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思想政治规划

大学思想政治规划

时间:2023-08-09 17:3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思想政治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思想政治规划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就业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理想等问题的日益突出,高校更加重视针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认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关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划分为两种独立的教育模式,但从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意义的角度来看,两者具有较大程度的相关性,存在目标一致、内容共通、作用互补等特点。就教育目标而言,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增进其对各行各业的认知,确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在一定时期达到预期,两者都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就教育内容而言,两者都坚持和弘扬主流价值观,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内容具有互通性;就教育作用而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择业、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全品格,实现可持续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效能作用,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将对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1]。面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把学生的择业就业问题放在首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实现与社会的有效衔接。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能够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3.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培养高素质、合格的社会人才[2]。根据毕业跟踪服务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综合能力不高是制约其找到合适和满意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保持良好心态,自信沉稳应对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专业知识领域中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

为了真正实现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就必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根据之前大量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及相关文献研究,本文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走访和调研,总结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就调研结果来看,大学职业生涯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能够及时掌握风向标,积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二是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高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目前,不少高校在相关课程中开始重视“一对一”帮扶和个性化教育,就天津商业大学来说,我校设立学院辅导员来进行学生管理的相关工作,同时各学院也有专门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老师,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机会较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三是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除了必修的创业就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高校还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指导论坛等,帮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三、整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阅读和案例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不足,不能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目前各高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落实难度较大很少涉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接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等获取,因此在实际教学安排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有机结合起来,影响教学效果;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开展不够深入,就业教育缺乏阶段性安排。由于目前国家教育部还未颁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各高校都是按照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不尽相同,尚未形成可供参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职业生涯教育缺乏科学性和阶段性,对学生的引领和帮助也十分有限,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是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素质有待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单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入高校课堂少则也有十年了,但是一直没有形成一套标准的课程建设目标及规划[3]。目前高校存在的问题有专职人员数量不够导致的工作压力较大,专业辅导员素质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相关政策法规理解并不透彻。

四、汇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应该努力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过程,注重教育过程的科学性和阶段性。大学期间学生在每个年级阶段的政治思想都有其特点,在每个特定阶段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大一帮助学生对就业市场的状况进行了解;大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大三帮助学生收集企业、用人单位资料和市场需求;大四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进行专题训练。

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使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认识自我、提高思想觉悟[4]。高校应加强对两种教育的融会贯通,努力提高思想认识,重点突出主导地位,合理构建内容体系,重在构建合理的机构设置与健全的评价与激励机制,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我认知和剖析,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提高各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尤其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充分实现其个人价值;

三是高校还应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形成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确保全员参与。专业化的教育队伍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高校应通过网络、通信等多种手段建立起历届毕业生工作咨询服务机制,完善毕业生就业档案,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做动态监测与跟踪,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渗透到毕业生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李晓云.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效能作用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12):46.

[2]郭彦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23.

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正确把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向,对于高校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来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高校经常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强大指导功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但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渗透,经常会导致工作针对性弱、教育效果差等情况。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作用,能够提升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思想性和针对性,给予高校、高校工作者和大学生以借鉴和参考,协助各方面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育人水平,提升就业质量,进而为大学生的终生发展保驾护航。

现代事物总是在不断的改变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其功能在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和更新。曾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观念的提出,不但为中国未来的经济政治社会走向提供了大体方向,而且也确定了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建立起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职业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导

理论因对许多现象和事物都有深刻的论述,应被我们自觉掌握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其中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肯定以及对人的本质的概念描述,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了道路,也为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定要使大学生认识到个人的职业目标与全社会的发展愿景是密不可分的,其职业生涯是和就业单位利益、整个社会的利益紧密相连的。因此,必须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以理论为指导,强化对大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使其就业取向和人生理想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职业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为其奠定道德根基

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较高的思想文化修养、明白“我是谁”、“真正想要什么”,关系到大学生能不能顺利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这一功课。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因素主要包括外界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的素质。首先,“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退;政策影响下的大众化教育,毕业生人数剧增;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所需脱节等。”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鼓励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榜样的树立,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从而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完善的人格,进而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

