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报告

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报告

时间:2023-08-10 17:25: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报告

第1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25-03

0 引言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懂技术,会操作”见长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受到企业的青睐。然而,麦可思研究数据显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位居2010届失业最多的高职专业之首。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存在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为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原则

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不仅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

1.1 校企合作原则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紧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全程参与。以市场调研为基础,认真分析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本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重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确保课程设置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

1.2 够用为度原则 专业层面的“够用为度”,不是某几门课程的简单删减或补充,更不是课程学时数的简单调整,而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整个课程体系的重大改革。以构建工学结合特征突出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单元为切入点,形成彰显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3 职业性原则 一方面,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行业标准指导制定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将“双证书”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的操作规范。

1.4 特色发展原则 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专业特色。

2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如图1所示。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组建校企合作开发团队;针对专业所面向的行业企业和岗位群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等主要内容的职业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通过对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标准设计,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或课程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技能提升顺序和知识学习逻辑三者有机统一的思路,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制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运行与评估反馈,实现不断更新和优化。整个开发流程紧紧围绕“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一核心来进行,并形成过程开放、流程封闭的信息反馈系统,动态调整,持续改进。

3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内容

依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开发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组建开发团队、人才需求调研、职业分析、教学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运行、评估与优化等内容。下面就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3.1 组建开发团队 组建一支双师结构的专业开发团队,是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则为高素质开发团队的顺利组建提供了机制保障。我院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优质人力资源整合的合力,积极探索并逐渐形成了长期稳定、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一方面,机电工程学院自陕西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西安东风仪表厂、西安科技大学等单位聘请11位企业专家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另一方面,聘请校外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聘请校外兼任教师4人,组成了17人开发团队。其中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5人,3位教师具有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考评员资格。

3.2 开展人才需求调研 人才需求调研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行业调研、企业调研等。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人才供求状况、企业组织架构和专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相应职业资格要求、学生就业去向等。我院采用调查问卷、访谈与专题研讨等方式,主要对西安东风仪表厂、中国航天科技六七基地165研究所、宝鸡秦川机床厂等7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陕西作为一个国防工业大省,国防科技工业中的兵器、电子、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等行业普遍缺乏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大量使用的特种设备及专用生产线,对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发组依据调研数据,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调整专业方向,使其较好地贴近毕业生岗位需求实际。专业定位为“以电为主、以机为辅,机、电、计算机三能互补”,确定了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和维修为专业核心岗位,以自动生产线运行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与售后技术服务、系统设计与技术改造为专业扩展岗位的职业岗位群。

3.3 进行职业分析 专业开发组依据专业特色和职业岗位群分析结果,确定了32项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为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

3.3.1 专业特色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等几种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为一体的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学科交叉性、融合性,决定了它的复杂性,也对专业建设和专业教育实施的各环节如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应用、教学评价与监控等提出了更加复合的要求。

3.3.2 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

3.3.3 行动领域分析 行动领域分析是指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将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和难易程度归类形成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模型,梳理和整合职业行动能力,形成职业行动能力分析表。

3.4 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借鉴和扬弃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BAG)为课程开发方法、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的载体、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来加以实施的一种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其开发思路是:从调研实际工作任务集合到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再到选取学习性工作任务集合。通过工作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并排序等步骤加以开发实施。

3.4.1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 校企共建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要保证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和专业特色,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岗位工作任务调研与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3.4.2 构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先进制造业的工程特点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定位,依托军工行业优势,实施校企共建,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了“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点是:①依托以船舶第872厂为核心企业的校企合作平台,学生在校内外三年不断线全过程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②依据岗位能力考核标准和职业标准,将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高级认证、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贯穿于教学过程,实现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合;③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即文化素质培养、岗位基本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由浅至深、由单项到综合进行科学排列,形成“递进式”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3.4.3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流程和基本结构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之不局限于狭隘、单一工种的特定岗位上,而是综合考虑适岗、应变、创新、发展的职业行动综合能力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能与岗位和市场需求互动,突出岗位工作的针对性和职业发展的适应性。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要求和职业考核标准分解职业能力,形成基本素质和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能力;以岗位能力训练为主线,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核心岗位能力培养双证融合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图3)

3.4.4 教学模式分析 根据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吸收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倡导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教学中按照“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具备课程相应的职业能力。其次,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5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整个开发工作的整理、融合环节,要按照规范性、实用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要求进行编制。其中,学习领域课程的“排列组合”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院经过充分论证,确定了基本素质和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岗位职业能力,制定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出版了3部配套的一体化课程教材,创新了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5.1 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招生对象与学习期限、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工作过程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进度安排、课程描述、教学条件、毕业条件(学籍管理与毕业标准)、学分替代、编制说明等12个部分。

3.5.2 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和主要指标 依据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基本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公共拓展学习领域和素质教育拓展领域等六个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及“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等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中讲授课时为1537学时,实践课时为1342学时;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所占比重约为20%,专业基本学习领域和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约所占70%;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约占10%;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课内总共146学分,公共拓展学习领域、素质教育拓展领域、军训合计16学分。

3.6 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与动态调整

3.6.1 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

3.6.1.1 整体评价 人才培养方案要能回答教什么、怎么教和按照什么顺序教等三个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构建了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设置了什么课程?为了模式的运行和课程实施组建了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了什么样的实习实训条件,采用了什么教学模式等评价指标。

