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教育发展前景

医学教育发展前景

时间:2023-08-10 17:25: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教育发展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教育发展前景

第1篇

摘 要: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同时对我国留学生医学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

>> “一带一路”下如何建设港口 “一带一路”下的文化融合 “一带一路”建设专题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战略税收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策略背景下的香港金融发展前景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泰国经贸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新媒体传播影响力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牡绥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宁夏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南阳市融入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安徽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甘肃省物流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黄帝内经》英译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烟台港口物流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06-08.

[3]姜冬梅,王周凯欣,颜时姣等.留学生临床医学本科(MBBS)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8):659-662.

[4]范熙.MBBS项目留学生教育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某高校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1-3.

[5]蓝汝英.关于我国普通高校教师资格制度的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0.

[6]陈琪欣.澳大利亚高职教育教师准入资格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7]胡立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研究[J].教育评论,2016,(07):26-30.

第2篇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已成为必然趋势。“慕课”具有大规模、自主性、开放性、在线及共享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方向。本文通过介绍慕课的定义及特点,同时分析医学教育及妇产科教学的特点,论述了慕课在妇产科教育中的优势、局限性及发展前景,以及妇产科教学对慕课的需求,及其在妇产科教育中应用可行性。

【关键词】

慕课;医学教育;妇产科

慕课,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1],是近年新兴的一种信息化教育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成为教育进步和改革的热点之一。慕课以大规模、开放性、低门槛、自由灵活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的学习群体,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发展。而其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优势和推广的可行性成为教育界研究的新课题之一。传统医学教育重灌输、轻探究,知识点繁多,学习内容枯燥,很多理论知识又比较抽象难懂,且课堂时间有限,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氛围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学习状态。而且教材的版本更新速度较慢,使得学生通过课本学习到的知识往往容易落伍。而妇产科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又比较特殊,面对的患者群均为女性,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研究的内容很容易涉及患者的隐私,所以给医学生的学习及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

1慕课的特点

“慕课”这一概念于2008年提出[2],之后很快进入教育界视野,迅猛发展。2012年,Udacity、Coursera、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使慕课进入了全新的快速发展时代,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3]。2013年,我国多所大学加入国外教育平台,同年多所国内大学共建中国高校教育平台,慕课正式进入国门,2013年被称为我国“慕课元年”。自2013年中国开始融入慕课大潮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加盟加入了Edx,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加盟Coursera,并且国内中文慕课平台也继而出现[4]。2014年3月,涵盖了全国182家医学高等院校的全国性、开放性、非营利性的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成立,标志着全世界首家医学教育慕课平台建设正式启动。2014年被称为我国“医学慕课元年”[5]。截至2015年7月,其平台上已经推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诊断学等共计7门基础和临床课程[4]。与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等网络视频课程不同,慕课不是课堂内容的简单录像,而是一个涵盖了预习、课堂、讨论、答疑、互动、作业、考核、评价、反馈等多个过程的完整教育体系。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慕课具有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的特点,并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将课堂分为课前学习和课内互动两部分。同时碎片化课程将知识点分类,提高了学习效率,满足了个体化需求。具体而言,慕课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1自主性

慕课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课程,主动参加学习,而且学习方式多样。同时课程也不再是单一的讲授,配合使用案例式教学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度。

1.2低门槛

慕课对求学者不设门槛,只要有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学习,且绝大多数课程在认证后均可免费获得,这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尤其是偏远贫困山区的学生是莫大的福音和帮助,既满足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又解决了经济问题所带来的负担和困扰。

1.3大规模

慕课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每一个平台都是多个知名高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包括多个学科及专业,课程种类繁多,注册简单,学习方便。

1.4灵活自由

慕课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学习时间及随意选择学习地点,这尤其对于临床实习及已工作的群体,在不耽误日常临床工作的同时,不需脱产即可满足其进一步学习和获取知识及信息的需求。

1.5“翻转课堂”的形式

慕课采用“翻转课堂”的理念,实现了传统灌输式教学向互动式教学的转变,使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变成了现实。在课前学习阶段学生在课外在线完成信息传递任务,充分运用问题、案例、微视频等各种教学手段达到传统的预习效果。课堂重点不在于引入和讲解新知识,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消化吸收,强调了知识的运动,加强了学习的深度和思维的厚度。师生间、学生间进行充分互动,开展各种实践和团队学习,解决存在的问题,分析实际案例,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6]。同时,由于网络在线的优势,课下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一步讨论问题,组成学习小组和团队,形成学习社区,重视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同伴评价”而更好地评估学习效果[7]。

1.6碎片化课程

碎片化课程是慕课的一大优势,以5~30min长度不等的课程将知识点分散开来,既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又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知识点内容,可以随意暂停、重复观看视频,极大地方便了自主学习过程,避免了传统讲座式视频的冗长和繁琐,也提高了视频利用率[5],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和学习的有效性。

2医学教育及妇产科教学的特点

医学是一门需要终身不断学习的学科,需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及时掌握国内及国际的最新动态,保持知识及诊疗方案的有效性及规范性。而医学教育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临床能力、教学水平、科研能力3个方面,缺一不可。妇产科所面对的患者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内容又有一定的隐密性,所以医学教育尤其是妇产科教学有着其不同于其他领域教育的自身特点:

2.1终身性

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知识的更新、病患的需要,以及诊疗规范的不断变化和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任何一名医生都离不开终身的学习和自我完善及提高。所以每一名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都需要终身不断学习,更新完善已有的知识,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及动态变化,保持与国际及国内诊疗标准的一致性。

2.2个体化

医学教育除了完成系统而全面的基础教育,还应根据学习者的学历、年资、学科等进行个体化分类,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即使是在校就读的全日制学生,也可针对其课堂上的难点重点进行着重讲解,以便其反复学习和理解,更易弄懂弄通,弥补其不足之处。对于规范化培训及工作人员,更可以有的放矢,针对其临床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进行巩固和更加深度的学习,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2.3实践性