西方高等学校针对待业群体所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日臻完善,针对就业理念的宣传和引导,早已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展。但我国开展就业指导方面的行动,是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高校逐步扩招和大众教育的展开之后才开始的,相对于西方来说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发展。随着大量的毕业生需要离校就业,社会能否提供充足的岗位满足高校毕业生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高校通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机制,帮助大学生实现对自我的重新认识,使大学生对当前白热化的就业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为自己的将来提前做出谋划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培养大学生职业意识、道德素养、政治思想、就业能力的教育指导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一定的介体和各种策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上、观念上和行为上的引导和纠正,它对于大学生尽快树立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明了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准确地定位自己、清醒地认清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做出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农心、高仁泽、柳晓夫:《高职生职业发展与实训》,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08).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对接,是指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成为一体,共同完成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任务。这种整体对接是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从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两者的整体对接具有必要性和操作性。

一、整体对接的必要性

1.内在的必要性: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学习职业规划方法,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合理规划的教育。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我国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成体系,各有侧重点和针对性。但是,两者又存在着共同的基础,即都是为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教育体系。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对接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有健全的智力、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人格,这些需要大学生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通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树立自身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社会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思想升华和自我意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而这正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对接的基础。

2.外在的必要性: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需要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业能力不足是重要的原因。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胜任力,它不仅包括大学毕业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包括一系列与工作岗位有关的个性特征。具体而言,有诚实正直、吃苦耐劳、责任感、主动性、上进心等一系列内在素质。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培育与养成。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对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就能够使大学生从思想、行动上都高度重视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整体对接的操作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对接不仅必要,而且具有操作性。这种操作性是实现两者整体对接的重要保证。

1.教育理念对接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对接,就是要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思想;就是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引导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用;就是要突出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应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

2.教育内容对接

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的对接:

一是要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系统、全面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都能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一年级,着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规划大学生涯;大学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大学三年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锻炼学生的各种职业素养。这些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心理健康、人文素养、行为规范等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统一到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使教育的内容更加具体化。

二是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合理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利用职业性格测评、职业兴趣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对不同的职业类型及职业角色有所认识,以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规划。

3.教育队伍对接

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教师队伍是关键。高校需要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既能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又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因此,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队伍对接,一方面要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通过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创业成功人士作为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用他们的专长和经验激励学生,发挥他们“引路人”的作用,从而增强职业生涯规触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任风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剐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68.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核心;必要性

[作者简介]万四平,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罗旭,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政教部副教授;贺志明,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政教部主任,教授,湖南长沙41013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5-0195-03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和灵魂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针对职业生涯所作的设计。包括对个人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和教育计划以及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科学树立目标,正确选择职业,并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中的困难和阻力,避免人生陷阱,就有可能在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人生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人的职业发展来体现和实现的,社会的发展也主要是通过社会的分工和职业的发展来体现和实现的,而职业的发展终究离不开社会发展需要和趋势的要求,个人的职业发展必须具有与社会发展需要和趋势相适应的素质,否则一切规划都只能是空想和臆测。同时,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不能简单地纯粹地通过适应社会来实现,不能只将社会作为实现自我利益的手段,而且还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奉献精神,具有高远的社会目标和价值追求。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出符合我国社会性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概括和总结。第一,必须对国外主要从个人角度、从外延角度界定职业生涯规划转到从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角度、从内涵的角度即从内在素质要求的角度来界定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必须从单纯的就业指导转向深度的职业发展、人生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之,思想政治素质应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素质应当而且必须纳入到职业生涯规划中,并且应当确立其关键性的核心和灵魂作用,从而确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方向、途径等的有效阐述和准确定位。为此,在借鉴、总结各种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应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来定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高校为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让学生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心理等职业素质的教育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大学生、用人单位、学校之间的一座桥梁,既维护三者的利益,又促进三者的改革和协调发展。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认知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进行个人分析,认识和估计自己的性格特点、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评价和判断自己的智慧和情绪,找出优势和不足,获取社会发展和各种岗位的信息,通过深入、理性、科学的分析,制定符合大学生自己兴趣与特长的生涯路线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的行动计划。这种对自身全面认知的过程,实质就是对自身了解和反思的过程,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全面系统认知、分析和判断,认清自身值得发挥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不足,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需要、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进行认真、系统考量,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行动的自觉性。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握机遇,抓住切入点,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努力达到启发、鼓励和鞭策的作用,使大学生经常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二)导向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由于有全面的认知功能,因此,对于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动机、需要、目标和行为具有十分明显的导向作用。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一个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来说,就像一条有了罗盘的船在茫茫的大海之中找到登上成功之岸的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个人发展的蓝图和前进的目标,能帮助大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自己有优势和需要提高的方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给他们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推动力,促使大学生把自己的行为都集中到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上来,从而起到一种目标导向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利用这种导向功能,通过价值取向的引导、未来指向和及时纠偏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把大学生引向关注社会发展、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来,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激励功能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每个阶段都有一些需要成为个人的主导需要,只有当主导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给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出规划,给他们一个看得着的射击靶,这种规划既有近期目标,又有长远蓝图。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它是个人努力的依据和方向;二是,它同时对人有着巨大的鞭策力量。对青年大学生来说,制定和实现规划就像一场比赛,当他们做好规划,接着为一个个目标付诸努力并取得成功时,他们就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和引导他们不断朝自己设定的更长远目标前进。因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有利于把大学生的精力集中到发展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上来,也有利于消除他们的懒惰思想,纠正他们的思想认识偏差,形成一种积极上进、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四)凝聚功能

