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域社会治理总结

市域社会治理总结

时间:2023-08-10 17:26: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域社会治理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域社会治理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治理框架;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 G7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7-0040-05

职业教育肩负着技术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培训的使命,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1]。职业教育不仅是社会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之一,而且是“五个统筹”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则是“五个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历经了10余年的发展变迁,我国职业教育统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问题依旧突出。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依然是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其中,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统筹了什么?还需继续治理哪些事项?这是第一个需要回答的追问。新常态时期,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有哪些特征和要求?这是未来十年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绕不开的话题。因此,本文总结并反思过去十年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治理框架,理性分析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时代特征,并就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研究路径作了宏观阐述。

一、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治理体系

统筹即“统一筹划”,包括一个过程的五个步骤:预测――计划――实施――指挥――掌控[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将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位[3]。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变革,从形态上讲,应该包括“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区域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等[4]。其中,“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是职业教育统筹的主要内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则是核心内容。

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治理体系比较复杂。首先,职业教育统筹的治理主体至少包含了国家、政府、职业院校和社会公众[5]。其次,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客体不仅仅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还包括聚纳和培育教育资源。统筹城乡职业教育中的各种治理问题和相关事宜具体包括:统筹城乡职业院校的布局、办学、资金、师资等宏观事项,也包括人才培养观、培养方式和培养体系、评价体系等微观事宜[6]。第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不仅仅是职教系统内部的统筹发展,还包括职教系统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统筹发展,因此,要从“大职教观”与社会系统的高度统筹规划。第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手段不再是简单的控制型管理模式,而是民主型的治理模式,其目的不仅仅只是城乡教育协调均衡,还包括城乡教育的效率提升[7],“职业教育均衡”“职业教育公平”与“职业教育和谐”是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重要目标。整个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治理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治理体系

如图1所示,治理主题构成了过去十年甚至于未来十年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治理事项,这是内容层面的规制;而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思想、治理模式和治理目标则是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治理框架的结构要素,从治理程序和方法上作了规制。理想的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应该具有配套性、系统性和多样性的属性。因为职业教育统筹并不是职业教育本体的单纯改革,而必须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总系统、服务于城市与农村的单元融合,不能将城乡职业教育总体规模性增长简单等同于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8]。同时,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是多重要素的统整,要在制度、政策、结构等要素通盘考虑的情况下,协调好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各子系统。当然,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也没有一种具体、唯一、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而是权变的、发展的、综合的多元思想和多元实践相统一的结果。

二、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时代特征

我国未来社会发展将涉及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劳动力大流动五大进程[9],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将面临分化与整合、均衡与特色、竞争与合作、本土与国际和外延与内涵五个问题。就发展趋势来说,职业教育将呈多极化发展趋势和多元化、结构化、多元功能方向转化[10]。新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必须面向人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世界。

(一)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面向人人:职业教育平民化、大众化

职业教育始终面对着“人的世界”和“职业(劳动)的世界”,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满足人对职业的需求和社会对人的需要,达到人与职业的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11]。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大众化与平民化,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过程与成果,都必须面向人人,以“人人发展、发展人人”为根本出发点,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职业教育的公平和基础教育的公平一样,关系到大多数人的福祉。因此,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在其走向平民化与大众化的过程中,更深刻的是职业教育公平治理的问题。近年来,世界职业教育越来越走向平民化,先后出现了“差生”补偿教育、第二语言教育(ESL)、特殊职业教育、再就业培训、下岗工人职业培训、妇女职业教育与培训等[12]。这些是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必须进行的有益尝试。

(二)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面向社会:职业教育联动化、特色化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更要面向社会。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面向社会只能通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区域文化乃至区域社会的联动发展来实现,在职业教育与社会系统的联动中,形成特色,从而更进一步符合社会需要。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特色主要是指行业的特色与区域协同特色,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能够在行业里立稳脚,在区域中扎下跟。但是,在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联动中,三个关键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是职业教育发展如何跟进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问题,这是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第一个关键要素。二是职业教育超前发展与区域资源配置的矛盾问题,教育理应超前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当前中国区域社会却面临着教育资源的稀缺与教育资源配置的难题[13]。三是职业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公平与效益问题,特别是职业教育普及之后,如何提高?新目标的台阶在哪里,如何达成?数量与规模上涨的同时,公平与效益如何抉择?

(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面向企业:职教学生学徒化、技能通用化

职业教育是面向生产、面向实践的教育,更是走进实践、走进企业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也必须面向企业。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面向企业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职业教育自身的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面向当地企业;二是区域内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教育规模面向企业,所培养人才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各种企业的需要。职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与企业的联系是职业教育面向企业的第一步。在这方面,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工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英国的“工读交替制”都是职业教育面向企业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我国的“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产学研一条龙”也是有益的尝试。然而,现代工作性质的变革、工作变化的速度日益加快、生产的自动化对工人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更宽。正是鉴于这些考虑,世界各国纷纷改革其职业教育内容,由原来的岗位技能培训转向通用能力(Generic Skills)培养[14]。

(四)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面向市场:职业教育走向服务、走向高端

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需要面向的市场有两个:一是农村经济与农村市场,二是城市经济与城市市场。职业教育具有职教性、地域性等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价值取向。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面向市场的服务主要有三:一是职业教育为区域市场经济发展输送人才,这是教育意义上的服务;二是职业院校发挥社会服务的职能,为区域市场培训技术人才,这是社会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三是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在市场的各行各业服务,这是后续意义上的服务,尤其是随着当前我国城市与农村市场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职业院校面向服务市场的人才输送与培养更为常见与重要。市场的国际化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市场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教育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越来越走向高端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民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资本转化都必须面向高要求的新市场。而城市市场各行各业技术设备的更新以及顾客的高要求,对职业教育面向市场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

(五)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面向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国际化、合作化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纷纷制定新一轮国家技能战略,力图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国民技能水平,拉动经济复苏、助推产业升级、支撑企业竞争。全球化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走向联合、走向合作、走向创新[15]。随着世界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分割走向融合,职业教育也走向了联合与合作。在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与国际企业的雇主及行业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加强雇主、行业及劳动力市场参与对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建立联合财团,通过拨款确保中等与中等后教育机构间的合作;引进国外技术师资,参与国内学校教学;与外企签订订单,直接输送人才到外企工作;并通过国家政策和实践的改革创新,达成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契机,支持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在各地的有效实施。

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研究路径

职业教育全局性的统筹发展则在十六大之后推向了,党的十七大、十后,面向人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世界的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成了推进“新四化”进程中重要的社会变革性工程与实践,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因此,在理论研究中开展实践探索、在实践探索中检验理论成果,是当前推进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重要范式。

(一)在多重理论中寻找支点

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包含区域经济、文化等多重要素,是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综合性社会变革,因此,必须系统地、生态地审视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要素与关系。从教育学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主张,也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样态,更是教育与社会发展融合的应然追求。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二元经济理论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人力资本理论则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共赢博弈理论则提供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然价值取向,规模经济理论则是当前中国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形式。在大数据时代,加强农村薄弱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生成城与乡、校与校之间在信息技术上的合作共享平台和机制,搭建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技术平台、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缩小信息技术上的“鸿沟”,用科技进步推动职业教育实现统筹发展。同时,还必须借助生态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审视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二)从历史与现实中总结经验

首先,我国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必须借鉴国际经验,从国外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背景解析入手,深度探析国外职业教育统筹的发展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并切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批判性地借鉴国外经验或移植国外模式。其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必须全面掌握国内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从中分析问题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一方面,选择我国职业教育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或地区,对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比较,譬如东中西三地的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水平测度与比较,又如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比较;另一方面,要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如对国内职业教育发展领先的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成渝地区的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模式与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推广。最后,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也值得反思。把国内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现状水平正反两方面相结合、相比较,对于全方位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大有裨益。

(三)从逻辑起点寻找发展战略

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包含四种基本逻辑:一是国家的逻辑,即以公平为起点的和谐共生;二是地方政府的逻辑,即以效率为目标的科学发展;三是职业院校的逻辑,即以利益为核心的差序进步;四是公众与社会的逻辑,即问题得以解决的“善治”理想。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治理体系公共理性缺失和多重制度阻隔的信息不对称,在各自不同治理逻辑的驱动下走向行动中的自由博弈。因此,要厘清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治理逻辑之间的相互行为关系,构建一种“基于参与、因为理解、出于认同、所以自愿遵从”的综合性民主治理模式。因为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多重治理逻辑,所以,在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具体实施上要按照“城乡联动”“院校联动”“院地联动”“校地联动”的思路,实施“以区带区”“以人带区”“以院带校”“以校带校”“以校带人”和“以人带人”六种模式变革。在深入的、立体化的联动中,推进职业教育统筹发展。

