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7:25: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本文在分析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与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1+4+6”创新模式,即树立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统一的教学理念,坚持四个原则,构建六个子系统,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遇;困境;对策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新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和普及使高校内部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和交锋获得了新形式和新内容。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掌握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争夺大学生思想意识的阵地,消解着在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整合力。作为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急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功能
第一,弘扬和宣传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条件下立足于弘扬主流意识形态,注重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清楚定位“培养什么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在强化政治意识、服务意识、问题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中,做好意识形态的宣传思想工作。
第二,净化和引导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承担起通过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功能。深刻剖析并澄清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终结”、“”、“普世价值”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认识,实现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净化和引导。
第三,“三进”和转化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着力推动意识形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防止出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漂浮”的现象,实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化与外化。
第四,建构和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建构话语体系,并借助网络媒体使主流意识形态实现文字内容视觉化、传播手段数字化、价值观念共识化,实现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功能。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与困境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新媒体,是强教育之路;思想政治,是规新媒体之本。当前,新媒体是把双刃剑,既是当代青年观念更新价值提升之逻辑起点,也是青年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之逻辑内因。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发展的重要优势和机遇。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根本渠道,在新媒体时代,思政课获得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第一,新媒体海量、快速、交互、生动等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微课、慕课、在线课堂等形式丰富了思政课的授课平台。第二,新媒体环境中的每个主体(师或生)都既是媒体的接受者和使用者,也是媒体的推动者和创造者,兼具双重功能。第三,信息技术的变革会带来教育模式、学习方式、生活模式甚至思维方式的改变,让教育回归学生主体的教育原生态。第四,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内含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渗透要素,加强大学生思想素养和政治信仰,激励青年红色教育的终身性和系统性,提升教育主客体的媒体素养。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严峻的困境与挑战。当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武器,西方敌对势力在有形无形地抢占我国的意识形态阵地,对思政课形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具体表现在:第一,高校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认识不足,欠缺对网络等新媒体对青年学生信仰与价值观威胁的警惕性。第二,新媒体虚拟、开放、难以掌握和监控等特点使思政课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快速建立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机制和系统工程,应尽快建立从党委领导到部门重视、从青马工程到党员培训、从理论课堂到社团实践等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构架。第三,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研究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急需突破研究成果的理论论证层面,真正进入从理论转化为实践阶段。第四,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实践手段和方式简单传统缺乏创新。基本停留在构建红色网站、运用多媒体技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层面,缺少深度创新模式。第五,师生的新媒体水平和素养不高,对各种“微媒体”中信息和思潮的把握、控制、批判和引导能力欠缺,易导致工具控制人。第六,“MOOC”等远程终端学习平台难以实质性解决师生有效互动、思想碰撞与人格教育等网络教育难题。
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突出问题,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者应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构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1+4+6”创新模式
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机遇,未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获得了强大的空间。国家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强化,会形成对新媒体挟带的意识形态进攻的有效抵御;“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会推进新媒体技术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实现融合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正规化会逐渐抵消新媒体的信息混乱和技术攻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媒体素养的不断提高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媒体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
为实现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应当构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1+4+6”创新模式,即“1个理念+4个原则+6个子系统”。
1、树立“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统一”教学理念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旗帜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批判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既要防止将的科学性演变成离开了现实性的教条化、庸俗化、政治化、口号化;又要防止片面地以现实性排斥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倾向。
2、坚持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四个原则
坚持方向性原则,牢牢把握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决同各种反倾向做斗争。坚持合力教育原则,实现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相配合、顶层设计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各方面信息合力充分发挥的集成化教育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重理论灌输和社会实践结合、理论宣讲与创新指导相结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原则,实现显性的课堂传统教学与隐性的新媒体教育相结合。
3、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六个子系统
重点:提升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加强“原理课”关于理论和经典文献教育,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概论课”关于中国化历史进程与成果教育,树立 “三个自信”;加强“基础课”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培养正确的“三观”;加强“纲要课”关于近现代中国历史教育,养成正确的历史观;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融合教育,增强新媒体时代文化自觉自信;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和网络安全教育,抵抗新媒体的技术攻击和挑战;加强网络新思潮新事物新现象的引导教育,应对新媒体的网络意识形态渗透。
依托:打造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通有无的交互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合力的集成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虚拟和现实空间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互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打破传统灌输和说教的开放的自主自助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进一步推动“慕课”与“翻转课堂”等新式教学方法的推广与实施;继续深入研究专题式、案例式、实践式、PBL等常规教学改革方法;不断探索与完善参与式、暗示式、情境式等其他辅助式教学改革方法;尝试开发与创新更多体现意识形态功能的新式教学改革方法。
依据:构建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制。以意识形态教育为目标的新媒体教学引导机制;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依据的新媒体教学协调机制;以强化纪律和底线思维为规定的新媒体教学规范机制;以质量贡献和教育实效为导向的新媒体教学评估机制;以及时控制网络不良思想倾向为责任的新媒体预防干预机制。
路径:丰富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载体。以课堂讲授为阵地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直接灌输;以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为依托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与时俱进;以多媒体为教学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直观引导;以博客微博微信为新常态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有效沟通;以手机终端为灵活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即时教化;以红色主题网站互动社区为辅助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常规化;以学生微视频微电影微话剧等为微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形式活化。
保证:健全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和党团组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和指导作用;全力培养熟练运用新媒体的中青年理论科研团队;重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媒体素养;合理组建理论素养深厚和信息化水平精湛的理论宣讲家队伍;打造完善德行兼备的专兼职青年辅导员队伍;启动实施“卓越理论人才”培养计划。
保障:优化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建立网络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新媒体工作大格局;夯实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媒体环境;构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新媒体环境;打造校报校刊校园互动社区等校园数字化环境;创设校园“微文化”软环境;开辟网络安全维护和舆情统计的新环境。
【关键词】媒体;上市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投资者投资行为
一、引言
媒体是社会的公器,近年来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守望者”,“守望”二字包括了向下的观察,也包括了向上的监督,媒体监督被认为是替代司法保护不足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在资本市场上的重要作用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迈进,社会经济加速转型,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变化趋势。这都促使人们对社会经济的各种动态信息、相关政策法规及财经、投资、理财知识、信息的获知需求大大增加。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很多新的经济现象和事物涌现出来,这些新的经济现象和事物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往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要让普通民众深入理解和认识当前的急剧变革,从而做出合理的投资行为,财经媒体的舆论引导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关于媒体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媒体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投资者交易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进行介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评价与研究方向的综合分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个初步的探索。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给出综述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对相关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评述,第三部分总结目前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阐述研究发展的未来方向。
二、主要文献述评
根据以往文献,文献中指出了决定媒体治理功能的影响因素,并认为媒体主要通过声誉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对公司治理发挥作用,并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因此,本文的主要分析框架如下图:
图1文章分析框架
我国对于媒体与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性研究大概在安然事件爆发后兴起。周新军(2002)指出媒体在对上市公司信息“再披露”方面显得被动;李培功、沈艺峰(2010)把媒体分为政策导向性和市场导向性媒体,论证了市场导向性媒体具有更加积极的治理导向作用并认为我国媒体公司治理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引起相关行政机构的介入实现的。
在媒体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研究中,我国以往文献对三类研究比较集中:一是从新闻学角度探讨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和财经报道中的公正性问题、报道的制度环境、报道的技巧以及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探讨媒体参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问题;二是从法学角度探讨新闻报道与法律环境,如法律维护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报道后行政与司法的跟进等;三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媒体本身作为外部治理的主体,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角色和功能。
