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7 06:15: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哲学思想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博弈论;语义学;逻辑哲学
贾可·辛提卡是当代著名的逻辑学家,他将博弈论与语义学直接结合起来,创建了博弈论语义学。辛提卡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处理命题,就是要确定命题的值,即命题的真或假。同经典逻辑一致,辛提卡预设了命题是二值的。辛提卡首先给出一个定义域D,任何名称都可以在这个集合中找到所指。博弈论语义学的核心是将量词短语看成专名,将句子看成语句函项,然后在给定的定义域D中选择相应的个体将句子中的量词短语替换,从而达到消除量词,找到原子句的目的。在方法上,辛提卡选择了博弈论,他将人们对句子的理解过程比喻为一个两人博弈,两个参与人分别为“我”和“自然”,每个回合必定要分出胜负,不容平局,那么对于一个句子S,根据规则,博弈双方轮流将S约化为S’、S’’,等等,直至最后使得约化的句子不再包含变量和连接词,即原子句,此时双方就可一决输赢。如果这个原子句为真,则我取胜,自然失败;如果这个原子句为假,则自然取胜,我失败。运用博弈论语义学,我们能够从大量的语言信息中得到最基本、最简化的语句,从而能够轻松地判定这些语言信息的真假。理解这一理论的关键是理解定义域D、原子句、博弈等概念。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可以说是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的综合:“语言博弈”概念源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语言游戏说,而它的理论核心则是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图象论。
一“图象论”与命题真值
维特根斯坦是学界倍受关注的大师,其前后期思想的迥异恰当地诠释了他的哲学主题:“哲学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活动。”①有趣的是,辛提卡博弈论语义学所强调的也是动态的理解命题,这与维特根斯坦哲学在本质上殊途同归。
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就在于提出了著名的“图象论”。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和后期哲学的目的都在于通过研究语言的结构和界限来理解思想的结构和界限。维特根斯坦工作的基点,就是回到逻辑的出发点,即考虑命题的性质。这样,真的界限就构成了语言的界限,维特根斯坦所考虑的就是关于事实的话语。“人给自己造出事实的图象”②。维特根斯坦指出:命题是实在的图象,“图象是实在的一幅模型”③。“图象是一种事实”④。“图象所表现者即是其意义”⑤。“图象的真假在于其意义与实在的符合与否”⑥。维特根斯坦认为,图象与它所图示的事实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关系“由图象元素与物项的配合而成”⑦,这种关系本身也是一种图象;二是“凡图象,不论只有什么型式但要能表象实在———对或错———所必须与实在共有的东西,即是逻辑型式,亦即实在的型式。”⑧所以,“每个图象亦是一逻辑图象”⑨。“对象是简单的”⑩。“对象构成世界的本体。因此不能是复合的。”
一切复合物必然可分解到不可再分的部分,这就是绝对简单的对象,那么,这种绝对简单的对象是什么?很显然,维特根斯坦这一思想的形成深受罗素和弗雷格的影响。罗素对客体进行了区分,一类是亲知的客体,一类是描述的客体,通过“亲知还原”,描述的客体可以转化为亲知的客体,维特根斯坦对罗素的客体进行了扩展,认为属性和关系也是一种客体。语言中的一个名称来表示一个简单的客体,通过这些客体的结合方式,指称客体的名称可以相互组合成句子。对于简单的客体,我们无法定义它们是什么,我们仅仅能够指示它们,这样,我们也就无法言说这些客体是存在的,因为定义一个客体就是意谓着被定义项的存在。维特根斯坦的绝对简单的对象实质上是罗素亲知客体的变体,是经验的客体。图象论的主旨是说明图象如何具有命题的内容,图象可以看成一个句子,一个句子也可以看成图象,这对于解释最简单句子的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处理复杂的句子呢?
维特根斯坦最开始的设想是用合取和析取处理一切复杂句子,这也是辛提卡采取斯科伦前束式处理量词句的直接思想来源,但是维特根斯坦后来采取了另一个思路,代之以集成的图象法,“凡对于复合体的陈述,都可解析成对于其成分的陈述,解析成一些把复合体完全摹状了的命题。”即一个复杂的表达式的真值取决于组成它的表达式的真值,即命题就是基本命题的真值涵项,这样,维特根斯坦就完成了语言的运作方式。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思想源于罗素和弗雷格的启发,罗素和弗雷格两人都认为命题才是最基本的意义单位,主张将命题形式化,即用数学中的函数表示命题。维特根斯坦对这一思想的运用是水到渠成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命题是原初命题的真值函量”。“原初命题是命题的真值函目”。换句话说,“一切命题都是对原初命题做真值运算的结果”。“命题就是从一切原初命题的总和(自然也从其确是一切原初命题的总和)而得出的一切。所以,从某种意义可以说,一切命题都是原初命题的总括。”
命题与世界的图象论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图象的元素与事物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二是图象与事实之间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由此,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图象是实在的一幅模型”,“图象是一事实”,“图象所表现者即是其意义”。
正是因为命题具有相同的结构,才使得我们可以将其形式化,并且可以进行变项替换。那么,图象如何与世界相联系?在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中,这种关系由名称—客体的关系来决定,但是名称如何与客体相联系?与其说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是对前期哲学的反叛,不如说是进一步的深入,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中,名称与客体的关系被受一定规则支配的人类活动所确定。在完成这个思想转变之后,维特根斯坦不需要图象论了,取而代之的是语言这种被规则所支配的特征。
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是将博弈的方法引入命题分析,他的研究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命题的构成和命题的真假,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命题的真假。第二个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其前期哲学为解决辛提卡的第一个问题提供了思想元素。命题是由概念构成的,而博弈语义学中的概念则直接对应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维特根斯坦的存在是与事实相对应的存在,是以现实世界为界限的,所以辛提卡用他的可能世界改造了维特根斯坦的客体。在辛提卡看来,很多情况下,人们的语言交流所涉及的客体多是描述的客体,这些描述的客体有些能转换为亲知客体,有些不能,如“结构为H3O的水”,但是人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又会涉及这些概念,自然在定义域D中也就应该包含这些元素,可以看出,辛提卡的客体是对维特根斯坦客体的扩展。辛提卡的客体分为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的两类,即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和在可能世界中存在。而且很明显的是,辛提卡的存在概念不是语义学层面上的,而是语用学层面上的语义,这在博弈论语义学的操作性中得以体现。在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中,定义域D中的个体必须能与可能世界中的对象一一对应,脱离了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就不可能知道自己在言说何物,更不用说判定言说语句的真假。正如DanaScott所指出的那样,语义确定一个实现不是必需的,它应该为证实一个实现是正确的提供标准。
在确定了命题的构成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命题真假的标准是什么。辛提卡认为,命题是有意义的,命题的意义就是命题的真假值。博弈论语义学的处理方法是找到一个体用概念的名称代入量词所约束的变元,即参与人“我”在定义域D中找到相关的个体以证实语句,而参与人“自然”则企图找到范例来证伪语句。那么,如何才是找到相关的个体呢?或者说,怎样才知道代入个体后的语句为真?如前所述,辛提卡在扩展了维特根斯坦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命题的构成问题,相应的,辛提卡的命题范围较之维特根斯坦就宽泛的很多。辛提卡将博弈论语义学称为“寻找并找到的”逻辑,寻找并找到了什么?就是找到一个适当个体代入后的原子句所反映出来的图象与现实世界相符合。这不仅直观,而且符合人们的日常交流。可见,在确定命题真假的标准上,辛提卡与维特根斯坦是一致的,就是采用图象论的符合标准。辛提卡自己也曾明确指出,“博弈语义学不排斥图示的(同形的)关系理论,图示的(同形的)关系理论在原子句和现实之间建立了联系。”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要确定命题的真值,只要将命题与图象做个比较就可以了。用辛提卡的话说就是,“名称-客体关系曾经被建立,仅仅需要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将原子句和现实相比较。”
辛提卡指出:“维特根斯坦的图像理论和逻辑语义学之间的相似性和非相似性更有趣。最重要的大范围相似性之一,就是在两个理论中,语言的基本元素和现实的特定方面之间的代表关系,用任何的方式都不能进一步的分析。”罗素指出,事实是意指那种使一个命题真或假的事物。而一个命题的本质就在于:它可以两种方式,即以人们所谓的真的方式或假的方式对应于一个事实。最基本的事实是原子事实,与原子事实相对应的是原子命题,它肯定某物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种关系。原子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它是否与原子事实相符合。在原子命题的基础上,借助逻辑联结词就构成了分子命题。分子命题的真假取决于组成它的原子命题的真假,是原子命题的真值函项。在分子命题的基础上,借助逻辑量词可以构成更高一级的概括命题。其真假最终也取决于原子命题的真假。维特根斯坦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任何复杂命题经过分析都可以还原为最基本的原子命题。辛提卡由此得出结论:“一个指示性句子的表达在通常的本质上不是这些语言博弈的一个回合,在这些语言博弈中,给出了几个构成成分的词语,并且因此给出了整个句子的内涵。”在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中,我们根据可能世界理论可以确定定义域D,根据维特根斯坦的图象论可以处理命题,并且将命题的具体处理方法转化为真值函项的求解,那么,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为真值函项求解,并且这个方法是否可以形式化。遵循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路,辛提卡找到了博弈论。
二“语言游戏说”与语义博弈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中的所谓“语言游戏”,实际上是把游戏当成是运用语言的比喻,即强调语言的使用,他指出:“我将把由语言和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叫做‘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词的意义在于使用,运用语言是一种活动,我们使用的语词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必须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才能确定语词的意义,试图通过孤立的逻辑分析来揭示语词的意义,结果只能误入歧途。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这种处理方法,实质上是从具体的语境动态地观察语词的用法,我们不能孤立地去问“什么是意义”这一类的问题,而应该说“什么是意义的解释”。弄清一个语词代表什么之前,必须首先掌握包括这个语词在内的那种语言游戏,一个词语的意义也就是它在语言游戏中的实际用法。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及其意义问题的思考,得益于一场足球比赛的启发,同时,相较于足球比赛,语言游戏也存在规则,在维特根斯坦看来,遵守规则是语言游戏的灵魂,也是一切人类行为的必要条件。维特根斯坦用了很多篇幅讨论规范和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做报告,下命令,下棋都是习惯(习俗,制度)。
“遵循规则类似于服从命令。人们是被训练这样做的;人们是以特定的方式对命令做出反应的。人类共同的行为方式乃是我们据以解释陌生语言的参考系。”可见,规则和遵循规则是人们在实践和交往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这种语言游戏所遵循的规则究竟是什么?是否就是逻辑必然性?“维特根斯坦最终在他的认识论斗争中失败了”。
其实只要留意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我们不难发现维特根斯坦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缺陷,维特根斯坦指出:“我的根本思想是‘逻辑常量’不代表任何东西。事实的逻辑不可能为任何东西所代表。”“没有‘逻辑的对象’、‘逻辑常量’(照弗雷格与罗素的意义),于此便显然可见。”虽然维特根斯坦不承认逻辑常项的存在,但是认为客体具有逻辑形式,这种形式使得客体能够聚拢。
辛提卡认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受到博弈论的影响。“游戏概念的主要用法如此多地分享了像冯·诺意曼(vonNeumann)和约翰·纳什(JohnNash)那些数学家构建一个详细的游戏的一般理论的结构,那个理论旨在帮助科学家与哲学家理解有趣的问题的范围。它们甚至包括了真理与意义的问题(以及其他的语言—世界关系)以供讨论,维特根斯坦从中提出了他的语言游戏观念。”
与维特根斯坦相同,辛提卡在确立了命题和世界的图示关系之后,需要研究的就是这种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处于这些描述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辛提卡看来,单纯的图像论已经不能解释这个问题了,图像论的任务是描述关系,那么对关系的关系的刻画,则需要另一个理论。辛提卡指出:比起那些为解释语言与现实结合所需要的思想,维特根斯坦经常包含更多的语言博弈思想。“为了理解(一个给定的一阶逻辑语句)F,我们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记忆空间,事实上,我们对一阶语句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语句和世界的有限的逐步比较之上,而不是(潜在的)F的图像本质。”“有时语言博弈能够明显的被发现用于提供词语和它所刻画之间的关联”。
这里我想指出的是,或许我们用图像论处理语句理解的时候已经不足道了,但更为恰当。辛提卡认为自己受到“维特根斯坦有关思想的启发,强调受规则支配的人类活动,亦即寻求和发现语言游戏的重要性。”但是,辛提卡“比维特根斯坦走得远得多,因为后者的思想是轮廓性的且不系统。”“在我没有有效的方式找到我的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时,我怎么可能在实践中采取一个策略?”
