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

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

时间:2023-08-11 17:2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

第1篇

经济学里面有三种资本概念,第一种是传统的资本概念,就是物质资本,就是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料,投入了厂房、机器、设备,即物质资本。

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第二种资本概念,就是人力资本,企业人身上的技术、知识、经验、智慧等构成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出现以后,大家普遍认为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创造的财富,而这两个相比,人力资本更重要。为什么人力资本更重要?因为当时60年代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20年左右,大家看到德国,德国被炸了,可是很快经济起来了,物质资本损坏了,但是人力资本还在,德国靠人力资本使得经济复兴了。

到了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了第三种资本概念,就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不是我们现在报纸上所用的社会资本的概念,我们现在报纸上到处在用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叫社会资本。但是,在经济学里面,社会资本有它特定的含义,社会资本是无形资本。从人际关系开始,有人际关系了,就有社会资本了。广东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因为它有充足的社会资本,有那么多的华人、华侨、港澳同胞,所以它的社会资本充足了。浙江为什么发展那么快?浙江有它的社会资本,因为它的同乡、同家族关系,都是社会资本。现在人们渐渐认识到社会资本的重要性,所以到处有校友会、同学会,还有同乡会,因为知道要寻找自己的社会资本,去发现自己的社会资本。

但是,社会资本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誉,就是刚才讲的诚信。如果你有诚信,哪儿都可以碰到你的同乡,或者同学,碰到你的熟人拉你扶你一把,很快经济就起来了。没有诚信,实际上是没有社会资本,这个问题正是社会资本最重要的一点。

社会资本的重要性也表现在这样的地方,它表明了经济活动、社会活动都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你有信誉,别人会拉你一把,如果你没有信誉,你朋友再多也不能称为朋友,因为人家都不相信你。所以,西方有一句重要的话叫“你骗了所有的人,最后你发现你被所有人骗了”。在今天我们讲社会责任,应该牢牢记住,它是两条底线,一条底线是法律底线,任何人不能违背,不能突破法律底线。第二个底线是道德底线,一定要遵守道德准则,如果道德底线破了,没有人跟你来往了。所以,这是对我们讲社会资本问题的重要性。

另外,我们谈社会责任的时候,要记住这样一点,社会责任跟宗教有关系,或者跟信念有关系。宗教主要就是讲人的天职,天职解释一个什么问题?解释为什么资本主义在16、17世纪的时候,在荷兰跟英国兴起。当时宗教革命叫清教,不是到教堂里念圣经,唱赞美诗,它也不是进修道院,也不是把钱捐给了政府,都不是,人的责任在哪里?勤奋劳动,积累财富,创造事业。只有拼命地干活,这样积累财富就是你的天职,这样就产生一种不断的前进的动力。清教徒生活是很刻苦的。所以,社会责任问题一定要有信念,宗教有宗教的信念,每一个政党有政党的信念,一个民族有民族的信念,有这种信念就有社会责任。

以我们国家来说,从解放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初期,全国上下受帝国主义侵略100年了,100年忍辱过来了。东北、西北、,上世纪50、60年代初期都这样讲,但是渐渐出现了,人的信念没了,中国现在的危机是信念危机,这种情况下,信念从哪里来?一种颓废主义的思想就出来了,就妨碍了中国的前进,也使得每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所以,社会责任感在今天来说就是需要有新的信念来指导大家,就是能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把我们的社会建设得更幸福,使每个人都能在这当中发挥自主作用。我相信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会成为今后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此文根据其在光华新年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第2篇

一、产权和产权制度:经济学和法学的考察

对产权,经济学和法学的概念是不同的。经济学中的产权(PropertyRights),著名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解释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品的多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现代经济学,尤其是以产权为研究重点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的要点是:产权是对经济品的权利,包括使用、获得收益、处置的权利,经济品的交换,即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交换是一组权利的交换;产权具有排它性,同时可分离、可分割(如对一物可以同时或分别有不同的权利),从而可有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同时它还受规则和国家的约束;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根本基础,产权制度决定组织的类型、形式及经济效率高低;产权制度对技术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技术进步也是引起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因;私有产权与政府干预都是可供选择的产权制度,选择的标准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高低;通过建立在交易费用比较基础上的产权交易,私有产权制度会产生复杂、合作效率极高的组织,如现代大企业;企业本质上是投资者、经营者、职工、债权债务人等各种利益相关者产权交易和“不完全合约”的组合及产物;企业的“不完全合约”性质及信息不对称,使企业的委托问题成为企业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

比较研究表明,制度经济学的产权概念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的概念十分接近。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制度经济学的著名学者E·G·Furubotn&S·pejovich说:“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规范。…产权制度可以描述为,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转见上海三联书店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1995年)。

法学家通常从财产权利法律制度的角度把握产权概念。一些法学家认为狭义的产权制度主要指所有权制度或物权制度,而广义的产权制度则包括物权、债权、法人和企业财产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种的财产权利。

经济学和法学的产权概念不同,但二者关系密切,前者讲的是经济关系,是内容,后者讲的是法律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产权关系的调整和维持需要相应的法律条件。没有合适的“强制性”的法律,产权经济关系维持和调整成本将较高。

二、中国必须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

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从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两个层面建立与此适应的产权制度。

首先,产权制度是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制度。所以需要产权制度,是因为资源有稀缺性,必需合理配置资源。因此决定资源生产、使用和交易关系的产权制度就成了事关资源配置机制和效率的基本问题和必要条件。

其次,我们选择了主要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必须建立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市场体制要求的产权制度和传统计划体制要求的产权制度不同。主要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意味支配资源、决定资源交换的市场主体——个人和法人的产权必须清楚明确,即市场主体必须有资源交易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否则它就不是市场主体,无法担任资源配置的主角。

第三,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按市场经济原则确立的产权制度及与此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已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是市场化的过程,就是独立的个人和法人取得资源支配权和交易权的过程。80年代初出台以后又不断完善的《合同法》、1986年出台的《民法通则》、90年代出台的《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承认并保护包括私人产权在内的各种产权,为中国包括私人企业在内的各种企业的发展,及股份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和促进作用。

第四,为解决仍然存在的许多问题,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目前在产权制度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个人产权未得到充分的承认和保护,有在城市建设中对个人产权的不当处理、私人企业进入限制、上市公司小股东利益缺乏保护等问题;大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健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能得到妥当的保护和平衡;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并不清楚,如资产处置权责到底归谁的问题就不清楚,因此企业转制难以推进,国有资产易流失;许多创新和技术进步,受不合理的制度限制,难以推进;法律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宪法中有关公私产权关系的描述需进一步调整,较完备的物权法尚未出台。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的特点

第一,覆盖所有经济资源的产权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应覆盖所有有经济价值的获得需付出成本的经济资源,各种形式的经济资源都应“物有所归”。适应经济关系的多样化,存在与多种产权关系相对应的财产权利的法律形式。

诸多财产权利之中,最基本的是物权和债权。物权是最基本的财产权,它是直接支配特定物、而享受其利益之权利。物权可分为所有权(自物权)与他物权,包括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债权指债权人请求债务人为一定给付(含作为与不作为)的权利。股东权是在股份制公司出现后产生的一种特别物权。广义的股东权,泛指股东得以向公司主张的各种权利。和股东权对应的是企业财产权,即企业拥有对企业直接所有和管理的资产的支配权,尽管这种支配最终将受到全体或多数股东的股东权的约束,因而其独立性有限。

无形资产财产权是有关商标、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财产权利。随着技术进步,它的价值日益提升。对一些科技型公司,知识产权已成为它最重要的战略和组织资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权制度是最基本的产权制度,不明确物为谁所有,所有者有何权利,就不可能有明确的市场经济主体;债权亦是最基本的财产权利,对它的有效保护是市场经济存在发展的前提,因为它是市场交换可靠有效进行的必需前提;与现代大公司制度发展和科技进步、知识积累密切相关的公司产权和股东权、无形财产产权,已成为市场经济产权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但这些产权的有效性仍依赖基本物权、债权体系的完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完善。

第二,各种产权主体地位平等,但作用有所不同

经济资源是有价值、要获得必须有成本的资源。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资源的产权主体,即产权的拥有者有个人、法人和国家(具体地说是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国外,国家和地方都被称为自治体)。个人、法人和国家的产权对象可以相同,都可以是企业、不动产和货币,亦有不同的特点。个人产权对象包括和人身不可分的人力资本,而法人和国家只能通过一定的交易和承诺获得人力资本的使用权。国家产权对象的获得可源于一般的交易,亦可以源于国家根据法律的征收。法人产权对象所及的范围宽,但它和人力资本只能有交换关系,亦不可能像国家那样直接用强制手段获得资源。国家和个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企业的全部产权,而企业对国家和个人只能有部分产权(如债权)。

个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的产权主体,除非有法定的基于公益理由等的限制和对他人有不当的影响外(如有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必须承认和保护个人产权,即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个人合法(或不违法)从事各种商事活动的权益。这是因为包括个人消费、个人投资和储蓄、个人工商活动、个人作为受雇者的服务在内的个人经济活动,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经济活动,而个人产权是个人进行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个人产权及其交易是法人产权的基础,是现代大公司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现代大公司是个人产权主体通过成本收益比较竞争选择的结果,个人投资及其人(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和选择是大公司持续融资继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充分承认个人的人力资本价值及其相应权利,是科技进步和知识积累的前提,随着竞争压力加大、创新速度加快,人们日益认识到企业组织知识积累过程是人的“隐形知识”向“显形知识”持续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效率和结果与“人力资本”制度是否健全密切相关;在事实及法律(包括宪法)上我国都已承认的并承诺要充分保护个人财产权利,支持私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在我国尚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承认和尊重每个人,包括劳动者个人的产权主体地位及其产权,有利于“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一致,有助于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法人是法定的团体。法人的经济活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因为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使法人组织成了商品和劳务最主要的最有优势供应者,同时也是最主要的需求者。因此法人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主要产权主体。法人产权制度是与法人有关的产权制度,它离不开个人产权(如股东权、个人基于合同获得的权利),但有别于个人产权。完备的法人产权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产权制度中最重要的关键性的制度,是现代产权制度与“罗马法”时代和资本主义初期产权制度最重要的区别所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法人组织,特别是大公司的产权关系十分复杂,能出现有效率的大公司,既要求个人产权制度比较完善,更要求有较健全的法人组织制度,首先是法人相关者产权关系的协调机制和较好的制度安排,这只能是市场经济比较成熟、水平较高及市场经济产权制度比较完备的成果;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法人组织是将个人产权与资本市场及大公司产权相联系具有公有特点的重要工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日益重要(按德鲁克(Drucker)的说法,机构投资者获得股权是一场无声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将通过大企业主体成长及其作用发挥的过程,完善中国的产权制度,并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公司的成长。

国家,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重大的产权主体。国家产权所及的对象中,最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及国家对企业的投资,以及国家拥有的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长远地看,国家产权的主要作用是充当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支撑。因此国家产权作为实现公共利益目标所需的公权的手段,除在国家必须控制的少数领域及特定时期外,主要用于解决单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市场失效”问题,一般不是直接充当创造价值的主体。尽管通过国有企业,国家产权也间接参与经济价值的创造。

市场经济下的各种产权主体,作用不尽相同,但其地位平等。地位平等的含义是,除非国家有明确的法律限制,各主体在民事及商事活动中的经济权利和法律地位平等;国家公法对不同的法律主体待遇平等,一视同仁。

