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税收风险监控

税收风险监控

时间:2023-08-10 17:2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税收风险监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税收风险监控

第1篇

关键词:建立 税收风险 分析识别 体系

税收风险管理包括科学实施风险管理目标规划、税收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应对处理和绩效评价,力求最具效率地运用有限征管资源不断提高税收遵从度,防范和降低税收流失风险。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在税收风险管理中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科学、准确,风险应对控制才有针对性和具有效率。

所谓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是在涉税信息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构建税收风险指标体系,有效运用税收风险特征库技术,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识别算法及量化管理模型对潜在的税收风险进行分析、判断,寻找税收风险可能发生的区域、行业、纳税人、具体的税收风险发生环节和税收风险点的管理过程,为有效实施税收风险应对、控制提供决策依据和具体指向。

一、建立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层级体系

(一)建立宏观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系统

1、建立宏观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系统,主要分析研究国家或地区税收增长变动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包括构建宏观税收风险分析指标,分析经济增长与相应的税收增长之间的协调一致关系,通过宏观实际的税收增长识别相应的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税收缺口,从宏观层面关注税收风险发生的主要区域、行业、纳税人群体及具体的风险事项等,为宏观税收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微观风险分析识别提供导向和指引。

2、宏观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系统包括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通过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判断税收遵从发展趋势,进一步分析税收收入的增长变动趋势,分析发现税收遵从变化的早期迹象、原因及变化趋势。如:增值税税收收入和GDP的比较分析,如果GDP增长速度比增值税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更快,可能意味着税收遵从缺口在扩大,税收流失风险在增加;如果两者是同方向、同幅度变化趋势,则反映税收遵从发展趋势是良性互动的。第二,从宏观上对税收纳税能力和实际征收进行比较,测算征收率,分析识别征收率不足的地区及行业,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挖掘税收征管潜力,提高征收率,防范税收流失风险。如:在成品油生产批发和零售产业链中,通过对所有成品油生产企业的产量和库存进行汇总,测算销售量,结合市场价格,与各成品油零售企业的销售额进行对比,可以识别成品油零售企业是否足额申报纳税,那些地区、那些纳税人没有足额申报纳税,采取有效措施堵塞税收流失漏洞,防范税收流失风险。第三,建立税收制度和政策的风险分析识别系统,可以发现现有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会带来哪些税收流失的风险漏洞,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新的税收立法或规章制度的执行将会产生哪些政策性税收遵从风险等,那些需要进一步配套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法律,哪些需要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辅导等。

(二)建立行业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系统

1、行业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是处于宏观和微观两者之间的中观层面,是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基础上开展和实施。

2、行业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系统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宏观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发现的税收风险较大的行业,通过行业税负、税收贡献率、行业税收弹性系数等税收风险指标,进一步分析研究行业税收增长变动与行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寻找税收与经济之间缺口较大的风险企业,查找企业的具体税收风险源、风险点的分析识别过程,在税收风险识别体系中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宏观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和微观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有机结合与过渡。

(三)建立微观税收风险分析识系统

1、微观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是以纳税人为对象,以主要税种为研究内容,以反映税收经济关系规律为核心。

2、微观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是在行业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基础上开展和实施。根据行业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找到的税收与经济之间缺口较大的风险企业,进一步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涉税风险的调查了解,构建微观税收风险指标体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及数据挖掘等智能工具,推算纳税人的实际纳税能力,与纳税人申报的税收收入进行对比,测算具体的税收申报差异,对纳税人税收遵从风险的进一步深入分析识别,查找纳税人的税收风险源、风险发生的环节及具体的税收风险点,进而总结和提炼微观税收风险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提高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规范和提高纳税人的申报质量,提高税收遵从,降低税收流失风险。

二、建立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组织保障体系

(一)组建专门的税收风险分析监控机构

应该在总局、省局和市局分层级建立统一的税收风险分析监控部门,集中开展专业化的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工作,发挥税收风险管理指挥中心的战略作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税收收入能力研讨会”参会外方专家介绍,税收风险管理实践成功的国家一般都设置专门的遵从风险分析机构,实行集中统一分析,开展专业化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工作,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美国的纳税遵从估算项目(TCMP ,The Taxpayer Compliance Measurement Program )和国民调查项目(NRP,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等。

(二)明确管理职责体系,选聘专门的税收风险分析人才

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应用经济学、税收学、会计学、数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税收经济模型、税收政策、信息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和技术,所以不同层级的税收风险分析监控部门应逐步建立由行业税收管理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统计专家、国际税收管理专家以及会计师、律师等各种专门人才组成的税收风险分析专业化团队,明确从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计算、样本选取、指标构建、参数设置、算法选择、模型构建、风险处理信息反馈、参数及模型修正等方面管理职责,采用专门的风险分析识别技术和方法,把典型案例、数据模型、专业分析识别算法和技术等应用到不同层级的税收风险分析识别中,开展专业化的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工作,提高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健全和完善对专门税收风险分析岗位人员的开发培训、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包括能级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充分发挥和激励高层次复合型专业化税收风险分析人才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建立税收风险分析识别运行体系

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涉及不同管理层级的税收风险分析监控部门,应该按照从宏观到行业再到微观纳税人的思路建立至上而下逐级开展、层层深入的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发现和识别真正的税收风险源,风险易发地区、行业、纳税人及具体环节,找到关键的税收风险点,经风险测度评价、工作任务推送至相应的税收风险应对部门;至下而上逐级开展税收风险应对、控制和排查、反馈及绩效考核的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监控运行管理体系。

(一)自上而下的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运行系统

1、总局、省局、市局风险分析监控机构开展不同层面的宏观税收风险分析识别,重点是查找税收风险发生的区域和行业。

2、通过行业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查找所属行业的风险纳税人的具体数量、结构及分布状况。

3、通过微观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查找风险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税收风险易发环节及具体的税收风险点,根据税收风险指标的实际偏差等综合打分、积分,根据风险分值的高低排序确定纳税人的风险等级,进而提出风险应对控制策略的建议方案逐级推送到风险评估、稽查等部门,指导实施差别化的税收风险应对处理、控制和排查。

(二)自下而上的逐级分析识别、应对处理、改进完善的运行系统

自下而上法逐级分析识别、应对处理、绩效考评 改进完善的运行体系

1、自下而上逐级分析识别运行系统,是基层风险应对部门的管理人员根据税收风险分析监控部门分析识别后推送的风险应对任务,对风险等级较高的纳税人逐级开展案头审核分析识别、应对处理、绩效反馈、改进完善等一系列管理过程。

2、基层风险应对管理人员自下而上逐级开展案头审核分析识别,根据税务部门掌握的纳税人税收申报数据和税收专项调查、检查等数据以及其他政府、专业机构采集的纳税人的涉税信息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等有关方法及有关参数,测算纳税人申报期一定生产经营条件下潜在纳税能力,进而推算纳税人的税收收入能力,再根据纳税人申报的税收收入与推算的税收收入对比,估算税收差异,采取税务约谈、实地核查、税务稽查等方式审核调查或检查,并进行相应税收差异调整及处罚的税收执法过程,促进纳税人依法如实申报纳税。

3、至下而上逐级开展税收风险应对、控制和排查并逐级反馈绩效,开展绩效考核;一方面监督考核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及应对的绩效成果,另一方面,重新修正、调整完善有关风险分析识别模型及有关参数,促进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质效进入螺旋式改进的良性循环运行系统。

参考文献:

[1]胡云松.税收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税务研究2006,(12):69-71

第2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税收风险;税收征管;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纳税人户数急剧增长,基层税务机关“人少户多”的矛盾日益尖锐;税收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税收信息化建设未能推动税收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落实责任与监督制约难以协调统一;有限的征管资源一方面短缺不足,一方面配置效率低下,征纳成本居高不下,等等。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税收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要求的真正落实,制约着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理论为有效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有效路径。

一、风险管理理论与税收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概念及内涵。风险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风险管理就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求把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一方面,风险管理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行为的风险性;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使工作中面临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目前,国际风险管理领域存在诸多的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标准,但都与美国COSC委员会(由反欺诈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发起的组织)正式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简称ERM)紧密相关,ERM框架已成为当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标准。由于风险管理本身具有的内在规律性,ERM框架及其方法理论也同样适用于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的风险管理。

2.风险管理要素及特点。综合ERM风险管理框架的主要内容,风险管理要素包括八个方面:(1)内外环境。环境分析是认识和应对风险的基础。同其他任何管理活动一样,风险管理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也要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2)目标设定。即设定一个组织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该目标可以分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合规目标。(3)事件识别。指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区分代表风险的事项和代表机会的事项。这是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的基础。(4)评估风险。指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5)应对风险。即针对识别出的风险提出应对策略。风险的应对策略可分为规避风险、减少风险、接受风险和共担风险四类。(6)控制活动。是指设计的程序和政策,操作的目的是管理和控制风险以取得组织的目标。(7)信息与沟通。要求组织的信息和沟通体系支持其他组成成分以确保组织中的人理解、获取、交换和记录在组织中管理和控制风险所必需的信息。(8)监控。整个流程尤其是风险控制和程序必须被监控,以评估它们的有效性,确认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要采取哪些补救行为。通过这样一个系统的风险管理框架,一个组织可以对自身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所以,ERM风险管理框架可以运用于管理税收风险。

