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技术定义

科学技术定义

时间:2023-08-10 17:26: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技术定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技术定义

第1篇

高新技术在国外一般称之为高技术(HighTechnology),而在我国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高新技术是具有国际可比性的高技术的概念,广义的高新技术,则包括“高技术”和“新技术”。

高技术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国内外目前关于高技术、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业的界定没有统一的定义,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关于高技术,有以下一些代表性观点:

美国学者的定义。美国学者D.Crane指出:应用研究如果同科学有联系,那么它有时被称为高技术;如果没有联系,它就被称为低技术。美国的J.Utterback认为:高技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所指,冷藏技术、电器、汽车和航空技术,都曾是不同时期的高技术,高技术不局限于电子学、计算机、生物工程、材料、激光、海洋工程等六个领域。美国《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增补9000词》定义高技术是:使用或包含尖端方法或仪器用途的技术。

日本学者的定义:建立在当代尖端技术和下一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即为高技术。日本学者津曲辰一郎认为高技术是经济过程中的主导技术,他将高技术定义为下述技术的总称:①为提高现有商品功能的必要的中心技术;②具有能赋予产品以新功能的主导技术;③构成下一代产品基础的技术。

国内学者的观点。高技术是指能带来高效益、具有高增殖作用,并且能向经济和社会广泛渗透的技术,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涌现的新技术群的核心。王伯鲁提出枚举定义法,即当代高技术领域是指: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与机器人、生物技术(包括制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包括核技术)、航空和航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高技术应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不同时代的高技术内涵是不同的。现代高技术应反映如下3个方面的要求:

从技术的结构看,高技术是尖端技术,其主要原理建立于人类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技术,这一点有别于传统技术,传统技术是经验的积累;从时间上看,高技术是新技术,是以最新成就为基础的技术;从与科学的关系来看,高技术是基于科学的发现而产生的技术,即高技术是Science-based技术。

因此,高技术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最新尖端技术。必须强调,新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新技术仅仅代表了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对新颖的技术形态,而不是技术内涵的革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高技术,是指运用当代最新科学知识和尖端技术而形成的技术群,它们构成新一代产品的基础技术和主导技术,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具高增殖作用和广泛的渗透功能。

2高新技术产品的界定

美国科学基金会的定义:高技术产品是指每1000名职工中有25名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并把3.5%以上的净销售额用于研究开发而生产的新产品。

美国商务部依据某类产品销售额中R&D支出的比重和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为标准确定的高技术产品为:①导弹以及航空器;②无线电及电视接收设备;③通讯设备;④电子元器件;⑤飞机及零部件;⑥办公设备及计算、会计仪器;⑦军械用品;⑧医药制品;⑨工业用无机化工制品;⑩专用设备及科学仪器;(11)发动机及涡轮机;(12)塑料材料及其合成制品,合成纤维及其他人造纤维(不包括玻璃制品)。

美国海关合作理事会在以往对高技术产品定义和分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定性分析,对高技术产品进一步筛选,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产品定义为高技术产品:①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②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据此所确定的技术10大领域为:①生物技术;②生命科学技术;③光电技术;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⑤电子技术;⑥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⑦材料设备技术;⑧航天技术;⑨武器技术;⑩核技术。

广东省“高技术企业统计方法研究”课题组认为:符合下述条件的①、②、③、④中的任一项及⑤、⑥两项者,即为高技术产品:①(在国际或国内)首次应用新科学原理生产的产品;②(在国内或省内)首先应用我国独创的新工艺或国际上最新工艺,并使产品质量或功能或劳动生产率、成本有显著改进的产品;③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生物品种,并使质量或劳动生产率或成本或功能有显著改进的产品;④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公布的高技术产品目录;⑤符合国际标准或技术先进国家标准,若无国际标准,则应根据具体情况符合国家、专业、地方或企业标准;⑥达到本年代技术先进水平。

我们认为,所谓高技术产品,是以高技术为主导技术而生产的具有新的用途和性能,或质量、劳动生产率、成本有显著改进的产品。

3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

美国方面的研究。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定义:研究试制费和科技人员与职工总数的比例,比整个制造业高出1倍以上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国立科学财团的定义为:研究和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为3.5%以上,职工中每千人中有25人以上的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商务部的定义为:研究开发费用在总附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0%以上,而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总职工中所占的比重为10%以上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学者纳尔逊(R.Nelson)在《高技术政策的五国比较》一书中指出:所谓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以大量投入研究与发展资金,以及迅速的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美国学者戴曼斯叙(D.Dimancescu)在《高技术》杂志上指出:对高技术企业的定义,主要依据两大特点: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高;二是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的投资比例高。这两大特点又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东西,即知识密集,这是高技术产业的一个必要成份,也是技术持续创新的必需。美国学者杜迪(F.D.Doody)和芒塞(H.B.Muntser)认为,高技术部类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类体现出高增长率、高额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高附加价值、强烈的出口导向和劳务密集(这里专指高技能的劳务)的生产技术公司。

在英国,高技术产业被认为是一组包含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许多位于科学和技术进步前沿的其它技术的产业群体。

法国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当一种产品使用生产线生产,具有高素质劳动力队伍,拥有一定的市场且已形成新分支产业时,才能称其为高技术产业。

在加拿大,高新技术产业被定义为是一种技术水平相对高的生产部门,这种相对高的技术水平通过劳动力的技术素质或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来反映。

在澳大利亚,科学与技术部将高技术产业定义为投入大量研究与开发经费,与科学技术人员联系紧密,产生新产品并且有科学或技术背景企业的产业。

在日本,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定义为:能节约资源和能源,技术密度高,技术革新速度快,且由于增长能力强,能在将来拥有一定水平的市场规模,能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波及效果的产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R&D密集度(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将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而言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

《欧盟科学技术指标报告》把有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国际竞争能力,有较大的就业潜力,同时R&D投入高于所有部门平均水平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化工产品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科学仪器制造业等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或先导产业。

在中国,目前采取的主要是概括法,也叫例举法,即按技术类型定义高技术产业。《中国科技产业》公布的目录包括:①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②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③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④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⑤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⑥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⑦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⑧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⑨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⑩医药科学和生物科学工程;(11)其它的新工艺、新技术。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具有以下4项特点:

它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所用的设备、材料涉及到现代技术领域的许多尖端成果;它是资本高度密集型产业,其科研费用和设备投资大,产品的附加值高;它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科技开发人员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经营管理人员;它的产品具有国际性和前景良好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技术产业是指由高技术成果转化形成的具有知识密集、R&D投入高、附加价值高、增长速度快、技术进步快等特征的先导型产业。

【参考文献】

1蔡莉,王新.高技术产业的划分及发展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2)

