的占比正缓慢上升。
再次,金融危机后,品牌的作用日益显现,这预示着那些品牌卓著、声誉良好的机构将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发展机会,行业整合态势渐显端倪。
五、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建议
(一)选择适当的组织体系
财富管理业务有其内在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商业银行构建一种既能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又能有效促进资源整合的运营保障机制,而不能依靠各自为政的业务单元来发展财富管理业务。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从总体上看,其财富管理业务均是在零售银行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开办的,因而应重点参考瑞银等全能银行的模式。但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客户资源、渠道分布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具体发展模式和策略上应有所区别。
国有大型银行可以选择综合性银行模式。四大国有银行具有庞大的客户资源、良好的品牌形象、广泛的渠道网点、较为领先的系统优势,可在产品、服务、渠道、团队、系统、流程等各方面投入资源,全面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提高本行市场竞争力。
至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则应选择战略合作模式。包括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内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由于资源有限,应扬长避短,加强同集团内或外部机构的合作。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应重点发展产品、系统、团队等领域,同时依托所属金融控股集团,整合利用集团内证券、基金、信托、资产管理等业务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产品与服务。在这一点上,他们甚至比大型商业银行更有优势。
(二)加强人才队伍和研究能力建设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相较其他财富管理机构的最主要的渠道优势将日趋减弱。同时,专业人才日益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并且,盈利模式从根据交易收取佣金向根据建议而收费的转变,也提高了对商业银行研究能力的要求。总之,国内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适应综合化的财富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胜,胡玲燕.财富管理:全球趋势,中国前景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J].南方金融,2013,(3).
[2]刘维泉.欧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典型模式研究及其启示[J]. 海南金融,2013,(9).
[3]招商银行.贝恩咨询.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R].2013.
[4]叶央.瑞银集团成功财富管理模式借鉴[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8,(9).
[5]李刚. 国际领先银行财富管理的经营实践[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7.
【关键词】上市公司 企业管理 财务金融 改革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已日趋完善,众多企业纷纷参与到资本市场的竞争中来,企业的财务活动已开始全面融入到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而财务金融方面的管理对上市公司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金融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了当前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的课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存在着种种不足
内因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因此,要想分析上市企业存在的不足,就必须从内部着手,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容易受到市场动荡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诞生并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商品种类与数量都越来越多,从前的卖方市场已经逐步转变成买方市场。在这样的前提下,许多从前高需求、低风险、高盈利的行业出现了企业过多、产能过剩的现象,一些只能生产一般商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逐渐丧失竞争力,由盈利转为亏损。
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家电、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缺乏核心竞争力,就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极易被模仿和超越,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不能参与到更高层次的竞争中。企业也就不断衰退乃至被淘汰。
(二)缺乏科学有效的投资计划,盲目相信多元化经营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许多所谓经营管理专家最爱说的一句话。的确,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减小风险,但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投资往往表现为冲动式的投资,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功能,企业可以轻易获取大量融资,使上市公司在投资方面不够重视;二是炒作成为吸引投资的手段,企业不是利用经营业绩,而是利用炒作来吸引投资者,这造成了大量不良投资的存在。
(三)上市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漏洞,导致大股东插手并最终掏空上市企业
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时间尚短,所以我国上市企业起步晚,发展不够完善,未能形成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其中,大股东所起到的负面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大股东往往利用自己在资本上的优势地位,对公司的日常经营大肆插手,利用上市企业不断圈钱,又将上市企业作为资金来源,从上市企业不断地获取资本。这样,上市企业逐渐被大股东掏空,不仅使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及活力,也使资本市场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最终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上市企业在财务金融方面的管理漏洞所造成的影响
上市公司如果在财务金融方面存在管理漏洞,就会在多个方面造成影响,并且引发连锁反应,在整个行业中造成恶劣的后果。
(一)对自身造成的恶劣影响
上市企业如果在财务金融方面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首先会对自身造成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资金配置
对于上市企业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吸引来的资金科学、有效地配置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使资金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最大的作用。如果上市企业不能将资金进行合理配置,就会使上市企业失去其意义,不仅不能获得上市应有的效益,反而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
2.企业缺乏长期有效的竞争力
某些上市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长远眼光,只注重短期利益,这也是造成资金不能合理配置的原因之一。这样做的企业,也许在短期内会获得高额利益,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反而会使企业被不合理的资金配置拖累,从而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二)对市场造成的恶劣影响
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任何企业都作为市场的一份子而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因此,每一家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都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上市企业尤为如此。如果上市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就会对市场造成恶劣的影响。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市场本身对资源的配置作用难以发挥,大量没有发展前景的衰退产业类企业到股市上市融资;或者由于产业本身衰退而企业又没有能力克服产业生命周期的约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随产业衰退而衰退。这些企业不仅自身难以生存,更浪费了市场资源,使市场被这些衰退企业所拖累。
产业衰退是可以通过企业的经营状况体现出来的。通过分析上市企业经营状况的发展变化史,我们不难发现:一旦产业开始衰退,企业就必须开始考虑转型。资本支持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企业衰退的局面,资本是企业摆脱产业衰退困境的充分条件,不是充要条件。当产业衰退时,企业如果未能及时进行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即使有了资本也脱逃不了企业衰退的命运。这种因产业衰退而使企业衰退的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很普遍。
(三)对同行业其他企业造成的恶劣影响
企业从诞生的一刻起,就作为市场的主体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而上市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促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增强竞争力。
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而且市场竞争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这就导致部分上市企业利用市场竞争中存在的漏洞进行不正当竞争。而上市企业在财务金融方面的不正当竞争可能会导致以下恶劣影响。
1.使同行业正当经营的其他企业受到排挤,在正当经营的前提下不能获得应有的回报,从而扰乱整个行业的竞争机制,对其他企业的正当利益造成损害。
2.影响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对投资者造成误导,使投资者的资金不能获得应有的回报,甚至血本无归。长期这样下去,会损害投资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导致整个行业的萎缩。
(四)对投资者造成的恶劣影响
企业上市的目的就是吸收市场上的自由资金,通过这种手段来使企业获得发展。这就要求上市企业必须更为重视财务金融方面的管理。如果上市企业缺乏对资金的有效配置、盲目地进行多元化投资、不能有效避免大股东的不良干涉,就会使吸收来的资金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利用,不仅企业会因此受到不良影响,竞争力大大降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更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使股市投资者的资金得不到预期的回报,甚至遭受严重的损失。这样,整个资本市场也会因此而动荡。
三、如何对上市公司在财务金融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上市公司对自身、同行业、投资者乃至整个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财务金融方面的经营管理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从财务金融方面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上市公司和谐、稳定、长期地发展,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增强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营。所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在工作中提升管理者的能力
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有意识地、特意地为企业管理人员安排一些特殊的工作,以此来使企业的管理者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实现能力的提升。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1)通过岗位交换体验,了解财务金融方面的运作,熟悉操作流程;(2)较高的职务,增强对事务的处理能力;(3)安排特殊性的工作,考验和提高处理特殊事务的能力。
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也更能体现出管理者的应变能力。
2.企业对管理者进行投资,增强管理者素质
企业可以将管理者送进相关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也可以聘请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到公司进行演讲,还可以在公司内部长期设立培训部门。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者的工作能力。
3.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专项培训
企业可以组织针对财务金融管理的专项培训,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财务金融方面形成科学的认识,充分了解财务金融的管理方法与运营机制,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工作当中。
4.在学习之后进行巩固
任何理论的学习都是为了应用在实践当中,企业的理论培训更是如此。企业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日常经营。如果培训的内容与日常工作不符,或者不能有效地应用到日常工作当中,那么培训就不能发挥作用,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耽误时间。所以,企业在选择培训内容时,一定要注意与日常工作相符,并且可以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当中。而在培训之后,也应该注意安排相应的工作,对培训的内容进行巩固、吸收,真正达到提高业务水平的目的。
5.企业管理者应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及管理水平
决定事物本质的是内因,所以,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培训,而是要主动学习,增强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例如积极学习财务金融方面的知识,更好地从财务金融方面对企业加强管理。
(二)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道德修养
在当今社会中,道德问题是无处不在的,上市公司自然也不例外。如果缺失了道德,那么不诚信、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就会涌现出来,使上市公司失去信誉,走上一条不归路。所以,企业管理者的道德修养对于上市公司是极为重要的,关系到上市公司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上市公司要严格遵守财政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
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要以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前提。对上市公司来说,遵守财政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在资本市场中,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很容易迷失自我,在经营过程中做出错误的选择,从而触犯法律,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对金融市场造成损害。
1.上市公司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规定和财经纪律,对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全面反映金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正确核算金融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按规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自觉接受财政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2.上市公司在竞争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遇到不法行为的侵犯时,要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公司的正当权益,自觉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四)上市公司应制定严格有效的财务金融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的稳定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维护,同样,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使公司的经营有规可循。
1.建立健全日常财务金融管理的规范
日常的财务金融行为是最为琐碎的,也是最需要规范的。细节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企业最深层的内在。所以,建立健全日常财务金融管理的规范,使日常工作都有各自的运行轨道,可以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减少时间、物资的浪费,促进公司的发展。
2.以规章制度规范股东行为,将股东干涉与公司运营分开
前面已经说过,在上市公司的运营中,大股东往往利用自己在股份上的优势插手公司的运营,利用上市公司攫取大量资金,甚至将公司掏空。所以,上市公司必须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股东的行为,使股东无法通过插手公司日常运营来损害公司利益。还可以建立股东大会,使所有股东都可以对公司的运营提出意见,避免大股东一手遮天的行为。
3.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财务金融的监管制度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监管,同样的,一家上市公司若想在财务金融方面得到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有效的监管机制。可以使用的办法有很多:(1)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使公司的监管有据可依;(2)在公司内部成立监管部门,对公司的日常经营进行有效监管;(3)成立股东大会,邀请股东监督公司日常运营;(4)建立职工监管制度,使公司员工可以对公司的经营行为提出意见。
4.上市企业要规范在职工福利等方面的支出
上市公司财务金融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职工福利等方面的支出。职工获得应有的利益,会促使他们更好地为公司服务,从而使公司更好地发展。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上市企业的职工福利基金必须按照规定支出,不能挪作他用;(2)对于职工福利支出结余,金融企业应当遵循职工福利费用于职工集体福利的基本规定,逐步消化;(3)上市公司要严格执行企业年金管理规定,并主动接受监管。
(五)上市公司要在日常经营中调整财务金融投入,形成核心竞争力
财务金融的投入对一家上市公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反映出一家公司经营的重点以及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对上市公司来说,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1.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
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财务金融。而市场具有多变性,要想在财务金融方面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标尺不断调整经营战略,使金融资本得到有效的运用,促使企业和谐、健康地发展。
2.调整投入分配,形成属于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信奉多元化的经营,而多元化经营也的确为很多公司的经营打开了局面。但是,多元化经营未必就是企业唯一的选择,有时专业化的经营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专业化和多元化是企业发展战略上的两难选择。但多元化风险大,失败率较高。企业如果将资本过多地投入多元化经营,很容易因为失去重点而导致全面平庸,甚至全面崩溃。所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科学地调整投入分配。
3.上市公司应认真分析自身的客观条件,以确定应用哪一种经营方式
经营方式决定了企业的资金投入方式以及分配情况,一家上市公司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才能使资金得到科学有效的分配,更好地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4.上市公司应合理分配资金投入,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一家公司的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而核心竞争力更是重中之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家企业竞争实力的根本所在。公司在某一个领域得到发展,靠的就是科学技术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公司资本投入的分配应侧重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方面,只有形成并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公司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一家上市公司财务金融的管理对公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完善了财务金融的管理,才能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公司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玮玮,马波.商业银行如何防范操作风险[J].现代金融,2012(09).