从文献中可知,对于媒体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的研究,我国文献的研究过程经过了从“有积极作用”要验证“有积极作用”,再到“如何发挥作用”,而对于“为何发挥作用”的专门性探究涉及不多。
国外对于媒体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1983年Fame & Jensen就指出,对自身声誉的考虑使上市公司管理人员会积极应对新闻报道。此后,Dyck、Zingales、Miller等学者论证了媒体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有监督的作用。Miller(2006)论证指出,媒体对揭示财务舞弊、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有积极作用。研究随后深入到探究媒体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作用如何生效:Tetlock(2007)认为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消极态度能够刺激股民出售股票;Dycketal(2008)通过实证研究论证媒体的负面新闻会督促政府部门介入调查;Joeeta(2009)发现媒体曝光董事会无效或低效行为会产生积极作用;现也有研究指出公司在重大事件中会进行主动的媒体管理(Adhern,2014)。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研究是Dyck and Zingales(2002)和Dyck,Volchkova and Zingales(2008)这两篇文献,在文献中,作者首次从理论上提出了媒体通过影响公司声誉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三条途径,而后续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这三种影响途径进行实证研究。
三、目前研究的不足
虽然目前关于媒体与公司治理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热点,但是我国在研究二者关系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研究忽略了发展中国家行政干预对财经媒体监督治理功能发挥的影响作用。其次在媒体报道对股票收益影响的实证研究中,主要是分析上市公司盈余公告后的媒体报道是否会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和价格造成影响,忽视了其他信息中介与此同时也会对股票收益和价格造成影响的混同效应,从而导致有关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影响的分析出现偏差。另外,现有文献将媒体报道数量直接代入模型实证分析其监督治理功能,较少关注不同的报道方式(例如标题关注和内容关注),对媒体监督治理功能发挥的影响作用以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效果。
国内对于媒体与资本市场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存在不足,本文认为对媒体和上市公司治理及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研究还存在着以下一些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制度下进行媒体与上市公司治理关系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实证得出行政干预下媒体监督功能及对公司治理作用的特殊性;应该注意关注媒体报道方式,考察不同媒体报道方式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及作用是否有所不同;可以对投资者类型进行细分,考察媒体报道对不同类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影响及作用是否存在差异。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表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悄然而至。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1新媒体时代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表达的必要性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媒介之话语,凭借其背后所蕴含的“力”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大学生突破以往的单向主体性,多渠道、多维度信息源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权威性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具有人文性、社会性、思想性、广泛性、易变性等特点,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对它的影响比对其他课程的影响更为深远和广泛。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不再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途径,从而降低了大学生对教育主体的依赖。除此之外,适合当前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网络流行语言的出现,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跟上网络的步伐,了解、熟悉、运用网络语言,就必然造成师生之间话语交流的障碍,教育主体难以掌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表达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话语表达的方式、方法对于增强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的目标是通过具有感染力、说服力、渗透力的话语表达来掌控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话语权。因此,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和话语优势,理性运用“微媒体”和“微工具”,在平等互信的主客体关系中,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的话语表达能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不断丰富和充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在理论内涵、平等沟通、互动交流、生活关怀、情感共鸣和实效指向等方面的转向成为必然。
2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表达的内涵、特点及原则
2.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表达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表达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话语内容,借助一定的方法、手段、技术,转换为能满足学生现实需求和反应时代新变化的话语内容,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话语言说方式。其教学话语表达的实质是话语的解读和再创造问题,就是借助一定的方法,如教育方法、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绘画(留白)方法等技术和手段,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话语具有高度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话语表达就是要将这些具有高度的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的教材话语转换为生活化、多样化、生动性、形象性的教学话语[1],并通过言说方式表达出来。
2.2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表达的特点
第一,话语表达主体高度分散化。新媒体时代下,话语表达凸显了多元性、不规范性及不稳定性等特点,既有拥有较高知名度、公信力的专家学者和智慧“草根”的理性思想及积极态度传递给大学生群体,也会有消极片面甚至偏激的负面信息造成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因此,新媒体话语表达的多元性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固化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容易引起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和逆反。第二,话语表达“去中心性”。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结构中的话语单向表达逐渐解构,越来越向权力边缘化方向发展,这对教师的“话语霸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越来越多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选择教育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也无形中创造出了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话语体系。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话语权利双主体的特点打破了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权垄断地位,消解了教师话语霸权。第三,话语表达的“平等性”。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形成了以单向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处于主导地位的话语表达方式往往是控制式、劝导式和灌输式话语。而新媒体时代下,学生网络话语表达趋向于平等、独立、自由发展,直接表现为话语主体的意志表达可以通过网络形成强大的影响力,甚至产生巨大的社会性力量。由此,在新媒体语境下话语表达的“平等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挑战了传统话语表达方式。第四,话语表达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较为单一,现实生活是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环境。新媒体时代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新媒体既是教育工具,也是教育载体,具有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显著特点,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主要体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话语表达更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它不仅使得教育主客体关系发生变迁,教育内容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而且还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教育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2.3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表达的原则及方法
从话语表达的角度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再是以往传统的单一的灌输教导,而是伴随着新媒体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冲击,选择和创造出一种既能把握、传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又能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的话语形式,从而使学生真正从内心理解、认同、接受和传承国家主流意识形态[2]。这就需要把握以下原则:话语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要不断进行话语创新。这一创新不是要完全放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话语,而是在吸取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精华的同时,结合时代新特点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接受程度,进行不断改造和创造性转换,使得话语表达更具有时代气息。同时,新媒体环境下话语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3]。比如,创新中融入时代话语、网络话语、生活话语、情感话语和平等话语,才能增加话语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当前,一些时代话语,如中国梦、正能量、最美等等,提高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在融入网络话语上,如3H学生、挺、赞、杠杠的等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融入生活话语,从生活世界中寻求资源、汲取营养,有利于学生对话语的理解和接收。融入平等话语,可满足学生渴望尊重、获得平等对待的需要。话语主导权与多样化相统一原则。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握话语的主导权就必须坚持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凝聚、整合,统领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的作用;此外,要在新媒体时代多重网络环境的影响下,结合大学生群体的身心特点,形成百花齐放式的话语系统,以达到多渠道、多视角、多层次性地传播其政治态度。在主导性和多样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片面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减弱。话语方式与语境相统一原则。任何话语的表达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下才能实现,而任何话语都有自己特定的话语环境。从语境的角度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形式要灵活表达、因境致用。一旦话语脱离了它所在的现实语境,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失去它的实效性。如,对一些事实评论则应结合特定的语境采用相对严肃或是幽默风趣的方式来表达。同一知识点的话语表达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语境下,应该选择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在语词的选择方面,在坚持严肃性与政治性的前提下,可适当使用学生、大众中较为流行的词语,形成青春朝气的风格。话语严肃性与生动性相统一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宣传理性精神的部分,教师在维护其严肃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避免用“冷冰冰的理性语言”的灌输。要学会将“理性”内容融入生活化的情感语言,尽量做到生动,达到“情”与“理”有机结合,恰到好处,在感官上使大学生振奋的同时,精神上产生极大的神圣感和崇敬感。
3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表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具有意识形态性强、价值导向性强、内容契合性强等特征,需要从尊重学生话语权、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加强话语表达导向、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延续性等方面进行策略引导,使其表达具有可理解性、真实性、真诚性、平等性和正当性。同时,将新媒体时代元素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结合,更新观念,紧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旋律,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调动大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性,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和认同度,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更新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新媒体时代下,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特别是在话语表达上尽量避免严肃、刻板、官方话语、政治话语、套话。谨防师道尊严的潜意识影响,防止话语霸权。
3.2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要加强对理论素养的提升和学术积累。要有吃透教材、抓住教材话语的实质和精神的理论功底。这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只有拥有扎实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在教学中随心所欲地信口拈来,轻松自如地运用自己的话语。同时提升自身的话语素养,从历史长河中吸取丰富的话语(如文章、诗词)。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吸取有益的话语,不断更新自己的话语体系。
3.3学科交叉相融
将其它相关学科的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如传播学、科学方法论中的隐喻、类比、修辞学等方法,心理学中的共情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做到学科相通相融相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内在需求的“耦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引领与指导作用,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创新[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1-35.
