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

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

时间:2023-08-11 17:25: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创新;热点前沿;CiteSpace;文献综述

如今,知识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本,一个国家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知识创新。知识的不断创新已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洪湧(2017)指出创新的本质和源头就在于知识的创造和应用,在创新创业的研究中发现,整个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带动双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动机。本文拟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知识管理与创新的研究的关键词、主题和引文进行挖掘,基于关键词共现和重点关键词剖析,探索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的热点聚焦;基于主题结构聚类,探索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的重要元素,分析知识管理与创新理论的演进脉络及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以期对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knowledgemanagement”and“innovation”为主题词,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检索时期跨度为2009~2018年,检索时间为2018年12月16日,得到检索结果共计1236条,每一条数据记录主要包括文献的作者、题目、摘要和文献的引文。此外,CiteSpace软件自动将检索文献当作使引文献,将使引文献的参考文献(总计48938篇)列入研究范围,扩展了分析的广度。

二、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将WOS外文数据库中2009~2018年间所有的知识管理与创新相关文献数据导入到CiteSpace软件中,网络节点选择“keyword”,以3年为一节点进行切割,选择TOP50为标准,生成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热点领域关键词图谱,调节阈值到50,最终图片如图1所示。通过图1发现,代表研究热点的高频关键词除知识管理和创新之外,还有绩效、企业、前景、吸收能力、能力、管理竞争、优势、模型等,表明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的主要的热点领域包括通过知识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绩效的研究、企业知识创新研究、知识管理创新过程研究、知识管理创新能力研究、企业竞争能力与企业知识创新优势研究、知识管理创新模型研究、知识管理与创新的发展前景研究等几个方面。

三、研究主题分析

明确了研究热点,本文尝试揭示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的框架结构。在CiteSpace软件中对知识管理文献进行聚类分析,用重点关键词对聚类做了标注,生成聚类图如图2所示,生成聚类数总计31个,其中主要聚类8个,其聚类模块度ModularityQ=0.69(显著),MeanSihouette=0.3044(考虑到存在23个小聚类会降低总体平均值的问题,作者认为,S值是合理的)。从图2可以发现,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的框架结构存在八个主要模块。第一个模块是知识管理的聚类,主要聚焦于知识管理策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知识管理的过程(包括知识创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第二个模块是两面性的聚类,主要聚焦于创新两面性这一转型过程,中小企业开放研发与开放创新,信息技术的采用对知识创造的影响等方面。第三个模块是组织学习的聚类,主要聚焦于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创造性思维的构建,知识流动和知识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等方面。第四个模块是调查聚类,主要聚焦于方法层面,主要是利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探索性分析,譬如,利用问卷调查法探索知识管理在组织文化、结构、策略与组织效能关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及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第五个模块是管理创新的聚类,这一聚类与组织绩效密切相关,创新是手段,绩效是企业的目标,具体包括创新、组织学习和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在开放创新的全球竞争市场中,维持卓越企业绩效所必需的能力的本质和微观基础等的研究。第六个模块是社会资本聚类,这一聚类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源,将人作为重要的企业竞争优势,具体包含探讨知识管理能力在人力资源战略实践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作用,检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员工知识对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的绩效等方面。第七个模块是绿色创新绩效的聚类,经分析发现这一聚类所谓的“绿色”,并非单纯传统意义上的环保生态,其研究主要落脚于电子商务和商业智能等运行过程网络化、低污染、低能耗的新兴元素,着重研究中小企业,包括电子商务的使用通过组织创新对企业绩效的贡献,通过商业智能和知识管理提高创新能力的在线社交网络在创新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等问题。第八个模块是社交媒体聚类,这一聚类与互联网和各种媒体网络的发展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在知识管理与创新过程中运用社交媒体,促进知识的传播速度与质量以及在线社交网络增强知识管理的方式等的问题。

四、结语

1.知识管理和创新研究热点丰富,发展势头迅猛,涉及企业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创新过程、知识管理创新能力、知识管理与创新的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充分彰显了知识管理与创新的研究热度之高。从由突显关键词划分的三个阶段来看,研究从企业内部过渡到企业外部再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具体内容上,层次分明。2.知识管理和创新研究领域广,重点包含八个分支方向,包括对知识管理过程、创新的两面性、组织学习和创新绩效、研究方法、管理创新与组织绩效、人力资源与知识管理和创新绩效、绿色创新绩效———人工智能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的研究,为后续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夯实的理论支撑。3.本文的分析是基于WebofScience收录的国外文献作为数据源,缺乏国内研究的现状的相关文献数据,对比分析国内外文献将是进一步研究的可考虑方向。

第2篇

摘 要:本文在分析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对知识创新作用的基础上,运用韩国先进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对企业知识管理战略选择促进知识创新实现的机理与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知识管理战略;系统战略;人文战略;知识创新

1 知识管理战略及其分类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管理战略是指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企业内外部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战略、策略和管理方法的集成,其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形成并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知识管理战略目前有以下几种分类:在内涵方面, Hansen, Nohria&Tierney (1999)认为,知识管理战略可分为“系统化战略”;与“个性化战略”;; 在态度方面, Zack (1999)认为,知识管理战略可分为“积极战略”;与“保守战略”;;谢洪明、刘常勇、李晓彤综合了上述两种观点,提出了将知识管理战略分为4类,即保守系统化战略、保守个性化战略、积极系统化战略和积极个性化战略。

本文主要采用Hansen, Nohria &Tierney的观点,认为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可分为系统战略和人文战略。系统战略将企业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认为IT及其相关的系统为知识管理提供了理想的框架,将不同程度的信息处理和商业信息系统的研究作为理解知识管理的本质和结构的正确选择。利用系统战略的企业将知识编码、贮存在数据库中,公司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调用。

人文战略主要针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强调企业知识的社会属性,知识通过直接的人员交流得到传播和分享。人文战略认为人是知识管理持续改进的关键,在社会关系占主要地位的软环境中, IT往往被看作是管理工具而不是成功的本质因素。采用系统战略的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主要以系统化、文字化的资料、档案为主导,企业只要将所创新或获得的知识加以系统化的编码、储存、利用,即可维持本企业的运营和生产活动,并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一般而言,这种战略多出现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企业需要依赖于大规模生产来创造最大的效益。若企业内存在着大量难以言喻或只能通过个人心智模式(Mental mode)认知的知识,就该采取人文战略。人文战略适合气氛活泼的企业,鼓励员工在企业内或与外界交流,以获得知识创新的基础。

2 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对知识创新的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从知识形态的角度讲,知识创新都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显性知识是指正式和规范的、客观有形的、可以清晰地表述、完整地向他人传递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复杂的、隐含的、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主观知识。关于知识的创新模式,最著名的模式是Nonaka (1994)提出的SECI过程模型。Nonaka基于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及其相互作用和促进的深入认识,尤其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在知识的转化、运用和创新中的相互联系,提出了SECI过程模型。在该模型中,知识创新分为四种模式,即社会化、外化、整合化和内化。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新的隐性知识的创新模式;外化 (Externalization)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创新模式;整合化(Combination)是把显性知识转化为更加复杂的、系统化的显性知识的知识创新模式;

内化(Internalization)是把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创新模式,是显性知识在整个企业内部得到共享,并被员工吸收而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 SECI过程模型见图1。在企业中,显性知识只是整个企业知识的冰山一角,大量的知识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的, 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隐性知识的创新,因此如何实现知识的社会化、外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采用人文战略能够创造有利于隐性知识传播和共享的环境,从而促进知识社会化。例如,变革企业组织结构,使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化转变;建设能够使企业员工进行交流的设施与环境,每个员工可以自由地约任何人进行谈心,交流思想;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在企业内倡导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等都是有效的人文管理战略。

再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可视化工具、模型、图标等技术和手段实现知识的外化。同时,在知识社会化和外化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系统战略的作用,例如,充分利用视频会议、组件(组件指的是当人们距离很远的时候帮助人们一起共同工作的程序)、企业内部网的聊天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促进隐性知识交流、共享和传播。如何把企业内部或外部存在的大量的显性知识收集、整合、编辑或加工,以形成新的知识为企业所用,这是许多企业所面临的知识整合化,进而内化的问题。采用系统战略,特别是知识管理系统, 有利于加速知识的系统化和优化,提高现有知识的转换和转移速度,易于员工吸收而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当知识被内化为个人隐性知识的一部分,形成了可以共享的智力模型或技术,它就成为一种珍贵的资产。

这种个人积累的隐性知识,通过社会化与他人共享促进了新一轮的知识创新。活动刚刚起步,学术界对企业知识管理问题的研究多以理论探讨为主,实证分析还很缺乏。为了对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和知识创新的关系进行定量描述, 本文引用了韩国先进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对 58家公司问卷调查的有关数据(调查问卷内容见表1)。根据KAIST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系统战略倾向度高的企业,其知识创新的水平也高,但知识的社会化、外化、整合化和内化四种知识创新模式的知识创新水平明显不同,其中知识整合化的知识创新水平最高,知识社会化的知识创新水平最低;相反,系统战略倾向度低的企业,其知识创新水平也低,且四种知识创新模式的知识创新水平相当,没有明显的差别(见图3)。图3 系统战略与知识创新的关系图 (2)人文战略倾向度高的企业,其知识创新的水平也高,其中知识社会化的知识创新水平最高, 而知识整合化的知识创新水平最低,四种知识创新模式的知识创新水平有明显差异;相反,人文战略倾向度低的企业,其知识创新水平也低,其中知识整合化较其他三种模式的知识创新水平要高(见图4)。

第3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民营集团人才资源;管理创新途径

一、新组建民营集团人才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对集团发展的影响。从我国新组建民营集团运作情况来看,多数业主将更多的心思花在项目的开发上,很少考虑集团人才队伍的建,不重视知识,不重视人才资源队伍建设等问题比较突出,有些集团将原有处在管理岗位或技术岗位上具有长期管理经验和技术的人员全部不予以重用,造成新集团成立不久,即刻陷入瘫痪。

(2)人才资源管理意识及内容落后。由于新组建民营集团受长期家族式管理的影响,忽视了“人一知识一资源”这一人才管理链条的存在,将对人的管理误解为是对人才的管理,造成知识员工的知识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才浪费现象普遍,已经成为新组建民营集团最感头痛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3)管理机制落后。由于激励、监督约束、考评机制不健全和不完善,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受到质疑;职业理想、职业规划受挫;不思进取、工作怠慢;知识创新意识淡薄,有些集团每年在高校学生就业时招到的是一时找不到合适单位的毕业生,但当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培养和锻炼,具备了一定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又很难留住,客观上成了为沿海和为其他企业培养高校就业人才的基地。

