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34: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工作实习小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金工实习 教学改革 实践经验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东风汽车公司创办的本科普通高校(现为省属高校),是全国唯一以汽车命名的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汽车工业建设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金工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是大学生进校之后的首次实习。热加工实习又是金工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的第一步。在不断重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要求下,金工热加工实习的教学改革也应以提高实习学生的实习综合分析能力和提高学生实习动手能力入手,充分挖掘教学过程中能调动学生实习积极因素的方法,来促进金工热加工实习教学改革的开展。
一、从教学计划入手以营造实习教学新气氛
金工实习是基础性实习,是大学生自进入高等工科院校学习以来所接触的第一堂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是热加工实习的首要任务。通过大量的来自学生的反馈和实习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在实习教学计划上大胆的建议改变了以前先上理论课后进行实习的作法,使之先实习后上理论课。往届学生金工热加工实习时,大多班级都进行了《机械制造基础》(即原来的《金属工艺学》)课程的理论学习。由于先期获得的理论知识,既枯燥,又繁多,理不出头绪;之后再进行实习时又感觉太简单,实习起来眼高手低,兴趣不大,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的实习学生不服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造成实习秩序的混乱,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改为先实习,后上理论课以后,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上课时又将获得的感性知识融于理性认知中,然后提炼升华。不光在实习时由于好奇而兴趣大增,而且在上理论课时,学生易懂易学;教师易讲易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现场教学以拓展学生新视野
我院与东风公司有着长久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东风公司所蕴藏的巨大的教学资源,为我院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我院特色办学就要有特色实习的思路,针对刚进校的大学生对工厂的好奇心,增加了下厂现场教学的实习内容。通过下厂现场教学,一方面挖掘了东风公司所蕴藏的教学潜力,另一方面拓展了实习学生的新视野和知识面。近几年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次性进行实习的人数也增多,所以在保证实习内容的前提下,对本科班的学生挤出半天时间来下厂现场教学的实习。不同专业对下厂现场教学要求也不同,内容有所侧重。通过东风公司不断进步的社会化大生产所展现的魅力,来提高学生对热加工实习的兴趣和认识,并进一步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思想上,实践上均得到了一次具有震撼力的洗礼。通过几年的实践和对实习学生的调查,这项实习内容的改革得到了广大实习学生的好评和欢迎。目前,我们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是否把下厂现场教学作为刚入校大学生的一门先修课,给一定的学分,让学生交少量的钱,这样既解决了学校组织下厂的经费问题,又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学分的要求。
三、抓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开创实习教学新局面
1.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
实习前的动员工作是热加工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多年摸索,特意加入实习教学中的序曲。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提高学生对金工实习的认识,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下车间实习,不是参观,更不是劳动。而是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它接触的不是桌椅板凳,而是工具和设备,与理论课堂教学同等重要。在动员工作中,让学生知道实习的目的、任务,并从思想上认识到热加工实习教学的重要性。
2.实施综合立体的实习纪律及安全保障系统
学生下车间实习,最首要的是学生的人身安全。在过去学生使用的实习指导书是外面院校编写的,它只是一份实习报告或者称实习作业,这就给实习指导老师在操作前增加了讲解时间和难度,而且容易漏讲和讲不细致,所以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因操作不当而发生不应有的安全事故。而在我们自编的实习指导书中,针对每一工种,均编有该工种纪律与安全防范措施和正确的操作规程。要求学生在实习开始前仔细阅读。实习时,老师再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更加细致地教会学生安全预见和防范。实习操作中,教师时刻坚守岗位,巡视实习安全。从此无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3.具有产、学合作教育特色的实习报告
在编写工种实习指导书时,注意结合学生下厂现场教学获得的知识和实习操作中获得的知识,还在实习报告中编入部分工艺题,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编实习操作要领,填补传统实习指导教材的空白
在工科院校通用的实习教材中,对实习操作要领没有系统要求。通过自编的实习操作要领,细化了操作指导,内容生动细致。
5.应知、应会同时抓
学生每次实习操作前进行“应知”讲课,主要针对实习操作内容,讲授一些理论与实习紧密结合的知识,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既掌握基础的理论工艺知识,又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在保证实习内容的前提下,优化实习时间分配,确保实习计划的顺利完成。
6.及时掌握信息,促进实习教学改革
学生实习完后,实习指导老师要对学生交上来的实习指导书中的“实习报告和实习小结”逐一批改和查阅,以准确考核学生的实习质量。尤其实习报告后的实习小结,可以清楚的看出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和效果以及对实习的建议。这些信息为我们的实习指导提供了很有利的参考,并及时的促进实习教学方法的改进,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抓住机遇以构架金工实习新未来
目前,国内前沿院校的金工实习已向现代工程培训中心发展,已将普通的金工实习推向先进制造技术和职能的训练。它包括机与电结合的综合实习,学生自己设计产品,自行加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未来的金工实习将是以高新技术的现代实习为主,以传统实习为辅的局面。如今我院的金工实习还是以传统的实习为主,在高新技术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几乎为零(所占比列太小),已远远超落后于新的金工实习教学要求。当前,我院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金工实习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与学院的发展同步。若能借助东风公司现代化设备资源适时成立我们的现代工程培训中心,将我院现有的硬件优势很好的结合并发展起来,那么,我院的金工实习将对我院的未来发展会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优化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设置是现代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医学检验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也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在传统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亟待优化的同时,还应遵循巩固基础知识、加强技能培养、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理念,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中侧重向临床医学倾斜,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应用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如临床实验管理学、检验仪器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预防医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专业英语、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规范等。在课堂中采用问题引导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利用临床病例、检验结果,应用医学检验知识与临床病例的综合分析,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医学检验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其实践性较强,实际操作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追求系统课程的理论教学,而对实验实践环节要求较低,学时比例设置较少。且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学生求知欲望、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应适当增加实验课学时数,结合专业特点精心设置安排实验课内容,选择有新意、可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验证知识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实验内容应以突出验证知识为主,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注重广泛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潜能。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案式教学法,达到开放式实验教学目的。实验室开放主要以专业基础的强化训练为内容,在巩固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在实验中变被动操作为主动思维、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丰富预实习阶段培训内容
预实习阶段培训是于医学专业学生生产实习之前开展专项技能培训,通常安排在生产实习之前的1~2周进行,也有很多学校没有开设预实习培训课程。匆忙的进入实习环节,由于学生对临床检验的操作流程和工作细节了解不多,对突发事件准备不足,无法很快适应实习工作状态,对自身和患者都会造成困扰。因此应促使学生更早接触临床工作,预实习阶段的培训学习可以从大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开始,可以分批次到临床医院检验科开始见习工作。正式实习期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分组实习,课程设置可安排医院概况的介绍、规章制度的学习、临床检验工作流程、实验室管理规范、仪器设备维护技术、实验室安全知识、医学职业素养、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及安全防范等,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检验工作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便进入实习单位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角色的转换,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4制定有效的实习量化考核指标
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实习时长约为42周,对实习质量和效果的考核通常是在学生每个专业组实习结束前进行。考核主要内容为:先由学生对实习工作进行小结,然后各专业组负责人评定成绩写出评语。但是这样的评价体系主观随意成分较多、没有统一的评价考核标准,不利于实习环节中的监督与管理,更无法真正的保证学生实习的质量。而且现在医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全力以赴备考硕士研究生,到各科室实习只是走过场。这样“走马观花”一样的实习态度,不但达不到很好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习效果,还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无法保证实习质量。
笔者认为,医学检验专业量化考核指标应从四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强化考勤制度,保证出勤率。加强实习医师考勤管理,由实习单位人事部门或教务部门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并严格考核,对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给予严肃处理并录入档案,量化为学生实习成绩。二是以实纲为蓝本,将各科的实习内容细化,并附有考核标准。同时也要注重医学生能力的培养,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对检验人员知识广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应“多思多动”,主动学习检验仪器学、专业英语等相关学科知识,熟悉主要检验仪器的校准、定标、维护保养与项目开发等方法。三是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学生在医院实习时应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沟通,主动接触和了解患者,主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争取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从而有效提高医疗与检验质量,努力避免医患纠纷。四是注重毕业实习综合成绩。根据用人单位对医学检测技术的要求及岗位设置的需要,于实习结束前开展一次综合理论考试,考试成绩列入毕业实习成绩,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了解和掌握各项检测技术,在毕业后能够适应医院检验工作岗位的需要。
作者:王迪迪张鹏霞朴金花欧芹宋汉君单位: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就业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难问题愈发突出,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用“两旺两难”来描述,“两旺”是指毕业生的供应量旺盛和毕业生的需求量旺盛。“两难”是指用人单位招聘理想的毕业生难和毕业生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难。即形成了“大学生毕业找不到自己满意的的工作,企业也招聘不到适合自己的人才”的“就业鸿沟”。要跨越这条“就业鸿沟”,既要分析我国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又要分析大学生自身就业难的原因。首先,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企业究竟需要什么养的人才?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他们招聘的主要依据是看重大学生具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综合素质,而将其在校的专业和学习成绩作为辅助,注重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社团活动经验、社会实践经验及企业实习经验等社会实践活动,从中观察是否符合本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此外,企业还关注大学生是否拥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其次,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自身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就业能力低。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实践活动角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调整过高的就业期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了就业能力,从而实现了大学生就业。
