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7:25: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 键 词】质的研究 研究方法 应用
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大多是通过量的研究。量的研究首先是基于某一种假设,将这一现象数量化,由此得出较为客观的、科学的研究结果;质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深入到社会现象之中,通过研究者亲身的体验式感受,了解研究对象思维方式,收集最真实的资料,形成一定的描述性解释。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可就同一研究对象,得出不同角度的研究结论,进而更加全面的了解研究对象。
就目前我国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上来讲,学者们习惯性使用哲学的思辨的方法研究问题。他们更多的通过结合社会的时弊问题,发表一些评论性的个人观点或就此社会问题阐发个人感受,进而提出相关建议或改进措施。后随着实证主义引进,教育研究方法也跟着发展,教育科学的研究者们渐渐使用量的研究方法,并取得了学者们一致认可,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学者们注意到仅仅使用量的研究方法,不能够满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需求,因此质的研究方法在此背景下引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领域之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作为一种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其具有如下特点:
(一)实际参与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互动是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举措,也课堂教学本身性质要求。因此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研究者应深入研究对象,即课堂,实际参与课堂之中,在作为课堂参与者的同时身兼研究者的身份,同时,自己本身作为研究的工具,能够随时获得自己所需的一切原始信息。
(二)自然情景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若要取得最真实的成果,必须做到在最自然的情景下获得最原始的资料。研究者若要研究有实际意义,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深入到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研究的意义。
(三)资料多样性。对于课堂而言,研究其教学方法需要一定的资料作为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亦是如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需要研究者进行详尽的课堂观察记录、相关文件资料、与教师或学生的访谈、照片等资料的准备,以在保持事物原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进而全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四)分析归纳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需要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以了解在实际状况下观察和发现事物间的发展和影响关系。这种分析和归纳不需要设定某种假设进行论证,也不需通过量化的数据,生硬的分析相关性。
由上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特点可见,量的研究方法过于生硬的将一切研究对象数量化,对于研究对象为社会关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质的研究方法恰可弥补量的研究方法的不足。
陈向明教授认为:“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
因此质的研究方法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所要求的,研究者在自然情景下实际参与研究,收集多样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符合其研究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需要考虑研究对象的特点与该研究方法结合的实际可操作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引入质的的研究方法有其现实的意义:
第一,是以人为本,注重个体个性的体现。随着全社会“以人为本”理念的倡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也应遵循这一理念。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活动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的个性。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对于研究对象深入教学现场,细致观察同时在保持课堂原有状态下以学生和教师的思维考虑问题,正是以人为本注重个体个性的体现。
第二,是人与人沟通、互动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对象是学生、教师、和课堂,而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这过程中的变化是而非用数量化的标准明确规定和区分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理论式的描述可以记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而这也是质的研究方法的特点之一。
质的研究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际需要催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虽然量化的研究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其发展方向,但基于其学科研究的性质,微观上对研究对象细致、深入的把握,更能符合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也更能真正意义上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第二,研究环境允许。质的研究方法需要研究者较长时间内融入研究对象的环境中去,在自然状态下了解研究对象的原始状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能够为研究者提供其研究所需要的原始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常设学科,研究者可长期跟随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其自然状态,在环境上无需特别创设。
第三,研究者专业度满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者大多是高校教师、专业学者或有专业学者指导的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质的研究方法需研究者将本人作为研究工具,也就要求其对该专业有很强的敏感性,能够抓住研究重点和对研究有重要作用的细小影响因素。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原则
一般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问题时的步骤通常为:确定研究现象、陈述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了解研究背景、构建研究框架、抽样、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建立理论、体验效度、讨论、撰写研究报告等。[3]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应用质的研究方法也是按照一般研究方法的一般步骤实施。
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质的研究首先需确定一个大的研究背景,而要提出的研究问题并不是非常明确。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收集与研究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的所有可能影响研究问题的资料,不仅包括文字、图片、甚至包括动作、录音等。在完成资料收集之后,研究者通过对资料的分析,通过对资料自然状态的描述和解释,真正理解研究对象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构建。同时,相对于量的研究可以大范围的进行调查和选取资料来说,质的研究适于较小范围内的调查,较多的倾向于个案研究。其原因在于,质的研究需要研究者长期亲自参与研究,以自身为研究工具,全面的了解研究对象自然状态下的本质。若选取大范围的调查,研究者将无法长期深入研究,更无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结合在其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其他研究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在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时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质的研究要求研究对象处于原始状态。质的研究是对研究对象自然状态下原始状态的研究,是对实际发生的事实进行记录,并对所记录的资料进行描述性的总结。因此原始性是质的研究应首要把握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者在进入研究环境时,应尽量不破坏原课堂的原始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原始状态的体验和资料的收集,是研究者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应用质的研究方法的关键。
二是质的研究重视研究者融入研究环境。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即融入研究环境。这样研究者既要把自己当做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又要同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本身研究工具的身份。研究者在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份子时,能够从研究对象的思维出发,理解研究对象的意识世界,进而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也就易于了解研究对象是怎样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当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时,其能够将自己体验作为研究对象的感受描述出来,从而了解最真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状况。
三是质的研究要求研究应从全局出发,从整体性考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应当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从研究的全局出发,把握研究的这一宗旨才能真正从整体上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滤和影响因素,研究才有实际意义上的价值。这要求研究者在考虑研究对象的特征、发展规律以及提出相关建议的时候,能够全面的考虑问题,将研究的过程看做一个整体。具体来说,研究者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不能把研究的各个变量分离开来,而应把研究对象中存在的现象、人、事物看作一个整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者应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态性作为一个整体,不能把思政课教学研究活动分解成各个不相关的片段。
从总体上看,质的研究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的应用是相当薄弱的。无论是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长远发展还是就研究本身而言,都应不断尝试各种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也应不断加强,进而提出真正适用于我国国情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杨耕.社会科学方法的发生、范式及其历史性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4(1).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14-36.23.