3.税收风险管理。税收风险管理是指税务机关通过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预测、识别和评估税收风险,根据不同的税收风险制定不同的管理战略,并通过合理的服务和管理措施规避或防范税收风险,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建立健全科学、严密、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对当前和潜在的税收风险进行确认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事中的预警控制,科学地监测和有效地防范、化解税收风险,可以实现税收管理效能的最大化,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是今后税收管理工作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落实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实现“信息管税”的基本前提。

二、我国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外环境方面。(1)系统上下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不到位,缺乏把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工作的主动精神、整体观念和系统意识。(2)现行税制体系结构不完善、科学性不足,法律级次低、变动频,征管体系自身的风险防御能力不足。(3)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信息资源的共享度不高,税务部门同相关部门在信息共享、沟通反馈机制方面亟待进一步改善。

2.目标设定方面。(1)税务总局2002年5月在《2002~2006中国税收征管战略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税收风险,并对防范税收征管风险进行了专门阐述,但尚未作为税收改革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局性工作目标。(2)目前尚未对税收风险管理面临的形势、任务、战略规划、实施方案等进行系统地研究。

3.风险识别方面。(1)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待改进,目前主要是以指标为主,风险模型的研究不够深入。(2)信息缺乏指导性或针对性不强,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即散乱信息多,揭示问题信息少;提问题、给任务型信息多,指方向、给方法型信息少;单个信息分析多,信息综合分析少。

4.风险评估方面。(1)税收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对如何从制度上确定风险评估的主体、程序、标准和评估结果的应用缺乏系统的操作办法。(2)风险评估缺乏科学方法论指导,基本停留在经验判断和简单比对阶段,没有一整套科学的模型作为评估依据。

5.风险应对方面。(1)风险应对措施单一,未能根据风险等级的大小细分应对策略。(2)对税收管理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成本和收益分析不够。

6.风险控制方面。(1)受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和税收任务快速增长的影响,税收机关内部征、管、查、审等环节的职责分离存在设计的科学性不足和执行难以到位问题。(2)内部各环节之间的互动机制尚未建立或者不够顺畅,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协调配合不够,降低了管理风险的防控能力。

7.信息与沟通方面。(1)税务机关掌握的纳税人的基础信息有限,应从立法上支持税务机关采集足够的信息以满足风险分析的需要。(2)税务机关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需要加强。

8.风险监控方面。(1)税务系统内部风险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建立。(2)社会监督的力度需要加大,方式方法需要继续完善。

三、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创新税收管理体制机制

1.科学设计风险目标规划,健全风险识别分析运作机制。通过风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对税收征管面临的风险领域和风险类别进行总体考量,对各类风险群体和风险程度进行集中分析,对跨部门和跨税种的风险管理进行统一安排;在科学设计风险目标规划的基础上,以风险识别排序和应对处理为重点,以减负增效为原则,创新税源税基管理方式方法,建立风险监控管理机制。发挥征管资源和数据信息集中优势,重点开展综合风险分析和分税种风险分析,组织分地区、分行业、分企业类型风险特征的筛选、分类、归纳和描述,健全税收风险特征库。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归集排序,将风险等级应对与税源监控管理职责相匹配,选择有效的方式实施应对处理,以较小的管理成本获得较大的管理效能。

2.持续改进风险管理体系,健全风险管理监控评估机制。着眼于提高风险管理绩效和水平,科学设定风险管理监控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起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后续影响等多层次的风险管理监控评价圈,从风险识别准确性、风险控制有效性、税法遵从提高度和征管成本效益等方面对税收风险管理质量和效率做出评判。要及时总结税源变化的一般性规律,掌握并积累资料,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形成依托信息化手段的新型纳税评估工作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堵塞管理漏洞。

第3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税收风险;税收征管;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纳税人户数急剧增长,基层税务机关“人少户多”的矛盾日益尖锐;税收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税收信息化建设未能推动税收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落实责任与监督制约难以协调统一;有限的征管资源一方面短缺不足,一方面配置效率低下,征纳成本居高不下,等等。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税收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要求的真正落实,制约着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理论为有效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有效路径。

一、风险管理理论与税收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概念及内涵。风险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风险管理就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求把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一方面,风险管理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行为的风险性;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使工作中面临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目前,国际风险管理领域存在诸多的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标准,但都与美国cosc委员会(由反欺诈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发起的组织)正式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紧密相关,erm框架已成为当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标准。由于风险管理本身具有的内在规律性,erm框架及其方法理论也同样适用于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的风险管理。

2.风险管理要素及特点。综合erm风险管理框架的主要内容,风险管理要素包括八个方面:(1)内外环境。环境分析是认识和应对风险的基础。同其他任何管理活动一样,风险管理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也要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2)目标设定。即设定一个组织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该目标可以分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合规目标。(3)事件识别。指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区分代表风险的事项和代表机会的事项。这是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的基础。(4)评估风险。指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5)应对风险。即针对识别出的风险提出应对策略。风险的应对策略可分为规避风险、减少风险、接受风险和共担风险四类。(6)控制活动。是指设计的程序和政策,操作的目的是管理和控制风险以取得组织的目标。(7)信息与沟通。要求组织的信息和沟通体系支持其他组成成分以确保组织中的人理解、获取、交换和记录在组织中管理和控制风险所必需的信息。(8)监控。整个流程尤其是风险控制和程序必须被监控,以评估它们的有效性,确认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要采取哪些补救行为。通过这样一个系统的风险管理框架,一个组织可以对自身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所以,erm风险管理框架可以运用于管理税收风险。

3.税收风险管理。税收风险管理是指税务机关通过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预测、识别和评估税收风险,根据不同的税收风险制定不同的管理战略,并通过合理的服务和管理措施规避或防范税收风险,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建立健全科学、严密、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对当前和潜在的税收风险进行确认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事中的预警控制,科学地监测和有效地防范、化解税收风险,可以实现税收管理效能的最大化,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是今后税收管理工作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落实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实现“信息管税”的基本前提。

二、我国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外环境方面。(1)系统上下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不到位,缺乏把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工作的主动精神、整体观念和系统意识。(2)现行税制体系结构不完善、科学性不足,法律级次低、变动频,征管体系自身的风险防御能力不足。(3)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信息资源的共享度不高,税务部门同相关部门在信息共享、沟通反馈机制方面亟待进一步改善。

2.目标设定方面。(1)税务总局2002年5月在《2002~2006

三、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创新税收管理体制机制

1.科学设计风险目标规划,健全风险识别分析运作机制。通过风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对税收征管面临的风险领域和风险类别进行总体考量,对各类风险群体和风险程度进行集中分析,对跨部门和跨税种的风险管理进行统一安排;在科学设计风险目标规划的基础上,以风险识别排序和应对处理为重点,以减负增效为原则,创新税源税基管理方式方法,建立风险监控管理机制。发挥征管资源和数据信息集中优势, 重点开展综合风险分析和分税种风险分析,组织分地区、分行业、分企业类型风险特征的筛选、分类、归纳和描述,健全税收风险特征库。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归集排序,将风险等级应对与税源监控管理职责相匹配,选择有效的方式实施应对处理,以较小的管理成本获得较大的管理效能。

2.持续改进风险管理体系,健全风险管理监控评估机制。着眼于提高风险管理绩效和水平,科学设定风险管理监控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起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后续影响等多层次的风险管理监控评价圈,从风险识别准确性、风险控制有效性、税法遵从提高度和征管成本效益等方面对税收风险管理质量和效率做出评判。要及时总结税源变化的一般性规律,掌握并积累资料,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形成依托信息化手段的新型纳税评估工作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堵塞管理漏洞。

第4篇

【关键词】金税三期系统;企业税收风险;防范措施

一、金税三期系统的上线背景及覆盖范围

金税工程,是国家推广政务工程电子化的标志工程,是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称,是国家电子政务“十二金”工程之一。金税工程从1994年开始,历时7年时间,先后进行了金税一期、金税二期的建设阶段。2005年,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的项目建议书通过了国务院的审核;国家发改委先后于2007年批准了金税三期工程的可研报告,2008年批准了金税三期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至此,金税三期工程正式启动;直至2016年金税三期系统正式全面上线运行。金税三期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建立了一套规范统一的应用系统,由国家税务总局以及省局来集中处理,范围涵盖了几乎全部的税种和业务环节,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下设四个子系统,分别是征管业务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外部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等特点。目前,金税三期系统的范围已覆盖税收全业务,实现业务规范统一化,简化涉税事项,加强纳税遵从风险管理,实现纳税信息共享和外部涉税信息管理。