二、文献综述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有停止倒退的现象,但总的来说是对自身不断完善、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作为当代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灵活性、规范性的新时期特点。国内许多学者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进行深入研究。王小云等(2005)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中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分为: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卫“三下乡”活动,环境保护活动,公益劳动,课外科技和创业活动,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挂职锻炼,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考察,社会服务等等。通过对现有的文献的梳理总结,本文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区分为校园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实践活动、社会实习兼职活动四类。
(二)就业能力的内涵
学者关于就业能力的内涵,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定论。本文总结了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Fugate(2008)从就业过程所体现的素质来理解,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职业准备期间和实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大学生首次获得就业、持续就业、从校园到企业实现角色转换和培养新的就业能力,这些能力依靠其自身拥有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经验、责任心、态度等等,以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为企业创造价值。就业能力为大学生的成功就业提供了可能性,是大学生实现就业所必须具有的能力,与大学生快速实现就业息息相关。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能够满足组织的需要,具备学习能力,并且能持续积蓄力量,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的且受到个体社会实践经历、社会环境影响的综合素质体现。此外,就业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的。
三、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越来也明显,也促使国内外不少学者将其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联系起来。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是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一种好的方式,可以增加工作机会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此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升就业能力和促进就业一种有效的方式。王莉等(2012)借助SEM结构方程和方法探讨了大学生社团经验中能力态度、组织适应、人际领导、技能学习四个方面与就业力的相关性,通过有效的参加社团活动,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领导能力和就业能力,又进一步拓宽了就业的渠道。Felicity et al(2013)研究发现护士在校期间通过参加有报酬的兼职(实习),真正的认识和了解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具有的角色认知和实践技能,对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实践水平和自信心有显著的作用。而学习到的临床经验,加速了使学生转变为真正的护理工作者的角色,提升护士人员的就业适应能力。所以说,大学生参加实习能够学到新的技能,运用和掌握这些新的技能,从而为将来自身就业增加筹码。此外,有些实习生被要求做不同的工作任务是为了学到新的不同技能,让他们知道如何同时执行多个任务,进而能从学生角色转换到工作人角色,从而提高了自身能够处理轻重缓急工作的应变能力和就业能力。可以说,社会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同时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优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本质上是在个体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作为大学生外部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深入的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提前熟悉目前的就业环境,而且有利于他们将来正式就业。综上所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创造多样化的情境,并能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一定的心得和体会,而这些心得和体会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直接影响。
四、优化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一、调整社会实践活动的设置目标,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目标设置过程中,对于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就业能力没有从多个方面来考虑,降低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水平,制定略高于大学生的现有水平且是他有能力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二、形成考评机制,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组织社会实践中建立考评标准和奖励制度,将培养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量化,从而体现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三、高校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引导,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不仅应提供多样化、丰富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应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通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避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盲目性。
五、小结与展望
本研究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来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与措施,为政府、高校、企业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本文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关系只是做了文献综述和梳理,存在的不足是,缺乏实证的分析,这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北京[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Fugate,M.A.J. Kinicki. A Dispositional Approach to Employability: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and Test of Implications for Employee Reactions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 [J].Journal of Occup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8(03).
[3]王莉,林欢欢,杜瑶.基于SEM的大学生社团经验与就业力相关性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4]Felicity H,Hugh P M,Sinead K.A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students nurse working part time as a health care assistant[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3(08).
摘 要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教学工作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体育院校教学实践体系(主要为专业教学体系),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包括学生的培养、实践分配、课程设置等。通过研究表明: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以及其它体育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为根本。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 一、体育院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基础实践教学不仅有基础理论的应用训练,也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根基。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专业技能训练、教学与训练见习、专业调研、专业指导、中期实习、毕业(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其中实验教学环节具体包括课堂实验,开放性、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设计,参与教师科研实验,心理实验等。综合实践教学包括校本课程、专业技能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其中校本课程是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拓宽知识面,扩展实践技能而专门设置的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俱乐部活动、社会实践、拓展能力、人文素质与科学研究四大部分,意在通过实践教学资源和空间的拓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
葛冰的《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到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进行,要求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措施,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条件,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以培养新型的体育应用型人才。李平的《教育实习与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中提到依据当前人才发展与培养的需要,从课时计划、教学内容和教育实习等方面着手进行一系列调整与改革,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教学技能水平,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模式。陈利和周海燕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体系重构研究》中提到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本科教育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教育环节。 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专业实践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将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真正有机联系起来,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分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课程设置、实习分配、实习时间、指导教师等。 (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开设情况研究
由表1可知,当前体育院校教育实践课的开设现状中实践课的教育见习普遍较少。在当前终身教育理念的倡导下,体育师范教育并未达到教育终身化,教育实践课缺乏整体化观念,师范教育缺乏与用人单位―中小学的整合,终身化教育更是微乎其微。 (二)实习分配
实习基地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初次应用于实践,形成教学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实习基地在教育实践课的开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当前基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为避免实习生的加人打乱他们正常的教学工作,部分学校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因此当前教学实习出现了实习学校“不欢迎”,指导教师“不愿去”,实习生“不满意”等的被动局面,从而使部分体育院校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同时由于教育实习经费的有限,并未调动起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疏于国家的统一管理,缺乏相关政策,实习基地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三)指导教师
教育实践课的指导教师一般包括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两方面的教师。师范院校选派的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既是实习学生的管理者又是他们的指导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师范院校指导教师的选派在此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四、小结
(一)课程设置与学生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联系,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以及其它体育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为根本。
(二)体育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派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具有很强责任心的优秀教师为指导教师。