[3]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危机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问题的提出
国内学者对正当性的研究始于20 世纪 90 年代,上海交通大学胡伟教授在《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 一文中第一次把韦伯的合法性概念介绍到中国来,此文认为合法性就是促使一些人对某种命令的“正当性”的认同,从而自觉服从这种命令的动机。在这里“合法性”与“正当性”就成了同义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的基本视野和维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意识形态性(本质属性,核心体现);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政治性(政治属性);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社会性;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认同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危机透视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面临的诘难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取消论”;
第二,“思政课非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就是把意识形态和科学对立起来,认为一切意识形态理论都是出于阶级私立而对现实进行歪曲,因此没有科学性);
第三,“思政课自由选择论”;
第四,“思政课无用论”。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信心的缺乏(失语、失踪、失声);
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自信心的不足,归根结蒂是文化自信心出了问题。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真正的自信是文化自信,我们的脑子不能总是装着别人的灵魂,我们应该有自己自主的灵魂。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权利主体的单一性;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诉求的片面化;
第四,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危机的危害
第一,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出现滑坡。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第二,思政课社会地位被边缘化。大多数群体在课程的生成过程中完全处于“失语状态”,诉求无法得到关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牢固的合法性社会根基,引发群众对思政课的消极抵制态度;
第三,思政课认同程度趋于降低。易走向摒弃灌输和社会主义为主流的思政课,代之以介绍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多元价值观思政课的歧途。
三、化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危机的进路
1.以教学的实效性重构合法性
第一,合法性要建构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方法、途径。首先在理论上论述有效性,推出有用,课程有用,有用导出合法;
第二,合法性要与社会的动态需求合拍――内容。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建立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方法、途径);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彰显对个体人的生存意义的关照。
2.以政府指导的权威性维护合法性。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只有政府才需要合法性,政府拥有合法性也就拥有了政府权威,相反政府指导的权威性也对合法性起到了维护和巩固的作用。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正确认识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正向促进功能;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
第三,从党和政府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强调思想上重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一手软一手硬,忽视精神文明)------政府对思政课合法性的强烈诉求;
3.以学科建设夯实合法性(学科支撑);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发展应延承自身的内在逻辑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最大限度地遵循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并坚持对客观性与合理性的追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权力控制者的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工具之一;
第二,构建多元权利主体共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成模式(国家层面的放权)。打破国家主导的权利分配格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多元权利主体共契;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供应制度的设计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的历程表明,只有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成充分关照了社会不同个体的生存性与发展性需求,国家政治统治权利对学校课程知识的合法化控制才具有稳固的社会性根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促进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彰显;
4.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助推合法性。这是阶级社会的普遍做法,外国也是政府强制推进,高度重视(书: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无一例外,各国都这样做,我们做很合理正常,与国际社会同步
第一,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对青年学生灌输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不但存在着向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西方式的“思政课”,并把其视为每个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而且严格规定这些课程必须以灌输“西方核心价值观”为主;
第二,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采取多元化方式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课的成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氛围和环境的综合效应,加强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加强联系,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尤其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第三,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效果才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4]张雪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核方法 优化
[作者简介]付耀霞(1980- ),男,山西太原人,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江苏 盐城 22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盐城工学院2013年度校级教育教改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JG-09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76-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建立到完善的发展过程中,竞争观念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国高校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承担着“培养什么人”的重任,其建设问题应与时俱进。考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改革优化考核办法为切入点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反思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方法
1.考核理念短视化,重闭卷而轻开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确定考核的前提下,选择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成为争论的话题。倾向于闭卷考核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认为,今天的大学生原本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感兴趣,甚至还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直接导致其持有一种能过即安的消极学习态度,若不闭卷考试,施加一定的外在压力,距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被边缘化的实际恐怕不远了。倾向于开卷考核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认为,希望通过闭卷考核的方式让大学生从思想上真正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异于不切实际的乌托邦,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其实,为了大学生好是闭卷考核与开卷考核的共同初衷,但二者的分歧在于认识理念上的差异,闭卷考核侧重于强制性地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对于学生而言是被动地成才;开卷考核则着眼于引导大学生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相对于学生来讲是主动地成人。
2.考核目的功利化,重结果而轻过程。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实用主义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很有市场,而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方法则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生的功利化取向。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过程的集合体,应充分重视过程,结果是过程的附加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没有良好的教学过程做保障,谈好的教学结果就是空谈。然而,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般是把大学生的成绩分成平时表现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从表面上看,过程与结果兼顾。实际上,两者的权重不同,在具体占多少权重上,各高校略有差别,但在期末考试成绩占较多权重这一点上基本没有差别。在分数是王道思想观念的主导下,大学生不重视平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只关注期末考试能不能通过,一学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了考试前几天的集中记忆,临时抱佛脚。
3.考核内容片面化,重知识而轻能力。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考核是教学的指挥棒,考什么、怎么考对教什么、怎么教具有很强的指引性。但问题是,高校考核改革的步伐赶不上中小学改革的步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试改革的节奏跟不上专业课考试改革的节奏。看看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试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其与时代的落差有多大、与社会的距离有多远。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试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其特点是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或明确的几条要点。受考试内容的规约,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是要把知识点讲到、讲完,大学生关键是要把知识点记全、背会,皆以课程的知识要点为本,至于概念内涵的正确理解、分析方法的熟练掌握、基本原理的灵活运用等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4.考核方式单一化,重笔试而轻面试。囿于种种原因,我们早已习惯通过期末考试一卷定乾坤的考核方式来评价大学生一个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状况。现实反复证明,大学生的卷面成绩远不能成为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高低的依据,单纯的笔试也培养不出学生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核方法是一个方法集,应是多样的,各种方法有机配合,能较为全面准确地把握大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这个客观实际。笔试考试的优点在于题目统一、难度统一、标准统一等客观测试的统一标准性,基本免受人为主观随意性的干扰,其不足在于考查的是学生记忆力或是其他某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教育主旨相悖。如今的大学生全都是“90后”,时代特点鲜明,厌恶循规蹈矩,崇尚张扬自我,乐于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考核环节应贴近实际,顺势而为,增加面试等其他考核方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评估准确评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是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困境、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西方思潮冲击、社会结构变迁、信息网络化等外向性风险,又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行体系、课程体系、理论研究体系衍生的内源性风险。当前,可以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危机评价等环节着手,借助可视化、可量化、可感知的评估方法,有效提升高校防范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能力,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一、风险识别:发现风险项目与辨认危害要素
