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3-08-10 17:24: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第1篇

一、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变革

在农业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非常缓慢,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揭开了工业经济的序幕。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实现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产生的以核能、激光、计算机、电子与信息等技术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知识经济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以制造工具为主的机器大工业成为社会化生产的主体,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导向工业为主导的转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实现了对社会生产力系统的科学化改造,使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完成了生产力由“硬”到“软”的过渡,从而使知识经济成为了一种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

如果说农业经济是以原生性资源(土地)为基础,经济发展取决于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工业经济是以再生性资源(制造品)为基础,劳动力、商品和资本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那么,知识经济则是以智力资源(知识、人才)为基础,以知识的创新和投入为主体,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科技创新和创新性知识的广泛应用。

二、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经济就是以科学知识为资源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中介,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是知识、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即以智能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力系统。因此,科学技术是支撑知识经济的基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科学技术导致了高技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中叶,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技术群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导致了以信息生产和服务为核心的一系列高技术产业开始出现。它们的兴起,使产业结构的链条得以向前延伸,拓宽了经济发展的领域与空间。

2.高技术产业和新兴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以科技密集度大、创新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市场竞争中独领,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这使新兴产业和应用新技术的产品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3.科学技术导致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当代社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表现为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并在全部产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4.科学技术导致了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成本降低、性能改善,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新品种不断涌现。

三、知识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智能化。它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升级换代,即由普通机器时代向智能机器时代的跃升。而促成这一质的变革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生产力系统的全面改造。

知识经济之所以有别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就是因为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并且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1.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通过知识、智力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因此,在知识经济中对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有就比工业经济中占有稀缺自然资源――土地和石油等更为重要。今天经常为人们所提到的则是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他的成功主要靠的是无形的资源和财富――知识。

2.现代科学技术对知识信息来说具有核心地位。发达国家高科技的产值、出口额的增长速度都大大高于其他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作为首要依托的经济,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处于核心地位、实质上也就是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经济。

四、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工业经济时代,机器、设备和原料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虽然使有些问题得到缓解,但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生态环境还在恶化,资源枯竭势头没有得到抑制,发展中国家在重复发达国家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等。

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即有实物资源,也包括知识和信息资源。知识和信息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资源、甚至是主体资源。

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第2篇

关键词:艺术;技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13-02

一、科学技术与艺术

由于科学技术影响艺术的举例较多,因此阐述科学技术影响艺术的分类意义更大,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科学技术新理论――随着发掘的恣意影响

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或者新发掘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艺术家的感性和理性。当然,这影响通过艺术家的作品直接显现,成为艺术的新门类以及新思想的原动力。

第二:根据科学技术的别意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艺术家的变化。例如:随着工业革命的手工工艺退化;几个世纪以来,绘画一直追求从二维画布到三维立体,但随着相机技术的发展,直接或者间接减弱了事实主义绘画技法的地位。

第三:根据科学技术的新工具的出现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家提供新衍生、工具和材料,艺术家可以扩展艺术表现领域,进一步出现新技法和新模式,例如录像艺术、电脑艺术、图形艺术等科技艺术。

二、机械艺术的诞生

新追求不断刺激形式和内容变化的20世纪,前卫派艺术――阐述艺术、现代文化和文明发达时,常常出现的词汇。如今在技术性的与思维性的,精神性的与艺术性的,技术审美与艺术审美,机械技术与造型艺术等方面都能体现出艺术和技术在交互关系。所谓《机械艺术》,出于机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主张造型美的艺术,20世纪初,通过意大利的未来派包豪斯,还有俄罗斯艺术前卫派革命,正式启动。1934年,以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机械艺术》展为契机,被认可为美术的一个门类。所谓《机械》原本与审美表现完全无关地设计和生产,但从19世纪末开始,随着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关注独自的审美性,机械审美掀起了近代造型艺术世界的新风暴。尤其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等赞美机械,非常关注其活力、秩序、合理、功能、形态。并且未来派安里科・普兰波利尼发表了《机械与美学对于艺术的机械性反思》。他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当时造型艺术家的多种视觉和机械的象征性质,并在产业圈里的机械美学的必要性。这篇文章中最后主张了如下内容:

1.机械是象征守护宇宙的活力,表现人类的创造性的、本质性的特征,提示了现代美学的新发展;

2.机械的美学美德,其动态的形而上学的意义和原理成了现代造型艺术改革的灵感起源;

3.对于机械和机械因素的表现欲望,并不是其外观的唯实之构成机械因素的形态再现,而是机械在唯实方面表现的机械性造型与连贯性;

4.引进机械的艺术方式的变化是从相互关联的诸多因素来构成的机械开始;

5.机械陪伴人类的心里节律以及内心的精神和呼吸。这与造型艺术创新密切相连的。

三、科学技术对于多种艺术门类的影响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理论成果;儒家

中图分类号:N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136-0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经历了从起步――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其中科学技术的理论思想是如何体现的,其对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等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从实践意义看,将中国传统的理论思想精髓灌输于科技发展中,使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趋于繁荣。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理论思想作出肯定,传统科学思想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得以世代传承。

一、儒家思想

根据对中国古代的医学的分析来看,汉代的董仲舒学说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黄帝内经》中包含了儒学的“天人合一”观念......直至目前,我国医学也保持着传统的理论思想,即阴阳、五行、气、灸等等。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的理论思想体现了儒学,我们从以下角度分析。

1.促进作用

(1)儒家思想讲求“仁”、“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去做有益于群体的事情,这就激发人们通过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来创造便利的条件从而达到此目标。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的医学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儒学的发展使非常多的仁人志士走上了医学的道路,比如李时珍,因为科举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开始学习医学,并专攻医学。[6]受儒学的影响,大批的人们开始钻研医学,广泛吸收天文学、地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学说精髓来丰富拓展医学。

(2)注重实用性是儒学的另一个特点,孔子曾经多次提出,要学以致用,用之于实际,观察其实效。比如,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学科的天文学、数学、农学和医学,无一不体现了对实用性的重视。天文学与群众的日常生产活动有些密切的联系,数学则追求实用的计算技术,农学离不开农业的生产实践,医学要通过医生与病患的沟通中得到发展。

(3)孔子所提倡的对教育的重视在推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开创的私学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从城市中心到乡村都能体会到教育事业的繁荣。儒家学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开化,给予了人们进行科学技术创造的理论条件,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出了大批科技精英,使一系列的科技研究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2.阻碍作用

