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7:25: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的具体事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各村(社区):
为了切实抓好每年一度的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农村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保持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现将开展我镇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治理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村(社区)要高度重视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治理活动,深入贯彻落实“调解优先”原则,镇上建立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具体负责指导、协调专项治理工作,村(社区)相应成立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村(社区)调委会),要结合往年的经验、做法和灾后重建实际以及近期具体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今年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治理提出具体要求和任务。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要加强对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积极动员村组干部和人民调解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扎实工作,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确保专项活动顺利开展和社会稳定。
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要进一步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四川省人民调解条例》,认真学习和推广“枫桥经验”,结合专项治理活动,充分发挥组织调解民间纠纷的职能作用,以村、组为单位,充分利用调解网络,有组织地对各类纠纷开展拉网式的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及时依法调处,不留死角。尤其对易引发纠纷的用水用电和争田边地角等问题和易激化的,应提前制定预案,采取防范措施。各村(社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专项治理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广泛深入地宣传《人民调解法》、《农业法》、《土地法》、《水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环境保护法》、《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村规民约等,不断提高农民群众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及时宣传专项治理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做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纠纷的摸底排查工作,切实做好对可能因各类春耕纠纷引发的自杀、民间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群众性械斗和集体上访等事件的预防工作。对于发生的自杀、民转刑、群体性械斗和群体上访等事件,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依法处理,尽力避免和减少此类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全镇的社会稳定。
各村(社区)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专项治理活动的指导,对春耕生产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以服务群众的责任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加以解决,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对于防激化的典型事例、攻“三案”情况要形成书面材料,要以快捷的方式及时上报镇综治办和司法所,对于重大事件,要一事一报。各村(社区)要在今年4月20日前向司法所反馈各村(社区)“专项治理活动”的部署情况,4—6 月报送有关防激化典型事例,6月 20 日前上报“专项治理活动”工作情况总结。
摘 要:思想政治课在传统的认识中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功课,但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教育的双重功能。如何更好地担负起双重教育的任务,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抽象乏味,理论性强的现状;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生活为本的新教学理念,成为品德课老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我在初二的教学中尝试让具体生活事例走进课堂,使枯燥的法律知识趣味化,让生活与教材融为一体,使学生学习的概念和观点来源于现实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改浪潮中,生活事例走进思想品德课堂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举例 思想品德 新课改 兴趣 探究
首先,思想品德课堂中事例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他是学生的“内燃机”,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精选的事例,能迅速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吸引到课堂中来。当然,教师在选用事例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要取材于那些大家都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或者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事例,让学生感觉到这些材料是真实的、亲近的,而不是虚假的。例如,学习“生命健康权”时,选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某矿井坍塌事件”。课堂上,材料的出现马上刺激了学生好奇、悲愤的心理,然后,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着重介绍在此事件中矿井的负责人不负责任,安全措施不到位,致使100多名矿工井下丧命,生命健康权丧失,其他的一切权利都随之消失,矿井负责人也受到法律制裁等内容。举例中使学生产生了对生命健康权重要性的认识和对自己生命健康权如何保护的强烈兴趣,悲愤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探讨我国公民生命健康权的现状和有关保护法律方面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正如夸美纽斯所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事实证明,恰当地运用事例进行政治课教学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它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其次,思想品德课堂中事例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思想品德课堂中事例的运用就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例如,我一直坚持用学生课前五分钟信息会的形式开始每节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这时捕捉有用信息,恰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在学习“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时,就引用了学生的地方新闻“某县一中学生给县政府写信,要求保护县城的环境,将有污染的工厂加以治理和搬迁,这一建议被政府采用,并给这名学生以表扬。”然后就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如何行使批评建议权、这一权力行使的意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究。通过探究,学生轻松地了解了这些抽象的法律知识,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再次,思想品德课堂中事例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新一代,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是基本的“看家本领”。这种能力在初中品德课的学习方面表现为,学生在考试中分析和解答来自生活的各种材料型题目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如何正确应对的能力,两者相比,后一种能力显然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公司奖金的分配问题”的事例分析时,让学生探究“你认为中国现在的分配制度存在哪些弊端?如何使我国的分配制度在具体实践中更加规范?请你献计献策。如果你是当事人将会怎么做?”这些发散思维空间很广的实际问题,通过学生互动合作得到解决,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行为标准获得了自我提升,也体现了教师应教给青少年学会处理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新课程理念。
第四,思想品德课堂中事例的运用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思想品德课堂中事例的运用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让个性和创意挥洒,使课堂教学摆脱孤独的处境。面对课堂中呈现的大量来自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真实例子,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思维的火花和活力,我们可以感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每一个实例出观时,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要与老师、与同学对话交流,经常有学生站起来,举出自己知道的实例供大家讨论。走进课堂,我们就有一种轻松感和平等感,就会觉得自己是学生中的一员,你在关怀着学生,学生也在关怀着你,你和学生的课堂交流是平等、和谐、民主的。