这里有几种选择。也许有人会像在非确定性证据系统内所做的那样提出某种思路,但是辛提卡建议把我的策略限制在递归中。这种限制的方法是非常精致的,它注意到了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游戏中实际可游戏性的思考。辛提卡坚持认为语言目标导向语言本质,这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处于维特根斯坦形式化时期的游戏概念的意义。当时,维特根斯坦使用“游戏”来指称目标导向的活动,诸如证实或者证伪的活动。辛提卡延用了这一思想,他说:维特根斯坦的“用法”概念强调的是一种活动,是一种构成一个词的自然环境并使该语词从中获得其意义的活动。超级秘书网
对课程的概念或定义,目前尚存在一些纷争。一般而言,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所在的音乐教育研究组织“五月组”确立了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的七大行动理念其中包括“课程”,并指出“在促进音乐教育的任何努力中,课程都占据着基础的、核心的和决定性地位,应该优先考虑教学和研究的技巧、方法、材料和评价”。应该说,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视野下的音乐“课程”有着更为丰富而特别的内涵:
(一)音乐课程是“实践性”的
实践的音乐课程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这一点毫无疑问。在《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中指出,“所有的音乐教育课程应当被当作思想深刻的音乐实践来进行组织和教学”。看来,音乐是实践性的,音乐教学也是实践性的,音乐技能教学更是实践性的,因而倡导一种全面的,以实践为主的音乐教育,重视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较之传统音乐课程而言,“实践性”音乐课程能够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音乐课程是“情境性”的
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反对既定不变的课程模式,认为实践的音乐课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音乐课程教学所包含的“目标定位、准备和计划、教和学、评价”四个阶段都是“情境性”的,因此,它是一种生成性的实习课程,能随时根据情况作出调整。指出,“由于音乐与其他学术科目迥然不同,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假设普遍应用于科学、历史或数学教育的课程制作和程序对音乐教育也完全适用,那一定是唐突之举。”可见,“情境性”课程更尊重音乐学科特征及学生的个性,对于改变当前音乐技能教育中“一套教案针对众多学生”的不切实际的做法具有重要意义。
(三)音乐课程是“多元”的
“如果音乐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文化中,那么音乐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如果音乐本身是多元文化的,那么音乐教育从根本上也应该是多元文化的”。音乐课程的“多元”性是由音乐的多元文化本质决定的。指出,“支持音乐教育实践学说就是坚持音乐和教学是多样性的人类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多元”的音乐课程观是从多角度去看待和理解音乐,发现音乐价值,并寻求多种实现这些价值的途径,培养学生在区别和差异中宽容而有效地学习,培养出认同和共享群体的兴趣和思考的批判性视野。
二、实践性哲学视野下的音乐技能课程改革模式
(一)技能课程的“实践化”改革模式
音乐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是毕业前夕短暂的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毕业前夕,且时间短,模式单一,效果十分有限。笔者认为,应将各种形式的实践有目标、有计划地纳入课程管理,并计入学分。一是实践课程常态化。即从学生进校到毕业,每学期都有一定学分的实践课程。二是实践课程多样化。包括课堂实践、艺术实践、社会实践、音乐实践、教育实践等,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实习。三是课程设置和比例搭配灵活化。学校应对学生学习情况、实践能力等进行科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在不同学期对学生的实践课程类型及学分比例进行合理调配;甚至可以针对就业倾向,对部分学生个性化设置实践课程。同时,学校要根据实践课程所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增强课程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减少和避免高分低能。
(二)技能课程的“情境化”改革模式
“特定教学——学习情境被称为课程……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的经历。”他指出,“作为实践课程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将学习语境化或情景化……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全方位地学习,而且可以学习如何教学。”笔者深信,正如所言,“情景化”课程模式是教会学生如何教学的最佳途径。实践中,一是要将“培养基础音乐教学师资”这一目标定位作为实施“情景化”课程的基础和前提,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应当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或类似真实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场景,通过与场景直接接触与互动,提高学生音乐技能、教学技能和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中小学音乐课堂观摩、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情景模拟课程,如定期组织学生实地观摩中小学音乐优质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模拟中小学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与教学实习有机结合,将情景化教学场景延伸到真实的中小学课堂等。三是在技能课程实施中可以灵活创设场景,如安排学生观摩教师为其他学生上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学生为学生上课;针对学生中普遍或个别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等。总之,要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技能课程模式,将原本枯燥乏味的音乐技能课程变得活跃、生动,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学会如何教学。
(三)技能课程“多元化”改革模式
1.课程内容设置多元化——即本土化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技能课程改革模式。一是本土化音乐技能课程设置。承认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其实也就接受了音乐教育要融入本土化元素。“任何一种课程理论必须适合我国教育教学实践,否则,其价值只是理论模型的推导”。我们学习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就是为了借鉴吸收其合理因素,实现其理论的“本土化”,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论。所以,音乐技能课程本土化,就是要将中国式唱法、中国式演奏融入课程,如开设民族戏曲唱法课程、民族乐器演奏技法课程、本地区特色音乐技能课程等,让音乐教育专业同时肩负起传承和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使命。二是多元文化音乐技能课程设置。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认为,“只有承认和面向当代多元音乐文化,才能为音乐教育的课程建构、教学实践建立更为开放和宽容的出发点。”技能课程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的特征,这是由教育专业学生适应未来音乐教育工作需要,培养在不断变幻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学校可以开设诸如中外歌剧和音乐剧体验、流行唱法、爵士钢琴等等之类课程。同时,还可以一种更加灵活的课程实施方式来促进技能课程的多元化。当然,这些课程的设置不是要穷尽世上所有的音乐种类和风格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建立更宽广的音乐视野,塑造更加宽容的音乐态度以及多种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2.课程形式设置多元化——即分科设置与综合化相结合的技能课程改革模式。对于音乐教育专业而言,一味强调课程分科设置则背离了“师范性”的要求;而一味强调“综合化”又将背离音乐的学科特性。应统筹考虑,在保留必要的技能课程分科设置同时,设置若干综合课程,构建一种既不失专业特性,又照顾科际联系的课程设置模式。一是必要的分科技能课程设置。这是由音乐的“实践性”和“表演性”特点决定的,以至于多年来,无论教学和课程怎样改革,音乐技能课程分科设置方式也不曾被其他形式所替代。因此,保留演唱、演奏等核心专业技能课程是必要的,其作用是,使未来的音乐教师掌握必要的音乐表演所必需的专业技能技巧。二是音乐技能综合课程设置。利用音乐学科内部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将声乐与合唱整合,合唱与指挥整合,钢琴与即兴伴奏整合,声乐、钢琴与自弹自唱整合,充分考虑各种音乐技能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可以开设自弹自唱训练课程、即兴伴奏课程、合唱指挥课程等,并逐渐增加其比重。三是技能与基础理论综合课程设置。如将声乐技能与声乐理论、钢琴技能与钢琴理论相整合,开设声乐理论与演唱技能训练、钢琴演奏与演奏技法、民族歌曲欣赏与演唱等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四是技能与教学理论综合课程设置。将教学法的内容渗透到专业技能课程实践当中,如开设声乐演唱及教学理论、钢琴演奏与教学理论等课程,将演唱、演奏技能实践与技能教学理论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到音乐技能的同时,通过直接体验掌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三、结语
英国汉学家葛瑞汉的中国学研究
葛瑞汉教授( angus charles graham,1919-1991 )是当代英国汉学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1946年他就读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1949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担任古汉语讲师。1953年葛瑞汉以研究程明道与程伊川的博士论文自伦敦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葛瑞汉热心于漫步讲学,周游世界。他曾以访问学者、客座教授身份讲学于世界多所著名大学,如:香港大学(1954─1955年)、耶鲁大学(1966─1967年)、密歇根大学(1970年)、康耐尔人文学会(1972─1973年)、 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1984─1986年)、台湾清华大学(1987年)、布朗大学(1988年)和夏威夷大学(1989─1990年)。1971年葛瑞汉取得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古汉语教授职位后在该位置任教十三年,成为当时伦敦大学最富盛名的中国学研究专家。1981年葛瑞汉当选为英国(文史哲)研究院院士。
葛瑞汉的中国学研究主要涉及对宋学家程氏二兄弟的哲学思想和对中国古代先秦哲学思想的研究。他在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作有《中国两位哲学家:程明道与程伊川》(1958)、《理性与自然》(1985)、《中国哲学与哲学文献研究》(1986)、《阴阳与关联思维的本质》(1986)、《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1989)、《理性中的非理性》(1992)。除对古代中国哲学的精湛研究外,葛瑞汉还热心于翻译中国古代哲学名著与古典诗词,出版了大量高质量的译作,最具代表性的有《庄子·内七篇和外篇选》(1981)、《列子译注》(1960)、《晚唐诗》(1965)、《西湖诗选》(1987)。
葛瑞汉对宋学家程颢(程明道)、程本文由收集整理颐(程伊川)的哲学思想很有研究。他在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始对这两位著名哲学家的思想产生浓厚兴趣,后对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葛瑞汉1953年6月向伦敦大学提交其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两位哲学家:程明道与程伊川》,后又得到亚非学院的资助于1954-1955年在香港和日本游学一年。获得新资料后,葛瑞汉重新对博士论文初稿进行了修改,所成专著于1958年在英国正式出版。这本书为那些初次遇到中国十一世纪哲学思想挑战的学子们标明了起点,成为致力于这一思想研究领域的东西方学者的必读文献。该书以西方学者特有的视角,对二程的理学思想作了精湛研究。其特点有三:一是分疏了程明道与程伊川的理学范畴体系,阐明了这些范畴的意蕴;二是考究了程明道与程伊川哲学的源流,揭示了两种哲学的特质;三是比较了中国与欧洲哲学之异同,突出了二者之“异”。这部书不仅对新儒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作为研究北宋时期程明道、程伊川两位哲学家思想的最清晰、最全面的英文文献,至今仍然保持着其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葛瑞汉最为重要的汉学名著是《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该书从西方学者的视野出发,全面诠释了从孔子到荀子中国古代各家学派的哲学思想。中国学者李学勤在《论道者》中文版代序中指出的:在此之前,英国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生主要从卜德教授的英译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得到有关中国哲学研究的材料,《论道者》的出版改变了这一窘迫状况。《论道者》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天命秩序的崩溃”,葛瑞汉论述了孔子、墨子、杨朱学派、惠施与公孙龙等中国古代各家学派的思想;第二部分为“从社会危机到形而上学危机:天人相分”,葛瑞汉首先论述了从孔子到孟子时期的政府、人性问题和儒家两部经典《大学》与《中庸》,其次论述了从墨子到后墨:理性功利原则的道德再锤炼;最后论述了从杨朱学派到道家庄子返归自然以顺天的哲学思想。第三部分名为“天人分途”,分别论述了道家老子、儒家荀子和法家不同的治国理念,并对世袭君主制进行了批判,对中国无政府主义问题和道家《庄子》的原始主义等问题进行了评述。第四部分“帝国与天人的再统一”,论述了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周易等中国古代宇宙论,分析了杂家学说及其儒学的胜利。
葛瑞汉对中国哲学的特点有较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思维和方式倾向于相互依存,而不是各自独立;整中有分,而不是部分的集合;对立的双方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矛盾;万物是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看重物之用,而不是物之质;关心相互感应,而不是因果关系。葛瑞汉《论道者》可说是他平生研究先秦哲学思想的总结,此书一经出版便赢得汉学界高度赞誉。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评论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学派研究的最使人兴奋和最具洞察力的专著。在这部著作中葛瑞汉对儒家和墨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述了庄子和道家学说,讨论了像公孙龙这样的中国古代逻辑学家。李约瑟将葛瑞汉这部专著称为一部令人着迷的书。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赫伯特·芬加雷特教授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可读性与权威性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一部具有哲学原创性,敏锐性与深刻洞悉的著作,并声称它定会在未来很多年成为后世学者偏爱的学术指南和激发学术发展的主要资源,并将长期居于核心地位。美国马里兰大学罗思文教授认为此书是葛瑞汉在汉学、语言学和哲学交汇处卓越学识的顶点。这部专著必将成为中国哲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其比较哲学中的许多独创观点必将为交叉文化研究的学者广为引用。
葛瑞汉以博大精深的学术研究而蜚声四海,他治学严谨、言必有据。他的著作完全立足于中国的经典哲学,从对中国哲学的开创性研究,到对《庄子》、《列子》和《晚唐诗》的权威译作,全部堪称极致精品。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葛瑞汉中国学研究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期待能有更多的学者从跨学科领域视角出发对葛瑞汉汉学研究思想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转贴于
【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摘要:《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著作,其中的辩证法思想渗透各个学科,尤其对中医学的深远不可小视。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今就《周易》哲学的“天人相应”、“居安思危”、“潜龙勿用”、“反身修德”,与中医养生的“四气调神”、“防微杜渐”、“不妄作劳”、“德全不危”作一浅探,以明《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巨大贡献。
