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

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

时间:2023-08-10 17:24: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育龄妇女 外来人口 生殖道感染 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R173/R714.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8-0057-03

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RTI)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受到细菌、病毒、假丝酵母菌、滴虫、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感染的总称。RTI包括性传播疾病、内源性菌群失调和医源性感染,是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们于2009年对社区外来育龄妇女进行了RTI相关知识及健康行为的调查,为研究社区外来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小东门街道共有12个居委会,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居委会全部250名外来育龄妇女为对象。被调查者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6.65±6.1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7例(16.3%),中学120例(52.6%),高中及以上71例(31.1%);婚姻:已婚218例(95.6%),分居/离婚9例(4.0%),未婚1例(0.4%);家庭平均月收入:1 000元以下99例(43.4%),1 001~2 000元98例(43.0%),2 000元以上31例(13.6%)。实际调查和体检228人,有效率为91.2%。

1.2 方法

所有对象均采用量表和妇科检查两种方式进行调查。

1.2.1 调查量表

采用自行设计的“外来育龄妇女RTI认知表”和“外来育龄妇女健康行为自评量表”[1],认知表包括RTI症状、感染危害和预防3部分共15题。行为自评量表包括日常卫生习惯、健康检查和疾病治疗3部分共18题。两表的备选答案均为“是”、“不是”、“不清楚”,分别记1分、0分和0分;反向题记0分、0分和1分,满分分别为15分和18分,得分越高,保健知识和健康行为越好。

培训调查员,先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调整方案;然后由居委工作人员带领调查员入户调查,面对面完成问卷调查,并承诺对调查内容保密。

1.2.2 妇科检查

检查内容: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化验,宫颈管分泌物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培养及尖锐湿疣、梅毒、HIV 等筛查。

采样部位及方法: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均用灭菌棉拭子在阴道后穹隆处取分泌物,淋病、支原体、衣原体宫颈采样将棉拭子插入宫颈1~ 1.5 cm并转动1~ 5次获取标本。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RTI患病情况;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RTI知识和健康行为情况;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RTI知识和行为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RTI感染率

228名调查对象中,经临床和理化检查诊断为RTI有104人,感染率为45.6%。

2.2 RTI防治知识和健康行为自评情况

“外来育龄妇女RTI认知表”自评情况:满分为15分,总均分为(8.73±3.04)分,其中RTI的症状,满分为5分,自评均分为(1.85±1.28)分;RTI危害,满分为5分,自评均分为(2.58±1.74)分;RTI预防,满分为5分,自评均分为(4.29±1.28)分。

“外来育龄妇女健康行为自评量表”自评情况:满分为18分,总均分为(10.98±2.13)分,其中卫生习惯,满分为13分,自评均分为(8.06±1.40)分;定期妇科检查,满分为1分,自评均分为(0.44±0.49)分;RTI治疗,满分为4分,自评均分为(2.48±0.96)分。

2.3 RTI防治知识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外来育龄妇女RTI认知表”平均得分为(8.73±3.04),“外来育龄妇女健康行为自评量表”平均得分为(10.98±2.13),两者线性相关分析为正相关(r=0.222,P

2.4 影响育龄妇女RTI知识及行为的因素

从表1、表2可见,对象的文化程度越低,RTI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健康行为的形成越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有无医疗保险、不同经济状况、有无卫生设施与健康行为自评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3.1 RTI相关知识、健康行为与文化程度相关

调查发现,社区外来育龄妇女RTI相关知识和健康行为得分较低。有文献报道[2],生殖道感染患病率、RTI相关知识掌握与文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次调查显示:社区外来育龄妇女以初中文化程度为多、职业以服务行业和家政等为多数,普遍缺乏RTI相关防治知识。另外,外来育龄妇女居住条件普遍较差,一些不良卫生习惯如共用洗澡盆、毛巾,不经常清洗下身及更换内裤等,都是导致生殖道感染发生的原因。社区外来育龄妇女流动性强,加上缺少自我保健意识,基本上没有机会和精力去主动学习妇女保健相关知识,增加了生殖道感染的发病危险性[3]。

社区外来育龄妇女是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必需重点关注的对象。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必须承担起健康管理的新使命[4]。因此,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要将控制RTI作为自己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不断完善外来育龄妇女健康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让外来育龄妇女也能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3.2 家庭医生应加强对RTI的社区防控

鲍勇等[5]曾提出:上海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家庭医生制度,以实现基本医疗的均等化。建议家庭医生应与本社区常住的外来育龄妇女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协议,为外来育龄妇女提供生殖道感染预防、治疗、健康教育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根据他们工作、生活的特殊情况,制定简单、可行的干预措施,如举办义诊、开展妇女保健咨询、发放RTI防治手册、进行两年1次的妇科检查、以及免费发放等。对于个别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保健知识的对象,家庭医师及其团队可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给予指导。通过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服务,使家庭医生制度能覆盖外来育龄妇女,满足她们的卫生保健需求。

参考文献

[1] 宋丽芳, 裘露培, 陈利群, 等. 外来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J]. 上海医药, 2010, 31(z1): 102-104.

[2] 任洪茹. 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23): 3319-3320.

[3] 徐彩炎, 张为远, 武明辉, 等. 北京地区25~54岁已婚妇女下生殖道感染现状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31(2): 138-141.

[4] 郑彬, 张勘. 对社区健康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 上海医药, 2012, 33(24): 31-33.