二、金税三期系统对企业税收管理的影响

随着金税三期系统的全面上线,税收征管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税务局已从“智慧管税”转变为“数据管税”,主要是通过金税三期管理系统采集纳税人的身份信息、资产信息、银行流水信息、开票信息等,将来自各渠道的各类信息进行大数据比对,进一步判断企业的涉税行为是否存在违规问题。由此可见,金税三期系统上线后,税务机关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清晰地透视纳税人的经营及纳税行为。而对于企业来说,在享受系统带来的快捷、便利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的外部监管和检查,过去一些所谓的避税手段将面临极大的风险,纳税企业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一)金税三期实现了多系统整合,优化了企业纳税申报流程,提高了企业办税效率在金税三期系统上线以前,企业办理涉税事务大多需要到税务局的业务大厅办理,有时因为沟通不畅或者资料不齐全,还需要多次往来于企业和业务大厅,造成企业办税成本增加,而业务大厅由于窗口人员有限,往往处理纳税事项的效率相对较低,影响了税务局的办税形象。金税三期系统上线后,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及人工智能,将原国税局、地税局、发票查询及发票认证等多个登录平台进行了统一,改善了用户界面,并在平台上相关的税务公告及政策等多项信息,方便了企业纳税,使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在电子税务局一个界面完成企业税务管理涉及的全部工作。由此可见,金税三期通过多个系统集成整合、办税流程的优化,使企业纳税申报流程得到了优化,大大提高了纳税企业的申报效率,节约了办税时间,节省了企业办税成本。

(二)金税三期强大的大数据评估、云计算能力,使税务机关更容易发现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大了对企业的稽查力度金税三期系统通过不断升级,拥有了更加强大的数据分析及云计算能力,利用这种功能,可以对企业的纳税信息进行筛选,从而形成预警,将嫌疑企业纳入名单进行重点监测和稽查。例如,金税三期对增值税专用发票采用是全要素认证,这样发票在企业之间就必然会有逻辑相符的印证,一旦出现虚开或收取假票,认证链条就会发生断裂,必然在局端会形成预警,使企业遭受稽查。再如,金税三期通过进项票据与销项票据的行业相关性、法人相关性、地址相关性、数量相关性、比率相关性等,对纳税企业进行评估,即可判断该企业的纳税金额、类别是否合理,是否有偷漏税的现象,从而触发局端系统预警,其数据之准确超乎想象。

(三)金税三期将相关征管法规嵌入系统,由系统来规范企业税收征管流程,杜绝了人为消除因素以前由于人为因素较多,税务机关在稽查过程中,往往给企业留有的空间和商量余地相对较大,影响了税收监管的公平、公正。金税三期将相关的税收征管法嵌入系统,自动拦截违规行为,如在税务稽查过程中,按稽查时间严格录入稽查进度,任何修改都会在系统中留下痕迹;在稽查后的行政处罚中,系统将直接下发限改通知书及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且严格区分、分别送达、分别销号,由此一来,就避免了人为消除稽查结果的行为,使企业税收征管流程更加规范、公正。

(四)金税三期强化了数据质量治理,将事后处理变为了事前、事中管理,提高了数据采集质量金税三期全面贯彻数据治理理念,统一采用标准化流程、界面,实现了信息内外部交换,通过事前审核监控、事后纠错调整和补偿业务等方式,及时进行数据差错更正,确保数据质量。通过统一权限管理、服务管理、数据模型、外部渠道等方面的信息管理,实现全国征管应用系统的版本统一,消除了不同地区业务办理的障碍,统一了国内涉税信息的交换通道,形成了以采集、整合和对比涉税信息为主体的管理体系,为数据采集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进而规范了涉税服务的渠道和功能,形成了纳税服务热线、税务网站、办税服务厅及自助终端、短信系统和企业实名认证的一体化纳税服务平台,使纳税人得到了统一的信息服务、规范的办税服务及友好的征纳互动服务,从事前、事中进行介入管理,提高了纳税人的数据采集质量。

三、金税三期下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随着税收监管手段的不断更新,监管力度的逐渐加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必将成为今后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及时对税务风险进行预测、评估、规避和防范是企业重点研究的方向。

(一)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企业各级管理层存在的税收理念风险。管理层还是用老观念、传统的观念来看待企业的税务工作,既没有充分掌握税务的相关政策和知识,也没有给予税收管理工作一定的理解和重视,认为税收管理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的普通工作,只要能够应付税务机关的检查就可以了,没有真正认识到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存在税收风险的后果。正是管理层这种错误的税收管理理念影响了企业税收管理行为,从而带来了相应的违规行为和失误风险。此外,管理层的这种理念也使得一些业务部门消极配合,使财务部门不能顺利地进行相应税收工作,间接增加了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

2.企业财务人员业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税收风险。目前,企业产生税收风险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财务人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失误,例如:对发票审核不严,收取了不合规发票;对业务审核不严,错进会计科目等行为,容易造成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相关税费的纳税风险。此外,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会计核算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尤其是收入及支出确认之间的差异,容易造成税收风险。

3.企业内部税收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问题,业务与财务脱节,在发生纳税义务时,业务没有及时告知财务或者业务情况不明确,使纳税申报信息不准确或者适用税法不正确,从而造成迟纳税或者少纳税;或者由于对税收政策理解的不到位,未能合理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使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税务支出。

4.企业对于税收政策的理解程度有待提高。由于企业与税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对于税收政策法规的理解程度有限,以及业务层面对于税收知识的欠缺,使企业未能充分利用税收政策或者税收风险规避措施运用不当,进而造成企业税收风险。总之,企业税收风险就是在税务问题上未能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导致被税务机关处罚,使企业利益受损,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二)企业税收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企业税收管理人员平时要积极研究税收稽查的起因、检查过程、检查手段及结果,根据研究结论积极展开自查工作,使事后检查变为事前、事中自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1)设立更加完善的企业风险类别:可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分为采购环节中的风险、生产环节中的风险、资产管理环节的风险、其他环节的风险等。(2)归类与风险类别对应的税种。例如采购环节中的风险对应税种为增值税;生产环节中的风险对应税种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诸如此类。(3)对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风险等级预测。可分类为一般风险、重点风险、特殊风险等。(4)建立风险清单。通过定量与定性的对标分析,设立企业税收风险模型,预见企业中存在的涉税风险业务,对重点业务进行监控,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范。

2.建立税控风险绩效考核体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计严格的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对税控风险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业务部门给予适当奖励,提高业务部门自主规避税务风险的意识。

3.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交流。近年来随着多种税收法律及法规的不断出台,为使企业充分了解税收政策,在税收政策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保持一致,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交流,对不清楚、不明白的税收政策及时询问、请教,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解读税收政策的能力,严格根据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进行纳税申报,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计算准确,不漏缴、不多缴。

4.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税收政策宣贯工作。(1)要加强对企业管理层及经营层的税收风险知识普及,明确税收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因个人行为而产生的税收责任及后果,从源头上杜绝税收隐患,改变企业管理层说什么是什么的思想,对管理层提出的税收不合规行为要坚决予以拒绝。通过风险预警指标对比,将风险指标进行整合分析,让不同的管理层更加直观地了解企业税收风险的现状,及时进行监控和介入,从而达到防控风险的目的。(2)加强对企业普通员工的税收知识培训,树立税收风险意识,重点强调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税收风险,加强监管,诚信纳税。例如,业务部门取得的不合规发票必须退回重开,因为不合规发票不仅关系着增值税进项税不能抵扣的问题,还影响该费用不能税前扣除,进而影响企业所得税,诸如此类问题,都是企业中容易存在的问题,也是容易忽视的问题。

5.提高税务申报信息质量。金税三期实行后,数据共享是必然的,即一次申报、全数据共享,所以,财务与业务部门要统一申报口径,确保纳税延伸数据的一致性,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注重多部门、多岗位的人员协作,要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避免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提高申报信息质量,减少企业税收稽查风险。

6.合理进行纳税筹划。企业通过节税管理降低税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节税管理一定要以风险控制为前提,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整体筹划,制定周密的节税方案,切忌为节税而把企业置于更大的税收风险之中,所以,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充分运用政策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

7.定期进行税收风险自查。定期进行企业内部自查,设立税收风险自查小组,建立健全税收风险自查体系,根据税收风险防控清单,对企业容易出现问题的税种,如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等进行重点关注,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税收问题,从而有效防范税务风险,避免不必要的税收处罚事件,减少企业损失。

8.全面提升企业内部协同能力。应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及企业自身经营情况、本行业发展状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使企业及时跟上国家的发展变化及整体行业水平。企业各部门要加强衔接、共同参与,紧紧围绕税收风险管理目标,调整职能、明确职责、共同推进,有效应对各类税收风险,保证企业健康、稳步、良性发展。例如,业务部门主要核查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在购进环节就要审查供应商的资质,检查供应商提供的增值税发票,明确其应承担的法律与风险责任,让企业的纳税数据从源头开始就是规范、真实的;财务部门要努力提升专业知识,要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更新,及时学习新的税收知识,此外,还需要不断增加企管、法律等方面知识,积极成为管理型人才,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聘请专家进行涉税咨询,帮助企业完善内控制度,及时发现企业涉税漏洞,从而降低企业税收风险,使企业能合法、合规经营。

四、结语

第5篇

论文摘要:税收管理员制度施行以来,税收管理员在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得以强化,有力地推进了依法治税工作,税收征管的质量、效率、税源控管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在税收管理员制度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还存在分类不够细化、管理幅度过大、缺乏奖优惩劣机制等问题。本文结合对吉林省国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的实证分析,就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构想和手段做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税收管理员是指税务机关从事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的税收行政执法人员。为推进依法治税,切实加强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自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起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以来,税收管理员在税收管理中的作用得到了强化,“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税收征管的质量、效率、税源控管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税收管理员制度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由于经营形式的多元化、税源管理日趋复杂,以及受传统管理理念、税收管理员素质、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地适应当前税收征管工作,笔者结合对吉林省国税局2008年度税收征管审计调查的有关情况,就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想法。