《周易》是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自古以来,倍受推崇,被尊为群经之首。正如《四库提要》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1]显而易见,《周易》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古老文化的奠基石,当然中医学也不会例外。明代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2]可见中医学从一开始就与《周易》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就《周易》与中医养生作一浅探,以求学者之斧正。
一、《周易》“天人相应”与中医“四气调神”
“天人相应”是《周易》哲学思想的精髓,被誉为“最古老的宇宙哲学”。《丰卦·彖传》即蕴涵这一奥义:“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人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定当受自然的支配与制约,因而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
中医养生完全吸收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气调神”的养生观点。
《内经》认为:春三月为万物发陈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为万物番秀的季节,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其气容平,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使志安宁”;冬三月,其气闭藏,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志若伏若匿。”[3]经中还告诫人们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至此我们看到:《内经》的作者是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规律,提出了“四气调神”的具体措施,而“四气调神”的目的又在于保持阳气的充沛,人体阳气充沛,则生机活泼,精神焕发,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上古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类养生家便是实践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4]的诺言,故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而不危。他们之所以不反向运动,是深知逆四时的严重后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阳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5]的经验,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阴阳曲时者,万物之终使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6]
二、《周易》“居安思危”与中医“防微杜渐”
“居安思危”是《周易》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辞下》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坤卦》初六言:“履霜,坚冰至。”以上两则经文的意旨提醒人们:事物的总会由量变达到质变,而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必须“见微知著”,“居安思危”。故《周易》中有“惧以始终”之言,也有“君子思患而豫防之”之语,《系辞传》还将“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
亡,治而不忘乱”作为响亮的座右铭郑重提出以警示世人。
中医养生继承并发展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防危杜渐”的养生观。《内经》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7]体现的便是“未病先治”的哲学思想,并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加喻阐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何谓治未病?明代张景岳感受深刻:“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8]张氏还指出:“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9]张景岳一语中的,道出了“谨于危”便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世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健康当然也不例外,能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微兆扼杀在摇篮中,这便是掌握了医学的纲领、摄生的法则。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医养生还有其独具的特色,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10],《内经》《千金方》亦记针关元、足三里,灸膏肓穴均有强身作用。宋代医家张呆有一名言:“若要安,三里长不干。”山]是说经常按摩足三里,有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的养生功能。另外,中医药补的作用亦不可小视,《神农本草经》被列入“上品”的药物均冠以“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之辞。如此丰富多彩的预防措施,实在是中医养生的一大骄傲。
三、《周易》“潜龙勿用”与中医“不妄作劳”
“潜龙勿用”是《周易》思想的又一重要名题。《乾卦》初九日:“潜龙,勿用。”龙是指龙星。《说文》“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故“潜龙”是指潜渊之龙,隐而不见。爻辞提醒人们,处在这种状态,便应静而不动,以伺时机。《艮卦·彖传》亦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卦卦义为静止,与“潜龙勿用”一脉相承。两则爻辞在于表明凡事必须等待时机,谨小慎微,而不可肆意妄为,失去理智;否则便大难当
头,灾不可免。
中医养生接受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劳”的养生观点。
《内经》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12]在此把“不妄作劳”作为“尽终天年”的必备条件之一,可见其在养生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要做到“不妄作劳”,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从何人手呢?首先,要做到“精神内守”。中医养生注重内因,所谓“精神内伤,身必败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气的保养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内经》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13]以养生著称于世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精神
内守”方面亦有异曲同工的妙语:“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l4]其次,要注意节制。是人之本性,两性活动是人的本能,正常的性生活有利于人体的健康,然而必须有节。若恣情,房劳过度,便会“耗伤肾精”,动摇根本,导致阴阳失调、早衰及百病丛生。《千金方》言:“恣情,命同朝露。”《内经》也告诫人们:“醉以入房,以
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15]故此重视肾精与肾气的保养,是长生的秘诀之一。第三,注意饮食有节。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需卦》九五“需于酒食,贞吉。”人是需要服食酒食的(古人的酒,是用粮食果类发酵而成的,度数较低),但不能“困于酒食”,故要达到“酒食贞吉”,必须“节饮食”。如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便严重损害脾胃,健康。《内经》有忠告:“饮食自备,肠胃乃伤。”“内伤脾胃,百病皆生。”第四,注意劳逸适度。《内经》反对“过劳”,它告诫人们“劳则气耗”[16],劳力太过则气少力衰,精神疲惫;劳心太过,则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因而“过劳”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视。如《内经》所言:“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17],可见“过劳”是健康的大敌。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18]他的弟子吴普,得其“五禽戏”之真传,“年九十余”。因而适度的活动,将寿蔽天地成为现实。
四、《周易》“反身修德”与中医“德全不危”
“反身修德”是《周易》哲学思想的又一精华。《周易》注重道德修养。重视自身的完善,强调自强、自立、自省、自谦。《周易》书中关于德性修养的警句比比皆是,如《易传》在释《蹇卦》、《乾卦》、《晋卦》时分别提出了“君子以反身修德”、“君子自强不息”、“君子自昭明德”、“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何为德?《正韵》归纳得好:“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德性的修养是人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趋吉避凶的法宝。《益卦》与《大传》揭示得深刻“有孚惠心,勿问,元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中医养生承袭了《周易》重德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养生观。
《内经》曰:“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19]故“大德者必得其寿。”所以“淳德全道”是“任我逍遥过百春”的先决条件。俗话说得好:“心底无私天地宽”。道德高尚的人虚怀若谷,宽宏大量,心地善良,为人正派。故能心安不惧,心广体舒。鲁哀公曾向孔子请教,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回答道:“智者仁者皆可以致寿。观世人凡气质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貌之重厚者寿,言之简点者寿。盖温和也,慈良也,宽宏也,重厚也,简点也,皆仁之一端。其寿之长,决非猛厉、残忍、偏狭、轻薄、浅燥者之所能及。”[20]孔子的精湛回答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养德养性无二术”。纵观我们看到:孔子不但提倡“仁者寿”,而且以崇高的德行履行自己的诺言,晚年“读《易》,韦编三绝。”[21]七十高龄后仍坚持著书立说,诲人不倦,造福于子孙后代。唐代名医孙思邈寿高德劭,被后人传为佳话。他不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且注重德性的修养,“心诚意正”、“顺理修身”是他的至理名言。百岁后仍登山采药,出诊行医,攻读《易经》,撰写医籍。孔孙两氏的辉煌人生向人们展示了“大德必得其寿”的必然结果,
当为后人养生的楷模。
综上所述,《周易》哲学是《内经》医学的活水源头,《内经》充分汲取了《周易》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及其思维模式,并将其创造性地和养生学紧密结合,从而创立了中医养生独特的体系,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让我们深研《易》理,尽启其秘,以促进中医养生学的新。
注释:
[1]《四库提要·易类小序》。
[2][9][明]张景岳《医易义》。
[3][5][6][7]《素问·四气调神论》。
[4]《灵枢·本神》。
[8][明]张景岳《类经·摄生类·不治已病治未病》。
[10][宋]窦材《扁鹊心书》。
[11][宋]张杲《医说》。
[12][13][15][19]《素问·上古天真论》。
[14]《庄子·在宥》。
[16]《素问,举痛论》。
[17]《灵枢·九针论》。
[18][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20]徐以经《中华医易荟萃》黄河出版社1990年版398页。
[21][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传统道教与中医养生
作为民间道教太平道的经典著作《太平经》,就存有大量的养生和医药内容。《太平经》中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及精气神学说,与《黄帝内经》是一致的,并将此学说贯穿于养生与治疗之中。在养生方面,《太平经》注重内养功,认为:“养生之道,安身养气,不欲喜怒也。人无忧,故自寿也。”这种内养功强调守“神”,提出:“使空室内傍无人,画象随其藏色,与四时相应,悬之窗光之中而思之。”“悬象而思守,行顺四时气,和合阴阳。”就预先给五脏各画一副神像,炼功开始时,按季节、日、时挂出相应的画像,以此作为信号和提示,卧下人静后使意念集中到那一脏器上。通过这种意守脏器的练意功法,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是道教理论和炼养方术之集大成之作。葛洪认为,万物皆源于“道”或“一”,谁能得道守一,谁就可长生。书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修道健身的理论和方法。如《极言》篇说:“是以善养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堰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先将服草木以救亏缺,后服金丹以定无穷,长生之理尽于此矣。”其中就包括了静养、导引、吐纳、食养、服丹等修炼方法。葛洪特别强调内保精气。他说:“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至理》)他把行气的方法归纳为吐纳、导引、胎息三种。吐纳是用呼吸行气,导引是用形体行气,而胎息是用呼吸和意气相结合而行气。并具体介绍了其炼养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些炼养方法大都被后人吸收,并在气功中发展,沿用至今。转贴于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道教徒们创造了许多修道养生的方法,在历代道家的著作中,留下了诸如存思、守一、外丹、内丹、导引、呼吸、服饵、咽津、服气、符篆、房中等养生修炼的大量资料。
“存思”“守一”属于精神修炼。外丹是指炼服长生不老的金丹,内丹则是熔心、息锻炼于一炉的综合修炼方法,相当于气功。早期金丹派以炼外丹为主,宋金以后的金丹派则修炼内丹,称为晚期金丹派。内丹理论以黄老“道法自然”、“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哲学观为理论基础,认为人身即为一个炼丹的“鼎炉”,人身内的精、气、神则是炼丹的原料,通过一定的修炼,可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而结丹长生。从道教的初建到兴盛,留下了大量关于内丹修炼的著作。随着内丹派的兴起,内丹理论和功法得到逐步深化和完善,北宋中期以后,传统的内丹又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道禅相融合,形成了精深的系统理论和稳妥有效的功法。虽然不能成仙,但能帮助人们健身祛病,延年益寿。这对中医养生学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道教形体方面的修炼主要包括导引、按摩及武术等内容。导引通过肢体的屈伸俯仰,达到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作用,历来为道家所重,修道者无不从导引做起。在马王堆出土的医书资料中就有一幅彩绘的《导引图》。葛洪《抱朴子》中有龙导、龟咽、燕飞、蛇屈、兔惊等各种模仿动物动作的运动方法。隋唐之后逐渐由导引衍化出诸如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有效的运动方法。可以说葛洪的道教导引和华佗的医家导引是这些方法的前身。
食饵方面的修炼主要有服食金丹(矿物类)、五芝(菌类植物)、咽津、服气等。如前所述,道教认为服食用矿物药炼制的金丹和仙药五芝,可以成仙,显然是荒诞的,但其中有健身祛病的功效,则不可埋没。咽津法包括叩齿、搅舌、鼓漱、咽津液等一系列动作,这是道教徒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关于咽津,早在《内经》中即有论述。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说:“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葛洪曾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介绍了叩齿之法,称此为“坚齿之道”。此法在唐宋时极为盛行,在方法上也有发展。明代高镰所撰的《遵生八笺》曾详细记载此法。事实证明,这种口腔保健,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服气,又称辟谷食气。修炼时主要以饮水食气为主,同时服用一些辅助食品,如山药、黄精、花生、大枣、核桃等中草药。在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中,就有关于却谷、食气的记载。晋至唐时期曾盛行此法,宋元以后就少见了。
符篆咒禁,即为祝由。唐代太医署首次设立咒禁科,还设有“祝禁博士”职,正是当时道、佛两家咒禁盛行背景下的产物。唐、宋、元、明各代均有此科,统称祝由科。可见其影响之深。对于祝由,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所谓“移精变气”,就是调整病人的精神活动,转移对病痛的注意力,从而形成精神内守状态,以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这实际是一种宗教式的原始心理治疗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成当今的精神疗法、暗示疗法的先导。这种方法,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某些精神方面的疾病,确实能起到心理治疗和精神安慰的作用。特别是在一定的宗教氛围之中,对那些虔诚的教徒更为灵验。这就是“心诚则灵”。但是它以祈祷、咒语、符篆、神水等手段为主,毕竟是迷信的东西。这是人类处于生产和认识水平低下的蒙昧时期的产物,也是人类医学不发达时期的共同现象。
至于房中术,其中的性卫生知识可资借鉴,但对其糟粕必须剔除。
总之,道教是与医学,特别是中医养生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宗教,它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转贴于