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临床,提高临床的诊疗能力。尤其是一些临床操作,仅靠理论教学是不够的,需要实际的观摩学习、动手操作练习以及教师的指导,还有一些病例分析需床旁教学和亲自问诊学习和体会。尤其是对于妇产科,可以通过视频学习等方式避免和减少实际操作的尴尬性,更熟练地掌握和理解一些理论知识及操作要领。

3慕课在医学教育及妇产科教育中应用的优势

3.1覆盖广泛

慕课为医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新的教学方式,并为工作和生活在偏远贫困地区及交通不便利地区的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了解国际及国内的前沿技术及最新诊疗规范,与其他技术相对进步的同道进行交流互动,以便解决学习及工作者遇到的问题及疑难病例。

3.2满足个体化需求

医学教育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满足不同群体的个体化需求。“翻转课堂”的理念有效的解决了医学基础知识的枯燥乏味,增加了在校医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在临床实习及工作的医务人员,他们大多数人的诉求是解决在临床工作中不断遇到的问题,所以除了系统性课程,慕课的碎片化课程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可以有针对性的答疑和有选择性的学习。且很多人有繁重的临床工作,学习时间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慕课灵活自由的学习时间,也为他们解决了这一困扰。

3.3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慕课可以时时在线,为师生间、学生间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可以及时解决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心得体会。同时,教师也可以更有效的了解掌握学生的需求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完善教案和教学方法,更好的实现互帮互助和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而且慕课相对于教科书能够更快的将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等医学前沿知识进行及时广泛的传播,补充或纠正传统教育的不足和漏洞。对于妇产科医生,当临床遇到一些特殊疑难病例时,可通过互动平台进行交流,共同分析病例特点,讨论临床及诊治过程,为自身学习及经验积累创造了丰富的资源。

4慕课在妇产科教育中应用及推广的可行性

妇产科教育终身性、个体化的特点均可以在“慕课”中得以实现,尤其是“翻转课堂”的形式及碎片化课程更是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但同时慕课在实践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提供动手机会,无法接触实际病例,而这些问题仍需要通过面对面的教学及课间实习时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及指导来解决,包括现存的医学方面的慕课资源仍不够富裕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但这些局限性并不影响“慕课”在妇产科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慕课可以与传统的医学教育及现行的一些医学教育模式并行发展,例如,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ase-basedlearning,CBL),互补不足,满足不同基础不同需求的群体,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医学教育,使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不断上升和提高。总之,在如今这样网络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在医患紧张、患者注重个人隐私权维护的现今社会,慕课在妇产科教学中的推广及应用已势不可挡,成为大势所趋。基于慕课仍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其在医学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慕课可作为目前妇产科教学模式的补充,为医学教育提供更好的资源和平台,为有需求的群体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8]。同时传统妇产科教学也可以有效利用慕课这一平台,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教育模式,使医学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以取得更加卓越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作者:顾佳晖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1]梁静.“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5):64,74.

[2]斯蒂芬•哈格德,王保华,何欣蕾.慕课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5):92-99.

[3]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0(2):190-194.

[4]霍达,田园,周涛,等.慕课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发展前景与挑战[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7):29-32.

[5]解立怡,曹罡,赵耀.“慕课”背景下的医学继续教育[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5):483-486.

[6]陆慧,王建明,陈峰.“慕课”风潮下我国医学教育网络化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27(4):160-163.

第3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医学教育;质量问题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教学资源紧张、教学模式滞后、师资队伍不完善等。因此,各高等医学成人教育学校应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改变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医学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展需求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1、更新办学理念

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办学规律.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更有其自身的特点,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增长的医学卫生要求,怎样办医学,怎样办好医学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用什么办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在充分了解目前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前提下,我们在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与时俱进地提出“建立市场、整顿市场、规范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思路,我们深挖自己的办学潜力,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灵活的方法,在追求效益的同时,使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质量稳步提高,为各层次的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的合格人才。

现代教育认为,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学生,不能仅仅向医学生传授医学理论知识和培养临床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在教学理念上.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善于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

成人教育主要培养在职学员,由于受到社会、工作、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心理和知识素质、知识结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与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优势与不足:①主动学习意识强但社会工作和家庭压力大;②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贫乏;③思维能力较强但记忆力较差;④投机心理动机和提高知识水平动机;⑤自制能力较强但思想自由松散。针对成人教育学生特点,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的发展,我们学院探析了由“自学—面授教学—考试”三段式教学模式为“自学—授课—学术讲座—考试”的四段式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学术讲座和专题化教学;深化适合课程培养目标的考试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重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重视教学质量监控,强化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导入ISOO9000质量管理规范体系,编写作业指导书,制定规范标准和质量标准,确保教学管理过程有效识别、管理和控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3、完善管理制度

目前,成人教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十分薄弱,改革学校的管理体制势在必行.为此,笔者认为只有把完善的制度与严格的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人教育才能实在而高效率地发展。其一是健全了制度,学院建立健全了成人教育有关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函授站管理等几方面的管理制度,教学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优化成人教育内部组织结构。其二是健全了组织机构。根据行政、教务、学生管理分别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办公室、学生科、并针对相应的管理体制定员定岗,规范了管理,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运行。明确每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岗位责任。从提高教学质量。为师生做好服务的角度出发.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各项基本业务活动的绩效,通过创新不断提高效率来实现长期的优异绩效。其三是加强管理和教学信息化建设。高效的成人教育管理愈来愈依赖于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在人员有限、大量管理工作摆在面前的情况下。建立科学的、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信息化系统管理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良好的成人教育内部组织文化的形成,能够带动教师和管理人员树立与学校一致的目标,为他们营造出积极的工作氛围。从而促进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形成。其三,加强学生的常规管理。目前,成人学生常常出勤率较低,学习效果较差,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管理方式不当、没有适应成人学生的特点造成的。

4、加强教风学风

在教风方面。成人教育教学不应是普通教学的延续与翻版,在着力抓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同时,按照学校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服务面向(立足江西,辐射周边,面向全国,服务基层)的定位,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办学资源,积极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并搭建培训平台,开展非学历继续医学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而且根据成人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在学风方面,针对学员学习动机不纯、基础差、工作生活有压力采取有力措施:转变学习生的学习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与工作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管理。努力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认真考虑广大学生的工学矛盾。不回避现实情况,并将之作为平时学生管理的依据.引导他们处理、协调好工作学习生活关系。