第2篇

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二科,湖南长沙 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护理部,湖南长沙 410013;

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护理部耳鼻喉科,湖南长沙 410013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COPD患者健康素养量表(COPD-Q),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及自制的一般调查问卷对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9例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得分分别为(6.07±2.41)分和(145.76±32.25)分。COPD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与自我管理总分及其各维度存在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从而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COPD;健康素养;自我管理;相关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c)-0138-02

[资助资金]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3SK3062)。

[作者简介] 王玲(1976.4-),女,湖南宁远人,研究生,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通讯作者] 严谨(1972.9-),女,湖南望城人,研究生,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基于肺功能检测的调查显示全球COPD患病率约为4%~13.9%[1-2]。COPD患者通常处于稳定期,急性加重住院期短,大部分时间在家庭与社会中度过。患者自我管理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它是一种认知、行为医学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医护人员教给患者自我管理所需的知识、技能、信心以及和医生交流的技巧,患者运用各种策略进行自我控制,从而达到主要依靠自己解决疾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躯体、情绪及社会方面的问题[3]。目前医学界已有大量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具有一定的关系[4],为了探讨其关系,该院以2012年9月—201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卫生部2011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5]: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70%,确诊为COPD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该次调查主要采用面谈访问的形式,问卷由患者认真阅读后,独立地、如实地填写;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解释和协助,不方便填写者,由调查者逐条询问并记录。问卷填写完后当场回收并检查有无缺漏,如有,及时请患者填补。

1.2.2 分析方法 将健康素养作为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一个自变量,同时将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一般资料为自变量,按α入=0.05、α出=0.10的标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74份,回收有效问卷269份,有效回收率98.2%。患者以男性为主占78.4%,年龄32~91岁,平均(66.91±9.85)岁。文化程度为以小学及以下居多,为40.1%。病程0~50年,平均(9.02±7.58)年。

2.2 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

269例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总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12分、平均分为(6.07±2.41)分,总得分率(平均总分除以量表满分)为46.7%,各条目答对情况。见表1。

2.3 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269例COPD患者自我管理最低分为59分、最高分230分、平均分为(145.76±32.25)分,总得分率(平均总分除以量表满分)为57.2%。

2.4 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总分及其各维度均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越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越高。见表2。

2.5 COP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最终有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分别是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过去1年中有无因COPD加重住院、健康素养。由标准回归系数可知,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过去1年中有无因COPD加重住院对于患者的自我管理的影响分别为:23.45%、12.76%、17.56%,健康素养对患者的自我管理影响最大,占46.2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且不可逆的疾病,健康教育是开展COPD康复治疗的第一步,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培养患者的健康素养,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关键。所谓的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自我管理指的是患者的自我症状管理、自我疾病管理、自我情绪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6]。COPD患者只有拥有了关于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好地参与到疾病护理当中来。国内外有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为了探究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该院展开该次研究。结果显示:269例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总得分率仅为46.7%。这一结果与既往任建萍等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行为及认知状况调查研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COP疾病的认知情况调查结论相一致[7]。其可能原因为:①相关知识获取途径有限。由于疾病的影响,COPD患者大多只能居住在家中,获得相关知识只能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等大众媒体,而大众媒体的宣传内容中有关疾病科学知识往往较少[8];②文化程度不高。COPD患者大多以老年人居多,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学习相关知识能力低下,所以导致自我保健意识不强。

而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的关系分析来看,是呈正相关关系的。也就是说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越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越高。而对自我管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过去1年中有无因COPD加重住院、健康素养是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能更主动、更强烈地意识到对自身健康的责任,能利用各种途径获取疾病的相关信息和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是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给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有关COPD疾病的健康素养,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变患者不良健康行为,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增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参考文献

[1] Halbert RJ, Isonaka S, George D, et al. Interpreting COPD prevalence estimates: what is the true burden of disease[J].Chest, 2003,123(5): 1684-1692.

[2] Sin DD, Stafinski. The impact of obstructive pulmonary chronic disease on work los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2, 165(5): 704-707.

[3] Lacasse Y, Rousseau L, Maltais F.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oxygen-dependen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J Cardiopulm Rehabil, 2001,21(2):80-86.

[4] 郭欣,王克安.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590-593.

[5] 卫生部医政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1):69-76.

[6] 孙浩林, 彭慧, 傅华. 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信效度的研究[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3):52-56.

[7] 任建萍, 薛海,刘云,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行为及认知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2):46-47.

第3篇

【关键词】 健康知识;知晓率;社区;健康教育

2009年7~8月期间, 对江北区的城区居民进行了健康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 以了解居民对健康知识、慢病相关知识、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个人行为、健康知识接受途径、愿意接受的形式等情况。探讨对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有效模式, 为制定社区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宁波市江北区白沙街道、中马街道抽取4个居委会。在每个居委会中抽取若干个楼栋的18岁以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 共抽取800人, 回收问卷784份, 回收率98%。其中男性326人(占47.5%), 女性458人(占52.5% )。18~30岁136人(占17.3%), 31~45岁228人(占29.1%), 46~59岁257人(占32.8%), 60岁及以上163人(占20.8%)。公务员36人(占4.6%), 企事业224人(占28.6%), 工人139人(占17.7%), 个体62人(占7.9%), 外来务工114人(占14.5%), 退休183人(占23.4%), 其他(家务)26人(占3.3%)。

1.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基本知识、慢性病相关知识、传染病相关知识、自我管理的方法、预防措施以及主要通过哪种宣传形式获得健康知识、最喜欢参加社区组织的哪种健康教育活动等。调查由辖区责任医生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执行。

1. 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应用率的χ2检验, P

2 结果

总体上看, 对健康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在性别上对健康知识回答的正确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对健康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慢性病相关知识、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愿意接受健康教育活动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

2. 1 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况 从统计的数据看,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对健康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均在50%以上(除外来务工人员外);慢性病相关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回答正确率逐段提高。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在50%左右(P>0.05)。按职业分, 公务员、企事业、工人、退休人员回答的正确率较高, 而个体、外来务工以及其它人员对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P