【关键词】自媒体;思想政治;话语权;建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构是提升教学实效性,达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自媒体时代下,各式各样嵌入型社交类应用软件的推广,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由此可见,对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构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一)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激烈
伴随全球一体化的逐步深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白热化。全球一体化有利有弊,为发展中的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发达国家依托先进的自媒体技术,借由文化交流之名,在全球宣扬自身的文化、价值观,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一些国家的人民群众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及归属感,进一步致使以民族文化、民族特性的民族精神被消解,最终对国家政权巩固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潜伏于全球化内在的意识形态斗争的真正意图,我们应当予以足够重视。
(二)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自媒体时代下,中立、同质、异质等文化形态不断进入到人们视野当中,主流文化的“垄断”地位已然受到了动摇。人们对主流价值观、主流教育逐步产生审美疲劳,对新事物好奇心理的驱使使得关注中立或者异质文化。此类文化主要是为了牟利,借助自媒体平台,从人的趣味着手,采取现代营销手段来攻占文化市场,削弱主流文化在各领域的话语权,导致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三)信息碎片化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实效不断消减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有着信息碎片化的显著特点,指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获取各式各样信息,然而却不进行深刻的分析、理解、思考,获取信息的目的主要在于消遣时间、转移注意力、释放身心压力等。自媒体时代下,社交平台客户端得到广泛推广,使得信息碎片化频率更高、传播速度更快,多元文化很大程度上转移、分化了大学生的注意力,信息碎片化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实效不断消减。
二、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构的策略
(一)拓宽知识来源渠道,强化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能力
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教育工作者当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强化对网络基本规范、常识的学习,掌握网络用语,增强自媒体工具操作应用技能,拓宽业务知识来源渠道;提升对时政、社会动态的关注度,勤思考、勤总结,可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组织主题班会,以促进达成社会共识,拓宽时事知识来源渠道;依托自媒体群组,强化与同行的互动交流,借鉴引入成功管理经验,拓宽知识的来源渠道。
(二)重塑主体角色,增强思想教育工作者主体作用
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构筑独立的人格、风格,提升对参与型文化建设的关注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洞察力,以理性克制情感,达成虚拟网络向现实社会、网民角色向学生身份的回归。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筑极具感召力、生命力的话语,抵制自媒体平台话语霸权,促使一系列话语比重得以均衡,为大学生意见表达提供合理空间,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三)增强公信力,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
在网络舆情侵袭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厘清教育管理思路,提高媒介意识,有序攻克自媒体文化阵地,开展好信息传递工作,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此外,高校应当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思政工作能力的培训力度,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能力、素养,进而获取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三、结语
总而言之,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否摆脱失语困境,建构话语权,直接关系着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是否具有实际的影响力和制约力。鉴于此,相关人员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面临的挑战,积极促进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尹朝晖.自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困境及其重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3):183-186.
[2]贾亚君.自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
1福建省“两高型”企业环境公共治理模式
在环境治理方面,福建省目前所采取的仍然是传统上“命令―控制”型环境治理模式。该模式中,政府作为单一的行为主体,以行政手段为主实行强制性的环境治理政策,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和企业方面的技术革新。实践经验表明,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都存在失灵的现象,出现了越治理而环境污染
却越严重的环境治理困境。目前复杂的环境困局,已非政府或市场等少数几个治理主体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或技术手段可以解决。鉴于此,引入公共治理理念的环境公共治理模式,应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公共治理是指在自组织网络治理的基础上,政府参与其中并起“元治理”作用,政府与自组织形成互动型治理网络,共同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形式。[1]环境公共治理模式就是把公共治理的理念、原则、机制、方法运用于环境治理实践,从而创新环境治理模式,以期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利用中,环境福祉的利益相关者们进行环境决策,行使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达到一定的环境绩效、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力求绩效的最大化和可持续性的治理过程。环境公共治理主张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应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同时让公民社会密切参与。环境公共治理模式的基本要素可概括为:(1)主体多元化。环境公共治理除了政府外,还有市场和公众,它注重吸纳企业、民间环保组织、大众传媒、社区或市民对环境治理的参与并发挥其作用;(2)结构网络化。打破传统两分法的思维方式,不再坚持政府职能的专属性和排他性,强调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关联与协作,在环境治理中形成紧密联系的网状结构,淡化传统环境治理公私机构界限分明和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责任孤立化状态;(3)过程互动化。在环境公共治理过程中,处于网状结构中的各相关主体通过相互了解,在互动的过程中创造新的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4)方式协调化。环境公共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发生联系时不是隶属、服从的关系而是沟通、交流、平等协商的关系,不同的治理主体虽各有不同的治理方式与手段,但它们不是相互分离与孤立的,而是要求相互协调。概括起来,环境公共治理的根本特征就是强调网络、互动、协调。
鉴于中国的行政传统,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治理应以政府权威力量为主导,以市场运行为基础,以公众广泛参与为辅助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强调由单一的政府行政强制转变为各主体的互动、协调、配合。这是一种“参与―回应”型的关系模式。政府在公民社会及市场参与其行政管理过程的基础之上,通过多样化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社会的环境诉求,并通过制度供给、具体行政行为等方式在问题或事件的初始时期及时做出回应,以求高效、公平地实现环境友好目标。该关系模式并不急于改变政府的主导地位,只是在原有的封闭型政府“命令―控制”型治理模式中加入市场参与和公众参与要素,政府以制度方式确立市场参与和公众参与的合法性,使市场参与和公众参与成为行政程序不可缺少的环节,市场以绿色生产、合作外包、签订合同等形式参与政府治理,公众以提供信息、表达利益、社会动员、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民意支持等各种方式参与政府治理,以弥补政府自身的有限理性,矫正政府自利性,从而应对当前环境问题的危机性、复杂性、动态性局势。
2环境公共治理模式下各主体的治理措施
“参与―回应”型关系模式是现阶段一种可行的、渐进的制度改进路径,可以在现有条件下有效地整合政府、公民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政府管制的核心是命令,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交易,公民社会的核心是合作,三者各有长短,如能在不同领域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优势互补达成良好的治理效果。政府机制的比较优势在于供给垄断性公共物品,市场机制的比较优势在于供给私人物品,而公民社会的比较优势在于供给非垄断性公共物品,“参与―回应”型关系模式形成的过程就是三者有机整合、互动合作的过程。
2.1环境公共治理模式下政府的政策选择
政府在现代环境公共治理结构中仍旧承担领导作用,是最终的责任者,政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目标和政策,成为回应社会的战略制定者;在政策和目标面前,动员各方参与,协商和合作,以便共同获益。[2]
在环境公共治理模式下,政府的政策取向不再是以直接控制和干预为主,转而以制定宏观战略和行政督察为主。一方面,政府建立适应市场机制运行的环境经济、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体系和法规体系,为“两高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并逐步向生态型企业的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在环境经济、财政、税收、融资、信贷、政府采购等方面对节约能源、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型企业及其所生产的生态型产品实行优惠、扶持政策;尽早制定推动生态型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通过政策引导、法律法规约束、制度管理等推动生态型企业的发展,如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开征环境税、推行生态标志认证、实行绿色GDP核算制等;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粗放型、高耗能生产模式,尽快转变目前免费或低成本使用资源的状况,制定合理的资源价格,开征资源税。
另一方面,政府运用强制力,对污染者的行为进行管制,包括管制投入品的性质和数量、规定生产技术、管制产出、设定污染物排放标准、设定排放配额、规定选址等。政府对“两高型”企业应该实行强有力的环保督察措施,对企业实行严格的环保绩效考核制、环境目标责任追究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生产者责任的延伸制度、企业的绿色采购制度、环境准入制度、废物循环利用制度;依法开展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等专项行动,把专项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结合起来,依法关闭一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完善环境犯罪案件的移送程序,依法办理各类环境案件;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建立跨行政区域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
此外,环境公共治理模式下政府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建立一个供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和博弈的制度平台,以克服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治理模式下条块分割的弊病,条块分割造成各种具有特定环境保护职能的政府部门各行其政,互不协调,甚至推诿扯皮,同时,还导致问责无门,监督失效的困境。可以考虑建立强有力的区域环境公共治理管理机构,即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在特定领域,尤其是跨行政区域设立管理机构,加强中央或地方政府的宏观管理。主要是加强政府各部门、各地方政府间、民间环保组织、“两高型”企业间的协作。例如在闽江流域治理中,配合“大部制”改革,就可尝试由环保局牵头负责,建立由农业厅、发改委、水利厅、林业厅、渔业部门、航运部门等多部门参加,以及企业、新闻媒体、民间环保部门、社区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统一规划、分部门实施、执法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的管理体系。
2.2环境公共治理模式下企业的行为转变
在“命令―控制”型环境治理模式下,企业只是作为政府监管和公众埋怨的对象,失去了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被动而非主动地承担起环境责任。环境公共治理模式强调激发企业内在的社会责任感,在兼顾利润与环境的前提下,在内在责任约束和社会监督的氛围中,参与环境公共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主动地进行节能减排。
在环境公共治理过程中,“两高型”企业可以尝试环境监事制度,即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个环境保护监督部门或参照企业监事会制度专门设立一名环境监事,负责环境监察。在环境监事的人选方面,应由企业聘用专业的外部环保人士(主要是社会环保人士),但该人选则应从第三方环保机构(包括政府环保部门)拟定并定期公布的符合环境监事资格的人员名单中产生。同时,应当赋予环境监事相应的职权。环境监事制度以企业可以接受并且熟悉的方式,巧妙地将政府与社会的监督有效地延伸到“高耗能、高污染”的源头―生产过程和企业内部,是企业、社会、政府三者合作互动的一种有益探索。
在技术方面,在政府的引导下,“两高型”企业应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有六个方面的内容:环境管理基本制度;环境审计;环境标准;环境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对产品的环境要求标准。其特点体现在国际通用的权威性、实施非法律强制的自愿性、普适性、可操作性、动态开放性。[3]同以往强调末端治理的环保标准不同,ISO14000将环保的理念贯彻到生产与消费的全过程中,为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套预防为主,减少和消除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管理体系,有助于工业企业摆脱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排放,最终实现对末端治理型的外部治理模式的超越。
2.3环境公共治理模式下的公众参与