总之,成人教育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才能创造出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才能为飞速发展的社会不断输送高质量的各类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成人医学高等院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把重点放到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上来,切实保证教学质量。使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哲,朱玲;对于提高成人医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2期

第4篇

关键词:医学教育;职业教育;高职高专;学校发展定位

我国的医学学历教育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专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中专教育)几个层次。此外还有成人教育、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教育等。十多年前,湖南省每个地市均有一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十多年来,随着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或并入本科院校(如张家界、郴州、永州),或组建成职业技术学院(如常德、株洲、湘潭、岳阳),或升格为专科学校(如怀化、邵阳、益阳),仅娄底市卫生学校保留至今。在管理关系上,湖南省教育厅将医学本科教育和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归口高教处管理,将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归口职成处管理。笔者所在的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由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独立升格而来的。由于工作需要,笔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下问题: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如何在医学本科教育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级卫生职业教育有何异同?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如何定位?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有了些许认识。

一、关于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

医学教育的发展是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卫生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已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而逐渐萎缩,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因其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而受到严格限制,普通医学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难以满足现阶段区域卫生改革、基层社区尤其是农村卫生服务的发展需求,这就给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广阔前景。

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拓展了广阔空间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队伍状况不尽如人意。从数量上来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总数虽然明显增加,但质量不高,甚至无证行医在农村随处可见;从学历结构上来讲,恢复高考以来,全国高等、中等医学院校为卫生系统输送了约550万名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占约2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80%,目前我国卫生技术人员仍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从人力资源分布来看,卫生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大中城市因经济发达,卫生人力资源相对过剩,农村与老少边穷地区缺医少药现象则十分严重;从学历结构分布上来看,大专以上高学历人员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基本都是中专学历以下人员,甚至有大量未经医学教育培训的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从而使卫生队伍总体素质偏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底,全国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要达到3.64人,执业医师1.26人,执业护士1.26人,全国90%以上的医生要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国家《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3至5年内乡镇卫生院医生达不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要转岗分流;对卫生技术岗位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地清退;新进入乡村卫生院的人员至少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这一系列硬性规定的出台,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2.新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立需要大力发展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来支撑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立,就是要“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让国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卫生体系,实施卫生行业人才准入制度,配备数量足够的卫生技术人才并保证人才质量。这就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为广大医学专科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3.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更高水平医疗卫生的需求,将加速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升格或萎缩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卫生需求的不断增长,给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不断萎缩,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不断发展壮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更高水平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又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因此,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学校将升格为本科院校,培养更高层次的医卫类人才;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生源不足、毕业生就业难的学校势必萎缩淘汰。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医学类专业以修业年限五年制为主体,现阶段适量保留三年制。根据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逐步提高医学教育办学层次。”由此可见,属于三年制的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其规模今后将会受到限制。

二、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级卫生职业教育的异同

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医药卫生类专业分为三类,即:医学类、相关医学类、药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职业医师为主要目标,主要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普通本科医学院校举办。相关医学类及药学类专业以培养医学技术辅助医疗和药学专门人才为主,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归入职业教育范畴,由高等职业学校主办,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县及县以下农村等基层医药卫生工作,或医药院校、医学科研及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辅助工作。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由此可见,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级卫生职业技术教育是有共同之处又有所差别的。共同之处是在生源与培养目标上基本一致:生源均是高中起点;人才类型是应用型人才;人才层次是大专层次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工作场合是社区、县、乡村等卫生工作岗位;工作内涵是运用成熟的医药、预防、保健等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不同之处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要求低于医学本科院校,而高于高级职业技术学院。从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政策规定所允许开办的专业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可以开设医学类专业,如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也可开设医学相关类专业,如护理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而高级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仅限于开设医学相关类专业。因此,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可开设的专业较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并可通过专升本与本科院校形成对接。

三、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定位

从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可基本定位于精英教育。但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学术地位较低,专业类别不完备。从现阶段基本国情看,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必须面向农村基层,服务社区;必须在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夹缝中找准位置,拓展生存空间;处于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人才链的中间环节,既不能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版”,也不能与高等职业教育雷同,而要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如果只看到学生的市场需求,而看不到深层次的教育规律要求和学校间的强烈竞争,学校可能会随波逐流,形不成明确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

1.培养目标定位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中,确定学校培养目标十分重要。培养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限定了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标准,对教与学双方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规定了经过在校医学教育后,所培养的医学人才必须达到的标准:具备系统的职业素质,掌握医学伦理学原则,具备与病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养成继续教育的习惯;掌握医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掌握医学相关知识,包括影响健康的经济、心理、社会、文化等非生物因素知识,具有使用医学信息的能力,了解卫生法规和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如此的培养目标才能培养社区、农村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才能符合社会的就业需求。

2.发展定位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所开设的医学类专业,就其办学历史、办学条件、教学师资水平、实验实践基地、毕业生质量等与医学本科院校差距较大,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与本科院校抗衡,但是医学相关类专业的办学,本科院校是相对弱项,这类专业,本科院校一般投入较少,重视程度不够。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这方面就有优势,办学历史相对较长,办学条件相对较强。另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级卫生职业教育相比,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略占优势。因此,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应该重点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尤其是护理类、医技类等专业。做好高职高专的“龙头”,瞄准这个位置,持之以恒,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使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率。同时考虑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办精几个医学类专业,蓄势待发,进入本科层次教育。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必须明确与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异同,准确确定其发展定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据学校招生与就业的辐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地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顺应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按照医学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以长期稳定地与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来定位自身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 璐.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9(9):7.

[2]周礼生,沙绍轩. 关于医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4(1):41.

[3]

何 瑜.关于普通医学专科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3):71.

