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再生医疗技术概念

再生医疗技术概念

时间:2023-08-10 17:24: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再生医疗技术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再生医疗技术概念

第1篇

【关键词】再生医疗技术;湿润烧伤膏;疤痕平;瘢痕防治

【中图分类号】R821.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107-021 再生医疗技术

所谓再生医疗技术就是利用干细胞原位培养技术、通过人体皮肤原位细胞和皮肤组织干细胞的组织培养程序,实现组织再生。上世纪70年代,徐荣祥教授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科学地建立了全新的烧伤生理学理论和具有显著疗效的烧伤治疗方法——以湿润烧伤膏为主的烧伤湿润再生医疗技术,并且逐步向其它学科渗透发展成一门新兴学科——再生医学。卫生部于1991年将徐荣祥教授发明创立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及湿润烧伤膏(MEBT/MEBO)”列人十年百项科技成果的首批十项重大医学技术之一向全国推广。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许多国家和地区,并申请获得了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国专利。如今,再生医疗技术不仅用于烧烫伤,还广泛用于创伤、溃疡、褥疮、胃肠疾病、瘢痕等疾病,在此,主要介绍再生医疗技术应用于瘢痕的防治。

2 瘢痕的概念

瘢痕(scar)又叫疤痕,它是人体皮肤受到烧、创伤后留下的痕迹。

3 瘢痕的发病因素

3.1 全身性因素

①种族与肤色:有色人种发生率高,黑人为白人的6-18倍。

②遗传因素:与基因及遗传因素有关。

③年龄:婴糼儿低,青年人较老年人高。

④营养状况及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

⑤代谢因素:青少年、孕妇代谢旺盛,发生机率高。

⑥个体体质:如平常我们所说的瘢痕体质者。

3.2 局部因素

①部位:下颌、胸前、三角肌、上背部、肘部、膝部、踝部、足背发生率高,眼睑、前额、背部下方、外生殖器发生率低。

②切口:沿皮纹(郞格线)和垂直皮肤表面切开,瘢痕细、反之粗。

③感染:炎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增生。

④创面异物:刺激组织增生。

⑤损伤深度:损伤伤及真皮浅层,愈合后不留瘢痕;若伤及真皮深层(网状层),愈合后常留有瘢痕。

⑥创面修复时间和方法:创面修复时间越快,瘢痕发生率越低;自行愈合的创面瘢痕发生率高。

4 瘢痕的发病机制

瘢痕(scar)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皮肤组织损伤后,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网增殖,形成新的肉芽组织,使纤维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出现胶原纤维合成和降解失衡,神经末梢长入,创伤边缘的上皮组织向中心生长,覆盖肉芽组织而形成瘢痕。

5 瘢痕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

5.1 根据组织学和形态学分四大类

①表浅性瘢痕:损伤累及表皮或真皮浅层所至,主要表现为表面粗糙,可有色素改变,局部平坦、柔软,与正常皮肤界限不清,无功能障碍。

②增生性瘢痕:损伤累及真皮深层,如深二度烧烫伤、切割伤、感染、切取中厚皮片片供皮区,临床表现为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早期因毛细血管充血,表面呈红色、潮红或紫色,可因痒和痛搔抓后破溃,晚期可发生明显萎缩。

③萎缩性瘢痕:损伤累及皮肤全层及皮脂肪组织,如大面积烧伤、慢性溃疡愈合后,以及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头皮、胫前区,临床表现为瘢痕坚硬、平坦。

④瘢痕疙瘩:具有个体差异,大多于局部损伤后1年发生,许多患者甚至将发病史(如手术、纹身、灼伤、接种、粉刺、异物反应)忘记,临床表现为高出周围正常皮肤、超出损伤部位并持续生长的肿块,扪之较硬、弹性差、局部痒痛,早期呈粉红色或紫红色,晚期呈苍白色。

5.2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不难诊断。

6 国内外治疗瘢痕的现状

瘢痕是世界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难点,目前并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局部药物封闭、手术切除植皮、气囊扩张术以及最流行的晶体磨疤术等方法治疗,治愈率极低、易复发,给瘢痕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等,给社会、家庭造成不安全因素。

7 再生医疗技术用于瘢痕的防治

7.1 药品和器材:美宝疤痕平软膏、微波治疗仪、弹力绷带、弹力衣、弹力袜等

7.2 美宝疤痕平软膏的成份及作用机制: 美宝疤痕平软膏含有油酸、亚油酸、芝麻素、仙人掌提取物、蜂蜡等成份。它利用皮肤原位干细胞培植技术的原理和研究成果,促使原位表皮干细胞增殖的同时抑制纤维细胞增生的生命物质,通过这种作用,生理性调控疤痕皮肤组织中上皮细胞和纤维细胞的比例,重新调整正形成的疤痕和已经形成的疤痕,使其恢复皮肤正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疤痕皮肤的再生、瘙痒、干裂及功能受限四大医学难而题[1]。

7.3 防治方法(在此主要介绍深度烧烫伤的防疤以及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的去疤治疗)

⑴深II度以上烧伤经再生医疗技术规范治疗后的愈合创面,常规应用疤痕平3—6个月。众所周知,深II度及深II度以上创面运用传统烧伤方法治疗,均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而运用再生医疗技术,深II度创面可不留瘢痕,III度创面只部分留疤,但瘢痕常较软。现将深II度以上创面常规防疤治疗具体介绍如下:

①外敷湿润烧伤膏 1—2周进行生理性调控,促进皮肤功能恢复;因为新生皮肤易干燥,缺少弹性、易发生皲裂,故用湿润烧伤膏外敷,厚度约1mm,每日2—3次。

②1—2周后,用美宝疤痕平软膏外檫,辅以按摩/微波导入,注意新生皮肤较嫩,无角化层,易破裂,在烧伤创面愈合后20天内不应按摩,用美宝疤痕平软膏外檫厚度约1mm。

③加压治疗3—6月,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合适的加压材料,加压治疗中,压力不能过大,以无明显不适为度,加压治疗应坚持一早、二紧、三持久[2]。

⑵增生性瘢痕

①美宝疤痕平软膏外檫+微波导入,1—2次/日,15—20分钟/次 ,连用3—6月。用之前温热水清洗瘢痕部位,美宝疤痕平软膏均匀涂于患处,厚度约1mm,治疗仪轻压患处皮肤,做均匀直线往还运动或旋转移动。

②压力疗法:持续6月—2年,可指导患者或家属自行操作,瘢痕局部均匀涂抹美宝疤痕平软膏约1mm厚,用食指端指腹或小鱼际部压迫瘢痕,均匀移动至瘢痕的每个部位,压力以观察到瘢痕肤色变白为度,每点每次按压10次,每日按压5次;若躯干或四肢瘢痕面积较大者,夜间用弹力套或弹力绷带持续加压治疗。

⑶瘢痕疙瘩

①手术切除:在局麻或全麻下用滚轴取皮刀切除瘢痕至真皮深层,注意切除时深度以触之柔软为度,不能深到脂肪层。

②湿润烧伤膏外敷并加压包扎止血,24小时后第一次换药,3—4次/日,如同深II度烧伤创面换药;1周后可改用医用复合敷料(美宝创疡贴)每日1—2次换药,直至创面愈合。

③继续用湿润烧伤膏1—2周,改用美宝疤痕平软膏治疗如同增生性瘢痕,弹力绷带加压6月—2年。

⑷各种创伤创面后期防疤同上述。

8 疗效判断标准

⑴痊愈:创面由正常再生皮肤覆盖。

⑵显效:疤痕体积明显缩小、质地明显变软,弹性明显恢复。

⑶有效:疤痕部分平软恢复、症状明显改善。

⑷无效:治疗1个疗程疤痕无明显变化。

参考文献

第2篇

分享经济

【报告原文】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

【解读】共享单车、共享停车位、共享厨房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分享经济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有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万亿元。今年分享经济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体育产业

【报告原文】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解读】中国筹办冬奥会工作已纳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推动“3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实现,必将有助于带动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达1.7万亿元,在多项利好刺激下,体育产业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新兴产业

【报告原文】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

【解读】“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这些概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义非凡。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1亿元。而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除了使通信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外,还将带动多个规模万亿级别的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智能制造

【报告原文】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解读】智能制造不仅能实现各种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还具有高速、高精度等特征,市场前景广阔。据预测,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有望超过3万亿元。智能制造有望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数字家庭

【报告原文】扩大数字家庭、在线教育等信息消费。

【解读】“数字家庭”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之一。数字家庭,能够在家庭范围内实现各种电子设备的互联和管理,推进健康医疗、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向居民家庭延伸,形成家庭信息服务新业态。政府工作报告从政策上肯定了行业发展的意义,对该领域是大大的利好。

医养结合

【报告原文】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

【解读】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业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有效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方便老年人获得连续、及时和专业的服务,这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医养结合这种新兴消费正进入历史机遇期,值得关注。

清洁能源汽车

【报告原文】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

【解读】为了保卫蓝天,过去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在机动车治理上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而随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清洁能源汽车势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全域旅游

【报告原文】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

【解读】以前,提及旅游业很多地方都是建景点、建景区、建宾馆。然而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旅游、个人游等为主的新阶段。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做到既开发又保护,既宜居又宜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无疑是一个趋势。

电商快递

【报告原文】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

【解读】据统计,2016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945.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4%。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一些企业已开始布局。进一步解决好物流成本高、人才培训等问题仍需漫长过程,机遇也蕴含其中。

可再生能源

第3篇

关键词: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空间化;空间再生产

中图分类号:D035;C916;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2-0065-05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的广泛存在,提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要求。努力探索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和方法,是实践工作和理论探索的共同任务。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中,主要都是围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来做文章,公共服务均等化所内含的政治和社会逻辑却没有得到充分阐释。这不仅制约了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作用和社会意义的充分理解,也抑制了探索公共服务均等化途径和方法的想象力。为此,本文从空间(化)的视角探讨公共服务均等化主张的空间维度,并基于空间再生产的逻辑阐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基本政治议题。