[2]周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控制[J].中国商界,2009(04).
【关键词】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问题 对策
一、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与意义分析
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各国金融合作和经济往来联系更加密切。然而,当前世界金融环境越来越复杂,再加上,全球的金融行业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也逐渐增大,目前,影响范围正不断地扩大。
早在2008年,美国次货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另外,希腊的债务危机也对全球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与此同时,这些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依然在朝扩大的趋势发展。通过对发生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分析,我们得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金融危机的出现是因金融机构在投资交易中,过多地使用了金融衍生产品,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较大的金融风险,如果发生金融危机,那么给本国家甚至全球带来的损失会持续扩大,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和金融相关的经济主体,给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在巨大利益的引诱下,有些金融企业违背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目的。但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进入市场的制度放宽,这不仅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金融机构的活力被大大释放了。所以,我们要创新金融行业,这会对金融市场的运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也大大推动了和金融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无疑对世界各国金融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进一步推动了金融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但是,金融创新会对金融体系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风险。所以,在金融交易活动中,金融机构产生的风险,会影响金融结构的生存发展产生一定威胁,并且风险会持续蔓延下去,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极有可能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由于上文所述的金融体系具有高度的脆弱性和高风险性,同时相关的金融创新还会对金融环境产生相关的影响,因此,相关的部门应该及时完善金融监管的制度,从而有效地监管金融行业的顺利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及时采取措施与手段,防范全球金融行业带来的金融风险问题。
二、我国金融监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金融监管的总体水平较低
近些年来,我国在金融监管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绩,然而,我国真正落实和实行金融监管相关工作的时间比较晚,相关经验不是很多,而且各种的监管手段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备完善的监管体制。我国的金融监管的水平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由于我国对相关的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不够重视,相关的监督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往往工作的重点只是表现在外部监管,最终出现的结果是了大量的人力投入其中,但相关的监管效果却不是很明显,相关的监管工作效率低下,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相关机构对于金融运行过程控制不力不足,监管有效性不足。
(二)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金融监管信息支持系统
金融监督信息支持系统的不完善综合反映了我国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质量不高,有效性不足的现状。具体的表现为;相关的金融数据信息不真实,不能够清晰地反映相关的情况,相关的数据有着较大的差异、甚至相互之间出现矛盾。第一,在金融机构上下级、各个部门之间的影响,会使反应的信息目的与利益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受人为因素影响;第二,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反应的信息内容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信息尺度大小掌握不够平衡,从而导致反应的信息会出现很大差异;第三,金融机构和执法部门对相关政策的理解与执行力度不相同,这些都会使所反映的信息失去一定的真实性。上述几点内容都会使金融决策者没有足够准确的依据,这样一来,会在决策指导上出现偏差或者失误。
(三)金融风险给金融监管带来巨大压力
长时间以来,尽管我国没有发生过金融危机,但是,如果时间较长,会在金融行业聚集更多的风险。通常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资产质量、经济效益等不断下降。在银行机构,金融风险表现在信贷资产质量偏低,并且出现了诸多不良贷款的现象,资产流动性非常差,再加上在银行经常会出现诈骗的事件。同时,不合理地运用保险资金造成了资产负债状况的恶化。证券方面,主要的表现是券商资产规模偏小,经常会发生违规融资与擅自挪用用户保证金的现象;再加上,不正确的投资理念与对未来发展预测不够准确,从而出现了很多恶意炒作的现象,进而出现了金额风险,除此之外,有些证券企业违规经营。由此看来,产生金融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而言,都与我国对金融行业不能实行有效地监管、相关的监管工作不到位有关。
(四)加大防范金融风险的执法力度
受金融全球化的巨大影响,我国改革市场的步伐逐渐加快,并且和现有制度、风险、国际金融风险等联系在一起。然而,由于目前世界较为复杂的环境与市场发展形式,我们不仅要在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的出现,从而降低金融危机出现的概率,并且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我们能够避免金融危机的出现,从某种程度来看,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带动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可以有效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西方发达国际的市场还不够开放,以及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限制。然而,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优势越来越弱,全球金融行业的发展不断影响着我国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防范金融风险的出现。另外,对我国金融监管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关键词: 中职物业管理专业 《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 校本教材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中职学生成为具有岗位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能够输送到行业企业上岗就业的中级技术人员。他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成为多面手;不仅要熟练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工作。要培养这些职业能力,离不开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有赖于适用于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我以培养物业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谈谈对开发《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的几点思考。
一、物业管理行业就业岗位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有屋住”,而是要住着舒适、住着方便、住着安全。但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刚起步,物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实用型的物业经营管理队伍。房地产不但开发规模增大,智能化、生态化、人文社区化程度也大幅提高,配套服务项目增多、主题开发、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对物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物业管理是一个综合行业,涉及建筑学、土木工程学、建设管理、工程设备管理、房地产投资与金融管理等相关专业,所以要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
我校开设的物业管理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专业,在这多年的专业教育探索研究及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中,确定中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第一任职岗位为在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市场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在2011年年初由我校负责牵头完成的广东省物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编写工作中,我们联系了多间校企合作的物业企业,经过调研论证,大致归纳了物业专业的就业岗位有:前期物业管理助理、物业管理员、物业前台接待员、文员、物业招商助理、房地销售员、房地产经纪等。因此,学生不仅要具备物业管理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应的房地产基础知识,如熟悉房地产开发全过程及其各环节的有关业务等。
二、《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有部分学校在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时认为其发展趋势已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房地产开发后期的服务性行业。所以在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围绕“管理、服务、经营”的特点展开,摒弃了一些与物业管理关系不大的房地产前期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而事实上,经过这几年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了。特别是现时很多物业管理都实行前期介入及参与后期物业的营销、经营管理,这就对从事物业管理行业的人员提出了必须具备相关房地产知识的要求。例如在参与房地产项目前期介入阶段,要识读房屋户型图,掌握房屋各种户型间隔、朝向、风格、装修、层高等基本知识。在日常物业管理中有可能涉及房屋租赁、买卖等交易,那么掌握适当的房地产中介业务知识和房屋交易流程就更有必要了。
物业管理在整个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开发公司的前期介入、房屋销售租赁、物业经营活动等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培养学生相关岗位的迁移能力也是必需的。《房地产基础知识》这门入门课程,包括房地产专业教育、岗位设置介绍、房屋基本要素学习、房屋开发基础知识,其正是为打破学科界限、融合房地产知识这一特色而开设的。
三、目前选用的《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
1.教材部分内容难度偏高。
现在我校物业专业所选用的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系列教材,教程内容主要围绕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资金筹措、用地取得、市场营销等方面,对于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对房地产市场状况、行业概况、房屋基础知识等方面都没有初步理解的情况下来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普遍难以消化了解,更不用说学会掌握运用知识了。例如对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教材采用的是一些成本估算方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引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等,这些财务分析法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尚且有一定难度,更何况是对中职学生呢?