(三)实习基地在教育实践课的开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调动实习基地领导及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教育与中小学双方互惠互利。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提出高校应该从就业技能指导、培养模式创新、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等各方面,努力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并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为例,详细探讨如何创新就业指导管理工作、大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具体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作为高校,应该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让学生在面对就业时能够从容应付,多就业,就好业,同时也为高校的高就业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很多高校在学生就业问题上的态度都是让学生自行就业,学校、老师不管,导致大量学生在简历、笔试、面试等阶段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错失掉很多就业机会,不但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更使他们变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淘汰。这样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_亡作就必须系统和全面,它不仅仅是就业技能方面的指导,还应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为了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四年大学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论基础知识必修阶段、工学结合专业选修阶段、综合能力整合提升阶段。从学生大三开始就在这个模式下进行一系列就业指导管理创新_I=作,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做大量能力训练,从计算机系第一届毕业生(以下简称05级学生)毕业时98.2%的就业率来看,这样的就业指导工作卓有成效,同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也非常必要。
一、培养模式创新
1、按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设置分类培养方向
长期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市场导向,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重理论,轻实践。因此,高校教育除了需要重视专业的培养外,还应根据企业岗位对人才的不同能力需求强化学生能力,设置相应培养方向。
按照“521”三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前两年半理论基础知识集中学习,完成各自专业必修课程,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进行分类培养。学生通过理论基础知识必修阶段学习后,知识基础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对知识的认识和兴趣也呈现出多样性,这促成了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多样化,如果仍然组织和实施统一的教学活动,必定会抑制学生发展。因此,计算机系按企业对IT人才的不同能力、技术需求设置了12个方向,学生到大三时重新根据本人兴趣、基础和能力自行选择其中一个方向,通过一定考核后,便进入该培养方向,学习按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所设置的相关课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与50多家IT类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关系,所设置的分类培养方向及其课程可基本满足这企、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各培养方向的课程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通过系列课程学习、实验、模拟项目,能够强化自己的能力,为接受实习单位选聘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与企业需求一致的多元化的人才,而非从一而终的同一专业的“专业”人才。
2、教师与辅导员紧密协作,全面教育、培养和指导学生
在高校,教师和辅导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还需要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紧密协作,教管齐抓。辅导员应当严格管理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除了帮助学生适应和充实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外,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价。而分类后的每个培养方向都应有相应专业的专职教师负责,学生选定某个方向后,该方向的专职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还应进行必要引导,包括为人处事、职业发展等方面,更应全面掌握本方向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专业能力,同时结合辅导员对这些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评价来推荐企业需要的人才。
3、与企业合作开展定向培养
所谓“定向培养”,就是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
“定向培养”的特点在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明确,注重实用,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修订教学计划。增加必要的实践环节,同时在教学中严把教学质量关,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计算机系先后与美国ECWise公司及美国Symbio公司建立合作教育关系,成立定向培养班,在05级学生中筛选部分优秀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定向培养班由教师和公司资深技术骨干相互配合,根据公司岗位需求给学生开课,布置任务,定期进行考核和淘汰,最终筛选出的学生可直接进入公司就业。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得到更大强化,更符合企业要求,同时,学生在被选入培养班且有优胜劣汰的压力下,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即使被公司淘汰,能力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再次被其他公司选中的可能性大增。通过定向培养,计算机系05级学生有12人与美国ECWise公司签约,有21人与美国Symbio公司签约。
“定向培养”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为高校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学生就业渠道,同时也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增添发展后劲找到良好途径。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局面。
4、重实践,全面推行工学结合实习
要让学生进入企业后即可迅速上手,必须重视实践性环节,注重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劳动法颁布后,更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因此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也更加谨慎,要求条件更高。普遍企业除了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因此,在学生大三下学期,校方就应当积极联系和走访企业,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关系。把学生积极地往各个企业推荐,让他们尽早进入工学结合实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积累至少半年的实践经验,通过实习与企业之间做到相互了解,先人为主,捷足先登。企业也可以在这个阶段花费很少的成本去指导和考察学生,了解学生各方面是否符合要求,选拔合适的人才。
以计算机系为例,到大三下学期期末总共联系50余家企业并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院就业部也先后联系400余家企业。学生陆续进入合作企业以招聘录用的方式参加实习,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自己直接联系实习单位。到大四上学期,计算机系05级全部学生顺利完成工学结合实习,完成率达到了100%。
5、加强实习管理,获得企业认可,顺利就业
工学结合实习期为半年至一年。大四上学期,用人单位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陆续启动。大四学生通过与甩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开始参加招聘进行就业。计算机系30%的学生因在企业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直接被企业留用,继续实习并签定三方聘用协议。其中包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电信、四川启明星银海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银海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鼎天软件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和单位。
在实习环节中,对学生的教育和严格管理也非常重要,少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因心态问题,遇到挫折或不如意容易心生弃念,这时候一方面需要耐心做好这部分学生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则需要严格要求他们一旦参加实习就必须努力进行。实习期间表现良好的学生即能够获得企业的认可,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顺利完成就业。
二、为学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和信息
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各方面的就业信息对学生而言都非常重要。校方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联系企业,一旦企业有招聘需求就及时通知学生,使其了解相关企业和工作岗位介绍、招聘要求、联系方式等信息,并邀请和安排企业到学校招聘学生;随时关注学校就业网和学校就业部的招聘信息,发现有合适的岗位和机会,就迅速且耐心地通知所有相关学生去应聘,争取为同学搜集并提供及时、具体、全面、准确的信息,尽量让学生不错过任何一次就业机会。
计算机系还成立了校友会,邀请优秀校友与在校大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以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校友会得到企业认可,则表示学校的培养方式得到企业认可,这样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全面、精细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1、实习就业能力训练
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商务礼仪培训、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充分运用大学专业多、学科多的优势,各专业相互帮助、相互配合针对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实习就业。计算机系从大三开始利用学校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聘请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助教为O5级同学进行语言表t达晨练、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助教为他们修改简历,在简历制作上给予指导;聘请擅长礼仪教育的老师为同学们做了关于商务礼仪讲座;邀请企业领导为同学做关于IT行业就业和面试技巧方面的讲座;组织全系教师为学生举办模拟招聘会。通过这一系列的强化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特别是在训练学生在简历制作上的改进和面试技巧上的提高,避免了因此被招聘单位否决,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2、精细化的就业指导管理工作——四个阶段针对就业能力较差的同学,仅进行统一能力训练是不够的,还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更多地帮助他们查找和分析问题,给予指导,协助他们就业。
第一阶段:充分掌握学生就业动态
从学生大四开始就对每个应届毕业生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如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创业、就业等,对于准备就业的同学,按他们的求职意向分类,如技术、技术十综合、综合等,对这些信息统计分类,并及时根据学生的最新就业情况做更新,充分掌握学生就业动态。
第二阶段:分类座谈
以计算机系为例,在企业招聘陆续开始后,根据第一阶段调查统计出约占l,3的O5级学生就业单位尚未落实。计算机系针对他们不同的求职方向分批分组开座谈会,平均每组20余人,让每一位同学都讲一讲他们找工作以来所经历招聘的情况,目前的求职意向及打算。通过座谈帮他们分析问题所在,也帮他们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所选择的方向,同时让有相同求职意向的同学组队,尤其是走技术方向的,大家互相取长补短,一起研究,共同进步,更有针对性的去找工作。通过座谈对学生重新分类,再做工作,尤其是就业能力较弱的,要个别辅导。
同时座谈会摸底后也发现在剩下1/3的这批同学中,又可以分为三个1/3。第一个1/3的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不弱,对于就业单位有自己的考虑和选择;第二个1,3的学生其实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可以在就业上得到帮助或要准备自己创业,再做点工作应该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最后剩下l,3的学生就业能力偏弱,是需要再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
第三阶段:学生投简历前先交给辅导员把关
每当有企业单位招聘前,辅导员应对有应聘意愿学生的简历先审核把关。辅导员应该最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优缺点,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寻找自身的亮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应聘企业的岗位需求修改简历,尽量符合企业招聘岗位的要求,获得面试甚至就业的机会,而不会仅仅因为简历原因就错失就业机会。
第四阶段:攻坚阶段
对于最后剩下约占10%的就业困难同学,工作需要做得更细,除了集体招聘信息外,还要到场查看学生参加应聘情况,重复通知未参加的学生,在专场招聘会中跟踪学生面试过程,帮助学生找出面试中的问题,改进面试技巧。对于招聘了学生的企业,也要跟踪签约学生情况,有问题及时出面跟公司协调,找学生谈话了解具体情况,做好学生就业稳定工作。:
四、综合能力素质提升
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企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要求日益增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直接与就业挂钩。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从建校开始,就提出一套完整的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的育人措施:三大教育——“三讲三心”明德教育、“一体两翼”知识教育和“三练三创”实践教育;四大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科研计划、助教计划和阅读经典计划等。这些措施使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耳濡目染,对他们在学会做人做事、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把教师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生产基地教学和课外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四个课堂,四个课堂相统一,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