一、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管理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较为繁杂

在基层税务部门,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工作包括了户籍管理、催报催缴、欠税管理、纳税评估、税法宣传、发票管理、金税专票协查、税控装置管理、信息采集等内容,几乎覆盖了除受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违章处罚、减免税和税务稽查以外的面向纳税人的所有涉税事宜。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增加,使税收管理员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造成税源管理的重点不突出,税收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影响了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以吉林省国税局为例,该局虽然制定了《税收管理员工作制度》,但由于工作绩效考核尚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基层税务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转变。

(二)结合税源特点实施分类管理不够深入

在税源管理工作中,基层税务部门的分类管理不够细化,没有很好地结合辖区纳税户生产经营规模、性质、行业、经营特点、企业存续时间和纳税信用等级等要素以及不同行业和类别企业的特点,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部分税收管理员的经验特长、专业特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对那些经营规模较大、会计核算复杂、利润形成隐蔽以及纳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实施专业化、有针对性的重点管理做得还不到位。

(三)管理幅度过大,征税成本过高

目前,在税源管理一线执法的税务人员较少,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必然导致管理幅度过大。如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的总纳税人有2800多户,但税收管理员仅30多人,平均每人分管近100户,若要管好,难度显而易见。从征税成本看,目前,我国的征税成本几乎是美国的l0倍。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则需要增加税收管理员的数量,从而增加管理成本,而这显然与国家实现征管目标的前提相悖。

(四)保姆式管理并未废除,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税收管理员担负着对纳税企业进行日常的纳税管理、催报催缴、纳税辅导等多项职责,并且还要对所管理的事及管户负全责。一方面,这种管理方式与专管员制度下的保姆式管理没有大的差别;另一方面,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下,没有设立相应的奖优惩劣机制,使税收管理员制度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五)税收管理员与税务机关的法律责任风险加大

税收管理员每完成一项工作都要给相关职能部门和纳税人出具税务文书。这种税务文书导致税收管理员要承担纳税人管理方面的责任。假如纳税人在其财务、纳税等方面采用欺骗、隐瞒等手段,那么税收管理员出具的文书则存在不真实等问题,税收管理员就有可能承担连带责任,税务机关也可能会有连带责任。仔细分析,问题的症结在于税收管理员制度还是建立在对企业直接“管”的基础上。

二、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构想

(一)完善税收管理员的概念

税收管理员应扩大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外延方面不仅仅基层税务部门的税务人员是管理工作员,每一层级的税务人员都是税收管理员;内涵方面不仅是管理,而应该是管理与服务并重,这里的服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而是要让纳税人遵从税收法规的服务。按照税收风险理念,作为一名税务人员,每个人都有采集纳税人涉税信息的职责,真正形成税收管理团队去应对纳税人群体;让一些管理能力强的税务人员去处理复杂税收事项,将无差别的对纳税人平均管理转变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特定的纳税人管理。

(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

明确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总体思路:在全员管理的框架下分工协作、相互监督,依托税收基层管理平台实行层级和岗位之间的考核评价体系、管事和管户相结合的执法与服务并行,形成“全员管理、专业评估、重点稽查”的税收风险管理团队。税收管理员从层级上应分为总局、省、市、县、基层五级;从每个层级的岗位分工上应细化为:风险采集、纳税服务、税源调查、综合管理、稽查监督等岗位。

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一种日常管理和专项评估相结合、分户管理和综合管理相结合、全程管户和环节管事相结合的系统管理模式。也就是要推行适度的专业化管理,合理分解税收管理员的管理事项,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政策执行情况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收风险识别以及一些重点涉税事项的调查等交由专职管事人员负责。同时,专职管事人员要将在分析、评估、重点涉税事项调查中获取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税收管理员,由税收管理员进行跟踪监控;税收管理员也要结合日常管理,将发现的疑点及时交给专职管事人员作为分析的依据。

(三)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原则

推进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和完善工作,应遵循管户与管事、管理与服务、属地与专业、集体履职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原则。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将税收管理权分成若干个环节,分解到不同的岗位,通过流程控制,建立起各个征管业务岗位之间相互衔接和相互监督的征管工作机制,其核心为权力的分解、过程的控制和岗位的制约。分解权力并不等同于弱化责任,要坚持强化税收管理员的管户和管事的责任,明晰哪些事情是以管户的形式出现的,哪些是以管事的形式出现的,通过强化责任,促进征管质量的提高和税源管理能力、遵从服务能力的提高。

由于税收管理员是税收征管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人数众多,并且有相关的管户责任,必然会带来“管户责任”的执法风险。而一些行政执法的监督部门在监督税收行政执法过程中,也以此为依据,追究税收管理员的行政执法责任,这在基层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屡次出现。因此,在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过程中,要坚持规避风险的原则,对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事项进行梳理,减少不必要的签字等执法风险的事项,同时在管户上采取集体履职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等方式,弱化个人管户的概念,在管事上采取交叉执法等方式规避税收执法风险。

三、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手段

(一)合理划分税收管理员的基本工作职责

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要合理划分管户制税收管理员与管事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管户税收管理员是指以特定纳税人为管理对象,以特定纳税人的日常涉税事项管理、纳税服务为主要职责的税收管理员。管事税收管理员是指以不特定纳税人的重点事项和一次性(或偶发性)重要涉税事项管理、纳税服务为主要职责的税收管理员。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按事项分类。管户制,指税收管理员以划定的特定纳税户为管辖对象,以特定纳税人的税源管理、纳税服务等为主要职责。管事制,指税收管理员不以特定的纳税户为具体管辖对象,而是以不特定纳税人的特定涉税事项作为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的主要职责。管事与管户结合制,指纳税人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中的日常涉税事项由管户的税收管理员承担,纳税人的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等专业涉税事项由管事的税收管理员承担。

2.按级别分类。国家税务总局级税收管理员负责特大型企业、企业集团的税源监控及特定事项的税收风险应对;省级税收管理员负责省级大型企业、企业集团的税源监控及特定事项的税收风险应对;市级税收管理员负责市区重点税源、五级风险企业的税源监控及特定事项的税收风险应对;县级税收管理员负责全县重点税源、五级风险企业的税源监控及特定事项的税收风险应对;基层税收管理员负责规定区域内的税源监控及一般事项的税收风险应对。

3.按岗位分类。风险采集岗,负责日常管理和接收的各种信息,在发现纳税人有涉及税收风险的可能而计算机又不能自动提取该风险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手工录入异常信息的内容并提交给纳税人所在税务机关综合管理岗审核。风险采集为全员采集,对一些特殊任务的风险采集由特定人员采集。纳税服务岗,负责向纳税人进行税收政策解读及纳税人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各种涉税事项,除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税务总局规范性文件另有明确规定外,统一由办税服务厅受理、办理、传递与反馈。税源调查岗,负责辖区内纳税人的基础信息的核实、优惠、认定信息的核查、一般涉税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税收政策和宣传解读。综合管理岗,负责特定纳税人、特定事项的涉税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监控和缩小纳税人纳税遵从偏离度。稽查监督岗,负责追补没有遵从税收法规的纳税人的应纳税款,提出税收管理建议,并对上一环节的税收管理人员从管理能力、廉洁自律方面实施监督。

(二)合理优化税收管理员人力资源配备

税收管理员可按“税收风险分析、专业纳税评估、大企业的风险监控应对、中小企业的行业性风险监控”等类型配置,也可按行业、产业类型、规模配置,还可聘请“院校管理学者、行业管理大师、标准认证专家”或其他有效方式成立管理员专业管理团队。从事税务工作的人员结构应为:行政机关20%左右,税收服务厅15%左右,税收管理员65%左右,其中,调查核查人员为30%,纳税评估人员为20%,税收稽查人员为15%。

(三)逐步建立以流程管理制度为主线的考核机制

第6篇

【关键词】实践 成效 困难 问题 路径

所有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柱、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税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已成为我国财政和税收增收的重要支柱。企业的组织形势和经营方式多样化,企业核算的电子化、团队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税收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不断加大。降低企业税收管理系统性风险,研究探索企业税收管理新模式,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笔者从企业加强税收风险控制角度出发,拟对此作粗浅探讨,希望对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有所帮助。

一、针对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特点的分析

(一)企业的特征

税收管理中所指的企业,是指一个企业在销售收入、注册资本、资产总额或其他因素方面达到了量的既定标准,而且有质的要求。这种质的要求是,就是必须具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内部管理科学规范,生产经营分散但总部控制力强,涉税事项相对复杂,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经营,有合规遵从的主观意愿,系统风险大。

(二)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风险

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贡献税收收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的系统性风险,并且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不可控的税收风险。当前税收集中度越来越高,而且这种集中的趋势有增无减,少数企业集中很大比重的税收,特别是增量税收,一旦这些企业出现了问题,税收形势可控性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税务干部素质对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影响

由于企业规模大,机构复杂,业务量大,专业化信息化程度高,有自己培养的大量的高职称高学历专业人才。而与之相比,税务机关缺乏精通税收、财会、法律、信息自动化、外语等既全又专的税务员,在对企业管理上显得力不从心,缺少底气。如果税务管理人员个人思想不重视,政策业务钻研不足,想当然办事,极易引发税收执法风险。