风险识别是评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辨识是一个发现风险、辨认风险并描述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旨在发现风险项目、辨认危害要素、描绘风险要素特性并输出风险清单。1.治理风险的识别因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识别的要素主要包含危害要素和风险源、确定的风险事件、潜在的风险征兆等。其中,辨识源头类危害要素和衍生类危害要素是第一步。只有做好危害要素的识别工作,才能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真正诱因。识别风险事件和潜在征兆则属于风险识别的中心任务。一切风险皆由事件触发,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消极影响的确定性事件和潜在征兆。2.治理风险的识别程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识别是一个发现、辨认、描述、清单输出的完整过程。其中,确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范围和对象是风险识别的首要环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范围大体可划定为国际国内两大变局,对象则是各危害要素。把握风险项目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第二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由危害要素、确定的风险事件和潜在的风险征兆构成。归纳风险类别并凝练风险特质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第三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风险类别大致可分为外向性风险与内源性风险。风险清单输出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第四步。这一环节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识别的输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分析的输入。通过形成风险清单,既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识别提供可量化的依据,也可以为风险分析提供可量化的标准。3.治理风险的样态归档。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因教育环境的变化,产生了不同形态的风险。根据事物发展的外因和内因,大体可归结为外向性风险和内源性风险。其中,外向性风险源自国际、国内双重语境。从国际大局势看,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错误思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推行、教育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的运行造成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的认同。从国内大环境看,社会结构变迁和智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战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的主阵地作用有所削弱。内源性风险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存在的工作地位边缘化、工作机制滞后、政工队伍游离、主体资源流失、教学与科研绩效割裂等治理风险。如面对不断上行的社会竞争压力,部分高校为了提高院校的竞争优势,将关注点侧重于增设校园硬件设施、扩大招生规模、争取办学经费等方面,“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边缘化的风险”[1]。4.治理风险的识别方法。一般而言,治理风险的识别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安全检查表法、问卷调查法、Citespace计量分析法。其中,德尔菲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专家意见的反馈匿名函询法。该方法能够迅速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存在的风险点和风险源。安全检查表法则是辨识危害要素的“索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风险排查的全面性、广泛性。问卷调查法和Citespace数据计量法则属于定量分析法。其中,问卷调查法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常用方式,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某一时段学科体系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以Citespace为代表的大数据识别方法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不仅可以直观、准确地识别风险点和风险源,还可以构建科学的知识图谱。
二、风险分析:寻找风险点与追溯风险源
风险分析是评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核心环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第二个子过程,对治理风险的致因分析着力于寻找风险点和追溯风险源的成因,侧重于从环境和主体风险源出发,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发展阶段、运行机理以及内在张力。1.治理风险的分析理路。首先,风险要素包括风险源、触发行为、风险点、传导路径等。其中,风险源包括确定性风险事件、引起损失的不确定因素、潜在导致风险的事物或现象等。触发行为则是风险引爆的“助燃器”,它能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风险事件。风险点是连接潜在风险源和外部环境的媒介。传导路径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中的线索。通过这一线索,风险点、风险源、触发行为得以串联。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主要由环境风险源和主体风险源引发。前者指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严峻,后者指高校内部各权力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产生,实际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风险要素的动态互动过程,即在特定危险行为的触发下,导致风险点、风险源产生集群风险,进而通过传导路径不断延伸和扩散。2.治理风险的引爆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既受自身发展规律的约束,又面临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因而,我们大体可从环境风险源和主体风险源切入,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引爆条件。一是对环境风险源的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环境风险源可归结为国际风险源和国内风险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生活方式极易受到青年学生群体的追捧。隐藏在西式生活表象下的西方价值观念是冲击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市场经济中滋生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漠视。此外,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偏差以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些新情况也会产生环境风险源。二是对主体风险源的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受教者和施教者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意识的多变性势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高校治理结构中各权力主体失调引发的学术权力地位边缘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异化,增强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财务管理和人事任命等各类权力运行过程的不确定性。[2]3.治理风险的分析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事件树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根原因分析法、Citespace计量分析法、智能算法等。其中事件树分析法属于事故概率分析范畴。只有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才能确认该事故能否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风险。因果分析法主要结合“‘是/否’逻辑”来识别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有相关的原因和潜在结果”[3](P53)。因而,它能帮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病因。根原因分析又称损失分析,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方法,旨在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4](P43)Citespace计量分析法和智能算法则可以帮助人们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存在的隐性风险明晰化。这两种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三、危机评价:划分风险等级和确立优先次序
作为风险评估的第三个子过程,危机评价主要是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风险准则进行比对,以此决定风险等级或其大小是否在主体容忍的范围之内,并依据损害程度确立防控的优先次序。1.治理风险的评价要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评价对象是指风险后果或损害程度。一般可将风险带、风险等位线、风险等级等因子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评价要素。其中风险带确定风险评价的范围。按照风险的容受程度,可将风险带划分为风险上带、风险中带、风险下带。如我们可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过程中的环境作为风险带,其中国际环于风险上代,国内环体处于风险中带。风险等位线是风险评价的中介。我们可以通过不同风险等级数值,规定风险评价的指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风险评价中,风险等位线一般指风险的阈值点。风险等级是风险评价的关键,它确认风险评价的结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风险评级中,可以通过评分的方式来确定风险等级数量以及风险等级的范围。2.治理风险的评价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评价,本质上是对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概括与总结。它侧重于关注治理风险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工作乃至社会运行带来的消极影响。因而,可以从政工队伍、师资力量、教育客体、教育环体、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风险产生的后果。一是对政工队伍的评价。高校政工队伍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重要力量。对政工队伍的评价要围绕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展开,既要充分肯定高校党委领导班子过往取得的成绩,也要立足现实,客观陈述各院校、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师资力量的评价。师资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资源,对师资队伍的评价应当包括理论知识水平和价值倾向。三是对教育客体的评价。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成效最直观的反映。要善于根据上课出勤率、志愿活动参与次数等具体指标来对大学生进行评价。四是对教育环体的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环体从范围来看可分为国际大环体和国内小环体,其中国内小环体又可分为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评价不仅要全面,而且要精准。因此,有必要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深入认识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联。五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社会效益的评价。通过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成果,能正确引导社会舆情的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工作的社会认可度。3.治理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就必须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我们要推动风险评价的定性指标朝民主化、法治化、高效化、协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入可量化的指标,如可以将评价指标与监控指标、预测指标相协调,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治理风险的评价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后果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目标检验法、比较法、效益评定法、接受程度评定法等,此外还有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等。以比较法和效益评定法为例,运用比较法来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驻地环境之间,教育过程、目标、内容、形式和效果之间,甚至教育单位之间”进行共时性与历时性比较。[5]效益评定法则是一种量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大小、高低,可以通过确切、直观的社会效益进行评定。换言之,如果投入远大于产出,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如果产出远大于投入,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等级较低,质量较高。
参考文献:
[1]魏明禄,丁烈云.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风险及其规避[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31).
