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33: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音乐微课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微课;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58-01
微课是一种结合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一种混合学习模式,是教师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过程。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知识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但是教学的内容却非常的多,微课教学针对性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微课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微课在键盘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视频短小、针对性强,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掌握要点。在电子琴教学中最感苦恼的是教师示范弹奏,由于班级学生多,看不清楚指法,手型,分个讲解慢,运用微课进行指法演奏教学简单明了,一目了然,从而激发起学生演奏的欲望,例如:在弹奏《上学歌》时,为了让学生快速学会指法,将指法教学制作成微视频,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解决指法问题,同时又利用缩指图片加深学生的记忆,接着让学生实践体验,学生很快就能流畅的弹奏,这样既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掌握难点,又可以从中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弹唱自信心,使他们在键盘弹奏中享受到美的愉悦。
(二)微课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在歌唱教学中,往往有时候学生的演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教师高音示范不到位,在遇到这些棘手问题时,及时运用微课教学可以改变以教师反复范唱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及时得到启发,从而学得兴趣盎然。例如:在讲发声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发声器官的示意图、儿童演唱歌曲的方法等做成简短的视频让学生来学习,利用微课中的生动的音像、图文颜色的变化,直观真实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反复练习,掌握发声方法。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还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二、微课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学习及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下学生学习知识在课外,完成作业内化知识在课内,课堂上同学们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共同探索,完成个人课外自主学习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去学习。如欣赏作品《万马奔腾》时,学生提前通过微课欣赏作品,学习马头琴的相关知识,而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课堂欣赏时自己无法理解的作品内涵或更深层的知识,而教师则是起到了适时点拨的作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潜能,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实效。
三、微课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教学课堂上,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因此,教师必须改进原有的教学习惯以及教学模式。教师要重新设计上课的教学思路,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无论是从题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思考、教学过程的安排等,都体现了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和研究。微课的主体是微视频,制作微视频就必须掌握ppt演播、手机拍摄、录屏、截屏、摄像等技能技巧以及后期制作的方法,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微课的制作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能力。
四、微课教学设计
以下是我利用微课教学解决《上学歌》指法的教学案例。这张表格将微课形式、微课视频的主要内容及学生活动都表现出来了。
五、微课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应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不宜过多,以适宜为主。很多人认为,如果一堂课没有用到多媒体课件、网络等就不是一堂好课。很多教师认为必须把课件做得精美漂亮,色彩亮丽,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很多时候却适得其反,只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偏向于课件形式,而不是课程内容。也有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时不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课堂改革徒具形式,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
教师要结合本课堂的教学重难点来设计微课及多媒体课件,根据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来设计微课教案,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及接受能力,真正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音乐微课教学在其设计、开发与应用等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但只要教师能够初步掌握基本的ppt录屏制作微课的方式,遵循当前的教学目标,就能更好地将微课应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陈建.微课、翻转课堂及其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程教学研究,2014,(12).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即微型课程,其理念可追溯到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要求将概念、讲解、举例浓缩在60秒钟的时间内,以便于普及有机化学常识。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TerenceP.Kee教授让学生进行一分钟演讲,以促进学生掌握核心概念,应对快速增长的学科知识与交叉学科的融合[2]。“微课”这一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DavidPenrose明确提出的,他认为提炼教学中的核心概念为微型的知识脉冲,提供学习者知识发现与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可取得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相同的效果,有效节约学习时间[3]。随着网络视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微型化、移动化和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可能,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微小知识点的微课教学理念得以实现。与常规课程相比,微课的教学时间短、容量小,讲授的内容少,要求主题突出、问题聚集,有很强的教学针对性。它以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学习环节的学习资源,也是一种情景化、可视化、数字化的资源包[4],其本质是在微型资源的基础上附加了教学服务的小型化课程,是内容、服务与互动的载体。具有微型化、智能化、可重复使用、持续进化等特点[5]。
二、微课的教学设计
微课开发实践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是微课的教学设计[6],它要求教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整、清晰、生动地讲解教学内容,体现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技术,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促使其可持续地主动学习[7]。微课教学设计是优质微课资源的起点,它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主要障碍是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只有受到注意的信息才能得到人脑的进一步加工,只有被注意到的瞬时记忆才能被加工成为短时记忆[2]。通过微课的教学设计,吸引并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可以从学习者的先验知识、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学习材料的组织及呈现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增加学习者关联性认知负荷,优化其认知总负荷,使之不超过学习者的承受范围。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把握微课短小精悍的特征,突出其小、实、新的特点。在开发微课之前,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即分析学习者特征,以明确微课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该微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实用性,选题要准确,以吸引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注意力,教学任务要明确、具体。确定了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后,接着进行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即拆分知识点、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对知识点的分割,确保微课能够问题聚焦、主题突出。教学过程的设计从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以及教学策略的应用方法三个方面入手[7],以期微课的教学过程新颖有趣、吸引和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完成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时要确保微课教学内容少而精,主题突出、有针对性,所以,要根据教学目标与任务进行知识点的切分,确保微课的教学容量小,能够在保障学习效果的前提下用很短的时间讲解清楚[5]。对于那些内容复杂、自成体系且不宜分割论述的内容,以及针对性不强、主题不明显、对学习者没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或活动,没有必要作为微课进行开发[2],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微课教学过程要保证教学完整清晰、形象生动。一般来说,微课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导入、内容讲解和教学总结三个部分。为使教学导入新颖、快速,可以使用有趣的案例、熟悉的事件、现象,也可以设置疑问、悬念,创设学习情境,唤醒先验知识。内容讲解时要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围绕主题、突出重难点。在讲解新知识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组织及展示方式,力求隐性知识显性化、抽象知识可视化、操作技能动态化[8],让学习者在恰当的情境、情绪和节奏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总结要简明扼要,能启发学习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为使微课散而不乱,便于教学平台的组织管理,在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时还需要准确描述其教学信息,使学习者能快速获得所需微课,并为聚合成更大的课程提供依据[5]。此外,由于微课程还具有在线辅导功能,除了教学内容外,还需要教学支持服务,包括学习辅助工具、由易到难的指导性练习/测验以及反馈、支架与路径、指导与讨论协作[3]。
三、微课视频的设计
微课视频是微课核心资源中的重中之重[6],是微课的主要载体,其制作的精良程度直接影响微课的传播效果和应用效益。微课视频设计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视听体验,吸引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微课视频设计时,首先要注意所选用媒体在呈现教学内容时的适用性和统一性,使抽象知识可视化、操作技能动态化[8],生动形象,激发和吸引学习者学习。第二,要尽量使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要学习的内容上,不要形成干扰信息,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在呈现微课内容时,不宜过度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化[4];一切呈现方式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尽量不要有那些形式大于内容、花哨而无意义的装饰;教师出镜需谨慎,一般情况下,微课视频中出镜的教师最好能够形象良好、发音准确、声音悦耳、口齿伶俐、身体健捷。在微课视频设计中,还需要重视一些技术性问题。首先,文字要精简,突出重点即可,必要时加入相关图片帮助学习者理解。其次,教师讲解的声音要清晰、发音准确、亲切自然,保持语速适中,多使用口头语言、深入浅出,切忌一字不漏照着课件念、照本宣科。第三,背景音乐要与主题相配,不可喧宾夺主、超过教师讲解的声音;视频背景尽量简单化,起到烘托主题、美化画面的作用,不能对主题造成干扰。第四,同一页面的字体和颜色要控制在三种以内,保持整体风格一致。最后,为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需要有清晰的导航、使用说明和人性化的操作方式,并及时反馈和评价[8]。
四、微课的应用方式
微课是一道引人注目的新景观[9],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它可作为网络自主学习资源、也可作为课后辅助学习资源;可用于在线教学、远程教学,也可帮助改善课堂教学;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普通网络学习者,微课是其利用课外、工作之余的时间碎片进行自主学习、远程学习的一种网络资源和学习手段,丰富的微课资源有助于实现按需定制的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自主学习,为终身教育、开放教育服务。对于在校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微课便于他们在课外进行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和混合学习,弥补课堂教学难以兼顾不同学生接受程度差异所带来的缺陷,满足学生差异化自主学习的需要。主要用于学生课后复习、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缺课学生补课和异地学习、假期学生自学,以及家长辅导孩子学习[10]。微课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促进的作用,能有效促进教师课内外教学及教研能力的提高。微课可方便地用于教师说课、评课、突破重难点、课后拓展等教学实践活动,利于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微课还是教师相互交流、借鉴、分享教学理念及教学成果、推广优质教学资源的好途径。微课具有内容聚焦、可重复使用的特点,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借鉴使用,使之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微课的主要用途是网络在线学习,而不是课堂教学。在“微课热”的背景之下,有人倡导用微课主导课堂、甚至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在是一种错误的短浅之见。教学是一种生成性过程而非预成性的过程,事先制作好的再精美的微课也代替不了教师依据学生的现时反馈所进行的面对面的现场讲授和点拨指导。并且,课堂教学是一个在封闭的空间和规定的时间内开展的有明确目的的教学活动,千百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课堂讲授模式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任何一种已知的教学模式都难以替代教师面对面的现场课堂讲授的作用。[11]微课的未来在网上,而非课堂上。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我们反对非此即彼的激进改革。一些极端的做法,如翻转课堂模式,只是在特定条件下适合特定内容的一种模式,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应该盲目跟风、盲目推广。
作为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和网络学习手段,微课深受数字化时代学习者的青睐。要开发制作出优质微课,教师需具备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做好教学设计和视频设计,把握微课短小精悍的特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促使其可持续地主动学习。微课主要用于在线教学,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随着优质微课数量的增加和网络平台应用功能的完善,在移动学习、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混合学习等领域微课必将得到飞速的发展。
作者:袁俊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4-32.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4]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5]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1):100-109.