第2篇

工程项目近些年来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建设周期的逐渐延长、利益相关联者的逐渐增多、建设场地的固定、材料设备消耗量的逐渐增大又导致其受到自然和社会等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大。此外,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能够预报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甚至完全克服的不可抗力事项越来越多,因此有些事项已经不再符合“三不原则”(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相关学者在界定不可抗力内涵上的分歧也越来越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在法律法规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不可抗力。

2不可抗力内涵构成要件综述

2.1不可抗力内涵的构成要件分析--基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文件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文件中涉及到不可抗力外延性定义的是《民法通则》、《合同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相关法律法规及各类合同范本中的定义分为两类,详见表1。根据表1可知,关于不可抗力的内涵定义有两类,分别是“类型一”与“类型二”,二者的区别为“类型二”涉及时间节点,除此之外它们均指意外事故的发生,它的发生与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的意志无关,是当事人所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

2.2不可抗力内涵的构成要件分析———基于文献研究

关于不可抗力内涵性定义的构成要件,除了上述法律法规文件规定的之外,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各学者关于不可抗力的内涵性定义与法律法规文件中规定的不尽相同,在不可抗力的内涵性定义构成要件方面与法律法规文件中规定的也有一些差别,首先,除了法律法规文件中规定的不可抗力构成要件的“三个不能”外,学者还提出了:①无法控制、无法合理防范、无法合理回避或克服、无法合理控制;②没有提及自然灾害或者社会性突发事件,而是外部事件、客观现象、事件或情况。

3不可抗力内涵中的争议事项

3.1法律法规关于不可抗力的内涵性定义与工程实践的争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可以预见台风等气象灾害,尤其当出现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时,虽然可以预见但是无法避免、更无法克服其对建筑物的破坏性,但是台风均是我国立法和学术界认同的不可抗力范畴,而台风却不符合《合同法》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关于不可抗力的定义。其次,《合同法》与《民法通则》作为我国关于不可抗力规定的现行法律文件,都做出了这样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但是这种不能预见究竟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预见的客观现象,还是特指某一具体行为中的具体当事人不能预见的客观现象?由于人与人的认知能力和预见能力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制定出判断不能预见主体的一般性标准,即明确“不能预见的主体”。虽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中规定了不能预见的主体是发承包双方,但它不是以制定法的形式做出的规定,这也是目前我国立法的一个漏洞。

3.2政府行为是否作为不可抗力范畴

关于不可抗力范畴,最有争议的是政府行为是否构成不可抗力。政府行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政府行为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颁布制定法的行为,又包括国家行政机构或者司法机构命令的行为;而狭义上的政府行为仅指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政府行为是否应作为不可抗力的范畴,学者对此态度不一,有的学者认为不应将政府行为纳入不可抗力范畴,如学者刘凯湘、张海峡不赞同将政府行为列入不可抗力的范畴,并提出了三个理由:其一,政府行为的发生十分频繁;其二,部分政府行为可以被预见;其三,部分政府行为可以被克服[3];邹艳钰也持政府行为不应列入不可抗力范畴的观点,理由有二:其一,政府行为出现过于频繁;其二,部分政府行为是可以预见的[1]。此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不可抗力应包含政府行为,如学者鲍轶欣认为在某些特别的条件下,由于国家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职能而致债务不履行的情形也属于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2];张钢印指出有关政府行为,如政府颁布新的政策、法律或采取新的行政措施,严重地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如政府干预、、禁令、禁运、征收、征用等,一般比照不可抗力处理[3];赖凌云认为政府行为可以类比作为不可抗力事件来处理,法律的颁布实施、政策的出台与贯彻实施、司法机关对标的物采取的强制措施、国家征用等政府行为,只要符合不可预见性、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特征,均可以成为不可抗力事件[4]。综上所述,政府行为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范畴尚未达成共识,但是,由于政府行为的强制性,使得大部分政府行为对合同当事人而言满足不可抗力“三个不能”构成要件,此外,某些情形下,政府行为极大地影响着合同关系和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利益。因此本研究将政府行为作为不可抗力的社会性范畴。

4重新界定后的不可抗力内涵

重新定义不可抗力的内涵性定义就要对原定义中的“三个不能”(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进行界定,下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4.1不可抗力主客观构成要件的界定

构成不可抗力的要件分主观与客观要件,主观要件是指引起不可抗力的客观事件的不能预见性,即这种客观事件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变化而转移,这也是推断是否合同双方主观上有过错的核心因素。如果致使合同履约难以继续的客观事件或导致标底发生损失或人身安全发生损害的行为是合同双方能够预见的,而合同一方仍然继续履约,则根据过错原则的规定,当在损失出现后进行归责时,继续履约一方的这种“故意”就成为归责要件中的主观因素要件,因而对该合同方不能使用免责规定,所以这一客观事件不构成不可抗力。所以,“不能预见”就是不可抗力的主观要件。客观要件是指引起不可抗力的客观事件是不能避免的以及这种客观事件造成的结果是不能克服的,即合同双方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下针对这种客观事件的与否发生、损害程度等无法做出合理的控制或处置,或者说合同双方只能“听天由命”。不可抗力的客观要件实际包含了推断合同双方主观过错的客观因素,即合同双方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下的能力不足以避免和克服这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发生侵权行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客观事实。不可抗力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共同构成了不可抗力这一法定免责制度的要件,二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不可抗力的主观要件是不能预见性,客观要件是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不能避免、不能克服。

4.2不可抗力的时间要件界定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中关于不可抗力的定义均规定时间要件为在工程合同签订时不能预见,但是若是在合同履行中不能预见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性事件是否应算作不可抗力范畴。学者张黎认为在合同订立后直至履行完毕的整个期间都要求当事人不能预见[5],所以采用这种在合同签订时以及在合同履行中的不能预见作为本研究关于不可抗力的时间要件。

4.3不能预见的主体及不能预见的界定

“预见”是人类一种主观上的心理活动。随着智力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能预见的范围在不断扩大,预见的准确度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对未来事物的预见只是对过去事物发展趋势的归纳与推理,人类是不可能完全预见未来的,也就是说,风险是会一直存在的。这其中,又属“天灾”与“人祸”最难以预测,却最可能给工程项目带来巨大影响。不可抗力的主观要件便是“不能预见”,即人对客观现象的不可知性,从而使行为人对由此带来的损失在主观上不具有可非难性。然而,相关法律法规及各类合同范本只规定了“不能预见”,却没有指出是“谁”不能预见,也就是不能预见的主体不明确。究竟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预见的客观现象,还是特指某一具体行为中的具体当事人不能预见的客观现象,由于人与人的认知能力和预见能力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制定出判断不能预见主体的一般性标准,即明确“不能预见的主体”。此外,由于本研究是属于建设工程领域,所以遵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中的关于不能预见的主体,即发承包双方。不应把“不能预见”简单地理解为完全不能预见的客观现象,如地震、火山爆发、山崩、雪崩、泥石流、海啸和战争等,它还包括不能完全预见的客观现象,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见但不能及时、准确地预见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影响范围等的客观现象,如台风、海潮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全不能预见的客观现象正在逐步减少,但并不会完全消失,在很长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然而这两者在结果上的体现并无实质性差异,因为即使能够及时、准确地预知某一客观现象(如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气象台的海浪预警、台风预警或地震局的地震预警预知灾害的发生)也无法避免与克服其发生所带来的损失。尽管如此,在不可抗力风险分担与责任量化的问题上,将这二者进行区分仍具有一定意义。此外,在谈及不能预见时,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有些不可抗力事件是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是不能预见的,如山崩、泥石流、火山爆发、战争等,但是有些不可抗力事件时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是可以预见的,例如台风等。因此,关于不可抗力构成要件的不可预见应定为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下完全不能预见或者不能完全预见、