2.教材内容的设置对物业专业学生的岗位适用性有偏差。
学生在以后的物业管理工作岗位上可能会运用的知识除了本专业相关知识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房地产知识,如学会读懂房屋的平、立、剖面图纸、了解房地产的种类,知道房屋面积测算的分类、方法,还有诸如房屋产权的分类及产权登记流程,等等。但现有教材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房屋建设规划与勘查设计、房地产开发建设施工管理等内容。学生以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时,理论与实践有偏差。
3.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模式化。
传统的理论课程采用的课堂考核评价体系,考试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重在教室考试。在课程考核上,一般采用单一的笔试形式,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而且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如讲到房地产项目资金筹措,考核学生掌握哪些开发资金来源、融资的方式、融资的步骤及审查内容等,学生往往就通过背诵记忆等方式来学习。这种教学评价考核机制只看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特别是没有很好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张扬。同时,单一的考核形式不能充分突出物业管理专业中涉及的房地产知识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
四、对改革《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的几点思考
很明显,完全采用现行的一些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教材不切合实际,不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也不能满足他们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师资力量等综合因素,探索与开发适用于本专业的校本教材。我在物业管理专业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开发校本教材应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为前提,在新的教材中不断淘汰不适用的内容,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内容。
1.作为物业专业学生学习房地产知识的入门课程,教材内容应考虑选择难度较低、能吸引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学模块。
从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来看,教材没有充分考虑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基础的差异;没有考虑中职学生的需求及长处。结果所编教材面面俱到且理论性过强,导致学生学不会也不愿学。针对这种情况,以及我校专业特点,我们首先要对这门课程进行重新开发编写校本教材,使教材符合岗位工作要求。从我校目前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体系学习来看,《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循序性发展。作为物业专业学生学习房地产知识的入门课程,开发校本教材时应考虑选择难度较低、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学模块。如教材开篇内容可先做专业教育,以及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分析、介绍。在讲到商品房介绍时,可结合目前最主流、最受认可的一些热门户型设计给学生讲解房屋的户型结构、朝向、层高、装修、建筑风格、物业类型等基础模块知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产生兴趣继而上升到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2.《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应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选择更贴合专业学习特点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内容。
《房地产基础知识》作为入门课程,本应教授房地产专业中有关开发、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但对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我们应该把握“以够用为主,以胜任为主”的原则,在编写教材中紧紧围绕学生在以后物业管理工作岗位上需要或涉及的相关知识内容。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来看,职业岗位群定位在物业管理及相关房地产企业操作层的第一线岗位,涉及如前期物业管理助理、物业管理员、前台接待、文员、物业招商管理员、房地产销售、房地产经纪等岗位。所以在校本教材内容编写上应选择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如商品房介绍,小区(写字楼、商场、工业厂房)楼宇配套设施介绍,建筑物用地性质、如何取得土地,开发建房的资金来源取得等内容。至于应用较少的如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房地产建设规划、勘查设计;房屋开发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则可放至拓展性学习模块上,让学有余力。能力较强的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既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的疑惑,又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时内可以接受或完成更多的任务,有利于个性化教学。
3.教材课程内容结构安排应从学生实际生活感受为切入点,再由浅入深地扩展到房地产市场专业知识层面。
以往的课程教材,内容结构安排一般都是从行业发展历史、概况现状等入手,然后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房屋过程为流程导向编排教程内容。但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往往集中在浅显性、趣味性、生活化的内容上。所以在编写这门教材上,我认为不妨把传统的学习内容顺序反过来,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职位岗位介绍、涉及相关的房地产专业知识入手,然后从房地产开发的成品――商品房的基本介绍,再到楼宇公建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取得、房地产开发资金筹集、开发企业介绍等环节,把房屋开发建设的过程从结果出发,再逐级往前推来安排教程内容。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应大胆改变教学内容的繁、难、不适合的现状,加入学生乐学、喜学的内容,使专业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4.采用模块化的考核方式能更客观地评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
编写校本教材,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而且要解决“考什么”、“怎么考”。在考核内容的选择方面,既要体现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从学生的学习过程规律来看,不难发现,学习内容的难度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状态又会影响学习结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有些知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易理解,学习难度较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传统的考试方法测试学生的学习结果,必然出现大批的不及格。所以,我认为在考核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这门科目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例如采用模块化考试,即在部分难度较大、内容较多的主干专业课中,将学习内容整合成不同模块,按模块分别进行考试,各模块成绩的累加就是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成绩。例如在楼宇公建配套设施介绍这内容上,可分成几个学习模块:住宅小区主要配套设施建设―写字楼配套―商场物业配套―工业厂房配套―特殊物业的配套建设。根据不同的物业类型,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模块考核。模块化考试既能评价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结果,又能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能降低了学习难度,又能给学生一个调整自身学习状况的机会,扭转以往课程考试“一锤定音”的现象,让学生循序渐进,较好地解决专业基础课难学的问题。
总之,《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应以任务化、活动化为表现形式,贯彻“理实一体化”的原则,在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知识点的完整性的前提下,不刻意追求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考虑中职学生的现状的基础上,力争使教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发挥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专业优势的作用。只有构建密切结合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专业特点的特色鲜明的《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才能真正成为为专业服务的专业平台课。
参考文献:
[1]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刘喜鸽.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机械职业教育,2007,(09).
关键词:会计;规范
一、会计行为规范的概念与意义
(一)会计行为规范的概念
会计规范是会计人员正确处理工作所要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指导和约束会计管理行为朝着合法化、合理化、有效化方面发展的路标。
上述分析,会计规范的实质就是会计行为规范,二者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基本相同,都是对会计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起导引作用的准绳。会计行为规范的建立与调整将直接影响会计行为的质量,进而影响会计行为目标的实现。
(二)会计行为规范的意义
关于会计行为规范的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会计行为规范对会计实施活动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会计行为规范来源于会计实践,是对会计实践活动的普遍经验和基本原理所做的归纳和总结,但会计行为规范又高于会计实践,它能指导和约束会计实践活动。
二是会计行为规范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会计理论体系由会计基础理论、会计规范理论和会计行为理论三部分组成,其中会计规范理论在会计理论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应用性理论通常由一系列的会计方法所构成,基础理论一般由相互联系、逻辑严密的假设、原则及概念体系所构成。
三是会计行为规范的形成和发展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的统一。所谓客观要求,是指会计行为规范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并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决定。所谓主观需要,是指会计行为规范与会计自身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并受会计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制约。
二、我国会计行为规范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会计行为规范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就国家会计行为规范而言,在我国至少表现为如下一些形式:一是法律。如《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二是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等。三是规定。如《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四是通知。如《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补充通知》。五是解答。如《企业执行现行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解答》等。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我国会计行为规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会计行为规范存在国家和地区差异性。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会计行为规范体系。会计准则在英国出自民间,在中国出自政府,在美国则出自民间决定于政府,在形式、内容和构成体系上每个国家存在很大差异。
(二)会计行为规范存在的分散性。在法律这个层次会计行为规范除了会计法以外,还涉及各种公司法、税法、金融法等;在较低层面的会计行为规范中,既有财务会计方面的各种规范、制度等,又有税务方面的条例等,还有各种金融管理办法等。
(三)会计法规在经济法中的地位悬而未决。《会计法》与其他经济法中涉及会计方面的条款是否以《会计法》为最高法律,需要进一步明确;《会计法》作为经济法的一部分,把它单列出来形成一个专门的门类,从会计的角度考虑其必要,但从立法的角度考虑是否合理,需要进行研究。
(四)会计规范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除了会计条款被规范在各种法律之中且没有规律可循之外,财务会计的专门法规也显得分散而杂乱。不仅破坏了原有会计规范的统一性和稳定性,而且破坏了原有会计规范的系统性,会计行为规范有时还存在冲突。
(五)会计行为规范的随意性太大。强制性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时有存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往往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合法而不是业务的真实状况,审计准则异化为会计师事务所追逐经济利益之后的第二项原则等等。
三、提高我国会计行为规范标准化水平的思路
(一)实现与国际会计行为规范对接
在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国家会计行为规范与国际会计行为规范接轨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包括:一是国家会计行为规范应符合国际会计行为规范的要求。二是在所有国际会计行为规范中,国家会计行为规范应当符合国际会计组织中具有影响力和具有权威性的组织的要求,与主流的国际会计行为规范接轨。三是在国际会计行为规范与国家会计行为规范出现冲突时,在不损坏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应尽快适应国际会计行为规范的要求。四是为了与国际会计接轨而需要改变国家会计行为规范并且需要付出代价时,应当着眼于长远利益。
(二)实现与国内相关法规对接
国家会计行为规范在目前的情况下是分散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家会计行为规范是指包括在各种法律法规中的会计行为规范和各种专门的会计行为规范,这当中也有衔接的问题,。为了学习和理解上的方便,面对会计实务和基层会计工作者的会计制度应汇总反映各种法规对会计行为的要求。
(三)实现与地方和行业会计法规对接
由于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也享有一定的会计行为规范的制定权。出于地方利益和政策制定者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地方和行业会计行为规范一般会破坏国家会计行为规范的统一性,形成行业分割和地区分割,降低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应加以严格限制。因此国家会计行为规范与地方和行业会计行为规范的对接实质上就是要限制地方和行业会计行为规范,保证国家会计行为规范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四)实现与企业会计行为规范对接
企业会计行为规范是在国家会计行为规范和会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指导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由于企业生产工艺、组织结构、经营规模和管理要求的不同,国家统一的会计行为规范对每一个具体企业缺乏针对性,企业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和补充。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监管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1-0002-05
一、引言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银行业监管是一场重大考验。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一些国家的银行业监管制度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继续提供有力的支持,建立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新型银行业监管制度是当务之急。
这次金融危机说明美国金融体系一直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商业性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及其脆弱性、松化的金融监管。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忽视和宏观审慎监管不足,长期以来,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为代表的宏观金融管理高层过份坚持自由放任的思想,缺乏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意识,信奉“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和“几个监管者比一个好”的理念。在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又缺乏有效防火墙的情况下,低利率的房贷政策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杠杆效应使泡沫迅速扩大,在这一宏观审慎监管缺失的金融体系中,系统性金融风险引致大面积危机的爆发就在所难免。