总之,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拥有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对课堂进行改革,及时地运用事例教学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品德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时有效地让事例走进课堂,将会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生动、更富有活力。
关键词:三学期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44-02
在每学年两学期的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多采用课堂实践加课外实践的方式进行。比如,课外观看影片或阅读经典,撰写相关心得,然后在课堂进行分享;课外自学教材的部分章节,撰写读书笔记等等,都由教师给予一定分数作为平时成绩。其问题在于:挤占本就紧张的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实效性难以得到保障等等。目前,部分高校实行了“三学期制”,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集中于第三学期即夏季学期进行,这确实为克服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切实落实其教学目的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但是,如果不能科学地安排和组织夏季学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其效果也是堪忧的。比如,针对夏季学期的学时既集中又有保障,有的学校主张以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现代化生产基地、进行相关的社区工作和街道工作、进行社会调研活动等等。事实上,以一个每年招收五千名左右学生的高校为例,在为期一个月的夏季学期组织这些学生广泛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姑且不考虑夏季学期的高温天气是否适合社会实践,首先在师资力量和安全方面就受到限制,更不用讨论这些社会实践是否能真正起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问题。鉴于此,笔者基于“三学期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其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及其教学目的
所谓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实践的方式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其中,实践可以是课堂实践,也可以是课外实践,课外实践又包括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因此,这里的“实践的方式”,既包括课外的当下动手的实践,也包括在课堂上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并对未来行为构成影响的触动式实践。实践的效果并不取决于学生是否“动手实践”了(进行大量形式主义的实践而成效欠佳的例子太多),而是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真正被“实践”所触动和影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究竟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实践方式,应当根据其教学目的来确定,并辅以师资力量、教学学时等一并考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旨在育人,育人既包括较高境界层面的理想信念教育,更应包括基本境界层面的教养训育。因为高校教育所培养的不但应该是在职业生涯中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接班人,而且更应该是社会生活中富于教养的人。否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陷入“有钱人越来越多,贵族越来越少”的境地。众所周知,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人。如果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都以富于教养的状态踏入社会,毫无疑问,我们的社会不但是和谐的,更是充满希望的,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也有赖于此。因此,无论是理想信念教育还是教养训育,都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侧重于理想信念教育。这既有主观认识上的原因,又有学时有限的原因。实行“三学期制”,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落实理想信念教育与教养训育提供了较好的实施条件。
二、“三学期制”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
根据“三学期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集中于夏季学期进行的背景,笔者主张主要采用课堂实践、辅之以少量课外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因为对于触及灵魂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信念教育,其实践教学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主要在秋季与春季学期的理论教学课堂上进行。也就是说,不必像以往那样安排专门的学时、采取专门的学生实践方式,而只需要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将有关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事例揉合在理论教学的相关内容中,以增强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坚定其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中有很多与理想信念相关的内容,不同的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相关事例予以深化,这既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足够的空间有针对性地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求他们能够把握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从而在反复强化的过程中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目的。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养训育,笔者也主张其实践教学主要在课堂进行,而且集中在夏季学期的课堂上,在此基础上辅之以少量的课外实践。从高等教育来看,教育是要使大学生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非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大众教育相对于精英教育而言更需要夯实的是使大学生“成人”的教育。因为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由于中国式的独生子女教育与应试教育,最为欠缺的是一些关于做人的基础性教育。如果没有关于做人的基础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一种空谈。同时,缺乏做人的基础性教育而积极地将学生推向社会,也只会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用人单位对刚毕业大学生的抱怨、家长对孩子独立之后的表现不满意、以及一些学生因社会适应不良而产生的抑郁倾向和厌世情绪等等,都充分说明了对大学生进行一些关于做人的基础性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集中在夏季学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正是进行这种基础性教育的大好时机。对此,笔者在这里细谈一下自己的初步设想。将为期一个月的夏季学期的实践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前3周为第一阶段,课堂实践为主,辅以课外实践;第4周为第二阶段,主要是课外实践。第一阶段:首先,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一些关于做人的教育专题,比如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自制教育、心态教育等(让学生参与到教育专题的设计中来,就已经开始了对他们的实践教学)。其次,师生共同确定每个教育专题的教学形式,可以是由教师结合经典事例来讲,也可以是让学生结合所见所闻一起来讨论和分享,还可以设计为辩论和小品等形式的专题活动。总之,要将教学形式多样化,而且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再次,由教师提出课堂实践的相关要求,比如,学生在课堂实践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资料准备、讨论和辩论技巧训练、小品表演准备等,这些准备和课堂表现都可以作为确定学分的依据;每个教育专题应包括典型事例、主要观点、理由阐述、对于个人群体社会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等。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的教育专题,要求学生在其中至少选择两个专题,于第二阶段进行课外实践,并撰写课外实践经过、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实践之后的认识,使学生真正明确今后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所撰写的材料也作为确定学分的依据。
三、结束语
根据因材施教这一重要的教育规律与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因材施教。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确定了既定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相对难以实施。但其实践教学却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广阔的教学平台,当代大学生在“成人”方面最为欠缺的部分都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平台得以落实。因此,其实践教学是一个难得的可以因材施教地育人的机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吕志,黄紫华,主编.面向社会实践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3]吕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2).