现代公民社会(主要包括新闻媒体、民间环保组织与公众)中人们自发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组织,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参与公共事务,此即为自组织网络,它是公共治理的基础。公民是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环境恶化的最敏感者,生存理性是公民社会参与环境治理的最深厚、最持久动力。事实上,公民社会的崛起正是现代环境治理最突出的特征,也是救治市场和政府相继在环境问题上失灵的希望所在。
2.3.1公众
一方面,公众可以监督、引导企业的生产方式。主要通过以消费引导企业生产、监督企业排污等方式对“两高型”企业的环境治理施以监督。企业经营方针的核心就是行销产品,凡是有利于产品销售的途径都将受到企业的重视。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提高会促使企业通过强化环境管理,改善环境形象,实施绿色战略。[4]公众可以通过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环境素养和环境意识,倡导绿色、文明、简约消费,从而引导“两高型”企业走清洁生产之路。
另一方面,公众以督促政府环境治理、辅助政府政策、协助政府行为等方式参与环境治理。勿庸讳言,当前我国“两高型”企业环境治理困局的出现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彻底(政企不分)和政企利益的过多关联有关,在政企利益关联体中,单纯地从政府、企业或者政企联手的角度来节能减排,无疑是困难的,必须有第三方外力介入,这就是公众的力量。
2.3.2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对福建省“两高型”企业的环境公共治理起着促进社会监督和扩大公众参与的作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通过其传播活动制定着社会的“议事日程”,预期中的环境问题必须受到媒体的关注,才能上升为社会问题,引起讨论,带来改变。比如厦门PX项目的选址、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怒江水电开发都是经新闻媒体的报道在公众中引起广泛的关注。
新闻媒体在宣传政府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反映群众的环保呼声,把普通百姓对污染源的检举和揭发公诸于众,以监督排污企业承担起应尽的法律责任。从而也更有利于新闻媒体对福建省“两高型”企业的环境治理实施“阳光监督”。新闻媒体对重大环保项目全程跟踪报道有利于公众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的参与。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是思想传播的平台,为更好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200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有较大调整,以前设置的9门课改为5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必修课程为“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选修课程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虽然国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然而在各高校的实践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的课程从小学到大学虽然各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总体上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但事实上各个层次之间相当多内容出现简单重复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导致教学失效。
另一方面,就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注重理论讲授,而缺乏生动的事例,学生觉得课堂气氛沉闷;长篇大段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觉得内容枯燥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的学生比例高,上课时玩手机、睡觉的学生不在少数,思想政治理论观点无法深入到学生头脑中去。
尽管多数大学生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但持异议的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出发点和动机方面,表现出学习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价值取向。因此探讨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们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的课程,让思想政治理论深入学生头脑和内心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
多媒体是现代高校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运用计算机并借助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和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会训练过程。现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程序有很多种,其实运用得较多的是是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程序,该软件简单易学,有文字输入及编辑基础的人,都可以用PowerPoint(简称PPT)制作一份课件。
认清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本质特征,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突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书本的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知识容量,而且可以较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的知识容量远远超过了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展示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动手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视频和图片新闻具有时效性,要不断更新
社会日新月异,网络推动时代进步,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得非常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列举大量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视频或新闻图片,某些教师在做好多媒体课件后就以为一劳永逸,年复一年重复这些案例,其实网络的迅速发展,学生们能接收到很多新鲜事物,教师在上课时用到的案例离他们越近越好,越新越好,这样他们的兴趣就会更强。
2文字与图片相结合,不要大段搬文字
思想政治课教材文字多,篇幅长,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不高。有些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将大段教材上的文字直接复制到多媒体课件上,在教学时照本宣科。其实教学工作不应填鸭,而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重点要点难点归纳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因此,多媒体课件上不宜有大段文字,而是应该将框题、重点难点标出来,再配以相关图片或补充视频,PPT课件不宜与教材上的内容重复太多。课件主要展示教材的结构框架、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说明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具体授课过程中,还要根据课程的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加工升华。
3教师主导与多媒体辅助合理结合
教学工作始终应以教师为主导,多媒体为辅,多媒体的中视频的确可以通过条理清晰总结性强真实感强的方式让学生学得更轻松,而且印象更深刻,但视频的长度和使用频率也应适度,某些教师一节课就放一部电影或放一部记录片,几乎不上课,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合适,学生较长时间地看视频往往忽略了教学的基本内容,思想政治课变成视频欣赏课。因此一节课最好只播放一至两段视频,且视频播放时间累积最好不超过10分钟,如果视频本身较长,可用后期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只保留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嵌入视频是作为教学的内容补充,而不能喧宾夺主。1学时的课程所使用的PPT页数不要太多,15页左右较为合适,页数太少学生大部分时听老师讲授会觉得枯燥,页数太多,往往被花哨的图片所吸引,偏离了教学的主题。
4对视频进行总结归纳
视频是对某些知识点的补充说明,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背景,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更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知识点和视频的关系,不要让学生看完视频只记得视频中的故事,而忘记这段视频背后的教学内容。
5多媒体技术的学习
多媒体技术传入时间并不长,但由于它的操作方便、条理清晰、活泼生动,在教学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多文科背景出身,因此对多媒体制作技术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包括教学内容的完整、条理的清晰、布局的合理,再加入适当的动画效果并嵌入相关的教学视频,对吸引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教师授课要有饱满的热情,避免职业倦怠情绪,任课教师年复一年讲授同一门课不免忽略对个人能力的自我提升,因此保持教师的较高教学热情,每次教学不能仅重复上次教学的内容,而是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并将新的有价值的内容补充到上去。
多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难免也会有各种实际方面的困难,如在案例的时效性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修课,教师的授课时间往往被排得很满,教师可能需花较多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新闻时政,在精力方面需要教师更多的投入。
另外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的原因,对多媒体的操作和制作水平有限,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往往过于简单,缺乏新颖,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可以请专业的老师对课件制作方面进行定期培训,让多媒体课件简明、生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存在内容系统抽象、章节条目繁多、思维和逻辑跨度较大、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的状况,但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可以将知识点化繁为简,去粗取精,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56-02
当前,新媒体的出现逐渐消解了传统媒体之间、国与国之间以及社群之间的边界,与此同时,在新技术支持下的,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涌现对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新媒体影响下,高校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转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提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除了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引导大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把道德认知内化,使情感体验由内而外达到知行合一,并逐渐利用新媒体这个广受大学生群体欢迎的媒介来开展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亲身经历”,这是体验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可以看出,体验本身强调实践者亲力亲为,在体验过程中认知周围的事务。西方文化也很看重生存和体验对于人的生命以及自我经验的重要性。
(一)体验式教学的涵义
关于体验式教学,笔者认为,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应该渗透着高度的人文关怀,着眼于人的生命完整性和独立性的缔造,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让体验者主动感受和体悟生命以及知识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涵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普通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这样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需要探索新思路,改变传统的单纯灌输和说教的方式,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验式教学,就是依托课堂、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种平台,把培养大学生的主体人格、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作为最核心的目标,并在课堂内外根据学生的自己的体验引导他们逐渐产生内心的感受和体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认同,知行合一,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单纯的着眼于学生认知和智力发展,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切实走进学生内心,要富于情感,让学生拥有学习的热情和喜悦,只有这样,好的素质才可能得以养成。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果没有体验,那么他的实效性就必然要受到怀疑。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的异化”,其实质上是道德规范和道德主体体验的分离。缺乏体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充满着让学生反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渗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教师和学生都要把教学看作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有共同的体验,才能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教的状况,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必修课,无论是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还是考核形式等,都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每个学生的经历和情感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的个体的体验也是独一无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体验其中,从体验中获得快乐,不断成长。