[2]许迈进,章瑚纬.高校内部治理风险的结构性探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3][4]张增莲,编著.风险评估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社会治理 治理体系 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给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治理”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所指的是一种体制,是一个包括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法律法规、组织人员、制度安排等要素构成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体系;后者是一种行为或过程,指生态环境的整修、修复,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同义语。
治理理论是一种公共管理理论,其涵义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由于当代的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民众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就治理理论兴起的直接原因而言,是西方的学者看到了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既可能存在‘市场失灵’,也可能存在‘政府失灵’。”为管理好日趋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理论就被应用于社会公共事务领域,为创新体制、机制起着框架性解释和指导作用,构建起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党等方方面面。”因此,把治理的范畴和方法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构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内容之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实现形式就是要构建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使民主、协作融入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运行机制,克服基于传统管理理念的旧的监管、建设体制的弊端,更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2治理理论对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方法论启示
2.1培育多元主体
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是区别于基于统治和管理的传统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本质特征。培育和壮大包括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非政府的主体,是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首先任务和前提条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由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变过程,就是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过程,既包含着制度、文化和行为方式等的综合性转变,也代表着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
2.2权力运行方式的多向性
传统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主体一元性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方式是依靠公共权力来推行,表现出公共权力资源配置的单极化和公共权力运用的单向性特征。而治理理论强调公民和社会机构等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多主体通过参与、合作、协商谈判、反复博弈、伙伴关系等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所要实现的是一种权力上下互动的过程,其权力运行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
权力运行方式的多向性决定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应实现以下几种转变:一是从管制到服务。适应多主体的治理格局的要求,政府必须改变过去所使用的管理手段,加强服务职能,为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从规制到协调。要实现各种非政府主体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离不开政府的协调,所以政府的行为应实现从着重规制到着重协调的转变。三是从封闭到回应,多主体治理格局以互动性为基本特征,即权力从封闭的单向性的运行到对公众提出的政策建议做出迅速反应,呈现出互动性,从而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度。
2.3丰富建设手段
与政府单一主体一家独大的传统管理体制相应的运行方式是以行政手段和法律为主,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使生态文明建设手段和方法呈现多样化,除了行政、法律手段外,还包括社会化手段、市场化手段和自治化手段等。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所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采用单独或多种手段综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治理的效果和降低治理的成本。
2.4追求目标和评价标准由“善政”到“善治”
传统的生态环境监管的理想模式为“善政”。善政的构成要素包括严明的法度、清廉的官员、高效的行政、良好的服务。善政是建立在传统的社会统治结构之上的,是包含于传统的政治与行政的理念之中。而治理的概念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统治范畴,它强调了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所追求的是“善治”。
“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在“善治”状态下,社会治理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维护和发展,经济与社会的长久利益和根本利益能得到最低成本的有效维护。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善治”,就是要使生态环境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善治”,政府必须转变观念与职能,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非政府主体进行培育、构建多元主体的建设格局。
3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路径
3.1转换政府观念和职能,简政放权
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目标就是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及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作的建设体制,关键是能否培育多主体,创造社会主体参与治理的条件。单一主体的建设体制式往往重视政府的管控而忽视对被管理对象合法权益的保障,必然会无限扩大权力的运行,窒息非政府主体成长的空间与参与建设的平台。因此,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建设格局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权力运行的空间,把不该管,管不好,可以让社会管理的事情交给社会去管理,创造出非政府主体参与的空间,为其的成长壮大创造条件。
3.2积极培育多元社会主体
(1)通过培育市场主体来培育多元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能够为公民的独立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当市场完善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公共服务和公共问题的治理也才能通过市场的运作得以进行,如政府公共服务的外包、政府公共服务的购买等。
(2)培育和壮大社会组织。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倡导社会责任和培养公共人文精神,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逐步迈向多主体参与,整体性协作,网络化治理的态势,实现治理结构良性和均衡,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弥补政府供给的缺位或低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3)引导公众参与。 转变政府观念,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公开化,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优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建立公众建议意见的回应制度及引导和进一步发挥民间绿色环保等组织的作用。最后是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逐步祛除“凡事找政府”的惯性思维,强化自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3.3发展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手段
要完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运行规则,提高执行力,维护行政权力的权威性,划分行政权力运行边界,为社会化、市场化等手段的使用提供空间。
要强化市场机制在自然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一是推动自然资源市场化进程,大力探索自然资源定价机制和自然资源交易市场运行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要大力推行第三方治理,畅通社会资本进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通过政策优惠、财税导向培育生态环保产业。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第三部门作用,完善社会的自治组织机构(如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建立政府与社会的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精细化 契合性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任务。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作业,使得能同样提供精细化服务的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的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含义与现实意义
社会精细化治理是社会管理和服务方式“微创新”的过程。在“技术―治理”型逻辑的引导下,政府的“精明行政”与其他社会主体能动式参与相结合,在理念创新、流程塑造、标准设置、工具科学化等中微观层面进行持续性改善,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力量,化零为整,实现治理的细节化与系统化的有效转换。
回顾党的十以来,民生领域的精准化概念不断提出,既是对我国民生领域发展现状的精准定位,也是中央对该领域工作的新一时期的要求,社会治理更多的要求精细化。
之后,改革开放极大地拓宽了社会领域的覆盖范围,其所辖事物也愈加复杂,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脚步却明显落后。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关系紧张,基层民众生活问题众多,特别是个别地方官员政绩优先,工作不作为、乱作为,社会问题变得愈加难以解决。在这些情况下,必须改变过去以权压人,一概而全的笼统粗放的做法,明确具体问题,制定科学的方案,“精细化”解决社会领域各项问题。
二、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契合性