今年下半年,我国的舆论监督遭遇多事之秋:7月份,南京出台舆论监督稿件审核制度,要求媒体在采写批评稿件时,必须要征得当事者,特别是批评对象的签字同意。此事一经披露,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有论者认为,如此做法必然将媒体在舆论监督上的最后一点尊严都抹煞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在7月份出台《舆论监督制度实施办法》,意图用地方立法的形式,确认舆论监督的合法性。8月份,广东省出台《政务公开条例》,从事权、人权和财权等三个方面,确认了公民、法人以及组织机构的政务公开权利人的地位,享有要求政务公开、获取政务资讯的权利。最近,北京也出台了与此有关的政策。
从表面上看,比如在浙江和广东,似乎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受到鼓励的,实际上没有这么乐观。地方政府出台有关法规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治理效力,它的直接后果是,舆论监督的解释权被进一步“收拢”到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内。新闻媒体――在事实上――面临的是中央和地方对于舆论监督的两种监管网络,因此,仅就新闻媒体的主动性而言,媒体舆论监督的大环境不是更宽松了,反而是更加逼仄。
此外,既然已经有了浙江和南京这样的前例,我们不能排除会有更多的省份效法它们,对舆论监督进行或“左”或“右”的地方立法。更能确定的是,与这一进程同时展开的也将是新闻监管条例将会更加繁复、更加具体。
作为这一管理政策立竿见影的影响就是,诸如《南方周末》、《焦点访谈》、《中国青年报》等以批评报道见长的媒体无法再刊发批评性的稿件,它们不得不调整报道思路和报道方针,被迫进行内容上的、甚至是本质上的结构转型。关键问题是,受众又在多大程度上容忍这种强迫性质的转型?这种媒体的大幅度深层次转型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成功?甚至是,会不会就此成为走向式微和衰落的拐点?……这些问题,至少在目前来看,还是一个未知数。但作为一个典型事例,我们从社会各阶层对《南方周末》转型的巨大争论中不难发现,媒体这一次因由舆论监督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转型充满疑虑和危险。
说白了,舆论监督就是大众媒体、新闻管制机构(国家力量的代言人)以及社会公众三者间的博弈。而且随着互联网等信息网路的勃兴,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社会信息几乎是难以被完全屏蔽。在此状况下,有关舆论监督的掌控还必须要考虑到社会大众的心理以及信息传播渠道的复杂性,一味地希望将游戏规则完全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下,对于所要实现的治理目标并非完全有益。一句话,社会大众心理对于舆情走向的重要影响力,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
但令人沮丧的是,这仅仅是逻辑上的推断,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有关管理者的考量?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媒介进行舆论监督的凭依?
1.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时效性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而初中生的人生价值观还不够稳定,和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入社会相关事件到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来,并对这些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剖析社会现象的根源,是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生活化思维教学的实效性,进而运用生活化的思维模式去认识和理解生活和初中政治的紧密联系。例如,在当前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利用初中政治知识,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怎样的措施,鼓励人们见义勇为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生活化的思维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实效性。
2.生活化思维教学的乡土性
通常初中生基本上是本地的学生,学生对社会信息的了解大多数都是源自于本地的生活情况。对于本地的风土人情认识更加深刻,对本地的生活有着别样的情感。因此,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紧密联系当地的人文、地理以及风俗习惯,设计富有乡土气息的初中政治课堂。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初中政治的课堂上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乡土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章节时,江苏的学生可以切身体验到苏州园林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河北的学生可以感受到评剧、皮影戏的风采;东北的学生可以感受到东北二人转和扭秧歌的文化……。学生通过切实的生活体验,并结合政治课本的内容,能够更加深入地对家乡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解和继承,是初中政治教学具有乡土性的特征。
3.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情趣性
初中政治的教学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远大的政治理想目标,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的内容能够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但是,课本上的有些内容政治哲学意义十分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政治哲学概念。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通过现实生活的举例,将一些情趣性的事例与初中政治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来理解课本的内容。例如,在讲“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时,教师可以例举一些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小笑话。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喜爱吃的食物例举各国的饮食差异。比如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日本的寿司、生鱼片韩国的泡菜中国的饺子,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理解,尊重各国文化差异。通过现实生活的举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情趣性,活跃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气氛。
4.结语
在初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思维的教学模式,在课堂积极引入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初中政治的思想的具体内容,了解国家政治的基本特点;还能够通结合时事和乡土以及生活中的有趣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的兴趣与爱好。从而提高初中政治的课堂效率,为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目标。
作者:谷峰单位:响水县周集实验学校
一、深化思想认识,持续开展不松懈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近年来,民政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作风建设相关规定,把正风肃纪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制度性安排,常抓不懈。深入开展“五个专顼治理”、“9+3+3”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有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强力正风肃纪,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总体上“”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但民政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还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念,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多久,正风肃纪工作就抓多久,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持之以恒抓好正风肃纪。认真开展梳理评估,客观总结成果,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把作风建设持续深入抓下去。
(二)突出重点,巩固深化。各党支部、股室(单位)要认真总结“五项专顼治理”、“9+3+3”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经验做法,对已解决的问题要巩固成果,对已治标但未治本的问题要持续深化,在已有成效基础上再添措施,集中发力、持续用劲、深入推进;认真开展“回头看”,针对薄弱环节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细化具体规定。要把专项整治作为经常性手段,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
(三)点面结合,整体推进。通过专题调研,综合分析群众、社会评价、网络民意调查、监督检查等情况,定期梳理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在治本上下功夫,持续深化“积极预防、系统治理”战略,从制度机制上解决根本性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和新情况新问题,健全完善具体管用的刚性制度规定。引导党员干部参与制度的制定完善,使建章立制度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宣传制度的过程,让广大党员干部形成遵章守纪的共识。
二、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整改不松懈
(一)监督检查常态化。将作风建设纳入各党支部、股室(单位)的常态化监督检查中,局成立专门的监督检查组,通过集中检查、暗访抽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全面强化正风肃纪工作。加强暗访抽查,增加对反映问题较多的党支部、股室(单位)暗访检查频率,增强监督检查的随机性。