国际金融危机也暴露出《巴塞尔资本协议II》的一些不足,其中突出的就是缺少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框架。《巴塞尔资本协议II》强调了商业银行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并提出了一揽子实施的方法和方案,这些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并需要继续推行的;但其忽略了在精细化计量条件下资产和风险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性,及其所导致的顺周期效应,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各国重新考量其金融监管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重新审视《巴塞尔资本协议Il》对商业银行监管的要求。一些美欧国家监管当局纷纷提出重构金融监管框架,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标志着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正在发生重大改变,旨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巴塞尔委员会正在着手完善监管规则,已提出《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简称《巴塞尔资本协议III》,2010年9月12日,27国已就该协议草案达成一致。《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的正式颁布将对银行业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银行业在这次危机中虽然基本上保持了平稳运行,但是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建立的时间比较短,相关的工作基础比较薄弱,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应以美国金融危机为借鉴,改革现行的银行业监管制度,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
二、相关文献综述
系统性金融风险通常是指金融风险从一个机构传递到多家机构、从一个市场蔓延到多个市场,从而使整个金融体系变得极为脆弱的可能性。系统性风险具有突发性、传染性和外部性。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前,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的相关理论都没有对系统性风险防范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理论上的局限也导致了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工具的缺乏,长期以来各国银行监管机构普遍偏重于微观审慎监管。金融危机表明仅仅偏重于微观审慎监管已不足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对应的是宏观审慎监管(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公开文件中,它强调的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安全,通过制定全面的金融稳定性政策来预防危机的发生(BIS,1986)。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金融稳定评估规划,为成员国提供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评估,但宏观审慎监管依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无论在研究还是实务层面的进展都比较缓慢。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才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巴塞尔委员会主席、荷兰中央银行行长Nout.Wellink(2009)指出,未来监管体制安排的宏观审慎取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扩充,要投入更多资源用于研究金融机构之间关系以及机构与整个金融环境关系,监督和监管机构则应该力争找到用有限的资源“反制”银行业系统风险积聚的办法。由美联储原主席保罗。沃尔克领导,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萨默斯、克鲁格曼、周小川等组成的30人小组了《金融改革报告:促进金融稳定的框架》,提出的第一条金融改革指导性原则就把审慎监管的根本目标定位于“维护稳健的金融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30人小组,2009)。美国政府自2008年以来提出了三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现代金融监管构架改革蓝图》、《金融监管改革框架》和《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G20在伦敦峰会、匹兹堡峰会达成的共识也均把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作为重要内容,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学者还从《巴塞尔资本协议II》人手对宏观审慎监管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监管资本、准备计提方式和公允价值核算的顺周期性问题。根据G20金融稳定论坛(2008)的解释,顺周期是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正向反馈机制),这种相互依存的作用关系会扩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并造成或加剧金融部门的不稳定性,众多学者认为,现有监管规则的顺周期效应加大了经济波动,从而导致更大的风险(Bernanke&Lown,1991;Blum&Hellwig,1995;Gordy&Howells’2006;]ean,2008)。关于监管资本的顺周期性,Heid(2007)证明了《巴塞尔资本协议II》的顺周期性确实存在,《巴塞尔资本协议II》相对于《巴塞尔资本协议I》大大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研究表明风险敏感性的提高必然伴随着顺周期性的增强。另外,银行贷款违约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和公允价值核算也可以导致显著的顺周期性。
针对监管制度导致的顺周期性,G20金融稳定委员会(2009)提出如下建议:(1)修正现有的以VaR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方法,扩大压力测试对于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权重;(2)提早确认贷款损失;(3)监管部门需要对杠杆使用情况建立数量化的监督指标和约束机制;(4)改进巴塞尔协议的资本监管框架,
建立动态准备金制度,在经济上升周期中要求银行保持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资本金,而在经济衰退期降低这一标准。
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银行业监管制度反思
本文以最近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对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监管制度、《巴塞尔资本协议II》以及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进行反思。
此次金融危机源于美国,并波及到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金融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建设,已表现出相当的稳健性,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已达到相当的水准。近些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等对美国的金融机构影响很小。正因为有这种自信,美国于1999年11月正式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正式废除金融业分业经营原则,重新回归到金融业混业经营。1988年7月公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I》和2004年6月公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II》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美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设计的。但是;2008年9月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就在于美国的金融体系出了大的问题。次级贷款产生于美国的银行业机构,美国一些大的商业银行包括花旗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等也在这场危机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这是包括格林斯潘等美国金融精英们所始料未及的。英国女王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英国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能够预见或提出忠告,引来了经济学家的深刻检讨。从整体上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正是这些缺陷使系统性风险得以产生、积累、传播并最终爆发。
《巴塞尔资本协议II》的出台意在弥补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I》的不足,从微观层面提供了更全面地处理银行业风险的一揽子方案,反映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最新成果;在处理信用风险方面,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对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处理和控制也提供了一套管理标准。《巴塞尔资本协议II》考虑了混业经营、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意在建立一个“精细计量和综合管理”的银行业风险控制体系。《巴塞尔资本协议II》在微观审慎监管方面给予了重点关注,却在宏观审慎监管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不足,本次金融危机暴露了这些缺陷。《巴塞尔资本协议II》的顺周期性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遭到了业界的批评。
鉴于金融监管制度和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上述对美欧银行业监管制度和《巴塞尔资本协议II》反思的基础上,以他国经验教训为鉴,分析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制度框架,结合我国金融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进而分析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缺陷,是很有必要的。
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其独特的内涵、特性、成因、作用机制、传导路径和破坏金融运行的方式,建立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很有必要。考虑到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与银行业直接相关,还与证券业和保险业直接相关,因此,采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和传播,以及研究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银行业监管时,不仅要涉及银行业各机构之间的关系、银行业与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的关系、银行业与各产业的关系、银行业与经济总体的关系,还要涉及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关系。研究银行业监管制度改革时,应把系统科学方法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将整个银行业作为一有机整体。在研究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整个金融体系内部的相互作用和金融体系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并把银行业监管视为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认为,熵增加原理可以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理论支持。银行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各银行业机构的自发行为并不必然会保证整个银行业的有序运行。特别是在面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情况下,单一银行业机构无序的自发行为会导致熵增加,直至引致整个银行业的不稳定甚至崩溃,所以,需要外部强有力的监管作为负熵的输入,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保证金融体系的有序稳健运行。
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核心是构建一个以宏观审慎监管为基点的银行业监管制度。传统的银行监管理论大都认为只要确保了每一家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就能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所以,本次危机发生前各国监管机构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微观审慎监管方面,事实上,金融体系中存在“合成谬误”问题,对单个银行来说是审慎合理的某种行为,但如果成为各银行集体的一致行动,则可能破坏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这次大的金融危机表明,仅仅强调微观审慎监管远不足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微观审慎监管不同,宏观审慎监管将所有金融机构视为一有机整体,关注金融系统的整体性风险,并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作为监管目标。
四、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的基本框架
实施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高度警惕的监管制度,在这一宏观审慎监管制度下实行专业化监管和统一监管相结合,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标出发,扩大监管范围,重构金融安全网,设立防火墙,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设计需从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考虑。
鉴于《中国人民银行法》没有给中央银行赋予足够的职能和宏观审慎监管手段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应当对《中国人民银行法》作出适当的修改,重视并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和系统性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并将中国人民银行主持的金融稳定工作和金融生态建设作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作内容。目前,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主要从事特定金融行业的专业化监管,而中国人民银行并不具备针对系统性风险的统一监管的协调功能,应考虑建立国家系统性风险防范与控制委员会,并将其作为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运行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如下:(1)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工作目标;负责构建中国人民银行和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上报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处理,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依据;指导“一行三会”对金融机构开展宏观审慎监管的工作。(2)有必要时,直接对金融机构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协调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监管工作,特别是协调交叉业务或综合化业务的监管工作。(3)启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快速反应机制,负责金融危机管理行动的协调和配合,稳妥地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
制度建设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整体性监管制度。整体性即指银行业的整体效应不等于各银行业机构效应之和。相对于各银行业机构的效应及其简单总和而言,银行业整体的效应会发生质变。为了有效地解决合成谬误问题,宏观审慎监管需要考虑各银行业机构之间、各银
行业机构业务之间、银行业与社会经济体之间的相干性,将所有的银行业机构看作一个整体,建立能反映这一系统整体平稳运行的指标体系。监管主体从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国家金融运行整体最优出发,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并根据这一指标体系的相关数据所对应的金融运行状况,按照一定的规则对银行业实施宏观审慎监管。
2 建立市场透明制度。为保证整体性监管的有效性,必须确保整体性监管指标体系数据的真实性。只有增强市场透明度,建立健全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才能使获得的有关数据和信息真实可信。针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应对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标准进行规范,对银行业外部审计、评级机构、评级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3 建立金融生态建设制度。金融生态是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生存和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良好的金融生态包括和谐的信用环境、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治环境、适宜的行政环境和优良的金融服务环境等几个方面。良好的金融生态有利于促进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生态评估应纳入宏观审慎监管的工作范畴,有必要在全国分层次(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县级)推行金融生态建设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应对金融生态建设的内容和评估、管理制度提出工作要求。