4.4不能避免与不能克服的界定

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表明了不可抗力发生的客观性与必然性,并且二者均为必然性因素,必然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客观性的规律或发展趋势。不能避免是指当不可抗力发生时,合同任意一方或者合同双方已经预见到或者注意到,但仍就不能阻止此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是不能回避的;不能克服是指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合同任意一方或者合同双方虽然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做了最大努力,但仍然不能对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程度、损害程度做出合理的控制与处置,因此可能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或者损害。虽然,以现有科学技术水平去避免不可抗力事件是无法实现的,尤其是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海啸等),但是对于各种法律法规文件中的“不能克服”一词,过于绝对化,当不可抗力发生时,合同双方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减少其造成的损失,只是不能克服的程度不同而已,这与不能克服的意思是有差别的。所以,不可抗力发生时,合同双方在不能避免的情况下是不能克服或者部分不能克服。

4.5不可抗力事件归属的界定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中将不可抗力分为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性事件,但是由于在不可抗力的争议事件部分已将政府行为纳入不可抗力范畴,所以本研究将不可抗力事件分为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不可抗力事件,同时将政府行为归为社会性的不可抗力事件。综上所述,根据对不可抗力的主客观构成要件、不能预见的主体及不能预见及不能避免与不能克服的界定,对建设工程领域的不可抗力外延性定义进行了重新界定,本研究做出的不可抗力内涵定义为:发承包双方在工程合同签订时以及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下完全不能预见或不能完全预见的,对其发生不能避免,并且对其后果完全不能克服或不能完全克服的自然性或社会性事件。

5结论

第3篇

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的概念也不尽相同。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角度来看城市化是农村地区或者自然区域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经济学上从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生态学认为城市化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社会学家从社会关系与组织变迁的角度定义城市化。城市化是多维的概念,城市化内涵包括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主要是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地理空间城市化和社会文明城市化(包括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和社会组织关系等的城市化)。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思想家都有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深的有这么几家:老庄一家、孟子一家、《睡虎地秦墓竹简》一家、董仲舒一家、韩愈一家。老庄为代表的主张在自然面前取“无为”态度:“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64章),“莫之为而常自然”(《庄子缮性篇》)。老庄的态度很明显,就是在自然面前不敢“人为”不应“人为”。孟子为代表的主张敬重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的意思很明确:供人以生存的农业、渔业、林业,一切都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不违背它们的规律,人生存的问题就解决了。这种自然观在《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中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麛(卵)鷇,毋毒鱼鳖,置罔(网),到七月而纵之。”这是用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不能违背和破坏自然规律。在国家的层面上用法律的形式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明确地颁布出来,在世界范围内,应该是罕见的。此外,董仲舒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虽然不是直接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他的天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在天人关系中讨论到的“天谴说”,剥去其神学外衣,用今天的话表述,遭“天谴”就是遭自然规律的惩罚。至于遭“天谴”的原因,董仲舒虽然没有直接论说是破坏自然生态,但我们从《春秋繁露仁义法》中表达的“鸟兽昆虫莫不爱”的生态观及《春秋繁露五行顺逆》中表达的对农业、水利、资源保护及对万物保护的合理思想可以看到,其“天谴说”的内容应该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说董仲舒“天人关系”的论述还需要进一步引申才能进入人与自然的层面的话,那么,韩愈的“天人论”讨论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恳原田,伐山林,凿泉以井饮,窾墓以送死,而又穴为堰溲,筑为墙桓……悴然使天地万物不得其情,幸幸冲冲,攻残败挠而未尝息。其为祸元气阴阳也,不甚于虫之所为乎?吾意有能残斯人使日薄岁削,祸元气阴阳者滋少,是则有功于天地者也;蕃而息之,天地之雠也。”(《柳宗元天说》)韩愈认为,天有意志,能赏功罚祸,人的社会行为,是对元气阴阳的破坏,因此必然受到老天爷的惩罚。韩愈的观点,过去因为带上唯心主义因素而没有引起过重视。

    但是,如果我们今天简单思考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事实,我们就会深深感慨:韩愈的见解真深刻!有了前面的回顾,现在我们可以来理清一下人与自然是一种什么关系。人与自然是一种什么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万物的关系,中国哲学认为人与万物同为自然万物之一物,物是自然之物,人亦自然之物,人就是自然,自然也就是人。有了人与自然的这种明确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之行为准则亦同时明确了:人类在自然面前应严格按自然法则行事,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向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必然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这就是自然的规律,这就是中国自然哲学于人类生存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推行的建设环境友好型、生产节约型社会,实际上就是中国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如何相处的一种典范。

    中国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有两个:其一,物质文明;其二,精神文明。何谓物质文明?百度词典最新定义为:“所谓物质文明,是指人类物质生活进步状况。它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该定义强调物质生活进步但却没拷问物质生活进步的元素。如果这个进步的物质生活是以牺牲自然生态,是以提前透支子子孙孙的资源为代价的,这能算“文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现代经济社会追求的许多经济指标,相当部分是以牺牲自然生态,透支子孙资源来实现的,因而就不能说是“物质文明”。本文认为:物质文明即以先进的生产方式在不破坏自然生态,不提前透支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创造的物质生活成果。这个定义强调了物质财富的积累要以不损害自然生态,不以透支子孙资源为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在先进的生产方式下从可再生资源类获取的财富,对人类才具有意义,因而才具有“物质文明”或曰“文明物质”的称号。如果这样界定“物质文明”,社会的进步就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真实含义就在这里。