3.6.1.2 分项评价 ①依据与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制定方案的依据、人才定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个人职业发展、培养模式等评价指标;②课程体系构建。主要包括对目标的支撑作用、形成职业核心能力的完整性、对职业核心能力形成的支撑作用、职业素质结构、职业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结构、职业证书对职业能力的体现度等评价指标;③课程与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时设置、课序设置、核心骨干课程定性、核心骨干课程描述、课程考核要求、毕业条件、学分替代等评价指标;④实施与管理。主要包括实习实训条件支撑、师资配备与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方案等评价指标。

3.6.2 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 根据PDCA循环程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需要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控制下,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顺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管理。在有序的循环运行过程中,依据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过程中,周而复始,实现阶梯式螺旋上升。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和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完善实训教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结语

近年来,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改革践行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理念,已从宏观开发层面深入到了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项目开发及课业设计层面。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一个开放的循环反馈系统,需要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教学队伍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协调配合,需要不断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使所建立的课程体系真正符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2009.

[2]郝秀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系列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23.

[3]张庆臣.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几个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1,51.

第2篇

关键词:变电所信息化困难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M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 08-046-02

变电所信息化是建立在数字化变电所技术的基础上的。数字化变电所技术使得变电所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通信模型达到标准化。在系统可靠性、经济性、维护简便性上均有大幅度提升。

1数字化变电所技术的运行使用

1.1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1)智能化。采用了光电技术及微处理器设计,进行信号回路的检测和操作驱动回路的控制,简化了原有的机电式继电器控制回路的结构,原有的导线连接被数字程控器和公共数字信号网络代替。也就是可编程控制器取代了变电所二次回路中的继电器的逻辑回路,以光电数字和光纤代替了强电模拟信号及控制电缆。尤其是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克服了传统互感器绝缘复杂、体积大且笨重的缺点。

(2)网络化。打破常规变电所的监视、控制、保护、故障录波、量测与计量等功能单一、相互独立的装置模式,改变了硬件重复配置、信息不共享、投资成本大的局面。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网络,通过网络真正实现了各类数据从源头数字化,信息集成、网络通信、数据资源共享。

(3)在线监测。在智能化变电所里,能监视到所有功能单元,几乎没有采集不到的设备状态特征量。能获取电网运行状态的有效数据和动作信息、信号回路状态以及各种智能电子式互感器等装置的故障。变电所中的设备检修已从常规变电站设备的“定期检修”转换成“状态检修”,设备状态检修更加科学可行。

(4)系统化。系统化的自动运行管理,包括了电力生产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记录统计的无纸化,数据信息分级、分散交换自动化。

在电流、电压的采集环节采用智能化电气测量系统,实现了电气量数据采集的智能化应用,并为实现常规变电所装置冗余向信息冗余的转变,为实现信息集成化应用提供了基础。

智能化变电站使得原来分散的系统装置,具备了进行信息集成和功能合理优化、整合的基础。对设备进行统一建模,资源采用全局统一命名规则,变电所内及变电所与控制中心之间实现了无缝通信,从而简化了系统维护、配置和工程实施。

数字化电气量监测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等特点,有效地集成在智能开关设备系统中,按变电所机电一体化设计理念进行功能优化组合和设备布置。

变电所运行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及时指出故障发生原因,做出故障分析报告,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意见,自动发出检修设备的报告。

1.2数字化变电所在自动化系统中的网络选型

数字化变电所的自动化系统支柱是网络系统,网络系统的实用性在于传输信息的快速及可靠性。其关键技术是制定了合适的通信协议,提高了网络通信速度。

智能电网就是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具有提高能源效率,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电网的电能损耗,实现与用户间的互动和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等多个优点。

既然是智能电网,其重点就在智能化上。智能化采用先进的量测、传感技术,嵌入式自主的处理技术,对观测状态进行有效控制,主要体现在它的可观测性、可控制性、实时分析性、自适应和自愈性、数据到信息的提升等。智能电网主要具有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和优化等特征。

2变电所信息化的困难与对策

2.1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设备应用中的主要困难问题

当前的数字化变电站从技术上来说,只是实现了变电站信息的数字采集和网络交互,数字化变电站作为二次系统发展的一个阶段,在技术上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技术提升空间。

(1)智能化电器的至少存在机、电、光三个专业方面的知识,需要操控人员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水平。这给研究开发过程提出了一个专业协作的困难问题。

(2)材料器件方面尚不完善,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缺陷,也给维护和稳定设备运行带来一定的困难。

(3)试验设备、测试方法、检验标准,尤其是EMC(电磁干扰与兼容)控制及试验还不成熟,尚未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也给及时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带来了技术方面的困难。

2.2智能化变电所网络应用中的主要困难问题

数字化变电所是目前提出的智能电网的基础,智能电网是更高一级的应用。

数字化变电站要实现信息的大量集中,避免重复建设,这些资源和信息怎么进一步的应用,便是智能电网急待解决的问题。数字化变电所是要求信息用统一的规约去达到互联、互通和互操作的目标,这个信息会延伸出更多的效益,减少工作人员的运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

全智能化的系统中信息的采样、保护算法与控制命令的形成是由网络上多个CPU协同完成的,如何控制好采样的同步和保护命令的快速输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最基本的条件是网络的适应性,关键条件是网络通信速度的提高和合适的通信协议的制定。由于整个电网系统的不完善,也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解决变电所信息化的困难的对策