[6]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7]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82-89,97.
[8]王雪.高校微课视频设计与应用的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9-226.
[9]杨满福,桑新民.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1-5.
关键词:高等数学;微课选题;微课设计;素材制作;微课合成;试点改进
随着教学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开展,给高校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挑战,也为高校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教学研究提供了机遇。本研究就微课教学及微课资源库建设,探讨提升信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数字资源制作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网络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教学的方式。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老师指出: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视频网络课程[1]。焦建利教授高度概括了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2]。按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等均可划分微课类型[3],微课风格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极富生命力。针对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和高职高专学生的自身需求,制作能激发学生兴趣、形象直观的微课通常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课选题
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中关于选题价值中提到: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技能点、专题、实训活动作为选题。选题尽量“小而精”[4],鼓励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作品。精挑细选有价值的内容,通常是重要的知识点、技能点或情感点,选取学科核心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热点,此种选题才有精耕细作的价值。对于团队合作项目,还应结合团队教师的个人优势,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选择对教学有利的内容作为选题。遵循选题时应选择能够由浅入深进行完整精彩表现的主题,高等数学微课选题主要涉及如下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5]。
(一)数学概念
高等数学中的核心概念有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等,这些数学概念在形成的同时也形成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函数思想、极限思想、微分思想、定积分思想、微元法思想等。一个数学概念思想方法可以制作一个微课,通过实例分析数形结合方法,使学生领悟概念的几何意义,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定理公式法则
高等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法则众多,其严密的推理论证过程是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而高职院校限于课时安排基本要求只说明不证明。为了尽量克服知其源不知其所以源,可以把必要的直观图、条件结论、简化证明、易错点、易混淆点录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预习观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答疑解惑,推动翻转课堂的实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典型题
教师在讲解例题,巩固练习,答疑习题过程中,不应采用题海疲劳战。教师精选有代表性的典型题制作成微课,学生可反复利用视频素材揣摩解题过程,理解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避免课上难过、课下放过。教师归纳整理解题的方法,制作知识点小结式微课,如计算函数极限方法小结、计算导数与微分方法小结、计算不定积分与定积分方法小结,使学生解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运算求解能力。
(四)应用
教师将章节知识体系通过微课小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于知识回顾、章节复习、思维拓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本质与联系,并能用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本专业问题,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二、微课设计
微课的整体设计包括:微课选题、教学设计、素材制作、微课合成[6],而本文微课设计是指教学设计,设计微课的教学内容与组织编排。教学设计反映的是微课制作的缘由(为什么)、意图(是什么)、策略(怎么办),主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选取和教学内容编排等方面[4-5]。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包括选题分析和学情分析,即备教材、备学生。教师要分析微课选题在课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和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找出重难点和关键,建立课程知识体系。微课的使用对象是学生,所以微课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潜心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动手能力,以设计出科学而实用的微课。结合以往学生经验和现任学生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动机、课程认识、学习策略等个性特点,换位思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定位
微课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求定位明确,宜少而精,能有效解决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一是知识目标定位为基础、简单易学。比如通过案例分析(圆)教学,数形结合(图像)方法,承前(割线)启后(切线),由浅(斜率)入深(变化率),来提升学生学习知识(导数)的品质。二是能力目标定位为基本、轻松易做。通过图形动态演示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导数)的形成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实践、计算、推理、抽象等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三是情感目标定位为朴素、通俗易懂。为学生设置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小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同时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意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选取
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微课展现的是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其教学思路可概括为四个环节:开端发现问题、发展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结局推广应用。各环节的知识内容及逻辑层次能区分难易度,使其可操作、易测量、有梯度。其次,能根据教学需求选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应深入浅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全面发展。微课选题来源于教学环节中的知识节点、专题研讨、实验活动,具有知识性、重要性、实用性原则。教学方法适合用直观演示、问题驱动、任务驱动、引导发现、启发探究、协作互动等,创设再发现的学习情景,重构再融合的知识体系。最后,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正确使用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教材的局限,选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投影仪等教学电子设备,微课视频上传、存储、下载资源的共享平台可选用云课堂小程序或微信、QQ互动社交平台,实施现代信息化网络教学活动,提高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内容与组织设计
微课的短小精悍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考虑学生投入的精力与产出的效益,筛选好看、好记、好用的材料为知识技能情感点的载体,制作出有营养、好吸收的“自助餐”。教学方案设计围绕一个主题(麦克劳林公式),突出重难点(公式意义),注重有的放矢(以指数函数为例),教学目标明确(越逼越近),教学思路清晰(确定系数与估计误差),方法直截了当(任务驱动),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图像比较),深入浅出(多项式次数n从0开始增加),能理论联系实际(近似计算)。教学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看问题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考虑各环节的主次及过渡的连贯性、逻辑性。需根据教学目标及设计意图,设计微课解说词,表达应清晰无歧义。语音语速设计要求发音标准,语速均匀,情感到位,视频中可使用轻音乐或不要音乐,以不干扰解说为原则。微课时长=解说词字数/语速,原则上控制在15分钟之内。课件文案设计应突出重点,注意留白,从学生的角度看画面应清晰、干净、美观。统筹编写教学方案设计word文档、镜头画面脚本、微课解说词等相关文本并保存,教学方案是微课制作质量的前提保障,有利于微课教学团队的沟通和协调。微课设计书面材料应全面规范,后期结合微课制作、教学总结与课后反馈,还需进行优化完善,这也是建设微课资源库的直接材料。
三、素材制作
数学教师微课制作有五种常用方法:一是手机录像,纸上书写作图,可用于解答类讲解式微课;二是电脑录屏,可用于教授知识点小结类PPT微课,使用较广,若配备手写板效果更佳;三是专业摄像,多设备多人协作,可用于活动类专题研讨情景微课;四是动画创作,可用于实验类数学概念导入微课;五是录屏摄像动画混合,这种方式投入大、效果好,可用于探究类数学中重难点问题解析,打造精品课。制作素材是微课视频合成所需的各种文件,也可借鉴网络资源,包括图片、文字、课件、动画、音频、视频等。可利用网络资源(Pickfree)搜集图文音视素材;使用作图软件desmos、geogebra、matlab绘制图形;讲解相关原理设计动画软件flash、videoscribe;制作课件可用办公软件office、Focusky;自行录制解说词或使用配音效果;课件自带或用EV软件录音录屏,各种素材质量需严格把关,为后期微课视频的合成编辑提供支撑材料。
四、微课合成
解题类、答疑类的微课若边解边说,音画同步,视频后期制作的步骤则较少,可适当添加字幕或音效提示。总体来说,微课多采取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撰写解说词、制作课件PPT、录解说词音频、听音频同步录课件演示视频、音画合成与后期,故微课合成需要用到视频编辑软件剪映、Premiere等进行加工。将解说词、录音、配音、背景音等音频素材,课件、图片、字幕、动画等视频素材导入轨道,调整好次序位置,规划好时间节点,检查视频图像清晰度及稳定性,使构图合理、声音清楚、音画同步、衔接自然流畅。然后添加片头、片尾,剪辑合成MP4视频文件,还可使用格式工厂进行格式转换,使其符合上传大小格式要求。
五、试点改进
在实践教学中,形式主义或一知半解时有发生,教师需正确认识微课教学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喧宾夺主则过犹不及。教师应加强课堂板书讲授的作用,尽量通过课堂教学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对于具体重难点再安排微课,让学生利用微课和网络互动及时解决学习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学生开展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听课评课研讨活动,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力求建设精品微课。师生应努力协作学习,形成一定的微课教学团队,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相长氛围,实干出真知的治学理念才能吸引学生想学、乐学。
六、结语
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紧随时代趋势,努力探索掌握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技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课程教研支持、教学设计赛事为教师提供了项目研究和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肩负着打造优质范例课和精品素材库的使命,其课程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还原中小学微课本质[N].中国教育报,2014-11-05(006).
[2]焦建利.微课与翻转课堂中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4):4-6.
[3]杨雯靖.基于微课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0):118-119.
[4]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平台.2015年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EB/OL].
[5]李宝鑫.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设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10):129-130.