作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理论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的儒家学说在推动其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对其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1)儒家学说中的“重理性”思想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理论思想中得以体现。儒家学说中的“理性”指一切遵循本源,不能违反原则,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这便使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轻逻辑,便理性。纵观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大部分都是理性的产物。比如,讲究“阴阳”的医学便只能意会,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医学巨著的内容大多都是经验多得,体系非常杂乱,缺少逻辑分析。[6]在后期科学技术堕落的探究原因中,“重理性”便成为了导致其结果的原因之一。

(2)缺少批判精神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虽然尊经崇古的思想使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消极作用也不容小觑,科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科学理论的不断突破和进步,而一昧地讲究尊重古书会局限人们的思维,使人们缺少对理论的批判,从而阻碍了其持续地发展。

二、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的科技思想是道家科技思想的重要M成部分,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深远,道家学说对天地运行规律的探讨以及对医药学的贡献等等在古代科学技术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在这里对其进行简析。

(1)道家学说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进行了自己的探索,比如,在《淮南子・天文训》中,道家学说对风雨雷电等自然天气的变动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表达了对其规律性的认识。在《庄子天运》中,道家学说对宏观的万物运行进行了哲学思考等等。这些古代科学技术理论成果的出现无一不在向我们阐述着,到家学说在改变人们固有的对天命论的认识,从天地的运行中主动找寻规律,这对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道家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向人们的生老病死提出挑战。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历代君王对炼丹术如痴如醉,而炼丹术则体现了道家学说对化学的研究。比如在《周易叁同契》一书中,记录了详细的制炼丹药的理论和方法,道士葛洪说明了“铅”的可逆等等[3]。这些理论在现代都可以被证实并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出来,当时道家学说对于化学反应的分解和化合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3]这无疑推动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3)道家学说将人看做由形气神三部分构成的系统,由此基础上发展了医药学,被后世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对此学说十分推崇,他在道家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写出了许多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重要的著作,比如《保生铭》、《存神炼气铭》等等。可以说,道家学说奠定了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基础。[3]

结语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体现的理论思想与当时我国奉行推崇的各家学派密切相关,通过本文的分析,汲取了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理论思想对其进行解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这些理论思想的影响,而该理论思想对古代科技的影响有利有弊,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冷静地分析。在当今的科技发展中,根据经验,吸取教训,扬长避短,继续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运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及其特征[J].历史教学问题,2002,06:22-28.

[2] 刘旭.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伦理思想[D].大连理工大学,2004.

[3] 周银华.中国古代道家科学技术思想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4] 童恒萍.墨家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6.

第4篇

[关键词]和谐科技观 规定性

一、和谐科技观的提出

和谐科技观是生态的、社会的和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其基本内涵是: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在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要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以建立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为目标,追求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以人为出发点,从人的本质、人性出发,与人性的发展、人的存在相适应,强调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为人类的幸福服务。

二、和谐科技观提出的背景

(一)全球背景

1.生态失衡。生态失衡是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表现,是人类所采取的一味索取、盲目征服与急功近利造成的。

2.社会危机。社会危机是人与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经济危机(经济发展失衡的危机、经济增长的危机、经济秩序和结构的危机等);政治危机(民主危机、权力危机、信任危机等);文化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危机等)。

3.人的危机。人的危机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人性的异化、人自由的丧失。

(二)国内背景

1.人与自然关系失衡

我国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资源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造成了资源短缺,社会发展的资源压力加大的后果。此外,环境的污染、破坏带来了生态的恶化和失衡。

2.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由于我们重增长,轻发展,造成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不仅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悖,而且经济发展本身也受到了严重制约,造成消费增长不力,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局面。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日益拉大,这种差距尽管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有其必然性,但如不及时解决就容易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3.人的全面发展缺乏活力

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凸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激发人的潜能,满足人的物质、精神需求,丰富和提高人的才能。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才能逐步迈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进程。

三、和谐科技观的规定性

(一)和谐科技观是生态科技观

和谐科技观把自然的生态价值考虑在内,认识到生态价值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绝对性的。它正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充分考虑到科技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一切科学技术活动都要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的稳定与和谐。

和谐科技观的生态原则要求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把从世界整体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中,把生态学观点和生态学思维运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发展以综合性为特征的科学技术,例如创造生态工艺,开发生态技术,建设生态化的产业,不断开发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绿色科技,在生产领域,实施清洁生产,在消费领域,大力推广绿色消费,改变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实现科技发展和科技应用的生态化,最终解决困扰我们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科学技术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满足人类的需要,提高人类的福利,而且在于增进整个系统的协调和平衡。

(二)和谐科技观是人本科技观

和谐科技观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最高价值目标。强调人在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和地位,注重人性、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挥,并为人的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科技进步、经济增长是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世界只能是人的生活世界,科学技术的终极关怀只能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果科学技术背离这一终极目标,其发展就有可能会演变成人类的灾难。

和谐科技观的人本原则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性和人的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服务而不被科技控制。首先,科技的发展必须与优化人的生存环境联系起来。其次,在从事科技活动时,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能,经济上的合理,同时,还必须兼顾到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否有利。再次,科技的运用还要顾及到人的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传统。

(三)和谐科技观是社会科技观

和谐科技观的提出在于正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力图理顺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趋于和谐。

和谐科技观要求建立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态,通过科学技术活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使科学技术的成果能惠及到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通过科学技术活动促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的进步。

和谐科技观的社会原则追求的是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衡量一项科技是否是进步的,不应该根据某种单一的指标,而应根据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一系列综合指标,依据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当代科技发展不应追求局部的、暂时的效益,而应追求整体的、长远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志斌、刘志峰,《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王忠学、秦书生、陈凡、徐强,《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纵横》,2003

[3]陈劲,《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分析》,《科学学研究》,1999

[4]魏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支持系统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

[5]UNEP IE PAC.Cleaner Production World Wide.UN Publication,1993

第5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生态伦理学;道德

1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

1.1 科学技术及其发展

1.1.1 科学与技术的含义

人类在创造科学之初,把它看成知识的同义语。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关于科学的定义。总体上将科学概括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知识倾向,一个维度是活动倾向。然而在当今时代,人们已将两者联系起来。即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与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事业。

技术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及方法。技术具有两个属性。第一个属性是它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知识、经验和技术同一定物质手段相结合的系统体现。第二个属性是它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并且渗透于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实际上不过是技术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

1.1.2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就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可以说我国的科学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16世纪中期以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的科技舞台处于中心的位置。经过漫长的发展到了中国近代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遇到了阻碍。随着各大产业的发展,国民经济也迅速提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1.2 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生态问题

科学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得到了富足。与此同时,人们也对科学技术产生了十分强烈的依赖性,科学技术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及生态环境。