(4)缺乏长远的人才资源战略规划。在人才资源管理方面,很多集团似乎没有明确而合理的人力资源架构,集团从吸收、培养到重用等都存在肓目性。结果自己培养的人才要么是不符合专业发展方向,要么是好专业培养完就走,使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在低谷徘徊。

(5)缺乏刚性硬管理和人性化软管珲的结合。大多数集团公司内部缺乏重视知识员工地位的氛围,强调的是可以量化的硬管理标准,忽视了“以人为本”的软管理,严蚕制约了知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的发挥,抑制了知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特别是集团人事管理术把企业文化纳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使文化在集团中所具有的动力、导向、凝聚、融合及约束功能都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人才的责任感、职业理想成了一句空话。

二、新组建民营集团人才资源管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知识管理是集团人才资源管理创新自身发展的需要。从我国民营企业运行的实际来看,多数集团寿命短暂,甚至有的如昙花一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人才缺乏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完善,客观上决定了新组建民营集团人才资源管理创新必须成为集团的管理重心。通过人才资源管理创新实施知识管理,以促使集团加快人才资源管理创新的步伐,将集团所需知识与集团的经营达到最佳结合,这些正是新组建民营集团能得以生存并发展的根本。

(2)科学的知识管理模式可以使集团人才资源管理创新实现有效管理。集团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来谋求发展,必须引入知识管理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管理理论、手段和方法,以充分激活人与所拥有的知识这两大管理要素,使员工所拥有的知识得到最充分的运用,并对其更加合理地组合,其中对人的智力这一核心要素的挖掘最为关键。

(3)人才资源管理创新实施知识管理符合新组建民营集团自身特点的要求。新组建民营集团多是在小规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管理者素质、融资、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及培养力度等方而不仪与国有企业存在差别,就是与有一定发展历史的民营集团相比较,都显现出自身的特点。因此,民营集团的发展也就需要充分发挥智力资本和人才优势,提高研发、适应市场环境及创新能力,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新组建民营集团不仅需要进行人才资源管理创新,也更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

(4)实现对人的管理到对知识资源的管理。新组建民营集团必须将对人的管理上升到对知识资源的管理上来,在人才资源管理创新中实施知识管理,已经成为提高集团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即通过知识管理,将关键性的知识员工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通过调动和发挥每一位知识员工的积极性和刨造性,引导知识员工为集团经营目标的实现发挥作用。因此,新组建民营集团要实现管理的合理化、科学化及创新性,就必须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实现对人的管理向对知识资源管理的转变。

(5)集团人才资源管理创新实施知识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新组建民营集团能否抓住高素质的人才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集团的成败。而人才资源管理创新实施知识管理,将有助于集团更加重视高素质创新人才机制的健全和完善,造就一支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集团人才队伍,来满足市场对人才培养和创新技术的需要。

(6)人才资源管理创新实施知识管理,强化人本意识,坚持以知识员工为中心,推动集团发展。“人本意识”,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这种思想直接引申出以知识员工为重心的管理意识。我国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而,强化人本意识,以知识员工为重心,可以为创造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新组建民营集团的发展,关键也需要集团在人才资源管理中形成精英队伍的稳定和对集团所作出的贡献。因此,要整体改变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使新组建的民营集团发挥强大作用,就必须在企业管理中强化改革创新意识,特别是人才资源的管理创新。知识管理与民营集团人才资源管理创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集团人才资源管理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1)高层管理者对人才资源管理观念、管理思想的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其核心就是把人才资源看做集团最重要的资源。“将帅无能,累及三军”,一个好的集团肯定有一个好的业主。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证明,那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民营集团都具备高素质人才和高管理水平。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组建民营集团人才管理工作的好环,已成为集团能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并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这在客观上要求人才资源管理者必须从对“人”的管理转变为对“知识”的管理,从高层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仅树立一种知识管理理念,重视集团的知识资产,并把工作重心从管人到管理知识的转变及以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效果评价上。

(2)管理内容的创新。人才资源管理思想的创新,实质上就意味着管理内容的创新。在人才资源管理中,‘’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管理的对象;人的“知识”是管理的内容,而管理的“实质”是人所拥有知识资源的运用和创新。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实质是人才资源管理客观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链条,这一链条的管理实质是对象、内容和实质的结合,管人就是管人的知识,而管理知识就是将每一个体的知识形成组织的资源,并使资源能为组织带来效益。同时,明确了管理的对象、内容和实质,还必须深入分析“人、知识、资源”这一链条上每一个环节所体现出的价值。也就是说,这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人不一定有知识,有知识不一定能成为组织资源,只有将人、知识结合起来,并通过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每一个体的知识转化和整合成为组织自身的资源,才能为组织带来效益,甚至是不可估量的效果。

第4篇

办公自动化 管理 知识经济 制度创新

一、技术还是管理?

对于一个社会,管理和技术同等重要,但技术和管理的结合部比二者更重要。这是最新的“知识经济”理论提出的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创见。它明确地表达了这样一种一直被混淆的观点:人类的首要和终极目标不是为了追求技术而是为了追求知识,知识只有在具有创新能力的情况下才能被获得。此外,现实的情形是,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本身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人们可以买到技术但却不能仅靠金钱买到效率,(我们有太多的用钱堆砌起来的信息系统,在那里人们见惯了高技术与低效率畸形并存)。但尽管世人对技术成果必须经由管理创新才能发挥作用不持异议,但如何使技术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成果实现管理创新却是令所有人困惑的问题,而“知识经济”理论所提出的“知识管理”的探讨,令人信服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之处与核心精神。

二、知识与创新

在信息技术时代,知识与创新具有怎样的特征与意义?美国《福布斯》杂志1998年4月22日题名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文章1很好地阐述了这一论题。主要内容如下:

(一)信息技术时代的“知识”

知识与信息

文章指出,知识不同于信息,并且,“知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在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的具体涵义和目的是: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促进创新。其产生的过程及在信息时代的运用的具体目的是“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

无形资产胜于有形资产

知识可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正是隐性知识对发展具有潜力,但是目前能管理隐性知识的技术却很少,知识管理的创造性就是体现在使隐性知识发挥巨大潜力的过程中,知识管理要开发提供处理隐性知识的技术“把隐性和显性知识进行处理用一种适合于用户和商业环境的方式表现出来”。从上述意义而言,在信息技术时代,人们将重视无形资产更甚于有形资产。

(二)知识管理

关于知识管理的概念文章提出了如下几点特征:

知识管理不是信息管理,其重点不是“技术和信息的开发”,而是“个人创新和集体的创造力”;

知识管理“不是一门技术而是各种可行解决办法的一种综合”,“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属于管理经营范畴,其实施在于建立激励共享知识的机制,培养集体创造力。作者特别指出“创新和创造能力属于经营过程,但是以前几乎没有那个公司持这种观点”。

三、知识管理与管理创新

(一)成就与反思

自1985年以来,我国制定了办公自动化建设与发展的国家规划,政府各部门开始了大规模的信息技术的引进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的进程。1996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制定《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显示了我国为在下个世纪初的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发展中走在前列而为之奋斗的决心。此后,在这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经过了奠基、初创的阶段,已进入成熟期,然而,办公自动化的建设是否在实质上提高了我国政府的管理效率?在那些具体的方面提高了效率?在那些方面没有?从投入与产出的分析来看,目前的办公自动化建设是有效益的还是低效益的?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效益,包括当前的和潜在的效益?

上述问题很少被认真提出,而且也很难回答。众所周知,我国的办公自动化是靠技术设备的配置为主体,而不是以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特别是管理方案的创新为支撑点。以这样的方式实行的办公自动化是高投入和低产出的。目前我国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的效益既没有被重视也没有被普遍地进行评估。在政府管理领域内缺乏新理论和新思维。

不容否认,我们对上述问题尚未能作出科学和明确的回答。特别是当研究的领域不仅仅涉及纯技术层面而且涉及到政府管理以及其间的复合关系时。对于在政府领域内,如何使技术与设备的投入转化为效益成果,当前特别需要各领域专家作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探索与创造性的思维。从国际的经验来看,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经过管理的创新。前述知识管理就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复杂问题的切入点,是任何变革都必须具有的理论准备。

(二)管理体制变革的征象

人类社会仍处于前信息社会,在发达国家,为信息技术时代所作的管理变革也只是初露端倪,但我们已经能够发现一些特定的征象,它们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变革:

组织结构的改变

由于信息传输方式的根本改变,建立在逐级上传下达方式基础上的传统金字塔式等级制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包括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正在逐步解体,有时可能会发生突变。七十年代,以阿尔文.托夫勒等为代表的未来学家对社会信息化特征作出过预测2,这些远见卓识的观察和判断以惊人的准确性预言,将产生符合时代节拍的新的组织形式,组织结构呈现出频率越来越快的不稳定性,非常规部门快速增长,职能部门依然存在,但越来越多为解决一个专门问题而一用即弃的小组在其中“时隐时现,快速来去。”新的组织形式将是暂时性很强、适应信很强、变化迅速的,充满着稍纵即逝的基本单位和流动性极强的个人。相应的信息系统体系的建设也应是具有灵活性和强适应性的体系,特别是它导致重要的观念改变:过去一直认为并强调人??机系统要适应人和机构的要求和工作特点,而现在,情况变得模糊了,人和系统要更多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性的特点,更具体的说,是人在改变、要求人作更多的改变。

2 工作岗位的流动与业务过程的多层面交互性

组织结构的变化也会带来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例如,今天美国的工作场所的非全日制工作岗位越来越多,同时,衡量工作结果的方式和观念也大大改变,目前已有3/4的比率的工作脱离了按“岗位付酬”的旧观念与旧制度,转而为按“业绩付酬”。

传统官僚组织包括政府和大企业组织的科层制的典型特点是严格的专业分工、部门分工下的业务过程,在信息技术时代将大大改观,取而代之的方式是跨专业学科、跨部门和跨地域的多层面的交互式业务过程。体现在软件开发方面,有大量的关于“群件”的产品出现,适合不同层面的交互性业务过程:一项设计或一个总体方案是由不同地域不同部门的人实时交互进行的,教师与他的学生动态、交互式完成授课,商家更多地与顾客群体一起在相互切磋的情况下完成交易。在所有这些活动的背后的支撑基础设施是环球信息网络。

知识型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

“知识型工作人员需要领导但不承认等级”,这是被称为美国管理理论界的泰斗的彼得.德鲁克早在30年前就指出的。3他说,知识与任务而不是与等级相关,“任务决定一切而不是取决与姓名、年龄,或科目的预算,或从事这项任务的个别人的等级……所以知识必须象一个小组一样地组织起来,其中由任务来决定谁负责、什么时候、负责什么、负责多长时间”。