第三,不断完善的产权制度

从历史上看,先有物权,以后由于交换出现引出债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封建经济体制,出现了新的公司组织和相应的公司财产权利,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无形财产权利也日益重要。包括公司产权在内的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历经百余年其基本构架已基本确立。以后由于科技进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产权制度在已有框架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一是与大公司发展有关的公司产权制度,随着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日益增加和多样化、复杂化,出现了更多的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如出现经营者期权、与更多的投资工具有关的权利等。二是与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无形资产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由于与日益重要的知识资本的关系密切,其内容、工具和形式都在不断发展,并且对公司制度和民商法、及民商法与公法的关系,都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如一些国家已允许商业模式成为专利,为使货币资本更好地与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结合出现更多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形式。三是与交易有关的债权及其处理方式,随着交易规模扩大和日益复杂、快速化(在因特网出现后更明显),按既要支持新交易方式的发展,又要降低风险的方向日益变化发展,如出现电子货币,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日益增加。

四、推进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

第一,理顺不同产权和主体的关系

首先要理顺个人与法人(企业)、与国家的关系。

个人与法人的关系包括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关系,个人作为雇员与法人的关系,个人作为投资者(股东)与企业的关系。这方面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对个人的权益,包括个人产权保护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完善民事法律,强化对个人财产权利的保护,还需要通过劳动法、证券法等属于公法范畴的经济法、社会法的完善,提供相应的保证。

理顺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主要涉及理顺个人产权与国家公权,及个人产权与国家(国有)产权两个方面。国家权力包括以国家为主体的民事权利和财产权利,还包括旨在服务于公共目标的公权力。市场经济体制亦公认“公权优先于私权”。问题是必须明确界定公权和个人产权,个人产权不能对抗公权,公权亦不能无偿占有个人产权,否则市场经济的基础就无法建立。理顺公权和个人产权关系,必须明确界定公权和个人产权的边界;确定公权的存在范围,我国的主要问题是公权力过大,政府介入了许多它不应也不必介入之事,但同时很多该做之事并无精力去做;明确行使公权的法律条件,公权只能根据宪法和法律,按法定程序行使,不能随意侵犯个人产权;当行使公权会带来个人(及法人)的财产损失时,国家应予以补偿。

理顺个人产权和国有产权关系的重点,一是界定个人产权和国有产权的范围,要根据中央已明确的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方针,适当缩小国有经济及相应的国有产权的控制范围,允许个人产权进入更广泛的领域,并给予保护和尊重;二是在允许个人产权进入的领域,明确个人产权主体和国有产权主体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要平等保护双方的合法利益。目前既有国有产权主体利用其与政府的特殊关系侵犯个人产权主体的问题,亦有个人产权主体利用国有产权主体责任不清侵犯国有资产的问题。

第二,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产权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建设

第3篇

[关键词]社会政策经济学社会健康保险政策养老金经济学

TheTheoreticalFoundationsoftheEconomicsofSocialPolicyandtheEffectsofSocialPolicy

PersonnelBureau,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

[Abstracts]ProfessorRosnerusesthesetofmicroeconomicconceptsandtoolstoanalyzethecauseofsocialpolicy,theextentofsocialpolicy,theobjectivesofsocialpolicy,somepoliticalscienceaspects,andtheeffectsofsocialpolicy.Itprovidesanewparadigmfortheanalysisofsocialpolicy.WeintroducethefindingstoChinesescholars.

[KeyWords]EconomicsofSocialPolicy,SocialHealthPolicy,EconomicsofPensions

前言

社会政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社会政策针对贫困、失业和社会供养等等问题规划蓝图,因而能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社会政策的制度设置应当被视为对具体社会问题的回答,要理解一项社会政策制度设置的应力,我们必须理解它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国家的制度选择要考虑它的历史传统、政治体系和社会结构。对于探询在不同制度结构下,社会政策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经济理论是一个有用的分析手段。维也纳大学经济学系罗斯那先生(Rosner,2003)[1]的专著《社会政策经济学》,运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对社会政策的研究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为社会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笔者将其中主要研究成果介绍给国内学者,以期拓宽我们社会政策研究的视角。

1、社会政策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计量方法

1.1社会政策的范围:

社会政策范围不仅覆盖资助贫困人口,还包括帮助人口中的其他社会弱势群体。从实践上讲,社会政策的内容应当包括:(1)健康保险,(2)退休人员和老年人的供养,(3)帮扶失业者,(4)有关家庭的政策,(5)贫困。这种限定不是基于任何理论界限,而是基于需要限定和大多数国家现存的制度安排。

1.2社会政策的目标:

为了评价社会政策的效果,我们必须清楚所提出的社会政策计划的原因,否则,我们无法评价社会政策的福利效果。社会政策的目标有:(1)反贫困,(2)防止意外事件(保险),(3)再分配,(4)规定有利于弱势群体的契约结构(例如,劳动法、租金管制)。

不同的社会政策计划,其目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反贫困计划不是为全体人口提供公共健康保险的主要目的,尽管反贫计划对减少贫困有贡献,对于贫困人口来说非常重要。基本养老金是反贫非常重要手段,但几乎不适合防止风险的计划,特别是对于私人退休供养。我们并不清楚建立社会保险计划的原因,个人要面对许多风险,其中一些风险可以通过商业保险避免,如防止火灾、汽车被偷等等。社会政策计划则不涉及防止火灾和汽车被偷遭受的损失。但大多数国家针对一些不测事件,建立了社会政策计划。因此,我们将思考,为什么一些风险被纳入社会保险计划,而其他的则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险计划赖以设立的最重要的风险有:(1)失业,(2)疾病,(3)残疾,(4)与退休有关的财富损失,(5)寿命超过个人资产和财富承受力,(6)照料需求。

“再分配”概念通常指从富人征收财富转付给穷人,这个概念太狭窄,不能很好地说明社会政策计划的范围。我们需要区分四种再分配类型:(1)垂直的:由于不同水平的收入和财富,在个人或家庭户之间进行的再分配。(2)水平的:在相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内,根据个人或家庭户的具体特征进行的再分配。(3)个人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将个人或家庭户在某个时点的钱挪到相同个人或家庭户另一个时点上使用。(4)在不同的同批人之间的再分配:如果在某时刻出生的人必须支付给先于他出生的那些人多于(或少于)他从之后出生的人得到的,这是有利于先他出生(之后出生)的同批人的代际再分配。第一、二、四种类型是人与人之间的再分配,第三种类型是个人自身的再分配。

1.3社会政策的经济学方法

经济学家们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社会政策。这种分析的基本要素是:经济学家探讨人们面对不同的选择,将如何行动。经济学家把社会现实看作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但社会政策涉及到不可忽视的危险局面,在这种局面下,理性个人不可能做出连续的选择。而且,对于一些人,理性选择假设不适用,例如,精神有障碍的人。限制选择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例子是法律框架,尤其是社会政策的背景。

社会政策分析使用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技术分析工具。它假定在某些限制下,家庭户效用最大化。这些限制包括预算限制和现存的管制。例如,最长工作时间限制。形式分析使用适当的数学,即受约束的最优化技术。如果做一般的了解,图表分析通常足够了。

1.4政治科学方面的问题

就社会政策来讲,存在着不同的政治结构。按照个人受影响的方式进行区分,社会补助金有:(1)只针对贫困或首要针对贫困的社会援助计划;(2)对所有那些主要通过与工资收入相关联的支付缴费款的人员的计划;(3)针对所有公民的计划。如果第一种方式是社会政策的核心,减少贫困是它的主要目的。这种类型社会政策的意图可以与自由思想相联系,即支持穷人,把其他的事情交给市场。在第二种方式社会政策中,保护工人的收入是重要的目标。第三种类型的社会政策希望为每一个人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同时,保护工人的收入。有人认为,社会民主思想支持这种类型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这三种类型政策的区分越来越模糊。当评价不同社会政策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时,这些区分就更加模糊了。

我们同样需要对国家作为社会政策的管理者和国家作为社会政策计划的组织者的差异。我们也可以区分不同的社会政策的组织结构:(1)国家组织健康服务等活动。国家按照中央或地方的水平,直接提供服务。如果服务的平等性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话,国家组织活动是一种切合实际的供给方式。(2)国家为社会政策建立特别机构,使之为社会政策提供基本的框架。这些机构通常有法律限定的组织领域和活动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机构之间不存在针对顾客或活动领域的竞争。这些的机构通常按照职业界限来划定。(3)国家强制公民操心自己的福利,并可能补贴付款,但把组织的机构留给市场。

2、社会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2.1一般均衡、帕累托有效与福利经济学定理[2]

讨论社会政策计划的效果,必须提及比较的标准,否则,不可能阐述一项计划的引入以及它的实施范围是否有利于或者减少福利。

前面已提过,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是社会政策一个重要的目标,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发现如何用最低成本实现这些目标,以及这样的政策的效果是什么。但其它社会政策计划怎样呢?用保险防止不测事件和确保个人自身的再分配?人们能自我照料吗?社会政策对市场经济是一个有意的、必要的补充。为了理解这种背景下社会政策,我们需要探讨介入市场体制的运行。第一个问题是:商品和服务只通过市场分配给个人,这种经济的后果是什么?这是一般均衡理论所探讨的。有两个问题需要提及:(1)有均衡吗?均衡是价格的向量。(2)如果有,这样的均衡从社会想望的意义上讲,是件好事吗?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对社会政策特别有意义,在一些情况下,自愿合约不被社会接受,不被法院受理,如卖身为奴。在什么情况下,认识均衡在特殊意义下是件好事,这就需要引入“帕累托效率”概念。

帕累托有效分配不必是一种值得想望的分配,它可以是一种极端不平等的分配。关于“帕累托效率”,一般均衡理论的有一个强有力的定理:在某种经济状态下,市场均衡是帕累托有效。我们从一般市场均衡理论导出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不可能使某人改善而不损害他人。第二定理:在稍加严格的条件下,通过再分配资财可以实现每一个合理的帕累托有效分配,而把其它的分配叫交给竞争的市场。第二个定理能用于社会政策的背景吗?这有一个很大的益处,因为这样,国家可以把它的活动限定在再分配。这个命题的基本内涵是政府征税,以资助特殊群体。不幸的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在大多数情况下,征税和转移支付产生大量的分配效应,因此,没有任何分配效应的再分配是不切实可行的选择。

2.2不确定性分析

冯纽曼-摩根斯坦(NM)效用函数:经济学中分析不确定性问题,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预期效用函数或者叫冯纽曼-摩根斯坦(NM)效用函数。NM效用函数不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唯一的效用概念,但却是一个最重要的概念。从数学上讲,NM效用函数的优越之出在于他容易操作,并且经过适当修正,均衡分析(包括福利经济学定理)的基本结果有效。不确定性对于社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即使在帕累托意义上不存在外部性,一些人在不确定性得到解决后,情况变得相当糟糕——一些人可能失去工作能力,得病,或者寿命超过他们的预期和他们积累的财富资源,解决这样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保险。不测事件有关的涉及社会政策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可以通过市场来保险来防备有些不测事件的发生,而对其他一些不测事件,则不存在市场保险,必须由社会政策来补充?