1.2.1 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变得浑浊,人类在饮用此类水后,会引发各种疾病。

1.2.2 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使人体吸入的有害物质增多,会引发各种疾病,人类的健康状况下降。除此之外,还会导致资源枯竭、酸雨形成、生物的种类逐渐减少,臭氧层破坏等。

2 生态伦理的探究

2.1 生态伦理及其基本内容

生态伦理是在人类的生存面临危机、人们对这种危机进行反思,进而批判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伦理把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人类与社会的关系上,生态伦理是社会的一部分,并且与他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的。在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上,生态伦理强调要适度消费,注重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机的统一起来,而生态伦理是把自然、社会与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相互依赖的。

2.2 生态伦理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及意义

摆脱旧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生态伦理作为生态文明的价值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2.2.1 生态伦理指引着文明的前进方向。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总是以一定的伦理价值观为其前提。工业文明的发展,一些弊端也随之而来,生态伦理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没有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伦理思考,生态文明便无从谈起。

2.2.2 生态伦理有利于人们生态责任意识的形成。传统的伦理忽视了人类对于自然的伦理关怀,也忽视了对社会以及对于后一代的责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要注重后代人发展的需要,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共处。

3 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生态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体现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新兴的产业层出不穷,满足了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因此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生态伦理问题的原因至关重要。

3.1 科学技术的过度应用

3.1.1 科学技术在工业上的过度应用

首先,一些工业应用科学技术实现高效率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盲目追求速度与效率,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利益的最大化。其次,这些工业排放的废弃物,特别是放射性沉降物和致癌物质对空气、水和土地造成污染,使人类处于亚健康状态。最后,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下降,过度砍伐森林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动植物的灭绝则会造成生态失衡,给人类造成重大的损失。

3.1.2 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过度应用

农业生产越来越趋向机械化。科学技术使大规模机械化耕种变为可能。因此,人们将大片森林砍伐,将林地变成耕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大量动植物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导致了生态失衡,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2 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3.2.1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物质生活富足。当物质文化不能满足需求时,人类应用科学技术过度开采,无限制的向自然索取,而不懂得尊重自然、合理开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3.2.2 人类对科学技术进行操控,作为控制自然的工具。在意识上,人类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宰、是自然的主人,而自然则应该受制于人类。

4 针对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4.1 增强生态伦理意识

4.1.1 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加强生态伦理的道德教育,从而增强道德意识,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虽然我国的生态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公民的意识也有所提高。

4.1.2 处理好生产力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经济的发展是我们从事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处理好生产力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2 在各行各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4.2.1 退耕还林、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改善其生态环境,还能使西部地区改善贫困的状况。

4.2.2 禁止围湖造田,保护湿地

湿地是处于水陆过渡地带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主要包括水域、沼泽及周围的植被等。湿地可以控制大气污染,调节气候,还可以抵御洪水,维护生态的平衡。

5 总结

科学技术与生态伦理是相互作用的。当科学技术被合理应用到各个领域,可以促进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生态平衡,反过来生态的平衡也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柳兰芳.当代生态文明视阈下的科技伦理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施工型;企业;应用与管理

1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运用中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运用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不容置疑的进入了我国施工型企业的各个领域,并在我国施工型企业的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样就标志着我国的企业管理开始渐渐地向现代化与信息化迈进,计算机科学技术成为了施工型企业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型施工企业正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严峻考验,如何使企业扩大自己的市场提高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实现施工性企业的电子化与信息化,创建一个集成的系统平台,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施工型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1.2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大部分施工型企业都配备了计算机设备,然而由于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不够彻底和完善,没有能够充分的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本身应该具备的作用和功能,一些企业管理者以及计算机设备的控制人员,对计算机在施工型企业中的应用了解与认知还不够深刻,鉴于此,本文就对计算机在企业各个方面中的应用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2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中各项应用的分析

2.1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能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变得更加系统化,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的技术含量。这是由于使用计算机的会让施工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变得更加快速准确。在适应计算机在施工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获得了信息后,还要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统一处理以及认真分析,使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恰恰能够使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环节变得更加简单和统一,从而防止以往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现象发生。计算机科学技术主要在施工型企业财务管理的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普遍应用,大大加快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企业如果要在当今长远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一定要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不进行断的创新企业现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以及市场行情的认真分析和处理,不断完善施工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要与企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人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用于报表处理、对员工基本信息的查询以及对员工的整体分析等工作。在新型的施工型企业中,所管理的内容非常多,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在企业的管理过程的所有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就是人。人在企业管理的时,扮演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种角色,处在双重的地位上。这也就是说,在对施工型企业管理进行管理时,人事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要想做好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则人事管理的现代化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要想使人事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要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现在的人事管理工作,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保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单单依靠靠传统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已经不能达到现代企业人事管理的要求。计算机作为一种工作效率极高的对信息以及数据进行处理系统,已经成为人事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其中的原因的是,计算机能增加信息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并且有较高的准确率,在企业进行人事管理的过程中处理的信息量也比较大。因此,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大量应用到施工型企业人事管理中,使企业人事管理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2.3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施工型企业的固定资产服务于企业所建造的成品,不是一次性就能消耗完的资本。施工型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施工型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是非常艰巨的工作,尤其是在大中型的施工型企业中,施工型企业的企业特点决定了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的复杂性。在传统的施工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弊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在施工性企业中的应用就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运用计算机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施工型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有许多的环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根据施工型企业的特点以及需求,进行选择或是自主研发适合该企业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这是在施工型企业固定财务管理中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先决条件。其次,要根据施工型企业现在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可用的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内。第三,要根据企业实际的状况,运用所选择或者是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要对施工型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初始化的设置。当固定资产的初始化设置完成以后,就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企业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变动以及部门转移等日常的操作处理。在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注意安全工作,对企业固定资产及时进行数据备份,以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的应用效果

3.1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一线的应用效果

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使用更加有利于施工前的资料准备以及报验审批,使之更为简便的进行,而且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使用积极响应了国家无纸办公的号召这样可以免去许多不必要的打印,减少了纸张的使用和其它耗材。同时,也就减少了对数木的砍伐,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性企业中的到应用后,通信网络的成功使用可以将文件、资料几秒钟送到各单位,而且免去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可以节俭用纸费、打印费、人工费等。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运用既可以建设节约型企业,树立对外形象,又可以彰显企业对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建设责任型企业的需要,企业运用计算机在施工过程中宣传报道,这样就能增加企业的知名度。计算机科学技术还可以很好的记录和整理施工中的过程资料,建立一个信息反馈平台、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

3.2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的整体应用效果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的应用是企业基础数据管理流程变得流畅,实现了企业财务部门和项目经理部之间财务信息的共享,使项目成的本核算制成为现实。企业中各项数据的处理也变得更加的快速和准确,数据的准确率都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企业数据的流动顺畅,施工性企业的各个部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获得该部门或者是其他部门提供的数据,为企业高效准确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的依据。

4 小 结

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施工型企业的发展。使施工型企业的企业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大为改观。企业如果要取得更好的发展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就一定要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广泛利用计算机科学来技术来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样企业管理水平将会达到一个新的。

参考文献

[1]杨焕春,施晓秋.现代企业e-HRM与ERP系统集成和其业务流程设计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1).