(三)支持管理创新的系统特点

由上述信息时代管理体制变革的征象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真正的管理创新必须是与这些变化相一致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 灵活应变性

无论是组织机构还是信息系统结构都应以灵活应变性作为主要性能指标,单纯数量上的增减并不能显示改革成就的主要性能。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993年9月一期对美国政府改革的评论文章4中指出“改革需要策略变化,消减工作人员只是精简机构的短期设计,当时间到来时,需求会使机构增加,这种作法不甚明智”。同样的意见也可适用于我国今天的政府改革。

开放交互性

同样,业务变化以及相关的信息系统都以能适应和支持开放性和交互性为性能衡量指标。其长期潜在的好处是这样的系统和工作特点是促进知识交汇同时也是促进知识创新的。

知识中心性

等级威权正在信息时代的面前逐步瓦解。知识威权重于等级威权。对以知识为中心的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支持是管理科学研究和信息系统构造的中心课题。与我国传统的尊重知识分子的观念不一样,知识分子只是一种身份,有时还演变为一种等级身份,而知识管理不重视等级身份重视的是知识,一切围绕知识组织起来,既不为等级所阻隔也不为专业所阻隔。围绕知识的任务一旦完成,组织的使命也就结束。所以,支持知识中心的组织机构或信息系统是最有创造性的系统。

(四)知识管理系统与网络

上述关于支持管理创新特征的系统,即具有知识管理能力的下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一定是一个基于internet的系统,正是因为只有在internet上才具有支持我们所说的创新特征的充分能力:灵活应变、开放交互和知识中心性。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对基于internet 网的“网上政府”或“网上办公管理”作前瞻性思考的恰当时机,需要实际地去预见其潜力和风险,作出我们的积极响应与对策。

四 政府与管理创新

第5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课程开发 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2

知识资本在当代已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竞争力,而知识管理则是提升知识资本的有效手段。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以领先的生产技术,运行、维护和管理着国内独一无二、世界少有的结构坚强、科技含量高、驾驭难度最大的现代化电网。在各项生产活动中,一方面生产技术人员的岗位变动频繁,经常需要进行快速地学习和积累,以适应新的环境及技术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各类技能专家在挑战性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诀窍,但常因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模式,阻碍了知识在组织和队伍中有效沉淀和传承的速度和效率。业务的实际需要与知识管理的脱节,是阻碍业务效率提高的关键原因。根据这一思路,超高压输电公司结合一线生产岗位在生产、培训考核中的实际需要,研究形成了一套内部课程开发新模式,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目前,对电力系统生产技能类培训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 课程实用性程度较低

电力系统涉及范围较广,一般的培训课程都偏重于知识原理介绍,而没有有效针对实际工作问题提供培训内容,与各生产岗位业务直接相关的课程不多。与此同时,不少课程缺乏完成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软性技能的经验总结、典型案例的提炼和分享,致使其实用性表现不佳。

1.2 课程规划缺乏系统性

一般的培训课程即使与各生产岗位工作相关,但都缺乏把培训工作提升到知识管理、沉淀经验、能力传递的高度,往往偏重于业务流程的讲解,缺乏针对岗位工作的经验传授、典型案例和操作练习,课程的针对性较差。且传统的内训师培养主要是对培训师演讲培训技巧的训练,不能帮助内训师有效提升其核心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成果转化率较低。

1.3 课程开发缺失规范可行的共享传承机制

对电力企业而言,多年积累的事件处理经验与核心技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这笔财富被分散地隐藏于各地域、各部门、各专业,甚至是各技术技能专家之间,以致当同样的问题出现时,曾经积累下来的经验未能有效共享和传承,容易造成各单位的时间、精力、资源的浪费。

2 知识管理视角下培训课程开发的定位

知识管理的视角下,教育培训工作肩负三个重要职责,即业务部门服务商、员工发展顾问和企业战略推动者。课程资源开发建设是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和重点,是肩负起上述三个责任的重要支撑措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培训课程开发过程就是帮助业务部门发现、积累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过程;(2)通过为员工提供学习资源,能够有效支持员工职业生涯发展;(3)培训课程开发是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有效复制到员工身上的重要手段。根据这一定位,结合对一线生产业务的梳理,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应用的案例和最佳实践,超高压输电公司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培训课程开发新模式―“三位一体”培训课程开发

模式。

3 超高压输电公司内部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思路、方法与工具

3.1 “三位一体”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式思路

“三位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认为,课程开发要抓住“课程开发就是对组织知识和能力进行管理”这一核心,即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使开发人员(一般为内训师)掌握最关键的培训课程开发能力,使用时要懂得传授最关键的工作经验。在开发课程课件时,融入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使内训师在完成培训后懂得如何总结工作经验,持续开发课件,达到从培训课程开发的源头上保障课程有效、可用的效果,同时解决内部培训中经常遇到的“内训课程与基层、一线的需求脱离”难题。知识管理是现代管理中提升组织能力的重要方式。以岗位能力标准为基础,以项目制为推进方式,以岗位培训规范和关键技术技能培训课件建设为突破口,同时实现“建立一套培训规范,培养一批内训师,开发一批培训课程”的工作目标。该模式采用项目制,每个内训师都分配有具体的课程开发任务,保证每个受训人员在完成课程开发任务的同时,完成能力的提升,使生产流程与知识管理紧密结合,既让知识服务于生产,又在生产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主要的培养步骤

如下。

3.1.1 人课匹配。在选拔课程开发人员时,除对学历素质、职业资格、工作经验等资格进行考量外,还需要根据将要开发的课程确定适合的候选人,使其可在课程开发前准备好课程素材。

3.1.2 明确任务。在课程开发工作启动前,明确学员在培养课程中应依据的岗位培训考核大纲和课程体系,以及需要开发的课题。培训中由授课老师讲解培训课程开发要求和技巧,使学员明确如何进行课程内容梳理和课程文件制作。

3.1.3 课程审核。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授课老师根据课程开发标准,检查课题内容的编排和组合,对课程提出修改意见,并与学员共同修改完善。

3.1.4 课程试讲。授课老师对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结合内训师自己开发的课程,进行提问与反馈等授课技巧的锻炼,提高培训能力;结束前组织内训师使用自己开发的课件进行试讲,并对课程质量和授课技巧进行审核。

3.1.5 课后跟进。内训师在培训中完成的课件还需要在课后补充完善,授课老师在课后将对内训师修改过的课件进行再次审阅。此外,项目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对课程专业知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进行严格把关,保证课件质量持续改善以达到标准。

3.2 课程开发技术方法与工具

超高压输电公司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深入一线生产业务核心,并采用一套以先进的QUICK快课?为核心的课程开发方法及工具。该方法通过帮助技能专家运用“问题导向思考”、“差异导向思考”和“改善导向思考”三种思维方法整理自己的经验,再运用问题启发、练习运用、说明解释、案例示范去展开核心的技术要领,从而有效地帮助开发者将内隐知识经验显性化,成为可以传递的知识。

3.2.1 隐性知识显性化。内训课程的关键贡献在于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在技术手段方面,QUICK快课?课程制作软件采用了Key-Value队列、关系二维表及有序树等核心数据结构,有效存储技能专家根据来自作业标准等的显性知识和结合自身技能工作经验的隐性知识。

基于课程框子开发超高压输电专业课程的流程如下:第一步,规划课程的基本信息。根据快课软件的提示,内训师对将要挖掘的隐性知识进行规划,圈定应知应会等课程目标。第二步,搭建知识逻辑架构。运用快课软件的“结构助手”功能,内训师对所要呈现的知识进行自顶向下逐步分解,通过“步骤法”和“序数法”,对要点的结构按照先粗后细的顺序进行梳理,使知识点形成树状的金字塔结构。第三步,细化知识点的描述。按照快课软件的提示,内训师对树状结构中每个知识点进行细化描述,提炼知识点对应的口诀、添加文字描述、插入示对案例和示错案例。第四步,构建知识考查体系。快课软件的“出题助手”功能支持内训师在课件中形成结构化和标准化的题目体系,以达到考查目的。考查题目包括“过关测试”和“总测试”两部分。过关测试按照树状知识结构的不同章节,有针对性的考查相应知识点。总测试则着眼全局,对课程的知识覆盖进行全面考查。第五步,参与专家评审。内训师开发出课件的初稿后,需要对课件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评审。在课件形式方面,快课软件支持辅导老师对已形成的知识架构和知识点进行批注。在课件的内容方面,由同行专家提出针对性改善意见,由内训师给出相应的修改。在工作方法论方面,技能专家运用三种思维方法整理隐性的经验知识,使用QUICK软件使其显性化:(1)从问题导向思考,找出哪些方面是新手容易犯错的。(2)从差异导向思考,找出哪些方面是专家与新手在完成工作中不一样的。(3)从改善导向思考,找出哪些方面改进做法可以更有效率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3.2.2 显性知识结构化。QUICK快课?课程制作软件基于知识管理的理念而设计,采用问题启发(Q)、练习运用(U)、说明解释(I)和案例示范(C)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KNOW-HOW(K-关键诀窍)。存储在核心数据结构中的显现知识,通过软件的前序遍历有序树的关键算法,并经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的ActivePresentation、ActiveWindow等基础接口,直接形成可用于授课使用的PPT课件。超高压公司生产岗位技术技能课件的课程框子主要包含七个部分,分别为前言、基础介绍、主题切入、技能诀窍、整体测试、视频回顾、示范练习。前言部分主要针对课件的基本信息,如课件的作者、课程目标等信息;基础介绍提供信息准确理解及定位所讲解的操作。主题切入部分利用真实案例有效设置课件悬念,提起学习兴趣。在课件的技能诀窍展示中,主要通过对技能诀窍进行有效的结构分解,并对诀窍点通过符合快课要求的具体说明,以及对易犯错误和异常情况处理进行立体阐述。最终,还将通过整体测试及视频回顾部分对课件内容进行重温,达到总结回顾的目的。利用“课程框子”工具搭建出一个技术技能课件的结构,帮助学员迅速形成课件,课程结构突出体现技术技能课程的特点,并通过运用口诀法、步骤法、序数法、嵌套法等条理化方法整理出知识诀窍,内容编排分类及次序得当,便于学习者的学习和掌握。

3.2.3 结构知识共同化。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通过交互式设计完成课件开发,同时开发交互评测方式以满足技能考核的要求。课程通过增加集成界面(视频、图片等)供学员更方便地开展自主学习,同时结合课间练习让课程更加紧凑,并根据学员所学给予即时反馈。