体验式教学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认知规律。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不断提高,有了自己体验的强烈要求和经历,内心里更为追求的是一种融人情感和尊重的教育。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知到行的转化是德育的关键。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也体现了从他律、遵从向自主、自觉的过渡。大学生在这个过渡中就想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道德需求,确立自己的道德规则,并根据道德现实去选择一个恰当的行为。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主要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包括政治、思想、心理、法律、道德等多方面内容的完整的学科体系,这也为文明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提供了可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把体验放在重要的位置,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抛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因为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道德认知的过程,道德认知就需要借助于课堂教学来实习,在这个认知恰恰是道德体验的前提。因此,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把学生的道德认知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就必须探索合适的途径,依托三个课堂,提高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一)生动活泼的课堂互动是体验式教学的第一课堂。课堂仍然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阵地,但是长期以来。只要提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家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沉闷的课堂,老师空洞无味的说教,还有很多枯燥的政治术语,记不完背不完的课堂笔记,这与大家理想中那种民主、生动活泼、充满情感交流的课堂相差甚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要有勇气和魄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创新出更适合90后大学生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老师的引导,将自身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和周围的人真诚的交流,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交流之后,体验式教学还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反思,这种反思本身可以克服情感的冲动性和个人体验的狭隘性,可以排除青年人比较偏激的思想,获得更好地成长。在这种体验式的教学中还要避免陷入另外一个泥潭,那就是只追求个体的体验,而忽视了教师的讲授,好的老师要能运筹帷幄,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引导学生寻找真理。
(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体验式教学的第二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教授课程的特点制定体验式教学的计划,合理安排适当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老师的独角戏,应该结合学校团委,学生处等相关部门,积极开拓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学生组织和协会,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的策划和举办之中,让学生有足够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这种在老师指导下亲力亲为的体验,是一种无形的手,在指挥者学生的前进。在很多学生活动中,表面上没有教师或者其他人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但是在无形当中已经产生了比说教效果好得多的道德教育价值。
(三)广泛开展的社会活动体验式教学的第三课堂。体验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里和校园里面,在适当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先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大学只是人生发展道路的一个阶段,最终还是要走向复杂的社会中去。在校期间通过课堂教学和一些校园的虚拟情境体会和获得了必要的道德认知,但是社会实践本身才是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一步,而且这种行为必须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深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认识来源于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是如此,课堂教授给学生的知识需要回归生活,走向新的实践中去服务社会,指导生活。这种学生亲自在社会实践中的体验,才是他们最宝贵的经验,这对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并互相融合在一起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精心设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内容丰富,课时相对来说较少,除去每学期的实践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内容和课时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这就意味着不可能每节课的内容都能保证开展体验式的教学。所以,作为教师就必须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各个环节,突出重难点的同时又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体验式教学,不要片面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任何一节教学效果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必须是以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为大前提的,如果只是教师一人照本宣科,毫无师生互动,没有学生主动的情感投入,那么谈体验式教学就是空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创设的情景要尽可能的真是,让学生在相信的同时感悟生活的真滴。所以,要想首先调动学生的情感,必须注意设置的情景最好是那些学生身边的,源于学生日常生活但是又可能是被大家忽略的,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体验式教学的情景创设是否恰当,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是考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积累才能保证,但是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体验式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教师在学生体验后如何能够敏锐的观察到学生的反应,正确理解学生的感悟,并在关键时刻加以正确的引导,在主导课堂教学的同时做到随机应变,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不断学习。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入“微元素”
此“微元素”并非化学中的微量元素,是指当下网络流行的元素。比如,网络流行语、网络图片、网络名人、网络点击率高的视频等,把这些元素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引起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灵活性。微时代的“微元素”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东西,贴近生活和社会,放在教学课堂上也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好坏真伪。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用“微能力”
“微能力”并不是什么超人的特异功能,而是指在微时代背景下接触、解读,使用微信、微博及信息时所具有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熟知并使用微信、微博的功能和特征,内利用微信、微博信息的识别能力,并使用这类软件传递信息。微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并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理念、新方法、新视角,作为微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工作者,应当把“微能力”应用到教学创新当中。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用“自媒体”。“自媒体”就是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个人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的个人传播规范或不规范性信息的媒介。学生在生活中对“自媒体”的掌握和使用程度肯定是比较多的,为了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老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博客、贴吧、论坛等这些自媒体平台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利用这种新颖教学方法容易接近学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枯燥乏味的内容。另外,掌握网络交流和沟通技术,利用自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内心需求,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同时也能设计出更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案。
第二,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熟练掌握网络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并把这种技术运用到教学创新当中。在教学课堂上多运用百度、搜狗、谷歌等搜索引擎在网上获取政治时事和信息,提倡学生运用网络终端技术提取、阅读、吸收、回应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应该善于利用网站网页技术,制作并推广思想政治理论专题网站活动,宣传和鼓励学生参加网站网页活动。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教学创新就要把课堂搬到课外,搬入生活,搬上网络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学到知识。营造良好的网络社会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观、价值观,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学生是天真无知的,单纯可爱的。所以,他们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授业解惑。微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而且信息复杂。由于学生们对社会不够了解,对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不能很好的识别,更容易受到网络上的诱惑做出不理智的事情,甚至影响学生对社会、政府的错误认识。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这也是微时代下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老师应该教会学生用发展着的精神武装自己,加强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舆论应对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客观评判能力,对网络信息能进行真假好坏的甄别,也使他们不被新闻、事件、理论所左右。
四、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教学改革
微时代下的课堂教育不该是严肃、古板、枯燥的,它应该是开放式、自由式、互动式的课堂。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不再是传统的、一层不变的灌输式教学。首先,利用形势与政策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思想性、主导性。一边引导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理论、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并要做到学以致用;一边通过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另外,要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和方针,给学生深入准确阐释思想政治理论的意义、内涵以及与实际的联系。其次,创新教学当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多种方式教学同时进行。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为辅,比如尝试慕课、网络授课方式。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性,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在线上课学习,能自主、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进程,同时,这种授课方式,也方便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这些情况进行诊断和反馈,然后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网络教学的方便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呈现出时效性。最后,充分利用“微技术”,翻转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把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教学模式从灌输式变互动式。老师可以通过自媒体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所了解并事先预习,建议学生把不懂和感兴趣的内容提出来,老师再做教学内容修改,使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与政府危机管理 面向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多平台交互机理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 大数据语境下网络舆情的价值转化 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分析方法探讨 大数据影响下网络承载问题研究 网络大数据助推网络舆情研究与政府管理实践 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策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舆情管理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IM交互设计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征及趋势探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网络舆情分析与应对 政治稳定背景下网络舆情的应对 大数据下的网络舆情应对 大数据环境下网络稳定性测试模型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网络借贷监管对策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数据管理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视频的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相丽玲,王晴.信息公开背景下网络舆情危机演化特征及治理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4,32(4):26-31.