教育主客之间的相互沟通、理解和信任是建立团结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团结和谐环境的形成,反过来又会强化师生之间理解和信任。继而形成团结进取的强大凝聚力。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师生互相沟通和协商,教育者可以倾听大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发现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思想的纠偏工作,学生也可以在民主的气氛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一过程增进了教育主客体间关系融洽和相互信任;另一方面,学校和教育者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类信息,给他们创造成才的机会,给予他们耐心、细致的帮助和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从而使师生在思想、感情上易于达成一致,创造出一个坦诚相待的氛围和透明畅通的信息“春天”,使每一位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关爱,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激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职业生涯规

划教育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把学生的思想凝聚到发展上来,从而发挥强大的凝聚功能。

三、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是长期的、动态的、多层面的。拥有一份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职业,是生活幸福、个人充分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生涯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包括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了解社会竞争态势、社会需求导向等。职业生涯设计以职业为桥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加具体清晰,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它以共性教育为前提,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主观目标与社会客观目标的有机结合、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的高度融合,从而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从职业生涯探索期向确立期的过渡。把教育目标的多层次性与教育对象的多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系统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中间层次的道德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基础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人文科学教育、社会实践和现代观念等。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忽视了这三个层次之间的渐进性,即先进行基础层次的教育,再到中间层次的教育,最后到达最高层次的教育。我们应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这一系列渐进过程,把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因为从教育的内容看,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为学生设计职业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纵深化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把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统一到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高层次、中间层次和基础层次融为一体。实现了教育内容的一体化。另外,职业生涯规划还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的同时,开展思想教育、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使教育的内容更加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同时,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使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终极目标贯穿于日常的职业生涯规划之中,逐步达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中已跨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由于利益的重新调整,新旧观念的碰撞,文化的冲突,大学生无疑也感受到这一变化,并敏感地经历着这种调适。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职业生涯规划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仅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有助于提高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最终目标。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将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指个人在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个人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而预先进行生涯发展系统安排的活动或过程。大学生涯是职业发展的准备期,是决定能否赢在起点的重要阶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群体也出现了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价值观、道德方面的某种缺失,关于理想与信仰、高尚与正直、原则与道德在新形势下开始显得弱化,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两课”不够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出现淡化的趋势。因此,新形势下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继续过多地从宏观角度出发,而忽略大学生个体需求,那么其有效性会非常有限。笔者认为,从学生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利于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对新形势下 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的有效补充

(一)职业生涯规划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这无疑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出现自我认知不清晰,独立自主和责任意识薄弱等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观”教育以空洞的理论说教为主,不能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而利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能力等做充分的分析,可以帮助大学生对自己正确定位。同时通过对职业生涯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了解,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树立人生目标,根据目标进行规划并采取实际的具体行动,提升自己的自主意识和责任,从而改变许多大学生面临新的环境不知道如何面对大学生活,不知道自己肩负着什么责任的状态,在满足了生理、安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追求职业与事业的成功实现对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人生需要,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职业生涯规划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共性教育为主,忽略了个性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共性教育为前提,同时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学生的个人成才和发展为基础的,以学生的人生目标为出发点,针对个人的性格能力特征进行的指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需求,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协调发展,实现学校教育与个人主观目标、社会客观目标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以及个性化的目的。