论文关键词:高校书法教育 文化精神 培养机制构建 初探
论文摘要:中国书法是使用毛笔书写汉字并使其保持丰富表现力的艺术。这门艺术在几千年的演变史中积累了大量典范之作,在驾驭线条和结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巧。但是,当前书法教育中体现文化的意识比较淡漠,文化精神的缺失问题在书法创作和教育领域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符合书法对人的文化性发展的总体要求。本文将从技法实践和审美认识两大层面对高校书法教育中文化精神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初探,为高校艺术教育的文化性培养提供某些参考。
书法是从日用书写与传统语言观中孕育出来的文化现象、艺术现象,对它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机制,对书法才能、形式感受机制的研究可以为当代艺术教育、艺术创作提供不竭的灵感。这些,都是当代书法必须牢牢抓住的东西。[1]根据书法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技法训练和人文修养两大方面的运行关系,将当前高校书法教育中存在的不当培养机制简要区分为:过度偏重于书法技法、只注重技法训练而文素养缺乏的“技术派”;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但技法薄弱、无实际动手能力的“理论派”;技法薄弱而又缺乏人文素养的“江湖派”;较高层次的书法教育教学领域里忽视文化精神培养的“偏激派”。 进而以区分其分属文化精神和书法家的不同层次。
根据以上所列四大类存在的不良现象,从重视书法文化精神的规定性出发,深入研究书法艺术相关的各项能力构成和人文素质构成及其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和施行书法艺术文化精神培养的全面发展机制。
一、进行较高哲学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的训练机制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哲学有其深切的内在联系,书法的形式和审美构成一直都在深刻思考和力图体现人的心灵、精神与大自然的同构关系,并施行在人的自我修养和生活实践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书法创作和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中国书法审美理想最终要统一到中国的哲学的审美观赏上来,哲学思想和思维集中地体现着人的智慧层次,书法创作和审美活动离不开某些智慧的参与,也时刻反映着智慧的含量。在高校书法教育中应注重学生较高哲学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的训练,具体实践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1)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习研究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孕育着深邃的哲学思想,满含着智慧的生发和滋养。中国书法的形成和产生就在于书法本身所必然反映的东方哲学思想,这是其之所以成为艺术并超越艺术的根本原因之一。书法的线条变化规律、空间聚合法则、气韵自动特性无不时时反映着书法对于天地万物总则和时空转换的本质特征。因此,在高校书法教育中开设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习研究课程使书法学习者对书法的思考升华到高度的哲学思想的探究,从而获得东方文化精神的充分滋养。
(2)对书法艺术美学的学习研究
书法艺术美学是书法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书法艺术美基本要素、美的基本特征、美的产生因素和美的创作原理的重要课程。建国后中国艺术界对于书法艺术美的研究和探讨实际上是建立在运用西方美学分析法则对中国传统书法研究理论进行现代与古代审美思维想结合的学术基础之上的,因此,相对于单纯的传统美学阐述和西方美学理解而言更为完善而科学合理。因此,在高校书法教育中应开设书法美学的学习研究,指导学生从美学的高度审视书法技法理论和审美理论,从而获得对书法艺术美的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
(3)“因形象义”、从图形到表述迁延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视觉艺术美的阐述原理认为,视觉形象作用于人的大脑可以产生种种具体而生动的感觉和可供进一步思考的理性意识,成为人的精神领域里不可或缺的审美 材料。这实际上阐述的是中国传统艺术理念“因形象义”的现象。书法是集中反映这种理念和现象的典型艺术门类,对书法“因形象义”特性的反复体会和感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从图形视觉形象到义理表述迁延的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其对书法艺术内在规律的理解把握能力。
二、人文素养培养机制
近代书法家陆维钊曾深刻地指出,古往今来从无没有学问的大书家,……学书者必须把主要精力与时间用在钻研学问、提高素养上。当代书法研究学者邱振中认为,作为书法家应该具备的“修养”,在大多数人心中还是特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部分。[2]人文素养是一个大概念,几乎涵盖关于人的所有修养。
1.德品精神培养:从本质而言,书法是表情达性的艺术,如果书法家性情淡泊、心境清虚、情操高尚,在艺术实践上必易于达到较高的境界。虽然二者之间并非必然的一致,但道德情操对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必然的影响,因此,书法与道德品行相关。对人的德品的要求是文化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书法教育中不可缺少相关德品教育的课程相链接。
2.学识精神培养:书法与学识相关,学识对于书法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勤学善学者学识渊博,有独见卓识,在技法娴熟的基础上下笔自然不落俗套、不同凡响。因此,对于学识的追求是文化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书法教育应重视学生综合学识的提高,开设相关课程指导学生逐步体悟到学识之于书法艺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具有重视和提高学识的精神。
3.阅历精神培养:书法家除了读书博学之外,必须拥有深厚的人生阅历。 “饱览前代奇迹”,潜心研习历代名家名迹,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鉴赏能力,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自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此外,书法艺术不仅是技法问题,重要的是学书者在掌握了书法的基本功之后应不断向他人学习,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经受种种磨炼,在繁复人生历练中洞晓天下之理,才能在书写时得心应手、笔随意转,使主客观融为一体,从书法技巧进入到艺术的最高境界——道,这时的书法将神妙莫测、笔墨神采焕发出自然万象之美,这是无数书法家毕生苦心孤诣追求的理想境地。
4.著述精神培养:文字著述对于任何出色的艺术家都是一项重要的人文素养。书法家有必要将自身的艺术见解和收获诉诸文字以供探讨与交流,或者出于书法艺术自身表达的需要而利用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进行创作,这就需要具有较高层次的文字处理能力和语言功夫的修养。高校书法教育中应该加强有关书面表述能力的训练,教育学生将写作作为自身艺术思考和总结的必要方式而加以重视,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字著述能力,切实推行文化精神诉求能力的教育机制。 转贴于
三、技法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一门艺术,首先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技术基础之上。从本质上说,技法是属于物质的,是艺术审美产生的基础。技法实践能力的训练方式和理念满含着书法作为特殊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文化精神,是物质表现形式,也是表现精神的必然形式。
针对当前高校书法教育中存在着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但技法薄弱、无实际动手能力的“理论派”、和技法薄弱而又缺乏人文素养的“江湖派”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技法低劣徘徊不前的现象,应极力倡导技法训练意识,将其重新放到书法艺术修养的基础性重要位置。
在课程设置上体现集中训练、长期训练和强化训练的特点,并将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具体来说,或者可以按照书体演变史的发展进程来安排技法训练,或者可以按照风格特征的需要来安排技法训练,或者将这两者参插交织在一起进行训练。这样才可能切实实践对书法基本技法的总体训练,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笔法、字法和章法能力,为达到更高的体现个人风格和情调、神韵和气息的审美追求奠定坚实的技法基础。
四、与相关专业领域的有效结合机制
随着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书法被放在和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门类同等的位置上。在目前中国高校专业设置里也有相当数量的高校根据具体办学条件设立了书法专业,进行专门书法人才的培养。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与教学思想问题,如仅仅是从弘扬传统艺术的立场强调书法的重要性,没有施行对书法与当代艺术、学术、教育等关系的思考,在培养人才上目标不明确,也难以找到 切实有效的机制,更谈不到建立一个科学而严谨的教学体系。[3]在当前高校教育中书法已经被作为一门专业而成为较为独立的专业教育领域,书法的文化性决定了与其他诸多相关专业领域进行有效结合的必然性。
根据书法文化的规定性特征,我们可以找到其他相关专业领域与之想通的文化精神联系,开设相应课程与之链接,相互参照、相互砥砺、相互促进。内容包括如上所述的共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思考、基本的美学原理和图式表意规律的思考、共同蕴含的各种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分别在具体的技法运行和形式表现诸多方面的某些想通之处的对比训练和思考等等。如“书画的密切联系,乃发生在书法自身有了美的自觉、成为美的对象的时代,这依然是开始于东汉之末,而确立于魏晋时代”。[4]在具体教学中,坚持先理论后实践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以书法文化精神的培养为主要内容,坚持以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精神的综和培养为总体目标,切实把书法艺术精神的深入挖掘融入对整个华夏文化精神的研究探索中,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文化精神培养机制。
综上所述,高校书法教育中文化精神的培养机制是一个较为长期的系统建设工程,需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将某些相关专业课程在共同的文化表现和精神诉求的层面进行有效连接,坚持技法训练和理论研究并重,指导学生完成从物质层面的技术完善到精神层面的文化审美的认识飞跃,同时又将认识投入到具体的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完善,从而真正有利于高校艺术教育中文化精神的切实培养。
注释:
[1]邱振中神居何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186
[2]邱振中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18
《中国哲学史》杂志中最为稳定且刊发比率较大的就是对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首先,儒家哲学仍占主流。从儒道两家的横向比较中可知处在世纪之交的儒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儒学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基石,经过长达2000多年的积淀与传播,已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儒家所提倡的“仁政”、“民本”等思想及注重道德修养的主张更是当今时展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我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所以,步入新世纪儒学思想仍然保持着一贯性的优势发展。
其次,道家地位逐渐上升。2000年,《中国哲学史》上讨论道家道教的文章16篇,而同期关于儒学的论文28篇,打破了儒家一手遮天下的局面,二者差值为12篇,2001年差值缩小为5篇,2006年的差值为8篇,2007年差值为7篇,总的来说儒道两家平稳的保持着较小的差距。当前,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日益凸显,若想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道家着力倡导的“天人合一”观,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传统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当代新道家又与新科学有着深刻的联系。[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于道家思想中寻求宝贵的思想资源成为现实的选择。
再次,大量高价值的出土文献的研究也引发了新的传统文化研究热潮。《中国哲学史》大量刊登了郭店竹简和上博楚简的最新研究成果。2001年02期有3篇论文进行了针对郭店竹简的学术争鸣,2001年03期几乎用了整个版面来安排“出土文献与中国哲学思想史专辑”,共17篇文章涉及出土文献研究,而且研究内容不再以单一的儒家学说为主,而是关涉“五行、道家、宗教、儒家”等诸多内容,并且就研究出土简帛文献的方法论进行了思考、总结。大量出土文献的研究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视野,加大了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力度,特别是为早期儒家研究开辟了新的境地。
无论道家还是儒家哲学研究都在不断创新,屏弃不合时宜的封建社会的思想糟粕,更加关注现实,不断地吐故纳新来完善与提高自身,不断探索新的问题,老问题也有了新思路。
二、中国现代哲学和现实问题研究得到长足发展
2000年“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加强了中国哲学与现实经济社会的密切联系,《中国哲学史》杂志进行了报道,并加大了传统哲学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力度,而且这一重要角度也成为期刊导向之一。
(一)现代哲学研究逐渐呈上升趋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从“五四”一直延伸至今,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感。2000年以来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多专题发展,人们将目光锁定于对现代哲学的反思上,这一类型论文的刊文数量在2007年达到近7年以来的新高。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现代哲学。冯友兰、张岱年等现代哲学巨匠的思想精华既是对传统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又为我们确立新的思想体系指引了正确方向,是沟通传统哲学与现时代的桥梁。为了适应国内外客观现实的变化《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进行了现代性探索,开始注重哲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不断创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的哲学概念、观点和原理,数量由2000年的3篇上升到2007年的9篇,增长了近3倍。
(二)中国哲学与现实联系增强,正在逐步构筑新的哲学体系。中国哲学与现实的联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2006年探讨儒学与和谐社会建构、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关系方面的文章达到6篇。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为中国哲学与现实的密切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外,儒学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也在不断地进行内部思想资源的整合及与外部社会思潮的融合,不断创新思想形态与理论内容。儒家所倡导的以“仁”为核心的和谐思想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00年04期发表了汤一介的《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认为孔子时代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危机”,如今的人类社会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文化道德问题。孔子思想能够为建立“全球伦理”提供极其重要的资源,成为不同国家和民族能够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3]《中国哲学史》期刊也更多的关注儒学与生态问题。儒学对宇宙和人生关注较多,深入探讨了人与生命、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践的指导思想。当前,时代对中国哲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现实它需要其进一步反思和创新,2007年讨论社会现实问题的文章有所下降,可能是新的哲学思想正在酝酿。
三、迈向中西交融---中国哲学的国际化