4 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超高压输电公司通过上述的实施思路和实施方法,经过实践和创新,逐步实现了对内部知识的系统管理,为公司带来了三大价值:一是将优秀员工未编码的技术技能技巧剥离出来,成为可复制的知识,为技术技能的保留与传承奠定基础,实现知识提炼价值;二是通过标准化的课件制作和内训师现场培训,将内训师必备技能有效而广泛地传递给基层员工,实现知识传递价值;三是通过PDCA的流程,持续改善培训课程质量,最终达到技术技能标准化,实现知识进步价值。

在实际的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4.1 课题的规划

课题是课件内容的核心概括,课题范围的准确定义将有助于课程开发者在既定的框架下清晰阐述所需要传达的知识和经验。一是要避免因为课题太大而导致内容空泛,二是要避免范围太小而导致内容过于简单。从实际项目经验得知,课题所传达的内容需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员充分利用时间碎片进行学习,同时保证学习质量。

4.2 质量的保证

在实际的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质量需要通过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实施不同的质量控制手段达到。开发前,需要课程开发人员正确理解所开发课题覆盖的范畴,防止出现偏差;开发中,课程框架保证符合课件的逻辑结构并且完整后,方能进行内容的填充;开发后,需要反复经过同专业专家的共同评审,反复修改完善才能确定课件的内容。

具体而言,新模式实现了以下三点管理效益:

4.2.1有助于提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所开发课程围绕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开发建设,并通过对关键岗位关键能力的全覆盖,使员工能力提升与组织要求保持一致。

4.2.2 有助于提升员工技能标准化水平。所开发课程将标准化的技能固化下来,使位于不同地点的相同岗位人员在学习课件后,或使用电子课件进行现场培训后,不仅是能够用正确的步骤做正确的事,而且每一个步骤都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做。

4.2.3 实现了内部知识沉淀。课程将富有经验的员工(课件开发者和课件审核者)的诀窍与经验转化为可以积累和传承的知识。

5 结语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在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中,从对培训定位的重新思考开始,对能力管理和知识管理进行探讨,分析一线生产员工培训现状,将知识管理应用在课程开发建设中,研究提出的“三位一体”课程开发建设模式有效解决了培训体系中培训实施标准不一、培训资源匮乏、培训师资分散、培训手段有限等问题,盘活了培训资源的运作,解决了培训体系中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为达到“培训为生产服务、培训与员工发展紧密结合、培训资源系统运作、培训资源统一标准”的目的创造了资源基础,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Rodrigo Ribeiro.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J].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2012.

[2] 魏永军.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路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

第6篇

基于一体化管理模式,从系统、动态的视角探究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匹配关系,构建三者匹配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创新绩效;一体化管理模式

1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紧密联系起来,三者成为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是创新绩效的直接动力源泉,技术创新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在创新绩效上;技术创新行为主体是人,有效创新行为需要适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支撑;创新源于知识,创新行为的每一个环节和阶段都伴随着知识流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必须注重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目前,很少有学者对三者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更多只是从局部考虑独立作用,而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企业创新管理必须建立在系统思考和设计的基础上。由此本文引入一体化管理模式思想,从系统、动态视角探究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匹配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2相关理论基础

2.1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

熊彼特增长理论指出知识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创新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知识流动,技术创新实质是对相关知识进行获取、整合、传播、共享及应用的过程。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知识积累与知识内、外共享均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1]。技术创新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直接创新行为,知识管理是重要管理手段,二者存在协同互动的关系,通过企业的学习机制相互融合与影响共同作用于创新绩效[2]。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还受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影响,技术创新效果因知识管理模式异同而有所差异,只有结合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程度选择适宜的知识管理模式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对于创新绩效而言,知识管理导向的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要,发挥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的协同作用才能有效提升创新绩效。

2.2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创新行为要以人为本,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实施技术创新的基础。贾生华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缺乏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之一[3],因此,只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才能为企业的创新行为打下良好基础。并且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子模块对技术创新能力均具有正向的影响[4]。此外,技术创新使得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背景不断发生变化,对员工提出较高的技术更新要求与适应能力,促使企业面对技术创新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趋于科学规范化[5]。技术创新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可谓是客体和主体的关系,只有二者互相融合,相互作用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创新绩效。

2.3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

人是知识的创造者和承载者,知识管理理念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李军等学者以知识共享为研究视角,发现在对创新绩效产生作用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共享二者相互促进[6],此外,在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影响过程中知识管理发挥了重要的正向效应,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管理产生积极影响[7]。总而言之,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更加有利的促进作用[8]。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同时企业也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促进企业知识获取、整合、共享和应用。企业要坚持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优化策略,实施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才能获得长久的创新绩效和竞争优势。

2.4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企业若想获得长久竞争优势必须进行有效变革,如何正确协调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有效变革的关键问题。国外学者Jimenez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人才管理、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9]。吴成锋学者分析了知识管理与人才管理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协同关系,认为技术创新、知识管理与人才管理三者协同有利于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10]。王玉梅学者认为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三者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在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企业才能实现创新循环发展的良好态势[11]。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整体,必须从系统动态的角度出发对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进行管理,才能够获得可持续创新绩效和竞争优势。

3理论模型构建

3.1一体化管理模式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企业的创新管理必须建立在系统思考和设计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一体化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质量受多个影响要素的作用,各个要素有其自身的变化趋势,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匹配关系,任何一个要素的变革都会导致其他要素的补偿性变化;企业绩效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核心,不仅取决于影响企业绩效的各个管理要素的状态水平,还取决于各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即只有当各个管理要素的匹配状态达到最优时,企业绩效才会最优[12]。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一体化管理模式运用于创新绩效管理中,认为企业创新一方面受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各个要素的状态水平影响;另一方面三者之间是否有效匹配更是影响创新绩效的关键。基于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分析,有利于从系统、动态的角度对创新绩效进行全面管理。

3.2理论模型

基于企业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思想,通过梳理第二部分相关理论基础中各个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理论模型。由理论模型可知,围绕着企业创新绩效这一核心目的,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是影响创新绩效的三个关键要素,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关键在于三者在相互促进中相互匹配,共同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存在着匹配关系,不同的技术创新类型对应着不同的知识管理模式,不同的技术创新类型只有与适宜的知识管理模式相互匹配才能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存在着匹配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含了大量知识管理的对象,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个模块都与知识管理相契合,如人力资源规划与知识整合的匹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知识共享及应用的匹配等;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匹配关系,人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战略相互匹配才能获得持续性的创新绩效[13]。以创新绩效这一目标为核心,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实现企业创新循环发展的良好态势。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三者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变革都会引起其他两个要素相应的变化,只有当三者匹配状态达到最优时,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实现最优。

4结论

模型中引入企业一体化管理模式思想,认为企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关系错综复杂,并非简单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而是需要相互匹配。换句话说,企业创新绩效并非单纯倚靠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知识管理的最大化,而是三者状态的优化匹配,当三者匹配状态良好时能最大程度的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正如Deming指出:“如果一个组织的各部分都是最优,则该组织不会最优”。理论模型的构建为不同类型或不同规模的企业寻求最佳创新绩效提供了灵活的实践参考。企业在创新实践中只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寻求各个创新要素之间的最优匹配路径,形成自身独特的创新模式,不断提高创新绩效,同时避免了盲目追求所有创新要素最大化而带来的成本压力。

5研究展望

本文的结论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文章只是单纯从理论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知识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模型的构建并没有有力的数据检验支撑,缺乏实证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对于模型中匹配度的检验可以尝试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析,寻求一个映射函数,即企业创新绩效,其中X代表影响创新绩效的各个要素的集合,本文中指企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从而说明创新绩效各个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笔者将积极进行实证方面的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和论证理论分析。

作者:王文秀 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军,许庆瑞,张素平.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4):59-67.

[2]詹湘东.知识管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协同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42-45.

[3]贾生华,疏礼兵,邬爱其.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管理学报,2006(01):103-108.

[4]田玲.组织内人力资源整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

[5]刘玉,武振业,陈叶梅.基于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科学化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03):109-112.

[6]李军,胡璠,李汉.知识共享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2):46-50.

[7]王亚洲,林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J].科研管理,2014,35(2):136-143.

[8]王文吉,丁煌.知识管理协同配置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9):183-185.

[10]吴成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与人才管理关键耦合域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7):151-155.

[11]王玉梅.企业技术创新动态发展过程中知识管理与人才管理耦合演化过程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06):35-39+11.

第7篇

论文摘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有效地运用知识进行管理,无论是作为管理理论,还是作为管理模式,正日益受到高校的关注和重视。知识管理不仅是高校管理改革的新视角,也是高校管理模式探索的新领域。高校构建知识管理模式,要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确立知识管理的目标,创新知识管理的体制,创设知识管理的环境,探索知识管理的策略。

高校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不仅将知识确立为管理的资源及载体,而且将知识作为管理的对象,旨在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创新以及有效的运用,实现知识资源的积累与增值,并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价值,从而提高社会发展的知识贡献率。由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所决定,知识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已成为高校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因此,加强知识管理并构建知识管理模式,无疑是高校管理的重要职责以及管理模式创新的目标选择。

一、高校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

任何一种管理理念和模式,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革与创新。高校知识管理正是适应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以及发展环境、任务的变化而形成的新型管理模式。导致这一新型管理模式产生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经济的特征决定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2l世纪已被普遍地认为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不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社会发展的资源,乃至于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正如美国学者劳伦斯·普鲁萨克指出的那样:“惟一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就是知道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以更快的速度获取新知识。”知识不仅改变着人类财富增长以及经济发展的模式,而且促进并引导着社会发展形态的转变,显然,重视并加强知识的管理,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也是知识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这就决定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传递和创新的主要场所,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任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知识支持的重要职责,成为推动知识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这决定了高校将成为知识管理的主体,并要求高校自觉承担起知识管理的任务。因此,高校知识管理正是与知识经济时代以及知识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模式。

2.信息社会的发展决定了知识管理的紧迫性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内容日益丰富,信息获取及传播的途径不断增多,信息不仅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正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已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重要的管理问题,即信息社会内在地要求加强对信息的管理。基于信息与知识的内在关联性,从本质上说,信息的管理也就是知识的管理。面对信息超载与价值的多元化趋势,加强知识管理已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高校具有引领社会发展的文化功能,以信息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管理,正是高校文化引领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其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显然,高校知识管理已是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模式。