关键词:中医药;专业基础课;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41-03
“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例[1]。与传统的教科书、PPT、Word、PDF等静态电子教材相比,微课的视频是动态的,不仅仅有文字、图片等静态内容,还可以包括教师的解说声音、眼神和肢体语言,黑板或者白板板书过程,实验演示或者虚拟实验等多媒体内容。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被认为对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方式变革、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中医药大学的办学定位与课程特色,以广东省“青年教师信息化新课堂”试验课程“药用物理学”课程为例,探索微课在中医药专业基础课程的设计流程与应用模式,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一、微课的起源与研究现状
(一)微课的起源
微课的起源,是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背景下,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碎片化、趣味化的特点。作为信息技术与科学深度融合的典范,微课的出现得到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
在我国,微课最初是从中小学得到推广和应用的[2]。大多观点认为,2011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启动的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开启了微课在我国应用的先河。2012年9月,在“全国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展演会”上,教育部领导决定在高校开展微课应用。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正式启动,微课开始走进高校,逐渐引起众多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实践。
(二)微课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微课”(Microlecture)一词缘起于国外的“微课程”。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最先提出“微课程”的概念。他提出把长达近一个小时的课程压缩到60秒钟以内的五步建议,这对后续研究者制作“微课”视频起了极大的引导作用。为此,戴维・彭罗斯也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
此后,国外掀起微课研究与应用的浪潮,并取得显著成效,如:美国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微视频以其便捷有效的教学方式,赢得全球众多学习者的青睐;TED在YouTube上推出的TEDEd,将课程与视频、字幕、交互式问答系统融合为一体,形成与全球用户分享理想的盛宴;英国牛津大学陆续推出时间短小的系列微课,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在此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应用与推广,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方式需求的不断增加,为微课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应用土壤。
可以看出,微课程在国外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大多用于翻转课堂教学及非正式培训学习,不仅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发微视频资源提供极大的借鉴意义,而且对我国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起到极大的启示作用。
2.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胡铁生于2011年率先提出中文“微课”一词,此后,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内学者围绕“什么是微课”、“怎么建设微课”、“如何应用微课”三个基本问题展开了研究。
关于什么是微课的研究。主要介绍微课的背景、含义、特征、意义及影响等。例如:胡铁生(2011)论述了“微课”的概念、组成、特点及分类,总结了区域“微课”资源库开发步骤及途径;焦建利教授(2013)分析了微课兴起的根源,认为“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黎加厚教授(2013)从教学系统要素的独特视角论述微课的发展,提出微课程教学设计的17条建议等。
P于怎么建设微课的研究。主要研究微课建设、应用及前景等问题。例如:胡铁生(2013)对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中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回答;吴秉健(2013)对国外微课视频资源进行了综述,将微课视频的开发和应用的目标、内容、技术特点和相关的案例效果等进行了横向的比较,阐述了国外微课视频资源开发和应用的策略对国内开发和应用带来的启示;梁乐明(2013)等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程资源的设计进行比较,建构起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模式;潘丽琴(2013)阐述了音乐“微课视频”的实践价值、具体制作流程及创新之处等。
关于如何应用微课的研究。主要研究微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比如:卓宽(2013)研究了微课在行政管理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张灵芝(2014)研究了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问题;谭晖(2013)提出利用微课提高科技人才外语培训的效率;邵华(2013)从具体专业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就构建完整的微课教学环境和微课课堂教学模式、搭建有效的微课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研究了微课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等[3]。
综上所述,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国内的研究逐渐升温并初见成效,但研究还相对缺乏,表现在文献数量少,研究范围窄,实证研究薄弱等方面,尤其是关于微课设计、应用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更为少见,微课与具体应用情景(如不同学科、不同群体等)整合的应用模式亟待进行系统研究。
二、微课在中医药专业基础课中应用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微型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理论
微型学习理论认为,若信息被拆分成为更小的学习单元,或学习以小步子进行,那么人们的学习就会更好、更有效、更简便、更加充满乐趣[4]。微型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和意义建构。微课的出现契合了微型学习理论“微、小、轻、快”的意蕴,必然以微型学习理论做指导。依据该理论,结合中医药专业基础课程特色和定位,要求我们将课程的宏内容进行细化分解,设计微课程教学活动,与现实教学情境整合来呈现课程教学内容。
情景认知理论认为[5],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致的系列行为。实践不能独立于学习,意义也不能与实践和情境相分离,而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依据情境认知理论,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离不开情境的布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与具体实践应用相连通,把知识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
(二)现实依据:教学改革的迫切形势
中医药专业基础课在中医药大学处于辅助地位,由于课程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量大,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采用“一锅煮”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难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以“药用物理学”课程为例,该课程是中药学院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物理学的经典理论及其应用。课程开设十多年来,学生普遍反映较难,主要体现在:一是因为许多物理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二是课程对数学功底要求高,遇到复杂计算学生较为吃力;三是因为知识点间的衔接很紧密,学生一个环节没弄懂,后续内容学起来就犯难。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的办法有:将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引入课堂,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遇到复杂计算时,采用传统板书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但经过教改实验,这些方法仍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情况下,我们尝试利用微课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三、微课在中医药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策略
本文以广东省“青年教师信息化新课堂”试验课程“药用物理学”课程为例进行探讨。课程教学团队先制定微课整体建设方案,然后按照分工设计开发微视频课程资源。微课建设方案的制定,要注意引入思维导图,从而避免学习者在碎片化知识学习中迷失方向。下面重点探讨微课的设计流程和应用模式。
(一)设计流程:严守“五个”步骤
根据微型学习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微课的设计开发应注重与现实教学情境的整合,围绕“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需要哪些素材”、“如何制作开发”、“使用效果怎样”等问题展开,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前期分析、方案设计、素材准备、开发制作、测试评价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以“药用物理学”流体动力学中的“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为例,微课的设计流程见表1所示。
表1 “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微课设计示例
(二)教学模式:“三备―四步―一复习”
微课应用模式的构建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展开。课前,学生登录课程学习平台,观看微视频和数字材料,完成概念性知识点的学习,并进行课前测试练习[7],将自主学习时碰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登记。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材料、测试练习和笔记疑难情况,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反馈进行设计。课中,教师结合互动平台的问题反馈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微视频引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课堂知识讲解、课堂知识应用和课堂小结。课后,学生通^观看教学视频来复习回顾学习内容,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三备―四步―一复习”的微课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三备―四步―一复习”微课教学应用模式
(三)案例:“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课堂实录
以“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为例开展微课教学实践,教学实录如下。
1.课前。首先,学生登录课程学习平台,在“学生自学”栏目中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微视频和电子材料;然后开展课前摸底自测练习;最后学生将遇到的难点问题在课程平台的“笔记疑难”中记录下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分析数字材料、测试练习和笔记疑难,在此基础上开展备课。备课的重点是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反馈,这是教师备课的基本依据。
2.课中。首先,播放香蕉球视频,引入课程内容;其次,开展伯努利公式推导。通过理想流体和稳定流体的概念,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功能原理建立物理模型,推导出方程公式,同时讲解公式的意义及适用条件;再次,讲解方程的应用。通过一个应用实例,给出水流的速度、压强、管的内径、水沿水管某一截面管的内径等参数,求该截面处的流速和压强。同时结合中医药专业特点,演示文丘里流量计原理。最后,进行课堂小结。
3.课后。学生登录课程平台复习课程内容,教师对课前与课中安排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内容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
四、展望
在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和微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背景下,本文依托广东省“青年教师信息化新课堂”试验课程“药用物理学”,对中医药专业基础课程的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模式进行了细粒度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微课设计与应用理论,对微课在中医药大学中的推广,对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对促进中医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后期笔者还将从教学环境筹建情况、教学互动情况、教学效果、教学总结及交流研讨等四个方面,对微课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更加注重资源构建和教学的互动,形成有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后期的重点研究工作[8]。
参考文献:
[1]谢伟.微课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适用[J].学理论,
2015,(12).
[2]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
业技术教育,2014,(26).
[3]周青松.高职会计专业出纳实务课程微课教学应用研究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
[4]许爱军.高职数字教学资源开放与共享的动因分析及模
式构建[J].成人教育,2015,(4).
[5]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
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6]陈昭喜.信息技术与中医药类专业基础课整合研究――
以《药用物理学》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
学版,2012,(4).
[7]刘颖.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三类“微课程”的对比分
析[J].教育信息技术,2015,(8).