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社会治理精细化是中央对于我国民生事业发展所提出的一个具体的要求,精细化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政府在发挥着其所在位置的作用,各类社会机构组织以及个人都以各种形式参与其中,精细化的社会治理能够对症下药,找准目标,力促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和谐,避免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人民幸福感降低。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力量的组成部分,其服务于困难群体,解决社会问题,对于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程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二者有着高度的契合性。
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服务型治理的作用,其对象人群为社会困难群体、困境群体,通过沟通和交流,以参与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协商共建的态度,构建各方利益的公共平台,使各方利益得到表达,解决关系失调以及利益失调问题,改善或改变这类人群的内在和所处的外在环境,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获得相关利益从而促进社会治理。
通常所公知的社会管理基本上是以政府为权力和管理主体进行自上而下的、结果为导向的行为模式,问题发生之后才会做出相关的反应,对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决,着重于眼前问题的解决带来的结果是,这种问题的“治理”是带有强制性,往往可能会带来社会矛盾。社会工作强调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的结合,且更看重过程中的改变,并且只有在当事人在思想行为层面自愿做出改变,才算是真正的“治理”,所以,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通过社会工作的社会公正,去协调利益各方关系,改变利益结构,真正意义上地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可持续性地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共生。
所以,无论是服务理念、服务方法还是达成目标,社会工作所进行的社会治理更多的是一种较为精细化的、更具体的服务,更能够在社会治理精细化这一环节中l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三、以社会工作达成社会治理精细化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精细化这一使命目标的达成有着高度的契合性。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它通过切实了解困难群体的需要、设计科学的服务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去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的实践是对社会治理精细化这一目标达成的有力保障。
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是基于对问题的详细了解,从这一角度来看,全面准确地了解问题所在,是展开社会治理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工作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注重利用和改变案主周围的多项系统资源,以系统化的视角,更为全面和具体地促进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注重科学评估基础之上的方案的实施,以及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的实现,强调各方的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社会工作服务是计划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的,通过搭建平台,使各方有话同说、有难共商、切实解决问题,促进社会治理在微观层面更为精细化地执行,也能在宏观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
四、结语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服务型治理的特点与社会治理精细化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通过具体服务,需要满足,问题解决,从而达到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正,社会治理的共建共享。目前,我国民生领域的矛盾问题众多,政府及其上级部门亟待转变维稳思维,加强民生领域精细化管理,包括社会工作在内的民间力量也要切入到社会治理过程中来,更好地处理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2]王思斌.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及其贡献[J].社会治理,2015.
[3]李迎生,方舒.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3).
关键词:公共治理;治理战略;协同治理;平台型治理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逐渐走向兴盛的公共治理,得天独厚于当代高度动态复杂、不确定性的环境土壤。因此,公共治理具有战略管理的需要,其战略应用是必然的,探讨其战略性也是必要的。
一、公共治理及其战略性质
自1995年,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将治理概括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治理理念开始持续进入人们的视野,迅速扩散,并被学者加以阐发。日本学者星野昭吉认为,治理是个人与权力机关、社会与私人之间管理共同事务的多种方式的总合,是人们相互合作、协调利益的持续过程,其本质是非暴力、非强制的机制。[1]279随着时代的发展,治理的概念和实践得到发展,但其基本理念与要义得以传承:其一,治理主体是多元的,权力是多中心的,除国家和政府外,各种私营组织、民间组织、群体和个人都有参与治理的权利;其二,治理是基于民主和信任的,是一种协商与合作的机制与过程;其三,治理的社会导向性,注重吸收公民社会的力量和公民的自治能力;最后,治理的服务取向,从重管制转向重服务,以共同事物为对象,以公共需求为出发点,旨在创造公共价值和供给满意的公共服务。公共治理理论打破了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两分法传统思维,即市场与计划、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两分的桎梏,承认公民社会的合法权力,认为治理就是多元主体的合作过程,也是民主的实现形式,并将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互信式的对话、互动式的管理、互惠式的网络纳入分析的范畴,体现了政治社会化和社会政治化的双向制衡过程。[2]339
综上所述,公共治理的实质及其过程决定了其战略性特征。公共治理战略是要在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中增加公共利益,维护社会正义。治理战略重视对外部宏观环境的感知和分析,从而协助公共组织和第三部门在动荡、多元、复杂的环境下的管理,强调对环境的适应与回应;公共治理战略是一种合作型而非竞争性的战略管理,强调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信任、合作、协调与共同发展,在战略管理过程中重视参与、协商、磨合,强调公平、公开与公正。
二、公共治理的战略管理需求
(一)当代公共治理的战略环境
每一种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作为“舶来品”的公共治理自然受到全球化浪潮的洗涮,也受到全球化冲击下的政治结构、经济体系、社会系统和科技领域的巨大影响。全球化给公共治理战略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首先,资源在地区间和国家间的快速自由流动,人类活动跨越了地理疆域的局限,全球化打破了民族国家与区域政府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垄断,公共权力出现了由国家向社会及政府向非政府转移的显著趋势;其次,全球化引致了世界市场的自由化,国际规则的全球化,公共事务的多样性,文化与价值的多元化,知识与信息的互通分享,公共治理已经成为在世界范围内的活动,需要不同国家和不同区域间的政府组织、社会组织、私营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等相关利益方的合作共治;最后,相关利益方在共同治理中伴随着平等交易与谈判、合作与协商、竞争与博弈,必须考虑这些政治主体间的长远的、竞合的伙伴关系,致力于公共利益的全局最优、政府的长期合法与社会的长治久安。
随着现代政治社会总体上向着民主、法治的方向迈进,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的松动和实用主义、自由主义思潮的蔓延,民主公民权的呼声高涨,公民社会的崛起,政府难以驾驭复杂多样的公共事务,政府失灵愈发严重,多元政治主体要求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诉求愈发强烈。政府权威的萎缩,迫使政府更加注重谋求基于政绩的合法性,政府必须积极主动地回应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需求,必须寻求多元治理主体、方法与工具的整合。政府还必须与其他政治主体建立战略联盟和伙伴关系,在治理网络中扮演战略规划和元治理的角色,行使掌舵的职能,引领政治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知识导向型的社会和信息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核心的资源,知识不仅是物质财富生产的加速器,而且是精神财富生产的原材料,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拥有更多的主宰权。政府权力受到知识权威和信息四通八达的挑战,信息对政治交易成本和管理交易成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和网络社会更是加剧了这一挑战,但同时也为公共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成为多元主体策略联盟的工具。此外,公共危机时代的来临,也产生了对前瞻性思维、预防治理、联合治理的战略需求。
总之,当代公共治理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超出了任何单独一方的掌控,多元治理方必须着眼于共同利益大局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进行战略磋商、整合、协作,只有具备长远的眼光、大局的意识、灵活的策略、敏捷的反应和有效的联盟,才能应付复杂多变的公共环境。同时,公共治理系统还必须具有与环境相对的复杂性,即通过文化的多元化和理念的更新、结构和流程的再造、体制和机制的设计、方法和工具的综合、资源和能力的整合、权力的回归与共享,鼓励变革与创新,以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公共治理中应用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课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引导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信指导思想,树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以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来看,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存在模式僵化、形式单一等问题,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法上的创新和改革,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体现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实效性。
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1、“出勤率”低。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不利于课堂管理。有的学生课堂出勤的自觉性不高,长期不上课。
2、课堂纪律差。在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学生讲小话、睡觉、玩手机、看其他书籍等现象非常普遍,课堂也基本上是老师的独角戏,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3、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基本改变了以往的“注入式”方法,呈现出一些师生互动。但是,参与教学互动的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