2. 2 健康知识获取的情况 从统计数据看, 公务员、企事业、退休人员的健康知识主要从报刊杂志中获得。其次是广播、电视及录像和医务人员宣传、知识讲座。而工人、个体、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知识主要从广播、电视及录像中获得。其次是张贴画(小册子)和医务人员宣传、社区知识讲座。相同职业不同年龄获得的健康知识途径没有明显差异, 但年轻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来自网络。

2. 3 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接受情况 从统计数据看, 不同的年龄对健康教育咨询、讲座认同度为最高(P

3 讨论

近几年来, 健康教育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社区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 正在被广泛开展, 也逐渐被广大医务人员和居民认同, 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1]。但由于社区居民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不同、个人的性格特征不同、社会背景不同造成对健康的理解、要求不同, 对生活的质量追求也不同[2]。因而对社区健康教育成效的取得形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让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成为今后居民防病治病,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指路灯。查找一些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对不同人群需要进行不同方位的健康教育, 逐渐提高社区居民无病防病、三级预防的意识[3, 4]。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社区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要符合群体的需要, 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直观互动的教学手段, 使健康教育内容适合宣教对象, 易被群众接受和理解, 把良好的健康观转化为社区居民的生活理念, 并在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居民提供固定的健康信息交流的场所是提高健康教育有效途径之一。如健康教育馆、某种疾病俱乐部、健康工作站等。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课堂及医务人员义诊、咨询门诊, 逐渐把健康教育模式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传授、自我保健和社区与居民互动、专家与居民互动、居民与居民互动、居民与仪器互动的运作模式。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着薄弱环节。其实健康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 在中、小学时期得到巩固与加强, 使其从小形成影响一生的健康行为, 如从小养成吃少盐饮食、不食或少食腌制食品。对其成年后的慢性病的预防和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成年女性在社区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后, 对家庭成员的卫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帮助, 具有促进提高家庭卫生保健的作用。故成年女性成为健康教育重点人群之一。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不同对象所关注的健康内容不一样, 故因按照不同对象不同需要开展健康教育。比如0~3岁科学喂养、学龄前儿童健康、家庭健康、青少年校外健康、老年健康、更年期健康、妇女卫生保健健康、弱势群体健康、心理卫生、心理调适等, 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实用性强、可操作的“健康链”, 使健康教育在实实在在在社区不同人群和不同人生阶段都能发挥作用。使健康教育真正成为缓解社区医务人员与社区居民的医患关系的催化剂, 增进彼此的信任感, 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稳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7.

[2] 胡晓云, 陈新, 毛宗福, 等.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现状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1(1):53-55.

第4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 计划免疫 调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igrant children’s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 relevant knowledg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EPI in 2010. Methods With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o survey the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 relative knowledg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EPI within 775 migrant children born between January 1, 2007 and December 31,2010 in five streets. Results Education level of migrant children’s parents usually in junior or primary school,less in high school, their average income level was about 1000, 2000 yuan a month , and card-establishing rate wai 97.68%,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 of BCG ,OPV,DPT,MV, HBV vaccine was 95.48%, 97.68%, 98.06%, 98.45%, 100% respectively, timely rate of HBV vaccine was 95.74%, The“five vaccines”coverage rate was 95.48%.Highest awareness rate was HBV vaccine 99.35%, lowest the BCG 64.64%. Only 45% of them can afford second Type vaccine under 50 yuan. Conclusion We should enhance health education of EPI to inprove knowledge level of migrant children.

【Key words】migrant children EPI Survey

南京市雨花台区位于市东南城郊结合部,大量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地涌,给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带来新课题。为流动儿童提供计划免疫服务也成为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外来流动人口计划免疫接种率、相关知识掌握及其相关行为,为制订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规定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2009年11月17-27日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区的5个街道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接种率、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了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居住全区5个街道中的2007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

1.2调查内容

对家庭一般情况(流动儿童家长的姓名、性别、年龄、户口所在地、现住址、职业、文化程度、来宁年限、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建卡率、计划免疫单苗的接种率、四苗覆盖率以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计划免疫知识掌握情况、对有价疫苗的接受程度等。

1.3方法

制订统一的调查方案,对调查人员以及各街道的防保医生集中统一培训后,对辖区内的流动儿童挨门逐户进行问卷调查,并按调查表上的内容逐项询问填写。

1.4资料统计分析

对所有的调查资料进行逐项审核,凡未按规定填写或有逻辑错误的均视为不合格资料予以删除,使用EPIINFO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流动儿童775名,其户口所在地以安徽、四川、湖南三地较多,占84.90%(658/775),其他为15.10%(117/775);来宁3个月以上占81.03%(628/775),来宁3个月以下占18.97%(147/775);流动儿童父母职业:男性以个体户和民工为主,分别占50.58%(392/775)和34.84%(270/775),女性以家务和个体户为主,分别占53.81%(417/775)和34.06%(264/775);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和小学为主,分别为56.00%(434/775)、25.03%(194/775)、10.97%(85/775),文盲占8.00%(62/775);经济收入情况:平均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1000—2000元、500—1000元、500元以下的分别占15.87%(123/775)、68.65%(532/775)、13.16%(102/775)和3.48%(27/775)。

2.2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

2.2.1建证率

本次调查的775名流动儿童中建证757人,建证率达97.68%。其中在现住址建证的398人(52.58%),在原籍建证的258人(47.42%)。

2.2.2疫苗接种情况

卡介苗的接种率为95.48%(740/775),脊灰疫苗的接种率为97.68%(757/775),百白破疫苗的接种率为98.06%(760/775),麻疹疫苗的接种率为98.45%(763/775),乙肝的接种率为100%(775/775),其中乙肝首针及时率为95.74%(742/775),五苗全程的覆盖率为95.48%(740/775),见表1。