三、新形势下如何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加深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

教育部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再一次强调了就业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职业生涯规划载体的重要意义,把职业生涯规划渗透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德育作用,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专业性学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知识,高校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逐步建成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通过他们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设定和实施职业生涯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德育功能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系统工程,其德育除了具有各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之外,其特殊性在于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应逐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德育内涵。首先通过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树立目标,形成学习动力;其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第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最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综上所述,重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加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科学性和渗透性,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并不能因为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而忽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不能试图用职业生涯规划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忽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应结合我国国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在加强思想政治的实践中继续探索如何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补充和促进作用,紧密结合两者关系,从而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晓旋.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2008.5

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

0.前言

在高职教育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具有相同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还能够促进学生不断的认识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认识社会职业的要求,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采用有效的方法,不断的促进学生学习上和思想上的进步,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的现实意义分析

在高职教育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一样的,主要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能够积极向上,在知识技能以及知识水平上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二是,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确保在未来职业的发展中有所规划,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计划性,使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具有准备性,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三是,能够促使学生对于社会职业要求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教师通过要求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而有利于学生了解如今社会的企业中对于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不断的进行知识技能的提高[1]。另外,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心,使学生在走出校门进入企业中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的方法分析

2.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高职院校,要想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的不同,进而会导致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需求的不同。如果单纯的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必然会难于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2]。因此,教师通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学生的职业目标为出发点,针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性格进行更好的引导,能够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2.2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内心思想进行感化

由于一些学生对于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较欠缺,因此,在实际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逐渐对学生内心思想进行感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可以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并且采取典型的案例、 关注社会热点等方式, 让学生不断明确社会职业岗位对理想信念、 社会道德方面的真实需求, 将思想政治工作融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中, 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开展的制度措施,安排相应教师定期(如每周或每月)和学生就职业发展或社会热点进行沟通交流, 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态化, 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3]。

2.3教育工作应该具有阶段性

所谓的阶段性主要就是指学生在高职学习的这三年里,在每个年级阶段都应该有一定的教学计划,使学生逐渐的在高职学习的三年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高职一年级的时候,教师应该主要应该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主,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鼓励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打好专业的基础为主。在高职二年级,教师应该对于在职业方向上比较迷茫的学生,从职业规划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够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并且向着这个目标努力[4]。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教师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毕业指导当中,教导学生应该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正确的理想信念以及知识的专业技能,并且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勇于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全面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每个阶段都能够有所收获,有利于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促进自身更为长远的发展。

2.4优化教育环境

要想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还需要不断的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优化教育环境首先应该从教师做起,教师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培训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也才能够对学生的教育收到最好的效果[5]。另外,在高职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在课堂上进行学习,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是非常的多的,因此,教师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更好的融入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教师应该以职业导师制等多种形式,让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来, 使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能够相互配合, 形成合力,完善学校的整体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以便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只有将教育环境进行不断的优化,才能够使学生在高职的学习中,掌握最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最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6]。

3.结束语

本文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渗透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能够对以后的职业有一个良好的计划,另外,教师还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日后就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唐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

[2]余春玲.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3]魏红艳,张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2).

[4]李和新,张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第7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高校为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让学生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心理等职业素质的教育过程[1]。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在高校的日益普及,也给以“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关键性的核心和灵魂作用,并且主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方向和途径的有效阐述和准确定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地引导。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存在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倾向。近年来,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辅导蓬勃发展,在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形成全面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等方面还不尽人意[3]。主要表现在:首先就目标导向而言,在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过程中过分强调个体价值实现,过分依赖测量工具,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主导性。其次在内容上,从重视“成品包装”和“短期促销”、采用“就业安置”模式转向重视“产品设计”、采用“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模式。过分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的具体指导,而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体现不足。第三,在过程上,职业生涯辅导虽然能贯穿整个大学过程,但没有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不够专业化和科学化。第四,就理论研究而言,职业生涯辅导的本土化研究薄弱,对于西方相关理论大多采取“拿来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我国国情,没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的教育引导又没有及时跟进的同时,还对正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在新时期加强大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完成根本任务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全程化、全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主渠道来实现的。为此,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并且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探索和改革,还要以学校的现有资源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职业生涯规划之中[4]。