五、小结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酒店行业迅速发展。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也相应设置了酒店管理专业。针对市场的需求,培养酒店管理方面的人才。但近年来,令人费解的现象是酒店在招收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后,人才流失非常严重。这对在高职院校开办酒店管理专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人觉得到酒店工作,高中学历甚至初中学历就够了。为此,本文首先指出了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然后从专业教学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2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定位存在着较严重问题,在观念、价值等方面与酒店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时普遍存在好高骛远的择业心态,缺乏酒店实际工作经验,缺少积累实践经验的思想准备,更不想从端盘子、倒水这样的小事做起,结果致使大量具有培养前途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流向酒店以外的企业与公司,导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在酒店就业的比重非常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对酒店业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的理解
酒店业管理人员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更应该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本没有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对就业的岗位和待遇期望值过高。当前在酒店业内,绝大部分管理人员是首先从服务员做起,积累起经验后逐级晋升为管理人员的,而这些经验往往是酒店成功经营的根本。因此,不从实践中充实自己的经验,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就难以在酒店中立足。
2.2对职业的不认同感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因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外在因素的吸引,许多人涌入酒店行业。但是随着对酒店职业特征的深入了解,加之对外国人及涉外行业神秘感的消失,酒店业从业人员曾有的职业优越感随之减弱,从而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流失。
2.3缺乏不畏困难、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由于大学生到酒店后,同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同样的工作和工资),大学生在一线操作方面与那些没受过多少教育的熟练工相比,其技能略逊一筹,造成大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使自己失去继续工作的信心。
2.4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眼高手低、脱离实际等现象一些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不愿意多花时间在专业技能操作课上下工夫,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2.5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意愿的改变,导致流失严重
由于中国现行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仍以分数为基础,学生对大学专业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缺乏对酒店业的正确认识。当大学生对酒店工作有一定了解后,产生了专业与意愿的背离,从而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流失。
3解决办法及教改模式
3.1在学校学习期间,始终要加强对酒店管理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
要教育他们应该树立从基层做起的思想,要认识到进入酒店工作后,不首先从服务员做起,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基层工作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学生应该克服怕苦心理,要有耐性,避免产生急于升迁的焦躁情绪,树立从零开始的理念,培养从大处着眼、小事入手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求职心态。
3.2校企合作落到实处,使学生的专业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实践教学及其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不仅是职业教育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黄冈职院已经建立了不少的校企合作单位,但由于学校、学生与企业的目标无法统一,导致学生的实践效果并不是很好。为此,应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改进校企合作方式,提高学生能力提升。一方面在校外酒店顶岗实习上,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与酒店的相互协调和深度合作,要坚持互利原则,既要照顾企业的实际又要遵循学校技术人才培养规律,真正使酒店顶岗实习成为学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延续,使学生专业知识获得进一步的拓宽,专业技能获得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则在于旅游高职院校传统的校内实训与实践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要与时俱进,跟上社会人才培养的步伐。
3.3加强酒店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力度
随着酒店员工的岗位提升和酒店行业不断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酒店的发展越来越没有明显的国界,国际型酒店日趋增加,加之在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入住的国际旅客也日益增加,因此,只能应用简单的英语日常交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酒店行业的发展和酒店员工的职业发展。因此,酒店专业英语也就无疑成了我们酒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设置内容。酒店英语的特色在于:以酒店环境为语言教学情境,以酒店中高层管理工作环节为教学项目,以具体的事务处理为任务,采用情景化、项目化、任务化、实用化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酒店英语对于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用英语处理繁杂事务的方法和技能。
3.4运用情境任务教学法强化学生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内容可分为创设情境、分配角色、现场表演。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书本的内容特色规划课程,划为数个教学主题,确定每个主题的目的,每个主题安排一到两个情境,重点培养学生各种相应的能力。老师要为情境创办准备材料,解释角色、背景并分配角色,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2)课前准备。教师通过描述所创设情境过程来展开某个主题下的情境角色扮演课,应让学生课前研究角色和情境,以完全融于所扮演的角色中,从而引导整个过程朝既定的方向前进,以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 实践教学;社会实践;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6-0101-03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及原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点是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代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着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的倾向,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社会,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方方面面的得失。主要表现:(1)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重视个人价值与利益实现,轻视集体与社会价值利益。(2)在个人理想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轻理想追求,重物质实惠,个人成才意识具有较强的功利性。比如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首先看工资待遇高低,再看地理位置好坏 (偏爱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还要看单位知名度和岗位好坏,较少考虑自己能力胜任情况和特长发挥,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3)由于大学生个人意识增强,以个人意识取代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对国家责任、社会责任持“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态度。
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的原因是深层次、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家庭教育来说,当代大学生作为95后一代,基本上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明确而强烈的责任意识,而且这种责任意识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渐强化,但是这种责任意识并没有随着进入大学而得到深化和扩展,并转化为社会责任意识,没有实现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第二,从社会教育来说,社会和时展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一方面,社会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但在同时它又使大学生产生利己主义、个人本位和金钱万能等思想,特别是在今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一些错误的价值观、责任观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行其道,腐蚀着人的思想,误导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
第三,从学校教育来说,高校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上做了不少工作,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上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思想意识不到位、导向有偏差以及教育方法简单等等。
二、社会实践是培养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基本途径
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履行社会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它的本质特征告V我们,其获得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能培养和深化对个人社会责任的认识。通过服务和贡献社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可以从中体验到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崇高感,从而更加坚定履行社会责任意志,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社会实践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提供了有效渠道。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就需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科技文艺卫生三下乡、社会调查研究、岗前实习实训等,这些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理论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社会实践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提供了不竭动力。通过社会实践,一方面,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社会服务,创造出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总结和反思,可以习得新知识,提高了自己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能力,加深了对国家、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亲身获得了履行社会责任带给自己的崇高感和愉悦感,从而更加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
第三,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改造,更快地实现社会化。大学生社会责任增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能使学生在更加准确地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一方面,大学生希望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贡献社会,服务社会;但在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理想、知识储备与能力储备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差距,在实践中通过磨练提高,取长补短,大学生可以更快地缩小这些差距,更好地实现自我的社会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今学校和老师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越来越灵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总体来讲挺高,而且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认知也较为全面。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因为社会实践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学校或者老师的教学安排就能解决好所有的问题,而且有些社会实践本身也缺乏系统设计与研究,所以存在着社会实践走走过场的情况,学生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没有明确的角色,没有合适的任务,从而产生无责任的体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再就是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实质认识不够清晰、全面,对社会责任重视不够。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依次为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岗前预演、勤工助学和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所占比重最低,只有20%。很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是为了服务社会,有的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图个新鲜”、“觉得好玩”,有的甚至是“大家参加也跟着凑数”。