一、公共服务的空间化存在

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与公共物品(Publicgoods)是两个相互通用的概念,泛指由政府提供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一般意义上的公共服务,也就是由政府提供或生产的,用于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那些东西,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根据卡斯特的观点,公共服务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集体消费,“是指由国家集体性提供的服务形式,如大众住房、交通、医疗设施等。因为集体消费是适应于居住在某一空间区域中的人的,因此它就有了一个空间的所指对象。”由此可见,公共服务也是一种空间化的存在,具有特定的空间维度。

公共服务的空间化存在是由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性质决定的。因为,“并非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具有同样的规模。规模既意味着外部性的地理上的范围,也意味着其强度和影响”,所以,“对每一种公共物品来说相应的有一些‘公众’。根据其“外部性”覆盖范围的大小,公共物品可以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和全国性公共物品。事实上,除去国防、宪法和基本法律等全国性公共物品具有“纯公共物品”的特性之外,大多数的公共物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提供给不同的社会公众,并为不同的“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收益。实际上,所有公共物品都有空间上的边界,而且即便是“纯公共物品”实际上也是以国家疆域为界限的。将公共物品概念转换成公共服务概念,上述分析仍然是有效的和成立的。因此,公共服务是空间化的存在,其定义性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空间。只有在特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公共物品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就此而言,公共服务不可避免存在于特定的空间范围之中,表现为一种独特的空间系统,具有清晰的边界和范围。对于俱乐部产品或公共池塘资源而言,公共物品的空间化意蕴尤其明显。因为,根据这些物品本身的性质,只有一部分而非所有的消费者可以根据某些资格条件来获得这种服务。这些资格条件首先是由空间条件来定义的,比如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体制内与体制外以及特定的行政辖区等。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划界和分类的方法,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建立起相对封闭的行政辖区。“辖区的边界可以作为区别居民与非居民的一种方式,使某些公益物品和服务主要使本地居民共同受益。”对于在特定空间区域之内的和之外的社会人群,就有了一个区别对待的标准和界限。实际上,具体的公共服务就不仅是排他的,也具有竞争性。比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等,大部分是由国有部门的职工所享有,非国有部门的职工则被排除在外;又如,通过建立城乡分割的治理体系,就把庞大的农村人口排除在养老和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之外。

公共服务的空间化也对应着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的空间化。空间化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凭借将庞大的领土细分为行政的单位,便定义了政治统治的空间秩序。每一个政府都对应着一个地理上边界清晰的区位空间,在这个范围中行使权力,运用资源,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公共服务。其中,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空间范围对应着国家的疆域,不同的地方政府在不同的辖区内向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反过来说,不同的公共服务满足不同空间系统的社会需要,也是由不同空间系统的政府来提供的。国防由中央政府来提供,社会治安由地方政府来供给,医疗保障大多由中央和地方联合生产。因此,虽然公共的概念非常难以定性和描述,但就一项具体的公共服务而言,公共的操作化内涵就直接对应着政府辖区范围的大小,以及它所服务的那些公民人数的多少,后者还构成了社会人口中的一个特定的概念空间,比如中产阶级、贫困人口、弱势群体、在校大学生、下岗工人、个体工商户等。

公共服务的消费者资格通常也是由空间系统来定义的。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然的情况,即人作为一个空间化的存在,只能根据所处的空间位置来享受为其所在区域提供的公共服务,如此,公民个人在什么地方工作、学习和生活,就自然可以享受到政府为该地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如社会治安、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等。但公共服务的地域差异性也带来公民消费的差异性。第二种是通过复杂的身份技术把数量庞大的人定义为不同的类别,并在这个基础上决定公共服务的分配,其中相同的人可以获得相同的公共服务,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公共服务。具体例子如,公民身份决定公民是否具备享有某一个国家的公共服务的资格,户籍制度根据公民的户籍来分配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等。此外,不同的职业、身份和地位,也相应享有政府所提供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品质的公共服务,如养老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廉租房等。

总之,公共服务就是一套复杂的空间系统,具有多个方面的空间维度。由此,公共服务也就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巨大的空间差异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空间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差异性。其自然性在于,客观的自然条件、地理分布和区位状况等,构成了地区间差异的基础。其社会性质在于,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价值观念,不同的地方政府会提供不同数量和不同质量的公共服务,甚至是具有相似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政府也会提供不同的公共服务“菜单”。公共服务的空 间维度还表明,一切治理都是地方的,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地方政府辖区的空间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共服务的性质和品质。

二、从“公共服务”到“基本公共服务”

现代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人格平等,权利平等,无差异地享受政府所提供的一切公共服务。与此相应,政府也应当无条件地向所有公民提供无差异的公共服务,并体现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但是,逻辑不等于事实,逻辑上正确的东西却可能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可能性。正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一样,它无法取消或抹平人们先天的和后天所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并且,人与人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反过来又会以不同的方式来侵蚀甚至颠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形式平等。

在当今时代,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从公民权利平等的起点出发,既可以引申出一人一票的选举政治的逻辑,也可以推导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诉求。权利的平等也要求政府平等地对待公民,即对相同的人要给予相同的对待,公民应当平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向所有公民都提供丰富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当然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目标,但均等化的理想却无法避开现实力量的禁锢,不可能得以顺利实现。不可避免的空间差异性实际上无法满足所有人都共享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个体的人是一种空间化的存在,人类寄身其间的地理空间绝非均质化的,而是存在着气候、资源和生存适宜性等方面的自然差异,进而形成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第二,地理空间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结晶,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运作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地区间的差异,进而在社会中形成了诸如中心与边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等空间层次。第三,即便地区之间是完全同质的,但美好的东西总是有限的和不充分的。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政府只有提供公共服务的有限能力,而有限的公共服务又要通过政治途径来做出不平等的分配。第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和范围,也是观念和文化的产物。空间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观念系统,影响着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认知。不同社会的人对于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大小的认识不同,而且对于均等化程度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因此,不同的空间供应或提供有不同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差异性是无法抹杀的,实现完全均等的公共服务是不可能的。故此,在我国的实践当中,当一些学者最初提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张之后,很快就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前面加上了“基本”这个限定词。因为,理想的权利平等不可能全然超越不平等的现实。而且,公共服务均等化主张中的公共服务,绝不是泛指政府提供的所有公共服务,而仅仅是指在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应该尽可能地使得全国人民享有同样的权利。换言之,政府应该尽可能满足全国人民对于公共资源的基本物质需求和权利要求,但实际上却不可能让所有人共享同等水准的全部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一个最高的美好理想,而是一个最低的基本要求,但也仅仅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在任何一个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并存在着较大程度贫富差距的社会中,让所有地方政府都提供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让所有空间都享有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这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在某种意义上,公共服务就像是一份菜谱。如同不同的饭馆酒店各有自己的菜谱一样,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的也是包含着不同“菜名”的不同服务“菜谱”。因为,被不同政治体系认可和承诺的政府应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清单是不同的,而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和内容的理解更是充满了差异性。在基础设施、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名目繁多的公共服务中,哪些项目应当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并没有定于一尊的标准,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政治倾向和思想流派都会坚持不同的底线标准。并非不重要的是,由于每一项公共服务都意味着相应的公共财政支出,那么,在既有的资源和财力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水平对于选择哪些公共服务项目就施加了现实而严苛的外在约束。各个国家和地区只能根据自己的财力来确定自己将要为公众提供的“菜名”。而现实的公共服务“菜谱”总是由不同名目的“菜名”搭配和组合起来的。

在外延无限丰富的公共服务前面加上“基本”这个限定词,就是在可能提供的服务清单中,选择了“基本”这个特定的服务范畴,后者占有相应于它们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基本性质位置的那些公共服务。这样,被选择的公共服务项目构成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空间。可以看到,限制这一空间范畴大小的,既包括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形成的现实限制,也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政府义务或责任的认知差异,还包括了社会空间再生产进程中不同利益主体话语权的大小及其竞争的结果。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主要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境况,因此,这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及其他权利要求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体现。那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地区间差异格局的调整、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弱势群体权利处境的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就此而言,基本公共服务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空间,而是一个或然的、可选的动态空间。

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张,作为政府对公民福利的基本承诺,就像宪法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或自由一样,具有底线保障的意义。这样,提出并实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张即意味着政府对某些基本的公民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必须通过提供某些公共服务来满足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因为公共服务正是建立在公民权的概念基础之上的,也是利用公民权的逻辑来为自己辩护的。在某种意义上,权利是由相应的义务来实现的,因此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与政府公共服务的义务是一一对应的。因而,在政治的逻辑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际上也是在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正严重缺失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寻求政府责任的底线,让政府在这个底线的边界上重新担负起其应有的责任。放弃或忽略这些责任,偏离这些基本责任的底线,都是不对的。那么,在新的社会需要面前,这些基本的底线共同勾勒了政府的活动空间和责任空间。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生产机制

后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者们已经指出,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空间生产的历史。“空间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工具。国家利用空间以确保对地方的控制、严格的层级、总体的一致性,以及各部分的区隔。”通过对空间进行规划、管理和控制来建构社会秩序,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手段。而且,“不存在没有空间化的社会现实,也不存在非空间化的社会过程”。通过调整空间生产的行动、机制、节奏和布局来促进社会结构的平衡和社会关系的和谐,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法。

空间再生产的终极前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调整,但其直接诱因则是空间之间的不平衡,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矛盾冲突和潜在的社会危机。空间不平衡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其他经济和社会失衡现象等。相应的后果则包括空间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空间割裂(地区之间差异的不可弥合性)、空间摩擦(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和空间失衡(社会不平等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危机),具体的现象包括如社会歧视、社会排斥、社会断裂、仇富现象和行为等等。