(二)整改落实常态化。对“”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较强烈的党支部、股室(单位);对督查中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不力的要进行重点督查,实行台账管理,逐一登记造册、逐一督促整改、逐一检查销号;对屡教不改,整改不深入、不到位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制度执行常态化。抓好关于作风建设相关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针对“”变异和趋向隐蔽行为的新情况,及时跟进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坚决解决“”由公开转向隐蔽,由明转暗,走地下、搞变通、玩规避的问题,增强制度执行刚性,防止制度执行变形走样,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
三、严肃查处案件,坚决惩戒不松懈
(一)畅通举报渠道。针对的多元化、复杂化,建立局长信箱、设立举报箱、公布热线电话等方式,全面畅通渠道。逐步细化信息收集、处置、回复的措施办法,进一步完善处理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特别是网络曝光的问题线索,局纪检组要快速反应、限时办理,并适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二)加大纪律审查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突出纪律审点,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重点收集十后依然我行我素、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和事;严肃处理违规插手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财政性资金使用等案件;严肃处理贪污贿赂、优亲厚友、徇私枉法、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严肃处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坚持通报曝光制度。选择重要节点,特别是重大节假日前后、重大措施出台前后,分级分类、点名道姓内部通报或公开曝光一批党员干部违反“”的典型事例,充分发挥典型事例的警示、震慑和指导作用,督促各党支部、股室(单位)负责人自觉履职尽责。
四、严格问责追究,落实责任不松懈
(一)注重抓早抓小。健全和完善作风建设定期分析研判制度,排查反映党员干部问题的线索,着力发现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谈话。对轻微违纪问题及时进行谈话提醒,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二)强化考核运用。完善正风肃纪考核机制,把正风肃纪工作情况作为支部、股室(单位)绩效目标考核和党风廉致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分层分类细化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确保正风肃纪各项工作任务落地生根。把通报曝光“”问题典型事例情况作为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增加考核权重。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将正风肃纪作为重要指标,开展社会评价综合分析,扩大群众参与,量化评估作风建设成效。
(三)严格责任追究。按照《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工作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强化问责追究力度。对正风肃纪推进不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支部、股室(单位),在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的同时,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创新方式方法,问题导向不松懈
(一)注重工作结合。各党支部、股室(单位)要把正风肃纪有机融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作风建设相关规定的精神中;融入思想政治建设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注重与推进正风肃纪“五项专项整治”、“9+3+3”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回头看”相结合,突出针对性、把握系统性,内容上兼顾相融,措施上互为促进,真正使正风肃纪深入、持久开展。
(二)紧盯突出问题。各党支部、股室(单位)要根据“”问题新形式、新动向,定期排查分析党员干部涉及“”问题的线索,深入解剖典型事例,敏锐捕捉“”问题隐身变形方式,及时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杜绝搞变通、玩规避行为,有效遏制“”问题蔓延。要围绕涉及“”方面隐身变形的关键性、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扎紧制度笼子。
(三)引导群众参与。及时总结正风肃纪中发动群众参与的有效做法,探索建立高效灵活、动员力强、参与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电话、、网络“三位一体”的举报平台,优化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四位一体”的监督平台,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监督,加大对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跟踪督办力度。将正风肃纪的群众评价情况与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和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暨发展软环境测评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规范流程、整合力量,系统设计、科学分析,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市情民意”,对测评结果排名后三位的党支部、股室(单位),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落实。
六、加强组织领导,齐抓共管不松懈
(一)强化组织保障。各党支部是正风肃纪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支部主要负责同志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谋划、协调推动,使正风肃纪工作落到实处。
1 选择耐人寻味的事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般来说,政治课讲授的基本要领和基本原理都比较抽象、概括,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空洞说教、照本宣科,势必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昏昏欲睡。即使教师列举一些一般的事例也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若能在教学中选择一些耐人寻味的事例,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就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良好的性格为人生增光添彩”时引用了这样一个事例:某大学有两个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她们共同到一家公司应聘总经理助理。上百个求职者经过面试、复试,最后只剩下她们两人符合要求。但录取名额只有一个,怎么办呢?总经理说你们先回去,明天再作决定。两个大学生在走出公司大门口时,其中一个看到路上有一颗图钉,便俯身捡起来。这个无意识的举动立刻引起了总经理的注意。总经理随后走过去对这位学生说:“你为什么要捡起这颗图钉呢?”她说:“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这儿,这颗图钉或许会扎破自行车轮胎或某个人的脚,可能会造成麻烦。”总经理当即说:“你明天来上班吧。”故事说到这时向学生提问:你们想想看,总经理为什么当即录用捡图钉的大学生?这个大学生得到这份工作是什么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面对这样的热点事例,同学们很容易,也很乐意接受,更急于想知道其中原因,因而求知的欲望一触即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上收到了喜人的效果。
2 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科能力、学科认知、学科实践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学科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对学科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调节。如通过课程的“综合性”看到课程的实用性,通过当今世界竞争看到建设强大祖国的重要,通过学习“成长中的我”鼓励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保证学生知识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最主要的因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重在培养自主学习,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学习的愿望。
3 钻研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钻研教材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工作的效果如何与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治教材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思想觉悟、思维分析力、观察力的最好教材。在提倡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反对教师照本宣科,教死书,钻研教材对教师来说更为重要。教师必须要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把握教材的脉络,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创新教育的因素。现行的教材具有理论性、科学性、适用性、趣味性、可读性,融知识、能力、觉悟为一体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采用细读与导读相结合、粗读与精读相结合、导读与自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教材,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巧妙运用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去开启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4 引入时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本带有时事性的综合教材,但因社会发展迅速,仍出现教材的一些内容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利用一些时政新闻材料,可以优化教材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对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填补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缺陷。利用时政材料,主要是指利用新闻报道和新闻图表资料。利用新闻报道辅助教学,就是将报刊、电视、广播上报道的国内外重大时事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有选择地纳入课堂教学。在讲授初三《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一课时,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进行补充介绍,并向学生提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什么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样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开始认真阅读课本。这些新闻时政材料为教材注入了“新鲜血液”,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强化了教学的效度。利用新闻图表辅助教学,就是将与教材有关的报刊图片公布的一些数据经过整理,制成大幅表格作为一种辅助教具在课堂上展示,启迪学生的思维。