4、“认同感”不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是增强认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持消极态度,已经习惯以一种能逃则逃,能躲就躲的敷衍态度来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不受学生欢迎。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对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陷入部分学生厌学、部分教师厌教的问题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1、从学生方面来说,现在在校的大学生一般都属于“80后”。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接受新事物多,求知欲强,知识面比较宽。随着我国经济形式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日益明显,面对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利益调整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倾向、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大学生政治热情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重视专业和实用知识的学习,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知识的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较明显的逆反心理,其结果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学。这种心态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从学校和社会的环境因素来说,近年来无论从上至下,都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教学的实际情况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如下:一是认识不够到位,如有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纯粹的理论课、知识课来讲授,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实践性;二是有些高校不按规定开设课程,任意削减课时;社会实践课并没有真正地落实。三是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班容量太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四是社会上一些错误观念和不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正面效果。具体到各高校来说,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的状况等情况,都会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展和教学实效性的实现。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措施
1、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增强实效性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要注意到当代大学生上述思想观念的变化,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这就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兴趣爱好,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其次以学生为主体,要体现尊重与平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民主与权利、学生的个性、隐私与尊严等。遵循学生与教师平等的原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以学生为主体,要凸显教育的服务功能,以学生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因此教师只有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参与对理论的思考、分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教学内容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存在教学滞后于社会的急剧发展、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情况,这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高的基本原因之一。因此,只有找准和学生思想实际、成才成长要求、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感悟、思考和探索的潜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意义;特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274-0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和竞争力。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形式灵活、针对性强、学生参与程度高的优势符合独立学院学生重实践、重应用、动手能力强、参与意识浓的学习特点,在现有基础上,切实推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创新,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于独立学院人才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符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有助于探索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形成品牌优势,扩大社会影响;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能够为进一步探索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规律,形成富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提供契机。
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凸显的主要特点
1.尊重学生主体性。独立学院学生有个性、善于表现、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尊重培养对象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施教者的导向作用只有凭借培养对象这一主体转化为认知变化的主观动机时,才可能在其上建立更高级别的认知结构。在施教过程中,注重内部力量的引导和调动,充分考虑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动机等因素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的接收器,而是知识、理论和方法的思考家和实际问题的积极解决者。学生必须亲自参与、体验和实践教学的所有环节和过程,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和研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并内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则主要发挥规划、指导、管理和评价的作用,做学生的“引路人”。因此,这样的实践教学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忽视教师的主导性。
2.教学方式多样性。从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说教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机械的教化和启蒙,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固化、单一,学习效率低,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现在的实践教学则能实现书本理论思维和实践感性经验的结合,从而让学生真正获益。今天的世界瞬息万变,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而且速度快,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密切联系社会现实,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效的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教学内容恰当选取教学资源,灵活地选择各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践教学可运用演讲、辩论、讨论、研讨、视频资料赏析、读原著、校内专题活动、校外调查、撰写实践报告和论文等多种形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教学环境灵活性。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只在教室中进行,而当前提倡的实践教学开展的范围就宽泛的多了,既可以是课堂上又可以是课外,而课外的实践教学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校外实践教学还可以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在这种方式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环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课堂、班级、校园、团队、家庭、组织、家乡、国家以及社会中都可以进行教学活动。广泛的实践教学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能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社会中,感受事物的多样、变化和联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
4.教学效果持久性。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学习,而更多地体现在为学生学习创造结构性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具有反馈性质,这也有利于实践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自行改正,此过程所产生的强化作用比外在的奖励具有的价值要大得多。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材料的记忆也更长久、更牢固,因此这种教学效果更具有持久性。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目前教育界、学术界尚无成型探索。而部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已初步形成,教学效果良好,获得领导、教学专家、学生的认可和较好评价,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亟待从理论上加以梳理、总结和研究,力求通过改革与创新获得更大水平的提高。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密切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立足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际,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以大胆创新的精神、锐意进取的勇气,积极推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为提高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学境界、形成教学品牌、扩大社会影响而进行积极地探索与钻研。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深化理论研究,加深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规律的理解,以科研促实践,为独立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贡献力量。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应解决的关键问题。