4 建立逆周期审慎监管制度。这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解决金融体系的顺周期问题,应建立逆周期监管制度,从监管上保证金融体系逆周期机制的正常运行。这需要适当探讨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基本内容、相关的监管办法和规则。应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经济资本管理等银行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将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逆周期监管制度的贯彻执行,
5 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制度。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较大的银行,即如果倒闭可能危及金融系统稳定性的银行。美国金融危机的一条重要教训就是缺乏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有效监管。我国应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制度,以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委员会为牵头单位,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相应的监管职能,加强中国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有关职能。应根据机构大小、传染程度、关联程度、集中程度和市场条件恶化程度等方面设计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判定方法;从信息披露、高层职位设立和选拔、市场战略定位、业务扩张、金融创新、资产质量、资本金水平等方面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制定更高的监管标准;更深入地探讨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主体的合理分工。
6 加强金融安全网,着眼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目标选择、实施主体、实施客体、执行利率、操作方式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实施“建设性模糊”策略,建立严格的事后信息披露制度,防止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分析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教训,研究我国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方式和时机。提出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办法。从存款保险机构、职能定位、资金管理方法、费率厘定方法、赔付机制等方面探讨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构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动态预警体系及相关制度,以预防为主,实施动态化和持续性的监管。
关键词:商业银行预算管理发展对策
预算(Budget)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企业在经营、资本、财务等方面的收入、支出、现金流的总体规划,它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风险预算和筹资预算等。预算管理则是以预算为载体开展的综合性经营管理活动,预算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由预算组织体系建设、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和结果分析与考评等组成。全面的预算管理目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模式。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预算管理是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上下协调一致,贯彻企业经营计划,适应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实现自身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 我国现阶段城市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特点
预算管理虽然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深入的研究和普遍的应用,但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与研究时间只有近20年的历史,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发展时间就更短。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国内金融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商业银行预算管理逐渐显现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1.1 财务预算是预算管理的核心 财务预算在城市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资本预算、营销预算、客户预算等专项预算均以财务预算为中心,共同形成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体系。同时,银行的年度计划、盈利目标、资源配置等也以财务预算为基础展开,各类管理制度与预算相结合,形成城市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体系。
1.2 平衡计分卡联接银行战略和预算管理 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依靠平衡计分卡(BSC)的形式被转化成为一套具体的指标和目标,有潜力的投资或战略被赋予优先权。在此基础上,银行内部的资源配置和年度预算得以与战略相联系,未来几年的企业发展目标则可以通过预算指标加以确定。
1.3 预算目标是预算管理的起点 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分级管理为主,受经营规模限制,各二级分行相对独立地开展业务,但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就应当实行相对统一和集约化的预算。城市商业银行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为了实现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始终都是以预算目标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使资源的配置效益与效率有了明显的优化。
1.4 以预算指标体系为内容的业绩考评体制 业绩考评体制是城市商业银行在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重要的激励、评价手段。业绩考评的核心是有着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预算指标体系就担当着这一重要的作用。经济增加值指标、风险收益平衡考核指标等较为通用的预算指标体系被城市商业银行广泛采用。
2 城市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到政策、资金、地域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不断发展的银行业竞争中,其预算管理行为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许多影响因素,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预算管理的战略位置仍需凸显 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目标的要求下,各级机构对年度预算的关注程度往往远大于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关注。年度的各项预算目标,特别是财务预算的目标是各二级机构经营行为的关键导向。在这种状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只会成为少数企业高层关注的对象,很难成为全体人员的共同意志。为了调和这种矛盾,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的统一便成为关键,如何通过各类专项预算将企业战略分解并融入其中便成为重中之重,同时也为城市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发挥受限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大,往往过度强调预算管理,以此建立的业绩考核体系固然对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片面追求业绩考核,给员工和各级部门的主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预算管理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是需要有科学的考核体制和适当的评价依据。但往往由于银行内部部门分工的差异,员工业绩定性定量考核的不同,个体收入的差距等因素,使得预算管理在激励过程中重结果、轻内控,导致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使发挥预算管理在实现企业目标,实现业绩考核过程中的最佳作用受到严重的影响。
2.3 风险预算总体水平有待于提高 风险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竞争的过程中,来自政策层面、资金层面的风险更为突出。但实际在城市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中,风险预算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由于发展的时间和国内外的大型银行相比还比较短,稳定的贷款风险分散机制尚没有牢固,信贷风险的实时监控体系还不够完善,预算中的经营预警机制还需要加强。这些因素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预算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预算管理中强调财务预算的同时必须把风险预算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3 城市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发展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预算管理的迫切需求来自于外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内部精细化管理的现实要求,只有通过强化预算管理才能使银行盈利能力得到持续的提升。发展城市商业银行预算管理需要从预算体系的建立、预算指标的确定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等途径着手。
3.1 建立基于企业战略的多维度责任预算体系 城市商业银行的预算体系中长期以来是以分支机构预算为主,包括产品、部门的其他维度预算一直处于辅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战略目标容易因预算的分解而产生脱节,不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因此,在城市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应关注建立基于企业战略的多维度责任预算体系,即按照分产品、分线条或分部门的预算,可以有效解决因城市商业银行分区域、分部门经营产生的各种脱节及沟通不畅等问题,使企业战略所需要的资源配置真正在预算之中得以体现。
3.2 完善价值创造为导向的预算指标 现阶段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构建预算指标体系的核心大多为经济增加值(EVA)以及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以此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是预算指标中能够是价值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以此方法构建指标体系虽然较传统的净利润指标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但其衡量资本约束和风险控制的准确性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成本、财务成本、税务成本、分析成本等指标得到了明确的反映,价值创造成为所有业务开展的中心。
3.3 以绩效考核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 发展预算管理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为基础,通过平衡计分卡(也有采用关键事件法、经济资本法等)等建立起的绩效考评系统应与预算体系相对应。同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也应该是以绩效考评的结果为主要依据。因此,如何克服考评系统中的经营性指标和管理性指标的冲突,如何增强考评的预见性等考评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对绩效考核而言至关重要。具体的做法,一是做好考核过程、目标和结果的规划,使考评符合企业战略目标;二是建立有各类子系统组成且与预算指标体系将对应的考评系统;三是在考评的实施过程中能够使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
3.4 形成相互关联的预算管理发展环境 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所需要的管理手段,但却并非孤立地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需要诸多企业管理手段和措施加以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如何营造适合与预算管理发展的环境是其实施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这种环境分别来自于银行的内部与外部,即内部的经营管理和外部的发展条件。在城市商业银行内部经营上,必须从企业管理的体制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对预算管理营造适合其管理模式、目标和计划等实现的先决条件;对银行外部而言,由于受到政策、利率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就需要建立对外部敏感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并有即时反馈机制的动态预算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陶能虹.国内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金融论坛,2008,(10):52.
[2]肖文东,陈盛光.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现状与展望.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4.
[3]蔡朱旭,宋良荣.浅谈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激励功能更.当代经济,2008,(4):138.
关键词:金融风险;内部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金融风险一般定义为金融交易活动的进程中因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金融活动主体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一般而言可分为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二者在风险形成机理、经济社会影响度、风险行为主体、风险管理措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宏观金融风险主要指的是国家层面的金融风险,也可以解释为全体社会公众;而微观金融风险的主体主要指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不同的风险承受主体,其基本性质和应对方式也有所不同。宏观金融风险可以划归为公共性质的金融风险,政府在这方面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微观金融风险可以划归为个体风险,市场主体在这方面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本文所讨论的企业金融风险主要属于微观金融风险。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业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前进。但是,由于广西现代金融业发展起步晚、组织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弱小、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业存在着显著的系统性行业风险,并成为影响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敲响了警钟。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往往具有经济实力差、制度不完善、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广西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
一、广西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
就目前而言,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筹融资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
(一)筹融资风险。筹融资风险主要指企业通过各类渠道借入资金后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同时还伴带股东收益、企业利润发生一定程度的变更。因负债方式、还债期限、资金使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企业承担风险的程度也会有所差异。东部地区企业资金筹融评估和风险分析所占的投入都稳定在16%以上,而广西中小企业则远远低于这一水平。筹融资风险投入不足引起的后果包括广西广大的中小企业投资决策效率不高,企业未来的投资存在巨大的风险,并引发一系列盲目的投资行为,这使得广西中小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难以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筹融资风险投入的不足将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二)利率风险。利率风险一般主要指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或资产价值因利率变动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利率的变动对不同的企业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整体而言,利率对企业活动的影响和企业融资方式息息相关:资本结构和利润结构相结合,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相结合,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最常见的利率衍生工具可以分为四大类:期货合约、期权、利率互换、远期合约,这四大类可以称为“基本结构”,四大类工具与传统的固定和浮动利率形成新的组合,可以组合出更为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比如结构化产品等。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利用衍生工具是用来套期保值的,以减少企业对商品价格、汇率和利率波动的敏感程度。利率市场化是一把两刃刀,它可以改善企业的金融环境、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财务系统运营效率、优化企业资金的配置、促进企业挖掘自身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利率市场化将使我国金融市场更具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利率风险管理将提出巨大的挑战。