    何谓“精神文明”?对“精神文明”的界定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百度词典的定义:“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精神生活成果,它表现在社会意识形态如科学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等的发展程度,规模和水平上,也表现在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上。”这个定义初略看去很全面,似乎把人类精神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概括进去了。但是,它却遗漏了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在物质财富面前的消费心理。如果大肆挥霍社会财富,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显然属于非文明精神,只有在物质财富面前崇尚节俭的心理行为,才有资格成为文明精神。因此,本文给精神文明定义为:精神文明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精神生活成果及人类对社会物质财富的健康消费心理。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崇尚节俭的文明精神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本文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定义出发,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范畴内,中国哲学于人类社会发展可资借鉴意义也是深刻的。我们知道,物质文明的前提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提高的前提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哲学中《易经》的三大理论(阴阳对立、五行生克转化、天人合一)、三大法则(易理、卦象、数理),三大原则(简易、不易、变易),道家的生成论、宇宙论、相对主义观点,墨家的科学技术思想、逻辑学思想,中医学的“宏观观察”、“整体研究”的思维方式等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从宏观到微观、从聚象到抽象、从抽象到直觉等一系列系统的、先进的思维方式。其别是道家,不仅对中国先进的思维形式有重要贡献,而且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面刃”性质也有深刻的哲学反思。因而中国哲学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先进的思维形式,是正确发展生产力、正确积累社会物质财富的理论基础。

第5篇

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我国多所著名院校、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单位的参与和组织下,1998年,《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出版。这部集我国计算机科技界集体智慧的巨著,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在《全书》头版面世两年之后,为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爆炸式进展,编撰委员会迅即筹划编写第二版。历尽四年有余的甘苦,终于在去年年终前夕,向读者奉献出崭新的版本。我国计算机学科的大型辞书,大多基于“译入”,出于自主编纂者为数不多,自主编纂而又及时更新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全书》新版无疑是我国专业百科全书和计算机科技界的一桩盛事。

近十年来,计算机科技的新突破集中体现在网络领域。新版《全书》为此专门增设了“计算机网络”分支,收录条目245条,其中除将原来分散别处、归于该分支的70余条收拢在此之外,增添了“数据通信”、“移动通信网”、“网络互连”、“网络安全”、“网络工程”等170余条,新条目占该分支条目总数的七成。

在原有的各分支中,除了淘汰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条目、改写已有重大演变的条目之外,也都增设了各自的新条目。例如,在“计算机科学理论”分支增添了“计算机数学”、“图论算法”等条。在“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分支增添了“网格计算”、“可穿戴计算”等条。在“计算机软件”分支新增了“统一建模语言”、“多模态人机交互”等条。在“计算机硬件”分支增添了“附网存储”、“数字摄像头”等条。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分支增添了“生物特征识别”、“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条。在“人工智能”分支增添了“遗传算法”、“人工生命”等条。总之,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新版或新设分支,或增删条目,或改编知识,使内容得到全面更新。

“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一词,源自古希腊语enkyklo+paideia,字面义“普遍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引申义“完整的知识概括(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all branches of knowledge )”。其中反映了百科全书的最基本特征――包罗所有学科(综合百科全书,general encyclopedia)或某一学科所有分支(专业百科全书,special encyclopedia)的知识纲要。《全书》自然归入“专业百科全书”范畴。自再编伊始,编撰委员会便将构建条目框架放在首位,并在编写过程中反复切磋修正,最终形成现在的四级分类,以此充分体现《全书》新版的系统完整性。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数学、电子学、通信科学技术、生物学等多学科交织,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应用领域又无处不在,致使许多大型专业辞书不愿提供按内容分类的框架,即便提出又彼此差异很大。相比之下,《全书》(第二版)搭建出最新内容框架并在我国计算机界达成共识,更显得难能可贵,并可将其看成是我国学者对编纂“类书”传统的沿袭。

百科全书的体例,各国通行做法是采用词典形式,一般以字母顺序编排( usually arranged alphabetically )。《全书》新版的条目仍按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便于按拼音直接检索。当然,利用正文之前的“条目分类索引”,或者正文之后所附的“汉语”(音序)、“英语”(字母顺序)及“内容”三种索引,通过二级检索查找所需条目,也很有用。五种检索,异常便利。

教育方式的日益演进,教育投入的渐次加大,使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和购置群都在不断扩展。百科全书既是广大读者查阅研究的工具书,又是专家学者寻找非自身领域(或学科)信息 ( seeks information outside his own field )的“知识库”。《全书》新版在定义表述上,一般先按辞书格式给出通俗的“描述式定义( descriptive definition )”;必要时再以“行话”或符号给出“专业式定义”,或者将阐发展开。而在内容选取上,绝大多数条目以高中文化背景即能领悟;但也不规避建立在微分方程、数理统计、数理逻辑、高等代数、图论、数论等专业数学和其他基础学科背景知识之上的条目。也就是说,新版特别重视要兼顾普及与提高两个方面。

《全书》新版保持了内容准确、客观、文图并茂( accurate, objective, attractively presented )的特点,用语和表述更规范流畅,体现了现代百科全书的风范。

瑕不掩瑜,《全书》新版中建立在专门数学之上的个别条目,描述性内容偏弱而形式化表达过强,不免给人以“曲高和寡”之感。仍望在未来版本中,对普及性知识视情进一步增强。

作者简介:王有志,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教授。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主修信息论。曾任研究所所长。现从事科技术语与辞书研究,兼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通信委员会委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第6篇

    1.1 定义

    科技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种。是指科技应用文体在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包括分析、转换、重构三个过程。作为应用翻译的科技翻译,它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包括文化、情境、人际、专业或学科等)下产生的,构成科技应用文体的多个语言因素——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都是意图性的结构单位。在交际环境中产生意义,实现各自功能,并最终为实现科技文体的交际目的服务。可见,科技翻译的目的是在另一个文化背景下实现科技应用文体在原文化背景下的交际目的。这时发生变化的不仅是语言层面的闻、句、段落。还包括文化背景、环境和人际因素。科技翻译所涉及的文体很多,各有自己的语域、语用特点,受到文体类型、文体规范的制约,同时又有一些不同于其它翻译的特点,这是科技翻译必须重视的。

    1.2 特点

    相对于文学翻译.科技翻译需要的是内容准确、结构严密、概念清楚、语句达意的译文,具有语言规范、语气正式、陈述客观、逻辑性强、信息量大、呈现高度专业化的特点。

    (1)第三人称句多。科技翻译问题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很少有第一、第二人称句,这是由于科技文体的主要目的在于阐述科学事实、科学发现、实验结果等。尽管这些科学活动或科学试验都是人类所操作的,但这些文章或报告主要是为了说明科学技术活动所带来的结果、证明的理论或发现的科学现象或客观规律,而不是介绍发明者或发现者的主观感受,因此,科技文章往往不用第一、第二人称句(田鹏森,2005)。

    (2)被动语态多。科技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表述科学返现、科学事实、实验报告和各类说明等,以客观陈述为主,因此科技英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

    (3)专业名词、术语多。科技英语专业性强,文体正式,使用大量的专业名字和术语。

    (4)非谓语动词多。为了叙述简洁明了,科技英语大量使用非谓语动词,包括使用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非谓语动词使句子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当然也加深了理解和翻译的难度,遇到这类句子时一定要理清脉络,分析清楚其成分,才能准确理解句意,正确进行翻译。

    (5)长句子多。科技英语是用来陈述自然界、科技界所发生或出现的事情,描述其规律、特点、过程等的语言,其表达客观准确、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为了更好地记录自然界的现象和科技界的动态,用来记录的句子往往偏长、结构复杂。