表1 南京市雨花台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

转贴于

2.4对计划免疫态度和二类疫苗的接受程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流动儿童家长对国家实行免疫规范非常赞同,对国家免费的一类疫苗接受程度较高,流动儿童家长认为在自己家庭力所能及的经济条件下,大部分愿意给孩子接种二类疫苗,但接受的价格程度不一,在二类疫苗疫苗的价格在50元以下有45%的儿童家长可以承受;50~100元的有24.5%的家长可以承受;100~150元的20%的家长可以承受;而150元以上的疫苗只有10.5%的流动儿童家长可以承受。

3 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雨花台区的流动儿童家长其户口所在地以安徽、四川、湖南三地较多,占84.90%;流动儿童父母职业:男性以个体户和民工为主,分别占50.58%和34.84%,女性以家务和个体户为主,分别占53.81%)和34.06%;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绝大多数是小学、初中为主。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水平整体较低,家庭平均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这就大大地抑制了有价疫苗开展接种的可能性,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带来了难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流动儿童的建证率和五苗覆盖率经过多年的健康教育,目前建证率和五苗覆盖率均达到了95%以上,流动儿童家长虽然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但目前大部分家庭为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对孩子接种疫苗也是高度重视的,特别是一类疫苗接种率虽然和本地儿童仍有差距,但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接种率的要求。说明流动儿童家长的意识也在逐年提高。

经过近几年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不断宣传,特别是我区自编自印的《雨花健康管理报》上经常刊登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每季度编印一份,由社区公共医疗服务团队成员定期送户上门,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对乙肝疫苗、麻疹疫苗预防疾病知晓率达到了98%以上,但对卡介苗和百白破疫苗预防何种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还有待提高。

分析以上各种因数不难看出,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的关键在于各街道接种点的医生应定期搜索辖区内的流动儿童并及时通知接种;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途径、高频率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接种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倾向于父母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少、外来人口聚集地的流动儿童。继续抓好计划免疫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通过完善新生儿出生报告制度、开展经常性查漏补种和建立督导检查考核等制度和加快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促使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更具体、更有效。

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是一项面广量大、系统复杂的社会工作,管理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外来流动儿童的疾病控制,同时也会因输入病例影响我们本地区的发病率。仅靠卫生系统的力量,很难将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管理规范。要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需要建立一个由政府牵头、包括公安、卫生、流动人口办公室、居(村)委员会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管理系统。

参 考 文 献

[1]陈晓艳,张淑芳.社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与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96-398.

[2]单芙香,刘刚,卢紫燕等.深圳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6):590-592.

[3]张兴玉.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09-1110.

第5篇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管理

糖尿病作为"现代文明病"的典型代表,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代谢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1]。关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指胰岛素分泌和作用受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无力以及肢体肥胖。为了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改善其身体状况,应该确保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性。关于全程健康教育,是包含医学知识、自我管理技巧和并发症监测治疗在内的一系列护理管理措施[2-3]。本文对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近3年来我院治疗的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5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0例,试验组患者男性75例,女性75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6.13±6.81)岁,而试验组患者年龄的平均值为(55.31±7.04)岁。对照组的平均病程为(8.12±1.71)年,试验组患者平均病程为(8.22±1.82)年。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没有时间限制,随机开展并随机回答问题。而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下:①需要建立健康教育中心,并安排专业的医生、护理人员、营养师等相关工作人员为患者服务;②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下,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合理分工,并依靠高效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对日常工作进行约束;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下,主任统筹管理,协调关系,护士负责分配和指导,医生各司其职;③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个性化护理方案;④为了保证护理管理的效果,需要切实落实全程健康教育方案和措施,对患者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从生活、饮食、心理、用药以及各项功能指标的检测等。工作人员还应该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以及改善方法等详细地讲给患者听,确保患者能够熟知基本常识[4-5]。

1.3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关于空腹血糖浓度,良好,3.9~6.0mmol/L;一般,6.0~7.0mmol/L;差,7.0mmol/L以上。通过测量表对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定,20分以上为良好,15~20分为一般,15分以下为差。患者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级别,关于患者自我管理情况的评价,也是通过测量表来实现的。28分以上为良好,21-28分为一般,21分以下为差。血糖控制率(%)=(良好+一般)/总例数×100%。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良好+一般)/总例数×100%。患者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自我管理率(%)=(良好+一般)/总例数×100%[6]。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9.0,计数资料接受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试验组和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我管理情况比较详见表1,试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

2.2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现代文明病"的典型代表,关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指胰岛素分泌和作用受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无力以及肢体肥胖。初期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尤为重要。

在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模式中,常规的教育模式往往采用随机、随时、被动的运行方式,局限性大[7]。在全程健康教育的模式下,整体系统化的知识、日常生活管理、药物治疗、血糖监测、运动护理等方面均可以得到有效落实,帮助患者改善自身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再加上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的配合和沟通,团队合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有效护理方案,更加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整体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对于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静.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69-2171.

[2]董爱清.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的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2014,(34):40.

[3]江华.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的80例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18-218,220.

[4]莫乙瑜.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体会[J].当代医学,2015,(19):104-105.

[5]任启芳,施冠华,徐亚梅,等.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J].实用全科医学,2008,6(3):317-318.