1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主导作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包括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领导体制和教学管理体制。这里重点探讨学校党委的组织领导,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员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上,要进行专业化建设。

1.1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指导员队伍,改变教学与管理队伍临时客串现象。指导员选拔过程中,要兼顾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的素质要求。一方面,要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人员的行政编制和教师编制;另一方面,要吸收对各专业充分了解的专业课教师和行政人员兼职参与,尤其是要注意从校外聘请行业资深从业人员兼职参与。

1.2学校要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员也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长期进修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专职、兼职的职业生涯规划员进行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技能培训。

1.3学校要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如果把握不好政治方向和立场,就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成效,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

2加强高校教学体系的育人职能

2.1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和“两课”的主导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深人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端正人生态度,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个人与社会矛盾,同时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

2.2加强专业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挖掘。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几年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占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甚至这种引导作用的可接受性在一定程度超过了专职政治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而事实上,当前的专业课教师存在自身专业素质过硬,而思想政治素质不足的特点,这样必然导致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自己思想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在学科建设中,重视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认识的培养和提高,调动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充分挖掘。

3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它载体的导向功能

3.1丰富校园主流文化,在社团活动中积淀大学生的职业理想。

校园文化是社会环境资源的缩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在认真分析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把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及传统文化等共同构成的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在学生中加以传承。要以优秀大师的品质来影响学生,以先进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引导学生[5]。大量涌现的高校社团承载着传播先进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职能,以它们为媒介,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领作用不断渗透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去。

3.2建立生涯心理咨询室,化解大学生职业困惑。

职业生涯设计过程要以心理测试为基础,广泛应用各种心理手段。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集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于一身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和气质对个人未来职业的影响,更好地设定和不断完善职业生涯目标,逐步明确和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路线。同时,加强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心理知识培训,让他们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具备足够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从而更好地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3.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职业体验。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未来的职业实践为目标和指向的,这就决定了职业生涯规划有内在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第一,每个专业都要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等。第二,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第三,鼓励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第四,学校各专业每年都多次邀请本专业的成功人士介绍自己职业发展的经验和感受,让学生有所借鉴。总之,大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去认识社会,增强对职业发展的理性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职业导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由学校党政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职业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存在的困惑和难题。职业导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然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职业导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业难的问题是大学生面对的亟须解决的问题,职业导向应该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发展和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和现实性。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职业导向目标的重要途径。职业导向目标要求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具备就业必须的综合技能和素质,能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创新的载体等优势,促进职业导向目标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导向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明显的叠合。

二、基于职业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思想理念问题突出。

1.就业理想目标的缺乏:部分学生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没有前进的动力和期望,不是主动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平台,积极准备材料并参加供需见面会,而是过多依赖父母和社会关系,坐享其成,甚至部分学生因害怕激烈的竞争,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抱负,刚大学毕业就成为失业人员。

2.就业价值取向的功利性: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追求经济利益和效率优先的价值导向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功利化,盲目选择大城市、大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等酬薪和待遇高的地方就业,以物质的多寡作为衡量职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标准,片面地强调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脱离开来。

3.就业诚信意识的淡薄: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企图通过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方式获得就业单位的认可和赞同,出现严重的诚信意识危机。比如,虚假填写学习成绩、伪造荣誉证书、更改个人履历等。同时,部分学生在签约后随意违约或毁约,不履行协议或合同,缺乏应有的诚信意识,影响正常的就业市场秩序。

4.就业心理问题的复杂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出现紧张、焦虑、自卑、怯懦、自负、依赖、攀比、急功近利、虚荣、冷漠、失落等负面情绪,失去健康稳定的就业心态,严重影响和阻碍大学生正常的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导向缺失。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教育不够重视,组织保障体系不健全,对于就业教育往往更多地流于形式,在外界的压力下被动地开展工作,缺乏对就业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忽视就业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推动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重要意义,无法满足学生对就业指导的迫切需求,无法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这主要表现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缺乏了解就业工作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专业队伍,无法满足就业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就业指导课程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课程内容偏重单一的择业技巧,忽视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课程形式不规范,缺乏个性化指导,课程设置不科学,没有将课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授课对象是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途径单一,信息传递局限于网络、广告和供需见面会等。