自2000年起中西哲学交流一直保持着明显的递增趋势。进入新世纪,中国哲学全球性发展意识增强,拓展了国际视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沟通和交流日趋加强。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思想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哲学要应对这一新的趋势,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积极推向世界。中西哲学交流内容涉及伦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哲学研究方法论等诸多内容,逐步构建起交流与融合的大平台。
关键词:拉卡托斯 研究现状 科学哲学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伊姆雷•拉卡托斯( Imre Lakatos,1922――1974年),英籍匈牙利人,伦敦经济学院逻辑学教授。他是著名的数学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是现代科学哲学“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下面对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对拉卡托斯的哲学思想进行阐述
这样的文章有《Lakatos's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Lakato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Historicist Theories of Rationality》等。《Lakato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介绍了拉卡托斯的数学哲学思想。《Lakatos's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详细从阐述了拉卡托斯的思想,并引用史料来辅助解释,最后比较了拉卡托斯和库恩思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Historicist Theories of Rationality》系统阐述了历史主义的思想源流和历史沿革,重点介绍了理性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卡托斯的思想。
二、利用拉卡托斯方法论指引下的工作
这样的文章有:《Thomas Young and the ‘Refutation’of Newtonian Optics》、《Why Did Einstein’s Research Programme Supersede Lorentz’s》等。《Thomas Young and the ‘Refutation’of Newtonian Optics》中沃勒尔主要用拉卡托斯的编史学思想讨论了波动说和微粒说两个纲领竞争的一段历史:托马斯•杨对牛顿光学的反驳,《Why Did Einstein’s Research Programme Supersede Lorentz’s》是新科学纲领方法论的提出者,拉卡托斯的朋友扎哈尔研究爱因斯坦纲领和洛仑兹纲领竞争的历史问题。
三、对拉卡托斯编史学的批判和改进
这样的文章有:《跛子与瞎子: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进步及其问题》、《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 Taxonomy 》、《证伪和他的批评者》、《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革命的结构》和《反对方法》。
《跛子与瞎子: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库恩对拉卡托斯的编史学思想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拉卡托斯所要求的这种“实际历史”只是一种神话。库恩指出“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实际历史只不过是实际被写出来的历史,或者由此选出的子集。改进它的办法就是使之适应更多的经过解释而已被人承认的事实。其它的改进办法就是重新解释现有的材料基础,或加以扩充。”另一方面,库恩认为,那种要按哲学理论去“重建”历史的作法,“可能会成为编造历史的借口”,“为哲学而写的历史,往往几乎不是历史”。查尔莫斯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也指出,拉卡托斯的理论中一个严重的疏忽在于“因为他已经假定有实际历史这样的东西,他能够用它来检验他的理性改造物,但是他没有提供一个这种实际历史的研究要在其框架内展开的理论。”
四、关于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
代表人物有:拉齐斯,汉兹,布劳格,罗森伯格,米罗斯基,罗伊•温特劳布等人。有关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经济学中运用的论文集《经济学中的方法和评价》(1976),《经济学中的情境决定论》,费什《经济发现的逻辑》。
五、国内突出成果:对拉卡托斯编史学研究问题上的新方向
石丽琴在《从解释学的观点看拉卡托斯的科学编史学》一文中从认识论解释学有关文本的观点与拉卡托斯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理论特别是对后者的理解。还有石丽琴的《拉卡托斯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与认识论解释学》一文。
参考文献:
[1]Richard Harter. Lakatos's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Teun Koetsier .Lakato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Historical Approach.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991.
[3]Carl Matheson.Historicist Theories of Rationality. The Stand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1996.
作者:魏涛 单位:郑州大学学院
一、司马光的思想来源与倾向
在晚近以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同意司马光的思想属于儒家(司马光对佛道的态度相当排斥),但又必须承认司马光思想很明显地与孟子思想有着相当的距离。面对此点,研究其史学思想或政治思想的学者多笼统地以“儒家思想”或“封建传统”一笔带过;研究其哲学思想的学者,亦有许多只意识到其与正统理学间的距离,仅斥之为保守旧学或传统风习未脱,未能更进一步探索其哲学的精神内涵。究其根本,这极可能是因中国哲学长期“尊孟抑荀”的态度使然,所以人们有意或无意间,均未能更积极地将司马光哲学的特点与儒家的另一范式“荀子”关联起来,使其哲学未能与哲学史上这一更为深层的发展脉络相联系。注意到司马光哲学与荀子关系的学者,大多因司马光的天人关系论而注意到其与荀子之相近处[3]56。司马光在《迂书•天人二则》中说:“天之所不能为而人能之者,人也;人之所不能为而天能之者,天也。稼穑,人也;丰歉,天也。”[4]916其推尊扬雄外,在先秦诸子中对于荀子最有善评,如在《中和论》[4]793-796中赞赏荀子“虚壹而静”,亦曾在《答范景仁书》中引用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4]753以说明他的养生之法。虽然他在人性论上批评孟荀主张性善或性恶均不对,认为性应是善恶混,但他的人性论从蕴谓层来看,实与荀子人性论相近,而不近于孟子。其他如重礼和重外王之学,也与荀学脉络相近。司马光甚至曾上书请求重新刊刻《荀子》一书[4]276,而对于孟子,却写了《疑孟》一文。凡此均可见司马光之思想在儒家思想中的荀学倾向。虽然司马光思想中有着较明显的荀学色彩,但仍有学者对于此点表示怀疑与反对,甚至提出要与荀学划清界线。这样的疑问主要有一部分来自于对司马光人性论之主张的理解,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对司马光天人关系论的理解。首先,在人性论方面,承前所述,若未能深入理解荀子人性论的深层结构,很容易就依司马光表面对荀子的批评而认为司马光哲学并非属于荀学一路,而看不出二者的相近之处。
其次,在天人关系论方面,有学者就侯外庐等判司马光为“天命主义者”的流行做法提出批评,认为这“不惟(唯)一般的‘定性’不准,更主要是表现了何等的肤浅”。“司马光的‘天命观’,本质上是解释和论证君臣、父子伦常关系的一种思想理论,它与古代本来意义的‘天命’观有根本的区别”[5]。如漆侠认为司马光的天人关系近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是有人格会赏罚的至高权威,只有吓唬老百姓的一面,所以与荀子的天人关系论不同[6]375-376﹔李昌宪则以为司马光的天人关系论近于荀子“天人相分”其说,但也不乏天人合一的成分,所以也与荀子不同[7]348-354。相较之下,漆侠的观察较为偏狭,而李昌宪的观察则较为详实,看到司马光的“天命论”中确实明显存在着仿佛对立的矛盾。但事实上,这样的疑惑应来自于过去对荀子之“天人相分”与董仲舒之“天人感应”的刻板印象,荀子之“天人相分”实并未先预设天人完全分开没有关联,而是一种“合中有分,分而能合”[8]的天人关系。在张晶晶看来,此与董仲舒之“天人感应”当是一脉相承[9],而司马光的“天命论”亦应属此一理路。虽然不少学者都指出司马光思想与荀子思想比较相近,甚至指出“司马光是北宋唯一承袭荀子学说的哲学家”[10],但仍未有学者对此做全面的考察与研究。故此,司马光与荀学的关系目前仍是个极需厘清的思想史与哲学史课题。
二、对司马光气论的诠释与定位
关于司马光哲学中的“气”或“虚气”的部分,是目前司马光思想研究中之薄弱环节。由于司马光尚平实,不喜论天道、天理,其宇宙论或本体论部分的建构也就更不容易为人所知。但由司马光的《潜虚》、《温公易说》、《太玄集注》等哲学著作可见,司马光绝非没有自己的本体论、宇宙论可言,只是需做更进一步的文本分析,才能揭其奥义。“虚气关系”是诠释司马光本体论所必然面对的难题。目前对于司马光哲学中的“虚气关系”研究在论述上多受到唯物主义的影响,一些研究基于想把司马光哲学解释成唯物主义的立场,故而逾此不论。如漆侠由司马光对《中庸》的诠释来看司马光的哲学,因此便认为“虚”即是”中”,又恐此会使其流于唯心主义,故不但未加深论,却据此评论司马光哲学为“驳杂”[6]378。这种矛盾,其实也暗示了司马光哲学中的“气”并非可以全用唯物主义来解释。
综观对司马光哲学中的“虚气”研究,目前大致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气自虚出,另一种认为气即是虚。司马光在《潜虚》开卷语:“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故虚者,物之府也;气者,生之户也;体者,质之具也;性者,神之赋也。”[11]1这段话中的“虚”与“气”的诠释,在论者眼中往往倾向于老子道家式的诠解,认为司马光的“虚”即老子的“虚”,太虚生气,故其宇宙论便有“虚”与“气”两层的生成过程,“虚”与“气”似道家“无”与“有”的关系。如李昌宪在《司马光评传》中提到:“司马光提出了万物的最高本体是‘虚’和‘气’这两个范畴,司马光在探讨世界本原这一命题时,显然受了老子影响。”[7]338故而司马光认为“虚”也是充满“质性”的客观物质世界,因此,“这表明了司马光在自然观方面是‘气本原论者’”[7]340。并提出张载与陈淳对于司马光“虚”之理论的批评。这种认为司马光以“虚”为本体的观点,可能是单单从上述数语之字面上得出的结论。但《潜虚》此段话实无法只由字面上来诠释,因为它放在《潜虚》之首的用意在于要点明《潜虚》的全幅架构。而《潜虚》有气图而无虚图,是相当值得重视的线索,此在董根洪的《司马光哲学思想评述》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证。董根洪根据司马光的文本,提出司马光理论中的“虚”与“气”其实是一样的,即“虚即气”,与张载一样虚气一体,并不主张气之上还有虚作为本体。本书的成果相当值得关注,但可惜太过囿于唯物主义的限制,对于司马光气论尚有未能自圆其说之处,乃是其缺憾所在。#p#分页标题#e#
张晶晶在《论司马光〈潜虚〉中的气本论》一文中,透过对司马光《潜虚》一书的诠释提出,在司马光的气本论中,气为一切万物生成的根本成分、根本基质,气的运行中自有一潜存的秩序,但并非先天现成,而是要在实际事物中运行才会慢慢形成价值,并没有离开物而存在的神圣理体。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形成万物,万物的消长均在气之中,气聚则生,气散则亡。表现在工夫论上则是要人治心养气,但此养气与孟子的养浩然之气不同,而是要让身体的中和之气“徐徐自复”,用正常的礼乐法度来规范自己,不去打扰气的恢复[13]。她进而认为司马光这种气本论思想,并没有一个强大的心体或理体来作气的主宰,而是相信气中自有一潜存的秩序倾向,因此有实现秩序的可能,这与明中叶以后的自然气本论可以说有某种理路上的一贯性[14]184。此种以自然气本论作为理论范型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对于司马光气论的微观揭示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对于司马光之气论在宋代出现的意义、与同时代张载气论的关系、与明中叶理学中出现之气论的关系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厘清,也显示出司马光的气论尚有许多研究空间。相信通过运用新的诠释模式对司马光气论进一步深入揭示,可使司马光的气论将与张载的气论一起充实我们对于北宋气论乃至整个中国气论哲学的多维理解。
三、司马光与理学的关系
据《宋元学案》中之《涑水学案》来看,朱熹将司马光与北宋五子合称为道学六先生,二程在语录中亦时常提及司马光,而从司马光又与张载、邵雍、二程等人多有交往等情形来看,司马光在理学发展史中,似乎并非是一个可以轻易略过不论的角色。但过去在理学史上,或因政治与史学的因素而被排除于道学家谱系之外,司马光却鲜被论及,因此其在宋明理学发展史上的影响与意义隐晦不明。除因司马光在史学上的地位掩盖其哲学光彩等因素外,或因司马光在北宋历史中作为政治上的保守党形象深植人心,因此在宋学史中,司马光之思想也就常被视为在王安石孟子升格运动之背景下,为反对而反对的无深义之学说,或是认为其哲学思想与政治思想一样保守,所以并无可观之处[15]。在少数关于司马光的研究专著或传记中,对于司马光哲学虽有较正面的肯定,但对其在理学史上的意义仍未有更积极的阐释。如宋衍申认为司马光是“理学之偏师”[16]161,意指其思想虽已处于理学的氛围之下,但毕竟无法与日后理学之重要人物二程等人相提并论。李昌宪的《司马光评传》对司马光哲学的研究更为深入,指出司马光的虚气说、中和论、天人关系以及善恶相混的人性论之特色,但他亦认为司马光是“平实之朴儒,道学之偏师”,认为司马光虽然为道学初期的创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然“在学术上,他与北宋五子尤其是与二程存在着重大的分歧”[7]371,所以在性命、义理之学这方面始终无法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故不足以与二程等人抗衡。李昌宪指出司马光与“道学正统派”有一定距离是很值得参考的意见,但“偏师”一词,似乎就认定了司马光在理学史上无甚重要。但由李昌宪的研究来看,司马光哲学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与正统不同的特色,表明其在哲学史上的定位尚没被放在一个更大的脉络中来思考,即当理学在建构之初期,是否只有北宋五子所代表的这种可能性而已,而日后之理学范式的确立背后,是否仍有许多待挖掘的,不同立场之思想的影响?由此来看,司马光在理学发展史中的意义,不会仅用“偏师”一词即可涵盖。
除上述对司马光哲学与理学之关系较为传统的说法外,亦有少数学者对于司马光哲学在理学上的影响作出了积极的肯定。如漆侠在《宋学的发展和演变》一书中,从《中庸》的诠释史角度来肯定司马光哲学对理学的贡献。他认为司马光“对宋学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他对《中庸》的论述和阐释。这个论述和阐释,构成了司马光哲学独具的色彩”[6]366。在他看来,尽管司马光对《中庸》的诠释还不够完整,但从司马光的诠释来看,其毫无疑问地给二程理学以有力的影响,所以虽然朱熹的道统观否定了司马光同伊洛之间的关系,但他们之间的关系确实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漆侠的看法很细致地提到了司马光哲学对理学的直接影响与关联,并且努力提出论证,很有参考价值。董根洪的《司马光哲学思想评述》一书是目前已知对司马光哲学最深入且全面的研究,该书对于司马光哲学在理学史上的影响采取相当正面积极的肯定,认为司马光是理学的重要创立者。邱佳慧的博士论文《诸儒鸣道与道学之再检讨》一书,通过对《诸儒鸣道》与两宋理学史的研究,重新肯定了司马光对于理学的影响,亦即肯定了朱熹理学道统的背后尚有多元理学发展的可能性,进而发现北方学界所认同的理学道统,与南方事实上有着很大的差异。由《诸儒鸣道》所收学者的特点推测所谓的理学道统并不真如朱熹所说的那样一脉单传,而司马光在理学史上的地位,也应重新予以重视[17]56-57。这样的说法虽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至少可以证明司马光哲学思想在理学道统所造成的历史断裂下,尚有许多待挖掘的可能性,其哲学所表现出来的特色,究竟在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中有何更积极的时代意义与价值,亟待探寻。
关键词:海德格尔;建筑设计;空间;西方哲学
一、哲学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科学文化发展有着指导作用和智慧启迪作用。
纵观人类设计史和文明史,建筑设计自始至终都会受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例如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到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到康德的理性主义,再到近代的科学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等思想流派,都深深地影响着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①同样也影响着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的发展。
十九纪以后,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追求的是技术革新和提高生产效益,在建筑界则表现为对功能主义的追求。这一时期的建筑的技术美学是主流,它影响并试图改变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在现代主义发展时期,西方建筑流派和哲学思想是繁多,如“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机器美学”“装饰就是罪恶”等主张,如未来派、风格派、极少主义等流派。从总体上看,它们都倾向于功能主义的美学取向,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时期建筑的美学风格可以归纳为“功能主义”的技术美,因为它们的审美特征都表现为功能决定一切,形式要服从能。国外建筑美学正是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才产生很多设计大师如密斯、柯布西耶、莱特、格罗皮乌斯等等。他们的作品都强调功能和实用性,功能以外的色彩、装饰等均不做过多考虑。我国改革开放时,深受这种哲学思潮的影响,以至于大部分的建筑及室内设计都是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的。因此,哲学影响着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就决定了他们的作品风格。