    2 背景及现状

    科技翻译是随着科学技术一起发展起来的。自工业革命以来,英美两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科技翻译首先来自英语作为原文进行翻译。同时,随着每个国家自身的科技发展,又产生了富有该国特色的词汇。到了近代和现代,工业化较早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以及英美等国的科学技术逐渐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所以,先进的科技词汇也会从这些国家的语言中流入英美语言,而后者从其它语言中借用词汇的情况也比较突出,造成了英汉科技翻译的新的特点,这些语言对科技翻译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3 科技文献翻译的重要性和目的

    现今,中国各项工业及科学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有些领域,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已经十分明显,所以我们必须取长补短,奋起直追,学习他们的经验、理论以及技术,其中一个关键手段就是通过这些国家的工业文献资料获取有关信息,因此,就必须加强对其有关文件、资料等进行翻译。同时,随着一系列科学事业的重大突破,许多新概念、新名词大量涌现。人们对科学的最新知识的渴求也在不断增加,大部分科研人员需时刻了解和关注世界上各可续领域的发展和技术。因此,若能让科研人员更准确、更广泛、更及时地了解、掌握国外科技资料和文章是迫在眉睫的。该领域不仅需要将外来技术引进,同时也需要将本国的技术和问题与国外进行交流,因此该领域的翻译任务也将愈加繁重,也愈加富有挑战,发展各专业的科技翻译能力,亦是为促进科学领域内的国际交流做出贡献。

    4 应用价值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的重要性是毋容质疑的,而科技英语更是科学技术领域经常使用的应用型语言。它能够系统地报告最新应用于科学技术领域的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科技文献是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文献。然而,英语的表达形式成了科技人员的一个障碍,很少有人能将其成功地翻译出来。这便成为一道理解的障碍,也延缓了高科技在实践中的应用。作为国际间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科技文献的英汉翻译也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做好该领域的翻译工作对于我国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推进国家间科技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7篇

(一)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它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某一具体规律、科学技术某一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中具体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1]。它吸取了历史上自然观的精华,摒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研究和认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学图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和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1]。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想象来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成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1]。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2]。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社会认识实践具有重要的自导意义,唯物辩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阐述了我们在实践中所用的方法、技术和逻辑过程。

(二)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恩格斯指出:“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他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度,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研究,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这一整套理论,要求我们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自然辩证法

(一)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一词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定义很多,国际标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ISO10006)》定义项目为:“由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项目的目标[3]。

工程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工程项目的对象通常是有着预定要求的工程技术系统。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子项、分项和工程活动构成,项目管理必须包括整个系统的管理。完整的项目管理工作过程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反馈等。项目管理应该包括全部的管理任务,有工期、费用、质量(技术)、合同、资源、组织和信息等的管理。

(二)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以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

系统方法的一般步骤:阐明问题目标选择系统方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决策实施计划。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并将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4]。

1.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内在要求性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系统性、产品固定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体积庞大、操作空间有限、技术复杂、规模宏大等技术经济特点,从而对立项的正确性和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个工程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许多的子项目,也包括管理项目的人——管理者。工程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技术素质、经营素质与方法等,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主导因素。

(1)现代项目管理具有特征:“1)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手段的科学化。这是现代项目管理最显著的特征。现代项目管理吸收并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具体表现在现代管理理论的应用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等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最显著的是计算机的使用。2)项目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由于现代社会对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需要职业化的项目管理者,这样才能有高水平的项目管理。3)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复杂的工作,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多,使得项目管理日趋国际化。”[5]

(2)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内容:包括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

项目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在某一工作区域内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都会对另一个工作区域产生影响。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很明确的、可以把握的,也可能是不确定的、难以把握的。由于存在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所以需要管理者对各种项目目标进行权衡。在各种管理中,要有整体和全局观念。任何一个子系统、子项目都不能脱离整体,一旦脱离整体,其组织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2.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不仅是整体的,也是开放的。系统的内外部环境也会影响到管理者对项目的管理。如何处理系统的开放性问题,管理学中的SWOT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工具,其哲学依据就是开放性原理。SWOT是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最常见的对项目优劣进行分析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左右框代表内因,上下框代表外因;Ⅰ、Ⅱ代表积极因素,Ⅲ、Ⅳ代表消极因素。框内内容表示:(1)上边的Ⅰ为内部积极因素,即自身优势(Strength);(2)左边Ⅱ为外来积极因素,即外部机会(Opportunity);(3)下边Ⅲ为外来消极因素,即外部威胁(Threat);(4)右边Ⅳ为内部消极因素,即自身劣势(Weakness)。

在承接一个项目之前,以项目团队为中心进行SWOT分析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理性,减少决策的失误。其方法是:(1)列出团队自身的优势以及如何充分地发挥这些优势,并填入Ⅰ。(2)列出该项目提供了什么外来机会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并填入Ⅱ。(3)列出可能影响项目成功的威胁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威胁,并填入Ⅲ。(4)列出团队自身弱势以及怎样将影响降至最小,并填入Ⅳ。

SWOT方法就是如何利用内部的变化去适应外部环境。项目目标要能实现,就必须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避免威胁。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质和量的统一体现在“度”的范畴里。“‘度’是一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话动范围。辩证法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比例、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是有‘度’的,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它能保持事物的稳定状态,维系事物特定的质。此时,事物总体上处于协调、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6]协调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取得一个成功的项目,协调具有重要的作用。

协调可以使矛盾的各个方面居于统一体中,解决它们的界面问题,解决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是协调的中心和沟通的桥梁。在整个项目的目标设计、项目定义、设计和计划、实施控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协调工作。

三、结语

工程项目由于诸如市场条件越来越苛刻,项目变得越来越大,行业变化速度加快等原因,越来越需要更专业、更高级、更系统地进行管理,自然辩证法对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论基础。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辩证法贯穿在我们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赵修渝.自然辩证法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沈杨.软件工程中的自然辩证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6).

[3]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俞慧玲.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J].水路运输文摘,2005,(2-3).