①在改革与创新中,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各教学环节间的衔接性与连贯性,形成整体合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②在深入研究、广泛借鉴、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灵活多样、适应性强、富有创新价值、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形式,不断地提高实践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与实效性。③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新机制,力图解决如何在学生间更加合理地分配实践教学资源的问题,既要使全体学生普遍受益,又能够充分调动起先进分子的学习积极性。④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⑤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明确教师的职责定位,充分调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⑥在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探索提高实践教学成果质量的新路径,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地管理实践教学成果,对个别优秀地实践教学成果要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及时推广,扩大其社会影响。⑦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学生成绩考评机制,将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教学考核成绩及平时课堂表现成绩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全面考查,同时也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有效激励。⑧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水平,开拓新的境界,坚持走特色化建设道路,及时总结经验,发表科研成果,抓牢宣传阵地,扩大社会影响,力求形成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品牌。
2.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应制订的计划。①对独立学院已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②结合独立学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际对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规律加以理论研究。③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实施方案。④在实践中落实并不断调整整改方案,切实推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步伐,最终完成既定目标。
一、社会转型背景
1、社会转型及其内涵探讨
社会转型背景,必须首先明确“社会转型”这一术语的基本内涵。众所周知,“社会转型”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社会转型本身即是社会制度的创新,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制度变迁过程,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促使社会整体相关方面发生重要变化。从这一段关于“社会转型”及其内涵的论述之中,读者可以明确一个这样的基本事实,所谓的“社会转型”,在时间的层面上,它指向某一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社会制度发生着创新式的改变;在内容的层面上而言,社会转型是指因为某种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带动的一切相关社会因素的变化。无论是文化因素,还是政治因素,都会在这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出现与原来有所不同的发展式改革。这也就是说,在某一社会转型期内,政治、经济、文化都会表现出创新式的发展。但是,要比较转型期内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特点,则需要研究者对社会转型前与社会完成转型后的具体形态进行仔细地对比。
2、社会转型背景
所谓的社会转型背景就是因社会转型而导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面对的、复杂化的教学环境。在以社会转型为核心构成因素的教学环境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都必须以其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这个环境里,提升教学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相关问题。
二、社会转型背景的影响
社会转型给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影响是综合性的。而且这种综合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出系统性的特征。所谓的系统性特征是指社会转型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影响已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全部环节。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更不容研究者所忽视:
1、给予教学理论的影响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程与其它高校的课程有所不同。而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种不同表现在诸多的方面。对于社会转型背景而言,社会转型所涉及到诸多内容几乎都会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社会转型在政治层面上的变革,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新的对象。例如,对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而言,它就是目前这一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其次,经济变革与文化进步都会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产生影响。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问题,文化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实等,都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出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势必引起教学理论的变化。例如,探讨“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教学管理机制,探讨“以人为本”的学科教学模式,探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策略等,都势必引起传统教学理论的改革与发展。
2、给予教学策略的影响
首先,社会转型背景给予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影响还表现在它对传统教学内容的更新上。在这里,读者一定要注意这样的问题,所为的“更新”是指传统教学内容适应社会转型而进行的一种调整。而且,这种调整既不能脱离传统的教材内容,又不能脱离对社会转型的思考。例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梦”的教学。特别是在哲学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国梦”进行哲学层面的解读,更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哲学理论,更能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梦”及其内涵的掌握。再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都是如此。都是在探讨社会转型给予学科教学的具体影响。其次,社会转型背景给予教学方法的影响。例如,随着教育国际化快速地发展,国外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理论融入到了教学改革实践之中。例如,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改革实践,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微课改革,探讨翻转课程理论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注意事项等,都是社会转型背景给予教学方法的影响。再次,在传统的教学策略研究中,研究者似乎更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变换,但很少关注对教学效果的评估。然而,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研究又开始关注教学效果评估标准的更新,评估对象的审视,评估结果的反馈方式。特别是对于后者而言,教学评估的改革更应该是教学策略研究的重点。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的显现,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适应这个复杂化教学背景的表现,也是其抓住自身发展机遇,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
1、专业化的教学改革
尝试教学改革是一持续渐进的过程。无论是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是当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尝试着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然而,反思传统的教学实践,却有研究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看,理论滞后、脱离实际、内容重复、方法简单、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是制约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如何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方法很简单也很实际,那就是加强专业化的教学改革实践。在专业化的过程中,既可以使任课教师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又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更加适合于社会转型的背景,从而表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因此,这里的专业化是指在专业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借鉴化的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无论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还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继承,都使教学改革的借鉴化成为了可能。例如,对于传统的讲授法而言,虽然它会限制学生的动脑能力,但是,如果任课教师运用得当,它却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节省更多的教学时间。再如,对于案例教学法而言,虽然它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如果学生并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环境,同样也会影响具体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那就需要任课教师结合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对案例的讨论营造一个适当的教学情境。而这种教学策略的诞生就得益于对其他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经验的借鉴。
3、立体化的教学改革体系