二、西方哲学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西方传统哲学思想是一种主、客两元对立的自然观,“以人为本”曾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它把“以神为中心”转向了以“人为中心”,是历史性的飞跃。这种思想构建了整个西方现代文明。也正是在这种哲学的影响下,西方的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可以说,是西方的科学与技术让我们拥有了极度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地球的资源正在枯竭,生态平衡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该何去何从?人类社会又该走向何方?
在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准是创造财富的多少,人生价值观也是收入的高低。这种思想在客观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正是在这种功利主义的驱使下,使许多设计公司及设计师,为了得到项目工程,把设计变成了谋取利润的砝码。从而产生了许多对环境、人文不负责任的设计方案极大地浪费了地球有限的资源。这种纯功利性的行为夸大了设计的商业价值,而遮蔽了建筑设计本身的真正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国际上出现了“绿色设计”的浪潮,倡导社会责任感、反对屈从于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反对单纯的“以人为本”设计,而主张更加适应环境的设计。虽然这些思想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要彻底改变现状及给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就不得不摈弃西方传统哲学思想中消极的因素,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特别是设计师对建筑的重新认识,以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问题种种,确实需要从哲学的层次来思考建筑设计及其本质。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的价值。
三、海德格尔的建筑哲学
现代西方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海德格尔(德, 1889―1976)对西方传统哲学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反对传统哲学的主、客两元对立的自然观,并创立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海德格尔本人曾认为,正是在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才导致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空前破坏。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偏离了其自身的本真,而海德格尔则想把这种思维方式带到正途上去,使这种思维方式成为一种全新的、本真性的思维方式,而这就是拯救我们的方法。
(一)建造本质
海德格尔关于建筑的哲学思考,是在1951年在达姆斯塔特举办的“人与空间”专题会议上的演讲中表达出来的,该演讲稿收入海德格尔文集《演讲与论文论》(1954年)。他通过词源学的考证,用古老的语言把那些被现代流行用语所掩蔽的事物本质重新展示出来。海德格尔通过对古高地德语的考证指出:建造本身的意思就是定居,而定居又指持留、逗留。 所以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把建造只作为一种手段,其实已经遮蔽了定居的真正含义。建造就是定居乃是人的存在方式。“所谓人存在,也就是作为终有一死者在大地上存在,也意味着:居住。”②古德语bauen(居住)同时还具有爱护和保养的含义,因此,作为人存在方式的建造本身应该有两种含义,一是营建和制造,二是爱护和保养。海德格尔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建造理解为营建和制造之意,把建筑、建造作为手段来思考建筑的本质是片面的不全面的。建造即定居乃是人的生存方式这一重要的思想却被掩蔽、遗忘。倾听语言最原初的呼唤,把被掩蔽、被遗忘的事物之“是”的本质重新唤醒,这是海德格尔的基本思路。
(二)何为定居
既然建造本身就是定居,那么我们不是因为建造才定居,而是因定居才建造。定居除了有持留的含义外,在古萨克逊语和哥特语中,还有带来和平、保持在和平中等等之意。“定居,即带来和平,意味着:始终处于自由之中,这种自由把一切保护在其本质之中。定居的基本特征就是这种保护……但‘在大地上’就意味着‘在天空下’。两者一道意指‘在神面前持留’,并且包含着一种‘进人人的并存的归属’。从一种原始的统一性而来,天、地、神、人‘四方’归于一体。”③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定居在这四重整体之中的,即拯救大地、接纳苍天、期待诸神、关怀人性。人是以定居的方式保护着四重整体,并让四者的本质得以显现。因此,建造就是定居以建筑物的方式聚集了天、地、神、人四为一体。反过来说,只有当建造按照人存在方式去建造,并能聚集和保护四重整体时,营建和制造的结果才能显现建筑物的本质意义,即建筑物之为建筑物。
从这一点看,西方传统哲学中 “以人为本”“人类中心主义” 思想就显得片面了,只看到了人的存在,而忽视了天、地、神。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了当下的种种问题。人自身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大自然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海德格尔的这种哲学思想与我国传统 “天人合一” 的古代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空间概念
空间一词的古老意义是:为定居和宿营而清理出空的地方。空间本质上乃是被设置的东西,被释放到其边界中的东西,就是需要用构筑物去围和才会形成的东西。而构筑物作为边界不是空间的终结,而是空间开始。这也正是与当代对空间的认识有所不同的地方。正如建筑理论家格里戈蒂所说:“当在建筑地点放下第一块基石的时候,就改变了地点的意义,使之变成了建筑。”④建筑物所提供的空间是可测量的距离即间距,但是如果我们仅从可测量的间距来划分空间的话,那么空间就因只强调科学理性而丧失了建筑物的本质意义,即丧失了天、地、神、人的聚集,也就丧失了人的定居。在海德格尔生活的那个时期,正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高涨的时期,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单行本书《走向新建筑》中提到:“住房是居住的机器”,提倡功能决定一切设。片面的夸大了理性的数据,而忽略了其它方面。就像现代物理学把自然数学化而使其丧失其丰富性、神秘性一样。海德格尔对现代建筑的这种主张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四)建造技术
建造技术通常被理解为在建造建筑物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而海德格尔则认为这样的理解仅仅抓住了某些正确的东西,并没有触及其本质。他再一次借助词源学的考证,在古希腊语中, “技术”的意思是“让显现”。这层意思自古以来就被遮蔽在营造法式之中,在现代技术的理解中遮蔽得就更深了。回顾古代建筑,不论是那个国家,其建造的主要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创作的出发点都是艺术,这种审美式的显现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建造的本质;而在现代建筑中,从设计、施工到使用都打上了工业技术的烙印,这种仅仅以功能主义来显现的建筑,同样也遮蔽了建造的本质。如果按照这些方式来建造,那么建造也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就不能聚集四重整体,人也就不能定居,那么人类社会就面临的生存危机。海德格尔曾用两百多年前德国黑森林里的农舍来表达他的定居理想,但他并不是主张我们要退回过去,而是强调建造只有沿着人“是”之路,即定居之路去展开,而不是仅仅沿着技术之路去展现,危险才能得到拯救。⑤
至此,我们对海德格尔关于建筑的哲学思想做了简单的介绍。他使人们对通常建筑的本质及相关概念产生了质疑。从他的角度再次审视建筑时,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极大地推动了人对建筑空间丰富性的理解。建筑的主角是空间,它根源于人生存的需要,它构建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我们不能从某一个片面去出发,而应该从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角度出发来营造建筑,以使人们定居。
总结
从历史上看,尼采的思想宣告了上帝的死亡,海德格尔的思想宣告了认识论形而上学的死亡。正像他说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去避的过程,但是在去避的同时又遮蔽了自己。人们通过对现代科技的去避,从而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遮蔽了其给环境等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经济与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的渗入,使建筑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这些为人服务的技术又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最终给人们带来了苦果。建筑师应该利用他的哲学思想重新考虑设计方法及原则,以使建筑的本质得以显现。
海德格尔作为现代技术的批判者,并不是单纯反对技术,他也不像浪漫主义者卢梭那样,主张人类回归过去,而是主张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技术能给人类带来许多生存问题,同样也能给人类带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技术去解决当下的种种问题,如何使建造的本质得以显现,如何形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当今建筑哲学不可回避的任务。也许有人会认为海德格尔的哲学没有很实际的意义,但是至少他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注释:
①王鹏.《艺术设计中的哲学思考》,《装饰》2005年5月,
第38页。
②海德格尔.《筑•居•思》,《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
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190页。
③海德格尔.《筑•居•思》,《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
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192页。
④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第337页。
⑤邓波.《海德格尔的建筑哲学及其启示》,《自然辩证法
研究》2003年12月,第40页。
《中国哲学史》杂志主要刊登中国哲学最新研究成果,它顺应时展的要求,与中国哲学一起共同成长发展,见证了中国哲学由偏重儒学研究转向密切关注多种哲学派别、现实社会领域、中西文化交流等的发展态势。中国哲学发展既受外在社会条件的影响又有其内在自身演化的独特逻辑进程。
一、大力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哲学史》杂志中最为稳定且刊发比率较大的就是对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首先,儒家哲学仍占主流。从儒道两家的横向比较中可知处在世纪之交的儒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儒学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基石,经过长达2000多年的积淀与传播,已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儒家所提倡的“仁政”、“民本”等思想及注重道德修养的主张更是当今时展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我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所以,步入新世纪儒学思想仍然保持着一贯性的优势发展。
其次,道家地位逐渐上升。2000年,《中国哲学史》上讨论道家道教的文章16篇,而同期关于儒学的论文28篇,打破了儒家一手遮天下的局面,二者差值为12篇,2001年差值缩小为5篇,2006年的差值为8篇,2007年差值为7篇,总的来说儒道两家平稳的保持着较小的差距。当前,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日益凸显,若想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道家着力倡导的“天人合一”观,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传统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当代新道家又与新科学有着深刻的联系。 [2]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于道家思想中寻求宝贵的思想资源成为现实的选择。
再次,大量高价值的出土文献的研究也引发了新的传统文化研究热潮。《中国哲学史》大量刊登了郭店竹简和上博楚简的最新研究成果。2001年02期有3篇论文进行了针对郭店竹简的学术争鸣,2001年03期几乎用了整个版面来安排“出土文献与中国哲学思想史专辑”,共17篇文章涉及出土文献研究,而且研究内容不再以单一的儒家学说为主,而是关涉“五行、道家、宗教、儒家”等诸多内容,并且就研究出土简帛文献的方法论进行了思考、总结。大量出土文献的研究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视野,加大了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力度,特别是为早期儒家研究开辟了新的境地。
无论道家还是儒家哲学研究都在不断创新,屏弃不合时宜的封建社会的思想糟粕,更加关注现实,不断地吐故纳新来完善与提高自身,不断探索新的问题,老问题也有了新思路。
二、中国现代哲学和现实问题研究得到长足发展
2000年“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加强了中国哲学与现实经济社会的密切联系,《中国哲学史》杂志进行了报道,并加大了传统哲学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力度,而且这一重要角度也成为期刊导向之一。
(一)现代哲学研究逐渐呈上升趋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从“五四”一直延伸至今,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感。2000年以来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多专题发展,人们将目光锁定于对现代哲学的反思上,这一类型论文的刊文数量在2007年达到近7年以来的新高。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现代哲学。冯友兰、张岱年等现代哲学巨匠的思想精华既是对传统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又为我们确立新的思想体系指引了正确方向,是沟通传统哲学与现时代的桥梁。为了适应国内外客观现实的变化《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进行了现代性探索,开始注重哲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不断创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的哲学概念、观点和原理,数量由2000年的3篇上升到2007年的9篇,增长了近3倍。
(二)中国哲学与现实联系增强,正在逐步构筑新的哲学体系。中国哲学与现实的联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2006年探讨儒学与和谐社会建构、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关系方面的文章达到6篇。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为中国哲学与现实的密切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外,儒学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也在不断地进行内部思想资源的整合及与外部社会思潮的融合,不断创新思想形态与理论内容。儒家所倡导的以“仁”为核心的和谐思想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00年04期发表了汤一介的《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认为孔子时代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危机”,如今的人类社会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文化道德问题。孔子思想能够为建立“全球伦理”提供极其重要的资源,成为不同国家和民族能够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 。[3]《中国哲学史》期刊也更多的关注儒学与生态问题。儒学对宇宙和人生关注较多,深入探讨了人与生命、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践的指导思想。当前,时代对中国哲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现实它需要其进一步反思和创新,2007年讨论社会现实问题的文章有所下降,可能是新的哲学思想正在酝酿。
三、迈向中西交融---中国哲学的国际化
自2000年起中西哲学交流一直保持着明显的递增趋势。进入新世纪,中国哲学全球性发展意识增强,拓展了国际视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沟通和交流日趋加强。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思想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哲学要应对这一新的趋势,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积极推向世界。中西哲学交流内容涉及伦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哲学研究方法论等诸多内容,逐步构建起交流与融合的大平台。