(四)构建多重机制与技术平台

首先,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主要有自组织动力、他组织动力和共组织动力三种动力,其动力的强弱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要从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根本需求、物质依托、前进方向和发展创新四个维度去构建并拓展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其次,在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内部体系运行中,以“和谐共生”为目标,理顺办学机制、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招生就业机制等多重内部运行机制的关系。最后,职业教育统筹的联动机制构架包括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联动发展。在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进程中,区域社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化审视的高度,以“文化共生”为目标,构建职业教育与区域文化联动发展的相关机制。在多重机制构建的基础上,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还必须借助一定的技术平台,基于技术平台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技术,推动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稳步进行。

(五)立体化推进职业教育统筹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搭建国家、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和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立体化路径,以突破当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路径“平面化”的困境,以“多维对接”勾勒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经络”;以“点-线-面”塑造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血肉”;以“利益”“规则”“效率”的“三维一体”支撑起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骨架”;通过立体式联动道路的构建,赋予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生命活力。在立体化推进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过程中,保障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顺利实施。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包含众多子系统,统筹发展就是通过对该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进行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的重组,通过思想观念体系、制度保障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和资源保障体系等体系机制的相互调适和协同创新来产生聚众规模效益,从而更好地保障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战略发挥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5-10.

[2]林克松,全.“中国语境”职业教育公平治理的话语体系――批判与诠释的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1-76.

[3]郭建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7(1):24-44.

[4]邬志辉.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J].社会科学战线,2012(5):194-199.

[5]全,.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多重治理逻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43-52.

[6]李涛.统筹城乡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8(20):1-5.

[7][8]李涛,邬志辉,邓泽军.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统筹什么?改革什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视阈下的“城乡治理论”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2-130.

[9]李松林.基础教育区域性发展战略与实践――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研究专题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2013(3):156-175.

[10]卞韵.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05-106.

[11]熊惠平.关注“穷人经济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新话语[J].教育科学,2006(2):77-79.

[12]刘晓.顺应变革:“后危机”时代的全球职业教育发展新动向[J].职教通讯,2010(5):26-30.

[13],周甜,林克松,全.重组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产权安排[J].教育学术月刊,2013(10):53-58.

[14]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关于背景、内涵和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36-39.

[15]李玉静,陈衍.赢对金融危机:全球变局中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9(33):24-37.

Abstract Since the “five balances” was proposed,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verall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more than 10 years. New normal perio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still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Summarize and reflect on the governance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g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height of academic rational,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path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inding fulcrum in multiple theories, the lessons of history and reality, from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o look fo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build multiple mechanisms and technology platform, three-dimensional technology to promot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第2篇

一、深化思维看法,加强应急治理的紧迫性

跟着“大交通”的构成,的瓶颈制约将被打破、区位劣势将逐步转化为生态和资本等后发优势,我们将迎来加速开展、打好老区建立开展翻身仗的黄金时机期。要加速开展,打好老区建立开展翻身仗,我们就必需充沛应用处于“西三角”经济圈腹心肠带的有利前提,结实树立开放协作和竞争拼搏的认识,自动融入“西三角”,盲目承受成都、重庆和西安的辐射带动,鼎力施行借力开展、对接开展、区域开展和错位开展计谋,顺水推舟,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扎实抓好包罗应急治理在内的各项任务,力争在开放协作中凸现新优势、在加速融入中完成新打破。

应急治理任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富平安,事关变革开展不变大局,具有严重的实际意义。往后,跟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疾速聚集,我市将面对观念碰撞、经济开放、社会转型等惹起的各类风险和矛盾,社会治理难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要求越来越高,应急治理任务将面对愈加严肃的应战。我们必然要深化看法,一致思维,结实树立忧患认识、大局认识、民本认识、超前认识,对峙科学应急、依法应急和系统应急的准则,积极与成都、重庆和西安交流协作、互联互通、共促共建,进一步推进我市应急治理任务从过后型、管理型、惩办型和限制型治理向事前型、能动型、自动型和积极型治理改变,完成应急治理任务决议计划科学化、保证统筹化、运作标准化、防备系统化和治理准则化,起劲为我市经济社会超凡规开展营建优越的情况。

二、健全体系体例机制,构成应急联动的全体性

在融入“西三角”的历程中,我们面对大开放、大交融所带来的各类风险,需求有愈加完美的应急治理体系体例机制,对应急力气和资本进行最优化组合、最大化应用,构成措置各类突发事情的全体联动合力。

完美组织批示系统。树立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可以有用躲避决议计划抵触触犯,增强统筹协调力度,进步措置效率。调整充分市、县(区)应急委员会和天然灾祸、平安出产变乱、突况变乱、食物药品平安变乱、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和突发社会平安事情等专项应急批示部建立,加速完美应急救援批示、现场措置、后勤保证等准则性建立,做到组织批示系统健全,反响疾速矫捷,应对措置有力。

强化应急治理机构。仔细贯彻落实《突发事情应对法》和《四川省突发事情应对方法》等司法律例,依法增强市、县(区)及乡镇、社区应急任务机构建立,增设人员编制和职级职数,付与需要的行政权利,加强需要的任务伎俩,增添需要的应急配备,进步应对突发事情的综合协调才能。

健全长效治理机制。完美市县(区)联动、部分联动、军地联动、区域联动、社会联动等协同机制,加速构成以齐备的预案系统、科学的预警预告系统、顺利的组织系统、有用的救援呼应系统为首要内容的应急治理长效机制,建立和构成当局主导,底层政权、企事业单元、社会组织、意愿者群体、广阔群众等全社会力气一起参加的综合应急治理系统。

三、加大资金投入,进步应急治理的保证性

国际理论显示,从资金投入环节看,过后重建不如事中节制,事中节制不如事前预防。要对峙事前预防和事中节制为主、过后弥补为辅的治理任务机制,尽量把治理投入环节前移,增强投入保证。

加大财务投入。严厉执行《突发事情应对法》,将应急治理任务所需经费足额归入财务预算,特殊是将预案系统建立、应急练习训练、宣布道育、平台建立与维护、物资储藏与治理、救援步队建立、措置与查询评价等专项经费归入本级财务年度预算,赐与优先布置和需要保证。仔细落实紧要状况下的财务资金疾速拨付准则,进一步加大投入,置办需要的设备设备,以保证应急处突所需。

加速载体建立。从实践动身,有用整合现有资本,在2013年前完成市、县(区)当局应急批示中间平台建立,完成市与省当局应急批示平台的有用对接,市与县(区)当局及市级相关部分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逐渐整合公安、消防、水、电、燃气、医疗救护、交通等大众效劳资本,在市、县(区)两级设立大众效劳热线,完成普通性大众应急效劳信息的疾速义务分化和跟踪效劳。

指导社会投入。开拓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树立当局、企业、社会各方面相连系的应急资金投入机制。经过落实企业强迫性提取平安费用、交纳平安出产风险典当金和整合伙源等伎俩,树立企业平安出产投入长效机制。要探究树立应急救援人员人身不测损伤保险准则,为应急救援人员积极、自动投入应急救援任务营建优越情况。鼓舞单元和公民参与灾祸保险,涣散风险,削减损掉。

树立鼓励机制。积极探究底层应急任务有奖报警方法,对第一工夫申报严重平安隐患和严重突发事情,有用削减生命财富损掉的赐与精力和物质奖励,积极表扬应对重特大天然灾祸的有功人员。勇敢选拔重用长时间以来在应对突发事情中禁受住严肃考验的干部,构成执行急难险重担务的良性鼓励。

四、增强步队建立,强化应急措置的时效性

建立一批要害时辰调得动、用得上、顶得住的高本质的应急救援步队,是确保突发事情有用措置的要害。

增强专业步队建立。持续依照“专兼连系、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准则,增强应急救援批示中间和应急维稳、抗洪抢险、丛林防火、应急通讯、医疗救护等专业应急救援步队建立,起劲进步实战才能。

扩展底层步队建立。充沛发扬底层间隔现场近、状况熟、举动快的优势,树立以底层党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等为依托的综合性底层应急救援步队,实在进步底层应急措置才能。