社会转型背景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可谓是立体化的影响。因此,面对这种立体化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应该表现出立体化的特点。例如,从课程资源开发,到校本教材的编写;从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学任务情况的评估,都要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改革实践与之配套。如果说,上边论述的立体化教学改革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分析,那么从微观的层面上,从特定某一节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任课教师也要设计立体化的教学改革实践。例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习题的设计再到教学效果的评估,为了适应社会转型的教学背景,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变化。
4、实用化的教学改革效果
1.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首先,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理论与社会现实脱节。利用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受教育者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与社会现实问题相联系,对于自身所困惑的社会现实问题没有相应的理论进行解释,这样直接影响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经常出现命题和概念等机械堆积,缺乏理论逻辑的承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缺乏严格推理,又缺少对社会现实的评判,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最后,教学内容的设置没有考虑成人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和特点。
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追求教学的程式化,忽视成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使受教育者不注重理解和消化,也不会在实际生活和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只是学会了死记硬背,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和学校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但仍然按照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样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3.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和标准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查,对于成人教育对象的思想素质以及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没有有效的考核方式;并且考试目标不明确,题目偏难;对于学习效果评价手段比较单一,知识重视考试成绩,将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方式,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二、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首先,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在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成人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引导教育对象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主动参与教学的程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互动教学方式的运用要根据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例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辩论;可以根据理论知识论述周围发生的事件等。其次,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在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要恰当地选用社会中的典型案例来辅助抽象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其中可以让成人教育对象根据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对自己选用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教师最后进行适当的评讲。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方法可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具体化,激发成人教育对象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质量。
2.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提高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要敢于探索和创新,将单一、机械、陈旧的考核方式转变成全方位、多元化、具有时代性的科学的考核方式。制定考核评价的体系要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实现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开卷考查和闭卷考试、平时表现与卷面成绩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等。此外,考核评价还要综合考虑成人教育对象的调研报告、社会活动、论文成果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价成人教育对象的学习成果和思想政治综合素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作用。
3.优化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首先,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建立适合成人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规划要依据成人教育的规律与特点,使成人教育对象能够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充分实现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具有的价值。其次,教学内容的设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实问题,全面分析和理解现实问题所隐含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论思想。最后,教学内容的设定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并且教师要注重对成人教育对象所关注的社会问题要能够进行透彻的讲解,对新问题与新情况能够具有预见性,提高成人教育对象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首先,要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定信念,信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学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最后,优化教师队伍,建立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合格的专业的教师队伍,改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三、结语
工业革命使社会治理活动成为一种职业活动。历史进入19世纪中期,由于英国政府采纳了东印度公司的管理经验,因而出现了文官制度,使得政府中的公务活动成为正式的职业活动。到了20世纪,政府中的行政管理作为职业活动被世界各国迅速地接受。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把行政管理当作专门的职业化的社会治理活动加以看待。然而,在社会治理活动职业化的过程中,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曾经影响行政管理活动主要从属于科学化、技术化的原则,导致这一职业的伦理规定丧失了生长的空间,行政伦理学的研究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美国出现“新公共行政运动”这一要求变革社会治理方式的思想运动,行政伦理的研究才引起人们的关注。由此可见,关于社会治理的伦理思考是与人类追寻后工业社会治理方式的进程一道启动的。现在,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对象。其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应当是怎样的。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是建立在伦理关系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治理活动都更加依赖伦理的引导和道德的规范。
公共管理的职业体系是职位和岗位的结构体系。与以往的管理体系一样,职位和岗位指明了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具置,规定了公共管理的权力、职能及责任和义务。职位是就公共管理的纵向关系而言,岗位是就公共管理的横向关系而言。无论是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都是由职位和岗位构成的职业体系,直接从属于管理的原则。以往的社会治理体系在行政管理的名义下所形成的职业体系也从属于管理的原则。但是,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公共管理却发生了根本变化。它在管理的意义上告别了以往治理体系的权力定位或法律定位,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科学化、技术化原则的职业体系,而是在伦理原则的基础上科学构造职位和岗位的职业活动体系。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同样由职位、岗位构成的公共管理职业体系不同于以往的行政管理。对于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来说,“命令—服从”的行为模式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协作”的行为模式所取代。
当今的行政管理理论取向从功能主义和制度主义到解释视维批判视维,以及到后现代的视维发展变化着。事实上,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方法得到行政管理学术界和实践界大多数人士的支持。在库恩看来,当今行政管理领域正是缺乏一个我们这个学科大多数人认同和支持的典,在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领域,学者们经常使用“典范”这个词,也许是作为引起人们注意力的一种方法,此词经常出现在各类专著和文章的标题中。但是,由于缺乏创造性,许多学者所揭示的典范架构常令人失望。这类典范通常是一些旧的观念的再包装,再加之植根于传统的结构一功能主义、开放系统理论(或新系统理论),因此,只注重于对人的行为和组织现象做一种决定论的阐释。这类典范之认知力实质是一种实证论的探究方法,目的是把人们的组织经历加以客观化,由此来证实科层制的工作绩效。需要说明的是,该文在此决不隐含这样的意思:观念重组和经验资讯的呈现在本质上并不重要。相反地,只要能够对社会情境之中的各类涵义予以清晰划分,只要能够对人类的沟通、管理活动和公共福祉进行改善的话,那么这类工作就是重要的。
尽管存在着理论视维的分裂状态,但是可以说,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现象研究中的以宏观或中观为取向的制度方法和功能方法仍占有主导地位,因为其范围和方法能够为行政管理学者和实践者所接受。事实上,实证论和管理取向的思想在行政管理研究和著说中是显而易见的。更进一步说,这类思想方式与主流行政管理中的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其理论取向乃是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经验性的阐释,或设定一些原则来寻求组织的秩序、效率、绩效、理性和客观的职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