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3 21:1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学生的生活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经验和视野。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数学教学心得,供大家参考。
数学教学心得1一个学期工作已经结束了,能够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进取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此刻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以下几方面:
一、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反馈,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
二、教学方面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加强师生
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便,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研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本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这个班,上课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多学生,学习上有问题不敢问教师,作业完成不及时,这样就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小组比赛,互帮互助,使一些后进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
四、作业批改方面
在布置作业时争取做到有针对性,批改作业时努力做到面批面改。让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提高业务水平方面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进取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我的不足。经常阅读教育教学资料,提高业务水平方面。
六、培优转差工作
对后进生我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我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辅导外,在课后为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一样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经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先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同时,要异常注意给予辅导,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简便,提高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七、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改善措施
应调动学生更大的进取性,在教学中进一步的做到精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在多样一些,在教学水平上继续提高,今后我将针对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的去改善,不断提高。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要求自我,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得体,举止礼貌礼貌,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努力做得更好。
数学教学心得2一学期即将过去,能够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进取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进取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资料,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资料标准及课程实施提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四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我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善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
在《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到达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我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本事。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本事。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本事”,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构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提高,具备了什么本事。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学期即将过去,能够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数学教学心得3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今年我任教四年级的数学,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和欢乐,懂得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对儿童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资料,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资料标准及课程实施提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四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我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善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在《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到达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
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本事”,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构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提高,具备了什么本事。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坚持与学生家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可是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一部分学生由于农村“家庭教育”的空缺和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学习上就有点困难,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
数学教学心得4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结合本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提高,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钻研业务
这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齐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说实在的,四年级数学教学比上学期教学难度大多了,有些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想一想,让学生会做那就更难。比如:用5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什么时候积最大,什么情景下积最小。教学中很难让学生明白。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仅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智力。
三、致力于数学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
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学科的多元整合。
如教学列式解答文字题时,引导学生应用语文里缩句的方法进行审题,从而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题意,正确地列式解答。
4.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进取大胆地说出自我的想法。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景,在平时教学中,我采取书上的题学生做完后教师检查到位,我认为这样能准确掌握学生学得怎样样。为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我采用了争做小教师的策略,让本事强的学生辅导成绩差的学生,既为教师减负,又培养学生的本事,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又能让不一样程度的学生分次到达学习要求,效果比较明显。
数学教学心得5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本班学生人数多,并且大部分都是男生,调皮的学生比较多,基础知识差,学困生比较多,优生比较少等。根据学生的这些情景,在教学中,本人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参透教材,异常是学校进行“生本”教学后,我坚持用“生本”的课堂形式上课,改变全统的教学摸式,给学生以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这个学期里,我根据学生的情景,坚持设计前置作业,在课堂里,为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进取思考等,我开展了很多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本事与他人合作本事。课堂上用学生自我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上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下头是本人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的总结:
一、课堂模式的改变。
每学习一个新资料时,我都认真备课,尽量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坚持设计前置作业,让学生做到先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坚持让学生讨论、汇报的形式上课。学生汇报时,提醒他们声音要响亮、要自信大方、要有礼貌。没有汇报的同学要善于聆听、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及时提出问题。遇到同学们都不懂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时,鼓励他们人人参与,做到充分有效。学生自我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我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才加以引导解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作业的批改和设置。
作业的设置分两部分:
(一)前置作业,以第二天学习的新资料为依据,让学生做到先学。
(二)巩固作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依据。做到课后巩固。
(三)作业的批改。在课堂上当面批改学生的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研究到四年级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自觉性较差。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题,我都让他们当面改正,遇到他们不会的题时当面解释,直到他们把问题弄懂。尽量不让他们掉队。
三、课前3分钟的落实。
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我根据学生每一段时间的学习资料,进行了课前3分钟的指导。如:学习了“四则运算”后,我要求班长出几道对应的练习给学生做。而在后半学期里,我把课前3分钟改成24点的练习:每一天上学前,在课前3分钟由班长抽几道题有学生同学解答。经过指导和同学们的不断练习,同学们慢慢的掌握了解题的方法,最难得的是同学们都喜欢上了24点,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高,并且做的很快。直到学期末,我把24点停下来,同学们都不愿意。经过课前3分钟的实施,同学们的计算本事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