[3] 王芳,王晴.微博舆情的演化机理、价值特征与治理机制[J].情报杂志,2014,33(1):120-124.
[4] 杜建华.风险传播视域下舆论安全及其治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143-149.
[5] 蒋明敏.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风险的特点、成因及其治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73-177.
[6] .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传播与舆情治理[J].东岳论丛,2012,33(9):140-143.
[7] 张健华,李娜.智慧城市理念下的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4(6):79-84.
[8] 张勤.网络舆情的生态治理与政府信任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14(4):40-41.
[9] 梅松.基于电子政务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4):41-46.
[10] 谢金林.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及其治理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4(4):90-101.
[11] 李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决策:过程与机制[J].青海社会科学,2014(2):94-99.
[12] 张小明.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综合治理:体制建设与制度保障[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4(5):81-87.
[13] 马荔.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舆情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关系及治理路径[J].江淮论坛,2015(3):106-109.
[14] 李阳.危机管理模式下新媒体网络舆情治理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5(4):49-54.
[15] 韩舒立,张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逻辑:困境与重塑[J].电子政务,2013(5):15-22.
[16] 舒刚.风险社会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机制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9):33-39.
[17] 常锐.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18] 张杰,张文胜.食品安全智库参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15):143-147.
[19] 王向文,图登克珠.舆论场+:一种探索性思考――兼谈对涉藏舆情治理的启示[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28-32.
[20] 刘泾.网络舆论生态视域中的谣言治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4,32(5):42-46.
[21] 张佳慧.中国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政策研究:态势与走向[J].情报杂志,2015,34(5):123-129.
[22] 盛明科,邵梦洁,徐厌平.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主题、范式及展望――基于CSSCI数据库2005-2013年的数据分析[J].情报杂志,2014,33(8):190-195.
[23] 维基百科:大数据[EB/OL].[2014-08-28].http:///ch-cn/%E5%A4%A7%E6%95%B8%E6%93%9A.
[24]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5] 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28(11):52-54.
[26] 兰月新,曾润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预警阶段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5):16-19.
[27] 蒋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3-245.
[28]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分散在四类政府部门[EB/OL].[2016-04-01].http:///shendu/xxsb/detail_2013_0
7/22/27739989_0.shtml?_from_ral-ted.
[关键词]商业广告骗术治理
商业广告骗术是指利用广告故意使公众对其商品或服务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获取非法利润的宣传手段和方法。商业广告骗术就是广告与骗术结合,是以广告形式对受众(消费者)进行欺骗的不正当手段和方法,可以说是“阳光下”的欺诈。
一、商业广告骗术的特征
(一)商业广告骗术利用媒体多样化
通过媒体传播是商业广告骗术最本质的特征。当今,媒介资源的丰富和传媒技术手段的进步在方便、快捷地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也为商业广告骗术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其借以利用的媒体也呈多样化特点:一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大众媒体;二是在户外到处张贴或刷制;三是通过印刷劣质地小传单、小册子、小卡片等随处散发;四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五是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虚假信息。
(二)商业广告骗术的受害者人数众多且分布范围分散
商业广告骗术的这一特征是紧承商业广告骗术的传播形式而来的。通过上面可知,商业广告骗术作为骗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跳出了一对一的传播模式,通过媒体(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体)传播是其最本质的特征,而媒体自身的受众人数多、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决定了商业广告骗术的受害者就具有人数众多且分布范围分散的特点。
(三)商业广告骗术的受害者身份具双重性
商业广告骗术的可能受害者包括消费者、广告经营者、者和广告监管部门:商业广告骗术的肆虐会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广告行业市场秩序、降低监管部门的威信,进而损害以上各主体的利益。而另一方面,以上各主体面对商业广告骗术时的不作为姿态又会使他们的身份发生对立性转移,即从受害者成为商业广告骗术帮凶,致使更多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商业广告骗术受害者身份的这种双重性,极大的纵容了商业广告骗术实施者,因为受害者主体的不作为极大地降低了商业广告骗术的违法成本:骗了也白骗!
(四)商业广告骗术的表现形式纷呈
商业广告骗术五花八门,令人防不胜防。一是广告主不具备合法主体资格而广告,即广告主没有取得《营业执照》或相关许可证;二是广告中的商品是国家禁止的、严格控制的,不能作为商品(如大熊猫)或一般商品(如品)而做广告;三是未经事前审查而广告;四是利用不合法的广告形式,如以新闻报道形式广告;五是以虚假广告形式广告,即广告中对商品或服务的介绍与客观事实不符;六是以误导消费者达到欺骗目的的广告,如玩弄文字游戏、利用消费者知识和经验的不足故意使用一些专业数据或术语;七是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广告中使用消费者、患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尤其是使用社会公众人物以消费者、患者、专家的身份,向受众介绍、推荐商品服务或者商品服务的优点、特点、性能、效果等;八是通过医疗广告宣传对癌症、乙肝、艾滋病等各种疑难疾病保证治愈。
(五)商业广告骗术侵入领域多
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商业广告骗术几乎无孔不入,广泛渗透在各种类型的广告中。可以说只要是存在广告的社会领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商业广告骗术的影子。另一方面,从我国的广告市场情形来看,医药、医疗辅助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是广告肆虐的重灾区:北京市广告监测中心2005年1月份对北京地区23套电视节目、7套广播节目、5家网站、13家报纸进行了监测,其间广告总量为135093条,监控到1656条涉嫌违法广告,其中医药和医疗用品类与医疗服务类是违规广告的主角。
二、商业广告骗术的治理
“治病救人”要“对症下药”,商业广告骗术就是广告市场这个有机体上的疾病,要想治理商业广告骗术,使广告市场实现良性运作,需要以商业广告骗术产生的原因为切入点,从广告监管、广告者、行业自律以及消费者等几个方面入手。
其治理模式见图5.1:
图5.1对商业广告骗术的多维治理
(一)从广告主入手
广告主是商业广告骗术的始作俑者,也是商业广告骗术施“骗”过程的总导演。因此,广告主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才是治理商业广告骗术的标本兼治之举。广告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
(1)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平等竞争的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广告主是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他们在同其他同类产品的生产者进行竞争的过程中要遵守自由、平等和正当的竞争原则,要坚决摒弃那些不正的竞争手段,并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坚决同那些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竞争者进行斗争。
(2)树立良好的守法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规范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这种属性要求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经济主体要遵守国家规范经济秩序和调整竞争关系的的法律、法规。这既是对各广告主市场行为的约束,使他们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合法经营;同时更是对各广告益的保障:通过对违法广告主的制裁为合法经营者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竞争环境。
(3)加强行业自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正越来越大。那些以广告骗术为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广告主或许能够获得一时之利,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广告主将势必遭到消费者的唾弃和市场的淘汰。因此,在行业内部掀起加强行业自律,鄙视失信和欺诈的风尚,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规范自己,将成为广告主获得长远发展和杜绝广告骗术的不二之举。
(二)从消费者入手
(1)加强对消费者的广告法制教育
对消费者要进行《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消费者的识别能力和法律意识,能够对广告介绍的商品和服务做出较准确的判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增强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使消费者学会用、敢于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对商业广告骗术绝不姑息,避免受害者增多。
(2)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要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特别是改变消费者面对侵权诉讼的冷漠态度,可以考虑引进在欧美盛行的“集团诉讼”制度。在美国受商业广告骗术欺骗了的消费者不需要每个人都,只要一人赢了官司,这个判决就适用于所有的该商业广告骗术欺骗的消费者,可以获得同样数额的赔偿。
(3)建设消费者知悉广告监管信息的渠道
建立消费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即政府要以法律手段干预市场经济主体的日常经济活动,促使信息优势方向信息弱势方强制披露有关必要信息,以便使社会上的公共信息得到满足,从而让消费者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信息的传播有利于人们在掌握信息之后,通过理性选择,做出正确的决定。
(三)从传播媒体入手
媒体是广告信息的“把关人”,负责对广告信息的过滤和把关。对媒体中介的利用是商业广告骗术不同于一般骗术的本质特征,因此,如果媒体能够很好肩负起“把关人”责任,像抓新闻一样抓广告,就可以切断商业广告骗术作用于消费者的路径。
(1)加强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教育