5 营造良好的、必要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一、工作目标
通过交通、公安等部门的共同协作,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车辆违法行为,严厉查处超限超载运输单位,公开通报违规装载的货源单位,最大限度扼制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净化公路通行环境,提升公路安全通行效率和运输车辆合法装载率,减少行车安全事故。
二、行动重点
(一)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违法行为,重点查处车货总重55吨以上和超限100%以上的货运车辆。
(二)重点路段,104国道、60省道和62省道及天大线、白前线等重要县道。
三、行动时间
2011年9月16日至10月26日,时间为40天。
四、工作分工
(一)交通部门职责:县交通局公路管理段具体负责路面执法的检测设备和站点设置、检测、卸载、治理违法超限车辆;公路运输管理所具体负责货运从业企业和车辆的源头监管等工作,并合理安排运力,避免因治超工作引起运输供应不足。
(二)公安部门职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货运车辆不予登记和发放车辆号牌,同时清理已注册货运车辆号牌。与交通部门一起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查处货车超载行为;依法加大对“黄牛”和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依法查处阻碍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执行职务或者侵犯执法人员人身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工商部门职责:负责查处非法兼营车辆改装活动的汽车修配厂、维修点。
(四))质监部门职责:负责对治超工作所需的检测设备依法实施计量检测鉴定,检查从事改装、拼装车辆生产企业的生产场所及标准执行情况,杜绝无标生产行为。
(五)发改部门职责:加强指导和监督超限超载治理相关收费政策的执行,制定超限超载车辆卸载、货物保管、停车管理等收费标准。
(六)法制部门职责:指导相关超限超载长效管理规范性文件制订出台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办理相关行政复议案件,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车辆超限超载长效管理的工作职责。
(七)安监部门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因超载超限发生的较大以上的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单位的和人员的责任。
(八)纠风部门职责:负责对相关部门在治超工作中的执法行为和行风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行业不正之风及违纪违规行为,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工作失职、不作为等行为。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整治车辆超限超载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县加强整治超限超载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公路段,张哲舜为办公室主任,李建勇(县公路段)、许国葆(县交警大队)、王振亚(县运管所)为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日常事务,组织会议,汇总信息,协调各成员单位工作,负责具体实施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各单位在治理工作中要加强信息交流,及时通报情况,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治理行动中各个时段、每个环节、相关程序衔接良好,有条不紊。县治超领导小组成员为各单位的联系人,集中行动期间由联系人负责向县政府反馈此项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宣传工作贯穿于整个专项行动过程中,要面向全社会开展持续、广泛的宣传,结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采取张贴悬挂横幅标语、散发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召开现场咨询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治超工作的意义。要充分发挥电视台、电台、报社等主流媒体的作用,持续播发有关法规、政策,重点突出正面典型事例和热点案件追踪报道,通过宣传取得社会各界特别是货运企业、车主、驾驶员对治超工作的进一步理解和支持,努力营造声势浩大的舆论氛围。
关键词 浙江精神与实践 思政课 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理论课涵盖哲学、中国近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价值观法治观培养,关系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获取信息更便捷、接触的信心更多元,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必须要加强创新,而且是立足区域特色,对思政课教学模式开展“接地气”地创新改革。为此,201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2015年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提出要构建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就浙江高校而言,浙江精神与浙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百年来在浙江的价值理念和实践经验,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丰富资源。融合“浙江精神与实践”,开展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是提高浙江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现存困境分析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学与信”、“学与用”两张皮的现象,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教学的说服力不高,迫切需要求真务实、加强改革。
1.1思政课“学与信”分离
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通过信息搜索、新闻推送、微博微信文章,随时随地获得各种大量信息,思政课教师教学不再是当前大学生获取思想政治信息的唯一渠道。通过移动互联网,种种社会问题和社会评论触手可及,而且这些信息具有“标新立异”的特点,博取点击率,有一些社会新闻和社会评论是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对于这些信息,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应对?目前的思政课教材大多以理论为主、以政府文件为主,缺乏鲜活的事例和形象的佐证,而思政课教学中大多按照教材内容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些导致学生只听不信,甚至不听不信。如果应对不好,大学生容易偏信网络信息,思政课出现“学与信”分离的尴尬状态。
1.2思政课“学与用”分离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没有用?对于这个问题,不仅仅很多高校大学生认为“没有用”,很多高校管理者中也充斥着“无用论”的论调,出现了思政课边缘化、思政课课时缩减的现象。思政课“无用论”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定位的偏差。思政课教学不应该是知识性教育,而应该是应用性教育。用思政理论来论证、验证、指导现实经济社会的各种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大学生实际应用思政理论,通过实践应用、总结分析,进一步指导实践。而目前的思政课大多被定性为“纯理论性”教学,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到考核方式大多都是围绕知识开展的理论教学,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学”而无“用”, “学与用”分离。
2融合“浙江精神与实践”对思政课改革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与信”分离、“学与用”分离的两大困境,解决的关键在于能让学生在信奉中学习,在实用中学习,实现“学与信”、“学与用”的良性互动。为此,本文认为,“浙江精神与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在浙江百年来的鲜活印证,将“浙江精神与实践”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意义巨大,用浙江精神与实践论证思政理论,用思政理论指导浙江实践,是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科学途径。
(1)“浙江精神与实践”是提高思政理论信仰的实证资源。“浙江精神与实践”涵盖了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也正是思想政治理论的生动实践,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生动性和实践性的有效资源,破解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资源贫乏”的难题。