四、每一个知识点过关。
关键词: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18-01
小学四年级学生已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拥有初步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和归纳能力。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实际情况,以学生实际生活和认知规律为切入点,围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帮助他们学习好这部分知识。
1.利用旧知复习回顾,顺利导入新课内容
数学科目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积累和深化,知识前后具有明显的关联性,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从旧知识着手,通过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所以,在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旧知复习回顾顺利导入新课内容,先带领学生复习三角形分类知识,出示三角板教具让他们快速说出名称,并结合生活素材列举一些实际存在的三角形,诸如:彩旗、晾衣架、金字塔、三明治和警示牌等,拉近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接着,教师可提出问题: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通常所说的角即为三角形的内角,为方便称呼习惯用∠1、∠2和∠3来表示;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即为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度数的和:∠1+∠2+∠3。这样的设计目的是:由三角形的内角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1+∠2+∠3"的表示形式形象的体现出三内角求和的关系。然后,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随意拉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让学生观察随着∠1逐渐变小,∠2、∠3发生怎样的变化?随着∠1逐渐变大,∠2、∠3又发生怎样的变化?使他们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一个固定值。
2.运用自主探索形式,促使学生获取新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在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时,在利用旧知识引出新课内容之后,让学生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180度,为什么?引领他们亲自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应设计探究主题:只对一种三角形进行验证有说服力吗?该怎么办?要对三种三角形都进行验证吗?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亲自动手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此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使用测量法、剪拼法和折拼法等方法来验证,其中测量法是利用量角器分别测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将测量数值进行相加,不过可能存在误差现象;剪拼法是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把三个内角分别剪掉,将它们拼接在一起观察是否是一个平角;折拼法则是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一起,利用剪和折的方法观察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是不是一个平角。另外,纯粹的人为操作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接在一起来验证。让学生明白:随着三角形形状的改变,无论这三个内角如何变化,它们的和始终是180°。如此,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方式获取新知识。
3.延伸知识升华情感,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在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提倡知识延伸和拓展,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实践中,当学生学习完新知识之后,教师可设计开放性问题:一个三角形里能含有两个直角吗?有没有可能一个三角形里含有两个钝角?意图是深化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认识,让他们知道一个三角形里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接着提问:把这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组在一起,得到的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获得成功体验,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并提高他们灵活变通和归纳总结能力。然后,教师应在课堂上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可利用画图法标出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文字题:在一个三角形中,∠1是110°、∠2是35°,求∠3的度数。也可设计题目:等边三角形的内角是多少度;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那么它的底角是多少度?在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是25°,求另外一个锐角的度数。通过一系列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应用新知识。
4.总结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活动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周金艳.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6,08:44.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年级;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四年级的小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这就给教师的高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持续地保持注意力在学习上就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内心的主观能动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在新的教学理念与背景下,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地调动、激发出来,进而促使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转变师生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堂上师生的角色与地位的转变,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领导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而学生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这种角色的转变也会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发生相应的转换,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可能性”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抽取编号的形式来进行节目表演,学生在抽取的过程中,对未知结果的不确定性使他们对于可能性的概念体会得更加深刻。并且,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也会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课堂的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师生有效互动
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在课堂的互动与问答过程中,学生也会全身心地投入,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口算和估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一些计算题,锻炼学生的口算与估算能力。在W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要给予相应的鼓励与肯定,对于计算错误或者不会计算的学生,教师也要耐心地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在这样实际的训练中,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学习兴趣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有助于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师生的有效互动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便于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鼓励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分析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充满效率,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交流讨论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由于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与常识,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出发,通过对实际事物的分析来增长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欲望。如,衣架、篮球架的支撑杆、红领巾等,这些都是学生十分熟悉并且常见的事物,利用这些东西来引入教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他们对三角形也会产生熟悉感与亲切感,从而加强学生的初步认识,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四、重视操作实践
新课程改革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组织相应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参与与操作中锻炼自己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制作的材料,让学生在课上制作出几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制作不仅是锻炼学生操作技能的途径,还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将其进行实际运用的过程。很多教师觉得这样教学是在浪费课堂时间,其实不然,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也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意义,更有助于学生积极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形式实施课堂教学,从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使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效,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1、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
2、两端都在圆上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
3、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 ()
4、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5、圆的半径等于2厘米时,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6、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7、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一定是直径…… ()
8、圆的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1/2…… ()
9、半径一定比直径短…… ()
10、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就是圆的直径…… ()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明确它们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
学生举例.