(1)智能化变电所的自动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全部智能、自动化的功能, 并使设备运行平稳,各类数据采集、传输无误,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正常,满足了安全、稳定的系统运行要求。首先是要攻克许多技术上的难关,而且要涉及多个专

业方面技术人员的协调合作。同时在材料器件的选择上也要全面考虑与功能需要匹配。

(2)要想在变电站内一次电气设备与二次电子装置均实现数字化通信,实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智能装置之间的互操作性与共享,就要求全站智能装置必须采用统一的数据建模及数据通信平台。

(3)现阶段的数字化变电技术与智能电网是相匹配的,但现有的数字化变电所只是具备了智能变电技术的一些基本条件。要达到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智能电网目标,仍需要提升更优化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远.面对改革[J].电力行业如何做信息化建设,2007(72).

[2]黄强.浅谈电力企业自动化信息工程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9).

[3]张宁,陈宏能.怎样建设好电力企业及工程信息化[J].信息化建设,2009(3).

第3篇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9-0058-05

本调查基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委托第三方麦可思实施应届毕业生跟踪调查中2015―2016届毕业生相关数据,从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培养质量以及校友评价4个方面,呈现学校主要指标的趋势变化特点,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与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完善方向。

一、样本采集情况

运用网络调查的形式,向2015、2016届毕业生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帐户,答题时间约10到20分钟。系统会自动记录每个答卷人的答题时间、行为等相关信息,对记录的答题信息会进行核查,从中标记存在异常答题行为的样本,从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样本情况见表1。

二、学校人才培养主要指标趋势

为综合评价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质量,从收集样本中列举了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离职率、校友满意度以及教学满意度7个指标,进行统计,各个指标的变化情况见表2、表3,数值越高代表该指标越好。

三、综合分析评价

通过统计分析学校两届毕业生在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培养质量以及校友评价方面的数据,勾勒出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全貌,为学校更好地了解本校的发展情况提供参考。

(一)就业情况

1.毕业生整体去向落实较为充分

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2.9%,较2015届(94.0%)略有下降。

从专业层面来看,动漫设计与制作、机械设计与制造、市场营销专业是就业率较高且较上届上升较为明显的专业;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为临床医学(80%)、建筑装饰工程技术(88%)。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就业率较上届(91%)下滑较多,就业率波动较大,该专业未落实去向的毕业生中,除继续寻找工作的人群外,主要是准备职业资格考试、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考、准备读本科。建议学校重点关注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或帮助,进一步促进毕业生落实去向。

2.创新创业工作整体效果较好

2016届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3.1%)与2015届(3.0%)基本持平。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销售、医疗保健/紧急救助、餐饮/娱乐相关岗位,集中于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零售商业、住宿和饮食业相关领域,其中绝大多数(85%)属于“机会型创业”。同时,学校近两届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度(均为86%)相对较高,可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从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情况来看,近七成(67%)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过面向创业的就业指导活动,可见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整体开展效果较好,在全校范围内构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学生在校期间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当然,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学校2016届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52%)。在创新创业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可通过提供更丰富的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组织更多的创新创业竞赛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实践类型活动。

3.学校“立足襄阳,服务湖北”的办学宗旨得到较好体现

学校近两届均有近七成(分别为69.9%、68.8%)的毕业生在湖北省就业;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城市为襄阳,比例达四成以上(41.5%)。学校“立足襄阳,服务湖北,辐射周边,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得到较好体现。

4.中小民企是吸纳毕业生的主体

近两届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均为民营企业/个体,且就业比例(分别为64%、67%)有所上升。从用人单位规模来看,毕业生主要就业于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就业比例分别为67%、66%。学校在培养中应考虑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用人单位的文化和能力需求特点,在教学培养中加以指导,帮助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后能更快地适应各类型和规模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

5.就业领域,医护、教育领域就业的比例相对较大

毕业生主要在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22.6%)、教育业(10.7%)等领域就业。其中,在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就业的比例有所下降,在“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相关领域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行业类需求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可以成为专业或培养方案调整的依据[1]。

(二)就业质量

1.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有所提升

2016届毕业生月收入为3345元,较2015届(3054元)提升近300元,薪资水平发展态势良好。从专业层面来看,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月收入相对较高,且多数专业的月收入均较上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来看,在媒体/信息/通信、金融相关行业就业毕业生的月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2.近七成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

2016届毕业生中有68%从事专业相关工作,较2015届(73%)有所下降。其中,2016届医药卫生大类、制造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财经大类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82%、41%、73%、59%)均较2015届(分别为88%、47%、86%、66%)下降较多,而这几个专业类样本在学校占比相对较大,对学校的整体专业相关度影响相对较大,需给予关注。从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原因来看,学校2016届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毕业生中,47%属于主动选择(因个人期待、薪资、工作环境方面的考虑而选择),53%属于被迫选择(因迫于现实、能力不足、岗位少而选择)。建议学校一方面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毕业生能够更多地学以致用;一方面加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知识的培养,提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教育,修正毕业生对职业的不合理期待[2]。

3.近七成毕业生对就业现状表示满意

近两届均有69%的毕业生对就业现状表示满意,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感受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68%)和“发展空间不够”(52%)。上述情况反映出部分毕业生个人期待与就业现实之间存在一定落差。因此,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辅导和职业成熟度教育需要进一步重视和不断强化。