第6篇

[关键词] 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a)-172-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治疗技术的提高而迅速增加[1]。目前全球有2.3亿糖尿病患者,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也已超过4 000万,患病率约为5.5%,患病率居世界第2位[2]。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成为慢性疾病防治的重点。长期的综合性治疗和护理是控制该类疾病的关键。护理健康教育学是一门交叉性应用性学科,其核心是积极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3]。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和国内外糖尿病专家高度重视[4]。

1临床资料

我院及其所辖22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05年~2008年2月,居民健康普查发现辖区内共有糖尿病人248人,全部根据《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纳入了规范化管理,实行了社区综合防治和干预。护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对减轻和避免糖尿病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护理健康教育方法

2.1发放护理健康教育宣传处方

在医院及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大堂摆放《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对有家族史、有肥胖史的重点人群免费发放。住院糖尿病人每人一份,并进行床边讲解和分析。

2.2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宣传

如在电视台播放糖尿病防治和健康教育知识,在医院和各社区宣传栏张贴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宣传画,发放健康教育漫画折页和健康促进报,向人群灌输“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心胸开朗”的健康行为方式。

2.3强化社区行动

开展居民健康调查,定期体检,建立血糖档案,对人群进行护理健康行为指导。明确社区高危人群,对40岁以上及社区主要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确实将干预措施落实到位。对检测出的糖尿病人全部进行干预和管理。定期随访,主动上门了解其生活及健康状况,动态掌握相关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生活行为指导。

2.4加强住院糖尿病人护理健康教育与指导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糖尿病健康教育是否成功有效的关键。灵活掌握沟通技巧,因人施护,积极有效开展糖尿病人健康教育与指导。

2.5重视病人家属的教育

交待疾病常见症状的识别和处理,用药的观察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及家属合理饮食,保持适当锻炼。重视实践教育,通过实践与操作达到掌握护理技能的方法,如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2.6重视全程教育

对每个病人要进行全程的护理健康教育,病人自诊断确定当日起即建立专用健康档案,定期回访与追踪,实时施教。这对于长期病、慢性病的病人尤为重要。

3效果评价

每个新增糖尿病例的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期为半年,自行设计表格,分别在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病人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见表1、2。

4结论

由表1可见,248例糖尿病人18项护理健康知识调查显示,社区糖尿病病人对其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相当欠缺,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前总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仅35.44%,其中病人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良好的也仅30.24%。进行为期半年的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后,病人对糖尿病保健的相关知识知晓率高达80.11%,有健康行为改变的高达44.67%。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健康需求都较高,患者迫切需要提高自我监控、自我管理的水平,以最大程度地配合治疗。

由表2可见,248例糖尿病人经社区统一管理和干预,全年6个月以上时间空腹血糖控制在7 mmol/L以下的共有186人,达标率75%。

本次调查显示,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及其对治疗经过的认识与糖尿病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而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是患者实现有效病情控制的基础。国内外医学专家一致认为,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越多,自我保健越好,寿命越长[5]。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人的认知水平,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自我护理的方法,对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6]。该组糖尿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成功实现了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突破,以护理疾病向照顾整体的人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突破,推动了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同时也突破了传统护理工作性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同时对提高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27.

[2]贾伟平.遏制糖尿病发生发展:血糖尽快达标是关键[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8):1225

[3]黄仁健,徐润华,张培生,等.护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791.

[4]任小丹.110例门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国际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9,1(2):115.

[5]周桂珍,张峰,李琪.糖尿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4,2(1):46.

第7篇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开展床位400张,拥有护理单元15个,实行护理部-护士长-质控组长三级护理健康教育质量考核。把实施绩效管理前2011年1-10月份和实施绩效管理后2013年1-10月份护理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比较。

2.方法

(1)改变理念

健康教育是伴随着整体护理而产生的一种解决患者护理问题的主要手段,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我院上至护理部主任、下至普通护士,人人都把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健康教育贯穿到患者生病的整个护理过程中,引导患者养成有益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突出护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每周有督导、检查,每月有讲评,按照《临西县人民医院护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严格考核兑现。

(2)建立护理健康教育指导书

每个护理单元根据本科室所涉及的病种及同一病种的不同情况,结合临床护理路径,量身定做每位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指导书(包含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发病的原因及预防、潜在的并发症、饮食、用药、功能锻炼等健康教育内容),该指导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护士、入院病人或家属每人一份,使家人对患者的病情有初步的认识并亲身参与患者住院过程中的所有护理过程,以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

第一,入院宣教。新患者入院时,由接诊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医院规章制度,患者及陪护家属的安全、主治大夫、责任护士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使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另外还记录病人的详细住址、联系电话,以便随访、院长回访。第二,评估。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通过评估患者,了解他们的职业、文化、年龄,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或床边口头说教、或阅读指导、或演示,如有语言障碍者用写字板等形式;同时病房内设有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病区走廊设有健康教育宣传图片。第三,检查。向患者说明入院后需要做的常规检查,并介绍常规检查的目的、标本的留取和注意事项。第四,用药。用药时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注意事项及出现何种情况为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使患者心中有数,配合治疗。第五,手术。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由责任护士向其及家属适时介绍手术前准备、手术方式、术后、饮食、伤口、引流管的自我保护,情绪的调节、活动与休息、意外损伤的防范及特殊用药的相关知识等,并履行所有法律文书的签字,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减少护理纠纷,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第六,并发症的预防。如有潜在的并发症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并向患者解释到位。对疑难护理问题请院内专家或上级医院的专家会诊,以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第七,护理文书。完善护理文书,制定护理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单,护理记录做到及时、准确、完整、语言精练、应用医学术语,记你所做,并签全名以明确职责。对容易发生纠纷的护理行为,记录详实认真,并要求患方签字。第八,出院患者。患者在出院前,护士做出院指导,详细地介绍患者出院后用药、活动和休息、饮食、按时复查、预防疾病复发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患者出院一周后做随访,所在科室随访率100%,医院随访中心随访率70%,这样不仅健康教育有了较好的效果,也增加了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满意度。