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首先出示一组图形.
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
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
(2)动手测量.
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
(3)抽象概括.
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
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确切定义.(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4)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反馈练习】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
(1)教师演示.
教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
学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板书:易变形)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
(如汽车间的保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
3.学习平行四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
使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教师说明: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基本相同,都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
①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
相同点是两组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引导学生比较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也是直角,正方形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是直角的共同点,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相等的这一特征,因此正方形可看作是特殊的长方形.
③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2.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画出相应的高.
3.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4.数一数下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四、教师小结.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意义,特征及特性)
2.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并解疑.
3.教师提问:我们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它们有什么关系?(因为长、正方形也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所以长、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五、布置作业.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基础上学习的,但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的。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所以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的基础。
三、说教学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结合教材的编写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认为
教学重点: 用递等式显示计算过程的格式。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四、教具准备
五、教学法、学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生是学习是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将设计以下的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情境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用课件出示P30主题图)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让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一个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首先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段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掌握运算顺序,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动发现方法、总结规律。分为五个步骤:
1.课件出示: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 绝大部分学生 可能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我及时板书: 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钱?出示算式
5×3=15(元) 再算一共多少钱? 15+20=35(元)
2、看图解决问题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 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板书:5×3+20
3、列综合算式:我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这个综合算式里,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意义。我再次总结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向学生介绍递等式表示方式。接着让学生用递等式巩固联系。
4、方法多样: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20+5×3,可以吗?
让学生明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为什么也要先算5×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视,帮助困难生,捉错误资源。
5、展评作业: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道综合算式的计算,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三)、探讨合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是本节 课的教学难点
1.首先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军解决了问题,小军谢谢你们。(同时课件出示:小晴说: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
让学生讨论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
对比方法:此题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现在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50-18×2 ②50-18×2
= 50-36 =32×2
=14(元) =64(元)
③50-18×2 ④50-18×2
=36 =36-50
=14(元) =14元)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相应进行讨论评价。
3.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二、三两个教学环节中,把书中“想想做做”的第2题与学生脱式计算的错误资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交流、比较、反思中,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达成共识。这种经历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四)、应用巩固,提高能力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1. 首先让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加以巩固,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后交流计算结果。
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知识技能形成的重要手段。
2、接着课件展示:小明去公园买门票场景儿童每张8元,用100元买12张门票,
能找回多少钱?学生根据信息进行脱式计算。投影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2. “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让学生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
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为一体,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数学课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拥有了生命力。】
(五)、课堂小结
虽然很多人都做不到提前预习,但是事情正是因为难能才可贵。提前预习是为了上课时更轻松,更有目的,使学习效率更高。预习的时候,自己掌握的知识可以不看,关键是对那些不懂的问题要通过课堂来解决。
********************************************
【招生范围】:小学1-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热门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小升初、衔接班、托管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课程费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价格不一,详情拨打免费电话咨询
【上课地点】:选择最近校区,来校区上课!(具体校区见下文)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假、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保定学大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3694(接听时间8:00-24:00)
温馨提示:400免费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 免费咨询了解~从现在开始!
********************************************
保定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每日前十位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咨询,可享受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1、保定学大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3694
【中央峰景校区】——保定市 新市区【山水华庭校区】——保定市 北市区【七一路教学点】——保定市 新市区
2、保定聚智堂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1578
【诚明校区】——保定北市区【少年宫校区】——保定新市区【新市场校区】——保定新市区
品牌:二十年办学经验!学大教育遍布全国60余城市,充分了解各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
师资:7000余名专职老师!多年担任各年级、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部分教师长期研究中考、高考命题和阅卷任务。
ps:每天前五位拨打免费电话咨询的家长,还可以享受免费试听机会哦!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免费电话了解快!