健全信息员步队建立。辨别在乡镇、社区、黉舍、企业等底层单元确立专兼职信息员,逐年进行培训,进步信息传递才能,建成专群连系的底层信息直报收集。

推进意愿者步队建立。鼎力开展应急意愿者步队,制定发动和鼓舞意愿者参加应急救援的方法,增强应急意愿者步队的招募、组织和培训。逐渐树立当局支撑、项目化治理、社会化运作的应急意愿者效劳机制,发扬意愿者步队在科普宣教、应急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主要效果。

五、推进系统建立,提拔应对突发事情的科学性

进一步明白责任主体。市、县(区)党委、当局要把应急治理任务归入目的审核和指导干部政绩审核,树立健全应急治理绩效评价准则。严厉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执行首要指导负总责、分担指导负专责、责任部分负实责、相关单元负连责。逗硬执行责任追查准则,对在预防和应对突发事情中严峻渎职、不尽职的要严厉问责。

实时公开突发事情信息。自动公开信息是理性应对突发事情的有力行动。在详细应对中,当局应从维护公共平安、不变社会次序、避免危机晋级等实践动身,实时公开事情实情,实时标明当局立场,既知足大众对信息的知情权,又确保事情可防可控,然后更好地促进事情的妥帖处置。信息公开要对峙“速报状况,慎报缘由”和“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特例”的准则,具体、精确、客观地披露突发事情信息,准确指导社会言论,取得社会各界的了解和支撑。

全力做好善后任务。善后处置任务要对峙以报酬本,在最大限制地削减人员伤亡、防止财富损掉的还,接纳各类卓有成效的方法实在做好遇难、受灾人员的赔偿、安顿,还为受灾群众供应优越的根本生涯和医疗卫生保证。应急措置完毕后,要实时组织恢复受影响地域正常的出产、生涯和社会次序。健全社会捐助和对口援助等社会发动机制,发动全社会力气参加严重灾祸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

第3篇

我县水保二期世行贷款项目自1999年启动实施以来,在中央和省、市项目办的大力指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协调、督促县项目办和项目区各乡镇及有关建设单位,规范项目操作,严格项目管理,开展了扎实细致的项目建设工作,经过5年的建设管理,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下面我主要汇报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项目概况

我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行贷款项目实施区位于县境西北部,涉及赵墩、南湖、柳梁三个乡(镇),67个行政村,包括蛟龙沟、牡丹沟、花园沟、石阳沟、卫星沟、兴隆沟、党家沟七条小流域,总面积24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5.5%。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农业人口5.19万人,农民人均产粮382公斤,人均纯收入672元,群众生活较为困难;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现状治理程度为28%,年输沙总量228.48万吨,年径流总量1608万m3。

项目建设目标为:从1999—2003年五年时间,项目区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24.5公顷,其中梯田1348.5公顷,造林3041公顷(乔木林1220公顷,灌木林861公顷,经济林960公顷),果园678公顷,种草1457公顷,新建水窖1901眼,农户果库9孔,发展种畜235头,建中心苗圃1处10公顷。通过落实上述各项治理与开发措施,至项目实施期末,项目区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6.2%,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2.5%,农民人均产粮达到472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180元,分别比治理前增长23.6%和76.5%。

项目计划总投资3314万元,其中世行贷款1959万元(折236.02万美元),占总投资的59.11%;配套资金1355万元,占总投资的40.89%。

二、项目建设及主要成效

截止2003年底,项目区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30.4公顷,新增治理程度27.2%,其中梯田1354.4公顷,占计划的100.4%;营造乔木林1220公顷,灌木林861公顷,经济林960公顷,果园678公顷,种草1457公顷,均占计划的100%;新建水窖2183眼,占计划的114.8%;农户果库9孔,占计划的100%;发展种畜235头,占计划的100%;建中心苗圃1处10公顷,占计划的100%。

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382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102.1%。截止目前,我县共组织完成了14次财务报账,申请世行报帐总金额1860.86万元,占协定贷款总额的95%,其中已到位回补资金1521.23万元人民币,占协定贷款总额的77.6%。

从总体上看,我县水土保持二期世行贷款项目实施情况进展顺利,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有效控制了项目区水土流失,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通过5年大规模的项目建设,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治理前的28%增加到55.2%,植被覆盖度由0.9%提高到22.5%。已完成的各项治理措施每年可拦泥保土123.71万吨,减沙效益达到54.14%。

二是土地利用和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大面积的果园、经济林建设和荒山荒坡造林种草,项目区农、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55.0%、0.6%、0.1%、0.3%调整为55%、2.91%、13.30%、6.32%,农、果、林、牧、副各业产值比例由治理前的65.3%、0.5%、3.5%、11.9%、18.8%变为42.3%、0.3%、12.1%、16.4%、28.9%,有效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强了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三是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项目实施5年来,随着项目区内各项治理与开发措施的落实及经济效益的发挥,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04年,项目区人均产粮达到518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256元,分别比治理前增长35.6%和86.9%;贫困面由治理前的26%下降到12.3%。

四是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为了有效解决群众行路难、看病难、吃水难、上学难等问题,我们加大项目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截止2004年底,项目区共新建水窖2183眼,人畜饮水工程13504处,使项目区人畜饮水困难得到彻底解决,比项目实施前增加了近45个百分点。许多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挣钱,学龄儿童重新背起了书包,走进了校园,圆了上学梦。

三、项目验收前的准备工作进展情况

为确保项目建设能够严格按照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认真查漏补缺,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验收准备工作。

一是组织领导重视,督促检查到位,确保了世行项目整改和各项验收准备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加强项目工程进度及质量的检查监督,在项目实施的5年中,县政府每年都要组织各乡镇政府、县上有关部门及项目办负责人深入项目区进行检查指导,并对当年项目实施任务完成、工程质量、工作经验、存在问题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工作总结,提出下年改进方法、措施。去年省、市两次项目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整改和检查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成立了项目自查验收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靠实了工作责任,并严格对照备忘录和我县存在的具体问题,先后2次召开由水保局、财政局、林业局、审计局及项目涉及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项目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整改及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出了整改及验收准备工作方案,制定了行事历,明确了工作内容、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把各项工作细化到具体领导和工作人员身上。同时,根据具体任务和责任分工,县项目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分别于去年底和今年初先后2次对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确保了各项任务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为项目验收做了大量细致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是全面开展了各项治理措施自查工作。针对项目区内个别流域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不高,部分监评结果不尽翔实而形成少数空图斑等问题,我们组织县、乡项目工作人员对项目实施5年来的各项治理措施,逐流域、逐图斑、逐村组、逐农户进行了自查。根据自查结果,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监评结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限期整改落实。在去年秋季和今年春季的造林中,共投入资金64万元,调供各类苗木160万株,重点对7条流域29个空图斑和部分成活率较低的1.2万亩区域进行了全面补植补播。同时,加大了对项目实施区的生态管护力度,组织农户全面开展了清除林地杂草、松土等幼林抚育措施,重新划定了管护区域,落实了管护人员,进一步加大了对滥垦乱伐、牛羊放牧等破坏生态成果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有效消除了空图斑,基本上实现了图、表和实地“三对位”的项目建设管理要求。

三是深入细致地开展了项目宣传培训工作。从市项目办下发整改意见后,我们组织人员对项目区现有的宣传设施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普查,撤除了与世行项目要求不相规范的其它宣传设施,在每条流域显著位置设立了流域标志牌,印制项目宣传提纲3万多份,宣传画册1万多册,向项目涉及区1万多农户进行了分发张贴。3月份又组织人员编制了项目宣传培训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立项背景、项目宗旨、项目启动实施时间、项目实施内容、各项措施成本造价、还贷计划等,集中对项目区乡镇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村社干部进行了项目知识培训,累计培训820多人。同时,由各乡镇组织驻村干部,以村为单位,集中一月时间,充分利用召开群众会议、广播电视宣传等多种形式,将县项目办的培训内容对项目受益农户进行了一次较长时间的培训与宣传讲解,为项目验收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是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成果的总结工作。按照市项目办的要求,我们抽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技术要求,规范操作程序,集中时间基本完成了项目验收所需要的小流域分布图、小流域一览表、流域工作底图、流域现状图、规划图、竣工验收图、措施监测表、农户监测和典型监测、地块监测资料、竣工验收报告、验收总结表、监测评价报告、专题总结和典型小流域总结,以及专题片和多媒体汇报等内业资料成果的整理汇总,并对全部项目总结验收资料进行了规范化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建档,共收集整理各类档案资料50多卷,为项目验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准备工作。