(2)“浙江精神与实践”是符合当前大学生学习规律的生动内容。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95后,他们接收信息偏好形象生动,不喜欢抽象乏味。“浙江精神与实践”用大量生动的数字、事件、故事、历史来解读理论、实践理论,用精神的力量感召人,用伟大的成就鼓舞人,用探索的形式启发人,用生动的事例吸引人,具有生动性和直观性,就会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产生渴求感、激情感、明理感、探索感、成就感,准确把握大学生知、情、信、意、行等方面心理特点,激发求知欲,符合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
(3)“浙江精神与实践”是提升思政课“实用性”的实践载体。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大多为思政理论和政府文件,注重理论学科体系,缺乏实践项目操练。“浙江精神与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的浙江案例,这些区域性的实践案例,正是思想理论课的宝贵实践载体。建立浙江案例实践项目,围绕浙江案例,开展实证分析、实践应用,找准契合点,实现有效融合,破解思政课“大而空、空而无用”的问题。
3融合“浙江精神与实践”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
“浙江精神与实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解决思政课“学与信”分离、“学与用”分离问题的关键切入点。从融合“浙江精神与实践”的视角,构建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具体可以分解为融合的内容、融合的方式、融合的保障三个层面。
3.1融合的内容
也就是融合什么。具体而言,从教材内容转换为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浙江精神与实践”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比如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文中指出:“浙江精神具体包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学者陈一新在《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精神》一文中指出:浙江经验”就是浙江人民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生动实践的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体现。从教学资源与教材章节融合的角度来看,将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精神分类收集归纳成教学资源库,形成丰富生动的数字资源、故事资源、案例资源、材料题库资源,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概》等思政课程的对接。
3.2融合的方式
也就是怎么融合。(1)融合于思政课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仍然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方式,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方式,可以通过“浙江精神与实践”内容展示、课堂案例讨论、学生微课评说等方式来开展,将“浙江精神与实践”的主要内容、典型案例、典型人物故事通过课堂多种教学方式来呈现和渗透。(2)融合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围绕“浙江精神与实践”,采取社会调研、演讲辩论、项目化实践、工学结合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设计好实践教学项目,引导大学生应用浙江精神和实践经验,在情感上感染浙江企业家的精神,在行动上敢于分析判断和尝试创新创业,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效果。
3.3融合的保障
(1)在学校层面,制定融合“浙江精神与实践”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在组织领导上、物质保障上保障融合;(2)在教师层面,建立加大教学业绩、改革创新业绩比重的思政课教师考核激励机制,来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改革积极性;(3)在学生层面,创新思政课考核方案,改变以“知识”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建立以“能力与素质”为核心的考核方案,将融入“浙江精神与实践”的价值观念、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把思政课考核从纯理论体系中解脱出来,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化过程性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 段治文.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5).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忧患意识教育;教学层次;内容和导向;教学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211-02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有效平台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有机成分。忧患意识是人们基于各种危机的存在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式,其基本内涵包括人们诚惶诚恐的危机感、悲天悯人的忧虑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及由此生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以在读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以危机事例为教育素材,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危机感、忧虑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教育目的。当前,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并非显性的、硬性规定的教育课程,其具体内容、教学时间完全依靠教师灵活把握,但它融贯于高校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有机成分。自然,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也是《形势与政策》课程不可或缺的成分。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有效平台。《形势与政策》课程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对学生进行形势观和政策观教育,具有时事性、理论性、前沿性、时效性等特点,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具有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不具有的优势:其一,课程的时事性特点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借此可以扩大忧患意识教育的影响度。其二,课程的理论性特点能让学生确立观察时事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借此可以强化忧患意识教育的深刻度。其三,课程的前沿性特点能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借此可以拓宽忧患意识教育的广度。其四,课程的时效性特点能让学生在时事的快速变化中加深对忧患的敏感性,借此可以加快忧患意识教育的速度。如此,《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成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有效平台。
尽管《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上体现出了较好的平台优势,但是由于该课程的教学时间少、内容不固定,这一优势的发挥有赖于《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忧患意识教育的教学层次、内容和导向的精心设置,同时还得特别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安排。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忧患意识教育的教学层次、内容和导向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忧患意识教育的教学层次
从忧患意识的层次来看,有较低层次的忧患意识,也有较高层次的忧患意识,前者大多仅仅停留在危机感、忧虑感阶段,后者则由忧虑感发展到紧迫感,再升华到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对待“忧患”的科学态度,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危机感、忧虑感、紧迫感,并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因此,《形势与政策》中忧患意识教育的教学目的的设置也应具有层次性。一般来说,需要设置完整的教学目的序列,亦即在教育中要依次让学生形成危机感、忧虑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在教师为主导的授课环节中,可以通过引入忧患意识教育的具体的、典型的事例,把“危机”、“风险”摆放在学生面前,通过讲解引发学生去“忧虑”,然后分析形势以凸显“紧迫”性,在此基础上再阐述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势利导,层层深入,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特殊情况下,如学生已充分了解危机的存在,或者学生的意识已经出现了紧迫感,或者教学时间不允许,可以省略、删减其中某些环节。另外,在关注层次性的同时,还要凸显教学的重点。不能停留在仅仅让学生停留在危机感、忧虑感、紧迫感的低层次层面,更要让学生升华到责任感和使命感层面,而且后二者往往是不可忽视、不能省略的重点教学目的。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忧患意识教育的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体系,其教学内容变化快,覆盖面大。一般而言,关于忧患意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很少以单一专题的形式出现,它们主要散见在其他专题之中。这些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如从忧患的社会表现领域来看,大致可分为政治、经济、科技、道德、生态等方面的忧患意识教育;从大学生切身关注的热点来看,有网络、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忧患意识教育;等等。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突出强调“四个一定要”,其中第一个就是“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当今中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腐败问题、经济危机问题、科技差距问题、道德滑坡问题、生态危机问题,它们都会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频频出现,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这些问题。而大学生切身关注的热点如网络沉迷问题、就业困难问题、人际关系困境问题,虽然在课程中涉及较少,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由社会领域中的忧患问题引申、生发出来,使之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从而引起学生更深切的关注和思考。大学生关切的许多忧患问题都可以放置在更广阔的社会“形势与政策”中,因此教学中应做好“结合”工作:如网络沉迷问题可以和科技忧患意识教育相结合,就业问题可以和经济忧患意识教育相结合,人际关系困境问题可以与道德忧患意识教育相结合。