********************************************
教育心得:
增分空间分析.结合考生成绩,充分挖掘考生潜能,分析其在升学考度中的提升空间,预测增分趋势。个性化增分方案制定.学科老师组建分团,以总分为目标,围绕各学科增分要点,进行靶向定位的强化训练,制定行之有效的增分计划。效果跟踪.学历管理师程监督指导,确保方案执行深度和力度无偏差,定期回访,及时反馈,随时修订辅导方案,使考生处于佳状态,冲刺高分。个性化辅导执行.中考试命题专家把握命题趋势,专职老师1对1授课,天科免费陪读答疑,心理专家激发斗志,调节心态,向知识、技巧、心态要分数。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策略
简便计算不仅是数学计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字感觉的重要途径。尽管在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也接触过简单的简便计算,但是四年级的简便计算才是重要的奠定基础阶段。目前在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的改进空间,需要根据教学现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
一、四年级简便计算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为了强化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目前在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教学中,多采用“题海战术”,使学生通过大量简单重复的机械性运算,使学生头脑中产生简便计算的“思维定式”。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存在着一些弊端:首先,过量简单的数字重复运算,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未免有些枯燥,使学生认为简便计算就是“反复找那几个数”,产生了抵触情绪,会使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其次,只强调阶段性的高强度练习,而不去归纳总结,使学生难以摸索出简便计算的规律,而且应用基础不扎实。再次,形成的“思维定式”使学生只找有利于简便计算的数字而不去看运算符号,如面对125×8÷125×8这道题,部分学生会根据简便计算的定式将此题这样做125×8÷125×8=(125×8)÷(125×8)=1000÷1000=1。即使是题做对了,但是对于做题时运用到的运算定律往往回答不出。最后,部分教师在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教方式僵化,忽略了根据学生数感差别而因材施教。
二、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简便计算的应用策略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比大量的单纯数字的计算或者在内容上学生不易理解的应用题的简便计算,不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加深学生对简便计算的理解。如,用某企业采购某两种商品的例子不如用学生买文具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比如班级给6名学习进步学生买奖品,每人奖励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6.8元,一个笔记本3.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多数学生很自然地要先算出每个人能得到多少奖励,用(6.8+3.2)×6=60(元)来计算,也会有学生6.8×6+3.2×6这样计算,然后通过两种计算方式的对比,得出第一种计算方式计算快速且不易出错的结论。同时涉及学生日常购买的学习用品,给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对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习惯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出题引导与重方法归纳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简便计算的好处,教师在平时出题时要注意多设计一些利于简便计算的题型,使学生明白通过简便计算可以把繁杂的数值计算通过等值变型,转变为简单的计算。同时要定期进行总结归纳,归纳哪些数可以凑成10、100、1000…简便计算要作为一种终身的计算习惯去内化,使简便计算变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习惯。但是这种习惯需要平时的积累,这要求我们教师多设置简便计算的情景,将利于简便计算的题型贯穿于整个四年级数学教学的始终。
3.关注性质教学和负面效应
只有适当地训练简便计算,学生大多可以不同程度地掌握,但学生往往对用的什么方法和这种方法怎么得来的说不清楚,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所以要求我们提高学生对简便计算的应用能力,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运用的方法,使学生对简便计算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4.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在简便计算教学中,有的教师过于强调基础的扎实,要求学生计算过程“一步不落”,偏离了简便计算的教学目的。在学生中有些学生的数感很强,往往看到了算式后直接通过心算很快就说出了结果,对于这样的学生,没有必要再要求他们一步步地进行拆分与拼凑,这样不仅使他们厌烦而且长期下去会钝化他们的数感;而对于数感很差的学生,在教学中要有耐心,在他们对简便计算不能完全理解和熟练应用的时候,可以先采用四则运算分步计算,使这些学生从主观上放弃对原有方法的固执,肯于接受简便计算的学习。
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在四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积极引导,不断总结经验,充实到教学实践之中去,使学生熟练掌握简便计算的诀窍,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 本文从“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进行解答,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根据问题来想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等三个方面,阐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认识题目特征,从而更好地掌握解题规律.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 应用题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推理及创新能力. 应用题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可以说谁掌握了解答应用题的金钥匙,谁就掌握了学习主动权,就会学得轻松,事半功倍. 而帮助学生认识各种类型应用题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解答的规律和方法,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利用题目等量关系解答
这个途径的最好例子是 “关于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答的应用题”. 这类应用题用方程解答,有两种情况:其一是 “比多比少”的题目. 如“前景小学三年级有学生58人,比四年级少18人. 前景小学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类题目的三个数量,存在基本的等量关系,即“大数 - 小数 = 相差数;大数 - 相差数 = 小数;小数 + 相差数 = 大数”. 由于题目要求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也就是通过列方程来解答,因此上述三个等量关系中有一个是不用的,如用了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这样的题目,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通过对关键句“三年级有学生58人,比四年级少18人”的分析,得出三年级学生数是小数,而四年级学生的人数是大数,三年级比四年级少的人数就是相差数;其次,根据问题要求四年级学生的人数,可以知道要求的就是大数;再次,根据等量关系式就可列出含未知数x的等式,求出的x即四年级学生人数. 列出的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有两个,可以是x - 58 = 18(大数 - 小数 = 相差数),也可以是x - 18 = 58(大数 - 相差数 = 小数).