第7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应用;伦理

一、科学技术的应用

20世纪以来,以现代科技革命为基础而实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改革及转换构成了当代人类特殊的生存现状,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1]。比如:生物技术的发展延长了人类的寿命,更加深了对生命奥秘的认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则使人类的研究与实践迈向了太空,开始探索在其他星球生存的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时间和空间。并且,随着遗传工程学的发展,人们消除了不同物种之间杂交的障碍,培育出了种植成本低、对环境破坏小又能抵抗病虫害的高产作物,解决了世界性的粮食问题,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高科技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生活,科学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的应用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产生的结果往往不全按照最初所设想的路线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就产生了不同观点的争论,其中争吵最为激烈的要数科技应用中的伦理问题了。

二、科学技术应用中伦理问题的突现

任何事情都像硬币一样拥有正反两个方面,我们看到了它带给人们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和引起的前所未有的恐慌和不安。对网络技术依赖程度的加深,使得作为个体解放工具而出现的网络正逐渐沦为束缚个体自由的新型工具;在充满仇恨和敌视的社会里,人类最伟大的技术发明成果之一的飞机成了威力巨大的炸弹;克隆人技术将打破人类原有的繁衍的方式,用一个人的体细胞克隆出的人与体细胞提供者之间的人伦关系很难界定,现有正常的人伦关系就会被变形和扭曲,其后果将令人难以想象和接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2000 年8 月5 日同志在会见杨振宁、李政道等六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时精辟地指出:“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同志的这个论断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3]。因此,伴随着伟大科技成就的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悄然来临,这就使得科学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科技应用上负效应的产生原因

科技应用之所以会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出现违背其本身宗旨、损害人类健康、破坏自然环境本性的局限性或者说是负效应,其原因大体有五个方面:

1、科学技术认识上的局限性

人类认识事物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受到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人对自然界对社会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尤其近代以来,自然科学把自然界的整体分成了一个个部分、一个个方面分门别类地去研究,过分的把目光集中在事物的细部,只见局部的事实和规律,而忽略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使人类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自然界的规律。

2、科技知识应用范围上的失当

科学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某一条件某一范围下是正确的,但在更广大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中则有可能是片面的、局部的和错误的。人们以这种在某一条件某一范围内是正确的,但在更广大的时空范围中是错误的或不全面的认识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就可能潜伏着某种巨大的的危险。

3、科技应用价值选择时的迷误

科学技术产品在设计、制造和应用过程中,都是与人类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时不受人类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能有纯粹的、孤立于人类价值之外的创造物。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念,往往使人类容易看到眼前的价值,而难以充分觉察和预料长远价值利益,这就违背了人类道德意志。

虽然高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人类重大问题,但高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经营者往往并不是为了优先解决人类重大问题,而首先是为了满足本身的利益,这就扭曲了科学技术研究造福人类的根本目的[4]。可见,真正纠结不清的是科技伦理实践中传统的价值观念模式与充满利益考量的复杂伦理现实之间的冲突。

4、科学技术负效应的直接原因是人的道德观念的问题

科学技术之所以会与伦理产生负面影响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将科学技术成果不恰当地运用到人类社会,不恰当运用到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现代著名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说过:“科学是不会有罪过的,有罪过的只是那些滥用科学成就的人”[5]。也就是说,科学技术与道德的矛盾实际上是运用科学技术成果的人自身的伦理精神问题。

四、解决科技伦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1)我们需加强科技法和相关政策的强制保障,使科学技术行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也像其他行为一样受到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规范的约束;(2)科技人员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他具有科技行为选择的自由,因此,他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严肃的社会责任,并由国家法律强制要求其执行;(3)对有利于国家建设、发展的科学研究给予高度的奖励,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科学研究给予严厉的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决不妥协。将科学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提升到法律层面,更好的保障了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了社会秩序的井然。

五、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呼唤伦理精神,因此,我们要借助法律的强制力,既要保证科学技术应用开发活动始终沿着造福于人类的正确方向前进,又要保持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和谐,确保科学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王治东.发展中的科技伦理问题[J].创新科技,2008.3

[2]肖耀根.现代科技发展视野下的科技伦理问题探析[J].理论月刊,2008.3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17.

第8篇

【关键词】美国科技发展;科学;技术;哲学

长久以来技术被视为应用科学的观点影响颇深。但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技术先于科学;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技术是人类在世的方式。如就生存论的维度来看,技术比科学更具有本质的意蕴。对于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讨论因而显得很有意义。美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有目共睹,其发展历程为人类认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因此,本文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重新解读。

一、南北战争之前:科学被认知在于其技术维度

美国起初是西欧的外地的前哨,它是一个与欧洲民族文化有着历史联系的国家。美国的科学也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科学先驱者们,“在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影响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帮助下” [1],在发展科学、了解北美新大陆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发展殖民地的工农业生产方面进行了工作。

独立战争之前的美国,以纯粹增长知识为目的的科学研究的人很少,人们热衷于技术革新和实用知识的积累;独立战争之后,由于长期的积累和欧洲科学的带动,美国科学的发展加快。在美国科学发展的早期,科学家的工作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追求实用的环境中,利用他们的研究来说明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争取慈善家、公众和政府的资助;二是为促进科学专业化,确立独立的职业地位,把科学研究与实用研究及工匠传统的创新工作区分开,把他们的工作和业余科学爱好者的工作区分开。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之下,科学通过对实用技术的推动展示其自身的价值。如富兰克林创立的美国哲学会,它是殖民地上的第一个重要的科学组织,其宗旨是“促进新世界中‘有用知识’的兴趣与传播”。[2]

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有了一批较为专业的科学家,他们科学专业化的意识增强,开始强调对纯科学知识的追求,并把自己的工作称为“科学”或“理论科学”,以与“实用科学”相区分。这种信念恰是“应用科学”技术观的基础。