关键词:信息化 微课教学 毛衫专业
随着时展,信息技术在各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泛在学习(U-Learining)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应用。在泛在学习里,移动学习(M- Learining)已经备受关注,于2000年左右,移动远程教育的相关研究和探讨就已见诸各大媒体。2001年,教育部高教司了“移动教育”的立项通知,这表明政府已经从宏观方面重视移动教育,并已开始积极探索和尝试。在这样一个多元化信息化的学习时代,“即时学习(just-in-time learming)”和“发现学习(found learning)”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泛在学习中有益必要的内容。美国AMERICAN INTEREST 杂志发表文章说“未来50年内,美国现今四千多所大学里将有一半会消失”。微课教学正是信息化时代下的产物,各级院校关于微课的建设已经势在必行,符合现今时展的需求,毛衫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果能充分发挥微课在其教学中的应用,毛衫专业的发展肯定能够如鱼得水,更上一层楼。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征
1微课的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课的解释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以适当分量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授课学习的形式”,一般指学校中的一门教学科目,比如数学课、英语课等。微课的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一名叫做戴维.彭罗斯的教授于2008年提出的,他是新墨西哥一所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人们也称他为一分钟教授,他把微课形象的称为“知识脉冲”,是运用建构主义原理化成的,以网络在线学习或移动终端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内容和形式[1]。微课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微小的一节课,现代一般认为是数字微课,即“以数字视频为展示载体,对教学中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简短但完整的介绍和演示,教师们要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在5至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制作完成教学视频内容,此种视频可以与网络更好的结合,加上现代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实现教学的移动化、随时化及互动性,为信息化时代下的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全新的学习体验,是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
2微课的国内外现状
在国外,微课教学开展的比较早,其中以可汗学院与TEDED为最具代表性[2]。可汗学院是一家非营利性教育组织,目标是在全球提供一种免费的高品质网络学习服务。现在,可汗学院的微视频教学涉及历史、物理、数学、化学生物、金融、天文地理等多种科目,其成功之处和最大的特点在于将微型视频与新型的组织管理模式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易于网络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TEDED是TED在YOUTUBE上的一个新频道,是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尝试。TEDED频道上的微视频基本都短于18分钟,有大约六亿多人次的观看记录,它将视频与课程、字幕及交互式问答等系统融合在一起,这个平台不是一个完整的大学课程教学,而是允许全球各地的老师们可以自由编辑相关视频,这样能够激发人们真正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热情。作为网络在线课程及移动学习发展的新形式和一种未来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的新趋势,微课在国外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并实施起来,开展的效果和形势非常好。
在国内,自从2001年以来,以“佛山市中小学微课优秀作品展播”为开始,至2012年9月由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为锲机,微课在中小学领域已经广泛开展,在高等教育系统也开始探索和实践,如华南师大与凤凰卫视合办的“凤凰微课”、微课网等,其中高职院校也开始关注并重视微课教学,比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支持微课教学的实践与发展,共建立了七个专门用于制作微课的实训场所。2013年11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还举办开展了职业院校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各高校纷纷派出骨干力量参与学习研修,体现了高校对微课教学的重视。
3微课的特征
3.1 时间短
微课视频一般都是5-10分钟的时间,这是人类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时间,有利于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因为时间短,人们也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为碎片化、全天候学习提供了基础。
3.2内容少
微课的主题很明确,一般就是讲授一个知识点,教学的内容少并且重点非常清晰,易于学习和接受,这个重点一般也是难点所在,微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学生易于掌握知识难点,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
3.3容量小
微视频占用资源容量一般只有几十兆,容易存储携带,视频格式也是常见的流媒体格式,方便在各种终端设备上播放,这为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
3.4易交流
微课以视频的形式在网络上传播,方便专业教师们互相交流学习,可以取长补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提升教学效果,大家互通有无,大大提高彼此之间知识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3.5传播广
微课作为可以置于互联网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教学课件,通过各种媒介,促进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相结合,可以将更多的知识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出去,拓宽知识覆盖面,不仅使在校学生可以享受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使更多社会人能够从中普及知识,因此受益。
二、毛衫专业教学的特点
毛衫专业是服装专业的一个分支,大部分院校都是在服装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一个毛衫方向,现今开设毛衫方向的学校不多,时间也不长,毛衫专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其教学有以下的特点。
1学生生源有局限,基础普遍薄弱
在毛衫产业发展迅猛的几个地区如东莞大朗及嘉兴濮院等地区人才荒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地学校也尝试开设毛衫专业,如原大朗职业中学(现与虎门威远职业中学合并成立东莞纺织服装学校)于2006年开设毛织设计与管理专业,招生生源主要来自东莞大朗本地,生源有一定局限性,加上学生基本都是在没能考取普高的情况下才选择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基础普遍薄弱,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差。
2师资队伍较弱,教学经验不足
毛衫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教师队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原服装专业的教师,以前主要研究机织面料的设计生产和制作,基本不懂毛衫,后面由学校委派到毛衫企业或者毛衫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较短且不系统,在对毛衫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教学,加上企业生产经验的缺乏,教师的专业能力很难跟上日新月异的毛衫产业发展的脚步;
3.教材内容陈旧,脱离生产实际
毛衫方面的教材比较少,且大多为早期撰稿出版,内容相对陈旧,且脱离于生产实践,与毛衫产业的快速发展不能同步,滞后情况明显,不适宜于现代毛衫的教学,教材也因此大多成为参考或者摆设,有很多学校自己组织撰写校本用教材,但由于各种资源的不足,校本用教材也参差不齐,能推广并正式出版的为数甚少。
4.理论脱离实践,实践教学有待加强
毛衫专业与服装专业一样,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动手实践操作,由于各学校设施设备的不足,大多未建立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不能同步,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加上毛衫产业发展快,设备更新换代快,学校的设备也很难及时与企业接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需要,实践教学有待加强。
5.注重生产工艺学习,不够重视设计教学
现今各学校培养的多数是毛衫企业生产管理技术人员[3],注重毛衫生产工艺方面的学习,不重视毛衫款式设计方面的教学。企业不但缺少大量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更缺少优秀的设计人才,特别是在毛衫产业转型升级之时,企业开始注重自有品牌的建设与开发,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也要求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应该多培养一些优秀的毛衫设计人才,多设置一些设计方面的课程,重视设计教学的开展。
三、微课在毛衫专业教学中的设计应用
根据毛衫专业的教学特点与现状,把毛衫专业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一些重点难点拍摄成一个个小视频,进而制作成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微课,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和丰富多彩,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将微课传播于网络上方便学生下载于平板电脑或手机上等各种移动终端上,这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当然教师们也可以相互下载观摩学习,互通有无,互相提高彼此之间知识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微课在毛衫专业教学的设计应用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步骤来完成。
1.绘制微课地图
微课地图是指把某一学科或课程中若干个微课,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形成的学习路径图。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重点难点,在对一门课程进行微课制作前,必须要统筹学科知识,对课程的每个章节及教学环节进行梳理,分析哪些环节需要制作完成微课,然后列出一种制作微课的计划表。根据人类的记忆模式,选择右脑记忆可以极大的增加记忆量和记忆效果,所以将制作微课的计划表用地图方式进行绘制,更有利于梳理记忆和实施。
2.选择知识点
一门课程的知识点非常多,但不是每个知识点都需要做成微课视频,有些知识点用形象的语言就可以解释清楚就没必要做成微课,所以知识点的筛选很重要。教师们应根据课程的特点筛选出重点难点,特别是那些用语言难以表达,比如“量体的方法”这个知识点要求老师一定要亲自演示,然后学生练习,因为这个知识点有很多细节需要反复观看才能更好的掌握,以后也会经常用到此内容,像这些知识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就有必要制作微课视频,学生可以在需要用的时候随时复习观看,使学生更轻松容易掌握和理解此知识点,增强学习的信心。
3 .选择微课模式
微课制作有PPT式、讲解式及情景剧式三种模式,PPT式微课指的是用传统的PPT软件以图片、文字、音乐、动画等形式制作完成教学课件,然后直接转化成视频,这种微课比较简单易制作。讲解式微课指的是教师按照课程需要,以模块化进行实际教学授课拍摄,然后经过后期编辑转换成视频,这种微课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拍摄,容易操作。
课程根据教学模式不同可分为理论知识类课程、技能技巧类课程及观念态度类课程。理论知识类课程内容主要以传统理论知识为主,教学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此类课程的典型教学方法有举例子、讲故事、编顺口溜等寓教于乐法,课程教学的关键点是讲解、举例及比例,此类课程适合用讲解式微课。
毛衫专业课程大多属于技能技巧类课程,用情景剧式微课制作比较合适。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还会有更多更好的制作模式可供选择,在微课制作的模式上仍然有提高和改进的空间。
4.进行教学策划
现代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演示法教学,毛衫专业课程大多以实践操作为主,所以微课设计时尽量以教师现场操作制作为主,强调技能操作,现场演示及实物展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的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比如“领子的制作”,视频拍摄就要策划在实训室里进行,先完成立领、坦领、方领、企领及翻驳领等各种领子的结构制图,然后将制作完成的实物放在人台上依次展示,学生在观看后能一目了然,形象直观的了解各种领的制作方法及差别,进而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短短的5分钟微课视频就能基本学会“领子的制作”。
5.拍摄前准备
在微课拍摄制作之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如教学策划方案、脚本编写、工具的准备、实物的制作、灯光等等。如“领子的制作”就要提前准备好教案书本,拍摄的脚本,各种制图的工具,已经制作完成的领子实物,各种人台,合适的灯光等等。
6拍摄视频
拍摄是将教学内容和过程用摄相机进行拍摄录制,设备包括摄像机、场地、灯光等[4]。摄像师及设备应该都是专业的,摄像师对教学拍摄要有经验,能够掌握摄像机的位置、灯光音响的配合,在摄像时应多采用中近景和特写,尽量多使用固定机位镜头,以保证成影的稳定性。如果有教师的画面,则要求教师注重仪容仪表、端庄大方、教态自然、衣着得体。
7.后期制作
视频拍摄完成后还需进行后期剪辑制作,包括声音录制配合、画面修剪调整、字幕制作、片头片尾设计制作,以上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人士参与配合,所以好的微课制作是需要一个团队来合作完成的。
微课后期剪辑完成后还需要将这些毛衫微课上传到相应网站,以期这些资源可以共享,不仅校内毛衫专业学生可以用来提高教学效果,社会毛衫从业人员也可以从中获益。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下,随着毛衫产业的不断发展,思考毛衫专业教学的特点,微课不仅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各类人才培养方式的完善[5],还可能是未来教育的教学方向。各类院校必须要重视这种新型的教学力量,在政策和资源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引导教师们跟上信息化时代的脚步,认识了解和参与微课的实践制作,加速毛衫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提高毛衫专业办学质量,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毛衫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2011,(4):12-17.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3]罗晓菊,彭颢善.基于产业背景下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3,10(5):81-83.