因此,由空间再生产的逻辑观之,近年来党和政府所推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即不论是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构和谐社会等发展规划,以及更加具体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实质上都是空间再生产的政治战略,其共同主旨都是要在不平衡的社会空间关系上重建新的空间形态,塑造新的社会空间关系,最终促进社会的平稳和可持续发展。同样,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正是当前我国社会空间再生产机制的重要一环。

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对的基本问题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日益拉大的差距。作为应对空间不平衡现实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了鲜明的空间维度。如果公共服务领域的空间不平衡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那么,重新建构空间的正义,就不仅是解决空间不平衡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空间的正义意味着,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缩小空间差异的程度,解决不同社会空间的不平衡及其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冲突,让所有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增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而根据布迪厄的观点,“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具体说来,这些“小世界”空间,既包括了相对于国家的地区空间、地区中更低层次的地区,以此类推,也包括了社会中交错并置的各个社会阶层和不同的社会群体,还包含了由上述空间化事实所引发的社会行为,以及对上述空间范畴的理解和认知。就此而言,这里的空间概念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和心理的三个层面的空间涵义。

从这一立场出发,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对的空间不平衡可以说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涵义:第一是直观的地理空间差异,主要表现在由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所导致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差异,具体就是东中西部差异、城乡差异、地区差异,这些在整体上构成了一个错乱重叠的空间差异格局。其次是社会空间的差异,就是基于不同社会经济关系所形成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基于个人身份、职业、性别、种族和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等所产生的享受公共服务的差异,比如基于户籍身份的市民待遇方面的差异、由于职业地位不同所导致的福利和保障方面的差异等。第三是基于上述差异所形成的各种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其表征就是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的社会排斥、社会歧视、制度性羞辱、行为等,社会公众之间的不信任心理、不合作倾向甚至相互仇视心态,以及对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的信心丧失等。

“空间永远是政治性的和策略性的”,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也是政治性的。作为空间再生产的政治战略,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政治性的,体现了政治权力的意志和倾向性,反映着社会权力斗争的结果。必须承认,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来构造新的社会空间关系,以此来消除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差距,是一个向社会不平等开战的重大举措。考虑到社会的强势群体总有更多的办法来照顾自己的福利,因此,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说是“弱势空间”的意志和诉求在国家政策层面的确立。但是,公共服务的水平具有消费上的刚性,已经享受到相当水平公共服务的人不可能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被剥夺掉他们既得的公共服务。这样,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不是在剥夺一部分人的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来改进另一部分人公共服务的匮乏状况,而更多是在保证城市空间、权力空间和财富空间不受损失的条件下,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生存空间。问题是,强势者的利益是难以撼动的,现实的差距也不会轻易消除,特别是当公共服务被限定在“基本”这一范畴之内时,即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巨大的成绩,但非基本层面的公共服务的差距仍然持续存在,并将成为未来新一轮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对象。就此而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治诉求将始终存在,没有终点。

由于地方情况千差万别,中央政府通常只能为公共服务勾勒一个粗线条的框架或最低的标准,具体的内容和更多的细节则主要由地方政府根据其实际情况特别是财政状况来进行补充和完善,这就势必产生一个尖锐的矛盾,即空间正义主要是中央政府的伟大规划,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控制权却在于各级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政治蓝图因此与地方政府的地方品格之间就孕育出了新的空间冲突,其中主要是双方之间权力与责任的冲突。在某种意义上,如何用法律的或制度的形式来确定公共服务的义务,确定中央政府(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下级政府)之间的分工、合作和责任,将决定着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效率。特别是支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更是直接决定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此外,考虑到政府越来越多通过市场化手段来生产公共服务,市场主体在公共服务链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那么,公权空间(政府)与私权空间(市场主体)之间的责任分配和相互控制,对于公共服务的品质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也将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空间化的基本议题及思考

空间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维度,体现在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空间是社会建构起来的,也是政治性的。从空间的路径切入社会问题的分析,是探究特定社会条件下社会运动及其内在脉络的基本方法。我国当前推行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空间再生产进程的环节之一。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与实践中,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命题,解剖和分析其空间维度,不仅为理解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逻辑基础,也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从公共服务的空间化存在角度而言,公共服务的空间化带来了空间的封闭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并导致公共服务可得性的问题,即具体的公共服务是在什么空间中(通常是对应着相应的地方政府)得以提供出来,什么人根据什么标准来获得享受相关公共服务的资格。由于公共服务对于空间的依赖性,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意味着必须消除特权,打破壁垒,促进竞争,引导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跨区域的自由流动,实现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在政治和社会的层面上,公共服务消费资格的定义和分配将日益 成为公民权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此外,对个人而言,摆脱公共服务匮乏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流动,即从公共服务贫乏的地区流向公共服务充足的地区,如获得城市户口,去大城市定居等;从较低的社会阶层进入较高的社会阶层,如成为政府或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等。而且,在空间开放性程度比较高的条件下,顺畅的社会流动能够减少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的紧迫性。

第4篇

关键词: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补充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一、相关概念

1.商业医疗保险:是指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营利性的医疗保障方式。消费者按一定数额交纳保险费,遇重大疾病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赔偿。商业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单位和个人可自愿参加。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及个人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2.社会医疗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时,可获得相应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劳动者患病时,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对其所支付的医疗费用给予相应的补贴或报销,使劳动者恢复劳动能力和健康,尽快投入到社会再生产。社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各级政府承办,政府借助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强制实行并进行组织管理。

二、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区别

1.两者属性不同。商业医疗保险是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运用经济赔偿手段经营的险种之一,属于社会经济活动范畴,由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按自愿原则签订合同来实现,商业保险公司可从中营利。而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规定,为保护以及增进劳动者身体健康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由国家或者地方通过立法强制执行,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同时具有社会性和非营利性质。

2.保险对象和作用不同。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险对象是自然人,其作用在于当投保人因意外伤害或疾病而支出医疗费用时,可获得一定的经济赔偿以减轻损失。社会医疗保险主要以社会劳动者为保险对象,劳动者因患病就医而支出的医疗费用,由社会医疗保险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给予基本的保障,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有利于社会安定,其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个方面。

3.两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不同。商业医疗保险建立在合同关系上,每一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公民或法人,按保险合同规定缴纳保险费后,即获得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且保险金额的多少与所缴保险费数额成正比。而社会医疗保险是建立在劳动关系上的,只要劳动者履行了其为社会劳动的义务,就能够享受社会医疗保险待遇但他们所领取的社会保险金与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并不成正比例关系。

三、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做为社会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

新出台的《医疗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继续探索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经办管理的方式”等指导性的意见。明确了商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是社会医疗保险未保障部分的补充保险,即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需要个人自费部分和超过封顶线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充性的保障。按照国务院对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率水平的规定,社会医疗保险统筹部分的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一般在15万元左右,且根据参保人员医疗费用金额的不同,还需自付20%-30%不等的费用,这并没有解决少部分需住院治疗的大病患者及慢性非感染性重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问题。此外,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保险项目范围之外的检查、治疗、用药都有限制,如某些先进的治疗技术及药品、某些特需治疗疾病所发生的费用均需要参保人员自付。这就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满足这部分城镇职工对医疗保障高层次的、特殊的需要。

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其自身特性决定了它们应在医疗保险市场中化解不同的风险,服务于不同的需求对象,向他们提供对不同医疗保障水平的需求,进而改善全社会的医疗风险分配状态,最终达到医疗资源配置的最优。

由于医疗保险本身具有极强的公益性,政府的积极作为应给予充分肯定。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政府对医疗保险的财政投入是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式。全民医保绝不是全民免费医疗。政府实行的这种“公共理财”方式一是可以化解当前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二是想真正解决百姓的民生问题。虽然这种想法和初衷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13亿人口,决定了推行“完全依赖政府主导的、全覆盖的”医疗保障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长期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商业医疗保险应根据目前的医疗保险状况,搞好我国医疗市场的调研,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及不同人群对医疗保险产品的需求情况,在探索补充社会医疗保险空白的同时,选择容易控制经营风险的模式,加强对商业医疗保险险种的设计、开发以及业务管理工作,将现有的综合医疗保险业务逐步细化,不断丰富医疗保险的险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医疗保险的需求。

毫无疑问,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补充。商业医疗保险潜在市场很大,应适时加强健康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这将对我国整个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与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政伦,李军.医疗保险[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3]卢祖洵.社会医疗保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何文炯.社会保险转型与商业保险发展[J].保险研究,2010(07):35-39.

第5篇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

中医药学从我国古代有文字出现的时候就有记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医学理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造了神奇的医疗效果。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医疗体系,但现在大多数已经消失,被现代西方医学所取代,中医药学作为少有的独立医疗体系能与现代医学并存,并且发挥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与其以人体生理平衡为基础,不断继承前人成果,并充分吸收各个时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逐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密切相关。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态文明建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生态文明的进步[2]。

把人体健康与生态平衡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寻找联系,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早在春秋时代,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还把疾病的发生归诸鬼神祟蛊,中国的医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人体的病患与饮食起居、喜怒哀乐有关,后来又有医生用自然界的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失和来解释病因,这曾是当时世界医学史上最先进的病因观。在这种病因观的影响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能对人体产生作用,从中寻找良药祛除病源也就成了当时医药学家的主要工作。

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称为生态系统,正常的生态系统中,系统各部分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上相互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与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一样,充当着消费者的角色,一旦人类的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出现人类的灭绝。中医药学的实践就是把人体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如果人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健康状况良好,就处于平衡状态,当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起作用导致正常生理活动被破坏,开始的平衡被打破,疾病就随之而来,各种治疗药物和方法都是为了弥补这种平衡。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了藏象、经络等生命活动现象,六、七情等致病因素,以及病态过程中互相抗衡的“正”、“邪”两种力量的存在,穴位是调整功能的枢纽;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致病精神因素,即内在因素;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六大类,包括细菌病毒是致病的外来因素。气血是全身的动力,还有内外因等等,这些都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的功能因素。《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两部经典医书正是在前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产物。在中医思路与方法的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收集到的有意义的症、脉、舌象等信息确定患者的“证”,再通过对“证”的辨证施治,确立不同的个性化治疗方法,这与当今许多西医学家提出的个性化治疗非常一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阴阳”、“五行”等概念,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治法治则等一整套独特的治疗概念、理论体系都无一不体现出中医学注重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医用药的方剂中讲究君臣佐使,每一个方子都有不同的配伍原则,其内在也是体现出生态平衡的意义,每一种药物都有其治疗作用和副作用,针对疾病的主要药物为君药,为了辅助君药达到更好的效果的药物称为臣药,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称为佐药,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称为使药。君臣佐使四类药物的相互影响,给人使用后就能帮助人体尽快恢复生理平衡,疾病自然消失。