[5]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第8篇

【关键词】仿生学 工业设计 颜色仿生 结构仿生

所谓“仿生学原理”就是指利用大自然中生物的结构和特点为基础,研发出新型的科学技术、方法和产品,并能体现出所模仿的生物物种一样的功能。“仿生学”自提出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该研究所涉及到的领域极广,例如:力学仿生、分子仿生和信息功能仿生等。“仿生学”属于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该学科体系混合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1]。作为工业设计的重要发展学科,“仿生学”为工业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设计思想、理念、原理,有利于工业学的发展和进步。

1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是W・GrOPius首次提出的,是一门可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和科学技术有关的新兴学科,在科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工业设计的定义,许多学者都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无论哪种概括,都未能体现出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关于工业设计的概念最为全面: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它是根据设计人的经验、知识、感觉、技术等将工业产品的材料、结构、色彩、装饰等属性给予新的特点[2],设计出来的工业产品。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实用的工业产品,符合人类生活的需要,为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做贡献。二是艺术工业品,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提高人类对于艺术的认识,追求美和欣赏艺术。

2 “仿生学原理”在工业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颜色仿生。工业设计的“仿生学原理”具体应用包括颜色仿生原理,世界是由一个五彩缤纷的事物组成的,根据光反射原理,我们能够看见蓝天、白云、红花等丰富的世界,而这些色彩斑斓的事物,正是构成大千世界的最重要的元素。所以,在工业设计上就诞生了颜色仿生原理,从植物或动物中获取可用的颜色素材,将自然的颜色赋予工业设计中。根据人的视觉经验,强烈的色彩会震撼视觉神经,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活动[3]。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感性时尚、色彩鲜明的时代,人们追求颜色带来的冲击感和即视感。生物颜色的运用,对工业产品特征的展现以及它的用途具有更好的表达效果,能够进一步丰富产品语言,以及产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和作用。

(2)形态仿生。形态仿生就是以动物或植物的外观作为设计依据,将生物外观特征赋予在设计中,再现出一种视觉效果。早期的仿生原理,主要是模拟动物或植物的外形,进行一种外观在现。例如,飞机就是根据鸟的外形进行仿生设计的,作为模拟鸟类产生的飞行器无疑是仿生学较早的成果。形态仿生在模拟出生物的外观时,提取某种生物较为独特的属性,作为产品的设计理念,经过设计师的重新组合和转变,形成一种全新的体现出该项产品的独特美感与特征,再将产品设计理念和设计目的进行整合,最终体系出其设计价值。

(3)结构仿生。所谓结构仿生就是某种工业产品按照生物的内部结构、器官功能、自然属性等,传达一种有关该功能的仿生技术。例如,1680年意大利发明家博列发现大部分鱼类都能依靠鳔来调节身体的重量,从而在水里能够自由的上下游动。当鱼要浮起来,肌肉就会松弛,鳔就变大,鳔内空气就会增加,鱼所受到的浮力就会越大,鱼就会变大。如果肌肉收缩,鳔变小了,浮力减小,鱼就下沉。鳔内的气体变化导致鱼的体积变化,最终导致鱼的游动变化[4]。根据鱼鳔的工作原理,博列里制造了一艘潜水艇。现代潜水艇更是将鱼的仿生原理发生到极致,增强了潜水艇的潜水功能。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工业设计的领域和范围正逐渐扩大,而且仿生技术也得到了进步。将仿生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有利于提高工业设计的水平,实现设计上的创新,不仅是在产品外观上,还是在产品的功能上的创新。这种创新有利于满足人类对于“美”的追求,通过模拟其它生物外观的颜色、肌理,开发出工业产品审美的新高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工业仿生学未来的前景不容小觑,值得设计者和科学人员的探究。

参考文献

[1]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许喜华.工业造型设计[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6.

第9篇

《政治经济学》的各种教科书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生产力不同的定义,如较早的王学文先生的定义为:“劳动生产力可以说是人们在特定的生产系统下在一定的劳动组织中由劳动所发动掌握以劳动手段为媒介,对自然发生作用,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劳动的社会条件,劳动的技术条件等等方面所发挥出来力量之总和。”《政治经济学辞典(上)》的表述则为:生产力“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的表述为:“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较近期的如钱伯海的表述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三要素构成的,它体现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又如程恩富先生的表述:“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早期的表述既符合当时的现实,又充满着对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渴望;而当今的表述则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强大支撑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充满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冲天豪气。

现存各种定义无论是从那个角度进行的论述,无论是简捷还是全面,都包含着如下含义:生产力是物质产品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所使用的对象是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及其环境,所采用的手段是代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经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这种提高的后果是在给一部分人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给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们制造出来的核弹头足以将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毁灭;即便是和平利用,诸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也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这样的生产力怎样使人们获得享受呢?人们往往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物质产品不丰富归因于生产力不发达,即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产力发达的代价已经呈现在了人们面前:环境灾难、资源匮乏、社会问题日益增加。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受着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强烈影响。这些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意义何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意义何在?经济发展的意义究竟何在?

在这样的问题考问下,生产力概念所包含的意义就不仅仅只具有实证的意义,而应当包含规范的内涵。也就是说,生产力的现存定义的经济浪漫主义色彩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到今天,现存生产力概念的历史局限性已经表露无遗了: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表现出对待自然的不友好的粗暴态度,把自然当作人类役使的对象,把自然看着人类的对立物,“万物皆备于我”。而事实上,人们在获得更多物质利益的同时忍受了更多的痛苦;人们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取得局部胜利后所得到的惩罚和报复往往是全球性的灾难。以局部的征服自然换来自然对于人类的全面报复,从全局来看是不经济的行为;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于现时代的要求了,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角度对生产力进行重新定义。

二、狭义生产力内涵的嬗变

现存的生产力的各种定义所包含的都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我们不妨将现存的生产力称为狭义生产力。在狭义生产力的含义中,人们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及其产出物。如前所述,现存狭义生产力的水平、规模和速度是人们从自然获得各种物质资料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对于资源的有限性、环境容量的有限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石油价格的迅速上涨并没有让人们真正意识到石油的急速耗竭,因为人们并没有采用有效的方式来节制石油的开采,而只是更进一步加强了对于石油资源的争夺,这种激烈争夺的结果是加速石油的耗竭;这种激烈争夺推动着石油开采、运输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表现为现在意义上的狭义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又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按照如此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道路走下去,人们将面临或已经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是: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耗竭,酸雨、臭氧层耗损、厄尔尼诺现象、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沙尘暴和水土流失等等,人们将遭受难以预期的灾难。改变生产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的唯一出路,人们应当在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节约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前提下谈论生产力的提高。

社会生产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能够认识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正因为我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人们往往把自己的能力放大到自认为可以彻底征服自然,这是人类应当彻底改正的一个错误。生产力的涵义应当包括人们和谐自然的能力。

十分明确,人类又必须从自然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当然应当包含从自然界获取物资资料的能力;又由于人们只能从自然界获得有限的资源,而且人们对于物质资料的欲求不断增加,那么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自然成为了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因之,狭义生产力在新的前提下应当定义为:人们利用自然、和谐自然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能力。

三、广义生产力的内涵

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逐渐丰富,人们的需求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产品,而且表现为对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人文资源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资源,这种重要性不仅表现为人文资源与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的紧密联系,而且表现为人文资源对人类自身的特殊意义上。显然,仅仅把生产力的内涵归结为物质产品生产的能力即狭义生产力是不够的;应当充分注意人类新的大量的需求的不断形成,这种新的生产力所利用的资源不同于狭义生产力所包含的资源。因此,客观上,人类社会生产所利用的资源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围,人们对于人文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样构成生产力。如果将生产力仍然定义在原来的范围之内是远远不够了,生产力的内涵需要扩展,即将生产力扩展为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能力。