二、从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纯科学地位的确立与科学的独立性增强

在此期间,一方面,战争对技术提出了诉求,科学对技术发展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在欧洲文化的影响下,科学不再依赖技术,而是依靠自身的魅力展示其独立性,特别是德国科学文化的输入使得科学在美国茁壮发展。这表现为:

南北战争处在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的交接点上,大炮、烈性火药、电报、气球、火车、装甲车、铁甲舰都在这场战争中使用。北方在工业与科学上的优势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南北战争解放了美国的生产力并促进了美国科技的发展。美国通过立法决定由政府拨地在各州建立州立大学,促进有关农业和机械工程技术的高等教育,并决定成立农业部及其相关机构。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大批从德国留学归来的科技人员开始倡导“纯科学信念”,提倡为追求科学知识而自由探索的信念。他们大力呼吁发展美国的纯科学事业,变革的浪潮迅速席卷了全美高等教育界,这些改革直接促进了美国纯科学的发展,也促成了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变化,最终使得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成了社会普遍承认的“学者”职业。机构方面的变革也更进一步支持了把大学作为纯科学家的工作中心的观点,以及纯科学就是出于促进对大自然的理解所获知识的增长的纯洁动机的观念。[3]

到了十九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在一些重要工业领域,技术进步越来越明显地依靠科学进步。因为科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发明家和工程师的工作来体现,科学家们也不用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他们的目的是使科学专业化,使科学研究活动本身脱离实用目的的束缚与控制。因而他们培育了一种强势话语,即纯科学是一切技术发明与革新的唯一而可靠的源泉,并坚决主张把纯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分离开来。正是在“纯科学被视为技术发明与革新的唯一而可靠的源泉,技术是科学的直接应用”这种观念的促使下,形成了把技术解释为应用科学的观点。

三、从一战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基于大科学来看技术

这一时期,科学彰显着无上荣耀和威望,而技术的发展则被笼罩在“大科学”之下。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们关于科学的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家们为美国赢得战争胜利作了巨大贡献,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声望。一战后,美国的生产、工业研究和政府研究都有巨大的发展,基金会和私人研究所也有巨大增长。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建立了科学研究发展局,负责协调和组织全国的军事研究。它通过拨款并与有关单位签订合同,把大学、工业企业以及其他机构中的研究力量组织起来,协同工作,美国科学研究的几条战线开始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两次大战使美国政府取得了领导并协调全国科学技术力量为国家需要服务的经验,使得美国政府取代工业资本家,成为美国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者,美国科学进入了“大科学”时代。[4]

“大科学”的特征可以从美国的工业研究中窥探一二。早在一战期间,德国切断了对美国的战略物资供应,美国开始关注本国工业研究的能力,很多原来在纯学术机构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大学生涌入工业研究领域,以帮助工业研制战备物资。

为争取社会声望和独立的职业地位,工业研究者在工业中大力倡导纯科学研究,抹杀“工业研究”与“纯科学”界限,以增加纯科学家对工业研究的认同。他们用“基础科学”这个概念代替“纯科学”从而使一部分工业研究获得了与“纯科学”同等的“基础”地位,成功地将限制在学术机构的纯科学扩展为包括工业研究的“纯”科学。“纯科学”与“应用科学”变成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这样的表述。另一方面,通过证明工业研究是一种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与“纯科学”没有区别的原创研究,工业研究者们改变了人们对“应用研究”的看法,使人们认识到“纯科学”理论并不能直接应用、直接产生技术革新,在这二者之间还存在过渡阶段。科学对技术的“应用”这一观点被工业研究者悄然地修改着。[5]

工程研究也大致经历了上述同样的过程。工程研究者们首先要为他们作为“学者”的地位努力辩护,之后工程研究作为一种原创性研究才获得普遍承认。

四、七十年代之后:技术与科学的交融与会聚

在美国科技发展获得世界瞩目的同时,肇始于 19 世纪后期德国的技术哲学,20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勃兴,并与80年代末趋于成熟。近几十年,美国技术哲学研究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技术哲学家及其优秀的学术专著。关于技术的哲学思想的产生,一方面显示了技术的强劲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对科技的发展产生影响,产生了新的科学技术观。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于1985年提出了“2061”计划,该计划所包含的观点被认为是,现今科学界关于科学、数学和技术素养的观点所能达到的最接近正确的表述。[6]在关于科学与技术关系的问题上,它认为“技术依靠科学又促进科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使用知识的积累,了解事物如何发展的原理对技术的发展同样重要。科学常常可以为我们提出新的事物特性,导致新技术的出现。另一面,技术不仅为科学提供工具,推动各个方面的科学研究,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和提供方向。最后,技术变得越复杂,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以至于不可能将技术和科学截然分开。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深度交汇,从技术自身发展的维度来看,表现为“会聚技术”,即NBIC。该技术由美国于2001年首次提出,分别指纳米科技、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 。该技术凸显了统一在纳米尺度上的科学技术整体发展观:如果认知科学家能够想到它,纳米科学家就能够制造它,生物科学家就能够使用它,信息科学家就能够监控它。[7]

technicalscience(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技术化科学)等词的兴起也反映了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紧密关联,凸显了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复杂性与某种同质。在实践中,技术科学早先被用来指代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处于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中介层次。技术哲学则赋予了它另一层的含义,科学必然是技术科学,当代科学是物质化的、技术化的;同时大部分当代技术也是技术化的科学,技术必须应用精确的自然科学。这也带来了“基于异质性的技术化科学实践的科学-技术观:一方面强调技术与科学在知识与人工物的建构中整合为同一过程;另一方面坚持物质论立场—— ‘科学与技术通过物质性的行动与力量的相互转换而运作起来,科学表象是物质性操控的结果’”。[8]科学和技术都已是哲学的研究对象,类似哲学观的形成正是对这一交融和汇聚的认知和反思。

五、小结

当今人们对美国的科学政策和科技发展有着强烈的兴趣,然而不了解美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根源就不可能全面地说明美国科学的政策和发展。时至今日,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不仅这段历史很重要,对其解读的方式也很重要。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晰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通过对美国科技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有着自身发展的逻辑,美国因其与欧洲的文化渊源和特殊的历史境况产生了“大科学”,然而随着技术哲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技术与科学相互依赖和促进的当下,技术自身的逻辑终将显现,未来将是技术与科学交融与汇聚的舞台。

参考文献:

[1][4]范岱年. 美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鸟瞰[J]. 自然辩证法通,1980,(05):39, 43-45.

[2]卡罗尔·卡尔金斯主编.程毓征等译.美国科学技术史话[M].北京:人民出本社社,1984:190.

[3][5]陈红兵,于丹,陈玉林. 技术作为“应用科学”之观念的历史溯源以美国为例[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36,237.