3.教育的人本服务决定了知识管理的现实性

依据教育的人本价值观,教育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所谓人的发展,从横向上看是指人群即发展主体的广泛性,从纵向上说是指人的发展的终身性。教育要有效地服务于广泛的人群以及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其现实途径就是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知识选择的空间以及丰富的知识资源,它要求突破课堂教学以及校本教育的局限,注重于知识的积聚与整合,即通过知识的管理建立起社会化的知识资源中心,并为不同的学习者所共享,这决定了高校知识管理的现实性,同时也说明高校知识管理是与人本化服务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模式。

以上分析说明,高校加强知识管理,是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标志着高校管理职能的拓展以及管理模式的转变。

二、高校知识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其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加以理解。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知识本身,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活动和知识人员等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哈佛大学教授汉森和罗利亚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以系统的方法发现、选择、组织、摘取信息,向需要知识的人传递有用的信息。美国德尔福集团执行副总裁卡尔·费拉保罗提出:“知识管理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这可以看作是对知识管理一般含义及共性特征的描述。

就高校的知识管理而言,是指在教育目标的引领下,管理者依据知识管理理论,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掌握和利用学校内部及外部知识,有效发挥学校师生员工的知识潜能,提高学校个体与整体的知识学习、知识积聚、知识创新的能力,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体制、机制与途径,增强知识服务的功能,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知识管理的基本过程或环节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取,即在对现有知识进行整理及保存的基础上,拓宽知识获取的途径,选择新的知识获取手段及方式。知识的整合,即将分散无序的知识进行归纳,形成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与体系。知识的共享,即建立社会化的知识平台,形成高度开放并具有公共性的服务机制。知识的应用,即加速知识的传播、扩散,并有效实现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创新,即把社会实践与科学探索的成果,转化成新的知识资源,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更新。

基于对高校知识管理内涵的理解,高校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知识管理的目的性,即通过知识的有效管理,提高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把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

第二是知识管理的组织性,即通过高校的组织体系以及相应的体制,从而使知识管理成为有序的过程。

第三是知识管理的人本性,即确立教职工是知识创造与管理的主体,并使知识成为教职工自我发展的资源。

第四是知识管理的开放性,即在对社会知识进行集成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服务,使知识为社会公众所分享。

第五是知识管理的文化性,即依据科学的价值观对知识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使其发挥文化引领的功能。

第六是知识管理的创新性,即通过相应的政策制定,形成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知识创造的潜能。

第七是知识管理的系统性,即不仅使知识管理体现于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同时使知识的整合、传播、创新等环节组合成完整的系统。

显然,高校的知识管理是由多种要素、多个环节组成的有机系统以及有序的体系,而不是机械地对知识进行处理的简单行为,正由于此,高校的知识管理才具有模式的意义。同时,高校作为知识资源的中心,知识创新的基地,其知识管理体现着自身的办学功能与社会职能,并由此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而不是知识管理的一般要求在高校中的机械运用,正由于此,高校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模式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这说明构建具有高校特点的知识管理模式,正是高校管理改革乃至学校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课题。

三、高校知识管理模式构建的对策思考

高校不仅是知识资源的中心,而且在知识的管理上具有自身的优势,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柱性功能。但同时必须看到,相对于社会发展以及高校服务社会的文化功能来说,高校的知识管理从总体上说仍然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或者说还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知识管理的战略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知识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尚不健全,知识管理的有效性还不足,集中表现为知识管理还没有真正构成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这说明,高校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还将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高校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标志着高校管理模式的转变,在本质上是一次创新性工程,为此,提出如下几点思考或建议。

第一,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主要内容是:高校的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由此强调了教学与学生的管理,并积累了有效的经验,但高校同时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知识支持。知识支持与人才支持虽然具有内在的相融性,但知识支持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由此使知识管理成为相对独立的领域,也使之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赋予知识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高校知识管理的职能。这不仅标志着高校管理职能的拓展,同时标志着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

第二,确立知识管理的目标。主要内容是:高校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要素,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由此决定高校的发展目标,不仅要以人才支持率来衡量,同时需要追求对社会发展的知识贡献率。知识贡献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这也是高校社会评价的重要指标。世界上许多著名高校之所以始终处于社会发展的中心,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其中,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无疑是主要原因,但对社会发展的知识贡献率较高同样是重要的原因。因此,知识管理不仅应当纳入高校发展的目标体系,而且应当形成以知识贡献率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管理目标。

第三,创新知识管理的体制。主要内容包括:形成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管理机构,制订知识管理的战略,整合知识管理的资源及职能,尤其要注重于知识管理政策的完善以及知识创新激励机制的选择。这不仅标志着高校内部组织结构以及职能分类的相应变化,同时将引导高校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功能整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知识管理模式构建的过程,同时也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过程。

第四,创设知识管理的环境。主要内容是:教职工是知识管理的主体,应当使所有教职工都充分认识知识管理的意义,形成知识管理的认同感,增强高校知识管理的社会责任感,确立知识管理的价值取向,实现教学、科研与知识管理的融合。提高知识管理的自觉性及管理的能力,同时基于知识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知识贡献率,扩大高校知识服务、文化引领的功能,由此确立起高校作为社会知识管理中心的地位,从而获取社会的支持。这不仅是高校知识管理环境的创设,同时标志着高校知识管理文化的形成。从本质上讲,高校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既是高校发展环境的优化,也是高校管理文化的创新。

第8篇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引发“知识管理”的迅速兴起?知识管理推进知识社会的不断前进。高校是知识的生产部门?在新时期?高校应重视对知识资源的管理?构建适应知识社会需要的高校知识管理体系?使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持续发展。该文对新时期高校知识管理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知识经济是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和经济资源的经济?也是知识产品成为重要消费品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化不断加剧的竞争态势使个人、组织与社会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曾经在市场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和技术优势不足以保证竞争的成功。而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搜集、分析和评价则成为更为重要的因素。正如知识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在这个社会中?知识成为个体和经济整体最基本的资源。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经济学家重视的传统生产因素———并没有消失0但是却成为次要的因素。”在知识经济中?国家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生产力。发展知识生产事关国家的兴衰?作为知识的生产源和集散地的高等学校?如何对知识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高校知识管理的内涵

以知识为对象的“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高校的基本目标和管理的基本职能出发?我们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高校管理者通过对高校内部和高校外部知识的管理和利用?以达到提高高校创造价值的能力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和过程。

知识管理思想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不但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又结合知识管理这一新的管理形式的特点予以创新。因此?就高校知识管理的特征而言?它不仅具有知识管理共性?又兼具高校的特殊属性高校知识管理应以人性化管理为根本?以变革与创新为立足点?以集体参与为基石?以融合交叉与社会的根基以按知识价值分配为核心。从内容上讲?高校知识管理就是要推动新知识的创新和生产?支持从高校外面获取的知识?并提高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确保新知识在高校内部及时扩散?促使高校教职员工都能利用高校组织目标相关的知识?确保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能知道知识在哪里?以便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地方都能得到。因此确定高校开发、获取、应用和传播知识的战略决策?协调各种力量实施这一知识战略?利用知识以改善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和管理过程?检测和评估知识资产的价值?从知识的角度检测和评估高校的管理活动等等已经成为目前高校知识管理的目标所在。

知识管理的特征使高校的管理者和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它要求教职员工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强调设计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使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个人、知识与高校组织联系起来?进行大量的知识创新。如果我们高校工作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或高校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共享?那么这将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的挑战。

二、高校知识管理的不足

观念落后。高等学校中大多数人对知识管理的概念认识不清?不了解知识与信息的本质区别?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混淆在一起。虽然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密不可分?但是知识管理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是信息管理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对知识管理重视不够?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人?在知识组织中?人力资本居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高等院校中?教师和研究人员应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很多高等学校对待这一主体不如对待金融资本或实物资本那样给予重视?这样无疑不利于知识管理的推进。

知识管理存在个体性。对于高校来说?知识的内涵也是很广泛的?但用一句话来解释“?知识就是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且“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这种高深知识具有专门化和自主性性质?这也就决定了高校知识和知识生产活动的个体性。尽管科学的发展、知识的进化已呈现出复杂、高级、交叉的趋势?但“家庭作坊式”的独立研究与实验在高校仍然占据一席之地。在高校?每一个知识人都拥有自己的独特的一部分知识?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活动中心?尤其是担任高校知识生产和创造的主角的科研人员的隐性知识和知识人紧密一体?很难外显化。

管理水平低下。高等学校普遍缺乏有利于推行知识管理的组织、制度、文化等软环境?并且?在学校层面缺乏能够对整个学校的知识管理承担责任的部门。目前高等学校院系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普遍?各个院系之间的联系和优势的整合缺乏统一考虑和安排?教职工之间缺乏交流?没有相互学习的氛围?学校主要依赖于少数人的工作?扼杀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多数人只注重个人的奋斗与创新?缺乏师生团队合作猜神。这些都导致知识很难共享?而这与知识管理的目的———促进知识共享是相违背的。

缺乏相应的知识管理平台。当今世界?知识增长、创新的速度愈来愈快?致使知识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必须具备对复杂多变的知识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持续的知识创新能力?而这一切?都要求高等学校的知识管理体系要具备先进的系统?包括各种软件、硬件和网络基础环境。但是?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缺乏健全的知识管理系统?导致高等学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适应性差?以至于造成高等学校工作的低效率和低效益。

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应用中流程混乱。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的应用过程应该是—个“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四个环节反复良性循环的过程?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个过程没有连贯起来?而且?大多数时候?知识应用和知识交流这两个过程都被忽略了。

知识产权保护不够。高校本是知识创造的和知识转化的场所?知识产权受到合理保护不仅可以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也可以降低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说是知识创造和知识转化的动力支持。但从现实角度来看?高校内由于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等原因?知识侵权和学术腐败现象屡见不鲜。

三、高校知识管理改革的实施

针对我国高等学校的现状?欲使高校知识管理有效地实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1转变观念营造知识管理文化氛围

知识管理是价值观和管理思想的变革?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却又不仅仅限于信息技术?其最大挑战是价值观和管理观念的创新。高等学校应该加强有关知识管理的知识培训?一方面让大家认识到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在于?知识管理强调的是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得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知识创新。另一方面要唤起大家对知识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实施知识管理工程的紧迫感。并且?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培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最重要的是为教职员工提供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培训机会———例如?登陆学校的内部网就可以获取学习资源。

知识管理之所以依赖于组织文化的变革?是因为知识的共享性?它要求高校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氛围?打破信息流动的界限。因为知识管理只有在和谐、团结、宽容的氛围中才能达成?在这样的环境里?合作将成为常事?跨学科和跨地点的课题小组将非常普遍?知识在交叉碰撞中实现知识创新。因此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知识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点。