一、微课的定义和特点
首先,我们应该对微课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研究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微课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由教学设计、课堂练习、教学素材、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共同构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其在本质上是一则教学短视频。这些特征揭示出微课出现的最终目的――服务于教学。
微课的主要特点有:微课视频时间较短,一般只有5~10分钟;微课视频包含的内容较少,突出教学重点;教学资源的组成成分十分丰富,不仅包括教师的讲授,还包括学生的反馈和其他教授教师的点评等,形成一个微型的教学资源环境;微课教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一个课程只包含一个重点;课程研发者的草根性,每个教师都能成为微课的制作者,制作出符合自己要求的课程;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微课在网络上传播,也可以利用手机或者微博等多个方式;教学过程的可参与性,参加者可以及时得知他人对自己的教学评价。
二、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探索精神和小组协作能力,师生缺少互动的教学现实,我们必须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促进网络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微课这一形式的教学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必然会产生出良好的效果。
1.应用于课前预习,自主掌握学习内容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一般采用先教后练的方法。学生跟随老师的脚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被压抑的。小学生因为低龄而缺乏自制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达到自主预习课前内容的效果。利用微课则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微课视频中的卡通形象和极具个性的声音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效果。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能够避免学生因为长时间的学习而产生疲劳、厌学的情绪,从而有利于学生的预习。
2.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具有反复播放、趣味性强、反馈及时等特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引入微课,可以选择教学中的某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讲解或训练,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某个极具针对性的微课,进行自我提问和知识点重温。在讲解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回顾时也可以通过微课来回访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课堂反思。并且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和教师交流,更好地理解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内容,掌握课堂上的知识。
3.应用于课后复习,巩固学习内容
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学生一旦错过老师的课堂讲解,就再也没有机会得到与常规授课方式相同的教学机会,但是微课可以弥补传统授课方式中的这一缺憾。微课可以反复播放的特点能够使学生在课后重温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不仅如此,微课还可以照?到中等生和后进生,使他们在课后学习和巩固知识点,追赶上学习进度。其次,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上丰富多彩的微课资源进行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微课所具备的可随时随地播放的特点也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三、微课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微课对我们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各个学科中纷纷推广应用,小学英语教学也已经具备了微课应用的基础。微课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提供了新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微课的使用也存在许多问题,急需我们解决。
1.微课在课堂的使用率较低
据了解,只有较少的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微课这一新式的教学资源,大多数教师只是偶尔在教学中使用微课,还有一部分教师从来都没有使用过微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微课教学资源的匮乏,使教师很难在网络上找到适合自己教学的微课资源;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没有闲暇的时间和精力制作微课,或是教师年龄比较大,没有掌握制作微课所必须的技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一部分教师较少接触网络,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很难接受微课这种新鲜的教学方式。
2.微课的制作华而不实
由于大部分教师对微课没有准确到位的理解,没有合适的教师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培训,导致制作出的微课装饰漂亮,有很多精彩的动画和音乐,但是没有实用、有效的内容。教师大多是将多媒体课件搬运到微课上,没有突出课堂的重点。学生被微课中丰富多彩的画面和动画吸引,但是没有接受到什么实用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微课程;碎片化学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36-02
Micro Course Design Patterns Shallow Exploration//ZHANG Meixia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change of the micro deal with learners’ learning mode, further study of the course design, further deepen curriculum concept, grasp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micro course, elaborate design effective curriculum model, aimed at using micro course idea to better promote to adapt to the era of fragmentation, anytime, anywhere, on demand of flood in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micro course; fragmentation; teaching design
1 引言
自2009年开始,“Weibo”一词在中国大地悄然兴起,人们的生活伴随着微博、微信,走进了“微时代”。以合作、开放、分享的理念为指导,以通讯、移动互联网技术、社交新媒体技术为支撑,教育的微时代――微课(微课程)也应运而生。
2 微课程的发展
微课程(Micro-lecture)的最初定义是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McGrew,1993),指在碎片化时间(如等公共汽车、搭乘电梯以及舞会休息间隙时刻),在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以及普通民众中普及有机化学常识。
当下风靡全球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Penrose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
“微课程”是最近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中引申出来的新概念,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1]。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教学资源内容,此外还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课前素材情境的引入、课中教师的教授技巧、内容呈现模式、课后总结与反思、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3 微课程的特点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就学生角度,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的需要,真正实现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各种学习活动;就教师而言,区域化网络同行教研讨论将大有益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教学技能。
1)教学视频时间短。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集中注意力大约在5~8分钟),充分尊重认知特点,微课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教学内容微小化。微课程的核心教学资源微小化,集中教授一个知识点、难点、重点或一个故事片段。
3)教学视频容量小。微课总容量在几十兆以内,模式方便学习者在自己手持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下载学习,也便于教师观摩、教学反思。
4)教学主题鲜明。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2]。
5)教学环境情境化。教师要营造一种真实的、案例化的、主题鲜明的情境教学资源环境,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4 微课程的设计
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来开展实际教学的。时代呼唤微学习,片段化、专题化的微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3],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微学习。微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其有效发展的载体是微课程,微课程的核心教学资源是微课件(微视频)。
1)交互设计。交互设计的魅力在于吸引使用者更便捷、高效率地运用此产品,提高自己的学习、工作效率,因此,设计者必须紧紧专注用户对产品的期望、使用过程的心理行为。微课程的交互设计应该根据其本身的特点以及用户对产品的期待,注重交互设计满足用户需求。学习者和学习指导者、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之间、学习者之间这三种交互形式同样存在于微学习的教与学的过程中。
2)主题突出的微内容。微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有两类。
①从现有的素材如小说、故事、典故、电影转载的日志、下载的文章等精心挑选他人的作品,设计、开发、加工成自己的兴趣所在。
②从自己的教学资料中挖掘适合的材料重新提炼加工成微内容。
微课程的核心信息单元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如一则新闻、一张图片、一段音乐、一段视频或者一个妙趣横生的动画等,但内容必须主题突出、简单明了、前后连贯,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体系。
3)教学过程设计。
①上课前:微课程(微视频)时间短小、内容精悍,要求教师突出重点,深入研究,引入正题切入点要精炼、快捷,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②上课中:微课程大约5~10分钟,在有限的、短小的时间内讲解透彻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具备教学思想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实现教学目标。
③课堂结尾:以三两分钟做简洁的总结,加深知识的理解,强调课堂结构的完整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 设计模式
根据微课程的特点,学习者的泛在化、碎片化的微学习理念,在现有的微课程概念基础上提出微课程设计模式。
1)任何教学设计必须分析用户学习行为的特点,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精心组织学习内容,抓住重点,抽茧剥丝,凝集成核心的微内容教学资源,并有相应的课后练习检测、教学评价、反馈,与现实课堂相互整合。
2)微视频不仅仅是微内容呈现给用户学习,也要注重教学设计、教学辅助支持服务,其中包含辅助工具、讨论与协作、练习与评价、反馈与超链接的相关学习资源[4]。同时,教师利用交流工具给予学习者同步、异步的反馈、评价,让学习者真正体验学习乐趣,增强学习者的成就感,实现课堂学习与移动学习的互动、联通,形成统一的学习框架。
3)微课程的动态学习资源是建立在教师同行评判、学习者学习实践的基础上,由不同的点状资源相互连接、融合,逐渐形成发散的、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动态网状结构。这种结构不仅能提供教师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技能,而且能够跟踪学生学习足迹,提供学习者分析自身的特点,制订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6 几点建议
微课程与平民技术 互联互通的全球网络化大时代,人们迷航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干扰了人们的注意力,而“微课程”正是避免干扰的平民技术,它能实现微内容与大视野的结合。微课程的迅猛发展,满足了平民日益增长的快速E-Learning、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的需要。
微课程与大智慧 其内容虽然短小,但精悍、主题突出、讲解简洁、透彻,教学设计精彩纷呈,是大智慧的高度凝结。正是因为这些优势才吸引用户专注学习,知识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的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与解决。
7 结束语
随着各种新技术、新媒体、新应用程序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智能化,微课程作为新型学习资源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微课程的生态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实施必将进一步深入,以期满足学习者对于微内容、策略的深度需求,实现为微学习生态系统的核心要义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10-12.
[2]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年教师,
2013(2):42-44.