(3)监督考核

绩效考核的关键是执行力到位,否则方案设计得再好也是一句空话。我院护理健康教育实行护理部、护士长、质控组长三级考核,通过向患者提问、直接观察、与家属交流、沟通等方式,来评价护理健康教育效果;还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来测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检查护理文书的内容是否能体现应该记录的护理健康教育;对各层级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及护理患者人次的考核;每周一次行政查房等,所有考核成绩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一对一的沟通后纳入绩效考核,并与被考核者提出整改措施,以便持续改进。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两个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医院绩效管理的实施,恰当、及时的护理健康教育,对绩效管理实施前(2011年1-10月)和绩效管理实施后(2013年1-10月)统计分析,护理纠纷由原来的5次降至0次;患者平均住院日由7天减少到5.5天;住院人次发生大幅度增加(同比增加32%);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5%增至98%(χ2=1954.6,P=0.000),见表1。

第8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血压控制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20-0048-02

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对高血压的规范化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意识不强,甚至对疾病的理解也存在误区。老年人也是血压控制率最低的高血压人群[1]。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开展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本文探讨干预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为2013年1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红梅社区建档管理的,符合WHO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且需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其中男126例,女74例;年龄60~75岁,平均69岁。小学以下文化25例,初中85例,高中74例,高中以上15例。患者病程均在10年以内,能够进行语言沟通,生活自理。排除认知障碍及严重心、肾、肝功能障碍者。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

健康干预

干预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掌握高血压病基本知识,提高服药依从性。指导患者用药,学会自我血压监测,识别疾病的危险信号。指导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月1次集体健康教育培训。成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0人一组,共10组,选举1名小组长,每月活动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等情况,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有针对性的指导用药。采用电话随访等方法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12个月。

观察指标

为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服药依从性。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的服药行为与临床医嘱符合程度。采用戴俊民等引进的MORISKY推荐的标准[2],评价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四个问题:①你是否有过忘记服药的经历;②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③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你是否曾停止服药;④当你自觉服药症状更糟时,你是否曾停止服药。其中4个问题的答案均为“否”,即为依从性好;只有1或1个以上的问题答案为“是”即为依从性不佳。

统计学方法

SPSS 16.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配对χ2检验,P

结果

干预组在健康教育干预后,疾病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

讨论

高血压病一经确诊大多需终生服药,要选择有效的降压药物,患者要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服药依从性低是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健康意识和医疗行为。我们在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进行患者自我管理,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落实干预措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9%提高到92%;血压控制率由干预前的25%提高到90%;用药依从性由干预前的28%提高至91%,效果明显。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的,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的教育活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和可行的[3-4]。健康教育干预,能逐步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加疾病防治知识。健康干预可使患者从被动的接受治疗转化为主动配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健康干预需要结合病人实际,结合当地情况。高血压健康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老年人血压水平,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参考文献

吴丽娟, 李桂兰.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及护理干预[J]. 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10): 1579-1580.

戴俊明, 傅华, 沈贻谔. 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0, 8(3): 143-145.

韩盈. 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病[J]. 现代康复, 1999, 3(9): 1092-1093.

杨秀桃, 李临平. 开展社区服务的体会[J]. 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2): 125-126.

第9篇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健康教育 饮食控制

2型糖尿病不仅是一个高发病,而且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终身性及全身性疾病,患者逐渐产生形形的慢性并发症,造成重要脏器的伤残,最终导致死亡,使患者蒙受极大的痛苦和损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对2型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等的不断改变、认识,综合治理已成为共识。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对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与方式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静安区曹家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社区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32例,女70例,男︰女 = 1︰2.19,平均年龄(66.1±10.23)岁,文化程度:文盲4.9%(5例),小学21.6 %(22例),中学68.6%(70例),大专及以上4.9%(5例)。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对照组54例,诊断依据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以饮食控制为主,量化个体每日食物摄入量,参照理想体重[身高(cm)-105]kg、工作性质、营养状况、生理状态和原有生活习惯等因素,计算、供应每日所需总热量。一般休息状态下25~30 kcal/(kg·d),轻体力劳动30~35 kcal/(kg·d),重体力劳动40 kcal/(kg·d)以上,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含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5%,一般为0.8~1.2 g/(kg·d),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饱和、多价不饱和脂肪、单价不饱和脂肪比例为1∶1∶1,胆固醇摄入量应<300 mg/d。按以上方法确定每日饮食总热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组成,然后根据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均产热4 kcal/g,脂肪产热9 kcal/g,将热量换算为食物重量制订食谱。依照合理分配,少食多餐原则,分配为1/3、1/3、1/3或1/5、2/5、2/5,一日三餐的形式,患者每日记录进食的量。

相关知识培训,看录像及形象生动的仿真实物展示、图片展,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与糖尿病的关系、食物量的控制,食物品种的选择、补充营养等,同时进行血糖监测。

2 结果

102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干预组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高于对照组。 表1 102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

102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几个月相比,食物摄入及运动量的变化情况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干预组健康教育后,食物摄入更合理,参加运动的人也多于对照组。 表2 干预前后食物摄入及运动量的变化情况

3 讨论

长期以来,饮食因素一直被认为与糖尿病有关,糖尿病治疗必须通过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药物治疗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控制血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最终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

众所周知,多数糖尿病患者都进行一定的饮食控制和运动,但究竟如何吃、吃什么、吃多少等细节问题,糖尿病患者并不十分明确,患了糖尿病后,患者多数不敢吃水果,不知吃杂粮的益处,奶制品、豆制品吃得少,对食油、盐没有控制,对吃零食不知如何掌握。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应结合患者的个体特点制订方案,目标是控制食物的总热量,限制脂类的摄入,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及蔬菜、水果、食物纤维、维生素C的摄入,以改善糖和胆固醇的代谢[2]。通过本次研究表明,普及、完善、健全糖尿病健康教育,把科学的糖尿病防治技能深入浅出地教会糖尿病患者和家属,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一个内容的拓展和深入,让糖尿病患者接受系统的常规治疗和全方位、连续性的管理,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适应糖尿病患者的需要,让糖尿病患者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监护,自我保健,掌握平衡饮食,合理摄取营养,控制血糖水平[3],对控制糖尿病的病程,稳定病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键. 对38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教育的初探. 实用糖尿病杂志,2000,8(1):43-44.