第5篇

摘要:针对目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成教学院要结合本校实际,转变教育观念、制订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其功能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拓展。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近几年,我校成人教育学院抓住机遇进行一系列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改革与实践.从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强化教学管理、加强学生管理和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人手,带动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1科学的办学理念是提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水平的前提

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办学规律.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更有其自身的特点,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增长的医学卫生要求,怎样办医学,怎样办好医学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用什么办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在充分了解目前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前提下,我们在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与时俱进地提出自己的办学理念:“抓质量、促效益、瞄准市场、脚踏实际”,我们深挖自己的办学潜力,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灵活的方法,在追求效益的同时,使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质量稳步提高,为各层次的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的合格人才。

现代教育认为,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学生,不能仅仅向医学生传授医学理论知识和培养临床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在教学理念上.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善于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2改革成人教学模式是提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水平的有力保证

成人教育主要培养在职学员,由于受到社会、工作、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心理和知识素质、知识结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与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优势与不足:①主动学习意识强但社会工作和家庭压力大;②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贫乏;③思维能力较强但记忆力较差;④投机心理动机和提高知识水平动机;⑤自制能力较强但思想自由松散。针对成人教育学生特点,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的发展,成人教育要对教学计划、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进行改革,突出教学计划的应用性、课程设置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和教学效果的实用性,努力培养学生现场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成人教学中,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理论讲解、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经验交流、角色变换等方式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超越时空、地域,面向社会所有需要学习而能够接受相应层次学习的人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学习的强烈愿望。

3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水平的有力保障

目前,成人教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十分薄弱,改革学校的管理体制势在必行.为此,笔者认为只有把完善的制度与严格的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人教育才能实在而高效率地发展。其一,优化成人教育内部组织结构。学院健全了组织机构。根据行政、教务、学生管理分别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并针对相应的管理体制定员定岗,规范了管理,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运行。明确每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岗位责任.从提高教学质量.为师生做好服务的角度出发.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各项基本业务活动的绩效,通过创新不断提高效率来实现长期的优异绩效。其二,加强管理和教学信息化建设。高效的成人教育管理愈来愈依赖于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在人员有限、大量管理工作摆在面前的情况下.建立科学的、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信息化系统管理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良好的成人教育内部组织文化的形成,能够带动教师和管理人员树立与学校一致的目标,为他们营造出积极的工作氛围.从而促进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形成。其三,加强学生的常规管理。目前,成人学生常常出勤率较低,学习效果较差,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管理方式不当、没有适应成人学生的特点造成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规律,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格学生纪律,管理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要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形成成人学生领导核心,克服学生自卑心理,激发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加强成人教育的常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十分必要。

4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是提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水平的有力措施

第6篇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临床麻醉学;PBL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近20多年来在全球医学教育领域兴起的一个新观念,一种客观的临床能力考试模式 。在我院8年的教学经验中,在技能操作部分应用了OSCE,在危重病病例讨论中采用PBL,二者结合完成教学,认为多模式兼容才是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

1 OSCE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

1.1 0SCE的概念 OSCE是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简称,其概念始于1975年 ,由美国Harden博士所倡导,基本思想是"以操作为基础的测验"。它是一种以客观的方式评估临床能力的考核方法,即在模拟临床场景下,使用模型、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SP)甚至患者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它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综合能力评估方法,具有可侦测传统笔试所无法测得的临床技能,能有效克服评分教师主观差异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标准化患者又称为模拟患者,用英文Standardized Patients表示,以下简称SP。是经过训练、能准确表现患者临床症状的正常人或患者,他们可以没有医学专业知识,可以是演员,也可以是有或无某些阳性体征的真实患者。他们经过特别训练后可以模拟患者,并可在专门的表格上记录并评估学生的操作技能。

1.2 充分运用SP(Standardized Patient)资源,弥补传统临床教学不足 传统临床教学应用的患者都是真实患者。真实患者未经过培训,在学生采集病史和体检过程中有时叙述病史的一些内容有变化,体检的自我感觉也有改变,这样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判断,导致学习和结果评价不能统一;其次,由于受时间和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影响,病种不能保证相对稳定。此外,随着社会和医疗环境的改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临床教学中经常面临患者拒绝向学生提供病史、拒绝体格检查的尴尬局面,学生的实践机会明显减少。因此,我们在传统的临床麻醉教学基础上充分运用SP资源来弥补其不足。实践证明:SP很好地解决了临床教学工作中的这些问题以及患者资源不足与学生人数多之间的矛盾,明显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另外,带教教师能在第一时间内指出不足之处,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1.3 应用人体仿真模型,加强学生临床技能训练 为使学生充分掌握临床技能,弥补SP数量不足和一些操作不能在SP身上进行等问题,我院购置大量的先进临床教学模具和价值昂贵的人体仿真模型、电子人模拟系统,组建了临床技能中心,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的硬件基础。通过预先的病例设置,先进的电子人模拟系统可仿真模拟患者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等,为提高学生的临床观察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及临床诊治能力等提供了全方位的模拟实践机会。同时,学生还能在模型上反复练习硬膜外内穿刺、气管内插管、心肺复苏等操作,练习过程中严格遵循规范原则,人人过关,无一落下,增强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保证了学习质量。

1.4 PBL是临床麻醉教学中对OSCE的补充 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也称作问题式学习。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危重病课程中,枯燥难理解,我们采用病例讨论的形式,设置问题,解决和处理问题。这样既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受教师和医学生的喜欢。

2体会与思考缺点

2.1 OSCE的发展前景 OSCE是当今阶段比较流行的医学教育考核方式。但由于受种种条件及客观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实施SP和OSCE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中,应用这一技术还面临着一些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有专家提出:首先,"标准化患者"毕竟没有"真患者"的体征,SP虽然经过一系列培训,但不能逼真地模拟所有体征,SP个体差异及SP扮演的逼真性和恒定性变化导致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改变,这些问题在SP连续工作时尤其明显。其次,SP扮演的都是"典型"患者,而临床所遇患者的病症并不都是典型的。再次,每个患者的病因病理都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因此而不同,单纯对病症的模仿是不够的,学生很难从中掌握实际经验。一些医学院校在SP和OSCE的实践过程当中,也确实发现个别SP使用后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类问题,医学教育者指出:SP从招募开始就要进行严格筛选,对人员素质要有较高的要求,如具有一定的表演、表达能力,并且最好是有教育经验。事实上,SP的评分准确性是受其培训状况决定的,做好培训工作是提高SP评分的准确性,保证OSCE有效性的关键。对他们的培训应当是严格的,并且2~3年需重新培训考评一次,以使之保持较高素质和良好的教学状态。然而,这项培训不仅周期长,所需经费高,给教学管理部门及临床各科室的日常工作都带来很大的困难。而OSCE技术的实施除了对SP的要求外,对组织者的要求就更高了。但是,应用SP和OSCE对医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评价,已得到医学教育界的共识。参加过OSCE的医学生们普遍认为OSCE适合他们的要求,是有积极意义的实践,能够从中得到有用的反馈信息。因此,OSCE、笔试、直接临床观察三者结合的医学教育评估模式应该是较为理想的[2]。