4.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有所提高

2016届毕业生的离职率(43%)较2015届(45%)有所下降,岗位流动性有所下降,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有所提高。

(三)培养质量

1.九成以上毕业生对教学表示满意,教学培养效果持续较好

近两届均有九成以上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表示满意(分别为93%、91%)。从专业层面来看,特殊教育、物流管理、语文教育、学前教育、护理专业毕业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较为突出,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均高达95%以上。多数毕业生的能力知识能够满足当前工作的要求,能力知识培养效果较好。毕业生对教学的改进需求见图1,可见毕业生对实习实践环节(62%)、调动学习兴趣(52%)的需求仍相对较高。其中,园林工程技术、会计、护理专业对实习实践及学习兴趣的改进需求较为突出,见表4。对此,建议学校一方面从实践教学管理实际成效方面入手,深入了解实践教学环节所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另一方面可加强与校友的联系,通过校友推荐等途径帮助毕业生获得更多实习机会。

数据来源:麦可思-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

主要专业核心课程有效性综合评价见表5。从核心课程培养效果来看,有85%的人认为学校的核心课程对现在的工作或学习重要,较2015届(82%)有所提高;且近两届回答核心课程重要的毕业生认为这些核心课程的培养水平对现在的工作或学习的满足度均在70%以上(分别为71%、72%)。核心课程的设置决定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所学”是否能有效对应工作或升学中的“所用”,核心课程的培养决定了这种“对应”关系是否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可见,学校整体核心课程建设成效较好,与毕业生实际工作或学习的接轨程度较高,且基本能够M足就业或升学毕业生的实际应用所需。个别专业的核心课程仍需改善,例如园林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度及满足度均较低,课程设置需要不断完善,培养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好地适应工作领域的需要。

3.师生交流频率较高

近两届均有六成以上(分别为66%、63%)学生在校期间与任课教师保持高频交流。与任课教师的有效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对提高课程有效性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也能让教师承担起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辅导、职业成熟度教育、在校生活指导等工作。

4.毕业生在校期间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2016届毕业生中,95%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素养得到提升,学生素养培养成效明显。学校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在乐观态度、团队合作、努力上进方面提升较多,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在健康卫生、职业道德方面提升较多;其他类专业(除工程类、医学类之外的专业)毕业生在乐观态度、努力上进方面提升较多。

(四)校友评价

1.九成以上毕业生对母校的整体培养表示满意

校友满意度是毕业生对学校整体认同程度的综合评价。学校2016届有九成以上(91%)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表示满意。从专业层面来看,学校特殊教育、商务英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校友满意度相对较高,表明这些专业毕业生对学校的整体认同程度较高,有利于吸收更多优质生源。需要注意的是,2016届毕业生的校友满意度较2015届(95%)有所下降。母校满意度反映了毕业生的在校感受,学校应对不满意的毕业生进行深度调研,了解不满意的原因,相应改善。

2.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成效持续较好

从就业指导服务来看,近两届均有九成左右(分别为90%、88%)的毕业生接受过求职辅导服务,求职辅导服务的覆盖面持续较广,且认为求职辅导服务有效的总体比例均为80%。同时,本届有(81%)的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表示满意,见图2。可见,就业指导工作成效持续较好,需保持。

求职服务参与度和有效性,见图3、图4。学校2016届毕业生接受“职业发展规划”求职服务的比例(60%)最大,其有效性为69%;接受“辅导面试技巧”求职服务的比例为31%,其有效性(91%)较高。另外,“没有接受任何求职辅导服务”的毕业生比例由2015届的10%上升至12%。

3.学生工作满意度评价较为稳定

学生工作方面,近两届均有85%的毕业生对学生工作表示满意。在改进方面,近两届在社团活动组织、解决学生问题及时性、与辅导员或班主任交流方面的改进需求仍相对较高,学校可从相应方面加以改进,尤其在社团活动组织方面,本校2016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比例(81%)较2015届(86%)有所下降。社团活动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优化其在校体验,还有助于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建议学校在社团活动方面予以关注,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开展社团活动,鼓励更多在校生参与其中,不断改进社团培养效果。

4.生活服务满意度评价较为稳定

生活服务方面,近两届分别有85%、86%的毕业生对生活服务表示满意。在改进方面,近两届学生对洗浴服务、宿舍服务方面的改进需求仍相对较高,学校可对学生反映改进需求较高的方面加以优化。

参 考 文 献

第4篇

3月14日,“2012创业中关村”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举行。

会上,由中关村管委会和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中关村示范区2011年度股权投资行业分析报告》正式对外。

该报告显示,2011年全年,中关村示范区股权投资的案例数量544起,案例数比2010年增加328起,投资金额35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08亿元相比,增长将近70%。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生在中关村示范区内的投资案例占到了北京市总投资案例数的92.7%,及全国总投资案例数的29.3%,依然在全国范围内保持绝对领先水平,引领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潮流。

股权投资全国领先

2011年全国共发生股权投资案例1859起,相比2010年的825个投资案例,同比增长125%。

根据可获得的数据,2011年全国有584家股权投资机构进行了投资,投资金额约为976.44亿元。同期,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围内进行投资的股权投资机构为226家。