二、当前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一)纳税服务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内容不具备针对性;二是涉税诉求受理与解决渠道不畅;三是企业的税收自我遵从能力和意愿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税收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不适应

一是大型企业集团跨地域经营、总部决策、集中核算与现行税收征管属地管理体制下的孤立、分散型管理以及由基层税务机关处理所有涉税事项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二是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形成企业总部主管税务机关与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之间“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的现象。

(三)需要营建一支高素质的税收风险管理干部队伍

在对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同时,也要求在人员配备上以专家型为主、工作方式上以团队式为主、团队的知识结构上以跨学科跨行业的复合型为主的团队。现有的人力资源配置特点是,非专家型的干部为主,干部的知识结构以常规财税知识为主,由此在业务能力上难以形成骨干力量,对企业内部的复杂涉税业务应对能力有限,管理与服务水平不高。在一定限度上制约了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发展。

三、我国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与思考

建立企业内部税收风险管理部门,协调解决企业本部及所属各公司的税收管理工作问题,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管理的税收风险全过程管控,全面了解与评估企业承担税收风险的能力,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税收风险内控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在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坚持三项原则

一是改革创新。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和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改革与创新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体制、内容、方法和手段。二是统筹协调。企业税收工作由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部门归口统筹,同时要加强与税务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各管理层级之间、国地税之间和地区间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三是统一规范。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必须按统一的工作要求、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执行,实施专业化管理。

(二)实现四个转变

这些都是需要与税务管理部门达成共识的。一是从以税务机关为中心转变为以纳税人为中心,着力理解和了解纳税人的商务环境、商业行为、遵从特征,实施业务创新,提供形式多样、更有针对性的业务“套餐”,充分满足其个性化的纳税服务需求,有效促进纳税人自觉遵从意愿和能力的不断提升;及时解决企业诉求,重点解决政策透明度和执行中的统一性问题;签署和执行税企纳税遵从协议;处理企业报告的重大涉税事项,解决确定性问题。二是从不区分企业规模大小、行业差异、遵从态度的一刀切式管理转变为考虑个性差异的分规模管理、分行业管理和风险差异管理,真正实现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三是从事后攻关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管理和相结合、相并重的全过程税收风险管理,做到最大限度地预防风险的发生,最快速度地发现已存在的风险,最大程度地解决遵从问题,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税收风险内控机制,开展税收风险调查和评估,企业纳税遵从自查,实施针对性检查。四是从过去的多层级管理转变为跨层级的扁平化管理,从以往的分散管理转变为集约管理,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快速响应,高效运转。

(三)理顺工作关系

目前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机构尚处于不断的改革和调整之中,还没有一个稳定和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就我国而言,这项工作更是处于初步的探索之中,加之我国的税制建设、征管改革、信息化建设等影响企业机构设置的外在重大因素还没有到位和稳定,决定了现在设计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机构的方案必然带有过渡性的色彩和折中性的痕迹。一是要明确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日常税收基础管理,税收风险分析识别、风险应对、过程监控等复杂事项由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部门实施,形成业务上相互渗透、工作上相互配合的新格局。二是理顺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部门与同级税政、征管、稽查等部门的关系,明确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部门操作过程。

(四)企业应建设税收风险管理信息平台

建立税收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本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各环节、全过程工作的技术支持和各管理层级的信息共享,传递企业诉求,统一工作部署。该系统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一是建立企业组织机构、关联企业的基础资料库;二是建立企业内部资料库,实现总部数据与其所属单位数据的汇总分析;三是具有与企业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便于从财务软件中提取数据;四是建立外部信息资料库,如从相关税收管理部门获取有关信息等;五是建立企业分业务的分析预警指标库;六是建立企业的税收风险分析模型。同时,通过全系统信息高度共享,实现管理的扁平化。

(五)整合管理资源,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

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借助企业总部管理资源优势,在必要时要把这些资源与力量整合起来,形成联动机制,提前掌握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让企业风险管理的各环节做到水到渠成。

四、总结

对企业税收风险实行专业化的管理,是我国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升税收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也符合我国现代税制改革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要求。针对企业不同的经济规模,实行分类管理,减少管理层级,上收复杂的税收风险管理事项,来达到加强在企业税收管理、优化管理资源配置、减少税收风险的目的,这是企业专业化管理基本出发点。开发一套着眼于企业风险超前预防、及时发现、实时解决、税企共赢的操作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光谷.财务管理概论[J].西南政法,2006(11).

[2] 潘东风.信息社会税收工作何去何从[J].税务研究,2007(3).

第7篇

关键词:大企业;企业风险控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8日

近年来,企业风险管理的意识在一系列事件的刺激下逐渐深入人心。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大企业税收风险问题显得越发重要。大企业的税收问题,对大企业与国家之间,大企业的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大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的具体、细化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大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措施与外部系统的监督者之间等各方面相互关系的和谐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今天,需要切实做好大企业税收的风险管理工作。

一、什么是税收风险

税收风险是指在征税过程中,由于制度方面的缺陷,政策、管理方面的失误,以及种种不可预知和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税源状况恶化、税收调节功能减弱、税收增长乏力、最终导致税收收入不能满足政府实现职能需要的一种可能性。

二、大企业税收风险来源

(一)税收政策的多变性。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变革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税务法规变化过快,朝令夕改,税收政策的变化比较频繁、不够稳定,加之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通,难以让纳税人及时准确掌握。纳税人如果没有及时了解和掌握难免会存在税收风险,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干扰,造成某些业务处理规定与税法规定发生偏差,形成风险源。这些风险源是企业的一种静态风险,当企业在处理某件具体的事件时,该静态风险极有可能转化为动态风险。如果企业的实际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并且造成少缴税或者多缴税时,税务风险发生量变到质变的演变,成为企业实际的损失,即受到法律的制裁、财产损失或者声誉损害。例如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甚至是刑罚处罚。

(二)企业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局限性。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由于办税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限制,对于税法的全面认识与运用及对有关税收法规的精神把握不准,虽然主观上没有偷税的愿望,但在纳税行为上没有按照有关税收规定去操作,或者在表面上、局部上符合规定,而在实质上、整体上没有按照有关税收规定去操作造成事实上的偷税、逃税,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三)税务优惠政策的时效性。由于每项税收优惠政策都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通过税收制度和政策,对某些特定的课税对象、纳税人或地区给予的税收照顾,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资格,在一定的时效内,按照一定的程序申报和批准,才能享受。如果有一项不符合规定而享受了有关税收优惠。

(四)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大企业税务风险则主要是来源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缺乏正确的纳税理念和纳税态度,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以及经营目标压力、经营环境异常等导致的风险。大企业税务风险的诱因比较复杂,是深层次和多方面的。税务风险是大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控制风险,否则将会使企业成本增加,侵蚀企业利润,严重影响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认识

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及评估可以使企业税收管理更有效率。税收风险管理即是通过对税收风险因素的识别、分析税收风险的成因、确立风险等级、估测可能造成的税收流失、形成税收管理责任等后果,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施监督控制,防范并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实践表明,通过税收风险管理对税收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进而完善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税收的效率。

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保证税收的安全、稳定,降低纳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本文所讨论的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方面,是指税务机关要对大企业征税过程中税款流失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判,对存在的风险实施有效的事前控制,也包括处理风险后果等一系列的活动。实行税收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流失,并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从实际操作来看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保证税收的安全、稳定。

四、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树立全面且正确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对大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应当以正确、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作指导,从国家宏观战略的角度实施风险管理,把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大企业税收征管的全过程。通过对大企业实施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提高大企业征收管理效率。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需要税务机关从传统的管理理念中解放出来,将现代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对大企业的管理理念需要转变管理方式,从原来的重视管理转变到重视服务,将为大企业服务的理念放在第一位,对大企业实行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管理和服务,进而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权益,大企业得到了税务机关高质量的纳税服务,纳税遵从度自然会提升,风险也会随之减少。

(二)帮助大企业建立合理的涉税内控机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各国家执法机关以及社会税务风险管理中介都对大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技术框架,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涉税内部控制测评体系提供经验借鉴。我国应该结合大企业的实际情况,形成符合国情的税收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企业涉税风险管理机制。

(三)税务机关应结合行业管理,建立税收风险等级评定制度,确定税收等级风险评定标准。根据风险等级将大企业划分等级风险,并且应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大企业实行区别对待,实行等级评定制度对于大企业规避税收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例如,对风险级别较低的纳税人主要进行政策辅导、提醒服务等。而对风险等级较高的纳税人应该实施约谈举证、实地核查、重点关注等立定期税收风险评估制度。对于不同风险等级的大企业,税务机关要定期评估风险,做到定时监控、提前预防,将风险控制在发生之初。此外,还要引导企业建立自查制度,定期检查经营业务中是否存在风险。

五、小结

事实上,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制度的实施是长期性的、系统性的工程,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的协同努力。我国也只是刚刚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还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中发现其规律,建立起符合我国大企业的税收管理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磊.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内控机制建设研究[D].燕山大学,2015.12.