是否存在与不确定性相联系的特定的市场失灵?从帕累托意义上讲,保险市场有效运行的条件是什么?均衡有效的条件有两个(1)事件的独立性,(2)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与不对称信息相联系,导致非帕累托最优均衡的两个问题:一是逆向选择(事前机会主义),另一个是道德风险(事后机会主义)。这些都是研究社会政策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2.3.制定社会政策的经济原因

首先是风险分离与保险金供给不足。在不同的保险计划中,风险分离不被社会想望,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规范方面的原因:为什么具有不同风险的人要支付不同的保险费?二是如果出现信息不对称,风险分离可能导致保险金供给不足。避免风险分离的一个办法是建立社会保险。当社会保险建立后,它不可与以能够分离风险的保险公司为竞争对手。因为保险公司会拿走风险很小的保险对象,而把风险很大的保险对象留给社会保险。这并不是说就没有竞争,但风险分离必须被抑制,抑制的办法是,强制保险公司为申请人提供一份合约。另一个办法是,竞争的社会保险机构之间横向补贴,即拥有风险很小的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机构必须给拥有风险很大的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机构提供补贴。一种风险,由于它产生恶劣后果的概率很高,市场保险公司不愿为它保险,而社会保险机构可以为它保险。社会保险是在一种制度安排内保险和再分配收入的设置。

第二个方面是经典的市场失灵观点,即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分配的结局是非帕累托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讲,出现市场失灵。这可以不是社会政策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是没有被覆盖的风险很小的保险对象。然而,如果抑制个人所属的群体产生成本,可以看到,在这种情况下,高风险群体被约束在市场中,那就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了。[3]

2.4社会政策的效应

不管社会政策的意图是什么,我们必须考虑社会政策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有时候,这种考虑会被拒绝,因为一些人认为社会政策颁布的目的是应当将经济考虑置于一边。但社会政策经济学探讨的是:经济学家要做的事情不是讨论一项社会政策计划是否应当实施,而是分析社会政策应当怎样实施,并有收效,即以最小的成本达到社会政策的想望的效果。

社会政策计划有两种类型的效应:一是A型分配效应(allocativeeffects),二是D型分配效应(distributiveeffects)。这两种分配的意思几乎一样。之所以做出区分,是为了分析两种不同的问题:A型分配问题是分析社会政策计划怎样影响资源的使用,即在引入养老金制度后,总的储蓄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以及劳动供给由此受到怎样的影响。自由地享用健康服务如何影响社会政策计划的供给,这是总的福利问题,不考虑在不同人群之间如何分配。对D型分配后果的分析是探讨既定的福利总量如何被分配。它探询的是谁受惠和谁支付的问题。尽管在许多情况下,这两个问题不可能被明确地区分,但为了分析的方便,必须做出区分。

2.4.1A型分配效应(Allocativeeffects):A型分配效应最重要的原因是通过实施社会政策计划,相对价格改变。价格变化是因为某种商品或活动变的便宜了,以及资助计划需要缴纳保险费改变其它商品或活动的相对价格。为了了解税收或收益如何通过改变相对价格影响经济活动,我们可以使用标准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工具。在家庭户理论和公司理论中,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分(具体分析略)。这些A型分配效应是目前许多国家社会政策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社会政策背景下讨论的最重要的A型分配效应包括:(1)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如养老金计划、失业保险、贫困减少等)。(2)储蓄和消费(如养老金计划、健康保险等)。(3)使用免费和(或)补贴价格供给的商品和服务(如健康服务、住房补贴、贫困减少等)。

2.4.2D型分配效应。分析一项社会政策计划的收入分配的效应时,我们必须对下列问题做出判断和假设:

(1)、比较分配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是使用“历史上既定的分配”还是使用“理论上解释性的分配”作为标准呢?一个现存的制度的D型分配效应的理论分析,使用理论标准更可取,不应把这条标准看成规范标准——一个公平的分配或非常不公平的分配,而是在具体假设下的奏效的分配。经济学可以分析一项社会政策计划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2)、计算再分配的使用什么样的计量单位?一方面使用以个人、家庭户或家庭为计量单位的数据,会使研究的结果产生差异;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数据的可得性。在一些国家,关于家庭户的收入数据很难得到。

(3)、再分配或保险?我们不能从理论上区分一项社会政策计划是提供保险好还是再分配收入好。有时候,把再分配计划看作保险是一个有用的方法。因此,当探询一项计划的垂直再分配的问题时,我们把收入流看作是既定的;而当探询一项计划的水平再分配的问题时,我们把某些特征看成是既定的(如家庭规模、发生疾病的概率等等)。

(4)、缴费和补助金的归属,即:谁得到补助金,谁缴费?社会政策法规只从形式上规定谁必须纳税和缴费,谁接受补助金,而不决定谁实际承担税收负担和谁实际得到补助金。“税收归属”探讨这些问题。

(5)、应用研究,使用解释性的案例,还是使用真实数据,哪个更好?在大多数研究中,研究者更喜欢用实际数据,但研究社会政策时,使用实际数据会出现问题的。这些问题是由于在终生框架和在同批人之间的再分配中,分析收入再分配出现的。首先,研究者会需要几十年个人化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很难得到,因为缺乏对过去几十年数据的系统处理,另外,还因为被分析的制度设置存在的时间不够长。其次,在使用经验数据的时候,研究者可能混淆社会政策计划的效应和结构变迁的效应。例如,分析垂直再分配,研究者需要生命周期过程的收入数据,但由于不同的时间环境,收入发生变化了。由于经济增长,对于特定的同批人来说,收入增加对分析一项社会政策计划的垂直再分配是无关紧要的。

3、应用分析

在这部分,我们重点介绍社会健康保险政策和养老金政策。

3.1社会健康保险政策

3.1.1研究卫生健康政策的两种方法

在研究卫生健康政策的文献中,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精选的假设方法,另一个是社会政策方法。精选的假设方法把健康看作一种资本储存,这种资本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并增加健康支出。以这种方法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所使用的工具是那些标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社会政策方法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上:就卫生健康问题来说,只有在技术的可得到的情况下,才有特殊服务需求在卫生健康与其它商品消费之间没有多少替代的可能性,这种方法不探究卫生健康效用,但是探究卫生健康服务的效用,不考虑卫生健康服务消费与其它商品之间的选择。这种方法是大多数涉及卫生健康的社会政策立法的基础。这两种方法只有在事实的和规范的假设下才切合实际。精选的假设方法假定关于自己的卫生健康服务消费,人们能够并且应当做出决策。社会政策方法则拒绝这种观点,并假定哪有疾病,那里就有服务。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方法与事前和事后的观点联系起来:经济方法采用事前的观点,它考虑预期效用;而社会政策方法关心实际结果,采用事后的观点。每种方法都不全面,因为一种方法忽视的重要方面往往被另一种方法包含。概括地说,精选的假设方法忽视了需求问题,而社会政策方法没有考虑提供卫生健康服务的经济问题。

3.1.2公共健康保险的目标:规范方面的问题

(1)贫困。让一些收入太低买不起保险的人能够得到健康服务。(2)维护人口健康。一项成功的政策不仅减少疾病发生率,还要提高健康水平,这是一种定位于输出型的目标。还有一种定位于输入型的目标,即保证良好的健康服务的供给。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口健康并不随着医生和医院床位数量的增加而提高。(3)社会健康政策要覆盖没有被商业保险的风险。(4)实行有利于家庭的再分配计划。(5)实行有利于高风险人群的再分配计划。

3.1.3A型分配效应

社会健康政策具有A型分配效应,它影响一个国家经济资源的使用。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是社会政策是否导致更高的效率或更低的效率。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人均健康支出也增加,健康支出成本增加的原因归结于(1)价格上涨。我们必须对价格上涨与质量提高做出区分,因此可以说,成本的增加不一定就是由价格上涨引起的。(2)政治和社会的因素。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得到良好的卫生健康服务,部分归结于政治和社会因素,即越来越多的人享受服务、健康服务延伸到都市以外、过去被认为是偏离行为现在被看作是健康问题。(3)人口演变。人口参数的变化会影响健康支出:预期寿命增加和人口构成的变化。(4)技术进步。由于技术进步,许多医疗服务变得便宜了,但同时刺激新的医疗产品的研制,增加医学研究成本。

3.1.4D型分配效应

社会健康制度具有许多D型分配效应:人与人之间垂直的、水平的和代际的再分配,以及个人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再分配。评价人与人之间的再分配的基础是公平保险。评价再分配的数量,必须假设收益和成本的归属。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假定在社会健康政策体系中没有赤字或剩余。假设社会健康政策体系仅仅是一项以健康服务成本为标准的保险、别无其它,把分析D型再分配效应建立在这样的假设的基础上是明智的。健康支出还要考虑社会地位和教育等问题。

3.2养老金经济学

3.2.1养老金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基金制度比较,非基金制度的长处

要了解养老金制度的运行情况,我们很自然地假定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即探讨最优的储蓄量是多少。为了方便起见,通常把养老金制度放在一个特殊的框架内,即迭代模型中来分析。假定把一个人的一生分为两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两代人,一个人在第一时期工作,在第二时期不工作、如果没有公共退休制度,只能消费储蓄金。再假定他只关心自己的消费,不打算留下遗产,进一步假定死亡的时间是确定的,那么:

maxU(c1,c2)

c1是第一阶段的消费,c2是第二阶段的消费。如果没有公共养老金,他必须考虑以下限制:

c1=w-s

c2=s(1+r)

s为储蓄,r是利息率,结果是最优储蓄数量为s*。在封闭经济中累计的储蓄决定资本存量。

为了讨论公共养老金引入后的效应,需要区分非基金制和基金制。在基金制下,如果缴费比率不大于人们自愿选择的储蓄率,那么,限制不会改变(b:对养老金制度的缴费比率)。

c1=w(1-b)-s

c2=s(1+r)+bw(1+r)

如果义务储蓄挤出自愿储蓄,那么最优储蓄量s*(=s+bw),。如果引入非基金制计划,并且缴费比率定为β、养老金为p,那么个人面临不同的限制,假定非基金养老金制度既没有赤字也没有剩余,β决定p,反之依亦然:

c1=w(1-β)-s

c2=p+s(1+r)

可以看到,如果两个时期消费的都是正常物品的话,∂s/∂p<0,非基金制养老金计划的引入减少了私人储蓄。在实行PAYG(现收现付)制的国家,由于较少的资本存量,利息率更高,边际劳动产量更小,这是引入非基金制的结果:第一代的消费增加,而后代的资本存量更少。这对福利有何意义呢?为了比较非基金制和基金制的差异,仍需要采用帕累托标准(具体分析略)。由于人口增长,实行PAYG制使所有几代的福利更好。

通过引入非基金制确保所有几代人更多效用的另一个假设是:什么时候通过要素W,一代人与下一代产生捐赠,W相当于劳动生产率的增加。那么如何比较两种养老金制呢?如果缴款率不超过最优储蓄率,那么基金制养老金计划的引入不起什么作用。为了比较两中制度,我们需要比较两种收益率。假定缴款率b不变,如果(1+w+n)>1+r,或(w+n)>r,其中,w表示劳动生产率(W=1+w),n表示人口增长率(N=1+n),r表示收益率。那么PAYG制比基金制有更多的收益,因而更优。如果利息率低于人口增长率和生产率增长,那么引入PAYG制将确保帕累托改进。从长远来看,我们不得不假定利息率不比人口增长率和生产率增长低,这就是为什么非基金制通常不是帕累托改进的原因。概括地说,将PAYG制转为基金制通常不会产生帕累托改进。