2.2多模式教学是临床医学的需要 临床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尽快适应社会需要的临床医生,打好"三基"是基础,临床实践技能与方法很重要。在临床上,往往一些疾病等是OSCE无法触及的,这就要靠其他教学手段来完成[3],如PBL。临床麻醉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培养临床医生,更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麻醉医生。麻醉医生肩负手术需要的麻醉,同时更要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培养具有综合判断及处理问题能力的临床医生是当今医学教学模式的需要,其中考核与评价系统也应是多模式的。

参考文献:

[1]Iqbal M, Khizar B, Zaidi Z. Revising an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in a resource-limited Pakistani Medical School[J]. Educ Health (Abingdon),2009,22(1):209.

第7篇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发展现状

From actu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general medic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the direction of thinking/ ZHANG Yan-yun,LIU Qi-gui,LI Yue-ying,et 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23):159-161

【Abstract】 Combining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through to the general medic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analysis, and present to public health care reform in the backdrop, for China to enhance the general medic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to better develop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probing based medical function really effective reform direction to provide ideas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General practice; General practitioner;  Status of develop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 116044,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10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科学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全科医学作为现代医学发展的新趋势,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经过近三十年的风雨兼程,成为了卫生保健领域的新学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近几年来,全科医学的发展受到了国家和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以全科医学为理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正以燎原之势在全国普遍推行。发展全科医学、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强要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2~3人,为全科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1]。而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和对其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那怎样满足国家和百姓对全科医学的发展要求,促进全科医学的科学发展和学科建设,了解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基础和前提,故进行如下综述,为将来全科医学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

1 全科医学的概念和内涵

1.1 全科医学的概念 对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全科医学的定义较为赞同梁万年教授[2]的界定,全科医学作为综合性的临床二级学科,它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行为科学的相关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各种健康问题。学科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相适应,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长期的、连续的、负责式的照护,反映了全科医学工作范围的广度和深度。

1.2 全科医学的内涵 全科医学作为新型学科,是社区初级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科医学不同于专科医学,它的学科功能定位是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1]。但又和专科医学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以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相互结合的综合体,全科医学以社区为立足点,服务于健康者、患者、家庭及社会等广泛的服务对象。全科医学服务以连续性和开放性为特征,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全科医学的服务内容,而全科医学的服务空间不仅局限于社区,还要走进家庭,走到百姓身边,更加注重人格化和人性化。全科医学的服务模式是团队式的服务模式,而全科医生是团队的主体和骨干力量,是实现双向转诊的桥梁,是全科医学专科理论的实践者[1]。

第8篇

关键词:PBL;医学教学模式;骨科;课间实习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是以问题的向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PBL医学教育则是以医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围绕医学专题或病例等问题,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进行的学习过程,并且被证明同传统的以主题为基础(Subject Based Learning,SBL)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目前PBL教学逐渐应用广泛,各所高等医学院校相继展开,本研究拟探讨PBL教学在骨科课间实习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辽宁医学院2011级本科生随机选取2个班(每班30人),随机分为PBL组和SBL组,两班学生入学成绩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SBL组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方法。PBL组的教学步骤如下:①在课前对 PBL 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加深他们对 PBL 教学模式的了解和认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了解 PBL 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②制定实施方案:课题组所有成员在一起共同研究讨论实施 PBL 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具体步骤、人员安排等。③召集人员编写部分适合 PBL 教学的病例:病历基本涵盖骨科专业各章节,其中包括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病,四肢骨折、骨结核等章节共 18 学时,每一章要求编写至少1 个 PBL 教学病例,病例分为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治疗三部分。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手段,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以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⑤将PBL组学生随机分组,每6人一组,共5组。每组均选出1位队长并由1名指导老师负责。⑥学生大约在上课前一周收到病例资料,并以 PBL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和讨论,归纳出病例中的"问题",并通过自学的手段给出"问题"的答案,以幻灯片的形式完成并备用。⑦以课间实习时间为准,一般为整个上午或下午,开展约 4 个学时的PBL教学,地点包括骨科病房和骨科办公室。讨论先在骨科办公室进行,前 1 ~ 2 个学时分析讨论病例,由每组组长代表该组同学做最后陈述,指导教师作为主持人,其他同学自由讨论、各抒己见。⑧大组讨论后,每组学生分别到病房查看具体病人,之后再次回到骨科办公室进行第二轮的讨论,讨论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课程的难点和重点,指导老师可以做适当的修正和补充。

1.3 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统一命题考试,在期末对两组学生统一命题,统一阅卷。试题采用百分制,基础知识(50分),病例分析(30分),标准化患者(2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设置P

2 结果

PBL组学生和SBL组学生在基础知识成绩方面无明显差异,在病例分析及标准化病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PBL教学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自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后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于1969年首先把PBL应用到医学教育领域[2]。PBL教学法的好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如SBL等)越来越无法满足要求,在这个信息社会,广大医学生必须学会主动寻找和创造知识的本领。PBL教学可以显著减少说教,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的能力。

笔者研究表明,PBL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较SBL有明显优越性,适用于骨科课间实习的教学,当然,PBL教学在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有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3.1 PBL教学模式的优点

3.1.1 PBL教学法的最大的好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3.1.2 PBL教学促使广大医学生必须学会主动寻找和创造知识的本。

3.1.3 PBL教学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更有可能成为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1.4 PBL教学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水平,加强教师对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教师通过编写PBL病例,既扩展了知识面,又有利于完善从基础到临床各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更好的做到教学相长。