五是对项目所有的资金兑付和报帐资料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根据省、市审计部门审计检查报告中指出的农户领款花名册签名前后不一致、缺少明细账等问题,我们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项目所有的资金兑付和报帐资料全面进行了清查核对,逐级逐年度进行了补充完善,进一步健全了财务资料,规范了项目财务管理。

六是由县项目办、乡镇项目管理站工作人员和项目区村社干部配合,与项目区受益农户签订了承包治理与管护合同以及转贷合同,解决了项目建设成果的后续管理问题,保证了项目建设能够长期持久发挥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为世行项目验收准备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世行项目实施时间跨度长,各项措施内容复杂,管理要求严格,我们在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同省、市项目办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项目区固定性宣传标语刷写的数量较少,舆论宣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群众政策知晓率仍然较低。

二是农户承包治理与管护合同、转贷合同的签订只完成了60%的任务,进展比较缓慢,这项工作还正在进行之中。

三是项目专题片制作只完成了解说词的撰写和外业拍摄工作,后期制作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二)今后工作打算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今天检查后省、市领导、专家指出的不足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尽快完成项目专题片制作以及农户承包治理与管护合同、转贷合同的签订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工作力度,加强项目建设成果的管护力度,全力巩固二期项目治理成果,确保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益。

三是继续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内业资料的收集和完善工作。

第4篇

深秋的红崖山水库气温接近零度,寒气逼人,风大浪急。今年红崖山水库蓄水量最多时达到6700多万方。红崖山水库蓄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全县生态治理和生产发展。要加大水库清淤力度,科学清淤、安全清淤,增加水库容量,为灌溉调蓄和生态治理用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利用好水库的风景优势,紧紧抓住全国第13批水利景区建设的机遇,统筹规划建设好红崖山水库区域湿地公园景区。要搞好库区绿化和生态治理,统一规划、分步推进景区建设。要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参与水库清淤和绿化等工程,加快景区建设。要综合开发,积极发展壮大渔业、旅游业,全面提升红崖山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率,把红崖山水库打造成集灌溉调蓄、生态治理、旅游休闲、渔业发展为一体的沙漠水库区域湿地景区。

生态立市战略是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实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期目标,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打好“三套组合拳”遵循“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方针,统筹抓好节水、造林、治沙、防污四个重点,探索建立“国家有投入、科技做支撑、农民有收益”生态建设长效机制,促进生态持续好转。以实现蔡旗断面下泄水量达到2.9亿m3以上、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到0.86亿m3目标为重点,全面实施节水工程改造、设施农业建设等重点治理措施,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提前五年实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远期目标。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将治沙生态林承包给农民管护经营,严格实行“四禁”规定,加大湿地保护恢复和建设力度。

跨越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群众早点过上好日子。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要积极引导农户转变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建设生活、生产分离的新农村。

要进一步搞好农村环境建设,搞好绿化、硬化、美化等工作,切实为村民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要总结经验,把中陶新村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以点带面,用典型推动工作。其他县区要学习借鉴中陶新村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动员群众加快小康住宅建设。

要鼓励农户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实现传统农业向节水高效农业的跨越,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切实让农民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幸福生活。

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的精神,重在抓好落实。要结合自身实际,以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全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县要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转变作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负重拼搏,率先发展,做好全市的表率。

第5篇

一、基本情况

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美丽新村工作有关规划、方案要求,结合XX乡实际情况,全力推动美丽新村工作的开展。在宣传发动工作全面开展的同时,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深化,城乡环境状况显著改善。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1、建立领导机构。乡上成立由乡党委书记XX同志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XX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村委会、驻乡各单位相应成立配套工作小组。

2、建立保洁员队伍。各村都成立了自己的保洁员队伍,划分责任区域,并对负责区域进行全天候保洁。目前全乡有保洁员队伍5支、保洁员22人。

3、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细化目标,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责任人,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乡政府与各村签订了考核责任书,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

4、收集问题,对症下药。及时收集上级督查部门和社会监督员反映的问题,建立城乡环境问题库,查找问题限期整改。

(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1、全乡召开乡、村两级动员大会,各村民小组召开环境综合治理主题社员大会,详细传达了省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和精神,对我乡美丽新村工作的开展作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

2、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向全乡群众发放宣传单2000余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

(三)严格督查,强化责任

1、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检查制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责制。一方面积极配合好上级督查部门对我乡环境治理的检查工作,认真落实上级的整改意见;另一方面,乡政府做好自身的抽查工作,美丽新村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对各村进行抽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要求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核查,并由乡出具督查表和督查通报,在全乡进行通报。

2、实行乡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乡政府干部职工把全乡5个村进行分片包干,并且是该区域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了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逗硬奖惩,严格责任落实,向在检查中出现问题的相关责任人出具XX乡目标考核奖惩通知单,扣减责任人的年度考核金额和考核分数。

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坚持以项目为载体,突出管理实效,以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为标准,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1、着力管理水平提升,突出抓好建立长效机制。

进一步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辖、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考核,兑现奖惩,做到敢抓工作,善于攻坚,将环境整治工作重心下移至农村,健全长效机制,城乡整体推进。

第6篇

通过现场检查、观看工程建设管理纪录片、查阅工程档案资料、听取建设管理、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经充分讨论,一直认为,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民勤县-年度工程按设计内容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按规定进行了单项验收和阶段验收,工程设计合理,建设管理规范,工程质量合格,投资控制及财务管理严格,运行管理正常,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配套田间节水面积5万亩,完成投资2017万元;红崖山灌区节水工程于年12月开工建设,改建骨干渠道38.413km,本次验收的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环河灌区节水改造年度田间工程、红崖山灌区节水改造年度总干及七干渠、大田滴灌等5个单项工程。

环河灌区节水工程于年3月开工建设。配套田间节水面积5.45万亩,完成投资1.28亿元。

市在实施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中,工作扎实,成效显著,使水资源管理秩序得到规范,加快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干涸五十多年的青土湖连续两年出现水域面积,旱区湿地特征已初步显现,对各级政府是巨大的鼓舞,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目前中央已同意将河年项目适当提前实施,今后的治理任务依旧非常繁重。

近几年日光温室建设成本逐步攀高,市场风险依然很大,滴灌工程运行管理任务繁重,要求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巩固治理措施和项目建设成果,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是民勤县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资金最密集、受益人口最多的项目,要把工程建设和管理作为重点来抓。

一是要对工程移交进行一次“回头看”不仅要移交工程实体,更重要的要移交管理技术和操作运行规范;

二是要加大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力度和项目的衔接,为重点治理项目验收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要加大对已建工程的管理、养护、运行和维护,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第7篇

本书首先提出了“新城市化”的概念。王旭教授钻研美国城市史多年。他认为,大都市区化是20世纪美国城市史的基本特点。美国在大都市区化方面先行了一步,其他国家或地区迟早也要步入这一阶段。这些认识在本书中升华为“新城市化”的概念。作者在总序里即明确提出,美国城市史应分为传统城市化和新型城市化两个前后衔接但迥然有别的阶段。在传统城市化时期,中心城市占尽风光,而郊区只不过是城市的陪衬。但是到了新型城市化时期,人口、就业、财富等都涌向郊区,郊区与中心城市呈现出新的态势,大都市区形成多中心、多节点、分散化趋势:郊区或城市地区逐渐反客为主,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引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依然存在,但在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在郊区普遍兴起的城镇中,出现一些经济独立性很强的次中心,与原有的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复中心或多中心结构,优化了区域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城乡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良性互动,城市化从单纯的人口转移型向结构转换型过渡,进入高级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城市与区域规划、市民社会和社会群体关系、地方政治和政府政策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笔者认为,“新城市化”概念的提出,超越了先前的“大都市区化”概念,从内涵和外延上阐释了美国城市演化的新规律,它的学理意义在于纠正了近年来一些学者所鼓吹的中心城市大势已去的错误观点,契合了“中心城市与郊区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的事实。

但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选取了地方政府这个切入点来进行研究。事实上,新城市化时期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一方面地方政府数量多如牛毛,分化割据;另一方面大都市区又不断出现很多管理缺口或真空,与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背道而驰。为此,在实践上,百年来美国城市出现了兼并、合并或联合的种种试验,但成功者寥寥;理论上有区域主义(Regionalism)、公共选择学派(Public Choice)和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互争雄长。从本质上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治的发展,折射了整个美国政治基本架构的问题及深层因素。美国城市史名家戴维・腊斯克(David Rusk)也曾断言,一方面,“美国真正的城市问题是种族和经济隔离,是它在美国主要城市地带催生了众多的底层阶级”;另一方面,“正是地方政府的碎片化导致了种族和经济隔离。”王旭在《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中探讨新型城市化时发现,地方政府如何适应新型城市化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后来以此为题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正式开始这一系统研究。