其二是 “倍数关系”的题目.如“周庄小学五年级有学生120人,是四年级人数的3倍. 周庄小学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同样,这类应用题也有三个数量,且有基本的等量关系,即“小数 × 倍数 = 大数,大数 ÷ 倍数 = 小数,大数 ÷ 小数 = 倍数”. 同样也因受题目条件限制,只能用其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式来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 通过对题目条件、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知道,五年级学生数是大数,而四年级学生数是小数. 题目要求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就是求小数. 解答时可先设四年级有学生x人,根据上面的第一、三两个等量关系式就可以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然后求出x即四年级学生数. 列出的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是x × 3 = 120(小数 × 倍数 = 大数),或120 ÷ x = 30(大数 ÷ 倍数 = 小数).
二、根据常见数量关系解答
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包括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本中涉及的例如工效、行程、货价等,例如:① 一本连环画3元,小明买10本这样的连环画要多少元?② 一本连环画3元,小明用30元能买这样的连环画多少本?③ 买10本连环画小明用去30元,一本连环画多少元?其实这三道题目都属于货价问题. 我们知道,在货价问题上有三个基本的数量,即单价、数量、总价,存在着三个等量关系式, 即单价 × 数量 = 总价,总价 ÷ 单价 = 数量,总价 ÷ 数量 = 单价. 第①题中已知单价和数量,要求买10本这样的连环画要多少元就是求总价,可以用单价 × 数量(3 × 10 = 30)求出答案;第②题中已知单价和总价,要求小明用30元能买这样的连环画多少本就是求数量,用总价 ÷ 单价(30 ÷ 3 = 10)即可;第③题中已知总价和数量,要求一本连环画多少元也就是求单价,就用总价 ÷ 数量(30 ÷ 10 = 3)来列出. 其他类如行程问题、工效问题的应用题均可照这样子进行解答. 学生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首先是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弄清应用题属于什么类型;其次是弄清题目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最后,思考用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问题. 掌握了其中的要点,解答也就没多大困难了.
三、根据问题来想数量关系解答
运用这种方法经常是解答两三步应用题的时候需要考虑的. 因为这些应用题不像上面的题目,只要一步计算就能解答出来,而需要通过两步,甚至三步计算才能解答好,故通过问题来寻找数量关系式进行解答,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否则,就容易出错. 例如: 一辆汽车,3小时行135千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能行多少千米?这是一道典型的先归一再归总的应用题. 按照要求应先求出单位数量,也就是从问题考虑,要求8小时行多少千米,就是求8小时行的路程. 而在行程问题中,路程 = 速度 × 时间. 时间是8小时,汽车行驶的速度即每小时行的千米数不知道,则先要求出速度来. 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可以知道,前面行3小时,后面行8小时的速度是一样的,则可根据3小时行135千米求出速度来,然后求出8小时行的路程,列综合算式为:135 ÷ 3 × 8. 再如:时代商店运来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运来香蕉18筐,每筐25千克,运来苹果22筐,每筐28千克. 时代商店运来香蕉和苹果一共多少千克?这是一道典型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根据问题考虑的数量关系是:运来香蕉和苹果一共的千克数 = 运来香蕉的千克数 + 运来苹果的千克数. 也就是说,要求运来香蕉和苹果一共多少千克,要先求出运来香蕉多少千克,苹果多少千克. 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运来香蕉18筐,每筐25千克”,可以求出运来香蕉的千克数,再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运来苹果22筐,每筐28千克”,可以求出苹果的千克数,最后求出运来香蕉和苹果一共的千克数,列综合算式为:25 × 18 + 28 × 22. 解答此类应用题,关键是要让学生通过问题在寻找到的数量关系式里,看要求出的问题里还缺哪些条件,即先要求出什么来,然后根据题目里给出的已知条件求出,这也叫做中间问题,最后求出所要求的结果来.