第8篇

【关键词】数据分析;计会统;新模式

2011年,江苏地税工作的主题为“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管理转型”。在这一主题引领下,全省地税系统需要加快推进传统思维模式、传统业务模式和传统组织模式转型,以技术变革推动管理变革,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方法来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笔者作为长期在基层从事税收信息化工作的人员,从信息管税的视角对江苏省现行的税收计会统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思考。

一、现行税收计会统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核算手段和方式过于陈旧

目前,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的税收计会统核算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半手工状态,核算方式主要依赖于各级部门报送的报表,规划财务部门主要是将内部和外部的一些报表进行汇总和归并。这种传统的核算手段和核算方式显然难以满足信息管税思路下的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要求,难以为新形势下需求型决策机制提供完善保障。

(二)税收计划管理缺乏科学性

长期以来,税收计划的制定和下达,主要是根据上级的指令和地方政府的预算计划确定,而对于经济发展和税源变化的关系却鲜有关注,税收计划的制定基本上靠主观研判,对下达给各地税务机关的征收计划和任务也缺乏有效的说服力。另外,各地对年度收入计划分解不科学,税收计划分解偏差不易控制,针对年度中间税源变动情况不能动态调整,税收预测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三)税收分析、会计核算和重点税源监控管理质量不高

目前,税收计会统主要是税收分析基本上只是大量数字的罗列,没有揭示出地方经济发展变化与税源、税收增减变动之间的规律等实质性内容,由此产生出的税收分析报告科学性、权威性和准确性不高。一些地区税收会计核算制度中关于税收的应征、待征、入库、退库等科目核算不准确,分单位核算不到位。在重点税源监控方面缺乏完备的数据和科学有效的分析手段,无法对基层税源管理提出具有促进和指导作用的建议和意见。

(四)税收统计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亟待提高

目前,税收计会统中的税收收入统计主要还是依赖于人工,在工作机制方面未形成基于准确可靠数据分析的入库对帐机制,税务机关与外部门对帐及时性和准确性不高,内外部税收统计结果不一致情况常有发生。另外,数据查询和报表加工的数据应用质量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来保障,大集中系统对内提供的数据信息准确性有待提高,税务机关从外部获取的信息没有实行统一扎口管理和运用。

二、数据分析支撑下的税收计会统模式的思考

(一)总体思路

拓宽和延伸信息管税的内涵,以信息技术变革推动税收计会统管理变革,改革传统的税收计会统业务模式,重新整合资源,将税收计会统职能由规划财务部门剥离至数据管理部门,构建以数据分析为统领,符合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要求的税收计会统新模式。

(二)具体设想

一是推进税收计会统核算由传统手工向现代信息化方向的转变。经过多年的努力,江苏省税收信息化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税收征管系统已于2008年实现了省级大集中。信息技术为深化税收征管和行政管理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税收工作向科学化发展提供了值得信赖的支撑。税收计会统核算的基础是税收征管的各项应征、已征、减免和欠缴等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全部是以电子化的方式进行。因此,税收计会统工作的方式也必须尽快摆脱传统的手工、半手工的状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税收计会统工作与税政管理部门的各类涉税报表有很多的相通之处。2011年,淮安地税局在涉税报表加工方面进行了改革,基层不再向市局处室层层报送报表,市局各处室所要的涉税报表均由数据管理部门编写程序自动产生。淮安地税对涉税报表实行统一化、自动化的加工,这一做法为税收计会统核算手段和方式向现代信息化方向的转变提供了值得了良好的借鉴。

二是以深化数据分析应用为抓手提升税收计划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税务机关能够利用地方税收保障平台从各外部单位交换的海量数据与税务机关内部掌握的各种涉税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税收计划数据分析模型,通过交叉比对、归纳演绎、概率统计、误差消除等分析方法,做好年度收入计划的科学分配和落实。在地区宏观税源管理方面,不仅能够实现分地区、分经济类型、分行业细化分解,甚至可以直接落实到重点税源户;在税务征收职能方面,不仅能分税务机关细化分解,还可以根据目前的税源专业管理模式,实现申报征收、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环节分解落实,使数据分析、税收计划、税源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形成环环相扣的信息链,既可提高税收精细化管理水平,还可以对税收计划的全过程实施动态实施管理,通过针对年度中间税源变动的联动效应,实施动态调整,分责监控,从而提高税收预测的科学性,增强税收预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效控制税收计划分解偏差率,实现税收收入计划由手工、半手工操作到科学高效自动处理的质的飞跃。

第9篇

关键词:内控制度;税收内控;税收风险;风险预警;风险测评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137-02

1 企业建立税收内控的必要性

由于税收政策的复杂性与企业多种经营、长线生产的复杂性,企业税收风险已经成为企业诸多风险中的重中之重。帮助企业建立税收风险防范体系既是企业税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企业税收管理的基础要求。

而且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征稽分开”的税收管理模式,税收稽查是历年税收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几年将重点监控行业列为税收稽点,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加强对各个行业税收监管的力度和决心,由于不规范的涉税事项处理给公司带来的涉税风险及违法成本都很高,这样,企业如果一旦遇到税收稽查,税收机关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轻易突破,而使企业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所以,企业建立税收内控是迫在眉睫。

什么是税收内控?税收内部控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此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原因是税收内控只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内容。为了便于理解与运用,税收内控可以理解为,由企业董事会等管理或治理机构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企业实现“在防范税收风险的基础上,创造税收价值”这一目标的一系列内部流程、规范等控制活动,在企业的具体体现就是实施有效的内部税收管理!

2 如何建立并运行税收内控

一项好的制度,必须要有好的应用才能保证其运行效果与效率。税收内控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解与运用,我认为可以用“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来概括,即:以“在防范税收风险的基础上,创造税收价值”为中心,以“设立有效的税收组织及岗位职责、建立统一的内部税收管理标准、 完善内部风险汇报及测评体系”为基本点。

以“在防范税收风险的基础上,创造税收价值”为中心控制风险与创造价值,是现代企业税收管理的两大根本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的,一个目标不可能脱离了另一个目标的支持而得以实现。成功的税收管理应该既能够确保遵守税法,控制税收风险,又能够为企业经营提供好的节税建议,创造税收价值。

基本点一:设立有效的税收组织及岗位职责。

进行有效的税收管理,企业内部税收组织的建设至关重要,包括税收部门与涉税岗位。有条件的企业应该设置高度集成的专业化税收部门。税收部门的经理或主管往往会参与公司各项业务的决策,甚至是公司级别的决策。

基本点二: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制定税务计划。

公司可以将税务计划纳入公司的总体战略之中,根据总体的战略目标制定具体的税务目标,只有进行有效的税务计划,公司才可以实现合理避税。在进行总体税务计划时,必须对公司当前各项业务的税务进行评估。这需要财务、税务部门和各个业务专家进行紧密合作。公司应当明示每位高层领导:税务计划是他们应尽的职责,税务部门是业务部门制定业务决策时的合作伙伴,他们可以向部门领导提出有关各类交易的建议,比如:在销售、采购、合并和收购中如何合理避税。忽视税务计划会使公司失去很多利用纳税策略节省开支的机会。这对公司来说是不必要的险,让公司支付高额的税款,浪费了一些本可以支持业务发展和增长的资源。

基本点三:建立统一的内部税收管理标准,规范各环节业务流程。

首先,搞清楚什么事内部税收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建立科学的内部涉税事务管理组织与标准,即建立“计划、执行、控制、分析、评价”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以完善各环节涉税链条,加强税收工作的事前筹划和过程控制,实现企业税收价值的最大化。内部税收管理标准是税收管理体系运行的指南针,是一个运行流程,体现为,税收管理手册、各涉税事项的流程标准、内部培训机制以及税收业绩考评制度等。税收管理手册是载体,其他部分为内容表现。

建立一个程序化、具有可操作性的税收内控手册,按照业务发展和运行逻辑关系合理安排工序,以保证交易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和可复制性。一旦控制住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点,即使具体办事人员不懂税收知识,只要能按设计好的程序操作,同样能将涉税风险降低到企业可接受的水平。

制定好税收内控手册,并不等于完成了税收内控工作,内控的真正建立,不仅需要单位高层领导的重视,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还需要对各涉税岗位进行培训。培训要包括税收政策、内控制度和意识形态几个方面,从而加强领导和员工的法律遵从度,提升员工素质。

另外,税收内控制度不是静态的,随着交易内容、核算体系的改变,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实践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内控制度进行测评,根据业务的变化对其业务流程的重新梳理,找出业务流程的控制点,分析在失控状态下产生涉税风险的大小;然后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针对税收影响突出、发生频率高的关键控制点提出相应的整改控制措施,对其中风险点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以降低项目操作过程中发生涉税风险概率和减少损失,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风险和核算风险,最终形成企业的纳税风险控制体系。

基本点四:建立完善的内部税收汇报、内部风险汇报的复核机制。

风险汇报,包括汇报制度与汇报标准两个方面,主要作用是明确各级涉税人员的责任,提高公司对涉税风险的反应速度。汇报制度以公司管理的高度,明确重大涉税事项必须要进行汇报,哪些属于重大事项,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很难一概而论,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一般而言税收检查、税收筹划、重大涉税合同、重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等属于必须汇报的事项。汇报标准解决公司各级涉税人员如何进行汇报,是一个流程标准的问题,便于汇报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签字流转中的统一理解。比如,税收专员在工作中发现公司存在重大不合规处理,可能存在较大税收风险,他应该向他的税收总监及时汇报,并以标准化的内部文本进行签字流转,税收总监可能与其他部门的总监进行沟通,并向主管副总经理汇报。