3.2 在实施PBL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3.2.1 学生从小的学习观念及方式基本上就是被动的灌输、填鸭,骤然转变教学模式后学生感觉会感觉不适应,不仅花费时间增多,而且相对压力也较大。

3.2.2 我院能够从事PBL教学的师资力量不仅严重不足、而且师资素质太差,很难完美的完成自身的角色和任务。

3.2.3 我院的患者数量相对不足,有时需要根据患者调整课间实习的内容,就是恰好有适合的病人时,教学才可以开展,而且还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3.2.4 我院教学硬件设施相对匮乏,如病例讨论的场所、网络共享资源,多媒体设备等。

总之,尽管PBL教学模式在实施中存在诸多困难,面临诸多挑战,但它的优点和优势则非常明显[4]。它找到了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之间脱节的一种解决办法,并使其融为一体,而不是割裂来学习。笔者相信,通过我们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PBL注定会在医学教育领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MCPANLAND M,NOBLE LM,UVINGSTON G,et a1.The el'-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

[2] 李良满,梁庆威,朱悦.PBL教学方法在骨科七年制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7):2714-2716.

第9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有效地实现必须以详实的教学计划和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为支撑[4]。因此,课程设置可以说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手段和实施方式。然而,把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地转化为具体的课程设置体系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把握现在的实际,更需要考虑专业未来的发展;此外,它不仅要体现学生的实际需求,还要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更要反映学科的发展规律。因此,一套符合特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体系必定需要经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探索与实践及无数次的改革与调整。总之,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该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2“基础-核心-特色”课程设置思路的具体实施

以五年制本科眼视光医学专业为典型例子,其课程设置的主要框架结构为人文和社会学及基础医学(基础课程)、临床医学(核心课程)和眼视光学等三大类。

2.1基础课程:人文和社会学及基础医学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学专业的人文和社会学课程,在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占22.2%。人文和社会学课程主要包括社科、哲学、经济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外语等等,这些课程穿插在不同学年的医学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基础医学课程包括医用基础化学、医用有机化学、医用化学实验、医用细胞生物学、医用物理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局部解剖学、头面部解剖、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机能实验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诊断学、物理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和卫生学等,主要安排在第1至第3学年开设。在使用教材、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和目标等方面,眼视光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的基础医学相关课程均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保持一致。授课方式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其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62.3%和37.7%。考核方式采取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课程成绩根据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考试成绩以及平时分计算,具体比例不同课程略有差异。

2.2核心课程:临床医学毕业后经过规范培训,成为合格执业医师是眼视光医学专业毕业生基本目标之一,因此,临床医学核心课程同样成为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骨架”。临床医学课程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和耳鼻咽喉科学等。授课方式包括理论课和临床见习,其学时分别占53.5%和46.5%,主要安排在第3、第4学年,毕业实习则安排在第4、第5学年。在“核心课程”运行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学习,如病例讨论、科室见习、模型练习和体验等,都与前期“基础课程”中的基础医学相融相济。理论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一致,课程学时和临床见习、实习轮转时间略少于临床医学专业。考核方式采取理论考试和见习考核,课程成绩根据理论考试成绩和见习考核成绩以及平时分计算,具体比例不同课程略有不同。此外,在各个临床科室实习轮转完成前,学生必须通过相应的考核。

2.3特色课程:眼视光学通过借鉴和引进西方视光学教学体系,“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眼视光学系列课程无论是教材、授课方式还是教学要求和大纲设置等都在不断地完善和趋向成熟[3]。目前的眼视光学专业课程是由系列课程组成的,主要包括眼科光学基础、临床视光学基础、眼科学基础、眼科光学器械、验光学、眼镜学、视觉神经生理学、接触镜学、临床眼科学、斜视弱视学和双眼视学等课程。除了眼科光学基础在第2学年第1学期开课外,其他课程均从第3学年开始设置,毕业实习安排在第4、第5学年。授课方式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或临床见习),其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68.7%和31.3%。考核方式采取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或见习考核),课程成绩根据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或见习考核成绩)以及平时分计算,具体比例不同课程略有不同。此外,在各个临床科室实习轮转完成前,学生同样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眼视光学特色课程从基础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且相当比例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使本专业学生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性和规范性的眼视光学知识构架和临床技能。

3“基础-核心-特色”课程设置思路的优势

“基础-核心-特色”这三大课程模块之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近年来,医学教育越来越多的呼声在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培养医学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因此,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人文和社会学知识的渗透是医学专业知识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学专业的特色就是具备临床医学的属性。由于眼球并非独立存在的器官,某些全身疾病会影响眼睛的生理,而眼睛的状况又可以反映某些全身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因此,眼视光医学教育必须以临床医学作为大背景,而临床医学又是以众多基础医学课程为基础的。基础医学课程在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约占1/3,对这些课程内容的掌握能为将来的临床医学和眼视光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临床医学课程在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占1/4以上,其总学时数和总学分甚至多于眼视光学课程。除了必修课程之外,眼视光学专业还通过选修课或各类讲座的形式来丰富和巩固本专业学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这样的课程设置,使眼视光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趋向全面和合理,有助于他们在日后的眼视光学临床工作中做到医理结合,多学科结合,使他们既适合于较高级、较专门化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单位,又适合各级基层单位,这符合我国国情和职业社会需要。

4“基础-核心-特色”课程设置思路的教学效果评价

第10篇

1.1评价式自学小测验系统开发

在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和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指导下,将人体8大部位层次、器官位置和毗邻等相应试题设计为A、B题型选择题,目前包含3200余道试题。考试时系统随机抽取20道试题(可以由教师确定出题范围和难易程度),每题自动计时为40秒,每题分值为0.5分,每次小测验15分钟,超过时间自动交卷,学生也可以作答完毕提前交卷。