西医采用了很多化学药物,生产工艺中有很多污染问题,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与化学药物不同,中医药的原料都是自然界可再生资源,并且以植物为主,这与人类的饮食习惯一致,也符合现在比较热门的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的理念。现在很多人在饮食中都注意食用适合自身保健作用的有药性的食品,比如鱼腥草、马齿苋、山药、枸杞等药物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这对于我们提高全民素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很有益处。对于很多新出现的疾病,西医很难在短时间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药学在中国防治非典和现在肆虐全球的H1N1型流感的应用极大的作用,对于突发的疫情,中医药学工作者及时提供了相应的处方,避免了很多易感人群感染疾病的机会,给疫苗的研发机构争取了时间。

生态文明主要是以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经济的目标,医药学作为社会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至关重要。中医药学发展到今天,为了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医药文化带给人类的健康,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在中医药学理论和西方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从传统中药中选择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的中药对其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寻找植物中真正起作用的成分,运用先进的监测分析方法对其活性和质量进行监测和监控,开发出更多的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新药;另一方面,将中医药学理论中的精华与西方医学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病人的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最大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医疗上的花费,相应的提高了经济效益。中医药学现在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药学与时俱进的发展模式很适合现阶段的社会环境,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护我们的环境是中医药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随着生态文明与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它必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6篇

人类对最新的科学技术总是赋予了无限想象。当3D打印概念席卷整个市场时,人们开始将3D打印与生物医疗结合起来,于是3D生物打印(3D-Bioprinting)便应运而生。以信息化为前奏,以打印成型技术为基础的3D生物打印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修复和替代再生损伤组织和器官的治疗过程中。同时作为目前实现再生医学最具应用前景的新技术之一,3D生物打印也在向着从非生命假体向简单生命体和复杂生命结构体的发展。

如今,3D生物打印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医学或者生物学单一领域,向着由医学、工程、生物和临床以及伦理和法律有机融合在一起综合领域迈进。在未来,3D生物打印必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也面临着很多发展的挑战。但无论如何,3D生物打印正在重塑整个医疗行业,且日益接近我们的现实世界。

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年前,3D打印因为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而被广泛关注。这场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亟需面临制造业升级的国家。由于3D打印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前端的“快速原型”、全生产周期的“快速制造”、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能力等诸多特点,特别是可以与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所以3D打印被认为可能会带给中国制造业的重大变革。

也正是在最近的三年里,3D打印中的一系列技术已经在中国开花落地,并开始服务于生产实践。诸如光固化、金属熔敷、陶瓷成形、激光烧结、金属烧结等3D打印装备和材料也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媒体报道中,例如我国在打印玩具、手机部件、飞机机翼、武器零部件等,3D打印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

但是3D打印还有一块重要的领域可能被大家忽视,而这块领域已经在默默地发展了十几年,那就是3D生物打印,即将生物打印技术服务于医学或生物学的教学、科研和治疗事业中。

比如在骨科修复领域,我国科研工作者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科研和临床应用效果。通过计算机图像和CAD/CAM技术,我国已经利用三维打印技术研制出新型人工髋、肩、膝、踝关节、骨盆和四肢长骨假体,并在很多医院已经成功用于临床,且已经形成了产业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医三院、西安的西京医院等很多医院都可以进行个性化医疗植入物的设计、生产和植入。目前在人工关节置换、个体化接骨钣、个体化骨盆修复、肩胛骨、锁骨修复、牙齿修复等临床手术中,3D打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过在以上介绍的3D打印过程中,并不涉及到细胞的打印应用,主要是通过3D打印金属粉末冶金技术来制作以钛合金材料为基础的个性化骨科内植入物。

例如华南理工大学通过3D打印技术开发的个性化舌侧正畸托槽,主要是针对在矫正牙形过程中,传统的托槽粘在牙齿的外侧会影响美观等不足而研发。其特点是可置放在牙齿的内侧,且根据每个人的每一颗牙齿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目前,个性化舌侧正畸托槽已获得广东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并已在国内外开展了临床应用。

另外,3D打印技术还可以用来制作器官或组织的3D模型,可直接应用于医学教学、临床手术前的术前指导及科研。借助于这些3D模型,器官或组织内部构造的细节可以逼真地显示出来,且可以使复杂的人体组织更为直观明了。在术前指导中,通过3D打印可清晰直观地显示患者的疾病状况,在比如复杂骨折与畸形的分布,这样3D打印所模型可提供比医学影像资料更加详细的解剖学信息,实现了由二维到三维、由平面到立体、虚拟到现实的转变。医生可直接在此模型上进行手术设计及模拟,以确保手术的成功,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精确化、个性化的新型思路和方法。

不过,这些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打印。无论是打印骨科的植入物,还是打印人体的模型一,这些还只是通过传统的增材制造技术,通过塑料、树脂和钛合金金属等材料形成无生命的假体或模型。

科学意义上的3D生物打印则是以打印细胞为分水岭,也就是“以3D打印为手段,以加工细胞等活性材料为内容,以重建人体组织和器官为目标”。只有真正的3D生物打印,才是塑医疗行业的重要力量。

3D生物打印是真正的医学革命

目前全球3D生物打印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如果以打印细胞为分水岭来看,对于颅骨、牙齿或制造器官或组织的3D模型还只能看做是3D生物打印的“前夜”,原因很简单,虽然这些打印技术也被视为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重要一环,但是打印出的产品还是非生命假体,而且大多数打印过程仅仅涉及到一种金属或者塑胶材质,所以其对生命医学发展的支撑十分有限。

真正意义上的3D生物打印是向简单生命体和复杂生命结构体方向发展的。采用的打印材料更是超出了传统3D打印的取材空间,比如活细胞、干细胞、水凝胶、可被人体组织吸收的高分子材料等。

不过,应用活细胞进行生物打印,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三维打印,甚至可以说完全是另外一个领域。

因为打印的材料既然涉及到活的细胞,就需要精确控制细胞的成活率、细胞生长的支架材料、细胞的氧气、水分、营养等微环境,以及后期如何通过血管化来维持组织的生长和代谢。这样一来,需要同时打印的材料就达到几种乃至十几种,打印过程中的精密控制更加复杂,且更不用说分化程度更高,更加复杂的组织。

也正因为如此,3D生物打印才成为医学领域发力的一个焦点,而这个焦点,在我国集中的体现就是国家对3D生物打印的重视。比如在2014年末,“第四届国际增材制造与生物制造会议(ICAM-BM2014)”在北京召开,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名与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内容涵盖细胞三维打印、组织工程支架三维打印、金属增材制造以及增材制造技术中数据处理、建模仿真和创新应用等。

此外,4月份在上海召开的“2015医用新材料与3D打印论坛”以“交叉前沿新时代”为主题。论坛上来自诸多高效、研究所和医院的3D生物打印研究人员就医用新材料和3D打印相关领域的新方法、新发现,以及进一步发展的重点,特别是成果转化等进行交流和研讨,场面十分火爆。第三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将于2015年6月3至6日在成都举行,大会议题之一将重点围绕生物3D打印的技术路线、商业模式、材料、应用,及如何构建3D生物打印生态链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这场潜在的医学革命,可以说目前正在生物学和医学以及信息科学领域酝酿着一场风暴,因为3D生物打印的未来应用将满足人类医学发展过程中最大的一块短板,即器官移植和个性化治疗的需要。

如今,医疗领域的体内植入辅助假体的巨大市场是有目共睹的,但其特点和缺陷都非常明显,及属于非活性体,受到人体的排斥反应强烈。这些大多以机械结构(例如骨板骨钉、人工关节、血管支架等)或机电系统(例如人工眼、人工耳蜗、人工心脏等)或高分子材料系统(人工食管、人工胆管、人工肠、人工膀胱)所构建的人体器官,因其诸多不足也正成为生物材料、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电子学(包括计算机)特别是微电子学以及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多学科攻坚的重点。人们多么希望在未来能够植入和应用以细胞及组织所构建的“器官”,来修复人体因伤害或发病所需要的天然器官组织的功能。据卫生部门统计,仅仅在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就超过150万人,这其中只有1万人能够做上手术,而其余超过99%的患者需要继续等待器官源。而世卫组织统计称,全世界需器官移植手术的病人与所捐献的人体器官的数量比为20比1。显然,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从国家层面来说,更需要去系统破解这些难题,从根本上给生命的拯救创造更多机会。

显然,在未来,在医学伦理的制约下,也只有3D生物打印才能破解以上难题。

3D生物打印有望重塑医疗行业

作为一项前沿制造技术,“3D生物打印” 的发展空间巨大。比如通过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出与真正组织和器官的外形一致,满足外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需求,以及具有满足细胞与组织生长所需要的内部微结构且满足生命体生长的生物循环系统的需要的组织或器官产品,人类的诸多医学难题将被突破,已经提及一百多年的个性化治疗、人体器官的个性化定制难题以及使用模式动物的药物测试方式将被彻底改写,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说为何3D生物打印有望重塑医疗行业。

全世界每天共有18个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器官移植而导致死亡。目前由于器官来源严重短缺,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也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面对每年150万的巨大缺口。通过3D生物打印的个性化制造能力与病体需求的差异性充分结合,配合传统的CT、ECT技术,可以在人工假体、人工组织器官的制造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效应。