3.2.2A型效用:劳动力供给

大多数国家的有效退休年龄在下降,分析这个问题必须假定养老金制度不改变个人财富,即这种养老金是一种公平养老金。尤其是如果一个人提前退休回推后退休,财富不变。如果有公平养老金,是什么原因刺激在某个具体年龄退休?假定一个人的效用函数分为消费和闲暇两部分,U(ct)+V(lt)。其中,ct表示消费,lt表示闲暇。他从t=0工作到N;储蓄率为s;缴款率为b。那么c+b+s=1。终身效用是(T为最大生命跨度,c为一年的消费):

U(c)N+[(U(c)+v)(T-N)]=U(c)t+(T-N)v

人们最大化效用:

Max:TU(c)+(T-N)P

N,c

s.t.Tc≤N(1-b)+(T-N)PP:养老金

养老金制度是公平的,因此:

P=bN/(t-N)

预算限制减少到Tc≤N

如果没有遗产,他消费所有工作期间所挣,养老金不影响退休时间。如果有借贷限制,情况就不同了。如果贷款的利息率明显高于储蓄利率,那么养老金制度会影响退休决策。C*表示工作期间最优消费量,如果C*>1-b,他不能有最优的消费,因此他在工作期间的消费是1-b,。最优化问题变为(Cr表示退休期间的消费):

maxNU(1-b)+(T-N)[U(Cr)+v]

Cr,N

s.t.N(1-b)+(t-N)C*≤N

可以看到∂N/∂b<0。增加缴费率相当于增加养老金,降低退休年龄。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什么养老金制是公平制的,通常有最低退休年龄和最低缴纳年限的限制,另外不同的税收规定可以使用于工资收入和退休收入,还有对提前退休的特殊规定等。

3.2.3D型分配效用

没有养老金制度的D型分配效应的一般理论,养老金制度的D型分配效应完全取决于制度是如何被解释。许多养老金制度慎重地再分配收入,通常是低收入人群受益,但也有意外的再分配效应,主要是由于收入与生命预期的相互作用。与低收入人群相比,高收入人的预期寿命更高,因此由于生命预期的差异,有利于低收入人群的有计划的再分配通常被削弱。而且,比较不同养老金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必须考虑其他社会政策计划,如社会援助、健康服务等。

影响再分配总量的三个重要方面是:(1)性别。女性预期寿命长于男性,平等对待男女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收入再分配有利于女性。(2)收入。由于高收入人群预期寿命更长,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有利于高收入人群。(3)婚姻状况。大多数养老金制度支付幸存者养老金,主要接受者是女性,因为女性预期寿命比男性长。如果幸存者养老金制度根据经济状况调查结果确定补助,那么幸存者养老金制度的再分配有利于单身有工资收入的家庭户,如奥地利。

3.2.4人口变迁与同批人之间的再分配

预期寿命的增加和总和生育率的下降减少劳动人口,这两种人口学要素的变化对养老金制度产生的影响有:(1)从绝对数和占GDP上讲,加重养老金负担。(2)为了保持养老金制度收支平衡,必须增加缴款比率。(3)缴纳的保险费的收益率显著下降。(4)不同的同批人之间的再分配规模发生变化。

4、评论

罗斯那先生的研究成果至少给我们这么几个印象:

第一、多学科交叉研究问题。罗斯那先生不仅使用了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作为分析社会政策的原因和效果的基础,还在分析过程中,涉及了政治科学方面的问题,将经济学与政治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另外,将人口学的变量(如预期寿命、生育率、人口增长、抚养比等概念)纳入到分析中来。当然,这在西方学者中并不希奇,但对于我们研究社会政策来说,仍然是富有启发性的。我们国内的有些学者一般比较熟悉或习惯于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很少或甚至不太愿意关注去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中如果需要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时候,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就暴露出来。常常是研究经济学的不熟悉社会学,研究人口学的不熟悉经济学和社会学。错用、误用其他学科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现象时常发生。单一的知识结构是远远不能社会政策研究的,社会政策研究需要大量的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统计学等学科甚至是自然科学的知识背景,不仅如此,还需要在研究中把这些知识综合起来,作到融会贯通,只有这样,社会政策研究的根基才会厚实。从我们阅读的大量的西方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社会科学的文献来看,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政府政策研究的一种趋势,我们需要补课并迎头赶上。

第二、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经济学有新古典主义、后凯恩斯主义、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学等学派,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体现了新古典学派的思想,罗斯那先生的社会政策经济学也不例外,很自然地让人想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的研究[4]。但不管怎样,罗斯那先生为我们研究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他提示我们社会政策不仅仅是对社会问题简单的描述和提出解决的办法,社会政策更是一门学问,需要有理论基础。广泛地说,在经济学内部,不仅新古典主义,其他学派同样能够为社会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其他学科的理论如社会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等也是如此。我们国内的有些学者做社会政策研究,习惯于就某种社会问题和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就事论事的分析,不太注意基础理论的阐释,使得政策建议显得单薄、空泛,缺乏说服力,往往是一项社会政策研究学术论文不象学术论文,政府工作报告不象政府工作报告。象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复杂的国家,一种社会问题涉及许多方面,更有必要采用多种学科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政策的原因进行阐述,并在研究中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理论。

第三、社会政策的研究范围。一般来讲,社会政策应当有其研究的范围,不能将其外延泛化。罗斯那先生总结了发达国家的经验,将社会政策限定在五个方面,并指出这种限定不是基于任何理论界限,而是基于需要限定和大多数国家现存的制度安排。对这种限定可能会有争论,但我们认为这种限定具有一定合理性。我们需要做的是,根据我们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中国社会政策的范围和研究领域,在外延是否需要扩大或缩小,在内涵上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值得进一步探讨。时下,学术界和政府界关注的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等,他们与社会政策的关系如何,都需要深入研究。

第四、社会政策的效应。罗斯那先生区分了社会政策两中不同的效应,我们的理解是,A型分配效应主要从物的或者说是资源总量方面反映社会政策的效应,D型分配效应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的这种划分为我们评价社会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新的范式。他启示我们进一步分析:除了这两种经济学的效应,是否还有其他效应呢?比如,社会政策的政治学效应是什么、社会学的效应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发挥空间思维能力,认真思考。罗斯那先生的两中划分对于我们建立和实施一种崭新的社会政策评价体系和评价的手段也是很有意义的,而且评价体系和评价手段也应当是多样化的。如果一项社会政策研究有理论基础,恰当的方法,细致的实证分析和可行的评价体系,那是再好不过了。

第五、社会政策的适用性。罗斯那先生明确指出,他的社会政策经济学的研究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对于东亚国家和穷国几乎没有涉及。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市场化程度、城市化水平比我们高得多,由于是一元化的社会结构,他们的社会政策主要针对城市人口的,他们没有也不会涉及农村人口。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城乡差别仍就很大,二元结构还要持续很多年,我们的社会政策显然与西方国家既有相同的地方,更多是存在很大差异。通常我们做社会政策研究时,对城市和农村问题是分别论述的。所以,我们必须考虑西方社会政策经济学在中国的适用性。我们借鉴西方研究的最新成果,但决不能盲目地追随,盲目的追随会使我们失去方向。我们借鉴要善于从社会政策经济学中体会其活跃的思想火花和开放的学术精神。我们研究和制定一项社会政策时需要考虑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体系和社会结构,发现有关社会政策的制度结构的信息,从中发展出中国的社会政策经济学。

参考文献

[1]Rosner,PeterG..TheEconomicsofSocialPolicy[M],EdwardElgarPublishingLimited,Cheltenham,UK·Northampton,MA,USA,2003.1-21.

[2]Myles,GarethD.Publiceconomic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5.10.

第4篇

论文提要:新经济自由主义强调经济自由是以自由放任为主,以政府干预为辅。新经济自由主义论主张政府应从私人财产的单纯“守夜人”转换为经济自由的“裁判者”等观点,对我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回顾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形成的过程,深入研究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观点及其贡献,对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缺陷进行了初步探讨。

新经济自由主义在20世界七十年代以后,在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背景下,逐渐得到了经济界的重视,特别是1972年新经济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彻底衰落,也标志着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新经济自由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的完全自由放任和完全排斥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强调经济自由是以自由放任为主,以政府干预为辅。新经济自由主义论主张政府应从私人财产的单纯“守夜人”转换为经济自由的“裁判者”。它认可政府在一定限度内对经济的干预,承认经济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自由,应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证。无独有偶,在这之后,中国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而大大深化。在这伟大变革的时代,为了增进我们对经济自由主义的洞见,我们在了解和认识当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时,不能不对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哈耶克的有关理论观点进行认真地了解和剖析,并通过他的理论认真检讨计划经济,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饶有兴味。

一、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简述

作为最彻底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一生进行过两次捍卫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大论战和一次新经济自由主义复兴的运动。20世纪三十年代反对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大论战和反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以及20世纪七十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复兴运动。哈耶克出版过两本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负》。前一本书是他坚决反对纳粹主义、极权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通俗阐释,也是影响最大的“世纪之作”;而后一本书则是哈耶克毕生探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收由之作”。在这本《致命的自负》中,哈耶克依然不改其“斗士本色”,将无法实现“口诛”的“收由大论战”改作了“笔伐”的“理论大总结”,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进行了最后的全面批判,对新经济自由主义进行了简要地总结性论述。这两本著作使哈耶克成为了阐释现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当然代表。

二、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一般认为,哈耶克在论证市场经济自发进化过程的问题上做出了一项重要的贡献,即将秩序的自发性和规则的自发性区别开来。在他看来,保证经济秩序的自发性并不是问题的根本,因为在某些刻意制定的规则的基础上,也有可能产生出自发性的整体秩序。因此,真正重要的在于确保规则的自发演进属性,只有在自发进化过程中存续下来的规则——哈耶克称为内部规则的基础上产生的经济秩序,才是有效率的经济秩序,并且才与自由主义原则相一致。

(一)进化主义理性论与经济制度的进化。哈耶克强调分散性的个人知识的重要性。顺着这一线索,哈耶克提出了所谓的进化主义理性论。需要指出的是,哈耶克讨论的理性指的是一种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由一定的前提推论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在经济理论中,理性即指“为达到某些目标而对各种手段的最佳选择。”主要是对大卫·体漠的继承,使哈耶克坚持了一种怀疑论的姿态。为了说明他立足于人的本能和本性而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的个人主义的“利己主义”或者“自私”,他认为由于人们普遍相信个人主义是证明和鼓励人们自私的,这是那么多人不喜欢它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由于实际知识的困难在这里所引起的混乱,所以我们必须仔细考察其所作假设的内涵。他认为,理性认识不是知识的全部,文明发展史向我们表明:除了理性知识以外,还存在着另一类经验性的知识。作为总和的知识这个概念,其恰当的对照物应当是一切人类实践活动。

经济制度的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秩序进化,直接源于人们的经验性实践活动。由于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碰巧改变了规则,因此使得该群体的知识分工更为发达,并在变化和未知的环境中呈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在与其他群体的竞争中愈来愈强、蒸蒸日上。当然,这个进化过程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在包含着不同秩序的领域不断“试验”的结果。在进化过程中并不存在试验的意图,它类似于遗传变异,其作用也大体相同。规则的变化是由历史机遇引起的。