基本点五:建立内部税收风险测评体系。

税收内控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作,内部税收风险测评体系,是税收内控中最核心的环节。如:建立风险测评制度,设定风险预警指标,在内部搭建应用渠道等。同样,制度就像一个国家的法一样,从国家意志的角度进行明确,那么建立风险测评制度就是从公司管理的角度对税收风险测评进行明确,作为公司日常管理的一部分。风险预警指标,主要目的是对企业潜在税收风险进行预警,主要依据是纳 税评估指标体系,实现方式是采集财收、会计、税收数据,计算出指标值,通过与正常值的比较,发现可能存在风险的领域与项目,继而进行相应处理。完整的测评指标是一个体系,较为庞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有限的相应指标。

税收风险的控制更是如此,只有将风险消除在潜在阶段才是最好的风险控制。随着税收机关执法力度的加大,建立一套完整的税收风险预警机制显得及其重要,采用“消防队”式的救火方式,来应对税收风险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第10篇

1、形成一个市局层面的工作机制

大企业税务审计工作已经连续三年了,经过三年的摸索及实践,建议在市局建立大企业税务审计工作小组,负责领导、分析、总结大企业税务审计工作经验,制作年度税务审计计划、可行性报告、税务审计所需经费、并在全市系统内筛选部分业务骨干人员,列入税务审计工作小组领导下的税务审计人员库,并定期组织针对性强的业务培训,不断加强税务审计人员业务知识水平,还能加强业务交流,提高税务审计的工作水平,从而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2、完善审计方式方法

全流程的税务审计工作,使税务审计人员收获很多,整个税务审计过程也是审计人员学习提高的过程,同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有一些改进:首先从审计时间上,应适当增加实地审计时间,或是案头实地相结合,这样会提高工作效率,发现问题及时落实,避免虎头蛇尾。其次从人员配备上,审计团队中即要有精通税收政策的、有检查实战经验的人员,还要有能熟练掌握财务核算及会计电算化的、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人员,这样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最后是沟通渠道要畅通,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管政策部门要及时跟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及效率。

3、审计后续管理

税务审计的对象大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及大型外资企业,具有较为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且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比较到位,财务核算比较规范,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控制较好。但是通过税务审计,也发现这些企业,在税务风险防控方面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对税收政策的把握不准确,对税收业务的处理较为随意,二是在发生税收政策上容易产生歧义的业务后,缺少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增加了税收风险,三是在处理具体税收业务时,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以及财务核算多一些,考虑防范税收风险少一些,税收遵从度还有待提高。以上这些问题的改进及后续管理:一是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税收业务及财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税收政策把握能力和会计核算能力;二是加强对企业的后续管理,建立健全税务风险常态化监控机制。三是要企业增强主动防范税收风险的意识,将税收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以及大企业管理部门的联系,利用好税务机关的大企业服务平台,将风险控制在事前,从而提高税法遵从度。

第11篇

几十年来,税收管理员管户的模式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没有本质改变。进入21世纪,伴随大企业税收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税务总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推进大企业专业化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1.设立专职机构,初步构建组织框架2008年,税务总局成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从2009年开始,多数省级税务局相继成立大企业管理处(或与其他职能部门合署办公),部分市级税务局成立大企业科或大企业局。

2.明确管理对象,工作针对性提高2009年,45家企业集团被税务总局确定为定点联系企业,其2013年实现税收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1%左右。各地大企业管理部门自行设定标准,选择大企业作为管理对象。

3.尝试新管理模式,专业化分工初步形成目前,大企业税收管理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有限职能模式,即在不改变日常属地管理、不改变税款归属和入库级次的前提下,大企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风险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另一种是全职能模式,即大企业管理部门负责除税务稽查以外的全部税务管理事项。

4.开展个性化服务和税收风险管理,大企业税法遵从不断改善大企业管理部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积极处理大企业涉税诉求;创新税收遵从协议、事先裁定等服务产品。从2009年开始,大企业管理部门对45家总局定点联系企业税收风险进行评估。2012年—2013年,分别对石油石化、烟草、银行、电力行业的4户定点联系企业开展全流程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成效明显,税务机关发现并及时消除了涉税风险,增加了税收收入,同时帮助企业完善税务风险内控体系。

5.致力制度建设,初步搭建业务框架近年来,《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规程(试行)》等制度陆续出台,使大企业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当前大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6年来,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逐步深入,但在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制度建设、征管资源配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1.大企业税法遵从意识仍需强化,税法遵从水平参差不齐从风险管理实践发现,有些大企业税法遵从认识存在偏差,税务风险内控体系存在漏洞,需进一步提高税法遵从能力。

2.组织建设亟待加强,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管理体系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目前主要采取属地日常管理结合跨层级风险管理的模式,大量工作沉淀在基层。大企业管理机构未实现扁平化,仍然采取直线职能管理。税务总局对省级及以下大企业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没有明确规定,少数省(市)未成立大企业管理部门。大企业标准不统一,各省管理对象范围不一致。管理力量薄弱,缺乏税务审计、计算机等专业人才,工作开展难度大。部门职责不清晰,与其他职能部门业务重叠。

3.业务建设亟待完善,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业务体系一是个性化服务理念先进但制度欠缺,操作性不强,服务产品较少。二是缺乏系统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制度,以固化风险管理流程和工作机制;税务审计等风险应对手段,缺少法律赋权,没有工作规程。三是没有建立全面的分行业大企业税收管理模型和管理指南。

4.税法确定性和统一性未能满足大企业需求,个性化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税务机关对税法确定性重视不够,各地对税收政策理解和执行不统一,政策适用缺乏透明度和确定性。相同业务,不同区域的税务机关政策执行存在差异,使跨区经营的大企业陷于两难境地。

5.信息化建设亟待改进,尚未形成坚实的涉税信息支撑体系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依然是制约税务管理的瓶颈。税务机关掌握信息类别单一,主要是企业申报数据和税务管理数据,第三方信息严重缺失。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受纳税人遵从意愿、遵从能力限制,数据质量受税务人员操作和维护水平影响有待提升。税务机关单一功能软件较多,重开发轻整合,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分析、应用不深入,缺乏智能化的技术工具。

三、完善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路径

实施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是系统工程,当前应从优化顶层设计入手,围绕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核心业务构建、信息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推进。

1.健全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组织体系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人规模重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1)统一大企业标准。综合考虑纳税规模、集团化管理、特殊行业、跨境投资经营等指标确定税收管理上的大企业。大企业管理部门每年公布大企业名单,对列明企业实施管理。

(2)缩短管理链条,实现机构扁平化。税务总局大企业管理司在目前6个处室的基础上,增设大企业数据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全国大企业的数据。各省级税务局成立大企业管理局,内设若干行业管理科。市级及以下税务局可以不设专职大企业管理机构。

(3)确定管理模式,明确工作职责。笔者认为采取有限职能模式,更符合我国国情和财政管理体制。各省大企业管理局实现税源管理实体化,承担列明企业的税源监控、风险管理和个性化服务。

2.完善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业务体系当前,我国大企业管理部门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快业务建设。一是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夯实制度基础。我国应修订税收征管法,赋予税务机关税务审计、纳税评估等风险管理手段。尽快制定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办法、税务审计工作规程和反避税工作规程,明确工作流程和方法。二是分行业精细化管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整理各行业税收管理经验,建立行业税收管理模型,制定分行业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指南;归集行业税收风险点,建立行业税收风险特征库;深入分析税收风险特征和成因,设定行业税收风险识别指标。

3.构建大企业个性化服务体系找准个性化服务定位,完善相关制度,明确服务内涵,做到服务措施具体化,服务流程标准化。创新服务产品,开展申报前协议、事先裁定等服务产品的试点工作,成熟后迅速在全国推行。科学设定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测试指标,开展内控调查测试,帮助企业完善税务风险内控体系。

4.优化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体系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国应建立包括企业数据管理平台、风险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化税务审计软件等在内的信息管理体系。

(1)加强第三方信息采集与应用,构建有力信息支撑。全面获取大企业涉税信息,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有必要从法律上规定单位和个人负有提供纳税人涉税信息的义务。国务院组织建设企业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各相关单位定期上传企业信息,政府各部门依职责获取信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2)开发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和智能化税务审计软件。在系统中灌装行业税收风险评估模型,定期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评估。增强税务审计软件智能识别疑点的功能,提高审计效率。

(3)强化数据管理,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数据库和网络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强化软件操作培训和绩效考核,减少错误数据。完善综合税收征管软件和报税软件的审核、校验功能,提高申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12篇

一、医药销售业涉税基本情况

截止2006年,通过对药品及医疗器械销售行业中的一般纳税人调查(其中连锁经营经营公司5户,每个连锁公司下设若干加盟零售药店,大部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年该行业申报销售额共计393805547.10元,申报应纳增值税额4162234.16元,平均税负为1.19%,从申报结果来看,零申报企业2户占总户数的11%;从税负率结构看,最高的达3.57%,最低的为0.12%(非正常除外),差距较大;低税负(低于平均税负)企业13户,占总户数的76.47%。数字统计结果表明,医药销售行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零税负、低税负申报率偏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该行业的税收征管存在薄弱环节,税收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医药销售行业的日常税收风险管理。