三、充分挖掘和实现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中的价值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越来越重要,其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学校和教师应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充分挖掘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中的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其重点有三:
第一,做好社会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将社会实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做到系统设计,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有针对性的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之中。具体要求是实践教学目标明确,选择载体可靠,学生责任清晰,实践过程可控。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担当合适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务,承担明确的责任。比如在顶岗实习中,学生的身份不再是学生,而是企业或者公司员工,他必须具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他必须对他的岗位、工作和产品负责,他必须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等等。要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既能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又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第二,创新载体,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领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三下乡、进社区、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顶岗实习(实践)、认知实习(实践)等等。要保证社会实践的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和应景之作,关键是实践载体的选择。载体选择的第一原则是就近原则,比如社区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时空限制相对较少,体验性和学习性也很强,涵盖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社区帮扶、社区文化、医疗、卫生、科技、法律等方方面面,可以结合社区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系统性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巩固和提高,所以社区志愿服务是高校应当高度重视的领域。
第三,加强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社会实践固然有利于学生积累经验,增长技能,但服务社会理念更要贯穿始终。有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大多是慈善公益行为,是爱心奉献,理应得到社会赞许和褒扬。这实际上是学生对自我公民角色和责任认知不清导致的片面看法,它与当代大学生公民主体性教育和社会责任意识弱化有关。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履行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奉献个人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最终实现的是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这是一种双赢的公共利益,它从来不是大学生单方面的奉献与付出,所以社会实践在本质上又是在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小结
马卡连柯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关乎学生自身成长成才,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在心灵深处蕴含着较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心,社实践就是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一把钥匙。大学生本身也对社会实践具有很高的参与积极性,所以只要高校和老师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科学设计,认真组织,不断丰富其内涵,挖掘其社会责任价值,就能够使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平台。
酒店专业学生应届毕业以后转行的人数逐渐增多,换句话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对酒店行业而言,流失率非常高,这一现象在高职高专院校也逐渐普遍,不得不引人深思。
一、酒店专业大学生毕业即转行的原因分析
笔者根据多年的高校从业经验,分别从从学校、家庭、行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一)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对职业的忠诚度欠缺
酒店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基本上只接受过一次完整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就是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学生对酒店行业形成的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会让刚入学的学生对酒店行业有一定的憧憬,形成短期的职业印象冲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缺乏不断的意识强化,起初对行业的美好印象会逐渐淡化,导致学生可能还在学校期间,已经不想从事该行业了,加上实习期繁重的任务,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更让很多学生不堪重负,于是,学生毕业便转行了,更谈不上对职业的忠诚。
(二)受学生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对酒店行业的偏见影响,导致学生对职业的热爱不够
酒店行业属于典型的服务性企业,使得在物质资料非常丰富,精神生活也很幸福的环境下长大的学生从思想上便产生抵触,而家长由于对酒店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也对该行业有着很深的成见,不愿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大学毕业后还受苦受累,更有甚者,认为孩子从事酒店行业做服务员很丢脸,种种不正确的认识导致的偏见,无疑会对酒店专业的学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对未来从事的职业不热爱。
(三)酒店行业对学生实习期关心不够,不负责任,导致学生对行业失去信心
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期间,可能还对行业抱有幻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一旦进入酒店进行实习期间,很多学生的美梦便被现实摧毁了,这和酒店企业本身是分不开的。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于是很多企业便将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他们的付出和报酬不成正比,酒店华丽的外表,豪华的装饰和简陋、拥挤的员工宿舍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很多学生产生了强烈了心理落差,而酒店方却忽视了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另外,有的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一直被安排在客房部,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导致了学生对酒店行业彻底失去信心。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学生未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酒店专业毕业后的学生之所以会大量流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前途很迷茫,在他们眼中只看到基层工作的辛苦,毕竟酒店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基层员工,而且进入酒店基层工作岗位的门槛非常低,这让经过了几年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们心理极度不平衡,产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错误观念,短期的艰苦磨练让他们忽略了酒店提供的长远的发展平台,未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因而也就在短短的实习期后知难而退。
二、解决毕业即转行的对策
为了让酒店行业有更多的人才储备,也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高校的资源,更为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美好的未来,笔者主要从高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能尽量减少学生毕业即转行的数量,已达到减少酒店业的人才流失的目标。
(一)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接受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酒店专业尤其需要,并且应该长久地持续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第一,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也会很深刻,能让新生对酒店行业有一定的认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专业课教师持续不断地教育。大学期间,跟学生接触机会最多的是专业课教师,他们的思想、态度、理念会对学生产生持续的影响。因此,作为专业课任课教师,无论是上课还是业余时间,跟学生接触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鼓励学生热爱本专业,培养他们对职业的忠诚。第三,辅导员老师的关心。实习期间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是辅导员老师,而实习期也是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学生会因为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烦恼而对酒店行业失去信心,因此,作为辅导员老师,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动态,适时地给予学生安慰和鼓励。 另外,辅导员还应该和家长保持联系,就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心,慢慢解除家长对酒店行业的偏见。相信通过辅导员和家长双方的努力,一定能让学生度过难关,以积极、良好的态度来面对工作。
(二)慎重选择实习酒店
不少学校在选择实习酒店时比较草率,没有对实习酒店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考察,这反映出学校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作为学校,不仅要在前期选择实习酒店时认真考察,而且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一定要与实习酒店保持信息的沟通,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利益。第一,学校应意识到,目前酒店业的需求很旺盛,而学生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学校应掌握主动权,主动筛选适合的酒店,包括酒店的星级、酒店的管理,酒店所提供的岗位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实习的要求。第二,学校在联系实习酒店时,应就酒店所需要提供的培训等提出合理的要求,毕竟学生是去酒店学习的,当然,酒店要以盈利为前提,所以,学校和酒店应该找到利益均衡点,在不影响酒店运营管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针对性培训,使得学生在实习期间有很大收获。第三,学校须就学生实习岗位等关键问题认真和酒店沟通,坚决避免让一个学生始终待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岗位实习,尤其是客房部,这样很容易让这部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丧失信心。第四,在学生实习期间,不仅需要学校的关怀,更需要酒店方给予他们的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解决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生活中的不愉快。酒店方应定期召集实习学生进行开会、总结以及经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酒店的温暖,从而帮助他们更快的成长。
总之,选择好了实习酒店,就为学生在酒店业的发展开启了一扇成功的门。
(三)培养“明星学生”
不少知名院校之所以声名远播,可能归功于某些优秀的教师,也可能因为他们培养出了不少成功的学生,这些学生便是我们所谓的“明星学生“,这样的”明星学生“不仅是酒店的骄傲、更是母校的骄傲。培养“明星学生”有诸多好处。
第一,“明星学生”是酒店的招牌。洲际酒店便有一个鲜活的例子,他们制作了一个宣传片,主要用作校园招聘宣传,这个宣传片的主人翁便是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短短一年的实习期过后,她已经发展成为洲际酒店的客户关系经理,通过这个宣传片,不仅向大家展示了洲际酒店的魅力,而且也展示了酒店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在酒店获得很好的发展平台。第二,“明星学生”是学校的广告。学校需要“明星学生”来提高其在同行中的知名度,以此来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学校可以将一些优秀毕业生的工作经历制作成DV,挂在学校相关的网页上,让学生和家长方便浏览。专业课教师可以对发展势头比较好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机会,以便能够成为将来的“明星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激励。为了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为之努力拼搏。
三、小结
职业计划书范文一在人生的路途上大学就是一个转折点,只要把握好了人生的船舵,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人生之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想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一个好的人生的职业规划计划书是不可缺少的,有了好的职业规划计划书我们就能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发向上,有目标,就有动力;下面来谈谈我的职业规划书。
自我盘点
一、个人兴趣爱好
业余爱好:文学类书籍,喜欢看电影、听音乐,打羽毛球、长跑;喜欢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战争与和平》;喜欢的歌曲:《爱拼才会赢》、《义勇军进行曲》;心中的偶像:比尔盖茨、刘谦。
二、个人优缺点
1、本人做事情很有恒心,凡事都要做到最好;在心中早就有了理想,有了理想必定有了追求的方向;对事业热情很高,责任心强,做事很有原则,处事沉稳,考虑问题全面周到;面对问题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对朋友忠实厚道,能跟人相处得很好;唯一不足的就是有点内向,交际能力不强,不善于表达,这也是致命的一点。
2、解决自我盘点中的缺点: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内向并非全是缺点,它使我少一分张扬,多一点内敛,但最好相应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积极参加各种场合各项有益的活动,使自己多一分自信、激扬,少一分沉默、怯场。
三、个人对所学专业的看法
本人是学初等教育英语专业的,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对本专业的学习态度很端正,
职业环境分析