(二)经济自由与市场秩序。哈耶克认为,自发出现的市场经济秩序,是社会经济自发进化过程的最新进展,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出现过的最有效率的一种经济结构体系。作为一种“相对晚近的产物……,(市场秩序)是在对各种行为的习惯方式进行选择中逐渐产生的。这些新的规则得以传播,……是因为它们使遵守规则的群体能够更成功地繁衍生息,并且能够把外人也吸收进来。”相对于其他经济秩序,尤其是集中性的计划经济秩序,这种秩序的效率优势就在于它能保证该群体更有效地发现和利用分散性的个人知识,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在哈耶克看来,市场经济秩序之所以具有效率优势,就在于它赋予了经济主体以拥有活动的私域,并相应拥有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本质上必定是一种赋予经济个体以自由的制度,市场经济活动的本质必定是一种发挥经济个体主动性,并在整体上显现出自发竞争态势的过程。正是在这里,哈耶克的市场经济理论与自由主义相互勾连起来。

哈耶克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或者说对于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进一步阐发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放在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基础上,并且以个人主义作为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与基本概念来阐述;二是着重从知识和信用角度论证市场经济的合理性;三是从批判社会主义的角度来反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张的合理性。

对于市场秩序的效率优势,哈耶克认为,只要不存在各种不正当的强制,经济自由就趋向于造就出一种竞争的事态,这种竞争不同于完全竞争,而是一种不断逼近完全竞争均衡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个体力图寻找一种最佳的方式,以保证最有效地利用其所拥有的专有性知识。不仅如此,自发产生的价格信号也具有十分优越的信息交流功能,它能用最简短的形式将最重要的信息在经济个体间传递,并且只传递给相关经济当事人。相对价格变动反映了各种生产资源的相对重要性,经济主体只需要了解这一点,而无须过问导致这种相对重要性变化的背后原因,就能够做出正确的经济选择。在哈耶克看来,市场经济的价格和竞争机制近乎完美,即使它存在某些缺陷,也会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自我修复和调整,并不需要人为的整合,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完善可以使社会自生自发的繁荣,这就是哈耶克追求的“自生自发秩序”。

三、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缺陷

无可否认,哈耶克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复兴和发展的确具有重要的作用,哈耶克在当前这个内容庞杂的新自由主义运动中还是有其独特性的。但我们也不是一味赞同哈耶克所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各种观点。

(一)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缺陷。首先,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以脆弱的主观主义为基础的。在哈耶克看来,生活于同一个社会共同体内部的个人的观念分类系统大致相同,因此不同的个人才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的含义;同样道理,社会科学家也因此能够从外部分析其他个人的行为方式,并以之为要素组成一种关于社会关系整体的理解图示。显然,这种外部分析也是以主观主义为基本立场的,因为它也把个人行为的主观方面(在哈耶克那里个人行为进一步被简化还原为个人观念)一一作为研究的起点。其次,自相矛盾的怀疑主义立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哈耶克所主张的这种有限认识论立场最终都有明确的规范性结论。无论是强调习俗和传统的优先地位,还是强调模式(秩序)预测,其真正用意都是在于捍卫传统自由主义,或更确切地讲,是对私有财产,尤其是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建制提供辩护和证明。通过这种认识论论证,哈耶克试图为既有的私有财产制度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基础。不可否认,这种有限认识论是哈耶克批判其他若干理论的一柄利刃。尤其在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以后,哈耶克更是因此被一些人视为严谨的学者和自由主义旗手的典范结合。然而不幸的是,哈耶克的这柄利刃是双面的,在有效话难他人的同时,有限知识论也破坏了哈耶克自己所主张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

(二)自发秩序理论方面的缺陷。哈耶克基本上把他所主张的自由主义理想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重叠起来。这样,他的所有理论探讨和论证实际上也构成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一个辩护。然而,哈耶克的这种辩护并不成功。首先,市场经济自发进化的不纯粹性。哈耶克认为,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基础的,只能是那些在进化过程中自发生成的规则,而不是那些刻意设计的规则。他在这里强调的当然是那些起源于个人之间相互协调行为的习惯性规则,这些习惯性规则是众多自利的个人在做出各种相互独立的决策时无意产生的结果,在生成这些习惯性规则的过程中,偶然性和必然性共同发挥着作用:在起点的决定问题上,偶然性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一旦起点确定后,必然性将最终造就出一种均衡态。然而不幸的是,哈耶克这种个人主义式的论证并不成功,市场经济规则的出现和维持离不开某种市场以外的强制力量的推动和实施。其次,自由主义原则含义模糊。在《自由秩序原理》中,哈耶克给出了自由的、始终存在着一个人按其自己的决定和计划行事的可能性;此状态与一人必须屈从于另一人的意志的状态适成对照。在这里,自由概念的准确界定依赖于强制概念的确定。由于强制概念的混乱,哈耶克的这个定义没有什么确定的含义,它根本无法对社会关系的性质做出判断。

总之,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和看待哈耶克的观点和政策主张,摈弃其错误和糟粕,吸取其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启发借鉴意义的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邓正来.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M].2004.166.

第5篇

关键词:创新管理 创新经济 研究体系

创新是科学技术的市场化,作为学术概念,自从熊彼特教授提出以来,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研究,这其中英国的freeman教授、美国的nelson教授、Hippel教授研究成果比较突出,在世界范围内对具有广泛的影响。我国学者对创新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研究,相对来说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研究者主要有:李京文院士(2012)、许庆瑞院士(2010)、傅家骥教授(2001)、周寄中(2011)、陈劲(2012)、雷家(2005)、吴贵生(2010)、柳卸林(2010)、王春法(2008)等。

我国也自有一套独特的创新研究体系,这其中包括技术经济、工程经济、软科学、科学学等,目前情况下又有创新经济、创新管理、科技管理、技术管理、科技政策等。目前研究内容比较丰富的在于创新经济与创新管理,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探讨。

创新研究学科体系

创新经济与创新管理研究比较如表1所示。上述从四个层面五个维度对创新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容易引起混淆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论述主要集中在具体研究方面的区分。如果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可以认为四个层面既然都是研究科技、创新问题,一定具有联系,这就涉及到创新学科体系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从更宏观的方面来看,四个层面之间的区分是什么,相互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逻辑体系,这就是创新研究的学科体系问题。从以上四个层面相互联系交叉比较明显,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在于四者研究的都是关于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问题,总体来说就是研究科学技术领域的经济管理问题,包括这些内容的研究开发、实施运行、效果评价,以及在这个过程发生的人的因素的考虑,例如激励、管理、组织方面的问题。这是造成以上四个主要层面相互联系的最重要的原因,从这个共同的理论前提出发,能够大致理出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科学学、软科学更加偏重学术方面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科技哲学、科技史方面的问题,这是这个创新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因此考虑底层是学科研究基础,中部是四者之间的关系,技术经济、工程经济和创新经济、创新管理的研究,二者互有交叉与联系,而科技管理、技术管理、科技政策可以作为具体研究内容。整个创新研究的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学科基础,这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笔者主要学科基础,可能还有其他的学科,其中哲学主要解决科学的认识问题,如何判断科学本身能够反映出现实世界,这其中牵涉到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不同认识问题,前者主要的代表如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等,后者主要的代表包括洛克、贝克莱、休谟等,这是哲学基础解决的问题。经济学解决学科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方法问题,其中重要的方面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等;历史学主要给予学科应用中的历史经验借鉴和判断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包括科技史、人文历史,特别是经济史的研究;心理学主要给予学科研究的人的行为解释的支撑作用。当然这只是主要的考虑方面,创新研究作为综合交叉学科应该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这样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中层是主要的学科领域,这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四者的共同指向科技与创新问题。笔者认为创新是科技的市场化,创新不仅是科技问题。四者之间相互之间具有联系,研究成果可以相互借鉴,研究进程可以相互促进。上层是学科动力问题,本文认为最重要的学科动力来源于现实的需要,从前面四个研究领域的历史中可以看出,现实需要是促进这几门学科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这四个研究领域共同的大力发展开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即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历史时期,当时正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现实需要促进了创新研究的快速发展。

我国目前创新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

(一)基于创新本身相关问题的研究

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环节、多因素、多类别的复杂系统过程,就多主体来说设计到的创新主体包括个人、企业、产业、国家、社会等不同的主体,与多主体相互耦合交叉的是多层次,比如企业、产业、国家等就是不同的研究层次,创新过程环节众多,一般包括知识创造、研究开发、生产设计、市场推广等,最后送达消费者手中,实现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这其中包括复杂的反馈及各环节的交互作用。创新过程的多因素包括不同的影响因素,经过研究发现创新不仅是简单的设计开发过程,创新包含复杂的人文社会文化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明显的影响因素有相应的激励、不同的社会资本体系、主体所处的社会网络内容等。创新的种类不同,也有众多的内容,比较突出的有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战略创新、价格体系创新、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营销创新等。就这些不同的主体、层次、环节、因素、类别目前国际国内开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基于社会学研究理论基础上的创新体系研究

从当前国际和国内的论文研究范围和研究数量来看,应用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创新研究较多。学科交叉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现象,其实从本质上来看,学科交叉应该是学术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学术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现实问题的复杂特征决定了现实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只用一门学问能够完成,因此需要多种学科的交叉。社会学理论在创新研究中的应用就是明显的例子,其中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应用的较多。其他用到的社会学理论包括社会交换理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应用)、符号互动理论(在创新交流过程中应用)、社会学习理论(在创新扩散中应用)等。在所有这些理论中,基于网络理论的应用最多,社会越来越体现出网络化的特征,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化的特征更加明显,网络理论中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规则网络、小世界、随机网络、自相似网络等都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了验证,因此各主体进行创新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前所处的网络以及在社会网络中存在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本。这是创新研究中网络理论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在新产品开发和新工艺设计的研究内容较多

在创新研究所有研究类别中,新产品开发研究数量最多,研究质量较高,新工艺的研究内容居于其次。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客观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新市场或者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技术路线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开发为主,真正的自主创新相应较少,因此市场需要新的产品和新的工艺。表现比较明显的在电子领域我国代工生产了很多电子产品,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与能力,但是设计到高精尖的芯片设计、生产与研发我国一直没能实现重大突破,而国外已经掌握芯片技术的企业或者相关主体设置层层技术壁垒对我国的研究开发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但是,芯片开发一定要掌握,况且这种技术是引进不来的,只能靠自主研发。另外在钢铁生产工艺上,目前世界上正在进行非高炉炼铁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并且已经有了可以实行的商品化产品,我国目前处于落后的位置,但是落后的水平不是太多,在此种位置,我国应该努力抓住这次钢铁工艺进步的机会,争取我国钢铁技术水平的升级。

结论

第一,从历史发展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创新的程度,因此研究科技、创新领域的经济管理问题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时期更为迫切。我国的学者和科学家对这一问题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老一辈的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三强、李京文、许庆瑞等院士,也做出了有价值的成果,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年轻的研究者沿着老一辈开创的道路进行前进,在目前的整个经济态势的发展过程中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第二,创新研究是一门具备明显综合交叉特征的学科,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成思危教授(2000)提到的要具备宽广扎实的研究基础,在上述创新研究的学科体系构造中,本文也着重对创新研究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特别是哲学进行了论述,这对于创新研究的指导意义重大。