(三)《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忧患意识教育的教学导向
忧患意识教育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忧患意识,从性质来看,有正确的忧患意识,也有不健康的,甚至错误的忧患意识。事实证明,忧患意识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消极后果。从效果来看,可以分为积极的忧患意识和消极的忧患意识。所谓消极忧患意识,指的是忧患意识的内涵出现了偏差和变异,由此会导致一些负面后果的出现;而积极忧患意识,指的是内涵正确且能产生正向效果的忧患意识。当前大学生忧患意识存在的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健康的,甚至错误的忧患意识;二是在还缺乏积极忧患意识同时,仍在滋生消极忧患意识。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进行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导向性。一方面,要积极宣讲不同领域的忧患意识的正确的、积极的内涵。如近来的事件激起了广大大学生忧国忧民的民族忧患意识,但是对如何真正做到理国却缺乏一定的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在讲述国内国际形势的时候,不妨专门剖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看待抵制日货”之类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积极上进、开拓创新,能吃苦耐劳、能居安思危、能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能真正担当重任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大学生消除消极忧患意识,形成积极忧患意识。当前,一些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淡漠等问题,更有甚者,其忧虑感转变为自卑感,紧迫感演变为焦虑感,责任感、使命感退化为虚无感。产生这种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涉及这些令人忧患的消极面时切不可故作惊人之词、火上添油,而应该理性把握、辩证分析,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危机、用切实的行动去解决问题。
三、《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忧患意识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
从教学内容看,《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忧患意识教育应该提倡片段式教学与专题式教学相结合。根据忧患意识教育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中分量的多少,可以分为片段式教学与专题式教学。片段式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适量适时引入相关的忧患意识教育的内容,其特点是内容较少,灵活性强,更适合即兴发挥。专题式教学则以忧患意识教育为教学主体内容和教学主要目的,特点是目的性强,信息量大。因为课程课时少,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忧患意识教育,一般以片段式教学居多,因此忧患意识教育的效果会受到限制。但完全可以根据形势与政策的需要,精心打造专题讲座,诸如“周边安全形势与民族忧患”、“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忧患意识的培育”等。总体上看,《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忧患意识教育可以采取片段式教学与专题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做到忧患意识教育非但不缺失,而且经常有。
【摘要】认识案例教学的特点和功能,明确目的和主体,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关键词】案例,形象,能力,情感
一、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和功能
近年来,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案例教学法是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实处,能够有效提高历史课实效性的新途径。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①
1.明确的目的性。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目的在于如何将书本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案例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中,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形成科学、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2.突出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就成了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案例教学正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学生不再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上讲台,在老师的引导、鼓励下,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与分析,充分展现自我。
3.深刻的启发性。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能脱离思考。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是案例教学的又一突出特点。案例教学不是展示给受教育者正确的标准答案,而是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例在说明道理、证明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案例教学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展现教学的启发性和激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
4.具体的直观性。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运用语言直观的手段讲述生动的事例,创设情境、形象的讲解、绘声绘色的描述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头脑中形成对事物具体、鲜明的表象和想象,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理论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领会和接受知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5.较强的综合性。案例教学应用相关学科理论并联系实际,包括学生具备的知识、能力、兴趣、品德和生活经验等实际,联系最新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事件,尤其是重大历史事件,辅助书本理论知识增强说服力,便于学生掌握新知。且在讨论、分析中,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历史课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以例激趣:案例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的重要条件。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激活历史课的内在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在现在甚或的学生对于历史有的很难理解,他们只是机械的记忆知识,而不是理解知识,案例教学是使学生融入到历史中去,激发极大兴趣,参与到学习历史中去。一方面。案例本身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这使他们想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发地进行分析与评价,不仅使学生如临其境,也加深了感性认识。
2.以例说理:案例教学是实现历史课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法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刚县的人生理想,是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历史课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知识点,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观,并能够运用于实际当中。
3.以例导行:案例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历史课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理论轻实际、重传授轻参与的传统教育模式过多地束缚、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力的发展,不仅使学生缺失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弱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案例教学极大地改变了这一困境,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思考、研究、创新的机会。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案例选取的原则。
首先,典型性与普遍性相结合。(1)所谓典型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切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2)所谓普遍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普遍适用性,案例所反映的不是特殊、个别的现象,典型性和普遍性相结合就是要做到所选案例既具个性化特征,又不失代表性。