1建立一个对整个学校的知识管理的推广与应用

承担责任的专门部门?这有利于整合优势培养高等学校整体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将高等学校学科多样性和互补性的潜在优势转变成为高等学校真正的优势。

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高等学校中急需建立一整套有利于知识交流、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知识管理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人?而不是技术?创新必定是由人来完成的?知识创新也只能发生在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无论信息技术设备的功能有多强?也不过是人的一种工具?只有人才能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因此?要在高等学校内部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家相互交流?才能促进知识在高等学校中的顺畅流动?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的氛围。

2整合知识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

知识整合就成为高校知识管理关键性的一步?也是对高校知识管理的重要支持。所谓知识整合?并不是简单地把各类知识统合起来?而是需要运用一定的管理技术?经过学习、识别和鉴别?把不同来源、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单一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进行单元再构建和价值集成?提高知识的清晰度和应用性?经过知识整合的知识体系结构是一个明晰的、有序地、系统化的和开放的结构。体系的内部各单元相容、适应、互动、和谐?并与体系外部存在广泛的交流和接触。显然?高校内部知识资源的整合不仅仅要解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松散知识和凌乱知识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人的整合?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行为整合。

管理组织是管理思想的载体?也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得以巩固和提高的依托。在知识成为组织运作的核心资源时?组织结构的设计就必须考虑能否有效地激活知识。高校组织结构必须追求柔性化、扁平化?这样的组织结构的优点是?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和信息的基点?通过减少管理的层次、决策与行动之间的时间延滞和信息失真?使组织的能力变得柔性化?以增强高校对市场和竞争的动态变化的反应?增强高校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适应性。同时借鉴企业经验?在实施知识管理战略中也设置一个常设机构?任命知识主管来推进知识管理。

3知识共享建立高质量的知识管理平台

首先?要建立发达的网络系统?鼓励教职员工、学生充分利用与外界交流、更新知识。而建立的学校内部网络资源?也可以为学校内部提供一个畅通的知识共享和交流的途径。在建立这个知识管理平台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强调技术?而因此忽略了知识管理本身。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文档管理、数据库之类的产品被他们的供应商称之为“知识管理解决方案”?我们要认识到这是过分强调了信息工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该以知识为中心?以人为本?以信息工具为辅。在建立高质量的知识管理平台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发挥人的活力。

4理顺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应用的流程

知识管理是“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四个环节反复循环的过程。这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其中?知识集约是其它三个环节的基础?知识集约为知识应用、知识交流提供应用、交流的对象?同时?知识应用、交流的过程又不断检验知识集约的结果?为知识集约的继续进行提供依据。知识集约是知识创新的来源?同时知识创新也为知识集约提供资源。在这四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是知识创新这个环节?知识创新是这个循环动力的来源?其它几个环节为知识创新提供依据?没有前三个环节?知识创新如无源之水无从谈起。

5强化知识产权制度激励知识创新

第9篇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是当前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对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关于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对比分析,发现国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已趋于和成熟,而国内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

从人类社会开始,知识就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不断积累。因此广义地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知识发展的历史,一部知识管理的历史。但是作为一种正规的商务实践,知识从上世纪50~60年代才开始植根于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中。知识管理的本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60年代北美洲的商务实践中。而中国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研究起步较晚。中国知识管理理论研究始于1998年。

一、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的演进

1.国外知识管理的发展状况。知识管理作为人类的一个活动,早已存在,但是正式用“知识管理”这个词来形容企业的知识活动过程,还得始于美国的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1959年,彼得·F·德鲁克在其《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ofTomorrow)一书中创造了“知识工人”(knowledgeworker)这个新词汇,他认为产业工人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劳动力阶层,这些工人接受了大量的正规教育,具备获得与应用理论和分析知识的能力。同时,德鲁克在上世纪60年代还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萌芽阶段。彼得·F·德鲁克是公认的当代最伟大的管理宗师,也是最早提出知识社会和知识管理的人。

尽管上世纪50~60年代国外学者就已经提出“知识经济”、“知识工人”等概念。但是国外对知识管理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9年美国成立了知识资产管理研究会,对知识管理专项进行深入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的一些咨询公司知识非常密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内部知识管理活动。这一时期,国外学者写了许多关于知识管理的论著。比如:日本的野中郁次郎(Nonaki,Ikujiro)发表了《知识创新型企业》。在该著作中,他指出: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经济环境中,知识无疑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那个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位知识主管(CKO),他就是雷夫·埃德文森(LeifEdvinsson),成为了总部在瑞典的Skandia公司的知识主管。雷夫·埃德文森成立了知识资本研究课题的权威领导,代表作有《发掘隐藏的智力,实现公司的真实价值》。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管理界的精英们开始认识到知识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很快被当作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2.国内知识管理的发展状况。20世纪90年代末期,知识管理理念开始在中国传播。从那时起国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发展迅速,知识管理成为国内企业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朴素的知识管理阶段:1997年两会召开之前,两会代表的桌前都收到了科技部的一个报告《知识经济与中关村》。这份报告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从1995年开始,经过两年的关于知识经济的讨论,在1997年的两会上,关于知识经济的探讨直接引申到中关村关于风险投资、知识型企业、知识资产等中国实际问题的探讨。在这些探讨中,知识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当时还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思想。

进入1999年,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宏观层次转向了微观领域,学术界开始研究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知识管理等问题,企业界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进行知识管理以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大好机遇。1999年,许多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著作被翻译出版,国内不少学者也敏捷地投入该领域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文章。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将“企业知识管理问题研究”作为2000年鼓励研究领域为标志,国内学术界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掀起一个,并将波及到企业界,引发一个企业知识管理实践的。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在2003年中国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专家研讨会上提出了朴素的知识管理思想。其主要的含义是:在企业中,认为企业业务运作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在处理、创造新的知识,知识无处不在。第二,知识能够不断的重用,而且在重用中创造新的知识。企业要不断地提炼自己的知识,要不断地推导积累的知识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得知识在重用中创新。朴素知识管理主要强调三个方面:组织分析、信息技术、人。

《IT经理世界》、计算机世界、《首席财务官》杂志、计算机世界网等媒体与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领头羊深圳蓝凌公司在京共同举办了“2005知识管理&创新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独家推出了“2005中国知识管理调查报告”。该报告重点调查研究了中国企业知识管理的成熟度现状分析以及中国知识管理调查趋势的分析。报告显示,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并不乐观。“2005知识管理&创新高峰论坛”的召开成为中国知识管理发展历史中一个里程碑,对知识管理应用和实践将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改革开放30年和中国知识管理10年的节点上,在全球面临金融危机威胁的情况下,2008年中国知识管理论坛年度盛会的召开,将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动力支持。会议探讨了知识管理实施和战略层面上的问题,并探讨了知识管理的评估问题。

知识管理方面的论著大部分是国内学者翻译国外知识管理研究学者的著作。国内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乌家培的《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王德袜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以及王方华的《知识管理论》等。

二、国内外对知识管理的定义

1.国外关于知识管理含义的解释。国外关于知识管理的含义有多种解释。如: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以增强竞争力为目标的识别、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战略和过程,这个动态过程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创造、发现和收集公司内部的知识与技能,第二阶段主要是共享和理解收集来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利用,第三阶段主要是修正这些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于新的环境中。

Wiig认为:知识管理是有计划地、详尽地、慎重地对知识进行架构、更新以及应用,以将组织内部知识相关的效率以及知识资产的获利最大化的过程。CarlFrappaolo认为:知识管理就是通过集体智慧的杠杆效益达到增强响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学科。

2.国内关于知识管理含义的解释。国内关于知识管理的内涵有多种表述。王方华认为:企业知识管理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知识和知识活动作为企业的财富和核心,对信息的获取和传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创新和传播、知识交换及企业内部知识的分享和共享的结构、知识水平的提高进行管理,发挥企业员工和集体的智慧,在知识创新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江文年,杨建梅等认为: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系统体系,具体地说就是管理者通过创造一种协作和学习的环境,使得企业中的每位员工能够方便和快速地获取、共享、重复使用企业中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以形成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并由此推动企业中知识的创造和传播,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支持、激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企业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陈锐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综合了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通过系统管理组织的知识资源来提高组织效率、反应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本价值的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人类信息管理活动迄今为止最高级的形式和最新的发展阶段。

三、国内外知识管理会议

1.世界知识管理会议。20世纪90年代末,知识管理成为信息学家和管理学家共同关注的焦点。第一、二、三届世界知识管理会议分别于1997年、1998年、1999年召开。第一次会议主要集中于技术问题;第二次会议则主要重视和强调管理问题;第三次年会的主题是:利用最佳的技术和管理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评估知识管理对组织的影响。

2.国内知识管理会议。在1997年的两会上,国内学者和专家首次对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进行了探讨,当时还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思想。2003年中国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专家研讨会胜利召开。研讨会上专家们主要研讨了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管理的实践及信息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2005知识管理&创新高峰论坛”学者和企业家对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水平进行了探讨。此次高峰论坛侧重于研究国内知识管理在企业和经济实体中的应用和实践。

“2008知识管理实施论坛”于2008年5月23日在北京顺利举办。论坛总结了中国知识管理十年的成败得失。就知识管理实施的经验、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总结、展望,推动中国知识管理的实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ManagementCenter)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的“2008中国知识管理论坛”于2008年12月27日顺利举办。会议主要探讨中国知识管理的未来路径和发展轨迹,涉及到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实施、知识管理案例、知识管理评估等多个方面。

四、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国外的知识管理研究主要是在基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提炼出的。而国内的知识管理研究则更多的是在基于引进国外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国外知识管理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在20世纪80~90年代达到高峰,而中国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关注和探索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国外不仅学者非常重视知识管理的研究,而且很多企业已经付诸行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些知名的大学和研究所都成立了知识管理研究机构。而中国的知识管理还停留在学术研究上,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实践少之又少。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取代传统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源,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从管理纬度来看,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优化和提升企业管理的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工具。不论对知识经济持何种态度,在管理领域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知识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主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介入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研究,包括学者、专家、企业家等,为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促进知识管理的具体实施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美]卡尔.弗莱保罗著.徐国强译.知识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

2.彼得·F·德鲁克.杨开峰等译.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2004

3.陈锐.公司知识管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4.[美]卡尔·弗莱保罗.徐国强译.知识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第10篇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提出知识管理系统不仅是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与工具,并给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构建原则及模型。文章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对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系统 系统构建

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

(一)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学习型组织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er Senge)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的,以“五项修炼”为基础,具体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五个部分。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点在于结合自身环境,建立起一定的组织结构和战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与实施组织学习,使得诸方面都得以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型组织集成了信息型组织中以“技术”为主和知识创新型企业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两者有机融合,更有效地实现了知识转化。