(三)汇率风险。汇率风险也可以表达为外汇风险。其风险发生原因主要是基于汇率变动。一般而言,汇率风险包含三大类:第一类为交易汇率风险;第二类为折算汇率风险;第三类为经济汇率风险。由于广西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因从事外贸业务时间不长,外汇风险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空白,没有设立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构,也没有完善的外汇风险度量体系和评估体系,外汇风险管理职能由财务部门兼管,导致企业无法对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测量,以至于无法对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广西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都缺乏外汇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缺乏专业的外汇管理人才,许多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职能只能由财务部门代为履行,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国际金融市场动向不敏感,对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了解较少,无法利用有效的手段对企业的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这是造成广西中小企业外汇风险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杠杆性和虚拟性。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多数利用杠杆交易这一特定的方式,交易方只需投入少量的资金,可以达到数倍的金融资金运作的效果,从而增加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系统性风险。衍生金融工具的虚拟性体现为以合约力交易的基本方式,对实体经济缺乏支撑,极易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广西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起步较晚,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衍生金融工具品种比较单一,市场规模较小,专业的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广西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发展的滞后性,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难以具备一个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不能做到有效、规范。同时由于广西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多数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职能机构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开展综合性的管理,企业决策者多习惯于以扩大企业营运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基本目标,凭借个人偏好决定交易动向,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过程中,操作权、结算权、监督权高度集中,决策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很容易导致交易程序混乱的现象出现,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由此而大大提升。
二、广西中小企业金融风险成因分析
(一)生产经营制度不完善。由于广西市场化进程较为滞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广西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诚信度不高、注册资本过低、自有资金较少、负债较高等客观问题。据广西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广西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约占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18%,通过民间借贷方式融通的资金约占企业运营资金的12%,其余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都需要依托银行借贷而获得,由此导致广西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债务偿还压力较大。此外,广西中小企业还面临着诚信度普遍弱化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报告规范性、科学性差、透明度不高,进而使资金融通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不断加剧,加大了金融信贷资金的系统性风险;此外,督促诚信交易的市场机制还有待完善,部分交易行为达不到商业信用要求,加大了广西中小企业金融交易风险。虽然采取抵押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银行资金安全保障,但广西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少足够的资产来做抵押,由此造成银行放贷意愿降低,企业的融资能力从根本上被限制。
(二)企业并购重组不规范。广西属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企业改制的相关约束机制不健全,在广西中小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操作现象。依据法律规定,企业采取合并、分立、兼并等多样化的形式重组,企业的银行债务应依据资产占用比例予以合理的分摊。但广西中小企业改制在具体的实施中银行债务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银行贷款风险加大,银行金融支持企业转制发展的意愿降低,进一步加大了广西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首先,广西部分企业开展租赁经营制度改革,对银行借款购买的资产予以出租,进而造成债务留置现象,银行贷款由此加入悬空状态;部分企业采取“母体裂变”分立的方式开展股份改造或与外商开展联营时,原企业债务并没有进行转移并处理,由此银行贷款的归还处于悬空状态;其次,广西中小企业兼并破产过程中存在大量不遵法、不守信的行为,并由此带来企业“逃债”的风险。集中体现为部分效益差的企业争抢破产或者消极等待破产。更有甚者,有的企业虽然连续几年提供给银行的报表显示企业经营状况为盈利,但是为了赢得企业兼并破产中的相关“优惠政策”,不惜审计为亏损或潜亏大户;再次,广西中小企业在购并中存在债务风险和融资风险。企业购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流量来支撑。企业在选择金融支付工具时,一方面可采用企业的现金或股票实施购买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举借外债的方式来实施购并。但广西中小企业购并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资本不足而导致的资产重组,由此导致企业并购难度较大。因而,广西中小企业购并中的融资风险也会加大,如金融支付工具自身的缺陷引发的风险、企业资本运作中的风险、举债收购过程中的风险及银行债务风险等。
(三)汇率管理体系不健全。汇率风险产生的基本原因是浮动汇率制度的施行。国际间商务的过程,由于汇率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难以有效的把握。广西中小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头寸一般体现为外币表示的资产与负债难以匹配,外币资产和外资负债是不同的概念,加入出现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金额差距较大、期限不相同的情况,均有可能导致风险头寸。2005年7月21日,我国正式实施了浮动汇率制度,由此导致人民币浮动的幅度不断的拉大,商业银行间即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浮动幅度不断加剧。汇率变动幅度大形成的风险是广西中小企业必须正视的金融风险之一。一般而言,实际汇率水平的确定,和本国的汇率制度、货币制度和外汇储备状况以及国际收支情况紧密相连,同时产业结构、经济水平、财政收入、社会生产力水平等经济变量对汇率的确定也有紧密的联系,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外贸结构、赋税制度和欧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人民币还不具备自由兑换的条件,多因素作用下,均使外贸企业的金融风险大为增加。
(四)金融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广西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为“分业监管”体制,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模式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三个金融监管机构在法律上具有平等性,互不相属,各个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和指标流程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监管的具体方式也各有千秋,其监管结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分业监管模式还会存在一定的监管真空。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很难具体明晰,对其性质难以区分,例如广西金融控股公司是典型的综合性金融机构,而在综合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还非常滞后。此外,广西金融监管也会受到多种非市场因素的干扰,监管行为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监管制度建设也远落后于其他地区。而且在监管行政机关之间存在的重复监管问题也很严重,监管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有效利用,监管的效果和质量还有待提升,在金融风险的防范方面还有待各监管机构形成监管合力。
三、广西中小企业防范金融风险的内部管理机制分析
(一)构建企业风险控制体系。随着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呈现出产品结构复杂化、管理行为分散化、管理成本不断提升的现实情况,对此,企业应该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意识,构建起现代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企业金融风险评估系统,对企业日常运营活动中的金融风险实施实时监控,把好风险预警关。同时强化企业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健全风险应对制度体系。企业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应包括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多个核心环节。在整合金融风险防控的体系构建中要综合运作管理科学、金融工程、宏观经济和企业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企业要突出金融风险的量化管理,通过专业化的管理机制来识别、评估和监测金融潜在的风险,。对发现的潜在金融风险,要给予实时的控制。作为后发展地区,广西的中小企业需要强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风险管理人才引进、金融衍生产品定价、外汇使用策略方面咨询金融机构的意见,并请求金融机构的帮助。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成立专业的金融风险研究机构,积极探索防控企业金融风险的相关策略,并可以以财务顾问的身份参与企业的决策活动。
(二)强化企业内部金融管理。广西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产结构,对资本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进行动态的安排,量入为出为基本的财务制度,以强化资金的流动性。对于投资前景不明确、利润不高的项目要严格管控,对企业对外担保行为要加强审核。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维持资金链的连续性。对企业的成本费用项目要严格管控,大力推进增收项目;强化企业信用,提升企业信誉度。
广西中小企业可以逐步构建起全要素成本费用的管理体系,强化内部收支的管理,以精细化管理为方向;实现费用管理与责任挂钩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企业还可以聘请专业的金融机构管理人员,让其指导企业参与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长期订单分拆等涉外活动,降低汇率波动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
(三)完善企业信用互补制度。广西政府应逐步构建起广西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动员多方力量,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建设为重点,试点由广西财政拨款设立政策性担保基金。鼓励广西中小企业和政府加强合作共同设立企业风险担保基金。同时,对企业而言,广西中小企业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通过设立专业化的金融风险管控机构,进而有效规避各类型的金融风险。还可以强化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委托银行对企业的风险做系统性评估,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见性意见,由银行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金融避险方案。上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尝试由银行帮其构建系统性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此外,在企业的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或是租赁、出售、破产活动中,企业都应该积极的和金融部门配合,取得金融部门的理解支持。在企业重组前可通过金融部门的牵线搭桥,加强企业与外部的联系;重组中可发挥金融部门的监督作用,减少企业金融风险发生几率,重组后要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缩短企业的重组磨合期。
(四)合理应用金融衍生工具。广西中小企业运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开展金融业务时,需要依据金融市场供求情况,选择适宜的交易策略,避免因为金融工具使用不断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企业在选取合适的衍生金融工具时,要注重衍生金融工具要在使用数量、期限结构上与企业的经营周期相适宜。并依托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对衍生金融产品交易予以持续的跟踪。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根本,以成本和效果两方面为出发点,选取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金融风险应对机制,以达到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金融风险的目的。广西中小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管理予以高度重视,从公司战略的高度来制定应对措施。为避免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广西政府须从制度层面去引导企业加强金融风险控制,督促企业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强化与政府、银行的合作来实现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企业也需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防范金融风险、稳健经营,使企业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企业金融风险控制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需要综合运用管理科学、金融工程、IT系统、宏观经济、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企业需要运作各类分析工具对企业资金运行进行量化管理,并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识别、评估和监测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在发生一定的管理漏洞时,要开展持续的跟踪与监控。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广西中小企业需要强化与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的合作,重点在金融衍生产品定价、金融衍生产品使用策略、数量化模型构建、金融风险应对策略等方面与专业机构强化合作。此外,政府也可以组织自治区内的研究机构开展企业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研究,探索国内外金融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成果,并鼓励科研机构作为财务顾问参与到广西中小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活动中去,帮助其构建现代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加速企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郭矿生.浅议如何防范企业筹资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09.23.
[2]夏俊杰.试论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J].河北企业,2011.8.
[3]李家朴.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2.