显然,我们不能依据过去开发自然资源的模式来开发利用人文资源。在人文资源的利用上,我们应当吸取自然资源利用的经验教训。同时,人类面临的不只是一个自然资源被耗竭、自然环境被破坏的自然生态问题,而且面临着一个诸如文化多样性逐步消失等问题的文化生态问题。文化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绝不亚于自然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人们在对人文资源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往往是态度更加粗暴、处置更加随意,造成了许多不可弥补的损失。充分地认识人文资源的意义与充分地认识自然资源的意义同样重要。人们在对人文资源加以利用的同时,需要充分地注意保护文化生态、充分地注意保护人文资源,保护人文资源、保护文化生态的能力同样构成生产力。

综上所述,广义生产力的定义的内涵至少包括:生产力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能力,表示人们利用自然与人类历史文化的能力、效率和水平,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历史文化的关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生产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所使用的对象是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及其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历史文化,所采用的手段是代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经验。简而言之,广义生产力可以定义为: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它表示人们利用自然和人类历史文化的能力、效率和水平,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历史文化的关系。

第10篇

1 燃料的热值

人们把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对于气体燃料的热值有两种定义方式:一种与液体、固体定义方式相同,即单位质量某种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另一种采用单位体积某种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文献[1]、[3]采用两种定义方式,文献[2]采用第2种定义方式。文献[1]、[2]、[3]中固体和液体的热值基本相同,氢气、天然气、煤气这几种气体的热值有差别,它们的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2 磁偏角

地球是一个天然大磁体,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存在一个磁偏角.文献[1]、[2]对地磁场的描绘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对于图1、图2作如下讨论。

2.1 图中的条形磁铁

图1、图2中都画了一个条形磁铁,估计编者是用来形象表示地球这个大磁体的,但绝不要误解为悬挂在地磁场中的条形磁铁。这两个条形磁铁的区别有两点:其一,原彩色图1中用红色表示北极,蓝色表示南极;原图2中刚好相反。调查了解我院和各中学实验室的磁铁,这两种表示方法都有,还有的用红色表示北极,白色表示南极。我们认为两种版本都是同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验教科书,建议最好用统一的表示方法。其二,图1、图2中两个条形磁铁摆放的方位不同,其南极一个偏东,一个偏西。这就是下文要谈的磁偏角的问题。

2.2 磁偏角

磁偏角的定义:科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物理学词典》(2~82页)定义为“地磁场强度矢量所在的铅直平面与地理子午面之间的夹角”。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简明物理学词典》(752页)定义为“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大学物理学手册》(226页)定义为“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同地理南北方向的夹角”。三种定义供读者参考。

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1031~1095)是世界上第一个准确地记载了地理的两极与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这一现象的人。他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比西方哥伦布(1451~1502)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这一现象(1492~1502)早了四百多年。

地磁偏角在地球上每个地点都不相同,而且是逐年变化的。不过一般来说这个变化并不太大。例如,格雷沙姆大学的教授吉利布兰德比较了伦敦磁偏角在不同年度测得的不同值,1580年在伦敦测得磁偏角为偏东11°51′,1622年在同一地点测得值为偏东6°13′,1634年又测出不大于4°[4]。又如,1960年测得南京和郑州两地区的地磁偏角分别为-3°50′和-3°40′(磁针的北极偏东为正,偏西为负)[5]。由此可知,图1所画的磁偏角为负,图2所画的磁偏角为正。

比较图1、图2,结合沈括对磁偏角的描述,我们认为图1更直观。因为地球表面的磁感线能够形象地描绘地磁场分布,明确地表示出地磁场的磁极,所以建议去掉图中条形磁铁,以免造成混淆。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王杏村,苏明义.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九年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5,113.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九年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7,91.

[3]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物理(第二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9,153.

[4]陈毓芳,邹延肃.物理学史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68.

[5]申先甲,张锡鑫,祁有龙.物理学史简编[M].济南:出东教育出版社,1985:160~161.

第11篇

【关键词】生产要素;市场化;条件确定

一、生产要素的定义与分类

关于生产要素的定义有许多种,萨伊认为生产要素只包括三种:土地、资本和劳动;Marshall(1890)从劳动市场共享、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三个要素做出解释;我国学者徐斌,徐寿波(2006)提出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生产要素概念,基于广义生产要素新概念提出了生产要素层次理论,即由基本生产要素、单元生产要素、行业生产要素和部门生产要素四个层次构成广义生产要素体系。本文将生产要素定义为:参与生产的并为生产成果做出贡献的要素。生产要素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研究生产要素市场化,将市场要素分为经营权与所有权可分离的生产要素和经营权与所有权不可分离的生产要素。前者范畴包括土地、科学技术、资本,后者范畴包括劳动力。如此分类有以下优点:(1)即能将所有已明确提出的生产要素与未来可能因影响巨大而被提出的新生产要素加以分类,又能对市场要素的交易主体进行保护。(2)这样进行分类对于科学技术的知识的所有权与经营使用权相分离,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有益的。(3)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体制要求土地归全体劳动者所有,所以土地要素市场化的对象只能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前提

(1)趋近于完全竞争的竞争环境。在西方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假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黄金环境,其高度的信息对称,操作透明性都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以最大程度发挥。但在现实生活中假设难以实现。信息的不对称与操作的不透明都使得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非常限度,甚至具有消极作用,产生负面的外部影响,滋生寻租行为与浪费。因此,生产要素要进行市场化的前提条件只能是趋于完全竞争的竞争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政府进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但其调控职能也是有限的,必须让市场有足够的自我调控空间。在趋近于完全竞争的竞争环境中,市场与政府调控都能找到最优权能限制点。

如图所示,在市场发展进程中市场调节功能的曲线是凸的,在Q点达到配置最优水平A。然而完全竞争点Q是很难达到的,因此在现实中,市场竞争水平只能达到P点。在这一点上,若想仍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效率A,必须由政府介入调控,即N段作用,而市场调控作用则为M段。如果政府管制过度,使N增大为N’,则与市场调节状况不相适应,并不会出现提高效率的情况,而是会使得弹性较大的市场调节曲线改变,成为L2,在竞争水平P上市场调节达到M'这样市场调节即使达到最优也只能达到效率A'。所以,政府调节的力度必须有市场调控的局限性控制,而不能由自己决定。

(2)不同要素市场化的具体法律规定。根据科斯定理,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在市场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所以在明确分类后须将不同要素市场化特点进行法律说明与约束。针对经营权与所有权是否可分离,生产要素市场化必须有分类明确的详细法律作为约束。对经营权与所有权可分离的生产要素,如土地,科学技术,资本。法律必须强调所有权包括:确定所有者与非所有者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以及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或者承担的不遵守的成本。对经营权与所有权不可分离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法律不能只单一的保护劳工作为拥有所有权的人的权利,如生存权,健康权,还要保护劳工选择工作的权利,指“可以工作” “可以不工作” “可以在这工作” “可以不在这工作”的权利。这为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确实能解决现实中的不公平问题,帮助解决大学生等弱势群体(由于某种限制条件而成为弱势群体)就业问题。