作者阐明其思路是,以历史学研究方法为主,辅之以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20世纪美国城市化转型以来大都市区发展的总体背景为切入点,梳理美国大都市区化过程中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对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影响,总结其成败得失,为不同地区对于大都市区经济、社会问题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合理的解释和分析。遵循这种思路,作者对章节做了精心安排。第一章概述了美国城市从乡村到城市的传统城市化阶段和从城市到大都市区的新型城市化阶段的具体表征,第二章对大都市区的横向蔓延和地方政府零碎化现象做了概括,第三章则阐述了“进步主义运动”之后三大市政体制的确立及其各自利弊和采用情况,尤其对城市经理制和市长及议会制的亚型――“首席行政次官制”做了十分精确的评析。接下来的三章则是本书的精华所在,作者对区域主义、公共选择学派和新区域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切中肯綮的分析。

融史实于理论,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这集中体现在对公共选择学派的概括和评析中。通过对诠释美国民主的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的研读,以及对公共选择学派主将查尔斯・蒂堡特(Charles Tiebout)等人代表性著作的撷取,尤其是对公共选择学派集大成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encent Ostrom)的《美国地方政府》、《美国联邦主义》和《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等著作的阅读,作者认为,美国人的自由和自治传统,是从思想上和行为习惯上理解现代地方体制的出发点。如果政治民主被理解为多数的民众对政府的控制与操纵,那么实现这类控制的方式就是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领导权的分散,以及个人能力在政治中发挥作用。在规模适当的地方社区,政治上的草根民主与经济上的市场价值得以相互融通,成为公共选择学派解释地方政府“百衲被”现象的思想源泉。具体而言,无论是蒂堡特的“用脚投票”(vot-ing with their feet)的公共服务市场模型,还是以“多中心体制”(polycentricity)提供公共服务的契约模型,都是以消费者的共同偏好作为标准,来确定提供服务的范围和水平,进而确定地方政府的功能与边界。一言以蔽之,地方居民发展了作为公共选择条件的大量地方自治单位,也将对个人权利的保障和对政府权力的限制落实到了基层,多层次的、包含众多政府单位的复合制共和国成为联邦主义的独特产物。美国式自治和民主应以地域为基础。接下来,作者对最能体现公共选择学派主张的专区做了颇为详尽的分析,明确了作为“次优选择”的专区的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此凸显公共选择学派对市场经济普遍性价值的肯定和对民主精神、公共参与的强调。循此而进,作者对公共选择学派主张的多中心治理在城市化中的表象――居住区协会和社区发展公司,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前者的封闭性和后者的开放性。最后作者对公共选择学派进行了评价:公共选择学派与区域主义的基本分歧在于,前者将地方政府仅仅视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因此注重效率;而后者则认为政府应该代表公民共同体承担更多的政治与社会职能,注重的是平等与公平。概言之,前者在逻辑上属于实然范畴,而后者属于应然范畴。

深度的延伸是与广度的扩大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不同层次的正式政府组织和各类准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企业和利益集团等社会组织综合起来考察,才能理解美国地方政府和施政过程。”全面系统因此成为本书的第三个价值所在。

在区域主义的论述中,作者先对标志大都市区政府理论形成的代表性著作,即保罗・斯杜邓斯基(Paul Studenski)的《美国的大都市区政府》和维克多・琼斯(Vic-tor Jones)的《大都市区政府》,做了简洁有力的介绍。随后,作者直接进入与此理论探索并行的大都市区政府改革的实践,首先对兼并(即中心城市对周围没有建制的

土地和人口的兼并)的产生、决定及其过程、制约因素等做了详备的探析。作者继而从动因、政治过程、合并政府的结构与服务、成效与问题等四个方面阐释传统改革方式之二的“市县合并”。对传统改革方式之三――“联邦式”大都市区政府,作者则主要采取典型案例的方式来予以说明。作者援引莱克伍德方案说明城市县,引用1957年成立的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一戴德县政府来说明“双层制”大都市区政府,用1967年建立的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罗双城大都市理事会和波特兰的大都市服务区来说明“三层制”大都市区政府。这些实践客观上检验了区域主义所主张的大都市区政府理论,作者将上述改革的困境归纳为四点:理想色彩浓厚;所主张的全能政府是不现实的;有悖于美国根深蒂固的自治传统和小政府偏好;不符合政治权力郊区化的现实。这个总结是非常精确的。1990年代区域主义东山再起,作者将其复兴的机缘和新主张归纳为“借助于1970年代以来美国公民社会传统的复苏,以问题为驱动,治理为核心,主张政府与社会合作,鼓励公民个人、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区域性事务,以弥补政府体制处理区域性事务的效力不足。同时强调州政府的作用,以州议会的立法来替代联邦政府的援助项目,实施区域性规划。”

努力客观地审视美国新城市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是本书的又一特点。

作者肯定了城市经理制这种美国最为盛行的市政体制。在溯源城市经理制的基本原则时,作者认为它的第一项原则就是政治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离。由市议会承担立法职能,城市经理负责行政管理。议会职能属于政治范畴,城市经理属于行政范畴,两者互不干涉。在对第二项原则,即城市经理必须保持中立进行探讨时,作者指出,将行政权力集中在城市经理手中,城市经理对议会负责,最终受市议会控制,由此既保证了行政机构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又可以凭借城市经理及其下属机构的专业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城市经理也就可以免于政治纷争,保持中立。作者认为追求效率是城市经理制的本质特征,并指出其理论来源乃是20世纪初的科学化管理运动。而在剖析城市经理制的不足时,作者指出它的第一个缺陷就是政治和行政部门的职能无法严格区分,城市经理难以保持行政中立;第二个缺陷是城市经理制政府同样需要一定的政治领导权威和责任。

第8篇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110-01

一、基本情况

固原市原州区地处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属典型黄土高原丘陵区。区域面积2760平方公里。现辖7镇4乡3个办事处,153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1013个自然村,至2013年底,全区总人口46.49万人,其中回族22.59万人,占总人口的48.6%,农业人口31.62万,占总人口的68.01%。农村劳动力16.84万人,占总人口的36.2%。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干旱、霜冻、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

二、三十年来建设成就

1.森林资源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三北工程实施后原州区林地面积由工程建设前的42.5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77.83万亩,森林面积由工程建设前的1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54.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由原来的5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7.3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3.2%提高到13.1%,森林覆盖率净增10个百分点。

2.林业产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逐步显现。通过“三北”工程的实施,以枸杞种植为主的经济林由工程治理前的0.6万亩增加到现在的5.8万亩。枸杞等果品年产量由工程治理前的120万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160万公斤。产值由工程治理前的3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4亿元以上。经济林产业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点和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3.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通过三北工程的实施,原州区农业生产结构也随之作以调整,由原来单纯的粮食作物种植向经果林产业、草畜业方面倾斜,出现了农、林、牧全面发展的农业产业优化经济结构。

4.总结和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理念和造林技术模式。创造、总结、推广的三北工程项目“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对施工检查验收,按验收结果兑现奖惩”为主要内容的工程造林和以“招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报账制”为主要内容的项目管理把三北工程建设的管理纳入了科学规范的轨道。并探索总结出漏斗式集水坑整地造林模式、水平带集水沟整地造林模式、鱼鳞坑整地造林模式及节水槽整地造林模式等适宜我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治理模式。

三、建设经验

1.坚持把林业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 紧紧围绕原州区党委、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谋划林业、发展林业,增强全局意识、宏观意识,把林业发展与推进城市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推动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2.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以重点工程带动区域性林业建设的发展。原州区按照六盘山土石质山区、东部干旱黄土丘陵区、清水河流域川塬区的不同区域特点,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治理模式。即在六盘山土石质山区营造针阔混交水涵养林,在东部干旱黄土丘陵区建设以灌木林为主的水土保持林,在清水河流域川塬区,以营造农田防护林和生态经济林。同时,在生产技术上,改变传统的一季造林为春、夏、秋三季造林,改一次造林为造林与补植并进,改常规整地造林为高标准抗旱整地造林,改边造林边整地为前一年夏秋整地;在树种结构调整上,改单一的树种为多树种和抗虫性、抗旱性强的树种混交;在经营管理上,改一般造林为工程造林。