第三,从学科动力来看,创新研究应该更加关注现实需要,走出象牙塔,这样才能得到更有价值的成果,这不仅是创新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其他学科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正如郭重庆院士多次提到的“学者的天职就是透过纷繁芜杂的事实找出规律,满足现实需要”,这在创新研究领域表现的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探究[M].叶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英]弗里曼.工业创新经济学[M].华宏勋,华宏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尼尔森.国家(地区)创新体系比较分析[M].曾国屏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美]希普尔.民主化创新:用户创新如何提升公司的创新效率[M].陈劲,朱朝晖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5.李京文.李京文文集:技术经济研究卷[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6.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傅家骥,仝允桓.工业技术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8.周寄中.科学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9.陈劲.协同创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0.雷家,程源,杨湘玉.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吴贵生.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2.柳卸林.构建均衡的区域创新体系[M].科学出版社,2010

13.王春法.科技全球化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4.[法]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9

15.[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M].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2002

16.[荷]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

17.[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

18.[英]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0

第6篇

一、经济理论

经济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当中,《资本论》主要侧重于研究生产关系,主要意图在于批判资本主义。会计学和经济学之间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当中的主要表现就是经济理论和会计学之间的关系。从商品货币理论上来看会计本质,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一)经济学中的商品本质和会计学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另外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之间进行交换,这就是价值交换。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出了货币,商品的价值也就有了代表性的价格。在经济市场中,会计本质是计算货币计量和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动的过程。可以说资本都是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而将自身的价值逐渐提升,而作为会计工作人员,首先应明确商品和货币以及资本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并清楚货币在一个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进行会计理论分析。

(二)资金循环、生产与会计学之间的关系

企业当中资金的循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首先要经过流通,然后经过生产,最后再流入市场,这个过程中生产是企业经营的决定性因素,也只有生产过程才能为商品提升本身的价值,并创造更多的价值。除此之外,企业的资本运动也无法脱离流通的过程,当企业购买的生产材料无法适应劳动力,那么将不能进行生产。而在最后的销售阶段,如果对商品不进行销售那么生产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因此,企业的资本应按照比例分为三分,一份用来作为生产资本,一份用来做货币资本,剩下的一份则是商品资本。资本是不断循环的,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周期性规律运动。资金周转的速度快慢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成本的各个部分即是并列存在,优势接踵进行的。在现代社会经营是十分重要的,周转速度越快就会产生越高的利润。

二、经济学、财政会计概念与实证剖析

最开始的会计体系是有人们经过长久的记账实践和不断的改良而形成的。上个世纪初,会计理论工作人员还将会计工作中的重点放在描述一些不便于观察的会计实务中,并没有形成一套整体的会计理论和准则。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权的逐渐变化,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提供保障,经过不断的研究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会计原则,以此来规范原本毫无章节的会计实务。到上个世纪20年代时,很多受过专业经济理论教育的博士研究人员逐渐的走到会计理论研究中来,采取了比较规范性的演绎法,来彻底的改变了会计理论中的杂乱现象,形成了会计行业中的焦点概念。后来又有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在著作中都涉及到了“收益”这个概念。并在论证中对收益的概念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分析,但是与传统的会计体系进行比较,其收入实现以及费用配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上个实际70年代以后,西方的财政会计中心逐渐向资产欠债方面转移,资产转而成为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内容。美国的财政会计概念中以一个比较新颖的思绪,也就是资产作为了财政会计的焦点概念,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财政会计和陈述的框架。

三、西方经济学与我国会计学

(一)经济学视野研究

西方经济学主要围绕:.出产何种制品或劳务,出产多少;采纳何种手艺来产出想要的制品和资本怎样分配;为谁出产和分配制品,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经济中的产出、就业、价钱和对外经济四个方面,以此来对财政政策拟和收入政策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来平衡总供授和总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的发展当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比来20年而演变成的一个分支:新轨制经济学中主要对产权、经济组织和轨制变迁等理论进行了分析,这些理论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提供了参考性意见,同时又有着极强的操作性。

(二)西方经济与中国会计关系和发展研究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履历这异常历史性的轨制变迁,不仅涉及到了根基的规制结构,同时也涉及到了一系列的轨制放置,当中表现出了很多传统会计理论中无法阐述的内容和问题。对于在成长中的中国会计学者来说,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对我国的会计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的水平。

第7篇

——经济学不仅仅是研究经济问题的科学,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准确地讲,是关于理性选择的科学,是认识人们理性选择行为的一种方法。这个概念,决定了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可延伸至其它领域。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分析方法有以下三条:

——首先,经济学研究总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正好与社会学由组织到个人的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对比;其次,经济学总是追求最大化行为(maximization),而最为重要的概念就是纳什均衡。

——如果每个人都追求自身偏好最大化,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我们的选择都是这样一种决策依赖于另一种决策,例如考博时一个导师招两个人,四个人考,是否考得上不仅依赖于你自身,而且依赖于他人考得怎样,这就是均衡。

——我们下面要介绍的就是博弈论,在过去二、三十年中,这是经济学理论中发展得最为成功的一部分,博弈已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的一个方法。有人说,如果未来社会科学还有纯理论的话,那就是博弈论。

——博弈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纳什均衡,由数学家纳什发现并因此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纳什均衡就是所有人的选择综合在一块,不一定所有选择都能实现最大化原则,而能使所有人都达到最大化的选择就叫做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自我实现,如果大家认为某个结果会实现,那么它就真的会实现,我们所讨论的制度就有赖于此,若不满足这个条件,制度就变成无效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承诺,后者以前者的行动为自己行动的参考,以达到事后最优,实现动态均衡。第三个特征是信息,两个人进门,通常瞎子先进,因为人们通常礼让残疾人和女士,所以在博弈论中信息多反而不一定好,也就是中国古代所谓的“难得糊涂”。

一、经济学家看文化

——从文化开始讨论今天的话题,是因我们都知道文化作为一种行为规则而存在,下面将从博弈的角度来看文化的问题。

——文化就是一组人群的行为规范(norms)的稳定预期(expectation)和共同信念(common beliefs)。如果预期成为一种共同信念,文化便形成了。

经济学家通常将文化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理性限定规范,阻止人们的某种特定行为的规范,不论这种行为将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多少,而形成人们的可行行为选择集合。博弈论从社会角度解释这个问题,若社会中,大家都去偷盗钱包,则社会肯定趋于毁灭,而文化的存在使得即使没有法律,人们的行为也将受到规范。

——第二种类型是偏好内生性规范,即某种规则随时间推移改变人们的偏好,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天长日久便对猪肉产生了心理上的生理反应,这便是内生偏好。

——第三种类型是均衡筛选规范,协调人们在多个纳什均衡中某个特定选择,此规范不改变选择本身而改变了选择的结果,例如西方文化中的女士先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

——如果人们对集权制度极为忠诚,并非偏好使然,而是人们服从一种被选择的纳什均衡,因为在人们的预期中,往往先假定别人绝对会服从君主制度,从而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便选择服从。领导的尊严便是这样形成的,在众多的均衡中,大家普遍认为会出现的便是focal point。

——文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信任问题,经济学在传统上将信任解释成为内在的偏好,即意识形态(如基督徒害怕上帝惩罚),现代经济学则解释为在重复博弈情况下当事人谋求长远利益的最大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例子便是囚徒单边困境。在双方都信任,则双方都得到最大化,若互不信任则效用都为零,但若一方信任对方,反之对方不守信,则守信一方便受损。从而形成一次纳什均衡,均衡以某个概率进行下去,便成为社会信任行为选择的描述。

——在多次博弈中是有可能出现不守信的情况,所以在有限次博弈中,信任就不会出现了,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信任亦难以再出现。

——信任是市场经济中社会道德出现的普遍问题,交易离不开信任,而现代交易手段更是以信任为基础。

二、经济学家看法律

——从博弈论角度来解释法律,即是通过第三方实施的行为规范(third party),其功能首先是改变博弈的结果——改变当事人的选择空间,其次通过法律不改变博弈本身而改变人们对行为的预期。

——法律的意义便是通过改变人们的信念或对他人的行为预期,从而改变博弈的结果,在多个均衡下,法律起到重要作用,交通规则通过红绿灯、左右行、限速使得各种车辆、行人之间达到均衡。

——在英国的西斯洛机场专设有一个meeting point,便于接站,假设这个meetingpoint不存在或散布于机场各处,就会使得在这个庞大的国际化机场中接飞机成为一种不可能的事情,但meeting point一旦出现且固定在某个地点,从而改变人们行为预期,便为双方创造了相遇的最大可能,实现均衡。

——法律与社会均衡的basu核心定理向我们阐述了任何能够通过法律实施的行为和结果都可以通过社会规范实施。这个定理的引理有两条,第一条是通过法律实施出现的结果,没有法律也能实现,当然这并不是好现象,中国学术界许多约束多是这种自我施加的约束,从而形成许多禁区;第二条是如果有一个结果不是纳什均衡(即不能通过社会规范实施),那没有法律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我们为什么要法律呢?就是为了加快信息的实施传递,形成一致预期,从而实现纳什均衡的时间性,所以法律的产生是有意识的设计,亦有其自发的演进。英国早期法律产生便反映了法律做为规范存在的一面,英国的普通法最初是为了贸易便利,产生于law merchant。

——当然引理之中的法律不可实施性现在还有效而迅速地推动法律研究,于是产生了不完全合同理论,使得现实交易贸易也由此得到促进与保障。特别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常这样应用,写得清楚的典章制度交给法律,写不清楚的交给文化,这也就是管理专家、企业家现在所津津乐道的企业文化。

三、经济学家看历史

第8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效益;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开发,能提高单位经济效益,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一个单位的竞争力,使其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永立潮头。那么把人作为一种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发挥特长,提高人力资源效益,从而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谈到人力资源管理不能不谈人力资源。经济学上,资源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分为信息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要素,也是全部资源中最重要、最特殊的资源,因此,在经济学中,它也被称为第一资源。从单位角度而言,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从能力角度而言,人力资源是指在人体内存在的生产能力,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质量及数量表示的资源,它是组织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合理配置,使人力与物力有机结合,并保持最优比例,发挥最佳效应。同时,对人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协调,对人的心理进行妥善的诱导,充分施展人的自觉能动性,使人得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事尽其功,以实现单位目标。

二、经济效益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效益是范畴不同的两种概念,所以要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效益之前,首先要明白经济效益的概念。所谓经济效益是指一个单位通过劳动和商品的对外交换来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是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收获尽可能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等同的劳动消耗赢得更多的经营成果,即减少劳动消耗,节省人力资源,是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单位全部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断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就是发现效益、挖掘效益、并创造效益,人力资源管理将直接影响单位经济效益的高低。在一个单位中,每一位成员个体是构成单位的基本元素,所以说,单位创造效益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单位根据目标、规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协调和调动组织的每一位个体,合理利用人、财、物的管理活动过程。如果一个单位有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但却没有一个人才配置协调的队伍,没有使得人岗匹配、人事相宜,则就不会有持久稳定的经济效益。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促进职工工作效率、工作热情提高,进而矿工率、跳槽率降低,随之单位收益提高、成本降低,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对经济效益的间接作用结果。而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和费用支出,则直接影响单位效益的提升或降低,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对单位效益的直接作用结果。