1.2标本考试系统的开发

以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为指导,按人体的头、颈、胸、腹等8个部位,筛选学生自己动手解剖的结构,较好展示肌肉、血管、神经和内脏器官的位置、毗邻等层次和结构关系,经专人拍照后,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图片添加箭头。经过5年积累,我们共筛选出500余幅合格照片,平均每部位60余张用于标本考试系统的开发。随着授课时间增加,标本图片随时进行替换和更新,以保证试题系统的新颖性。以Authorware网络技术为构建平台,按人体的8大部位存放标本照片,考试时按照学生学号不同,软件随机选择20张标本照片(保证每个部位均有照片被选取),软件内置每题答题时间为40秒,每题分值为1分,超过时间自动转入下一题。理论和实验考试成绩均自动提交到教务处考试平台。

2局部解剖学实验课数字化考试的实施模式和评价

2.1评价式自学小测试的实施模式

我们在实验课上采取评价式考核方式,按照教学大纲,即在颈部、腋窝、胸腔、结肠上区等重点章节,设计10次实验课自学测试。大致过程如下:上课开始的15分钟,利用学生手机或虚拟实验室的考试程序,开展本次实验课自学测试,每次测试满分为10分,共计100分,占期末成绩的10%。与传统的实验课理论小考相比,评价式自学小测试真正发挥了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

2.2标本考试系统的实施模式

每年级有20个班级(50人/班),每次标本考试的时候,同时开放3个大型计算机机房,每个机房同时容纳2个班级进行考试,每轮考试约需25分钟(含学生入场时间5分钟,考试20分钟),大约100分钟可以结束所有班级的考试。

3局部解剖学数字化考试实施的优缺点

在尸体来源减少、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环境艰苦等条件下,局部解剖学教学质量呈现逐年下滑趋势。信息化时代下,标本考试仍然是衡量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学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与学的负担。针对局部解剖学面临的困境,我们改革了局部解剖学标本考试形式,采用信息化考试形式,很好地克服了局部解剖学面临的困境。与传统的实验课理论小考相比,评价式自学小测试保证了考试公平、公正、公开,并减少考试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有效避免作弊情况的发生,真正发挥了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虽然我们设计的标本考试是以照片为主要资料,但是使用学生亲自解剖的尸体结构进行拍照,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没有降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反而使学生参与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督促学生平时加强学习,更加爱惜珍贵的尸体资源。

第11篇

眼科教育担负着培养眼科医生和眼科人才的任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眼科学事业的发展前景。但是学生在校的眼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内容,临床实践教学则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

1 临床实习的意义

临床实习是指医学生完成了基本医学理论的学习进入医院直接参与对病人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护理)的过程。实习医师是从医学生到临床医师的过渡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医生的必须手段,是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1]。所以作为临床带教老师应该从学生理论知识的升华、临床实践技能的掌握以及良好医德医风的建立入手,切实抓好学生实习阶段的学习。

2 让学生充分认识眼科临床实习的重要性

学生是临床实习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对此有了正确认识,才能达到教学目的。目前在竞争激烈的医疗环境下,临床实习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忧虑。有些同学进入实习医院后,觉得考试压力减轻了,书本可以束之高阁,每天跟着带教老师查查房,争取点操作机会就行了,纪律散漫,实习不安心;其次由于受医院体制及医疗纠纷的影响,实习生动手操作机会较以前大大减少,造成实习学生对临床的实习积极性不高,也影响了实习质量;再次随着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学生毕业后实行自主择业,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茫然和压力巨大也是造成实习生不重视实习,导致实习质量下滑。所以在实习生到达临床的第一课,就要强调实习的重要意义:临床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眼科基本理论转变为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巩固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的加油站。

3 注重培养实习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眼的结构非常精细,手术的可操作空间小,术中的任何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病人视功能的丧失,最后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作风培养对于眼科医师的成长十分重要。这种培养要从实习阶段开始,应时刻告诉学生,每一个操作检查步骤都必须认真细致,细小的失误都将影响医疗质量。眼显微外科手术需要在固定姿势下精神高度集中地进行精细的操作,没有顽强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力是不行的。我们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实习生的毅力和耐力,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4 注重培养实习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习生下科后的见习期,安排一系列专业知识讲座:请相关科室的资深专家教授系统讲解眼的解剖组织生理知识、眼科各项常规检查操作要点、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等。其次是在临床工作中定期安排病例讨论,根据每一个具体病例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系统讲解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鉴别诊断和诊治原则。在组织病例讨论的过程中,不只教会学生治疗各种疾病,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一种分析、推理和识别疾病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该类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 由点到面的分析问题, 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注重培养实习生临床操作技能

眼科临床诊疗操作技能包括诸多方面,不仅限于显微手术操作技巧,还包括规范的眼部系统的查体以及正确分析辅助检查结果的能力。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实习生对有关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和诊疗技能。在带教中发现学生对某些简单的操作,诸如视力的检查、眼压的测量、眼球突出度的测量等可以较好地完成,但却对房角镜的检查、眼底镜的检查等操作不敢问津。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一是这些检查项目操作起来本身比较复杂,二是在临床中许多病人不愿意让实习生进行检查操作。针对这种情况,带教老师要手把手亲身示范和讲解,特别提醒实习生注意查体的每个动作、每个细节的规范化,及时纠正其不规范的手法,并就常见的、重要的阳性体征所反映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讲解,同时要求同学通过实习学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的技巧和能力[2]。学生得到了真正的锻炼,从而使他们的临床诊疗操作技能不断地巩固和提高。

6 注重实习生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医患关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医疗纠纷逐年增多。病历作为重要的医疗文书,既是对患者病情诊治经过的详细记载,又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客观举证依据,同时也是反映医院诊疗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地将保证病历质量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要让实习生严格遵守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强调为了提高病历质量,必须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地书写病历。带教老师从一开始就要强调病历书写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病历的价值,这也是提高实习生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7 注重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培养

医德是医术发挥良好作用的基础,是指导和支配医护行为的灵魂,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3]。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指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工作中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优良的工作作风,这是全体医务工作者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条件下的新时期,更应该把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由于眼的特殊功能,它属于一种风险性很高的医学专业。许多经验教训表明,部分患者的不良预后与主管医生责任心不强、观察病情不及时、处理失当有关,部分病例可能会引发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所以,眼科医生应具备比其它专科医生更强的责任心、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更坚韧的工作作风,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体现献身医学事业的精神。因此在临床带教中,我们提倡换位思考,鼓励实习生多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多与病人沟通,倾听病人的心声和要求,并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疏导,从而使药物治疗发挥最大效用,让实习生充分领会到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精髓。

8 提高带教老师的业务素质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一名高素质的临床带教老师首先应是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还需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度的责任心。实习带教常常由于临床工作繁忙、责任大、实习带教酬劳少,造成部分带教老师教学责任心不强、热情不高、教学意识淡薄等,所以在带教老师的安排上应该选择高年资住院医师或讲师(主治医师)来担当,以保证带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月明.加强实习医师临床思维的训练[J].临床误诊误治,2001,14(6):406.