3.坚持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造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在重点抓荒山造林主战场的同时,把部门行业的造林绿化作为第二主战场,紧抓不放,以涉及和影响整个造林绿化的道路、水渠、生态节点区等主要区域为重点,实施全民义务植树、造林绿化。三十年以来,原州区所有部门和行业基本每年都参与了林业生态建设。

4.坚持建设成果保护,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模式。为保证林业建设成果保护成效,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原州区推行了森林资源管护目标责任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州区林地管护实施意见》、《禁牧封育实施意见》等管护制度,探索出具有原州区特色的森林资源管护办法,建立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责任管护模式。一是建立了国有林地专职护林员管护责任制。二是实行集体林地国有林场代管制。三是实行集体林地双层管护责任制。四是在人口密集区建立集中管护责任制。五是建立了家庭生态林承包管护模式。

5.坚持产业带动,提高广大农民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在林业重点工程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带动下,原州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积极培育发展了以枸杞、红梅杏、早酥梨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

五、存在问题

1.“三北”工程的地位、作用受到了一定影响。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的相继实施,“三北”工程的任务量逐年缩减,资金相对减少,“三北”工程已逐渐淡出了原州区林业重点工程的影响。

2.“重造轻管”的现象客观存在。受干旱等特殊自然条件的限制,原州区造林保存率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国家造林补助标准较低,重点林业工程往往只安排造林经费,造林后未成林造林地的管护经费不能及时到位,致使“有钱造林,没钱管护”,许多地方存在着“重造轻管”现象。

第9篇

关键词:跨域治理;地方政府;合作机制

一、跨域治理以及地方政府合作的概念

区域是一个含义比较多的概念,不同的学科对其有着不同的定义,比如在地理中我们就把它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而在政治中我们又给它了另一个概念――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特定行政单元。在研究跨域治理中,我们将区域定义为个政府层级所管辖的行政土地范围。与区域相类似,治理也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方面并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它是行动体系其中包含着多个主体,包括一系列来自政府,但是又不局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动者。近年来对跨域治理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将区域与治理两个独立并具有自己特征的概念相联系,可以给跨域治理下一个这样的定义:是指政府、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众、私人部门等不同的治理主体为解决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建立合作关系,并且利用公共政策、法律规章、对话协商、行业规范等手段,一起发挥治理作用的一个持续性过程。

地方政府合作是指跨越行政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的政府为了追求共同的利益,从而签订某种协议或契约,通过协议或契约联合起来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该区域内的一系列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问题的治理,同时为区域内的民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跨域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形成的原因

(一)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在某一地域空间内所有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并且依托这一特定的行政区划或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要求区际之间的横向联合,要求不同区际内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它的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利益最大化。

现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大背景,这就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市场本身就存在缺陷,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之处。因此为了保障区域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各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协商来制定共同发展的战略规划,在区域内进行合理分工,共享资源,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地方政府之间加强合作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欠发达地区可以在发达地区的带动下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这样可以实现整体的均衡发展。因此,地方政府间应主动合作,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提高利用效率,实现利益共赢,从而提高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反,如果地方政府之间相互恶性竞争没有合作,就难以实现各自最大利益,最终也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应该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保障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二)为地方政府协作处理社会公共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地方政府是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向提供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不同阶层的公共需求。地方政府直接与民众接触,能够及时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其所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变得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复杂,与此同时民众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对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地方政府在财政、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弊端,使得其在处理一些跨域性的公共问题上力不从心,导致民众对政府逐渐失去信心,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处理跨域性质的公共问题,实现互利共赢。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与传统的政府不同,服务型政府更加强调社会权利而不是国家权力,强调民本位而不是官本位,强调社会本位而不是政府本位。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部门之间加强横向的沟通与合作,并且将多元化的竞争合作机制引入进来,这种机制强调的是横向与纵向的政府之间的良性竞争性合作,而不是恶性竞争。在当前,跨域治理逐步发展壮大,但是地方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依然横行,并且在现阶段已存在的合作机制中,地方政府依然作为独立的主体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没有经济利益驱动之时,都不会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进行合作的,因此,应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较为高效合理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对跨域性公共问题进行治理。

三、在跨域治理中,我国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所面临的困境

(一)没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以保障合作的长久稳定

第一,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在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没有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横向政府间的合作。第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缺失也导致地方政府间不能进行有效合作,地方官员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发展,忽视长远利益,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因此应改革这种政府评估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使地方政府跨域治理的合作机制得以有效建立。

(二)行政分割加剧了地方保护主义

我国的行政体制是分割的,这就导致资源也被分割,经常发生市场封锁的现象,出现地方保护主义。这种保护主义有其自身的优点:提高该地企业的生存力与竞争力、增加该地的财政收入等。但从长远来看,它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并不利于该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地方政府的这种过度保护会使企业逐渐丧失竞争精神和竞争力,使其难以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因此,行政体制分割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只会增加区域间贸易往来的成本,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甚至是国家整体的经济实力。

(三)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合作组织,致使合作水平低下

在我国,实行的是纵向的行政运行体制,地方政府在横向之间的合作较少,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跨域治理要求的就是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合作。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政府在横向间的合作还存在不少弊端:一是会议是目前合作的主要形式,导致权威性不足,虽然会议能够达成一些统一的共识和决议,但是其并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不能保证地方政府对其执行;二是较为松散的合作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的功能不完整,决策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四)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使合作难以持续

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就是为了使各地方能够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发展适合自身的产业,同时兼顾区域整体利益,实现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的共赢。但是大多数政府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竞相发展热门产业,不顾本地区的自身条件,使得区域内产业日趋相同,使得合作的地区优势逐渐丧失,也失去了合作的互补性,同时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也造成了浪费。

四、构建我国跨域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措施

(一)转变原有独立利益个体的观念,形成利益共同体观念

想要形成一套有效的合作机制,就必须打破行政区划,使其不能受地域的约束,因为这种区划所带有的分割性使合作不能有效进行,因此,应形成共同治理、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意识培训,使他们的头脑中形成跨域合作共赢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本地区的发展与其他成员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想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使整个区域的收益最大化;二是将公民个人、私营企业、非营利性组织以及一些民间机构等收入其中,鼓励其参与合作。

(二)不断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制度

第一,完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求法制,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同样为了促进市场经济长效发展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也是需要法律的。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欠缺,因此,为了使区域政策得到有效地实施,应该建立一部有关这方面的法律,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提供保障和依据。

第二,完善对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考核制度。在对地方政府和其官员进行考核时,经济指标和财政收益等因素占重要比重,所以地方官员们只是追求短期效应,使得长期的发展目标得不到实现。这种做法使得该区域的市场经济得不到长效稳定的发展。所以,应制定出台科学合理的对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

第三,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信用,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评估。在地方政府的合作过程中,信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信用就不能达成合作,地方政府本身就是“经济人”,具有逐利的本能,因此为了追求自身经济的发展会出现信息的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不诚信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信用,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评估,使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更加规范。

三、建立一套科学的地方政府间合作体制

创建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对跨区域合作进行管理。地方政府合作虽然能够解决跨区域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想要使得这些问题得彻底解决,还需要制度化的协调组织,有了制度的保障,这些合作组织才能在政府的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为了保障地方政府合作能够顺利地进行,还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机构,保障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开展。

四、建立一套有效的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

第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与行为约束机制。为了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应根据跨域治理的目标,建立一套激励机制,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提供动力。使用合理的政策支持、鼓励跨域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通过构建激励评价机制不断推动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同时,要建立一套行为约束机制,使机会主义行为难以发生,同时避免发生恶性竞争,以此保障合作顺利的开展。

第二,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在跨区域合作与治理中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要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就要实现信息的共享,所以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动态信息系统,及时公布以及公开信息;建立合作信息库,有利于及时交流信息;建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召开会,公开信息等。

五、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跨区域性的公共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跨区域治理将成为未来政府治理的主要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形式,它规避了地方主义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鼓励地方政府之间加强横向合作,为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地方政府之间应该摒弃以往独立利益个体的这种狭隘观念,树立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加强合作,促进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实现共赢。虽然在跨域治理中,我国地方政府合作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应该看到其前途是光明的,其将成为治理跨区域问题的主要方式,应该在借鉴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为区域的长效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理沦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10篇

关键词:雾霾;治理;市场机制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北京市雾霾形成机理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编号:15JGB066)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7日