二、确定该行业税收风险情形识别

(一)行业税负明显偏低。*年全国药品需求量将达到2180亿元比*年增长940亿元,2010年中国的医药市场价值将达到600亿美元,由于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性非常突出,据调查医药销售行业经营中实际进销差价率在20%左右,我们粗略推算整体增值税税负不低于3.4%,而药品流通行业实际平均税负仅为1.19%左右,其中有的企业几百万的销售额应纳税额仅为几千元,甚至是零,税负水平明显偏低,与其行业市场潜力大,利润可观等特点相矛盾,存在明显疑点。

(二)申报未开票收入比重大。依托国税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分析,我们发现该行业申报的未开票收入比重过大,从2004年1月到*年间,该行业共申报应税销售额537281041.65元,其中未开票收入为13244638.48元,行业平均未开票收入比例为2.46%,其中,比例超过10%的有9户,超过50%的有5户,最高一户无票收入比例甚至达到了93.85%。如此高的未开票收入比重,说明该行业的主要销售对象大多数为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部分销售收入游离于“金税工程”系统监控之外,可能存在无票不记收入,开具“大头小尾”普通发票隐瞒销售收入等问题,隐藏着较大的税收风险。

(三)部分纳税人货物存量大,与经营规模不相称。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该行业中部分纳税人存在着存货平均余额与月平均销售额比例明显偏大,存货规模与经营规模不相称。此外,医药产品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对保质期的要求较高,然而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却看到部分纳税人的账面存货数量却长期居高不下,这也与药品保质存储期要求和企业管理目标明显相悖,在企业自相矛盾的行为中,我们推测极有可能存在着存货不实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导致存货不实主要原因,可能是该行业销售货物的对象主要是个体消费者,货物发出及无票收入不记销售或采用开具“大头小尾”普通发票隐瞒销售收入,少报销项税金,如此以来,经长时间积淀,最终导致账面库存远远大于实际库存。

(四)兼售非医药类的保健、美容、洗化用品,取得收入不记账。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医药公司在经营中,销售非医药范畴的保健品、营养品和美容洗化用品,而且这部分产品的销售收入不入账,搞体外循环。

根据药品销售经营行业特点以及增值税核算的要求,我们经过对该行业的资金流和物流的分析,归纳出医药销售行业的如下风险环节。

风险1——医药公司从上游供应商进货

在这个环节可能生成风险:(1)供应商虚开发票,医药销售公司虚列成本(2)供应商和医药销售公司暗中“合谋”依照销售成绩进行返利,医药销售公司对于返利部分不作收入处理。

风险2——连锁总公司向零售加盟店批发销售

很多连锁总公司和其下的加盟零售店之间关系非同寻常,他们类似于关联企业,而且加盟零售店大都是开具普通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因此在这个环节可能生成如下风险:(1)以非正常低价开票销售,以实现增值转移的目的;(2)销售滞后开票,延迟入账;(3)不开票销售,收入不入账。(4)零售店取得连锁总公司的返利不作收入处理。

风险3——连锁总公司向消费者个人销售

这个环节可能生成如下风险:(1)将同名不同产地药品混淆互替,以次充优销售,按优虚转成本(2)不开票销售药品和美容洗化等非药品,取得的收入不入账。

三、税收风险的评定方法

(一)开展典型调查。通过对上述疑点的分析和思考,结合归纳的问题好发的风险环节,我们通过“一户式管理”对照网上采集归类的异常财务税务信息,选择了几家税负较低、未开票销售收入比重较大的企业为目标,亲临他们的经营现场以暗访、走访的形式展开实地调查。在XX医药公司中,我们工作人员提出要购买胃药并借机进行具体考察,营业人员拿出了斯达舒、吗叮林等七八种胃药,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其中同名为镁铝酸的一种胃药,来自于四个不同产地和制药商,结果有四种价格,而且价格差距较大。通过对纳税人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的比对,我们了解到总体而言药品平均进销价差率都在20%左右。在我们工作人员选定付款后,营业人员并没有向我们出具应开的发票,这也证实我们推测的疑点。在另一家药店里我们发现,当顾客提出用医保卡购买一瓶治疗头疼的“天舒胶囊”(非参保范围内的)时,营业员很爽快地答应,并帮顾客刷卡、开票,然而我们细心地发现了顾客所拿到的发票上金额虽相符,但药名却是“六味地黄丸”,如此经过等价转换,就可以挂参保医药之名售非参保医药,由此也验证了我们的关于“医药公司存货帐实不符,问题多多”的推测。

(二)把住进货源头,以“进测销”。在调查中,我们通过对源头上发货数量的监测控制到下游实际销售额的核算,严把物流的进口和出口,对药品在整个流转环节中进行跟踪,然后按照以进测销的方法算出终端应有的销售额并与实际销售额进行比对。具体地说,就是将连锁总公司的总销量减除直销给消费者的销量,从而测算出其下加盟店的进项额,进项额乘以一定的加成率就应该是加盟零售店的销售收入,最后将其与加盟零售店的实际销售收入进行比对,从而发现问题。

(三)利用保本法和预期利润率法推算。商业企业的核算不规范,账证不齐全现象严重、普遍,表现形式多样化,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如何准确测算其经营业绩及应纳税额?《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赋予了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的权利及核定应纳税额的基本方法。我们对药品流通企业进行分析,发现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无论纳税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偷税,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利润最大化的前提是保本销售,而保本销售的最低值是能赚取费用的利润,而在费用中占绝对比重的是房租和人员工资。因此凸显抓住房租和人员工资这两个基本要素的重要。通过分析房租和人员工资这两项指标的真实性,可以评价费用的可信度。保本法就是以纳税人提供的可信度较高的费用作为增值额,乘以综合增值率(综合增值率为各税率的销售额乘以各自的税率和除以总的销售额的比率。药品的税率主要为本17%和0,0税率所占比例很小,可以忽略),得到的值就是保本法测算的最低应纳增值税额。预期利润率法就是保本法测算的最低应纳增值税额加上预期利润乘以综合增值率的总和。

四、风险典型应对处理

(一)基本情况。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位于某主干道上,注册资金100万,主营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诊断药品零售等。2004年增值税负为0.24%,销售均通过计算机开票,*年售收入近900万元,利润总额为-328319.99,费用合计为1341452.34元,期初存货0,期末存货1457770.60,期初留抵税金0,期末留抵税金0,直营销售300万元,其他均销售给其本市加盟店约600万元。

(二)疑点分析。1、增值税负过低,只有0.24%;2、按照“以进测销”的方法计算加盟店的申报收入应在600*(1+20%)=720万左右,而实际只有22万。

(三)利用保本法和预期利润率法推算。该户在所属时期内费用总和为1341452.34,工资总和为273377.90,工资占费用的比率为20.37%,可信度好。保本法测算最低应纳增值税额为1341452.34*17%=228046.89,利率法测算最低应纳增值税额为1341452.34*17%+0=228046.89,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1457770.60,所含增值税增加247821.00,所属时期内应缴增值税15686.72,期初期末无留抵税金。228046.89-247821.00=-19774.11<15686.72,明显异常。

针对上述疑点,我们对该纳税人*年间的纳税资料进行了认真核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实地调查、暗访,总结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该单位往来款项较大,存在大量的现金交易,期末存货余额较高;二、货物购进有舍近求远,购进价高质次同品种货物的怪异行为;三、无票销售比重在同行业中较大,经核实常发生不开票销售行为;四、经营产品中有洗化用品,且销售中不开票也不入账;五、批发药品给旗下15家加盟零售店等小规模纳税人时,价格较低近乎于平价销售;

根据上述问题,对照医药销售行业经营流程及风险环节示意图,我们推断出该户企业存在着虚列成本、返利不入账、隐瞒销售、转移利润等不法行为。

五、税收风险管理建议及对策

(一)加大对药品销售行业的风险监控力度。医药产品生产厂家众多,由于所采用原料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科技含量不同,再加上地区间的差异等因素,可导致同一产品因供应商不同,进价可能差别几倍甚至是十几倍,以XX产品为例,从XX制药厂进货价格为XX,而从XX药厂进货则药价可低至XX,在这过程中就为医药销售公司择廉避贵,然后依次充好,高价销售给药理知识匮乏、只知其名,不明其就同时又不习惯索要发票的消费者,提供了虚增成本,少记收入的作假空间。医药行业多隐藏猫腻,也已为众所周知,其涉黑涉假事件也被媒体不时暴光。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税收风险的多发好发区,所以应加大对药品销售行业的纳税监控力度,具体讲就是要注意加强对该行业监控广度与深度,广度就是克服医药销售企业遍布市区、县、镇,分散度较高的管理难题,对应地区的税务机关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紧密合作,针对药品流通所涉及的所有销售主体,所覆盖的所有风险区域,进行联合、同步、全方位监控管理。深度就是要注意到药品在流通环节所涉及到的所有销售链,善于运用资金流和物流两条线进行对源头供应商到销售链终端的监控管理,从整个完整流程着眼纵深挖掘其中的风险点。

(二)完善以票控税的制度。医药品在一级、二级销售过程中许多环节可能都不需要发票,财会信息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他们有一部分直接收取现金交易,经营者收取现金后不开票也不入帐,在这样的条件下,税务机关若只监控发票,就无法完全监控商品流通和资金的变化。在“以票控税”的基础上还要完善财会制度,建立健全严谨的金融监管制度,压缩现金交易空间,管住纳税人经营的资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