但必须明确的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人力资源管理可能给单位带来效益,也可能带来不好的负面效应。即当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及方式方法利于单位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人力资本作用发挥时,它就给单位带来好的效果;反之,如果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及方式、方法导致职工对单位认同感下降,人才流失,工作效率降低,则它将给单位带来负面效应。这就需要单位管理层及时发现并改正管理中存在的错误,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将人力资源指引到实现单位最终目标服务上来。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更是一个单位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核心,在理解人、尊重人、关注人需求的基础上,把人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去保护、去引导、去开发,通过恰当的措施与方法,挖掘潜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每个人的能力,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去实现单位预定的目标,使单位取得最佳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二)建立绩效考核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绩效考核是激励机制的基础。只有以准确的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才能对职工进行公平正确的激励。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首先要制定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对职工工作业绩、创新精神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其次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岗位给予不同的考核标准,比如对工作贡献大、环境恶劣、技术要求高的岗位,要提高激励力度,增加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再次要将考核与工资挂钩,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营造单位与职工共同分享价值的良好氛围,实现人才开发与单位经济发展的双丰收。

(三)建立以教育为主的职工培训体系

从人力资本转变为人才资本,教育是最好的途径。教育消费具有收益递增性,加大对职工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不但能提高职工自身素质,也能让单位在高素质人才的作用下,得到更大的收益。以教育为主的职工培训体系一方面要创新教育形式,充实教育内容,使教育培训更具前瞻性和时代性,使职工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将单位战略规划和职工个人职业规划结合到教育培训计划中,促进职工自觉融入到单位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上来,这不但有利于单位近期经济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单位长远的发展。

(四)做好个体与整体的合理配置

第9篇

关键词:个体;环境;行为;理性;理性抉择能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00-00收稿日期:2006-04-04作者简介:姚宜华(1980-),女,重庆人,中学二级教师,硕士,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全(1966-),男,四川南充,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学论研究。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可是在文明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非理性现象,如各种心理困惑、疾病、行为、校园暴力、高学历自杀事件等。时代呼唤个体理性的对待自我、理性抉择。在心理学大词典中,理性的英文是rational ,即理性的、合理的、认知的。它的含义是:(1)与理由的应用有关,或意指理由的应用,也即推理的过程或合理的性质。(2)与正确或至少有理由认为是正当的活动有关;例如,一个合理的决定。(3)对一个有机体能够从事高级心理活动的描述,通常把人称之为(严格地说,也是诙谐地称之为)理性动物。(4)指心智健全或神智清醒。(5)主要指在性质上与情绪相反,即认知的[1]。在西方哲学中,很多哲学家都谈到理性和非理性,还形成了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在那里,理性指的是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等高级认知,是条理化的、系统化的思维方式。非理性是与理性相对的灵感、本能、潜意识、直觉等情绪性体验中的顿悟。在哲学中理性和非理性都具有其价值和功能,认为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在这里谈到个体理性抉择能力,理性不是一个哲学概念,取上述第二种解释。个体理性抉择能力指的是个体在面临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合理的决定。理性抉择能力是个体重要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实现个体幸福的能力。下面将从经济学、心理学、教育的角度思考个体理性决策能力。

一、个体理性抉择能力的经济学思

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归纳出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其中: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表明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选择问题;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机会成本;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经济学分析的背景―――制度决定人们的行为,要用制度来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2]。

这四条原理说明了如何研究个人的行为。个体组成整体。行为的主体是个人,个体是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中必须作出抉择,个人有作出选择的自由,个体在选择的同时也是放弃,人最求价值最大化,人的抉择行为受到环境刺激的影响。同理,现代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一生中有很多抉择,个体如何抉择,既个体理性抉择能力影响着价值的实现程度。经济学者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成是有目的的,每个决定都是一种选择。薪古典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人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一理论假设遭到了新制度经济学者的质疑,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受到许多心理因素的制约。从经济学者的“有限理性”中,有限理性计量模型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F(x,y,z)=ax+by+cz+ε[3]上式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模型,它可以作为计量行为理性人(经济人)实际有限理性程度的一般函数形式。其中X 表示认知能力,Y 表示环境不确定,Z 表示信息不完全,由于变量X、Y、Z 无法得到统计数据的支持,因而系数a、b、c 难以通过线性回归来确定具体数值。不过,a、b、c 的权重通常会随人力资本质量、信息、市场环境的变动而变动。至于随机变量s ,则是泛指那些决定或影响行为理性(经济)人有限理性发挥的不确定性变量,如体制和政策变动、心理因素、媒体报道、权威观念、社会习俗,等等。从这一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般说来,行为人的任何一项抉择。都是在认知局限、环境不确定和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作出的。首先,人在接受、存储、检索、处理信息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认知不足以影响到人的抉择。其次,环境不确定,社会变化加速,也增加人作抉择的难度,难于对变化的环境作出预测。此外,就是体制和政策变动、媒体报道、权威观念、社会规范等会影响到人的心理,进而影响到人的抉择。人的行为是不完全理性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二、个体理性抉择能力的心理学思考

心理学认为外因和内因对人都起着作用,环境是外因,是客观因素,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个体是内因,是主观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人是生理、文化、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环境和人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心理学派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个体所生活的环境是历史的累积,历史以文化的形式累积和传承下来,影响着每个个体,同时,个体的时代环境,各种文化冲突和价值观也影响着个体。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人们必然具有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格特性。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有认知偏好。认知偏好影响抉择,抉择的选择偏好具有可变性。当前主要有三类不同取向的解释,第一类观点以效用概念为核心,分析了评价模式和效用折扣对选择偏好的影响。第二类观点以心理表征概念为基础,分别提出了建构水平和表征差别对选择偏好的影响。第三类观点以联结和人工神经网络概念为要素,分别探讨了心理场距离和规避损失偏向对选择偏好的影响。[4]注意参与认知过程,注意具有选择性和集中性的特定,即选择一部分信息和排除一部分信息,注意具有偏好。在对面临的情景进行评价时不同个体的评价不同。研究表明,编码与评价阶段对偏好的影响更显著[5]。个体对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往往是在模糊情景下作出的。关于模糊折扣的基本心理过程,一种假设是,如果完全根据模糊信息作决策,一方面可能会造成认知负荷过重,另一方面,可能会把错误信息作为正确信息,而且很难证明所作决策的正确性。因此人们往往对模糊信息的效用打折扣[6]。此外,作抉择需要人多方面的能力,特别受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实践经验、知觉特点的影响,个体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个体对信息的接受、编码、选取、分析、使用等处理能力。神经科学研究认为情绪影响人的抉择能力。情绪干扰人的认知,特别是在应急状态下,负责情绪管理的大脑边缘系统和下丘脑活动剧烈,产生生理反应变化、情绪体验和心理反应。研究表明,人们经常缺乏自制,目光短浅,害怕失败而反应过激[7]。过于悲观,往往容易自卑,自我估计偏低,对环境刺激被动反应,甚至是不作出反应,人在愤怒、绝望、沮丧时常表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中断、记忆不佳,难以进行理性抉择。而过于乐观,往往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对环境估计不足,往往把人生理想化,容易轻率作出决定,从而影响作出理性的抉择。

三、个体理性抉择能力的教育思

考从经济学研究人如何行为的四大原理和有限理性理论,文化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心理学研究成果,分析了个体的理受到生存的环境、个体认知能力、不良情绪以及文化人格的制约,环境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了个体理性抉择的难度。人的一生面临很多抉择,个体理性抉择能力是人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关键。作为教育,最终也要是教会个体在认识社会的基础上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重大抉择,从而适应个体所处的时代。对如何培养个体理性抉择能力,作了如下的思考:(一)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人受生活的环境文化所影响。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作为社会,要给人们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在制度上,要不断创新,通过制度的规范化、形成一个有序、高效的运行环境。从而制约、引导、激励个体理性抉择。(二)环境只是外因,真正影响个体理性抉择能力的是个体本身。因此教育更要针对制约个体理性抉择能力的个体自身因素进行培养。1.培养个体认知能力。认识能力,具体的就是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学习不能仅仅是知识的学习,个体应该了解社会的形势、发展动态,对变化的社会保持敏感;认识自我的能力,正确的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需求取向和环境,给自己合理定位,作出抉择;科学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准确的感知信息、筛选信息、使用信息,学会科学的思维,进行批判思维的能力,从而提升个体实力,增强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力和生活能力。2.培养个体调控力。学习情绪管理,认识到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在负面情绪出现时,先调节个体情绪,暂时不做决定,然后让理智占上风,冷静的思考后作出抉择。另外,要提高个体抗挫折的能力,要让个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3.培养个体责任意识,能够和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如果选择了我所做的一切,就必须对所选择的事情负责任[8]现代社会复杂多变,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选择更多,困惑也多,在选择的时候也意味着放弃,我们要对作出的选择负责。勇于承担责任,践行义务,对自己的抉择,哪怕是错误的抉择,都要敢于承担后果。学会做一个能明确自身责任和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人。4.培养个体的适应力。“适应力是指人们应对、对付环境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调和)的一种心力。[9]”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们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个体要生存、生活下去并获得发展,就必须善于适应多种多样的变化,特别是社会的急剧变化。“它包括改变自我和改变环境两个方面。[10]”个体要积极主动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做到有理想、有信念、自尊、自爱、乐观、进取,并对外界和自身保持开放。在变化的环境中,个体要么适应环境、要么选择环境、要么塑造环境。

参考文献:

[1][美]阿瑟・S・雷伯.李伯黍,等,译.心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693.

[2][美]曼昆.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9.

[3]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4):95.

[4][6]李艾丽莎,张庆林.决策选择的研究偏好述评[J].心理科学研究进展,2006:14.

[5]李艾丽莎,张庆林.决策选择的研究偏好述评[J].心理科学研究进展,2006:14.

[7]By Peter Coy・王金波,译.神经经济学的研究可能颠覆理性决策的观念[J].科技英语学习,2005(9):10~13.

第10篇

关键词:交易成本经济学 基本假定 理论应用 文献综述

交易成本的提出可谓是经济学发展史上浓重的一笔,新制度主义以“交易成本”作为核心范畴,对企业这一制度安排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从而有力地扩展了新古典厂商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因而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即要使经济学达到人们向往的理想状态,使经济学更加接近现实,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现实。

一、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交易成本经济学主要研究契约关系的治理,交易成本经济学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之更多地转向了对交易后契约的研究。

交易成本经济学采用微观分析方法、比较制度分析方法,将交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最重要的是交易成本,然后由交易成本而研究各类合同,从各类合同中发现相应的治理结构,由此考察各种经济制度,再从效率上对这些制度进行比较。威廉姆森:“这里使用的一般微观分析方法有普遍应用的价值。因为这样才能把交易当作基本分析单位,才能切实突出交易的各种属性,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去设计各种制度”。它结合了经济学、组织理论和契约法,强调交易成本的节约和事后治理的重要性,是一种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科斯同样强调微观、比较分析方法,科斯在其著作《企业的性质》中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企业和市场,从而探究企业的规模。

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交易维度和治理框架

科斯:“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应该还人类以本来面目,即人们只能在现实体制所规定的条件下行事。只有这样,现代制度经济学才能称之为‘现代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借助有限理性和投机这两个概念,把握住了人类的本质特征。“威廉姆森”认为现实中的人都是契约人,他们无处不在交易中,并用各种或明或暗的契约来规制他们的交易。显然,威廉姆森在这里重新构造了交易成本经济学范式的硬核,这个硬核就是他的‘契约人’”。

交易成本经济学在“契约人”的基础上分析交易,交易的属性自然进入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区分各种交易的主要标志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及其发生的频率,其中,资产专用性是最重要的标志”,威廉姆森又提出治理结构与交易类型相匹配原则---“交易的属性不同,相应的治理结构即组织成本与权能也就不同,因此就形成了交易与治理结构的不同配比(主要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