[4]曾高峰.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12.9.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运管部门担当起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运输市场的重任,实行新的运翰经济政策后,交通运输从全面紧张走向明显缓解。交通运输呈现一片“社会各界办运输,运输服务全社会”的兴旺局面。经过起步、发展、整顿和再发展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乡四级运输管理机构,建立了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运政管理队伍,编制了运输市场发展规划和管理目标,制发了运输行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市场规则,规范了运输市场的经营行为和管理职能,形成了培育和发展运输市场的思路和方法,征收了大量的交通运输规费。回顾运输管理机构建立十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在“放管结合”方针的指导下,既坚持了改革开放运输市场,又坚持了加强运输行业管理。墓本做到了在管理中扩大开放的力度,在开放中加强行业管理行为,解放和发展了运输生产力,调整和改善了运输结构,打破了单一所有制禁锢和交通专业运输企业包办公用运输的局面,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兴办交通运输的积极性。运输行业管理部门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改善行业管理,运用“规划、监督、协调、服务”来规范行业管理,通过规范经营行为,强化市场监管,加快场站建设,促进了旅客运输业、货物运输业、汽车维修业、搬运装却业和运输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墓本形成了沟通城乡,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为繁荣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1998年的防汛杭洪斗争中,运管部门发挥了特殊功能,作出了特殊贡献,调集了大童的车船,运送了大批抢险教灾物资,沿江地区的运管部门组织了一条打不垮砸不烂的运输线,为保证防汛杭洪抢险救灾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在“费改税”后集中精力加强运输行政管理,集中力量强化运愉市场监督,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澄清思想,转变观念,奋力开拓运输行政管理的新局面
运输管理部门自从建立之日起,就承担了繁重而又光荣的规费征收任务,为了征足征好各项运输规费,耗费了大童的人力和物力,为发展交通运输筹给了大量的和必不可少的建设资金。九十年代以来,运管部门开创了“行业管理、市场建设、规费征收”三者并重的新局面。有不少获得“双文明先进单位”殊荣的运输管理处,想旅客、货主和经营者所忽,急旅客、货主、经营者所急,解旅客、货主和经营者所难,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经常帮助旅客、货主和经营者解决实际困难,缩短了旅客、货主和经营者之间的距离,在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问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经营者视运管部门为合法经营的“保护神”,旅客、货主视运管部门为维护正当权益的卫士。“八五”以来,运管部门为培育和发展运输市场不辞劳苦,奋力拼搏,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国务院决定实行“费改税”,是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面对2005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运输市场的战略目标,运管部门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澄清思想,排除干扰,抵制错误言论诱导,勇敢地担当起建设运输市场、管理运输市场的重任。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作为促进运输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力,把建章立法作为建设和发展运输市场的根本任务,把站场基拙设施建设作为培育和繁荣运输市场的重要基础,奋力开拓运输行政管理的新局面。值此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的关键时刻,运管部门要充分做好精简机构,精练职能,精干队伍的准备,收拢五指形成合力,坚守岗位一头对外。严格管理制度,严明办事程序,严肃运政纪律,严厉查处违章,做到“权力不丢弃,监督不放任,管理不松懈,思怒不混乱”,主动配合,积机争取,迎接“费改税”的实施。
二、立足发展,转变职能,建立健全运输行政管理目标体系
实施“费改税”后,运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发展社会主义运输市场的总目标:“运输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形成;运输能力和运输需求基本适应;运输法规基本健全;运输市场行为基本规范;运输经营者基本做到自主经营、平等竟争、协调发展”的要求,处理好近期管理和远期规划的关系,从解放运输生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出发,从“货畅其流、人便于行”出发,转变管理职能,调整管理内容,建立和健全运政管理的目标体系。根据行政管理学原理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输行政管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变被动性管理为主动性管理,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精练管理职能,简化管理程序,集中力量管理那些应该由运输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事,转移下放那些不应该由运输行政管理部门管而又管不好的事,其主要职能有:1.运输经济调控职能:通过对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解决运输供给和运输需求的协调平衡,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管好管住有全局性的重要运输经济活动,促进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实现运输市场的规范经营,改善运输市场的结构格局,提高运输市场的经济效益,满足社会对运输的需求。2.运输市场监督职能: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运输市场陈全过程实行依法监督;依据各种规章制度对经营资质的审查,开、歇业的审批,经营许可证、营运证的核发以及营运线路的准入实行行政监者。通过有效的监督活动,解决为市场机制本身所不能解决的各种矛盾,促进运输市场向法制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3.运输法规保降职能:依靠政府的法权力量,在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的支撑下,通过运输行政管理部门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调节运输经济活动和运输经济关系,充分发挥法规所具有普遇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明确的规定性来保障政府对运输经济活动的计划、调节、监督职能小实现。4.运输政策导向职能:通过政府领布的命令、规定等形式,按行政系统、行政层次、行政区划对运输市场经营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节;通过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引导经营业户提高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促进运输经济结构、经营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提高,实现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盖。运政管理部门在代表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民问运输管理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为建立“统一、开放、竟争、有序”的运输市场构筑运政管理的目标休系,制定“运输市场墓础,运输市场主体,运输市场体系,运输市场机制,运输市场规则,运输市场调控,运输市场保障,运输市场分配,运输市场中介”等八个方面的定性和定量考核指标,调整和充实运输行政管理的内容。
三、加快立法,强化监督,明确赋予运政管理部门的执法权利
现行的运输法规由于立法滞后,规格不高,严重影响依法行政,依法治运的进程,当前玉需出台运输行政管理的龙头法规,建议汇集已经有25个省市出台的《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或<道路运输管理办法》的精华,起草通过跨世纪的(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建议采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文本,由《条例》明确授权“县(市)以上交通运政管理机构具体实施区域内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县以上运政机构对从事道路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实施监督检查,……查处和纠正违法经营行为”;“运政机构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身着统一服装,佩戴统一标志,并出示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或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发的行政执法证件”。“车辆维修经营类别由地州(市)以上运政机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核准,并核发维修技术等级标志”;“车辆技术检浏由自治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业管理”;“检测结果同时作为车辆技米检测和车辆安全检测的依据”;“……可以采取髻扣行驶证或车辆的行政措施”;“奢扣行驶证的由运政机构出具自治区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和自治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联合监制的暂扣凭证”。同时运用法律手段对运输市场准入规则,运输市场获序和市场行为加以规范,以保证运输业的健康发展。费改税后要强化对运输市场的监督检查,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实施综合性的稽查,调整分散、单一的稽查机构.补充完善监督检查的内容,改革监督检查的方法,强化监督检查的手段,组织一支精干的监督检查队伍,对运输市场运行的全过程,实行预先监督、进程监督和反馈监督,落实监督职能,形成监督系统,实施固定监督和流动监督相结合的才法,把监音检查的范围从依法监昔、行政监音扩大到社会监督和自我监督,使监着检查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和行业自律行为。
四、理顺体制,精简机构,统一调整运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名称
运输业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流动、分散,特别是跨地区,多工种,连续性的特征尤为明显,为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为发展综合运输系统,作为政府实施运输市场监者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运政管理邵门,承担着维护运输市场秋序的重要职责,根据十多年来运政管理工作的实践和建立社会主义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维护良好的运输扶序,营造公平竟争的运输环境,运政管理部门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但现行的分级管理体制限制和影响了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要巩固运输市场改革开放的成果,必须加强集中管理,实行集约式管理体制,建立条线管理系统,以省为主专司决策、决定、行政命令和统一管理职权,建立职能管理系统,以市为主,专司地域范围内运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实施和贯彻执行。把运政管理部门建成一个统一、高效和有权威的职能部门。运输行政管理包括:客货运输、搬运装却、汽车维修、运输服务、驾培和稽查管理等条口。由于目前运管机构的设置不尽统一,有部分市、县维修管理、道路稽查、航运管理机构与运输管理机构分设,影响了运输行政管理的整体效果,既形不成管理合力,又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建议以省厅为龙头合并所有分支机构,统一市、县运政管理机构的设置.统一挂“又x义市运政管理处”的牌子,实行先条后块,条条为主,块块为副,条块结合实施运输行政管理。实行一套班子、多种职能。明确省级运政管理机构以决策为主,市级运政管理机构以实施为主,县级运政管理机构以执行为主的管理职责,形成政令畅通、精简效能的管理系统和运行机制。为克服现存运输管理工作中的不一致性,克服地方保护和不平等竞争,克服现有人员严重超编现象,保证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运输市场的统一开放和竟争有序,建议对运政管理系统的经费开支纳入省级管理,将燃油税返还中用于运管人员和运管装备的经费,由省交通厅统一划拨给省运管局,由运管局实行总量控制,定额配给,预算拨付,专项审计,省运管局直接将运管经费分别划到省辖市运管处,再由省辖市运管处负责统筹安排市、县运管经费。乡镇交管所是县交通局的派出机构,也是乡镇政府的职能部门,人时物隶属县(市)交通局。运管部门接受委托牵头管理有名无实。为此建议对乡镇交管所实行事权统一的管理原则,由县交通局直接管理;或划归乡镇政府间接管理。如取消乡镇交管所的建制,运政管理可调整为四级机构、五级管理。由县运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或派驻特派员对乡镇运输市场进行日常管理.人财物由运管部门实行统一管理。
[关键词] 会计学硕士;学术型;利益相关者;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4634(2015)04-0036-05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从1978年高等院校恢复会计专业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规模空前壮大[1]。然而,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资本市场逐步健全,大型企业集团乃至跨国公司的数量均有所增加,民营经济等非公经济也快速发展[2]。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进而推动了中国会计国际化水平。会计国际化对会计教育的需求是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然而,现在许多国家都面临这个领域人才短缺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
本文运用管理学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国内高校会计学硕士培养现状,充分考虑学生和雇主两大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通过转变培养理念、加强培养重心控制以及改进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科学性,从而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学硕士毕业生。
1 我国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培养现状分析
自1978年中国高等院校恢复会计专业以来,我国会计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设有会计系或会计专业的高校(含本科、专科或研究生)自1978年的21所上升至2013年的556所,在校学生则由l978年的2000余人上升至2013年的1350万人,其中初级会计人员243万人、中级会计人员122万人,高级会计人员8万多人,注册会计师约15万人(数据来源于《中国会计年鉴》2001~2013披露的信息,经过统计、计算所得)。会计专业人数的激增虽然满足了市场对基础会计人员的需求,但也存在需求的严重失衡现象,如注册会计师严重的供不应求,中高级会计人员其次,而初级会计人员则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另一方面,我国高校会计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阻碍了高层次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3]。
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多年来变化很小,这一培养模式虽然在短时期内培养了大量社会急需的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为推动我国的会计改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早在1995年教育部对会计教育就进行了改革,虽有成效,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下,高校的会计教育工作者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确定教育目标和内容,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新教育环境,不能有效的为培养满足社会所需的合格会计人才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的硕士毕业生不符合社会的期望,不能快速的胜任工作,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
研究生教育应该为毕业生未来的就业提供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我国国内大部分高校现行的会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实质上就是一种“本科化”[4]的培养模式,严重阻碍了会计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技能培养来代替完全的理论学习。在澳大利亚,专业的会计培养机构已经认识到发展会计专业学术性硕士研究生通用技能(本文涉及到的通用技能指的是会计学专业技能以外的所有技能,包括职业操守、道德修养、社会公益认知等)和理论外因素的重要性。Birkett的研究表明,专业机构已经为高校提供认证指南,来明确硕士毕业生对于通用技能(认知和行为)水平的期望度。Bowden和Marton认为,在研究生培养期间不断成熟的某些特性应该远远超越学科或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包括其准备成为终身学者、作为“全球公民”、职业道德修养以及正确规划个人发展的品质[5]。