关键词 微课制作 特点 流程 微课案例
自2008年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提出慕课(MOOCs)一词开始,短短几年迅速风靡全球,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渐渐被融入传统课程。慕课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固化和结构化的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主导”转移到“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网络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微课是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屏幕专家、录屏软件等,根据教学情况录制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一、微课的特点
1.微教学
微课,即微型学习课程,主要特点是微教学。它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确定独立的教学目标,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课外学习的视频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一般比较单一:如阅读回答问题解题策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重点语言点的讲解、语法释疑、易混淆内容的区别和练习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微课一般为5~10分钟,通常不超过20分钟。微课不是整堂课教学的浓缩,也不是教学片段,而是一段短小而完整的教学呈现形式。此外,微课的目的不是替代课堂教学,而是为课堂教学服务。微课可以是课前“先学”,或课中“解决重点和难点,以提高学习成效”,或课后“补充资源,强化重难点”。总之,微课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巩固和提升,为方便学生查漏补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典型性
(1)典型的教学内容。微课既独立于课堂教学又服务于课堂学习,通常选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学生需要提高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
(2)典型的教学方式。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微课教学成效,教师往往会选择精美的图片、短小的视频、精当的讲解、多样性的活动来设计微课。
二、初中英语微课的制作流程
1.选取内容
微课制作的第一步是选择教学内容。微课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教师可根据学生需要、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易错点、英语课程标准的分级要求和教学进度,选择微课制作的内容。
2.教学设计
微课虽然时间不长,但也需要有独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课件等,有时也需要板书设计。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设计好微课教案和教学课件。
3.脚本撰写
脚本是微课的教学用语。为了降低微课录制的随意性,教师(尤其是新手)最好将微课中的每一句课堂用语,包括导入语、过渡语和指令语等等,在录制前写成脚本。录制时对照脚本,可以防止错误,减少录制的返工率。
4.视频录制
微课制作的最后阶段是视频录制。目前常用的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Cyberlink YouCam,Screencast,SnagIt等等,将媒体、课件、手写板、展示平台等有机结合,借助语言旁白、字幕提示、音乐、动画等制作出高清视频,也可在微格教室直接录制微课教学视频。
三、初中英语微课的应用
1.课堂翻转类微课
现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4 Growing up第一课时为例,介绍微课在新课教学中的应用。该课以卡通人物Eddie长大的烦恼导入单元学习,介绍一些了解世界的方式。
(1)课前自学
微课包含三步,约7分钟。(1)呈现哈利波特幼年和长大的照片,谈论他的变化,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2)谈论了解世界的方式进入Welcome B学习,听录音回答问题。(3)谈论Eddie长大的烦恼,引导学生阅读Comic strip,并回答问题:How does he like growing up?Why is he worried?What advice did Hobo give him?What does Eddie want Hobo to do for him?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大意。
(2)课堂教学
①检查学习。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检查学生微课自学情况,如:How does Harry Potter learn about the world?How do Millie and Simon learn about the world?等等。
②巩固提升。围绕微课内容设计活动,帮助学生运用和巩固:生生对话,自由谈论自己喜欢的了解世界的方式;猜测教师了解世界的方式,在游戏中运用英语做事;小组讨论对Eddie成长的看法,提出建议;朗读Comic Strip,引导学生读出Eddie成长的烦恼,如:I’m worried.Growing up is hard.Don’t wake me up until you finish building it.等,思考Eddie是否真的长大。
③拓展延伸。通过拓展活动把英语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谈论“当谈到长大的时候你脑海中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观点和看法;教师自编诗歌,旨在让学生在诗歌欣赏中增强英语语感,同时升华情感,帮助学生了解长大意味着自己照顾自己,担当起责任。
2.策略指导类微课
教学中笔者针对学生短文填词、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不会解题的现象,制作了解题策略指导的微课,收到学生的欢迎。现以首字母短文填词为例,介绍策略指导类微课的设计。
(1)介绍题目特点和考查目的
微课开始先简要介绍题型特点和主要考查目的。首字母短文填词是近几年各地中考和高考试卷中常见题型之一,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短文的基础上将单词正确拼写出来,使之符合文章意思。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对语言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对词汇、语法和习惯用法的掌握情况和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
(2)归纳易错原因
首先,归纳出学生易错的内容,并逐一分析订正。如学生在短文填词部分的常见问题是:忽略名词的单复数、不注意动词的形式、上下文意思不通、词性错误等等。边呈现错误边订正,讲解用法。
(3)介绍解题策略
在微课中介绍该题型的解题策略。
①注意固定搭配。例:So,all the students,get out and take an a______part in various after-school activities! 析:一些题目可以根据固定搭配来解题,本题考查take an active part in。日常学习中,学生要注意积累词汇短语和固定搭配。
②阅读上下文。例:When you move in with a roommate,make rules.Decide how you will share h____,such as cleaning, washing and shopping.析:短文填词侧重于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运用词汇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尤其是空格前后句,根据上下文意思解题。
③分析空格词性。例:He and his wife made a toy bear and put it in his toy shop window.Next to it w____a copy of the cartoon.析:根据上下文确定句中少了be动词,确定答案为was。解题时分析空格在句中的成分,有助于学生根据词性解题。
④理顺逻辑关系。例:People in China have reached a very high level of knowing low-carbon economy. I____ you watch TV,listen to the radio or read newspaper, you will find low-carbon lifestyle has become a fashion.析:从上下文看,考查连词if的用法。短文填词经常考查连词的用法,需要学生理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4)真题演练和讲解
选取中考真题,供学生训练,并配以讲解。本文由于篇幅有限,故省略。
3.知识讲解类微课
微课适用于语法知识和语言点的讲解,便于学生查漏补缺,及时巩固。微课讲解的知识点以3~4个为宜。制作译林版《英语》8年级上册Unit 6 Reading第二课时的微课时,一位老师选择了provide sth. for sb./have(make)space for sb./all year round/ while等语言点,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1)语篇概括,导入新课
教师以一段鸟的自述直接导入新课。这不但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体现了本单元的情感教学目标“Protecting animals”。而且自述中包含微课教学内容(见划线部分)。We’re birds in Zhalong Nature Reserve. This area provides food and cover for us.Many of us live here happily all year round,while some come here for a short stay.Sadly,some people want to make the area smaller to have more space for farms and buildings.Now we really need your help.
(2)设计问题,呈现例句
语言点的教学离不开语篇。教师可以结合Reading,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复习短文,引出微课要讲解的语言点所在例句。比如教师可以设计问题“Why is Zhalong Nature Reserve a good place for birds?”引出句子“Because it provides food and shelter for the birds.”
(3)提取知识,归纳用法
教师呈现句子:The reserve provides food and shelter for the birds./The reserve provides food and shelter for the birds.归纳用法:provide sb. with sth./provide sth. for sb.根据例句总结归纳用法,引导学生聚焦语言形式。
4.虚拟情境,意义练习
学生在注意语言形式后,须要经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尽量采用连词成句、翻译句子、看图说话等有意义的操练方式,让学生初步练习所学语言点。教师可以呈现一只小鸟飞入教室的动画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如何帮助小鸟。学生爱鸟的感情被激起,积极表达I can provide the bird with./I can provide some…for the bird.
5.真实情境,灵活运用
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真实情境的运用。教师可以创设真实或相对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巩固内化所学语言点,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这位老师在微课中播放一段由本班学生录制的对话,对话内容如下:Bob:Hello! Jack. When I grow up,I’ll try to provide a big house with a beautiful garden for my parents.What about you?Jack:My parents love travelling.I will provide them with a plane.Then they can fly to any place.
同学的对话可以促进学生展开想象,谈论长大后要为父母提供些什么,如何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开放性的活动设计,给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6.综合运用,形成语篇
在以类似的方法讲解操练all year round,while,make space for sb.以后,教师设计口语任务:根据图片情境,选用本课学的语言点续编故事。I often see the family at the market.The father is blind while the mother can’t walk well.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语言,自主续编故事,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开放性的任务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四、结束语
微课是一个新事物。在慕课背景和翻转理念下借用微课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如何更好地制作微课,发挥微课助学、导学的作用,本文只是一个引子,希望能引发更多老师的思考、实践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仕清.慕课对我国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4(3).
[2] 李旭东.微课倒逼着语文的深度变革[J].语文知识,2014(7).
[3] 周华.立足语篇,提高“首字母短文填词”解题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6).
关键词 微课 集成化教学 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5.019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icro-lesson
LUO Yan[1], LUO Wei[2]
([1]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2]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waves off again, and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has became the inevitable result, which includes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design and classroom layout. The micro class to meet the "fragmentation" learning needs can construct a complete system of sophisticated teaching scene according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resour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Micro class; integrated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education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启以来,经历了一个“多媒体―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过程,信息技术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变革的中坚力量。如今,进入了移动互联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信息化势将再次掀起变革浪潮。
1 集成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已有一定的“集成”理念的应用,代表性的有以综合集成方法论实施网络辅助教学,①有以系统集成教学法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予以有机统一的课堂实践,②还有从模块化原理出发的集成式模块课程的设计运用。③通过这些成果我们可以总结出集成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不同层次和侧面的应用情况,为我们从整体上构思一个完整系统的集成化教学模式提供支持。
完整系统的集成化教学模式应当是一个包含集成理念在内的囊括宏观教学方法、中观课程设计和微观课堂布局的有机整体。在教学方法上,它以综合集成方法论为纽带,构建一个以人为主体的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综合系统,经验、数据和信息资料是其主要的物理基础。同时,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集成方法论予以调和,目的在于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引入教学处方理论以生成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处理模式,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在课程设计上,主要考虑知识本身的特点与演变方式,将知识习得所要求的总能力分解成具体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与封装好的课程模块相一致,从而形成一个满足能力获得序列的自上而下的能力目标体系。这种集成化的模块课程满足了教学改革的动态需求,有较强的灵活性,诸如教学案例、理论要点等资源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调整,能够很好地兼顾实践实训与理论学习两方面的要求。在微观课堂上,主要是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的集成,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帮助下,这种集成更便于实现且收效颇佳。不管是传统课堂、慕课还是微课,课堂中的手段与素材集成都是必要的,区别是依据授课内容和课堂形式的区别采取更合适的策略。
集成化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对教学创新改革所提出的必然选择,因为随着教学资源调度范围的极大拓展和学习者来源的更加多样化,必然要求执教者将资源、方法和手段等更加细致地组合,以满足日益苛刻的学习者的要求。④集成化教学模式克服了常规教学模式的被动性,在构建主义理论的推动下,学习会变得更有趣味,学习者会产生与学习情境相符合的角色意识,对知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把握将更精准,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知识资源的组织者和学习引导者。集成化教学模式也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一个知识点,学习者要完成记忆、理解、熟悉和运用的过程,必然要求有一个反复的过程,但传统教学多具有一次性的特点,面对学习中频繁出现的空白区学习者往往不能及时填补,导致学习过程的一再犯难乃至不堪其负,而集成化教学模式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集成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应用集成化教学模式会对教师执教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能熟练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要求更加全面的知识结构,并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终身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职业要求,在集成化教学理念推动下,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必然会得到提高。集成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成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充分考虑给学生提供表现获得成绩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出现像传统学习那样因课堂形式而被边缘化的情况,参与式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习信心不断增强。
2 基于微课的集成化教学模式构建
2.1 微课的内涵及应用
微课的兴起源于互联网时代人们“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即人们希望通过传统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在一小段时间里学习一个短小精悍的内容。2010年,微课作为一种最初应用于中小学教育的新兴教学方式在广东佛山悄然兴起,随后迅速风靡全国,成为各个层次教育教学领域争先关注与实践的对象。人们对微课进行观察与总结,认为“微课”是围绕课堂教学中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设计出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再辅之以学习指导、进阶测试、在线问答、教学评价等其他要素共同组成的“微集成”教学资源。⑤微课的最大特点是教学主题突出明确,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特征明显,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手段的高度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新型学习空间。
近几年,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蓬勃发展。2012年教育部全国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⑥这次比赛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总计有1600多所高校和超过12000名选手参赛,大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展开互动,获奖作品平均网络点击12730次,平均网络评论达288次。⑦微课教学比赛对于推动高等教育领域微课教学的发展有意义重大,有力贯彻落实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于建设高水平高校师资队伍,提高高校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融合,推动网络环境下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2.2 集成化的微课模式设计
创建微课必须依靠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信息化时代这些教学资源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就是“开放性”,这是由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所决定的,信息化为其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微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开放式教育资源的集成。开放式教育资源的主要特征是免费、可复制重组、无任何获取和交互障碍。诸如世界开放课程联盟、“开放大学”这类的开源课程,能够为微课提供共享的涵盖几乎所有学科的课程资源;美国“社区学院开放教育资源联盟”和“平坦世界的知识”这些能够提供丰富的开放教科书资源;iTunes大学、网易公开课能够提供丰富的开放式音视频资源;MERLOT和“可重复使用的学习原件”能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FLICKR和视觉搜索网站能够提供海量的教学图片,CC Mixter和 The Freesound Project能够提供各类满足教学需求的声音和音乐,至于学术期刊资源,其数量也是极为丰富的。
微课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予以实现,核心在于对各种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集成。微课在形式上就是一段视频,所以视频制作工具可以说是其主要的技术工具。当前很多微课视频就是用录屏技术工具制作的,只是单纯使用这个工具制作的微课应用效果会不大好,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要用到素材处理的工具,如处理静态图像的,制作动画效果的,进行音频处理的等等。在做原始视频素材时,可用专门的屏幕录制工具,或者用PowerPoint自带的录制功能,后者能将幻灯片展示的动画效果体现出来,还能用到荧光笔的功能,互动性很好。总之,微课制作,需要尽量多考虑到技术手段、技术素材的融入。以内容为核心,以情景为纽带,以技术为支持,方能为制作优质的微课提供条件。
好的微课必然是在内容、资源和技术上均有较高集成度的成果。这种集成化的思路是针对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各个维度的需求,将至整合到一个框架下,形成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本身就是模块化的,针对各个需求点形成单独的实体或概念上的构建,构建之间当然是具有适度耦合的,同时可以依据外部需求的变化予以动态调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集成化的微课模型依托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实现网络视频课堂、自定义学习、交流互动、教案课件下载、在线教程阅读、师生互动及教学评价等多项工作,传统教学这些工作是分散于不同时空的,但集成化环境下这些工作过程实现了“一站式”化,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得到了有效实现。
3 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系统性更强,越来越需要考虑到学习者需求导向这一现实。微课教学是未来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集成化的微课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成为一个资源整合者,同时通过创建强化师生互动的场景来提高课程的教学应用效果。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XJK011QGD018)、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基于公众需求导向的政府电子服务集成体系构建研究》(11C1239)的研究成果、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改项目《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G2012A010)、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输入、互动和输出”理论的英语视听说课程探索和实践》(湘教通[2012]401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信息生态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模式研究》(XJK011Q XJ004)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欧阳明,陶艳萍.基于综合集成方法论的网络辅助教学设计系统初探――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3:108-110.