全国范围内,2011年投资最活跃的19家机构的对外投资案例数总计530起,达到全国投资数量的28.6%。

根据投资案例数判定,深创投以97起投资案例居于榜首,达晨创投以53起投资案例位列第二,红杉资本以42起投资案例排名第三。

2011年全年,中关村示范区排名前三位的创投机构总投资案例数达50起。红杉资本以19起投资案例排名第一,IDG资本以17起投资案例排名第二,启明创投和北极光创投以14起投资案例并列排名第三。

2011年,北京市共发生股权投资案例586起,占全国股权投资案例总数的30.3%,高于排名第二位的上海市的229起(11.82%)。北京市投资案例数量比2010年增长165%,投资案例在全国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省市。

根据已披露的数据,2011年全年北京市共获得股权投资金额为379.52亿元,占全国股权投资案例已披露总投资金额的38.88 %。北京市股权投资案例及金额仍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2011年全年,中关村示范区共发生股权投资案例544起,占全国股权投资案例总数的29.3%;被投资的企业361家,占全国被投资企业总数的 23.85%;披露股权投资金额约人民币355亿元,占全国已披露股权投资金额的36.4%。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生在中关村示范区内的投资案例占到了北京市总投资案例数的92.7%,以及全国总投资案例数的29.3%。

电子商务成最大投资热点

报告分析认为,中关村示范区创业投资案例数明显增加的原因,一是由于中关村示范区对于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使得创新型企业越来越多选择在中关村示范区内发展;二是因为中关村示范区的战略新兴产业的排头兵地位吸引了更多的创业投资机构来中关村示范区进行投资。

2011年全年,中关村示范区股权投资案例集中的行业与北京市的整体情况相似,信息技术和制造业仍然是投资热点。

从投资金额看,2011年全年,中关村示范区内以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兴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是投资金额占比最大的行业,占到了区内总投资额的43.15%,信息技术和制造业分别排名第二、三位,占总投资额的30.2%和13.78%。

2011年,电子商务企业以及团购企业获得的股权投资额度都相当巨大,如京东商城、凡客诚品、F团、美团、窝窝团等,电子商务行业再次受到了股权投资机构的青睐,而全国主要的电子商务和团购企业都注册在中关村示范区,因此,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股权投资的额度占全国比例大幅攀升,而投资案例数量的上升幅度低于投资金额的上升幅度。

由于2011年是电子商务大年,作为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的电子商务企业都获得了相当巨额的投资,例如,凡客诚品获得外资股权投资机构大规模资金注入,以14.76亿人民币(2.3亿美元)成为北京市最高单笔投资金额案例,因此,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首当其冲的成为了中关村示范区获得投资额最高的行业。同时,作为高科技示范区,中关村汇集了电信技术、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北京几乎所有的企业,因此,包含这几个领域的信息技术业也成为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相当大的行业。

根据公开信息披露,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26家新增上市企业中有16家曾获得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占全部新增上市企业总数的61.5%。在这16家获得股权投资的上市企业中,共有61家机构参与了股权投资,其中有52家机构已经通过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交易上市成功实现了退出。红杉资本、经纬创投和联创策源均有两个投资案例实现了成功退出。

对创投机构给予综合支持

分析示范区创业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对广大的创业投资机构来讲,中关村示范区具有独特的五大优势:一是优质的创新创业企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每年新创办企业3000多家;二是主流出资人集中的优势;三是优良的管理团队集聚的优势;四是资本市场先行先试的优势;五是各方支持政策集中的优势。

中关村高度重视创业投资的发展,从2001年起,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各项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中关村已成为我国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

中关村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天使投资人、境内外知名的创业投资机构到中关村聚集和发展。例如,在中关村范围内注册登记的产业投资基金或股权投资基金,适用国家关于股权投资基金的先行先试政策;在海淀区注册的创业投资机构可以享受相应的一次性补贴政策和三年的房租补贴。

从2001年开始,中关村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引导资金由北京中关村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日常运作和管理,主要采用跟进投资(联合投资)、参股设立创业投资企业等方式与社会资金开展合作。

截至2011年底,中关村创投引导资金总规模约为7.9亿元,引导资金采用跟进投资方式已投资27家中关村企业,投资总额5328万元。

与此同时,创投引导资金与社会投资合作共参股设立了16家子基金,其中包括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个领域的专项投资基金,如与青云创投合作设立的清洁技术领域基金、与晨兴投资合作设立的生物医药领域基金、与汉能投资合作设立的文创新媒体领域基金等。此外,引导资金还与英飞尼迪合作建立了一只契约型国际技术引进投资基金,旨在探索通过股权投资、人才引进及产业化载体相结合的国际技术转移新模式,推动国际领先重大技术成果在中关村的转化和产业化。

为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中关村初创期企业,2006年起,中关村实施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贴政策,对投资中关村成立五年以内的科技企业的创业投资机构,按照其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风险补贴,单笔补贴金额不超过100万元。自2006年以来,已累计为138个项目提供风险补贴9500余万元,获得风险补贴的项目累计对中关村的投资总额约20亿元,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达到1:25倍,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创业以及创投机构在中关村的聚集。