市场经济形势下,新闻媒体追求广告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新闻媒体的广告宣传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经济行为。借助大众媒体的广告,除了具有引导消费、介绍产品、传递信息等功能外,还应具有导向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等特征。因为广告宣传能够对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发挥一定的教化作用。尤其是医药广告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大众传播载体,在讲求其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讲求其社会效益,对违法医药广告和虚假广告的宣传一定要强调“守土有责”,要“象抓新闻一样抓广告”。新闻媒介“像抓新闻一样抓广告”最终一定要落实到媒体从业者身上,因此加强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2)严厉追究媒体的连带责任
过去由于工商部门的行政处罚对象是单位,许多媒体根本不在乎。现在有些地方对媒体违法广告的处罚已经由以前单纯的处罚单位,改为对媒体和单位实行“双罚制”,既对媒体处以罚款,同时也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如广东省就规定先由单位对相关媒体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对拒不改正的则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如新闻出版局)追究其领导责任;对仍旧不改的,将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给消费者造成损失或人身伤害的,将按法律法规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这就使得媒体单位的相应责任人看到了虚假违法广告的后果,因此都非常谨慎并认真审查每一条广告。
(四)从监管部门入手
加强广告法制建设是有效治理商业广告骗术的主要途径。完善的广告立法是打击商业广告骗术行为的前提,它使企图实施商业广告骗术的违法犯罪分子无机可乘、无漏洞可钻,严厉的制裁措施使其望而却步,同时也使广告执法机关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执法机关的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强,执法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执法,不枉不纵是防治商业广告骗术的关键。增强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真正树立起法律在其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防治商业广告骗术的根本。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根据商业广告骗术的特征,从广告主、消费者、传播媒体、监管部门等方面入手,完善广告法律法规、健全广告执法体系,增大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的违法成本,挤压其非法获利空间,甚至使其获利为负值,将大大消除商业广告骗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杜伟,防治虚假广告的几个法律问题,兰州大学学报.2005,1
[2]苏显龙,治理虚假广告出路在于完善监管模式.人民日报,2004,8,30
[3]黄文馨,建立监控机制,打击虚假广告.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4]陈季修,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广告监管体系.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5
[5]雷燕,我国特殊商品虚假广告及其治理对策.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10
[6]钟帅,储敏.虚假广告屡禁不绝的原因和对策.行政与法,2004,9
[7]向英,综合遏制虚假广告之管见.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1
[8]潘巍松,任良飞.虚假广告案中的媒介责任研究.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9
[9]闫浩,治理虚假广告法律对策之我见.工商行政管理,2005,3
论文摘要:如何成功应对公共危机已成为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挑战。新闻媒体作为沟通政府与民众的社会公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讨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新闻媒体如何运用,以及对如何构建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有所帮助。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公共管理中应对危机状态的一种形式。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索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除了常规管理之外,还需要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公共危机。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
1、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公共危机管理以保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产品为目标。
2、公共危机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开放的、非竞争的。企业通常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之中,虽然有不同企业之间的联合,但更多的时候它们是商业上的竞争对手,虽然有共赢的局面,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有限的市场中甲多占一份就意味着乙少占一份。
3、公共危机管理依法行政,强制力是其管理的基础。公共危机管理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公共危机管理遵循的是公共管理的原则,依法行政。公共危机管理主要依靠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危机的管理,而“公共权力的行使,常常是刚柔并济,强制性和非强制性并行。
二、新闻媒体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一)新闻媒体的含义及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公众舆论的载体,新闻媒体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它所代表的某个阶层或阶级的观念,还必须表达一定的公众利益,具有一定的公众立场,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流动和沟通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上。公共危机事件由于它的特殊性,必然会成为报道的焦点。
客观上来说,新闻媒体对危机事件的充分介入,能够在无形之中对政府危机管理产生很大帮助,其作用主要表现如下:1、帮助政府传递信息;2、协助政府进行危机预防、反应和恢复;3、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4、为政府提供外脑;5、帮助政府赢得社会支持。
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运用新闻媒体
一个以公共服务为基本理念的政府,必须对公众充满信任和保持敬畏,尊重包括知情权在内的所有公众权利,把公众欲知、应知、需知的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告知公众。同时,政府又是新闻传播的管理者,应引导、调控新闻媒体对事实加以解释,支持媒体发挥其功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危机发生前,主要是政府对危机的减缓能力和预见能力;危机发生时,政府的反应能力与治理能力;危机发生后,政府的恢复能力。下面,我们将从这三方面分别探讨新闻媒体在其中的运用。
(一)危机前
危机管理的关键不在于危机发生后的治理,而在于减缓与预防危机的发生。政府设立监督与预警机制,预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率,摊薄不善的资源管理,能够较好地缩减危机的发生及其冲击力。而提高政府预见能力的前提条件是获取充分的信息。政府虽然有收集信息的专门通道,然而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信息的不充分或误导,而新闻媒体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新闻媒体在守望环境中,可以及时反映可能危害社会的征兆,为决策层提供预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某种危险倾向存在的合理推测,向社会和决策层发出警告。我国社会的主流是稳定和平的,但社会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伴随着危机的发生,社会总是在一个一个危机的解决之后向前推进,因而我国的媒体不能只报喜而不报忧,应当对政府的政策以支持为主基调,以批评作陪衬,小骂大帮忙。通过批评,可以让政府认清自身的不足,进而改进政策,消除矛盾,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
(二)危机发生时
当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时,政府的媒体政策就是要主动寻求与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媒体的合作,通过媒体这一中介和载体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导,使危机信息比例合理化,避免诱发潜在危机,同时避免过度强调危机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回避性,加强作为危机管理主体的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沟通。
1、争取舆论主动权,及时地通过媒体向公众最新消息
危机一旦发生,政府就必须及时冷静地应对各种突发性与不确定性状况,快速地采取措施控制或抑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发展和扩散,掌握主动权,力求短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扭转不利局势,促使事件向好的方向发展。
2、通过媒体权威性信息,提高信息的可信度,稳定公众心理
政府要本着诚信透明的原则,真实的信息,以避免公众由于信息的封锁而获取小道消息,从而对事件进行臆断与主观猜测,而夸大事件的危机度,降低对政府的信任感,使政府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
3、通过媒体听取公众的意见,征求与调整治理措施
政府在危机发生后,通过媒体向公众信息,不仅可以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通过公众的讨论,集思广益,可以寻求较好的解决方法,也容易为公众所接受。
(三)危机发生后
这里讲危机发生后,是指单件的危机事件得到治理以后,非指实际意义上的结束,因为还有一个恢复力的问题。在危机治理后,政府需要重新恢复社会稳定,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这就要媒体对危机处理的后续工作进行持续不间断的报道。正是通过对后续事件的报道才能真正体现政府的办事能力。
四、努力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介的良性互动
在非常态的危机之中,媒体对政府进行监督和制约,政府在对媒体有所约束的情况下,又充分加以利用。这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格外重要,它不但是政府和媒体成熟、理性的体现,也是整个社会成熟、理性的体现,更是妥善解决危机的剂。因此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介的良性互动要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观念,树立对新闻媒体的正确认识
首先要认清新闻媒体的功能与作用,大众传媒既不是政府的附庸,也不应当强调绝对的自由,而是在应当坚持党的领导,政府的管理之下,保障一定的新闻自由。
(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
新闻媒体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上的,良好的政治秩序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带来大众传媒的更加繁荣。人们素质的提高,对媒体信息鉴别能力的增强也有利于主流媒体的发展。
(三)健全法律体系,规范与保护新闻媒体
健全法律体系,通过法律保护与鼓励这种自由权利,有利于新闻媒体更好地为政府服务,实践其监督的权利。
(四)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透明度
信息的管理就如同治理洪水一样,宜采用“疏导”的方式,而不是“堵截”的方式。为此,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一种让媒体公正介入危机事件的秩序,为媒体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利用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反映民众的意见与呼声,才能真正体现媒体的群众观念,才有利于推进民主进程,有利于建立一整套良好的公共危机防治体系。
参考文献:
[1][美]诺曼·R·奥古斯丁.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宋鸽.反思政府危机管理中新闻媒体的积极干预[J].行政与法,2004(6)
[3]袁勇.新闻信息传播与政府危机管理的互动关系[J].新闻爱好者,2003(10)
[4]李萍.特殊传播——防范与化解危机的使者[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1.