[6]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22.

[7]四大技术会聚世界将会怎样——NBIC会聚技术将实现21世纪科学技术新的复兴[J]. 世界科学,2004,(05):8.

[8]段伟文.对技术化科学的哲学思考[J].《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77页.

第9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 汽车 伦理问题

一、伦理问题的概述

伦理问题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从理论上来说主要分三大部分:一是该领域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二是该领域得到的现象;三是该领域具体的伦理问题。人们常见的伦理问题有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安乐死的伦理问题、转基因技术的伦理问题、心理学的伦理问题、新闻职业的伦理问题等,这都是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二、汽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 汽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汽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汽车的产量,同时也提高了汽车的性价比。第二,汽车技术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第二产业的汽车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的生产与销售提高了国民生产总值,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第三,汽车技术是潜在的军事力量。国与国的竞争包括很多领域,特别是在军事上的力量对比。军事力量的强大对每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着自己国家的安稳与发展。

三、汽车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一)汽车在生产和行驶过程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气候环境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

汽车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排出一些废弃物,由于企业的过分追求利益而不去净化污染物,这些废弃物大多数会流入附近的河流或是进入土壤中,从而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生产的灰尘也会排入进大气中,造成大气的污染,这些都会影响气候,破坏自然环境。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产生的汽笛声会造成噪音污染,排出的尾气不仅污染空气,也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排出的尾气包含各种温室气体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这些气体有能力阻止阳光,从地球表面反射。这种太阳能被困在地球的大气层,使温度的变化。

(二)汽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会引起能源的消耗

汽车技术应用于汽车生产的过程中,大量汽车生产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而汽车在行驶中更会大量的消耗石油和柴油。中国是个大国,现在资源紧缺,因此,汽车造成的能源消耗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三)汽车技术的应用对交通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汽车技术的发展与改进,从而使汽车的生产量在逐年的增加。城市的发展在不断地加快,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汽车的出行量也在增多,这必将造成交通的拥挤。交通的拥挤会浪费人们出行的时间,降低办事效率。

四、解决汽车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的途径

(一)技术上改善汽车的功能及构造

第一,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新技术。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新技术包括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可变气门控制技术。第二,新能源与绿色汽车。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利用该电能作为驱动能源的车辆。这样的汽车既做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又降低了能源的消耗。第三,采用智能技术和采用安全电子技术

(二)政府方面应采取相应措施

汽车技术的发展与汽车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政府的监督与管理,现在很多企业无视政府的制度,胡乱进行大批量的汽车,给社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损害。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体系,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的惩处。

(三)提供条件,支持新型汽车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技术的改进都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政府应重视汽车技术的改善,这不仅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人们安全的重视。首先应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其次应该培养技术人员,这样才能调动促进汽车行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每位公民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

企业汽车技术的改进,政府的监管与大力支持都为汽车技术应用引发的伦理问题做出了努力,那么作为公民的我们更应该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1.遵守交通规则,按规则行驶。2.监督企业生产,及时检举。3.购买新型汽车,珍惜资源。4.保护环境等等。

参考文献:

[1]徐少锦.科技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田晋跃.现代汽车新技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第10篇

论文摘要:科学技术在促进、推动人类进化、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精神,特别是生物性特征异化与退化的现象。人类进化、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但同时人类也必须自觉、积极抵御这种异化与退化,以维护人类物种的进化与均衡发展。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人类进化、发展物质建设的过程,是人类有效抵御生物性异化与退化的手段,是“人的自然化”的文化机制。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作用 

 

从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进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人类进化的深入、拓展。在近代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人类用新石器代替旧石器、用铜器代替石器、用铁器代替铜器、用水车帮助灌溉、用纺车帮助织布,每一次科学技术进步都印证着人类社会了解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动实践能力之间的关联显得尤为突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用机械能(蒸汽、石油、电和原子的能源)替代生命能(动物和人的能源)以来,科学技术就一路高唱凯歌,拓展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空间。射电望远镜、雷达、卫星及电子显微镜等观测工具的发明与利用,使人的视力不仅能穿越银河系,望向宏远的外太空,而且还能深入到微观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宇宙飞船和深海潜艇使人类的活动空间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高速发达的交通和便捷的现代通信,使人类不再惧怕长途跋涉的舟车劳顿,能够轻松地越出地区、越出国界,在世界各地穿梭往来;克隆技术的发明、无性生殖技术的兴起和干细胞技术的突破,使器官的培植和生命的复制易如反掌。累累的科技硕果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没有哪一样东西能够逃脱成为科学技术对象的命运。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作用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造生活中原有的一切,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一切。在科学技术的佐助下,人类中心主义的骄傲心态逐渐膨胀,欣欣然以为自己就是地球的主人、宇宙的主人,甚至对曾经依赖和恐惧了几千年的大自然无所顾忌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科学技术似乎已真的使人类变成了宇宙真正的王者。 

然而,在浩瀚宇宙中,人类真的能凭借科学技术而达到“舍我其谁”的境界吗?看看人们越来越麻木的表情,越来越颓废的情感,越来越丧失的肌体机能;看看那些越来越古怪的病症;看看周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就知道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其《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指出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由人创造又独立于人,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把人类推向了情感和肌体机能崩溃的边缘和家园毁灭的悬崖。 

 

二、科学主义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异化作用 

 

所谓异化,就是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了外在的异己力量。换句话来说,就是某种事物不幸沦为自己的对立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了自然、改造了自然,获取能量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这个过程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人类生存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环境的扭曲,人类自身精神、肉体的病态等。异化在自然、社会与人生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要克服异化,超越异化,真正做到“人不为物所役”,在现代社会还是很不容易的。 

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以范畴、定理、定律、法则等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来讲,科学本身不规定自己的使用目的,它是价值中立的,我们无法用价值判断来判断科学的价值。技术是一种操作体系,它往往是一种机械或某种装置,它凝聚着技巧、技能、知识,也凝聚着人们的目的。人们用科学技术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人自己的需要。科学主义对科学作形而上的理解,它更多地表现为形而上的信念和追求。也就是说,科学主义把科学泛化为普遍化的形而上的东西,并相应地将科学引申为构造的原理。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世界似乎可以被还原为数学、物理、化学等的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同时又成为以科学构造世界的前提。在科学主义者的视野里,科学是被泛化的,科学的作用被无限扩大化了。科学主义不同于科学,也不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而科学精神则是人们在运用科学、研究科学、追求科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一种精神,如公正、客观、认真、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等。所以,我们反对、批判科学主义并不等于反对、批判科学和科学精神。我们所反对、批判的是对科学的错误理解和错误运用。 