② 陈树文,唐子茜.研究型课堂“系统集成教学法”探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68-170.
③ 任娟,袁顶国.现代教师培训新型课程――集成式模块课程的功能、结构、特征与模式[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4:41-44.
④ 蒙华贞,李翠芳,彭翠英,吴小燕,伍东亮,蒋跃贵,兰照军.集成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植物保护课程教学的探究及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223-224.
⑤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教育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1―0041―01
随着网络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与普及,将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直接实用的特点已被更多的教师运用于课堂教学。农村小学网络媒体教育通过电子白板等新技术方式走向农村课堂教学,为农村小学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使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提升了一个层次。只有正确把握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将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起来,才能真正助力小班额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W效率。
一、科学地整理网络教育资源,形成一个局部的网络资源库
网络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颇具趣味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信息,有了它,教师无需再用干瘪无味的语言文字来上课了,只要将网络教育资源中形象生动的图片、动画材料和丰富多彩的视频资源进行有的放矢的选择、剪切、组合、加工整理,就能创造出最佳的素材。每位教师在上课前收集、制作好的教学资源经学校审查、修改完善后,上传至学校资源库,由管理人员做好整理和规划,分年级、分学科制作出资源目录,方便查找,易于操作。示范老师时,每一课设置一个文件夹,以课题命名,下设三个子文件夹,分别命名为“资料包”、“课件包”和“微课包”,其中资料包中存储完整课堂实录资料、示范教师用到的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视频和图片等资料;课件包中存储新授课件和练习课件;微课包中存储制作的所有微课。教师在上课前对管理员已下载的资源进行二次整理,这种整理不是简单粗糙的分门别类,而是要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查找、选择、组合、加工、创新,然后把它们分别存放到云盘中指定的课件、论文、教案等文件夹中,这样不仅能让上课者可以快捷、高效地使用这些资源,还能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
二、合理地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小班化教学
网络教育资源上大量的图像、文字、视频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优秀的教育资源经过教师们的整改,成为自己使用的素材,可以方便地运用网络工具制作成微课、微视频、PPT课件及flas,甚至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堂实录。教师们通过观摩、示范,反思自己的教学,改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得以充实。教师通过收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可以更有效地组织自己的教学过程。
实施“SW + 课堂”(SW是双师及微课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学生课堂上面对的是两位教师,即网络示范教师和课堂指导教师。我们可以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做微课进行示范教学,也可以下载名校名师的经典课堂实录进行教学,这些老师都属于网络示范教师,他们既是微课的示范者,又是课件的制作者。学校承担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品德、科学课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是课件的播放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即课堂指导教师。示范教师制作的“微课包”应当有三部分,分存在三个文件夹中。一个文件夹存有微课串成的两个课件(新授课,练习课),供指导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使用;一个文件夹存有与这节课有关的知识点的微课,供学生保存使用;第三个文件夹存有与本节课有关碎片化的全部素材,供制作、修改微课、课件的教师分享。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1. 展示性教学。教师利用一体机或大屏幕彩电以一定的文档形式展出教学内容,如文本文档的输出、演示文稿的放映、一段视频或者音频文件的播放、学习资源的展示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把教学内容以恰当的媒体形式展示出来,使之更加形象生动,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2. 资料型教学。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借助学习软件或从网络上获得有关的学习资料,以完成某项特定的学习活动。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目标及相应的学习方式,学生依据教学任务,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从远程资源库或上网查询了解有关内容,然后师生展开讨论、交流并进行解说词的设计等活动,最后学生表演,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共性认识加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
一、微课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意义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在当前教学改革热潮中,以学生为本,把微课巧妙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
1.应用微课是大力普及信息技术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努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是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文化,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这是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一种综合能力。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系统的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不仅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存和发展方式,同时也必然会对学校的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引发一系列的变革。
2.应用微课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般采用“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布置作业”的环节进行,无法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的快慢来调整教学进度。现在提倡“人性化学习”,推行的是微课程和“翻转课堂”,不同的学生掌握同样的学习材料需要的时间不一样。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骤去学,可以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观看微课视频,可以暂停、倒退、重播。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学习绩效大大提高,有利于减少和预防学困生的出现。
3.应用微课是教师教学方式改进的必然要求
目前很多中小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困境:(1)教师自导自演式的讲授仍占课堂教学活动的绝大部分,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对象,记忆式掌握知识、机械式重复练习是学生课堂主要的活动方式,效率低下;(2)教师对应该教什么没有准确把握,如,知识往往都教成再现的,实际上90%的知识再认就可以了,这个要求的提高,增加了学生极大的且完全不必要的课业负担;(3)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指导和培养,有学科特性的学习方法的培养被无情地忽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现在的教学改革步伐,甚至严重阻碍了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进展。其问题的本质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造成学生主体性缺位,学习成为被动消极的过程:学习没有兴趣、同伴缺少合作、没有内省力。应用微课教学,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微课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操作
微课的使用者分学生和老师两方面,学生主要用于学习,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老师则主要用于教学,尤其用于突破一堂课中的重点或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
是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要做微课?是否要给学生的学习留一点自主学习的空间?不能都是“拿去主义”,我们还是应该找出最关键的部分来进行微课教学,让学生有简单的“获取”,更有更多的“探索”。
1.应用于学生课前预习
有一位教师在听说微课理念后,提出“微课更适合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前使用,让提早到机房的学生有事可做,也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有个大概的认识”的观点。本人也很赞同。我们关注的是可汗学院式的微课程,而可汗学院提出微课的初衷就是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为学生服务。
如在上八年级下册《动画的舞台布置》时,学生先自学了一遍书本知识。但仅从理论上是完全不能理解操作过程的。所以,当学生学习到《绘制背景》知识点时,观看了对应的微课视频,详细介绍了背景的制作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基本上了解了一些工具的使用和绘图技巧。在课堂中,再让学生来完成“文字的添加”和“道具的绘制”等操作时就非常顺手。
2.应用于教师新课导入
新课的导入成功与否是一节课成功的开端,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很关键,所以教师应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而制作微课通过视频引入新课,则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上八年级下册《Flash操作》中光线的制作时,我先让学生观看我已经做好的Flas,让学生体会光线的变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起了他们的强烈学习欲望。课堂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应用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微课往往是针对学习的重点、难点而设计的,所以,微课所讲授的知识点一般也是高频考点。这告诉我们,在知识讲解的同时,不能忽视操作技巧指导。
(1)小组合作探究后观看视频,共同突破重、难点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小组合作模式、任务驱动模式等应用得比较热门,这其实也让微课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当教师给出本堂课的几个学习任务后,学生根据任务来学习和操作,在此期间,学生会碰到或多或少的难题,可以小组讨论解决。还可以借助微课的学习,来更好地学会此项操作或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学习理论认为: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求异思维、探索发现精神、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共处能力、自立自强和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
如,在讲解光线的制作时,学生看完做好的Flas视频后,都很想自己尝试一下。但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对光线的制作步骤理解不透,反复推敲教材上的文字内涵后仍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我就把录制的“光线的制作”微课发到每个学生的电脑桌面上,学生针对自己在操作中弄不明白的几个关键性步骤观看了视频,有些学生反复观看了好几遍,终于明白了操作要领,体验到学习成就感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又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和美化,完善了自己的作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要求适时观看
信息技术课中每堂课几乎都会或多或少有接受比较慢、学习比较被动的学生。教师讲解完课堂教学内容后,再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发送到学生机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地反复观看,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如,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建立网站站点》,一般让学生先自学教材,然后根据书本内容尝试操作。但通过两个班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对站点文件夹和主页的建立仍然一知半解。后来,我制作了2分钟多的微课视频,在讲授完书本上重点知识后,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疑问去观看视频,看不懂再反复看。经过这个环节之后再进行网站的建立和主页的建立操作,就显得很熟练。
4.应用于学生练习和巩固
课堂巩固练习是学生在形成新知基础上的巩固过程,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反馈,如何设计练习使枯燥乏味的练习变成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是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微课正好帮我们老师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课前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
如,在《Flas制作》单元中,我针对每一课的知识点,分别设计了动画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影片剪辑、给动画配音四个主要操作,并要求学生作业打包上交到教师机。在我发放的微课视频中,演示了作业内容和压缩文件的操作,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观看此微课视频上传自己的作业。
5.应用于教师对本堂课的小结拓展
如果说课堂导入为一堂课是否成功埋下伏笔,那么精彩的课堂小结,就为一堂课的后续留下悬念。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由此可见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有形象生动、简明扼要的结论,递进透彻的分析。课堂小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对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的归纳总结和升华。微课摈弃我们传统教学的老师说和学生说的小结方式,完全把课堂小结交给学生,归还学生以自主,成为我们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的妙招。老师把一节课的知识技能、方法指导和思想教育做成生动的微课,让学生自己去观看,同时也是对学习程度不一的学生的因材施教。此微课一般用于结束本课前放,也可让学生在空余时间看。