总之,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应用题的特征,掌握解决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如果能照此下去,坚持不懈,长期训练,那么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就能得到不断提高.
一、以兴趣为根本,促进学生参与――高效课堂的“基本点”
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关键,也是促进课堂生成的关键。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兴趣为根本,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石。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数学“球的反弹高度”这一课时,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为课堂“生长点”,搭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点”,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主要是探讨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分数关系。(课前要求学生各自带一个球来学校)以下为课堂部分教学片断:师:同学们都玩过哪些球呢?生:乒乓球、篮球、足球、气排球、实心球、跳跳球……(请几名学生带着不同的球上台前拍球演示)师:从他们拍球中,你注意到了什么?生1:有些球能反弹,但是有些球不能反弹。生2:不同的球反弹高度也有区别。师:相同的球在不同的高度反弹的高度一样吗?生:(开始测试一下)生:不同。师: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大家想不想一探究竟呢?话语一落,教师看着班上的学生,个个满怀期待。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兴趣为出发点,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验,促进课堂生成,达到原计划设定的教学目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思维――高效课堂的“着力点”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尤为重要。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变换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参与课堂的平台,寻找高效课堂的“着力点”。
(1)找准“操作点”,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做中学”是新课改所提倡的重要理念。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本应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探索奥秘。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找准“操作点”,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促进知识的生长。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数学“图案的欣赏和设计”这一课时,教师组织了一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平移、旋转、对称的理解。这一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进行美图欣赏、制作图案、对图案设计有基本理解上,自己动手实践。首先,学生思考选什么样的图形为基本图形,如何将基本图形进行变换。其次,设计具有创意而又美丽的图案。最后,带上自己的作品,在班上进行展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是图案的“设计者”;学生不仅要找准基本图形,还得想好设计方案,再用手工将其剪出来,形成一幅具有创意而又美观大方的图案作品。学生操作完毕后,数学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实践感想,主要以“数学和美”为主题,让学生分享自己通过实践体验到的最真实的感受。
(2)找准“探究点”,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找准“探究点”,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设计探究问题时,要多思考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以真正利用探究促进学生知识生成,促进高效课堂的搭建。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测量物体的体积”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探究任务,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共同完成,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方法”,需要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出方法。数学教师设计的探究任务是:请选择一样你感兴趣的不规则物体,利用实验器材,探究出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在这个任务中,小组学生需要分工合作,有学生负责操作实验,有学生负责记录数据,有学生负责计算体积。这一探究活动将学生的数学思维激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数学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帮助者角色。学生探究完后,数学教师再次抛出问题:以土豆为例,在测量其体积时应该注意什么?(注意观察实验时容器中水过多或过少的现象。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水要合适,以免影响实验结果)。总之,利用探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生成,更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以对话为手段,活跃课堂氛围――高效课堂的“生长点”
(1)抓住“意外”,引导对话――有效促进生成。小学生思维活跃,因而随时都有“意外”发生。数学教师可以抓住这些“意外”,与学生进行对话,有效促进生成。简单而言,数学教师可以以“意外”作为“生长点”。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这一课时,教师抓住了课堂中的“意外”,引导学生再次研究,有效促进课堂生成。当学生学到“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一个知识点时,有一位学生大声提出了异议。课堂教学片断:生1:老师,我才不信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比如,那些很小很小的三角形和那些很大很大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一样吗?我认为是不一样的。(此时,数学教师并没有与学生争论,而是灵机一动,引导其他学生一起探讨)师:其他同学是不是也对这一知识点有点疑惑呢?生:(有部分学生开始摇摆不定,点点头。)师:那我们一起来验证这个观点是不是正确的。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画任意三角形,再用量角器测量所画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看看是不是180度。(过了一会)生2:老师,我发现,无论画大的三角形还是画小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生3:我也是……师:“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是正确的。但是,这位同学大胆提出自己的异议,值得表扬,学习数学就需要有质疑的精神。在这个案例中,数学教师就抓住了这一课堂“意外”,促进了生成,构建了精彩的数学课堂。