(二)知识管理概述

学习型组织的目标是营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从而提升组织绩效、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而营造全员学习氛围的最佳手段就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则是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

1.知识的分类。根据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划分方法,可以将“知识”归纳为四种类型: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在此基础上为了对知识进行有效地管理,将知识又划分为两大类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又称为可编码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表达的、有物质载体的、可确知的。对于组织而言,这类知识较易被其它组织模仿,因此也易失去竞争优势。隐性知识的特点是不易被认识到、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其他人所理解和掌握。对于组织而言,隐性知识是其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必须通过组织内部知识显性化将这些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交流和共享的知识,而有效的知识管理能够用综合的方式利用显性和隐性知识。

2.知识管理的定义。综合归纳国内外学者有关知识管理的观点,知识管理的定义可表达为:知识管理是把知识作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资源的获取、共享、创新、应用等过程进行测评、组织、控制、技术和领导,以期达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目标的过程。简言之,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对拥有知识的人和知识管理工具的组织和开发。

3.知识管理的特征。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与以往的企业管理相比较,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高度重视知识的创新和共享。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为此企业管理就必须充分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度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适当、有效的激励是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组织管理需要创造一种环境让员工人尽其才,创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与建立相应激励机制,促进个人显性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个人隐性知识的共享和显性化,并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转化到产品和服务中去。

高度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知识的创新、员工的创造性的发挥,有赖于企业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高度重视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即企业管理在追求自身价值目标的同时,更注重追求整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知识管理对于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意义

知识管理可以提升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对知识积累、创新和应用的能力。然而影响核心能力形成快慢的关键因素却是对知识的获取、积累、传播、学习。学习型组织通过对知识加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加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速度,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性以及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发展。组织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最基本且是最重要的功能,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组织各要素相互联系、整体发展,从而使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共有知识,使组织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发展。

知识管理有助于克服传统组织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习型组织的扁平式结构。

可见,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管理活动,没有有效的知识管理活动,学习型组织就不可能得到持续的发展,组织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构建

(一)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KMS)则是组织实现知识管理最好的平台。结合上文对知识管理的分析可知,知识管理系统注重结合企业知识管理的环境因素,在分析企业知识供需的基础上,以知识管理战略规划为指导,将企业的信息技术及知识管理技术、组织变革、企业文化及激励机制等各种知识管理要素进行集成,实现系统化、动态化的知识管理与控制。在知识管理系统构建与实施中,应注意人是产生知识、运用知识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与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系统功能的实现。

知识管理系统的指导思想就是组织通过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从而增进组织对知识的获取、选择、共享、创新的意识和水平。通过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第11篇

[关键词]制度创新 知识管理 制度需求

[分类号]F270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知识资源和对知识资源的管理,力图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知识管理是近年来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有效的知识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并不直接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起作用,必须把知识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整合和转化,制度创新就是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制度创新的视角,构建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并提出相关结论。

1 知识管理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1.1 知识与知识管理

知识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知识通过某种手段能够被有效利用,并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于是产生了知识管理的理论。知识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由一系列的因素来支撑,包括战略、文化、评价和技术等。阿比克(Andreas Abecker)将知识管理活动定义为“对企业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马斯(Masie)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特定问题的理解。Argote认为知识管理研究的内容可以用一个两维框架来描述:一个维度是知识管理过程维,包括知识的创造、转移和重用;另一个维度是知识管理情境维,这个维度是描述知识管理过程发生情景的属性。Coombs和Hull提出知识管理过程包括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形式转换、知识求证、知识内部化、知识管理约束6个过程。综上,知识管理应该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把单一的、孤立于企业外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转化为能被企业利用的显性知识,并通过创新等手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方法。鉴于知识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应制定、实施好知识管理战略,以减少知识管理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效率。

1.2 制度与知识管理

制度就是行为规范,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统一程序办事的规程,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诺思(Douglass c.Nonh)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正式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组织为保证知识管理过程顺利进行而提供的相应的管理制度,组织文化属于组织中的非正式制度。

知识管理需要制度,例如设计资料的归集、工艺文件的形成等,都是管理知识的制度;同时,制度对知识管理具有能动作用,是知识管理不可缺少的保障。归纳起来,制度对知识管理发挥三个方面的功能:首先,制度能降低知识管理成本,例如构建获取与存储制度,把零散的知识和信息整合起来,这种集中有序的管理模式成本低于松散管理模式的成本。其次,制度能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在搜集信息之前,就制定规则,剔除错误、重复等信息,节约知识存储的空间;制度能规范人的行为,如在知识的获取中,对提供有效知识的员工进行奖励,尽量发掘内部知识,消除员工间合作的障碍因素,从而为知识管理中的合作创造条件。再次,制度为知识管理提供激励和约束的功能。制度能传递一种信息,即在知识管理中提倡和反对什么,什么是企业需要的,员工应共享什么样的信息。激励和约束是并存的,制度提供激励功能的同时,也通过限制一些行为来实现约束功能,奖励对知识管理有贡献的员工,惩罚提供虚假信息、垄断知识、干扰知识管理顺利进行的员工,消除知识管理中的障碍因素,从而提高知识管理水平。

1.3 制度创新与知识管理

从制度的角度讲,知识管理过程可以看成是知识管理主体的博弈过程。一种制度一经建立,就实现了知识管理的博弈均衡,但这种均衡是阶段性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一种已经建立的制度就会表现出它的局限性,因此制度需要创新,制度创新是为了适应知识管理的需要,针对现有的规范体系进行选择、创造、优化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新建、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通过使制度更加完善促进知识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知识的发展正趋向于复杂化和多样化,旧的制度很难满足现代知识管理的需求,制度创新是现代企业知识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知识管理是日常性的行为,表现为围绕知识展开的各种活动,侧重于操作层面。制度创新是非日常性的行为,侧重于满足操作层面的需求,重点关注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改善,拟通过制度的调整与完善,提升知识管理的水平,这种水平提升通常是超常规和非线性的。知识管理为制度创新提供了土壤和环境,不同水平的知识管理需要不同的制度,当某些方面的制度不适应知识管理的发展时,这些制度就必须被新的制度所取代,每一次制度创新都能促进知识管理水平阶梯式的上升。知识是企业价值增长的直接源泉,制度创新通过改变“游戏规则”促进知识的运用,间接促进企业价值增长。

2 知识管理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

如前所述,制度对知识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合适的制度与之相匹配,这些制度包括:知识管理组织制度;知识的获取与存储制度;知识的共享制度;知识的利用与转化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其中,知识管理组织制度是基础,激励与约束制度是保障。在这个基础和保障条件下,通过知识的获取与存储、共享、利用与转化方面的制度作用,促进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制度产生需求之后,就会产生制度供给,这些制度供给有可能是正式的、由人们有意设计;也有可能是非正式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各制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应针对制度需求实现制度的有效供给。制度供给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知识管理水平、制度成本和现存制度安排等。知识管理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制度供给,应根据水平和阶段两个特征设计知识管理制度。每一项能预期带来知识管理收益的制度安排都需要耗费成本,一些好的制度安排可能会因预期成本太高而无法推行,制度成本既包括制度的设计成本,也包括制度的实施成本。初始的知识管理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因为沿着原有的路径和既定方向从事知识管理活动,总比另辟路径要来得方便一些;知识管理主体既包括企业,又包括企业中各个层次的知识工作者,在现存制度安排中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或一种既得利益格局,既得利益集团会竭力维持现存的制度安排,从而保护自身的利益。

2.1 组织制度

组织制度是知识管理顺利并有效进行的基础,组织制度创新是知识管理制度创新的首要选择。传统企业的知识管理组织大多是建立一个独立的知识管理部门,该部门通常由高层领导直接管理,掌握着企业核心知识,但该部门员工一般不是技术人员或知识型员工,只负责知识的获取和保存,没有真正达到知识管理的目的。这种组织制度不利于企业信息的传递,管理难度较大。企业要适应知识经济要求,就要建立一种柔性的、半虚拟的知识管理部门,这一组织弱化了部门的概念,而是一个能够融入到企业各个阶层、各个部门中,与企业各个部门都有联系的组织,能随时掌握企业知识信息动态,并负责存储、筛选、梳理所获得的知识。该组织的成员以知识型员工为主,企业高层领导和非知识型员工也可以是该组织的成员,但只起辅助和协调作用。这种新的知识管理组织能促进企业集体知识的形成,缩短知识获取和使用的时间,实现企业成员的知识、信息的共享,有效地传递并转化企业的知识。

2.2 知识的获取与存储制度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知识产生,知识的获取与存储制度是“知识人口”的第一关,这个制度应尽量避免知识的“私有化”。实践中,很多知识在这个环节就被过滤掉了,根本就到不了共享和利用的环节,所以应从优化流程的角度构建有效的知识获取与存储制度。知识获取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企业内部员工的知识共享获得,一种是通过外部获得,因此,应规范这两个渠道的知识获取流程,使员工有章可循。显性知识较易获得,但隐性知识就较难获得,在隐性知识的获取中,获取制度应与约束和激励制度相结合,尽量避免知识的外泄和知识的私有化。在知识的存储过程中应强化将无形知识转化为有形知识的制度,如设计思路转化为图纸等,还有一些本身就是有形知识,如数据资料等,在获取知识时尽量保留原始资料,方便归类和查找。建立知识存储制度的关键是构建知识库,知识库应该具有时效性、动态性和安全性等特征。

2.3 知识的共享制度

知识创造是企业生命的源泉,知识共享则可以实现新知识在企业内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上的重复利用,从而为组织的成长做出贡献。企业知识共享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的流动,是在企业内部的知识市场中实现的,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转移,也不同于纯粹意义的知识交易。从认识论看,它包括隐含知识和明晰知识及其各种组合和转换;从本体论看,它包括个人层次、团队层次、企业层次、企业间层次及其相互之间的知识共享。知识共享不是独立的行为,需要人员、软环境及硬环境的配合。知识共享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上的社会行为,组织如何鼓励和支持员工进行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研究的重点内容。知识共享的软环境主要指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知识共享的硬环境包括知识共享的空间、存储知识的设备网络等。知识共享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产品、技术、服务信息、企业重大事件等;知识共享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如公示、座谈、例会、建立网站、培训等,这些内容和形式逐渐被固定下来,就形成了知识的共享制度。