[2] 彭贵勇.对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的思考[J].医学教育研究,2001,1(3):31.

第12篇

关键词:医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

自1984年教育部下达有关文件开设《医学文献检索》课以来,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截至1990年10月,全国开设医学文献检索课的高等医学院校就已达到了95%[1],这说明在我国早就普及了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然而该课程在各院校的开展却极为不平衡,存在较大差异。笔者针对部分院校开设该课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1 《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定位不高 学校对于一门课程的定位,直接决定了学校对该课程的投入与管理,直接关系着该课程的发展前景。目前,《医学文献检索》课在很多学校的定位依旧是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而且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条件落后。其次,选修课的课程性质,使学校在文检课教学管理上比较松散,很多学校对文检课没有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在教学内容、考试方式、试卷分析等方面也不做具体要求[2]。松懈的教学管理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也不能调动任课教师的教学、科研热情,从根本上阻碍了该课程的健康发展。

1.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目前,国内的医学文献检索教师大都来自图书馆,他们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特长各不相同,综合具备信息情报知识、医学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及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的教师特别少,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有些学校也忽视了对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教师很少得到外出学习及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导致教师难以了解本专业的最新进展,难以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变化、发展,造成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1.3教材不统一,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国内的医学文献检索教材版本较多,但在内容和编排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缺乏一套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统编教材[3]。其次,医学文献检索教材内容陈旧,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明显跟不上医学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另外,综合性的实习指导教材也比较少。

1.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 目前,《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模式多为集中授课的方式,即在某一学期集中安排20~40学时,教授、实习、考核一次完成。这种集中授课的方式不仅使该课程的教学与学生专业学习脱节,而且受到课时限制,无法做到信息检索能力与信息利用能力并重,容易造成重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而轻信息利用能力的培养[4]。其次,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课堂理论讲授与学生检索实习相结合的传统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医学文献检索》教学问题的几点建议

2.1将《医学文献检索课》列为必修课,使其健康发展 《医学文献检索课》是一门传授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培养大学生情报意识、信息素质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我国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医学领域的16个专业全部要求掌握文献检索技能。2001年11月,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正式出台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又称最低标准)的文件[5]。该文件包括7个宏观的教学结果和能力领域,其第6项信息管理和第7项批判性思维和研究中,明确要求医学本科生应具备从不同的数据源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能力已成为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应将《医学文献检索》课列入必修课。高校应加大对该课程的经费投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建立专门的检索实习场地,引进结构合理、品种多样的中外文检索工具,为该课程的教学及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其次,高校还应根据该课程的发展要求,严格规范其教学管理体系,鼓励教师进行各种教学、科研创新,从而保证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2.2加强师资培训,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医学文献检索》课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名合格的文检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信息情报知识、医学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及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为此,作为教师自身,要通过自学不断补充与教学相关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及教学水平;作为学校,则针对每个教师的特点,建立长期、周密的培训计划,让教师有机会参加校内外的各种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达到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的目的。另外,充分利用"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的作用,积极参加该组织的各类学术会议、学习班、教学观摩、讲课比赛以及多媒体课件演示等活动[6],不仅能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与检索技术,而且还给教师们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和进行学术交流的空间,使广大教师充分交流各种学术思想、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3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一门课程开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能否稳步有序地进行,是以教材为基础的。因此,该课程的教材必须能如实地反映这门学科发展的客观实际。教师首先要考虑该课程的教材是否适合学生的层次,是否符合本校开设该课程的教学条件。其次,建议"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组织文献检索教学专家,根据21世纪医学文献信息发展的现状及教学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教学对象,编写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系列化材。该系列教材中应包括主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实习指导、教学大纲、教学录像及参考文献等多方面的内容[7],并做到随着医学信息检索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对该系列教材进行修订,以保证教学内容紧随医学信息检索技术更新的步伐,使教材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动态发展。

2.4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首先改变一次性集中授课的方式,课程设置向分阶段、多层次方向发展。所谓分阶段、多层次的课程设置,就是把一次性教学分成几个阶段,由浅入深,贯穿于学生几年的学习时间。第一阶段,对新生进行"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教育。第二阶段,可以安排在二年级的第二学期或三年级的第一学期。第三阶段可安排在四年级进行,课程重点是网络信息检索,通过对医学搜索引擎、医学机构网站、医学全文网站的介绍,为完成论文的写作奠定情报学基础[8]。

其次,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 PBL)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9]。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的问题,来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采用小组讨论形式,以"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小组讨论论证问题、教师总结"为特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最好结合学生的专业,了解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及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比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近视的预防与治疗、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过程中如何自我保护、就业信息等学生非常喜欢和迫切想知道的信息,并注重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10]。

另外,改进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考核采用平时实习与综合报告相结合的办法。制定出检索策略和检索式,确定1~2个数据库作为必须使用的数据库,再根据需要选择其他数据库和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写出检索结果以及对所使用数据库的评价。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给医学文献检索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们应重视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资源和新技术,积极探索提高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质量的新路,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6]陈界,冯泽伦.我国20余年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的经验与当前的问题及其建议[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5,14(3):46-49.

[2]陈新红.医学文献检索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2):53-55.

[3]宋海龙. 浅谈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6):37-39.

[4,7]左红梅.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建设与实践探讨[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3):39-42.

[5]王庭槐.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看高校信息素质教育[J].医学信息杂志,2007,01:88-90.

[8]耿鹏, 邓国宏.进一步完善医学文献检索课的设想[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