(2)抓住“疑点”,深层引导――有效促进生成。在学习意见产生冲突,或者是对某一个问题有所质疑时,数学教师可以“疑点”为“生长点”,深层引导,有效促进数学课堂生成。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中的“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对于要给出什么条件才能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感到疑惑不解。师提问:已知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出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对话,互动交流。为了解除学生心中的“疑点”,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例如,我们已经学习过长方体的特征,想一想如何计算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此时,学生再次互动,根据教师的提示逐层重开“疑云”,有效促进知识生成。
四、以创造为动力,培养数学能力――高效课堂的“落脚点”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创造为动力,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搭建高效课堂的“落脚点”。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数学“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这一课时,教师以创造为动力,设计一个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活动要求: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与我们的生存空间相关的主题进行调查,并利用表格画出变化趋势,提出创新解决策略。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小区人口的增长、城市污水排放量、城市空气质量等方面进行调查。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展开调查活动,如何才能得到一手可靠的数据,如何才能创新性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此次实践活动的展开,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一、小学第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学段目标分析
小学第二学段是指四到六年级,从年龄上看,学生多为10~12岁,“小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能力较差。也就是形象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较弱。在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要符合孩子们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合理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
从心理上看,四年级学生开始从过去笼统的认知转变为以具体认知为主,对认知对象以自己喜欢的为主,条理性增强。但四年级学生较难引导,个性差异明显且发展迅速,思维上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自我意识加强,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很多四年级学生在家不愿意和家长分享自己的“私事”的现象。甚至可以说,四年级是学生产生学习差别的分水岭,在这个时期,思维活跃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显现,而以定式思维为主的学生成绩明显下滑。到五年级,学生竞争意识逐渐加强,求知欲也随之增强,但缺乏一定的韧性和恒心。六年级中,学生性格逐渐定型,记忆力迅速增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自我思维的能力,自尊心变得更强,合作意识逐步发展。
了解第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能让教师以学生的发展规律为基础来进行作业设计,对设计个性化作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更多的还要结合新课标中对第二学段的学习目标要求来考虑作业的设计。
从四年级起,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迅速发展。此时,数学教学应注重抽象数和数量关系的教学,如百分数、负数及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图形上,除了认识图形的大小外,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就图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从认到画过渡;注重对学生处理数据能力的培养;逐渐引入生活化问题来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空间概念也应引入课堂教学中,如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从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来看,应注重从合作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特别是对六年级的学生,更要注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上述学段目标的明确,能让教师在教学中形成整体的数学教学观,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开始,结合目标要求,将学生的能力培养细化到课堂教学中,从作业设计中来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第二学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从上述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要保证数学作业能有效地成为课堂的延伸,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设计中就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关注学生兴趣的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主体性
当前的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基本不能用“设计”二字形容,多为教材后的练习,或是一些备用资料中的原题,主要目的是为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们不能否认教科书的课后作业安排是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而进行的,但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且不说各个地区间的学生存在差异,就算是同一个学校内的同一个年级中的学生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如果完全按照教科书来教,那教师真的就成了“教书匠”了。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作业设计就要以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为例,第一课时的课后作业为“做一做”:“18×4=? 24×3=? 25×2=? 14×6=? 130×5=? 2×380=? 150×6=? 7×13=?”从练习上看,这些算式能很好地起到巩固课堂教学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连算一位数乘一位数都还存在困难,或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也还存在困难,那么像“2×380=?150×6=?”这些算式又将起到什么作用?教师是否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来进行作业设计?