另外在药物测试中,目前测试药物其中一大部分工作是在模式动物,如猪、牛、小白鼠、兔子的身上完成的,如果未来以生物3D打印的模式器官来代替试验,不仅有利于缩短临床药物研发周期,节省上亿美元研发费用,还将避免潜在的人体试验损害。所以3D打印出的器官不仅能够帮助新药更快的实现试验,以替代临床试验,缩短新药上市周期。

而在科研领域,细胞打印的产品包括组织和器官两类,细胞准确定位和培养之后,形成的结构具备生物特性。可以作为很好的医学研究工具。通过3D技术将三维立体图象打印出实物,成为研究者手中直观的模型,从而帮助科研工作者不断地进行设计上的优化、结构上的优化,加速生物工程医疗领域中医疗设备、仪器、甚至是仪表的设计。

所以在未来, 3D生物打印技术将对生物医药行业带来重大的改变,如同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变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一样。

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预测,人体器官和功能组织替代物将在未来10年占据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50%。

也正因为如此,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制定以3D生物打印技术为基础的,针对以人体组织与器官制造领域的中长期研究计划。如美国《2020年制造技术的挑战》将生物制造技术列为11个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日本机械学会技术路线图将微观生物力学对促进承载支持组织再生确定为10个研究方向之一,其预测“2020年及以后,适合许多大型组织和器官再生的刺激条件得到明确”,藉此体现机械工程对再生医学治疗的贡献;中国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战略报告(2011―2020)也明确将生物与仿生制造列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再生医疗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科技领域,肩负着改写人类医疗史的重任。”这是美国Organovo公司网站的一句话。我们更无法想象一百年后的医疗世界,最可能的是,3D生物打印也将成为一种普遍的医疗模式。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器官,不但可解除移植器官资源紧缺的难题,也将对药物开发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功打印出了包括人耳,骨骼以及心脏等器官,并且在局部领域取得了临床试验上的成功。虽然目前并未推广开来,但前景却极为广阔。

据3D生物打印领域的专家戴∪衷菏拷樯埽目前医疗行业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无需留在体内的医疗器械,包括医疗模型、诊疗器械、康复辅具、假肢、助听器、齿科、手术导板等;二是个性化永久植入物,使用钛合金、钴铬钼合金、生物陶瓷和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通过3D打印骨骼、软骨、关节、牙齿等产品,通过手术植入人体;三是3D生物打印,即使用含细胞和生长因子的生物墨水,结合其他材料层层打印出产品,经体外和体内培育,形成有生理功能的组织结构。这项技术成功后,有望解决全球面临的移植组织或器官不足的难题。

在目前,生物3D打印在药物筛选、手术导板、假肢假体等多领域的盈利模式已经形成。3D打印顶尖咨询机构Wohlers的一项报告显示,2019年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其中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市场份额占15.1%,位居第三位。LuxResearch的分析师预测,3D打印技术在医疗行业将迅速采用,预测2025年该市场达到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百亿。业界认为,3D打印在医疗行业甚至整个生命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面对巨大的市场,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公司推出了高级生物打印设备,以适应目前日益强大的科研需求。如最为强大的瑞士RegenHU公司推出的BIOFACTORY系列打印机,最大可以扩展到8只打印头,支持五种打印方式,可让打印的组织赋予更多功能,可以构建更为复杂的组织,最小挤出量为20pl,精度更高。2015年Nature杂志专门刊发RegenHU BIOFACTORY的应用文章,介绍其在构建体外血液-空气组织屏障方面的应用

德国的ENVISIONTEC公司推出的3D-Bioplotter,采用熔融挤出沉积工艺,可以成形多种生物材料。但尚不能进行细胞的直接堆积成形。美国的MicroFab公司针对生物医学和组织工程应用,推出jetLab系统,可以作为生物材料成形的开发平台,进行组织工程支架的三维打印成形研究。

但是在中国,目前仅有两家公司在制造并提供3D生物打印机。其中一家是杭州捷诺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另外一家是青岛尤尼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青岛尤尼在国家863前沿生物技术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已经研制出用于临床人体组织缺损修复,可打印多种生物支架材料及细胞的高精度3D打印系统的生物打印机,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过程中。

此外,3D生物打印市场的动作频频,也显示出研究单位对该领域的重视。

2015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授予注册证的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一代人工硬脑膜产品――“睿膜”成功上市,这是中国第一个在植入器械领域成功实现产业化的生物3D打印产品。

四川英诺生物拟投资建立 3D 生物打印产业化基地,目前英诺生物已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项目研发合作事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湖南首家 3D 生物打印临床应用研究所在湘雅医学院成立,据悉该研究所致力于突破增材制造(即3D打印)在临床医疗应用中的核心与关键技术,推动3D打印技术在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医用生物材料开发等领域的应用。

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3D生物打印是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全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综合工程,3D生物打印要想取得成功也绝非易事。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3D生物打印机能够非常成功的生产出简单的组织结构,但目前打印最厚的组织也仅仅达到20多层细胞。如以厚度为标准衡量,其仅为几百微米,相当于人类少许的头发。另外,一些团队使用高级的3D生物打印机生产出来的一些更大组织,但其自身力度很差,甚至连自身的磨损都不能承受。此外,怎样使这些被生产出的组织得到存活是科学界关注的话题,比如组织中构建血管和神经通路就属于3D生物打印的核心问题。

此外,3D生物打印需要自动控制及加工制造的软件控制系统,以及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的硬件。目前在产品价格方面,国外3D生物打印机设备和材料的价格也居高不下。据悉,用于制造器官模型的3D生物打印机售价在120万至400万人民币之间,与通过激光烧结的3D打印机设备价格相当,所以目前还主要是一些有条件的医院和机构在承担相关研究,这也成为3D生物打印发展的障碍之一。

即使是已经进入临床应用的骨科产品,也面临着一系列地审批难题。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李涤尘和北医三院的刘忠军是将3D打印骨科产品进行临床应用的先行者,但是他们均表示,如何迅速拿到产品审批是个问题。由于目前我国3D打印在医学中的应用相对较严谨,目前还没有一个法律法规来规范。导致了3D打印的器官需要国家医疗器械制度和法律的审批,而这个过程非常复杂,而且风险较高。所以即使李涤尘2004年就成立了公司,到现在也没拿到产品许可证。由于3D打印的产品非常个性化,已经超过现有的产品监管运作模式,所以不可能每个打印产品都去检验。这种风险如何化解以及面对满足这种新的消费需求和商业形态,都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作出非常具体的研究和回应。

所以综合来看,目前即使政策上如鼓励使用并推广这项新技术,同时严控质量加强行业管理和规范,鼓励创新和临床转化。但涉及3D生物打印的规定仍旧需要重新制定,特别是生物医疗产品的生物相容性和知识产权在内的诸多问题也急需解决。

第7篇

【关键词】 生物与健康产业 概念 内涵

1 产业概念

以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产品及所形成的产业是国际上新兴的产业,涉及现代生物技术本身所形成的产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的新产品,涉及传统生物产业与现代生物产业的内涵差别、产业规模等诸多因素,至今国际上有关生物产业的定义尚无明确界定[1]。国家发改委在《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研究编制过程中,将生物产业定义为“将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应用于生产以及应用于经济社会各相关领域,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统称,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2]。

生物与健康产业密切相关且互为交融。健康产业主要包括医疗保健服务业和医疗保健相关产业。医疗保健服务业由向公众和个人提供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等医疗保健服务的卫生机构和医疗保障组织组成。医疗保健相关产业包括老年护理、健康管理、医疗旅游、美容养生等延伸性保健服务,以及为医疗保健服务提品和支持的产业。

我国广州、宁波等市根据区域产业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生物与健康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培育,为此,有必要探讨生物与健康产业的概念与内涵,依此调查产业的发展规模、水平、结构等基本情况,及时为各部门制定政策、开展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2 产业构成

目前,国内外关于生物与健康产业内涵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3],我国相关的产业分类指导和统计管理等制度出台相对滞后,导致国家的生物产业产值通过参考国内外材料估算的方法获得[4],数据准确性差,甚至不能反映其中的核心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情况,国家亟须建立一套相关的政策体系。

2.1 国家产业政策

在产业构成上,2011年11月,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重点发展的生物技术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五大领域[5]。2012年12月,国务院《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七个重点领域[6]。然而上述文件对各领域的概念与内涵并无明确阐述。2012年9月,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服务、海洋生物六个小类和23个条目,初步勾画了生物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组成。

2.2 产业内涵探索

全面准确的产业统计需要对产业内各领域进行细分与测算。2008年,国家发改委着手建立生物产业运行监测系统。2008年7月,该委召开“建立我国生物产业统计体系研究课题”讨论会,总结生物产业统计试点工作,提出生物产业统计体系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六大块内容,讨论完善我国生物产业统计体系。2012年初,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提交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统计目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分类统计目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调查方法研究进行论证,提出认真做好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的监测和分析,加强信息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利用数据资源,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生物与健康产业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同时贯穿产业活动中研发、生产、流通和服务等多个环节,随着技术创新、产业分化和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该产业的子产业关联性强、产业边界模糊等特征日益凸显,对产业的分类和统计标准设计要求较高,相关的指导和管理政策一直未能出台。

3 国内部分省市相关政策

在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生物与健康产业相关分类和统计办法的情况下,国内各省市纷纷结合区域情况开展相关尝试性工作,在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的同时,也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2011年12月,黑龙江开展全省生物产业统计工作,将生物产业分为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五大领域,然而关于各领域的定义与具体范畴未见,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推进。2010年,南宁市发改委委托南宁市统计局和广西社科院开展生物产业统计体系与产业指标课题研究并于2011年3月通过了成果评审,界定了生物产业的统计范畴,提出了生物产业指标体系及具体统计方法,但具体内容未见。至2012年初,已有云南、四川等十多个省市初步设立了新兴产业统计指标监测体系,对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进行统计,其中以云南省、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宁波市对生物与健康产业的界定较为详尽。