[5]刘光清.危机与出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
[6][18]周敏.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角色[J].世纪中国,2003.6.
[7]高世屹.危机管理,媒体无法缺席,博客中国,2003.06.[4]许文惠,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龚维斌.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9][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19.
【关键词】 公司社会责任;以法治理;共同治理
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根源是公司作为“经济人”在极端自利理性下丧失社会理性,民主政治下的法律就社会是理性,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在法治秩序状态下,在“以法治理”的基础上通过其他相关治理机制的协调互动来共同治理。
一、公司社会责任事件发生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经济转型期。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公司社会责任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由于在“熟人社会”中建立的道德约束规范在“陌生人社会”中失去了原有效力,公司在极端自利理性的强烈刺激之下,几乎丧失了社会理性和道德自律意识;另一方面由于有序的、良性的竞争秩序―法治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社会缺乏良性的利益激励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秩序,在无序的竞争秩序中不合理的生存压力进一步促使极力追求短期利益,“机会主义”倾向严重。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公司内部制约机制缺失。首先虽然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都应建立工会,实际上工会一直是行政或资方的附庸,即便公司法18条规定公司在改制、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但由于缺乏若公司违背这一义务时的相应后果而使这一规定成为虚置化条款,法律上的模糊规定和工会实际上的附庸性使工会很难真正起到维护职工利益的作用;其次依据我国公司法,公司的监事会应有职工监事,在国有性质的公司中还应有职工董事,但根据人数多数表决原则,这些职工监事、职工董事的表决权特别是在维护职工权益事项上的表决权作用仍十分有限。这种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更容易只顾及自身利益而漠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地方政府在利益驱使下形成的地方保护主义。“所谓中国特色的地方保护主义,不过是行使公权的官僚理性、自私两面表现的混合畸形产物。”一方面长期以来在“效率优先”价值观的指引下,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主要官员考核的重要参照标准,职位升迁的诱惑压倒了官员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愿望,各地方政府都将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心,极力追求任期内当地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地都采取“竞争到底原则”,对本知是重污染、能源消耗大、技术落后、缺乏安全生产设施的潜在纳税大户,仍不计后果的引进,在日常管理中,地方政府某些官员为了税收往往在环保、工商、劳动监察等执法过程中疏于履行职责;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执法部门的横向监督和执法人员素质影响,执法不严现象突出,形成隐形的“地方保护主义”。这种“地方保护主义”是公司社会责任事件频发的“温床”。
3.媒体行业的舆论监督不力导致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我国的新闻媒体过去是各级党政机关的附属物,虽然近几年来在中央的推动下,大多数媒体已开始企业化运作,仍然是非政非企,既政又企的性质,由于媒体不能真正成为社会媒体,当然不可能真正起到“第三方公信力”的作用。由于传统媒体缺乏真正市场竞争,导致从业人员混杂,漠视自身社会责任,常常为了自身利益替公司掩盖怠于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事实。
4.法治秩序的缺失,导致公司更加极力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市场经济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公司作为“经济人”本身就具有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倾向,由于我国法治秩序的缺失,更加推动公司极力追求短期经济效益。首先从宏观上看,我国治国理念尚未从“政策之治”转向“法治”,“政策之治”最大的缺点就是稳定性差。政策多变,人们就无法预期到未来政策的变化,作为“经济人”的公司当然不愿意也不可能为长远发展进行投资,只好极力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其次由于执法不严,严格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公司由于经营成本高于不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公司,失去竞争优势,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形成“奖劣罚优 ”的市场竞争格局。法治秩序的缺失所造成不合理生存压力,成为公司更加极力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强大动力,进而成为重大公司社会责任事件的频发的强大推力。
5.利益相关者权利救济渠道不畅,惩恶机制不完善。在权利的行政救济方面:一方面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执法不严导致非控股股东利益相关者权利迟迟得不到救济;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公司社会责任监管体制采取“多头管理”模式,导致政府部门对非控股股东利益相关者权利救济请求往往互相推诿。在权利的司法救济方面,由于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原因和诉讼程序设计问题没导致公司社会责任事件受害者维权直接成本、错误成本、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比较高,无形中为受害者的权利救济设置了障碍。
二、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共同治理
1.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从治理公司社会责任的整体来看,具备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防止公司怠于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微观基础,在完善职工参与公司经营制度方面,建议使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在涉及职工权益事项上具有相对多数的表决权,不按董事会监事会人数进行多数表决决定。在公司社会责任受害者赔偿方面,建议在发生重大公司社会责任事故时实行限制性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如严重污染环境、职工伤亡惨重、众多消费者受到毒害的情况下,让有过错的股东特别是有过错的控股股东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若仍不能弥补受害者的损失再由国家进行人道救济。
2.建立良性的道德秩序和公平的法治秩序。在建立良性的道德秩序方面,政府要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基础上通过良好的支持和激励措施引导公司自觉履行其社会责任,增强其道德自律意识。在建立公平的法治秩序方面:首先要保证法律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要经过利益相关各方的充分博弈,使法律真正成为社会理性和良善之法;其次必须严格执行法律,使民主体制下制定的法律真正发挥作用,把“应然”秩序转换成“现实”秩序。
3.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首先要使新闻媒体真正成为社会媒体,使其充分发挥其“第三方公信力”的作用。国家应在通过法律对社会媒体进行宏观规制基础上,让社会媒体真正实行市场化运作,完善媒体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社会媒体只有在公众的监督下通过激烈市场竞争,才会注意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也才能对其他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在社会公众的直接监督方面,公众的积极检举,是治理公司社会责任问题成本最低,效果最明显的一种方法。在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基础上应利用人的自利本性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和相关的支持措施,如当消费者怀疑产品不安全时,可以到国家建立的检测中心进行免费检测,虽然这会产生一些费用,这是建立公正秩序必须的成本,从长远看,必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4.建立公正、高效的权利救济渠道,完善惩恶机制。在权利的行政救济方面:首先要完善对行政执法部门的纵向和横向监督,防止政府部门怠于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要实行集中监管模式和统一监管模式,这一方面能够使行政监管部门获取更为集中有效的信息和权力,另一方面能使政府部门在执法权责明确,防止互相推诿责任。在权利的司法救济方面:首先要真正贯彻司法独立原则,司法机关在合法行使司法权时要真正做到只服从于法律,不仅是建立公正秩序之必须,也是建立法治国家之必须,没有司法的真正独立,就没有司法的公正和效率,也就更谈不上通过司法渠道有效治理公司社会责任问题;其次要继续完善诉讼程序设计,建立和完善集团诉讼,解决公司社会责任事件受害者与公司实力不均衡性、信息不对称性的问题。要设立公益诉讼制度,超越诉讼主体必须存在直接利益相关者的限制,允许社会团体代表公共利益进行诉讼。
市场经济中应该强调“效率优先”,但必须是在公平、有序、稳定的竞争秩序中通过合法竞争追求“效率优先”。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更是法治经济。建立法治秩序,以法治理是解决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在此基础上各相关治理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社会责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