第10篇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非单纯性肥胖;健康管理;效果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 人们的认识水平也随之升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 接受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等各种人群, 开展与健康相关的各方面管理的统称[1]。本次研究通过学习健康相关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摄入量、改变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等多种方式, 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健康管理, 在体重和体质量指数的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 从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健康管理的人群中随机抽取64例, 分成单纯性肥胖组和非单纯性肥胖组, 每组32例。其中单纯性肥胖组为超重或肥胖, 不伴有其他代谢性疾病;非单纯性肥胖组为超重或肥胖, 伴有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和/或高血压和/或脂代谢紊乱)。两组人群均符合以下条件:①自愿参加;②无精神疾病史;③具备正常的交流能力;④基础病情稳定, 无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⑤无肿瘤病史;⑥未孕、未哺乳。且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体重、体质量指数、管理时间、文化程度及收入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采用BMI作为肥胖评价指标, BMI=体重(kg)/身高(m2)。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CDS)2004年提出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2]:①超重或肥胖:BMI≥25 kg/m2;②高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及(或)餐后2 h血糖≥7.8 mmol/L及(或)己确认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 Hg(1mm Hg=0.133 kPa)及(或)己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血甘油三脂(TG)≥1.7 mmol/L及(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 3 方法 64例被管理者均在基础疾病治疗原则不变的基础上实施健康管理, 时间为30 d。

1. 3. 1 健康教育 每周对两组人群集中进行1次健康教育, 以4周为1个周期, 每个周期进行4次内容不同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分三部分:①与肥胖相关的疾病知识教育。由内分泌学专家教授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相关知识, 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及治疗等方面。②饮食教育。由营养学专家和内分泌学专家讲授常见食物的营养构成、人体所需要营养物质基本知识、合理的饮食结构、代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等;并教会被管理者如何使用饮食工具, 如饮食软件、食物磅秤、体重计等。③运动教育。由专业运动教练讲授运动相关知识, 包括运动种类的选择、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各种运动能量消耗等。

1. 3. 2 制定消耗总能量 根据每个被管理者的实际情况, 制定减重目标:①根据被管理者的身高计算出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②计算减重目标:减重目标(kg)=实际体重(kg)-理想体重(kg)。③计算消耗总能量:消耗总能量(kcal)=减重目标(kg)×7700[3]。④需要消耗的总能量分别采用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的方式完成, 且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各占消耗总能量的50%。

1. 3. 3 饮食指导 按照营养均衡的原则, 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饮食软件[4]指导饮食, 具体方法是:①计算正常情况下每天饮食摄入总能量。②管理期间每天饮食摄入量(kcal)=每天饮食摄入总能量-[(需要消耗总能量×50%)/30 d]。③应用饮食软件, 合理指导饮食。

1. 3. 4 运动指导 根据被管理者的个人喜好, 制定运动方案, 具体方法是:①计算正常情况下每天运动所消耗的总能量。②管理期间每天运动能量消耗(kcal)=每天运动所消耗的总能量+[(需要消耗的总能量×50%)/30 d]。③参考《运动健身能量消耗》[5], 根据被管理者的个人喜好, 选择不同种类的运动。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建立Excel表, 应用SPSS17.0软件, 计量资料用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取双侧α=0.05, P

2 结果

健康管理前后两组人群体重及体质量指数的比较, 管理前后两组人群自身比较, 体重和体质量指数均明显降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富营养化、基础生活的科技化, 肥胖人群在逐渐增多。2009年中国人群调查显示, 男性肥胖比例为11.4%, 女性肥胖比例为10.1%[6]。目前肥胖并不是“富裕”的象征, 而是“疾病”的象征。众所周知, 肥胖与多系统的慢性疾病密切相关。肥胖可以增加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危险[7]。

近年来, 人们对健康的意识逐渐提高的同时, 把越来越多的视点转移到健康上, 开始关注健康、管理健康。于是, 健康管理作为新生事物应运而生。由于多种健康问题都与肥胖相关, 因此对健康进行管理, 更多意义上来说就是对体型、身材进行管理。本次研究通过全面地认识、合理地饮食、适当的运动、科学地管理等方法, 对被管理者进行综合地健康管理。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单纯性肥胖组和非单纯性肥胖组经过30 d的健康管理后, 体重和体质量指数均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也就是说, 单纯性肥胖组和非单纯性肥胖人群通过本次健康管理, 体重和体质量指数均有明显改善, 且效果无明显差别[8]。可以看出, 无论是单纯性肥胖还是非单纯性肥胖人群, 对肥胖的认识程度是一致的, 对健康的渴望和减重的决心都是一致的, 都希望通过健康管理降低体重、达到比之前更健康的身体状况。此外, 通过本次健康管理, 被管理者对健康的认识有所提高, 并且掌握了平时该如何合理进食和运动的相关知识, 对今后的自我健康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次研究证明, 因人而异的、全程的健康管理是单纯性肥胖和非单纯性肥胖人群改善体重和体质量指数的理想手段, 与袁胜男等[9]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理论上来说, 非单纯性肥胖人群对疾病、减重的认识应该高于单纯性肥胖人群, 其对健康管理的依从性也应该优于单纯性肥胖者, 然而本次结果却未能显示, 可能与本次健康管理时间较短有一定关系。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次研究未能对被管理者管理前后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相信, 对肥胖人群进行长期有效的健康管理, 不仅能达到减重的效果, 而且对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改善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 针对不同的被管理者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的临床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烨.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河北医学, 2012, 18(1):134-137.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4, 12(3):156-161.