根据我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来能确定好自己今后所要走的路,什么时候开展规划计划书、怎样发展自己的规划书,评估环境因素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不能脱离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面就来分析下我周围的环境因素。
一、家庭环境
本人家里的经济状况很是一般,并不富裕,并且经济状况也是不稳定,对于我这个专的费用来说还刚刚好能支撑得起,生活过得一般,
二、学校环境
本人上的学校费用不多,生活学习的环境还算好,学习的氛围还算行,教学的设备还是比较齐全的,对于学习英语课来说,上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偶尔看看英文版的电影,教学师资力量还算强。
三、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对于大学来讲已经是普及全国了,并且也将近饱和状态了,因此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对大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因此想要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学更多的知识。
四、职业环境
对于我们英语专业的人来讲,形势虽然还是可以的,但是挑战不断,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对于物质的需求已经满足了,因此对子女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这个行业的前景的十分可观了;其次,英语教育在农村的发展空间也是巨大的,它不仅仅适合小学儿童,同样也适合青少年、中年、老年等等,因此发展空间巨大;再次,商业界的各行业也要依赖于英语知识,这样一来英语专业的就面向了多元化、多途径的发展方向。
结论
1、 目标
估摸自己的实力,量力而为地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和个人强项来做,努力成为一位教育领域的优秀人才。
2、 路径
自己先在学校学尽可能多的学习知识,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
职业规划方案
一、短期计划
首先,在校期间,英语至少要过四级,普通话要拿二甲、计算机要过一级,所有的证件拿到,最重要的目的是拿教师资格证书,有可能的话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最好拿个英语六级。
其次,能很好的运用知识,通过见习、实习来培养教学能力,多参加学校的活动。
再次,暑假期间,可以当家教进行实习,这样也可以多接累经验。
最后,如果在毕业时成绩优秀的话,就打算考研。
二、长期计划
在学业结束后,去外面找跟专业相关的工作,首先从小学教师做起,积累经验,借用学校这个很好的平台来寻求更适合自己的职位,逐步来实现我的目标计划:先当小学教师,再当中学教师,一层一层往上爬。
未来人生职业规划:放眼未来找准位置
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本人特对未来五至十年作初步规划如下:
a)、20xx-20xx2年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具体规划见后)。
b)、20xx2-20xx年,熟悉适应期:利用3-4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和锻炼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找到热情积极的工作状态,结交工作岗位上的好朋友,拓宽人际交往面。 要完成的主要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毕业前提升自身学历层次,毕业后立即找工作,如果没有合适的就考虑考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硕士,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计算机一级、二级过关,英语四、六级过关、还有尽全力考取英语口语资格证书、普通话过级、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意志人格的进一步配培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加强沟通,虚心求教,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对身边复杂的社会以及人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遇到什么困难总会有解决的办法,敢于坚持自我但要学会先听取别人意见。能够坚持正义,坚持自己的原则,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社交活动如聚会,还有必要的健身运动,如散步、打羽毛球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参加回报社会的慈善活动,如积极参加救助贫困人群的捐助活动,献血活动等等。
c)、20xx-2059年:找到了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位置,在自己的热爱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兢兢业业地尽忠职守于自己的岗位,拥有很多莫逆之交,怀有感恩社会的情感去回报祖国人民的厚爱,拥有能和我顺境时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并且逆境时相濡以沫的知心爱人,可爱健康充满活力的孩子,一样生活美满的亲人朋友。
结束语
我的整个职业规划计划书固然完美,但更主要的是看重自己的具体实践和最后的成效。无论事情,如果只说不做的话,到头来都会是空忙一场。什么都没得到。但是,现实生活是变化多样的,谁也料不到半路会有什么绊脚石,自己拟定的规划书必须要因时因地因事而变,不能顽固不化,也不能要求非常完美,并且要求头脑清醒。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目标,印着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抱负;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抱着成功的收获。
人生道路上,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十足的勇气,只有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拼搏、奋斗。那么,目标就离你不远。当你成功时,你会会心的一笑。再回想下一路的走来,一路的困难都踩在自己的脚下,很有成就感。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职业计划书范文二目录
总论(引言)
第一章 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
4.职业价值观
5.胜任能力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2.学校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第三章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的确定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第四章 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2.评估的时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结束语
正文
总论(引言)
第一章 认识自我
结合相关的人才测评报告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
在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三项是 型(分)、 型(分)和 型(分)。我的具体情况是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能够干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 能力得分较高(分), 能力得分较低(分)。我的具体情况是
4.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前三项是 取向(分)、 取向(分)和 取向(分)。我的具体情况是
5.胜任能力优劣势是什么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参考人才素质测评报告建议,我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以及对本人的影响
2.学校环境分析
如学校特色、专业学习、实践经验等
3.社会环境分析
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竞争对手等
4.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
(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职业分析
(如 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发展前景)
(3)企业分析
(如 单位类型、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发展阶段、产品服务、员工素质、工作氛围等)
(4)地域分析
(如 工作城市的发展前景、文化特点、气候水土、人际关系等,人城匹配分析)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第三章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的确定
综合第一部分(自我分析)及第二部分(职业生涯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得出本人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 弱势因素(W)
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因素(O) 威胁因素(T)
分析
结论:职业目标将来从事( 行业的) 职业
职业发展策略进入 类型的组织(到 地区发展)
职业发展路径走专家路线(管理路线等)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把职业目标分成三个规划期,即: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并对各个规划期及其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
职业生涯规划总表
计划名称 时间跨度 总目标 分目标 计划内容 策略和措施 备注
短期计划(大学计划) 20xx年20 年 如大学毕业时要达到 如:大一要达到大二要达到或在方面要达到 如专业学习、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提升、职业实践计划等 如大一以适应大学生活为主,大二以专业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为主,或为了实现 目标我要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点
中期计划(毕业后五年的计划) 20年20年计划 如毕业后第五年时要达到如毕业后第一年要第二年要或在方面要达到 如职场适应、三脉积累(知脉、人脉、金脉)、岗位转换及升迁等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点
长期计划(毕业后十年或以上计划) 20年20年计划 如退休时要达到 如毕业十年要达到二十年要达到 如事业发展,工作、生活关系,健康,心灵成长,子女教育,慈善等 方向性规划
第四章 评估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1.评估的内容
(1)职业目标评估。(是否需要重新选择职业?)假如一直那么我将
(2)职业路径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发展方向?)当出现的时候,我就
(3)实施策略评估。(是否需要改变行动策略?)如果我就
(4)其他因素评估。(身体、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机遇、意外情况的及时评估。)
2.评估的时间
在一般情况下,我定期(半年或一年)评估规划;
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就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117—03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大学毕业生逐渐成为就业市场中新增劳动力的主力军,人才与岗位的供需出现较大的差距,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如何,他们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其是否能顺利就业以及就业的质量,同时也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创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高校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就业市场的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尤其是加强实践教学,这是培养合格的、满足社会的需求人才关键。
一、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
实践教学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现场,根据实验、设计和生产任务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做结合,以学生自我学习和操作为主,从而获得研发知识和技能、提高结合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的内涵包括“硬实践”,还包括“软实践”,即理论知识的运用、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实践经验的积累等实践教学活动,软实践更为侧重学生“思维”的训练,侧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在校学习,是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获得技能,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独特的和显著的功能,如综合分析能力、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1 学校实践教学的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原则。学校提出实践教学总体要求和目标,同时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
2 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内外基地同时建设原则。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在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内外实施两个部分,应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引进校外优秀资源,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 实践教学的实用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教学的实施应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充分考虑专业的特色,与专业发展相结合,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实践教学校院(系)相结合,以学校指导、院(系)为主的原则。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统筹,各学院(系)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对各专业学生给予专业化或者个性化的教学,落实实践教学的工作任务。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 实践教学体系组成。实践教学的因素包括学校(专门机构)、教师、学生、实验室(教学基地),同时也包括相关教学文件和制度。
2 实践教学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及其运作。学校成立专门机构如实践教学部,可挂靠在学校的教务处。负责制定文件和制度组织实践教学并对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对学生进行考核检查和对教师的教学检查来评估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通过教师实施实践教学加强学生掌握知识和提升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直接受益,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其进行监控和反馈,了解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保证质量和效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修正。学校专门机构和教师积极帮助毕业生(校友)就业和创业,从他们那得到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改进和完善学校实践教学。在整个运作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学院(系)的作用,因为专业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各院(系)。