(三)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不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比较薄弱,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明显不足,目前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主要是归属于学校,由学校来负责完成,欠缺政府、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没有创建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外界环境和氛围,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性举措欠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动机和动力缺乏、学校就业教育合力体系的缺乏、政府推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举措缺乏、社会容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缺乏、家庭开展就业教育意识缺乏等。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的不足,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欠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无法解决。 转贴于

三、基于职业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思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理念教育。各高校要坚持以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中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精神支柱,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理念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引导大学生客观公正地认知自我和社会,科学进行就业定位,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相结合,将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锤炼自己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高校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j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的诚信意识教育,将诚信作为重要的内容,始终贯穿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为诚信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开设就业心理课程、就业心理讲座、心理咨询门诊等多种举措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压力,消除就业中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实现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状态,为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努力优化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丰富和创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促进大学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就业政策、职业素养、求职技巧、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为实现大学生就业服务。优化就业指导课载体,通过丰富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采用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法、视像教学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了解职业规划和求职技能技巧等;优化专业课载体,深化学生的专业认知,引导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自我发展方向;优化社会实践载体,建立相对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调研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价值,锤炼意志,深化对社会发展形势、就业趋势和专业发展前景的认识。

第9篇

在国外,学者们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有很长的历史,不过,国外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对中国的要早,并且内容十分丰富科学。学生能否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走向岗位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这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是否能融入社会,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为此,以下就着重阐述高职学生思政工作与职业生涯规划相融合的作用探究。

二、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是决定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一种途径。关于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和客观的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会对自己的专业认识的更加透彻,进而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人格特征、优势与劣势等等。

三、高职学生思政工作与职业生涯规划相融合的作用探究

(一)有助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了很多新的状况。传统的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逐渐脱轨,要像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跟进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片面,强调的是个人为社会做的贡献,也就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迎合社会的需要。这种情况就忽略了人的自然基础,展开来说,孔子学说在战国时期无法得到普及的原因就是忽略了人的最根本需求。在吃不饱穿不暖,生存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去谈仁义道德,去说奉献精神是很愚蠢的。所以英明的君王即使很赞同孔子的理论,但却不推崇,因为不切实际。而传统思想政治由于受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因此使的学生怀有风险精神,但在生存面前,会选择后者,因而使得学生思想与行动会不一致,也扼杀了学生的进取心和创造能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理论为主,缺乏实际,也远离了学生的需要,因此,不仅没让学生学到什么,反而让学生反感。处在大学这个年龄的学生已经有一点生存的危机感,并且有的贫困学生对这方面看的非常透彻,教师如果还强调奉献,他们会非常反感。

让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融合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片面牺牲的理念不再反感。有一句话说的好,要想在短期内取胜,靠的是智,想要长期取胜,靠的是德。这种生存和思想相结合的论点,可以让学生不再反感。这种理论在谋略上,这种被称之为“阳谋”,目前这种理论均被用于职场竞争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像佛教理念一样,奈何学生都是凡人,那时学生就可能会说了:“当和尚没有庙宇供其念经,没有食物填饱肚子的时候,他还会这么淡定的念经吗?早就讨斋饭去了!”

(二)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人数增加了,更多的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离谱。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中,社会逐渐出现一些比较负面的现象,而学生也不同程度的受到这些负面现象的腐蚀。这使得有些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比如在选择职业时,其功利性比较明显。根据相关调查,学生在选择职业上会考虑以下三个因素: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是否对口;发展机会;收入情况。不过,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到西部和基层去,主要是担心到西部和基层去,学生的未来会没有着落。