一、引言

大气污染是一个国家发展到工业化阶段难以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雾霾污染是其中典型的大气污染问题。雾霾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且开始重视对雾霾的主要污染物细微颗粒物(PM2.5)的监测。纵观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发展历程中也遭遇过严重的雾霾污染,如美国1943年的“洛杉矶雾霾”事件和之后发生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使人们的眼睛和喉咙遭受难以忍受的刺痛之感等。遭受了雾霾污染带来的严重危害,美国开始觉悟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发展是多么不明智的选择,于是开始走上了雾霾治理的艰辛道路。经过几十年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这些国家的雾霾治理终于取得明显成效,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治霾经验。本文对美国的成功治霾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有效治理我国雾霾污染的思路和途径。

二、美国治理雾霾的经验

美国最著名的雾霾事件,就是20世纪40年代初的“洛杉矶雾霾”事件。1943年7月,洛杉矶遭到雾霾袭击,大块厚厚的烟幕降落到洛杉矶市中心,持续不散,整个城市变得昏天黑地,处于烟雾之中的人们的眼睛和喉咙产生了难以忍受的刺痛之感。起初洛杉矶在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时,认定位于市区的南加州燃气公司生产厂排放出的丁二烯是污染源,于是在公众压力下,该厂被迫临时关闭;1946年有空气污染专家分析了洛杉矶雾霾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包括禁止人们在后院焚烧橡胶等。然而,这些措施对于雾霾的消减并没有能起到很好的效果,1952年和1955年洛杉矶先后发生了两次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每次都造成数百名65岁以上老人因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1952年,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名化学家通过分析雾霾空气中的化学成分,首次提出雾霾形成与汽车尾气以及光化学反应下的气粒转化有着直接关系,并指出臭氧是洛杉矶雾霾的主要成分,才让人们意识到汽车尾气才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意识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美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雾霾天气。

(一)成立专门的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实行划区管理。1970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空气质量管理联邦政府机构: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其职责包括制定全国的环保法规,进行相关科学研究,以及向各级地方政府机构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EPA将美国50个州划分为10个大区,每个大区设立区域环境办公室,代表EPA对所辖大区的综合性环保工作进行监督,执行联邦的环境法律、实施EPA的各种项目,协调州与联邦政府的关系,以促进跨州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解决。

1946年加州的洛杉矶市成立了全美第一个地方空气质量管理部门――烟雾控制局,并建立了全美第一个工业污染气体排放标准和许可证制度。意识到由于空气的流动性,污染源和受害区域并不一致,为了实现跨地区合作应对空气污染,合理分摊治污费用,1977年位于南加州地区的洛杉矶县、橙县、河滨县和圣伯纳蒂诺县的部分地区联合成立了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负责制定区域空气质量管理规划和政策,对区内企业和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统一监管。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空气污染治理政策,成为区域联防联控的典范。

(二)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空气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1955年,美国政府出台了第一部空气污染治理法案《空气污染控制法》;1963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清洁空气法》,这部法案成为了美国最重要的空气污染控制法案。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1967年美国政府出台了《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和《空气质量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在标准和法律的实行上存在较大的矛盾。直到1970年,在美国民众的努力下,《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出台,它是一项全国性的立法,具有广泛的约束效力,被视为一座里程碑。它规定了由联邦政府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列出空气污染物质名单,制定了车辆的认证、检测、减排配件应用等多项制度,对燃料的生产也做出明确规定。根据该法案设立了联邦环境保护署,赋予了其实在的管理权力。针对雾霾污染,加州政府还出台了比美国政府出台的空气质量法还严格的《污染防治法》以及《加州洁净空气法》。这些在美国后来的空气污染防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美国空气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颁布虽然使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空气质量管理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下,空气质量总会出现一些新情况。针对此,美国环保署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多次修订《清洁空气法》,每次修订都对空气质量的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对各州要求更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条例。

(三)引入市场机制。美国治理空气污染借鉴了水污染治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排污企业进行管制。美国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推出了区域空气污染排放交易机制(RECLAIM),由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对纳入交易机制的工厂的排污情况进行在线实时监测,规定排放额度,并且每年递减,从而强制排污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排放指标在芝加哥期货市场公开挂牌交易。这一机制对控制固定污染源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开发先进技术对空气污染进行治理。意识到汽车尾气是雾霾污染的罪魁祸首,美国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并严格规定汽车必须配备催化转换器。美国加州还成立了机动车污染控制局,负责测试汽车尾气排放并核准排放控制装置;加州空气污染控制改革委员会推广涉及空气污染控制技术;鼓励使用甲醇和天然气取代汽油;成立技术办公室来帮助私营企业加快发展低排放或零排放技术等。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美国的雾霾治理终于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得到很大改善。

三、对我国雾霾治理的启示

从美国的大气污染情况来看,雾霾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这与我国雾霾污染情况类似。早期的工业发展一味地寻求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大规模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不加限制地发展,如钢铁、水泥、化工等产业,污染物不加处理地排放,使大气环境不堪重负,雾霾污染问题随之而来。伴随着经济不断增长的是日益增加的机动车数量。机动车数量的增长,不仅使得城市道路拥堵愈发严重,也使得汽车尾气的排放大大增加,同时地面扬尘也大量增加,雾霾污染进一步加剧。美国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其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可见一斑,而它们在几十年的空气污染治理道路中,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完善立法保障,健全法律体系,严格监督污染防治。健全的法律法规是雾霾污染防治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美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业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其内容细致到明确规定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以及相关的奖惩制度。目前,我国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立法还不完善,法律体系也很不健全,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过于笼统,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由于缺乏成熟的技术经济评估模型和方法,其确定的排放限值缺乏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减排效果的显著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没有随着空气污染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要求的发展得到及时更新;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体系和内容不够完整和明朗;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主体和标准层级不明确等。在相关法律的实施方面,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主体,容易出现执法不严的现象,且惩罚力度过小,使得企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违法成本太低,难以达到惩治和警戒的目的。对此,可以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防治大气污染立法模式,加强环保法规建设,使得雾霾等大气污染防治有法可依;根据空气污染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要求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各项法规标准,使之适应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现实需要;将空气污染治理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机制,使得治理工作得到严格落实;将企业造成大气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加大对企业超标排放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制定相关法律确保大众对污染举报等监督行为的合法合理性。

(二)设立自上而下的大气污染防治机构,建立雾霾治理长效机制。针对严重的雾霾污染问题,美国成立了环境保护署进行统筹管理,下设区域环境办公室保障区域联防联控有效进行等,对大气污染防治进行统一管理,并实行多部门、多层级联合治理,实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我国目前针对雾霾等大气污染防治缺乏职责分明的专门管理机构,执法主体不明确,加上各地发展差异,地方保护主义难以避免,导致区域联防联控工作不能有效展开,相关法律得不到严格执行。对此,可借鉴美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机构确立模式,设立自上而下的大气污染防治机构,重点建设保障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有效展开的保障机构和监督相关法规得到严格落实的机构,使各省、地方以及城市之间达到互相约束的效果;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在建设区域联防联控机制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利益平衡的问题。雾霾治理并非一劳永逸,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不断变化,雾霾的特征和来源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建立雾霾治理长效机制,非常必要。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严控工业污染。工业污染是雾霾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在采取治理雾霾的手段上,美国关停了可能是污染源的燃气公司生产厂,美国洛杉矶将传统制造业进行转移,大力发展电子、通讯、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新兴产业,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我国成立之初走的也是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的路子,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意识到以工业带动发展的弊端,也在积极进行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但是对于如河北、天津、东北等传统工业基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治理雾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减少工业污染,减少工业污染,同时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英国等国家,同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在地区发展具有差异的背景下进行产业转移和利益补偿,帮助传统工业区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工业污染排放。

(四)加快发展清洁技术,严控机动车污染排放。汽车尾气是造成美国洛杉矶20世纪50年代严重雾霾的罪魁祸首,对此美国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规定了严格的标准,严格规定汽车必须配备催化转换器,美国加州还成立了机动车污染控制局,负责测试汽车尾气排放并核准排放控制装置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城市中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据相关数据统计和新闻报道,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了中国雾霾污染的一大来源。然而,目前我国针对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的法律法规仍然很不健全,排放标准的制定缺乏技术性,目前仅在北京等大城市实行限号措施,对交通污染的控制难以起到满意的效果。对此我国可借鉴美、英、日等国家为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为准则,将空气污染治理状况纳入政府考核机制背景下,赋予各省、地区或市制定“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的权限,并严格规定机动车必须安装尾气净化装备,同时立法规定排放量不达标的机动车禁止投入运行;加大对研究和生产清洁型环保“生态汽车”的支持力度,对购买“生态汽车”的消费者实行减税政策;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及管理,推广绿色交通等。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美国洛杉矶治理雾霾措施与启示.人民网,2014.3.3.