通过每年组织开展的“创业中关村”系列活动,不断完善中关村初创期企业和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之间的沟通渠道,搭建起了创业投资机构和企业的长效对接机制。中关村依托各园管委会、协会、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建立创业辅导工作站,定期推荐有融资需求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开展重点项目征集。组建知名的创业投资家和企业家组织的“创业中关村”专家顾问团,建立中关村创业导师和辅导员工作体系,深入工作站进行指导工作,对重点企业的基本规范化运行进行审核和创业辅导,每年参加和接受融资培训企业不少于500家,参与创业投资机构不少于30家。此外,每年还组织5-6场项目路演活动,每次活动选择5家左右的初创期企业,向投资人进行创业项目展示和。

中关村还特别实施了对创业投资机构所投资企业的综合支持政策。将获得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的企业作为公共政策聚焦的对象,制订和完善有针对性的政策。获得创业投资的企业在申请中关村各类科技计划、产业化项目、人才引进等政策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支持。建立对获得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企业的综合融资政策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对企业提供担保融资、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小额贷款等,中关村管委会将对企业给予20%-40%的贷款贴息支持,对合作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风险补贴支持。同时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改制,鼓励企业到中关村代办系统挂牌和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中国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

在各方的努力下,中关村创业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中关村已成为我国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不断引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潮流。

创业投资对高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为创业者提供了创新技术产业化必不可缺的启动资金,更为创业公司引入了成功的管理经验、经营机制和战略资源,帮助技术创业者转变为创业企业家。

中关村天使投资活跃,涌现出一批连续的创业者,优秀的创业投资机构在中关村高度聚集,创业投资案例和金额持续增长。

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中关村上市公司群体加速壮大,上市公司总数已达208家,在中关村代办系统挂牌的公司达108家。这些企业的创业者往往成为早期的天使投资人。

中关村天使投资进一步组织化,开始探索联盟化形式运作。2008年5月,柳传志、段永基、王文京、王小兰、严望佳等50位企业家发起成立“中关村企业家天使投资联盟”。“联盟”提出了“天使投资+创业辅导”两线并举的工作思路,为创业者进行企业家管理经验的输送和辅导。除此之外,涌现出了雷军、薛蛮子、邓峰、徐小平等一批活跃的天使投资人和连续的创业者。天使投资对中关村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解决创业资金问题,更重要体现在对创新项目的培育,对创业团队的培训与指导,对创业投资产业链的补充完善。

IDG、联想投资、今日资本、北极光创投、华登国际、联创策源、金沙江、青云、戈壁、盈富泰克、启迪创投、深创投等一批境内外知名机构成为中关村的合作伙伴。活跃在中关村的境内外知名的创投机构已有100多家,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200多亿美元。“十一五”以来,中关村地区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近几年来,中关村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关村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216起,占全国的26%,是2009年111起的近2倍,披露的投资金额约208亿元,占全国的28%,是2009年72.4亿元的2.9倍。2011年中关村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544个,占全国的29.3%,披露的投资金额355亿元,占全国的36.4%,与2010年相比有较大提升。

创业投资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创新创业。2011年,中关村新创办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德勤和清科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五十强企业中,近40%来自中关村。涌现出了“车库咖啡”、“创新工场”、“联想之星”、“摇篮计划”、“雏鹰500创业助推计划”等多种创业服务模式,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平台型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也开始通过“创投+孵化”的模式,为初创期企业提供资金、平台与业务相结合的组合支持。

此外,一大批企业通过创业投资的支持实现快速发展,近几年中关村新增的上市公司中,75%以上均获得过创业投资支持, 2010年中关村新增上市公司40家,其中34家曾获创业投资支持,2011年中关村新增上市公司26家,其中16家获得创业投资支持。创业投资在支持示范区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和做强做大方面已发挥重要作用。

背景资料

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成效显著

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初步实现了在中关村聚集一批优秀的创投管理机构,并依托其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及资本运作理念共同培育一批高成长的创新创业企业的工作目标,并已形成国内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领域的先行先试效应。

一是资金规模放大效果显著。截至2011年末,引导资金参与设立的16家子基金的总规模约为64亿元,是引导资金承诺出资总额5.25亿元的12倍,其中和IDG合作设立的和谐资本还获得社保基金出资12亿元。

二是投资中关村企业的引导效果显著。截至2011年末,子基金共投资企业75家,投资总额18.73亿元。有两个项目在创业板IPO上市,在已投资的75家企业中,有53家为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占投资项目总数的71%;其中投资总额累计达9.2亿元,占全部已投资金总额的49.1%。

三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果显著。在已投资的75家企业中,其中广义IT领域占36.5%,环保节能领域占20.3%,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占14.9%,生物医药领域占9.5%,机电一体化领域占6.8%,现代农业领域占5.4%。

新闻内存

2011中关村十大创投案例

1、建银国际等注资小马奔腾,淘金文化产业

2、凡客诚品接受淡马锡等投资,继续领跑电子商务

3、小米科技获晨兴创投等投资,领航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

4、兆易创新获华山资本等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5、奥基医药受创投青睐,引领制药创新

6、康龙化成获联想投资等投资,发力医药外包

7、暴风影音借人民币投资完成资本改造

8、三得普华获中国风投等注资,发力清洁能源

第5篇

论文摘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行牵动了职业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课程改当然也不例外。在技能大赛的举行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职业教育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工作过程不一致、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而也正是技能大赛的举行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了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

近来,技能大赛在职教领域成了热点名词,在政府、学校、企业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下,技能大赛开展的轰轰烈烈。一方面,职业技能大赛检测着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展现出职业院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娴熟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技能大赛也像杠杆一样“撬动”了职业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其中,课程改革也不例外。技能大赛的举行,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师资建设、课程评价改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技能大赛所折射出的职业教育课程问题