3.1 云南省跨越一、二、三产业统计生物产业

云南省实施“生物经济强省”战略,2007年4月,省发改委《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生物产业(烟草产业除外)指的是从事生物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生物技术服务的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轻工、化工)、生物能源、生物服务业等。”2010年10月,云南省政府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云南省生物产业统计报表制度(试行)》,将生物产业界定为“指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信息学、系统科学、工程控制等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对生物体开展研究并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的统称,包括生物农业、生物林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领域。”该制度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为依据设置云南省生物产业统计指标及口径范围,对生物产业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产品销售和利税等情况进行统计,指标体系涵盖一、二、三产业。该制度将烟草产业纳入生物农业统计范畴,因为云南省是我国最重要、规模最大的烤烟和卷烟生产基地,烟草种植业、卷烟工业是该省农业和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烟草产业是该省最具比较优势、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是省财政的主要支柱,所创税收自1988年起一直位居全省各产业之首,最高年份占全省70%。此外,烟草产业还促进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是该省的重要产业。2011年,云南省生物产业总产值达4100亿元,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关于产值的具体构成未见报道。

3.2 江苏省无锡市分十大领域统计生物产业

2012年1月,无锡市统计局、发改委《无锡市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制度(试行)》,对该市物联网、节能环保、生物产业等十大新兴产业开展统计监测,该制度将生物产业界定为“包括生物技术产业和新医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主要是生物能源、生物工业、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新医药产业:是指以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新装备等的开发应用为特征,是蕴含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最具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生物技术药、中药、小分子药物和医疗器械、生物试剂、医用材料等。”在该制度的统计分类目录中,将生物产业分为生物医药制造、生物药品制造、中药制造、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制造、生物工业产品制造、生物农业产品制造、生物环保产品制造、生物能源产品制造、药用包装材料、其他十大领域,统计生物产业的总产值、新产品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从业人员数。但是,对于各领域的具体统计范畴及其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关联未见,由市科技局与市农业委员会负责核定相关企业名录并组织统计工作。无锡市发改委公布的新兴产业发展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该市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总产值(营业收入)为252.75亿元,同比增长9.1%。

3.3 浙江省宁波市采用汇总系数统计生命健康产业

2013年3月26日,宁波市统计局、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分类目录(试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依据,根据具体类别与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联度确定不同的统计汇总系数,对该市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新能源、海洋高技术等八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统计。其中,生命健康产业包括生物制品制造产业、生物工程设备制造产业、生物技术应用产业三个子产业,下分十个领域。

4 生物与健康产业概念与内涵

在我国现行的生物与健康产业统计体系下,本文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基础,参考国内各省市产业界定方法,将生物与健康产业界定如下:

4.1 产业概念

生物与健康产业是指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的统称,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服务、健康服务产业领域。

4.2 产业构成

(1)生物医药产业: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与医药产业结合,利用生物体及其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的组成部分或以其作为作用对象,结合工程学、信息学等手段开展研究及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进而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手段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其内涵包括生物医药产品研制、规模化生产和流通、服务等。该产业主要包括化学药品原料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生物及生化制品的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以及制药专用设备制造[2]。

(2)生物农业产业:是指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以及生产农业投入品如生物农药、兽药与疫苗、生物肥料以及生物农用材料所形成的产业。该产业包括农业生物种业、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疫苗等重点领域[7]。

(3)生物能源产业:生物能源是指由生物质转变而成的能源,是从能源作物、林业废弃物和有机废料等生物质中产生的能源,包括来自树木的木材能源和来自非木材的农业作物的农业能源,其中储存着可用于产生电能、热能、液体燃料及气体燃料的化学能源。我国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淀粉、糖、动植物油脂以及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沼气以及生物质发电等[2]。

(4)生物环保产业: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凡是与生物技术结合,充分利用生物的特殊功能进行生物净化、生物修复、生物转化和生物催化,从污染治理、清洁生产、能源开发到可再生资源利用,多层面、全方位地为解决工业和生活污染、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荒漠化和海水污染等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均属于生物环保产业研究和应用的范畴,也是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2]。

(5)生物制造产业:包括采用微生物细胞、生物酶,以及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和细胞融合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及以发酵和酶转化为代表的近代生物技术成果形成的生物制造业,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基础化学品与原料等的一种工业方式,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造纸、纺织、采矿、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重要领域[2]。

(6)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指运用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提供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生物)人工器官、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医学电子仪器和监护装置、现代医学治疗设备、医学信息技术、康复工程技术和装置、组织工程等产品研制、规模化生产和流通、服务的产业。

(7)生物技术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生物技术与其他要素为支撑,通过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应用、转化、转移、扩散,形成完整的生物技术产业链的服务活动的总和,是一种创造和传播生物技术知识,提供、应用生物技术知识服务的产业体系[2]。

(8)健康服务业:是指以现代或传统医学技术为主要支撑,以医疗服务、健康理疗、康复调理、生殖护理、健康管理为主体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学勇.中国生物产业调研报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北京生物产业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启航2009北京生物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伍业锋,刘建平.生物产业的界定及统计制度方法初探[J].统计与决策,2011,(20):35.

[4]龙九尊.专家呼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体系[N].科学时报,2010-9-13(B1).

[5]科学技术部.“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国科发社〔2011〕 588号)[Z].北京:2011.

第8篇

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护航转型发展新格局

在“十二五”《建议》转型发展方面,各地传统产业、支柱产业纷纷以高新技术为带动,同时新兴产业在经济比重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例如,杭州“十二五”期间将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并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等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另外,“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率先建设“无线城市”,着力打造“智慧深圳”。

以“菜篮子”稳定市场

现代农业方面,各市普遍把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建设、稳定市场供应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另外科技农业、特色精品农业、农业风险防范能力建设也是“十二五”期间各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着力点。其中,杭州“十二五”期间将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数字兴农”工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宁波等地也将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风险防范能力。

构筑生态屏障 打造生态文明之城

各市在制定《建议》时根据中央和省委精神,结合地区实际,纷纷把努力打造水清、天蓝、树绿、气爽的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在武汉的《建议》中,“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大东湖生态水网的构建。深圳在《建议》中首次推出打造“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体系”这一概念,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严格管理基本生态控制线,修复和保育自然生态环境,切实保护森林植被、水源和生态湿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打造低碳城市 发展碳交易市场

节能减排、打造低碳环保城市是各市“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因此提倡低碳生活、完善检测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也就成为各地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抓手。济南将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杭州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加快打造“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深圳更是将发展碳交易市场写入规划《建议》之中。

用“市场”和“特色”做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方面,开放利用地域民俗、传统文化,大力实施产业集聚,鼓励引导非公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地文化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济南“十二五”期间将着力培育泉文化品牌;深圳将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设计之都”、“时尚之都”。

扩大社保覆盖面 逐步实现社保账户跨省可接续

做好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工作是“十二五”各地社保工作的基本要求。济南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宁波、厦门等地也将实现“社保账户跨省可接续工作”。

“一体化”开辟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建议》中“一体化”和“特色城镇”是“十二五”期间各地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例如杭州的城乡区域一体化、厦门的岛内外一体化、深圳大特区的“六个一体化”等。

第9篇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和生态概念的不断加强,市场对生物技术、生物产品的需要明显增多,政府也更加重视生物技术的发展,环境生物科学本身也将更加成熟。

1环境生物科学在废气及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采用生物技术控制和处理废气,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或恶臭物质降解或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类物质,从而净化空气,是一项空气污染控制的新技术。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生物过滤法生物滤池内部填充活性填料,废气经加压预湿后从底部进入生物滤池,气体中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或恶臭物质与填料上附着生成的生物膜(微生物)接触,被生物膜吸收,最终被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或其它成分,处理过的气体从生物滤池的顶部排出。

(2)生物洗涤法生物洗涤法分为废气吸收和悬浮液再生两个阶段,通常由一个装有填料的洗涤器(吸收设备)和一个装有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生物反应器(再生反应器)构成废气从吸收设备底部进入,向上流动,与顶部喷淋向下的生物悬浮液在填料床中相互接触,经传质过程进入液相,再进入微生物细胞内或经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作用分解,净化后的气体从吸收设备顶部排出。吸收了废气的生物悬浮液从再生反应池的底部进入,通入空气充氧,废气被微生物氧化利用的过程也就是悬浮液的再生过程,再生后的悬浮液再进入吸收设备进行顶部喷淋,吸收与再生两个过程反复进行。

(3)生物滴滤法生物滴滤法是在生物吸收法基础上进行的改进,集合了生物过滤法和生物吸收法两种工艺的优点,生物吸收和生物降解同时发生在一个反应装置内。滴滤池内装有填料,填料表面被生物膜覆盖。循环水不断喷洒在填料上,废气通过滴滤池时,气体的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

2环境生物科学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环境生物科学中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方法,通常被称为生化处理方法或生物降解法,以植物吸收为主来净化土壤与水体的方法有土地生物修复、生物塘和人工湿地技术等。

(1)生化处理技术由于生化反应的过程、条件和参与反应的微生物种类的不同,生化处理技术可简单地分为好氧与厌氧降解两类,两类生化反应的基本过程如下:好氧降解:有机物+氧气+好氧微生物/酶水+二氧化碳+无机养分+能量。厌氧降解:有机物+厌氧与兼氧微生物/酶降解的有机产物+无机养分+能量。

①好氧降解技术好氧降解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A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最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是指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生长与繁殖而形成的絮凝体。

B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在处理污水的反应器中添加介质(填料)作为微生物附着的载体。在分解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微生物在介质表面生长繁殖,逐步形成粘液状的膜,然后利用固着在介质表面的这种微生物膜来净化污水。

②厌氧处理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一大批类似好氧降解的厌氧反应器被研制和开发出来,厌氧技术的应用范围已扩展到高、中、低浓度的多类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其特点是废水处理和能源回收相结合,但出水水质难以达到直接排放的要求。