[2]郑权,田晨.美国洛杉矶雾霾之战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财政,2013.11.

[3]王德生.欧美日发达国家治理雾霾的经验和启示[J].电力与能源,2014.35.2.

[4]罗尔男.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现状及对策[J].法治与社会,2014.26.

第11篇

一、健全工作机构、强化基础建设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工作目标。

(二)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了领导责任制。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李国祥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和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具体抓好日常工作。

(三)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郫筒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日常监督制度,对已建立的《安全工作制度》、《值班制度》、《保密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制度,都认真落实在日常工作中。

(二)定期与住地派出所、居委会取得联系,争取支持和指导。

(三)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郫筒镇综治委签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认真组织实施。

三、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宣传教育工作

(一)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严禁闯红灯、严禁酒后驾驶,加强对全体职工的安全、平安宣传教育,使全体职工树立牢固的安全平安意识。

(二)自觉服从所在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部署,积极参与所在辖区平安创建活动及整体联动防范工作建设。

四、认真抓好重点要害部门的安全防范工作

(一)我局将财务、档案、重要物质列入要会部位、指定专人负责、落实责任、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二)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群防群治活动,今年对全局机关办公区域和各部门安装了联网报警器。

(三)教育机关干部勤政廉洁。自觉遵纪守法,保持机关的纯洁性。维护国家利益和机关声誉。

(四)积极配合当地综治委做好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按时参加综治会议和活动。

(五)开展了“文明小区”建设活动,在辖区起好带头模范作用。通过这些活动,树立了政府机关工作的良好形象。

(六)制定了重特大事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第12篇

关键词:文化与经济 内涵 动力 机制

区域文化的内涵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是第一个对文化定义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张佑林,2007)。这个定义包括了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英国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也分别界定了文化的定义。克鲁伯和克鲁柯亨合著了《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列举了1871-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随着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传入中国,国内学者亦纷纷对文化概念展开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金相郁,2004;双传学,2006),区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和逐渐积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情况、社会生产模式、人文、历史进程和其他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区域文化具有独特性、共享性、整合性、凝聚性、开放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并具有自身结构运动的矛盾性和自身发展规律。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互动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不可分割,二者是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区域经济支持区域文化的发展,以确定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级别、性质以及区域人民的社会时尚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内在动力,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加快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构成“经济文化力(陈依元,2001)、文化经济力”的重点,是提高区域发展活力和后劲、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

在高收入国家.经济和文化有明显的收敛趋势,即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文化产业是区域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指从事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李秀金,2006)。文化产业的繁荣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多个方面都显示出了积极作用。首先,经济贡献。文化产品价值和服务的消费、文化从业者的直接生产力、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业人员数量和结构的变化都促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文化精神和观念。区域文化来源于长期的心理积淀,能够继承、转变、甚至重新塑造新的精神、价值观和观念,而文化精神和观念反过来又能够直接刺激和引导个人和社会组织的兴趣偏好、消费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王安琪,2011),从而影响主体的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如吴越文化中的创新、冒险精神成就了江浙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再次,联动作用。区域文化赋予了其它产业文化附加值,并促进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合发展,产生综合联动效应共同影响经济总量。如文化产业带动了农业、旅游业,广播影视业带动了音像、动漫游戏软件设计、家电、广告展览等产业及服务市场;最后,人力资本。区域文化的发展一来为区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人数,二来通过文化教育、文化培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了全体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持。

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

区域文化与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动力源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上级政府的需求,二是区域文化或经济单方面的需求,三是文化和经济双方的共同需求,动力源不同结果效应也是千差万别。结合我国实际,二者的互动是在区域文化与经济多重主体相互作用的内源性动力和上级政府的外源性推力共同作用下展开的。

(一)内源性动力

区域文化包含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中介组织、消费大众等多重内生主体,如图1所示,而这些主体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承载个体,区域文化和经济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推动二者互动发展的内源性动力。首先,文化企业、创意机构一方面将无形的文化转变为有形的商品、服务和衍生物,创造经济价值,提升文化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能级。另一方面把文化因素封装、融入到既有商品中,使产品实现更多的文化附加值(张曾芳等,2001);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利用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办学经验和交流渠道,培养创新、创意人才,推动区域文化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还可发挥各自的科研队伍、设备和基地优势、服务的网络,结合研究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再次,大众传媒和金融、咨询等行业中介机构的有效管理与服务也促进了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如传播互动的知识、信息和技术,参与重大合作项目的咨询论证,提高文化与经济互动的运作效率和效益,为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互动牵线搭桥等;最后,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是二者互动发展的“微观主体”。人们对精神文化越来越旺盛的消费需求、内生激情、无限的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和感染力,都成为了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

(二)外源性推力

外源性动力则是由区域上级政府对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进行干预而产生的。中央政府具有助推区域文化与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意愿和实力。就意愿而言,自然资源要素的禀赋差异造就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区域文化的发展却形成了区域竞争的“软实力”。 政府制定和实施区域文化发展的战略与规划,对体系内各互动主体进行引导、规范和扶持。如党的十五大单独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首次专门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意见,明确了政府在文化领域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责任(李宁,2009)。党的十七大明确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陈少峰,2007)。国内各区域在国家文化建设新思想的引导下也纷纷结合当地优势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种区域文化发展战略。

从能力的角度看,一方面,政府财政收入快速、稳定的增长有力促进了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1978年我国财政收入仅为1132.3亿元,2011年则增加到了103740亿元,增长了将近92倍;另一方面,政府能为文化实力较弱的区域提供政府保护。如法国、芬兰等国家为自己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很多保护政策,比如限制美国进入其国内市场或采取配额等方式。此外,欧美、韩、日等国家文化的繁荣和高速发展呈现出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也对我国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

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机制体系

互动是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及作用的交往活动,或是交互主体对其他主体的行动与反应过程(周绍杰等,2010),互动发展机制是区域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促进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必须建立互动机制,以增强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关联性,实现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优势互补与共同繁荣,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扶持机制和治理机制。

健全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主导机制,是指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区域文化市场和经济市场一体化发展,引导要素交流共享、企业合作和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增强区域文化与经济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提高要素配置和利用的有效性,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但是,单一的市场机制并不能确保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尤其是区域文化发展弱势地区。因此,构建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机制体系时,既要把市场机制放在首位,又要和其他机制相互联系,避免出现“市场失灵”。

完善合作机制。合作机制是指区域文化和经济各个主体在互动发展过程中,遵循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在材料供应、设备使用和技术支持、融资、信息共享、人才流动、资源勘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外部经济联系和贸易等方面,搭建文化与经济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关系,实现二者优势资源的互补、共享或叠加。同时,要注意通过制度保障来实现公平互动。

搞好扶持机制。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扶持机制适用于区域文化发展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与区域经济主体参与合作的“对等”能力的区域。区域政府在发展规划过程中,应更多考虑区域文化因素的客观要求,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如:实施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税收留成、优惠贷款、贷款担保、提供信息服务和帮助培训人员等。改善外部互动环境,提高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文化与经济共赢发展的目标。

完善治理机制。治理机制是指多个文化和经济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形成一个稳定的内生秩序,以保障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长效运转(覃成林,2011)。治理机制虽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但往往通过其他三大机制对互动发展产生间接影响。治理机制的健全一方面可通过制度的变革和创新,促进各机制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可由政府设立或民间自发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治理机构,共同搭建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制度化运行平台。

四个机制各有所长,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有机的整体(见图2)。

参考文献:

1.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金相郁.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三种解释[J].经济学动态,2004(3)

3.双传学.区域文化刍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6(6)

4.陈依元.新世纪经济文化力的竞争及对策[J].浙江学刊,2001(2)

5.李秀金.试谈区域文化的区域经济效果[J].求实,2006(2)

6.王安琪.文化产业与总体经济互动机制[J].商业时代,2011(13)

7.张曾芳,张龙平.产业链衍生:第五产业新说[J].江海学刊,2001(1)

8.李宁.国内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比较[J].学海,2009(6)

9.陈少峰.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J].人民论坛,2007(20-21)

10.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

11.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1(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