如,《让网站有声有色》一课,学生分组进行了网页背景的设置、背景音乐的添加和Flas的插入等三个重点操作,但在学生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中,这些操作都是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的任务,知识点比较零碎。教师及时进行小结,把本堂课三个重点操作过程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观看,引导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牢记和巩固操作步骤和方法,纠正错误操作,这样就给学生形成了非常清晰的、系统的操作步骤,提高了课堂小结的有效性。
三、在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微课教学收到的成效
通过对微课应用于课堂的实践研究,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微课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2.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快乐学习,微课堂尤其专注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微课程在信息技术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阶梯,弥补了教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时,脱离学生生活,只重学习结果,忽略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不足。微课更适合信息技术教师放在课前使用,让提早到机房的学生有事可做,也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有个大概的认识。这对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应该是有益的。
3.微课促进了教师业务成长
(1)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2)微课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
(3)微课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4)微课制作简单,形式新颖,通过微课可以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四、后续思考
[关键词] 微课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专业 文化类课程
本文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微课理念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BYG13)。
引言
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国家概况》(后文简称《概况》)是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该课程的整体目标是:比较系统的介绍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文化、科技教育、宗教习俗等。
目前,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我们为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这门专业必修课,每周2学时,共19个教学周,班级规模90-120人左右。鉴于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因此仅探讨英美两国的相关内容,暂不涉及其他英语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经过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庞杂,学时严重不足。在19个教学周中,教师需要教授英美两国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教育、文学、文化等章节的内容,其中含盖了几百个大大小小的知识点和语言点;虽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尽量做到详略得当,但依然觉得很多重点内容无法展开,只可浅尝辄止;而学生对一些难点内容也似懂非懂、难于掌握,对很多感兴趣的话题亦无法深入了解。此外,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日渐程式化,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不够用”,有的学生“吃不了”、“用不了”。
2.班级庞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在90-120人的大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由于课程内容多,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难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以至于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无法得以体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和损害。
3.教学层次不高,难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学生大多只满足于记忆课堂内容、通过考试,学习仅停留在知识的简单识记层面,对课程内容缺乏宏观把握,缺少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判断,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等高层次思维活动。因此,该课程也很难实现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充实心灵,启迪智慧,构建知识结构的目标。
4.该课程与文化类其他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英语国家概况》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专业课程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历史、文学、文化等内容与其他的英美文学文化类课程息息相关,如《英国历史》、《美国历史》、《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但在实际授课中,由于师资有限,教师只能顾及各自课程,所以在教学中难免出现内容重复、互不衔接的现象。
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相关研究
关于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将多媒体手段引入英语专业文化类课堂[1],[2],[3]。
后来,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一些学者提出了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在文化类课程中体现“文化”特色的教学模式[4]。
近几年来,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向 “内容依托”教学、构建“内容・语言”相融合的课程体系[5] [6]以及构建“英语文学及文化课程群”的方向发展[7]。
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微课理论指引下,利用国内外现有的微课研究成果,旨在探索一种适合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Micro-lecture), 顾名思义,即微小的课程,又名微课程,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形式微小、内容简短的课程模式,通常由时长很短的微课视频为主要载体,辅以授课的配套资源组成。
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次明确提出“微课”的概念[8]。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胡铁生认为,“对教师而言,微课程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研究方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要选择学习的要求,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程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9]。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在微课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系统梳理课程知识点,找出并确定支撑这些知识点的核心概念。
2.以核心概念为主要讲授内容,开发制作若干5-15分钟时长的微型教学视频。
3.开发制作与微型视频文件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等教学辅助材料。
4.将制作完成的微课资源整理成系列微课程,应用于《英语国家概况》、《英国历史》、《美国历史》、《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教学中,实现同类课程之间的关联与整合。
研究特色
本研究认为,微课理念的引入将很好的解决《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现存的诸多教学问题。
1.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授课素材,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2.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微课视频及相关辅导材料,充分消化重点、难点内容;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答疑解惑、组织讨论、或开展其它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再是课堂讲授,而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充当促进者和指导者,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动地位,从而实现“翻转课堂”。
3.微课的引入使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费时于较低层面的知识点讲授,而可以更多的引导学生对微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由微课开启的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满足学生预习、复习和自主学习的不同需求,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的需求。微课教学资源也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5. 本课程所开发的微课资源也可适用于英语专业文化类的其他课程,实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沟通交流,避免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并将同类课程有机联系起来。
根据该课程现行的几本教材,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本研究选取了57个知识点涉及课程基本概念、重要历史人物、主要历史时期、政治制度、教育体制、文化现象、社会运动等。
《英语国家概况》系列微课目录:
I.英国地理与人口
英国名称及相关概念
英国及组成部分
II.英国历史
罗马统治下的英国
安格鲁撒克迅时代
诺曼征服
金雀花王朝
大和议会起源
百年战争
玫瑰战争
亨利八世和宗教改革
伊丽莎白一世和文艺复兴
英国内战
光荣革命
工业革命
维多利亚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
III.英国政府
英国女王
英国议会
英国政府机构
英国司法体制
英国宪法
英国大选和主要政党
IV.英国教育
英国教育理念
英国教育概况
英国中小学
英国高等教育
V.英国社会与文化
英国宗教
英国媒体
英国节日
英国体育
VI. 英国文学
16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18世纪文学
19世纪文学
20世纪文学
VII.美国国土与人口
美国地理
美国人口
VIII.美国政府
美国宪法
美国政府组织机构
美国选举制
美国政党制
IX. 美国教育
美国教育概况
美国高等教育
常春藤盟校
X. 美国社会与文化
美国节日
美国音乐
美国体育
XI. 美国文学
早期文学
19世纪文学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XII.美国历史
殖民地时期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内战
二战中的美国
大萧条
民权运动
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以微课理念为指导的《概况》课程改革,必将为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变化与挑战。在研究论证阶段,研究者预测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考虑并寻找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
1.知识点的划分需要进一步细化。《概况》课因其涵盖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众多知识点,一向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 “心病”;而这一特点也为该课程的改革和研究带来极大挑战。如何划分知识点,知识点应该具体或精确到什么程度,都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程度进行调整。本文所提供的微课目录,仅为该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框架式的概览,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在此框架下对知识点展开进一步的考量与细化。
2.改革后的《概况》课程仍将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基本知识点的识记,但更多的将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该课程改革并不能抛开《概况》课固有特点,使学习者完全摆脱对基本知识点的识记,本研究希望能够探索一种全新的授课模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生动并富有趣味的形式,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跟进。微课程的建设不仅仅涉及到微课视频的制作,配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微视频学习前的指导、学习后的测试、练习和思考题的设计等等。配套学习资源数量不宜太多,但要与教学主题紧密结合,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练习,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热情。
3.微课的网络学习与应用需要匹配的网络平台。微课学习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持,只有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才能够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展开学习、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玲:《关于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探析》,《外语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12年第6期,第80-81页。
[2]尹铁超、刘颖、石敏、吴莉:《超时空多媒体课件对英美概况课程教学的正面作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第5期,第55-57页。
[3]肖凌鹤:《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以〈英美概况〉课程为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36-137页。
[4]蒋红、樊葳葳:《大学英语限选课“英美文化”教学模式初探》,《外语界》,2002年第1期,第42-46页。
[5]常俊跃:《英语专业“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整体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效果分析》,《语言教育》,2013年第2期,第11-20页。
[6]常俊跃、赵秀艳、李莉莉:《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12期,第24-30页。
[7]李鳎骸队⒂镒ㄒ涤⒚牢难Ъ拔幕课程群的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3期,第102-104页。
[8] 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2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