当代人类社会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近代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人们对其的错误理解与运用所导致的工具理性的猖獗和价值理性的迷失所造成的。科学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丰富人们的物质产品,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但是,也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它的错误认识与运用,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精神烦恼、肌体机能的丧失,甚至是人类物种的退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固然给人类带来一块新天地,然而,在这块新天地中,人类却发觉他们所得甚少,所失甚多。 

第11篇

社会分工:技术作用于阶层结构的途径

由马克思这段话可以明显看出是技术改变了社会分工,它使得人类从事各种劳动更加独立化,专业化,使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满足人类各种需要的手段之一,是社会分工的基础。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由劳动者的横向分工决定的职业又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结构的重要因素。劳动者在社会中获得了什么样的职业,也就意味着他在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以及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处于什么阶层,这就必然引起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总的来说,技术的发展,通过劳动者分工的变化推动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对社会阶层结构产生影响必须借助社会分工这个中介才能实现,这是由科学技术、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分工三者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同时也是社会分工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深化与发展。自从人类学会发明和使用工具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就广泛而深入渗透到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类社会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明显地表现在经济领域。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技术尽管不是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却可以通过向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或实现其要素间合理匹配的途径,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它是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最主要的动因力量,决定着生产发展的方向,是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和决定性因素。因此可以说,技术具有生产力的属性。社会是一个系统,社会系统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社会结构是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或者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方式。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各种结构的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反映着社会的各种关系和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的矛盾运动。在社会各种基本活动领域中,社会经济结构对于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它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其余的部分是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各种意识形态。可见,“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结构在本质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而经济关系中本质的社会关系便是生产关系。因此,社会结构在本质上就是生产关系,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那么,社会阶层结构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因素,具有生产力的属性;社会阶层结构在本质上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综上所述,技术具有生产力的属性,社会阶层结构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科学技术要对社会阶层结构起到推动作用,就必须借助于一个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属性的中介环节将它们联结起来,而这个中介环节就是社会分工。通过社会分工这个中间环节,科学技术才进一步变革了社会阶层结构。

市场经济:技术进步与阶层结构的中介机制

技术进步之所以能够影响社会阶层结构,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由技术的工具性和人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决定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这样说过,技术的成就在于,它使丝袜的价格降低到每个女售货员都买得起,而过去只有女王才买得起。由此可以看出,技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通过以较低的成本出产较多的物品。同时,技术创造了一个新的合理性定义,即一种新的思想模式,它强调功能关系和定量化,衡量其成效的标准是效率和优化,即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少的努力来充分利用资源。在150多年前,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是依靠战争、掠夺、没收、征税、或其他强制手段来搜刮财富的。现今,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经济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企业要在市场中谋求一席之位必须提高自己的效益,千方百计地减少生产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即从给定的资本支出或给定的劳动使用中,获得超过常规的产出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用较少的努力或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收获。这就促使他们争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流行的观点认为,生产率之所以能够提高是由于采用了机器,这种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然而原则上只有通过一种新的“支持系统”才能提高生产率,这个“系统”就是两种“新人”(工程师和经济学家)和这两种人的思想(效率思想)的联结。工程师寻找从一定量的物质中获得最大产出的“最佳方法”,比如,设计一台新的机器并用它来取代别的机器;经济学家寻找能够使人和机器在生产中实现“最佳配合”手段,比如,他们在相对价格体系中引入了货币成本的计算。从这个角度来讲,拥有技术技能的知识阶级崛起是历史的必然。诸如权力、财富、声望这类社会资本是划分社会阶层的重要指标,人们要获得这些社会资本,必须具备一定的优势,这个优势的获得必须通过技术才能达到。在传统社会,获得财富和权力主要靠承袭和谋求公共职务获得,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家庭企业逐渐没落,技术技能日益成为争夺财富和权力的首要条件。因为,儿子可能接替父亲成为公司首脑,但是如果他没有经营企业的管理技能,该公司就可能在同其他由专业人管理的公司的竞争中失利。政治家或公司所有者可能将雇佣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专家,然而除非该政治家或公司所有者本人对技术性问题有足够了解,否则他们的判断力可能缺乏说服力。因此,就地位(尊重、承认和收入)而言,拥有技术技能的知识阶级也许是新社会中地位最高的阶级。但是,就社会结构的本质而言,知识阶级没有任何内在理由将变成一个新的经济利益阶级,或者变成一个要争夺权力的新的政治阶级。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它不仅为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的方面的优势,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技术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建立,就是要让市场对技术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使技术的方方面面的资源能够得到市场的引导,通过市场的经济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配置到最优的环节当中去。技术由于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是在竞争中获胜的工具,而人作为个体要获得权力、财富、声望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即获得一定的技术资源,正如阿尔文•古尔德纳等人所说的,随着科学技术的生产和传播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生产力,诸如工程师、科学家、技术专家这样的人,占据了社会经济秩序中的中枢位置,这些人脱离了劳动现场,是设计劳动运转过程的“计划参谋”。

本文作者:柯连君司汉武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12篇

[关键词]玻璃;陶瓷;信息;“李约瑟难题”

一、西方玻璃与中国陶瓷

西方玻璃技术有着悠久的传统。国际考古界逐渐确认了公元前20—15世纪,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为世界玻璃制造的发源地,公元1—4世纪罗马时的吹制玻璃器皿已很完美。显然中国是陶瓷大国,中国瓷器发展经历三次飞跃。中国古代玻璃无论相对瓷器还是相对西方玻璃都处于弱势地位或从属地位。

一定意义上,玻璃仪器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没有玻璃的生产与使用就没有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我们知道,西方丹家及炼金术士很早就在实验室中普遍使用玻璃仪器,显微镜发明的事实使人类的眼界走入微观世界,它的发明对生物学发展的作用不可替代。望远镜的发明有革命性意义。“日心说”的胜利归功于伽利略的直接明证,而他的证据的取得就在于自1609年后他首先使用望远镜对天体加以观测研究。伽利略的观测结果使哥白尼的理论得到同代人的认可,如,开普勒将哥白尼的圆周运动改为椭圆轨道后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接着牛顿在此基础上将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统一于数学公式,完成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二、玻璃与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世界

在玻璃与陶瓷的生产和使用及其不同作用中,笔者以为,生动地体现着西方与中国的两类不同的信息、文化传统。

从信息论角度说,人与其工具系统存在着“全息统一、相协进化”的关系。因为人类越来越依赖于进化着的体外的物化工具的中介而展开、来完成,在新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方式的进化中集中体现着新的物化工具的进化水平,而在新的物化工具水平上也直接凝结着新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方式的进化。这也正如先生所说,中国的文化就像陶器一样,中国陶瓷作为“体外的物化工具”就是从华夏大地上生长出的有代表性中国文化,同时,陶瓷反过来又塑造着中国文化。