而将思想政治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结合在一起后,教师不要再片面的强调奉献,而是在奉献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到有利可图。到西部区,是一种对自己的锻炼。对于喜欢写作的人来说,到西部去是非常好的选择。个人认为,一切有灵性的,有人味的东西都在民间,就在民间的基层位置,而不是在宽阔,有空调的办公室。并且很多学生可能不是富二代,但却染了富二代的病,想要在职场上取得胜利,首先要把那股娇气,矫情去掉,如何去掉这股气,就是到基层去锻炼。这种言词是从实际情况上阐述奉献与职业,并不虚夸,反而很实际,学生会比较能接受,并且会有所理解。

(三)有助于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为实现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都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这种做法主要是让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个引导。这个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多元化的。培养创新性人才自然是十分必要的,教育界一直认为,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舒展,才能让学生拥有创新的能力。当然,发展多元化和多养化的高等教育,以及培养个性十足的学生,并不说明偏离了规范化的轨迹。但是过分的有个性,就会丧失社会主要高等教育的特点。将思想政治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结合在一起,恰恰能解决这一点,让学生的共性与个性都得到发展。

第10篇

(一)和谐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和谐人际交往观

从老子“清静无为”“小国寡民”开始,一直到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佛教“一切随缘”,无一不体现和谐。正因为这些和谐思想,才塑造了中国人温文尔雅、中正和谐的处事方式。而和谐思想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体会并学思想,有利于缓和人际关系,发展良性的人际关系。

(二)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个个中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也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都从天、地、人高度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具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理想教育,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创新

(一)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引导、组织与规范

1、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引导大学生进行学习、借鉴高校应该定期开展宣传会,开设选修课程,让大学生自己来体会传统文化的美,结合学生的原有经验和知识,进行合理宣传,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也可以通过专题学习、举办文化艺术节等形式,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把“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传统文化符号张贴在食堂、走廊等场所,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

2、合理规划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组织大学生建立系统的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代表性文化,并共同融合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内。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充分整合传统文化,建立系统的传统文化体系,真正把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二)加强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融合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以枯燥的纯理论为主,没有同学生的原有文化联系起来,也缺少与学生的时代、生活联系起来,以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划不合理。同时,高校也没有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变成了“传教”的过程,学生普遍不能接受。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根据学生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规划和管理工作,防止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

(三)批判性地学习、接受传统文化

第11篇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不同的教育形式、不同的教育内容,但是二者是教育的目标上一致的,因此,为了大学生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析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辩证关系初探 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分析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度探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探讨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3]万艳玲.李香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01).

[4]贺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探[J].中州大学学报,2009(06).

本文系西安市社科规划项目《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IN2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新华(1982—),女,山东枣庄人,西安外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

第12篇

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改革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具体内容如下文:

1.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高校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尽如人意,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改革开放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随着资本输入开始了新一轮的西学东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促成了多元价值观的形成,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越来越强,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总是带有怀疑的眼光。一方面,国家非常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提到战略任务的高度;另一方面,在国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尚未能适应形势的变化,高校尚未建立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体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少,但实际效果却不显著,致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短期内面临诸多困境。

1.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⑴思想政治课程吸引力不大,教学的实效性不强。近年来,各高校围绕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落实“意见”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上看还远远没有由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课程吸引力不大、实效性不强的教学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教学活动中,显性逃课时有发生,出勤率较低,隐性逃课现象(看课外书、玩游戏、打瞌睡)比较突出,教学实效性不容乐观。

⑵多元价值观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冲击,出现拜金、实用、享乐主义等。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家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思想的撞击,这其中包括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以及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负面思想的影响。

⑶高校思想政治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国家历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道德建设、人才培养中的重大作用,并通过文件的形式下发,然而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有些高校中往往受重视的程度不够,在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上往往认识不到位,随意性大。各高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通常由党委、学工部、团委、马列部或社科部、宣传部、党校等单位共同完成,各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然而,这些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并没有进行整体规划并形成合力,由于在人力、物力上得不到保证,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很容易流于形式,并且存在高、大、空的状况。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对策

2.1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吸引力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在教学大纲所规划的理论范畴内,而要将关注领域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来。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

2.2 改善多元价值观对高校学生思想冲击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倡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意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来熏陶大学生,从而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全员育人”的观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学习,学校政工干部要把学习摆在重要的位置,要带头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二是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要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对现实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问题认真分析研究,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三是要深入实际,与学生交朋友,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虚心向学生学习,以汲取营养。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启发思路,争取工作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