《中国哲学史》杂志大力介绍中国哲学在国外的研究情况。2000年04期,介绍了德国汉学界的中国哲学研究状况,德国的中国哲学研究涉及哲学理论的诸多方面,但研究重点为儒学与现代化,中德之间的哲学交流和比较是倍受学者们关注的热点。2000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东亚哲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同年7月,第十二界国际中国哲学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些会议使中西哲学进一步走向了多元对话。《中国哲学史》杂志对这两次会议都作了报导,足见它的办刊宗旨和发展动向。2007年03期与2007年04期分别开设了“东亚思想中的道学” 和“域外儒学研究”专栏,主要论述了中国哲学在朝鲜、韩国等国家的传播和发展。这些研究打破了封闭保守的地域界限,开始关注其他国家和民族如何评判中国哲学文化,用一种创新、开放和包容的眼光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中西哲学的融汇与贯通,不是对西方哲学的简单效仿和搬用,而是在以中国哲学为主体和中心的前提下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拿来主义”原则。《中国哲学史》正是以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为中心课题,将中国哲学推向世界,并推进中国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未来世界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中国哲学必将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孙立真,从三大期刊看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
关键词:过程论;动态过程;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哲学
一、作为动态过程的技术
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区别了四种类型的技术概念,即作为客体的技术,作为过程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以及作为意志的技术。关于作为过程的技术,米切姆曾提出,工程师注重制造的一面,社会科学家注重使用的一面,而传统的人类活动就划分为制造和使用两类。工程师认为技术的基础内容是发明和设计[CD2]制造的原初意识,社会科学家则认为是生产和实用,技术的社会应用才是最重要的[1]。在此,米切姆已经把技术理解为包含发明、设计、生产、使用的不同阶段的过程。
东北大学远德玉教授是国内较早探讨技术本质的学者之一,1981年11月,远德玉教授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CD2]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过程论的观点。1982年,远德玉教授在《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一文中提出,把技术列为科学的一个层次是不妥当的,需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技术与社会、生产、经济、哲学的关系[2]。1983年,远德玉教授又提出,技术是一个人类实践的动态过程,技术在人类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体现出自己的面目[3]。1984年10月,远德玉教授向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提交了题为《历史中的技术》的论文,分析了原始时代、工匠时代和近代技术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提出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技术的不同理解,是由于技术形态的不同引起的;不同时期人们侧重于技术的某一形态,便产生了不同的技术理解。在1986年出版的《论技术》一书中,他进一步论证了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思想,并把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了三方面的概括:技术是从无形技术向有形技术转化、从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的过程,是技术软件与技术硬件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不断更新的过程[4]。2003年,在《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一文中,远德玉教授对技术是一个过程又增加了一条概括,即技术是目的与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目的性在技术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相应的手段也在变化,由此才有技术形态的变化[5]。
关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思想,是理解技术本质属性的关键。在《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本质》一文中,笔者从技术目的实现的过程性与技术形态转化的过程性两个方面作了分析[6]。一方面,目的性是整个技术系统发展的动力,是支配技术各要素的灵魂,技术的目的性指的是人们有意识地把某种自然对象转变为受人影响和被人加工、改造、控制的对象,使技术成为变革自然的手段,而不是指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在技术逐渐成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过程中,技术目的性也逐渐地得到实现,即技术目的的实现也是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技术目的在技术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技术目的的变化就会导致技术手段的变化,由此产生技术的不同形态。由潜在的知识形态的技术到现实的物化形态的技术的转化过程,就是技术的目的性具体化的过程:从抽象的技术目的性转化为具有特定功效性的目的性,并进一步转化为符合特定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目的性。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技术本来就是表现为多种形态的,诸如知识形态的技术与物化形态的技术,有形的技术与无形的技术,潜在的技术与现实的技术,一品技术与多品技术,等等。技术形态的转化就是它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也是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由主观技术构想、创意而产生的技术发明是技术的初始形态,必须经过设计、试制和试验加以客观化、物质化,才能纳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成为现实的生产技术。而单一的生产技术仍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因为它只能完成产品生产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必须有许多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才能形成产品和服务;只有多种生产技术的综合,即完成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或形成产业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
[7]。
二、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
从技术动态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完整的技术活动并不仅限于技术发明,它至少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其一是技术发明活动,即技术知识的创造、积累,科学知识的拓展;其二是技术创新活动,即把技术发明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技术的目的性。这两部分内容对于技术活动来说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实际上,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技术发明的出现,这样的技术发明仍可申请专利,而且其应用于技术创新过程的时滞也许更短,因为这种发明是更加接近和适合市场需要的。因此,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完整地理解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技术。正如英国牛津版《技术史》一书的主编T·I·威廉斯在该书的6、7卷序中所指出的,我们不能把技术的发展与管理部门和工会的作用分割开来。在当代,曼哈顿工程和登上月球的实现,代表了技术发展的顶峰。但是,公正地说,这些成就既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以精湛的技术能力工作的结果,同样也是这些极为复杂的工作的管理者的巨大胜利[8]。
熊彼特最早对“发明”与“创新”进行了区别。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把新发明引入生产系统,创新则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那么它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而实行任何改善并使之有效即创新,是同它的发明完全不同的一个任务,而且这个任务要求具有完全不同的才能。把发明创造同技术创新相区别,被认为是熊彼特的重大贡献之一。日本学者森谷正规认为,创新与发明之所以被大大地混淆,是因为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技术发展,包含创新与发明两方面的内容。作为这个时期标志的创新是众多发明的产物,一系列革命性的发明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掀起了滔滔不绝的技术创新的洪流[9]。我国理论界也探讨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的区别。陈昌曙教授与远德玉教授合著的《技术选择论》一书,较早地初步区分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提出企业技术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如何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经济增长,即做到技术创新。他们认为,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技术创新的全部和实质。技术创新是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市场分析和管理决策等相互交错的全过程,是把发明应用于生产并实现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是过程创新[10]。陈文化教授则把技术发明比喻为“鸡下蛋”,把技术创新比喻为“孵小鸡”,认为技术创新是“孵化企业”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孵化出企业,才能实现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相反,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创造,就是了创新的本质和灵魂,其结果又会退回到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老路上去[11]。对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进行的这种区分,其意义在于指出了技术(经济)活动包括的丰富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发明,事实上停留于技术发明的技术活动是不能为一国或一地区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的,技术活动还有其更为重要的一面,即技术创新。由此必然会合乎逻辑地过渡到技术创新的研究,因为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的技术形态转化过程。
就目前所见到的技术史方面的著作来看,重点是研究技术发明,弄清哪些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发明了什么新技术,而且对做出过发明的人物生平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这种研究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从这些发明家身上总结并吸收更多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有利于我们在今天和未来的实践中做出更多的发明来。然而,仅有这种研究又是不够的。从过程论的角度看,只有深入到技术创新的内部,揭示技术创新活动的规律,才能完整地理解技术过程,因为在当代社会,发明家的创造性成果只有经过技术创新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形成技术商品而直接被最终消费者所使用和体验,技术发明家的目的性以及技术发明物的价值才能得以展现,才能实现技术的现实过程。在这种意义上,技术创新成为唯一能够揭示技术存在的方式,人们正是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的具体把握,才能领会技术的真实含义。不弄清技术创新问题,就谈不上真正理解技术的本质问题;脱离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理解进行的有关技术本质和意义的探讨,也是缺乏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活力的[12]。
三、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技术本身的、经济的以及管理的创新的结合。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本身的过程创新,包括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又包括该项技术同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结合实现体系化的过程;其次是经济的过程创新,包括一系列的经济决策与经济行为的创新;再次是管理的过程创新,它使得生产过程中技术的诸要素、生产力的诸要素得以完善地组织、协调、平衡和配置,实现生产经营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整体优化。三种创新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同的。技术的过程创新在创新的开始阶段比较强,随着创新过程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内容呈现弱化趋势,而经济的和管理的过程创新则呈现日益强化的趋势。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使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13]。由于技术创新是一种呈现为某些阶段性的连续的渐进过程,因而研究不同阶段的创新特征、内容和方法,对于人们弄清技术创新的规律和规则,并按照这些规律和规则进行创新,从而缩短从发明到商业应用的时间,都是极为有益的。正因如此,远德玉教授积极倡导进行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并提出了创新工艺研究的课题,包括如何对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三类过程创新的结合及其阶段性的研究,如何认识创新的内容随着创新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特点、规律,如何探求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采用的创新方法和手段。
沿着过程论的思路,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逐步得以形成。这种新范式以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技术学研究、政策学研究等为基础,认为技术创新既不是纯经济学范畴,也不是纯技术学范畴,更不是纯管理学范畴,它是经济与技术相互结合的,既具有经济特征又具有技术特征的技术—经济范畴。在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过程中,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从企业来看,技术创新是把发明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使之向产品化、商品化不断逼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函数的多次转移,技术在形态上的多次改变,最终成功地把创新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才是完成了技术创新的一个周期。技术创新一开始就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与管理实践的三重属性。尽管在整个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不同阶段,上述三者的表现有所不同,但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使技术成果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技术创新的研究需要突破线性思维的误区,需要充分把握技术创新过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途径对已有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必要的认识和总结,从中发现不同创新活动在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根据这些创新活动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预见现实技术创新过程可能遇到的不利情况,以便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加以特别注意,减少技术创新活动的盲目性。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是技术创新研究视角改变和研究新范式得以确立的方法论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的和管理学的技术创新研究区别开来的标志。