因为,从认识论看,人,作为一个高级的智能系统必然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怎样把外部世界存在的客体信息转变成为知识(认知)”。而显然正是“信息”在多重意义、层次和尺度上构成了人的认识发生和过程展开的中介环节,或者说,“信息”是认识构成一个现实的过程的主客体之间的“中介”。

我们同样认为,人类的信息认识活动有其共同的特征和普遍规律,但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都自有其特点。这是由于同一信息可以在不同的载体中传递,而人的感官功能的特异化,恰恰可以对自身统一的混沌客体的不同方面的特征进行相对于某一感官的抽取;这种抽取产生的固然是对客体某一方面特征的映象,但是,它却是依赖于感官结构的相对映象。这个相对映象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感知对象的哪一方面的特征依赖于特定的感官结构,如眼睛看不到气味,耳朵听不到颜色;二是就某一感官映象的状况来看,它也不能不受到产生这一感觉映象的感官结构的限制,如人的视觉不同于青蛙和猫头鹰的视觉,有色盲的人的视觉也不同于正常人的视觉。由于主体的这种参照系作用,客体的映象是在主体状态对客体信息的整合和规范下在主体中建构出来的,主体对这个建构出来的客体映象并不是一个纯粹外在的观察者,而是一个直接内在的建构者。所以,我们创造的世界既是真实世界的“影子”,也是我们的“特定”精神世界的“影子”。

通常的共识,我们中国人所把握的特定世界的特征,如表现在文化方面,中国文化是人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物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内省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外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重情的文化,西方文化是重理的文化;中国文化注重直觉体验,西方文化注重逻辑分析等等。显然,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中国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世界与玻璃中的信息、文化世界的区别。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世界更注重“悟”、“内省”与“心智”的力量,它更多地表现为真实世界的多级间接存在的信息、文化世界。而西方玻璃中的世界更是一个注重视觉影像、眼睛观看的一个外向的、透明的信息文化世界。

应当说明,一方面,眼睛并不是单独工作的,而是作为复杂的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工作的,眼睛看什么、怎么看,都受整个身心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眼睛只是人的感官的一种,除了视觉,人类还可以利用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来感知外在世界。但是,视觉,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人类的认知方面则具有特别重要和特殊的意义。人对视觉的依赖感是很强的,正如“视觉思维”研究开创者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视觉是人类活动中最有效的感官。”因为,在人类所有的认识器官中,眼睛最敏捷,人脑获取信息,来自它的信息比例最大。如此,通过具体的有所侧重的信息活动方式,或者视觉中的影像信息、文化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探悉认知主体是如何思考与理解世界的。这正显示了不同国家、民族乃至每个人的不同的信息、文化特征。

三、信息度与“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的一般表述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对“李约瑟难题”,李约瑟本人的“破解”是因为中国是“官僚体制”,欧洲是“贵族式封建体制”。我国学者对于“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李约瑟本人的回答可以说是一种“政治决定论”,与此相似的还有“科举制和激励结构论”等。用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的不同特征与不同方向予以解答“李约瑟难题”是可以接受的,但这是一个宏观的视角,还没有回答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的不同特征与不同方向之所以发生的根源,从而以更微观视角分析这种现象。在笔者看来,科学技术可以视为一种信息、文化现象。它是把握、创造和实现信息、文化的过程,而就科学技术表现为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方面来看,它是人所创造的信息、文化的实现了的形态。在科学技术中,创造和实现信息、文化的过程和这一过程所达到的结果直接地统一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过程和这一过程的产物直接统一着。因此,从信息、文化的不同传统来回答“李约瑟难题”是一个有效的思路,而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方式与其赖以展开和完成的物化工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必然的相互作用、影响与规定,所以,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国陶瓷与西方玻璃作为实例分析是问题破解的一个突破口。

从现象上说,玻璃仪器在近代科学革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重要角色。中国古代虽然也存在玻璃业,但它的发展及影响可以到忽略不记的地步。显然,中国是陶瓷、冶金大国,所以,中国古代丹家主要使用陶瓷和金属器具。中国古代丹家不研究气体及对液体反应研究不多,无疑都和使用器具的不透明性有很大关系,这使我们不能像西方人一样利用玻璃的透明性直接用眼睛观看物质反应、变化的现象,进而错过了许多发现的机会,消弱了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因此,可以认为,玻璃技术的落后使中国化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中国古代化学向近代的演进。同样,在天文观测和生物观察上,由于玻璃仪器发明的欠缺也不能作出相应的重大发现。所以,仅从仪器工具的角度看,这在技术条件上使中国失去了发生近代科学革命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科学是一个探寻知识信息的系统,而探寻知识信息的途径必需依靠科学方法。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所获取的结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体系,科学的方法是统一规范的,可重复的。陶瓷中的信息、文化特征是一种崇尚悟性的文化,所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多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白,也不能模仿的东西。如果没有先天的智慧和悟性,一般是不可能取得多大成就的。例如中医,文学,哲学,戏曲等等。讲求悟性,不注意寻求方法论,往往不善于对方法进行积累和简单化。而任何知识信息如果没有方法论,如果没有对知识信息进行总结、归纳,一般人就很难进入这个领域,即使进入了也要“从新”开始,这本身就影响了知识信息的继续积累更新和发展进化。

在笔者看来,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还在于方法论上不注重眼睛的观察,不重视视觉影像信息。这里,可以由我们引以为豪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至今仍在使用的汉字进行说明。古老的汉字更多的反映了再生的影像信息世界。然而,这种所谓可直接“视读”的再生的影像信息世界,所视之世界更多的非着眼于描摹客观事物。因为,象形之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是直觉、主观体验。虽然,一方面,可以说每个象形字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创造性思维信息,但是,它更多地表现为真实世界的多级间接存在的文化信息世界,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客观事物的神秘想象。相反,玻璃中的视觉信息世界是一种近乎“直接”的思维,它根据对事物的生动视觉印象,“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近代科学技术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条件是社会结构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化。然而,不透明的陶瓷,一定程度上“封闭”了中国人的视野,而把中国人神秘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内向的世界意识;而西方人借着玻璃的敞亮把其世界向外穿越,形成了一个开放、扩张的世界意识。

以上的事实不能不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不透明的中国陶瓷及其相生的信息、文化传统使中国人困顿于对自然的神秘想象,而西方人却借着玻璃的敞亮开创出近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实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