表1 有效的治理

投资特点

非专用 混合 独特

交易频率 偶然 市场治理

(古典式合同) 三方治理(新古典式合同)

经常 双方治理 统一治理

(关系合同)

由表1可以看出,在不考虑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治理结构与交易的匹配情况,对于非专用的交易,包括偶然的合同与经常性合同,主要应用于市场治理结构;混合式的偶然交易和高度专用式的偶然交易都需要实行三方治理;混合式的经常交易需要双方治理;交易的性质越特殊,买卖的动机就越弱,专用的经常交易就需要统一治理了。即使加入不确定因素,也改变不了这种局面,在进行具体分析时,要却不确定问题不断地去适应,具体进行分析。

三、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应用

交易成本作为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已经被运用到许多领域,经济史研究和企业理论研究的新发展都有赖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

1.经济史研究

道格拉斯.诺斯:“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和解释在零交易成本的严格检验条件下某个时点上的资源配置……虽然近年来它的发展更强调正信息成本、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但它无法融入一个使我们能分析经济结构历史变迁的一般框架,而这正是经济史的全部内容”。诺斯利用交易成本,分析合同的界定和实施,而制度就是委托人与人间为最大化他们的财富而订立的合同安排,从而分析政治和经济制度,为经济史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我国经济学家在诺斯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制度变迁等进行了研究,林毅夫提出了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制度分析框架;杨瑞龙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以及制度变迁三阶段转换假说。金玉国基于1991-200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体制转型对交易费用的节约效应,并利用2001年各省(市、区)的截面数据对经济增长、体制转型与交易费用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从交易费用角度来讲我国体制转型绩效显著等结论。

2.现代企业理论

科斯从节约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了企业产生原因及企业的边界,企业是以一个市场契约代替了一系列市场契约,是一系列契约的连结。企业的性质就是一种被选择的可以节省交易成本的组织,把在市场上交易成本很高的交易内化于企业之中。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将企业视为治理结构,威廉姆森用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维度来刻画交易的性质,其基本结论是:在不确定性足够大的前提下,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决定规制结构的选择。而杨小凯和黄有光则建立了企业分析的一般契约模型,在《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中将企业定义为贸易伙伴之间的一种剩余权结构,它使一方有支配另一方劳动的权利,并拥有双方合约的剩余权,企业以间接定价的方式来降低交易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的不足和低效。

Alchian和Woodward在团队生产背景下探讨了资产专用性与企业所有权配置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中,企业所有权状况可以保护某些团队成员的企业专用性投资”,他们还认为对企业的定义太狭窄,而“更重要的是考察各种形式的团体活动以理解组织形式的原因和结果,无论它是社会俱乐部、运动团体、婚姻,还是用于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

四、总结

交易成本经济学做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对经济现象尤其是转型国家的经济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交易成本经济学继产生与发展以来,在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对交易成本经济学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对交易成本经济学,众多经济学家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交易成本经济学,对这些文献进行研究与学习,从而有一个深刻地理解与把握,并将其运用与现实,来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不断地发展该理论。

参考文献:

[1]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商务印刷馆.2002

[2]R.科斯.企业的性质(陈郁译).

[3]胡进.威廉姆森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长江大学学报「J.2006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技能 “低碳” 装饰材料设计

[中图分类号]TU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87-01

引言

建筑装饰材料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当前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装饰材料“节能”和“低碳”是当代设计师首当其冲的责任。装饰材料的低碳性是不以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合适的经济发展为基础,良好的社会背景为前提,生态技术作指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为目的的全新设计理念。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要将这个全新的观念与自然与人和人造物一起作为设计理念加入到自己的设计当中。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讨论如何在装饰材料设计中做到低碳和节能。

一、低碳与节能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探讨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新的生产模式、新能源开发与运用,即低碳经济。减少高污染、高耗能资源的使用,做到经济与绿色的一体化。低碳经济于2003年在英国法案《能源白皮书——构建一个低碳经济》中被提出,指出了英国在未来的50年内对于低碳经济做出的一系列措施。

节能就需要设计者掌握大量的社会学、生态学、建筑材料学与人文学等知识,平衡社会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不破坏自然,减少污染。建筑材料应是高效而又可持续发展的,给建筑材料赋以生命,使它成为一个能与环境互动、智能可调节的系统枢纽。

在人类生产规模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自然资源几乎被人类消耗殆尽,最重要的原因是旧的生产模式耗能、效率低下,污染自净系统薄弱,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进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与节能的重要性。

二、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是英国最先提出法律规范的,2006年的《气候变化法草案》是全球第一个有关低碳经济的法案。法国把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低碳经济政策重点。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发展生态工业。而美国则选择了开发新的能源,并且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

我国对低碳经济的实践则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改革与新建中,我们称之为“创建低碳城市”。“创建低碳城市”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中实施,像新能源运用、各种新技术(清洁技术等)、绿色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绿色化和人们的绿色消费行为等。

三、装饰材料的低碳设计在经济发展中的设计探析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人类也将进入低碳时代,而装饰材料的低碳设计非常符合这一理念。

在装饰材料设计中,低碳环保材料的选择,低碳能源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材料的合理利用、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低碳设计思维的产生,是低碳装饰理念的核心内容。低碳设计的概念在装饰材料设计中,即从设计细节做起,每一个细节上都争取达到低耗、环保的要求。低碳设计的实质是运用其前沿性,在装饰材料中运用新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来实现以节能、节材和节水为目的低碳室内装饰设计。

我国是能耗大国,据相关统计,装饰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28%左右,且装饰材料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比率已经达到了25%。而装饰材料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装饰材料低碳,将有助于减少建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温室效应,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在走向“可持续性发展”之路上,保护生态平衡、使用低碳性的建筑材料将是人类首选。

四、结束语

做到“低碳”装饰材料设计其实很简单。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设计名言也符合了当下“低碳”的设计理念,“少即是低碳”。我们可以把“低碳”狭隘地理解为花最少钱做最多事。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地球,把装饰材料“低碳”化设计反映的正是设计师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感。“低碳”在设计界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但愿“低碳”设计能坚定地走下去,不要回头,而不是像一阵时尚风一样一吹而过。

【参考文献】

[1]崔淑娜.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10年06期.

[2]樊孟维.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室内设计原则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

[3]骆华.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8期.

第12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意义及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08302

1 引言

贝克尔曾指出,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近年来,人力资本投资是人力源管理研究的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企业界及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其具体的涵义是,任何就其本身来说是用来提高人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收益能力的初始性投资。

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国外研究综述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提出把工人技能的增长视为社会经济进步和经济福利增长的源泉。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第一个认识到,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本,并在《经济学原理》著作中说:“在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人本身的投资。”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资本与收入的本质》和《利率理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资本概念。人力资本之父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代表作——《论人力资本投资》,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重要演说,该演说的题目为——《论人力资本投资》。在此演说中,他系统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开创了研究人力资本的新领域。加里·贝克尔则将之应用于微观家庭行为分析,如教育培训、婚姻、生育、歧视、犯罪等,尽管有争议,并于199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总之,对人力资本的解释,西方理论界主要观点为:人力资本主要是体现于人力资本上,特指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其主要内容有: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中人的能力、素质或知识、技能、资历、经验以及工作熟练程度等;其次,在人力资本的素质水平既定的前提条件下,人力资本可表现为从事工作的总人数及劳动市场上人力资本从事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再次,从货币形态上来看,人力资本则主要表现为能提高人力素质的一系列开支。

2.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国内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理论界开始了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和研究。研究之初,我国研究界主要是翻译国外的重要相关著作;之后逐渐的开始出现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赵曙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赵曙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赵曙明);《人力资源发展系统》(廖泉文)等;《现代人力资源概论》(徐作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张文贤)等著作。此外,张维迎、曾湘泉、张五常等相关专家也做了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不足之处,是国内专家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在沿用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因此,与国际最先进的人力资源研究水平相比,国内研究尚存在一定差距。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方面来讲,着力研究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主要学着有沈利生和吴珠华等,他们的主要的代表作包括以下内容:《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和《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等等。总之,在我国国内的学术界,就人力资本现状的研究领域,所有学者的研究观点较为一致,主要包括:一,中国的人口基数虽然多,可是高质量的人才仍存在严重不足现象;二,人力资本资源的存量不足,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的人力资源更是匮乏;三,我国的人力资本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重大的差距;再者,我国的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四,我国的人力资本结构总体来讲是一种“小托大式”的结构,即高智能与高技术劳动力所占比重极小。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国内外理论界的主要观点有:首先,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和范围的创新性提出。其次,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比“物质资本”投资更具有推动经济效益的作用,即认为“投资人”更加有利于长远发展和进步,是项更加理性的投资,更能促进经济增长。此外,着重强调“教育培训”在人力资本投资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该领域普遍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便是教育培训,人接受了教育就会拥有这种资本,拥有这种资本才是能使人力资本增值的前提。最后,普遍认可合理就业流动性对人力资本以及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

3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战略意义及其局限性

3.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提出的重要意义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提出对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界以及实践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是对人力资本认知的重大突破。

首先,在理论方面,人力资本理论的对我国理论界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1)“人力资本投资”是该理论阐述的核心问题,该问题的提出是为了促进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理论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投资,因而把消费过程还原到生产过程之中。这一还原,便从根本上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把“人力投资”作为“生产成本”的传统观点,解决了许多经济学问题。譬如,该理论尝试着把“医疗保健费用”作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以前,我国一直把医疗保健费用作为消费看待,而不是作为资本投资形式看待。而现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本在这方面的开支不再是消费而是一种投资。这一新认识是一项重大认知突破。(2)人力资本理论使得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重大作用得到了复归。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具有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便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源质量的进一步提高。(3)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新发展,作为一种新的有理的分析工具,有助于推进诸多科研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其次,在实践方面,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重要贡献主要有:使得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促使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经济发展的规划,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便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从而使得经济发展更为科学合理稳健;有力地促进研究与开发的投人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3.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局限性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局限性主要有:(1)虽然人力资本拓展了“资本”这一概念的内涵,可是却存在一个内涵界定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学者今后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2)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尽管国内不少学者在验证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可是目前尚不能定性地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明显贡献,因为一直缺乏对该“影响”的有力的定量分析论证。(3)一些概念、定义之间的关系、范畴如何,仍没有得到清晰完整的解释,如人力资本与知识、专业化及知识资本等经济范畴之间的关系。(4)还有一些具体的缺陷,主要包括尚未注意到:人力资本投资的因人而异;投入量的大小与质量的高低并不一定成正比;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与工作效率的高低也并不一定成正比。这就导致了该理论研究的复杂性以及困难性。

4 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仍在较快的稳健发展,而人力资本已成为生产要素中最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有重大影响。部分发达国家的资源利用率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有的人力资源利用率甚至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而我国许多地区的人力资源利用率尚不足百分之五十。此数据反映出了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社会经济的进步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人自身的生产仍然是需要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与生产技术,即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优化则是造就高素质人力资源及其合理布局的必由之路。

纵观多数的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产业的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多半,这就也从侧面证明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我们须认识到人力资本的科学合理的投资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问题。只有认真地做好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工作,并且加强对该的相关投资,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从而拥有核心竞争优势,使我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参考文献

[1]西臭尔多·W·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5659.

[2]李福柱. 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221.