技能大赛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检验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在准备和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中,一些课程中存在问题的就很快会暴露出来。总体上来说,职业教育课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它是一种专门教育,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都有具体行业、专业或工种的职业方向要求,从而培养的规格也要有具体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要求。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为依归,使课程知识内容与职业资格、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要体现岗位内涵”。回而现行职业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课程目标与普通学校区别不大,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因此,难以使“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竞赛项目的比赛中,技能大赛提出了以下要求,以新技术应用、高技能熟练为主,强调技能综合,既要掌握先进的设计技能,又要具备熟练的先进设备操作技能,要将模具设计与制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工作的模具CAD设计与先进设备操作技能同样重要。3名队员组成竞赛队,由竞赛选手自行决定分工与合作。选手必须具备合作默契、计划周详、处事沉着冷静的职业素质。而有的选手正是缺乏分工与合作的职业素质才导致其名落孙山,最终的原因是他们的课程目标缺乏职业性。

(二)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方面是要有优势的。绳《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中指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按照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相结合。”可以这么说,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能和针对性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毕业生的就业的主要砝码。由此,职业教育课程的课程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它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许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内容的学科逻辑性较强,理论性较浓,知识点重复较多,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实际需求、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需要脱节。

另外,实际工作过程是个连续体、是个系统,其构成要素除了工作任务外,还需要大量把这些任务联系起来的知识,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孤立的,而只是工作体系中的一部分。这些知识就是资源、信息和系统。正是课程内容的这一重大缺失,造成了职业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情景的巨大差距。

在大赛中有的选手面对新机器操作非常不熟练,或者是不按操作规则来,这就使他在大赛中得不到好成绩,分析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学校的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所导致的。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工作过程不一致

职业教育课程所选取的内容是技术知识,“它是既涉及过程性知识,有涉及陈述性知识,这两类知识的呈现,决不是简单的“代数加”,而应该是“矢量和”。阎因为,技术是以“制作”为目的,因而其知识必然是与活动紧密相联系的,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是形式化的学科知识。技术知识的形式和复杂性与技术活动的类型和层次相关,离开了活动与实施情境,大部分技术知识便失去了意义。

而我国大多数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是直接将普通教育相关专业课程结构进行压缩,对其中一些课程进行删减,或者适量加入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环节就构成职业教育课程。它是按知识逻辑体系构建,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属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模式,使技术知识成了死知识。这就与企业的工作工程不一致。如有的学校旅游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在介绍某一旅游景点的时候,就想背台词一样,一字不差,一字不少。这与该校课程的内容的组织过于死板,没有与工作过程一致所导致的。

(四)课程师资力量不足

许多学校为了参加技能培训,临时突击培训教师,有的职业学校甚至还要请企业技工来培训参赛学生。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学校的教师中学科结构不合理,理论型教师多,实践型教师少,合格专业教师严重缺乏。

事实上,现在许多从事学校专业教学的教师是从普通教育系统转行而来的,而职业教育的教学有其特殊的要求,其相关理论不但有其特殊性,例如职业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灵活性,如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这一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受传统的普通教育的束缚,很难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另外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及掌握本专业高新技术与运用能力,而目前在职教教师队伍中教师缺乏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也是制约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

(五)学生实训力度不足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十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为了达到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实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要到企业去实习,到真实情景中去历练,使其更了解工作过程,通过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校企合作受阻,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实训环节令人很不乐观,以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下面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2007年在浙江人才市场招聘会上,亚龙集团准备招聘20名自动化方面的技术员,前来应聘的有30个人,但经过面试后,公司只选择了3个人。其实面试很简单,对机械专业的学生招聘时,问他懂材料力学吗?懂。懂机械设计吗?懂。你会设计一个机械零件吗?没有把握。你能装配一个机械结构吗?不行。企业要设计一个传动轴,计算功率、受力分析,一个学生算了整整一个星期还算不出来,而企业里有经验的工程师只要l0分钟就可以完成。这些学生不是专业知识不精通,而是动手能力太差,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是他们平时的实训力度不够。

(六)课程评价与职场的岗位要求的相关标准不一致

课程评价的目的就在于能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育教学,有利于教学领导者和监督者实施全过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课程评价是教学质量保证的关键,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还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课程评价内容、结构不合理。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仍存在重知识,轻技能;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评价。很多学校技能和能力考核比重仅占课程评价的20%,大多注重考核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传授知识的掌握度和继承度,轻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其次是课程评价方法简单。现行的课程评价方式大多是笔试,对于口试,操作,演示等形式采用较少。再次,课程评价形式单一,无法做到扬长避短,全面考核。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主体I陛发挥,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课程评价类型单一。现行的课程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期末轻平时,重分数、轻实施。每学期课程结束后主要以期末成绩的评价“一锤定音”,对等级评分制,模糊评分制较少采用,课程评价类型单一,这种只看重总结性课程评价的做法直接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应试教育。正是由于这些问题,使有些参赛学校为了使自己的参赛项目符合标准,就临时抱企业的“佛脚”,了解职场的岗位要求标准,以期在比赛中拿到好成绩。

二、技能大赛对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

技能大赛在暴露职业职业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像一个“方向标”,引领着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他又像一个杠杆,“撬动”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使它加快发展。