2.从拓宽选择面出发,突出趣味性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无论是第一学段还是第二学段的学生,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然而,如果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定会导致作业陷入题型呆板、单一,形式单调、机械、重复,内容封闭、乏味的境地,定会泯灭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这也提示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要提高练习的质量,就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虽然新课改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只注重对新知识的教学,在作业设计中依旧延续上完课后教师布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讲解的方式进行。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安排”下“乖乖地”完成,这样往往会造成“抄作业”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一旦学生“抄作业”,教师更多采用的是“教育—批评”的方式,然而结果依然是“屡禁不止”,原因何在?仔细研究发现,其实学生本身也不想去“抄”,更多的原因是“做不成”、“没有兴趣”。而没有兴趣的更深层原因是什么?是教师给学生的选择面不够宽。
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粉刷围墙)的长方体教学练习为例,课后练习“做一做”主要以活动主,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得不说,以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效果,就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抽象思维虽然得到一定发展,但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教师如果只能在单一的数学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始终只能在抽象的知识间打转,一旦遇到困难,积极性就会急速下降。相反,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体,如果教师的作业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相信学生的兴趣会得到更好的激发,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3.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实践性
正如上例所述,要提高学生在作业中的能力,还得从生活这一大情境出发。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的确,知识源于生活也将服务于生活,特别是小学数学,更多的是在学生生活基础上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要保证数学作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还得从生活化的作业设计做起。
同样是在小学五年级数学(下)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粉刷围墙)的教学中,教师可摆脱教材的束缚,让学生以直尺、卷尺等为工具,以教室内的粉笔盒、黑板檫、文具盒,家里的冰箱、书柜等为调查对象,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长方体的调查活动,那么,学生在实地调查中,不仅能获得对长方体的整体感知,当他们在实践中再遇到正方体,自然会思考长方体有长、宽、高,那么,正方体的“长、宽、高”又该怎样描述,从而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4.从学生个体出发,体现差异性
学生之间在认知水平、身心发展水平方面必然存在客观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尊重个性,区别对待”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作业设计也是相同的道理。因此,“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可以依据班里学生的学习情况,按教学要求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数学巩固性分层次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作业,从而达到学生与自身纵向比较,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
一、 工作思路:
以人为本,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智慧、健康的人;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到了班里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心里,成为学生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为学生排忧解难,树立信心。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抓好课堂纪律,让班级永远充满活力,积极,向上!
二、班级情况简析:
本班共63个同学,其中男生36个,女生27个。这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班级,每一个学生都好动,自控能力不是很好,各方面的表现也都不令人满意。一个学期过去了,与原来相比有所进步,但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在纪律方面,课堂纪律不保证就影响成绩的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班级的学习风气还不浓厚,班级凝聚力不强。因此,对这样的班级,一定要多花功夫,不断努力,本学期我制定了如下几个工作要点。
三、学期工作要点:
1、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受益非浅。因此,在班级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学期,将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规律性的常规训练。重点落实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2、 培养班级干部: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3、 加强后进生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发展情况。
4、 抓好少先队工作:班级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班主任工作,是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本学期将积极配合学校少先大队,结合实际搞好各项活动。
5、 家教结合:经常保持与否学生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本学期,力争把所有的家长走访一次,甚至多次。要不厌其烦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抓两头,促中间,使全班形成一盘棋,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四、工作安排:
二月:
1、报名注册
2、打扫校园环境卫生
3、寒假小结
4、加强期初行为规范教育
5、上报中午就餐学生、乘车学生名单,并做好管理工作
6、校报、班报刊出
7、更新办公平台数据
8、落实“三困生”转化名单
三月:
1、“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
2、庆祝“三八”妇女节
3、建立后进生转化档案
4、写字教学月评(一)
5、教学质量抽测、反馈
6、植树节活动
7、校中高年级竖笛合奏比赛
四月:
1、 期中教学质量测试、反馈
2、 写字教学月评(二)
3、 排球赛
4、 校报、班报刊出
五月:
1、 写字教学月评(三)
2、 四年级数学小博士评比
3、 四年级语文知识积累竞赛
六月:
1、 教学质量抽测、反馈
2、 庆祝6。1儿童节
3、 校报、班报刊出
4、 写字教学月评(四)
5、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