刘则渊教授在《试论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一文中指出,以陈昌曙教授为代表的技术哲学专家在2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他们基于技术本质、特征、体系、结构以及相关范畴的哲学分析,并把这种哲学的分析应用于技术选择的现实活动。其中,技术创新哲学理论是技术哲学东北学派的突出成果,它基于《论技术》中关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率先提出“技术形态的过程创新”思路,在技术创新实践中实现技术、经济、管理三方面的过程创新[14]。这种评价从过程论的视角来看,是比较中肯的。
四、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和发展,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在这里,技术创新哲学并不是从最普遍的哲学或“元哲学”中发展派生出来的,而是从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中引导出来的;同样,也不是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有哲学转向,而是哲学研究需要有技术创新的转向。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探讨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研究促进技术创新的能力与动力机制,以便为技术创新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就国内学术界对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来看,陈其荣教授在对不同的技术创新观点进行归纳、比较后,根据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哲学角度把技术创新界定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中介而使创新客体转换形态、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并说明了技术创新的五个基本特征,即创新性、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不确定性[15]。肖信华以范式思维方式为研究方法,从技术创新的特点、机制、方法、途径等研究入手,对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三对范畴,即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与内容[16]。夏保华教授则呼吁自然辩证法学者应特别着力于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并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他还开列了关于技术创新的本质、客体、活动、主体、动机、知识、条件、方法等八组哲理性问题[17],并探讨了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
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18]。宋海龙以明代中期以后中西方火药、火器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为例,讨论了哲学思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哲学思想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题目的选择、创新方法的设计以及创新成果的理论解释等渠道,渗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在近代史上,西方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主义哲学对于技术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中国“经世致用”、“天人合一”等传统哲学思想对于技术创新具有消极影响[19]。
除了上述研究成果外,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自1993年获得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远德玉教授和关士续教授就开始招收“技术论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先后指导完成有关“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产业技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整合”、“基于信息过程的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的契合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分析”、“产业技术范式的演化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IT企业的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分析”等14篇博士论文,另外陈昌曙教授、陈凡教授和娄成武教授分别指导其博士生完成了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7篇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涉及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结构、技术创新组织及其演化、企业孵化器创新功能及其实现机制、企业形象及其创新、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系统中的多主体合作及其模式、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模式。这些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完成,均以过程论作为方法论指导,从不同的层面深化了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今,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仍然继续招收“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哲学”方向的博士生,并就高新区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技术创新柔性激励机制、技术创新过程的协同创造、技术创新文化等内容展开哲学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也是以过程论为方法论的,正如李宏伟博士在自己的学位论文的致谢辞中所说的,过程论思想已经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观念和思想方法,成为贯穿论文始终的思想基础[20]。
参考文献:
[1]米切姆C.技术哲学[J].科学与哲学,1986,(5):100.
[2]远德玉,吴明泰.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N].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1982-02-10.
[3]远德玉.关于技术本质属性的探讨[J].方法,1983,(试刊):69-75.
[4]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2-64.
[5]远德玉.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391-393.
[6]高菲菲,李兆友.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本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72-73.
[7]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22-25.
[8]辛格.技术史(第5卷(下))[M].陈凡,译.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13.
[9]森谷正规.日本的技术[M].徐鸣,陈慧琴,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3.
[10]陈昌曙,远德玉.技术选择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107-108.
[11]陈文化,刘华容.技术认识论:技术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A].工程·技术·哲学[CD2]2002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15.
[12]易显飞,张扬.技术哲学应首先关注技术创新的哲学问题[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8-20.
[13]远德玉.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J].自然信息,1992,(增刊):3-6.
[14]刘则渊.试论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A].工程·技术·哲学[CD2]2001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34-141.[ZK)]
[15]陈其荣.技术创新的哲学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4-20.
[16]肖信华.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7):132-133.
[17]夏保华,陈昌曙.简论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J]z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8):18-21.
[18]夏保华.论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1):53-57.
【关键词】电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
电类基础课程是电子电气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是向学生传授工程观点和科学观点的重要途径,很多重大发明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源于这一课程群,对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影响极为深远。
在“卓越计划”实施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为了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作者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用哲学的思维看待“电现象”
物理学和哲学是相辅相成的,电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思想的贡献。例如,自然哲学家奥斯特接受了德国哲学家康德和谢林关于自然力统一的哲学思想,坚信电与磁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开拓了电学研究的新纪元。
教师如果能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哲学思想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用哲学思想把教学上升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学,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电路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掌握方法论起到积极作用。比如可以用事物具有两面性的观点看待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利与弊,用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待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用对偶原理学习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等,用类比的思维看待电流与水流。
二、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有它无可比拟的优势,但黑板板书能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在推导公式或者演算的时候,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该板书的时候不要偷懒,其实在PPT上也可以板书。
在电工学中,借助动画、图片和视频等素材能很好的诠释电机电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在数电中,借助Multisim软件仿真可以实时看到CMOS反相器的开关特性,在模电中,可以做出几个典型的滤波器实物电路,让同学们看到美妙的歌曲被滤除不同频率的效果。可以拿出不同的芯片让学生感受实际器件的封装形式,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课堂上做一些验证性实验,像MIT一样,学生定会欣喜不已。
三、抓住“理论联系实际”这一主线
工程教育如果离开实际生活,将会失去意义,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须想方设法增加工程实践经验,通过项目经验使课堂教学有血有肉。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进行讲解,如电路中的谐振现象,可以结合电子荧光灯讲解;模电中结合教室的音响,引入音频功放的主要性能参数;数电中由数字时钟而引发振荡器、计数器和译码器的设计等等。
寻找一些经典的工程实例,开阔学生的视野。搜集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基础较差,对感性的事物感兴趣,可以适当减少理论公式的推导,增加PBL教学和启发性教学。尝试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而实用的电路,并鼓励其实现。
四、课件一定要有二次加工的过程
如今网络发达,课件的来源很多,但是舶来之物要经过亲手加工才能适应本校的实际和个人的讲课习惯。好的课件可以赏心悦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差的课件是让教师直接照屏宣科,学生顿觉索然无味,故我们要提高制作课件的能力和意识。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恰到好处,切忌过于花俏和喧宾夺主。多媒体课件内容的设计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设计要链接灵活,便于教学。课件制作不可一劳永逸,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充分利用一切立体化资源,特别是名校的精品课程网站进行辅导教学,博采众长。
五、课前充分准备,课间张弛有度,课后实时总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新课,要花数倍的时间备课,吃透教材,查阅资料,进行教学设计。要手写讲稿,但不能生搬教材,要有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体现,提出一些思考题和讨论题。课间要不断围绕问题展开教学,而不是一味灌输。在课堂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启发思维。课后要善于总结,有哪些亮点,存在哪些不足,重难点把握得怎样,教学效果怎样,可以和学生交流,实时处理反馈信息。
六、建立网络课堂,延伸课堂时间
利用学校的数字化教学中心组建教学辅导网站,网站有公告、讨论、答疑、作业、师生交流、资源等模块。利用公告栏课程介绍、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作为重要事件的场所。
讨论区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和开放性的思考题,启发思维,举一反三。答疑和师生交流区实现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交流,把短暂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余时间,解决了学生的众多疑惑。作业区布置了一些大作业和小论文,根据完成情况来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提高了成绩评定的透明度。网络课堂的建立,明显增强了同学的学习自主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方法是教师必须修炼的基本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就像一名演员,但是绝不仅仅是一名演员。我们要把知识像春雨般地融入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不仅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记住方法和培养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希有,刘凤春,刘蕴红,等.电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5):8-9.
[2]姚建红,刘继承,赵玉峰,等.基于“卓越计划”的电类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3,8:027.
[3]于歆杰,陆文娟,王树民.专业基础课中的研究型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18-121.
[4]李春彪.“电工学”课程教学中的四个有力杠杆[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