2.4 知识的利用与转化制度

通常研究的知识转化多局限于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而忽略了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显性知识向隐形知识转化的过程,这三个过程都是知识利用与转化过程。知识的利用与转化制度应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直接与知识利用与转化相关的制度,知识的转化离不开人,包括技术人员和知识管理人员等,如何提高其自身素质,缩小知识授予者和知识获得者的差异和改变其观念是该制度实施的关键;另一部分是监督制度,主要目的是保证知识转化与利用的效率,由知识管理组织评价,奖励为提高知识转化率与利用率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2.5 知识管理的激励与约束制度

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制度,能为知识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激励与约束制度不应该单独存在,而要与前面几个制度相互交叉与辅助。知识具有不可收回性,知识只有通过企业的创新才能成为技术,才能实现其价值。在知识管理中激励至关重要,激励可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激励包括奖金、职工优先认股权、机票或休假,无形激励包括授权、管理者和高级主管的称赞、特殊酬劳、内部事务中的受尊敬待遇、组织内角色的公众认可、失败宽容等。为了避免激励制度顾此失彼,合理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制度是必要的,约束制度应包括权力约束、行为约束等多种形式,如规定利用知识库内知识的安全保障措施,查阅知识库内信息的权限,参与知识管理流程的权限等。约束制度应与激励制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3 结论

知识管理的实践突出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管理引发制度需求的同时,没有实现有效的制度供给,制度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存在。本文认为应从制度创新的视角出发,提高知识管理制度供给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优化知识管理的流程,创新知识管理人员的任用制度,培养知识管理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制度和制度创新的作用,促进知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1 提高知识管理制度供给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知识管制度供给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制度供给不足成为制度创新的常态,在某一个时点总会有一些制度供给不及时、不完善的现象;另一个是有了制度但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知识管理制度创新是制度需求诱发的结果,但制度需求只是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制度创新的完成往往依赖于制度供给的实现,只有当制度供给及时、有效地满足制度需求时,制度创新才会发生,才能不断提高知识管理的水平。然而,制度供给往往是对制度需求的滞后反应,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时间滞延。在知识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最先产生的是制度需求,创新是为适应制度需求而进行的,应积极提供及时与有效的制度供给。

3.2 优化知识管理的流程

企业知识管理应以中层管理人员为主体,通过高层支持与组织,基层技术人员广泛参与,打破部门与职位的限制,构成跨部门、跨学科的知识管理的网络。与此相对应,有效的管理流程应该从知识获取开始,经过存储、传播、共享、转化等环节,并在每个环节设立监管制度,目的是通过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整个流程中,中层管理人员始终起主导作用,获取的知识存储于企业的知识库中,由知识型员工进行整合和处理,利用知识共享平台进行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使知识在动态的变化中升华为技术,在降低成本、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化后的知识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3.3 创新知识管理人员的任用制度

企业需要一种新的知识管理人员任用制度来替代传统的、知识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分离的任用制度,这种新制度采用柔性的、半虚拟的方式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部门应有技术人员的广泛参与,部门的专职员工数量较少,多数员工是兼职的,这些兼职员工分布在公司各个技术部门,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层技术管理人员、中层技术管理人员和基层技术人员等,在相关制度的作用下,负责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利用和转化,这样能使知识和管理不分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协同工作。这种制度有利于信息的沟通和采集,并更易于控制知识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如图3所示:

第12篇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是当前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对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关于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对比分析,发现国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已趋于和成熟,而国内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

从人类社会开始,知识就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不断积累。因此广义地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知识发展的历史,一部知识管理的历史。但是作为一种正规的商务实践,知识从上世纪50~60年代才开始植根于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中。知识管理的本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60年代北美洲的商务实践中。而中国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研究起步较晚。中国知识管理理论研究始于1998年。

一、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的演进

1.国外知识管理的发展状况。知识管理作为人类的一个活动,早已存在,但是正式用“知识管理”这个词来形容企业的知识活动过程,还得始于美国的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1959年,彼得·F·德鲁克在其《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ofTomorrow)一书中创造了“知识工人”(knowledgeworker)这个新词汇,他认为产业工人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劳动力阶层,这些工人接受了大量的正规教育,具备获得与应用理论和分析知识的能力。同时,德鲁克在上世纪60年代还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萌芽阶段。彼得·F·德鲁克是公认的当代最伟大的管理宗师,也是最早提出知识社会和知识管理的人。

尽管上世纪50~60年代国外学者就已经提出“知识经济”、“知识工人”等概念。但是国外对知识管理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9年美国成立了知识资产管理研究会,对知识管理专项进行深入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的一些咨询公司知识非常密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内部知识管理活动。这一时期,国外学者写了许多关于知识管理的论著。比如:日本的野中郁次郎(Nonaki,Ikujiro)发表了《知识创新型企业》。在该著作中,他指出: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经济环境中,知识无疑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那个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位知识主管(CKO),他就是雷夫·埃德文森(LeifEdvinsson),成为了总部在瑞典的Skandia公司的知识主管。雷夫·埃德文森成立了知识资本研究课题的权威领导,代表作有《发掘隐藏的智力,实现公司的真实价值》。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管理界的精英们开始认识到知识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很快被当作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2.国内知识管理的发展状况。20世纪90年代末期,知识管理理念开始在中国传播。从那时起国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发展迅速,知识管理成为国内企业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朴素的知识管理阶段:1997年两会召开之前,两会代表的桌前都收到了科技部的一个报告《知识经济与中关村》。这份报告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从1995年开始,经过两年的关于知识经济的讨论,在1997年的两会上,关于知识经济的探讨直接引申到中关村关于风险投资、知识型企业、知识资产等中国实际问题的探讨。在这些探讨中,知识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当时还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思想。

进入1999年,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宏观层次转向了微观领域,学术界开始研究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知识管理等问题,企业界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进行知识管理以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大好机遇。1999年,许多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著作被翻译出版,国内不少学者也敏捷地投入该领域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文章。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将“企业知识管理问题研究”作为2000年鼓励研究领域为标志,国内学术界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掀起一个,并将波及到企业界,引发一个企业知识管理实践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在2003年中国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专家研讨会上提出了朴素的知识管理思想。其主要的含义是:在企业中,认为企业业务运作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在处理、创造新的知识,知识无处不在。第二,知识能够不断的重用,而且在重用中创造新的知识。企业要不断地提炼自己的知识,要不断地推导积累的知识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得知识在重用中创新。朴素知识管理主要强调三个方面:组织分析、信息技术、人。

《IT经理世界》、计算机世界、《首席财务官》杂志、计算机世界网等媒体与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领头羊深圳蓝凌公司在京共同举办了“2005知识管理&创新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独家推出了“2005中国知识管理调查报告”。该报告重点调查研究了中国企业知识管理的成熟度现状分析以及中国知识管理调查趋势的分析。报告显示,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并不乐观。“2005知识管理&创新高峰论坛”的召开成为中国知识管理发展历史中一个里程碑,对知识管理应用和实践将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改革开放30年和中国知识管理10年的节点上,在全球面临金融危机威胁的情况下,2008年中国知识管理论坛年度盛会的召开,将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动力支持。会议探讨了知识管理实施和战略层面上的问题,并探讨了知识管理的评估问题。

知识管理方面的论著大部分是国内学者翻译国外知识管理研究学者的著作。国内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乌家培的《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王德袜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以及王方华的《知识管理论》等。

二、国内外对知识管理的定义

1.国外关于知识管理含义的解释。国外关于知识管理的含义有多种解释。如: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以增强竞争力为目标的识别、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战略和过程,这个动态过程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创造、发现和收集公司内部的知识与技能,第二阶段主要是共享和理解收集来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利用,第三阶段主要是修正这些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于新的环境中。

Wiig认为:知识管理是有计划地、详尽地、慎重地对知识进行架构、更新以及应用,以将组织内部知识相关的效率以及知识资产的获利最大化的过程。CarlFrappaolo认为:知识管理就是通过集体智慧的杠杆效益达到增强响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学科。

2.国内关于知识管理含义的解释。国内关于知识管理的内涵有多种表述。王方华认为:企业知识管理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知识和知识活动作为企业的财富和核心,对信息的获取和传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创新和传播、知识交换及企业内部知识的分享和共享的结构、知识水平的提高进行管理,发挥企业员工和集体的智慧,在知识创新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江文年,杨建梅等认为: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系统体系,具体地说就是管理者通过创造一种协作和学习的环境,使得企业中的每位员工能够方便和快速地获取、共享、重复使用企业中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以形成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并由此推动企业中知识的创造和传播,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支持、激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企业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陈锐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综合了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通过系统管理组织的知识资源来提高组织效率、反应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本价值的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人类信息管理活动迄今为止最高级的形式和最新的发展阶段。

三、国内外知识管理会议

1.世界知识管理会议。20世纪90年代末,知识管理成为信息学家和管理学家共同关注的焦点。第一、二、三届世界知识管理会议分别于1997年、1998年、1999年召开。第一次会议主要集中于技术问题;第二次会议则主要重视和强调管理问题;第三次年会的主题是:利用最佳的技术和管理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评估知识管理对组织的影响。

2.国内知识管理会议。在1997年的两会上,国内学者和专家首次对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进行了探讨,当时还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思想。

2003年中国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专家研讨会胜利召开。研讨会上专家们主要研讨了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管理的实践及信息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2005知识管理&创新高峰论坛”学者和企业家对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水平进行了探讨。此次高峰论坛侧重于研究国内知识管理在企业和经济实体中的应用和实践。“2008知识管理实施论坛”于2008年5月23日在北京顺利举办。论坛总结了中国知识管理十年的成败得失。就知识管理实施的经验、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总结、展望,推动中国知识管理的实施。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ManagementCenter)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的“2008中国知识管理论坛”于2008年12月27日顺利举办。会议主要探讨中国知识管理的未来路径和发展轨迹,涉及到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实施、知识管理案例、知识管理评估等多个方面。

四、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国外的知识管理研究主要是在基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提炼出的。而国内的知识管理研究则更多的是在基于引进国外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国外知识管理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在20世纪80~90年代达到高峰,而中国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关注和探索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国外不仅学者非常重视知识管理的研究,而且很多企业已经付诸行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些知名的大学和研究所都成立了知识管理研究机构。而中国的知识管理还停留在学术研究上,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实践少之又少。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取代传统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源,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从管理纬度来看,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优化和提升企业管理的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工具。不论对知识经济持何种态度,在管理领域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知识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主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介入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研究,包括学者、专家、企业家等,为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促进知识管理的具体实施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美]卡尔.弗莱保罗著.徐国强译.知识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

2.彼得·F·德鲁克.杨开峰等译.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2004

3.陈锐.公司知识管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4.[美]卡尔·弗莱保罗.徐国强译.知识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