⑵生物自然净化技术

①生物塘。生物塘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植物吸收等方式带走污染物以净化水体。氧化塘中除选育合适的水生植物外,还增加了曝气,以促进水体中生物的好氧降解。

②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可处理化工、石油化工、纸浆、纺织印染、重金属冶炼等各类废水,也可用于雨水处理。其原理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3环境生物科学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固体废弃物中的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主要方法是卫生填埋、堆肥和发酵沼气。

⑴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是将城市生活垃圾存积在大坑或低洼地的卫生填埋场,每天填入的垃圾压实后铺盖一层土壤,并通过科学管理来恢复地貌和维护生态平衡。

⑵堆肥。堆肥是固体基质在有效的低温条件下的发酵过程,适用于生活垃圾的处理。该技术安全性高,成本低廉。

4环境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

⑴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开发。利用微生物脱去煤中的无机硫和有机硫,可控制燃煤中SO2等含硫气体的排放。这些微生物包括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杆菌、酸热硫化叶菌等。生物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时间尚短,但其具有技术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⑵水污染治理工艺的完善。好氧与厌氧工艺相结合、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技术、无害化的生产工艺过程、高效完善的自动化体系以及构建针对难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基因库和特殊功能的微生物的培养研究是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⑶难降解污染物的处理。利用基因工程构建的高效菌种来处理如杀虫剂、塑料、橡胶制品、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等难降解的污染物,是现代环境生物科学发展的热点之一。

⑷与其它技术的结合。环境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科学技术的配合。其与相关科学技术的结合,可提高处理效率、增强处理效果。将光、声、电与高效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处理高浓度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废水,这些工艺、设备、电子计算机的结合正在使以环境生物科学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向自动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第10篇

什么是生态?生态源于人类对自身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健康就成了目前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世界卫生组织(W H O)对健康的定义是,所谓“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而“健康住宅”不仅仅是房地产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并且是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因此人在这个墓础上发展上,建立了生态建筑,为人类提供舒适居住环境的场所。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时时刻刻从生态角度考虑问题,下面其体谈谈设计中的问题

1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说来,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住宅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智能化住宅区,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白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1.1水资源的节省以及废弃物处理

从这个思路出发,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节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下面将从风环境设计、白然景观、光环境等方面,分别阐述可应用到生态住宅设计中的相关技术。

1.1.1住宅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高层建筑由于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不当而导致强风卷刮物体撞碎玻璃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事例提醒规划师和建筑师,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宅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仪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在住区内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即避免在过多的地方形成旋涡和死角)。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

1.2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住宅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宅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宅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热岛”现象在夏季的出现,不仅会使人们高温中暑的机率变大,同时还促使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加重污染,并增加建筑的空调能耗。合理地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生态住宅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率,如果住宅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绿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林地在改善室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绿地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在绿化系统设计中如何改善住宅区室外环境,除了避免以上误区外,还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选择和搭配绿化植物和水景设置,要与整个小区的热环境设计协调起来,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外,还应充分发挥植物、水在改善住宅区微气候方面的作用。二是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如果绿化设计的最后结果是把人和绿色隔绝开来,仅仅“可以远观而谢绝入内”是不可取的。

1.3日照、遮阳与采光

太阳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问题是指由于建筑物的外形设计、特别是凸凹变化的外型而引起的建筑围护结构(墙和窗等)实际按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的问题。相应的,互遮阳则是指由于建筑群布局而影响到建筑物实际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的问题。

自然采光有利于人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我国北方冬季对自然采光就有严格要求。在住宅区规划与单体设计中需仔细考虑遮挡和自遮挡对自然采光乃至建筑物的热环境的影响。

1.4护结构布置

这里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的布置,体型系数这一概念并不能充分反映护结构对建筑物热环境的复杂影响。实际上,对于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由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而造成的渗透情况的不同,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也相差很大,接受的太阳辐射随着时间变化而千差万别,夜间背景辐射状况也不相同。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利用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建筑物能耗模拟软件(如美国的DOE一2,国内的DSe T,等等)进行模拟分析,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1.5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

住宅区规划应有效地设计防噪系统,如将住宅区和主要交通干线相隔绝,防止主要交通干线的噪音传过来。污染控制问题也需重视,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不好,一定是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而通过有效的绿化、有效的组织建筑周围气流流动,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设计初期,技术人员就应该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和测试,检验当地的噪声或污染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果居室噪卢超标,可考虑采用错开设计的双层玻璃窗,既能有效降低噪声,又不影响自然通风的利用。

2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培育生态住宅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在住宅建设与发展中始终以生态问题为中心,在环保、绿化、安居、道路管网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与管理,使住宅区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之中。

3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3.1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

生态住宅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以满足人体热舒适。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既要保证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安全性、私密性,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自然交往等要求。健康还有另外一层很重要的含义,是指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住宅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3.2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

所谓高效,是指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我们知道,建筑业以及与建筑业相关的其它产业(如建材生产、运输等)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生态住宅正是要杜绝这种粗放、浪费的模式,以最低的能源、资源成本去获取最高的效益。

3.3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相和谐的完美境界

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相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也同时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生态住宅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大课题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包括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建材、水)、减少废弃物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因而它所占据的视点最高,所关注的领域也最广。

洁净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并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等无污染型能源。

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和场地因素。如朝向、方位、建筑布局、地形地势等。尽可能利用天然热源、冷源来实现采暖与降温。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空气质量、降温、除湿。

材料的无害化、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建筑材料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

水的循环利用与中水处理。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雨水收集、中水处理、水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特别是对于水资源匾乏的地区。

结合居住区的情况(规模密集、区位、周边热网状况)采取最有效的供暖、制冷方式。加强能源的梯级利用。

结合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来布置室外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和水体,以此进一步改善室内外的物理环境(声、光、热)。

使用本土材料、降低由干材料运输而造成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城市;概念规划;新区规划

1、引 言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带给人类社会威胁的不断加大,低碳经济的概念也越来越受到全球充分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在城市新区规划中充分融入低碳理念,建设低碳城市,是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2、以低碳为目标的新城规划实践

2.1 项目背景

在全球积极提倡和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大背景下,保定高新区已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全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保定市委市政府已把中国电谷确立为保定未来发展的第一支撑,并被河北省政府列为重要产业发展规划,是保定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拟规划的电谷新区位于保定市中心城区北部,规划用地面积约42.7平方公里。

2.2 规划研究的思路

概念规划基于“科学性、合理性、可实施性”的原则,从区域统筹、产业发展、空间增长、环境构建等方面为电谷提供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开发利用新能源、打造低碳城市为目标,规划“世界一流”的电谷新城。

2.3 对新城的功能定位

作为保定中心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拓展空间,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将立足于生产、生活的协调配套,一方面逐步完善物流、商务、会展、博览等现代化生产服务设施,另一方面逐步配套医疗、卫生、教育、体育、文化等现代化生活服务设施。

最终,将引导规划区形成以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为主导,集商务、会展、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区。

2.4 新城的发展目标

做为一个以低碳产业为支撑的城市新城区,未来的城市新区发展将坚持低碳发展模式,本着“生态与经济共赢”的原则,打造生态、环保、高效、安全的电谷新城。

2.5 以低碳为目标的城市发展策略

2.5.1 空间发展策略:

使规划区功能有效混合,实现职住平衡。规划在空间发展上,没把新区规划为产业为主的传统概念上的工业开发区,而是以产业为基础,逐步引导新区向城市综合新城的目标发展,实现功能的“有效混合”。

在规划中,提出了“职住平衡”的规划理念。职住平衡是开发区能否顺利向综合新城转型的瓶颈。如果开发区建设之初在规划中没有考虑到“职住平衡”,必然导致高比例的工业用地和通勤人口。职住人口的结构失衡会产生大量的流动人口,影响整体人口素质结构的提升,进而影响社会消费能力、档次的提升和城市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的发展;职住用地的结构失衡会产生巨大的钟摆式交通量。造成交通设施规划容量选择的两难局面,增大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形不成完整的城市功能,影响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发展与就业居住、设施配套的平衡,是确保“社会生态平衡”的前提,也是打造低碳城市最为有力的手段。

2.5.2 产业发展策略:

(1)从个体到集群,加强企业间协作以及产业链的协调和配套。

(2)从刚性到弹性,促进产业的多样性发展,增强产业体系的市场适应性。

(3)从制造到创新,科技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增加产品附加值。

(4)从生产到应用,由率先生产向率先应用转变,提高电谷的示范性。

(5)从政府到市场,由政府扶持到产品抢占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2.5.3 交通发展策略:

(1)交通引导空间发展:以“提升综合竞争力”、“满足社会需求”和“优化生态环境”三重目标均衡为原则,构筑“客货分离、结构合理、外畅内达、集约生态”的综合交通体系,引导新区有序建设和结构优化。

(2)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与提供便捷的机动车交通相比,减少机动化出行需求能够实现电谷整体的节能减排,是实现“低碳”目标的更好方式。规划倡导“慢行系统”,以W-B-P-C为优先安排次序来设计和建设区内交通系统,合理分配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体现“民本优先”与“社会公平”原则。(W-B-P-C:交通工具的绿色级别应与交通规划中的优先排序相对应,在公共资源分配与公共管理中的排序是:行人、自行车、公交、小汽车。)

2.5.4 生态发展策略:

(1)保护修复自然生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尊重本地自然生态条件,规划采取“蓄水一补水一净化一造景”相结合的环境综合治理模式,通过恢复自然水系,建设生态湿地公园,打造漕河景观廊道,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生态化新城。

(2)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开展绿色能源推广和应用。大力发展低碳产业,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3)强化水资源循环利用。倡导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提高区域环境准入门槛,强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新上不符合产业政策和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构建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加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中水回用工程、垃圾综合处理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三废”处理能力。