3 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学评估与监控。评估与监控是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并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更有利于发挥好的方面,促进实践教学的良性发展。
评估与监控主要采取的措施:一是对学生的考核;二是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如听课和开展教学竞赛等;三是开展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和学生参加产、学、研项目的情况;四是学生参加校外各级机构举办的技能竞赛及取得的成绩;五是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情况;六是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发展的情况等。
三、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实践、就业能力
以广东海洋大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例,促进实践教学的实施和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就业和创业能力。
(一)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应根据不同专业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与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内容和形式,如广东海洋大学应结合学校的海洋特色、专业特色、就业方向和就业、创业的要求,组织教师编写实践教学的指导书。编写大纲与指导书时要考虑到应与专业实验、论文设计的指导书有所区别。因为专业实验、论文设计的指导书包含在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培养中,如果学校认为这一部分内容应该列人实践教学的范畴,那么,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实验和论文设计等方面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二是与实践应用密切相关的,包括职业规划和创业方面的内容。在编写时应与学校“三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结合,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和聘请校外相关专业人士合作编写。
明确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制定大纲和指导书就有据可依,教学工作就能有序、有目的地进行,这有利于监控和评估,同时也有利于及时修正。
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必须有载体,因此,学校充分发挥学院的积极性,利用校内资源和尽可能与校外不同类型的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充分用好的社会实践、创业基地和省就业实习基地政策,学校大力挖掘资源,发挥校友和社会贤达的作用,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单独或与社会单位联合设立科研课题的形式进行专项研究,结合在实施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开展科研,以实际工作推动科研,以科研推进实际工作,相互促进。
(二)形成制度,成立专门机构,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
教学制度是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实践教学是社会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并不是突发之想、一时之意,更不能走过场,因此必须制定实践教学的制度,促进实践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过程中获得益处,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成立实践教学的专门机构,可以设(挂靠)在教务处,同时组成专家组(库)。专门机构主要负责指导、管理、协调、监控和评估等工作,包括基地建设的协助、指导工作。在教务处的统筹下,与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共同参与,指导和帮助学院、学院团委实施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工作开展得好不好,效果如何?这就需要监控、评估和指引,学校专门机构和学院(系)采取定期的形式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引,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并通过评估的结果进行反馈,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实践教学。
(三)鼓励大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学校在现有的条件下,争取建设新的实验室,同时开放实验室,让更多的学生能通过做实验来提高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工作的引导,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成果孵化基地合作,促进学生的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参与或独力承担科研课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
(四)培养和引进实践教学师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从事课堂理论教学兼顾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经验不足,且与社会联系相对较少,参加相关的学习、培训与交流也不多,掌握的资源信息也少。针对这一状况,建议学校采取措施,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积极引进或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实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同时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弥补实践教学师资的不足。鼓励校内教师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创新教学的形式和手段,走出课室,走向社会,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
(五)建设校园文化第二课堂
学校的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同时也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主要方式和重要平台。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也是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检验教学效果的方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诚信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找到各自的角色,得到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的锻炼。校园文化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学生通过主持、参与等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六)建设第三课堂,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第三课堂是指到校外开展的教学、实习、实践活动,是与在校园内开展的第二课堂相对而言的,两者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其主要的区别是活动的地点,也就是说在校内或在校外。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与社会实际工作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当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往往是有“工作经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展实践教学,建设第三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七)加强就业指导
在国家和省的就业指导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就业、创业的指导列入实践教学体系,组织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针对各学院专业学生撰写教案,收集就业与创业相关案例,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学研讨会,交流经验,丰富内容,提升技能,资源共享。
提高就业、创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实现与其他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加强与校友联系,请他们和成功人士回校开设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创业的形势以及就业、创业的需求和面临的困难,传授经验。
加强对就业、创业指导师资的培训。选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同时构建平台,加强校内教师的交流和学习。聘请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作为校内教师的重要补充,丰富学生的就业、创业、实习的资源。
(八)加强就业实践
学校充分利用学生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将毕业生课程实习、见习和毕业生实习等列人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按照准员工的标准和要求完成见习和实习的任务,为就业创造条件。
学校积极与大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在二年级开始选拔有志到该企业就业的学生作为一个教学班,争取企业在专业技术、奖助金、实践实习等方面的支持,学生毕业后到该企业就业。
学校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就业市场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走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情况,加强对毕业生的联系和帮助。广东海洋大学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西部就业市场的各项工作,提高影响力和吸引力。
完善职业规划大赛和创业大赛的机制,充分发挥两项比赛的作用。这两项比赛作为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落实规划的有效措施,让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做到有目标、有行动、有成效。这对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勤工助学开展创业实践。学校积极挖掘校内外的资源,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创业机会。
[关键词]高校毕业论文设计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雷芳(1979-),女,江西临川人,东华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财务管理;邱卫林(1979-),男,江西上饶人,东华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江西抚州34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省级教育规划课题项目“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比对研究”(项目编号:10YB272)和2010年校教改项目“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G002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24-02
本科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课,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学生毕业与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在本科院校已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1.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从事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薄弱。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的毕业论文均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且与毕业实习结合在一起。从教学计划的执行来说,这种安排无可厚非,并且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实践单位联系起来进行撰写,避免写一些纯理论的文章。比如某高校经济管理学校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要联系具体的单位,不能写纯理论的文章,否则给予不通过,直接进入二辩。可是由于一些专业的特殊性(如会计专业),如果学生实习不可避免会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一般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这就带来了高校安排学生实习的难度。所以,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采取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方式,从而使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实践锻炼。
2.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检查流于形式。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都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确了毕业论文的地位与作用、毕业论文撰写的态度和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和答辩工作时间、毕业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的结构与行文等相关制度。但当学生的就业和毕业产生矛盾的时候,学校在对论文要求的执行过程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没有严格执行。这样一个状况,助长了师生轻视毕业论文的风气,严重影响到了论文写作质量。同时高校就业率是评价高校质量的一个标准,学校的就业率往往和其招生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给高校创造了许多向社会展示和与社会接轨的机会。在目前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情况下,就业工作给毕业论文环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各高校中不存在毕业论文设计不通过的现象。比如,学校规定在第八学期开学初,学院就要进行毕业论文前期检查,对学生选题、指导教师的安排、任务书的下达以及学生开题报告等情况进行自查,并报教务部门审查。而教务部门对各学院上报的前期检查,只是收全而已,对检查所写的内容关注得不多。