(一)对课程目标制定导向作用

课程目标的确立依据就是学生、职业的需求,它的确立核心就是要达成职业需求为中心与学生发展要求的统一。“职业需求”信息的获得不是简单的从书报杂志上或是政府报告上获取的。它是一个与企业密切接触和充分交流的过程。因为,“职业”真正需求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的最终发言权是属于企业。课程目标的制定者之有与企业密切接触和充分交流了他们对职业岗位、劳动过程进行分析、对人才规格的调查才有实际的意义。而现实的情况是很不理想的,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冷淡,使课程改革一再受挫,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也是缺乏职业性。技能大赛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一屡春风,从技能大赛中,职业学校可以,知道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职业学校培养技能人才,探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并且在技能大赛中职业院校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接触,有机会进一步深入市场调研,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对职业需求及其变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根据职业需求制定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以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如在2009年6月份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技能大赛中职组新增建筑专业,高职组新增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装配与调试、3G基站建设与维护等比赛项目,都是经济建设发展中急需人才的专业。这些新设的赛事紧扣市场需求,经过与相关用人单位深度调研后精心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使大赛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坐标”,制定出科学的课程目标。

(二)有利于选择更实用、更适量的课程内容

在技能大赛中学校有两次与企业亲密接触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准备阶段,学校为了准备技能大赛的过程中,要走访企业,了解并研究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会进一步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企业的优秀员工应具备什么素质,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完成一项任务还需要的那些资源、信息等,这些了解在其对本校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学选择是都会产生决很大的影响。第二次是在技能大赛的赛程中。好多技能大赛是有企业赞助的,企业希望它成为宣传自己,提高社会知名度的窗口。这是学校与企业的第二次亲密接触,对企业所需人才的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让学校在对课程内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例如2009年的技能大赛新增加的赛项“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目前,全国的一千多所职业院校中,还没有哪个学校设置专门的3G专业。3G技术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此项比赛的设置,是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适应当前3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社对此方面人才需求的举措。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亥走在产业发展前面,今年高职组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3G”通信专业的情况下,设置该赛项,其战略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大赛,促进职校增加相关的课程内容,从而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有利于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内容

在职业教育中,不能把形式化的知识看作必须掌握的独立知识体系。因为这些形式化的知识缺乏内在的一致性、相互依赖性,也缺乏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框架。而且技术本身也有自己的的抽象的概念、理论。整合这些看似杂乱的知识的纽带并不是这些知识本身的逻辑,而是技术实践活动。因此,在组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时就应当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技术知识。

“工作任务导向,贴近企业。一产实际”是职业技能大赛题目设置的一大特点。题目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贴近生产实际顺序。在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不是一门课,一个教师可以承担的,它是综合的,需要多名老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这就引导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进行组织。例如,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连续两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维修团体项目第一名,这与他们进行课程改革十分不开的。2003年以来,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彻底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率先在全国构建起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学习领域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四)提高教师的能力,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整体提高学生的技能,不仅需要不断改进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且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那么,新知识、新技能哪里来,职业技能大赛就是教师学习的“窗口”之一,是促进教师技能学习的良好平台。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职业学校一般都会组织一些集训,指导教师会接触到很多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许多教师原来掌握的仅是教学层面的知识、技能,他们要想很好地指导学生就必须先于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这样就提升了教师的能力,开阔了教师的视野。这样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实施能力,从而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有的职业学校把每年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列入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并成为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进修的重要内容。例如,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仅在2009年的技能大赛中,就选派了40名专业教师到现场集体观摩大赛,等学生的参赛作品一出来,教师们就会对参赛作品进行拍照或摄像,尤其是对获奖作品,要品味其中的技术要点,要求每一位到场观摩的专业教师写出分析报告,包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进。这样的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这样学校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课程改革也就可能顺利进行了。

(五)促进校企合作,创造实训机会

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职业院校重视技能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它是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职业学校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向企业和社会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大赛让学生有了展示技能的机会,使企业更加了解学生,了解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对学生技能要求非常高,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带来了方便,使校企形成了很好的互动。一例如,近年来,汽车业“井喷”式发展,让企业明显感到技术和管理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涂装”人才,漆料有毒性和培养成本高的现实,成为影响“涂装”人才培养的瓶颈。而职业技能大赛增设“喷漆”竞赛项目,正是顺应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搭建了舞台,使校企合作实现了“零距离”。㈣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给学生创造走更多的实训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在课程评价上,更与职场的岗位要求的相关标准保持一致

传统的只注重学科知识学习的课程评价已经不能适合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导向,应该具有社会性、适切性、情境性、形成性和多元性等特点。为了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就要建立以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开展正有利于这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因为凡是在技能大赛中获奖选手,不但他们所选项目是企业所青睐的,而且,所选技术的操作过程更是与在真实环境中高度相似,它的评价标准则完全是真实职场的标准。这个评价标准对传统的课程评价有了一定冲击。引起评价职场岗位要求的标准的方向改革,使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标准更合理,更与职场的岗位要求的相关标准趋于一致,更能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例如,在2009年的技能大赛中的中职烹饪比赛,上海的参赛学校,赛前专门到上海锦江集团拜师学艺,了解烹饪方面的最新趋势和最严格的评判标准,结果在大赛中获得了好成绩。通过技能大赛迫使他们对职场岗位要求标准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这势必对其课程评价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