2.6 概念方案形成

2.6.1 规划结构:电谷新区规划形成“一廊两轴、一心八片”、生活与生产相配套的结构(图1)。

“一廊”:依托漕河规划生态景观廊道,通过水源补充和生态修复,规划成为具有游览、休闲、娱乐、展示等功能的的开放式绿化空间,打造电谷生态“绿源”。

“两轴”:规划朝阳北大街为生活发展轴,张石高速引线为生产发展轴,组织各类用地与城市景观。

“一心”:结合漕河生态景观廊道及朝阳北大街生活发展轴,建设电谷公共服务中心,也是保定城市北部新区中心。

“八片”:根据用地功能划分8个片区,包括1个生活配套区、5个高科技产业区和2个仓储物流区。

2.6.2 用地布局:

(1)土地混合使用

土地使用的混合主要表现在公共设施功能的混合、生产研发功能的混合以及居住类型多样化混合(图2)。

公共设施功能的混合――作为保定中心城区北部新区的中心.该中心应具备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教育科研等多种公共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的混合将大大增强中心区的活力,便于居民的出行使用。同时为了降低进出商务办公区的通勤交通量,集聚人气,还应在中心区适当增加居住功能,形成职住一体化的复合型商务中心。

生产研发功能的混合――规划中强调生产和研发的结合,工业用地划分为生产型企业用地和研发型企业用地。生产型企业以生产为主、研发为辅,主要生产硬件设备类产品;研发型企业以研发为主.生产为辅,主要生产软性技术类产品。考虑到企业需要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规划结合中心区设置集中的研发功能区,作为高科技孵化区,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居住类型多样化混合――电谷新区的居住空间应满足拆迁村民、单身职工、带眷就业人员、高级管理人员、高智科研人员等不同的居住需求。不同特性的居民在城市中融合居住在一起,是解决不同阶层居民交往、缓解贫富分化的有效方法.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同时,不同层次的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劳动力资源,以满足多样化的就业需求。

土地混合使用的方式主要有水平混合和垂直混合。

水平混合――主要指不同的功能地块布置在不同的区位。更加强调同一地块内不同功能的兼容混合,如商务办公混合用地、商住混合用地、提供单身职工公寓的产业园区服务中心等。

垂直混合――当平面化的功能分区不能完全满足多种功能在空间上的需求时,应通过立体化的土地混合利用,在垂直空间上寻求更多的功能组合,充分体现垂直空间距离的经济价值,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及其它公共资源,满足不同功能对交通可达性的要求。

(2)交通引导布局

为减少交通对能源的消耗,规划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适宜的交通方式,采取合理的用地布局。

以人的出行为研究对象:选择慢行交通方式,依据步行和非机动车的出行距离,采用组团式布局,如产业园区中心的服务范围控制在1500米内,便于职工骑自行车10分钟内可达.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控制在500米内,便于居民步行10分钟内可达。依托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引导土地开发,沿交通站点周围适当提高开发强度。

以货物运输为研究对象:运输流量大的企业应尽量布置在对外交通便捷的区域,如仓储、物流、市场等用地;运输要求特殊的企业应尽量布置在边缘区域,以减少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如生产大宗重型产品的企业。

第12篇

关键词:绿色医院建筑 设计 自然资源

Abstract:Green hospital building is the hospital buildings those can maximize resource conservation, rational planning and carefully designed to ensure functions and compliance processes, maximize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duce pollution, provide safe, suitable and efficient use of spac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in the buildings life cycles. There is no fixed design pattern in green hospital building. To design a good green hospital building, the architects must joint with the hospital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integrate the function,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Keywords:Green hospital building Design

Natural resources

一、绿色医院建筑的概念

绿色医院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确保功能,遵守流程,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供安全、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

目前,绿色医院建筑通常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利用先进技术类型,其特点是积极利用技术含量高的适宜技术,侧重于技术的精确性和高效性,通过精心设计建筑的细部提高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另一类型则被称为乡村类型,其特点是采用较低技术含量的适宜技术,侧重对传统地方技术的改进来达到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的目标。

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把医院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高效、美观的医疗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

我们从绿色医院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中可以看到,设计师应该在有限的物质资源条件下,采用较为简单的建造技术,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文化习俗,设计出实用、高效的医院。

绿色医院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人和自然相协调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健康、舒适生活的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二、绿色医院建筑的设计原则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绿色医院建筑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人们对于绿色医院建筑的认识日趋深入。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最核心、最有生命力的不是某种固定的结论或方法,而是这种理念所蕴涵的设计原则。

(一)合理使用资源和能源

绿色医院建筑首先要遵循生态化原则,即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

据统计,建筑及其相关产业的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60%,这包括建材生产和运输、建筑施工所消耗的能源,而其中所占份额最大的是建筑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建筑照明、采暖、空调等)。这些高能耗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由人为浪费造成的。例如:从主观上漠视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所产生的影响,过分地依赖人工照明、空调等高能耗的机械设备,低劣的建筑质量,粗放的施工工艺以及基于高能耗的粗放的运营方式。而绿色医院正是要杜绝这种粗放、浪费的模式,以最低的能源、资源成本去获取最高的效益。

(二)以人为本

绿色医院建筑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即追求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建设代价。首先,要满足人体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以满足人体热舒适。其次,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霉,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健康方面,绿色医院建筑既要保证患者与医生之间良好的交流环境,又要满足患者就医所需要的安全性、私密性等要求。

(三)因地制宜

绿色医院建筑非常强调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例如,西方国家有很多多层的小医院,建筑面积小,相对专一,而我国则以大型综合性医院为主,其中病房楼几乎都是高层建筑。对于前者而言,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热、供暖都较为可行,而对于我国高层建筑来说,就是将医院所有楼的外表面都装上太阳能集热板或光电板,也不足以提供该楼所需的能源。

另外,气候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生态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医院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例如,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非常高效、重要。北方寒冷地区的医院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投入,而南方炎热地区则要更多地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从而防止太阳辐射和眩光。一种医院平面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候特点的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蹩脚的抄袭。

(四)全局考虑

绿色医院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思想,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例如,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能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此,整体节能设计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绿色医院建筑的性能及成本。

(五)注重美学

生态美学是绿色医院建筑不可或缺的灵魂。从美学特征来说,绿色医院建筑没有可以套用的模式,它是各门专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综合作用的科学结果。它尊重材料固有的美学特性,发挥材料最大的物理性能,不矫揉造作;在高技术的条件下,能显示建造技术的精密、严谨;在适用技术的条件下,能体现纯朴、自然、谦恭的态度。

(六)合适的技术手段

在绿色医院建筑的规划、设计、建成过程中,技术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为实现绿色医院建筑的目标,从技术的层面来说,可以分为简单技术、常规技术、高新技术3个层次。尽管采用高新技术是未来绿色医院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常规技术、常规材料依然是当今我国绿色医院建筑探索与实践的主体。在西方发达国家,多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建成各种技术水准的“生态型”医院。而在许多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埃及,一些著名建筑师在适用技术这个层次上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印度的现代建筑不仅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而且结合了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利用传统技术材料,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创造出了适合人们居住的、健康的生态环境。所以,生态绿色医院建筑是一种设计理念,它针对不同的自然气候特征、地域文化传统以及当地的材料技术,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三、绿色医院建筑的若干设计构想

绿色医院建筑没有固定的模式,建筑师只有联合院方和工程专业人员,整合功能、结构和构造,才能设计出艺术上令人信服的、有效的、可持续性的形式。

(一)考虑建筑本身的节能

在利用可再生能源时,首先要考虑建筑本身的节能问题。理想的医院建筑应该是集热、贮热、保温集于一身的建筑,应该将建筑本身设计成一个满足人们舒适感的低能耗实体。

(二)充分利用太阳能采光、供热、制冷、通风

建筑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有机体,护结构模拟人的皮肤,不仅起保护作用,而且还起着室内外能量交换和新陈代谢作用。

(三)设阳光间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可在正南和偏南方向设阳光间,其大部分或全部用双层玻璃,并设可调节角度的百叶或窗帘,通过阳光间将小庭园引入室内空间。建筑的南向设透光玻璃窗,其他朝向少设或不设玻璃窗。同时,可以间接利用窗外地面及翻转的上下窗台板,将太阳光反射到室内。

(四)考虑蓄热能力

为防止太阳能建筑室内气温波动太大,医院应具有一定蓄热能力,应保证两面以上的隔断墙是蓄热性能好的重质墙。房间内的各个部分――包括各种设备、家具等,尽量选用高蓄热性能的材料,以利热量的贮存和释放,提高房间的室温。

(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控制系统应采用模糊逻辑,多个传感器可提供诸如室外风向和风速、室外温度和湿度、降雨量、室内温度和湿度、室内光线强度等各项参数。信息处理网络接收各传感器所传送的信息,控制着多个微气候调节装置(羽页、通风瓣、供暖和制冷系统)等。

(六)做好建筑保温

应利用周围地形、树木和其他建筑物挡风,使建筑物少受强风影响,避免与当地主导风向正交;应加强屋顶空间和地下空间保温;应在入口处设挡风门廊等。建筑围护结构应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加强构造细部的处理,防止冷风渗透,门窗部分可通过加厚窗帘、增设挡风百叶等来保温。

(七)种绿植

为了使环境绿化在冬季不遮挡阳光,在绿色医院建筑的前方以种植花草及灌木为宜。高大的树木宜种植在建筑前方120度范围以外,这些树木冬季不会遮挡阳光。考虑夏季遮阳可在建筑前方格架种植季节性的藤类植物。

(八)设置建筑净高

考虑到太阳能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1AQ)及能耗和建筑造价,绿色医院建筑净高以2.6m~2.8m为宜。

(九)考虑建筑材料的舒适性

建筑材料除节能外,还要有天然的舒适性和保健性。即要求所用建筑材料生产能耗低、污染小,使用时与环境协调,废弃时易于消纳或生物降解,对环境无不利影响。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