因此,国内现有的课程设置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教材的选择、理论与实际的比例安排、评估制度等都存在种种问题,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2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会计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1984年,弗里曼出版了《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该理论中阐述的利益相关者通常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MarieH.Kavanagh和LyndalDrennan使用混合法的研究获得了澳洲会计师公会的批准。本文的研究视角是学生和雇主,从他们的角度去探讨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改革方法。从这个意义讲,会计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成败依赖于高校对这两大利益相关者人才技能需求的回应程度。因此,高校在进行会计教育改革时,应更关注于他们的需求。
高校在进行培养机制创新、考虑两大利益相关群体的需求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对于硕士毕业生来说,哪些专业技能对于事业成功最重要;将专业技能作为学位课程的一部分对于在读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有多重要;雇主们希望毕业生在刚参加工作时能具备哪种专业技能;对于会计岗位那些重要的专业技能,学生和雇主的期望差距在哪里。
所以,当谈到会计硕士培养过程中,教授哪些技能和知识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时,必须考虑学生这一重要的利益相关群体。针对学生这一利益相关群体,当前的研究结论表明,他们更关注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具体来说,即在学校他们关注于发展常规的技术专长、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欣赏能力包括决策和批判性思维;在生活中,他们则关注于持续发展个人技能,如专业态度、自我激励、领导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
然而,当前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培养过程中学生们认为重要的技能和特性上。现在看来,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唯一与学生期望一致的技能就是常规的会计和研究技能。因为学生学习和获得技能的动力往往是与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相关的,这对于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暗示。
针对雇主这一利益相关群体,必须考虑他们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技能期望,即进入行业时应该具备的三大技能:业务水平、社会经验和基本的会计技能。雇主也期望口头沟通技能、道德意识和专业技能、团队合作、书面交流和对业务的跨学科性质的理解。雇主们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6]、生活经验和工作技能。在雇主们的思想中,这些期望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因此这给高校的会计教育工作者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他们必须通过融合来进行会计课程的创新,例如将实践与理论学习相整合。
一些研究结果指出,学生和雇主在当今商业和会计领域的职业成功所需技能方面达成了一些协议。然而,每种技能的重要性排名是存在差异的。除此之外,虽然学生和雇主都对口头沟通高度重视,但会计培养的重点仍然停留在书面交流上,许多被学生和雇主们视为重要的技能和特性,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都被忽略。这样的差异使得大量的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受雇主们的欢迎,被认为装备不够精良、不能立即胜任工作,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训他们。
毕业生在刚进入职场时能拥有大量雇主们期望的通用技能,在当今教育环境下是非常不现实的。雇主们必须理解,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许多他们期望的高阶技能只能在工作的指导下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由于行业与教育之间缺乏一个共享词汇,导致学生和雇主之间缺乏对重要技能和特性的共同感知,从而一些共性的技能和特性就相对缺乏。如果雇主们持续优先考虑那些刚毕业的学生不具备的技能,那么其员工的满意度将会有所下降。
考虑到学生和雇主们在会计课程设定方面都要求优先考虑通用技能和特性,这暗示会计教育工作者,如果想让他们的学生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对当前的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毫无疑问,技能争论仍将继续。这项研究的扩展延伸应更多的考虑学生和雇主对于行业、学术和高校的期望和建议,因为这在未来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培养课程设计与安排、完善会计专业高端人才相关技能方面,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 会计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认为目前我国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以下三类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与向导,规定了其培养方向和培养要求,是会计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决定了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制定和培养步骤的安排。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确立科学的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7]。然而,自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一直将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主要目标,大部分高校将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坚实会计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高端人才,过度关注于科研而忽视了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这与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引起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大量“高端会计人才”在家待业,而雇主却整天埋怨人才的短缺。
3.2 课程设置安排不合理
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过程及其方式的实质性要素,是体现培养理念以及教学思想的载体,是研究生培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的合理合规是保障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必要条件。从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安排来看,一般都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来进行划分安排,但学校性质的不同导致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差异较大,比如综合性高校、财经类高校与理工科高校对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比例方面差异明显;再比如在课程设置方面是否考虑学生和雇主的想法和需求[8]。
大多数硕士研究生认为课程类型的设置比例不合理,除少数财经类高校外,国内大多数高校针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比例更高,更加重视这些课程,强调学科广度,但不追求专业深度和实际应用,更别提专业技能以外的通用技能[9],这与雇主的期望相差甚远。
对于课程中是否应添加专业实践内容,学术界已经广泛讨论过,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有必要的。许多相关的研究也已经在利益相关群体中广泛进行过,但并没有涉及通用技能在会计专业或者会计学学术性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必要性研究。教育和实践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需要教育课程的改革。在西班牙和英国,通过对高等教育系统不断的修订来提高教育的质量,减少雇主对人才需求的预期差距[10]。新形势下,会计行业的技术不断发展、压力不断增加,导致对会计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证明本专业的会计技能和能力外,还得具备额外的相关能力。这些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教育成功的获得工作所需的知识,并且能够迅速的适应并胜任该项工作,为公司和社会创造财富。对于会计这个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来说,尽管专业技术被视为进入该行业的基础,但想要获得成功,光靠技术技能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足够的个人技能和社会技能。
3.3 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相符
眼下,高校培养的“高水平会计人才”不受市场的欢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事实上,雇主和学生在何为会计职业生涯的“专业技能”上是持有不同观点的。雇主通常使用三个最重要的标准选择会计毕业生,分别是工作的动机和兴趣、个人素质和沟通能力。然而,会计毕业生认为,考试成绩才是紧随个人素质和沟通技巧之后雇主认为最重要的选择标准。将毕业生和雇主在人际交往、沟通、技术、计算机和经济业务技能五大领域重要性的期望相比较,结果发现,毕业生在所有领域重要性期望都高于雇主。但毕业生和雇主都将人际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倾听技能排在了前三位,而其他技能方面则存在很大差异。
于是存在这样的结果,虽然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由原来的纯理论转向通用技术技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两大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和期望并不一致[11]。高校内,传统的考试制度使得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过多的关注书面沟通,而各个行业特别是金融管理行业,更需要的是口头交流。此外,教育和工作之间缺乏共性,导致了企业和高校之间对关键技能重要性的认知存在偏差。正因为这个认知偏差,进而导致雇主和学生在选择标准的认知上存在偏差。除了前三大技能的重要性被共同认知外,雇主们还渴望毕业生拥有口头沟通技巧、道德观念、专业技能、团队合作、书面交流等技能,最好拥有一个总体的业务观,能清晰的了解社会动向,大致明白其他岗位的操作流程,以便更好的进行会计工作,收集会计操作所需的各种企业信息。他们非常强调人际交往能力,认为毕业生应该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敢于接受新事物,以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经济环境。而这些通常在刚毕业的学生身上是无法找到的,因此,从学校走出来的“高端会计人才”并不受雇主们的认可和接受。
4 会计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4.1 会计学学术型研究生能力框架培养创新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会计教育理事会(IAEB)将高端职业会计师的能力框架定义为技术能力、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和实践经验四方面。国内一些学者立足我国国情,在此基础上将高端会计人才须具备的能力框架归纳为五点: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会计政策判断、组织运用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和综合运用财务会计信息。而针对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而言,其能力框架可具体定义为以下四点:技术能力、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和实践经验[12]。因此,会计硕士研究生能力框架是确定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而培养目标的确定是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起点,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起到导向和评价作用。就当前知识经济下的中国而言,会计教育创新应关注七个方面: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创新和评估体系创新。而创新的主要目标是为新经济形势下的会计学学术研究输送高端精英人才,以培养教学科研与实务双重人才为目标。因此,高校需充分考虑雇主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总结过去的经验教学,寻找理论和实践的共通处和切入点,不断创新,继而确定能力框架,解决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一问题。
4.2 会计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
1)完善课程设置。我国高校应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中汲取经验,注重培养想象力、创造力、自我判断和团队合作力,教授学生感兴趣、与其年龄段相符的知识。高校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避免过度强调学科广度,应适量的增加一些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强调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插入案例教学。
2)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应以课堂讨论为主,积极实施“参与”型教学,将实践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营造和谐轻松的教育环境,将旧式的“问题结论”转变为新式的“问题探索结论”,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信任,在相互交往中产生创造动机,完善创造学习。
4.3 教师水平的提升是会计教育创新的基石
会计教育需要创新,会计教育创新的关键是提升会计教师素质,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推动创新的首要前提,高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创新能力的培养,服务于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明晰学生和雇主的利益需求,有针对性的将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由原来的纯理论教学转向理论配合技术技能的教学,明确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定位,要求教师积极主动的进行各项科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培训机会,让他们获得更新更广的知识,将教师岗位的终身制改为应聘制,优胜劣汰加强竞争,提高他们的危机意识,进而为我国会计学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创新贡献力量。
4.4 产学研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当前的会计教育过分强调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其他能力,建议会计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策略进行改革,比如使用案例教学法、研讨会、角色扮演和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技能等,建议放弃完全程序化的技术性财务会计方法,因为许多传统的会计任务都可以通过电脑来完成,当今会计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体现在高阶技能上,如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等。加大会计实验教学的推广力度,普及高校会计实验室的设立,从增强学生兴趣和满足雇主期望两方面出发,充分引进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计算机网络教学[11],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硕士毕业生的社会接受度,增强雇主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研究分析[J].会计研究,2010,(1):25-35.
[2]刘爱英.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2,(10):113-114.
[3]王军.服务为上,质量为本,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J].财务与会计,2011,(5):4-6.
[4]万晓文.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基于我国高校的调查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3(3):21-29.
[5]MarieHK,LyndalD.WHATSKILLSANDATTRIBUTESDOESANACCOUNTINGGRADUATENEEDEXIDENCEFROMSTEDENTPERCEPTIONSANDEMPLOYEREXPECTATIONS[J].AccountingandFinance,2008,(48):279-300.
[6]AnneMD.QUALITYASSESSMENTOFPROFESSIONALDEGREEPROGRAMS[J].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1997,(2):231-234.
[7]盛明泉,张多蕾.21世纪以来中国会计教育研究述评[J].财贸研究,2012,15(4):17-24.
[8]郭秀珍.如何解决会计研究生培养的双向欠缺[J].中国农业会计,2012,(1):36-38.
[9]周中胜.论新形势下的会计专业硕士教育[J].市场论坛,2011,(12):28-29.
[10]丁丽俐.探析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现代商业,2011,(2):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