3.毕业论文指导不到位。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去调动,指导教师肩负学生思想工作和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的双重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指导教师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当前本科院校本科论文指导不到位的问题突出。一是部分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不够。有些教师认为,本科生不是研究生,本科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学生感受过了就行,不必有太高的质量。也有些教师认为,本科生的就业形势这么严峻,让他们安下心来写论文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在帮助学生选择和确定课题过程中,没有引导和启发学生明确论文的目的,没有指导好,也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做好文献综述工作。在论文指导中,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没有进行严格的审阅,没有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对论文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坚持让学生全部改正后再进行定稿,论文的质量也就不能保证。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些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上不愿付出更多的辛劳,现在评价大学教师的标准是科研成果,教师对教学的不重视就显得更为普遍。二是指导教师短缺,所带学生过多。高校近几年连续扩招,学生人数大增,但教师数量的增加没能跟上学生数量增长的速度,生师比过高,致使每个指导教师所带的学生人数增加。以江西某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和老师来作一个比较分析:目前该学校的经济管理学院会计教研室的老师一共有8人,而该校应届会计学本科专业平均每年共有120名学生,参与论文指导的共有10名教师,每个教师平均要承担12个学生的论文指导工作,在这10名教师中,有6名老师指导的学生数超过12人。这与江西省教育厅2004年5月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 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所指出“每位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本科学校原则上不超过8人,高职高专学校原则上不超过10人”的文件精神不符。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一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指导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影响了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
4.论文的写作时间仓促。根据高校教学计划的安排,本科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一般是十周左右(含毕业实习时间),表现在工作安排上,学校规定在第七学期末完成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的选定工作,但由于学生在第七学期末就已经开始为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奔波,各学院往往在第八学期开学后才能确定该项工作,而学生则是开始论文写作时才了解其任务和内容。比如江西某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完成了第七学期的教学计划后,就可以离开学校找工作、实习等,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己是五一节后,而学校规定论文答辩必须在6月中旬前后结束,学生实际写作时间还不到6周,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明显不足。为此,我对江西部分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当问及“为确保论文的质量,你认为论文的撰写时间应为多少周为宜?”他们的回答情况如下,76%的学生认为,为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须在10周以上;47%的学生认为,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应在11周以上;32%的学生认为,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应在12周以上,其中有1名学生认为,为确保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应在15周左右。所以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对策
1.提高学生认识,科学合理安排论文时间。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在毕业前必须完成的能反映其综合学习成果的学术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组织过程的重要阶段,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成果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对学生进行业务能力评价的最主要内容。撰写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规定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是对本科生学业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本科生在学校期间,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获得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最后一次重要的训练。这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和保证合格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高校应该科学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论文答辩的时间,更好地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2.强化论文过程各环节的管理。一是加强选题审题管理,要明确论文题目必须紧密结合本专业培养方向,学生应该选择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论文题目进行研究和写作,一般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实习单位情况和本人的兴趣进行选题。一般高校都是采取由各个学院自己组织指导教师提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查并公布课题名称,组织学生选题。二是学校应加强对毕业生写作过程的检查监督,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展情况的检查,一般每周至少一次,对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在进展情况记录表中,应如实记录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或指导教师的检查内容和结果,杜绝空洞的现象发生。并且要有中期小结记录表,定期对前一阶段完成工作做个总结,指导教师进行监督,并写出建议。三是在指导资质方面,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指导教师应由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或具有工程实践和教学经验的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助教、研究生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只能作为助手,协助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四是在过程控制方面,指导老师要承担起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各个环节中应承担的责任,在论文设计的全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指定时间和地点,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检查并向学生提出书面指导意见,重点可以放在思路、方法及资料查找上给学生多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对比和解决问题,平时应该定期与学生联系,采取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并予以指导。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指导老师的监督检查力度,设立毕业论文设计专项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尽可能的是那些在专业方面经验丰富的独立的第三方,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理性地看待题目审查、初期检查、中期检查、答辩检查等各环节。比如学校教务处会同督导组随机抽查各学院对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上报。
3.建立起“3.8.2.1”毕业论文教学新模式。高校可以启动“3.8.2.1”毕业论文教学新模式,具体就是通过理论支撑,联系实践,并且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有阶段性、分步骤训练特点的毕业论文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分为四个模块:写作基础模块、专业训练模块、模拟写作模块、写作检验模块。模式中“写作基础模块”的“3”是指开设“大学语文”“论文写作及学术规范”“经济文献检索”三门课程,开设这三门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以后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其中“大学语文”一般是安排在第一学期,“论文写作及学术规范”安排在第二学期,“经济文献检索”安排在第三学期。在课程上这样安排是为了保证时间上的连贯性,同时也体现了大学与高中知识的延续性。模式中“专业训练模块”的“8”是指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各个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有关主干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论文训练,通过对课程论文写作的不断训练为以后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课程论文的写作形式多样,如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学习小结、案例分析等形式。模式中“模拟写作模块”的“2”是指开展论文专题讲座和进行学年论文写作训练,时间一般可安排在第七个学期完成。模式中“写作检验模块”的“1”是指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全过程。在操作上可以尽可能围绕学年论文确定的题目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使研究内容不断充实和升华。
[参考文献]
[1]高艳阳,郭艳丽.强化质量监控提高本科设计(论文)质量[J].中北大学学报,2006(2).
[2]李永胜,刘胜洪.提高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4).
[3]孙万欣.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统计与咨询,2009(6).
关键词:辅导员;就业观念转变;就业帮扶
1.案例简介、分析与处理
1.1案例简介
2008级中医学专业黄某,在大学第五年期间曾赴多场现场招聘会,但直到2013年5月份还没落实就业工作单位。该同学实习期满一年后返校,向我反映其就业困难的就业境况,并寻求就业帮助。
1.2案例分析
1.2.1了解学生就业困难的具体境况
辅导员经过详细的了解,黄某未能够与单位签约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医学类单位招聘对专业有明确的要求。黄某为中医学专业,在招聘现场与招聘单位交流中了解各医院对中医学专业需求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导致就业面窄。二是市级以上的中医院对中医学专业学历要求在硕士研究生以上(包括硕士研究生)。根据相关部门研究表明医学本科专业考研深造率与其他专业相比是最高的。黄某自己定位是进市级以上的医院。三是黄某倾向与家庭较近的地方。家里托关系找就业单位,但直到将毕业仍然未见确定签约的答复。四是在考研与工作之间摇摆不定。自己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考研还是工作,二选一还是兼得之,没有明确的考虑。
1.2.2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树立自信,提高抗压能力
黄某家庭经济困难,主要经济来源仅靠父母务农的收入,而且家中仍有姊妹上学。所以辅导员积极鼓励他申请国家助学金,同时推荐他进行勤工捡学,这样能缓解一时的经济压力。同时辅导员也嘱咐黄某所在班级的班干多关心他,在他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辅导员会以作为朋友的方式多予以鼓励和安慰。例如黄某在班级上竞选班干时连续3次失败,辅导员当时鼓励他不断改进以取得班级同学们的认同。经过努力在大学三年级时,他以高票获选班级学习委员。担任学习委员期间得到同学们的拥护和好评;其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性格也开朗了。这些针对性的培养,使黄某树立自信,从最开始与人交谈,时不时地不自觉地抓头,到现在逐步改变这不良习惯。现在他不自觉地抓头的习惯了,能够大方的自然地交谈。正是有了平时的积累,黄某有了良好的抗压能力,面临多次求职失败,仍能保持乐观自信的姿态。这给他就业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促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就业帮扶
1.2.1正确引导学生就业观念
虽然目前医学学生考研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这个须要因人而异。对于黄某的家庭经济情况,我建议他先就业,家庭经济条件改善后再可以考虑考研。
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大学生很必要。目前国家正在进行着一场重大改革,医疗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一名医学学生应该抓住其中的发展机遇,敢于在基层努力工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切实掌握专业本领,并取得职业医师资格。这样以后你可以对工作环境、条件进一步选择。例如可以选择就业以后,再创造条件考研进一步深造。
1.2.2提供多种招聘就业信息,培训就业技巧。
作为辅导员,关心学生的就业。一如既往的继续在QQ上及时转发就业办的有关黄某专业的招聘信息;推荐参加2013年广西全区特困毕业生就业培训班,深入学习面试技巧,参加现场面试;针对他的情况,重点宣讲“三支一扶”的政策。
1.2.3 实现就业帮扶
通过进行充分沟通,对比得失并根据实际情况后黄某选择了生源地的“三支一扶”。目前报名并已参加笔试、面试,有很大的可能通过“三支一扶”实现就业。
2.案例总结
2.1把握政策、正确引导学生就业
促进学生就业既要发挥学生自身优势,也要有国家、社会、学校、学校老师的帮助。学生不能顺利就业有很多影响因素。作为辅导员应着重引导学生的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供建议和帮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不一定能有效、及时、全面地掌握各种就业信息。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投入更多的关注。在本案例中高校辅导员在学生走向就业的路上以实际行动的人文关怀、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引导、促进了学生就业。且能很好的像学生解读国家推广的就业政策,详细地向毕业生推荐三支一扶的政策。
2.2发挥辅导员对学生就业的帮助,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
大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不意味着是相距千里的或者严肃的师生关系;相反,它可以是近在咫尺的亲密的朋友关系。这样的关系使学生在大学中遇到各种问题后,能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并采取有效方法解决各种问题。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有一下几点建议:一是建立交流平台。鼓励学生跟辅导员进行交流。如建立QQ群、移动飞信等便于信息和交流,了解学生动态。二是发挥班干协调作用。民主选举、换届班委,让选出来的班干体现大多数同学的意愿。这样选出来的班干能够更好协调同学关系,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