其次,趣味性与思想性相结合。(1)历史课的知识点比较多,这就要求历史课在选取案例时要将趣味性与知识结合起来。所谓趣味性就是要求我们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可读性,案例具有趣味性是实现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的关键。(2)所谓思想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不仅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受到启迪,形成的历史唯物观。
第三,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
(1)时代性,指历史课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尽力选择新事件、新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2)所谓历史性,就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客观真实,能够全面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具有可信度。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既不能脱离历史事实一味的求新、求异,也不能忽略案例的时代感。
2.案例教学的实施。
首先,教师应有丰富的知识积淀。案例教学是厚积薄发的过程。(1)要求教师既要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基本功,同时要有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把握;(2)要求教师不断充电,及时进行知识更新,跟上时代步伐;(3)要求教师善于观察思考,具有一定的专业敏感性。
其次,科学设置案例教学。在选取真实可靠的案例之后,就要精心设置案例的使用方案。案例使用方案虽然没有固定模式,但必须遵循课程需要,在讲透难点、热点、重点、疑点时恰当使用案例。否则,就背离了案例教学的真谛。
第三,做好课堂引导。
案例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1)教师应当向学生布置任务,创设场景,让学生在课前熟悉案例,进行充分准备;(2)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通过对其他不同意见做出正确判断分析,引导学生应用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分析、讨论;(3)归纳总结,可以说是案例教学思想升华的环节。教师在总结时应注意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评析: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点给予肯定,予以激励;及时指出讨论当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修正;指出分析的思路与方法;总结出案例教学的价值。即从案例教学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受到了哪些启示。
总之。思历史课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轻松活泼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两个主体作用,这是案例教学法的生命力,也是历史课实施案例教学的主要原因。
[注释]
①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1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 2000引证文献(2条)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发展性教育;全面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52-02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为我们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必须立足学生和学科实际,依据发展性理念,实施主体发展性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着眼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1.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政治教学必须确立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力争实现学生知识发展过程和学生的社会化过程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嫦娥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以及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等重要科研项目的分析研究,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定的条件,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价值,通过实例与理论的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努力拼搏,发展自己,改造世界,服务人民。
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用已有知识同化并整合新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学生主体认知、情感体验和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发展性教育强调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是实现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地为学生营造更多积极而有效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去思考、判断,去鉴别、选择,并积极引导学生勇于创新,不断地自我超越,从而最大程度地拓展学生思维和活动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的发展。
3.坚持复合性和协同性的统一
所谓复合性是指教师自觉在教学过程贯彻实施多重教学目标,综合发展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过程。所谓协同性是指教学过程中各项具体目标的实施不是单一孤立实现,而是彼此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教学过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性教育理念就是要通过复合的具体过程实现不同教学目标,做到各项目标彼此互动,协调发展。这既是复合性和协同性二者本身的关系所决定,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发展性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要求使然。只有真正实现了二者的统一,才是真正合理的教学,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与热点问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高中思想政治课应该与时代紧密相连,时刻反映时代的脉搏,折射时代的走向。所以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我力求在每一节课都给学生联系现实事例,与时政紧密结合。政治课的内容与时事、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在提问的过程当中,要经常与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带领学生了解生活,关注国内外事件,并能够运用所学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具体现象和社会热点、焦点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能够从现象本身抓住问题的本质。这样,我们的教学形象才不会落入空洞的理论传授之中,才会生动。与实际相联系,学生才会感到有兴趣,才会积极地去思考,这样整堂课才会有学习气氛。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事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5.以恰当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
5.1要提倡多样化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是新课程中提倡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它的许多优势是传统的讲授法无法比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只有采用这些教学方式。事实上,每种教学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教学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运用不好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探究式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运用不好,也可能使课堂讨论变得杂乱无章;讲授法运用得好,也可以生动地向学生传达大量的有用信息;运用不好的话,授课会很沉闷,让人昏昏欲睡。因此,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师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性。
5.2要把握指导的"适时介入"。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将会变得盲目,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时都会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往往会阻碍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比如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时,若教师介入探究的时间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展开自主探究教师就介入进来,往往会使学生丧失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机会,反之,如果教师介入过迟,往往又会使学生处于盲目探究。再如,如果教师对学生不敢放手,介入太多,就会剥夺学生探究的机会。反之,如果教师过于放手,指导不到位,不充分,也常常会导致探究活动偏离目标和方向,或使学生不知所措,从而降低探究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适时引导要做到"导而弗牵,强有弗抑,开而弗达"对于课堂探究,要抓住学生课堂讨论的时机,把讨论放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上,放在学生易混淆处;要放在学生思维的敏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