[3] 张爱芬.实用运动生物化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32.

[4] 李晓华,叶艳彬,任哲,等.糖尿病食品交换份法饮食软件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8,24(6):609-611.

[5]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健身的能量消耗.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3:43.

[6] Xi B, Liang Y, He T, et al. Secular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general and abdominal obesity among Chinese adults, 1993-2009. Obes Rev, 2012, 13(3):287-296.

[7] 刘伟.肥胖的危害及对策.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26(3): 372-373.

[8] 陈璐璐.2010~2011年度肥胖研究进展.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2,28(4):266-270.

第11篇

[关键词]糖尿病; 社区; 健康教育; 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201-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据流行病调查学显示[1]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达4.0%,而死亡率则位居慢性病第二位。该病存在有诸多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因此良好的社区健康教育护理就成为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措施之一,所以我们进行了社区糖尿病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社区符合中国糖尿病学会所制定的有关糖尿病诊断标准[2]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5~76岁,平均(61.23±2.34)岁,病程为2~28年、平均(8.31±4.56)年。同时入选患者符合:(1)以前从没有进行过系统糖尿病健康教育;(2)排除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3)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及健康教育护理方法

1.2.1研究方法:自行设计糖尿病知识调查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前后问卷调查,调查包括:糖尿病饮食知识、运动知识、用药知识、血糖自我监测知识等。

1.2.2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为期8周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建立档案、宣传并讲解糖尿病知识、发放糖尿病防治知识手册和健康教育宣传册;方法包括:系统安排12次讲座(每周2次),共计6周。第7周健康教育以患者提问、解答与交流为主,每周1次,共2周。另外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和定期测血糖。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知识了解情况

及血糖水平调查结果[n(%)]

注:*P

3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所以延缓并发症出现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社区所面临的健康教育课题,所以我们试图采用一种有效及系统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发现教育护理前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如饮食控制、合理锻炼、正确服药和血糖的自我监测等(从表1中可以看出)。所以针对本次调查问卷中所发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有重点地教育护理工作,例如:(1)心理问题教育,此类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因此我们多在讲座中有侧重的阐述了此方面相关知识(如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变化与心理存在密切关系,健康的心态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以疏导其不良心理问题,使患者能够树立良好心态及更好的配合社区治疗。(2)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教育,我们利用讲座的形式讲解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并发症以及患者出现血糖较低和较高时的表现及急救措施。(3)饮食指导教育,教育患者和家属根据其身高、体重、生活习惯及运动量计算每天所需热量,制定合理食谱(例如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好,多食用粗纤维食物)。(4)锻炼健康教育,我们主张锻炼应以餐后1~1.5 h、时间以30~60 min为宜、每周锻炼5次左右,但注意不应空腹锻炼(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而锻炼种类则应根据患者个人爱好选择,诸如散步、太极拳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另外锻炼应注意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规律、循序渐进的合理运动。(5)用药健康教育,例如降糖药的服用时间、适应症和禁忌症: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双胍类药物则要在餐中或餐后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需在第一口饭后服用等,而胰岛素的应用则应注意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储存方法,同时注意正确的注射步骤、角度,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时间准、剂量准、剂型准的原则[3],另外也要注意注射部位等相关事宜。(6)血糖自我监测教育,教育患者定期监测尿糖和血糖的的方法,树立他们自我管理的理念。

总之,通过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后,患者在糖尿病相关知识、血糖控制等方面与教育前相比有所改善,提示社区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已经成为综合性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欣欣.超声诊断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广西医学,2008,30(5):689-690.

第12篇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完全相同,但两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却有所不同,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及传统教育手段,实验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其具体教育内容如下:①首先要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健康分组,每组除了含有护理人员之外,还要配备一名临床医生[3]。医护人员要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宫颈炎的病理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讲解,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对治疗方法进行介绍,提高患者对慢性盆腔炎的认知水平。②医护人员要向患者介绍慢性盆腔炎治疗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增强患者的治疗意识以及对疾病的重视度。③医护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心理状态,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通与开导,平稳患者的情绪。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要对急诊治疗科室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紧急预案[4]。

1.2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数据采用数学统计软件包(SPSS21.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并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并用卡方进行检验,当P<0.05时,数据记录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经不同护理管理后,其复诊时的相关知识水平检测结果有很大差异(P<0.05),具体请见下表1。

3讨论

当前,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数量逐年增加,妇科疾病俨然成为了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最大隐患,患有慢性宫颈炎的患者小腹处通常会有下坠痛感、月经紊乱、白带异常、全身疲惫等临床表现[5]。护理健康教育本身是一种治疗的辅助手法,通过医院以及医护人员的知识普及,提高患者对疾病以及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保障患者在治疗前中后期的治疗效果,并进行一定巩固。当前,临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我院对所抽取的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了一定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从上述实验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实验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要远远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对疾病以及治疗相关问题极为了解的有16人,掌握慢性宫颈炎异常症状判断的人数有15人,了解相关卫生护理以及选药知识的人数分别为20和18,掌握治疗注意事项的有20人,对照组相应知识的掌握人数分别为6、7、8、5、1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因此,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能够全面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除此之外,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0%,而实验组则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总而言之,对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加强其对疾病注意事项的重视度,改变患者的不良习惯,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还能够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因此,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赵锋 单位:新疆奇台县西地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