本文试从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否可分的角度将生产要素分为两类,并寻找出市场与政府的最优权能限制点以作为生产要素市场化的趋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竞争环境。另外,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必须有相应的,详细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规定相约束,相规范,才能保证生产要素为经济发展发挥最大效用。

参 考 文 献

[1]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Macmillan and Co.1890

第12篇

关键词:初霜日;终霜日;气候特征

中图分类号:P42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01

引言

霜是水汽在地面上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1]。此时地面温度降低到足以使某种农作物遭受冻害即发生霜冻,初霜冻显著提早、终霜冻显著推迟,都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危害。霜冻是西吉县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972年,9月1―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西吉县最低气温降到4~-2℃,全县秋田作物遭受严重冻害,受冻面积近2.67万hm?,占播种面积的60.4%,其中减产30%~40%成的6111.6hm?,50%~60%的5325.87hm?,70%~80%的2928.87hm?,绝产的8164.93hm?[2]。2008―2015年8年间,西吉县共有6年遭受7次霜冻灾害,累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00余万元。

1 资料、指标和方法

选取1966―2015年西吉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实测地面最低温度,资料均来自西吉县气象局。

参考《作物霜冻等级》气象行业标准[3]和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5号《气候》[4],把地面最低温度≤0℃作为霜冻标准,初霜日定义为后半年首次出现≤0℃的日期,终霜日定义为前半年最后1次出现≤0℃的日期。根据原始数据,分别按照每年初、终霜日期重建初、终霜日数据序列,用公历日定义日期,即将1月1日的日序定义为1,1月2日的日序定义为2,1月3日的日序定义为3,以此类推,如:2000年终霜日为4月30日,则该年终霜日序为121,2014年初霜日为10月11日,则该年初霜日序为284。

运用平均值x和均方差σ判断指标对初、终霜日的异常性进行判别,若初、终霜日波动数值在x±σ之间,初、终霜日为正常波动;若初、终霜日波动数值在x±σ和x±2σ之间,为偏晚或偏早;若初、终霜日波动数值在x±2σ之外,为特晚或特早。

绘制了近50a初、终霜日变化图,分析初、终霜日变化趋势,并对其变化特征进行研究。

2 初、终霜日变化特征

2.1 初、终霜日年际变化特征

对近50a西吉县初、终霜日进行分析,该地平均初霜日序为279(10月6日),最早日序为247(9月3日),出现在1972年,最晚日序为299(10月26日),出现在1983年,最早与最晚日序差值为52d;平均终霜日序为127(5月7日),最早日序为107(4月16日),出现在1992年,最晚日序为143(5月23日),出现在1979年,最早与最晚日序差值为16d。初霜冻发生的最早和最晚日期相差接近2个月,而终霜冻发生的最早和最晚日期相差仅14d时间,这表明近50a西吉县初霜日年际变化远大于终霜日。

如图1所示,从初、终霜日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近50a西吉县初霜日呈推迟趋势,气候趋势倾向率为1.049d/10a,近50a初霜日共推迟了5.245d;终霜日呈提早趋势,气候趋势倾向率为0.114d/10a,近50a终霜日共提早了0.57d。随着初霜日的推迟和终霜日的提早,无霜期随之增加,这与近50a西吉县气候变化趋势相吻合[5]。

图1 近50a西吉县初、终霜日变化趋势

2.2 不同等级初、终霜日变化特征

分析表明,西吉县初、终霜日的异常性相对一致。正常初霜日出现年份最多,为39a,出现概率为78%;偏早、晚年份均为5a,出现概率均为10%;特早年份为1a,出现概率为2%。正常终霜日出现28a,出现概率为56%;偏早年份为13a,出现概率为26%;特早年份为8a,出现概率为16%;偏晚年份为1a,出现概率为2%;无特晚年份出现。

表1 近50a西吉县初、终霜日异常年数

地名 初霜日 终霜日

特早 偏早 正常 偏晚 特晚 特早 偏早 正常 偏晚 特晚

西吉县 1 5 39 5 0 8 13 28 1 0

由于只有偏早和特早的初霜冻及偏晚和特晚的终霜冻才会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其余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较小,由上述分析可知,西吉县偏早和特早的初霜日的概率为12%,偏晚和特晚的终霜日的概率为2%,虽然发生概率较小,可是一旦出现,便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如引言中提到的1972年霜冻灾害。

2.3 不同年代初、终霜日变化特征

表2给出了西吉县各年代霜冻发生的平均日序及其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对于初霜日来说,正(负)值表示该年代霜冻来得晚(早);对终霜日,正(负)值表示该年代霜冻结束晚(早)。与50a平均情况相比,西吉县20世纪60、70年代平均初霜日提早3~5d,平均终霜日接近常年并推迟0~3d;80年代初霜日较常年推后5d,而终霜日较常年提早3d;90年代初霜日较常年推后而终霜日较常年提早;进入21世纪,初霜日与常年持平,00年代终霜日与常年持平,2011―2015年终霜日与常年相比推迟3d。近50a初霜日的年代波动为10d,终霜日的年代波动为6d。初霜日的年代波动亦大于终霜日的年代波动。

表2 西吉县各年代平均初、终霜日及其与多年平均初、终霜日差值

初霜日 终霜日

l生日序 差值/d 发生日序 差值/d

60年代 275(10月1日) -5 127(5月7日) 0

70年代 277(10月3日) -3 130(5月10日) 3

80年代 285(10月11日) 5 124(5月4日) -3

90年代 276(10月2日) -4 124(5月4日) -3

00年代 280(10月6日) 0 127(5月7日) 0

2011-2015年 280(10月6日) 0 130(5月10日) 3

注:00年代指2001-2010年。

3 结论

近50a西吉县平均初霜日序为279(10月6日),最早与最晚日序差值为52d;平均终霜日序为127(5月7日),最早与最晚日序差值为16d。

在时间变化上,近50a西吉县初霜日总体呈推迟趋势,终霜日总体呈提早趋势,初霜日推迟的幅度大于终霜日提早的幅度。

初、终霜日存在一定的异常性,正常初、终霜日的出现年份最多,出现概率为67%;偏早和特早初霜日、偏晚和特晚霜日出现概率为7%,对农业生产会造成一定危害。

初霜日的年际(代)波动大于终霜日的年际(代)波动。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综合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1.

[2]夏普明,尚永生,杨涛,等.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宁夏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221.

[3]中国标准化气象信息网[EB/OL].(2012-01-19)[2015-08-14].http:///plus/view.php?aid=170.

[4]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5号《气候》[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